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间营销活动方案(通用7篇)
由于目前大龄未婚青年较多(男多女少),每个人都很优秀,在企业不同部门任职,为此,现联络****公司组织本次单身交友联谊会。促进企业信息交流,建设轻松活跃的企业文化氛围,为青年朋友创造彼此认识平台,搭建相互沟通桥梁。
一、活动组织
1、活动组织方:青岛裕丰汉唐木业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负责人员的筹备、组织,活动的策划、实施及后续跟进;
2、配合部门:
(1)总调:提供车辆的安排
(2)品推部:摄像、摄影及后期宣传工作
(3)各部门:对活动的促进,汇总、统计报名人员数量及资料(姓名,部门,联系电话)
(4)****公司:内部宣传,在尊重单身职工自愿原则的基础上,组织单身男女踊跃、积极参加联谊活动,推荐主持人1人。
A、活动的道具:
1、二人三足游戏的绳子
B、摄影(摄像):提供全程摄像服务,后期剪辑,每人均有一张 光盘及大合照赠送留念;
C、奖品:最佳合拍组合奖可获******,最佳默契组合可获赠小礼品
D、公司旗帜,药箱(急救药品、绷带、风油精、跌打药、止血贴等)
一、活动主题:缘随心动
二、参与人员:两企业单身男女
三、活动时间:2012年5月4日
报名截止时间:4月20日
四、活动地点:
五、活动形式:以互动游戏、才艺展示,休闲活动等活动为载体,增强相互间的沟通与联系。
六、活动流程:
(1)自我介绍:男女错开围圈坐下,逐个进行1-2分钟的自我介绍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兴趣爱好,交友宣言,个人才艺表演
(2)男女抽签搭配成组,每组摆出各自的胜利造型拍照后围圈开始游戏
游戏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请每对组合派一名选手参与游戏。主持人讲解游戏规则:从1开始报数,每逢7和7的倍数不能说出。速度要快,犯规者淘汰出局。最终胜出的人为获胜者。主持人宣布开始,大家监督,报错者出队站到旁边。剩下的人接着报。直到胜出者产生。主持人给获胜者颁发奖品。每淘汰一人,其另一搭档则需接受惩罚(罚小唱一段、说笑话)
游戏二:两人三足,10米来回往返,如人数较多则以自愿原则报名参加,赢取奖品 游戏四:词组接龙
(1)自由活动时间
以自愿原则自费参与五四广场双人自行车踩踏活动,预计两个小时(男女自由组合)[备注:租用双人单车需交单车押金 元/人,交回单车即退还押金.]
7、傍晚五点钟 集合。考虑到为大家创造一个自行约会活动、聚餐的机会,活动结束后的车辆安排如下:
温馨提示:此次活动杜绝穿高跟鞋等非运动服装。活动经费预算:
活动费用主要包括道具费、及其他后勤保障费用。粗略估计如下(以下价格为单人价格,以30人计总数): 奖品:
工作人员餐费:****元 费用合计:****元
备注:以上费用都不包括车辆费及其他自费项目费用
报名条件:
1、报名者须为****公司的正式员工;
2、报名者必须是单身;
我校开展“三雅”大课间活动, 旨在增强学生体质、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
“雅”——古训为合乎规范之正道, 行为方式合于美, 行为效果指向善。有鉴于此, 我们将“三雅”大课间活动的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雅言、雅行、雅趣”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我们设定不同的情景场合, 引导学生发现和确立合乎传统道德标准的语言体系, 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规范学生的锻炼习惯, 努力做到积极参与, 增强体质, 调节身心;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 做到行为文明, 合乎礼仪;培养学生高尚的志趣, 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认识和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实施措施
1.组织形式:为有效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将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高度重视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了由李建国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一部署, 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体育组与各年级组、大队部、各活动队联动机制, 确保活动开展得有序、有效、安全。
2.时间地点:周一至周五大课间, 学校操场。
3.场地器材:学校统一发放旗帜、蝴蝶、快板。
4.人员安排:学校领导 (略) 及各班的正副班主任。
三、活动方法与规则
(一) 轻器械操
轻器械操是基本体操项目, 是靠人的四肢、躯干和头部互相配合, 向各个方向做屈膝、摆振、旋转等动作而进行的身体练习。因其简单易学, 很适合小学生经常地进行锻炼。它既有身体各部位的运动, 又有变化器械方向位置的动作, 还可以利用各种轻器械的不同特点来练习, 如旗帜操:充分利用旗帜的自身特点练习学生的握旗、滑旗、举旗、转旗、绕旗等动作。因此, 轻器械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具有独特性、趣味性, 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1.旗帜操
背景音乐:《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基本方法:音乐起, 学生踏步入场, 前奏完, 队形毕。
音乐第一段中, 依次出现原地踏步摆旗、不同造型的举旗、转旗、绕旗等动作;间奏处, 学生以不同颜色的旗帜各自为阵, 变成六个方阵;
第二段音乐中, 依次出现原地踏步摆旗、不同造型的滑旗、转旗等动作, 并还原成四个方阵;
结束处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行进成一个方阵, 并摆出“向前进”的造型。
2.蝴蝶舞
背景音乐:《萤火虫》
基本方法:音乐起, 学生双手持蝴蝶做飞舞状, 小碎步入场。音乐毕, 蝴蝶收起, 夹于腰间两侧。
第一段音乐中, 学生分别随音乐做翻转、开合、抖动蝴蝶等动作, 同时随节奏屈腿。在抖动蝴蝶完毕后, 学生呈单列队形穿插 (单数行学生伸开双臂舞动蝴蝶穿插至相对应的双数学生之后, 双数行学生原地下蹲并手持蝴蝶于两侧抖动) ;
第二段音乐中, 学生左右手交替上升, 并抖动蝴蝶;音乐行进中, 学生以10人为一小组, 呈圆形作顺时针方向转动 (一人持蝴蝶下蹲为圆心, 其余九人围之随音乐转动) ;
结尾副歌处, 学生还原成原来方阵;音乐结束处, 学生张开双臂舞动蝴蝶有序退场。
3.快板
音乐背景:指导教师有节奏地敲击大鼓。
基本方法:开场, 学生手握快板快步入场。两声大鼓响后, 学生前举快板做预备状;接着一声大鼓, 学生开始敲击前奏 (XX X︱X X X︱X X X X︱X X X︱) 。前奏毕, 学生边敲边说快板词。
第一小节结束, 同样节奏性间奏, 学生变换成两个方阵;
第二小节过程中, 2个方阵学生依次做蹲起动作, 并边敲边说快板词;同样节奏性间奏, 学生由2个方阵变换成4个方阵;
第三小节过程中, 4个方阵学生依次做蹲起动作, 并边敲边说快板词;
同样节奏性间奏, 学生还原成一个大方阵, 双手上举做迎接朝阳状结束全场表演。
(二) 徒手操
其动作包括走、跑、跳、转体和身体各部位的摆动、绕环、屈伸、波浪等徒手练习。通过这些, 肌肉都能得到均衡的发展, 对身体的全面发展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它不仅能发展柔韧、力量、协调、灵巧等身体素质, 锻炼健美的体态和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而且还可以培养节奏感、优美感, 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1.武术操
背景音乐:《中国功夫》
基本方法:音乐起, 学生跑步入场做预备式。音乐中学生以武术中的弓步冲拳、马步冲拳、拳、掌、勾等基本手型与步行的变化, 形成一个个简单的组合, 最终形成一个具有鲜明套路的武术操。
2.韵律操
背景音乐:《和快乐在一起》
基本方法:音乐起, 学生模仿小企鹅的动作原地舞动。音乐中依次做钩腿、拍手、身体摆动、手绕环、腿屈伸等动作, 模仿小红军、小青蛙、小猫咪等人物及动物形态;
间奏处, 学生跳4个8拍青蛙跳的动作, 并在后半拍处手叉腰原地准备下节动作;
学生以身体前倾竖大拇指做表扬状, 结束音乐。
备注:以上大课间活动是全员参与。每个版块是以年段为单位进行, 其他学生在另外场区做辅助性的发展身体素质的各项练习。
链接一:
推荐信
中国学校体育“一线话题”栏目组: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小学, 始建于1958年, 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生态新城。它的前身是武昌县第二十八初级小学。1931秋, 在许氏宗祠族长仲书先生的积极要求和青山实验区长张植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筹办起来。解放前夕和解放初期, 学校在现在的花山镇境内, 多次搬迁, 多次停办, 又多次易名。曾易名为:“福寿小学”、“武昌县第五中心小学”等。1958年8月, 武汉市郊区行政区划成立了乡, 现在的花山镇当时命名为驼子店乡, 学校被起名为驼店小学, 校址也正式确定为现在的地方。1958年12月, 学校正式用名为花山小学。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和几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典雅、优美, 教育氛围浓郁。目前有教学班19个, 在校学生1030名。有教职工75名, 其中拥有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
2008年8月, 花山小学在洪山区率先实行了资源重组, 临近的四所小学全部并入到了花山小学。又率先办起了“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以此为契机, 着力打造雅行、雅言、雅趣的“三雅”教育, 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作出了贡献, 《中国教育报》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7月, 花山小学划归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管辖。学校坚持“教师一专多能有特点, 学生全面发展有特长, 学校管理规范有特色”的办学目标, 全面推行“三雅”教育。学校从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方面将学生的“言、行、趣”与“雅”结合起来, 将健康、优雅、和谐、积极向上作为“三雅”的标准, 将传统教育中的礼、义、孝、廉贯穿于“三雅”教育之中。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七巧科技”教育基地、湖北省“双推进”先进学校、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武汉市绿色学校、武汉市心理健康合格学校、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师德建设先进学校。
该校在区教育局“幸福德育”的旗帜下, 在大课间开展“三雅”礼仪操、礼仪舞活动, 将“三雅”规范通过舞蹈、快板等表演形式体现出来, 按年段共分为韵律操、旗操、武术操、蝴蝶舞、快板五大版块, 配以优美的音乐。“三雅大课间”时长36分钟, 整套三雅大课间活动需全校师生参与, 中年级旗操《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拉开大课间序幕, 遵守纪律, 规范言行, 学生在旗操中感悟集体主义荣誉感;高年级武术操《中华武术》展现学生积极向上, 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低年级韵律操《和快乐在一起》精彩演绎天真活泼的儿童天性, 快乐多姿的校园生活深深吸引孩子们。高年级的快板《花小三雅歌》用传统快板的形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润物细无声;中年级的蝴蝶舞《放飞理想》充分表达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 立志成才, 放飞理想的自豪。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学习韵律操到六年级学会快板, 5个版块了熟于心, 系统感受三雅大课间文化, 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
整个活动安排有序, 人人参与, 配合默契。既培养学生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纪律观念以及集体荣誉感, 又锻炼身体, 感受到艺术的魅力。2009年2月4日《中国教育报》评价“花山小学的德育教育开展的有声有色, 雅言、雅行、雅趣的三雅教育成了该校的招牌”。2011年, 东湖开发区德育现场会在该校召开, 参会的领导和教师对“三雅大课间活动”予以高度评价。社会和家长对此项活动很是肯定, 孩子们从中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关键词:交易机制;关系机制;合作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9)04-0028-06
1 引言
在现代市场环境下,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制造商与分销商分工合作,维系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与分销商建立合作,制造企业可以建立起畅通的销售渠道,可以从分销商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处理库存管理、产品和价格战略等问题。而分销商则可以通过与其产品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取最高性价比的产品,并能从制造企业中获得产品陈列方式的指导,销售人员培训以及问题的及时解决。通过合作,双方能获取更高的收益,这是任何一方凭自身努力所难以达到的。因此,管理学者和实践者们都非常关注企业该如何选择各种有效的关系治理机制来促进交易双方的合作,以获取竞争优势和高收益。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关系治理机制被称为交易机制,它是从保护专项投资和规避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正式化的指令或者经济的刺激来实现关系治理的一类机制;而基于关系交易理论的治理机制被称为关系机制,它强调内在化的、道德的控制[1],并通过建立一致目标,营造合作氛围,进而实现控制目的的另一类机制。以往研究较多关注了交易关系中一方使用交易机制与关系机制对另一方投机行为及自身绩效的作用[2~4],并没有揭示各类机制是如何治理交易关系来促进合作的。由于合作是双边的行为,于是从交易双方整体的角度进行研究非常重要,而先前的研究忽略了这一研究视角。此外,由于不同治理机制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我们并不清楚在中国目前的市场条件下,采用何种机制可以更有效地促进企业间的合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基于交易的观点和基于关系的观点出发,分别探讨在一对交易关系中,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对合作的作用效果,并比较了两类机制的作用差异,利用来自中国家电业的225对制造商—分销商的配对调研数据,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检验。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交易关系治理文献,对交易关系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理论背景
2.1 合作
Anderson和Narus指出,企业间合作是指处于相互依赖关系中的交易双方为了获取满意的总体和个体收益而产生的协作行为[5]。它表现为双方积极参与产品营销过程和规划,参与共同行动方案,进行信息交换等[6],这些都能带来共同的收益。资源依赖理论指出,企业通常不具备其发展所需的所有资源,因此企业必须通过与外部成员的协作来整合资源,进而获取竞争优势。通常出现不合作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觉得合作无法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如果企业觉得能对交易伙伴具备一定程度的控制力,有一定能力来协调和引导交易关系,那么他们就愿意参与合作。因此,对关系的治理是促进企业对合作产生信心的源泉。
2.2 交易关系中的治理机制
交易关系治理被认为是规范和监督合作伙伴行为以实现交易目标的管理行为。企业对交易伙伴的控制及对交易关系的治理通常是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交易理论,由此产生两类机制:交易机制(基于经济考虑)和关系机制(基于社会心理考虑)。
(1)交易机制
交易机制以经济分析为基础,用交易成本理论决定机制的使用,它强调通过监督和激励结构来实现治理。常用的交易机制有契约和双边专项投资。契约控制是最常用的监督机制,详细的契约作为一种单边的正式化的控制,被认为是保护专项资产免受投机行为侵害的主要手段[7]。它通过正式的规则和程序详细而全面地规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表明了双方如何处理未来发生的事情,包括产品责任、买卖程序、违约的处理等,设计精细完善的契约有助于引导企业的行为。Wathne和Heide指出双边的专项投资是一种重要的激励型控制机制[8],交易专项投资是指那些在核心交易关系以外几乎没有价值的资产,可能是有形的(制造商的设备、特殊工具、机器),也可能是无形的(隐性知识、专门技术、能力)[9]。这种投资难以重新配置,假如关系过早结束,会使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因而能有效地激励交易双方进行合作。
(2)关系机制
关系机制来源于关系交易理论,以社会关系为基础,强调社会交往和关系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10]。关系交易理论学者认为社会交换是一系列互惠过程,交易关系会随着双方的理解、信任建立以及知识的共享而改善。而关系质量对于企业间合作绩效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关系机制包含组织间和个人间两个层面。组织间的关系机制主要是组织间的信任,它强调交易的氛围。根据关系交易学者的观点,信任可以定义为一种信心和信念,相信交易伙伴拥有可信性和仁爱心[12]。通过组织间信任的建立,可以促进交易双方达到一致的目标,进而实现对关系的治理。个人层面的关系机制主要是企业边界人员间的私人关系,指双方高层领导之间、业务员之间的友谊,是人和人之间通过交往或联系而形成的。私人关系可以通过引导参与关系的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来治理整个交易关系。
3 假设的提出
3.1 交易机制与合作
契约控制被认为是保护交易专项投资抵御投机行为侵害的主要工具[7]。通过签订正式化的合同,双方在交易前明确地提出相互的期望[13],指明每个成员各自的责任和违反条约的制裁,通过法律强制力来阻止关系中的投机行为,减少冲突,为合作奠定基础[14]。交易双方通过合同中签订的条款或者提出对标准运作关系的期望来促进另一方的顺从,从而保证交易双方按合同条款提供价格折扣和营销支持等,最终有效保证双方企业都能按照合同的约定进行交易,参与合作。
交易机制中的双边专项投资很难在其他关系中重新配置,根据交易成本理论,投资方会由于交易伙伴的投机行为而使其投资失去实际价值[15]。Leenders和Blenkhorn指出企业如果做出专项投资,就愿意参与对方的行动来减低其面临的风险[16]。并且,双方的专项投资增加了退出关系的成本,将交易方锁定在特定的关系中,它们就会形成紧密的关系,也更愿意参与对方的决策制定和行动,相互传递有效的信息。合作双方在关系中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专项投资来更好地分销产品,其本质增加了相互的依赖和承诺[17],进而产生维持关系的意愿,双方希望维持这种交易关系至少到专项投资的价值得到补偿,增强了合作的信心[1],有利于双方高效地合作,共同致力于整体销售业绩的提高。
由此,我们提出:
H1a 交易双方越多使用契约控制,合作水平越高。
H1b 交易双方的双边专项投资越多,合作水平越高。
3.2 关系机制与合作
作为一种有效的关系治理机制,建立企业间信任被看作是促进合作的有效手段,这一观点被广泛接受[8]。信任表明了一个企业对合作伙伴有信心,认为其愿意诚实地合作,真诚地关心双方的利益,而不会做出有损自身的行为。一旦交易双方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他们就愿意共享有价值的信息[18],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以创造出比自己企业单独所能达到的更高的绩效[19]。处于高信任交易关系中的企业,能积极地看待对方的行为[20],它们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获得期望的收益,也不需要时刻关注自身利益最大化,因而愿意做出互惠的行动,参与合作,提供对方所期望的折扣,主动传授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技能等。
企业边界人员的私人关系是促进企业间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所有的经济关系都是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10],许多经济学家都指出私人关系在发展长期经济关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随着双方边界人员接触的深入,增强了情感纽带,因而不会轻易做出有损对方利益的行为,为交易创造了合作的氛围[21]。当一些未预见的问题出现时,或者双方企业在交往中出现冲突时,如果边界人员间具备良好的私人关系,他们就能友好地商讨问题解决方案。私人关系能进一步改善双方信息共享,能较容易地了解对方企业的需求,有助于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促进双边的协作努力。
由此,我们提出:
H2a 交易双方相互信任程度越高,合作水平越高。
H2b 交易双方边界人员的私人关系越好,合作水平越高。
3.3 交易机制与关系机制作用比较
相比交易机制,我们认为关系机制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其原因为,关系机制更有助于促进企业在合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更好地采取主动的合作行为。
交易机制作用的发挥源于明确的规定和经济的束缚。契约通过合同条款清晰地提出游戏规则,以强制力协调和控制关系,为合作奠定基础。而专项投资则是由于双边的质押,被锁定在固定的关系中,进而产生合作。在这种控制机制治理下的交易双方,其合作行为更多地是从合同的要求以及获取自身专项投资利润极大化的目标出发来考虑的。这对双方参与合同规定内容以外的行动,以及参与自身专项投资利润极大化目标之外合作活动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严重限制,抑制了合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而关系机制则具有灵活性,尤其在中国目前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如果交易双方存在较高的信任,边界人员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就能抵挡住环境的不确定性,双方会共同灵活地处理之前没有预料到的问题[22]。并且,由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推崇建立和谐的关系,比西方国家更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于是在双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私人关系时能更好地合作[23]。关系机制可以在双方间建立更广阔的行为空间,增强合作的信心[24],可以促进双方形成一致的目标,加强沟通和组织学习。通过建立团结的行为规范,减少伙伴之间的冲突,提高了合作效率。经济发展会为企业带来很多机遇,关系机制治理下的企业双方,有着强烈的主观能动性,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合同规定内容以外的合作行为。因此,对合作的促进作用更大。
由此,我们提出:
H3关系机制(a,信任;b,私人关系)比交易机制(a,契约;b,双边专项投资)更能有效地促进合作。
4 方法
4.1 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文选择了中国家电制造商与其分销商的配对关系来验证本文的假设,因为该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变得更加市场化,能够充分反映现实渠道关系的特征。
首先,我们根据相关文献设计了问卷。随机选取了家电制造企业和分销商各8家进行预调研和深度访谈,根据反馈意见,我们对问卷的措词进行了修改,并形成最终问卷。
其次,数据收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选取了国内一家大型家用电器制造商,其分销商遍布全国,可以反映中国分销商的总体情况。我们根据该家电制造企业提供的与其有业务往来的分销商名单,我们向900家家用电器分销商发放了问卷,并附上有关调研目的和要求的说明。在第一批问卷发出3周以后,向未寄回问卷的分销商再次邮寄了问卷。最终收回314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1份,有效回复率为28%。第二步,我们通过电话联系了分销商指定的供应商的销售人员,并给他们邮寄了251份问卷。我们共获得了24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25份,回复率为89.6%。我们最终得到225份供应商和分销商的配对样本。
问卷回收后,我们对前期收回与后期收回的问卷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并随机选取了没有寄回问卷的供应商和分销商各50家,询问了有关企业规模、建立关系的年限等问题,与寄回问卷的企业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4.2 变量设计
(1)契约。根据前文定义,参考Cannon等的研究[2],设计3个指标来评估双方在处理交易关系时使用契约的程度,包括正式书面合同和职责的明确划分等。
(2)关系专项投资是指为特定关系投入的资源,是高度的专用性和持续性投资。根据Anderson和Weitz设计了3个指标进行测量[25]。
(3)组织间信任是指企业相信其合作伙伴是诚实的,有仁爱心的。参考Kumar等人的研究[26],设计了6个指标来测量。
(4)私人关系体现了个人间的友谊,互相帮助,并建立了社会联系。根据定义和企业访谈,我们设计了5个指标来衡量供应商和分销商领导、业务人员的私人关系。
(5)合作测量了交易双方为了获取期望的共同收益和个体收益而产生的协作行为。根据定义和企业访谈,设计了4个指标测量,包括互相参与对方行动,进行信息交换等。
(6)控制机制。本文用了两个控制变量,环境不确定性和合作持续时间。环境不确定性代表了企业准确预测交易环境的难度[27],当企业面临较高的市场不确定性时,它们倾向于与现有的交易伙伴进行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本文用4个指标衡量了竞争、市场需求、技术、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合作持续时间则是用单一问题指标,即“贵公司和该供货商(零售商)所建立的购买关系已经持续了多少年”。
4.3 分析方法与结果
首先,在制造商和分销商问卷数据中,分别通过项目相关度(item to total)分析剔除系数小于0.4的指标,并根据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结果剔除了具有交叉载荷的变量,接着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良好(见表1)。
5 结果讨论
本文探讨了在一对交易关系中,双方使用交易机制与关系机制对于合作的影响作用,并比较了两类机制作用效果的差异。基于中国家电行业225对制造商—分销商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我们提出的观点。
本研究对企业间交易关系管理文献做出了新的贡献。首先,以往研究大多从交易一方的角度探讨控制机制的治理效果,本文则从一对交易关系双方的角度进行研究,并拓展了控制机制的结果变量,探讨了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的使用对于双方合作的影响,获得了新的研究发现。其次,本文比较了两类控制机制在促进合作方面的作用效果差异,深入地揭示出它们各自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进一步丰富了现有的交易关系治理文献。
本研究得出如下两个重要的结论,可以用以指导企业的关系管理实践:
(1)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和关系交易理论,交易机制和关系机制这两类机制都能有效地促进双方参与合作。因此对于参与交易关系的企业来说,一方面,它们可以通过签订合同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为合作奠定基础,或者利用双边的专项投资将交易双方绑定在特定的关系中,激励合作行为。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来减少冲突促进合作,或者通过与对方企业的边界人员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来保证合作顺利进行。
(2)研究结论表明,关系机制对合作的作用大于交易机制。这说明在中国目前的市场和文化环境中,由于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推崇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双方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和私人关系时,比仅仅使用契约强制规定或者使用双边专项投资来实现经济上的束缚更能有效地促进合作。
6 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虽然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交易关系治理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启示,但是也同样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一,本文仅研究了四种常用的有代表性的机制,但还有一些治理方式,如权力使用、沟通、目标一致性、参股控制等,这些机制的有效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第二,本文的假设是在中国家电行业的垂直渠道系统中进行检验,这种特定的行业和情境可能会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其他行业验证模型。
参 考 文 献:
[1]Joshi A W, Stump R L. Determinants of commitment and opportunism: 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insights from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relational exchange theory[J].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1999, 16(4): 334 352.
[2]Cannon J P, Achrol R S, Gundlach G T. Contracts, norms, and plural form governance[J].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0, 28(2): 180 194.
[3]Cavusgil S T, Deligonul S, Zhang C. Curbing foreign distributor opportunism: an examination of trust, contracts, and the legal environment in international channel relationship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2004, 12(2): 7 27.
[4]Wuyts S, Geyskens I. The formation of buyer supplier relationships: detailed contract drafting and close partner selec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4): 103 117.
[5]Anderson J C, Narus J A. A model of distributor firms and manufacturer firm working partnerships[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0, 54(1): 42 58.
[6]Hewett K, Bearden W O. Dependence, trust and relational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foreign subsidiary marketing operations: implications for managing global marketing oper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1, 65(4): 51 66.
[7]Williamson O.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M]. New York: Free Press, 1985.
[8]Wathne K H, Heide J B. Opportunism in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forms, outcomes, and solu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4): 36 51.
[9]Jap S D, Anderson E. Safeguarding inter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continuity under ex post opportunism[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49(12): 1684 1701.
[10]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91(3): 481 510.
[11]武志伟,陈莹.企业间关系质量的侧度与绩效分析——基于近关系理论的研究[J].预测,2007,26(2):8 13.
[12]Morgan R M, Hunt S D. The commitment trust theory of relationship marketing[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 58(3): 20 38.
[13]Judge W Q, Dooley R. Strategic alliance outcomes: a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perspective[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 17(1): 23 37.
[14]苏中锋,谢恩,李垣.基于不同动机的联盟控制方式选择及其对联盟绩效的影响——中国企业联盟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7,10(5):4 11.
[15]Brown J R, Dev C S, Lee D J. Managing marketing channel opportunism: the efficacy of alternative governance mechanisms[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0, 64(2): 51 65.
[16]Leenders M R, Blenkhorn D L. Reverse marketing: the new buyer supplier relationship[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8.
[17]刘益,蔺丰奇.渠道伙伴关系中专用性投资的特点和作用:以日本汽车产业为例[J].南开管理评论,2006,9(6):81 88.
[18]龚毅,谢恩.战略联盟控制研究综述[J].预测,2005,24(1):7 13.
[19]Terawatanavong C, Quazi A. Conceptualising the link between national cultural dimensions and B2B relationships[J].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2006, 18(3): 173 18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切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认真执行学校及上级部门安排的工作,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基本知识.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主、合作、进取的精神.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活动意义: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在我们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大好时机下开展的。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大课间活动伴随课改春潮向我们走来。它是一种新型的课间体育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大课间活动在全面实施健康快乐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的过程中,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对
一、两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习惯,显现出特有的功效。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校所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但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而且在体育锻炼的同时增加了体育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兴趣,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我校体育运动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和实施,受到了全校师生和家长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大课间活动,力求以活动保安全,以活动强身体,以活动励志气,以活动促团结,以活动创氛围,以活动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3、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会健体”意识。
二、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都有喜爱项目。达到全体健身、全员愉悦的目的。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
3、创新性原则。根据我校场地的特点,为达到锻炼的效果,大课间活动开设了游戏、跳绳、球类、踢毽子、学生舞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4、实用性原则。学校教育阶段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增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保护及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要求,学校从实用性着手,将紧急疏散演练列为大课间活动的固定项目之一。
5、安全性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
管理,要制定出必要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三、活动口号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安全 我快乐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葛解明(校长)
副组长:张健(副校长)
顾士杰(副校长)
组员:张倩、顾蓉云、薛俭、张建芬、陈裕、张晓俊、陈凯、陈可、倪贵忠、朱媚明、各班主任
具体分工:
德育办、教务处:整体活动方案制定及落实
德育办:检查各班学生大课间活动的参与情况,评比及考核
总务处:大课间活动器材的购置与维修
体育组、艺术教师:大课间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广播室:大课间活动音乐选择与更换
医务室:受伤学生的简单医护,较严重的送医院
班主任:负责本班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与管理
五、时间
2012年3月1日起,9:20分~9:45分,每周一为升旗仪式
六、大课间活动项目说明
(一)、活动设置
1、集体项目:紧急疏散演练、长跑、第三套广播体操、集体舞(韵律操、学生舞、兔子舞等)。
2、自选项目: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踢毽子、跳长绳、跳短绳、跳橡皮筋、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掷实心球、三人四足等。
(二)、具体要求
集体项目
1、紧急疏散演练
说明:利用各班进出场这一时间与顺序,进行紧急疏散演练。
安排:各班听到哨声后马上离开教室,在行进中整队跑向操场,从一楼到四楼依次是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
要求:安全、有序,时间控制在2分30秒以内,所有学生集中在学校篮球场。
目的:每日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增强突发事故、灾害发生时学生的自救能力。
负责教师:张晓俊、陈凯、陈可、各班班主任
背景音乐:哨声(一短一长),时隔五秒。
2、长跑
说明:结合“阳光长跑运动”,每学年的11月1日起至次年3月31日止,各班呈两列纵队在指定场地,按照规定圈数,进行长跑运动。
安排:初三年级绕教学楼跑5圈(1000米)
初二年级绕篮球场跑6圈(1080米)
初一年级绕大操场跑3圈(750
米加来回路程300米共1050米)要求:各班呈两列纵队,队伍整齐,步伐一致,大声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三四),班主任跟随队伍慢跑;学生会体育部对各班跑步纪律、精神面貌进行打分。
目的: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负责教师:初一年级: 陈 可、初一班主任
初二年级: 张晓俊、初二班主任
初三年级: 陈 凯、初三班主任
背景音乐:《团结就是力量》
3、广播操
说明:各班长跑结束后利用2分钟时间集中篮球场,整队,做广播操。
安排:从东至西依次为初三年级、初二年级、初一年级
要求:2分钟内全体学生静、快、齐,回到篮球场班级指定位置,音乐响起开始做操,广播操结束后,退场从初三(5)班、初二(4)班开始分两个方向跑步回教室,初
三、初二其它班级依次退场,最后为初一退场。学生会体育部对各班情况进行打分。
目的:在长跑后利用广播操适当调整呼吸与运动状态,并使身体其他部位与关节得到锻炼。
负责教师:张晓俊、陈凯、陈可、各班班主任
背景音乐:《第三套广播体操音乐》
4、集体舞
说明:集体舞包括学生集体舞、韵律操、兔子舞等,由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教跳。
安排:全校学生共同参加,地点:篮球场,由陈凯老师指挥,学生集体跳舞
要求:动作整齐,节奏感强,有一定的运动量及艺术表现力。
目的:运动与艺术相结合,既锻炼身体又提高学生的舞蹈能力,使学生能掌握一项艺术技能,进一步创造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负责教师:陈凯、张建芬、朱艳
背景音乐:根据舞蹈要求选择相关音乐。
自选项目(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呼拉圈、踢毽子、跳长绳、跳短绳、跳橡皮筋、仰卧起坐、立定跳远、掷实心球等。)
说明:各班由班主任安排,每位学生自带一定器材,到体育器材室借一定器材,在指定场地进行活动。
安排:初一年级活动场地:教学楼前场地。
初二年级活动场地:教学楼后场地。
初三年级活动场地:篮球场。
要求: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窜、乱跑的混乱现象。所有场地均安排体育教师及班主任进行现场活动指导,并督促学生安全有序进行。
目的:寓运动于乐,让学生在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或体育游戏中得
到锻炼,放松身心,增进友谊,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负责教师:初一年级 顾蓉云、陈可、各班主任
初二年级 薛俭、张晓俊、各班主任
初三年级 张倩、陈凯、各班主任-
背景音乐:《运动员进行曲》
七、活动流程
1、四月、五月、六月、九月、十月:
紧急疏散演练 → 广播体操 → 自选项目(周五自选项目为“集体舞”)
序号
活动
具体时间
具体内容
音乐编配
1紧急疏散演练
9:25~9:28
各班快速行进,2分30秒内集中篮球场
哨声
2广播体操
9:28~9:3
3各班呈两路纵队在篮球场跟随音乐做广播操
第三套广播体操音乐
3自选项目
(周五为集体舞)
9:35~9:4
5各班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班主任老师与体育老师在旁指导
《运动员进行曲》
4结束
9:45~9:50
活动结束,各班学生休息做好上课准备
《春之声圆舞曲》
2、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
紧急疏散演练 → 长跑 → 广播体操(每周五广播操为“集体舞”)
序号
活动
具体时间
具体内容
音乐编配
1紧急疏散演练
9:25~9:28
各班快速行进,2分30秒内集中篮球场
哨声
2长跑
9:28~9:38
各班呈两路纵队在指定区域绕场跑满1千米
《团结就是力量》
3再集合9:38~9:40
各班跑步至篮球场,调整队形准备做操
《运动员进行曲》
3广播体操
(周五为集体舞)
9:40~9:4
5各班呈两路纵队在篮球场跟随音乐做广播操
第三套广播体操音乐
4结束
9:45~9:50
活动结束,各班学生休息做好上课准备
《蓝色多瑙河》
八、学生具体要求:
1、衣着宽松,尽可能穿运动服装,不装、带各类坚硬、锋利的物品;
2、在指定地点
进行活动,不乱窜乱跑;3、要根据身体情况开展活动,如有身体不适或受伤应立即告知老师;
4、活动时要互相协作、谦让,互相帮助,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
九、教师具体要求:
1、要加强安全教育,并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识。
2、按《大课间活动方案》准备活动器材,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3、检查学生衣着,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量。
4、活动时,要积极参与并做好组织及安全防护工作,防止伤害事故发生。
5、如有意外伤害事故,要严格按照《陆渡中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6、值日的老师要认真巡视,并做好当天的活动记录。
“雨天”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实施形式:
1.学校统筹与班级自主相结合。
学校统筹安排;具体活动内容由各班班主任结合本班实际自主确定。
2.学校管理与全员参与相结合。
学校教务处以班级为单位,将所有任课教师划分到所任课班级中,全过程参与该班活动,并协助班主任做好活动组织、纪律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每次活动都能高质量、高标准、有条不紊的正常开展。学校所有行政人员确定责任班级,准时进行督促、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于当天记录行政检查手册。
3.体育活动与艺术赏析相结合。
在活动内容上,要将德育、体育、综合实践活动和艺术赏析有机地融为一体,整体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活动中要尽量体现班级特色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实施要求:
1.学校在制订大课间活动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对室内大课间活动意义和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全校师生高度重视该项活动。
2.各班要高度重视室内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根据活动内容在班内进行科学分组,并配备好指导教师。
3.各班要制定详细活动计划和活动安排。所制定的班级活动计划既要充分考虑到季节气候因素的影响,根据春冬季和夏秋季的气温状况设计不同类型的活动;又要充分发挥本班教师的特长,把综合
实践活动、体育锻炼和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4.各班的活动开展要有组织、有步骤;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准时参加活动,保证出勤率,合理掌控学生的运动量。
5.所有教师要更新管理观念,注重过程指导和管理,并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
6.教师必须密切关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三、班级自主活动项目(推荐):
1.综合实践类:
编织、折纸、剪纸、科技制作、扎染等。
2.艺术类:
合唱、独唱、绘画、硬笔书法、小舞蹈、乐器表演、小品表演、小相声、影视欣赏等。
3.室内体育小游戏:
如:趣味报数、钩肘站立、击掌传球、大小西瓜、游戏乒乓球、负重蹲起、两人一条心、手指拔河、传口令、报数比快、写反字、钓鱼、拉绳比赛、俯卧撑等。
4.文学类:
演讲、故事会、诗朗诵、颂读等。
四、说明:
以上项目只提供给各班安排活动内容时参考,各班可根据本班教师和任课教师实际进行选择,鼓励教师积极创新,尽量呈现各班特色。
五、建议:
①综合实践类考虑到活动量较小,建议尽量安排在比较炎热的夏季和秋季节开展,而把体育小游戏安排在春冬季。
②综合实践类的所有活动成果要求各班要整理和收藏,建议定期在班级或年级内进行优秀作品评比和作品展,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变原有单一的集体活动形式为年级、班级、项目、场地等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大课间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大课间活动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机结合。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尽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指导,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操作、自主锻炼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活动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活动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活动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体育活动和社区体育活动,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大课间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 1.校园广播操 2.校园集体舞 3.学生活动
整个过程有合有分,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
三、实施方法与目标
1.学校根据教育部以实施“阳光体育活动”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要求,在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满足全体学生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2.学校制定好本校学生大课间活动计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各年级特色,努力形成品牌,更上一个台阶。每日上午一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确保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3.制定班级大课间活动制度,坚持每学期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不定期组织各类单项活动。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达标抽测合格率达98%以上,优秀率达30%以上。
4.学校大力改善体育活动场地设施,提高全体教师的活动组织和指导水平,并落实相应的经费,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体育活动资源,定期开展活动,推动我校大课间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落实教育部2011年9月14日“全国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有序组织大课间活动,确保正常开展,并取得实效,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三、活动对象
全校一到九年级学生和全体教师。
四、活动目标
1、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让学生养成自觉参与活动,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改革课间活动在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上高度统一性,突出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参加活动,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统一行动,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的良好行为,努力展现勃发的朝气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五、活动要求
1、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大课间活动形式,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
3、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年级要协同活动,师生也要协作活动,共同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做到班班有项目,人人有活动。
4、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利用好现有的场地与器材,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集思广益,自制一些符合本校特色,适合学生使用的体育器材或自编一些适合学生活动的锻炼方式,为学生的锻炼创造条件。同时,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把大课间活动和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把体育课、国家体质健康检测项目和体育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5、要根据学校场地特点,除安排统一锻炼项目外,还可以开展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分散性锻炼项目,将养生、保健和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6、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又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避免发生任何人身伤害事故。
六、活动时间
每天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8:25—8:55,共半小时。
七、活动内容
1、体操类:第九套广播体操。
2、身体素质练习类:如长跑、跳绳、立定跳远、俯卧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3、球类: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4、特色活动项目:如踢毽、跳长绳、呼拉圈、徒手操等。
八、活动安排
1、先进行集体活动,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散活动,安排如下: 8:25—8:30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小广场指定地点整队集合; 8:30—8:35各年级学生做广播体操:舞动的青春;
8:35—8:45学生跑步进入田径运动场,集中进行长跑活动,共三圈; 8:45—8:50初一、二年级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主锻炼;初三年级学生在篮球场上练习跳绳、立停跳远等;
8:50—8:55调整休息,准备上课。
3、雨天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在室内做徒手、弯腰等练习。
4、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束后8:40—8:50,组织长跑活动。
5、当周值班行政和教师负责记录各班活动情况,协助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
九、活动保障
1、考勤制度。每天由教导处联合德育处、团队等部门组织值周行政领导和教师对做操、跑步、跳绳、自主锻炼等情况进行检查,对学生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出勤情况做好记录,把此项检查与优秀班集体考评结合起来。
2、竞赛制度。上学期开展一次广播操比赛,下学期开展一次长跑比赛。
3、评比制度。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项内容,出勤不足,活动不积极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把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内容,组织不到位,活动混乱,有安全事故的班级取消评比资格。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班主任学校将予以表彰与奖励。
【企业间营销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企业营销方案范文07-01
对企业营销方案03-25
企业品牌营销方案07-27
企业最新的营销方案01-07
企业市场营销方案03-29
企业营销推广策划方案12-27
中小型特产企业营销方案11-28
企业品牌营销活动策划10-12
服装企业网络营销方案范文06-11
企业微信营销策划方案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