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鱼鳞》有感

2024-07-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重读《鱼鳞》有感

重读《鱼鳞》有感 篇1

技艺高超的吉他手需要一个完美的拨片,对他倾慕已久的金鱼将自己的鳞片一一献出,自己却在疼痛中死去,为的仅仅就是一曲曲无与伦比的歌声与他那满足的笑容„„

其实认真想想,生活中的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我们或像痴傻的金鱼,在乎这明明不在乎自己的人,殊不知越是自己在乎的人,越会让自己狼狈不堪、遍体鳞伤,尤其是自以为在乎自己的人。其实生活中只要多一些无所谓的心态,便大可不必如此。

我们或像贪婪的吉他手,伤害着明明很在乎的自己的人。用别人的伤痛来满足自己像海水一样无止境的欲望,最后弄得自己满脑愁思。其实只要知足就不会活得这么累,毕竟,退一步,海阔天空。

扪心自问,我觉得自己既有金鱼的痴傻,又有吉他手的贪婪。

我痴傻,曾纵容着一直犯错的姐姐与弟弟,由着他们“丧尽天良”、“没心没肺”,甚至还帮衬着干错事。不久东窗事发,才发现自己多么愚蠢,许久都活在自责之中„„

我贪婪,曾学着叛逆的姐姐以种种理由威逼父母来满足私欲,静下心来才发现父母的青春不在,而自己何异于一只没有人性的吸血鬼„„

以前的我,老以为自己就是别人的中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痴傻、贪婪,有太强的存在感。而现在,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天真,才为以前的事追悔莫及„„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未将自己融入这大千世界,而做了个井底之蛙而已。

重读《鱼鳞》有感 篇2

一、荷兰手册的写作特色

1. 实用性、指导性。

首先三位作者的学术地位和档案工作经历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书的学术水平。缪勒、斐斯和福罗英三位作者都担任过省或市的档案馆馆长,其中,福罗英还于1912年至1932年,任荷兰国家档案馆馆长,1931年任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档案委员会主席。他们所具有的丰富档案工作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理论造诣,使得该书成为一本理论联系实际的典范之作。从其内容来看,全书共6章,分100个问题对档案整理与编目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与论证。从书中的分析、例证等可看出,所有原则与方法的提出无一不是针对当时荷兰档案工作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荷兰手册曾被世界上最具有权威性工具书之一的《不列颠百科全书》(1964年版)列为“世界档案学名著之一”,美国著名档案学家谢伦伯格也称其为“现代档案工作者的圣经”,其地位可见一斑。

2. 全面性、详细性。

荷兰手册中所列出的100个问题涉及了档案馆档案的来源与组成、档案文件的整理、档案文件标题的拟制、档案目录的编制、案卷标题的拟制以及某些术语和符号的习惯用法六个大的方面,这对于当时的档案工作内容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同时作者对当时实际工作中所遇到和所能想到的已经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状况,也都不遗余力地作了详尽而全面的论述,尽管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因素,某些方面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该手册的全面详细性。例如有关零散文件的整理问题上,作者在第25到第28条分别就四种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四种整理方法,设想得周到而全面,在坚持来源原则的前提下对各种状况的处理态度又不失灵活性。

3. 严谨性、严肃性。

这一特点具体表现为作品内容论述的严谨性和作者对待每个档案工作环节的严肃性。通读手册,从其涉及问题的全面性、论述内容的详细性我们便可以看出作者严谨的学术态度,丝毫没有任何敷衍和回避。而在各个档案工作环节中,作者更是严肃谨慎。例如第8条所表述的:“存放在一个档案馆中的各种档案全宗必须谨慎地分别保存。如果一份文件有好几份,那末,每一份应归入哪一个档案全宗是应该加以研究的”;又如第12条所规定的:“如果一个已拆散的档案全宗很难重新组合起来,那末,这个全宗的各部分,不论存放在什么地方,都应该由同一个行政人员在同一份目录上拟制标题,而且注明这些文件的所在地”……这些规定,不仅对于档案的整理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在档案检索等方面也具有特殊的价值。

4. 前瞻性、预见性。

一个理论或者一本著作如果历经一个多世纪的考验而依然为人们所称道、承袭,那么它必然有着高度的前瞻性和预见性。毫无疑问,荷兰手册就是这样一本著作,这与三位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是分不开的。该手册中出现了很多个“如果”,几乎对每项工作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都作了说明,这就使得后来的档案人员在遇到各种情况时能够有据可依,甚至至今仍被各国的档案工作者借鉴和发展。荷兰手册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这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荷兰手册中至今仍值得我们继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 档案和档案工作与历史研究之间的关系探讨。

荷兰手册中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思想,即尊重档案来源,尊重档案实体及档案本身的联系性、完整性。并在第19条指出:“在整理一个档案全宗时照顾历史研究的利益只应该说是次要的事”。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普遍认为档案工作是从属于历史研究工作的,档案界也一直强调档案和档案工作对于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我们在很长一段时期的档案工作中也一直把方便历史研究放在一个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尤其是对于历史档案的整理上,倾向尤为明显,直到现在也还存在这种现象。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甚至部分档案工作者也如是认为。就以我国为例,建国后各高校纷纷设置档案学专业,其中绝大部分却是从属于历史系。再如以前很多单位对一些历史档案的整理也经常犯书中所提到的错误,即往往“为了建立有关某一特殊事件的一个历史案卷而把一个行政单位所受理的涉及各项问题的一系列的信件拆散”。这就片面地夸大了档案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而忽视了档案工作本身的价值,本末倒置。

可以说荷兰手册在档案整理与历史研究的关系问题上给档案工作者敲响了警钟。这一原则的提出明确表明档案工作(我们可以引申至档案学)相对于历史研究的独立性,充分表明了对档案本身的尊重,维护了档案工作(档案学专业)的尊严。可以说,直到现在这个问题还是我们应当注意的,对于档案工作一定要找准定位,处理好与历史研究的关系,要“以很恰当的办法来满足历史学家的愿望”。

2. 电子文件时代的来源原则与“新来源观”。

进入电子文件时代,传统的实体来源概念受到了自诞生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目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对来源原则能否适用于由多个机构产生的电子文件的整理和著录表示怀疑;二是认为只有坚持我们专业和理论的传统核心———来源原则、尊重全宗、因果联系、发展、相互关系和次序,档案人员才能把信息转化为一种知识范例,才能更好地适应电子文件和通讯时代。而在这两种不同观点背后,却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上具有十分接近的观点,这就是传统的来源观念并不能解释现今以至未来电子时代的档案实践。于是就产生了所谓的“新来源观”。冯惠玲在纪念荷兰手册出版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曾经指出:引发对来源概念重新探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代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变化都比以往更加频繁和剧烈,对于按机构来源划分全宗造成了比以往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是更重要的,电子文件的形成方式与纸质文件不同,单纯的文件与其形成机关“一对一”的关系已不复存在。

“新来源观”是指文件的形成过程及背景,即文件是由谁,在什么条件下,运用哪些数据, 为了什么目的,采用了何种结构形成的等方面的情况。不管文件是独立产生于一个机构,或是由来自若干个数据源的数据组合而成的,只要我们掌握它的形成过程,并把这些信息随同文件信息一同保留下来,就可以寻根溯源,了解该文件的始末原委。可见,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利用都必须借助而不是背离来源原则,来源原则依然占据档案学的核心地位。但是也必须看到“新来源观”必将更加深入地影响电子文件的生命及其全部管理过程。来源原则的生命力存在于它的发展,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概念。档案学理论处于一种变革时期,只有在不断的变革和探索中才能得以发展。

三、荷兰手册的局限性

荷兰手册在档案学界的地位不容质疑,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荷兰手册也并非尽善尽美。例如手册中只着重论述了档案的整理与编目,却几乎没有涉及我们现在所说的术语———鉴定和选择;又如手册只是作者在对少量的中世纪文件和19世纪组织完善的机关登记室文件进行仔细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基础上写成的,而未能涉及更复杂的机构中常见的无组织、分散、数量庞大、经常复制、多载体和不稳定的文件。此外还有人指出荷兰手册普及性不强,不适用初学初做档案工作的人等。从某种程度上说,上述这些局限性主要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所造成的,正如任何理论成果都不可能脱离其时代背景而产生和存在,荷兰手册也不例外。但是所谓瑕不掩瑜,这些局限性并不妨碍荷兰手册成为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至今仍为人称道的档案学经典著作。

参考文献

[1]冯惠玲.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勇.荷兰手册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档案学通讯, 2003 (2) .

重读《维也纳学派哲学》有感 篇3

与一些哲学家、一些中国哲学工作者不同的是,在半个世纪前,洪谦先生就已主动、自觉地学习研究当时欧洲新兴科学技术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崭新哲学思想——维也纳学派哲学。先生接受了极为严格的训练,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学和哲学,并在维也纳学派创始人M.石里克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现代物理学中的因果问题》,获哲学博士学位,继而成为维也纳学派的正式成员。在所有成员中,他是唯一来自东方国家的。现在,我们失去了这个“唯一”,这个损失怎可弥补?!

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洪谦先生所引进的那种随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而改变形式的哲学发展方向和思维方式。而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哲学界后继乏人。维也纳学派哲学,正是那随自然科学最新发展而改变形式的哲学形态之一。从维也纳学派哲学的创始人(也正是洪谦先生的哲学博士导师)石里克来看,他受业于量子论的创始人M.普朗克。在一九一七年发表的《现代物理学的时间和空间》中,石里克根据A.爱因斯坦相对论等现代物理学的新成果,对时间、空间这类概念进行了新的哲学总结。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了哲学的维也纳学派。从哲学的维也纳学派的总体上来看,其直接的理论先驱是E.马赫,马赫又可溯源于英国的经验论代表人物D.休谟。但是,维也纳学派根据爱因斯坦等现代物理学的新发展,改变了休谟经验论和马赫实证论的形式;换句话说,维也纳学派用G.弗雷格和B.罗素的数理逻辑改造了以往的实证论、经验论。马赫的实证论重观察、实验;而维也纳学派更重(现代)数学、逻辑。“逻辑实证论”(或称“逻辑经验论”)这个名称本身,醒目地告诉我们,这是一种“逻辑”的“实证论”或“经验论”,而非传统的“实证论”或“经验论”。这个名称本身,强调了“逻辑”在维也纳学派哲学中的特殊地位。这表明,维也纳学派在哲学中建立和推行的,是一种逻辑分析的方法,是对科学的基本命题作出逻辑分析;而不再保守诸如马赫实证论所注重的观察、实验方法。逻辑分析的方法,与命题、语言文字相关,而与事实无关;观察、实验,则是针对事实而言。由此可见,维也纳学派对欧洲哲学主题由“思维”向“语言”这一重大转变,是推其波助其澜的,并且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洪谦先生在《维也纳学派哲学》中都有系统而又准确的介绍。

当然,这既不等于说,维也纳学派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发展而改变的唯一可取的形式;也不等于说,现代哲学的发展只能以自然科学为根据。在这一方面,联系到我与洪谦先生的交往,不妨多说几句,同时也可以看到先生哲学倾向的另一些侧面。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化的两翼,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既然哲学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建立,为什么就不能在艺术的基础上建立?既然,哲学可以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为什么就不能随艺术的发展而发展?从哲学史来看,对艺术的哲学思考,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一直未能被公正地对待。伽利略的科学理论,起初是在达·芬奇的艺术理论启发下形成的,这一点也早被“健忘”的人们抛到九霄云外。许多大哲学家甚至根本不关心、不讨论艺术问题。偶有涉及,也常常只是作为对科学问题思考的哲学成果的一种应用、推广;美学,也只被作为哲学总体的一个局部、一个分支来对待。熟悉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部名著的人都知道,按西方哲学界流行的看法,它是认识论著作,是一部奠定欧洲近代认识论基础的重要文献。维也纳学派也这么看,并且又一直在努力肃清其中的形而上学残余。而我则想反其道而行之,从这部著作中在本体论的意义上导出新形而上学(海德格尔已经这么做过)。因此,我写下了大标题就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新形而上学导论》一文。

这些用心如此昭然,当然躲不过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基本宗旨的维也纳学派成员洪谦先生的法眼。所以,当我把手稿送给洪谦先生看时,他翻了翻,对我说:“我不搞形而上学。我把它转给贺麟先生去看吧。”过了不久,贺麟先生把我叫去,他说,他也一向重视并且研究了康德的,受洪谦之托,他仔细看了我的这篇文章,认为写得不错,如果尚未找到发表的地方,他可以推荐。两、三年之后,我又请洪谦先生看《康德自然哲学在现代受到的挑战》,他看后对我说,“看得出来你在数学、物理学方面也下了功夫,可是你的兴趣还是在形而上学方面,你感兴趣的是‘另外一种思路’”。一九九○年九月,我从西德回国后不久去看洪谦先生,我对他讲述了这几年我在美因兹大学怎样从E.胡塞尔的《逻辑研究》入手,又在海德堡大学怎样从H.—G.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回溯到海德格尔乃至古希腊的柏拉图等人。先生听得极有兴趣,并不时诘问、讨论。先生对我说:“你把你以前的一些想法已经搞得像点样子了,我希望你能坚持搞下去;不过,我并不赞成你和你提到的那些人的哲学倾向。”

尽管维也纳学派并不是现代哲学的唯一模式,其理论本身甚至也有某些偏颇之处。但是,维也纳学派借助自然科学的发展来推动哲学形式的变革,功不可没,不可低估。洪谦先生把它引进到中国,作出了系统而又准确的把握和介绍,的确功德无量。

《维也纳学派哲学》这部典籍告诉我们,这种权威性的著作,只有直接接受外国宗师的指导、嫡派相传的学者才能写出。但是,这样的中国学者,在西方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实在是凤毛麟角。得外国宗师亲授,并被承认真懂了的人,更是屈指可数。这个“懂”字赢得之难,胡适一案可资佐证。胡适先生曾于一九一五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于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按胡适本人的说法,他学得了杜威的那种实验的思想技术(“这个技术主体上是具有大胆提出假设,和〔加〕上诚恳留意于制裁与证实”);并且,“得着杜威的鼓励”,著成“论文《先秦名学史》”。(见《胡适自传》第97、94页,黄山书社一九八六年版)但是,杜威如何鼓励、何时鼓励,均语焉不详。也许,正是在这些地方让人抓住了什么把柄,或者,给了某些拨弄是非的人以可乘之机,于是不免飞短流长。我就曾听到过这样一个说法:胡适把《先秦名学史》这篇论文送交杜威,杜威看后,竟不知其所云,结果未获通过;只是在一九一九——一九二一年期间,杜威应胡适等人邀请来中国讲学,发现胡适在中国名气甚大,才回去给胡适补了一个学位。这个传说是在揶揄胡适,说他并不“懂”杜威。假如他真“懂”杜威,即便他讨论的是中国先秦名学,即便杜威对此毫无知识,杜威至少可以看出胡适是在运用他的实验的思想技术来,可以看懂与杜戚哲学倾向有关的哲学问题。再何况,去外国读外国哲学而做中国题目的中国人也很多,他们的外国导师也并不懂中国哲学、而且在哲学上还不如杜威高明,他们不是也能看懂了这些中国人的论文并给其中许多人以学位吗?

但是,从没有人如此去揶揄洪谦先生,尽管洪谦先生一生在中国从来没有什么权势,更不用说像胡适那样显赫一时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有《维也纳学派哲学》。这部中国人写的外国哲学名著发表于四十年代,迄今差不多已有半个世纪了,仍是我国唯一的一部系统介绍逻辑实证主义的权威著作。先生立言,虽久不忘。在人们看来,这部著作是一个真正“懂”了的人写的,可以信赖,足资依据。人们一翻开这本书,字里行间透露着这种“真懂”的信息。也正像洪先生本人喜欢说的:究竟懂不懂哲学,你一张嘴别人就会听出来。先生常常慨叹,懂的人往往不愿张嘴,爱张嘴的人又不懂,特别是那些似懂非懂的人最爱张嘴。

懂外国哲学难,而懂逻辑实证主义这类外国哲学尤难。这是因为它专业性强,技术性高。记得冯友兰先生生前就曾经承认过,那些应用西方现代逻辑写出的高技术的哲学著作,他“看不懂”。(冯友兰:《怀念金岳霖先生》,载《哲学研究》一九八六年第一期)洪谦先生在一九四六年也曾从形而上学问题的角度,批评冯友兰先生并没有搞懂维也纳学派的哲学立场。(见《维也纳学派哲学》第181页,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九年版)当然,冯先生这类的自认为和被认为的“不懂”,还有其他的原因;另外,这种不“懂”,往往又是意味着哲学志趣的不“同”,如我曾说过的伽达默尔与J.哈贝马斯之间。但是,冯友兰先生自己说“不懂”,确实也包括了某些哲学流派的技术难点。连冯先生这样的中国哲学大家都说“不懂”,可见其难度之大。之所以如此之难,原因就在于,逻辑实证主义除了哲学本身的必要素养之外,还要求精通数学、物理学之类。就是在数学或物理学等方面,只具备一般的知识还是不够的,必须是专门家才行。否则的话,你就不可能听懂这个学派成员所说的话,当然也就更不可能同他们进行对话。洪谦先生的导师亦即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曾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普朗克的学生,其博士论文是讨论光学的。学派中的其他人,如H.汉恩、K.门格尔等人是数学家,Ph.弗兰克等人是物理学家。洪谦先生本人,在维也纳大学中也受过严格的数学、物理学的教育和训练。

在西德海德堡大学和伽达默尔教授一起研究、讨论哲学的三年多时间里,我们有时也涉及到维也纳学派。他对我说,维也纳学派对数学、物理学和逻辑学的修养和技术,有其专业性很高的要求,这对于一般搞哲学的德国人来说,难度也并不小。对于中国人来说,难度就更大了,因为还要加上生活方式与习惯、文化传统和语言等方面由于差距过大而造成的困难。就拿语言来说吧,一个人在中国是学不到真正的德语的。一种语言只有在其祖国才能真正被学到。伽达默尔举了一个例子:非洲有些地方长期以来说法语,甚至把法语作为国语,但是,这些地方的人,并不因此就真正懂得了法语、懂得了法国哲学。真正懂得法语、法国哲学,只能在法国本土。

回国后,我曾向洪谦先生谈及这一点。先生笑着说,你现在是有体会了。然后,他又严肃地说,可惜中国许多搞外国哲学的人至今仍不懂得这一点的重要。有的人外文一字不识,照样在那里讲外国哲学,当外国哲学的教授。有的人刚识了几个外国字,连一本外国哲学原著还读不下去,就洋洋几十万言的“大著”一本接着一本。去过外国一年半载的人就更不用说了,自以为已经精通了外国哲学。而实际上,这些人连外国哲学的门也从未进去过,是名副其实的门外汉。洪谦先生说,最使他头疼的是,这些人常常硬逼着他和他们去讨论外国哲学。他说,有时,他对这些人是很不客气的,并且不论其地位高低、名气大小。有一次,他被邀请和某某人等一起参加讨论会,他对邀请者说:“某某人去,我就不去。”

伽达默尔还对我说过,石里克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家,他的意外早死是一大损失。他说,他曾注意到石里克有关“显示”的理论,并从中得到启发。我曾把洪谦先生主编的《逻辑经验主义》(上、下卷)带去他家中,伽达默尔听了我对此书和书的主编的介绍,很有兴趣,让我把书留下来他有空再翻翻,我很高兴地把这套书送给了他。这些,也都可以表明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影响和洪谦先生有关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领域里,洪谦先生这样的人才实属难得,他的逝世所造成的损失也难以弥补。这样的一种人才,外国也很需要;他们之所以能毅然回国,起码是非常爱国,愿为祖国的学术事业一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在自己专业领域内有用武之地。这一要求并不高,也不过分。但是,应该承认,这种要求的难以满足,除了某些政治原因外,还有不少实际的困难和人为的阻力,这也不必去多说了。

近十多年来,“用‘一分为二’否认‘合二而一’,就阉割了对立统一规律”的文章也能写、能发表了;区别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非同一性”的话也敢讲了;但是,人们并不满足,呼唤着胆子更大一点的改革开放。庶几,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像洪谦先生这样“难”得的人才日子不再那么“难”过了;妥善安排、合理使用之类也不再只是一句空话了;那些纯学术的观点,也不再像洪谦先生于一九四九年以后所做的那样,要借助海外的刊物、丛书或讲坛去畅所欲言、寻觅知音了……这对于死者,难道不是一个最大的慰藉么?!这对于生者,难道不是一个最大的鼓舞么?!

重读《围城》有感 篇4

(一)钟丽

小编寄语:炎炎夏日,夜晚闷热的也让人无法入眠,在夜灯下,泡一壶清茶读上一本书也是一种享受。

钟丽毕业于始兴中学,现就读于佛山科技技术学院一年级,法学专业。

这是我第二次读《围城》这本书,第一次读是在初中的时候,也许是那时的我心智还不够成熟,觉得《围城》就是一部爱情小说,讲的都是婚姻故事,那时,我是带着这样一种心态去阅读《围城》的,所以当时的我并没有从书中收获到很多。这次,我抛开之前对《围城》的偏见,带着另外一种新的心态去阅读,我渐渐地发现这部小说讲的并不只是婚姻故事,还有出身门第、社会地位、事业、人际关系以及学识历练等一系列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围城。

小说里说方鸿渐的婚姻就像围城,他迈进去了就想出来,没进去之前又想进去。他与苏文纨、唐晓芙之间的纠葛,是他深陷爱情的围城。但他始终没有和她们两个中的任何一个结婚,而是选择了与孙柔嘉结婚,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最后闹得不欢而散。书中他与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的感情纠葛,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或言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之中,因为方鸿渐那样的性格,导致他最后自食婚姻苦果。

每每看到书中方鸿渐的所做所为,心中就会有种莫名的压抑,因为仍有不少人像方鸿渐一样,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也许是社会的风气造就了方鸿渐虚伪、软弱而又优柔寡断的性格。方鸿渐是一个带着玩世态度又有点良心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在购买假文凭的时候,也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也问过自己的良心“父亲是科举中人,要看‘报条’,丈人是商人,要看契据。”到最后他还是违背了道德,昧着良心买了假文凭。虽然满足了家翁望子成龙的期望,也得到了丈人的欢心,但是方鸿渐的内心却十分煎熬,惶惶不可总日。不仅如此,因为他错误的选择,害得自己的事业受挫,只能忍气吞声地做个副教授,两头不着岸。读完这部小说,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的心情,既有对方鸿渐行为有失妥当的不满,也有对他生活在那种社会无可奈何的同情。在那个年代,做个大人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是每个人都有能耐,可是他又不甘心做个小人物,他想要越爬越高,因为选错了方向,所以也偏离了。

《围城》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围城”困境:生活本就是一座由婚姻与事业、成功与失败、学习与娱乐等元素构成的围城。作者以“围城”为名,也许是想告诉我们:不仅婚姻像围城,人生、事业以及生活更像围城。我们都是这围城的一员,躲不开,逃不掉。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习惯了找个笼子把自己关起来,在这个笼子里待了不久后却发现那边的风景更美,于是又进去了另外一个笼子。尽管身心疲惫,但内心依然向往。

虽然方鸿渐只是钱老小说中的一个虚构的人物,但是他却是那个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实像方鸿渐那样的人在那个社会是很常见的,钱老借这样一个故事和这样一个人物来反映当时社会的存在的问题,当时的社会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来自暗处的不明风暴随时准备困住人,面对如此艰险的生存环境,人们往往只有两个选择,要不你向命运屈服,放弃自己理想,从此不再妄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要不你就向命运挑战,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坚持自己的理想。其实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像方鸿渐一样,既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然而却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很显然,自己就会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如今的我们也一样,虽然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但是我们也许都可以在方鸿渐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很多时候,我们也是被在自己的“围城”之中,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我们也会有类似于方鸿渐的犹豫不决,再强大的人也会有懦弱的一面,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也会犯一些错,也许也做出过错误的选择。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因为这就是人性啊。我们要做就是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需要学习,这当然包括多方面的学习,比如说看书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就拿《围城》这本书来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那时候的社会环境以及在那个环境下生活的人,从以前的社会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用历史的视觉和用现代的视觉去审视每一个现象,每一个人物。多看书,总是好的。

《围城》已读,心中的波澜尚未抚平,但生活仍在继续。我希望我们都不要自困于“围城”之中,用心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就是围城。

重读《围城》有感

(二)《围城》热播的时候,正读高中。那时候不谙世事,只是佩服剧中演员们的演技,尤其是对饰演方鸿渐的陈道明。但稍带着,也对原著的作者感起了兴趣。于是颠儿颠的跑去找我们的语文老师,请他给我们介绍一下钱钟书其人。老头儿一本正经的说:“像这些小人物,()没有必要去关注。我们考的是鲁迅、老舍和茅盾等,别把时间浪费在他身上。”平生第一次认真请教老师,却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好不扫兴。好在本人基本不受外人观点的影响,即刻便对老头儿的孤陋寡闻嗤之以鼻,自找了书来读。

不读便罢,读后便把对陈道明的崇敬都换给了钱钟书。幸好那时没有什么“人肉搜索”,不然我一定拿来把钱老先生的家底儿都搜个遍。哪有这样的人啊,冷幽默都被用到了极致了!乍一读还品不出其中的味道,再想想却忍不住要捧腹!从此不听老头儿上语文课,只醉心读钱钟书。直到高三,换了一个学识还算渊博的语文老师,才重拾对语文课的兴趣。

时光如水般游走,不知不觉高中毕业已经十七年了。这期间有过多少次想要把《围城》拿过来重读一遍,但总是未能如愿。其实有的时候,真的就是自己懒吧!

但最近终于还是把这个愿望实现了,而实现了愿望以后的我,一下子发现,自己当初竟是那么的肤浅!

那时我以为,或者说受当时好多人的影响,一直觉得《围城》这部书就是在阐述作者关于婚姻的理解: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可是现在看来,书中人物经历的何止是婚姻这一座城?

方鸿渐出国留学却终无所学,不得已花钱买了一张假文凭;与苏文纨等留学生们无论真假的“学成”归来,却又“学”无所用;方鸿渐因为爱上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却惹恼了暗恋他的苏文纨,结果被伊抖出了自己的风流韵事而遭遇唐晓芙的斥责,恋爱不成;与赵辛楣原本是“情敌”,结果却又成了好友;他不爱孙柔嘉,但爱他的孙柔嘉却故意与他成双入对制造舆论,并最终步入婚姻这座围城,还因此被学校开除;入了城的方、孙二人,渐渐又发现彼此都不如婚前的美好,夫妻关系日见紧张……方鸿渐这个小人物,和众多人一样,从这座城里走了出来,又进入了另一座城,周而复始。大约我们现实中的人也是如此。钱钟书不是在冷幽默,而是冷酷,冷酷地道出了我们每一个人可能还不自知的生存状态,那个时代如此,现在依旧如此。或者他老人家现在还在天国里,饶有兴趣地看着我们在一座又一座的围城里跳来跳去吧!

那个时候,可能如每一个人年少时的感觉一样,总喜欢给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鲜明的爱憎。我那时是把唐晓芙惊为天人的,并惋惜她没能和方鸿渐(尽管他有弄虚作假的劣迹,但总算还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同入婚姻的殿堂。而对于那个连吃药都要避开旁人、“眼中黑多白少,乃淫邪之相”的李梅亭则深恶痛绝。看了电视剧后,还顺带对演李梅亭的葛优也加了一副有色眼镜,好多年不愿看他演的电影。但事实上,《围城》中的每一个人物,无论主次,都是人间众生相的一个剪影。如果我们留心,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不知有多少个方鸿渐,多少个苏文纨,多少个李梅亭!至于唐晓芙,却或多或少成了我们心里的一个梦。更悲摧的是,我们还欠缺了钱钟书他老人家的机智与才气,不能把众多的人物那么和谐的安排到一起,同台献艺,各司其职。

都说看书不能对号入座,其实真要是对上了号,自会有对上号的乐趣。钱老先生太聪明,他在不动声色地把我们大家都“幽”了一“默”,却让我们看着自己的表演还会傻笑,等到发现自己上当的时候,也只能惊叹于他的诡谲!好作品总是常读常新的。或许我现在的理解依旧还是流于肤浅,或许若干年后,我还能读出另一番截然不同的味道来。期待着吧!

再读《围城》有感

(三)作者:张楠

初读《围城》,约摸是个十七八岁,那时思想比较单纯,权当做消遣书看。

近日重读该书,是因为我也进了这围城。扉页上是钱锺书妻子杨绛的“围城”题字,字体清秀中透露着几丝倔强和苍劲。书后还有杨绛的写的后记,可见其恩爱程度。

再去看小说内容,隐约间嗅到些许花季的气息。真是“‘书’犹如此,人何以堪”,引得自己多情的唏嘘“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事不可追。”

钱锺书先生的才学是不用多说的。《围城》中,先生的笔法诙谐幽默,让读者一笑到底。尤其比喻用的游刃有余出神入化,往往出人意料匪夷所思,却又贴切之至。许多比喻,都是神来之笔,毫不相干的两样事物被先生的笔一牵连,反倒显得恰到好处,细细咂摸一下又让 人有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新奇和惊喜,实在引人眼眸,叫人欲罢不能.这,是我很早前就读出来的。

按照“温故而知新”的理论,我所知的新,就是在让眉宇松弛之余,字里行间暗藏的玄机给人留的深思。小 说里主要写了主人翁方鸿渐与苏、唐两位小姐的爱情故 事,但爱情终未修成正果。“围城”是婚姻的喻体,里边的人想出去,外边的人想进来。故事情节不太起伏,导致整本书就如同一个顶级厨师烹饪的小菜,精致而别有风味。我猜疑这是先生主职学者,而写小说是他 的业余爱好的原由。自然,这也导致他写小说跟一般作家,尤其是现在的全凭情节起伏惊人而行文粗糙的网络小说作家不太一样,他写作是很从容的,不为写作而写作,这种姿态,对 他的作品风格的形成应该说是一个决 定性的因素。

有个书评家曾对围城这样说,《围城》所写的是旧社会的一个小 小的漩涡,曲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社 会的一个角落,是行将崩溃的社会生 动的写照,是对那个腐朽社会的抗 议。这一点我隐约看到了一点影子,书中对旧时期的知识分子调侃不断,在冷嘲冷讽中挖出他们的劣根,让读者饱尝奚落人的滋味。境界更高的,则是思考书中的人物最终沦为芸芸列子中一员的时代问题。

重读道德经有感 篇5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二章讲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看来,生活腐败有害身体健康!他认为,过分追求色彩的艳丽,使人眼花缭乱,最后必定视力变差;过分追求声音的美妙,最后必定使人听觉失灵;过分追求味道的鲜美,经常吃丰盛的食物,使人食不知味;过分纵情玩乐,使人心神放荡,魂不守舍;过分追求金银珠宝,最后使人行为不轨,身败名裂。因此,圣人善于取舍,务实不务虚,但求吃饱肚子而不追逐视野声色之娱,摒弃物欲的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在这段论述中强调欲望对人的危害,告诫人们那不是真正的享受,而是在糟蹋自己的身心健康!宁取质朴宁静,不求奢侈豪华。他提倡崇俭节欲,主张清心寡欲。告诉人们要修炼自己的心境,丰富自己的学识,放弃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为充满诱惑的外界事物所左右。提醒大家要明白自己身上的神圣使命是什么,做到有思想、有理想、有志向,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不能迷失自己的方向。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侈、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他目睹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因而认为社会的正常生活应当是为“腹”而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不求纵情声色之娱。在此,老子所反对的腐朽生活,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他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

读《旧文重读》有感 篇6

大连市向应中学张进新

自从毕业以来,我整天埋头于教学,一直认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批改辅导等教学活动就是我工作的全部。这次参加骨干培训,在教研员老师的推荐下,有幸读了《旧文重读》这本书,才发现我只知道充实自己的语文知识,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理论指导。《旧文重读》一书选编了朱自清、梁启超、胡适等大家关于语文教育、教学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如文言文的教学、作文的教学、语文学科的考试、阅读教学等,让语文教育者获益匪浅。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困绕着我,所以我更多地关注书中对作文教学的论述。梁启超先生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到“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语文教师就是要教给学生“怎样地结构成一篇妥当文章的规矩”,那么到底有哪些规矩呢?梁启超先生提出了三点:

1、该说的话。作文第一步,先把原料搜集齐备,便要判断哪种原料是要的,哪种原料是不要的。也就是该说的话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学作文的人,先要定出个立脚点,然后根据这立脚点把该说的话定出个范围。

2、要说的话原样说出。

3、令读者完全了解。这三个规矩看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是很困难的。现在的语文教学功利性很强,学生写作往往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本就没有什么话说,只是因为要作文才勉强找话来说,更不知道如何原样说出。何况有些真话一旦说了出来,恐怕会适得其反。所以这三个规矩只有在语文考试制度改革后才可能真正的实行吧。

想想还是黎锦熙先生的《各级学校作文教学改革案》中提到的具体操作法更可行。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安排了一系列的写作训练:每周必写的日记、当堂的小作文、每周一篇的大作文。但是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提高。日子久了,这些训练便流于形式了。学生和教师都在做量的积累,却没有上升到质的飞跃。现在看来,我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当之处。正如黎锦熙先生所言:学生写“周记”,不如写“修养日记”。修养日记,以逐日于临睡前写讫为原则。以对于自己生活之反省与认识为主旨。这样一来,学生便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还有教师的批改也要有针对性。每周评阅一次,评阅时,于文法、文字、思想、事实四方面,均使用“作文批改符号”。评阅后,发还各生。各生应依符号自行改订。有改才能有提高,否则只能是量的积累,于学生作文提高无益。黎锦熙先生就教师的评阅还作了具体的论述,值得教师借鉴。

最让我为之警醒的是叶圣陶先生的《教师下水》一文。作为教师,我们一直站在高处俯视学生,对学生的作文多是批评,甚至是吹毛求疵。可是让我们写一篇文章,我们又能说比学生强多少呢?自从工作以来,除了写些工作方面的材料,我都已忘记了学生时代写作的感觉。我想只有同学生一起写一写,才能真正知道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向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所以,“教师下水”是非常有必要的。

重读《鱼鳞》有感 篇7

孔乙己, “站着喝酒”是说他“穷”, 作为读书人, 他既无书籍又无笔墨纸砚;作为社会的一员, 没有人和他谈天;只有满口的之乎者也!“穿长衫”是说他是读书人, “长衫”是他的身份的标志, 更多的是表明他的“酸”, 此外还有之乎者也。世人哪个不是常拿教师开涮:你们当教师的这个—那个———光酸!“穷酸”是一切文化人的本性, 成了文化人的代名词。现实社会, 教师的地位确实提高了不少, 现在人们哪个见了不说“你们当教师的现在好着呢”。是啊, 我们不像孔乙己那么穷了!然而人们总是喜欢说“你们当教师的酸”!且又与“穷”挂上了钩, 当教师的“穷酸”。说教师穷, 这是事实, 清水衙门么, 怎么又说酸呢?当今教师哪个穿“长衫”呢!细读《孔乙己》一文, 不由让人吃惊, 不难发现, 孔乙己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 当教师的哪个说话不是之乎者也呀?好在我们没穿长衫, 走下讲台, 只要不说话, 完全可以混迹于来来往往的人群!

“唯一”是说他“寂寞”“孤独”, 他处在劳动世界与权力世界的夹缝中求生存, 他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进入权力世界, 但他又悬浮于劳动世界之上。权力世界不认可他, 劳动世界不尊重他。孔乙己的文化是一种赤裸裸的文化, 是与权力、金钱分离的一种文化。在咸亨酒店, 穿长衫的重视的是“权力”, 掌柜重视的是“金钱”, 短衣帮重视的是“劳动”, 孔乙己重视的是“话语” (王富仁语) 。记得当年一位曾是教师出身的乡长问同僚:“你给教师发的啥钱 (工资) ?”教师一旦当了乡长, 对教师如此态度, “文化能值几何”?劳动世界里的人们就更不会尊重你的文化了, 对他们来讲, 之乎者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世人能感到权力所带来的利益, 能感到“金钱能使鬼推磨”的威力, 而感觉不到、也看不到“文化”的用途了!孔乙己只能是孔乙己, 在咸亨酒店里成了众人的笑料而可有可无!

孔乙己能够掌握文化知识, 却看不到文化知识的出路, 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 对以汉字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有着准确而深刻的掌握, 精通儒家文化的经典著作《论语》等 (世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但面对以生存为前提的现实社会, 这种文化前途黯淡, 甚至渺茫。他教小伙计“茴”字之写法, 出于小伙计将来当掌柜之目的, 但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或者说他认识不到这个问题, 当掌柜根本不需要掌握“茴”字的四种写法。孔乙己的学问 (文化) , 在现实生活中四处碰壁, 以致焦头烂额。之乎者也一类的没有了市场, 便只好给人抄书, “幸而写得一手好字, 便替人家抄书, 换一碗饭吃。”这也是他唯一能营生的手段。我总觉得, 我们这些当教师的教学生“回”字的写法, 不也是为了他们将来当“掌柜”吗?我们从事的是抄书的工作, 孔乙己抄书没有笔墨纸砚而失去尊严, 我们因学生拥有各种各样教辅读物而失去尊严, 因学生不理你的之乎者也而失去尊严。

这就是孔乙己的另一个特点:迂。

孔乙己还有一个特点:挑战!他的挑战也是“唯一”的, 那就是靠文化起身的权力世界。面对权力世界, 他敢于挑战, 以乞求心理的平衡。但是, 他挑战的权力越高, 他遭受的失败越惨重。起初, 他偷何家的书, 后来, 他趁抄书之机, “连人和书籍笔砚一齐失踪”。最后, 他偷到了丁举人家中, 结果“先写服辩, 后来是打, 打了大半夜, 再打折了腿”。这场官司不是官了而是私了, 丁举人维护了自己的权力和尊严, 孔乙己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孔乙己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不仅没有得到照顾, 反倒被同是读书人的丁举人专制、独裁了!孔乙己成了与权力抗争的牺牲品, 但始终敢于挑战, 奇怪的是, 他挑战的不是读书人, 就是拥有文化用品的人家。我想为了生计, 他偷掌柜不会比偷丁举人差吧?可他不屑于偷掌柜!他的偷, 一是无法, 二是挑战。既是挑战, 又是报复!同是深受儒学影响的读书人, 孔乙己敢于挑战权力世界, 而我们当教师的却始终没有勇气捍卫自己的权利啊!我们是不如孔乙己呢?还是从孔乙己身上吸取了教训而不敢挑战呢?要知道当今社会可是法制的社会呀!

在社会生活中, 孔乙己的“品行却比别人都好, 从不拖欠”, 讲诚信, 极力维护做人的尊严, 作为一个读书人的尊严!然而他是孤独的, 没有人和他谈天。我们教师也是孤独的, 世人不愿和你打交道, “没人和你们当教师的打交道。”问其原因, 教师思虑多, 私心重, 斤斤计较, 也胆小。中庸之道在教师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尽管教师再中庸, 可常常被学校、被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 教书育人的工作变成了抄书, 然而却抄得不怎么样, 能抄出成绩吗?领导愤怒了, 家长愤怒了, “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没有学不会的学生。”“这里没有差生!”……一切矛头都指向了教师, 也不允许辩白。“白猫黑猫, 逮住老鼠的是好猫。”衡量孔乙己是不是读书人的标准不是长衫, 而是是否捞到“秀才”, 衡量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不是差生的进步, 不是品行的养成, 不是为了学生做人, 而是考试的成绩。“你怎么教的呀?”没办法, 当教师的也只好面对学生如此说:“你, 怎么学的呀, 怎么连60分都考不了啊?”如此抄书知识能更新吗?国民的素质能提高吗?“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已失去了作为师者的本色。救救教师, 从救救教师来救救孩子, 不要让他们失去做人的本色!

重读抗战家书有感1500字 篇8

重读抗战家书,能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和精神的激励。为和谐社会发挥更大的正能量。让我们一同感受赤子的爱国热忱,感受普遍战士的为国为家一往无前的豪情,感受亲人血浓于水的柔情。让我们一同怀念那些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奉献的年轻生命,怀念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先烈们。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在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今天,我们更需要缅怀烈士彪炳史册的功绩,追寻烈士们永垂不朽的精神。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生于四川省宜宾县一个封建地主家庭。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赵一曼开始阅读《向导》、《新青年》、《妇女周报》等革命书刊,接受革命新思想。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任村团支部书记,在家乡积极组织“妇女解放同盟会”.1926年夏,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帮助下,进入宜宾女子中学。她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抵制仇货”的爱国运动,成为当地学生运动的领导者之一。同年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大革命失败后,赵一曼按照党组织安排转移到上海。9月,被派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在宜昌、南昌和上海等地进行党的秘密工作。

“九一八”事变后,被党组织派往东北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抗日斗争。1932年秋到哈尔滨,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代理书记,曾参加领导1933年的哈尔滨电车工人大罢工。1934年,任中国共产党珠河(今尚志)中心县委特派员、铁北区委书记,组织领导当地工人农民成立反日游击队,与日伪军进行斗争。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九一八”事变不久,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存亡,赵一曼舍子从戎、奔赴东北。她组织了一系列宣传抗日的活动,而后带领一支游击队驰骋于白山黑水之间,红枪白马“的英姿令日寇闻风丧胆。

一次激战中,赵一曼受伤被俘。负责审讯她的日本军官大野,为了获取所需情报,一边以药物治疗维持赵一曼的生命,一边软硬兼施,使用非人的酷刑和”心理战术“进行逼供,但无论是对肉体的摧残还是精神上的折磨,赵一曼崇高的革命气节和无畏的民族气概始终让日寇一无所获。

在无声的教育和感召下,董警官和韩护士暗中帮助赵一曼越狱,但半路上不幸再次被捕。穷凶极恶的日寇最后对赵一曼动用了电刑,企图通过破坏神经达到让她开口的目的。残忍的电刑下,赵一曼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因为她的幻觉中,出现了她至爱的儿子、祖国和人民……,最后日寇绝望了。

在赴刑场的列车上,赵一曼提笔给儿子写下了遗书:

我的亲爱的可怜的宁儿,妈妈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什么是牺牲?就是在今天以前,你一直在妈妈的怀抱里;而在今天以后,妈妈却只能留在你的记忆里了。

我亲爱的儿子,妈妈对不起你,因为妈妈是慷慨赴死的;我的苦命的儿子,妈妈又对不起你,因为你还要艰难地活着。赶快长大成人吧,我的宁儿,长大成人之后,你要自豪地告诉所有的人,你的母亲叫赵一曼。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当日,带着对儿子的无限深情,赵一曼从容就义,年仅31岁。

烈士远行,英名不朽。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沙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让后人清楚地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苦难,感受到先烈们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我听过一句话:”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爱国先烈们报效祖国的矢志不渝,勇敢刚烈,面对亲情是柔情似水的镜头,让我们永远缅怀,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

重读抗战家书,是为缅怀过去。缅怀那些为我们今天创造一切的先烈们。正是这些忘家客们,舍小家,给了我们一个温暖幸福的大家,给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没有理由不努力向上。让我们一同坚守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守光荣传统,坚守和平与幸福。

一封封抗战家书犹如一面面震撼人心的镜子,提醒我们要时刻对照审视自己,要珍惜光阴,以忘我忘家的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党员重读共产党宣言有感 篇9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分散自学期间,我再次通读了《共产党宣言》,深深为其充满感染力的语言、深邃的思想、远见的洞识、鲜明的观点所折服,感触颇深。

第一,形象化的理论语言堪称典范。《共产党宣言》作为人类影响最大的政治书籍,语言却不象普通政论文那样枯燥无味,而如一首优美的诗歌、一篇意味深长的散文,深深打动了读者的情感与良知,进而支配他的想象力。开篇第一句“一个幽灵,****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就打了一个奇怪的比喻,把自己比作幽灵,这是以她的敌人,一切反对****的敌人的眼光来看的。接下来捧读,你可发现更多掷地有声、入木三分,而读起来又亲切自然的段落。例如: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

“这样就产生了封建的社会主义,其中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刺中资产阶级的心,但是它由于完全不能理解现代历史的进程而总是令人感到可笑。”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发现他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德国的社会主义者给自己的那几条干瘪的“永恒真理”披上一件用思辨的蛛丝织成的、绣满华丽辞藻的花朵和浸透甜情蜜意的甘露的外衣,这件光彩夺目的外衣只是使他们的货物在这些顾客中间增加销路罢了。”

可以说,只要你仔细读了《共产党宣言》,你自然会产生被它吸引的本能。怪不得原复旦大学校长,我国早期****者陈望道先生,在1919年底翻译《共产党宣言》(注:当时陈望道为杭州第一师范教师)时,出现了用粽子蘸墨吃的佳话。陈望道的母亲见他闭门翻译时太劳累,组织观念淡薄等问题,有的党员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有的党员作风上严重脱离群众,蜕化变质,其言行不但不能体现先进性,而且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有的党员腐化堕落,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因此,我认为这次全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及时的,决策是正确的,必须要有这种整党的气魄,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第四,与时俱进,才能真正读懂《共产党宣言》。据说,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有近百次,最后悟出了“阶级斗争”这四个字。150多年的风风雨雨,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精神,基本方法,也随着实践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真正读懂《共产党宣言》,绝不能简单地从本本出发,而要用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例如,中国共产党员早已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先进性问题应从执政的标准来思考,体现其先进的组织特征与行为特征;再如在市场经济社会,如何适应其要求,如何在利益出现差别的情况下整合社会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等等。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深刻领会《共产党宣言》的要义,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并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断提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能力,才会永葆先进性。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xiexiebang

【重读《鱼鳞》有感】推荐阅读:

《伤逝》重读06-07

上一篇:大企业实习报告下一篇:高中英语必修4教材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