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精选8篇)

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 篇1

(针对上面的问题一个一个解释,)

今天呢,我们就从“让语言变得生动开始”吧!(书写在白 板上)

怎么样才能让语言变得生动呢?我们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让语言变生动?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好?

(例)以前有一位同事,工作特忙,又很累,通常用咖啡来提神,就是那个雀巢咖啡,我同事管它叫“鸟窝咖啡”。为什么叫鸟窝咖啡呢,恶不恶心呀,又这么难听,同学们笑了吧。为什么鸟窝咖啡,同学们会笑,听到雀巢又不会笑呀,这就是语言的功力--生动。

记得老师上小学时,一些同学那写的文章,老师管他说是白开水加白菜。(没味道)是呀,难吃呀。如果你们写这样的作文,就是让老师不断的吃开水煮白菜,老师能给你高分吗?

椄下来,我们就来猜几个小谜语,来玩一玩。

1.什么动物坐也是坐,站也是坐,走也是坐?(青蛙)(每个讲解,为什么是青蛙呢?因为,抓住了青蛙的,(边讲边圈出坐也是坐,等特点))

2.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过江,呜呜向前冲。(火车)为什么,是为什么是火车,而不是轮船呢?因为,边圈出,长长一条龙。。抓住了火车的特点,通过声音、外形等。

刚刚我们是怎么猜出来的?通过短短几句话,写的这些特点,让我们猜出来了。那我们写作文也是这样。就会让作文生动,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让大家也看到。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

(请人模仿猪八戒)

怎样抓特征?

人:外貌,语言,身份,性格等 静物:外形,作用等

物: 动物:静态,动态,习性等 植物:外形,作用,生长特点等 事:难忘,有趣,新鲜......怎样把特征写出来?

(我们知道,懒羊羊头上顶着一坨大便,可是怎么办?我在作文中只写这么一句话,还是在旁边画个图出来,但这都不行呀。我怎样才能把一个特点表述成整篇文章呢?我们在写作文时,是不是常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很高兴,边在白板上写出“高兴”,可是我这样说,你们也不知道我有多高兴,怎样高兴,怎么高兴法,看不出来吧?那怎么呈现出来呢?边画出

和,但是两个表情不一样,一个是抿着笑,一个咧着笑,这样很直观地让大家看到我很高兴。但是在我们考试中,又不把图画出来,而是要通过文字来表述出来。我可以这样说:我脸上乐开了花,这样就很生动,比我高兴来得生动吧,也让读者看到了我的高兴。也可以这么说,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这个动作,再加上通过语言“噢,太棒了,YE!”这不是更加生动了吗?这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各方面来表现它,来描写它,表现他的高兴。我们来举个例子,例如:

我笑了(我怎么笑了,我笑成怎么样了,是不是每人笑和笑不一样呢,人的每次笑也会不一样呢?接下来,我们来看下:红楼梦中,每个人是怎么笑呢?)《红楼梦》第四十回: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发怔, 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起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住叫“心肝”, 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泼在了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边讲解,这么生动)(最后写出:生动 怎么。。,像上面笑,概括性的笑,拆开来写,这样写,是不是有些明白了。我们再来讲个例子。超级辣。。,就这样一句话,但我们实在看不出来辣。

辣死我了!

我用勺子挖了一大勺火红火红的辣椒酱,送入嘴中,结果感觉火辣辣的,急忙抓起馒头便咬,谁知我的馒头还是烫的,这下子,真是火上浇油,整个舌头像着了火一般,我竟然还把这团“火”硬吞了下去;这下我连嗓子都冒烟了,更加吃不消了。现在就有好看的了,只见我冲向厨房(水在那里),现在就是一条湖也该给我喝干了,那点储备的凉开水少得可怜,一下就被我喝光了;可这哪里可以满足我--不,是那条“火龙”的欲望呢?它还没多少时间就又在嗓子眼儿兴风作浪了。我不得不以超高速冲向厨房,打开水龙头,大口大口地漱嘴,那景象叫一个壮观!

再比如大家来看这个例句比较:

1、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2、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

问题: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好?为什么?(更加具体形象细致可感)

2、第2句比第1句增加了一些内容,说说第2句增补了哪些内容?

((1.小银元从哪里落? 小银元从哪里落 2.怎样落的? 3.落地后响声、动态如何?)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什么怎么样?如何了?让你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想像,就是“想像延伸”。在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像,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不够全面的,比如,写人时,还得对人的某

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仔细地描写,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小试下:他吃着饺子。用步步追问把它修改成具体细致的句子。提示:详细地描写他,在外貌、语言、行动、服饰、表情变化、心理活动方面的细节描写。(描写一个饿汉吃饺子的情形)

【细节公式】: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下面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节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 写句。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

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

3、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总是咬着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鞋。

练习:天气闷热

提示:太阳 风 树叶 知了 大黄狗 汗珠

运用修辞

——更易理解,生动优美

比喻句我们大家都会写,就要注意两点:

一、美(比如写一位清洁工人,说她就像垃圾桶一样默默无闻,这该是哭还是笑呢?有的人把把瀑布比喻成挂面,你看了,觉得美吗?还有的同学说,我们今天老师烫头发了,就像头上挂着一串方

便面一样,这样就不美了。还有的同学说,比赛场上,一声哨响,我们就像野狗一样飞奔出去。这样的比喻,是不是不美了。那还不如不比喻了。比喻一定要往美。比如,说小白兔眼睛像红宝石,小嘴像个小樱桃,那是不是美了,让人眼前一亮。那么,我们的比喻在美的基础上,还要新。)

二、新

李老师有两颗特大的门牙——一颗像妈妈下厨时挥动的铲子,一颗像爷爷上山砍树时抡着的斧子。(这样写,有趣吧。)

语言自然

符合人物年龄、身份、性格特点(比如,有位同学帮扶老奶奶过马路,老奶奶说:你真懂事,叫什么名字,我叫小红领巾,这也太不自然了。还有的同学写两个大

人在吵架,一个说:讨厌!我不跟你玩了。这是大人说的话吗? 总结:让语言生动 [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

①写作文时,要边写边追问,清楚了文章中的人和事及 相关事情 “怎么样了” 再进行想像延伸,相关事情“怎么样了”,再进行想像延伸,进一步细致了解 人和事的具体状态。人和事的具体状态。在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时,要有选择、有主次、②在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时,要有选择、有主次、有详略地筛选,要对最能表现中心主题的人和事进行具体细致、略地筛选,要对最能表现中心主题的人和事进行具体细致、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 的作用,力图用响亮的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的作用,力图用响亮的修辞(比喻、拟人等)把具体形状描写出来。

1.抓特征,用描绘性语言表现出来(过程中,要学会用修辞。。)2.运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3.语言自然

谨记:让语言生动须遵循的三条:

1、真实。

2、新颖,要有代表性;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3、细致。

例句:爸爸妈妈常加夜班,晚上我一个人在家里非常害怕。

要求:运用今天所学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细致,200字左右。

(老师提示下: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爸妈常在晚上出门,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非常害怕。晚上 看家,实在可怕,非常非常的可怕。这种可怕是文章所写不出来的。啊!晚上看家,太可怕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可怕,可怕,真是可怕。

害怕跟高兴、惭愧、伤心....等等情绪,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这是抽象的。写抽象的文章,要采用具体化,使它生动。那么要怎样使抽象具体化呢﹖有一个好法子,那就是应用『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去描写。

当我们要描写一件事,我们可以问自己说:『那时候我的眼睛看到什么﹖我的耳朵听到什么﹖我的心里感到什么﹖我的脑里想到什么﹖我有没有动作﹖』应用看、听、感、想、做这五个方法

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 篇2

一、外貌描写

作文, 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 总离不开人物外貌描写。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 是对人物的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情等进行的描写, 让读者认识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外貌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特点来写, 努力使读者根据这段描写来了解人物的某些性格和其他情况, 切忌不要出现“千人一面”的毛病!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 个儿挺高, 背有点儿驼, 四方脸, 高颧骨, 脸上布满皱纹, 两鬓都斑白了。因为全连数他岁数大, 他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15课《金色的鱼钩》)

这段外貌描写写了老班长的年龄、身高、长相、头发, 文字简洁、有力,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个饱经风霜的人的形象走进了读者的视线, 这更为下文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做好了铺垫。

由此可见, 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 不要刻意追求字数的多少, 也不要求面面俱到, 其关键是牢牢地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来写。

二、行动描写

在写人的作文中, 人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 总是在具体的环境下活动, 其行动描写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内容。所谓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一连串的动作等进行细致地描写, 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而使作品中的人物更丰满、更鲜活!

我摇摇头, 吃力地穿上大衣, 拿着鲜艳的国旗, 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 我摔倒在地上,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26课《一面五星红旗》)

在这段文字里, 老板要用面包换国旗, “我”拒绝了。“摇摇头、穿、拿着、走、摔倒”, 这一连串的动作刻画了一个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要维护国旗、国家尊严的人。我们在写人时, 一定要写好行动, 注意动作的先后次序, 不颠倒, 不混淆, 准确使用动词, 这样才能写好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

另外, 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人在活动, 而是几个在活动, 这时我们要注意把几个人的不同动作有顺序地写下来, 人的动作要符合这个人的身份、特点。

站长把大西瓜切成薄薄的小片, 盛在白瓷盘里, 送到每一个战士跟前。战士们都笑着, 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 细细地端详着, 轻轻闻着, 慢慢地咬着, 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好像有一股甘泉, 流进了每个战士的心田。 (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7课《彩色的翅膀》)

这段话描写了站长和战士们的一系列动作:

站长:切、盛、送到;

战士们:笑着、捏起、端详、闻着、咬着、发出。

值得学习的是, 作者分别描写了站长和战士们的连续动作, 其用词准确, 叙述具体, 条理清楚。“细细地”端详, 好像看不够;“轻轻地”闻着, “慢慢地”咬着, 唯恐尝不够西瓜的香气与甜味, 一连串的动词, 让读者深深感受到战士们收获西瓜后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 感受到他们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爱。

三、语言描写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曾说:“言辞是行动的影子。”法国蒙田曾说:“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通过它, 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 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这些真知灼见告诉我们, 语言是人物“思想的外衣”, 描写语言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1. 老爷爷也点点头, 说:“对, 咱们一起爬吧!”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我明白了, 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 “那你就留下来吧!”

4. 晚上, 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 我很忙。不过, 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 就一定让他进来。”

5. 拿着这张14分的数学试卷, 她泪流满面, 低下了头。一屋子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和她谈起话来。

“娟子, 你最近学习态度不好, 总想着玩, 难怪考不好, 学习要用心!”大姨的嗓音略带点嘶哑。

“你最近还玩‘穿越’游戏吗?那东西真刺激, 可越好玩, 在学习上你会越来越差!”四表哥一脸幸灾乐祸的样子, 故意插嘴道。

“娟子,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该不会因为这点分数, 你就想退学吧!”

“学习是要讲方法的, 不懂的话, 可以慢慢来, 关键是要培养学习兴趣。不要看到那些数学公式, 就被吓倒, 你要喜欢它, 战胜它, 掌握它, 这样才能学好!”大表姐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深度眼镜, 耐心地说。

以上五种语言描写形式不同, 我们来看一下: (1) 提示语在前, 内容在后。像这种一个人面对群众或别人讲话, 以及个人的自言自语, 也叫“独白”。 (2) 内容在前, 提示语在后。 (3) 提示语在两句话的中间。 (4) 在特定的环境下, 省略了提示语, 只是写对话的内容。 (5) 三个以上的人的对话, 也叫交谈。由于人物多, 在写交谈时, 为了避免混淆, 我们在描写时, 不能完全省略提示语。

我们在运用语言描写时, 说话的内容要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文化教养等, 精选出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话, 用个性化的语言去塑造个性化的人物。

四、心理描写

作家杨朔说:“看见一个人的外表容易, 想看见一人的内心却是非常困难的。而看不见一个人的内心, 我们不能说认识了这个人。”由此可见, 人物内心的活动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格, 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 是塑造人物必不可少的手段。

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父亲竟不管他了!就是这个过去连他咳嗽一声都要担心得了不得的父亲。父亲确实不爱他了, 眼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啊, 爸爸!没有您的爱, 我是活不下去的!——无论怎样, 请您不要这样说。我全说出来吧, 不再瞒您了。只要您仍旧爱我, 无论怎样, 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功。啊, 这一次我真下了决心了!” (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22课《小抄写员》)

这是一段心理描写, 把叙利奥的心情写得很具体、很真实, 他一方面因为父亲不管自己而伤心, 一方面又自责, 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父亲深深的爱。

我们在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 一定要注意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内心活动, 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让人物有生命, 还有灵魂。

写人作文范例谈 篇3

[关键词]写人作文 漫画 取舍 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87

小学阶段,写人的习作每个学段都会涉及,翻看学生的作文本,写人的外貌无外乎“大大的眼睛,小小的鼻子,红红的嘴唇,扎着一个马尾辫……”。怎样将写人的文章写出特色呢?近期,我校就三年级写人文章展开了研讨,数位教师上了研究课,现在笔者就三年级下册“习作二”的几个指导片段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妙用漫画,激发写作兴趣

(课堂伊始,老师故作神秘走进教室)

师:现在,老师展示几幅图,你们猜猜他们是谁?

(图片一:红太狼)

生1:这是红太狼。

师:你怎么看出来是红太狼的?

生2:我从她手上抓着的平底锅看出来的。

生3:我从她脸上的黑痣看出来的。

师:对,这些就是红太狼的特点。(板书“特点”)

(图片二:《西游记》中介绍猪八戒外貌的一段文字)

师:这个人没有画图,而是用一段文字介绍他,他是谁呢?(猪八戒)

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4:从他的肥头大耳、五齿钉耙看出来。

师:瞧,这些是猪八戒独有的特点。(板书“独有”)

用画漫画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想要写的人形象地画出来,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两个动画片和名著中的人物——红太狼和猪八戒的形象,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在“猜一猜”的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说出是怎么猜出来的,突出了作文的一个重点要求:写人要抓住特点。

二、巧用范文,避免邯郸学步

师:让我们看看赵建设同学是怎么介绍他的好朋友——武建设的。看看武建设的画像,再读读范文,看看赵建设画的像不像。

生1:我觉得他的外貌写得很形象。他喜欢留小平头,眼睛不大,一笑起来几乎看不见眼珠,但视力很好。

师:是的,这些地方让我们看出来。那么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外貌呢?谁来说一说?

生2:我的朋友×××眼睛不大,笑起来几乎看不见眼珠,但他的视力很棒。

生3:老师,我有意见,我虽然眼睛不大,但是他说的太夸张了!

师:是呀,我看他的眼睛也不小啊,为什么你会这么说呢?

生2:(不好意思的)我是模仿范文说的,老师,你不是说可以模仿范文吗?

师:是的,我们可以模仿范文,但是也要巧妙地运用,不能照抄,要真实。×××同学的外貌到底是什么样的?你现在能准确地描述一下吗?(学生沉思)

师:你们瞧,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关于眼睛的词语和句子,你们可以看看,说不定能用得上。

范文常常被用来教孩子写作与表达。但是,有的孩子只会机械地模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范文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它流露出真情实感,描绘了真实的生活。借鉴范文里好的地方,再加上自己独特的视角,一定能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优秀作文。

三、学会取舍,选材新颖独特

师:大家都有眼睛、鼻子、耳朵、头发、身材,是不是都要写上去呢?

生:(齐声回答)不是。

师:例如猪八戒,你会怎么写?

生1:我会写“他长得肥头大耳,鼻孔朝天,肚子大大的”。

生2:我会写他背着一个九齿钉耙,好吃懒做。

师:为什么你们只写这些内容呢?

生3:因为这些是猪八戒的特点。

师:说得好,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写,一定要选取别人没有的,或者特别的地方写,这就是有取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有些材料人人皆知,当学生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许多人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些材料。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缺少新意。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想到的材料。

总之,教师应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通过多种形式,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注意避免千篇一律现象的出现,写出个性鲜活的人物形象。

写人作文教案 篇4

在童年生活中,你可能结识了不少小伙伴。他们有的是同学,有的是邻居,有的是亲友的孩子……你是不是很了解他们,喜欢他们?但是现在让你选择他们中的一个人写一篇作文,该怎样写呢?

(优习网作文欢迎您投稿)

1.弄清题意不迷路

让我们先来看题目要求:介绍小伙伴。首先,它属于写人的文章,而且是要求写一个人,不能写两个人或多个人。其次,介绍人应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他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或思想品质。最后,这次作文没有限定题目,只给出了选材的范围。要在确定下来写谁之后,用自己对他的称呼、名字或人物的特点给文章命题。

2.拓展思路选材新

在这个特定的范围——小伙伴里,有哪些可以作为这篇文章的写作材料呢?让我们现在把身边的小伙伴回忆一下,看看他们哪些方面在你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性格、特长。也许你的小伙伴中的他(她)是个善良、热情的人,或者是个急脾气、淘气包、点子王。或者他爱哭、爱笑,特幽默。或者他(她)是一个运动员、舞蹈队员。也许他(她)是个心灵手巧,会刺绣、会修理赛车、会纸工的人。

个人爱好。或许他是一个爱看书、爱下棋、爱滑冰的人,或许她是一个爱画画、爱弹琴、爱剪纸的人。或许他是个电脑迷、小车迷等等,这些爱好有时也能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

思想品质。也许他是个刻苦学习的人,也许他是一个孝敬父母的人。或许他知错就改、非常诚实,或许他荣誉面前不骄不躁。或许他用自己的智慧为集体争得荣誉,或许他只是热爱劳动,每天默默无闻地扫地、洒水。

总之,当你确定下来写小伙伴的某一方面以后,为了使读到文章的人真正了解他,必须在选取事例上动点脑筋,也就是要把好选材关。

既然这个人是你的小伙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你知道的一定很多。你可以从中选择

一、两件最能表现他特点的典型事例记叙下来。这就是文章的选材。

3.编写提纲巧布局

选好了自己要写的人、事之后,还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分几部分来写这篇介绍小伙伴的文章。

介绍小伙伴,常见的有这几种写作顺序:

(1)描写人物的外貌→介绍他的特点→写

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特点→对人物的评价

(2)介绍人物的特点→写

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这个特点→对人物的评价

这其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与介绍的特点要有联系。例如,写一个体格健壮的男孩子,特点是爱打抱不平,是一群男孩子的“头”,这是顺应式。写一位外表文静、秀丽的女同学,特点是爽朗、胆大,这就是对比式。

当然,你可以同时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小伙伴,但要注意对其中一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其它部分就要略写。

4.笔下生花写生动

知道了怎么写,还要考虑将它写好。写好的标准就是能让人读了你的文章就仿佛已经见到了你介绍的小伙伴一样。怎样做呢?

概括地说,就是将人物的外貌,事件中人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细致描写。但是要注意:无论是外貌描写,还是语言动作的描写,都要能突出人物的特点。

让我们举例来说:

小静是一个整天扎着一条翘着的马尾辫的小姑娘。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儿。她的嘴不算大,一笑就露出来两颗大板牙,看上去多了几分顽皮。

别看她叫小静,但是人一点也不“文静”,相反却总爱搞一些恶作剧。有一天早晨,我们来到教室一看,发现空无一人。她脑袋一歪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只见她从书包里掏出四个作业本,蹭地一下爬到桌子上,把作业本架在了教室的门上,准备戏弄后来的同学。果然,没几分钟“胖墩”刘小超哼着歌向教室走来。他见门半掩着,一边奇怪地大声喊着:“是谁抢跑了我的第一名?”一边推门进来。他的话音未落,架在门上的作业本便相继掉下来。他的脑袋上“啪、啪”挨了两下,他刚想躲,肩膀上又挨了一下。慌乱中他本能地弯腰一捂脑袋,“啪”屁股又挨了一下。这时站在一旁的小静望着他的狼狈样乐得直不起腰,连我也笑得流出了眼泪。

【简评】这篇写小伙伴的短文别具一格。它的独到之处在于文章的切入角度新颖——小静不“静”,通过“歪、掏、蹭、架”的动作描写,准确地把握住了小伙伴的性格特点。文章对小静外貌的描写虽然只是貌似平常的“马尾辫”“大板牙”的寥寥几笔,实际却为描写其顽皮性格进行了铺垫。这样文章里人物外貌与人物性格就自然交融。

这篇文章的写作要做到:

1.选取最能突出小伙伴特点的方面;

2.列出提纲,确定分几部分来写;

3.选取最能展示小伙伴的事例;

4.将事例进行详细的描写。

为了写好这篇作文,老师这里给你提供一篇例文供欣赏阅读,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小 书 迷

我有一个被叫做书迷的伙伴,他就是陈冉。

陈冉有许多书。只要你走进他的小房间,你会惊奇地发现书架上,桌子上到处是书,而且书的种类还很多,有小说、历史、诗集、漫画、科技等等。

陈冉虽然什么书都读,但是最喜欢的还是科普杂志、画报一类的书。他收藏了近三十册的《科学画报》,那是他自上学以来就订阅的杂志。他把它们视为“珍宝”,绝不外借。他自己每次阅览时都十分小心,生怕把书弄脏了,书角弄折了,看完后还要把它们一一摞好,放平。就是为了这些书,他曾给我讲过他和他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件不愉快的事。

那是去年上三年级的时候,由于他非常爱看《科学画报》,而且常常因为看这些书而耽误了写作业。他妈妈知道后,把责任一古脑地怪在了这些画报上,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将这些画报都“废物利用”折叠成了大大小小,花花绿绿的钱包、小手提包。当他回到家里,看到这些十分珍爱的画刊都被妈妈使用了以后,心疼得朝妈妈大吼。他一个箭步冲过去扑在了那堆包上,小心地把每个包拆开,用手轻轻将它们展平,又按页码依次排好,对齐之后,用针一页一页地把它们缝在了一起。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月刊”变成了“合刊”。他又给它包上了一个白色的皮儿,虽然外表不大好看,里边的内容也少了几页,但总算是“包海余生”了。为了使它免遭劫难,他把它藏在了自己的臭鞋盒里,因为只有那个地方妈妈不检查。

现在据陈冉讲,这本“合刊”还珍藏在老地方。每当他拿出这本“合刊”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妈妈发现后再把它扔掉,那样就再也看不到它了。

(优习网作文欢迎您投稿)

写人作文教案 篇5

(1)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或使用错误共计3处或3处以上,扣5分;3处以下,不扣分。

(2)错字、别字、漏字、多字四种情况出现3处或3处以上,扣5分;3处以下,不扣分。

(3)作文中真情实感的语句,也就是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句子,找出3句或3句以上,加2分;找出1句或2句,不加分也不扣分;一句也找不出,扣5分。批改时,在找出的真情实感的句子下面用红笔划出,并在右边的空白处写上“该句好在何处”的批注。

(4)卷面整洁,加2分;卷面一般或不整洁,扣10分。

(5)当天作文指导课上新学习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在当次的作文写作中如果没有运用,则一票否决,作文成绩不及格;如果运用了,则不加分也不扣分;如果不仅运用了,而且还运用了以前作文指导课上学过的某一写作方法或技巧,则加2分。注:作文指导课上训练的写作方法或技巧,可能是语言方面的,也可能是选材、结构或中心主题等方面的,此项标准既突出了作文训练序列中的不同重点,也符合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运用写作方法或技巧的规律。

说明:作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考虑到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起始阶段,对于评分标准的讲解最好不放在前文“课前准备”中“第一步”的前面单独进行,而是直接集中地放在作文评改课上进行,以便于教师现场及时地指导学生依据作文评分标准按照评改程序相互评改作文。由此,作文评分标准的明确就为学生修改自己所写的下一篇作文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导向,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作文写作的原则和习惯。

(二)对照着作文评分标准,我们怎样评改别人的作文呢?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红笔在作文纸的左上角以“批改者:×××”的格式写上批改者的姓名。

第二步,参照评分标准,规范使用修改符号进行批改作文。

第三步,完成批改后,在“自评”后的空白处写上“分数合计”四个字,然后结合作文批改的具体情况,对照评分标准的各个项目,按照自上而下(1)(2)(3)(4)(5)的格式,用正负号具体标出每项的加分或扣分情况并说明原因。最后以60分为基础分,结合各项的加分或扣分情况算出作文成绩。

第四步,结合作文写作者的自评内容,以及自己在批改过程中的感受或发现,在“分数合计”后的空白处以“互评:我认为本文最大的亮点或最值得我学习的是 文章需要改进的是”这样的格式写一段话。

说明:以上两个环节的内容初次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明确并耐心讲解。学生熟练掌握后,评改课上就可省略这两个环节,直接让学生进入评改作文的状态。

(三)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讲的评分标准,按照评改作文的步骤评改发到你手上的别的同学的作文!我们比一比,看谁评改得最细致、规范、富有启发性!

《写人记事线索清楚》作文教案 篇6

写人记事线索清楚

训练目标:了解线索的作用和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做到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训练重点:确定文章的线索

训练题目: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熟悉的人和事,选择其中的一件事(或一个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题目自拟。

课前准备:打印教案、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训练时数:三课时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见过珍珠项链吗?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是靠什么贯穿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游子身上的衣服又是靠什么连缀起来的?靠的是线索;我们写记叙文也是这样。一个个人,一件件事,这些材料靠什么把它组织起来?靠的也是线索。写记叙文离不开线索。如果记叙文中缺少线索,即使材料再精彩,也不能成为好文章。

二、知识链接

先请大家阅读课本81页的知识短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1、学生自由阅读。

2、学生自由谈收获。

3、师归纳:

①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以某个事物将文章材料组织和串联起来,并贯穿于全文始终的一种写作技法。

②线索的作用:它能把文章中表达的思想内容贯穿起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设置线索的常用方法:

A、以“人”为线索,如《我们家的男子汉》

B、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中心事件在文章中起主干作用,围绕它来写一些相关的事。如《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全文。再现儿时在桥村的一段美好生活。

C、以“物”为线索,如《柳叶儿》《皇帝的新装》。《皇帝的新装》以“新装”的奇怪特性为线索,写了皇帝爱新装,骗子做新装,君臣看新装,游行穿新装,揭穿假新装。

D、以“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往往以作者的意念流动,情感转变为贯穿全文的线索,非常适合于抒情性强的文章。如《我的老师》以我回忆、依恋、思念“我的蔡老师”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

E、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就是把事情发展过程中比较明显的时间写出来,并叙述在此时间内发生的内容,如《三颗枸杞豆》,先用倒叙的写法引出回忆,然后按时间的顺序记叙“我”童年时候怎样受枸杞豆的启示,懂得生命的意义,转而勤奋好学的。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人物成长的轨迹。

F.以地点变换的顺序作线索。以写景、参观访问过程为内容的文章一般用地点变化顺序作线索,叙述时要写清每个地点上的事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G.以事情发展顺序为线索,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的顺序。如《七颗钻石》。

另外,多种线索混合使用。如《月迹》全文以“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这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在寻月亮的过程中又按“中堂里”——“院内”——“院外”的空间顺序来写。在寻月亮和议月亮的过程有又有孩童“失望”——“嫉妒”“争执”——“惊奇”——“满足”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三、牛刀小试:

选择下列四组材料中的任意一组,用线索将下列词语贯穿起来。

1、爸爸 背影 眼泪

2、邻居 我 友谊

3、语文 讨厌 喜欢

四、安排线索应该注意的问题

1、分析例文:《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边读边赏析,看看这个考生的作文为什么写得好,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又是如何巧妙地安排文章的线索的呢?

想起了父亲苍老的脸

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小时侯,我常以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因为他能讲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能捏好多好多漂亮的小动物。每天放学,我便骑在父亲的肩上,同学们那羡慕的眼光,更让我对父亲产生了深深的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渐渐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隐约的自卑和忧伤。这思想起源于中学时填写档案表,当别的同学都在“父亲”一栏潇洒挥笔——厂长、经理时,我只能怯怯地写上“务农”,交表时,我只能紧紧地将表捏在手中,生怕别人看见笑话我。啊,父亲,为什么你不是厂长、经理……

天气转凉了,父亲关切地说道:“天冷了,多穿件衣服。”“哦,知道了。”我毫不在乎地回答,猛地抬头,父亲那苍老的脸和关切的眼神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的心微微地颤了…… 夜,还是这样深沉,这样静寂;月儿,还是那样圆,这样亮。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让我久久不能忘却……

只记得那晚好冷,潮湿的空气中似乎还夹杂着雨丝。下课铃一响,我便冲出了教室,因为我快要冻僵了。外面,黑黝黝的一片,几颗落光了叶子的老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哦,那伫立在寒风中的身影:如青松,如翠柏……他在人群中竭力地寻找着,任凭寒风掀起他的外衣,钻进他的裤腿……

哦,起风了,月亮升高了,月光下,我清楚地看清了父亲的脸:高高地颧骨,深陷的眼睛,干皱的皮肤…… 忽然之间,我感悟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孝的女儿。父亲,这些年,你明显地老了,瘦了,你能原谅女人的不孝吗?

月亮升得更高了,在月光的映衬下,父亲那苍老的脸更加清晰。哦,爱在心灵深处……

2、归纳明确: 安排线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A.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必须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

B.线索一经确定,就要用它组织好所要表达的内容;

C.线索的安排还要做到首尾呼应,使文章上下一贯,结构严谨。

五、记叙文的线索该如何设置

1、以人物穿针引线,连缀故事情节。如《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

2、以事物为引子,串联事件内容。如《柳叶儿》中的柳叶儿。

3、以事件为轴心,展开故事情节。记叙文常用的线索安排方法。4 以情感为动力,推进情节发展。此类记叙文适合抒情性极强的文章。

六、课堂训练

1、要求: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你一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请你以“难忘那个人”或“难忘那件事”为题,选择其中的难忘的事(或人)来写,做到条理清楚,文脉贯通。文章不少于600字。

A、审题,明确要求;

B、拟好题目,要有特色;

C、构思,确定文章的线索。

七、【美文赏析】

一、笑

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著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镣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淇儿。——这白衣的安淇儿,抱着花几,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那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那几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陇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缩在一起。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二、我的视线——记一把蓝色的雨伞

我的视线,这么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 那蓝色,明彻如天空。

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

“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

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

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

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

“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

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

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

小学生写人作文教案 篇7

一、扣词赏景入境

在高年级段,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要学会分析关键词句在文章中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也就是学习作者是如何遣词造句的,怎样把一段话写具体、写生动。本课第二自然段,作者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描写“我”在江轮甲板上见到的月夜美景,如诗如画。如何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教者要引导学生紧扣第二自然段中的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感受月夜的皎洁、静谧、朦胧。如:“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这句中的“安详”一词,它本来的意思是形容长者神态安静慈祥。一个“安详”,将月亮的形象拟人化,读来温暖亲切。“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这句话中的一个“镀”字,可谓巧妙之极,将月光洒落在江上的情态,写得自然妥帖。如果说这样安详、朦胧的月夜还不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如临其境的话,那么“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一句中的“跳动”一词更是把这份月夜的静谧衬托到了极致。就这样,品着词语,想象着画面,赏着美景,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感受了月夜之美、文字之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正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找点寻序悟法

1.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和写话的关键点。

本课共有21个自然段,如果没有一个“大问题”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那么就可能出现教师牵着学生逐段逐段学习,把课文分解得支离破碎,毫无散文之美。笔者在解读文本时发现作者赵丽宏不仅描写月夜美景,还用了大量笔墨来描写“小外甥”这个人物。但读了于永正和王菘舟两位特级教师上此课时的教学实录,却发现他们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品读“江中月、诗中月和心中月”,而忽略了“小外甥”这个人物。笔者陷入思考中,对于这个人物,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作为一个串联整篇课文的次要人物吗?笔者再次品读课文,发现“小外甥”这个人物才是本课的主要人物。他与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差不多,引导学生品味这个人物,可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月亮产生想象的欲望。因此在第二课时教学时,笔者把整节课的教学切入点放在理解“小外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这个大问题上。学生很快发现本课第四自然段中交代“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围绕这个特点,学生们抓住文本中一些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来感受这个人物形象。如:“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诗,眼睛一眨就是一句。”感受到他的聪明好学。“几乎不假思索、又冒出一个问题、两个乌黑的瞳仁里有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在闪闪发光”等语词感受到他的爱幻想。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不仅打开了作者幻想的翅膀,也打开了学生们幻想的翅膀,更打开了每一位读者幻想的翅膀,为课后习题第4题的写话训练奠定了情感的基础。

其次,课后要求学生围绕“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写一段话。如果没有方法的指导,五年级的学生也许会写“月亮像小船,月亮像香蕉,月亮像玉盘”似的语段。因此,对于本课写话的关键点笔者把它确定为“想象奇特而精妙”。如何让学生掌握这样的写话要点,还要依托文本,从“小外甥”这个人物入手。对于月亮,“小外甥”把它想象成“天的眼睛”,这样的想象是多么的奇特呀!他把月亮想象成一个童话故事,“月亮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这个“天的眼睛每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经过思考,学生发现“小外甥”关于月亮“闭眼、偷偷睁开、圆圆地睁大一次”的想象,其实就是在讲述月亮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阴晴圆缺的自然现象,这样的想象是多么精妙呀!找到了“想象奇特而精妙”这个关键点,学生的想象就有了翅膀,写话也有了趣味。他们有的把月亮想象成“每个月来地球给孩子们发放礼物的魔法师,礼物发完了又回去装”;有的想象“月亮像淡黄的野雏菊,散发着柔和的月光,盛开时就像一个滚圆的大绣球”;有的想象成“顽皮的小姑娘,玩热了就把身上的外套脱了,冷了又扯过云层披在自己的身上”……

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着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也就是重点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的。《望月》和本册课文《爱如茉莉》《月光启蒙》有相似之处,从体裁角度来看,作为写人记事的散文,好似信马由缰、信手拈来,其结构也是自由、活泼的。孙绍振先生曾说:“散文的艺术就是看不出艺术的艺术,看不出用心的用心,看不出匠意的匠意。好像是随便写出来的,那种心态的自由、自然、自在,是散文的灵魂。”这样来看,文章的线索似乎模糊。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揣摩出文章的表达顺序?首先是抓细节。在本课中,学生通过品读,发现“月亮”就像一根线一样,串联起整篇文章。赏美景、背古诗、交谈,想象,都是在月下进行的。正是由于走进这样的月下美景中,才唤起作者和小外甥储藏在心中的情,让他们在这里吟诵诗句抒发情怀,更激发了他们的幻想,这就是触景生情,借景抒情。文中小外甥的四处语言细节描写,串起了这相对独立的赏景、背诗和交谈几个事件,而这一轮明月也始终融融地照耀在作者和小外甥的心田。其次是找联系。全文看似散乱,但细细品读,就能发现前后的联系。如:第三自然段中,“月亮把我叫醒了。”当小外甥自己醒来,发现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把它想象成叫醒自己。第十九自然段中,“月亮困了”,月亮躲在云层里,自己似乎困了,又把月亮想象成困了,想去睡觉了。这两处的描写,看似不经意,却体现出作者构思的巧妙,前后有了呼应,“形散而神聚”有了确切的体现。

浅谈作文教学中写人作文的技巧 篇8

一提到作文,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皮发麻,一打开电脑,网络上写作方法与技巧比比皆是,尽管学生也买了很多的作文书籍,但作文水平很难提升。在新课改的浪潮中,作文教学仍然是很多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道“暗礁”。笔者查找了大量的书籍和网络资源,结合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认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中、小学作文只要把写人的文章写好,作文水平就会提高,原因很简单:中小学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类型。人在事中,事中有人,不管是写事的记叙文还是写人的记叙文,“人”才是最关键的,只要把人物写“活”了,文章就成功了。怎样才能把人物写“活”呢?有句话说得好:人物之美,美在个性,写人,就是要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写出人物的个性;只要写出个性,就把人写“活”了。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呢?

一、 表现人物的主题要深刻

表现人物的主题就是这个人物的精神品质,也就是你所欣赏、所敬佩、所感动,你要赞美和歌颂的地方。写谁?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人物入笔呢?建议写我们最熟悉的人或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因为熟悉才能写的真实,因为印象最深刻才能写得细腻。这个思考的过程,就是在确立主题,主题一旦确立,选材就有了依据。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最敬佩的人”等这类作文的主题,就是要突出他们的精神品质,他们的事迹令你感动,你要通过你的笔赞美他们的精神,歌颂他们的品质,那么他们一定是你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人,我们就要抓住题目中的字眼,“好”、“敬佩”就是文章的题眼,怎样才能体现老师的“好”,怎样才能使你“敬佩”,我们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你所熟悉的人在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所做的事,他们的音容笑貌都会像放电影一样在你脑海中呈现。把握住了主题,选材就不会偏。

二、体现人物个性的事例要典型

主题确立后,就是选材,选材很重要,你所熟悉的人在你的视野里,他的言行举止、他所作的事很多,得从中选取最能体现主题的事例。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这一命题作文中,我的一个学生为了体现老师“严”的品质,他选取了这样一个事例:一次,他把一道数学题中的“720”误写成了“270”,结果错了,老师揪他的眼皮,并罚做俯卧撑。这个事例虽能体现老师的“严”,但不能体现老师的“好”,为什么呢?在新课改的今天,课堂上,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是主角,老师只起引导作用,是配角,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是绝对不允许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出现,这有违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事例不但不能突出老师的“好”,反而是这个老师的一个“污点”,所以选材相当重要,稍不注意,就会和主题背道而驰。

要想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在选材上必须用鲜活而又典型的事例,事例可以是一件也可以是多件。一件事例就应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尤其是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特征的细节要真实再现出来。例如,为了体现一个语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好,可用一件典型事例,如:上课字词不讲解——自查工具书,文章主旨不归纳——自己概括,思考题不讲解——小组合作,自己探讨。一个单元结束后考试,试题为,只要是老师不讲的几乎全考到了,结果一塌糊涂,第二天重考,没想到试卷和原来一模一样,结果还是一塌糊涂,第三天再考,学生忙的不亦乐乎,该记的记,该思考的合作探究,考试结果可想而知。慢慢的学生的自觉性越来越强,思维能力越来越敏捷,班上的成绩越来越好。就这个事例体现了老师教学方法好,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多件事例就应该选取不同的角度去多方位展现人物的个性,可以按照事例的轻重或中心的需要,恰当安排详略。如:“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就可以用多个事例体现“好”——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照、生病时关心等事例全方位表现老师的优秀品质。

三、突出人物的描写要细腻

细腻地描写决定着人物刻画的成败,如何把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这就需要描写了,描写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它的作用很大,例如:写一场球赛的精彩,就需要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先正面写双方队员进攻与防守的情况,进攻队员怎样控球、传球、上篮,防守队员怎样防守,写得够详细,作者觉得够精彩,但读者不一定认同,如果加上侧面烘托,那效果就不一样了,把台下观众的语言、动作、神态描述一翻,读者就觉得这场球赛紧张、精彩。对人物的刻画也一样,采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这里的正面描写主要是指直接对人物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等进行描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描写时要抓住最典型的特征来写。

(一)人的外貌描写要以“形”传“神”。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的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其作用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它往往着重于人物的面部、身材、服饰,以表现人物的身份、风度、神韵和表情。

(二)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特征。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

(三)动作描写要有鲜明的个性。动作描写就是对人物举止、动作、行为的描写。同样是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的。

(四)心理描写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五)神态描写也要以“形”传“神”。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例如:哭丧着脸,专注的神情等。

把人物的这几方面写到位,这个人物就活灵活现的跃然纸上了,就写“活”了,写出了个性。

四、表达主题的结构要创新

上述主题有了、材料有了、人物也“活”了,我们就要在文章的表现形式上,也就是结构上下功夫了,俗话说“人靠衣装”、“七分长相,三分打扮”,所以,我们的文章要有一件漂亮而合身的“外衣”。这件“外衣”就是创新的形式、巧妙的结构,比如用小标题、版块组合等结构,比如选用日记体、书信体等文体,这就要看我们的习惯和爱好了。

当然,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细心观察、日积月累,按照上述要求,把写人的作文写好了,我们的作文水平就会前进一大步,不妨一试。

上一篇:团委组织部上学期工作总结下一篇:腹股沟斜疝患儿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