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机械加工

2025-0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协议机械加工(精选12篇)

协议机械加工 篇1

文件编号 TT-00-PPS-GGB-USP-UYY-0089 加工承揽合同 甲方:

合同编号:

乙方:

签订日期:

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本着真诚合作特达成以下协议:

一、

产品名称、商标、型号、数量、金额、供货时间及数量

序号

数量(件)

单件价格

合计二、质量标准:按甲方提供图纸及技术要求制作。交货时提供产品送货单、检验单等资料。

三、交货期:见备注。

四、交货:

1、交货地点:

2、运输费由乙方承担。

五、包装标准、包装物的供应与回收、包装费用:

包装标准为纸箱、包装物由乙方供应不回收,包装费用由乙方承担。

六、验收方式:货到甲方厂内后,甲方按照送货单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等进行入厂验收,10 个工作日内,完成产品质量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反馈给乙方。

七、提出异议期限:

合计甲方若对产品有异议应在入场验收后 15 日内以书面形式向乙方提出,未按规定期限提出书面异议的,视为所交产品验收合格;乙方在接到书面异议后应在 7 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八、质量责任:

乙方承诺提供给甲方的产品是合格的,符合甲方图纸及技术要求的。甲方将根据不合格情况扣除不合格产品全部或者部分款项。

九、结算方式:

1、合同签字盖章生效后十五日内,甲方支付合同总价 20%预付款;甲方在收到乙方合同总金额 17%增值税专用发票 10 日内,支付合同总价70%结算款。剩余 10%作为质保金,合同执行完六个月内或后一笔合同执行完后支付。

2、支付方式:转账支票。

十、解决合同纠纷的方法:双方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交给定作方所在地仲裁机构仲裁。

十一、生效:本合同一式贰份,共两页,双方各执壹份,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立即生效。传真件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章):

单位名称:

经 办 人:

话:

真:

开户银行:

号:

盖章日期:

乙方(章):

单位名称:

经 办 人:

话:

真:

开户银行:

号:

协议机械加工 篇2

关键词:DNC,通信,协议转换

引言

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DNC (分布式数字控制) 技术是将数控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集成于现代化制造业的高新技术[1], 是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与网络化的良好形式。

在软件方面, 国外先进企业基本做到技术功能无懈可击, 但往往由于其功能过于强大, 反而使得网络构建、维护及正常使用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而且价格昂贵[2];在另一方面, 单一的网络通信方式不足以满足企业多样化的生产需求, 由此, 需要开发出一款成本低、操作方便、满足企业多样化生产的DNC平台。

1 DNC常用通信技术分析

目前主要的DNC通信技术有点对点串行通信、现场总线通信、以太网通信MAP技术及无线通信等。

由于串口自身条件距离制约, 使得点对点串行模式具有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短等缺点。CAN总线是现场总线技术中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讯总线, 其传输距离长、连接节点多、传输时间短、受干扰率低等优点, 所以它越来越受到工业界的重视。从技术方面, MAP可以说是实力雄厚;但从实施性方面, MAP开发成本大[3], 而且不适合我国生产国情。就现阶段我国生产条件而言, 抗电磁波干扰能力、网络安全传输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 所以没有广泛应用, 但对于干扰较小而布线能力困难的加工车间, 则可以大规模应用无线网络通信方式[4]。

针对上述分析, 采用以某种通信方式为主体, 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通信系统是有效解决企业车间多样化的有效方法。车间层级的主要通信方式采用以CAN总线为主。而对于具有MAP的数控机床, 将其直接接入以太网, 对于布线十分困难的车间或某个数控机床, 结合实际的生产成本和条件, 在无线传输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可以采用无线式通信。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系统的结构设计

根据我国企业内部存在数控机床新旧不统一、生产布局分散、通讯布局复杂等现状分析, 最终采用以CAN总线及无线网络为主, 采用最适合中小型企业的三层分离的模式, 即公司层、车间层、设备层三层通讯结构的DNC数控方案, 如图1所示。

公司层是本企业其他部门和车间服务器或者联系外部企业的网络, 采用工业以太网作为网络主体, 可以实现数据报表、实时采集、文件传输等功能。

车间层连接了公司层与设备层, 将公司层下达的加工任务进行分析分配, 并且从设备层获取加工数据, 再把加工数据处理、汇总, 保存在数据库服务器, 最后上报给公司层。

设备层主要是完成DNC主机与数控加工设备的传输, 其主要传输方式为CAN总线及无线局域网。

2.2 DNC系统的功能设计

根据网络化DNC主要功能, 本文通过引入模块化的设计方式, 可以将网络化DNC加工平台分成若干个功能模块, 使每个模块固定完成某一个或者几个功能, 从而保证模块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同时, 模块之间又存在相互联系可以通过配合组成一个完成的体系。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要求和DNC平台的主要功能, 可将模块分成五个主子模块, 其结构如图2所示。

3 多协议组网方式的实现

通过混合式组网方式下的最重要问题--协议不统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对不同的协议、数据传输进行了分析。在硬件方面, 通过PCI-5110接口卡及CAN232智能协议转换器完成了DNC主机-CAN网络-数控加工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转换通过C2000完成了无线以太网-数控加工设备之间的协议通信;在软件方面, 利用软插件库, 有效的解决了不同型号数控加工设备自身存在的协议不统一问题。

3.1 CAN总线协议转换及其硬件配置设计

由于通信协议的差别, 现场总线网络不能与DNC直接相连;同样, 具有RS-232接口的数控机床也不能直接接入CAN网络, 所以就要应用硬件协议转换装置, 来完成协议之间的转换, 设备层组网硬件设计成如图3的结构体系。整个体系主要由DNC主机、CAN智能接口卡、CAN通信介质 (如双绞线等) 、CAN智能转换器和置, 具体结构如图4所示。

数控加工设备组成。其硬件结构如图3所示。

3.2无线通信协议转换及其硬件配置设计

数控加工设备本身没有条件去完成无线数据传送, 而我国企业大多数的数控机床都带有RS-232串行接口, 从DNC计算机到串口数控设备的数据传送协议不统一需要协议转换装

3.3 软插件技术

协议转换有硬件与软件两种, 相比硬件, 软件的费用和可重复利用率等要求相对较低, 如果研究重点和方案从硬件方向向软件方向过渡, 可大幅度的减少组网成本, 实际上, 如果对不同的数控系统所对应的协议下载到只能终端上, 则不再需要通过拨码开关进行设置, 就可以实现只能终端与数控设备之间的通信, 这就是软插件技术[5]。其主要思想是, 通过对应的软件设置, 在不改变硬件电路的基础上, 达到DNC加工平台通用性的问题。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 可以开发出不同的串行通信驱动程序, 将所有的驱动程序放到同一的软插件程序库内, 如果数控加工设备配置文件发生了变化, 则可将相应的举动程序下载到存储器中, 这样就可以实现了不同类型机床不同通信协议下的数控程序传输。

4 结束语

多协议混合式组网环境下的DNC实用系统, 满足我国企业的加工现状, 满足了新旧机床的传输要求, 具有人机界面友好, 可移植性强等特点, 是由传统机械制造业向智能化机械制造方向过渡, 同时也是发展未来无线网络加工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蔡建国, 吴祖育.现代制造技术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90~91

[2]王魁, 吴正佳, 张利平.基于工业以太网的DNC通信技术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9, (3) :38-40

[3]He Yu'an, Shen Bin.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CAD/CAM/DNC of Manufacturing-oriented.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onference.2006:913-918

[4]褚晓霞, 叶文华.无线DNC系统性能测试与可靠性分析[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9, 22 (1) :69~71

委托加工协议 篇3

甲方(委托方):东莞市杰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南城区新城鸿福路

第三条 生产资料、图纸提供办法

1、乙方在依照甲方的要求进行工作期间,发现提供的图纸或技术要求不合理,应当及时通知甲方;甲方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回复,提出修改意见。乙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得到答复,有权停止工作,并及时通知甲方,因此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赔偿。

2、甲方提供技术数据或工具给乙方,并于生产结束后归还甲方;乙方对甲方之技术数据或工具应尽善意保管责任,若有保管不善导至损坏时,乙方应当承担修复、赔偿损失等责任。

3、甲方在必要时可以派遣技术员到乙方进行技术指导。若有因进行技术指导而发生住宿费、交通费等相关费用,由甲乙双方另行协商处理。

第四条 交货的时间和地点

1、甲方于每月初提供当月之生产排程及交货期限,若有增减时甲方应随时通知修正,并于乙方生产日前三天将所有所需之材料提供予乙方。

2、乙方依《委托加工通知单》如有延迟交货的情况时,必须立即知会甲方其延迟的理由及预定交货日期并接受甲方的指示而交货。

3、除前项约定外,甲方如因乙方延迟交货致遭受之损失(含客户求偿、运费之要求)时,可以向乙方请求赔偿。

4、交货地点为:甲方指定地点,具体以《委托加工通知单》确定的地址为准。

第五条 验收标准和方法

1、双方按照《委托加工通知单》约定的质量要求、图纸和样品作为验收标准。

2、甲方根据《委托加工通知单》,对乙方所交产品按约定标准进行入库检查。

3、经过前项的入库检查发现不合格时,乙方需按甲方指示,由乙方进行返工或交付替代品,由此造成甲方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4、如产品在入库检查之后被发现有由于乙方原因所引起的缺陷时,乙方需按甲方指示,由乙方进行返工或交付替代品,由此造成甲方的损失由乙方承担。

5、因乙方提交之缺陷产品之所引起甲方客户之损失时,乙方须负赔偿责任。

第六条 加工费

1、甲方根据《委托加工通知单》之关于产品加工费的约定向乙方支付加工费用,但是对于前条入库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不计算加工费。

2、加工费的付款条件为:每月底结算后,于次月20日支付一个月期票。

3、在甲方无事先通知并取得乙方同意前,甲方不得任意将货款延迟支付乙方。

第七条乙方的违约责任

1、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甲方同意利用的,应当按质论价,酌减酬金或价款;不同意利用的,应当负责修整或调换,并承担逾期交付的责任;经过修整或调换后,仍不符合合同规定的,甲方有权拒收,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乙方赔偿。

2、交付定作物或完成工作的数量少于合同约定,甲方仍然需要的,应当照数补齐,补交部分按逾期交付处理;少交、迟交部分甲方不再需要的,乙方应赔偿甲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3、未按合同约定包装定作物,需返修或重新包装的,应当负责返修或重新包装,并承担因此而支付的费用。甲方不要求返修或重新包装而要求赔偿损失的,乙方应当偿付甲方该不合格包装物低于合格包装物的价值部分。因包装不符合同规定造成定作物毁损、灭失的,由乙方赔偿损失。

4、逾期交付定作物(包括返修、更换、补交等),应当向甲方偿付违约金____ 元;每逾期一天,并且按照逾期交付部分的加工费金额的千分之一偿付违约金。

5、不能交付定作物或不能完成工作的,应当偿付不能交付定作物或不能完成工作部分价款总值的____%(10%~30%)或酬金总额的____%(20%~60%)的违约金。

6、由于保管不善致使甲方提供的原材料、设备、包装物及其它物品毁损、灭失的,应当偿付甲方因此造成的损失。

7、未按合同约定的办法和期限对甲方提供的原材料进行检验,或经检验发现原材料不符合要求而未按合同规定的期限通知甲方调换、补齐的,由乙方对工作质量、数量承担责任。

8、擅自调换甲方提供的原材料或修理物的零部件,甲方有权拒收,乙方应赔偿甲方因此造成的损失。如甲方要求重作或重新修理,应当按甲方要求办理,并承担逾期交付的责任。

第八条知识产权

1、关于委托乙方生产之甲方提供的方案、图纸、设计说明、规格、装置及制造方法等关联之专利权、实用新案权、创意权、商标权、及著作权(以下称"智慧产权")的发明,设计规划及创意构想创作时,可能形成的专利,智慧产权的归属及其它事项均归属甲方所有。

2、乙方不得将甲方所有或者拥有实施权的知识产权用于完成委托业务以外的目的,并且不得让第三者使用或观看观摩。

3、乙方在完成委托业务中与第三者之间发生知识产权上的纠纷时,应立即通知甲方,按甲方指示处理.

第九条保密

1、乙方不得向第三者泄漏其在完成委托加工产品中所得知的甲方技术上、业务上及营业上的秘密。

2、前款的约定在本合同终了后仍然有效。

3、本条文若有不够周全,经双方同意可另订保密合同。

第十条有效期间

1、本合同的有效期间自签约日起为壹年。

2、有效期间到期前3个月内,甲乙双方没有提出终止的情况下,本合同有效期间继续延长一年,而后同样以此类推。

3、即使在本契约的有效期限内,甲方因事业终止或有重要事项变更时,提前3个月以书面通知乙方后,即可以解除本合同。

第十一条其他约定

1、本合同不作为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依据,乙方不得以本合同向有关机关申请认定劳动关系。

2、乙方在加工过程中,其本人或者所雇人员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均由乙方自行承担,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甲方承担责任。

3、因本合同发生的纠纷,双方应当协商处理。协商不成时,双方一致同意提交东莞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处理。

第十二条附则

1、本合同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

2、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本合同正本一式二份,甲方和乙方各执一份,均具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乙方:

代表人:代表人:

大米委托加工协议 篇4

甲方:哈尔滨海洋奇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委托方)乙方:五常市安家镇鼎丰米业(受委托方)

兹有甲方因业务需要,委托乙方加工优质大米,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加工物:大米。

第二条:合同期限:自签订之日起至

第三条:加工物的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按照GB/T19266标准要求。第四条:加工物包装物设计、印制由甲方负责,并有甲方提供给乙方。第五条:成品包装物使用乙方的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第六条:甲方负责产品的运输、销售及相应的售后服务。

第七条:乙方负责产品的加工、产品的出厂检验及出厂前的质量控制、储存管理。

第八条:甲方付给乙方加工费为,此项费用每下个月月初统一结算,本产品规格分别为。

第九条:加工物(五常大米)原料采购由乙方负责,原料必须是五常境内种植的优质水稻。

第十条:加工物(成品)交付时间、方式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再行制定。

第十一条:加工物(成品)交付时需双方在交付现场签字确认。第十二条:加工物(成品)出厂后由于运输、保管不当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乙方不负责任。

第十三条:甲方未及时向乙方支付货款,乙方有权留置加工物。第十四条:因甲方未及时向乙方支付货款给乙方造成的损失,应向乙方做出货款总额的20%的赔偿。

第十五条:因乙方未及时向甲方提供加工物(成品),给甲方造成损失,应向甲方做出加工物(成品)价值总额20%的赔偿。第十六条:加工数量:

第十七条:加工地点:哈尔滨市五常市安家镇安家村玉生屯。第十八条:本协议需双方法人签字、加盖公章后方可生效。第十九条: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第二十条: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哈尔滨海洋奇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法人签字:

乙方:五常市安家镇鼎丰米业 法人签字:

门窗加工协议 篇5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本着平等互利的条件下,经双方协商达以下协议。为明确各方责任特签订本协议,协议条款如下:

一、加工品种、规格、数量

1、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采购所需材料,且必须提供相关产品出厂质量合格证。

2、数量以实际安装为准。

二、质量要求

1、按图纸要求,本工程门窗材料为断热铝合金喷涂材料,主材料厚度为1.4毫米,颜色为_______,外窗玻璃为双层中空LOWE玻璃。工程质量必须达到验收要求标准。

2、乙方必须按照甲方提供的施工蓝图,出据加工门窗的大样图,经监理、甲方、建设单位核定后,方可加工生产。

三、单价及价款 1、80系列断热铝合金推拉窗每平方 350元,不含纱窗。2.50系列断热铝合金平开门和窗每平方 350元,不含纱窗。3.铝合金百叶窗每平方 180元,含纱网。4.严格遵照铝合金门窗制作标准的要求加工制作。

5、本工程铝合金门窗总共约6850平方,面积以实际图纸尺寸结算。

6、涉及到钢化玻璃部位每平方另加_________元 7.以上价格不含税金和检测费。

四、结算方式

经双方协商同意,本工程无预付款,窗框安装完后付45%,玻璃安装完成后付30%,验收合格后付20%,留5%作为质保金,质保金时间1年。剩余5%的工程款保修期满一次性付清。

五、开工及竣工日期

按工程进度要求施工,与____________开始安装,于整个主体工程结束前交工。

六、违约责任

乙方必须保质、保量按甲方进度要求生产安装,如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所造成损失全部由乙方承担,进度达不到项目部要求拖延工期,乙方应向甲方每日支付违约金1000元。

七、保修责任

在保修期内乙方负责保修,如乙方负责的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乙方必须在接到甲方通知48小时内进行维修,乙方如不履行甲方提出的维修通知,甲方有权请其他人员维修,其费用乙方保修金中扣除。

八、安全

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九、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由开发方、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十、本合同一式两份,甲方、乙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保修期满和工程款结清后,合同自动失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

协议机械加工 篇6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瞿金平教授,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等应邀出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瞿金平教授在会上, 针对顺德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路径、机遇和挑战, 做了题为《促进顺德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专题演讲报告, 为顺德区装备业发展献计献策。

受区政府委托, 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以及华南理工大学的专家组成的课题组, 开展了《顺德区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实施规划》编制工作。在会议上, 课题组组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对《实施规划》进行了编制成果介绍。

为落实《顺德区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 会议举行了华南机械城建设、产业链联盟建设、高端制造设备研究院建设等中提及的重点工程项目的签约仪式, 表彰了顺德区12家被认定为国内和省内“首台 (套) ”产品的生产企业。

顺德区政府、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三方将共建顺德高端制造装备研究院, 在会议上, 顺德区副区长兼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局长刘怡、华南理工大学彭说龙副校长、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奕华教授分别代表签订了共建顺德高端制造装备研究院协议。顺德高端制造装备研究院将在顺德区政府支持下, 建立的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研发与应用平台、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公共技术平台。它立足顺德、面向广东, 吸引和聚集国内高端制造装备技术创新资源, 在促进顺德机械装备行业发展的同时, 带动全省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顺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黄喜忠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他强调:顺德区将继续围绕“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 共建共享幸福顺德”的战略目标, 通过实施《顺德区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促进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 推动顺德区的转型升级工作。

食品代加工协议 篇7

委托方(以下称“委托方”):

加工方(以下称“加工方):

委托方与加工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友好协商签订此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1)委托方希望根据下列条件委托加工方xx产品,有关产品订单将按本协议规定向加工方发出。

(2)加工方希望根据下列条件为委托方加工休闲鱼产品,有关产品将按本协议规定完成。

(3)委托方为休闲鱼产品之唯一商标持有人及享有有关产品专利权。

第一、每月订单

1、委托方必须提前 10天以传真方式给加工落实订单数量。订单内容指明提货时间。

2、加工方在收悉订单后,必须在24小时内以传真书面向委托方确认订单。

3、除非双方经过同意,否则在订单被加工方确定接纳后,委托方不能中止订单而加工方必须履行订单。

4、委托方必须最迟在加工方开工前五天向加工方提供订单所需的原材料及包装材料。

5、加工方收到足够及质量合格之材料日与成品出货日不少于 10天(含周六及周日)。因原材料及包装材料数量不足,质量不合格或延迟提供所需物料而造成停工或延其的一切损失由委托方承担。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安排

6、原材料及包装材料的进库(加工方之仓库)质量检验工作由委托方委派代表全权负责。

加工费

7、含增值税的加工费(包括加工方提供之原材料成本)为人民币 xx。于此协议签订日起计至年月日,可以双方同意下,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8、委托方将负责产品的验收工作、安排运输事宜、及支付相关运费和保险费。

9、委托方负责提供合适的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并免费向加工方运送所需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委托方自行安排处理有关材料的运输事宜,及支付相关运费和保险费。

第二 技术及工艺

成品各项理化指标由委托方提供(见附件一),加工方严格按照____工艺进行加工。首次加工由委托方负责加工过程中成品各项理化指标的在线检测和品质控制。加工方只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工并达到附件一中的品质指标要求,加工方对产品质量即没有任何责任。产品其它质量责任则由委托方承担,除非:

A 产品含有非配方所含的其他物质;

B 产品内含有玻璃、青铁、砂子等异物;

C 产品含有配方所含物质以外或配方所含物质经过化学、物理变化生成的物质以外的其他物质;

第三 付款条件

1、甲方每次下订单乙方确认订单后 甲方向乙方先行预付该次订单 总加工费的50%,该次总加工费余下的50%在产品生产完成 2日后且甲方对该批次产品验收合格后全数汇至加工方的银行账户。

2、加工方必须在委托方付款之后 x 个工作天内向委托方开具增值税发票。

有关知识产权、专利及商标的侵权责任

3、非经委托方书面同意,加工方或任何人不能使用委托方的商标、商号或泄露加工方为委托方的产品代加工商。

第四 双方责任

加工方根据委托方确认的配方及工艺要求加工上述产品,必须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委托方的加工任务指标,委托方负责上述加工产品由原

材料到所有包装品的采购,如原材料没有按生产计划到位而影响生产,委托方将负全部责任。

第五 协议终止

1、其中一方可提前九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解除此协议。

2、如任何一方违反以上条约,另一方有权根据本协议规定,提早三十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解除此协议。

3、协议终止后,委托方必须于协议终止后五个工作天之内提走所有属于委托方之剩余的产品,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否则加工方有权自行处理有关物料。

第六 协议期限

本协议从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计算有效期 x 年。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补充协方方式延长协议期限。

委托方 :加工方:

代表人签字:代表人签字:

代表人姓名:代表人姓名:

机械车位出租协议 篇8

出租方(甲方):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租方(乙方):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同意按照下列条款签订本租赁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一、甲方向乙方出租__________________地下机械停车位,车位号码________停车位。

二、租期期限及车位租金:自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租金合计人民币______元(大写:__________________)。租金由乙方在签署协议后一次性支付给甲方。租赁期内的车位管理费由乙方承担。

三、双方只构成车位租赁关系,不构成保管关系。乙方应自行做好车辆的安全防护工作,如因车辆受损或车内物品丢失,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乙方停放至停车位上的车辆如因车辆受损,由乙方自行向损害方索赔,甲方协助。

五、在租赁期内,该车位的所有权属于甲方。乙方对该车位只有使用权,乙方不得在租期内对该车位进行销售、转让、转租、抵押或采取其他任何侵犯租赁物件所有权的行为。

六、乙方不得擅自更改本协议停车位的用途;不得改造该机械车位;乙方停放的车辆内不得有人、物品留置;乙方停放的车辆不得外附或内装任何危险物品,如易燃、易爆、腐蚀性等违禁物。由于上述原因产生的一切责任由乙方承担,并负责将该机械车位恢复至原状。

七、乙方停放车辆仅限停泊轿车类小型车辆专用,如乙方车辆超过车位规定的长、宽、高、载重导致无法停放或损坏车位或其他车位的,后果和责任由乙方全部承担。车位规格为:长5米,宽1.85米,高1.55米,载重1.75吨。

八、乙方承诺并遵守该停车地点管理办公室制定的停车管理规定,如因为乙方原因导致停车场地受损,后果由乙方负全责。

九、乙方进出本停车场的车辆必须服从当值保安员的指挥,以及配合物业公司的管理。

十、租约期间,乙方负责对进出车库门禁卡的保管,门禁卡保管疏忽造成的后果和责任 由乙方全部承担。乙方交付甲方门禁卡押金叁拾元整,租期到后准时将门禁卡还与甲方,甲方将门禁卡押金还与乙方。

十一、租约期满,甲乙双方如不租或续租,都应提前1个月通知对方。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续租权。

十二、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协议机械加工 篇9

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水声网络数据链路层多址接入协议的设计尚且处于仿真研究阶段。水声信道与无线信道相比具有长延时、快衰落等特性,传统的为无线和计算机网络设计的多址协议[3]在水声信道中使用时将具有不同的性能,因此为了能够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更好地应用于水声网络,本文对无线网络中较常用的Aloha协议和MACA协议进行仿真分析和比较,并给出本文的结论。

1 协议介绍

1.1 Aloha协议

Aloha系统于20世纪70年代在夏威夷大学由Norm Abramson博士首次提出,是为了设计一个在无线信道上完成分组交换的网络系统。其中,Aloha协议分为时隙Aloha和纯Aloha两种。由于时隙Aloha要求所有的节点同步传输,在时延大、衰落严重的水声环境中难以精确的保持同步,而纯Aloha不需要保持节点的同步性,因此本文只对纯Aloha协议做了改进的分析研究,主要是通过在通信节点重传数据分组时设置的重传次数来实现节点间接入信道的公平性。

1.1.1 协议机制

Aloha协议在发送节点有数据分组发送时,节点便立即发送数据分组,启动定时器(定时的时间值为数据分组在信道中传播的一个最大来回时延值),等待目的节点发回Acknowledge(ACK)信号,以确认数据分组被成功接收。如果发送节点在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内成功接收了ACK信号,那么在有数据分组发送时继续发送数据分组;如果发送节点未能接受ACK信号,那么递增重传次数并重传数据分组,当重传次数超过预先设置的重传数据分组次数的门限值时,认为数据链路失效而放弃本次数据分组的传输。

1.1.2 协议状态

依据Aloha协议的工作机制,可以得出协议工作的状态转移过程,如表1所示。

1.2 MACA协议

MACA协议[4]最早是由P.Karn提出的一个想法。为了便于和Aloha协议比较,本文暂且忽略MACA协议采取的退避措施而着重研究它采用的RTS-CTS控制信号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与ALOHA协议改进的方法类似,即利用通信节点竞争失败次数(重传RTS信号控制分组的次数)来对信道争用情况进行估计,实现节点间的公平接入,从而能够保障较好的网络吞吐量。

1.2.1 协议机制

MACA协议在发送节点有数据分组发送之前先发送RTS请求信号控制分组,启动定时器(定时的时间值为数据分组在信道中传播的一个最大来回时延值),等待目的节点发回CTS响应信号控制分组。如果发送节点在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内未接收到目的节点发回的CTS分组,那么递增重传次数并重传RTS分组,当重传次数超过预先设置的重传RTS分组次数的门限值时,认为数据链路失效;如果发送节点成功接收到目的节点发送的CTS分组,那么开始发送数据分组。

1.2.2 协议状态

由MACA协议的工作机制,给出协议工作的状态转移过程,如表2所示。

2 协议仿真

本文选用网络仿真软件OPNET Modeler 11.5[5,6]。Aloha协议和MACA协议在工作机制上存在的差异,反映在OPNET的三层建模域中则表现为建立的进程模型不相同。为了便于比较分析,设定仿真场景是在相同的网络拓扑结构、节点模型以及相同的物理层参数下对Aloha协议和MACA协议进行仿真。

2.1 仿真场景

如图1所示,仿真时设置分布式网络拓扑。在1km×1 km的范围内随机分布8个节点,各节点间可以相互通信,节点间距离最大值为0.884 km,由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1.5 km/s,可计算出数据分组的单向最大传播时延值约为0.6s,以此值作为协议设计中定时器设置的参考值。

如图2所示,节点模型中包括数据源产生模块(gen)、数据接收模块(sink)、队列模块(MAC)、接收/发射机模块(rx/tx)和天线模块(ant)。为了观察和比较实验结果,设置数据源分组数据的产生服从泊松分布,数据分组长度为128bit。

为了与水声信道的物理环境相匹配,在节点模型的发送机和接收机模块中设置了水声网络的物理层参数,如信道的调制方式、带宽、数据传输速率、发送功率等,各参数值如表3所示。

仿真时间设定为2h,运行仿真,观察、分析实验中收集的统计量,主要包括吞吐量、能量损耗、时延和分组丢失率。

2.2 仿真结果分析

在仿真结果图形中,蓝色和黑色的两条曲线分别代表Aloha协议和MACA协议的性能曲线。其中,横坐标表示归一化的业务量,纵坐标表示相应的性能。

2.2.1 吞吐量

图3为吞吐量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当业务量小于0.2时,Aloha协议和MACA协议的吞吐量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增大,两者增长幅度相当,但MACA协议达到的吞吐量最大值要高于Aloha协议的吞吐量最大值;当业务量大于0.2时,两者的吞吐量均有下降的趋势,而Aloha协议的下降幅度更大,这是因为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大,数据分组之间的碰撞概率也越来越大,但是与Aloha协议不同,MACA协议利用RTS-CTS信号来预约信道访问权,在RTS-CTS信号交互成功后才发送数据分组,因此相应地就减少了数据分组间的碰撞,吞吐量的下降幅度要小于Aloha协议。由此可知,随着业务量增大,MACA协议比Aloha协议能更好的提高吞吐量性能。

2.2.2 时延

图4为分组平均时延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当业务量小于0.2时,随着业务量的增大,Aloha协议和MACA协议的时延值均随之而增大,但前者的时延明显大于后者的时延。当业务量大于0.2时,两者的时延均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小;当业务量增大到一定程度,超过0.5时,网络中的分组数据的碰撞概率越来越大,导致Aloha协议吞吐量急剧下降,很多分组数据无法传输,所以使得其时延减小的比MACA协议的时延减小的更快。因此,从能够保证一定吞吐量的情况下来说,MACA协议的时延性能优于Aloha协议的时延性能。

2.2.3 能量损耗

图5为能量损耗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当业务量小于0.35时,Aloha协议和MACA协议的能量损耗值随着业务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前者增长的幅度要远大于MACA协议,这是因为与MACA协议相比,当数据分组因碰撞的存在而不能成功发送时,Aloha协议需要重传数据分组,从而使得它消耗的能量要高很多;当业务量大于0.35时,数据分组之间的碰撞变得激烈,一方面使得Aloha协议的吞吐量下降,成功接收数据分组的数目减小,导致接收数据分组而消耗的能量减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Aloha协议重传数据分组的数目增多,导致它因发送数据分组而消耗的能量不断增大,并最终导致它消耗的能量始终高于MACA协议消耗的能量。

2.2.3 分组丢失率

图6为分组丢失率随业务量变化的曲线。由于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数据分组之间的碰撞概率逐渐增大,Aloha协议和MACA协议因此而成功数据分组的数目逐渐减小,从而使得两者丢失的数据分组数目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前者分组丢失率增加的幅度要远远高于后者分组丢失率增加的幅度,这是因为MACA协议采用了RTS-CTS信号的交互机制,使得其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分组数目相对来说要多,所以在相同的发送数据分组数目时,即相同业务量的情况下,MACA协议丢失数据分组的数目比Aloha协议丢失的数据分组数目要少。

3 结束语

本文在水声信道环境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常用的Aloha协议和MACA协议进行仿真研究。从对图3、图4、图5和图6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随着业务量的增大,无论是在吞吐量性能和时延性能,还是在能量损耗性能和丢包率性能上,MACA协议都要优于Aloha协议,这对水声网络如何选取和应用无线传感器中的MAC协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水声网络MAC协议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Sozer E M,Stojanovic M,Proakis J G.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s.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2000,25(1):72~83

[2]Rice J,Creber B,Fletcher C,et al.Evolution of seaweb underwater acoustic networking.OCEANS2000MTS/IEEE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2000.2007~2017

[3]彭琴,张杰,童峰.基于Aloha多址接入协议的水声传感器网络仿真研究.厦门大学学报,2007,46(z1):22~24

[4]Karn P.MACA-A new channel access method for packet radio.ARRL/CRRL Amateur Radio9th Computer Network Conference,Sept1990.134~140

[5]张铭,窦赫蕾,常春藤.OPNET Modeler与网络仿真.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加工协议书 篇10

乙方(施工单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双方订立以下合同,共同遵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内容:不锈钢楼梯扶手,规格

2、略;

3、工程造价:________元/米,施工面积约________米,约合人民币 万元(以实际竣工验收数量为准);

4、付款方式:合同签订生效后,甲方付____%的预付材料款,材料款到帐后开始施工,工程安装到_______%后,拨付安装工程总价款的 _______%,工程安装完毕验收合格后,余款一次性付清。

二、合同工期:

从拨款之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之前完工。如有客观原因引起的延期开工,中途停工和窝工,经甲方认证后,工期顺延。

三、甲方责任:

1、如期办理拨款结算;

2、指派专人为甲方工地代表,对工程进度质量及合同履行情况 进行监督、检查和签证。解决在施工中应由甲方解决的问题。

四、乙方责任:

1、保证质量,保证工程如期竣工。保修期为一年,一年内出现

质量问题,保修保换,人为造成损坏,由甲方承担;

2、工程完工后,负责清理自己施工中造成的垃圾卫生;

3、指派专人为乙方工地代表,负责施工现场的管理与联系工作, 参加工程验收;

4、乙方不得无故顺延工期,每拖延一天罚款________元。工程质 量不符合规定的负责无偿维修及返工。

五 、质 量 验 收 :

以甲方设计说明和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为依据,达到合格标准。

六、在加工、安装、付款事项中出现问题,甲、乙双方发生纠纷时, 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依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院起诉。

七 、合 同 一 式 两 份 ,甲、乙 双 方 各 执 壹 份。本 合 同 经 甲、乙 双 方 签 字盖章后生效,合同条款全部履行完毕,合同自行失效。

八、备注

甲方(单位盖章): 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加工协议书 篇11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就乙方委托甲方代加工红枣事宜,签订如下合同,双方须共同遵守:

一、委托代加工红枣的品种、重量:

乙方委托甲方代加工的红枣品种为: 枣,重量____吨。 枣,重量______吨。

二、委托代加工工作范围、质量标准、费用:

(1)乙方委托甲方代加工红枣的工作范围为:原料卸车、粗分选(机选)、清洗、烘干、称重、装箱、装车。

(2)代加工红枣质量标准:符合乙方的质量标准要求或按行业通行做法执行。

(3)代加工费用:____元/公斤(按红枣原料进厂时的重量计算),代加工费用不包含纸箱、内膜袋、胶带的费用。乙方如需使用甲方包装材料,按甲方的材料收费标准另行支付费用 。

三、如乙方使用甲方周转筐拉运红枣,周转筐出厂时,乙方须交押金,每个周转筐20元,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七天内不收费,7天至15天,收取租金2元 /个; 15天至30天,收取租金4元/个; 一个月以上按出售处理,20元/个。

四、乙方委托代加工的红枣,甲方不负责出具检测报告,如果乙方要

检测报告,甲方可以代办送检,但检测费用由乙方承担。

五、费用结算:乙方在拉运红枣时,须付清甲方加工费,否则甲方有权扣留乙方委托代加工的红枣,直至乙方付清加工费为止。

六、乙方的红枣在进入甲方加工厂后,乙方应当自行安排相关人员对代加工的红枣进行看管、监督,但不得妨碍甲方正常工作。甲方为乙方看管人员免费提供食宿。

七、本合同未尽事宜,双方可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八、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诉至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

九、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定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

委托代理人: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年 月 日

承揽人:

协议机械加工 篇12

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传送一直是Internet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近年来, 并行数据传送被认为是提高Internet数据传送效率的关键技术。目前TCP (传输控制协议) 是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运输层协议, 它为Internet的可靠数据传送和稳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宽带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当前的网络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TCP固有的协议特性和技术特征造成基于TCP的应用不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全部带宽资源。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 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 这些技术方案可分为两类:继续使用传统TCP, 在其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进, 比如并行TCP技术及高速TCP等;破旧立新, 设计新的一代运输层协议, 利用其新特征和优点来提高传输效率。SCTP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流控制传输协议) [1]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运输层协议, 其内建的并行数据传送特性可以进行高效的数据传送。

本文针对上述两种方案, 分别介绍了并行TCP和SCTP多流 (multi-streaming) 两种Internet并行数据传送技术:阐述了两种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 并对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进一步探讨并行TCP技术和SCTP多流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本文内容为工程人员选择两种并行传送技术提供参考意见。

1 并行TCP

TCP是面向连接的Internet运输层协议, 具有面向字节流、可靠传送、全双工通信等特征。TCP的这些特征和机制保证了数据传送的可靠性和健壮性。毫无疑问, 网络上绝大多数的数据流量都是通过TCP进行传输的。但时至今日, 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和相应网络带宽资源的增加, TCP受到自身拥塞控制机制的限制, 已经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的带宽资源。为了克服这个困难, 人们对传统TCP进行改进, 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 如高速TCP, 它基于对传统TCP算法的改进。文献[2]对当前一些高速TCP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而并行TCP技术由于其简单易行而备受关注。

并行TCP是通过增加端到端的TCP连接数目以及TCP流之间的协作来提高TCP的性能[3]。应用层采用并行TCP技术不需要修改现有的TCP栈, 在传输层的实现也只是对TCP窗口变化机制的修改。与其他高速TCP相比, 并行TCP实现简单, 具有更好的可行性。并行TCP的本质仍是TCP, 是一种应用层控制的并行数据传送技术。并行TCP之所以能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 可以从以下面两方面入手描述其原因[3]。

第一, 并行的TCP流共享链路带宽, 而相应的每一个TCP连接都占用网络带宽的一小部分。与传统TCP只采用单个TCP连接的情况相比, 对于并行TCP中的单个连接来说, 带宽时延乘积就减小了很多。故每个连接相比较而言在检测到丢包后的恢复能够更加迅速, 从而使得链路的总体吞吐量得到增加。

第二, 并行TCP连接在传输较大的数据块时, 该数据块通常将被分为多个小块, 然后将每个小块分配给单个TCP连接进行传输。正常情况下, 由于每一个TCP连接都是采AIMD (additive-increase multiplicative-decrease) 算法, 在一个RTT (round trip time) 内, 并行流总的拥塞窗口就会增加N (N为并行的TCP连接数目) , 在同样的时间内, 并行TCP流将比单个TCP流增长几乎快N倍。在拥塞避免阶段, 传统TCP拥有单个TCP流, 其拥塞窗口将减少到原来的1/2, 而并行TCP流对于拥塞信号的处理, 仅仅是针对自身的窗口减半措施, 不影响其他流。所以整体而言, 由于其他TCP并未受到影响。所以总的拥塞窗口仅仅缩小了0.5N。因此, 并行TCP流的窗口减小速度相较于单一的TCP流要小得多。

尽管并行TCP已经被证明能够有效地提高网络传输速率, 但其自身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其中的根本性问题是如何解决好并行TCP在追求数据传送效率的同时带来的公平性问题。从技术层面, 怎样根据流量和网络的状态确定并行连接数目是一个关键问题, 因为TCP连接数过多会导致网络出现拥塞, 并会消耗大量的主机资源, 过少则不能充分利用网络带宽。

2 SCTP多流

SCTP是目前新一代通用传输层协议, 不仅继承了TCP和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的优点, 同时新增了多个新特征, 如多宿主 (multi-homing) 和多流等。其中, SCTP的多流特征对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有较大帮助。

2.1 多流的概念

相对于TCP的连接, SCTP的端到端数据传送逻辑通道称为关联 (association) 。一个SCTP关联可以由多个流组成, 而每个流可以看成是用来连接终端的单向逻辑的数据通道。图1所示为主机A和B之间的一个关联中存在多流连接。主机A到主机B之间存在两条流出的数据流和两条流入的数据流, 同时从主机B到主机A也有两条流出的数据流和两条流入的数据流。在SCTP连接建立期间就已经决定了每个方向上数据流的数目。每条数据流都有一个独立的传输机制, 从而允许SCTP的多个流之间相互独立地传输, 互不干扰。

类似TCP, SCTP使用序列号TSN (transmission sequence number) 标记数据信息[不同于TCP的字节序, SCTP是数据块 (chunk) 排序]。SCTP确保在给定流中消息按顺序发送, 多个流之间相互独立。当然SCTP也支持面向消息的、无序的数据传输服务, 类似于UDP。SCTP多流工作在传输层, 因而可以改善所有基于SCTP的应用层服务。

2.2 基于SCTP多流的数据传送

STCP关联中的每条数据流拥有唯一的流标识 (SID:stream identifier) , 并有自己的流序列号 (SSN:stream sequence number) , 在同一条流中, SSN可以保证接收到的数据按序向上层协议递交。若完整的用户消息被分段到各个数据块 (chunk) 中, 每个chunk的SSN必须一致, 而且它们的TSN必须是连续的。接收方根据SSN来判别它们是否属于同一个用户消息, 使用TSN来重组被分块的用户消息。在SCTP数据chunk中, 使用“B位”和“E位” (均为一位, 置1为有效) 来指明用户消息的起始段和结束段。

在TCP中, 当发送方传输多个报文段并且首段丢失时, 后面的已经正确接收的报文段不能立即向上层协议提交, 而必须在接收方的缓冲队列中等待直到首段被重传且无误到达。这种队头 (HOL:head-of-line) 阻塞推迟了数据到应用程序的传递。然而, 在SCTP中, 如果在某条流中丢失了数据, 仅仅该流在接收端因等待重传而被阻塞。由于数据流逻辑上独立, 其他数据流并不受影响, 它们可以继续向上层协议递送数据。使用SCTP的开发人员可以在SCTP网络接口初始化时指定流入流及流出流的数目, 在此基础上决定使用哪条流来传输何种类型的数据, 使用哪条流来接收什么类型的数据。如在Web应用中, 服务器端可以使用不同的流来同时传输Java applet程序, 视频数据, 图像数据及纯文本数据等, 这样可有效地提高并行性, 加快网页的传输速度, 提高用户体验[4]。

3 并行TCP与SCTP的比较

由于SCTP也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协议, 并且其拥有多流特征, 这样SCTP就可以代替并行TCP提供运输层的服务能力。因此, Internet将面临选用并行TCP还是SCTP来满足他们对运输层服务的需求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 从而为两种协议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3.1 传输效率

并行TCP和SCTP多流都采用了并行传送技术, 因而都能够有效地提高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效率。

理论上, 在一定范围内, 终端间数据传输能力随着并行TCP的连接数和SCTP关联中流的数量增加而增加。两者的区别在于, 并行TCP的各个连接独立地使用带宽资源, 连接之间的相互协调由应用层负责;SCTP多流的各个流由所在的关联负责协调, 其协调机制与应用无关。

在流量控制方面, 使用并行TCP时, 每个TCP连接都需要独立地探索网络状态, 各个TCP之间无法分享网络状态的信息;SCTP中多流之间可共享关联中的网络状态信息。但是也正由于各个流之间共享网络状态信息, 任何一个流中数据的丢失都会导致拥塞窗口的整体减小, 而在并行TCP中一个TCP连接的拥塞窗口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其他TCP连接。

3.2 协议开销

并行TCP技术基于传统TCP, TCP连接需客户、服务器端经“三次握手”来建立, 通过一对IP地址和端口号来识别。而在SCTP中, 使用关联来描述两个端点之间的连接, 它由“四次握手”建立, 由一对IP地址列表 (其中每个端点的IP地址可为一个或多个) 和端口号来识别。由于每个TCP连接的建立都需要三次握手过程, 都需要端点维护其状态。SCTP多流情况下, 终端之间只需进行一次连接建立过程, 也只需维护一个关联的状态。因此, 相对于并行TCP, SCTP多流消耗的端系统资源与流的数量关系不大, 总的开销较小。

3.3 用户间公平性

网络中的用户需共享网络的各种资源。当资源供应充足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使用网络资源, 而当资源供应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时, 合理的做法是在用户之间公平地分配稀缺资源。

公平性是TCP设计时遵循的基本原则, 即在各个连接之间公平地分配瓶颈结点的带宽资源。显然, 用户建立的连接数量越多, 其占用的资源也就越多。因此, 如果不改变TCP连接的参数设置, 并行TCP的高效必将牺牲用户间的公平性[5]。如果SCTP关联中每个流完全独立共享网络资源, SCTP多流面临同样的公平性问题。但SCTP多流由同一关联进行控制, 因而可以比较容易地限制流的资源使用, 从而保证用户间资源共享的公平性。

3.4 协议部署

并行TCP完全建立在TCP的基础之上, 只需在应用层进行适当的分配即可以在端到端之间进行并行数据传送。由于服务进程并不关心客户端是否采用并行TCP技术, 部署并行TCP只需修改客户端程序即可。SCTP是近年来开发的一个新的运输层协议, 尽管目前标准已经较为完善, 也有一些应用, 但其普及程度远低于TCP。使用SCTP多流意味着在操作系统中增加SCTP的支持, 重新开发相应的网络应用程序, 特别是服务器端程序。考虑到时间和经济上的成本,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 SCTP多流的应用需要更多的用户认可和投入。

4 结束语

TCP作为当前Internet上应用广泛的运输层协议, 其存在的意义毋庸置疑, 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是Internet上各种应用的开发基础。但随着网络技术, 特别是宽带技术的发展, 如何改进和设计新的运输层协议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行TCP通过在客户端使用多个TCP连接提高数据传送速率。同时, SCTP作为新一代传输层协议, 不但继承了传统TCP的特点, 其多流特性也可以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

本文对并行TCP技术和SCTP的多流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从多个角度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我们认为, 为了维护Internet的长期稳定运行, 无论是并行TCP还是SCTP都需要解决好用户公平性问题。从长远来看, 设计完善的SCTP协议有望得到更多的使用。

参考文献

[1]IETF RFC4960.Stream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 [S].

[2]董红琴, 各种高速TCP性能比较[J].信息技术, 2008 (3) :134-137.

[3]王建新, 贾文娟, 彭娜.并行TCP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电信快报, 2009 (9) :5-8.

[4]张蓉, 李健.基于SCTP多数据流特性的Web传输[J].信息技术, 2005 (6) :30-32.

上一篇:安全评价企业实习报告下一篇:高中班级演讲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