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通用10篇)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篇1

咱果学校:张勇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采用闭卷考查的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1、题型:本次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非选择题为填空题、识图析图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问答题和探究题。

2、题量与分值:选择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有6道大题15道小题,共50分。分值分配合理,题目难易适中,学生一般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

3、试题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可看出答案,但38和40题有一定难度,学生须认真分析才能作答。

(2)注重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考查。如选择题中的6、8和19题、非选择题第37题第2小题和第40题第1、3、4小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次七年级考试人数为176人,总分为9147分,平均分为51.97分,其中80分以上23人,占13.07%;60分以上59人,占33.52%;不及格的117人,占66.48%,其中40—60分有65人;最高分98分,最低分2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完成较好,非选择题失分较多

2、失分原因分析:(1)概念把握不准确

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

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一定困难。

(3)历史思维能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差 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擅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能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啰嗦或不完整。学生失分较多,失就失在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东西,对史实分析不透。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能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能力欠缺影响所致。

(4)审题能力不强

审题在考试答题中比较关键,从某种程度上说,题审好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审题出错,就会导致答案不完整或根本抓不到要领,胡乱作答。

三、改进措施:

1、要从思想上重视历史学科。

从这次初一学生的历史试卷来看,出现了很多空白试卷,且学生的试卷书写相当潦草,胡写乱写的学生很多,不及格人数占参考人数的1/3,成绩令人瞠目,同时为初三历史教学埋下了隐患。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历史学科,从而导致成绩低下,对此情况,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争取使学生下半学期成绩能够得到提高。

2、重视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历史学习中,基础知识部分是占主体的,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因此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本一些重点知识一定要反复落实,要使学生能正确书写下来,避免书写错别字,要使课标要求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生掌握准确无误。

3、对课本上涉及到的文言文要加以讲解。由于七年级是中国古代史,所涉及的一些资料大多是文言文,所以对于课本出现的一些文言资料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到位进而掌握相关知识点。

4、复习时要对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重视单元小结、同类知识的总结及比较,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有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对于单元学习主题也要重视讲解,要让学生掌握单元主题。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篇2

●学科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报告

一、成绩统计一览表

二、各题通过率一览表

试题难、易分值情况:容易题97分,97÷120=0.808.中档题15分,15÷120=0.125.难题8分,8÷120=0.067.难度比约为7∶2∶1,试题难易程度偏易.

三、知识覆盖率及相关知识内容比

教材中总知识点个数为76个,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个数为37个,知识覆盖率为48.68%,偏低;授课时数比与各部分分值比基本相当,分值分布合理.

四、统计情况分析

1. 得分率最低的5道题情况剖析.

第27题得分率最低,考查了学生对变换图形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部分学生思维单一,考虑不周导致严重失分.

第8小题考查线段中点的思维判断,错误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导致选错.

第23小题考查学生合并同类项以及去绝对值符号的知识点,开发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及推导技巧,但部分学生因不认真而丢分.

第25题考查绝对值的化简,是第一章的一个难点.一些基础差、反应能力差的学生,无法完全做对此题,从而丢分.

第26题考核的是在求线段的长度问题中利用不定点分线段成比例出现两种情况的解法,由于部分学生的思维单一,导致只解答一种情况.

2. 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型.

本试题中最有创新价值的两个题是第27小题、第28小题.

第27小题(2)利用等角观察出其中一角的余角和补角,有的学生考虑不完整,答题不全面.(3)在利用角平分线及两角度数的比求角度时,利用“任意一条射线OD分角”把此题推向了两种情况.分析、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只会考虑出一种情况,所以丢分.

具体分析如下:第27题:如上图,已知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OC是任意一条射线,射线OD是∠AOC的平分线,射线OE是∠BOC的平分线.若∠AOD=50°,求∠BOE的度数;(1)观察图中是否存在∠COD的补角和余角?若∠BOC=72°存在,直接写出来;(2)若OD变为一条任意的射线,OE变为∠BOD的平分线,且射线OC、OD、OE都在直线AB的同侧,∠COD∶∠COE=7∶1,求∠AOD的度数.

第27小题(2)利用等角观察出其中一角的余角和补角,充分考查互补角和互余角的概念,利用大部分学生缺少深入挖掘知识的意识, 从而起到锻炼学生的目的.第(3)问在利用角平分线及两角度数的比求角度时把特殊性转换成一般性, 这给这道题增加难度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锻炼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具体分析:题中把射线OD变为一条任意的射线, 增加它的位置的不确定性,而射线OE的位置又是由OD决定的,所以本题出现了多种情况, 还好本题又给了射线OC、OD、OE都在直线AB的同侧这个条件,这样就使这道题的难度适合现阶段学生做了, 到现在很多能分析出射线OD的位置应该有两个, 一个是在OC的左边,一个是在OC的右边,而具体演算过程中,学生发现当OD在OC右边时,∠COD∶∠COE=7∶1不成立,这时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只有一种情况了,没有发现当OD在OC的左边时,OE的位置还存在两种情况,从而漏解.我们认为此题的优点在于它层层布局.

通过27题可以看出,对于任意的一个点或射线分别来分线段或角的同一类问题,一定会出现多种情况,学生对图形变换问题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在今后的练习当中应增加练习量.

第28题(2)中的创新点是购物选店的灵活性,利用两家不同的优惠条件,在“两家合着购买最合算的”是最佳的解答,此题特别考查了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性、灵活性.

3. 前后10名学生的成绩状况及对策.(成绩略.)

策略:一个班级的尖子生就是一个团队的领头羊,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适量地增加练习的难度和量数,同时拓展课外训练,积累经验,拔高训练.对后10名的学生,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积极性,加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训练,个别指点辅导.对有困难的学生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对优秀学生要让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吃得香.

五、测试题目分析表

●关于试卷的编制与设计

一、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哈尔滨市初中数学学科考试要求》同时兼顾个别版本教材内容.

2. 体现初一学段的灵活性,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同时,体现新课改

的理念,加大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考试对七年级数学实施新的课程目标,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二、编制试题的理念

1.按照“课程标准”要求,以基础知识为理念.

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数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社会;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编制试题多样化.

2.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注重理解和应用.

编制试题的重点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向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向引导,让所编的题目情景有实际意义.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或解方程、解答题等题型,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以本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起点,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学生知识的应用及提升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

4. 编制每套试题要注重科学性、引领性、基础性、综合性、探究性、区分性和适切性.

(1)引领性

依照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识水平编制,并附有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引人入胜的题目.学生可以在这些方法引领之下,高屋建瓴,深入本质,切中要害,自觉地跨越数学学习中的各个关隘.

(2)科学性

试卷中的任何一道题,其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根本,不能无根据地编制试题.

(3)基础性

编制试题要以课本为主线索,利用好基础知识编制试题.

(4)综合性

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本学科知识的综合为主编制试题.

(5)探究性

探究性试题是数学试卷中的核心问题,一定要找清探究的内容、知识点,让探究的内容具有实际意义.

(6)区分性

在试题具备一定区分度的条件下,难度必须以绝大多数学生达到及格为准.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适切性

面向全体初一年级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特点、数学背景和生活经验编制试题,使具有不同的数学认知特点、不同的数学思维发展程度的学生都能表现出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

三、试题的基本形态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或解方程、解答题.共28个小题统一编号,每一题都有相应的解答说明和分值.

下面是编制试卷各题型的题量及所占的分数表

难度预测:容易64℅;中等25℅;难题11℅.比例为:18∶7∶3.

知识覆盖率:教材中总知识点个数为76个,本套试卷考查知识点个数为40个,知识覆盖率为52.63%.

2.注重知识与技能.

提升学生的视知觉功能.由于数学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与空间形式”,要想从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中抽出这些“数与形”,学生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视知觉功能,去辨识、记忆、理解.如“长短、大小、多少、轻重、点、线、面、方向、角度”这些体现着“数与形”的概念,学生通过辨识实际的物体,慢慢体验到它们“数量与形式”的不同,并学会以数学符号来表示它们.

3.注重方法与过程.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试题的评价中明确强调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强化学生对过程、概念、规律及方法的理解与内化.学生只有深刻领会到学习过程,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才能切实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因此,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领会概念和规律、方法.

逐步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另外,在试卷中也比较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思考能力,如“三视图的综合利用”、“探索规律”、“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这些试题对加强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4.注重情感与价值观.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技术,具有健全人格的一代新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更应重视后者的培养.但是在目前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的教学中,我们忽略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造成了一些学生只知书本知识而不会实际应用,思想道德滑坡,不知如何做人,价值取向偏离正常轨道,承受能力差.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我们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初一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四、试卷蓝图

1.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仍是考查主流.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最基本的目标,考试中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比例大,也是考试的重点,和以往的试题相比,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试题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知识的再现和记忆上,也不是偏重某项技能的重复训练,更不是在“深挖”上做文章,而是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实用性.试题在编制立足于具体的情景,考查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分析能力,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科特点.

例1:已知有一个立体图形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组成.如图1是分别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那么原立体图形可能是图(2)中的.(把下图中正确的立体图形的序号都填在横线上).

点评:“空间与图形”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本题体现了“生活走向数学知识”的教学理念.

2.强化过程和反映规律的考查仍是亮点.

认识首先是粗略的、定性的、直观的,然后才是精确的、定量的、抽象的.例如,当你感觉到“人很多”、“天很热”、“月亮很圆”时,会进而想到“有多少人?”“气温是多少度?”“怎样描述圆?”以及相关的各种问题.学习数学是循序渐进的、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粗略、定性和直观的认识往往是创新和发明的火种.在力求重视知识结论的同时,体现数学学习的过程和规律.从能启发粗略、定性、直观认识的问题说起,通过思考、探究、归纳逐步引导出精确、定量、抽象的认识.

例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摆放,若∠BAE=135°17',则∠CAD的度数是__.

点评:通过图形的转动,角度的变化,会存在一个角度等于另外两个角度的和.∠BAE=∠BAD+∠DAE, E∠BAD=90°是一个定量.所以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3.命题的基本思路.

全面坚持公正、全面、科学的原则,充分发挥考试和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努力克服过分注重知识掌握的偏向,促进学生形成终身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引导学生的个性成长;结合哈尔滨市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实际,及时了解和正确评价哈尔滨市初中数学教学水平,全面促进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4.双向细目表.

五、提高编制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1.关于编制开放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开放性试题形式十分活泼,思维深刻,深受广大数学教育的重视.同时也是新型试题中的一大亮点.开放性试题可分为条件性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中,给出部分已知条件和一个完整的结论,据此,填充缺少的条件.当然这些缺少的条件并不是唯一的;结论性开放性试题,已知条件给定,结论没有给出,经过推理,得出若干结论;条件与结论双开放性试题.给出部分已知条件,同时也允许按照一定要求添加若干条件,然后推导出有个性的结论;围绕着开放性试题进行试题编制.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81页概念性试题.

背景材料: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3:请写出一个解为-2的一元一次方程.

点评: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在题目中给出了一个条件,-2是这个方程的解,说明试题的答案不固定、不唯一,也使学生能有自己的开发空间、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从单一走向多重性.

2.关于编制探究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探究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是有一定差距的,有些开放性试题从本质上说不是探究性试题,因为它仅仅是从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结论,并没有什么思维上的探究性.而探索规律的试题从思维上说,不是仅从表面上观察一下就能得出结论的,需要经历深入的思考过程,因而它属于探索性试题,但不属于开放性试题.探索性试题的特征:一是问题的解决不是按照某个固定的、明确的程序,使用某种技巧就能完成的;二是思考问题的方向不是很明确的,解决问题的路线不是很清晰的,通常要经历一定的尝试与试验过程.探索性试题,对于培养与考查合理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空间观念是非常有益的;对于解决学习策略,获得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经验是有效的;因此,必须增大主观性试题,尤其增大那些需要学生解释举例、论证的主观性试题,在解答的过程中能表现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情况.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7页例题2.

背景材料: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

例4:一艘船从甲码头到乙码头顺流行驶,用了2小时;从乙码头返回甲码头逆流行驶,用了2.5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点评: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这艘船往返的路程相等,由此得出: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的关系.

3.关于编制综合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所谓综合题,就是由几个简单的数学知识组合成一个复杂的数学题.由几个简单的数学知识链结出知识网络,使题目寓几何、代数、三角知识于一体,渗透多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及解题方法.这类问题有利于学生的多向思维、全方位联想、综合应用知识、全面检验和评价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由此,设计综合性试题的难度、必要性都很重要.

原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91页例题4.

背景材料: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例5:某地区的手机收费有两种方式,用户可任选其一:月租费20元,0.25元/分;月租费25元,0.20元/分.(1)某用户某月打手机x小时,请你写出两种方式下该用户应交付的费用;(2)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打手机时间为25小时,你认为采用哪种方式更合算.

点评:用一元一次方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其基本过程是:实际问题列方程转化数学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七年级上册所涉及到的此类内容有: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认识初步.此题考查了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综合性能力.

4.关于编制实践应用性试题的技术和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数学试题的编制应当以此为指导,打破传统的命题格局,试题要体现知识的迁移、转化、应用,着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考查,引导教师加强过程教学,试题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实践和运用,体现试题的特点,引导探究、创新的学习风气.

例6:如图,已知∠AOB=90°,∠BOC=30°,OM平分∠AOC, ON平分∠BOC.(1)∠MON=;(2分)(2)∠AOB=α,∠BOC=β,求∠MON的度数.并从你的求解你能看出什么什么规律吗?

编题的背景:来源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44页、第10小题.

背景材料: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特点.

点评:将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OM平分,ON平分在此题中是关键,使图形有规律可探索.

变型:若∠AOB=90°,∠BOC=30°,OD是∠AOC的平分线:求∠AOD的度数.(注:没有图形)此题是期末考试27题的变形题.

点评:在数学中几何问题中,如果没有给出图形的话需认真分析是否有多种情况.

结束语:

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水平测试 篇3

1. 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A. 打开电视机,正在播足球比赛

B. 小麦的亩产量一定为1 000斤

C. 在只装有5个红球的袋中摸出一球,是红球

D. 我市2006年1月15日的最高气温是5℃

2. 方程3(x+1)=2x-1的解是().

A. x=2 B. x=-4 C. x=0 D. x=-1

3. 下面哪个几何体的截面不可能是三角形().

A.长方体 B.五棱柱C.圆锥 D.圆柱

4. 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为整点,某数轴上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个数轴上随意放一根长为2 005厘米的木条AB,则木条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为().

A.2 003或2 004B.2 004或2 005

C.2 005或2 006D.2 006或2 007

5. 在直线m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4厘米,BC=3厘米,如果O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OB的长度为()厘米.

A. 0.5 B. 1C. 1.5D. 2

6. 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2(2x-3)-(1+2x)=1B. 2(2x-3)-(1+2x)=8

C. 4x-3-1-2x=8 D. 2(2x-3)-1+2x=8

8. 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A.-(4a+3b-5c)=-4a+3b-5cB.a2-(2a-b+c)=a2-2a-b+c

C.(a+1)-(-b+c)=a+1+b+cD.a-(b+c-d)=a-b-c+d

9. 图1中甲、乙都是由小立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甲、乙的视图一样的是().

A. 甲的主视图、乙的左视图

B. 甲的主视图、乙的俯视图

C. 甲的左视图、乙的左视图

D. 甲的左视图、乙的俯视图

10.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数是十进制数.而计算机使用的数是二进制数,即数的进位方法是“逢二进一”.二进制数只使用数字0,1,如二进制数1101记为1101(2) ,1101(2)通过式子1×23+1×22+0×2+1可以转换为十进制数13,仿照上面的转换方法,将二进制数11101(2)转换为十进制数是().

A.4B.25C.29 D.33

二、细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2. 2004年12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西部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其中四川省的工业增加值为1 550 000 000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元.

13. 写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一元一次方程:①某个未知数的系数是-2;②方程的解是5.这样的方程是____.

14. 绝对值等于5的数是____.

16. 图2是某校七年级一班5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按图中划分的分数段,这次测验85分以上的共有____人.

17. 如图3,已知FE⊥AB于点E,CD是过点E的直线,且∠AEC=120 °,则∠DEF=____.

18. 从分别标有1,2,3,…,50的50张卡片中,抽出2的倍数的可能性____抽出4的倍数的可能性.(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

19. 已知代数式2x2-mx-3,当x=3时,它的值为6,当x=-2时,它的值为____.

20. 如图4,点A在射线OX上,OA的长等于2厘米.如果OA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0°到OA′,那么点A′的位置可以用(2,30°)表示.如果将OA′再沿逆时针方向继续旋转45°,到OA″,那么点A″的位置可以用(____,____)表示.

三、耐心做一做(共60分)

21.(本题8分) (1)计算:(-2)2+[18-(-3)×2]÷4.

23. (本题6分)如图5,这是一个由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里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立方体的个数,请画出主视图和左视图.

24. (本题6分)鼠年快到了,小颖用七巧板拼了一个小鼠(如图6).

(1)请你在图中找出一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标上字母,然后再用平行符号表示出来.

(2) 请你在图中找出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并标上字母,然后再用垂直符号表示出来.

(3)请你在图中找出一个钝角并标出字母,然后用角的符号表示出来.

25. (本题8分)某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天生产4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制,每天上班人数不一定相同,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情况如下表(增加的辆数为正,减少的辆数为负).

(1)根据记录可知,本周三生产了多少辆摩托车?

(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多少辆?

(3)本周总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多少辆?

26. (本题8分)俊宇和王姚玩一种游戏,规则是:将分别写有数字1,2,3,4的四张卡片先放在一个盒子里搅匀,然后随意抽出两张,把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若和为偶数,则俊宇胜;若和为奇数,则王姚胜.这个游戏公平吗?若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不公平,谁获胜的可能性大?请你设计一种对两人都公平的游戏规则.

27. (本题8分)为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 此题共有四个选项:

A.1.5时以上;B.1~1.5时; C.0.5~1时;D.0.5时以下.

图7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在条形统计图中将选项D的部分补充完整.

(3)若该校有1 000名学生,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

(4)请你根据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再提出一个问题并作答.

28. (本题10分)请根据图8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

(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场规定: 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 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到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

友情提示:请做完试卷后, 再仔细检查一下,也许你会做得更好,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参考答案:

1. C2. B 3. D4. C5. A6. D7. B8. D9. C10. C

23. 如图9所示.

24.略.

25. (1)450-3=447(辆),本周三生产了447辆摩托车.

(2)10-(-25)=35(辆),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了35辆.

(3)-5+7+(-3)+4+10+(-9)+(-25)=-21,本周总产量与计划生产量相比减少21辆.

26.根据题意,求出每组和的值有:

1+2=3,1+3=4,1+4=5,2+3=5,2+4=6,3+4=7.

即这种游戏规则不公平,王姚获胜的可能性大.

新的游戏规则为: 将分别写有数字1,2,3,4的四张卡片先放在一个盒子里搅匀,然后随意抽出一张,抽到奇数卡片,则俊宇胜,抽到偶数卡片,则王姚胜.

27.(1)60÷30%=200(名)或100÷50%=200(名).

(2)略.

(3)1 000×(1-50%-30%-15%)=50(名).

(4)只要能根据图中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答即可得分.

28. (1)设一个暖瓶为x元,则一个水杯为(38-x)元.

根据题意得2x+3(38-x)=84,解得 x=30.

故38-30=8.即一个暖瓶为30元,一个水杯为8元.

(2)若到甲商场购买,则需花费:

(4×30+15×8)×90%=216(元).

若到乙商场购买,则需花费:

4×30+(15-4)×8=208(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篇4

王村中学

延文斌

本次七年级期末统考试卷在题型上多种多样。选择题40题共40分,非选择3大题共60分,分为简答题、材料题和探究题。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有一定的灵活性,注意知识理解上的考察,注意专题的归纳,有很好的区分度。

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覆盖全面

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实现了全面覆盖,试卷中选择题的类型多样:有读图、有排序、有匹配等。试题新颖覆盖面大,实现了考点对本册书均匀的全覆盖,但有显得主次分明。

(2)图文并茂

整套试卷共用图12幅,图片形式多样,有地图、有文物图等。如:第23、24题等,图说历史的两幅图,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历史时空关系。实物图有助于引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和地图册的图片资料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3)联系生活

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分析题第24题丝绸之路路线图,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谈一谈丝绸之路对我们今天发展的启示。

(4)论从史出

充分利用原始史料,是本次期末试题的很明显特色。第22题材料一、二分别用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始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做题并发表自己对这些改革看法及其所起的历史作用。

(5)形成专题

第26题围绕“文化与改革”这一主题进行探究,这些题型的设计有助于引导教师在单元复习和总复习时进行专题复习,并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改进措施:

1、培养学习兴趣。从考试成绩来看,对历史有浓厚兴趣,阅读面宽广的同学考分很高,靠死记硬背的同学会出现知识混淆,张冠李戴的现象,不会灵活运用知识

2、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帮学生建立时空观念,通过积累充分的表象知识,引导学生由由表及里的掌握知识

3、在新课和复习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归纳、总结、专题帮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和体系。

七年级期末历史试卷分析通用版 篇5

期末考试已经落下帷幕,为了更好地安排下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此特对期末历史试卷的考试情况进行分析。

一、试题分析

七年级下册历史试卷共三道题,分别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参考加分题,共计105分,但最高分不能超过99分。

就试卷难易程度来说,这张卷子难易度适中。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为选择题,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2、3、4、5、8、14、15、17、21、24题,都属于直接性的知识点问答,这部分题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而6、7、16、22、25题,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灵活运用,对于部分B类学生和C类学生来说就有点难度。9、10、12、13、18、19、20、23题,难度加大,需要分析,对于名词要明确意思,比如23题,要求学生明确民族英雄和英雄的区别,还要掌握历史人物的功绩才可以答对。

总的来说,选择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尽管试卷难度不大,学生的答题情况并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再加上粗心大意。责任主要是我刚接到历史这门课程,虽然对知识点理解分析的透彻,但还是把握不好历史学科试卷出题的特点,另外,可能检查不到位,再加上大部分学生的自觉性差,且没有做好充足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大题共七个小题:第26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关系的两位人物。知识点学生并不陌生,但材料是以图的形式展现的,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图片,加之学生根本没有识记这个知识点,因而这道题大部分学生答得比较好。第27小题,考查的是历史人物,也是读图题,试题给两位人物的图片,结合图片来答题。但是由于第一张图片不清楚,有同学就答得不对。第28题,是古今对比的题,有难度,这个题的失分比较多。第29题就学生答题的情况分析,这道题的得分率还不错。第30题、31题,是材料分析题,难度不大。第32题,是简答题,概括性比较强,不过难度不大,大部分同学答得还可以。

第三题为猜谜语题,这个题的难度有点大,要求学生的分析问题的灵活性比较高,而且还要熟练的掌握基础知识,尤其是地名和人名。

二、成绩分析

关于这次测验,学生的成绩主要有以下情况:

七年级四个班的历史科目优秀率均不到百分之五十,还有部分不及格的学生。尤其是3、4班的成绩不理想。面对这样的成绩,作为任课老师,我将采取一定措施,努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三、就上述的相关分析,七年级历史学科下半学期的培优目标如下:

1、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3、努力提高历史成绩的及格率及优秀率

4、认真备课,努力提高学生课堂的听课效率;

5、上课过程中,结合相关习题讲解基础知识;

6、增加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积累知识的习惯;

7、加强检查机制,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试卷分析 篇6

邓玉玲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的命题依据是《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试题结构、题量、取材、情景、命题思路等方面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试卷的难易度适中,基础知识占主导地位。

1、试题量方面:题量比较适宜,试卷共四大题。选择题20小题(40分),填空题(30分),识图作答20小题(20分),实验探究题(10分),满分100分。

2、关注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从试题来看没有怪题、难题和偏题,难易适中,主要考查生物常识,注重对学生生物文化素养的考查。但在往年的基础上略有变化,有所创新。同时关注社会热点,突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3、填空题分值偏高,实验探究题分值偏低。

二、学生答题情况:

这次考试总的来到说不是很理想。参加考试的约有75人。没有满分,最高分98分,90分以上的也不多,最低分12分,主要是一些题的出现学生学习不扎实,而他们自己的知识容量又有限。不及格的约有200人。选择题得分约为20分左右,填空题得分约为20分,识图题得分约为15分,实验探究题得分约为8分。

三、对今后教学采取的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是学好生物学科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标为依据,使学生熟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比较知识的异同,能分析、综合和应用重点的概念、原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注重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识图能力等的培养。

3、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的加强实验内容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4、注重科技和社会热点的教学

这一理念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生物教学应紧密联系实际问题。如环境、人口、人类、转基因技术、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5、注重学法指导

七年级历史上试卷分析 篇7

一、试卷分析

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本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注重基础知识,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考查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值50分。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

问题一:选择题共20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 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择题21—24题。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审题能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3、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能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三、改进措施

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认真研究课标和新教材,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有效开展分层次教学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张扬个性,认真钻研新教材,挖掘教材的深度,扩展教材的广度,整合课程资源,认真备好每节课,提高自己驾驭教材的能力。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按课标的要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扎扎实实落实好基础知识,方法灵活多样,要启发不要硬灌,更不能死记硬背,要引导,不要代替,要让学生思考,不要一讲到底,要因学论教,而不要因教论学,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变注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学习过程。

3、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再背下来。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一些生产实际,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学会应用。

6、恰当选择和组合各种直观教学手段,自制教具,充分运用实物、标本、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重点、难点及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线索,尝试和思考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尊重学生,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王洋

七年级上历史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篇8

七年级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重新审阅七年级数学{上}期末检测试卷后,我发现本学期数学教学令人鼓舞的一面,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问题。通过分析,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卷五大题,共25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次试卷分析采用了抽样调查,样本容量为41。其中135分以上的考生有4人,及格人数为22人,及格率略超过50%,平均分约为100分。这一结果表明数学教学两极分化的现象不容忽视。

二、考查的教学内容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共有五章内容,涉及课程内容四大板块:前三章为数与代数,第四章为图形与几何,第五章为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穿插于各个章节之中。

按分值比例,数与代数略高于61﹪,几何知识的考查占29﹪强,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考查了14分,稍高于试卷总分的9﹪,与各章节的教学时间比例相当。

三、学生学习状况(答题)评价

1.第一大题——选择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题共10小题,均为基础题,主要考查学生数学中的基本概念:相反数、绝对值、一元一次方程、普查、科学记数法、一次方程(组)的解及互为余(补)角的理解,还有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简单应用,得分率很高。

选择题(4)主要是对立体图形的考查,虽贴近学生生活,但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并且超出沪科版本的教学要求。错误率达到75%.这一结果表明,对于这样的试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能力上的欠缺。

2.第二大题——填空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题(11、12、13、14、15)分别考查了同类项、线段的中点、角的概念和角的分类。还有直线的基本事实、探寻规律。每题失分率都比较高。

3.第三大题——解答题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三大题共五个小题,分别是计算题(第16题),是最基本的有理数混合运算和角的加减运算;解方程(组),即第17题;整式的化简、求值(第18题);以及第19题——角平分线及其运算和第20题——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本大题的前两题失分较多。第四(即21、22两小题)大题——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大部分学生都失分。这一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数学应用能力上的欠缺。

第五大题,即第23小题——动手画一画,再数数。得分率高达95﹪。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直观型的探索规律题,掌握不错,且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试卷特点

这份数学试卷在总体上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重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关注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注重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关注了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试题的教育价值。在题型设计、情境安排以及设问方式等方面有了一些新的创造,出现一些前景新颖、设计巧妙、富有思维含量、形式活泼的好题。对我校的七年级数学教学,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五﹑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

⒈立足教材,强化习惯。认真钻研教材,从生活数学做起,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经常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给学生解题设置一些障碍,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不定时地进行检测、评估、矫正。同时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审题、估算、验算、检验方法等。

⒉加强基础,培养能力。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问题,设计解决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做多练,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维,灵活的把知识转化成技能。

历史七年级期末试卷(加答案) 篇9

一一一一、、、、单项选择单项选择单项选择单项选择、1、在我国古代传说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的主人公是(D)A、黄帝

B、尧

C、舜

D、禹 2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A)A、退避三舍

B、卧薪尝胆

C、老马识途

D、管鲍之交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言论是谁的?()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苟子

4、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汉朝同意和亲是被迫的B、和亲是汉匈民族问和睦相处的表现 C、和亲是汉暂求避免匈奴骚扰而采取的措施 D、和亲对汉而言是屈辱的

5、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高潮出现于()A、西晋末年

B、三国时期

C、东汉末年

D、东晋南朝时

6、龙门石窟是世界艺术瑰宝,它位于今天()

A、河南省安阳市

B、河南省开封市 C、河南省洛阳市

D、河南省郑州市

7、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8、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10、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B①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①②③④

13、西汉初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7、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8、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19.右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A.知道定居生活

B.会人工取火C、开始种植

D.懂得爱美 20.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当时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2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A.咸阳

B.荥阳

C.大泽乡

D.陈

二、填空题(第21—25小题每空1分,26小题每空2分,共16分)22.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使用和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3.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展开多次大规模的反击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率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决战,大败匈奴。24.佛教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25.山西大同的____________和河南洛阳的____________,都是我国古代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26.请你穿越时空,进人百家争鸣电视台。该电视台要招聘一批栏目主持人,最后有六人人围,他们是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孙武。请根据他们的特点,给下面栏目安排最适合的主持人。

(1)《法制空间》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2)《军事天地》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3)《环保讲坛》的主持人____________。

二、材料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起义军在陈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他派一支起义军继续西进,到达成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1)这是我国历史上的哪次起义?是谁发动的?(6分)

(2)这次起义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口号分别是什么?(6分)

(3)这次起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历史上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24、阅读材料: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请回答:

(1)两汉时期的“西域”指今天的什么地方?(2分)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目的是什么?(4分)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哪一年?为什么这次能够成功?(4分)

(4)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设立于哪一年?(4分)

(5)“安有佳种自西来”说明西汉与西域的关系怎样?(2分)(6)(1)历史上新疆地区何时开始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分)当时是通过设置哪一机构来总管这一地区军政事务的?(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丝绸之路”在哪一历史事件之后被开通出来?(2分)“丝绸之路”的 开通有何历史意义?(3分)

25、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请回答:(I)材料中的“三国”指的是什么?分别是谁建立的?(6分)

(2)材料中涉及到我国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4分)(3)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

2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1分)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2分)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分)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27.(1)秦始皇最伟大功绩是什么?(1分)(2)秦始皇采取了什么首创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3)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2分)(4)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2分)(5)汉武帝为什么能够对匈奴族用兵,彻底解决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2分)(3)秦长城的起止点在哪里?(1分)

四、连线题(每条连线1分,共计6分)28.请连接相应的内容。

历史人物

典故

战役

赵括

破釜沉舟

城濮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项羽

退避三舍

巨鹿之战

1、五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

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 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

3、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4、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5、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新旧制度更替 D、百家争鸣

6、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早在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黄河

7、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8、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9、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②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③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④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11、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

A、秦统一六国 B、楚汉之争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2、你如果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

①焚书坑儒②书同文,车同轨③颁布“推恩令”④张骞出使西域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3、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

B、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C、汉武帝时,“和亲”政策不起作用

D、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

1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5、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

16、东汉末年,大将关羽曾被毒箭射伤,当时能为他手术疗伤的首选医生是()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17、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

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

18、公元纪年的特点是()

A、没有公元1年

B、没有公元前1年

C、没有公元0年

D、没有公元前各年

19、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

20、某电视剧摄制组根据剧情布置了一个曹操的书房情景,其道具有四样,根据史实判断其中搞错的是()

①书桌上有一卷竹简 ②墙上挂有《魏国疆域图》③桌上有《孙子兵法》一书 ④书柜中摆放着印制的书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

22、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3、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A、祖冲之-《神灭论》 B、贾思勰-《齐民要术》

C、郦道元-《水经注》 D、陶渊明-《归园田居》

24、“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主要反映了()

A、南朝统治者大力抑制佛教 B、南朝统治者极力宣扬佛教

C、南方气候润湿,雨水较多 D、南朝统治者剥削人民群众

25、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

A.张衡 B.张骞 C.蔡伦 D.祖冲之

二、材料题

26、读图并回答问题

(1)此人是谁?(1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1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1分)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

27、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1分)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1分)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分)

28、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 《宋书》

①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4分)

③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

三、问答题

29、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里很难过。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并请说明理由。(6分)

30、试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点。(8分)

31、试简要分析公元3到6世纪,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特点及发展趋势。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深刻的启示?(8分)

四、探究题

32、良好的班集体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希望自己的班集体更加优秀,请你分别用墨、儒、道、法、兵家的代表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9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ACBAC 6-10BBBDA 11-15BCBAC 16-20BCCAD 21-25ABABC

二、材料题

26、(1)孔子。(1分)春秋时期。(1分)儒家。(1分)(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分)

27、(1)张骞出使西域(1分)(2)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1分)(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3)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2分)

28、①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②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分)③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④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三、问答题

29、用道家学派的观点。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某同学这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经过他的努力,成绩就会得到提高,不理想就会转化为理想。(6分)

30、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8分)

31、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是(1)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争频繁,人民渴望统一。(2)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学习,促进了民族大融和。(3分)发展趋势是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2分)启示:(1)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她的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2)各族人民对祖国历史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3分)

四、探究题

32、墨家: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儒家:教师要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进行感化、说教,不能体罚;让爱心充满班集体;人人诚实,言行一致;宽恕、容人。道家:自习课时间应留给学生。法家:建立班规,奖惩分明。兵家:了解其他学校、班级的管理方法、学习方法,以取长补短。(9分。此题较为开放,本答案仅为提示,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并切实可行,酌情给分。)

莲山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10

一、选择题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农民起义夺权 B.少数民族入侵中原

C.大将发动政变自立 D.外戚夺取政权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

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

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3、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 )

A.《清明上河图》 B.《步辇图》 C.敦煌壁画 D.《洛神赋图》

4、曾经六次东渡并最终到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

A.玄奘 B.鉴真 C.晁衡 D.戒贤

5、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 )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 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 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谁的诗句

( )

A.李白 B.杜甫 C.孟浩然 D.杜牧

7、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

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北宋的四川地区 B.南宋的四川地区

C.北宋的汴梁地区 D.南宋的临安地区

9、最能反映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场所是 ( )

A.手工业作坊 B.市 C.瓦子 D.坊

10、.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蒙古政权的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11、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约( )

A.2 B.300年 C.400年 D.500年

12、以“资治通鉴”为名的意思是( )

A.揭示为君之要 B.用来警示百姓

C.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D.以经济实力治国家

1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沬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女皇武则天 D.唐玄宗

14、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15、一位生活在元朝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

A.去江南贩运棉布 B.经运河到杭州游览

C.友人送他一部《红楼梦》 D.购买景德镇真花瓷器

16、雅典奥运会圣火传递已于6月8日抵达北京,之后,奥运火炬将在长城点燃。那你知道我们现在所说的长城是( )

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江南长城

17、古时候,在白山黑水之间,有一个善养猪,吃猪肉,穿猪皮的民族,他们的后代建立了历两个的朝代,这个民族是( )

A.契丹 B.女真 C.党项 D.蒙古

18、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 )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9、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 )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0、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政全书》 D.《唐本草》

21、“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是对这几个朝代文学成就的一个概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诗歌成就、影响的是李白、杜甫、白居易

B.宋代词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C.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古典小说的高峰

D.诗圣是对李白的美誉,诗仙是对杜甫的赞美

二、历史诊所(共10分)

同学们,下面是几位同学的对话,他们犯了知识性的错误,请你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并在诊所里给他们一一治疗。

22、洪雪:明朝加强了宰相的权力。

23、荆茹:明成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24、邱旭:1433年,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伟大的航海家。

25、苏愫:1553年西班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6、岳悦:岳飞、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

三、阅读下列材料:

27、“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①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

②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2分)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4分)

③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6分)

④对此你有什么启示?(2分)

28、清朝前期,在西藏、新疆、蒙古族、台湾、及对外方面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所做出的努力及影响有哪些?

29、“大中祥符四年(10)……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器不冀,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以为种……内出种法,命转运使揭榜示民……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梢)小,不择地而生。”

——《宋史.食货志》

(1) 用文中内容说明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2) 推广占城稻的目的是什么?

30、“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请回答:

(1) 材料中的“岳”指的是谁?要“撼岳家军”的是谁?

(2) 岳飞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应如何评价他?

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回答:

(1) 上述引文的作者是谁?

(2) 上述作者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32、“渺茫天际,水天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夜唯谨,毫厘之差,生死攸关。”

请回答:

(1) 最早的指南仪器叫什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是在什么时期?

(2) 指南针的应用有什么作用?

(3) 指南针是经何人之手传入欧洲的?

33、摇头摇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请回答:

(1) 材料所述反映的是哪一时代的什么现象?

(2) 为什么说“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3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 戚继光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 材料中的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3) 戚继光的心愿最后有没有实现?是谁使他完成愿望的?

35、列举清朝前期为反抗外来侵略、保卫边疆所做的努力。

36、10月,我国政府郑重向世界宣布,“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应当坚决予以反对和打击。所谓“东突”是“东突厥斯坦”的简称,是指一批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想通过暴力恐怖手段把新疆从中国版图上分裂出去,建立所谓的”东突厥斯坦”。

请用所学过的中国历史有关知识批驳新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编造的“东突”理论。

37、材料一:“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材料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材料三:“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请回答: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生产关系?

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是什么关系?

38、材料一、据有关明清史料记载:“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

材料二:据《关于清朝海禁政策》中记载:乾隆年间“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遂以“民欲易器,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为由,继续实行“海禁”……为了抵制鸦片走私,雍正至道光连续颁布十五道禁烟令,并重申“海禁”。

请回答: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说明清政府实行“海禁”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后果。

39、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

(1) 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什么时候签订的?

(2) 上述内容有何法律作用?

(3) 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

40、从唐朝到清朝,西藏地区同中央的关系有什么关系?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B 4、B 5、B 6、A 7、D 8、A 9、C 10、A 11、C 12、C 13、C 14、B 15、C 16、C 17、B 18、D 19、D 20、A 21、D

二、历史诊所

22、明朝废除了宰相的权力。

23、明太祖时设锦衣卫监管监视。

24、14,郑和开始出使西洋,从而成为世界历伟大的航海家。或“完成”

25、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26、戚继光.郑成功都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或岳飞不是。

三.材料题(16分)

27、(1)闭关锁国(2分)

(2)维护清朝统治(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分)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3) 弊大于利。(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4分)

(4)启示:闭关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2分)

28、从西藏地区看:①建立对、**的册封制度,历世、**的继立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2分)②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与**共同管理西藏,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大大加强了。(2分)

从新疆地区看:乾隆帝派兵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来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3分)

从蒙古族看:土尔扈物在明末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因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首领渥巴锡举行武装起义,不远万里重返祖国,清政府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 篇章。(4分)

从台湾看:郑成功带兵反抗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3分)。

从对外关系看:抗击沙俄侵略者,1689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3分)。

29、(1)宋朝以政府的名义遣使从福建取占城稻的种子,并让转运使向农民宣传占城稻的优点与种植方法,可见北宋政府对农业的重视。(2)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北宋政府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并加以推广。

30、答案:

(1) 岳飞 金军 (2)收复建康;郾城大战。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永远受到人民的尊敬。

31、答案:(1)文天祥(2)组织军队抗元,兵败被俘,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32、(1)司南,北宋(2)指南针是一种可靠的导航仪器,使航海不会迷失方向;促进航海事业的发展。

(2) 南宋时期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3、(1)明朝科举制八股取士的现象。(2)明朝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也多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4、(1)明朝人,抗倭的民族英雄。(2)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骚扰中国的沿海地区。(3)实现了,戚继光自己率领戚家军肃清了倭寇。

35、(1)郑成功收复台湾(2)清政府设置台湾府(3)雅克萨之战的胜利(4)《尼布楚条约》的签定

36、新疆分裂分子鼓吹的“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的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它抹杀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这是新疆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b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新疆地区;c清朝于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2)突厥族早已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6世纪中期,突厥族建立汗国。后来,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唐太宗是俘获东突厥首领,东突厥灭亡。唐高宗时,灭西突厥。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加速了突厥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融合。

37、(1)说明江浙地区棉纺织业的发达;(2)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3)反映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4)明朝中后期手工业的发达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38、(1)为了防止沿海居民商贩资助郑成功;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滋扰生事”;为了抵制鸦片走私。(2)这种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它使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由于与世界隔绝,清政府看不到世界形形势的发展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39、(1)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2)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的领土。(3)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得了胜利。当时的统治者是康熙皇帝。

上一篇:二维码营销下一篇:流量班技术员岗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