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英雄初一作文(共11篇)
在四川大地震中,出现了很多人为救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通过网络了解了之后,我感慨万千,于是就用笔写了下来。
在地震中,有很多人流离失所,有很多人身受重伤,还有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不过与此同时那些人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为他们为救人而牺牲,他们其中更有一些还只是孩子;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家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心意,不论是钱还是物品。这些都见证了我们中华人民团结互爱的伟大精神。 有一个在地震发生时还在上课的少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叫辉(化名)。他有一个好朋友,但是由于地震前的.那件事,使他们之间仿佛隔了一道透明的墙,当年的友情似乎已烟消云散。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辉的朋友(他)并没有想起辉,拼了命的往外跑,却被强烈的地震震倒了,昏了过去,清醒过来时他被废墟压在了下面,于是奋力往外爬,却在无意中摸到了一个人的腿。“你是谁?”他问。“是我,辉!”那人说。“你快爬出去,挡在我前面,我出不去了!”“我的腿被压住了。”辉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用拳头猛砸了一下地面,无奈只好忍受,但这一忍就是三天三夜。他开始有了一种虚脱感,推了推辉问他怎么不说话。辉说,少一句话,多一份体力。“我觉得自己快不行了,渴得要命。”他绝望地说。“给。”辉递给他一瓶矿泉水。他一阵狂喜,咕咚咕咚大喝起来。“少喝点,我们也许还要坚持几天。”辉说。等他意识到时已经喝了一大半了,于是对辉说:“再给我一瓶!”“没有了,一人一瓶。”他只好闭上眼睛,等待救援人员,渴了才喝一口。等到地震发生130小时后,废墟被扒开了,他被救了出来。当他问起辉的情况时,才得知辉已经过世了。他心中顿时觉得过意不去。一记者问他是怎么坚持130小时的,他回答说是那瓶矿泉水。记者显然很不满意,问他为什么他的朋友没活下来。另一名记者问他:“你难道没把自己的水给朋友喝吗?”“不,不是的。水是辉给我的,我们一人一瓶。”那名记者摇了摇头说现场只发现一个矿泉水瓶。他心中蓦的一震,甚至比地震还要强烈。
关键词:5.12汶川地震,英雄原型,初期报道,叙事结构,层面
灾难性事件是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从以往的研究来看,学者侧重运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灾难新闻报道进行分析;运用叙事分析方法对灾难新闻进行的研究,通常也主要侧重对叙事话语、叙事人、叙述的视角与框架等方面的分析。本文运用“原型批判”为基础理论对汶川地震的初期报道进行叙事结构层面的分析。
一、原型理论与样本选择
(一)原型理论及英雄原型
“原型批判”是一种文艺批评方法,其代表人物柏拉图认为原型是“理念”和“范式”。 (1) 而荣格指出:“人生中有多少典型情节就有多少原型,这些经验由于不断重复而被深深地镂刻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之中。” (2) 弗莱说:“我把原型看作是文学作品里的因素:它或是一个人物﹑一个意象一个叙事定式或是一种可以从范畴较大的同类描述中抽取出来的思想。” (3)
本文引用曾庆香对原型的定义,即原型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典型的、反复出现的意向、象征、人物、母题、思想,或叙述模式即情节,具有约定俗成的语意联想,是可以独立交际的单位,其根源既是社会心理的,又是历史文化的。 (4)
任何文明、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英雄意象。这些英雄意象深深地渗透在传统文化之中。在上古神话记载中,“英雄”总是伴随着灾难跃出,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在那里英雄被赋予了神话色彩。到了汉代,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完善,灾难中的英雄人物在政治神话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英雄被政治化,英雄原型被渗入了权力意识。
英雄原型不是具体的人或是先天精神,而是人类面对自然、社会感到无助时,渴望有强大力量出现的情感的模式化,是一种体系的保护者,一种突破性的刚性力量,是人们战胜灾难的领导者、保护者与精神支柱。英雄原型的出现与人类渴望被救助,渴望向超人靠拢的心理需求紧密相关,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社会心理基础。
(二)样本选择
本文从叙事分析角度出发,结合原型批判理论,以《华西都市报》2008年5月13—17日头版头条为研究对象,对5.12汶川地震初期报道进行分析。
二、5.12汶川地震———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英雄”原型
由上表可知,这五篇报道主要叙述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英雄不畏艰险,带领人们战胜灾难的故事,符合“灾难———救世”的叙事原型;同时新闻文本也主要呈现了诸如“英雄”、“恶魔”等原型。本文主要侧重对“英雄”原型分析。
(一)灾难新闻报道中的“英雄”原型
目前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有三个报道侧面:灾难性事件本身、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 (6) 西方媒体往往把灾难性事件本身及其受害者作为报道主体,以满足受众对灾难性事件及受害者的关注。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灾难新闻报道初期,往往把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作为报道重点,各级领导及救援者充当着带领人民战胜灾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英雄角色。
(二)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5.12地震灾难新闻叙述方式
1. 地震报道中的人物及其扮演的角色。
(1)各级领导干部、解放军、医生:英雄
这五篇新闻报道主要围绕地震后,温家宝、胡锦涛第一时间奔赴灾区,领导抗震救灾及灾区领导干部、解放军、医生的救灾活动展开叙述。在整个新闻叙事中,他们担任着英雄的角色。
(2)灾区群众:弱者、需要帮助的人
地震发生后,灾区群众是最大的受害者,这五篇新闻并未对灾区老百姓情况进行详细叙述,他们只是作为国家领导慰问的对象、抢险队员救助的对象、医护人员救护的对象。灾区群众在整个新闻文本中是需要帮助的人,是作为一种被动者和弱者的形象出现的。
2. 地震报道中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新闻叙事。
通过对样本中角色的分析,可以看出以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角色是进行抗震救灾的主动者,是新闻叙事的重点、中心。新闻文本主要叙述各级领导、解放军和医护人员想尽一切办法进入灾区进行救援的行为;主要描绘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分别奔赴灾区指挥工作慰问群众,抢险人员分秒必争进行营救的场面;主要以直接引用“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一切努力施救……增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消防特警……赶赴灾区一线”,“要千方百计安排好灾区群众生活……”,“要抓紧抢修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7) 等话语来呈现“英雄”叙事。
由此可见,在地震初期,整个新闻文本对以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角色的关注程度远远甚于灾难本身及灾难受害者。灾区群众和地震本身都成为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新闻报道的背景。
(三)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灾难新闻叙述方式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叙事方式符合我国对灾难事件的叙述模式,有一定的历史延承性,符合我国大多数民众的心理需求。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灾难新闻叙述方式在突发事件初期起到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1. 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符合灾难初期人们的心理需求。
程金城在其《原型批判与重释》中提到缺陷是产生理想和创造欲望的内驱力,是人要创造幻境并借助物象寄托自己希冀与情感的直接动力,也是原型生成的内在原因。 (8) 当人类面对灾难时,就会产生一种生理性匮乏,产生对自身强大力量的需求感;人本能地渴望更为强大的“超人”出现,而几乎每个人都渴望自己具有这种超能力。但由于社会地位和个人的能力所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有这种能力,因而,大多数人就会选择向权威靠拢。因此,以“英雄”原型为中心的灾难新闻叙述方式,使得无论是灾区群众还是普通读者,都能从新闻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英雄带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的力量与信心。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中,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社会舆论环境良性运行。因此,这种新闻叙事模式对稳定民众情绪,抗震救灾具有积极意义。
2. 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一国的“软实力”。在5.12地震报道的初期,媒体主要报道了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们带领人民战胜灾难的行为。国家领导人的一举一动代表了国家形象,他们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向世界展示出一个反应迅速、敢于担当、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国政府形象。面对灾难,以国家领导为代表的“英雄”们把人民的生命安全放在头等位置,他们“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和行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同时,媒体通过各种传播形式,把政府应对措施传递给民众,取得全社会的支持与配合,让民众和政府共同应对灾难,避免了谣言的流传,形成了化危机为转机的舆论氛围。政府通过媒体第一时间发布灾情,提升了中国政府和媒体的公信力。这种以“英雄”为中心的叙述模式,有利于我国政府掌握话语权,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一个公平透明、及时高效的政府形象。
本文以四川汶川5.12地震初期报道为文本,简要地分析了灾难新闻报道中英雄原型的运用。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媒体在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初期,侧重点放在灾难性事件引发的政府或社会行为这个侧面,对灾民的具体情况并未详细叙述。政府与救援者作为英雄原型的置换变形被着重描述,符合“英雄”原型为中心的新闻叙述模式,这种模式既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符合人们面对灾难时,渴望救助,渴望向英雄靠拢的心理需求。这种叙述模式在诸如地震之类的突发事件初期起到了良好的新闻宣传效果,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增强了人们战胜灾难的信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把握国际舆论主动权,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当然,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报道早已不是“高、大、全”,而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较为客观地反映事件本身。在新闻报道的中后期,新闻报道的重点也将向灾难事件本身及受灾群众转移,以“英雄”为中心的新闻叙述模式也必将发生变化。
因个人时间、能力所限,本文只对《华西都市报》一份报纸进行研究,样本单一;仅选取地震初期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难以反映事件的全貌,这都是本文的不足。
注释
1 (8) 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M].东方出版社, 1998:5, 190.
2 霍尔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入门[M].上海:三联书店, 1987:44-45.
3 (4)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26.
4 (5) 在五篇报道中, 温家宝和胡锦涛主持的会议及他们的话语为主, 因篇幅有限, 无法详细展现.
5 (6)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5:229.
你们还能记得那个老头子吗?他跋山涉水经历40多年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了上万种植物与动物,对医学方面颇有成就。他的下半辈子基本都在喂这一项目付出。他就是唐代的李时珍。
自从《草本纲目》出集,各地的医生都开始纳用李时珍结出的方法。从而,人们的许多病都医得越来越好,有许多人都被救活。李时珍饿到人民的赞赏,但又有谁能体会得到他在精心观察,细心研究的过程,不管天气如何,李时珍每天准时外出,早出晚归,常常忘记吃饭睡觉。
也许有的人很羡慕李时珍他们被众人赞颂,那你们是否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能受到众人的追捧吗?这就是所谓的英雄背后英雄事。就是每个英雄身后都有一种共同的英雄品质与精神!
李时珍这么辛苦研究医学为的是什么?韦德不就是以后人们的医学能有更好的帮助,希望能帮助更多生病的人,使他们重获快乐。每一个英雄人物韦德都是人们群众。难道其他英雄不是也存在着这些精神品质吗?
虽然每一个英雄人物不能像现代明星一样被我们天天口边说,但并不代表他们的英雄历史从而小时。他们的英雄历史早已封存在中国历史上,并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人是他们。他们的精神品质也跟随着时光不断传流下去,使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魏国争光,为社会付出。
既然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如此多,那我们为何不用行动去报答这些英雄。从现在这刻起,好好学习,不断增强自身能力。长大了,为国争光,在社会中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唯有这样,我们才对得起心目中的英雄。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让世人震惊的8级地震。瞬间,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昔日美丽的城市在那一刻成为废墟,多少灿烂的笑容定格在那一刻!多少美丽的故事成为永恒!痛失亲人的同胞肝肠寸断,欲哭无泪,地震使天府之国——四川变成了人间的地狱!但,坚强的四川人民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倒!顽强的华夏儿女没有屈服震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方支援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在残酷的背后,很多老师的壮举如同黑暗中顽强的一柱烛光,刺破了那残酷的黑暗。他们用生命雕刻出师德丰碑;他们用舍生忘死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师爱的崇高与伟大;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抒写了无数震撼人心的悲壮史诗,给世人留下了无数温暖人心的感人事迹。德阳市教师谭千秋毅然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在地震时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招呼所有学生快跑,自己却留在了最后;什邡市小学教师袁文婷为了救学生,将自己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26岁„„一个个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撞击着我的心灵,一幕幕悲痛的画面让人泣不成声;一桩桩惊心动魄的英雄故事激励着活着的每一个人。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舍己为人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也许,地震中,像这样英勇无畏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鲜为人知。但在危难面前,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人的安危,而不是自己。也许,正因为有了这种无私无畏的高贵精神、这种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人性光辉、这种对他人生命的无限敬畏、恃重、关怀与爱护,我们在看到这些报道时,才都不禁心生敬意。回想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是崇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而那一刻,这些老师确实担负起了一个父母的责任。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大多数也很文弱,他们平时也许有一丝迂腐,他们或许怀揣家国情怀但是平凡朴实,但是在危难降临他们所培育的孩子身上时,他们所显现出来的勇气,所显现的责任感,气贯长虹。他们用鲜血告诉我们,老师守住了自己的荣誉。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他们所传授的内容,他们自己身体力行。我们不能苛求每个平凡的人都用崇高的品德感天动地。但我们可以套用一首歌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作为教师,作为育人的使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我们要以抗震救灾英雄教师为榜样,以对学生的挚爱、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发扬奉献精神,做一个有道德的,无愧人民的光荣教师。
有一天中午,雨来独自待在家里念书。突然,区里的交通员李大叔跑了过来。他藏在一个地洞里,雨来把盛着糠皮的缸堵住洞口。这时,鬼子们已经冲进了前门,雨来赶紧往后院跑。可最终,还是被鬼子抓回了屋。
鬼子把雨来家搜遍了,也没能找到交通员。鬼子问雨来,雨来说没看见。鬼子想利用糖和金戒指让雨来屈服,和事实证明,他们想错了。鬼子十分气愤,对着雨来一统拳打脚踢。这时,他又看见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激励着雨来,让他咬着牙不屈服。鬼子只好qiang毙雨来。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扑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之锯掉才能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29岁的搞笑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住了生命之门。
“英雄少年,少年英雄”地震中许多的少年小英雄做出了不朽的事迹。
正如小林浩一般,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他在教学楼走廊里,被上面走滑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作为一名班长,他在将要倒塌的废墟下,带领着同学们一起唱歌,战胜恐惧。爬出废墟后,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他立即把她背到了安全地带。紧接着,他又一次返回了废墟,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林浩的头部被砸伤,手臂严重拉伤。当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后,他拒绝救助站的人员帮忙,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七个多小时,安全撤离。除了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英雄,为抗震救灾也做了不少贡献。
你不慕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甘心深居简出,过平淡简朴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你的生活乐趣所在,那美丽迷人的桃花源如你的心灵一样传奇,散发着醉人的芬芳,征服了世人的心。这种品质在如今的社会更为可贵,当“人生最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人活着,钱没了”被当作口头禅广泛流传时,拜金主义早已势不可挡地袭击整个地球,人们不断地追求着,追求着……奢侈的物质享受好精神追求划地为王,只有“不慕名利”才能拯救世人于水火之中,不必强调过多的理由,你的出现便意味着胜利。
仕途的不顺没有使你颓败,“看得开”成就了你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你不会“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你用自己的付出收获了“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的喜悦。你不会同苏轼一样“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让你更加自在洒脱,不必有太多的牵念,你的耕耘将你推向自在的天空。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饮酒是你创作绝代诗篇的源泉,“提壶挂寒柯,远望何复为”。美丽的景色加上醇香的佳酒,真是神仙般的生活,也是因为酒精的作用让你徜徉于“吾生梦幻,何事绁尘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多么地快活,不必有过多的牵绊,煮酒景观足以冲淡悠然。
陶渊明,我心中的英雄,隐居他方不代表你没有流芳百世的资格,你的佳篇,你的耕耘,你的饮酒豪情足以触动我的每一根心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柳先生,英雄先生。
随着刺耳的警报声,我们的心立刻被恐慌占据了,我们绝望地躲在桌子下,用书包挡住头部。顿时,我们的五脏六腑仿佛都在震动;桌子在震动,椅子在震动,教室真震动,连黑板也在震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在震动。
“轰隆隆――轰隆隆――”
我抱紧我的头部,望着这摇摇欲坠的世界,我能做些什么呢?我只能默默的蹲在桌子下,只有盼望着奇迹的出现罢了。
喊有什么用?默默的等待是漫长的。每个同学的脸上都呈现出从未有过的恐慌。我不禁缓缓抬起头来,看着这愈发昏暗的天空,我的眼中充满了绝望――我们在六楼,即使没有被砸,也逃不下去的吧。
“轰隆隆――轰隆隆――”
晃动愈发剧烈,到处充满着深沉的、仿佛魔鬼喊叫的声音,死亡的恐惧顿时笼罩在我们心头。
地震终于消停了一会儿,第二次警报响起了。我们趁着这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迅速列队,下楼。楼道里没有一点活人的气息。我们在队伍的末尾默默地等待着,一动,不动。
五分钟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操场,可就在这时,那个恐怖的声音再次响起了:
轰隆隆――轰隆隆――
只见整个教学楼朝我们这边倒了过来……
……
当然,这不是真的。今天是愚人节,这是一次普通的地震演练。
“轰隆隆――轰隆隆――”
今天是清明节,大清早,爸爸和我来到霞山脚下,沿着那长长的石梯拾级而上,忽然间,一块大石碑出现在我的眼前,爸爸说那是一块纪念碑,它记载着以前许多英雄烈士的光辉事绩,让我充满爱国精神,也学会英雄们不屈不挠,坚持到底那种可歌可泣的精神。
我兴奋地跑向纪念碑,爸爸说:“你要认真看看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迹,向他们学习,也好趁今天清明节,给这些英雄们叩个头,没有他们,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了”。我没等爸爸说完,就看起来了,高大壮严的纪念碑上刻满了无数的名字,我怀着好奇心问爸爸:“这些人是谁啊?”。“他们是保护中国人民而牺牲的英雄烈士,他们有的为了救人,有的为了打败敌人,特别是打日本鬼子,而流血牺牲,他们是英雄好汉”。爸爸说完就开始讲他们的英雄故事。听着这些故事,看着纪念碑上的英雄画像,我仿佛置身在战争的时代,见到各位英雄不惜一切冲上去和敌人拼搏,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与爸爸一起看的电影:《血色湘西》,里面的人民英雄本来过着安静幸福的生活,但日本鬼子却用飞机、细菌战、刺刀来侵略中国,杀害很多中国人民,血流成河,妻离子散。就是这些英雄们,奋勇当先,不怕死亡,顽强作战,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战争的胜利。我是一名中国人,看见日本鬼子来伤害我们的人民,恨不得自己冲到战场上和鬼子做个了结。
我那颗愤怒的心总是不能安静,这让我的拳头握得更紧更实,我们的英雄烈士,不怕敌人,舍生忘死,勇往直前,这种精神令人感动,值得学习,我一定要领会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不怕苦不怕累,学好本领,将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亲爱的林浩:
你好!
我和你的岁数一样,看过你的事迹我深受感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仅仅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你们美丽温馨的家园,顷刻间,都变成了废墟,一切的一切都不复存在了。而你那时却用你弱小的身体救出了两名同学,自己也为此还砸伤了胳膊。林浩!你好棒,你太了不起了!地震过后,你们有的失去了亲爱的家人,而变成了孤儿无依无靠;有的失去了手和腿儿变成了残疾......但幸运的是你们自己还活着。
不知你们现在过得怎样?是否有打发遮雨?是否有衣服御寒?是否有棉被入寝?是否......想起这些我就如鲠在喉。我衷心希望你们能忘了那些伤心的事,天灾无法避免,一切从头开始。想想自己快乐的童年,想想和同学们开心嬉戏的时刻。不要再去想那痛苦的时刻。汶川的地震憾及了祖国的灵魂,震碎了国人的心扉!然而祖国没有抱怨,她挺起了自己的脊梁。现在各级领导正在想办法为你们重建家园,所以你们要好好地活着,长大后去完成父母的遗愿,去为我们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们彼此看不见对方,但至少我们的心是永远在一起的,只要我们的心紧紧相连,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家园......这首歌常常在我的耳边回荡。灾区人民,振作起来吧!
祝灾区人民:早日完成重建自己美丽的家园!
三(3)班
我时刻都会想起你,和我一般的年龄,一样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却被地震无情地夺去了生命。你一定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你手中一直紧握着那支铅笔。我妈妈说你去天堂了,有许多小朋友与你同行,天堂里一定也有小学校,你们就在那里。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我们一起努力,快点把希望小学建起来,到时候让所有灾区的孩子都回到学校。妈妈用力地点头。
夜深了,天堂里的你也睡了吧。灾区里你的小伙伴们找到爸爸妈妈了吗?我们上海的小朋友一定会尽我们的一份力帮助灾区的小朋友重建校园。到那个时候,我好希望你能回来,还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还握着你那支铅笔……
亲爱的林浩小朋友,当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一个九岁的男孩,映秀镇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的同龄人——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舍身背出两名同学,带着救人落下的伤;在和父母失散的情况下,与14岁的姐姐走了7个小时,从小路逃生到都江堰的时候,我被你深深震撼了,我为你对同学的深情厚谊、为你舍身救人的气概所感动,为你的临危不惧、镇定坚强所折服。
相比之下,我觉得非常惭愧,平时我什么都要大人照顾,我无法想象遇到这样的灾难我会怎么应对。我要向你学习,有能力照顾自己,才有可能帮助他人。
我也非常挂念你,你找到爸爸妈妈了吗?你现在吃什么?住哪里?我真心希望成为你的朋友。我相信全国有无数人都在关注着你,祝福着你!你失去了许多同学,但你拥有了更多的朋友!你不会孤单!
【地震中的英雄初一作文】推荐阅读:
给汶川地震幸存小英雄――林浩的一封信作文06-28
我心目中的英雄的作文12-20
描写我心目中的英雄优秀作文10-09
我心目中的英雄的小学作文450字06-27
假如我与心目中的英雄生活一天600字作文11-25
我心目中的英雄王二小09-10
我心目中的英雄范文55011-30
英雄雷锋作文05-28
救人英雄作文10-13
喜欢的英雄作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