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姓氏文化作文的范文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姓氏文化作文的范文(精选5篇)

中国姓氏文化作文的范文 篇1

一、文化价值及意义

从基因学、遗传学的角度认同同为炎黄子孙的血脉相连。通过寻根问祖,既是为祀祖尊宗,求得祖先佑护,也是明白我们自身,传承祖德、光宗耀祖。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二、历史价值及意义

作为姓氏文化中的家谱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是记载同宗同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文化部办公厅[2001]29号文件)。

三、现实价值及意义

传承华夏文明,推动国学发展,加强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稳定社会,和谐社会。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消失,大多都是通过姓氏家族得以保存,有姓氏而家庭,有家庭而家族,有家族而形成家族文化与家族精神。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一家族有一家族之传统,基因所在,教育所养。姓氏文化乃是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之缩影,在姓氏文化里,我们可以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以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哲理、价值观念,还可以读到本族吾民之生灭盛衰、悲欢离合,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通过姓氏文化和敬宗尊祖教育,继承祖先忠贞爱国、为国家为民族的英勇献身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崇拜祖宗和孝道为第一人品思想,维护和发展姓氏文化。

四、经济价值及意义

寻根问祖的姓氏文化有利于增进同姓氏之间的血缘亲情,相互扶持,守望互助,抚贫济困,发展经济;有利于发展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同胞亲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投资家乡,发展地方经济;有利于促进个人、家族、企业、民族的经济发展。

为什么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简称国学)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它是中华几千年可以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过程;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以文学、哲学、诗词等题材为代表的关于思想、心理、教育、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医学、美学、社会学、管理学、军事学、公共关系学、人际交往学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它们包括了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民间习俗、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诗词歌赋、以古典名著为代表的文学小说……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百家姓》、《唐诗三百首》、《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孝经》、《礼记》、《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子》、《孔子》、《列子》、《孟子》、《荀子》、《墨子》、《吕氏春秋》、《史记》、《四库全书》、《周易》、《厚黑学》、《易筋经》、《离骚》、《诗经》、《尚书》、《左氏春秋》等,是我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孝敬父母,安身立命、成家立业、为人处事的基础。

我们每一个人总是活存于历史长河中,昨天的你就是今天的你的历史,今天的你也即将成为明天的你的历史。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背叛历史,彻底的无视自己的过去。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部我们自己的历史,就是一部父辈和祖先们历经苦难及辉煌的历史。

因此,无论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都没有最完美、最好的!也没有一种文明是超然于世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和令人尊敬的地方!区别的不是文明本身,而是一个人在文明中是否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内心世界!

二、文化断层,时代奋进的悲歌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饱受了东、西方列强的蹂躏。诸多不平等的条约、残酷的战争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无尽的屈辱和灾难,使广大劳动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也使社会的各阶层对腐败的满清政府彻底绝望。从当时称之为民族精英的人们来看,大多数都是海外留学生出身(其中以孙中山为代表),当时日本明治维新作为以西学为代表的变法成功地刺激着一衣带水的中华大地,使这些中国的民族精英们对西学推崇倍至。更有甚者提出扬弃传统,全盘西化。尤其是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开始了漫长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学习和引用西方文化的邯郸学步之路。

其实,一个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并在自己的土地上扎根,它既有着随社会进步(也包括了外来文化)发生变化的一面,又有超越历史时空相对稳定不变的一面。任何国家、地区的实际情况都不是一样的,变与不变都不是由其自身决定,而是由产生它,需要它的那块土地和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决定的。

客观的说,共和国建立以后的十年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可惜,从57、58年反右、大跃进开始,乃至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中华民族进行一场可怕的逆向淘汰。封闭的中华大地陷入疯狂的自我摧残之中,大量的知识分子(另人心寒的是这个里面有许多是抛弃了国外优裕物质生活想方设法回到祖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海外华侨和留学生)、民主人士(这个里面有许多是党做了大量工作留下来参与建设新中国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开明的民族资本家及企业家)、敢于坚持真理的中基层党员和国家高级领导人(包括政界、军界和企业界)受到批判、排斥与否定,被打倒,被剥夺基本的权利,甚至夺取生命!学校和工厂处于半停课、半停产状态,经济倒退、社会混乱、百姓困苦,官员流失导致政府职能得不到发挥,大量的军队干部受到牵连导致军队紊乱,最可怕的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及有识之士的信仰危机(本段引自都梁的小说《亮剑》一书)。

文化大革命,砸烂了一切道德、法制,父母、子弟互相斗争,毁灭了一切科学、知识和经济,败坏中国传统的伦理,导致的是社会道德的彻底沦丧,导致的是一个时代文化的断层,导致的是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沦落,导致的是整个社会及有识之士的信仰危机。只有“以礼待人,以理服人”,才能净化一个社会的风气,一个教育、知识系统的师表,决定了一个文明可能的未来。既没有受过传统教育,又没有受过西方教育,如果不彻底反省文革的遗毒,所谓的造反、毁坏、谩骂、放纵、权欲、混乱的言论、思维、行为是一种“文革遗风”,根本就不知道批判、毁灭的是什么东西。如果不明白一种体系、一个概念的含义,却论断、处决那个“词语”,那么,带来的是一种社会、文化的危机。(本段主要引自中华儒商总商会商会文化之世界之仁政与儒商)

1976这一年间,在内忧外患中,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先后失去三位卓越的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也由此引发了“四人帮”的彻底垮台。从此,中华民族开始走向新生。当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执政以后,拨乱反正、包产到户、发展经济等举措使共和国开始逐渐恢复元气。特别是1981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后,国家经济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农业、工业、军事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告别了物质匮乏时期,进入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良性发展轨道。

在改革开发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大量的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传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的道德文化和生活方式,一些低级的观念和思想也随之而来,现代人的道德品质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这个时候我们发现,很多人迷失了自我,西方文化终究还是显现出水土不服的另一面。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断代,西方文化的水土不服,社会产生了最大的危机:现代人自我迷失,普遍没有归属感,没有人生目标,没有信仰!只是单纯的崇拜西方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环境。尤其是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更是表现突出,生存的哲学就是吃好的、耍好的、用好的、穿好的!据统计,截至2005年,我国共有裸官(这种被称为裸官的官员早就以留学、投资等方式把子女和家人送出国)118万人,同样是截至这一年,共有4000名裸官外逃,共带走了500亿美元。更有2009年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930亿美元的资金被有钱阶层通过各种方式转移到海外,给本来就脆弱的民族经济带来巨大的破坏力。

而今,尤其是党的第四代领导人执政以来,中国中央政府就明确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和谐社会,和谐发展的大政方针。2008年以后,我们国家更是把“清明和端午”两个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国家法定休假日,自此,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诚然,站在历史的高度我们都有权利以是非功过去评价那些创造历史的伟人,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国富民强!但与之相对应的社会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中国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数千年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思想都一直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的状态。纵观中国历史,数千年来,广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在统治阶级和地主豪绅的压迫下,老百姓只能勉强混个温饱(以杂粮为主,很少肉食);要是遇上天灾人祸,百姓们只得吃糠咽菜(野菜),甚至买儿买女才能苛活。如果是战乱或者朝代更替,就会有人杀人、人吃人的惨状普遍出现,中国历代尤其是改朝换代,人口损失均达65%以上(附资料于后)。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个苦涩的笑话而已!

事实上,中华大地上就从来没出现超过5亿的人口。而今,我们的华夏大地却生活着超过14亿的人口,物质生活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汶川地震、以云南为主的西部干旱、玉树地震和各地区经常性的洪、涝灾害,我们的政府是如何做的,这些已经过去不久的事实充分的证明了我们的政府是好还是坏。

三、以“至圣先师”孔子为榜样

2500年前,为打破世家大族对知识文化的垄断,以孔子为代表的 “社会精英”们开始开馆收徒,把知识与文字传授给平民百姓。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一根竹子经过三十余道工序,分隔成一片片简牍;为了让简牍文字能够长久流传,每片简牍打磨得非常光滑坚硬;还需要在竹简中打孔,以便让竹简串连成篇;每片竹简上最多写十二个字(一打,指一个竹简的一次打孔),最少写五个字,竹片坚硬,每片竹片上刻完字,需要一个壮汉工作半天;其中有一笔刻错,竹片就需要废弃或者重新打磨。

想想看,一部十万字的著作需要砍尽一个山的竹子制作竹简。想想看,知识与文字是多么地昂贵与奢侈,也惟有富裕的世家大族才能专享。然而,惟有“至圣先师”他不愿把知识与文字作为自己的特权,他打破了知识的壁垒,把文明的火种传播给黎民,每当想到此情此景,忍不住让我们涕泪交加,五体投地。“千古第一师”的名号,惟我“至圣先师”配享,他是天下读书人的第一师长,只要你识字,圣人即汝师。

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我们会常常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圣人传播文化的本意是什么?难道他打破枷锁,将知识传授予平民百姓,是为了若干年后自己成为文明与进步的禁锢与障碍吗?

知识与文化的本质就是冲破一切禁锢,追求真理的本质,将知识传播给大众,将事实的真相告诉给每家每户的黎民百姓。“至圣先师”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丰碑,为我们奠定了文明的基石,他绝不会要求我们后人把他当作不可逾越的障碍,当作新的文化壁垒,当作新的枷锁,这决不是“至圣先师”传播知识的本意。

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时光流逝,当时的生产环境和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至圣先师”所说的理论,时过境迁,不见得百分之百正确。我想,我们否定、革新、更正“至圣先师”的部分理论,绝不是对“至圣先师”人格的否定。相反这种行为正是体现了真知的行为:打破一切可锁,追求知识的进步、真理的本相,这正是„至圣先师‟教导我们的。

浅谈中国姓氏文化 篇2

何为姓?《说文解字》“女部”云:“姓,人所生也。”《左传·隐公八年》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再看“姓”一字的构造,为“女”、“生”二字之合体,由女子受孕而诞生,即“姓”之本意。姓,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氏族公有的名称,因此古姓多与“女”字相关,中国上古八大姓氏:姬、姜、妫、姒、嬴、姞、妘、姚,都是女字旁。在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群婚制,在这种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诗经·大雅·生民》所记载的姜螈“履帝武敏歆”神奇受孕的神话便是“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原始表达。那么,古人以何为姓?最初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以氏族生活的地名为姓,如黄帝的姬姓源于其氏族居于姬水之滨,炎帝的姜姓则源于姜水;二是以氏族崇拜的图腾为姓,《百家姓》中的熊、马、牛、羊、龙、梅、花、林、水、石、风等姓与部落的图腾有着直接的联系。

宋代史学家刘恕在《通鉴·外纪》中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姓与氏的区别。氏是家族的分支,代表父系社会中各个独立出来的小家族,本来为同姓各部落的名称,后来则专指部落的首领。另一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所著《通志·氏族略》日:“五帝之前无帝号,有国者不称国,惟以名为氏,所谓无怀氏、葛天氏、伏羲氏、燧人氏者也。”此时,母系社会已过渡到父系社会。《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中的“高阳”即远古部落首领高阳氏颛顼。氏的另一重要的产生背景是西周的分封制。《说文》“氏部”云:“氏,巴蜀名山岸胁之旁著欲落堕者日氏。氏崩声闻数百里,象形。”“氏”造字义为从山体上崩落下的石头,有分裂之义。《左传·隐公八年》载“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胙,赐予之义。先秦时代,在嫡长子继承权为核心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姓是大宗的族号,氏是由大宗分出去的支系小宗的族号。王室、诸侯的嫡长子有权继承父亲为王、为君;王室、国君的庶子,也称“别子”,无权继承,但有获得分封的权利。庶子通过“胙土命氏”的方式,建立起新的氏族。

姓和氏,是中华文明的两个阶段的产物,它们不同的来源导致了各自不同的功能。《通志·氏族略》日:“三代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由此可见,夏商周时期,“姓”最重要的社会作用是“别婚姻”,一般加在女性称谓中;“氏”则用以“明贵贱”,一般加在贵族男子的称谓中。“人所以有姓者何也?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周礼》将同姓之间的婚姻关系列入“九伐”之中,“内外乱,鸟兽行,则灭之”。姓代表早已解体的原始氏族,而且不再分化,数量有限;而氏则代表西周分封制下各个等级的贵族宗族,并因宗族的不断分封而不断增加。贵者有氏,贫贱者有名无氏。

如果说夏商周时期姓氏的分化是母系氏族制度让位于父系氏族制度的产物,那么春秋以后姓氏的合并则代表着氏族宗法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的必然趋势。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宗法制、分封制及贵族世袭制不再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与之密切相关的姓氏制度也开始出现一些微妙的变化。首先,同姓之间提供帮助、支援的观念已不牢固。晋文公重耳在流亡过程中,“过卫,卫文公不礼”“过曹,曹共公不礼”“过郑,郑文公弗礼”。卫、曹、郑三国皆晋的同姓,对晋公子却丝毫不加礼遇。但齐、秦、楚等异姓诸侯却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在眼前现实利益与遥远宗法观念之间,各国诸侯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前者。此外,同姓不婚的禁忌被打破,“姓以别婚姻”的社会作用正逐渐消失。同时,“氏以明贵贱”的作用也在逐步消亡,“自立氏”这一现象出现在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时代背景下,成为大量无氏庶人与奴隶取得“氏”的重要途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推行郡县制和新的户籍制度,更是打破了姓氏之间的界限。《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先前“男称氏”“女称姓”的区别也不复存在,姓氏成了姓或氏的一种书面用语,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

研究姓氏文化的多方位意义 篇3

研究姓氏文化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更多资料:百姓通谱

中国的姓氏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姓氏延续至今,早已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氏(包括名字)在民族文化的温床上形成,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开发这座精神矿藏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究姓氏文化必须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祖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更大贡献。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娄山关文化研究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娄山文化研究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娄山文化包括姓氏文化、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在研究中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其方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立足当代,服务当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是其使命和宗旨。

中华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和谐、大同、天人合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辩证思维等都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对这些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要继承和弘扬。在研究各种地方文化、姓氏文化,以及各种文化分支时,都必须围绕中华文化的核心来进行。

有关专家最新研究发现,中国人古今姓氏已超过22000个,其中包括历代属于中国版图上的少数民族的汉译姓氏。由于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个。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少姓氏已经消失,当代中国人正在使用的汉姓有3500个左右。中国人的姓氏错综复杂,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何止百家姓,就是仅仅汉族也不止这个数,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1万个之多。《中华姓氏大辞典》收入的姓氏多达11969个,其中单字姓5313个,双字姓4311个;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71个,六字姓22个,七字姓7个,八字姓3个,九字姓1个。《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计438个。

如今,中国各地姓氏文化研究蓬勃发展,近年编辑出版的姓氏丛书有20多种,单独出版的书籍不下200本。姓氏寻根活动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光姓氏寻根中文网站就有近400多家。各地成立的姓氏研究会达上千个,并通过姓氏研究会这个组织,开展了不少寻根问祖的活动,还通过这个平台开展了很多经贸活动,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例如浙江楼氏文化研究会,中华娄氏论坛,刚成立不久的娄山关文化研究会等等,通过姓氏文化团结和凝聚了同族人,寻根问祖,开展各种主题活动,不仅增进团结,对促进姓氏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民族对国家都具有积极的重要贡献。

研究姓氏文化认祖寻根是中华民族团结富强的凝聚力和纽带。当一个民族危难之际,民族要生存,就得携手并肩,共同战斗,这就要全民族认同祖宗和“本是同根生”的意识,继而产生凝聚作用。比如屈原再其抒情长诗《离骚》开篇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说我是古代帝王高阳氏的后代子孙,我的先祖叫伯庸。这就是一种认祖行为。于是产生了不能将祖国当旅舍、不能视国君为路人的爱国情感。鲁迅在年轻时,写过一首《自题小像》,其中有一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轩辕就是黄帝。鲁迅表示愿意为社稷江山、祖国之邦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中国的姓氏文化蕴含着民族文明进取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也应当包括中国的姓氏文化。五千年来,姓氏文化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这种包容姓氏文化的精神对于现实社会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岳家军”、“杨家将”,则是在民族危机时抵御外族入侵的一种民族自强精神的象征;占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孔孟之道,则是中华文明的表现。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中,人们口耳相传的、融入姓氏文化的、能表现人们积极进取精神的成语典故何止千百个!其中有表现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容天容地容天下之事的娄师德的“唾面自干”;表现人们谋略智慧的“田忌赛马”、“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又表现“无为”而治思想的“庄周梦蝶”;又表现鞠躬尽瘁、敬业尽职的“周公吐哺”;有赞扬为救国难挺身而出的“毛遂自荐”;有赞颂朋友之间忠实守信、相知相交的“管鲍之谊”、“范张鸡黍”;有赞扬人各有所长的“马工枚速”、“孟诗韩笔”等。真是应有尽有、不胜枚举。

此外,与姓氏有关的“堂联”、“堂号”,特别是“堂联”,它保留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反映了某姓氏的历史渊源、家族名人的崇高业绩,其作用除了光宗耀祖外,实际上还有提倡一种“家风”、“族风”的作用。这种民间的“家风”和“族风”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例如:林姓的堂联为“励志禁烟,御夷留根”;毛姓的堂联为“捧檄而往,脱颖而来”;于姓得堂联为“当代清官,旧时宰相”。以上的堂联分别提倡爱国御敌、为国挺身、清廉救时的风尚,这难道不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具体写照吗?

积淀了五千年的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融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而且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诗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奸臣”,说的是,青山和白骨,一个有幸,一个无辜。土地江海也是,中国历史上,地因人姓而得名的十分普遍,因此许多原本默默无闻的、亘古沉默的土地,因某个名人的驻足而顿时喧嚣起来,引得无数慕名而来的人士或把酒临风,或扼腕痛心,或按动快门。根据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书中共有6885条词目,其中涉及到姓名的,包括本身就是姓氏名胜的,有866条,占全书所收录的名胜12.5%。岂但地名如此!日常生活中如“孔府家酒”、“贵妃酒”、“东坡肉”、“李锦记”等等以姓氏命名的商品比比皆是。以名字命名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例如: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的“娄山关”,就是娄氏先辈在这里征战并镇守而得名。娄山关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娄山关在多次战役中身名远播,成为天下名关。1935年,毛泽东在红军长征途中,指挥中央红军攻克娄山关后的激越情怀,在这里写下了《忆秦娥·娄山关》,慷慨悲烈、雄沉壮阔,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更是让娄山关声名显赫,名扬海内外。

另外,中国姓氏文化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文化,而且是一门科学。它对于人认识自身、造福自身、改造自身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尤其是中国人前300个常见姓氏的数据和分布地区对于研究中国人Y染色体多样性、疾病分布、汉民族的源和流以及其他学科领域,都有可能提供新的线索和参考。”广州中山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姓氏与某些疾病有着相应的对应关系,某些姓氏与长寿与否有必然的联系。所谓染色体是细胞在丝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它由核酸和蛋白体组成,是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如人体细胞有46个染色体,其中44个是常染色体,两个是性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和一个Y性染色体,女性则有两个X性染色体。中国人传统是父性子传。那么。也就是说,在中国人姓氏中,携带有鲜明的遗传密码。如果依据Y染色体的遗传密码,必能找到人们某些家族史病的基因乃至长寿的奥秘。这将是中国人甚至是全人类的福祉所在。当然,这需要姓氏学、家谱学、遗传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诸多学科艰苦合力攻关。尽管如此,前景是无限光明的。

浅论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篇4

“姓氏文化,是指与姓氏有关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其内容包括姓氏起源、姓氏流变、家族播迁、名人事迹与遗迹、家谱、宗祠、世系、家训、郡望、堂号、堂联、字辈等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尊祖敬宗、报本反始、寻根问祖等族姓与民族文化认同理念。”[1]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与生俱来的姓氏,这个姓氏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一般的人不会再去选择其他的姓氏来更替自己现有的姓氏。因此,姓氏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属性,正因为这独特的属性,姓氏也因此成为了社会文化中标志人类血缘系统的“遗传”性的特殊符号,它既是代表社会成员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别社会成员的重要标志,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姓氏进行分析研究,则可以得知此人的的家族情况以及血缘关系。

河北是文化大省,也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姓氏文化便是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但是有关河北地区姓氏文化的研究却比较薄弱。本论文从河北姓氏文化的发生变迁着眼,论述河北燕赵之地中华文明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姓氏文化形态。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及现状

2.1 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

研究探索姓氏文化,对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起源、发展史,知晓古代婚姻制度的发展史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对研究姓氏文化进行研究,还会看到姓氏文化对民族意识、民族道德等产生的深远影响,这也是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所在。这项研究,是我们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进行探讨的一个方面,也是对民族历史进行研究的一个角度,同时,也是我们每个人加深对自身家庭和自身认识的一种情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有寻根意识,这种意识很强烈,促使着我们寻源问祖,这是人类的本性的体现。而对姓氏学的研究,正可以满足我们的这种需要。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基于这种属性我们每个人都归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因此, 这种社会属性,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而姓氏文化正是这样一个文明的载体,它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在历史上的归宿,也正是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民族团结,使他们对祖国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姓氏文化承载的这种寻根意识与精神上的归属感,强有力地推动着海内外华人的2.2 姓氏文化研究的现状

基于姓氏文化如此重要的研究意义,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于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文人学者对姓氏文化进行了记录、整理和考订。所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的“姓氏学”。姓氏学并不是一门专一的学问,它综合了多方面的文化与历史,对姓氏学进行研究,必定要考虑到它与民族历史、考古、语言文字等诸多领域的密切联系。早在“春秋时, 善论姓氏者, 鲁有众仲, 晋有胥臣, 郑有行人子羽, 皆能探讨本源, 自炎、黄而下, 如指诸掌。”[2]在战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姓氏学专著——《世本》15 篇。从此之后,很多学者开始把研究目光投向了姓氏学,故而姓氏学专著也从此之后开始多了起来,并不断的进行着深化与补充。比如,在《世本》一书编纂成功之后, 西汉的学者史游就在他所写的《急就章》中专门开辟了“姓名篇”。在东汉时期,《潜夫论》和《风俗通》中也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记载姓氏文化,这两本书分别为王符、应劭所著。在魏晋六朝时期, 士族门阀制度盛行, 士大夫们对代表身份象征的门望姓氏极其看重。因此以记载一家一姓历史为根本宗旨的谱牒学就发展起来了。同时,谱牒学的探索研究也极大程度上推动了姓氏学的发展进程。晋贾弼撰写的《姓氏簿状》高达700多卷。当时的中央政府参与了此次姓氏的修纂。在唐代时,唐太宗曾命令学者撰写《大唐氏族志》共有100卷。在唐宪宗元和年间,学者林实奉宰相李吉甫的命令编修《元和姓纂》共10卷,这是至今为止仍然保存完整的最为古老的一部姓氏学研究著作, 其对后代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宋朝时期,学者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代表了当时姓氏文化研究水平,与此同时,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40卷也是当时姓氏文化研究的极具代表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学者邵惠的《姓解》3卷和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2卷。在宋代出现了中国姓氏学史上的通俗读本《百家姓》。这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的姓氏文化内涵。在明代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专著有凌迪知编辑的《古今万姓统谱》104卷, 另外附《万代帝王姓系统谱》6卷以及《氏族博考》14卷。还有学者陈士元撰写的《姓》10卷, 其中一共记载了3625个姓。在清朝时期,非常流行考据之学,因此便有学者将考据的方法实施在了姓氏学的研究上,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这使对古代姓氏文化的研究程度更加的深入准确了,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姓氏学著作有黄本骥的《姓氏解纷》、张澍的《姓氏寻源》、易本的《姓刊误》和陈廷炜的《姓氏考略》等等。除此之外,清代姓氏学研究的另一个很重要的鲜明特点是对少数民族的姓氏的统计与考稽。比如在嵇璜、刘墉等人修撰的《续通志·氏族略》和《清朝通志·氏族略》中,一共收录和考究了古代女真、契丹、高丽、蒙古、满等民族的数百个姓氏。这在中华民族的的姓氏学研究史上是空前绝有的。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 现今的中国姓氏学又有了深入的发展。在古代,比较流行对单个姓氏进行研究,因此研究、收录、汇集单个姓氏的姓氏学专著就比较多,有的姓氏学专著也对单个姓氏的起源进行了一番考证。而当代的专家学者们则开始从文化、社会、语言、历史等多个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姓氏起源、姓氏制度进行比较综合的考察和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姓氏文化的内涵。

2.3 河北姓氏文化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目前,人们对姓氏文化的考察研究主要还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就河北这一特定区域的姓氏文化研究成果还比较少,尤其是还缺少系统的专门的相关文献资料。本论文力图在前人学者对姓氏文化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归纳、总结,以及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总结,以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这个角度来探讨河北的姓氏文化问题。

笔者认为河北的姓氏文化研究应当包括对河北姓氏的起源、发展、衍变、使用的过程及现状的研究探索,这些研究与社会文化变化的关系及其中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为未来中华姓氏的延续和使用提供指导,并且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对保存和延续地域历史文化提供指导。故而,河北文化较多的体现在了河北姓氏文化上,并且内容多样多彩。

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重大意义在于这是在开拓河北的历史研究的新领域,丰富河北的社会史研究,并且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河北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繁荣河北文化,推进河北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制订文化、经济等政策或可行性的文化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中华姓氏的发展历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3.1 姓与氏的产生

中国姓氏的形成是在5000多年前。在姓氏产生初期,姓和氏的含意是大不相同的,它们指的是两个意义不同的单音词。

“人”和“生”组成了“姓”字的古形字,字义释为为人所生,因此成了姓。“女”字和“生”字组成的组合字最早出现在秦国的刻石《诅楚文》中,到汉代,学者许慎采用了这一字形,最终定型成为了会意字,意义是指标志此族属来源同一始祖。

姓是源自于母系社会的,图腾是早期的姓的来源。一个原始部落群体是由若干个民族组成,部落内部又独立存在着各个氏族,同时,各个氏族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婚姻关系,在这样的条件下,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特定标记符号的姓就这样产生了。这时候的姓已经具备了三种基本的功能:第一,区别氏族;第二,区分婚姻;第三,认定财产继承权。

早在甲骨文中氏字就出现了。朱骏声是清代极具代表性的文字学家,在他撰写的《说文通训定声》中,指出“氏”字是象形字,字的意义指的是为木本,即指植物之根,直至今日,现在所指的姓氏的氏就是由当时植物之根这个意义转注过来的。

在原始社会晚期,氏就形成了,其实是姓的分支。但是区别血缘并不是当时氏的主要社会作用。氏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分明地位。从此之后又开始流行以赏赐封赠地来命氏,这是在氏族制度解体、建立阶级社会、国家制度后出现的。姓的起源是比较早的,形成之后也比较稳定;与姓相比,氏的起源则比较晚,并且氏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姓在商周之前的作用是用来区别婚姻的,同姓、异姓、庶姓等说法就源自这里;而氏的作用是用来区别贵贱的,贵者有氏,而贫贱者只有姓、有名而没有氏。

3.2 氏的发展与氏姓趋同

我国姓氏经历的一次比较大的历史变革时期是从西周进入春秋时期。这段时间,妫、姒、子、姬、嬴、几、任、祁、草、董、姜、偃、归、曼、熊、漆等二十几个姓是当时的大姓。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集中出现了一千多个的氏。现存的很多姓是由当时的这些氏演变成的。贵族封地是当时氏的重要来源。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国名很多成了今天的大姓氏。职官是氏发展的第二个来源。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例如太卜是指周朝朝廷专管占卜的官,而卜人是太卜的属员,因此卜就是他们后人的氏。我们所熟知的张、祝、庚、宰等都是以官职或者职务为氏的。居住地是氏的第三个来源,例如丘、乔、百里等氏。除此之外,以祖父、父的名字或谥号为氏也是氏的一大来源。它们大多指的诸侯嫡长子之外的旁支,也或者是士大夫等的官员。氏的另一个来源是以技艺为氏,比如匠、陶等。

人们在战国中期,已经不再区别姓和氏了。氏也逐步取代了姓的作用。姓和氏的区别在西汉时期已经非常小了。“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一”[3]姓氏在那时已经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同一属姓了。因此姓已经氏所有姓与氏的统称了。从此之后,“姓氏”一词也就成了偏义词。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姓,绝大多数指是战国前的氏。

3.3 姓氏的收集与编纂

在唐太宗时期,学者高士廉撰写了《氏族志》一书,其中收集纪录了民间的许多姓氏,并向颁布于国民,这使荐举有才之人做官或联合婚姻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代流行的《百家姓》在北宋时期编成而成。此书是作为初级课本出现在私塾教育中的。其中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个,一共438个姓。现在,《百家姓》已经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了。

元代学者马端撰写的的《文献通考》共收录了3736个姓。明代学者吴沈撰写的的《千家姓》共收录了1968个姓。河北姓氏文化的起源和变迁

4.1 河北得姓的优越条件

河北,地处华北、渤海之滨,古时候称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远古文化。从泥河湾遗址发掘出的数万件文物,包括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以及多种石器,可以说这记录了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河北省其他地区,也遍布着早期人类的遗址,如邯郸永年石北口遗址是河北中南部地区最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地址之一,这个遗址的发现,除了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后岗一期文化的内涵,更是为研究永年石北口遗址与磁山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新依据;除此之外,龙山文化遗址也有在河北出土的,沧州沧县陈圩便出土了一处,由此处的文物考证得知,人类的繁衍生息在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会等诸多社会阶段。

在河北境内。由此可知,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河北地区也是黄帝、炎帝曾经活动的区域。远古先皇尧、舜、禹的足迹也曾踏足这里。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早在遥远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在河北大地上繁衍,生息。历史上,中原是华夏各族的发祥地,而古时所称的中原大概指的就是今天的河南、山西南部、河北西南等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区域内集中了诸多的华夏姓氏。因此河北得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北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北人民共同努力,锐意进取,共同开发了河北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携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时,由于这优越的历史条件、人文条件,这里成为了华人祖根的重要渊源地之一。中华姓氏史与河北历史是相互辉映的,若把河北历史与中国姓氏史对照研究,就会发现,姓氏的萌芽、产生、普及、定型、都与河北大地紧密相关。

4.2 原始社会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

中国姓氏正式兴起是源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而当时河北恰恰是此时期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由张家口北阳原虎头梁遗址中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文物可以看出,母系氏族社会在那时候已经初步形成,并在河北地区活动。在邢台柏乡县小里村出土的仰韶文化遗址更是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的代表。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上,既有多种动物图案,还有人首虫身等图象,氏族图腾很有可能就产生于这些图像之中,这些氏族图腾也有可能是最原始的“姓”的标志。而姓氏起源就与先民们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联系。

4.3 炎黄二帝时期河北姓氏的发展

我们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我们公认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而许多姓氏的起源与炎、黄二帝有密切关系,河北地区曾是炎、黄二帝的重要活动场所,在河北大地上炎、黄二帝极其后代繁衍生息,众多支脉由此衍生,产生了许多姓氏。

黄帝因为住在姬水边,因而得姓为姬姓。由于当时战争和生存的需要,黄帝部落“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4],由此可知黄帝曾经到达过今天的河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北张家口宣化、涿鹿地区,并且最后在张家口涿鹿建立都城。据史书记载,黄帝族由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因此人丁极其兴旺;黄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不同时代多次占据过统治地位,比如颛顼、尧、舜,以及夏商周的统治者等。相传黄帝的25个儿子共得姓12个,别为厘、姞、嬛、衣、姬、酉、腾、箴、任、拘、祁等,这12个姓分化成了12个胞族,散居在全国各地,最后发展到了101个属国,由此派生出了510个氏。据史料记载,有198个氏出自于其中的姬姓。

据传说记载,颛顼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二十岁便登上了帝位,为古时五帝之一。颛顼在建国初期,便把都城建立在了古城高阳,即今天的河北省高阳县,因此颛顼又被称作高阳氏,古志记载“高阳,古顼帝墟,历代沿革”。高阳古城从颛顼在此建国至今,已经四千多年,历史上,高阳做过郡国、军镇,、关隘等等,但是高阳作为城市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从未改变,使得高姓在此地得以发展;尧也是黄帝的后代,同为古时五帝之一,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就曾经是唐尧的活动区域。“《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5]很多古代地理志书的记载印证了这一说法,比如《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等,唐尧的在河北唐县一带的繁衍生息,使很多姓氏得以在此形成或者再次发展,比如帝尧曾经将他的第九个儿子监明封于刘地,也就是今天的保定市唐县,当时盛行依封地为姓,由此可知这应是刘姓最早的祖先的封地;河北邢台清河张氏是中国张氏的望族。张姓起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黄帝之子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氏。“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6]又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7]故而,挥很有可能是部分张姓祖先,他们都是黄帝的直系后代,当时尹城国的清阳是挥的住所,就是现在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这是河北张姓的起源,是当代中国张姓的望族,研究中国张姓必然绕不开对河北张姓的研究。

我国远古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是在5500年至4000年前,当时母系氏族社会被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中国第一帝王黄帝,是轩辕氏帝姬姓。在上古时期,当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而姓是母系氏族的遗留,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古老的姓都有个女字,氏是在父系氏族占据主导地位的。故而轩辕氏是父系社会的遗存。河北省唐山地区的迁安市,地处燕山余脉,滦河岸边。据专家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考证,当地现有古遗址200余处,显示出至少有18个氏族部落在黄帝时代生活在这里,进行渔猎与农业生产。因此迁安有众多关于轩辕黄帝的文化传说,其中与轩辕黄帝有关的地名就有20余处。除此之外,这里还有中国特有的地缘和血缘相互认证的轩坡子村的轩辕嫡系后裔轩辕家族,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黄帝战蚩尤》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这些考古物证完备充分,黄帝文化规划保护详尽周密、措施有力、民间文化传承丰富独特,在2012年12月31日,迁安市被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由此可见,河北是中国姓氏发展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

由上述可知,炎、黄二帝曾在河北地区进行了广泛的活动,以及炎、黄二帝的后代在河北地区的繁衍生息,使得许多支脉产生于河北大地,故而不少姓氏也相应产生,例如上述的刘氏、张氏。

4.4 夏商时期的河北姓氏

夏、商时期,奴隶制得以兴起,并且发展到全盛阶段,同时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姓氏得以发展的重要阶段时期。河北地区曾经也是这两个朝代的活动地带。史籍记载了很多关于夏朝的传说,在这之中有不少就提到了今天的河北地区。例如大家熟知的“大禹治水”故事中,治理水患的出发地就是冀州。而在上古时期的冀州主要指的是陕西、山西界河的黄河以东与下游以西的地区,也就是今天今山西和河北地区。史料记载“禹行自冀州始”[8],由此可知当时的冀州是禹的活动地带,这也表明如今的河北当时也是夏朝统治的地区。

“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9]记载的是关于河北在夏朝时期的部落的有关传说。殷,指的是当时是氏族部落,后来发展为国家的商朝;殷侯子亥、殷侯微分别指的是商汤的七世祖、六世祖;有易和河伯指的是部落。这个传说记载的是殷侯子亥到有易部落贸易,但是有易部落将其杀害,殷侯微在河伯部落的帮助下,讨伐有易,将有易的首领绵臣杀死的故事。上文中的有易,又称有狄,“缗微遵迹,有狄不宁”[10]讲的就是有易部落,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缗微即上甲微,有狄即有易,说有易“其国当在大河之北,或在易水左右。”[11]王国维推测有易部落在黄河以北地区,或在易水流域。如今很多学者认为在易水流域。易水分为北易水和南易水之分,都流经现在的河北地区,北易水保定地区,南易水流经现在的永年县境,由此可见,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有易部落应该是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主要活动的古代部落,而与有易部落发生关系的河伯部落、殷族部落也都活动于或曾经活动于河北境内。

河北部分地区曾经是商属之地,众多氏族部落便散居在这一地带。当时的河北地区是杂居着华夏族和游牧民族,河北地区的商朝属国部落成分复杂,且时而归属商王朝属,又时而脱离商王朝。商朝属国或部落包括河北的滹沱河、易水等流域,尤其是邯郸、邢台等地还属于商朝王畿之地。

当时,商朝处在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已经形成了国家机构,帝王嫡子可以继承王位,部分庶子可以得到分封。分封的爵位有侯、伯、子,而爵国的后裔,有的以国名为氏,有的以地名为氏,形成了许多姓氏。比如祖乙曾经由于河患,将国都迁到了邢,也就是今天的邢台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河北姓氏的产生。

4.5 周朝时期的河北姓氏

河北是周王朝时期的重要活动地区,而中国姓氏是在周朝得到普及的,并且相对定型也是在这一时期。周朝初期共建立71个诸侯国,并且分封了许多有功的异姓臣属,至春秋时期发展到了14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诸侯国就在现在的河北境内。例如邢国是西周建立的一个同姓诸侯国,是由周王室分封给周公四儿子邢靖的,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姜太公的后代曾被封于易州,就是保定的易县,在这里姜氏后代以封邑为氏,故而从此以易为氏,这是河北易氏来源的一种说法,这是在《姓氏考略》中有所记载;汉族赵姓也与周朝分封有关。赵姓来自赢姓,造父是赢姓的具体始祖,是西周时驾驭马车的高手,相传造父曾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镐京,平定了徐偃王叛乱,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造父,之后便称之为赵氏。在周朝时,诸多诸侯国的国名,演变成了姓氏。另外,周朝实行分封制是在灭掉商朝众多小国的情况下实行的,因此,许多姓氏源自于当时的这些邦国。

4.6 独特的人文地理优势促进河北姓氏文化的发展

古代某一区域姓氏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当地的地理位置、人口、政治、经济状况等诸多条件,而河北在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河北地处华北地带,气候温和,资源丰富,适宜于农林牧业发展;人口密集,区位独特, 深受京都文化影响,一直处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为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使得河北文化又是地域文化中风采照人的一朵奇葩。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此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建都。所以,在这里兴起了很多的姓氏,有的是以爵位命氏,有的是以祖字命氏有的是以谥号命氏,有的则是以官职名称来命氏,总之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被天子赐姓的机会就比较多,另外,因为此地人口众多,故而职业类别也会很多,因此以技艺命氏、以居住场所命氏等情况也会很多。

4.7 少数民族改姓也是河北姓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之一

河北产生姓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得于少数民族入主河北大地后改姓。历史上,由于吸收异域文化,河北文化成为了一种典型的多元文化。在河北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等使河北是我国民族大融合之地, 河北文化不断地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其它的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冲突与交流,形成了多元文化现象与特征。因此,河北文化是中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缓冲地带,是一种“混合”文化。儒家风骨的中庸仁爱被河北文化吸收,“阴阳合德”的中原文化也被河北文化吸纳,在这样的条件下,河北文化极具特点, 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双重特征。河北的姓氏文化就在这两种文化的融合下,得到了新的发展。例如河北省藁城的校姓就是蒙古族的后裔改姓而来。

综上所述可知,出自河北的众多姓氏,大多在遥远的古代已经形成。这些姓氏的先民们,植根于河北大地上,为故乡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又不断向外播迁,广及全国,进而又远徙海外,至今几乎遍布全世界。河北特色姓氏的起源和发展

据资料显示,河北姓氏一共有1100多个。有37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万人,有100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十万,有11个姓氏人口数量达到百万。超百万人的姓氏分别是:王、张、李、刘、姓、赵、杨、陈、孙、马、郭、高。除此之外,河北省还有一些稀少的姓氏,比如远姓、秘姓、校姓、鲜虞姓等。

5.1 王姓

王姓不仅是河北省第一大姓,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姓。其在河北的渊源也很久远。“田氏齐国灭亡之后,王室裔孙为避祸纷纷改姓,分散各地。汉时,田贺一系迁魏都元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因是从前齐国王室的后裔,时人称之为王家。遂改田为王,称之为王氏,故田贺为元城王氏之开氏始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祖,创立新朝的王莽即是田贺(王贺)的曾孙。”[12]除此之外,在隋朝灭陈朝时,琅邪王姓被迁于河北、河东等地区。在明朝时,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太原王氏被迁到了河北等地。于是王姓在河北有了广泛的分布,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逐步成为了河北第一大姓。

5.2 高姓

高姓在百家姓中排名比较靠前,是人中较多的大姓之一,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1.21%。高姓河北地区有着广泛地分布,在河北,高姓的人口数量超过了百万,人口数量在河北姓氏中位居第12位。高姓最早来源于四千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的河南,但是兴盛却不是在河南,尤其是在春秋以后,山东的高姓极多。高姓迁入今河北是在战国或者秦国时。在东汉时,高洪作为渤海郡太守定居在了渤海蓨,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衡水市景县。“京兆高姓又与北齐同祖,初居文安(今属河北),后迁徙到京兆。吴丹阳太守高瑞,初居广陵,其后迁至秣陵(今属江苏)。高姓大批南迁始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时。”[13]从此之后高姓在河北逐渐兴盛。这就是河北高姓的起源和发展。

5.3 张姓

清河张氏是当今中国张氏的望族,对中国张氏进行研究探讨必然绕不开清河张氏,可见清河张氏的重要性。有史料记载清河张氏出自张良之孙张典,张典曾被封为清河郡公,在邢台清河担任太守。其后张典子孙先后承袭清河郡公。清河张氏开始发展起来。不过这段资料只出现在少数典籍中。另有史籍记载的是张岱是最初迁入清河的张氏,这段历史发生在是东汉末年曹魏时期的。在唐朝时,“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此后,清河张氏分迁全国及世界各地,不论建祠或修谱,均称‘清河堂’、‘清河世家’,表示不忘祖根。所以,称‘清河名望’是当之无愧的。”[14]时至今日,清河张氏在河北地区依然兴盛。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结论

姓氏文化研究并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涉及到了地理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使我们对河北传统文化产生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探索河北姓氏文化的过程中,探寻河北文化的规律性的线索,对明确河北文化的发展方向有重大意义。

对河北姓氏文化的研究探索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经济发展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研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远在海外的祖籍为河北的华人华侨或远赴外省的河北游子对家乡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他们对祖籍河北的投资、建设,这有利于河北的招商引资,进而促进河北经济的发展;在政治方面,对河北姓氏文化进行整理研究,有利于团结漂泊在外的河北游子的民族意识,增强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尤其是华人华侨及台湾同胞。

勤劳善良的河北人民以其敏锐的聪明才智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创造了河北璀璨光辉的文化,其中通过书籍流传下来很少。而作为社会产物的姓氏文化,必然保留着某一时期的文化现象。这便是研究河北姓氏文化的意义所在。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致谢

我的论文能够顺利通过,都是得益于敬爱的张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在选择课题上,还是在论文的资料查阅方面,张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论文行文的过程中,张老师孜孜不倦地帮助我分析思路,引导我开拓视角,并在很多的关键环节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我的论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的导师张仕英教授。从大一初次接触张老师时,老师身上所具有的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气质、敬业的精神、专业的素养、独特的人格魅力,始终感染着我、激励着我,这些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让我享用终身。

大学四年即将逝去,感谢四年来,中文系所有老师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与关怀。四年里,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得以顺利的学得知识,完成学业,提升素养,我永生难忘您们的师恩师德;感谢我的同班同学们,大学四年,我们从五湖四海相聚到中文091班,我们一起经历过的聚散喜悲,这是我人生中仅有的难忘的青春。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及家人,让我有机会得以深造,我会在以后的路上更加努力,回报你们!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报告姓氏文化 篇5

出版团队:汕头一中高一27班

中华姓氏文化研究课题小组

出版日期:12月15日 编辑员:刘丹纯

导读

第一版:中华姓氏文化起源 1. 图腾 2. 氏的出现

第二版:中华姓氏文化发展 1. 国姓(帝王之姓) 2. 赐姓改姓 3. 少数名族姓氏 第三版:姓氏小知识 第四版:趣味姓氏

在夏商周三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也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在中国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这种传统才被逐渐打破,但是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秦汉以后,姓与氏合一,遂称“姓氏”。

上一篇:有关大自然作文600字下一篇:2022教育督导评估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