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精选12篇)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1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保证我公司作业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天公司安全员负责在本公司的所属生产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在生产过程中有无违章情况。每月组织公司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考评。

2.作好季节,节假日的安全检查,公司内部成立检查小组 将查出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记录被查。

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刘伟

副组长:刘海东

组员:杨红万董立存高原马向东白大顺李向阳

3.在检查过程中必须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公司的各个相关规定为标准,要一步一步的细致的检查并要评比打分。

4.开展经常性检查,监督检查生产现场人员安全行为及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公司安全员对检查出的违章现象,进行批评教育并处罚,安全部记录。

5.对检查出的各种问题,责令班组及时整改不能整改的应及时上报

公司,待领导研究决定并采取措施。对查出隐患的班组要及时整改,以待公司检查验收,对整改的结果进行记录登记。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2

政策支撑

2007年5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7]16号) , 要求“在全国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

2008年, 国务院安委会提出将该年确定为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同年2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8]15号) , 要求“全面排查治理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事故隐患”。

2010年7月19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号) , 提出要“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

2011年11月26日,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 (国发[2011]40号) , 要求“深化隐患排查治理”。

预防质变

事故隐患主要是由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的环境和管理缺陷4个方面综合作用所致。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企业受到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环境因素和人员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还不能完全阻止隐患的产生。但是, 只要从人、机、环境、管理4个方面着手, 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 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减少隐患的产生。

大量实践证明, 隐患就是潜在的事故, 隐患经过量变积累就能够质变转化为事故。因此, 隐患发展为事故的过程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事故是隐患质变的结果。但隐患未必一定发展为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就是要把隐患消除在量变的过程中, 预防其质变的发生。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始终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作为预防事故的有力抓手, 持续、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经过多年的排查治理, 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有效地减少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但在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企业在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未积极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一些企业未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 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尤其是规模小、效益差的高危企业及其负责人, 始终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不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导致一些事故隐患长期存在。

二是隐患排查工作不深入。个别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广度不够, 对安全隐患的底数不清, 隐患排查未做到100%全覆盖。有的企业隐患排查工作的深度不足, 隐患排查只是走过场, 真正检查出的隐患寥寥无几, 很多重大隐患没能及时查出。

三是隐患治理工作不扎实。少数企业对已排查出的隐患没有按照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的要求落实整改, 而是放任不理、视而不见。还有部分企业虽能及时完成隐患治理工作, 但因治理工作不彻底或未及时开展复查, 导致隐患又“死灰复燃”。

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的问题

一是监管手段缺乏科学性。一些地方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技术装备水平差, 运用传统监管手段多, 利用先进科技手段监管不够, 导致大量的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有些监管人员在执法中, 偏重于采用行政检查、行政处罚等手段, 忽视了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的综合运用。

二是监管力量不足。个别地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健全, 尤其是基层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建设滞后, 机构设置与监管人员配备呈“倒金字塔”结构, 基层专业安全监管和执法人员匮乏, 导致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工作不能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对策与建议

全面落实“两个主体责任”

企业是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因此, 企业务必要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政府是隐患排查治理的监管主体, 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明晰工作要求, 层层分解责任, 尤其是要明确基层人民政府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职责。把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情况作为考核指标, 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 加大考核力度。

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应分别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 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从企业层面来说,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自查制度, 并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二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报告及举报奖励制度, 鼓励职工发现和消除隐患, 同时应对报告和消除隐患有功人员, 给予表彰奖励。

三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整改评价制度, 以保证排查出的隐患均能得到及时、彻底、全面整改。

四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档案管理制度, 对查出的重大隐患全部登记建档, 实行“一患一档, 分类治理”。

从政府层面来说, 一是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加强对重点企业的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二是要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 对社会影响大、危害程度大或整改难度大的重特大事故隐患进行挂牌督办。

三是要建立健全信息统计报送制度, 认真组织企业填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报表, 及时了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

四是要健全完善各行业隐患排查治理标准, 为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技术标准支持。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信息化管理

各地应充分把握事故隐患动态性、隐蔽性、反复性等特点,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重点,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 解决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做到安全管理、操作行为、工艺设备、作业环境标准化, 逐步实现网上报送、动态监控, 从而有效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大安全投入

政府应研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 安排隐患排查治理的专项资金, 并将隐患排查治理资金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之中。企业应将隐患排查治理资金列入安全生产费用, 在成本中列支, 并根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际制定资金的使用计划, 做到专款专用, 确保资金有效合理的使用。

强化安全培训

煤矿安全隐患排查及其处理措施 篇3

一、建立“三级”排查制度

什么是“三级”排查制度?即每月(每季)两次的矿级隐患排查;每月两次的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排查;每班一次的班组排查。矿级隐患排查要重点放在下月(下季度)的矿井重大事故隐患上,由矿总工程师负责,召集专业副总工程师和生产科室主管工程师、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技术主管参加;井下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重点排查当月及下月存在的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参加,排查出的隐患形成书面材料后,在矿级隐患排查会上进行汇报;班组主要排查当班生产现场存在的事故隐患,由当天区队值班人员和班组长负责,当班或在一天内解决。坚持每周安全办公會制度,定期分析、排查矿井安全状况,重点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类隐患问题。严格执行副总以上领导下井带班制度,做到时刻都有领导干部在井下现场督查安全生产,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基层区队干部24小时井下带班,保证现场动态安全监查到位。经常组织拉网式安全大检查,按照谁带队、谁签字、谁复查的原则,对查出的问题全部进行落实整改。“三级”排查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岗位各负其责,形成紧密的排查合力。

二、狠抓排查的重点环节

1、发挥各部门、各级领导的监管职能作用。各级领导下井要严查细管,各类检查要注重实效,隐患整改要落实到位,凡出现检查不负责任,隐患不按期整改,隐患督查不到位的,一律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责任者的管理责任,造成事故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隐患管理要做到档案管理规范,隐患上报及时,凡出现建档不规范、流于形式或上报材料不及时,按公司和矿考核办法处罚。各级领导、业务科室要认真排查、检查和督促整改隐患。凡工作不认真、不仔细,导致被上级部门查出重大隐患,造成停产或受到经济处罚的,隐患单位、各业务科室、矿分管领导以及包队领导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2、将井下作业环境的排查放在首位。井下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主要表现在瓦斯、煤尘、水、火、顶板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事故隐患。这类事故隐患分长期性事故隐患和短期性事故隐患。长期性事故隐患主要有:水患威协、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的自然发火倾向、瓦斯涌出、顶板压力等。短期事故隐患主要有:地质构造变化,瓦斯、煤尘、涌水出现突然异常变化等。环境因素中的长期事故隐患,在生产过程中,要及时找到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强化管理力度,在开采设计、设备配置等方面,要做好防御基础工作,确保长期事故隐患不引发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隐患引发的事故,是由于这类事故隐患的突发性所造成的,其引发事故的原因是:在生产过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隐患,而现场作业人员对事故隐患认识不高,处理不及时,应变能力差,不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而酿成事故。

3、如实上报隐患信息。煤矿各生产区队和班组每天坚持对本区队作业范围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每天把排查结果报告矿安监处;煤矿各专业每旬组织对本专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排查结果筛选后报告矿领导,同时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矿长每月组织1次重大安全隐患的专项排查,排查结果每季度由集团公司汇总并向当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集团公司安监部每月组织1次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为主的专项检查,每旬对各矿上报安全隐患信息,筛选统计分析并向集团公司有关领导报告。

三、安全隐患处理措施

煤矿安全隐患的长期性、顽固性、复杂性、动态性决定其在防范、治理方面的艰巨性、持久性、群众性。安全隐患不可能不出现、不发生,但要切实加强管理,及时预防,及时发现,及时排查治理,主要还必须从隐患的源头和矿井从业人员思想教育上抓起,从矿井的每个岗位和矿井基础工作管理抓起,达到标本兼治,总体提升。

1、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企业各级管理干部,尤其是业主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摈弃单纯追求效益的思想和做法,真正确立“安全是最大效益”的安全观,坚持安全发展的指导原则,真正做到把安全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无条件服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没有整改不生产。

2、树立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煤矿事故发生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但仍然有自身规律可循。只要充分认识和掌握隐患发展、事故发生的规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加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实现事前控制,把事故提前到对隐患的预防上,把对事故的处理提前到对隐患的处理上,就会预防事故发生。

3、增强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应当坚持的安全观。隐患是事故发生的苗头,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条件。要加强隐患的预防工作,及时割裂、阻止具有因果关系的事故条件之间的联系,就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反之,事故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从这种意义上讲,隐患就是事故,预防事故发生就是要预防隐患发生,消除隐患的存在。确立这种认识,有助于建立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4、加强综合治理。把安全生产的重点转移到隐患治理上来,切实建立隐患的预防、发现、整改、检查、验收、处罚机制,完善隐患治理整改制度,严肃隐患整治纪律,多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举措。

总之,煤矿安全生产是同大自然作斗争,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严谨的作风,有赖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严密措施和到位执行。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的隐患排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隐患就及时治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就一定能够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和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 篇4

一、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目标实现的必要措施,是加强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促进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为切实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特制订本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本制度规定了安全检查的内容、形式和具体要求。

1、引用标准与政策规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文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2、领导职责和安全监督职能

2.1各级领导干部(包括班组长)应研究和制订每次安全检查的目的、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组织有关人员或亲自参加)以保证安全检查切实执行并达到要求。

2.2安全检查是查找和消除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治理整顿、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2.3各级领导在布置检查施工生产工作的同时,应布置检查安全工作内容。

2.4安全检查由各级安全部门负责组织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由各级责任部门组织进行。

3、检查依据 3.1国家、地方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及要求; 3.2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监督指令; 3.3公司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制度等; 3.4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交底、要求等。

4、安全检查的形式

4.1日常检查:项目安全员、施工班组必须采取这种形式。

4.2定期检查:公司、工程公司、分公司在规定的时间内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星期不少一次的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4.3不定期检查:根据上级和地方政府要求进行专项检查、公司领导的巡查、特殊情况检查、整改后的复查。

4.4专业性检查:对特种设备、危险品、季节变化、尘毒防治等的检查。

5、安全检查的内容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安全检查监督有其各自的内容和重点,具体按监督检查计划执行,一般情况下安全检查监督包括以下内容:

5.1班组安全检查的内容

5.1.1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到施工作业中; 5.1.2工具、设备是否完好无缺;

5.1.3施工作业环境是否整洁安全,符合施工作业要求; 5.1.4劳动保护用品是否好用、正确使用。5.2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内容:

5.2.1 查各种脚手架包括脚手板、跳板和斜道等的搭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包括材质、结构和连接方法,防护措施是否齐全有效,脚手板和竹笆是否满铺,有无探头板,是否搭前有措施、有交底,搭后履行分段验收手续,严禁竹木、钢材混合搭设,搭设人员有无符合要求的操作证;

5.2.2 查“三宝”的正确使用和“四口”、“五临边”的防护严密有效。检查施工人员是否切实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5.2.3查安全用电,实施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动力与照明是否分线架设并分装触电保安装置,查在建工程的设施与临近高压线是否达到部颁标准要求,查线路架设、现场照明,开关箱、配备熔丝及变配电装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5.2.4查垂直运输架具是否设置可靠灵敏的高度限位,断绳保险(塔吊四限位一保险),缆风绳的设置、钢丝绳、架体、转动系统、避雷等是否符合规程要求,井架安装验收是否履行规定的交接手续。

5.2.5 查施工机具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有无接地或接零保护装置,有无漏电保护装置,易燃、易爆器具是否达到安全距离,防爆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机操工持证上岗等。本周是否有违章违纪、未遂事故、事件的发生,以及其处理情况;

5.2.6查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的制度,岗位责任制,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无损;

5.2.7查季节性安全措施的贯彻执行情况。

5.2.8 查施工现场的“七牌二图”(施工单位及工地名牌[并附有监督电话]、工程概况、安全生产六大纪律牌、防火须知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牌、工地管理人员名单牌、安全生产无重大事故计数牌、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现场卫生包干图),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素分配牌、安全管理网络图牌等安全标志及施工现场的文明整洁情况。

5.2.9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状况: 5.2.9.1 查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审批交接手续和内容的全面性、针对性及执行情况

5.2.9.2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的编制及实施情况;

5.2.9.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策划、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 5.3各单位安全检查的内容

5.3.1施工作业环境和秩序是否存有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以及整改情况; 5.3.2各类机具、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无缺; 5.3.3安全教育培训;

5.3.4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落实情况; 5.3.5各岗、各部门的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 5.3.6工程项目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建立、运行;

5.3.7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参加班组安全活动有否评语、签到; 5.3.8消防设施是否配备到位;

5.3.9违章违纪、未遂事故、事件是否处理及处理情况;

5.3.10施工现场的安全职能部门是否按建设主管部门要求配齐专(兼)职安全员。

5.4公司级安全检查的内容 5.4.1基本内容:

5.4.1.1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5.4.1.2查安全生产八种台帐(安全会议台帐、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台帐、安全经费使用台帐、安全奖罚台帐、新工人入厂及老工人换岗安全教育台帐、特殊工种考核发证台帐、工伤事故登记台帐、一塔两架验收台帐)的建帐与实际是否相符等情况; 5.4.1.3安全管理计划、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5.4.1.4各类机具、设施和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完好无缺; 5.4.1.5施工生产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5.4.1.6施工现场、生产基地、生活基地的环境和秩序是否存有不安全因素和事故隐患,以及整改情况;

5.4.1.7基层安全日活动和安全讲话是否认真进行,并有记录; 5.4.1.8是否达到标准化工地要求; 5.4.1.9消防管理是否落实到位;

5.4.1.10各类安全见证材料的记录情况,台帐管理情况;

5.4.1.11各类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是否有隐瞒不报情况。

5.4.2各级安全要针对季节变化,要按如下重点进行: 5.4.2.1春季安全检查检查以防雷、防静电为重点; 5.4.2.2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暑降温、防台风防汛为重点; 5.4.2.3秋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

5.4.2.4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5.4.3节日前安全检查以防盗、防触电、消防为重点。5.5专业性安全检查和不定期安全检查

5.5.1 公司每年应对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危险物品、消防设施、起重机具、机运车辆、防尘防毒等分别进行专业性安全检查;

5.5.2公司在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前、大检修期间进行不定期安全检查。

6、检查、监督的组织与管理 6.1公司负责按季度或按季节性、节假日组织的检查和监督,由公司保卫处协助质安部组织成立检查组,由检查组长负责编制检查计划,经安全主管理经理批准后,有检查组长负责按照检查计划规定要求,对公司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根据上级机关指令组织的检查、监督按照此程序进行。

6.2各单位负责按月或按季节性、节假日组织的检查和监督,由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协助本单位经理组织成立检查组,由检查组长负责编制检查计划,经安全主管理经理批准后,有检查组长负责按照检查计划规定要求,对本单位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6.3公司或各单位根据施工生产的不同阶段或专项业务管理需要组织的不定期检查,应按照(7.

1、7.2)的原则组织实施。

6.4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员负责进行的检查、监督,由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6.5班组各岗位的日常检查、监督,由班组长按照作业分工组织实施。

7、检查程序

7.1确定检查范围和内容

公司安全检查的范围和内容,应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和安全管理需要进行确定,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7.1.1公司的检查范围和内容,由公司质安部提出建议,安全主管经理审批确定。

7.1.2各单位的检查范围和内容,由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提出建议,经理审批确定。

7.2编制检查计划

7.2.1 安全检查前,检查组组长应根据已确定的检查范围和内容,编制检查计划并按检查计划规定要求组织实施;但由各单位自行组织的小规模一般性检查,可不编制检查计划,但应在检查后建立检查记录。

7.2.2检查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7.2.2.1检查的目的、依据; 7.2.2.2检查涉及的部门单位和人员; 7.2.2.3检查的内容和时间安排。7.3检查的实施 7.3.1公司

7.3.1.1 总经理:负责公司全面的安全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不定期施工现场的巡回检查主要检查现场文明施工并形成记录.7.3.1.2施工经理:1)主管公司安全施工生产及体系运行.每年至少进行二次不定期施工现场巡回检查主要是专业性检查及现场文明施工检查.并形成记录.2)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后,立即向经理汇报;3)并负责检查本系统范围内的女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7.3.1.3总工程师:主管公司安全施工技术及体系运行。每年至少进行二次不定期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并形成记录

7.3.1.4 工会主席:主管公司职工的卫生健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不定期施工现场的巡回检查并形成记录.7.3.1.5质安部:1)负责建立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季度定期组织实施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形成记录.2)组织并参加安全生产大检查,协助有关单位对查出的问题制订防范措施,并督促按期实现;3)经常性检查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不定期组织并参加安全技术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总结效果以改善劳动条件与工作环境,防止伤亡事故、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发生;4)不定期组织并参加对起重机械、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安全装置、机动车辆、危险物品的管理状况的检查。

7.3.1.6 保卫处:每年“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定期组织固定场所消防大检查并形成记录.督促有关部门进行整改;

7.3.1.7施工部:每年不定期组织一次施工现场设备安全大检查并形成记录.7.3.1.8人力资源部:每年不定期组织一次对分包商、供方大检查并形成记录.7.3.1.9经理办公室:每年年终定期检查办公用品、水电的耗费情况并形成记录向主管领导汇报。

7.3.1.10经营部:每年年终定期组织检查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专款专用情况。

7.3.2项目部

7.3.2.1项目经理:组织并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采取措施及时消除或暂时控制,确保安全生产;

7.3.2.2项目施工经理:开工前,检查到场的机具设备、人员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7.3.2.3项目总工程师:开工前,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情况,开工后检查实施情况;

7.3.2.4项目工程部:1)开工前,根据安全管理体系4.3.1要求,施工专业、工序、施工环境、业主及法律法规要求,识别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同时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及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检查施工组织设计实施情况时,要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情况;2)经常性检查工人的劳动条件,作业环境的安全性;3)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定期检查机械、电气、起重、锅炉、受压容器等设备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附件齐全、灵敏、有效;

7.3.2.5项目质安部:1)经常性监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2)定期进行项目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有严重事故隐患的,应制止其作业,并立即报告项目施工经理;3)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对防护用品的质量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5)建立项目安全设施台帐、安全检查台帐、事故隐患整改台帐。

7.3.2.6办公室:不定期检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登记台帐与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的符合性。经常性检查工人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情况;建立项目安全教育台帐、安全检查台帐。

7.3.2.7供应科: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帐。7.3.3施工队

7.3.3.1队长:1)经常性检查工人的安全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对严格遵守安全规章,避免事故者,提出奖励意见;对违章蛮干,造成事故者,提出惩罚意见;2)经常性检查职工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情况;

7.3.3.2付队长:经常性检查工人对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教育工人在任何情况下不违章蛮干,发现违章蛮干,立即制止。

7.3.3.3班组成员自查:工作区域的安全检查、使用材料的安全检查、工具的安全检查、设备的安全检查、交接班安全检查、交付工程防护检查及记录检查。

7.4安全大检查步骤

7.4.1 召开首次会议,由检查组长介绍检查的目的、范围和时间安排,确定检查的方法、程序和陪检人员。

7.4.2 按照检查计划规定,并经受检单位确认的检查范围、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和安全内部管理资料的检查,及时记录安全检查的结果。

7.4.3在现场检查的基础上,对检查收集到的客观依据、材料汇总核实后,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整改项目,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并经受检单位有关人员签字确认。

7.4.4 召开末次会议,由检查组长介绍检查情况,宣布检查结论,确定隐患整改时间和验证方法。

7.5检查报告

7.5.1检查结束后,检查组长应负责组织编写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

7.5.1.1检查的目的、范围和内容。7.5.1.2检查的依据。

7.5.1.3检查的受检单位、工程项目名称和检查时间。7.5.1.4检查的客观评价和检查结论。7.5.1.5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整改项目清单。

7.5.2检查报告发至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受检单位要按整改期限要求组织整改。

8、隐患整改及验收

8.1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检查组应签发隐患通知单,由受检单位负责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组织整改。对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整改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临时措施,并报质安部备案,制定整改计划列入公司隐患整改项目,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治理。

8.2隐患进行整改后,受检单位应填写隐患整改回执单,按规定的期限上报隐患整改结果,由检查负责人派专人进行隐患整改情况的验收。

9、检查记录

检查结束,检查组应将检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由质安部门实施归档管理,登记检查台帐,奖励与处罚的情况也应登记台帐。

10、考核

10.1安全检查工作由公司质安部及各单位安全部门进行检查考核。10.2考核以各项检查内容为依据,并以现场整改情况为主要内容。10.3考核结果作为各类先进单位、个人的评比的依据。

二、隐患排查制度

1、公司所属各级单位应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使安全检查工作贯穿于生产施工的全过程,公司建立由分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体系,切实加强领导,做好检查工作。

2、安全检查日期安排: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分公司、项目经理部不超过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项目部、车间、作业队不超过每两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班组每日班前班后必检,日常检查是指各部门和生产班组在日常工作中进行的涉及安全等方面常规性检查,此项检查应做到随查随改,无法整改的问题立即上报整改。

3、各施工单位还应根据施工进展情况,组织对特种机械、电气、锅炉、龙门架、脚手架等进行安装验收性检查及不定期的专业检查。

4、季节性检查。各单位应针对(冬季、雨季、暑季、风季)气候的特点,预防可能对安全施工生产带来的危害,主要对防冻、防滑、防坠落、防火灾、防中毒的各项措施为内容的检查。

5、节前安全检查。各单位应在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休假节日前,对现场车间、库房、食堂等进行安全、防火、防盗、防中毒的安全措施情况的检查。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5

第3部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例会制度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司安全管理检查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召开安全例会周期等工作,本部分适用于公司各部门。

2目的使有关部门安全检查工作有章可循,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消除事故隐患,杜绝生产安全事故;通过召开安全例会,提高安全意识,解决安全生产工作重点问题。

3术语和定义

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4职责

4.1公司安委会负责重大隐患治理的协调工作。

4.2安全保卫部负责组织重大节假日前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并且进行日常安全检查。

4.3设备动力部负责有关设备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

4.4各部门负责自检及一般隐患治理工作。

4.5制造部负责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与管理要求

5.1安全检查

5.1.1检查内容

a)查领导——是否坚持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对安全生

产有功人员是否做到及时表扬和奖励;对忽视安全生产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是

否及时处

理;生产与安全是否同步;

b)查管理——查有关安全生产的记录、台帐;查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

行情况,是否有无章作业情况;查安全网络的组织和活动情况;查各部门和

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特种作业人员是否做到持证上岗;

c)查隐患——查生产现场存在的隐患;查违章违纪;查安全设施及安全标志设

置;查文明生产情况;设备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查人的不安全行为情

况;

d)查消防——组织机构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

e)查机动车辆——车辆状况是否完好,驾驶员是否持证上岗,遵纪守法。

5.1.2检查形式、周期

a)公司半年进行一次由主管安全领导带队,由安全保卫部、工会、设备动力部

等部门参加的全公司安全大检查,检查和整改情况由安全保卫部汇总报告;

b)各部门每季度至少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安全员、技术员、班组长参加的安全大

检查,检查后应有检查及整改记录,检查情况报安全保卫部;

c)各生产班组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由班(组)长组织的安全大检查,检查后应有检

查及整改记录;

d)车间安全员对生产班组实行每日巡查,发现问题立即要求整改,并作好记录。

5.1.3专业性检查

a)根据特种设备、油漆线设备特点,设备动力部根据设备管理规定,定期组织

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运行,每年至少全面检查一次,检查记录

存档备查;

b)安全保卫部每季度对在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装置、附件检查一次,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c)安全保卫部每季度对消防设施全面检查一次,检查记录存档备查;

d)专业性检查,必须做好详细记录,每次检查都必须对前期检查的问题,整改

情况作出评价,检查人签字确认。

5.1.4季节性检查

a)夏季安全检查以防汛、防暑为重点;

b)冬季安全检查以防火、防毒、防冻、防滑、防爆为重点。

5.1.5节日期间大检查

安全保卫部、设备动力部在春节、五.一、十.一前,对要害部门、部位进行重点检查,落实安全措施。

5.1.6抽查

对从业人员的监督检查主要以不定期抽查为主。主要是对从业人员是否有违反岗位纪律、操作规程及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使用方面的行为进行检查。由安全保卫部、车间安

全员负责,发现违章者依据考核细则对其作出严肃处理,并对班组长进行处罚。

5.1.7后续工作

a)安全保卫部组织的安全检查工作,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填写“隐

患整改通知单”(检查通报),并且要监督、落实、确认隐患整改工作;

b)对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要采取临时性控制措施外,应纳入技术措施,安

全措施计划要限期解决。

5.2安全例会

5.2.1公司安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会议,贯彻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要求,研究制定安全目标计划,解决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总结和评比安全工作,计划安排阶段性安全工作。

5.2.2各制造部门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例会,检查、了解本部门各工种、工序作业的安全文明生产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并布置班组安全工作。

5.2.3各部门每周应组织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安全活动(以班组形式活动也可以)。

5.2.4班组每天组织班前、班后会,指出当天工作任务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总结全

天安全工作情况。

5.2.5安全保卫部每月在公司生产计划会上,简要总结当月安全生产工作,提出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

5.2.6各级安全工作会议,应由各级行政正职组织和主持并邀请同级工会负责人参加。

5.2.7安全工作会议应有完整记录,并立卷存档。

6考核

6.1凡是没有按照上述规定组织安全检查及召开安全工作会议或没有保留相关检查、会议记录的,均在当月进行绩效考核,扣除分数不低于5分。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6

为了贯彻国家的相关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做好交通系统“隐患治理”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巩固和提高我司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实现我司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目标

认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深入排查治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事故隐患,认真落实交通部提出的“两项达标”,做到“四项严禁”,建立和完善“五项制度”要求,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建设,以治理安全隐患为重点,防止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长效机制。

二、隐患排查治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四)《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三、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原则

按照“排查要认真、整治要坚决、成果要巩固、杜绝新隐患”总体要求,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级实施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短期治理与长期规范相结合,对漳浦朝阳隧道建设项目全面覆盖,排查不留死角,治理不留后患。

四、排查治理范围和检查类型

排查治理范围:

漳浦朝阳隧道工程的全部施工活动。检查类型:

○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对施工现场的检查,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周期根据我合同段实际情况,确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综合安全大检查。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每月采取个别的、日常的巡视方式来对现场施工(生产)过程中进行经常性的预防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消除,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项目部领导、安全员、班组安全员等不定期下工地检查,并形成记录。○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由于节假日前后,职工注意力在芝节上,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对某个专业(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如对危险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项)安全检查。专业(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进行技术改造。我司每月应各做一次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用电安全专项检查。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由主管部门对下属各工区进行的全面综合性检查,每月检查一次,内容涵盖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环境保护、交通保畅等。

五、排查治理内容

1、制度措施制定与落实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及落实情况;

2、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和使用情况;

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与落实情况;

4、设计文件中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技术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

5、对风险性较大工程风险评估及施工专项方案的制定、落实情况;

6、施工设备、机具检测检验情况,电气设备、特种设备等的运行记录和检测记录;

7、施工现场(临时便道、拌合预制厂等)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8、安全教育培训(特别是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安全技术交底情况;

9、施工企业“三类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情况是否达100%;

10、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情况满足工程施工各类事故的应急抢救,应急设备是否合格;

11、隧道工程坍塌、涌水突泥等事故隐患防范情况,有无齐全的进洞施工人员记录;

12、高边坡工程、支挡工程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隐患防范情况;

13、边通车边施工的工程、交叉施工的工程等衍生事故隐患防范情况;

14、民爆物品安全管理和爆破工程引发的事故隐患防范;

15施工临时用电、生活用火(气)使用不当引发一事故隐患防范情况;

六、排查治理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二是与日常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结合起来,完善应急体系,建立长效机制;三是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结合起来,联合各职能部门开展抽查,加强督促指导;四是与强化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结合起来,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和落实安全投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本质安全度。

七、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按照公司有关规定,项目部对分管领域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实行排查整改和上报责任制。

1、对部门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上报的事故隐患,应及时按规定进行查实,并认真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及企业进行彻底整改。

2、项目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尤其要加强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和监管。

3、项目部对重大隐患或一时难以解决的隐患,要及时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并立即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负责协调解决;项目不能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随时上报公司负责人,召开领导办公会研究解决措施;公司无法协调

解决的,立即向厅或政府报告。

4、项目部要寻立健全事故隐患,将群众举报、检查发现、上报等各类事故隐患的发现、隐患具体情况、采取的措施、监管责任人、整改结果、复查时间等逐条进行详细记录;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将分管领域危险源数量、类型、所在单位、具体位置和部位、危险程度、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监控措施、管理责任人、监控责任人、检查时间、减产情况等详细登记、记录。

5、办公室对事故隐患进行定期汇总向项目领导汇报,并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6、对事故隐患未履行职责,不认真监管或未按规定上报的各类隐患,发生问题,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及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深刻认识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项目部领导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做到各个环节责任到人,凡是由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认真、疏漏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落实到位,造成严重后果或构成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结合项目建设工程情况,建立监督和激励机制,公布隐患举报电话,强化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加强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及极端天气多发季节的值班和检查,及时沟通和掌握安全隐患治理活动进展和动态趋势,推动阶段工作任务的开展实施。

社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与对策 篇7

1. 保护居民人身财产的需要

燃气隐患直接威胁着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 社区燃气安全管理措施必须要抓到位, 且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抓好燃气安全管理, 始终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就是对社区居民的负责, 就是对油田建设的最大贡献。

2. 加强社区居民安心工作、油田稳产、建设和谐社区的需要

长庆油田2010年油气产量3 500万吨当量, 2011年油气产量4 059万吨当量, 2012年油气产量4 500万吨当量, 这些可喜的数据是我们油田工人汗水的结晶, 事业部作为长庆油田持续发展的“后勤部”, 为6万多户近20万矿区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燃气服务。为建设安全社区, 维护矿区的和谐稳定, 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确保油田的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满足国家法规、行业规范、单位制度的客观要求

国家《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 都对燃气用户应当遵守的安全用气规则和禁止的行为做了详细的规定。此外, 国家颁布的《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和《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CJJ12-1999》, 对居民用户室内液化石油气气瓶的布置要求、民用燃具燃气压力规范和燃气管道连接要求等也进行了严格规定。

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制定的《事业部社区安全管理办法》对社区燃气安全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社区燃气安全隐患排查过程

1. 社区燃气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居民用气的安全意识淡薄。

(2) 违章操作、违规改动燃气管线、违规装修。 (3) 胶管老化、龟裂、破损;软管接头松动。

(4) 超期使用燃气器具或使用报废的燃气器具。

(5) 泄漏报警器及联动切断装置失灵。

(6) 燃气表具、表前阀、灶前阀密封不好。

(7) 居民家庭资料信息不全, 住户信息变更不及时、无法掌握居民用气详细资料。

2. 影响燃气安全使用的因素

(1) 业主不能正确使用燃气是主要因素。

1) 业主在使用完燃具后没有将燃具开关关闭或完全关闭, 燃气从燃具中泄漏出来, 遇明火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

2) 业主使用燃具小火炖汤或煲粥等未关闭燃具而外出, 汤外冒将火扑灭后, 燃气泄漏, 遇明火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3) 业主装修私改燃气管线、私拆计量器具和窃气行为, 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也构成一定安全隐患。

4) 业主不正确操作使用安全保护阀, 报警器使用不当, 留下安全隐患。有的家庭安装了报警器却不插电源, 或者出现故障了不及时报修造成人为的安全隐患。

5) 使用直排燃气热水器、不合格燃气灶具、操作不当等可能引发燃气事故。

6) 居民私自联系无证人员安装燃气热水器造成安全隐患。

(2) 燃气设施老化, 维修更换不及时是客观因素。

1) 由于连接燃具的胶管使用时间过长出现龟裂而漏气, 从而可能引起燃气泄漏燃烧或爆炸。

2) 由于连接燃具的胶管过长, 胶管部分长期处在油污环境或长期被炉火烤, 使胶管老化从而可能引起泄漏燃烧或爆炸。

3) 由于连接燃具的胶管被老鼠咬破或其他意外原因引起胶管破损, 业主没及时更换, 燃气从破损处泄漏出来, 遇明火可引起燃气爆炸等。

4) 燃具制造本身的质量问题, 由于本体泄漏、接头泄漏、胶管老化等, 漏出燃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部分居民家庭的热水器超年限使用, 也是发生燃气事故的一大隐患。

5) 到期燃气表存在安全隐患。

(3) 安检人员的素质是影响燃气安全的关键因素。

(4) 冬季是各类事故的高发阶段, 是影响燃气安全的基本因素。

(5) 其他特殊因素:由于油田工作的特殊性, 很多住户在一线工作, 使天然气入户检查工作很难正常进行, 这就造成了燃气设施带病运行, 给燃气安全使用留下隐患。

三、科学解决燃气安全隐患的基本对策

1. 提高燃气安全的管理能力, 切实加强燃气安全管理

认真贯彻矿区事业部“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 积极落实河庄坪综合服务处“六要”、“四到位”的工作要求, 对存在的问题逐个进行研究讨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减少事故隐患。

2.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对用户安全用气的指导

认真宣传燃气安全知识, 努力提高燃气用户及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 利用温馨提示、入户安全手册、展板、橱窗、社区宣传栏、大屏等多种形式, 宣传燃气安全管理条例、燃气事故案例、用气安全知识;发放《天然气安全用气提示卡》、《燃气安全宣传漫画集》;举行安全用气专题讲座、燃气泄露应急演练等活动, 深入开展燃气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3. 细化安全管理制度, 实施对标管理

(1) 进一步细化入户安检制度, 实行标签化管理。

(2) 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狠抓落实。

(3) 明确责任, 工作落实到人, 并强化监督检查。

(4) 加强考核兑现, 确保工作落实。

4. 提高安检人员素质, 提升服务质量

(1) 完善服务机制。

(2) 注重仪容仪表。

(3) 发挥典型引路作用。

(4) 提高全员安全素质。

(5) 着力提升服务意识。

5. 优化设备运检方案, 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1) 制定合理运行方式及检修计划。

(2) 在安检过程中推广燃气安全保护装置。

6. 拓宽安检服务内容, 推动安检服务上水平

(1) 建立健全入户安全检查信息资料。

(2) 将维修服务与帮扶服务相结合。

7. 创新监管方法,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为进一步提升安检工作质量, 提升对燃气用户安全状况的掌控, 有针对性地控制预防燃气安全责任事故, 服务中心推行了燃气安检、维修的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安检基础数据信息的分析, 具体量化每一区域的各项安全问题,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 开展用户胶管“以旧换新”活动。

(3) 完善入户安检方式, 启用邮寄快件开展入户安检告知。

四、结语

通过不断更新安全管理观念, 不断推广应用先进管理技术, 消除了大量的燃气安全隐患, 确保了社区户内燃气系统的安全运行, 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果, 为创建安全、和谐社区提供强有力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8

关键词:变电站 基建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234-01

在变电站不断发展之际,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变电站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变电站基建的安全管理是重要的,不仅关系着变电站的经济收益,还关系着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针对变电站基建存在的安全隐患,文中将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解决变电站基建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基建的安全性。

1 变电站基建安全的重要性

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电力行业的发展是重要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家重视变电站的基建工作,对其投入逐渐增多,变电站的基建工程不断增多,其规模不断扩大。变电站基建的完善与发展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提供了便利。但近几年,变电站基建工程中的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企业的收益与人身的安全等,因此,要注重变电站基建的安全管理。变电站基建的安全才能促进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并利于工作人员的安全。如果变电站基建存在安全隐患,将带来一系列恶劣的影响,因此,变电站基建安全管理是重要的,注重安全,从而利于变电站基建的安全,利于变电站的安全发展[1]。

2 变电站基建存在的安全隐患

现阶段,变电站基建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下面将对其进行分析:其一,对基建工作中的安全问题未能全面认识。部分变电站未能重视基建工程的安全,因此,在设计方面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够全面、系统,在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监理机制。其二,对基建工作中的安全责任未能落实。由于基建工程中负责人员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因此,在安全管理方面缺少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方面缺少专业的部门与人员进行负责。安全管理的制度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与落实。其三,对基建工作中的安全管理的水平不足。基建工程在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安全信息,对设计、施工等方面未进行严格的审查,基建管理的部门与人员缺少预防安全的相关措施与手段,致使基建安全问题得不到全面的解决。同时,随着基建工程的快速发展,其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但缺少专业的机构与人员对其负责,因此,其管理的水平较低,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部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缺少学习与培训,不能对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与方法进行学习[2]。

3 促进变电站基建安全的对策

3.1 树立变电站基建安全的意识

变电站基建安全工作方面,要逐渐重视安全,并树立安全的意识,从而在工作中才能进行安全管理,并对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及时的发现与解决。同时变电站基建工作中要不断创新,从而保证其安全。变电站要将安全作为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坚持安全第一,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宣传安全、强调安全,在基建建设与管理中要保证安全思想的稳定性与牢固性,基建的设计、施工与日常管理均要围绕安全展开工作,从而保证变电站基建的安全与发展,并以安全为评价标准,开展对基建工作的评价。同时,在基建工作中,要注重对安全的预防,在设计中对安全隐患进行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完善事故应急预案,从而保证设计具有安全性,在工作中要设置专门的部门与人员对基建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与控制,从而降低安全隐患造成的损失。

3.2 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

变电站基建工作中要注重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保证这项工作具有经常性,对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严肃的处理,保证工作的科学性,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日常工作中,要落实与贯彻纠察工作,坚持每日的纠察,并对纠察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并根据监理单位下发的整改与罚款通知等,进行通报;对变电站基建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进行联合性的检查,对其安全问题进行大规范的检查,保证基建的安全;同时,要保证施工设备与工作机械的安全性,对于相关的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可以为其配备统一的、醒目的服装,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

3.3 加强变电站基建的执法

变电站基建安全工作中,要加强执法力度,保证其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实现安全工作的法制化。首先,要求基建工作要形成法制意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依法开展工作,对于基建工程要明确其法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并对其安全责任进行落实,可以采用安全责任制,并对其安全工作进行定期的考核,从而保证设计的完整性、施工的安全性与监理的全面性。其次,变电站基建工作中对其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等,通过定期的学习与培训,让其重视安全与法律,并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安全与法律贯穿与工作中,从而实现基建的安全与法制管理。

3.4 开展严格的检查工作

变电站基建工作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其检查可以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落实,保证工程中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在检查过程中对于违章问题,要进行严肃的处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安全隐患带来的影响[3]。

4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基建安全工作是重要的,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企业的发展与人身的安全,但目前,变电站基建工作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隱患,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文中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相信,变电站基建通过安全意识的树立、安全隐患的排查、执法力度的加强与检查工作的开展等措施的落实,其安全隐患将得到全方位的排查与处理。

参考文献

[1]陶思瑶.排查隐患,落实责任夯实基建安全基础[J].中国电网报,2013,5(1):1-2.

[2]姚强文.浅论变电站基建施工的安全管理[J].学术交流,2013(2):467.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9

安全生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四川陆强劳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贯彻执行《四川陆强劳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四川陆强劳务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及时有效地排查与整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防止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及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与整改。

第二章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抽查分为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抽查与安全生产大检查等。

第三条 安全生产经常性检查

一、公司应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查。第四条 安全生产定期检查

一、生产安全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二、公司按每季度进行安全检查。

第五条 公司应根据本单位安全生产实际情况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如:重大危险源检查、工棚宿舍消防安全检查、食堂消防安全等。

第六条 公司应在冬季和雨季前对季节性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第七条 公司在情况需要时应对各类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抽查。第八条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公司生产安全经理整体部署,公司应及时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九条 公司应积极组织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自检工作,并积极配合上级单位(部门)组织的检查工作,任何部门与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阻挠上级单位(部门)的安全生产检查。

第十条 各级主要领导均应参加本单位安全检查,各主管领导及部门领导应检查分管业务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并参加各单位及上级单位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十一条 安全检查应严肃认真,不走过场,确保能查出并解决问题,公司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应有生产安全部参与。

第十二条 安全检查应做好记录并存档备查,检查记录应包括检查名称、内容、总体情况、事故隐患采取的措施及整改情况等。

第三章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上报

第十三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其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共分三类: 一、一般性事故隐患:指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导致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

二、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可能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隐患。

三、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指随时可能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而且事故征兆比较明显,已经危及国家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隐患。第十四条 部门(班组)或个人在自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直至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作业。公司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一般性事故隐患,通知项目部,配合限期排查。

二、重大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可能影响范围立即通知项目部强制暂停局部、全部停产或停止使用,配合限期整改。

三、特别重大隐患,立即通知项目部强制停产或停止使用,配合项目部立即采取疏散人员、加强安全警戒等措施并立即进行彻底整改。

第十五条 下属班组无力整改的事故隐患,在采取必要的临时安全措施的同时,迅速上报。

第十七条 事故隐患整理档案

事故隐患档案包括隐患发现时间、采取的措施、整改情况、责任人、验收等详细情况。公司生产安全部均应建立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第十八条 公司安全生部每月定期向领导汇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情况,并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第十九条 安全生产部配合项目部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

第四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条 对有下列行为的部门(班组)和个人依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一、未按本制度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自检导致事故发生者;

二、抗拒或阻挠生产安全部安全检查者;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10

为了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地面安全管理,有效推进矿井安全生产全面发展,特质定本管理制度。

一、为了将地面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到人,我队特成立地面安全隐患和问题排查整改小组: 组长:刘亚维、王炳务

副组长:李明生、魏继东、杨德荣、高成福、张连军、张生斌、连强、贺科

成员:易挺、孙明、俞永业、张亚鹏、柳建红、王宝华、蔡国喜、张学奎、牛书峰

二、地面车间主要负责人:

1、张生斌负责综采车间安装的安全工作

2、张连军负责溜检车间及南院天车的安全工作

3、高成福负责机组车间、采机车间的安全工作

4、杨德荣负责北院所有车间及天车的安全工作,贺科配合

5、连强负责机电一队地面各车间的电气安全管理工作

三、具体管理要求及制度

1、要求各主管队长每星期不得少于一次检查所负责的车间安全工作

2、各主管队长每天早上7:30分必须到车间召开班前会,将车间检查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督促落实整改,3、各负责人将每天或每周查处的安全隐患及时安排人员进行处理,对未处理整改的问题必须给予经济处罚,每次每条问题将给予不少于30元的罚款,并在隐患排查台帐上登记

4、每次查出的安全隐患问题要落实人头,责任到人,对安排工作不及时整改的人员将给予30元的罚款,对于重大隐患不及时排查整改的将停止工作。

3、车间的设备、设施、零配件、材料等应分类码放整齐,不得

有杂物、积水、积尘、积垢,做到窗明几净、清洁、整齐,设备及环境卫生差,每发现一次按未执行论处,罚车间正负各班长30元。

4、车间不许干私活,不得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不得设置床铺,不得私设电炉子,违者每次罚款30元。私设电炉子被矿有关部室查出,所发款项均由本车间自行承担。

5、车间严禁饮酒、赌博、打牌,违者每人每次扣100元。

6、车间严禁带小孩上班,违者每人每次罚款50元。

7、车间严禁向外接电,违者取消当月全部奖金,酿成后果承担全部责任。并取消当月奖金。

8、各级领导进入检查,车间班长应主动邀请各级领导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9、车间工作人员上班期间一律穿工作服,女工不准穿高跟鞋,长发女工一律戴防护帽并盘起长发,违者每发现一次罚款30元.10、车间检修的设备保证“三证”必须齐全、设备完好,经查处一次“三证”不全,罚款30元,以此类推,造成严重后果者责任自负。

11、车间所检修的设备必须分为大修、中修、待修区,检修设备不得乱码,乱放违者一次罚款20元,以此类推。

12、机加工车间钻工、车工、刨工、铣工在工作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发现一次不带罚款30元,以此类推。

13、电焊工在气割或电焊时必须戴焊帽和防护镜手套,发现一次不带罚款30元,以此类推。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11

2013年1月18日, 为布置下一阶段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 襄垣县农机局组织各乡镇农机管理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召开农机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工作会议。

工作人员将分3个排查小组对全县12个乡镇、园区的农业机械进行隐患大排查, 排查内容包括:各乡镇、园区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查处无牌、无证拖拉机运输作业;对证照齐全的拖拉机及驾驶人加强日常监管;深入田间场院、农户家中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粮食加工机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农机合作社有无防火设施;未参加年检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是否行驶;有无拖拉机违章载人现象。对上述情况进行检查并分类造册, 建立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档案, 定期复查整改情况, 要做到排查不留死角, 整改不留后患。

襄垣县农机局霍小荣局长强调:虽然当前天寒地冻, 大部分农业机械闲置不进行农田作业, 但也有少数拖拉机进行运输作业, 有些交通不发达地区存在利用农业机械违章载人现象, 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最大的隐患就是排查不到隐患、最大的问题就是找不到问题。隐患排查工作人员要做到“四有”, 即:有责任人、有责任心、有效率、有结果, 局领导要对排查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导检查。如有农机突发事件, 迅速启动农机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预防和减少事故损害的扩大, 严禁瞒报、漏报、谎报农机事故。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检查制度 篇12

第一节 安全生产检查

安全生产检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工作重点是辨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漏洞和死角,检查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状态,现场作业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规范,以及设备、系统运行状况是否符台现场规程的要求等。通过安全检查,不断堵塞管理漏洞,改善劳动作业环境,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一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安全生产检查分类方法有很多,习惯上分为以下六种类型。1.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定期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形式来实现,一般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实施。检查周期的确定,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性质以及地区气候、地理环境等确定。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具有组织规模大、检查范围广、有深度,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等特点。定期安全检查一般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现状安全评价等工作结合开展。

2.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

经常性安全生产检查是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车间、班组或岗位组织进行的日常检查。一般来讲,包括交接班检查、班中检查、特殊检查等几种形式。

交接班检查是指在交接班前,岗位人员对岗位作业环境、管辖的设备及系统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交班人员要向接班人员说清楚,接班人员根据自己检查的情况和交班人员的交代,做好工作中可能发生问题及应急处置措施的预想。

班中检查包括岗位作业人虽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以及生产经营单位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车间班组的领导或安全监督人员对作业情况的巡视或抽查等。

特殊检查是针对设备、系统存在的异常情况,所采取的加强监视运行的措施。一般来讲,措施由工程技术人员制定,岗位作业人员执行。

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岗位的自行检查,一般应制定检查路线、检查项目、检查标准,1 并设置专用的检查记录本。

岗位经常性检查发现的问题记录在记录本上,并及时通过信息系统和电话逐级上报。

一般来讲,对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岗位作业人员应根据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的规定,及时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不需请示,处置后则立即汇报。有些生产经营单位如化工单位等习惯做法是,岗位作业人员发现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情况,只需紧急报告,而不要求就地处置。

3.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

由生产经营单位统一组织,检查内容和范围则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

由于节假日(特别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前后容易发生事故。因而应在节假日前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检查。

4.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

专业(项)安全生产检查是对某个专业(项)问题或在施工(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安全问题进行的单项定性或定量检查。

如对危险性较大的在用设备、设施,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管理性或监督性定量检测检验则属专业(项)安全检查。专业(项)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项目。

5.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

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一般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对生产单位进行的安全检查。

6.职工代表不定期对安全生产的巡查

根据《工会法》及《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工会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职工代表进行安全检查。重点查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保障情况,生产现场的安全状况等。

二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主要是查思想、查意 识、查制度、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硬件系统主要是查生产设备、查辅助设施、查安全设施、查作业环境。

安全生产检查具体内容应本着突出重点的原则进行确定。对于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系统、部位、装置、设备等应加强检查。一般应重点检查:易造成重大损失的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剧毒品、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运输设备、冶炼设备、电气设备、冲压机械、高处作业和本企业易发生工伤、火灾、爆炸等事故的设备、工种、场所及其作业人员;易造成职业中毒或职业病的尘毒产生点及其岗位作业人员;直接管理的重要危险点和有害点的部门及其负责人。

对非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压医用氧舱、起重机、电梯、自动扶梯、施工升降机、简易升降机、防爆电器、厂内机动车辆、客运索道、游艺机及游乐设施等;作业场所的粉尘、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和有毒物质的浓度等。

对矿山企业,目前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强制性检查的项目有:矿井风量、风质、风速及井下温度、湿度、噪声;瓦斯、粉尘;矿山放射性物质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露天矿山边坡;尾矿坝;提升、运输、装载、通风、排水、瓦斯抽放、压缩空气和起重设备;各种防爆电器、电器安全保护装置;矿灯;钢丝绳等;瓦斯、粉尘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检测仪器、仪表;自救器;救护设备;安全帽;防尘口罩或面罩;防护服、防护鞋;防噪声耳塞、耳罩。

三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 1.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通常是由安全管理人员作为检查工作的主体,到作业场所现场,通过感观或辅助一定的简单工具、仪表等,对作业人员的行为、作业场所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设施等进行的定性检查。安全检查人员通过这一手段,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纠正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常规检查主要依靠安全检查人员的经验和能力,检查的结果直接受安全检查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

2.安全检查表法

为使安全检查工作更加规范,将个人的行为对检查结果的影响减少到最小,常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安全检查表一般由工作小组讨论制定。安全检查表一般包括检查项 目、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结果及评价等内容。

编制安全检查表应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生产经营单位现行有效的的有关标准、规程、管理制度,有关事故教训,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文化、理念,反事故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计划,季节性、地理、气候特点等等。我国许多行业都编制并实施了适合行业特点的安全检查标准,如建筑、电力、机械、煤炭等。

3.仪器检查及数据分析法

有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设备、系统运行数据具有在线监视和记录的系统设计,对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可通过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没有在线数据检测系统的机器、设备、系统,只能通过仪器检查法来进行定量化的检验与测量。

四 安全生产检查的工作程序 1.安全检查准备

(1)确定检查对象、目的、任务。

(2)查阅、掌握有关法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3)了解检查对象的工艺流程、生产情况、可能出现危险和危害的情况。(4)制定检查计划,安排检查内容、方法、步骤。(5)编写安全检查表或检查提纲。

(6)准备必要的检测工具、仪器、书写表格或记录本。(7)挑选和训练检查人员并进行必要的分工等。2.实施安全检查

实施安全检查就是通过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仪器测量的方式获取信息。

(1)访谈。通过与有关人员谈话来检查安全意识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2)查阅文件和记录。检查设计文件、作业规程、安全措施、责任制度、操作规程等是否齐全,是否有效;查阅相应记录,判断上述文件是否被执行。

(3)现场观察。对作业现场的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作业环境、人员操作等进行观察。寻找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事故征兆等。

(4)仪器测量。利用一定的检测检验仪器设备,对在用的设施、设备、器材状况及作业环境条件等进行测量,以发现隐患。

3.综合分析 经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后,检查人员应对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检查的结论和意见。一般来讲,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各类安全检查,应有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统一研究得出检查意见或结论。

(五)提出整政要求

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应根据问题性质的不同,提出立即整改、限期整改等措施要求。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由安全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检查组应提出书面的整改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计划。

(六)整改落实

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从管理的高度,举一反三,制定整改计划并积极落实整改。

(七)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

生产经营单位自行组织的安全检查,在整改措施计划完成后,安全管理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对于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查,在整改措施完成后,应及时上报整或完成情况,申请复查或验收。

对安全检查中经常发现的问题或反复发现的问题,生产经营单位应从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设备系统的更新改造、加强现场检查和监督等环节入手,做到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二节 隐患排查治理

一 定义及分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总局令第16号)指出,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

(1)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生产经营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3)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5)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7)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双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8)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9)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应当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除依照上述要求报送外,还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

(10)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车间、分厂、区队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11)生产经营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13)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及有关部门挂牌督办并责令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治理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评估。

经治理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申请报告应包括治理方案的内容、项目和安全评价机构出具的评价报告等。

三 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生产经营单位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指导、监督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定期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下达整改指令书,并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必要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并对重大事故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非法和违法行为及其责任者。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发现属于其他有关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的,应该及时将有关资料移送有管辖权的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案。

已经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单位,在其被挂牌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结束前,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必要时,可以提请原许可证颁发机关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

上一篇:孙女满月的祝福语下一篇:拼音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