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精选8篇)
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主备人 王世平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 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 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二次备课
创境激疑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合作探究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得出结论后,教师总结体积单位并板书: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 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 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拓展应用 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 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 33页8、9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个数= 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小学科学教师日常集体备课采用教材解读、课堂观摩、课例研究或主题报告等。我们发现:这些形式虽然信息量大, 但基本是“口耳相传”的单向信息传递。对小学科学教师来说, 科学教材中的实验操作技能、对科学过程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科专业精神等难以用“口耳相传”的渠道进入他们的内心, 也无法满足教师的多元需求。小学科学教师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如何让每一位科学教师最有效地参与集体备课?我们借鉴美国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的经验, 提出了“做中学”集体备课模式。
二、“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目标
“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模式, 是基于学与教两个维度进行重构的体验式学习, 以关注教师的现实世界为前提, 以教师动手亲历的体验活动为学习内容, 以疑难问题的研讨解答为认识提升, 以教师的情感、认知和行为取得平衡为核心目标。具体到小学科学教师, 就是希望通过“做中学”, 使教师科学教育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三个维度协同发展。
◆以教师的现实世界为思考前提, 让每一位小学科学教师 (特别是兼职教师) 都能提前备好每一个单元的每一课, 做到先备课后上课。
◆以动手操作的体验式学习为基本方式, 让教师下水操练科学技能, 在做中学中体悟科学教学理念如何转化为教学行为, 增强教师的专业自信。
◆以小组学习为组织形式, 在模拟的教学情境中移情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 通过合作学习、经验分享, 让专业精神在团队活动中习得。
三、“做中学”单元集体备课的设计
以单元整体备课为活动指向, 以“教材单元”为单位进行培训内容的主题设计, 创设基于学生科学课堂的真实情景, 辅以针对性的教学材料, 形成每一单元约120分钟的参与培训时间。活动一般可分为组织、体验、研讨等三个基本阶段。
(一) 单元集体备课的活动设计:整体规划探究与研讨内容
以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为例, 谈谈具体的过程设计:
这样的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过程设计, 实际上是该单元教学的过程设计的活动浓缩。
(二) 具体体验活动设计:精选“疑、难、简、土”四类内容
一“疑”:教材中的重点疑难问题。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 教材共有8课15项学生活动。我们认为其中的6项活动特别重要, 于是就相应地设计了6项教师动手的基本活动, 分两种方式进行处理。一种方式是精选其中2~3项如活动一、活动三和活动五进行体验, 其他活动以主讲教师演示讲解为主;另一种方式就是把参训者分成三大组, 每一组在30分钟内亲历两项活动, 然后在“研讨交流”环节中由教师汇报交流, 在分享中实现对整个单元活动的理解。
二“难”:教师“不会”的内容。很多科学教师并不是科学教育专业出身, 教材中的很多实验或活动教师自己也不会做。例如用一次性筷子“搭一个正方体框架”, 教材没有具体介绍做法, 我们就要在体验活动中让老师学会这些“不会”的技能。
三“简”:教材中语意不详的内容。教材中有一些观念对学生的概念发展很有帮助, 但是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学生活动。比如, 圆顶形这样的结构, 教材上只呈现一句话“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我们补充设计了“探究组合拱形的力量”的体验活动, 具体步骤是这样的: (1) 将一个拱条插入圆圈,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2) 加上一个拱形, 与第一个拱形交叉而置, 测量承受的垫圈数, 作好记录, 并与一个拱形承受的力做比较。 (3) 如果将三个拱形叠在一起, 先预测, 再实测承受的垫圈数;再叠放一个, 它将变成什么形状呢?测量, 并做记录。随着拱条的不断增加, 教师体验到圆顶形是多个拱形的组合过程, 达到了目的。
四“土”:与本土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由于教材要面向全国, 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本土科学教育内容, 不可能全部进入教材。所以, 在“做中学”学习中, 要拓展这样的关注本土科学与生活的内容。例如泰顺廊桥是温州著名的桥, 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搭一座不用铆钉的廊桥”就是基于上述考虑而拓展的一个体验活动。这种活动的设计有助于教师打开教学思路, 积极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
1. 环境创设:把重点放在材料的准备上
“做中学”模式要求现场有教学所需要的全部材料, 主讲教师就得“背着行囊去上课”。如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 我们列出的材料清单, 并备有与参与人手一致的实物份数。
我们准备的材料清单是:
主讲教师备好单元的全套材料, 提供样本或者介绍来源时, 都会融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 把握好材料准备的难易尺度, 这种类似于“现身说法”的方式最能赢得教师信赖, 让教师明确每一个活动怎样的材料最适合教学实际, 又最大限度减少教师备课时间。
2. 过程指导:注重在细节中渗透丰富的科学本质教育
我们要求教师严格按活动的提示和步骤进行, 站在学生的思考角度描述, 及时做好真实的科学记录。并要求主讲教师相机追问:你看到了什么?如果这是在你的教学过程中, 你的学生会怎么说?当我们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做出思考时, 很多教师就会联想自己的课堂, 审视自己的过去, 并在相互启发中体悟科学教育的本质。
3. 研讨交流:设计基于学与教的问题提升
在体验活动后, 我们均要设计一组基于学与教两个层面的问题交流与研讨。在互动讨论中, 鼓励教师提出不同见解。以《抵抗弯曲》为例, 研讨的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1) 教材编写的逻辑体系是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为什么不先出示桥梁、房屋的图片, 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
(2) 为什么从体验直尺的平放和立放来感受直尺承受力的不同开始教学?
(3) 公平实验在本节课中的意义体现在哪里?
(4) 如何指导学生做好预测和解释?
这几个问题则是对教材乃至课程思考的理性提升。
4. 活动组织:创设和谐的团队氛围
我们在活动前的人员组织, 角色分配, 任务驱动等课堂教学组织中常用的手段, 在这里也有一定的适用价值。比如一次培训中, 主讲教师让教师做一个“找对子”的游戏, 抽到同样号码的对象被自然编为一组。大家相互认识, 组建小组,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教师才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 团队学习活动就会彰显同伴互助的魅力, 专业精神在彼此交流中浸润。
参考文献
[1].吴卫东.体验式培训:教师培训的新视角[J].教师发展研究, 2008, (15~16) .
[2].陈素平.参与式培训:小学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新模式[J].科学课, 2009, (11) .
一、集体备课的含义和宗旨
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是小学数学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由本年组集体研究、讨论教师讲课内容,从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再到教学反思等环节的设计。并且小学数学的集体备课要理论联系实际,有现实感和创新性。我们所提倡和积极探讨的集体备课就是同年组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是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是一种集体的效应,充分发挥集体智慧,通过相互借鉴,资源共享,优化教学方案,增强课堂效果,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使全体教师都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种方兴未艾的备课形式,体现的是教师合作研讨,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亮点。并且集体备课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二、数学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集体备课,主要是确定讲授的理论框架、基本观点、基本概念,着重突出备课中发现和明确的重点、新意,应解决的难点。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应该坚持定单元,定中心发言人,定单元教学进度的“三定”。还有要坚持“五统一”,这是集体备课的重要特征。即统一单元教学目的,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和三维训练,统一单元评价测试。在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中,集中表现集体制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体现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教育点。在以下环节做重点处理,即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学手段、备教法、备学法。
新课改实施以来,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导向,而效率提高就是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是关键。集体备课是发挥众人智慧的行为,形成一节优质的教学设计,可以体现“集团效应”的优势,将多人的智慧集中起来。正和学生的合作探究一样,教师的集体备课也是一种合作探究方式,是新课改中被广大教师所喜欢的一种备课方式,正成为一种趋势和导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年级组:五年级 科目:语文 课题:9课—语文园地三 主备课人:杨家旺 周次:第四周 集体讨论时间:2012、9、27 课时:14课时 教师签名: 教研组检查:
9、鲸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教学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课前作业:
1、预习生字。
2、熟读课文,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1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2、出示要求写的字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
一、广、斤、市.3、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4、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2、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A、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B、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C、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D、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E、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F、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四、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五、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六、全班交流,试着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朗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重点读出难读的句子.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2、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3、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4、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5、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不同点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6、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7、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二、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1、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2、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3、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4、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三、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知道两种鲸鱼的生活习性。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用自己的话说出鲸鱼的生活特性。
二、复述课文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
2、复述鲸鱼的生活习性。共同点
都吃鱼虾
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不同点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 大鱼海兽咬住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三、板书设计
9、鲸
体形:大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深海(哺乳动物)
分类:须鲸和齿鲸
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
繁殖生长
四、根据板书复述课文内容
五、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知道鲸鱼吃食、呼吸、睡觉、生长的特点。
10、松 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2.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通过与《鲸》的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本文作者的表达。
教学准备:
1.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课前作业:
1、预习生字。
2、熟读课文,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6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2、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2、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1、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驯良: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了解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字检查。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二、再读课文
1、熟读课文。
2、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
三、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2、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四、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1、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五、板书设计:
10、松鼠 漂亮 驯良 乖巧
繁殖 生长 生活习性
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11、新型玻璃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3、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重点:了解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师生搜索的有关新型玻璃的资料。课前作业:
1、预习生字。
2、熟读课文,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 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
2、“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3、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9
二、自学生字.读顺课文
1、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2、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三、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1、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五、布置作业,练读课文
1、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2、自己练习朗读课文.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大概知道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查看读课文的情况。
二、利用表格.自主学习
1、除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呢?我们来开个新型玻璃展销会吧!请各个厂家把自己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向大家介绍清楚,以便大家购买.分组读书讨论,布置要求:读课文,画特点,想作用,填表格.新型玻璃名称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吸热玻璃 吃音玻璃
特点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非常坚硬藕断丝连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使房间冬暖夏凉 消除噪音
作用 防盗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调节室内光线 阻挡强光和冷气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2、哪个厂家先来介绍自己生产的新型玻璃,注意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藕断丝连”的意思?变色玻璃是怎样随着阳光的强弱调节室内光线的? 板书,小结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三、小组汇报交流
1、把本组讨论的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2、别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
3、教师给予概括总结。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能概括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大概概括出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体会自己不明白的句子意思。
3、理解主要句段。
二、重点讲读,体会写法
1、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l自然段,从中找答案.2、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3、学生汇报,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关系.(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了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由于金属丝网和电源相接通,同时又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才使得它有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4、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指导朗读句子.(“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5、思考: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说一句话吗?)
三、思考讨论:作者在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先用分类说明法将新型玻璃分成哪几种;介绍每种玻璃时,又采用描述说明法.)
四、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
五、完成课后练习。
六、小结
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12、假如没有灰尘
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学会辨证的看待事物.3.巩固本单元学到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准备:
1.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课前作业:
1、预习生字。
2、熟读课文,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新型玻璃,知道了它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许多帮助,我们都对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感到欣喜,可你们知道吗,我们身边最不起眼的灰尘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呢.二、生字卡片.三、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四、查字词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勿、尘埃、拂拭、饱和、依附、湿漉漉、朝晖、日晕、单调.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出示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五、指名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1、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A、出示自学提示.a.默读课文,看看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b.与同组同学互相交流.B、全班交流汇报.a.灰尘的特点:(1)小.(2)来源于土壤和岩石.(3)在空中飘浮.b.灰尘的作用:(1)反射光线.(2)反射光波较短的光线,吸收光波较长的光线.(3)灰尘具有吸湿性能.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况呢? 出示句式:假如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六、小结说明方法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列数字、做假设.)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
口语交际·习作三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表达、应对、倾听、提问等语言能力.2.运用本单元学习的说明方法,学习写一篇说明性的文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他买下来吗?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二、精心准备
熟悉“商品”.对你的“商品”进行全面了解.从外观、规格、用途、使用方法以及价格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找出产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准备做精彩的描述.面对“顾客”,你用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言推销你的商品,请做好充分的准备.思考“顾客”针对产品会提出那些质疑?你将如何解答.三、小组试买
在小组中试着推销你的商品,让同学们针对你推销产品的内容、语言、语气、表情提出中肯的建议.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四、班级特卖场
每组选出最优秀的“推销员”,推销自己的产品.“顾客”认真聆听“推销员”的介绍,对产品提出质疑.16 耐心、机智地回答“顾客”的问题,抱着既对消费者负责,又对产品负责的态度.五、总结
1、评出最佳“推销员”.2、你认为怎样才能够做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优秀推销员的标准是什么?)
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认真聆听同学们的建议,合理采纳.第二、三、四课时习作 讲评作文
一、确定习作内容
1、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2、确定习作内容.二、作文指导,怎样写说明文
1、回忆一下说明文和一般的记叙性文章有什么不同.2、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3、你准备从哪些方面介绍物品,用上哪些说明方法?(你的物品有哪些特点?如:外形、质量、用途、价格等,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4、可以适当运用一些资料,但不要大量抄录.三、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修改,完善习作
五、教师给予写得好的给予表扬,并在班上作范文。
教学意见及建议:
成果共享: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第五课时 回顾·拓展三
学习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课外书的兴趣.课前准备: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学习列表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一些说明的方法,你能填写一下这张表格吗?(课文中涉及到的尽可能都填上.)说明方法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课文中的例子
二、除了课文中的,在其他的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你还能找到吗?
三、除了以上四种方法,你还发现什么好方法了吗?试着填一填.说明方法 举例子 用数字 做比较 打比方
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四、除了用表格的方式小结单元的学习内容,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五、日积月累
1、读读这首小诗,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2、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和你的同桌说说.3、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向大家推荐推荐.六、课外书屋
1、默读课外书屋的介绍,明确阅读要求.2、你喜欢《森林报》吗?挑选你印象最深的章节介绍给同学听.教学意见及建议: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蝴蝶谷”名称的由来,凭借课文想像蝴蝶谷迷人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
1. 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2. 重点字的书写指导。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简介课题:两山之间的部分称“山谷”,有的山谷聚集着大量的蝴蝶,称“蝴蝶谷”。台湾的蝴蝶谷最为著名。
二、预习课文,检查字词。1. 生轻声读课文,要求: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和词语多读几遍。同桌合作,相互检查字音是否正确。2. 再读课文,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3. 检查预习词语和生字。
4. 随文识记生字、理解词语、有语气的朗读重点句子。师:听说要去蝴蝶谷观光,生字娃娃们可高兴了!“赶”在哪句话中?找出来读一读。
蝴蝶们是怎么赶来的?“赶”字怎么记?(指导识记方法并扩词)它们千里迢迢赶到这里聚会,心情怎样?这句话该怎样读?(指导朗读)
识记生字:丛、季
小结:识记生字的方法有很多,要学会科学地选择最合适的方法。1. 师:赶来聚会的蝴蝶多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理解词语:色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你能读出来吗?
2. 师:为什么每年春季会有这么多的蝴蝶赶到蝴蝶谷呢?读第一段。
识记生字:源、茂、祖
3.“撒”在哪句话中?读一读。怎样记?(情景记忆法)识记二类字:瓣、缤纷 指导朗读。
4.喜欢黄蝴蝶吗?找出描写颜色的词(金光灿灿)。识记生字:耀、景(组词说句子)
5. 师:蝴蝶谷迷人的景象吸引了大批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齐读最后一段。
识记生字:批、翩
6. 回顾全文:台湾的蝴蝶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识记了生字,理解了词语再读课文,会更流畅。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课文吧。
7. 写字指导。
针对学生指出的难字,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描红,重点练习四个字。
8.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台湾的蝴蝶谷 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 五颜六色 迷人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以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为主线贯穿全文。重点放在识记方法的指导与运用,让学生学会科学地选择恰当、有效的方法识记生字。教师适时地总结、提炼,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拓展识字方法(如:“情景记忆法”)是本课的一大亮点。在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语气地读好重点句子,进而理解整篇课文,体现了《课标》中低年级以识写字为重点的阅读教学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台湾的蝴蝶谷》集体备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在美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写会剩余生字,做写字作业。
3.养成积累的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4.进一步感受台湾蝴蝶谷的美。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学具准备:课本、四线方格本、词语积累本、铅笔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生字 a.开火车读生字 b.齐读生字
三、背诵课文 1. 第一自然段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 a.填空 b.齐读第一段 2.句子一:
师:听说蝴蝶谷里的蝴蝶很多,这么多的蝴蝶是怎样聚到山谷里来的?
“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花丛,()树林,()小溪,()山谷里来聚会。”
a.指名填空 b.指导美读 c.背诵句子 3.句子二:
师:这么多的蝴蝶聚到了这里,于是山谷里出现了这样的景象: “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种的蝴蝶,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灿灿,十分壮观。”
a.指名填空 b.指导美读 c.背诵句子 4.句子四:
“有的山谷里有几种蝴蝶,上下翻飞,五彩缤纷,就像谁在空中撒了一把把五颜六色的花瓣,随风飘来,又随风飘去。”
a.齐读句子 b.指导美读 c.背诵句子 5.背诵整篇课文
师:蝴蝶谷美吗?课文写得也很美,想不想背诵这篇课文?
四、写字
师:优美的诵读令人陶醉,一笔好字同样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下面我们来写字,好吗?
a.做好写字准备
b.观察剩余字,描红。
c.布置作业,每个生字抄写两遍,要求:书写工整,笔画舒展,字体大方。
五、积累
挑选备课中你喜欢的好词抄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六、结束 教学反思:
课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 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计算乘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熟记5的乘法口诀
2、学会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谈话:小朋友们,中秋节就快到了!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准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娱晚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不过,在去动物园的路上设有许多关卡,只有闯过所有的关卡才能参加它们的活动,小朋友们敢不敢去闯一闯?
二、巧设练习、巩固知识
1、第一关:背口诀
师描述:在通往动物园的路上,第一个关卡边站着一只小蓝猫,它要求每个小朋友都能熟练地背出1-5的乘法口诀方能过去。
(1)师说生背:老师说出口诀上部分,学生背得数,如:师说“三五( )”,生背“十五”。
(2)生说生背:同桌两个同学练习,左边同学说口诀上部分,右边同学背得数,然后再调过来练习,每人练习5次。
(3)看算式背:师拿出一个算式,比如:4*5,5*4学生背出口诀“四五二十”,答对的老师给予激励性评价,答错的再答直到答对为止。
2、第二关:写算式
(1)谈话:小朋友们刚才熟练地背出了乘法口诀,顺利地闯过了第一关,可是嘟嘟熊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它说:看到了口诀“二五一十”,你能想到什么?想对了才能过第二关。
A:学生自由想,想到什么说什么。
B:学生汇报。
C:老师引导学生想出两个乘法算式。
(2)每个学生出口诀考同桌同学:(填下表)
乘法口诀 对 应 算 式
后由出题人进行批改、打分。
3、第三关:填数字
小朋友们来到了一座独木桥,桥头的精精兔手里拿着两块木牌,说:“哈哈,想过独木桥,先把木牌上的数字写上才行。”
(1)学生独立填写课本练习二第4题。
(2)组织学生汇报并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4、第四关:比效率
我们过了三关,现在来到一棵苹果树下,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狮子壮壮说同学们只有算得又对又快树上的苹果才归大家。(苹果树上挂满了练习二第5题算式。)
(1)计时3分钟,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前十名每人奖励3个苹果,第十一到第二十名每人奖励2个苹果,其他的同学每人奖励1个苹果。
(2)学生比赛后进行反馈,对有错的了解原因,并给时间让学生纠正。
小结:好了,今天玩通关的同学举举手,你们可以去参加晚会了,开心吗?其他同学我们下节课继续加油吧!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5*5 4*3 3*3 4+4
2*2+6 3*5-10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陈志海 朱殿祥 闵燕妮 凌加宝 徐文兰 吴兆和xkb1.com
开发区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9月16日
课题: 练习二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 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闵燕妮
教学目标:
1、会分析乘法解决问题中数与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的叙述能力。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老师要在家招待客人,准备了一些桃子和花,你们能帮老师算算要多少吗?
出示第六、七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第8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统计对错情况,了解错误原因。
3、第9题
出示题图,观察图,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统计对错情况。
4、第10题
出示题图,让学生自己读题,理解。
师:老师觉得都不用算,只有一辆汽车,就是四个轮子。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独立解答后,教师组织集体交流订正。
5、第11题
出示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
组织学生一个一个,逐个提问,解决。
板书设计:
www.xkb1.com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关键词:集体备课,微课,实效
集体备课是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的一种教研形式。但有些教师对集体备课认识不足,甚至持一种应付了事的态度,传统的集体备课经常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微课的出现,让这种“内容短小、教学价值大、针对性强、数量众多、使用灵活”的教学资源形式受到广泛认可与欢迎。将走过场的“集体备课”与“集体微课资源开发”有机整合,不失为解决低效集体备课的一种有益尝试。
一、传统集体备课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一)一成不变的形式,让集体备课走向形式化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研活动形式长盛不衰,但多年的实践中也发现有些教师非常依赖集体备课,甚至出现了“摊派式”集体备课,即备课组内每位教师各备若干单元,再将各自的备课稿合并共享,谓之“集体备课”。这样的集体备课不仅无法达成“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共同思考,经验分享”的目标,更无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素养提升。
(二)过于统一的目标,让集体备课走向模式化
集体备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同步教学,即实现不同班级任课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方面的统一。由此,“统一”也成为许多教师为集体备课贴上的标签。如统一的教学进度、目标、重难点、作业和测试;统一的教学模式:导入——揭示知识点——小结等。“统一”并不完全不好,但实际操作中有些“过于统一”的做法却会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被弱化、被忽视,本应丰富多彩的课堂也因此变得千“课”一面。
(三)权威至上的研讨,让集体备课成了“一言堂”
由于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中的“领导地位”或部分资深教师的“专业权威”,使其他教师不敢或不愿畅谈自己的真实想法,发表见解。也有个别优秀教师出于保留,不愿意把自己好的教学经验与做法拿出来与其他人进行分享。长此以往,教师的创造力难以发挥,教师参与集体备课的积极性严重受挫。
二、“微课”导向集体备课及其优势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流媒体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精心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为便于分享、交流和重用,微课资源包除了微视频,还应包含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及其源文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1]。
(二)“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
“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是指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重点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运用集体智慧和不同的能力特长(如信息技术、摄录技术、编导技术等)设计开发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视频课程。“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要求选题简明,重点突出,设计合理,逻辑清晰,趣味性强,能达成教学目标。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优势
从宏观来看,开展基于微课的网络教研(包括说课、上课、评课和分享交流),将成为提升网络时代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教研能力,进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对新型教、学、研形式的呼唤,它将集体备课的成果以“微课”形式显性化,为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新型个性化学习方式和网络教研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积累和资源。
三、“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步骤及做法
(一)制定计划,初步分工
制定集体备课总计划,根据教材确定适宜以“微课”形式开展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各次“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及成员,并由主备人对成员进行初步分工。
(二)微课预案,集体研讨
主备人提前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本次集体备课制作微课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提出问题或设想;组织成员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修改和重组,使教学内容更精简完整、教学目标更明确集中、教学形式更多元、表现方式更多样,整体设计更适合以微课方式呈现。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写好“微课”设计预案或微课制作脚本,具体内容可包括:微课基本信息、知识点名词、学科类型与教学对象、上课时间长度、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与环境、教学过程等。
(三)媒体设计,明确定位
媒体设计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课最终的效果。优秀的构思加上视听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才能最终产生一个高品质的微课。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以及混合式微课。微课设计伊始,要明确所设计微课的类型,为后期制作打下基础。如《用量角器画角》微课重在讲授利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和学会利用画角步骤画出指定度数的角。其设计特色就是运用电子白板提供的量角器、直尺工具,方便地画出各种角度的角。关键点在于如何对齐量角器,如何读出量角数,以及如何标示角的度数。所以,采用摄制型、录屏型、软件合成式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混合式微课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分工合作,集体制作
微课专家胡铁生老师认为:“屏幕录制软件(CamtasiaStudio)+PPT”的制作组合是较好的微课制作模式之一。他指出:用屏幕录制软件可以完整地录制PPT课件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同步讲解、操作过程、背景音乐等),在准备精心设计的PPT课件后,只需设置好音频和摄像头、屏幕像素、灯光设计、环境调适、熟悉讲稿、理清思路等准备工作后,教师只需要按一下“录制键”就可以完成微课视频的自动录制[3]。主备人根据团队人员特长,发挥优势,按照微课制作流程分配各项任务,分工合作,完成制作。
(五)细化环节,精益求精
微课主体制作完成后,可在微课的亲合度、美观度、趣味性等方面再加以斟酌,提高其“适用性”。如加上舒缓轻松的背景音乐;教师讲解注意抑扬顿挫、语速适中、言简意赅;还有在图文并茂、色彩搭配、文字错落、动静有致等方面巧用心思,使微课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等。特别指出的是,微课是面对个体,而不是面对群体,所以更多使用“您好”、“您”等称谓,不用“大家好”、“你们”等。
(六)完善配套,合成发布
除微视频外,完整的微课还需要集体备课团队提供与之配套的辅助资源,即微教案(学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等。集体备课的主备人对团队进行合理分工,由不同人员制作完成相关配套资料,再经由集体讨论后确定最终版本,这些资源与微视频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微课发布到网络上,形成交互性良好、方便易用的教与学资源包。
四、“微课”导向集体备课的效果
(一)形式多样,成果丰富
改变了原有以文本输出为主的单一集体备课成果展现形式,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让“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成果更丰富多彩、更具应用性。较好地克服传统集体备课的成果重在指向“教”的不足,“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的产出可供学生直接在线学习,也可同步发布到网上供师生家长随时点播、交流和评论。
(二)分工合作,各展所长
充分发挥了备课组内所有成员的特长,避免“一言堂”。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较易把握教学重难点和主线,可为“微课”选择最佳的切入点、设计最优的教学环节;年轻教师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把握较熟练,能够较快速完成视、音频的摄录及后期制作、发布等工作。新、老教师在“微课”导向的集体备课团队中实现了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三)与时俱进,建设资源
【关键词】网络环境 集体备课 小学语文 模式
一、前言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础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个人“单兵作战”的备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把教师们从繁重无用的抄写中解脱出来,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教材,探讨教法,辅导有困难的学生,特别是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经过我们课题的实践研究,认为下面几种类型的集体备课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模式探析
(一)组建团队,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因为网络集体备课是传统集体备课方式的一种创新,它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避免了语言霸权现象,扩大了校本研修的辐射面,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较好地解决了目前学校单年级单班集体备课难这一难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和老师可以通过在中国教师行动网创建“小学教研工作团队”,组织教师开展网上“五步式”集体备课。
(二)加强网络构建,发挥职能监督作用
为了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另一方面积极构建集体备课网络,明确职责。首先,由教研骨干承担团队的管理员,主要是组建团队,邀请全体小学语文教师加入教研工作团队,并通过层层培训、督促、指导教师参加网上集体备课,重点完成语文学科的“专业引领”这一环节;学校教导主任担任审核员和监督员,依据“五步式”集体备课程序,审核学校主备教案或督促教师按时参加集体研讨;全体语文学科教师采取轮流主备的方式、上传主备教案、参与集体研讨、主备修改并上传集体研究的教学预案,同年级语文学科教师进行个性化修改(二次生成)、课堂实践及教后反思。这样各个环节均有人负责把关,管理员实施全程监控,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控,保证了集体备课的正常运行。除此之外,为使教师们在其他时间教学研讨的更方便快捷,团队还可以建立QQ群和微信群,保证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教研员及学科专家们随时进行交流探讨,解决教学中的困惑疑难。
(三)确保网络集体备课的规范有序
为了确保网络集体备课制度化、规范化。在实施网络集体备课之前,可结合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加强和完善集体备课的指导意见”和本地实情,制订《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制度》,民主制订、共同遵守。对那些不参加集体备课的和没有精心准备的、不参加集体研讨或虽参与了研讨但处于应付的以及不按要求上传集体研究预案、拒不承担任务不服从安排的、不进行个性修改和反思的、上传不良信息的教师,可以将网络集体备课情况与其本人师德考核、年度考核挂钩。
(四)提高网络集体备课质量
1、要突出主题,保证集体研讨有方向、上质量。
紧紧围绕“落实生本教育理念,构建和谐高效课堂”这一主题,敦促教师牢固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构建,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能力。
2、要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重视教师课中的自我监控,课后的静心反思,在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的过程中,或给予自我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3、要加强研究、改进完善。
在网络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每周组织教师进行1—2个课例的研究,在与教师们频繁的网络交流中,在与教师们面对面真诚地探讨中,在不断地总结与反思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便于进一步完善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调整策略,改进方法,确保网络集体备课效果。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的几种模式
(一)主讲式模式
主讲式集体备课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或主题,采取一人主讲,众人研讨的集体备课方式开展的集体备课活动。主讲式集体备课是教师比较喜欢的一种集体备课方式。众人齐心协力打造一份优质教学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这个过程是教师学习提高的过程。但也容易产生为他人备课,事不关己的心理,在集体备课前准备不充分,从而影响了集体备课的效果。因此,组织者在其中充当起重要的角色:一要明确要求;二要帮助教师建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并转化为每个组员的一种需要;三要随时调控集体备课的进度和研讨的氛围和状况,这样才有利于知识的分享与创新。
(二) 专题式
专题式集体备课是指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的专题性集体备课活动。如围绕 “如何制定有效教学目标”、“识字教学建模研讨”、“课外阅读课内指导” 教学策略研究等方面开展活动。 主题式集体备课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提炼研究的专题,以专题形式开展,目的性和针对性强,教师的参与度高。主题式的研讨更有利于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外显,有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如果有更多的优秀教师参与,有利于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三) 竞争式
竞争式集体备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在校内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校际间通过互动研讨,对校级的集体备课成果进行评价的一种区域集体备课方式。这种集体备课方式最大的优势是能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评研的过程也是教师交流学习教学知识的过程。这种模式可用于选拔和评比的竞争性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评比,教学目标设计评比等活动。
(四)引领式
引领式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学科核心组和中心组等优质教师的作用,对指定的新教师进行研究教材、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促进其专业成长。这种模式主要是应用在新教师的培养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使用优质资源——核心组和中心组成员,他们代表着区内最高学术水平。事实证明,使用优质资源进行集体备课,效果相对较好。劣势在于 一是优质资源有限;二是优质资源容易变成一种权威。尤其对于新手教师,这种 “权威” 容易限制教师的个人思考,不利于教师个人知识的建构,更不利于知识的传递与分享。
(五)互惠合作式
【小学集体备课教案模板】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集体备课09-09
小学英语集体备课表10-19
湖洋中心小学集体备课制度07-15
2024年复兴小学集体备课计划11-24
拂晓中心小学常识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07-25
小学英语组教研工作与集体备课计划11-03
初二集体备课教案05-30
集体备课教案数学11-14
化学电源集体备课教案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