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推荐8篇)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篇1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选址一般应位于大城市近郊或旅游线上,要和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交通、通讯、供水、供电方便,立地生态条件好,环境优雅,无污染的自然农业用地为好,也可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块,与自然景观相融。根据规模投资能力和功能设置的需要进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休闲观光园,一般需要具备如下几大功能区:

核心区:是观光农业园人流最为集中的区域,主要承担接待、吃住、娱乐以及办公、后勤等生活服务功能,也是农业科技、农业文化、温室公园的观光展示区。

学生农庄:也叫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主要功能是青少年绿色科技教育,学生体能锻炼,社会实践及技能训练等,设有学生体能训练场、学生农场、科技乐园等功能设施。

都市农园:主要设市民菜园、市民果园、市民花园等,主要功能是提供市民采摘花果蔬菜等新鲜园艺产品,同时设各种农事参与项目,满足市民及各地游客对农事体验和身心锻炼的需求。

生态养殖场和农业废弃物处理区:主要设家畜家禽观赏小动物观赏鱼的养殖,严格控制数量和规模,以满足观光和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为主要目标,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养殖种植观光和生活产生的有机垃圾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

农产品展示销售区:园区生产的各种花果蔬菜等农产品的加工包装展卖,同时可以设全国优质农产品的连锁展销。

功能布局规划

根据以上几大主要功能,在进行观光园布局规划设计时,一般把核心区放在整个园的中心部位,要靠近入口,园区大门一般以主要交通要道的合适方位(以东、南方向为佳,西向也可),停车场可以设在大门口或园内,为了方便对游客的接待服务,需要把接待服务设施也设在入口位置。把办公或综合楼放在显要位置,把餐饮、购物置于入口的一侧,并可与农产品的加工销售区毗邻,这些功能区是可以完全开放的区域。观光与科技展示区时主要的观光景点,利用高档温室设施进行农业主题公园建设和高新栽培技术展示,该区离核心区也不宜太远,游客可以直接步行参观为宜,是相对封闭并实行征收门票的区域。学生农庄也是独立的区域,专为中小学生的科教活动、体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提供服务,为了学生的安全和管理,必须实现独立隔离设置,不要离核心区太远,以便于管理,都市农园是以生产、采摘和农事参与为主要功能,不受平面和空间布局限制,但一般可以把蔬菜和花卉,尤其是设施栽培部分设在离核心区稍近些,露底果树区可以设得远些,也可以把果树的观光和采摘区布置在园区四周地块,以起到绿化和生态维护的功能,实行开放或季节性封闭管理。把生态养殖和有机物处理区设在观光园偏僻的下风、下水位置,以避免养殖和有机物处理过程中的异味对观光的影响。生态养殖区也可以对观光的游客开放并设置参与项目。

道路及景观设施

观光农业园内的道路设计与公园的道路设计类似,一般均以满足观光游览的方便而设,一般一级主路必须贯穿各大功能区,最好是能形成一个循环路线,路面宽一般在5—6米,对于面积比较大,预计客流比较多的园区,可以把一级路设到6—8米宽,采用硬化路面,能适合观光车或小型机动车双向行驶。二级路为每个功能区内部链接各个小主题区而设,路面宽一般为3~4米,可以临时单向行驶小型车辆,采用硬化或半硬化路面;三级路和四级路为每个小主题区内连接景点的小路,一般宽度为1~2米,个别区域路宽0.8~1.2米即可,其功能是为游客提供观光步行的方便,可以采用半硬化或铺设园艺地布来实现。道路的布局和路线设计是以观光为主要目标,因此,可以蜿蜒曲折、高低错落,实现功能区和景点的连贯,道路及路边设施应是物化的景观。景观设计要和每个功能区的主题相协调。在主要观光通道的两边不仅要进行植物的绿化美化设计,同时要进行与主题吻合的文化、艺术的景观设计要通过作物组合配置于指标牌、雕塑、假山、水系、小桥、休闲亭台等景观设施的设置,增强艺术内涵和提升观光品位。

生产设施及农事参与项目

观光农业园的生产是以观光、展示、科普教育和采摘销售为主要目标,与常规农业生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目标完全不同,生产即是景观化的生产。因此,生产模式和中指、养殖的品种原则上是越多越好,多样化的生产模式和丰富多彩的品种才能使观光的内涵更加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生产模式和品种都按相同的面积和固定的格式进行布局,那样就缺乏艺术性和可观赏性。一般要把大众所喜爱,科技含量比较高,经济效益比较好,景观效果明显的生产模式、设施类型和品种,布局在地里位置、环境条件比较好的显要区域,面积也可以适当大一些。把其他一些比较原始、普通,经济效益比较低,观赏效果和科普意义不大的生产模式和作物品种,布置在条件相对差一些、位置稍微偏一些的地块上,面积不宜太大。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为了使生产和景观效果能持续稳定,除了做好园内总体给水排水和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必需设计相当面积的生产保护设施。由于大部分作物均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长速度快,对环境和栽培技术要求高,要想获得稳定景观并延长景观周期,没有良好的保护设施和优越的环境条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必需建设各种档次的保护地设施,把一些相对比较名贵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模式放在高档的设施环境中。同时,作为观光休闲农业主题公园,游客对观光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现代人并不希望走在泥泞的道路和烈日暴晒的环境下观光游览,追求整洁、舒适、优雅的观光环境是人们的普遍需求。

在不同的功能区可以设置相应的参与项目,其中农事参与项目主要设在学生农场、都市农园及养殖、加工等区域。农事参与项目主要是让学生、游客参与部分农事作业,如:犁地、除草播种施肥、整枝、修剪、授粉、蔬果、采摘等;传统农耕文化与农耕体验可设置各种农耕设施、机具的操作,如摇辘轳、摇风车、踩水车养蚕抽丝纺纱织布刺绣等;传统手工艺馆可设游客亲自动手制作工艺品,如草编、竹编、柳编等的工艺容器制作。科学实验室设置各项科学实验仪器、设备,学生可以参与植物营养配比、测试、病虫调查、切片显微观察、植物组培操作等科学活动,进行农作物各项生理指标测试,生理现象的观察、记录等。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现代农耕机具的操作和设施环境的调控演习。

生活及休闲娱乐设施

观光园的生后与休闲设施是位观光的游客提供吃住娱息的环境和设施。主要设具有农业特色的生态餐饮、生态住宿、生态会馆、农家院、森林小屋、休息亭廊等设施;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小农场)、技能训练设施(小农具、小木匠工具、小瓦工工具、陶艺设施工具等);野营麻将茶艺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这些项目一般可设在核心区或都市农园里,学生参与项目设在学生农庄里。

生态餐厅、生态住宿、生态会馆的规划设计,要将传统建筑技术和现代温室工程结合,创造一种适宜于花草、蔬菜、果树及景观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同时要创造生活、办公、休闲所需的舒适、优雅的环境,这是观光农业园拓展休闲、生活功能的主要项目,有利于提高观光园的休闲品位。

其他各种娱乐、参与项目设置对提高游客的游乐兴趣,吸引和留住游客具有重要意义,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休闲生活习惯和人们的喜好,包括项目的大小也要依据投资和客流量来确定。

水、电、暖、排污设施

观光园的给水和排水设施除了满足农业所需之外,还要满足生活、消防、景观及环境调控的需要。给水要根据各地的水源情况做好用水规划,对于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北方大部分地区,应当考虑生产与生活用水的分离,还要考虑收集天然雨水和废水的净化处理,建立一个合理用水、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模式。可以考虑在温室及建筑物附近设雨水收集池,把温室和建筑物顶上的雨水汇集起来,用于温室内蔬菜、花卉及景观植物的灌溉。在园区的较低位置规划建地表水蓄水池(小水库),地表水可以用以绿化、果园、大田生产的灌溉用水。生活(餐饮、办公、住宿)和消防用水一般对水质要求很高,必须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可以采自无污染的优质地下水或引进自来水。给水原则上沿园区道路景观生产生活设施及消防用水等需要进行布设。园区内的办公、接待、餐饮、住宿、娱乐等建筑设施,要按有关规定设置喷淋系统和消防设施,并保证消防用水。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篇2

关键词:观光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1 绪论

19世纪末,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库哈斯 (Rem Koohaas) 则以一种消除城市—农村差别的“Scape” (景) , 来描述当今的大都市。这里的城市景观 (Town-scape) 和农村景观 (Land-scape) 不再被认为是独立的个体而单独存在, 而是形成一种统一的表现形式;在Scape的领地上, 中心与边缘、内部与外部、农村与城市相互渗透, 描绘的是一种“绿色”蔓延的城市格局, 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 反映了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布局。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前屋后院的果树菜圃, 并以苑囿的形式出现。农业景观不仅具生产性, 更具有审美价值。在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 大力发展农业景观, 不仅是对传统园林本质和过去农耕文明的依依不舍, 更具有保障城市物质供应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进程中, 城市化带动的城乡格局的变化, 为当代中国城乡结合带, 乃至广袤的农村, 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整合这一区域的产业格局, 如何体现农业的生产性与生态性, 如何再现农业质朴的自然美。本文将从农业的自然属性出发, 讨论观光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营建, 探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背景下的观光农业园设计方法。

1.1 国内外观光农业发展状况

欧洲的观光农业最早起源于德国的山区和法国的沿海地区, 是深受当地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欧洲国家珍视观光农业规划设计中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保护, 因而其建成的农场农庄等都具有一定的规模, 并散发着浓浓的自然气息,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生态观光规划设计则特别关注规划设计中对于农业景观 (A landscape) 、乡土景观 (vernacular landscape) 原生态的保护。日本则充分发挥其民族的想象力, 在大都市圈中融入诗情画意的农业景观, 如金色的麦田, 彩色的花海, 精致的细节加之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的建立, 让市民置身都市也有身居田园的感受。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迅速, 以台湾及沿海地区的观光农业园为代表。台湾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展观光农业产业的地区之一, 观光农业产业种类丰富, 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等类型的园区。台湾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 被赋予具有地方意义的community (社区) 的理念, 通过整合农场、农园、民宿等景点, 使其由点连成线, 再扩大成面, 形成了品牌策划—系统规划的布局方式。类似的规划还有成都三圣花乡的“五朵金花”, 通过花卉产业集群衍生出的郊区农家乐模式, 突出了“花文化”的旅游主题, 也成为近郊观光旅游与生态产业生产的典范。北京至沿海一带的观光农业园, 突出“生态、科技、高效低碳农业”的品质特征, 也吸引了众多对观光农业景观科技向往的游客, 以北京蟹岛生态度假村、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为代表。

1.2 我国观光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我国农业观光产业发展极其迅速, 大大小小的观光农业园雨后春笋般出现, 表现出旺盛的发展势头。但是与农业观光产业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 我国农业观光园发展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 规划层面, 缺乏与上层次的规划整合。

(2) 观光农业生态规划方面深入层次较浅, 大多数生态设计只停留在表面上, 未能结合农业景观的生态本质进行合理规划布置。

(3) 国内多数的农业观光园在景观规划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规模过小;忽视了空间布局, 功能缺乏统一;在景观的表达上缺乏创意, 在文化表现上显示出底蕴的不足。

(4) 在规划设计中太着重人工景观的营造, 忽视了农业的生产与景观特性;农业观光服务于休闲活动, 忽略了农业生产。

优秀的观光农业园, 无一例外不具有鲜明的景观视觉形象, 优秀的环境生态绿化, 以及大众行为心理上的设计安排。在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 还没有被污染和破坏的农村是我们重建生态环境、重建生产性景观、重现土地淳朴美的根据地。在生态概念己经深入社会各个领域的背景下, 本文希望通过整合各个学科对于观光农业园的研究经验和成果, 在景观生态规划的角度下探讨观光农业园设计理念和规划模式。

2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准备

2.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中的“观光”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籍《易经》中, 《易经》云“观国之光, 用宾于王”。美国农学家沃辛顿 (M·Worthington) 将观光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 低输入, 经济上有生命力, 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接受的农业” , 强调“自我维持”和“低输入”的特征, 阐述了观光农业的生态内涵。在本文中可以理解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结合现代旅游业, 使农业生产景观化、休闲化的一种新型生态复合产业。观光农业园是承载观光农业的物质载体, 承担公众农业观光与旅游休闲等功能的复合场所。

2.2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以形成良好的多产循环为目标, 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旅游发展, 考虑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的产业发展;研究农业景观格局, 布局景观生态功能, 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规划方法。

本文在研究观光农业发展趋势及相关概念基础上, 对观光农业的设计模式提出景观生态规划的设计方法, 针对观光农业园“如何表达景观, 如何发挥自身的生态功能”, 以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为实践案例, 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 较系统地探讨现代观光农业园的生态规划模式。明确提出“景观化的生产”和“以农业带休闲、以观光促生态”的理念, 从观光农业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入手, 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下建设景观, 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园林式生态农庄。

3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实践——以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为例

3.1 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平武县龙安镇, 处于四川省绵阳市西北部107公里处, 云多、雾少、阴天多。规划面积800亩, 现状用地主要以大量农田、菜地和苗圃等生产用地以及村庄用地为主, 有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前期条件;紧邻九环线, 有着方便可达的交通优势;直面涪江, 形成“一湾碧水绕绿滩, 半环岭坡绕青山”的山水格局, 视线开阔 (见图1、图2) 。

基于刘滨谊先生对现代景观规划设计“视觉景观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 大众行为心理”景观三元论的论述,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景观环境空间形态, 二是景观环境生态资源, 三是游憩与环境行为心理学。本文尝试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背景下研究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原则、结构与内容, 探索这一种特殊园林模式的优化设计方法 (见图3) 。

3.2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基本功能结构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主要进行苗木生产, 并优化其景观功能、开展互动式的休闲活动与具有生态教育作用的生态休闲观光项目, 满足餐饮住宿等综合旅游服务功能的要求。在满足苗木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与旅游服务主要功能的前提下, 将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分为核心区、中心区、服务区和防护区四部分功能区 (见图4) 。

3.2.1核心区

核心区是观光农业园中苗木重要的生产和科研区域, 这里主要开展苗木生产培育, 起到育苗培养地和承担后备苗圃的作用。核心区包含了主要的现代化农业设施玻璃温室等, 并布置了具有先进农业基础设施的生产基地。

3.2.2 中心区

中心区是观光农业园中开展互动性生态休闲活动的区域, 是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机的功能区。该区域浓缩了农业传统和现代的生产模式, 融入了现代化的高新技术, 寓教于乐的开展农业生态知识和互动等活动。

3.2.3 服务区

服务区是观光农业园内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旅游配套服务的区域, 主要开展体现平武民风民俗的农家乐项目, 为游客提供富于农家特色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服务区采用成点、成线的布置方式, 与中心区提供便捷的交通联系。

3.2.4 防护区

防护区是保护观光农业园环境免受外界 (噪音、风沙) 影响所设立的线状或片状区域, 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小气候环境。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防护区平行九环线, 沿滨河区呈线形布置, 同时限制游客进入隔离屏障区。

3.3 设计构思——“田”的回归

整个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生态规划设计, 以“田”的回归为设计构思, 田在古文中以 “树立五谷的方形土块”为意。象形解字中指代军队方阵之形。田寓意 “孕育, 生长, 生命”的一个有机的动态生态过程, 注解的也是低碳高效观光农业园设计原则。采取“田”的回归作为设计理念, 一方面是取意于有机的长成这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过程, 另一方面是取它在景观视觉上的意向, 如金黄色的麦田流躺在翠绿的白桦树田埂下, 纵横交错的田埂上古铜色肌肤的人们大声哼着丰收的歌, 好一片壮丽的农业景观形象。

为了表达“田’的回归的设计理念, 对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采用“五谷禾田”、“农业遗存”、“农业生态文化”等元素作为构想, 最大化突出农业的景观表达, 休闲生态表达的“景观化的生产”、“以农业带休闲、以观光促生态”的设计理念, 将农业美、生态美、人文美融入了这片生态地带的规划设计。遵循场地的有机生长过程, 对自然持最大的尊重, 倡导生态之美, 人文之美, 尊重场地生态良性循环、保护利用环境能源, 利用科学技术倡导区域协调相融。

3.3.1 “景观化的生产”的设计思路

园林上的景观主要包含了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 “景”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观”是指人对“景”的各种主观感受的结果。基于农业产业的科学本质和观光休闲业的经营本质, 观光农业园区开发, 作为生产基地, 必须遵循科学性, 具有产品生产功能;而作为游览园区, 又必须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满足人们的视觉经历和心灵感受。因此,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表达特性。重点突出农业产业的本质特性, 同时也要表达观光休闲所决定的创新特性。本文将从视觉上的景观表达以及主题上的景观表达来论述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见图5) 。

(1) 视觉景观最优化设计

①总体规划布局

整个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设计的谋篇布局, 围绕着涪江这条“水”主线来进行, 观光农业园位于九环线至涪江沿岸之间的河坝地带, 地形逐次下跌, 景观格局布置成宛若梯田的层次景观, 形成苗木林区、温室区、花卉区、果树区, 滨河农庄区的功能布局, 俩俩互为背景, 又统一于涪江水系主线下, 同时滨江对岸辽阔的农景又成为观光农业园的借景景观。景观与观景视线统一于总体规划布局中, 形成强烈的景观序列感, 有层次的景观将使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成为九环线上一隅特色的景观点。

②生产区的景观特性

在生产区的规划设计上充分挖掘生产的景观特性, 充分体现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以苗木花卉生产为主要定位的生产特色。因此通过生产温室的展示和规划区内花卉的布置, 形成整个园区“ 花园” 的特质, 使生产和展示良好地结合, 让观光游客对园区有深刻的印象, 形成园区的重要标识。苗木区的种植考虑乡土植物与彩色植物相搭配。突出形成颜色上的由暖及冷, 层层叠落, 四季色彩鲜明的景观效果。

③“田缘线”的美化

观光农业园里农田、道路两侧或与其他景观交接的边缘地带, 简称“田缘线”。田缘线是游人最直接的观赏部分, 是观光农业园路径和区域的边缘地带, 直接影响游客对农业园景观质量的评价。对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田缘线的设计, 采取加强田缘线景观细致度与空间层次性的设计方法。首先, 用多层的垂直景观布满道路或田缘, 保持一定水平的郁闭度, 为游人提供良好的庇荫条件, 形成浓郁的乡村气氛。如农业林网设计时突出垂直方向上空间感, 表达明显导向性的作用, 同时使游人的视线可通过林冠线下的空隙透视深远的景观, 避免封闭游人的视线。其次, 在垂直路网边缘布置观赏价值较高的花灌木、自然式的草本花丛及地被植物层, 使林下的空间深度在风景艺术上表达独特的价值。使游人在游赏中既可感受到闭锁空间内的景观之妙, 又可驻足远观体味“山外山”的透视之妙。

④视觉走廊与节点设计

秩序给人以理性、科学和安全感, 也可以使人产生和谐的美感。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景观规划系统设计主要通过组织不同的功能区域、路网、边缘、结点等使园区组成统一的整体。园区内道路沟渠等线型要素形成连接不同场所的线性单元, 同时也形成农业园区景观的视觉走廊。设计时将不同的景点和背景, 组成景观序列, 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园区内组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景观结构, 各要素组合井然有序、脉络清晰、标志鲜明, 与涪江水域天际优美的轮廓线结合在一起, 给人以活动的便利和视觉的快感。道路节点上突出文化符号运用, 将精致的农耕细节, 平武的多民族文化点缀在细节设计中, 营造节点的文化场所感。

通过整合景观资源、提供多元视点以及保证正常视线的通透性、保证高效的视觉可达性等手段, 满足游客对于水、绿、景观标志物等的观赏需求, 形成点线面的景观布置格局, 增加园区的景观观赏特性和景观视觉的观赏感。

(2) 景观化的主题表达

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展示虽然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但必须有一个个性鲜明的主题。才能保证农业观光富有市场生命力。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重点展示科技带来的农业变迁, 定位为都市现代农业;江苏江阴华西村依托古老的农业历史文化展示其新农村建设发展, 定位为现代新农村;成都的三圣花乡以“五朵金花”为主题, 展现现代化花卉产业生产过程, 定位为都市农家乐。每个优秀的农业观光园, 都有一个优秀的主题定位, 对于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规划主要通过“城市新森林”为主题, 以“木世界, 花天堂”为策划, 通过“景观化的生产”方法打造特色平武苗木基地, 形成鲜明的苗圃生产基地的个性形象。

①景观形象的表达

农作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的农事习俗与传统, 从而导致观光农业景象, 也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差异性。如南方的热带果树花卉, 姹紫嫣红;北国的棉浪麦海、林原雪森;华东的荷塘水乡、稻田河网;湖荡区的帆影点点、渔歌唱晚;西部的牧歌草原、戈壁胡杨;江南的暧暧平原、水乡渔村, 它们无一不形成丰富多彩、趣味无穷的瑰丽图幅。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主题定位为“川北苗木生产及苗木资源中心”, 重点展示苗木林海与现代化大型玻璃温室, 以“生产, 科技”为主体概念。设计时突出科技的示范作用, 引导苗木生产。苗木区的规划设计, 突出苗木的观赏特性, 如观花、观果、彩叶植物, 与“新奇特”的植物安排, 形成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独特的景观形象。

②农林景观的表达

观光农业园区内因季节不同, 其展示内容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象。比如游人在春天可静观黄灿灿的油菜地, 夏天可观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 秋天可欣赏滚滚稻浪迎面来的壮美景色, 冬天可进入温室观赏珍奇的瓜果和奇花异草。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对农林景观采取美学的指导原则为策划点, 展示林海翻腾、万千碧朵的苗木花卉农业景观。

通过以形式美的准则组合自然现象与田园风光, 纳涪江周边的湖光山色为背景, 将农林景观绿色的或金黄的自然色调形成视觉景观主题。使人不自觉地陶醉于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农林景观中, 在生理舒适与心绪安宁的交融统一中, 进入悦耳悦目, 乃至悦心悦意的审美境界。通过农林景观主题表达, 在保证观光农业产业发展的前提下, 建造富有特色、具有农林氛围、生态意境的赏心悦意的观光农业园。

3.3.2 “休闲的生态表达”的设计思路——可持续的生态规划设计

“田”是一个物质循环不息的生长系统, 物质在“田”这个场地上周而复始往复循环, 实现能量的可持续发展。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既可满足当代人又可满足后代的需要” , 观光农业园对“环境生态绿化”的设计考虑主要结合目前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针对目前观光农业园布局模式以及物质的利用模式来展开。将可持续的生态规划设计方法应用到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总体规划, 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的规划设计

①生产区的空间布局

整个观光农业园始终贯穿“生态环保”的理念, 规划设计的谋篇布局主要通过生产区温室大棚、玻璃温室, 以及苗木形成的立体空间布局采纳外部环境的气流, 达到降低场地环境温度、加强自然通风, 增加空气含碳量含氧量的效果。利用涪江本身天然的通风廊结构, 在观光农业区内, 利用绿地和建筑的合理布局, 形成排排站的模式, 从涪江上带来最自然的穿堂风, 让整个园区通风降温, 形成自然的生态感受。

②川西生态农庄的空间布局

观光园的生态农庄布局在滨水区与生产区过渡处, 充分体现“以观光带休闲, 以休闲促生产”的设计理念, 主要通过整体的优化地形处理, 对现状建筑景观特色化处理等优化生态农庄的规划布局。

用地形营造小气候环境。规划区的生态农庄位于洼地处, 洼地地形有利于集聚土壤养分, 规划在调查原有地面排水的基础上, 利用地形将地面降水汇集至道路、生产区、建筑周边等排水通道, 一部分汇入河道, 一部分经过简易净化后储存起来, 用以灌溉;规划在保留部分现状地形、地貌的同时, 搭配不同植物, 形成屏蔽小空间, 形成游人游憩节点, 提供观赏、休憩空间。

场地与道路, 生态材料、乡土材料的选择。通过营造道路旁植物群落的立体种植凸显植物生态与美学功能, 加强与自然联系, 现状区域的滨水植物群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植物空间结构, 规划将其作为生态保护区的植物展示部分永久保留;关注乡土植物使用, 并用当地的材料如木材料进行道路边界设计, 增加观光农业质朴感与自然感。

延续村落肌理。规划改造现状村落为生态农庄服务区, 为游客提供餐饮、食宿、展览等服务。并保留一部分典型川西民居为传统民居的展示。规划延续了川西民居中基本单元“院”的结构, 灵活组织各个单元模式。新建建筑就地取材, 选择当地木、石灰、青砖、青瓦。

③滨水区的生态规划设计

现状滨临涪江区自然景观良好, 卵石嶙峋, 水陆交接处植被丰富。通过增加水岸衍生带设计增加生态观光农业园的生境类型, 以乔木、灌木、草本地被植物和耐水湿植物等组成的自然植物群落。同时与园区生态廊道和防护林带相结合, 完善园区的生态防护系统, 形成向自然逐渐过渡的景观。同时在该区域内安排生态观光活动, 游人玩踩水车、跳水床等实际上都是在参与曝氧、增压渗透等生态过程, 这样一来, 在快乐的活动中游人加强了生态意识、增长了环保知识、参与了生态实践, 体现园区的生态教育意义 (见图6、图7) 。

(2) 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生态规划中的农业循环系统遵循减量节能高效利用的生产模式, 规划中的农业生产系统包括观光果园、有机蔬菜地等。生态观光果园将不同季节成熟的水果种类合理搭配, 形成各个季节皆有果可观的复合型果园, 并且建立“畜—沼—果”的循环系统, 有机蔬菜地可在现状种植基础上进行轮种、套种, 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利用效率。同样也在蔬菜地、沼气池、家禽家畜之间形成了物质能量的循环流动链。

在整合合理的规划布局与良好的物质利用方式后,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生态规划设计巧妙运用空间、材料等形成一个具有趣味感与生态感的园林式现代农业生态农庄。

4 结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 如何凸显农业优势, 发挥农业休闲性与生态性, 观光农业园的出现满足了这些需求。对农业景观的表达, 既要程式, 又要打破程式, 既要考虑自然美的独特性, 又要考虑具体地点的社会意义;既要注意突出和开发自身的自然美, 又要切忌农业的庭院化和公园化。在顺应农业自然、生态规律和保持农业环境面貌的基础上, 实现农业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本文也是在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方面论述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模式, 并结合项目实践提出“田的回归”的设计理念, 论述理论的可实践性。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的开发立足平武, 对现有资源实现最佳的结合和综合利用, 将乡土人文景观、农业景观、自然景观等实行整体规划、合理保护和利用, 通过内涵的设计延伸及分区功能和理念表达的融合, 使之具有景观欣赏、休闲参与、知识宣传和科学研究的价值。此外, 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实行苗圃地的产业升级, 从粗放型农业产品向追求精品的质量型转变, 希翼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不断提高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和产业设计的同时, 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Rem Koolhaas.Delirious New York.The Monacelli Press, 1978.

[2]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 (第二版)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刘滨谊.现代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规划师, 2001 (6) .

[4]王爱民, 戴洪, 李长胜.论21世纪生态模式的农业观光园及其景观表征[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5 (1) .

[5]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6]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 2003.

[7]郑宏.环境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8]董云超, 夏宜平, 潘菊明.园林式生态农庄的设计与实践——以浙江嘉兴碧云花园为例.中国园林, 2008 (8) .

[9]徐峰.观光农业景观设计.林业建设, 2003 (2) .

[10]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1.

[11]姜卫兵, 陈字, 姜鹏.论观光农业园区的景观表达特性.中国园林, 2003 (3) .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篇3

关键词:园林景观;光观环境设计;基本要求

在城市景觀规划、景观照明规划中,城市园林景观光观环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城市园林景观光观环境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城市、光观环境设计的各元素与园林景观。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城市环境要求逐渐升高,这种高要求重点凸显在城市园林光观环境中。现如今,在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光环境能够体现出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城市的整体形象品味。如果对光环境规划良好,就能够为整个城市营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效果,进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因此,在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中,需要将艺术与园林景观结合起来,促使城市园林景观能够形成具有独特文化艺术的氛围。

1 城市园林景观光观环境设计的现状

园林景观光环境,就是要在园林的绿地上运用灯光、色彩,采用科学的手段充分体现出艺术效果。这种灯光的艺术性效果在开放性的公园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绿地照明城市灯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园林照明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照明。从目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光观环境设计的现状就可以了解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1 设计问题 从目前景观园林光观设计方面可以看出,光环境设计与园林的景观设计联系并不紧密。夜间光环境与日间绿化景观设计很难匹配,这两者看起来相互独立,并不具有相应的延续性。在晚上,人们在园林光观的时候只能欣赏到布置满天星的灯型或者是各类泛光灯。这样的设计让人理解成绿化设计其实就是亮化照明。园林景观灯光设计追求的是五光十色的灯光,造成在景观园林光环境设计方面平淡无奇,同时还具有浮华浮躁的意味在内。

1.2 人员问题 在照明设计方面,专业人员注重的是城市整体规划、楼宇景观设计与道路照明等方面的设计,但是在园林景观夜景设计方面,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难以将园林景观与光环境设计相互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方面并不具备夜间的观赏性。人们在园林景观建设方面,擅长绿化、设计规划、植物选择等方面,但是在光环境与绿化景观相互结合方面,缺乏相应的经验,致使在光环境设计、灯具类型选择、节能安全与电气控制方面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

1.3 规划问题 在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常见的有景观照明规划,但是对于城市园林光环境景观规划缺失较为严重。在园林景观规划方面很难坚持地域文化理念。园林景观规划的时候对地域文化的尊重很难凸显出来。也就是说在园林光环境规划的过程中,对于本地域的文化情感与历史缺乏必要的传承,总体与局部之间协调性难以突出。总之,园林景观光环境规划难以与园林景观绿化规划相互统一。

1.4 政府问题 从本质上而言,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属于一项公益性的社会建设,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从实际中了解到绿化景观设计与光环境设计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园林景观的绿化景观归属于城管局、绿化处、园林局,而光环境则属于市政公司、供电局与路灯处。这种相互交叉的管理特点,导致对光环境的重视程度不够,绿化的光环境难以达到相应的效果,进而也就浪费了;可以展示出城市名片的夜间光环境照明。在全世界较为著名的光环境归属于法国的里昂。

2 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可以说,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是园林设计与照明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在此设计与规划的过程中,包含意与技的相关内容。从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的理想。笔者认为要想在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方面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2.1 心理与意境原则 通过光环境能够为人们营造出一种意境,但是在意境体验的过程中,主要是心理体验的过程。通过视觉表现,光能够塑造出一定的空间效果,进而影响人的心理反应。在城市光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居民的心理感受放在第一位,进而能够共同营造出城市的光意。在光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居民的体验过程,促使居民能够通过体验,认同光环境的设计。可以说,城市光环境的营造就是为受众提供认同与二次创造的载体,进而能够达到光意象的目的。在景观园林光环境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尊重受众的心理。根据目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城市居民的夜生活需要满足生理需要、社交需要与安全需要,而这些满足都依赖于城市照明设计来完成。因此,在城市景观园林光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当秉着城市设计艺人的心理、胜利原则对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的照明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以达到城市园林景观光环境的景观目的。

2.2 体验参与原则 城市景观设计自有其自身的特点的设计,在光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光环境设计并不是对城市景观的二次规划,而是通过光环境来体验城市景观。因此,对于优秀的城市景观光环境是非常清晰的,可以帮助受众能够重新建立夜间城市景观印象[3]。从多方面的设计中就可以看出,在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当更注重人们对夜环境的感受,而这也充分说明了光环境的设计应当建立在人们行为生活与情感满足的基础上,并且还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共性。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就能够将城市光环境设计展示的更好。现如今,在城市生活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单纯的观赏灯光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参与式与体验性的园林景观光环境已经深入到光景的设计中。通过受众的参与与体验,就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进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光环境氛围。并且通过参与式与体验式,还能够提高市民与光环境设计活动的互动性。

2.3 节能控制原则 现如今,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过程中,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园林景观不断建设的过程中,光环境设计的各项基本性要求中,节能与控制原则是其中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节能控制方面我国已经出台多部文件对其进行说明,从各个层面上可以充分看出,照明节能属于国家重点节能的工程。城市园林景观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能源需求与消耗逐渐增大,单纯追求高亮度、大规模、多色彩不符合设置的基本要求,因此节能控制在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城市园林景观逐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将绿化环境与光环境相互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为市民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合理的设计,可以通过光环境来突显绿化环境,同样可以通过光环境展现绿化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园林景观供人欣赏的艺术性表现得更为明显,还有助于展示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设计水平。在夜间的光环境,能够为人们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在园林景观光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达到一个良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朱霭敏,李德富,朱云,等.北京市凹槽式住宅天然光环境调查评析[J].照明工程学报,2013,5(07):56-57.

[2]相里海霞,行淑敏.不规范住宅装修对结构安全的危害及其对策[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3,5(070):80-81.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 篇4

产业经济研究院认为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是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景观,结合农牧业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参与、购物、休闲度假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目前,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体现在下述六个方面。

(一)自然生态游模式

在发展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上,“多样、和谐、健康、安全”成为生态建设的一个目标。目前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示范点中,诸如“生态园”、“农业生态园”、“竹园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区”,“生态休闲农庄”、“生态农业休闲园区”、“生态农庄”等,均是以自然、生态为核心,“自然生态”类成为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核心。

(二)乡村休闲游模式

就是根据市场和游客的需求,以乡村生活、乡村意境、乡村生产为核心,开发独具乡村氛围的休闲旅游产品。如,开发建设高标准的休闲渔业垂钓基地,开展垂钓、划船、烧烤等休闲活动;利用农(林)场规划建设配套设施,提供农作、垂钓、骑马、狩猎等活动;开发建设高山农庄。方便游客休闲、度假、娱乐、食宿等。

(三)农业观光游模式

就是利用农村的基本设备与地理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旅游者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受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游客不仅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四)农家度假游模式

主要依托旅游景点、生态优势或民俗风情,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农家乐”为主要形态的乡村特色村。同时,充分利用农家庭院、农家生活和乡村文化,开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题的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为游客提供餐饮、品铭、避暑、度假等服务。

(五)民俗文化游模式

就是充分利用本地乡村特有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文物古迹、节庆文化、民间艺术以及故民居、故建筑等,组织开展观光、游憩、考古、体验、休闲旅游活动。

(六)农业经贸游模式

观光农业生态园 规划设计思路 篇5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2 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2 1.3 生态示范作用不强....................................................................3 1.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3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思路......4

2.1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4

2.1.1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4 2.1.2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4 2.1.3 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4

2.2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目标........................................................5

2.2.1 生态农业示范园........................................................................................................................5 2.2.2 观光农业旅游园........................................................................................................................5 2.2.3 绿色食品生产园........................................................................................................................5 2.2.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6 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6

3.1 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6

3.1.1 生态农业示范区........................................................................................................................6 3.1.2 观光旅游区域.............................................................................................................................7 3.1.3 科普教育功能区........................................................................................................................8

3.2 生态园中其他规划....................................................................8

3.2.1 园路规划........................................................................................................................................8 3.2.2 给水排灌工程规划...................................................................................................................9 3.2.3 园区绿化设计.............................................................................................................................9 小结......................................................10

目录 第 1 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

作者:王国莉,骆海峰,陈鸣春,李丘民,洪冰冰

来源:《生态环境》2005年第3期

摘要:发展观光农业是“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许多观光农业生态园,因为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造成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生态示范作用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文章提出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培植精品、效益兼顾的原则,结合实例探讨了具体规划方案,将生态园建成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绿色食品生产园”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最终实现生态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观光农业;生态园;生态农业;规划设计。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

观光农业是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旅游。进入21世纪,观光农业将是重要的娱乐产业,农业观光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园就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观光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正文 第 1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但是,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项目由于盲目开发或规划不当而惨淡经营。本文就如何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进行规划和设计方面的探讨,以期对观光农业生态园的设计和建设提供方法上的参考。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及发展存在问题

1.1 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

观光农业生态园建园主要目标是进行生态示范,进一步拓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的功能。

1、一些生态园的设计并没有结合其建园主要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充分发掘现代生态园丰富的资源内涵,因而造成园内功能分区不明确、旅游路线设计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不能多角度利用资源。

2、另外,以旅游度假为主题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受本身规划设计影响,客源渠道比较单一,很难吸引到较远城市的外地游客。

3、再者,园区提倡采用自然生态平衡的管理模式,但园内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生态知识贫乏,致使服务质量较差,管理比较混乱。

1.2 旅游形象定位模糊,观光性不强

生态园开发既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就需要整体定位和科学思考,需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农业和旅游开发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现在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只是凭籍温暖的气候及特色风情,大建别墅和娱乐场所,开发大规模度假村而偏离生态农业旅游主题。

如:一些观光农业生态园中农业生产和布局单一,没有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色和“绿色产业”优势,导致观光性不强;

正文 第 2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只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培植精品”的观念,缺乏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所以整个生态园形象不明显,品牌不突出,没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最终导致旅游项目单调,缺乏吸引力,难以深度开发。因此,在制定规划和投入资金时应突出主题、把握方向,避免偏离“农业旅游”的主题,失去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和优势。

1.3 生态示范作用不强

观光农业生态园是采用生态园模式进行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观光的基础,体现“整体、循环、协调、再生”原则和“生态文化”内涵。

有些生态园开发只以观光农业为幌子,单纯追求营利,没有采用生态农业的模式来设计和生产,生产的无公害产品也是以高投入换来高产出,没有完全遵循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的生态园经济,其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将大大降低。所以,也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生态农业示范作用,同时也不具备通过有机农业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的能力,很难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

1.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性不强

生态旅游,不仅仅是一种自然观光旅游,它更是一种注重保护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观光农业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实质是具有休闲、娱乐和求知功能的生态、文化科普旅游。

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普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这一空白与我们现代农业发展新方向——‘观光农业’形成了完美的互补,旅游科普就理所当然成了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发展的新方向。

正文 第 3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大多数生态园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科普教育中心和环保教育宣传基地,无法为当地大中专院校提供课外实习基地和小学环保教育基地。再加上导游素质较低,所以生态园很难发挥相应的教育功能,对周边地区推广和示范现代农业技术的效用性不强,无法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原则和总体思路

2.1 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

2.1.1 因地制宜,综合规划设计

生态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原有农业生产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水电、食宿及娱乐场和度假村的进一步建设等。

另外,生态园规划必须结合生态园所处地区的文化与人文景观,开发出具有当地农业和文化特色的农副产品和旅游精品,服务社会。2.1.2 培植精品,营造主题形象

基于观光农业生态园缺乏拳头产品,难以深度开发的现状,生态园规划应以生态农业模式作为园区农业生产的整体布局方式,培植具有生命力的生态旅游型观光农业精品。

另外,要发挥生态园已有的生产优势,采用有机农业栽培和种植模式进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体现农业高科技的应用前景,形成产品特色,营造“绿色、安全、生态”的主题形象。2.1.3 效益兼顾,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作指导思想,采用生态学原理、环境技术、生物技术、和现代管理机制,使整个园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正文 第 4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农业生态系统。经过科学规划的生态园主要是以生态农业的设计实现其生态效益;以现代有机农业栽培模式与高科技生产技术的应用实现生态园的经济效益;以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实现它的社会效益。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

2.2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目标

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现代化的观光农业生态园应该是一个具备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旅游园、有机农业绿色园以及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2.2.1 生态农业示范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设计采用多种生态农业模式进行布局,目的是通过生态学原理,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力,获得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实现可持续的生态农业,并对边缘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进行示范,体现生态旅游特色。2.2.2 观光农业旅游园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将紧紧围绕农业生产,充分利用田园景观、当地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在体现自然生态美的基础上,运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发具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旅游产品,以供游客进行观光、游览、品尝、购物、参与农作、休闲、度假等多项活动,形成具有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园”。2.2.3 绿色食品生产园

在“绿色消费”已成为世界总体消费的大趋势下,生态园的规划应

正文 第 5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进一步加强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区的规划,以有机栽培模式采用洁净生产方式生产有机农产品,并注意将有机农产品向有机食品转化,形成品牌。

2.2.4 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

通过在园区内建设农业博物馆、展示厅等,对广大游客和中小学生开展环保教育和科普教育。同时应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把园区规划成农业技术交流中心和培训基地以及大专院校学生实习基地,体现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科普功能,进一步营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形象。生态园整体规划方案

3.1 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3.1.1 生态农业示范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园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园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设计应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园区设计所采用的生态农业类型中既包含有生产者,消费者,也要有分解者。

正文 第 6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3.1.2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

正文 第 7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3.1.3 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3.2 生态园中其他规划

3.2.1 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正文 第 8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 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态公园而建,宽1.2~2 m。3.2.2 给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园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农业生产需要有完善的灌溉系统,同时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需水,所以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规划中主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活水系统,不得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3.2.3 园区绿化设计

生态园内的绿化规划,均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全园景观布局等要求进行合理规划。全园内建筑周围平地及山坡(农业种植区域除外)绿化均采用多年生花卉和草坪;主要干道和生态公园等辅助性场所(餐厅、科普馆等等)周围绿化则采用观花、观叶树为主,全园内常绿树占总绿化树木的70%~80%,落叶树占20%~30%,保证园内四季常青。

总之,全园内植物布局目的,既达到各景区农业作物与绿化植物的协调统一,又要避免产生消极影响(如绿化植物与农作物争夺外界自然条件等)。

正文 第 9 页

共10页

《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 4 小结

“农业生态示范园”以生态学原理作指导,在全园建立起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使农林牧渔各业科学组合,各种模式物尽其用。最终达到充分利用太阳能,充分利用和保护土壤、水源和生物等农业资源的目标,为生态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绿色食品生产园”建设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有机农业栽培方式,主要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作为生态园的拳头产品,突破国际“绿色壁垒”,打开广阔的国际市场进行出口创汇,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观光农业旅游园”和“科普教育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用美学和园艺核心技术,开设各种旅游配套设施,大力发展旅游科普,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社会效益。三个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生态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迈进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方向。

随着农业技术进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观光农业生态园模式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它坚持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将第一、三产业有机结合使现有农业发挥多种功能;同时园区有机农业的生产模式也为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即实现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进行了模式上的探讨;最后,这一生态园的构建模式也会对周边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示范作用,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正文 第 10 页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篇6

生态农业观光项目规划方案

社会在不断进步,工业产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发展地

方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大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得到了“解放”,洗脚上田,进入到城市务工,安居

落业。经过几年的打拼,生活慢慢好起来后的他们,开始去追求休闲度假和享受自然生态

旅游。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工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作、生活压力加

大,使他们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束缚和压抑;必须去找一个远离城市喧哗、环境优美、空

气清新的地方来宣泄,让内心得到解放。他们想到了去条件比城市稍差的乡村度假游玩,这

里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树林青葱,旷野开阔;置身其中,真的有一种回归

自然返朴归真的感觉…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到乡村去度假,也就渐渐地催生了一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农业生

态旅游”。利用其独特的自然环境资源,围绕“绿色生态、环保健康”这一主题;把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农业观光、科普教育展示和休闲度假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广大游客在游玩中

更加亲近大自然;置身于大自然当中,品味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恩赐。当见到

阔别已久的绿色和满山遍野的花果,看到在农业现代化高科技条件下,不用泥土而只用水和

营养液就能生产出;符合国家无公害食品要求的新鲜环保的蔬菜和各种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珍

稀瓜果时,当你品尝到新鲜采摘的鲜果蔬菜时,那种感觉仿佛又回到了以前…

在旅游业遍地开花的今天,也有一部分眼光独到的旅游投资策划者,将目光放到“观光农业、生态旅游”这个项目上;与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取长补短,而且都收到了很可观的效益。

正因为如此,该项目在业界也渐渐得到肯定和推崇。在机遇面前,我们要好好的把握;在做

好传统旅游业务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对市场的考察来;优先考虑开发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这一项目,去挖掘出其所隐藏的市场潜力,打造和树立独有的特色生态

旅游品牌!

现结合景区实际,对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旅游”项目作如下方案规划,恳请各位领导多多

指教:

一、景区(内)农业观光作物栽培展示规划:(分区分点规划)

(一)景区游客休息亭区域规划:分三段进行规划(建议把休息亭的顶部部分遮盖物揭去,保留骨架部分留作日后备用)

第一段(大门口篮球场至漂流终点站):

分段种植老鼠瓜、砍瓜、玩具南瓜(金童、玉女、白蛋、双色梨、佛手、西瓜皮、丑小鸭等

品种)

第二段(漂流终点站至“黄金河道”景观石位置):利用一段与二段连接处的一段“拱形”竹架,种植蛇瓜(瓜可长达2.2-3米),其它位置可种黑

宝石南瓜、长柄瓜、大小葫芦;

第三段(“黄金河道”景观石至探险上山小桥位置):种植西番莲(鸡蛋果),并配置“A”字形水培装置或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绿叶蔬菜。

注:该栽培柱可以安放在棚架边与棚架的支柱一起支撑棚架,既起到装饰棚的作用,也突出

其作支柱的特殊性,该栽培柱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采用,属于首创。

(二)、上山顶汽车公路:

砌花槽种植向日葵,利用向日葵巨大金黄的果实,寓意大富大贵、富贵吉祥、出人投地,吸

引游客眼球;

(三)、山涧路--上山探险必经之路:利用山涧路的特殊地形位置,并结合各种植物的生长特点,分段分点种植以下品种:

1、锦屏藤,多年生藤本蔓性攀爬植物,四季常绿,由于在生长期间会在藤的节位间,不

断长出红色细长的气生(新)根,种植后在棚架上气生根自然向下飘垂,远望就像置身于一

段珠帘红丝当中,一次栽培,可以多年观赏;

2、西番莲(鸡蛋果)藤本常绿果树,生长寿命长达3-4年,每年4-10月开花结果不断,是一种观果型的景观树种;

3、炮仗花,多年生,藤本植物,每年3-4月份开花,开花时花蕾金黄色一串串犹如炮仗;

4、建议在休息亭边加种锦屏藤;

(四)、办公大楼:

1、办公楼对开小桥(即“黄金河道”景观石那条)两边搭“T”字形竹架种植特长豆角,豆角全

长约1.0-1.2米;

2、办公楼侧面空地可搭平面竹架种植巨型南瓜或特大冬瓜;

3、办公楼下花槽可种植彩色蔬菜或增建蔬菜墙,种植红叶、绿叶或散叶包心类生菜,羽衣甘蓝等新奇品种;注:蔬菜墙为用塑料泡沫板作墙面,配合基质栽培的一种高科技农业种植技术;景观效果很

好,目前在本地区同类景点中还未有人应用,属于首创!

(五)、饭堂、司陪室对出走道搭平面或“T”字、“V”字形尖顶竹架种植锦屏藤或老鼠瓜;

(六)、绿色长廊下面上阶梯处转弯位置搭“T”字形竹架种植大冬瓜或砍瓜;

(七)、菇类展示厅至卖部门口:

1、菇类展示厅门口建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种植薄荷;

2、门口前面走道两边各搭建拱形竹架分别种植蛇瓜、老鼠瓜,另外在靠近河道边搭竹凉亭

种锦屏藤;并加装“A”字形水培装置用来种植绿叶蔬菜;

(八)、游客更衣室门前搭“T”字形竹架种植砍瓜及搭平面竹架种植玩具南瓜;

(九)游泳池边斜靠竹林位置,摆放“A”字形水培装置种植绿叶类蔬菜;

(十)、斗牛亭靠山的一边,增设立柱式复合基质栽培柱或“A”字形水培装置;

(十一)、亲水湾水上乐园岸边(放指示牌的位置)走道,搭“广”字形竹架,种植锦屏藤、蛇瓜,并增挂宣传资料;

(十二)、九龙湾餐厅走廊增挂宣传资料,地面(指水塘)种植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来

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规划设计 篇7

目前, 从国内节假日旅游情况来看, 短途节假日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农业旅游观光园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旅游场所, 国内农业旅游观光园蓬勃发展, 数量迅速增加。人们已经不在满足于这种传统的农业旅游观光园, 如吃农家饭、钓鱼、打牌的这种初级模式, 而是要求更多元化、个性化、特别化。这就对以后的农业观光园提出了要有“特色”的要求, 即要有特色的农业观光园。相对于传统农业, 农业旅游观光游具有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 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 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 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的四个基本要素[2]。本文对合肥地区农业旅游观光园进行了调查分析, 针对依托特色农业资源, 提出发展农业旅游观光园的新对策。

1 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概况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和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获得城市, 地处长江淮河之间, 巢湖之滨, 具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 形成了以肥西三岗、庐阳三十岗、蜀山南岗、长丰水湖、瑶海磨店和肥东赵光为主的7条乡村旅游观光带。截至2008年4月, 合肥市从经营服务场地、接待服务设施、景观环境保护、服务项目等四个方面评定出全市星级农家乐共101处, 标准从低到高设置五个星级, 星级越高, 农家乐旅游档次越高, 其中5星级农家乐3家、4星级16家、3星级14家[3]。

通过对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调查, 发现随着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迅猛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开发层次低, 缺少系统规划。由于缺乏农业旅游观光园宏观的开发指导, 加之管理体制和相关的管理法规不健全, 出现了投资随意性和开发盲目性, 大家一拥而上, 景观规划随意性强, 缺少系统规划。②农业旅游项目单调, 形式雷同。由于对乡村旅游资源认识不足, 只注重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少量景观元素, 设计单一, 旅游项目单调, 都以采摘、垂钓等传统农业旅游项目为主, 整个园区缺乏长久的吸引力。③农业旅游缺少当地的人文内涵和特色。大多数农业旅游观光园缺少当地本土的人文内涵, 对当地的文化挖掘不够, 形式趋同, 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 使人们感觉每个观光园都差不多, 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吸引力。④园区旅游管理不足, 品牌意识不强。很多园区的旅游功能往往是其生产功能的延伸。由于人员素质、重视程度和经济能力的问题, 使旅游功能处于次要地位。加之品牌意识不强, 又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导致缺乏市场竞争力。⑤资源利用效果差。很多农业旅游观光园不重视自己的资源优势, 一味效仿其他的农业观光园的做法, 导致有自己的优势资源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浪费资源。此外, 开发层次低、旅游项目单调、缺少人文内涵和特色、管理不足、资源利用差等问题严重束缚了合肥地区农业旅游观光园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的现状, 本文以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为例进行分析。

2 案例分析——桃蹊农业桃主题公园

2.1 项目概况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东瞿、汪堰等村, 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 东依汪郢干渠, 西临东瞿干渠, 三面临水。在这样一个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环抱下的地方开发农业旅游观光园, 充分借助了周围环境的优势, 保证了园区的客流量, 也为以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园区由采摘区、园林苗木栽培区、管理区和停车场组成, 采摘区分为A、B、C、D几个区域, 主要树种为桃。其中, A区为早熟桃 (5月中旬到6月中旬) 采摘区, B为中熟桃 (6月中旬到8月上中旬) 采摘区, C区为百果园区 (全年采摘) , D区为零星采摘园区。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 保证了在一年四季都可进行采摘, 使游客们在任何季节都可享受采摘的乐趣。

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注重生态规划, 构建合理生态格局。它为合肥市西北部地区增添了一片200hm2以上的“森林肺片”, 每天吸收消耗工业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200t以上, 制造释放氧气和负氧离子145t以上。同时, 还可吸收大量粉尘, 净化空气, 调节空气湿度, 涵养水源。生态园对降低合肥碳排放, 提高周边地区环境质量, 促进该地区居民身心健康意义重大, 尤其是对合肥大水缸——董铺水库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以桃为主题, 打造特色园区和现代农业品牌。桃占总规划面积的70%左右, 辅以核果类的李、杏等果树树种, 营造出200hm2桃花源。同时, 果园餐饮部设立特产自选销售专柜, 推出具有纪念意义的“桃主题”纪念品、地方特产、名产和玲珑可爱的小工艺品、小挂件等, 达到农业经营和文化经营双赢局面, 打造自己的农业特色品牌。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依托特色农业, 不但发展“采摘”、“垂钓”等传统项目, 而且发展园区内景观建设, 增强休闲设施, 让游客既可体验农家乐, 还可体验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情趣。同时, 该园区结合产销为一体, 注入商贸理念, 让生产出的果品有市场。园区还积极与安徽省各高校和六安市果树研究所合作, 进行农业科技研发, 提高园区科技力量。

园区果树新品种的示范栽培对周边形成了巨大的辐射作用, 带动了合肥近郊等地开发绿色生态果园, 栽培高档果树新品种1000—1333.33hm2, 对调整该地区农业产业结构, 提升水果种植技术和绿色水平, 提高市场水果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 园区还是学生社会实践、实习和生态农业素质教育基地, 每年可接待合肥各大高校尤其是安徽农业大学等在校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15000人次, 接待在校初高中学生素质教育20000人次, 意义深远。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 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 在策划理念上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 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 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2.2 规划设计方案

合肥市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 周边有三国遗址城、合肥市董铺水库等重要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区北依滁河干渠, 东依汪郢干渠, 西临东瞿干渠, 三面临水, 分布在合肥市近郊区, 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规划设计方案为:①在设计理念上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注入旅游、示范、教学、商贸概念, 达到“一区多园, 一园多用”的目的。正是抱着这种理念, 园区在最初的设计阶段就把旅游的理念融入进去, 每建设一个园区都考虑到了生态、环保、休闲、观光、教学和商贸、销售等因素。②园区走企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桃蹊农业旅游观光园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 在主导产业上选择了桃树和其他果树, 在策划理念上注入了旅游、示范、教学、商贸的概念, 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模式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③规划设计方案注重细节上的推敲。方案中在左侧路边设置了一个主入口, 在上下两条路上设置了次路口, 满足了园区内的交通流量。在主入口处增加了一个亲水平台, 并用浮桥连接了右侧的景区, 亲水平台上设置了两道景墙, 可刻上与本园区有关的人文信息, 增添园区内的人文景观。亲水平台与对面的凉亭隔水相望, 在亲水平台周围还增加了一些水上游客项目, 如快艇、游船等, 这既增添了园区内的园林景观, 又增加了园区内的玩赏性。右侧园区分别设置了两块铺装地, 靠南边的保留了原来的花架设计, 靠北的设置了一个攀岩假山游乐项目, 丰富了园区内的游乐活动, 让人们来到园中既可采摘、垂钓, 还有其他的娱乐项目可供游玩。此外, 改进方案中设置了3个可供游玩和休息的区域, 分别是亲水活动区、攀岩活动区和休息观赏区。通过这三个区域的有机结合, 避免了原设计中只是一个花架和树木的搭配不足, 改善了园区内主要以采摘为主、娱乐活动较单一的窘境, 同时提升了园区的档次, 创造了优美的园林景观和人文景观。这样不但丰富了园区内的游览项目, 而且增添了园区内景观效果, 让游客在园中既可高高兴兴的采摘、游玩, 又可以享受一份大自然的静谧。

3 合肥农业旅游观光园发展对策

主要是:①农业旅游观光园应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 发展农业旅游观光园必须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合理规划, 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 突出其特色, 展现其优势。②重视园区生态, 构建园区多样化格局。农业旅游观光园应给游客带来吸引力和具有观赏、参与、休闲、健身、求知等旅游功能, 如独特的农场机械化作业、各季节的农业活动、农业高新技术、特色农产品、民俗文化和乡土风情都可作为观光资源进行开发, 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与设计, 依托农业产业、构筑生态、和谐、自然的景观生态格局[4]。③突出园林艺术效果。农业旅游观光园除了保证正常生产外, 还要使生产过程和生产场地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5]。园林要有艺术效果, 增强观赏性、趣味性, 并利用多种手法开展趣味性科普活动和劳作活动, 增加体验, 寓教于乐。各种设施尽可能地吻合地方风格和体现时代精神, 映衬自然景色, 加强景观美学表征的开发和利用, 从自然风景美、生态和谐美、文化景观美、旅游生活美等方面丰富园区景观[6]。④借助特色农业品牌, 提高人文内涵。在挖掘特色农业本身的品牌已具有了丰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从文化角度进行品牌塑造和品牌管理, 借助特色农业产品的品牌吸引力, 通过营销传播及策划各种形式的文化平台, 让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转为特色文化优势。丰富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园自身的品牌文化内涵, 通过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园的品牌文化推动对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品牌的传播, 达到双赢的局面[7]。⑤增强单体景观元素的构造。单体景观元素是农业旅游观光园的景观节点, 如代表农业观光园的特色建筑、小品、雕塑等, 农业旅游观光园单体景观元素能体现一个观光园的本身的个性, 让人们更感兴趣。它是突出园区特色的一种表达方式, 对空间氛围的营造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使景观空间中有强烈的标志性和导向作用。⑥依托农业特色, 加强辐射推广, 进行多元化发展。农业旅游观光园的经营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果经营者的收入渠道单一, 必然产生淡旺季收入的较大差异。其解决方法是发展多种经营, 开辟多条收入渠道, 如通过观光农业季节性特色项目、生产旅游纪念品、直销农副产品、经营花卉苗木等方式来扩大旅游收入来源[8]。农业旅游观光园自身就是一个农业科技研发、产业化拓展的孵化器, 应通过其示范、推广和辐射作用, 带动周边地区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产业圈。园区也应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联合开发高新技术, 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发展。⑦加强园区管理, 走企业化、市场化道路。农业旅游观光园应根据自己的地域优势和产业优势以及园区所拥有的有利条件, 在主导产业上选择花卉、蔬菜和水果的设施生产, 在策划理念上注入旅游、休闲、示范、教学、培训、商贸的概念, 在日常经营中要不断提高管理和经营水平, 强化服务意识[9]。通过现代农业的新品种、新栽培模式与传统农业的不同显示出其特色, 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运营的合肥农业旅游观光园, 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 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 在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 整合其他的旅游资源, 达到以特色农业为主题, 在设计上要突出园林艺术效果, 在景观上要规划鲜明, 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发展, 才能达到农业旅游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摘要:通过调查与分析合肥市农业观光园的现状, 得出目前合肥市农业旅游观光园存在的问题。结合桃蹊农业桃主题生态园案例分析, 指出农业旅游观光园需以特色农业为主题, 景观规划鲜明, 进行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键词:农业观光园,特色,旅游,生态

参考文献

[1]李洪远, 鞠美庭.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218-226, 255-259.

[2]朱贤林.论特色农业[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03, (17) ∶25-27.

[3]闻佳.合肥市特色农业观光园景观设计思考与对策[D].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2008.

[4]郭玉华, 黄勇.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和设计[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9) ∶72-75.

[5]秦华, 易小林.农业公园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析———以重庆市黔江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21 (8) ∶282-285.

[6]蔡国瑞.龙海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建设[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3, (6) ∶10.

[7]高曾伟, 王志民.论乡村旅游资源[J].镇江高专学报, 2001, (14) ∶12-15.

[8]李文荣.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研究[J].农机化研究, 2006, (8) ∶5-7, 10.

[9]秦华, 易小林.农业公园景观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05, (8) ∶290-293.

[10]卢云亭, 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5.

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要求 篇8

摘 要:本文介绍了当今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发展现状,把环境建设同观光休闲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生态环境和农业观光园的综合效益探索一条可行途径。探讨了生态型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原则与具体的设计方法,使生态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有章可循,为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生态型;农业观光;规划设计

中国农耕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农业大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境。生态观光农业是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它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了农业功能的多元化,提供给人们休闲观光、了解农业知识体验农业的一种农业主题公园。生态观光农业建立在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的基础上,不仅具有生态、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经济功能,使农业生产活动与旅游观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1 观光农业园的发展现状

观光农业园作为现代城市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是保护和利用农田景观、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措施;还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当今我国主流的观光农业园不仅范围愈加广泛、规模愈加成熟、类型愈加丰富,并且也正渐渐向生态效益靠近。虽然增加了生态效益的投入,但是当今我国很大数量上的观光农业园还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具体的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和生态技术在我国的观光农业园还没有得到切实应用,与世界通行的生态标准还是大不一样的。

2 生态型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规划原则

生态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以动态规划和系统规划为基础,结合生态观光农业园生态农业系统的生产特色与结构,并从游客的心理需求、农业生产和地域资源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使其不仅要具备科学性、艺术性与观赏娱乐性,而且能促使生态观光农业园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依存,以获得最佳的符合游客观光需求的规划及一种和谐的农业环境的规划。因此,必须以系统性的思维对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营造经济效益、社会文化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良好的,兼备生产和观赏功能的农业园景观。

2.1 生态位原则

在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园区中的生态位特征,它主要体现在如何选择配置植物群落。在有限的土地上,选择各种适宜农业生产又兼顾观赏性的植物群落以及适宜人们亲近采摘富有四季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形成园林式的整齐结构,保证园区农业景观的自然美、意境美、生态美,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

2.2 可持续性原则

科学合理的可持续设计旨在保护、开发、利用园内资源,是生态观光农业园健康发展重要的保障之一,它是对观光农业园的各系统的具体设计,是实现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它从生产、生态、娱乐、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调整观光农业园长久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法。

2.3 特色鲜明原则

特色是观光农业园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国内愈是优秀的园区其资源特色也愈是明确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愈强。因此,打造特色鲜明的观光农业园,可以考虑从园区的选址、园区所处的民风民俗及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等等方面为园区营造鲜明的个性。

3 生态型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

完善生态型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首先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了解该地农业系统的特色和民俗,再考虑不同类型游客的观光需求,为他们提供易观、易动、易感受的自然环境优美、服务设施完善的农业观光园。本文综合地從造景设施、观光体验设施、服务设施三方面入手分析生态型农业观光主题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

3.1 造景设施设计

自然景观规划包括:观赏植物景观、景观小品、水体景观等方面,经过规划增强农业设施的观赏艺术性,在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的生产的基础上打造园区的视觉美。

(1)农作物景观设计:农作物景观设计尽量减少人工造景设施,设计者可以通过在合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可以在远处整体性观赏具有统一的视觉效果和农民受益稳定的作物。

(2)观赏景观设计:在选择观赏景观物种时,须根据植物物质属性和季相变化达到的观赏效果进行具有空间开合变化的种植形式,可将观赏作物与农作物结合规划布局形式,比如用大面积的农作物达到“面”的形式,将特色观赏物种点缀在园区形成特色观赏“点”变幻无穷,再在沿路设置可随手采摘可近距离接触的物种,不仅使游客与自然更亲近也起到了生态型的“线”形道路引导作用。

(3)景观小品设计:参照我国古典园林景观小品设计方法,将景观小品与游客的观赏活动相联系,起到为园区增加细节美,为游客动线引导的作用。如设置水车、花廊(架)栈、观赏亭、汀步、观景窗等,丰富园区的景观层次和空间的引导及功能划分。

3.2 观光体验设施设计

观光体验设施是生态型农业观光园游客活动的重点区域,也是园区中游客、景区、景观节点最集中的区域。农业体验规划以传统农业设施为载体,通过让游客亲历农业劳作感受体验收获成就感,农业文明的技能魅力为主的活动,园区可设置如:蔬果采摘、动物养殖、儿童沙坑等。体验设施设计方法要考虑到无障碍设计,为老人、儿童及残疾人提供观光便利,通过将儿童活动区特殊化如地面铺装为柔软的沙地、草地并且远离湖塘和刺激性植物;对于老年人及部分残疾人,多设置休息或静态观赏区域,降低地面坡度和台阶高度。农业科普教育设施是向公众开展科技引导、试验示范、以点带面示范的区域,目的是体现现代农业科普教育的功能,满足游客的科普需求和提高游客的环境意识。

4 结语

生态型观光农业园的规划设计是一种科学性、景观美学性、娱乐性的综合规划,其更符合游客观光需求的规划,旨在更好地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型观光农业系统中的生产率,维护良好的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作用精神发光发热。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中回报自然,在原生态基础上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遵循自然法则,营造良好的、可持续的、兼备生产和观赏功能的农业园景观。

参考文献:

[1] 吴忆明,吕明伟.观光采摘园景观规划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郑灿平.生态观光农业中采摘园特色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上一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下一篇:德育工作组织机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