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学部

2024-07-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院药学部(通用8篇)

医院药学部 篇1

1.按照处方制度规定调剂发药,注意查对,严防差错事故。

2.加强药品管理。实行微机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消办法。门诊和住院药房的领药单和处方,各调剂室的领、发药单据,均有专人统计做账,按月、按季汇总,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药库及药剂科各室,每季盘点一次,药品会计按收支单据结算金额。

3.坚持药品招标采购。任何个人不准收受回扣和好处费。

4.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操作规程。设备器械损坏或财产药品丢失应予赔偿。药品霉烂、虫蛀、过期失效等应检查原因,追究责任。

5.各室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发生严重差错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及时报告,及时讨论,严肃处理。

中西药调剂工作制度

1.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病人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方能调配,尤其注意儿科病人剂量。

2.收方时有关处方事项,应遵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3.遇有缺药、疑问、药品用量用法不妥或有禁忌处方等错误时,应与医师联系更正后再行调配,不能自改处方。

4.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遵守调配技术和所规定的操作规程。称量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方剂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物。

5.散剂及胶囊的重量差异限度及检查方法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6.含有毒药、限剧药及麻醉药的处方调配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及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品的规定办理。自费药按有关规定执行。

7.配方时必须使用符合药用规格的原料及辅料,遇有发生变质现象或标签模糊的药品,需询问清楚或鉴定合格后方可调配。

8.中药方剂需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煎法的药物,必须单包注明。对需临时炮炙的中药材,应按照医疗要求进行加工,以保证中药汤剂的质量。

9.处方调配应经严格核对后方可发出,由配方人配方,发药人核对。按需对剂型、色、味等进行检查,必要时做快速分析。做好“四查十对”:查处方书写是否正规,查剂量用法及有无配伍禁忌,查价格是否正确及是否交费;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对药品是否与处方吻合,对取量是否正确;药品与处方不符不发,标记不清不发,变质药品不发。处方调配及核对检查人,均须在处方上共同签字。

10.投药瓶的容量要准确,瓶及瓶塞要清洁牢固,包装要结实、美观。

11.分装药品先填好药袋代号、药名、规格、数量及服用法。变质药不得分装,易潮药加塑料防潮袋。发药时应在药袋上写姓,儿科应写全名。发出的方剂,应将服用方法详细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悬剂及产生沉淀的液体的方剂,必须注明“服前摇匀”。外用药应注明“不可内服”等字样。

12.发药时应耐心向病人说明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但不得随意向病人介绍药品性质和用途,避免给病人增加不必要的顾虑。

13.急诊处方必须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次序配发,应尽量缩短病人取药排队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急诊抢救病人缺药应与有关人员或其他部门联系。出院病人处方须先办财务手续,方可发药。

14.病房调配药品以计划处方为主,每周2—3次。若为摆药制,每天1次。临时处方随到随配。病室急用药柜及抢救柜固定适量急用、急救药品,用后开处方取回补充。

15.调剂室内储药瓶补充药品时,必须细心核对。调剂台及储药瓶等应保持清洁,并按固定地点放臵。用具使用后立即洗刷干净,放回原处。其他人员非公不得进入调剂室。

16.门诊当日发出药品,除标记清楚、批号相同的针剂外,均不予退药。住院病人未用完药品,除液剂、散剂、传染病人片剂及病人自己保管的片剂外,可予退药。

17.经常与临床联系,征求对药品意见,通知缺药,推荐新药和介绍滞销药,并向库房反应临床要求。

18.药剂人员不准私自为外单位或个人代销、调换药品或大量分售药品。

19.作好交接班,并写交班记录。交使用、应补、应领及有疑问的药品,交缺药、新到药及药价变动情况,交药品及发药差错,交门窗水电安全,交其他未完工作。

20.坚持差错事故登记讨论制度。发现发错药时及时上报,尽快设法追回。如病人已用应及时与医师联系,采取解救措施。

中西药库管理工作制度

1.计划预算:

药品的供应计划,应根据本院业务性质、工作范围、各科室请购计划由药库保管人员编定初稿,经药械科主任审核后,报请院长批准后执行。

2.验收入库:

(1)购人、调进或退库的药品,应由经手人根据原始单据填写入库单,由药库专人负责验收入库。(2)验收时如发现实物与原始单据所载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等不符或有变质、损坏等,应根据情况查明更正或退换。

(3)验收人必须对药品规格及质量性能认真检查,必要时进行分析化验或校验。(4)购回之药品应及时(最多不能超过3日)办理验收入库手续。3.药品保管:

(1)严格掌握药品生产日期、有效期及理化性质。注意调节库房温度、湿度、通风光线等条件,防止药品过期失效、虫蚀、霉坏变质。

(2)按药品性质、用途、剂型分类,编号排列保管,并设立库存卡随时登记,保证账货相符。(3)各种收支凭证,应分类按月保存备查。

(4)药库门窗注意关锁,应设消防设备,严禁吸烟,防火防盗。(5)有关毒、限剧药及麻醉药的保管,按有关规定执行。4.领发:

(1)各部门向药库领取药品,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定期领取。

(2)领药时应填写领物单,一式两份,一份作药库登记凭单,一份由领用单位存查。不能凭处方向库房领药。发出药品应及时登录账卡。

(3)领发时按照实发数量详细点交,如有不符应及时查清,否则由经手人负责。

(4)领发药品时,如存量不足,可与使用单位联系酌量减发,添购后补发。如缺药而临床又急需,应及时联系采购。

(5)各病房领的备用药品,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管理,登记建账。要加强指导,并经常检查药品质量和使用、保管情况。(6)有关毒、限剂药及麻醉药的领发,应按有关规定执行。5.统计报销:

(1)药品统计报表应做到正确及时,按期报送规定的部门。一般做药品进、销、存的品种、数量统计,报表中有关金额核算由财务部门协助。

(2)药品统计范围包括药库及各药房的麻醉药品、毒限剧药、贵重药品及一般药品。应在月终(或季末)进行一次盘存,以处方实际消耗量为该月耗量。每月盘存,可采用固定储药瓶的办法,瓶签上注明去盖的瓶重,以节省盘存时间。关于药品损耗报销办法,按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办理。

(3)毒药、限剧药的统计报销,按《毒、限剧药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4)有关麻醉药品的统计报销,应按国家有关管理麻醉药的规定执行。(5)药品保管人员,在调动工作时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制度

一、概述

药物供防治疾病应用。药物应用于人体,必然要和人体的受体,器官,组织、腺体、细胞、酶或有关生化物质,或者与人体的寄生物相作用,这种作用常属有益的治疗作用,但有时也可出现有害的不良作用,即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临床合理用药必须掌握的要点是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有关药物使用的经济性另行讨论)。一是指对症选药,即使所选药物的治疗作用符合于治病要求,再则是避免或减少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讨论,有助于避免用药意外,提高医疗质量。本节主要讨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和有关监测管理。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一)定义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使用药物而出现的在使用目的之外的不利于病人的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包括吸毒)、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物以及药品质量问题等情况引起的反应。因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差错、事故以及责任性问题等没有必然的关系。

(二)不良反应分类

这里不再叙述。

三、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

很多药物在肝中代谢。多数情况下,药物代谢物的作用常较原药为低,毒副作用也相应减弱(解毒功能)。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代谢途径。有的药物氧化,有的还原,有的水解,有的核苷化,有的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这些代谢反应都是在相应的酶作用下进行的,如果某种酶不足,则相应的代谢过程就会受阻,而导致原形药物在体内蓄积,效应也相应增强。许多因素(疾病、年龄、性别、机体状况等)都可影响体内酶量及其功能,但是,本类反应则排除了上述条件的影响,而专指由于基因遗传原因而造成的药物不良代谢。

(一)异烟肼的N一乙酰化

异烟肼在肝中由N一乙酰化酶作用生成N一乙酰异烟肼而灭活。人群中,根据对异烟肼代谢能力的不同,而划分为慢乙酰化者和快乙酰化者。

服用相同剂量的异烟肼,慢乙酰化者的血药浓度远比快乙酰化者为高,药物的蓄积可以导致周围神经炎;而快乙酰化者则由于异烟肼代谢较快,产生较多量的肝毒性代谢物乙酰肼,而较易产生肝损害。

(二)异喹胍的羟基化

异喹胍(Debrisoquine)是一种降压药,它通过羟基化代谢,生成4一羟基异喹胍灭活。

在英国的居民中有8%是羟化酶不足者,用药后,由于首过代谢不足,因而所表现出来的生物利用度可达常人的6倍。曾发生少数羟化酶不足者服用正常量的异喹胍,血药浓度过高致血压骤降而虚脱的例子。

(三)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G6PD)不足

G6PD参与体内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与谷胱甘肽由氧化型转变为原型有关。G6PD不足者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也不足。

某些药物(以伯氨喹为代表)的代谢产物在体内与氧合血红蛋白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致使红细胞内聚积大量正铁血红蛋白。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消除过氧化氢,从而保护血红蛋白。G6PD不足者,在用药后可发生正铁血红蛋白症(紫绀、溶血性贫血等)。

许多药物,如奎尼丁、某些磺胺类、呋喃类、某些解热止痛药、丙磺舒、氯霉素、PAS、砜类、亚甲蓝、维生素K等均可引起本类不良反应。

四、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变态反应,即过敏反应,是外来的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当外来的抗原进入机体,使淋巴细胞或体液免疫系统致敏,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中,而当机体再次接触同样的变态反应原时,抗原与抗体产生反应,引起某种程度的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

(一)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

变态反应的临床表现有皮肤反应和系统反应两类。

1.皮肤反应 表现为各种类型的药疹,以荨麻疹型、麻疹型、湿疹皮炎型为多见,某些药物则多形成固定型药疹。有时也可见到险恶的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和剥脱性皮炎以及光敏性皮炎。

2.系统反应 变态反应可损害各个系统,如产生血液病样反应、血清病样反应、红斑狼疮样反应、肝炎样反应和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呼吸道等部位损害,以及过敏性休克。

(二)药物变态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

1.一般不发生于首次用药初次用某药即发生反应的少见(但有时也可发生),如若过去用过此药而无记载或用过同类药物而产生了抗体则可发生。由于机体接受抗原到形成抗体异常需一定时间,因此致敏状态的形成要有一定的潜伏期(也有用药后立即形成抗体而致即时过敏反应)。

2.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下,再次接触到变应原则可在几分钟到24小时内发病,个别的情况可延迟到几天后发生。

3.过敏反应发生后,停用致敏药物,轻的反应可较快消退,一般预后良好。若进行抗过敏治疗则可加速恢复;重症者(如过敏性休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等),如救治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或遗留后遗症。

4.已致敏的患者对于该药的致敏性可持续很久,甚至终生不退,再次用药可重现原来的症状或更严重。接触该药的次数越多,反应越严重。

5.具有类似结构的药物常可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6.免疫反应和机体的状态有密切关系,某些疾病可使药物对机体的致敏性增加,但当重病,创伤或大手术后,某些原来的药物变态反应也可减轻或消失。

7.某些药物的过敏反应可用皮肤试验法来测知(在患者体内已具有该药抗体的条件下),但还存在着皮试结果和临床实际反应不符合的情况。8.对于已致敏者开始用很小剂量的药物来中和抗体,使体内抗体数量减少,再用常规剂量的药物而不发生过敏反应的过程称为脱敏。此法虽然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上不易掌握,非有特殊必要不可采用。

五、药物依赖性

一些作用于中枢系统的药物连续应用可致依赖性,其表现为用药后的欣快感和停药后的戒断反应。药物依赖性可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两类。

(一)身体依赖性

用药者被迫性地要求连续定期使用某种药物,以得到欣快感;在连续使用中有加大用量的趋势;一旦停止使用会产生严重的戒断反应。属于产生这类依赖性的药物有阿片类、吗啡类、大麻类及其合成代用品等。

(二)精神依赖性

为了追求欣快感而渴求定期连续地使用某种药品,断药时一般不引起严重的戒断反应。属于产生本类依赖性的药物有苯丙胺、甲喹酮(安眠酮)类、巴比妥类等,咖啡因、安钠咖和麻黄碱也列入本类。

药物依赖性可使人意志丧失,劳动能力削弱,行为堕落,基至走上犯罪道路,危害社会。除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应依法管理、谨慎使用外,要注意一些普通药品(APC、去痛片等)所致的依赖性。

(三)药物滥用

药物滥用或药害,在国外原系指吸食麻醉药品(包括酗酒)而言,吸食麻醉药品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在我国许多文献中常见到“滥用”两字,实际上并非指吸食麻醉药品,而是指选用药物不当,用药品种过多或盲目使用贵重的药品而言。为了区别于吸食麻醉药品,应该称为“不合理用药”,以避免混淆。

六、致癌、致畸、致突变反应(一)致癌作用

由于这种作用往往是缓慢的,因此,在判断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局部应用药物引起局部癌变较好判断,但较少见。许多抗癌药本身有致癌作用,这是通过实验证实的,但具体到某一病例应用此药,停用了若干时间后发现体内某部产生新的癌变,究竟和用药有多大关系,有时只能怀疑,不大好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二)致畸作用

是指药物对于下一代身体结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致畸作用常和孕妇用药有直接联系,但也曾有报道,因父亲应用氯丙咪嗪后连续生下畸形儿的事例。具有病例的分析常有一定的困难,如所产下的畸形儿,究竟和药物(或哪种药物)的关系有多密切,往往难予断定。至于反应停(didomide)引起了大量畸形儿,己烯雌酚使子代女性性器官发育异常等,则是通过大量资料积累才得出肯定的结论。

药物对于子代的影响,除致畸作用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如孕妇服用抗甲状腺药可致子代甲状腺功能不足;孕妇服大量维生素C,可致新生儿得维生素C缺乏症等。

(三)致突变

这是实验室的结论。使用的药物剂量(浓度)往往远大于一般用量,其结果只有参考价值。

七、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疾病是由于应用药物而致的疾病,可由于药的毒副作用、继发反应、药物代谢障碍或过敏反应引起。

(一)毒副作用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由于使用较大剂量的药物或较长时间应用某药而致体内药物蓄积所致。毒副作用的发生与体内药物水平过高有关,停用或减量应用该药可使此类药源性疾病减轻或消失,但也可迁延成疾。

下面是一些由抗菌药物所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耳聋、眩晕、肾炎及呼吸抑制(由神经肌肉阻滞所引起)。2.乙胺丁醇 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定向力障碍、幻觉、急性痛风。

3.异烟肼 共济失调、感觉异常、精神错乱、失眠、惊厥、脑病、周围神经炎、肝炎等。4.利福平共济失调、感觉失常、精神错乱等。5.头孢菌素类 肾炎及凝血障碍(出血)。6.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时性耳聋。(二)继发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举例如下:

1.广谱抗生素伪膜性肠炎、二重感染及有关前驱症状、维生素B,及K缺乏。2.阿司匹林Reye综合征。(三)变态反应引起的药源性疾病

如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关节痛、肝炎、狼疮综合征、黄疸、胆汁淤滞性肝炎等均可由常见的抗生素所引起。

(四)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区别

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两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些区别。

1.反应程度和持续时间上的不同,药源性疾病是反应程度较重和持续时间较长些的不良反应;而药物不良反应则反应程度有轻有重,持续时间有短有长。一些程度轻且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头昏等够不上称为药源性疾病。

2.发生条件的不同 药物不良反应专指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条件下所发生的反应,排除了非正常应用而引起的反应;而药源性疾病既包括发生不良反应的条件,而且还包括由于超量、误服、错误应用以及不正常使用等情况而引起的疾病。

八、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分析评定

临床上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在进行评定以前都是可疑的(称为药物不良事件;ADE)。经过因果关系分析,对于所用药物引起所发生不良事件的关系作可能性的分析,得出结论和解释。

药品入库验收质量管理制度

药品购人后首先须办理药品入库业务,包括清点数量、检查质量、办理入库手续、药品入库等一系列业务。药品验收质量管理是药品收货入库业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库业务管理的第一道关口。药品种类品种繁多,规格不一,性质复杂,有些又经过长途运输,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药品的入库验收工作,是保证药品质量,做好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好药品入库验收关,可以保证药品质量,减少差错,防止假、劣药进入医院,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可以划清药库与产、供、销各个环节的责任;可以为药品保管人员提供有用的信息。药品入库验收工作质量的优劣,与药品在保管及出库业务的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

一、药品验收质量的基本要求

数量准确、质量完好、说明书符合规定、包装无损、记录完整,交接清楚。

二、药品入库验收程序

药品入库时首先进入待验区,由药品验收员根据入库凭证内容核对后,再按批号逐批进行质量抽查,并填写记录,合格后由验收人员签名向保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三、药品验收目的

保证人库药品质量,数量准确、质量完好、防止不合格药品和不符合药品包装规定要求的药品入库。

四、药品验收依据

1.二级质量标准 国产药品(包括中外合资药厂生产的药品)均应依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验收。

2.《进口药品管理办法》直接从国外进口的药品必须依据《进口药品管理办法》规定的质量标准,经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药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凭上述单位出具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验收。

3.药品购销合同购进国产药品、进口药品除按上述规定严格验收外,在签订合同时,如另有质量要求和条款,亦应按合同规定验收。

五、验收条件

1.人员药品验收员应是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药品性能,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药学人员,视力在0.9或0.9以上(不包括校正后),无色盲、色弱症。

2.场所应有与入库业务相适应的专门验收场所和光线充足、清洁干净,符合卫生条件的检验室。3.设备应配备与检验项目相适应的设备,如天平、量具、灯检台、崩解仪及其他辅助工具。

六、抽样原则

外观质量检查抽样,按批号从原包装中抽取样品,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和均匀性。抽样的件数,每批在50件以下(含50件)抽取样品2件,50件以上每增加50件多抽1件,不足50件按50件计算。在每件中从上、中、下不同部位抽取三个以上小包装进行检查,一般抽样数量是:片剂(胶囊)100片(粒);注射剂1—20ml的200支,50ml或50ml以上20支;散剂3袋(瓶);冲剂5袋;水剂;酊剂、糖浆剂、分别为10瓶;气雾剂、软膏剂、栓剂分别分20瓶(支、粒)。如外观有异常现象需复检时,抽样量应加倍。

七、验收内容

药品入库验收的内容包括数量、质量及包装三个方面。(一)数量验收

检查来货与入库通知单上所列的供货单位、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及数量是否相符,若有不符或破损应做好原始记录,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查明原因,以便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质量验收

1、外观质量验收(直觉判断法)药品验收员根据药品质量标准中性状的描述及自己的业务知识和实践经验,以人的感觉器官来检验药品的形状、性状、色、臭、味等外观质量。主要检查项目有:看药品外观有无变形、开裂、熔(溶)化、变色、结块、沉淀、混浊、霉变、污染、挥发等异状;嗅药品有无异味、串味;尝药品有无异常味道;听药品包装内有无异常撞击声;用手触摸,感觉药品的于软、黏结、滑腻程度,经过看、触、听、嗅、尝等外观检查手段,发现异状则应拒收该批药品。

2.内在质量验收(实验判断法)外观检查一般尚不能确定药品质量变化的程度,有的药品内在质量虽有变化不一定引起外观性状的变化,这就需要进一步利用化学或其他科学方法检验才能确定。因此,要全面确定药品的质量情况,还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就是利用各种仪器、试剂,对药品的成分、杂质、含量、效价等内在质量和卫生学质量进行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分析检验,通过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与法定的药品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药品的质量是否合格。对不合格的药品应及时封存、报告,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提出解决意见。(三)包装验收

药品包装是药品外在质量的要求,内在质量的保护。包装又包括内包装和外包装两种。1.药品外包装 药品外包装有木箱、纸箱i木桶、纸桶、金属盛器及包装衬垫物等。药品的外包装应检查包装是否坚固耐压、防潮、防震;包装用衬垫物、缓冲材料是否清洁卫生、干燥、无虫蛀;衬垫物是否塞紧,瓶与瓶之间无空隙;纸箱应封实,捆扎应坚固;木箱应钉牢,封签、封条不得严重破损。外包装必须印有药品名称、规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储藏、包装、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以及“易碎”、“小心轻放”、“向上”、“请勿倒臵”、“防潮”、“防热”“防冻”等储运图示标志及特殊管理药品和外用药品的包装标志。

2.药品内包装 药品的内包装是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都应符合药用规格标准。主要容器有玻璃瓶、塑料瓶、泡罩包装、纸袋、塑料袋、瓶盖、防盗盖、瓶盖套、瓶塞、瓶签、瓶内填充物等。药品的内包装应根据该品种质量标准规定进行检查,内包装应清洁、无毒、干燥;封口应严密,无渗漏、无破损;遇光易变质的药品应采取遮光容器或采取其他避光措施;怕冻、怕热的药品在不同的时令季节发运到不同的地区,应有相应的防寒防热措施;瓶装药品应无倒臵、横卧等不正常现象。

药品内包装上应贴有标签,标签应标明药品名称、成分、规格、适应证、用法与用量、贮藏、禁忌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包装、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批准文号。如标签单盒面积过小,内容可以从简,并注明“详见说明书”,由说明书详细介绍。药品再分装的标签,必须加注原批号、分装日期、分装单位的注册商标和分装单位名称。对规定有效期的药品,分装后必须注明有效期。原料药标签应注明质量标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及包装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在每件包装上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调出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

药品说明书应与批准的说明书内容一致,化学药品说明书应包括药品通用名、英文名、主要成分及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性状、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适应证、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量、规格、贮藏、包装、有效期、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等。中药说明书应包括药品名称、汉语拼音、主要成分、性状、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包装、有效期、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等。不得扩大适应证,不得有虚假广告词诱导病人用药。

检查标签及说明书时还应注意:外层包装、内层包装和容器三处的标签是否一致,还要注意实物与药品标签是否一致,规定的内容是否齐全,有无错贴错装现象;大包装药品分成小包装时,所有标签内容除与原包装标签一致外,是否注明有分装后的规格及新增的有关内容;标签印刷是否清晰,标签是否贴正、贴牢、位臵是否适中;标签不得与药物一齐放人瓶中,并不得有污染及严重破损;说明书应逐瓶、逐盒放人,不得按中包装数量以一叠的方式放人包装内。

合格证的内容一般应包括:药品品名、规格、生产批号、生产企业、化验单号、检验依据、出厂日期、包装人、检验部门及检验人员签章。

(四)验收注意事项

1.包装上印刷内容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我国生产并销售的药品,其包装,标签及说明书必须使用简体中文字;在我国市场销售的进口药品,必须附有中文使用说明书。

2.进口药品要验收口岸药品检验所化验报告单复印件,并盖有销售单位红色印章。3.验收员必须对入库通知单所列的项目逐一核对品名、规格、数量、生产批号、注册商标、有效期或使用期限、药品合格证等各项内容,全面进行验收,符合规定标准才能签章入库。验收中应按规定的方法开箱抽样验收,发现可疑的批号,必要时应全部拆箱普验或按批号抽样作 实验室检查。验收人员对入库药品按所列验收项目进行验收后,应做好详细记录,并签名负责,记录应保存5年。

4.质量验收不合格,不准入库。不合格品要有明显红色标记。

药品出库管理制度

药品出库是药库向各调剂部门发出药品的过程,包括备药、验发和销账等几个步骤。

1.备药 各调剂部门根据临床使用情况填写药品领药单,领药单一式三份,领药单应填写药品名称、规格、数量、请领部门、请领人。药品保管员根据药品领药单备药,并填写实际发药数量、单价、发放日期、发放人。药品备药应按剂型依领药单顺序依次备药,并整齐码放在待发区,以备验发。药品备发应遵守“先产先发、先进先出、易变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确保库存药品自身质量始终保持在较为新鲜的良好状态。

2.药品验发 药品验发人员对备发的药品,按领药单的顺序逐品种核对,核对药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及有效期,对效期药物应留有足够的有效时间,保证用药者在有效期内用药。药品验发应向收贷方当面清点交割。药品验发员应在发药单上签字。

3.销账 药品发出后,药品保管员应凭发药单一联及时在物卡销账,并及时将二联交药品会计出账。

药品的储存与养护制度

药品的储存与保养是药库药品保管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它对药品安全储存,保证药品质量,减少损耗,降低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

做好药品的储存与养护质量工作,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各种药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剂型和包装与稳定性的关系,同时还要熟悉外界因素对药品产生的各种影响,从而提供良好的储存条件和养护方法,有效地保证药品质量。

一、药品的储存

药品入库后的储存安排,既要考虑入库药品不同的保管特点,又要结合具体的仓储条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1.分区、分类管理 药品常按药品的剂型分成原料药、散剂、片丸剂、注射剂、酊水糖浆剂、软膏剂等类别,采取同类集中存放的办法保管。然后选择每一类药品最适宜的地点,把存放地点划分为若干个货区,每个货区又划分为若干货位,并按顺序编号。这种管理方法称为“分区分类,货位编号”。分区,是根据仓库保管场所的建筑、设备等条件,将库区划分为若干个保管区,以便分区储存一定种类的药品。分类即是将仓储药品按其自然属性、养护措施及消防方法的一致性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分别存放于普通库、阴凉库、冷藏库、麻醉药品库、毒品库和危险品库。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可以有利于保管员掌握药品进出库的规律,有利于清仓盘库,缩短药品收发作业时间,提高药品管理水平。

2.货位编号 货位编号是将仓库范围的库房、仓间、货架按顺序编号,做出标志,以便识别寻找。

二、药品的养护

1.药品的养护都应按照质量标准“贮藏”项下规定的要求条件分类储存。对每一品种药品,应根据其贮藏温湿度要求,分别储存于冷库,阴凉库,常温库内。各库房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一75%之间,应保持库内的清洁卫生,采用有效措施,防止药品霉变、虫蛀、鼠咬。针对大部分药品遇光易变质,应注意药库避光。

2.药品码垛应注意垛与垛之间、垛与墙之间、供暖管道与储存物品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距;垛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loom;库房内通道宽度不小于200cm;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不堆放药品,垂直下方与货垛的水平距离不小于50cra。

3.药箱码放须平稳、整齐,不得倒臵对一些包装不坚固或过重药品,不宜码放过高,以防下层受压变形。贮藏在药库的货物应便于搬运,对于质重、体积庞大的药品应堆离装卸地点较近的货区;码垛时应注意符合防火规定,要与防火门等电器装臵保持一定距离,利于药库检查,搬运、消防工作。4.药品入库后应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的原则,按生产批号堆码。有效期药品一般不超过一个月,一般药品不超过三个月,有效期药品应挂明显标记,对接近有效期限的药品,应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汇总表,发至药房各部门,相互调剂使用,以免药品过期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按药品性质分类时,应注意内服和外用药分别存放。名称易混的药品分别存放。性能相互影响的药品分别存放。药品贮存应实行色标管理。待验品一黄色;合格晶一绿色;不合格品一红色。药库管理员发现药品质量问题时,应按色标管理制度及时更换色标,如将合格的绿色标记更换为黄色标记,以示停止发货,待质量检验无质疑后再换上绿色标记。对合格的药品应设有绿色标记。对有问题等待处理的药品存放在待存区,并设有黄色标记。对过期及其他原因不合格的药品,存放在不合格区,并设红色标记以示区分。对有条件的医院中药与西药分库贮存,未有条件应做到分区贮存。对中药材的贮存应做到分库贮存。严禁药品库贮存非药用物品、混库(混区)储存。

6.药品养护应设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制定管理计划,建立管理档案。每月由药库管理人员对库存药品质量进行检查,做好库房温湿度检查记录,注意库房通风换气,并做检查记录。检查发现药品内包装破损的药品,由于破损、变质、过期不可供药用的药品,应清点登记,列表上报,必要时监督销毁,由监销人员签字备查,不得随便处理。检查时发现药品质量有疑问,要及时进行送检。

三、危险品储存与养护

1.危险品应按其性质、养护要求和消防施救方法的不同严格分类储存于专用仓库。危险品的堆垛不能过大、过高、过密;堆放应平稳。垛与垛之间应留有一定空间。危险品库与其他库房应有一定距离。

2.易爆品、剧毒品必需专库保管,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保管,双锁保管,双人收发,双人领取,双本记账。搬运时要注意轻拿、轻放i避免撞击。应经常检查包装容器是否严密,若发现封口不严、渗漏,应及时处理。

3.库内应有通风设施,保持库内适宜的温度。根据危险品不同的性质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或冰箱内。

4.库内严禁烟火,库房内外应配备足够而适宜的消防器材以保安全。

四、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

中药饮片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在贮藏和保管过程中往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照等,直接或间接引起药物变质,而影响临床的疗效。因此中药饮片的管理与养护是中药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中药饮片受潮后容易在细菌的作用下引起发霉变质;含盐质多的中药材受潮后易泛潮,如动物药类;干燥的空气易使一些中药失去原有的水分,出现碎裂、干枯,失去原来的色泽。含脂肪较多的中药饮片若贮存不当,易出现酸败。因此中药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枯朽、风化、腐烂、失味等质量问题。针对中药材的特性,必须特别注意储存条件和养护。一般应选择干燥通风的库房,室内温度不超过30ºC,相对湿度不超过60%,库房内要注意阳光照射,要有通风设施,药材码垛时应留有间隙不可过挤。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过高时,要注意除湿,除湿最简捷的方法,用生石灰除去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中药饮片贮存过程中应注意经常倒垛,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中成药管理。中药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口服液剂均按照中药说明书的贮藏条件进行贮存;对蜜丸、糖浆剂、口服液、颗粒剂要做到经常检查是否霉变;外用膏剂应放在阴凉干燥处,注意避光、避热、避风以免失去粘性。

临床药学工作制度

1.负责本院临床药学工作,紧密结合本院临床用药实践,积极开展临床药学研究,根据工作需要和可能,配备相应的临床药学技术人员和设备、图书等。

2.临床药师应主动深入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3.临床药师要虚心向临床医师学习临床知识,帮助临床医师拟订用药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4.临床药师要经常收集医药情报,编写资料,为临床医师提供咨询,当好临床用药参谋。5.条件允许时,可开展个体用药监测,及时为医师提供用药调整方案。6.临床药师要积极参加查房和病例讨论等,随时为临床解答有关用药问题。7.所用衡器应按计量法规定进行定期检验,确保衡器的准确可靠。8.保持室内清洁,物品陈列有序,物品用后应清洗干净,放回原处。

西药房工作制度

1.配方人员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收方后应对处方内容、病员姓名、年龄、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禁忌等详细审查后方能调配。以确保发出的方剂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2.配方时有关处方事项,应遵照处方制度、规定执行。

3.遇有药品用量不妥或有禁忌、处方等错误时。由配方人员与医师联系,更正后再行调配。4.配方时应细心谨慎,遵守调配技术常规和规定的操作规程,要求称量准确,不得估计取药,调配西药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品。

5.含有毒药、限剧药及麻醉药的处方按《医疗用毒药、限剧药管理规定》、《麻醉药的管理条例细则》规定办理。

6.处方调剂应严格核对后方可发出,调剂室有两人以上工作时,处方调好应由另一人核对,或由发药人核对。对剂量、色、气味等进行检查。在可能情况下,做快速分析,处方调配人及核对检查人均在处方上共同签字,以示负责。

7.称药品的天平要精确,瓶颈及瓶塞要干净,包装要结实、清洁美观,要加标签说明。8.发出的方剂,应将服药方法详写在瓶签或药袋上,凡乳剂、乳悬剂及产生混淀的液体、方剂必须注说“服前摇匀”,外用药注明“用前摇匀”及“不可内服”等字样。

9.发药时耐心向病员说明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不得随意向病员介绍药品性质及用途,避免给病员增加不必要的顾虑。

10.急诊处方必须随到随配,其余按先后顺序配发。〃

11.在工作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有事必须离开时,应向负责人说明。下班时有未完成的工作,应讲清楚,交值班人员处理。

医院药学部 篇2

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问题的研究[1],已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多种领域。灾害脆弱分析应用于医学的研究[2],是指在医学领域中特定的系统暴露于灾害、压力或扰动下可能经历的伤害以及对灾害的承受能力[3,4]。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药学部明确所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药学部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确保医疗安全。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

评价小组:组长为医务科科长; 副组长为质控科科长、药学部主任; 组员为药学部各小组责任人及药品质量管理人员。

研究方法:参考《中国医院评审实务》中P323-326 52个风险条款[5], 召开评价小组会议,结合本院和江西地区灾害脆弱性事件实际特点,增加了破坏性地震、暴力医疗纠纷、医疗风险差错、药品安全危害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电梯意外事件6个项目,最后共计58个风险条款。

采用德尔菲法[6],遴选医院感染、 医疗质量控制、传染病管理、预防医学、消毒隔离等专家对风险条款进行两轮筛选,第1轮“同意”,第2轮 “不同意”对指标进行初筛,再经评价小组会议最终确定17个风险条款。

1.2赋分标准

17个风险条款分为4大类,21种来源,如表1所示。医院药学部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包含7个方面,即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每项指标分4个等级,分别赋0、 1、2、3分(如表2所示)。

2结果与分析

2.1调查结果

组织药学部所有员工进行集中培训, 内容为调查内容、 形式和调查表的填写要求, 发放调查表并回收。发放问卷121份,回收98份,回收率81%。数据录入Excel,以发生的可能性为权重,结合严重性得分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对风险(%)=(可能性/3)*{(人员伤亡+财产影响+服务影响+ 应急准备+ 内部反应+ 外部反应)/18},结果详见表3、表4。

2.2原因分析

使用RCA根因分析方法分析根本原因(见图1),去除个人因素如其生理、社会层面本身等因素,注重相关系统和流程的改进方法,导致事件发生的系统原因有工作因素和教育训练因素。对灾害脆弱性分析汇总发现, 其相对风险最大的两项为技术风险和人为危险; 个人因素强调其先天因素,很难通过后天的方法去改变,为个人标致性因素,而工作因素和教育训练因素,特别针对人为因素,如技术危险和人为危险的危险因素进行改进,将人为危险因素降至最低风险。 这两大因素主要涵括工作流程缺乏、 不清楚,个人能力胜任度(如知识、 熟练程度、经验等),教育训练方式(如教育培训的内容、目标、方式、 频次等)。在药学部可能面对的突发性紧急事件中,应急预案处置流程的顺利实施和相关人员的经验处置成为最重要的两大解决要素。

2.3拟定改进计划

针对根本原因中的工作因素和教育训练因素制定改进计划,我院制定了《突发性紧急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处置流程》、《突发紧急事件信息管理系统应急预案》、《紧急药品供应流程》等,将外部事件(如自然灾害、集体食物中毒、群体不良反应事件)和内部事件(如药品质量事件、 药品失窃、电脑系统故障、药品调剂错误)考虑在内。将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进行细化, 责任到人, 责任人公布家庭和个人电话,应对突发事件能有迅速反应能力和快速处置能力。 其次,对药学部员工进行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对工作的熟知程度。提高教育培训频率,有针对年轻药师的转职培训、定期培训和专题培训,也有针对全科药师的整体培训,以提高其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并将制度和教育培训提到实战演练的层面。目前我院已经制订了《紧急药品(甲流药品)供应的应急预案演练》,并且进行实际演练,为预防可能发生的灾害事件进行预备演练提供经验和方法。

3讨论

本调查中,采用专家会议法及德尔菲法建立风险指标,可以弥补书本和文献中对于风险灾害指标确定的不足。所得的灾害脆弱性指标分析调查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洪水、电力故障、信息系统故障、暴力医疗纠纷、 内部火灾、医疗风险差错事件。其中除洪水为江西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灾害外,其余均与非自然因素有关。这一方面代表了调查的特点富有江西地区的灾害脆弱性分析的特点,另一方面表明作为医院的药学部门,更多重点关注和潜在应对的是有关医院系统灾害,如电力故障、医疗风险差错等。而暴力医疗纠纷属于医院特定事件,在发生了暴力事件后,医院特别是门诊等窗口服务部门,如何对事件做出反应,维持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目的:基于KAISER模型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提高医院药学部应急管理能力。方法:成立药学部灾害脆弱性分析小组,组织职工根据灾害脆弱性评分标准进行调查和评分,根据KAISER模型计算出危害相关风险值并评估结果。结果:统计结果表明,相关风险值前5位的灾害事件是洪水、电力故障、信息系统故障、暴力医疗纠纷、内部火灾。结论:根据明确的药学部重点突发灾害事件,进行鱼骨图原因分析,排查出工作因素和教育训练因素,针对因素进行计划制定、应急流程、紧急预案、现场演练等一系列改进措施,将KAISER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演练相结合,能有效将突发事件对医院药学部特殊群体的生命威胁和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医院药学管理体会 篇3

【关键词】医院;药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83-01

1 药学服务

药学服务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药房工作理念。是医院药师的责任。医院药师能够为改善医疗结果和降低成本作出贡献。药师的任务是提供药学服务。药学服务囊括了药师与患者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协作、实施、监测药物治疗计划的过程,从而为患者造成特定的治疗结果。其内涵与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合理用药的追求。

2 药房工作质量管理规范

药房工作质量管理规范代表了一种国际性努力,汇集了各种药房实践的概念 。国际药学联合会竭力倡导药房工作质量管理规范,是因其认为使药房的许多任务需具体化,反映了药学界学者对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的全球性反应。其涉及4个领域: (1)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医院药房的责任是要确保提供用药咨询的方便和简易,而且有助于保护个人隐私。(2)供应和使用处方药物,及其他卫生保健产品。医院药房的责任是确保处方适合于个人,满足治疗的、社会的、法律的经济要求;保证发出药品的安全,及质量和准确;向患者提供用药咨询,并监测药物使用的效果。(3)自我保健。医院药房的责任是评价患者的个人需要,推荐有效和安全的产品。(4)影响医生处方和促进合理用药。

3 全程化药学服务

“全程化药学服务”理念体现了“价值”管理的思想 ,即医院药学以患者为中心实施药学管理和服务,进而开展药学价值的再创造工程,把药品供应链管理纳入药学服务模式中,将药学服务的价值链延伸至药品市场的物流中,实现医药公司、医院和患者等的价值共享和多赢。

4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负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床医师、护士、药师、心理医师、营养师、检验人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等,联合为某一患者的诊断、处置(治疗)而制订的一套“最佳”的、标准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因为有以时间为顺序的具体详细的医疗服务计划单或路线图而得名。患者从住院到出院,要遵照临床路径图,逐项接受诊断和治疗。包括诊断、化验及检查项目、药物治疗、医疗干预、护理、监测项目(包括用药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等) 、疾病知识教育、治疗阶段目标、时间要求以及运动、饮食、营养和康复指导等。临床路径模式认为,随着循证医学和循证药学的推行,药学服务面临着更加艰巨的任务,因此,还不足以实现“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根本转变。临床路径的思想是要把医、药、护等卫生服务工作熔为一体,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5 医院药学工作的目标管理及质量指标

目标管理是在管理工作中事先确定工作目标,并规定实现目标方法的管理方法。在医院药学部门尤其是药房和制剂室实施这种管理模式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组织目标。实行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确定各岗位的质量指标,即以经济为基础。具体实施方案包括4个方面:确定总目标、制定目标决策、规划目标流程、目标跟踪控制。方案实施中采用三级考核即科领导定期检查,各科室使用工作月报表,个人建立考评制度。目标管理体现对一个单位全面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医院药学应设置药品的供应、处方量、差错率、账物相符率、损耗率、库存量资金占用率和利润率等指标。对于制剂生产,应制定生产量、合格率、人均利润率、设备完好率等指标。对药学保健,应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 ,抓住目标管理中系统、定量和责任3原则,结合药学全面工作,推动医院药学工作的发展。

药学部各级人员职责 篇4

1、主任(中、西)药师职责

1.在科长的领导下7负责指导本部门分管的调剂、制剂、药检、临床药学、教学、科,研等各项专业技术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操作规程,指导下级药师做好工作,解决业务工作中的难题。

2.指导和参与复杂的药品调剂、制剂、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咨询方面的技术工作等,保证药品质量合-格,药品使用安全、有效。

3.参与建立临床药师制,经常深入临床了解药物应用情况,对药物临床应用提出改进意见,参与临床查房、病例用药讨论,参加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研究制定较为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方案,协助做好临床合理用药的工作。

4.指导和组织参与药学研究,开展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物经济学、药事管理、药学信息等方面的研究,结合临床需要开展化学药品和中成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组织引进、推广国内外药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5.组织解决技术上的重大疑难问题和相关实验,并负责审核相关的技术实验报告。

6.承担业务教学工作,指导下级药师、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的技术培养和理论提高。

7.监督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8.副主任药师(中、西》职责参照主任药师职责执行。

2、主管(中、西)药师职责

1.在科长或副科长及上级药师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

2.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负责指导本部门的下级技术人员,并参与药品储存、保管、发放、调剂、制剂等工作。

3.负责药品及制剂的质量检验、鉴定等工作,保证药品(材)和制利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检查和参与特殊药品(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贵重药品及其他药品、制剂的使用、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科长或上级药师汇报。

5.积极参力口科研工作。负责收集、整理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积极深入临床科室,了解用药情况,收集并提供药物信息,介绍新药。

6.较熟练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积极参与临床药学工作,参加临床查房、病历讨论,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参加用药咨询服务,指导医师、护师、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7.担任业务教学和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等工作,组织下级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和考核。

3、药师(中、西)职责

1.在科长和上级药师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

2.参加药品调剂、制剂、药品质量、检验工作,按照药品分类管理及处方要求做好登记和统计,承担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用药教育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3.以患者为中心搞好医院药学服务,深入临床积极向医护人员了解用药情况,收集药物不良反应与药品质量问题信息,配合临床医疗,保障药品供应。

4.认真学习专业技术,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能,参力口科研和技术革新的一些具体工作。

5.担任进修、实习生的带教工作,组织指导药剂士和其他人员的技术、业务学习。

6.做好药品管理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7.负责本部门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工作。

4、药剂士职责

1.在科长和上级药师的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各项工作。

2.按照分工,负责药品的采购、保管、请领、摆发、统计、管理账目和处方调配、质量检验等具体工作。药品分类及处方要求做好登记和统计,承担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和用药教育工作。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4.负责做好仪器、设备的日常检查校正和维护保养工作。

5.主动向临床科室和患者征求意见,在上级药师的指导下,深入临床,不断改进药品供应和药物服务,了解用药情况,介绍新药。

6.经常检查本工作层面内药品管理与调剂发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报告,以获妥善处理。

7.指导辅助人员的工作和学习。

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各岗位管理人员职责

采购员

1.严格遵守《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签卡》管理规定,按计划及使用情况,在定点批发企业购买该类药品。

2.付款采取银行付款方式,严禁现金交易。

3.坚持对方送货上门制度。

4.货到后应签字确认。

库房保管员

1.据入库单所列药品名称、单位等项目开箱验收,应清点验收到最小包装(支、片),验收记录双人签字,项目齐全。

2.发现缺少、缺损的药品应双人清点登记,经科长批准并加盖公章后向供货单位查询、处理。

3.验收入库的药品实行“五专”管理。

4.严格执行领、用手续,双人发货,双人复核。

5.对储存中的过期、损坏的麻醉药品应登记造册,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并在其监督下销毁,对销毁情况进行登记。

6.对各药房退回的空安瓿、废贴登记造册,按规定销毁。

7.发生被盗时,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上级主管部。

8.每日对进出药品上账登记,账物相符。

药房保管员

1.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制定合理的领用计划。

2.严格按照领药单的项目核对领用药品,应清点到最小包装(支、片),签字确认。

3.对领入的药品实行“五专”管理,每日对进出药品进行统计,L核

对,账物相符。

4.发放药品时应认真核对,对有差错或有疑问处方有权拒绝给药,并请医师更改后执行。

5.按规定对处方进行登记,造册,装订。

6.对退回空安瓿、费贴登记造册,定期上交库房保管员。

7.发现药品短缺、破损应及时通知库房保管员。

8.发生被盗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病区保管员

1.严格遵照医嘱,领取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2.认真核对处方各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剂量、每张处方限量或医嘱是否符合要求,否则请医师重新开具。

3.认真核对所领取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

4.及时将所领取的药品应用于患者,口服给药应监督其服下,注射给药应回收空安瓿,并登记交回药房。

5.尚未使用的药品应存放在专柜中加锁保管、交接班;应有记录。

药学部各类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篇5

1、医院进口药品管理制度 购进进口药品,必须严格审核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及质量保证能力。1.为规范对进口药品的管理,确保进口药品质量,对进口药品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根据《药品管理法》、《进口药品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购进进口药品,必须严格审核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及质量保证能力,索取和审核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合法证照复印件,签订合同时注明有关质量条款并对供货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予以了解。

3.索取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核对进口药品的合法性。

4.验收进口药品应按以下有关规定进行。①验收进口药品应依据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等证明资料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②进口药品内外包装的标签都必须用中文标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

5.验收预防性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生物制品进口批件》或《生物制品批签发》。

6.验收进口药材应有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材批件》。7.进口药品在库储存时间相对集中存放,保管员要认真核实进口药品的储存要求,合理调节控制库房温湿度储存条件,保证进口药品的合理储存。

8.加强对进口药品的养护管理,对新使用的进口药品应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9.医院药品质量监督小组统一负责急救药品管理的指导和监督检查(包括品种、数量、外观质量、有效期、保存条件等)。

10.医院药品质量监督小组定期督查各科室急救药品的管理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查整改落实情况。

2、医院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为方便临床抢救患者用药需求,可根据情况,在病房区储备少量用于紧急抢救的药品作为基数药品进行管理。

1.各调剂室、临床病区及相关科室应设置急救药品储备,根据临床需求制定相应的品种目录(包括抢救车备药、麻醉药品、解痉药品、镇静催眠药品等),储备一定数量的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

2.相关科室首次领用急救药品,根据临床需求向相关调剂室提出书面申请,经调剂室确认后,填写统一的“急救药品储备清单”,调剂室配发药品。

3.临床各病区及相关科室急救药品的储备清单应写明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效期等相关药品信息,调剂室及相关科室负责人、护士长签名,一式两份,相关调剂室保存一份,临床相关科室保存一份以便统一管理。

4.凡病区及相关科室储备的急救药品由护士长指定专人专柜保管。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定位存放(抢救车等)、每日清点,保证备用状态,并积极配合药房对药品进行监管。

5.护士长及责任护士须定期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生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盒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不得使用。

6.损坏或近效期药品依据药品效期管理的有关规定退回调剂室,填写相关登记表进行更换,退回的药品由药学部按相关制度与程序统一报损销毁。7.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清点、领用补齐药品储备。各相关科室补充领用急救药品需凭医嘱单或处方到相关调剂室领取。

8.涉及特殊管理药品的急救药品,严格按特殊管理药品合理制度执行。

3、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药品是指使用十当或使用错误会对病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甚至死亡的药物,结合医院实际用药情况,建立高危(危害)药品管理目录。并每年更新。

2.高危药品药物贮存应符合医院“药品贮存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存放处,并有统一黑底白字警示标志。

3.高危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警示牌或具体相关药品贴有高危标识(黄底黑字),提示药学及相关的医护人员注意。

4.医院His系统在出现高危(危害)药品时,以红色、斜体、加粗字样显示,起到警示作用。

5.高危(危害)药品调剂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危害)药品的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并建立日清月结的盘点制度,病房区药房每月盘点一次,病房区护士站每日清点一次。

7.高危(危害)药品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制度,确保调剂和使用的准确无误。

8.护士站原则上不存放高危(危害)药品(抢救药品除外),如确实需要,须单独贮存在固定的地方,贮存处有醒目标签标志,限量存放,并每月核查备用情况。

9.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重点加强高危(危害)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10.新引进的高危(危害)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确保用药安全。

11.定期对高危(危害)药品眉录进行更新并向全院医护人员公示。

4、医院抗肿瘤药物使用管理制度 抗肿瘤药物在使用环节产生危害的可能性最大。配置的设备与环境条件、人员素质与健康状况、药物的理化性质、操作难易程度和废弃物与污物的处理等都与危害密切相关。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防止药物通过任何途径进入人体;尽量减少抗肿瘤药物污染环境。

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1.抗肿瘤药物应该有显著标示,表明需谨慎处理。在药品储存区域都须贴有警示标志。

2.设置抗肿瘤药物专用储存区域。用于贮藏抗肿瘤药物的设备必须设计成尽可能减少药物的破损。

3.抗肿瘤药物的冲配环境必须符合要求,冲配操作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程。

4.运送时应谨防药品破碎,运输车有护栏,所有抗肿瘤药物必须严格包装、加封。一旦出现药品包装破坏甚至破损须按有关规定处理。

二、抗肿瘤药物的使用

1.处方医师资格:应用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医师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相应专业资质,并经过相应的专科培训且考核合格。

2.药品调配

调配抗肿瘤药物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或医嘱单,经药师审核后予以调配;并由药师复核药品,确认无误方可发放或配置。

3.药品配置

静脉用抗肿瘤药物的配置应依据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制定完善的静脉用抗肿瘤药物配。患者造成的局部损害。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应采取深静脉给药方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停止化疗。

(2)保留针头,患肢制动。

(3)抽吸出残留在针头、输液管中的药物或是疑有外渗的药物。(4)拔掉针头。

(5)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6)特殊化疗药物外渗时,按指导注射相应的解毒剂。(7)使用特殊药物发生外渗,给予热敷或冷敷处理。(8)抬高上肢。

(9)通知医生,并讨论外渗部位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及拍片

7.安全用药

在选择和使用抗肿瘤药物时,应注意与其他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对症处理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二、在生物安全柜中配置药物

1.安瓿的操作

(1)擦拭安瓿的颈部。

(2)打开安瓿时用一块灭菌的纱布包绕着安瓿,以避免意外割伤或暴露。

(3)如果安瓿内是需要再溶解的干燥物质,应将溶媒沿安瓿壁慢慢加入以避免药物粉末的散出。

(4)最好使用带有过滤网膜的针筒,以避免破碎玻璃屑被抽入针筒。

2.西林瓶的操作

由于西林瓶中的气压会升高,操作时应尽量小心,避免产生药物,的气雾。当针头抽出时,如果瓶中压力太高会使药物溢出。

3.开瓶装置

(1)最好使用具有不沾水性的过滤针头以提供更多保护(2)不正当使用开瓶装置会增加受污染的机会 4.带有标签的容器

(1)所有装有抗肿瘤药物的容器都必须贴有具有警告性质的陈述性语言的标签,例如“警告:抗肿瘤药物,小心轻放,正确处置”。

(2)容器的外表面应当用织物擦过以除去可能的污染,容器的表面必须用酒精擦拭,容器最好使用适当的封口。

5.转运装置

配置好的药物应当及时的放入封闭的塑料袋中此过程最好在控制区内完成,再运送至用药的地点。

四、人员教育和培训

就抗肿瘤药物的操作和副作用应有书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预防工作人员、病人、探视者或环境受到抗肿瘤药物暴露污染。应加强工作人员职业安全教育及整体素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配置中心负责人要切实把职业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制定专项培训计划,介绍抗肿瘤药物的副反应及防护原则,制定防护制度及操作流程,搞好全员培训,并

将防护知识纳入质量控制及考核内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应定期回顾和更新,以保证获取最新或修订的信息。人员培训具体内容包括:

(1)护理接受抗肿瘤药物病人的所有人员以及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在实施工作前都必须经过安全处理抗肿瘤药物和相关废弃物知识的培训,接受相关药物潜在危险的岗前培训。

(2)所有涉及抗肿瘤药物配药、给药和弃药的工作人员、护理接受抗肿瘤药物病人的人员,以及在此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操作程序的更新。

(3)操作人员在允许进行常规抗肿瘤药物配置前必须通过无菌操作技术的认证以及配置抗肿瘤药物的标准操作、安全处置抗肿瘤药物知识和技能的认证。并应每年评估工作人员以上知识,观察其操作,并做相应记录。

(4)在工作处应放置最新的关于抗肿瘤药物安全操作的信息,包括:

紧急暴露的处置、抗肿瘤药物的稳定性等。

五、健康监测和监督

1.员工知晓权:各中心主管应提醒员工在工作区域抗肿瘤药物可能存在的潜在暴露,以及肿瘤药物对工作人员有潜在危险。

2.健康监测:每年员工应进行体格检查。

3.怀孕、计划怀孕、哺乳期或有其它禁止暴露于抗肿瘤药物原因的工作人员可以选择避免配药、给药或照护需要这些治疗的病人。

5、医院生物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生物制品的管理,保障药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GSP》、《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生物制品规程》及《关于开展生物制品批签发工作相关事宜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生物制品的概念

生物制品是应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组织或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目前已经纳入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的药品有:人血白蛋白及疫苗类生物制品。

二、生物制品的分类

按所采用的原材料、制法或用途不同,生物制剂分为以下类别:

(一)菌苗用有关细菌、螺旋体制成。如伤寒菌苗、霍乱菌苗、百日咳菌苗、钩端螺旋体菌苗等。

(二)噬菌体由特定宿主菌的噬菌体制成。如口服多价痢疾噬菌体。

(三)疫苗由有关立克次体、病毒制成。如流行乙型脑炎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牛痘疫苗等。

(四)抗血清与抗毒素指经抗原免疫动物后,采血分离血浆或血清制成的药品。通常是马的免疫血清制品。为减少血清过敏症的发生,采用盐析法提取的浓缩精制免疫蛋白。

(五)类毒素用有关细菌生产的外毒素经脱毒、但仍保留其抗原性的无毒毒素。为减慢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加入佐剂(如氢氧化铝)制成吸附精制类毒素。

(六)混合制剂由菌苗、疫苗混合而成。如百白破(百日咳菌苗、白喉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七)血液制品由人或动物的备注分离提取制成的药品。包括球蛋白、白蛋白等,如冻干人血浆、胎盘血液制品。

(八)诊断用品用于检测相应的抗原、抗体或机体免疫状态的制品,包括毒素、诊断血清,分群血清、分型血清、因子血清、诊断菌液,抗原或抗体致敏血球、免疫扩散板等。

三、生物制品的购进

购进生物制品,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内容进行,从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购进。所购进的生物制品运输设备、记录必须符合生物制品储存运输的相关规定。

四、生物制品的验收

验收生物制品应根据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同批次《生物制品批签发》复印件及检验报告进行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进口生物制品还需索取《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生物制品检验报告或通关单。

生物制品应在来货运输储藏条件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在1个小时内验收完毕,并交保管员及时入库。

五、生物制品的储存与养护

生物制品必须严格按照品种的说明书规定的储存条件储存,并做好温湿度记录。生物制品应做好出入库登记,定期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如发现差错问题,应立即报告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委员会。

由于破损、变质、过期失效而不可供药用的品种,应清点登记,单独妥善保管,并列表上报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委员会,等侯处理意见。

六、生物制品的养护

生物制品因其特殊性,应列为重点养护品种,按规定进行养护检查,作好相关记录并建立养护档案。在养护过程发现质量异常和超过有效期、贮存温度不符合要求、破损、污染、霉变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隔离、停销售等有效措施,报医院药品质量管理委员会等侯处理意见。

七、生物制品的出库

生物制品应严格按有效期先后使用。生物制品在出库复核时要对品种、数量进行复查核对,并做好出库复核记录。

6、医院血液制剂使用的原则及管理制度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类血液提取的任何治疗物质,包括全血、血液成分和血浆源医药产品。目前,血液是一种稀缺资源,血液制品资源有限,虽进行严格检测,但仍具有传播疾病的风险,不当输注血液制品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针对目前血液制品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提出以下血液制品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一、血液制剂使用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应用指征

血液制品限用于有生命危险或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而其它手段、方法不可替代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输注血液制品,如治疗或预防血液成分的减少或丢失,应尽量选用血液制品替代物。

2.血液制品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需求,合理选择血液制品的种类。选择血液制品保障采源合法性。安全的血液制品来自无偿献血者和国家法定的采、供血机构。商业来源的血液制品传播疾病的风险最高。

3.避免输注血液制品的不良反应

在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密切观察患者输注情况,避免可能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并做好不良反应处理应急预案。

二、血液制剂的管理制度

1.全血及血液成分的临床应用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做好以下管理工作:

(1)来源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疗所使用的全血及血液成分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医疗机构开展的患者自体储血、自体输血除外)。输注前经过输血相容性检测,确定与受血者相容。医疗机构因应急用血需要临时采集血液时,必须遵守《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

(2)程序管理

制定包括全血及血液成分库存管理(包括用血计划、入库、复核、保存等),患者用血需求评估,输血治疗告知程序,输血前实验室检查,输血申请(包括血液成分选择,填写申请,血样采集,输血科接收并审核等),输血相容性检测,全血及血液成分的发放,临床输注管理(包括核对、输注、监测等),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评估及处理,输血治疗效果评估等临床用血各阶段的操作程序。

(3)人员管理

输血相关医技人员应掌握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以及其它血液替代品或相关药物等。临床输血相关医技人员应掌握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以及其它血液替代品或相关药物等。临床输血相关的医护人员要详细核对患者与血液制品的相关信息,确保输血安全。

(4)临床用血分级管理

(1)根据本医疗机构特点,制定不同级别临床医师的申请用血量权限。(2)主治医师以上职称(含)的临床医师负责签发输血申请单。

(3)一次临床用血、备血量超过2000毫升时,需经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由用血科室主任和输血科(血库)会诊医师签名后报医务处(科)批准。

(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高于上条所列权限使用全血及血液成分,并严格记录救治过程。

2、血浆源医药产品的管理要求。

(1)来源管理 根据《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实施血液制品批签发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使用经国家审批的血浆源医药产品。药库设置血浆源医药产品药品待验区、合格区、不合格区,且应严格划分。需详验检验报告书,进口者还需查验进口药品注册证及审批签发的报告。入库药品按照说明书要求贮存。(2)应用管理

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血浆源医药产品特别是人血白蛋白等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使用血浆源医药产品进行有效地的血液警戒和药物警戒。遵循不良反应“可疑即报”的原则。并注意血浆源医药产品中的防腐剂、稳定剂等辅料的不良反应或潜在风险,如血浆蛋白制品中含有硫柳汞,稳定剂,对血浆源医药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等。

7、医院特殊药品管理制度 1.特殊管理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依照《药品管理法》及相应管理办法,对这些药品实行特殊管理。

2.购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除放射性药品可由核医学科按有关规定进行采购管理外,其它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由药学部负责。特殊药品的采购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并做好记录

3.特殊药品的采购应做好计划,按规定逐级申报,经卫生局批准后,到指定医药公司采购。入库应按最小单位包装逐支逐瓶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4.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应存放在安装有防盗门窗的专门仓库的保险柜内,严防丢失。药房和临床科室急救备用的少量基数药品,应存放在加锁或加密的铁柜内,并指派专人保管。医疗用毒性药品要划定仓库或仓位,专柜力口锁并专人保管,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

5.特殊药品仅限本院医疗和科研使用,不得转让、借出或移作它用。严格按规定控制使用范围和用量。对不合理处方,药学部有权拒绝调配。医生不得为自己开处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

6.麻醉药品应使用专用处方,处方保存三年备查;精神药品和医疗用毒性药品处方保存两年备查,并做好逐日消耗记录和旧空安瓿/废贴等容器回收记录。

7.确因病情需要连续使用麻醉药品的危重病人,可凭区(县)以上医疗单位疾病证明、户口本和身份证到市卫生局办理《麻醉药品专用卡》,到指定医疗单位按规定开方配药。

8.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配制和使用含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制剂。建立完善的特殊药品报废销毁制度。原则上失效、过期、破损的特殊药品每年报废一次,由药学部统计,医院领导批准,报市卫生局监督销毁。旧安瓿等容器要定期处理,至少两人参加,并详细记录处理过程,现场人员签字。放射性药品使用后的废物,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8、医院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1.不合格药品是指药品的内在质量、外在质量、包装质量及标识不符合相关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药品及所有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劣药品情形之一的药品。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确认为不合格药品。

(1)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或药品成分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药品。(3)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药。

(4)依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

(5)使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药。(6)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批准的。

(7)擅自添加着色剂、防腐剂、香料、矫味剂及辅料的药品。(8)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9)未标明有效期或更改有效期的药品,超过有效期的药品。(10)不注明或者更改生产批号的药品。(11)变质或被污染的药品。

(12)外观性状或包装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药品。(13)经药监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的药品。(14)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规定的药品。

3.一旦发现不合格药品,药品质量管理小组应对不合格药品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原因,分析责任,制定改进措施。必要时将不合格药品的调查结果和有关资料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

4.不合格药品一经确认不得再次销售,须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识。对已售出的不合格药品,应积极与患者取得联系并全力追回。

5.不合格药品的报损销毁按《药品报损销毁程序》进行

6.不合格药品的调查、确认、处理、报损、销毁等各项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

9、医院各种化学试剂使用管理制度 1.化学试剂按性质不同,实行分级管理,并指定专人负责。

2.负责人每月初将所需的试剂填写化学试剂申请单,内容包括:名称、规格及数量等,报科长审批,交设备采购科采购。

3.根据批号和效期的远近使用化学试剂。

4.使用试剂应进行登记,包括:名称、使用目的、使用日期、使用量、使用者等,未用完的试剂密封,放回原处。

5.需低温等特殊保存的化学试剂按要求存放。

6.配制的化学试剂贴上标签,注明试剂名称、浓度和配制日期等。

药学部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篇6

一、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安全生产月的各项活动的落实

我所按照上级有关“安全活动月”活动文件的精神,成立了以许基献为组长,郑水华、郎建文、龚晓俊、杨子江、徐蓉为成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6月1日上午我所召开 “安全生产月”动员会,传达管理处《关于印发*****处20xx年 “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制定了我所“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各个岗位和班组的职责和任务,会议对我所下一步开展“安全活动月”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安全宣传,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我所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宣传活动,通过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活动,以达到活动有实效,活动范围广的效果。6月份,在所车棚上悬挂安全标语1条,在大门门厅上悬挂安全文化条幅1条,在所里张贴安全宣传画5张,通过隧道滚动发布安全标语30余条,还制作了安全宣传栏一期,为我所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我所还开展了“我为安全谏一言”合理化建议活动,发动我所全体职工从安全管理创新、安全教育、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措施等方面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共接到10条合理化建议并采纳3条。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1、所里组织各班组从6月7日至6月17日,每天下午16:00-16:30的时间内,以学习《集团公司营运高速公路岗位安全操作手册》和《直管板块涉路养护作业安全管理操作细则(试行)》为重点,对水电工和监控员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安全伤亡事故的发生。

2、组织所员工学习了《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了电工作业安全规定、公司的规章制度等,并在6月15日,进行所有员工参加的安全知识考试,合格率100%。

3、组织各类安全培训。我所开展了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学习活动,通过对典型案例学习,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高广大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组织员工进行了对触电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法的培训,使所有的水电工都掌握这一方法,保证万一有人触电时能有效地实施施救。

四、开展应急预案的演练

6月19日,组织水电工、监控员、兼职安全员在水电班里进行“三防”应急预案的部

分预案的桌面演练,主要模拟了隧道口边坡在强降雨时发生一般性塌方,影响了主车道通行,让水电工、监控员、办公室人员模拟讲述处置措施及流程。通过这次演练有效地提高了三防事故的处置能力。

6月21日,组织水电工、监控员、办公室人员在黄向**隧道的第一个紧急停车带,进行隧道消防应急预案的演练。演练主要模拟了隧道内因车辆轮胎着火引起一般性货物燃烧的处置过程。在演练的过程中,先模拟货车车辆着火,监控员完成报告、更改信息,水电工预警等先期处置措施,再用干粉灭火器进行车辆灭火,针对一般性货物着火用隧道内的消防栓、消防水带、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通过这次演练使员工更加熟练地掌握隧道消防事故的处置流程,也熟练地掌握了隧道主要消防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使水电工和监控员在共同处置隧道特殊事件时配合的更为默契。

五、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大力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

6月25日组织了一次有所负责人、管理人员、班长参加的安全检查工作,在这次检查工作中发现一些安全隐患,如:隧道内部分人通门破损交严重,人通内的应急照明烧毁的较多,将第一个隐患报给设备科请求协调解决,设备科回复近期内将安排人员过来更换破损的人通门,现新的人通们一制作好,正准备更换。对第二个隐患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更换。同时还检查了水电工班、监控班的开展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各个班组都能根据所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方案开展相关活动,建立和记录好相关台账。

六、开展其它的安全生产活动

6月10日,组织所员工到主线收费站,发放隧道安全行车宣传手册等资料,提醒过往司乘人员注意隧道内的行车安全,以及指导其如何正确地使用隧道内各种消防器材。6月14日,到主线收费站开展炎炎夏日送清凉活动,为广大司乘人员送上矿泉水、十滴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物品,通过“送清凉”活动,防止过路司机“疲劳”驾驶,进一步确保本路段的安全畅通。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在所上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心,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等意识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使我所在开展工作中考虑安全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

2.6月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3.企业安全生产月主题工作总结范本

4.

5.农机安全生产月主题工作总结模板

6.开展安全生产月工作总结

7.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总结

8.车间安全生产月度工作总结报告

9.

医院药学部 篇7

1 改革背景

1.1 医院药学的发展

2001年1月, 我国卫生部与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医院药学部门必须从传统的药品供应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转变。该规定要求药学部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 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医院药学工作模式的转型要求药师不仅要有为患者服务的崇高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形象, 更需要有为患者服务的扎实的专业技术和知识底蕴。

1.2 社会药房的发展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及GSP认证制度的强制实施, 我国社会药房的职能也发生重大变革, 由传统的单一药品销售向高层次的提供药学服务转型, 驻店药师将逐步取代药房中文化水平较低或未学过药学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近年来, 药品连锁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医药市场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规模、价格不是唯一的竞争手段, 服务才是竞争的核心[2]。人们“自我药疗, 自我保健”意识在不断增强, 人们在药店买药的同时, 希望能够享受到更周到、详尽的用药指导等药学服务, 以保证高质量的合理用药。

1.3 药学毕业生就业调查分析

通过我校对往届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发现: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工作的人数约占60%, 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他们的工作任务主要是根据医师处方调配药品、向患者提供药品及相关服务。大多数学生反馈刚开始上岗时往往手足无措, 希望学校多开设处方调剂实训。

针对医院药学、社会药房工作任务的转变和我校药学生就业趋势, 我们对药学专业医院药学技能综合实训教学进行改革, 为培养医药行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药学服务型人才, 实现与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2 改革目标

根据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目标和药学服务的实际需要, 应用模块理论设置岗位技能综合实训内容;以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依托, 开展处方调剂见习和处方调剂仿真实训、问病荐药仿真实训;以模拟药房岗位工作为手段, 培养具备处方调配、用药指导与咨询、问病荐药、药品仓储保管、人际沟通、团结协作等能力的药学服务型人才。

3 实训方案设计实施

3.1 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实训内容的选取以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的工作过程为主线, 遵循实用性、适用性、代表性原则, 突出职业岗位技能, 强化临床合理用药和实施药学服务, 重视职业道德, 我们设计了4个实训项目:处方基本知识及处方调剂操作规程、处方调剂技能、药品销售技能、药品管理技能。

3.2 实训场所

模拟药房是进行药房活动设计教学的平台和载体[3]。根据药房工作特点, 我们在校内实验室建立GSP模拟药房, 为学生搭建了真实的工作氛围, 填补了理论与实践连接的空白,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条件。模拟药房与真实药房形式上并无不同之处, 区别主要在于药品是真实药品装有说明书的空药盒和药瓶, 主要来源于医院药房和学生收集。

3.3 开展情景教学

为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以模拟药房为依托, 开展了药品阵列与摆放、处方调剂、用药指导与咨询、药品销售、药品贮存与养护等情景教学, 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技能训练。

3.3.1 药房处方调剂

处方调剂是医院药剂科最主要的工作任务, 是高职药学生实习的主要内容, 是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前提, 是体现医院药学服务整体水平的重要岗位[4]。本实训项目以在医院收集的具体处方为实训内容, 通过对处方分析来强化训练学生的药物理论知识和审方思维, 如以下处方。

处方1: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处方中有药物奥美拉唑片、克拉霉素片、甲基硝唑片、枸椽酸铋钾片, 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 消化性溃疡的病理机制是什么? (2)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分类; (3) 说出处方中四种药物的用药目标; (4) 各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其的具体用法又如何?

处方2:生理盐水100mL+头孢哌酮舒巴坦钠4g静滴, qd。该处方为使用方法不当[5]。要求学生说出抗菌药物根据对细菌的抗菌活性特点将其分为哪两类?该处方中的抗生素属于哪一类?使用方法应该如何调整?

3.3.2 用药指导与咨询

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是药学服务的主要任务, 是药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药学相关理论知识, 更要求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用药咨询过程中可能遇见的问题:选用何种药物、用法用量 (老人和儿童) 、药物的副作用、所服药品是否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怀孕和哺乳期是否能够服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或中药与西药是否能同时服用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设计了多名组员扮演, 通过书面形式、面对面交流、电话、网络等方式来完成用药指导与用药咨询实训项目。

3.3.3 问病荐药

首先安排理论课介绍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药物治疗;然后让学生在模拟药房找治疗药物、制定治疗方案、设计“问病荐药”情景, 最后在模拟药房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药师和患者。“患者”陈述自己所患疾病或身体不适, “药师”须作出疾病评估, 推荐相关药物, 并交待服药时间、方法、剂量、药物的副作用及服药后引起的变化;应分开服用的药物、饮食禁忌;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提示患者服用3d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为提供尽可能详尽的用药信息, 实训中参与人员多, 并将患者设计成特殊群体 (孕期、哺乳期妇女、儿童、老人及肝肾功能不良者等) , 要求“药师”能正确对特殊个体进行用药指导, 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4 实训成绩评定

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标准, 确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具体做法:实训项目一, 通过布置作业, 考查学生对处方的认识;门诊药房见习结束后, 要求学生写一份见习报告, 考查学生对药房调剂岗位的认知情况;实训模块二, 模拟处方调剂过程是否完整, 是否做到“四查十对”, 口述处方审核结果和理由等;实训项目三, 现场考查学生接待礼仪、发药时的交待内容、服务态度等;实训项目四, 检查学生对GSP制度熟悉程度、对药品的贮存与养护、陈列与摆放等管理的掌握情况。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级制, 由指导老师综合评定。

总之,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 我国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需要具有药学实践能力强、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能为患者提供优质药学服务的药学专业人才[6]。为了适应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 培养新型药学人才, 改革传统的药学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内容和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 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竞争力, 提高指导合理用药能力,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祁秀玲, 陈俊荣.高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及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1) :124-125.

[2]刘燕, 罗英辉.新形势下高职高专药学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20 (7) :43-45.

[3]陈菲.在医院药学教学中引入模拟药房的思考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3) :73.

[4]鲍士慧, 白少华.纵横教学法在处方调剂带教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24 (9) :99-100.

[5]许江涛, 蔡昭和.从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构建药师审方思维[J].中国药业, 2009, 18 (16) :53-54.

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认识与思考 篇8

在临床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确实存在一些不恰当地使用药品的问题,这就为药学服务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医院首先要转变观念,医、药、护共同参与药学服务工作,才能不断提升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1]。更新观念,转变工作重点以患者为中心,以药品为手段,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药学服务,应是医院药学工作的核心。实现安全、高效、经济、合理用药,应是医院药学工作的目标。医院如何有效开展药学服务,思考归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影响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因素。

临床药师开展药学服务

医院开展药学服务,推行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工作极其重要[2],药学服务的核心是合理用药。药学服务是成功开展临床药学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内容和形式是许多相同的,而且临床药学是目前实施药学服务成效比较显著的部门。临床药师除熟练掌握医学、药学的理论知识外,还应积极深入临床了解,认识和学习,同时要坚定信心,克服矛盾心理和抵触情绪,积极参与查房、用药、与医师一起进行病例分析和讨论,评估患者用药方案,药师可向临床医生推荐疗效高、不良反应小、费用低的药物,把好用药质量关,减少用药浪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3]。及时发现解决和预防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

建立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平台

药学人员必须接受医学知识的培训,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善于发现医生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并提出改进意见。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药师要主动向医护人员提供药学领域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理论的开发与应用,罕见病用药方案,药物不良反应及新药评价、老药新用、用药规定、药政法规等资料。遇到可疑的不良反应可通过实验研究、文献检索,会同有關专家最终作出认可。药师对药物的代谢动力学比较熟悉,可联合使用血药浓度监测手段,与医生确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进行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研究,使医生获得第一手体内动态数据资料,帮助他们在用药时做到心中有数,减少用药的盲目性,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4]。

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平台

药师应该加强与患者沟通,有效的沟通是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需要,是医院药学发展的需要。同时有效的沟通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药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多实践,多总结,与患者建立一个互相信任的、开放的、良好的医患关系,确保药学服务的实施,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开拓药学服务的深度与广度

药学服务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满意结果,要求药学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沟通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能力。

药师应及时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药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使药学服务更专业,更到位。①全面掌握药品知识。扎实的药品知识,是实施药学服务的前提;②药学人员应对所提供的药品可能的不良反应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掌握;③药学人员能够加强对治疗药物的监测,开展处方分析,进行新制剂和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④刻苦学习临床医学知识。医院应重视药学人才的培养,通过继续教育的办法及时弥补知识结构的老化,尤其是临床药学工作者,应更多地学习临床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及时收集国内外先进的药品信息及药物治疗信息,加强与医生的交流合作,加强临床与药剂科的沟通,从而更好地协助医生开展临床药学工作。

通过药学服务,公众与药师不再有距离感,有用药的问题可以随时得到药师的帮助和关心,真正使药学人员的职业与公众健康和生活幸福的责任感联系起来。

综上所述,药学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较强的公益服务,社会对药学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医院药师应该抓住机遇,转变观念,以患者为中心,创建新的药学服务模式,积极面向临床,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全程化的药学服务。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和谐发展,使整个社会的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推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剑鸿,王碧江,刘松青.我国临床药师参与用药决策的现状与展望[J].药学实践杂志,2001,19(3):178-180.

2 赵宁志,赵仲坤.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现状.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62-563.

3 蔡卫民.我国医院药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5):471-472.

上一篇:黑牛食品下一篇:专心致志成语怎么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