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反思(共6篇)
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创设游戏情景,重在激趣。于是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些活动,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上课一开始,我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出示主题图,而是引导学生在参与动物赛跑的活动中学习。我对学生说:“今天,动物王国要举行一次森林运动会,可爱的.小动物要请小朋友们当裁判,你们想不想参加?……”“下面请小兔和小马入场。”只见两个带头饰的小朋友快乐地走上来,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比赛开始后,许多学生都兴趣盎然地猜谁跑第一,不一会,他们就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宣布比赛结果:小马第一……
学生通过观察看比赛过程,并结合自己平时的认知,从而体会到了“第几”和顺序的概念,学习难点迎刃而解,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便在一个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同时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游戏活动比较感兴趣,参与性强,对本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形式开放,学生活跃,课堂秩序显然有点乱,有时难以控制。
一、活用主题图。教材的主题图是排队买票的情境呈现,而场景是静态的,缺乏动态性,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我没有被主题图束缚,而创设了这样一个语境:老师带学生去动物园玩,进动物园之前要先买票,你们看,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排队买票了。”这一情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想参与活动,有的说:一共有5人排队;有的说: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2;有的说:小姑娘排在第5……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参与和学会了几和第几的不同,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但仅仅通过例题的教学还有不少学生仍搞不清几和第几这两个概念。
二、巧用“想想做做”。为了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我又特意安排了点灯笼游戏这一环节(想想做做第1题):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从右边起点第4个灯笼。这一环节,不仅要训练几和第几,还要想到左右,开始稍微胡点难度,不少学生只顾着4和第4,没考虑左右这方位。同样的题型,我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这样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认识几和第几”。
课后通过学生的作业发现,在几和第几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我实际操作的相对少了一些,讲课速度偏快,我觉得应该通过摆一摆让孩子们动手操作,如拿出左边的几个或拿出右边第几个,多操作多练习来理解所学的知识。
第二:几和第几是教学的难点,因为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从哪边数的问题,学生对区分左右本身就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今天所做的题中有从左边数、从右边数,所以做得效果不理想。
一年级数学上册《几和第几》教学反思1
“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孩子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手头又缺乏这幅教学情境图,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小动物聚餐的教学情境(在比大小中制作的小猴等学具)。当我将小猴子、桃子、苹果等图片凌乱的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
2、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正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思考,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观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几只小兔和小猴,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
①一共有几只小动物?②排在左边第2的是谁?③排在右边第2个的又是谁?④为什么同样是排在第2,小动物却不一样呢?⑤左数4个动物都有哪些?这些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4、强调“第几”中的“第”字,从生活出发,实际出发。在教学设计中我添加了一个环节,让学生寻找自己小组中的“几和第几”。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一年级数学上册《几和第几》教学反思2
“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这个知识点孩子很容易混淆。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实际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材的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表现的,而手头又缺乏这幅教学情境图,因此我把教材上的主题图重新作了调整,变为让小猴子和小兔子聚餐的教学情境。当我将小猴子、小兔子、桃子和萝卜的图片凌乱的贴在黑板上时,孩子们立刻瞪大眼睛,露出好奇的神情,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
2、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能轻松地解决隐藏在主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在动态的参与中学会“几”和“第几”,这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容易接受,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活跃课堂气氛。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观察黑板上排列好的几只小兔和小猴,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
①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②排在左边第2的是谁?
③排在右边第2个的又是谁?
④为什么同样是排在第2,小动物却不一样呢?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4~1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结合排队等活动,使学生从中受到尊敬老人、礼貌谦让等社会公德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活动1:开车出游。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那就开上咱们的小列车去吧。(律动--开火车,多媒体显示列车开到了动物园)
[说明:律动时,要让学生模仿坐车的动作,并配上列车行进及到站时的声音,使学生身临其境。]
二、感知新知
活动2:排队买票。
1.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多媒体显示5人排队买票图)
2.引导看图,自由提有关“几”与“第几”的问题。
如:有几个人在排队?老爷爷排第几呢?戴帽子的男孩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说一说。
(1)如果是你排在老爷爷的前面,你会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从第五走到了第一)
(2)老爷爷高兴地排到了第一。现在看看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小女孩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3)刚才我们说的几人与第几人,如5人和第5人,2人和第2人意思一样吗?(板书课题)
4.(多媒体演示老爷爷买完票走了)教师继续提出问题并要求回答。
如:剩下几个人?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没戴帽子的男孩又排第几?小女孩的前面有几人,后面有几人?……
[说明: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加以引导,特别要让学生说清楚“是怎么数的”。同时,要告诉学生“排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从前面数起”。]
三、内化认知
活动3:点灯笼。
1.今天动物园可真热闹,门口挂满了灯笼。我们一起来做点灯笼的游戏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要求:第一行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
第二行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2.指名在电脑上进行涂色操作。
3.议一议:4个和第4个意思一样吗?
[说明:给灯笼涂的颜色不作统一要求,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并要求说说为什么涂这种颜色。在区别“4个”与“第4个”时,如果学生能明白“4个”指一共有四个灯笼,而“第4个”指排在第四个的那个灯笼就可以了。]
活动4:我说我家。
1.多媒体出示小丽家楼房图。
2.看图,要求用“几”和“第几”这两个词说一句话。
如:这幢楼有5层,小丽住在第4层……
3.介绍自己家:你家的楼房一共有几层?你家住在第几层?
[说明:在数楼房层数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根据房门、窗户和阳台等参照物来数,并要指出数楼房习惯上都是从下往上数。]
活动5:猴子捞月亮。
1.快看,动物园里的小猴子又在捞月亮啦!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右图。
2.说一说:看到这个画面你想说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戴帽子的猴子很特别)
3.小组讨论:戴帽子的小猴排在第几?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数戴帽子的小猴子是第几只时,要引导学生先从下往上数,再从上往下数,明白由于数的方向不同,答案也不同。]
活动6:课间律动操。
1.挑选领操员。(每组各派1名学生排队上台领操)
提问: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上台领操?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2.全班模仿动物动作做课间律动操。
3.领操员重新排队下台回原位。
提问:刚才领操员下去时谁排第一?谁排第二?你是怎么数的?
[说明:本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目的是通过活动解除学生的学习疲劳,调节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活动要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不得少于3分钟。]
活动7:赛车比赛。
1.小朋友们的操做得可真不错。接着,我们一起去看小动物赛车。(多媒体出示赛车图)
2.抢答: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3.小组合作:看着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说明: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最好是同桌合作或前后桌合作,同时要强调学会尊重,学会倾听,不要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说话不要太大声,不要影响其他人的交流等。]
四、总结评价
活动8:满载而归。
1.小朋友们今天在动物园里玩得开心吗?不过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去。(律动开列车游戏)
2.今天我们参观了动物园,学习了几和第几的知识,你能说一句含有几和第几的话吗?
3.今天这节课有意思吗?为什么?现在你知道“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吗?你觉得你今天表现怎样?满意吗?
学习目标:
1.认识序数,能正确地用序数表达问题;感知序数与基数的区别,学会表述几个 和第几个。
2.准确地区分基数与序数所表达的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准确说出事物所处的位置。学习重点:
序数的理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学习难点:
序数的理解,序数和基数的区别。
一、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理解图意:出示主题图,学生看图说图意。
2.复习基数知识: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可以告诉老师吗?”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自由发表意见,指名回答。
二、新授 1.问题引入:“请问同学们,带帽子的男同学排在第几?并请你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自由发表议论,鼓励学生提出多种答案并指派学生上台结合例图叙述数的方向。教师对学生的叙述加以正确评价,明确数的方向。2.提出“排在第5的是谁?”
小组互相说说,指名上台结合主题图进行叙述。
3.提问“谁来说说在前3个的是哪几个人?排在后4个的是哪几个人? 在第3个 的是谁?排在第4个的是谁?”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由学生互相作出评价。
4.发散思维,应用新知。提出问题:“根据图意,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新知识,你还可以怎样说? ”小组互相说说,指名上台叙述。学生互相加以评价,教师作出正确的解释。
5.归纳总结,有序表达:图上有5个人,在第一的是,,三、想想做做,巩固理解。
1.出示灯笼图,学生看图,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帮助小嘟嘟从左边起涂色,第一行 涂4个,第二行涂第4个。”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注意涂色方法指导。
2.(1)出示楼层图,学生看图。教师提问“请告诉我,小红住在第几层楼?”学生动 手操作,结合图画汇报结果。同时让学生明了数楼层一般都是从最底层开始。完成后让 学生说说自己家住在第几层楼。(2)出示小猴子捞月亮的图,学生说说图意。
提问:“同学们,图中一共有几只猴子?戴帽子的是第几只? ”鼓励大家发表意见,并且 说出从哪个方位开始数起?引导学生说出从上往下数第几,或者从下往上数第几。
3.出示小动物赛车图,提问:“同学们,4号车的前面有几辆车? 4号车的前面是几号 车?
发散思维:“根据图意和所学知识,你还能说出什么? ”让学生对同学的回答加以评价, 老师再加以肯定。
四、课堂小结:
1、通过熟悉的情境和动手操作,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含义。
2、会有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3、引导演出积极参与操作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自个性化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会用1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为了完成以上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教法选择上主要是以“谈话法”“演示法”为主;在学法选择上,主要是以“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同时采用了图片、挂图、花片等教具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白兔爱吃什么吗?”学生会说“萝卜、白菜”,对!老师今天就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瞧,它们排队过来了。(出示图片)它们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共有几个?(4个)教师随机板书:4个。让学生感知4可以表示4个萝。接着教学,小朋友们看!又来了一队萝,它们有什么颜色的?(红色、青色),你知道青萝卜在从左边数的第几个吗?“(第4个)板书。这里让学生感知4还可以表示第4个萝。通过两幅的对比,让学生感知4个萝卜是多个的意思,第4个萝是1个的意思,从而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几个和第几。(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老师听说动物园正在举行运动会,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都有谁?谁跑第1,谁跑第2,小兔跑第几,小狗跑第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第几个的含义。最后问:“小乌龟第几。(生:最后)你候对小乌龟说些什么?(小乌龟加油!)此处对学生进行做事要有坚持到底的精神的情感教育。
三、拓展知识
为了让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在这我设计了一个“摆花片“的活动,让学生拿出1个黄色花片和7个红色花片,学生任意摆成一行,摆好后说一说是怎样摆的,黄花片摆在第几,并鼓励学生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已的摆法。(通过这一活动,培养费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课本23页练一练第1题,“共有朵花,从左数分别把第2朵和第6朵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和第几的含义。
2、针对性练习:右以让学生说说各位车手的名次,再连线,这道题的侧重点是比赛地顺序。有针对性的巩固第几的含义。
3、综合应用练习:最后组织学生做游戏,从左数第3排的同学站起来;对着老师这排的前4个同学丫起来,对着老师这排的第5个同学举一下手等等。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同时让学生感受爱到数学就在身边。
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心,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几和第几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06-24
《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06-03
认识图形(二)教学反思06-20
《认识负数二》教学反思06-27
《10的认识》教学反思09-14
认识图形教学反思免费01-13
《统计初步认识》教学反思01-25
认识整时教学反思05-26
毫米的认识的教学反思07-10
认识米的教学反思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