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通用7篇)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 篇1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心理特征

一)物欲性

近三年来,为钱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58%,位居首位。调查显示抢劫是当今青少年犯罪主要类型。山东省少年管教所统计的资料显示,侵犯财产罪占同期犯罪的75.53%;武汉市青少年犯罪当中抢劫犯罪占50%以上;西安市暴力抢劫犯罪比例居首,近3年的青少年犯罪中,抢劫案件占到55%,盗窃案件占28.5%,其他案件占16.5%;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检察院近三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在众多的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盗窃、抢劫等侵财性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50.7%,位居首位。

二)野蛮性和残酷性

我国青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多,呈恶性发展态势。部分青少年为了达到犯罪目的,实现犯罪欲望,不仅作案手段残忍,且不计后果,其中以故意伤害最为多见,往往造成被害人重伤、致残,甚至死亡。

三)集合性

青少年往往在父母面前封闭自我,而更爱与年龄相仿、趣味相投的伙伴在一起,形成一个群体,这样,青少年犯罪的组织形式上具有团伙性特点。虽然青少年罪犯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缺乏作案经验,思想还不是太成熟,能力差,结伙作案可以相互鼓励,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恐惧感和孤独感。因此,团伙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态,其社会危害性极大。

四)冲动性

青少年犯罪心理上的冲动性往往表现为案件的突发性。青少年违法犯罪与成年人违法犯罪相比,他们的动机往往比较简单,作案没有明确目的,随意性强,有时甚至表现出正常人无法理解的某种奇特的变态心理。因为青少年在这个时期,身体增长速度快,生理能量代谢率大,性的生理冲击力强,活动能量超过认识水平。但是他们在心理上、生理上尚未完全成熟,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容易干出意料之外的犯罪行为。

五)模仿和易受暗示性

青少年犯罪主体的年龄大多数界于14岁至18岁之间,从生理发展的角度看,处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模仿能力与好奇心较强,对于是非的分辨能力较弱,在冲动与好奇心的作用之下,很容易模仿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中的某种镜头和情节,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作案伎俩,进行犯罪活动。

六)戏谑性

富有新奇性和刺激性的游戏,对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可以成为他们的行为动机。不少青少年由于道德水平低下,精神生活贫乏,对正当的学习、工作和娱乐活动缺少兴趣或不能持久参加,觉得精神空虚,生活无聊。为了追求刺激,他们往往置道德和法律不顾,不计后果地去实施犯罪行为。这些青少年对自己的戏谑心理缺乏调节和控制,以侵害他人为乐,满足自己低级的精神欲求。

二、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以上种种犯罪心理呢?导致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我国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家庭影响

1、父母的言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青少年有着直观重要的影响。父母善良、正直的品行会给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反之,父母奸诈、粗狂、残暴的性格会使子女学习、效仿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家庭不和睦容易导致子女犯罪。离异家庭的子女的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在父母离婚后,1/3的孩子在五年内感到压抑,缺少目标和抱负。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往往误认为出现品行障碍的孩子道德败坏,就放任自流,使这些孩子的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从而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

3、不正当教育。不正当教育的典型表现是父母过分溺爱子女或者以打骂和变相体罚等简单粗暴方法对待子女。有的父母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因素而忽视孩子的品德和其他方面的教育;有的家长奉行“棍棒成才”的信条,对于子女要求不切实际,导致子女觉得理想与现实中的反差过大从而离家出走、流浪在外,这样极易被社会上的不法分子用花言巧语拉下水。

4、放弃教育。放弃教育是比溺爱和打骂更糟的一种教育,父母忙于工作、忙于做生意赚钱、忙于跳舞、赌博,或感情不好、离异,无暇顾及孩子,造成青少年性格孤癖、内向、不好交往、憎恨异性等不正常心态而导致犯罪。

二)社会影响

社会上的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

1、不良文化的影响。目前文化市场中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凶杀、封建迷信、淫秽色情以及其他有损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内容。同时,各级电视传媒大量引入港澳台影视作品,其中不乏渲染暴力凶杀、淫秽色情的情节,这些受污染的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涉世不深的青少年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2、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消费意识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和贪图享乐的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当前,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向往金钱物质,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而疯狂作案。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当前,有些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教育制度方面存在缺陷。

1、法制道德教育滞后。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青少年学生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追根究底,主要在于学校法制教育重视不够,流于形式。

2教学方法形式简单,缺乏多样性。近年来,沉迷于网吧的学生逐渐增多。这些学生厌恶学习,感觉学习枯燥乏味,没有网络游戏那么精彩。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校的教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且教学方法简单,经常是采取单一灌输的方法,缺乏生动、直观的教育,使教育达不到好的效果。

3、学校教育错位。教师对学生应该是一种尊重、关爱、信任与平等的态度。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些学校和教师坚持认为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这样使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遭到侵害,激活了个别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及调治——犯罪心理

具有反社会人格的青少年通常表现有犯罪行为,但此处所谓犯罪不同于法律意义上的犯罪,它是根据心理学和精神病学方面而言的。青少年犯罪者严重偏离了文化和社会的准则犯有诸如凶杀、抢劫以及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吸毒和性行为等罪行,所以应把青少年(未成年)犯罪看做是对社会安定的严重挑战。青少年犯罪如处理不当,会成为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据有关资料表明,青少年13-15岁成为初犯的高峰年龄,15-18岁是犯罪的高峰年龄。而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发生一般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演变的发展过程的,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性心理品质的变化越来越突出。表现为言行不一,经常说谎;待人粗鲁,出言不逊;对家长与老师越来越没礼貌;对自己的弟妹或同学越来越粗暴、急躁;对对自己同学的进步往往品头论足,讽刺挖苦,而对同学违纪行为却表示支持;对学习与劳动逐渐厌恶起来,组织纪律性越来越差,甚至狂妄自大,目空一切,虚荣心逐渐膨胀起来。

2、心理倾向变化。这主要表现为追求物质享受,片面地追求外表美,欣赏低级下流的文艺作品,不正常地、狂热地追求异性等。

3、行为上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在大街小巷,公共场所东游西逛、经常迟到、早退,无故旷课,甚至伪造假条,涂改学习成绩等;在工作上不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违背操作规程,大小事不断出现;交坏朋友,并与之频繁来往;酿酒、寻衅,帮朋友打群架;与异性有不正常关系等。

当然,具有上述个性的心理品质、心理倾向与行为表现并不等于都是犯罪的心理先兆,但是这些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导致犯罪。因此,发现了青少年这些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时,要及时地采取正确的教育,防止犯罪心理先兆发展成为犯罪心理特点。

1、青少年犯罪的问题主要是一个教育问题。不应随便将少年犯投入监狱,处以刑罚。少年特别需要身心康复,进行再教育及人格再塑。针对犯罪青少年认识低下与是非颠倒的心理特点,就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和提高法制觉悟,以便进行分析治疗和行为矫正,让青少年犯重新做人。

2、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治疗。针对那些有不良品质和犯罪心理先兆的青少年的治疗,要注意方式方法,讲究治疗的心理效应,不要使其犯罪心理恶化,付诸实现。如果治疗的心理效应得其反,使其自尊心受到挫伤,而自暴自弃、破罐破摔,造成他们对心理医生的厌恶感、对立情绪与反抗心理,从而拒绝治疗。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 篇2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共性特征

(一) 犯罪主体构成方面的特征

1. 犯罪主体趋于低龄化

各种调查研究表明, 青少年犯罪的初始年龄呈越来越小的趋势。根据浙江省未成年违法犯罪管教所的专项调查, “不少未成年犯从11-12岁就开始有劣迹, 14岁便走上犯罪的道路,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始终在高位上升期。”[1]据《东方新报》报道, 80多岁曾发祥老人被毒死一案, 主犯竟是自己10岁的孙子, 而其他人员也是未满12岁的孩童。

2.“三失”青少年是犯罪的高发群体

不难发现, 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前一般处于脱离学校、游离于社会、脱离家庭管教的“失学、失业、失去家庭温暖”状态, 在此期间没有正规的教育,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就业渠道受限继而无固定收入。处在社会边缘的青少年, 容易将自身的不如意转化为对社会的不满, 加上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定型, 容易被外界的诱惑所吸引。

(二) 犯罪行为手段方面的特征

1. 犯罪行为具有冲动性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 在外界的刺激下难以控制自身行为, 继而将不满情绪转化为犯罪行为。在现实中, 不少暴力冲突都是由同学琐事演变而来, 犯罪行为未经过策划, 而是在偶然诱因下为之。

2. 犯罪手段具有暴力性、残忍性

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 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趋势的增强足以证明青少年犯罪的暴力。手段残忍也是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显著特征, 在需求得不到满足时, 不仅任意实施暴力, 而且动辄杀人灭口。如2010年, 16岁的初一男生陈某在偷盗过程中, 被女主人发现后竟残忍将女主人及其幼儿杀害。

(三) 犯罪心理动机方面的特征

青少年犯罪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王国新、戚立夫对某省少年犯管教所1050名犯罪青少年的调查, 归纳出八种比较显著的犯罪动机, 分别是:虚荣好奇、模仿效尤、争胜逞强、贪图享受、出气报复、江湖义气、性欲冲动和害怕困难。[2]但是为了满足经济需求的侵犯财产型犯罪和故意伤害型犯罪仍占青少年犯罪总量的多数。由此可见, 相对贫困造成的紧张感和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 很容易产生犯罪动机。

二、青少年犯罪共性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 之所以控而不止, 防而有漏是因为它是一个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 青少年自身身心失衡

在青少年阶段, 情绪具有波动性大和难以自控的特点, 容易把握不当。同时, 这一时期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会涌现出各种需求, 这些需求得不到适度平衡, 就容易使青少年身心处于长期的不稳定状态, 会难以自控而违法犯罪。对事物的认识不全面、不深刻, 容易以偏概全形成偏激的认识。而且在情绪遇到刺激时会有较大的波动, 自制力差, 在哥们义气、“复仇”等因素影响下极易导致犯罪。

(二) 社会失范的负面影响

社会的转型, 网络的兴起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入侵, 使文化日趋多元化, 而这其中不免会有糟粕。同时, 社会上一些娱乐场所以营利为目的, 未尽到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正面积极的文化精华缺失。在腐朽文化泛滥之际, 正面宣传教育不能很好地引起青少年的注意。宽松张扬的时代风气冲击着传统的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则被不断强化巩固。由于青少年辨别力不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同时, 目前在青少年当中缺少可以亲近的榜样。

(三) 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

1. 家庭教育的失误

“问题家庭”可以概括为放纵型家庭、不完整家庭和虐待型家庭。当然除此三种典型的“问题家庭”外, 家庭教育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 比如重成绩轻教育;缺乏沟通交流;家风不正等。

2. 学校教育的不力

学校作为青少年接受正规教育的主要场所, 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但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教育状况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为教育内容失调和教育理念偏差。虽一直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 但“德”上的失衡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在一些学校中, 缺乏对后进生的关怀, 人为将学生分为三六九等, 易导致差等生自暴自弃, 产生厌学、辍学的现象, 本该在学校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过早流入社会。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预防青少年犯罪是统筹兼顾的过程, 只有集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形成合力, 才能真正取得实效。以下是笔者对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一) 青少年应提高自身素质, 塑造健全人格

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 完全可以对其人格进行塑造。首先, 青少年应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受教育水平偏低, 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 遇到事情难以自我调节, 很容易作茧自缚而施暴于他人。其次, 应有意识地提高辨别能力。明确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遇到困惑时主动与老师家长沟通, 应自动屏蔽不良信息的入侵, 提高免疫能力。最后, 应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 提高心理成熟程度。无论是消费还是其他事情, 都应该量力而行, 不攀比虚荣, 不去追求不属于这个年龄段的奢侈品。

(二) 净化社会环境, 构建国民价值体系

总体而言, 我们应坚持整顿与建设并重, 为其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 消除社会不良风气“污染源”。各级政府要落实监督管理机制, 加大监管和查处, 禁止“亚文化群”的传播, 特别是注意对学校周边文化环境的净化。其次, 树立可亲近的榜样。榜样的缺失, 使青少年在道德建设上没有了参照物, 造成青少年的精神缺失。最后, 构建国民价值体系。在大力禁止不良文化传播的同时, 也要注意丰富社会主义文化, 形成有实际意义的价值体系, 运用中华文化的精华, 加大对真善美的宣传, 抵制亚文化的影响, 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青少年中的蔓延。

(三) 抓好家庭学校教育, 发挥预防功能

1. 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首先, 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好的教育方法可以让事情事半功倍, 孩子教育也是如此, 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需求有效引导, 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苛”。其次, 树立良好的家庭榜样。父母应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增强教育的可信性,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尊重孩子, 对孩子足够关爱。最后, 加强家庭的管理与约束。父母应多与孩子沟通, 注意其思想意识变化, 在发现思想症结, 行为偏差时, 应适当疏导管理, 争取子女自身消除犯罪倾向。

2. 完善改进学校教育内容与理念。

首先, 育德育才并重, 强化法制教育。学校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注意对学生品行的培养, 加大学校的法制教育。其次, 重点还需作好“双差生”的转化。应本着“不抛弃, 不放弃”的方针, 对其行为积极地矫正, 不能一遇到问题就把学生推向社会。最后, 在校严格管理和约束学生行为。校风校纪的执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学生的行为, 所以学校要针对新情况,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各部门配合, 齐抓共管。值得注意的是学校管理需宽严并济, 不能以惩罚为目的, 关键在于教育和规范。

摘要:目前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在众多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着一些共性的特征。文章分析总结这些特征, 并探求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对策, 期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共性特征,原因,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建华, 钟其.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预防体系构建[J].法治研究, 2007, (3) :53.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 篇3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征;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44-02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征

青少年犯罪应该是:第一,绝对无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不满14周岁的人对所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应该承担刑事责任;第二,相对有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三,从宽责任年龄阶段的犯罪,指己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实施了犯罪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应当从轻或减速轻处罚。这一阶段称之为未成年人犯罪。18周岁以上的人犯罪称为成年人犯罪。目前青少年犯罪比例逐步上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愈来愈趋于低龄化,手段越来越成人化,智能化,知识低层面化。

根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总数已经占到全国的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又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80%以上、这些青少年中一部分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后伪造现场。他们把聪明才智运用到犯罪手段的更新上,不断搜集,吸改影视文艺作品中描写的犯罪方式,作案手段以及反侦查的方式,属于文盲半文盲状态,不明白自己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也不知道自己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二)犯罪主体复杂化和团伙化。

犯罪主体复杂化主要表现在:在校学生和外来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常常可以从各种媒体获悉一些在校生杀人,强奸、贩毒等令人触目惊心的恶性案件,例如:2004年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案”。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2001年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中,共同犯罪的案件占犯罪总数的一半以上,一些违法犯罪团伙甚至向黑社会组织演变转化。

(三)犯罪的突发性与随意性。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理,生理都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很少。容易在思想上走上歧路,并且易受到外界感染,刺激,产生感情冲动,为所欲为,稍有诱因,一触即发,故其作案往往呈现为恶劣,不讲后果,表现为犯罪的突发性和随意性。第二,在校的贫困生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有这样的表现,如果因为说自己家庭条件不好或缺少父母,别人随便刺激一下,这些孩子就有犯罪发生的可能。

(四)犯罪类型多元化。

青少年犯罪中,暴力型,侵犯财产的案件居多。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有发生,据某城市统计数据表明,一年中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有80人,抢劫、盗窃、抢夺有57人。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

青少年成长是社会化的产物,青少年犯罪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我国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社会的软环境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着变化,首先:一些青少年外出务工陷入生计困境,为了生存容易出现偷抢犯罪行为。其次:社会上一些污浊的文化媒介的误导造成青少年的控制力下降而引发犯罪。最后,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引发的犯罪。

(二)家庭原因。

家庭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一,父母的离异,家庭破碎使青少年过早失去了父母之爱,家庭之乐,生活无依无靠,内心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形成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引发犯罪。其二,家庭的教育方式欠妥。有的家长未遵循青少年的生理和必理成长的规律,有的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和娇宠溺爱,还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简单、粗暴。其三,父母的不良行为的影响,一些父母生活作风不俭点,父亲“包二奶”母亲有婚外性,赌博,吸毒等行为,给子女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是青少年犯罪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学校原因。

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存在问题,青少年的正常的社会化进程就会受到人的干扰,造成青少年社会化的失败,一些学校教育戛在的问题:其一、办学宗旨不正确,只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对青少年的德、智、体等方面培养,青少年的假丑恶的判断能力不强,社会上坏风气感染了他们,就会导致他们走上犯罪道路,其二、教育管理不善。学校的管理不到位,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与控制,恶势力将会在校园里蔓延,加速青少年犯罪。

(四)个人原因。

个人原因表现在: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不良动机是青少年犯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一些青少年过早踏入社会,心理结构不成熟,社会阅历浅,对问题缺乏思考和正确的分析,容易形成错误的念头,产生错误的结论,从而导致错误的行为,最终犯罪,第三:爱慕虚荣的攀比逆反心理促使,蓄意报复的躁动都容易引发犯罪。

三、对青少年犯罪的防治

(一)改善家庭环境,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教育的好坏对青少年的成长将起到重要作用。首先,父母要遵纪守法、和睦相处。父母不仅自己遵守法律、和睦相处在各个方面为子女表率作用,相反父母不遵纪守法,和睦相处甚至做违法乱纪的事,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对生活失去信心与勇气,最终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其次,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成长,切勿忽视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与交流,掌握正确的教育孩子的知识与方法;再次,要给孩子一个健康、舒畅、快乐成长的“家”。

(二)学校教育是基础,改善学校教育环境,打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学校教育是对青少年正规教育的开始,是教育工程的基础,为了提高青少年的文化水平,应注意:其一,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二,针对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增升具有价值意义心理辅导课和青春期性知识的教育。其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邓小平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要进行这个教育,社会也要进行这个教育”这表明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三)社会教育是保障,改善社会环境,创造合谐健康社会。

防治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工程,全社会都要参与进来,尽义务做贡献:(1)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涉取世界先进文化。(2)防治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蚀。立法机关应当加强网络立法,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市场监管力度,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上网习惯。(3)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增强青少年的文明意识。

(四)打防并举是关键,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培养。

一方面,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增强抵御犯罪感染能力;另一方面,政法部门在防治青少年犯罪工作中担负着无法替代的职责,即打击与保护,打击与预防的双重任务,因此打防并举是关键。1.及时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犯罪。2.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坚持使用教育,挽救和感化的方针。3.对培养青少年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迫害,用法规规范道法规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参考文献:

[1]罗大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2]徐青金:《青少年犯罪原因论——社会控制理论之中国研究》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3]华道云、李义丹、杨燕: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调查高等教育研究,2006.4

[4]周长庚:新世纪预防青少年犯罪战略构想,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1

[5]郑友军:试论青少年犯罪的家庭预防机制,2004.3

论青少年犯罪心理1 篇4

班级:心咨0932姓名:饶润彬、刘洋、王

摘要:

从犯罪主体来看,青少年犯罪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研究员杨守建说,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几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其中,严重刑事案件明显增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1999年的1.9%

在青少年犯罪人员当中,犯罪起因是因为临时起意的犯罪动机占到了41.6%,是因为冲动因素的占到了37.5%,其中单亲家庭占到了23.6%,有56%的青少年犯罪者玩过游戏机,39%的是受到游戏机里虚拟世界的影响。而在性犯罪中95%的犯罪人员观看过淫秽影碟或是黄色书籍……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由于青少年犯罪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文化、社会、心理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从各类信息分析得出,青少年犯罪以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为其主要形式,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涉毒犯罪近年来逐渐增多。

从犯罪主体来看,青少年犯罪逐渐向低龄化发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研究员杨守建说,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几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其中,严重刑事案件明显增加,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1999年的1.9%。

再根据统计数据得之:我国每年会增加15万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其中会有3万人成为少年犯,这占到了我国犯罪总人数的 14%,其中25岁以下的犯罪人数占到了总犯罪人数的35%。

这些信息骇人听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明日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未来的希望,所以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进行分析对我们更好地预防青少年犯罪

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心理特征有如下几点

1、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

在青春期到来时,青少年在躯体和心理方面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表现为身体急剧的变化。肌肉、骨骼等组织全面地生长,生殖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逐渐显露。随着身体的发育,青少年必须适应发展中的新自我,同时还必须适应别人对于他的新形象所表现出的反应。然而,由于身心方面的成长不一定能平衡发展。因此会产生不稳定的现象,在“幼稚”与“成熟”的尺度上会有大幅度的徘徊。

2、实现同一性2、1 实现自我的同一:青少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性成熟的过程,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体验,也感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新的反应。他们将力求发现自己现在的真实情况以及将来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伙伴的来往,新的社会关系的产生,也使他们扩大了自我活动、自我探索的空间。他们想要弄清世界是什么样子?社会又是什么等。在这种不断认识和探索中,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2、2 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发展:青少年早期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父母,他们的自尊感基本上来自父母对他们的看法。当进入中学这个较广阔的世界以后,同伴群体的价值观,以及老师和成年人的评价日益重要。他们对原先的道德标准及自己的价值和能力都要做重新的评价,并试图把这些价值和评价综合起来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

3、依恋关系的变化3、1 独立意识的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他们渴望独立的愿望日益变得强烈,与家庭的联系逐渐疏远,对父母的权威产生怀疑,甚至发生反抗行为。他们要摆脱家长和其他成人的监护,摆脱由这些成年人规定的各种形式的束缚。由于价值标准受到同辈和社会的影响逐渐大于来自父母的影响,因此,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出现“摆脱家庭束缚”的倾向。

3、2伙伴关系密切 : 同龄人、伙伴是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进入青春期,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展,青少年对家庭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他们的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等相互影响。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老师。在伙伴关系中,同伴之间对共同问题的讨论及反面的经验提供了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术。

4、认知改变:

青春期由于形成运算的出现而使思维完善,他摆脱了儿童时期的单一的具体运算和简单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阶段。即已懂得试验、假说、推论这类形式化的思考,运用理论来推想因果关系,开始懂得处理复杂的信息或资料。他们学会自我批评,各个方面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有能力听取他人意见,处理问题时能考虑更多的可能性,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

这些青少年独有的心理特征使得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更容易走上歧路,这是一段危险的心路历程,如果不加以倾心呵护这必然造成不可估价的价值,但是我们所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在我们身边不时会看到或是听到有关青少年走入犯罪道路的我们不敢相信的事实:

十五岁的小张刺死了同班同学十二岁的小李,事情的起因就是那么一件芝麻大的小事。上初中三年级的小杨同学伙同同伴抢劫一家商店在发生激烈争抢时当场被店老板用菜刀杀死,同类的事情 不胜枚举,这些事情再次提醒家长,学校,社会,关注青少年犯罪心理如燃眉之急,一刻也不能停留。据有关部门调查得出 :

在青少年犯罪人员当中,犯罪起因是因为临时起意的犯罪动机占到了41.6%,是因为冲动因素的占到了37.5%,其中单亲家庭占到了23.6%,有56%的青少年犯罪者玩过游戏机,39%的是受到游戏机里虚拟世界的影响。而在性犯罪中95%的犯罪人员观看过淫秽影碟或是黄色书籍……

青少年临时起意而犯罪

这与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密切相关他们根本就没有恶意,可以说这类犯罪行为是纯洁的犯罪,大部分是因为家长、老师引导、教育不够或是教育方式不科学引起的,这也与该类青少年的独特心理状况密切相关,可能他们的心理状况不同于一般同龄人,这就需要家长从小在心理上给于疏导,更多的关注于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心理想法。

青少年因冲动而犯罪

这类少年的心理自制力肯定低于同龄少年,他们本身的心理状况也存在问题,父母就应该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察觉出来,并征求心理咨询师的意见加以矫正,从小训练其心理素质,锻炼其心理自制力并言之其理。青少年犯罪人员其家庭背景为单亲或是分裂占到了一定比例

单亲家庭孩子所得到的爱是不协调的和不足的,青少年犯罪人员家庭状况普遍偏差,且多为畸形,有的家庭父母不和,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教育不当,管理不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品行及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父母更多的给予孩子关爱,了解并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且自身提高素质,科学的教养子女。

青少年犯罪人员接受低俗文化而犯罪

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而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在一定条件和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就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在这一方面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思想,逐渐引领他们步入泥潭,这需要社会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社会文化氛围,以纯净他们的内心世界,从根源上预防犯罪心理的发生。其次,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法制道德教育滞后近几年来,虽然在中小学设立了法律知识和品德教育课,等多种课程,但在力度上还有欠缺,在面上还有死角。青少年自身更是不重视此方面的学习。因而,致使一些青少年缺乏是非、荣辱、善恶观念……

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

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由于青少年犯罪人员大多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

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国内就业不足

找不到工作使无可事事的青少年有时间去违法犯罪。过早不入社会的生活促使青少年成熟的比较早,有些人在十五、六岁就具有了成年人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要求。他们成熟之后,在生活上就有了独立的愿望。他们容易经常“自我设计”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周围的人尊重他、理解他,希望自己成为对、对家庭有用的人。就业除经济意义之外,还反映出他们一种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个问题一旦得不到解决,他们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生活的困难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正当权利没有得到正当保障,产生反抗心理。

政府、公安机关在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这一点对青少年犯罪起到催化作用。有些地区的政法机关对犯罪活动打击不力,许多重特大案件长期不能破案,或虽已破案,由于案件久拖不决,失去应有的现实意义,起不到震慑犯罪的作用。有的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立案不查或久拖不决给那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一种侥幸心理,以为可以逃脱的制裁,以至于使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能自拔。有的公安机关办案人员为了某些经济利益或达到某些领导下达的抓人指标,该从轻的不从轻、不该拘留的也拘留了。还有的劳改、劳教场所管理不善,不力,使他们在服刑或管教期间不仅没有受到改恶从善的教育,反而彼此了不少犯罪的经验,有的甚至在释放途中就继续作案。

社会的原因

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种关心爱护青少年、制止青少年犯罪,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好风气,很多人不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去理解其思想行为的表现,以一种大压小的态度对待青少年,或者视青少年为弱者,作为欺负和利用的对象。对失足青少年更是采取了歧视的态度,甚至不愿给其从新做人的机会,在就业、入学方面设置了重重障碍,使失足青少年再度滑向犯罪的边缘 如何更好地预防和防止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狠抓文化教育

利用马列等科学的社会主义思想加以灌输,从思想上给以扼止犯罪动机。

2、纯净社会氛围

包括文化氛围,关爱青少年的的社会氛围

3、学校开设心理课程,设立心理咨询所,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给予专业解决,学校还应加强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

4、家庭教育是其中最为之关键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遏止青少年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

参考文献:

【1】刘戬《法律与生活》2003年3月上半月(总第233期)——《透视青少年犯罪~构筑预防三工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和第五条(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青少年心理健康主要特征 篇5

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既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与引导,更需要各级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积极措施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成为适应未来所需要的建设者。

至于心理健康标准各国专家有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标准,而我国根据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应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八个方面:

一、智力正常

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然和社会,头脑清醒,能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的问题、困难和矛盾,既不回避也不空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与想象力以及各种操作能力等等。

二、情绪反应适度

情感表现乐观而稳定,心胸开阔,对一切充满了希望,既不为琐事耿耿于怀,也不冲动莽撞,能保持平常心,以愉悦的情绪去感染人。

三、意志品质健全

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有一定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既不刚愎自用,也不盲从寡断;在实践中注意培养自己的果断与毅力,经得起挫折与磨难的考验。

四、自我意识正确,有自知之明

在集体中自信、自尊、自重,少有自卑之心,也不傲视他人;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正确的评价与要求;在实践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潜力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

五、个性结构日趋完善

个性是一个人经常的、本质的和别人相区别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它包括心理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意志、人生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人的生活条件、受文化教育影响、从事的生产与社会实践越是优越、丰富、完善,人的个性结构的日益完善也就有了保证。目前整个教育系统都在进行着全面的改革,重视把青少年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这就为人的个性结构的日趋完善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六、良好的人际交往

乐于和善于与人交往,能和大多数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视友谊也不拒绝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与人相处时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信任、宽容、融洽)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怀疑、小性、计较);在新环境中能很快地适应,与他人打成一片。

七、行为得体,生活态度积极

珍惜一切学习与工作的机会,行为上表现出独立自主,不以他人的好恶作为个人行为的依据,既不盲从,也不受诱惑,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八、反应适度

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和活动效率是积极、主动而富有成效。不冲动、毛躁、也不敷衍塞责。

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特征 篇6

一、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如今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关注。在我国也不例外, 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 青少年犯罪是我们当务之急应解决的头等大事。

(一) 自身原因

青少年抵御外界能力差, 常将社会上正面的东西看成是反面的, 而反面的则看成是自己追捧的。青少年的法律知识匮乏, 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 很容易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

(二) 家庭原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则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主要有几种情况:一是, 教育方法失当, 出现了问题;二是, 子女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 父母因为没有从早期入手疏于管教;三是, 父母对子女丧失信心放任自流;四是, 父母离异,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有24%属于家庭残缺, 孩子无人管教, 使之浪迹社会;五是, 父母的自身行为不端正从而影响孩子;六是,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过少, 只是指出孩子的缺点从不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 从而使孩子感觉到很无助。

(三) 社会的原因

社会的不良影响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就让现在人们说的“黄色”、“灰色”、“黑色”三色污染对学生危害颇大。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

低级、庸俗的文化侵害、腐蚀人们的灵魂。目前, 在文化市场, 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残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网吧的不规则管理对青少年也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痴迷于网络, 自己营造这理想的、想象中的社会, 往往是学生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生活。

2、腐败现象的“灰色”污染。

腐败现象对下一代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 是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们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信“权大于法”, 依靠自己的家庭势力而违法犯罪, 有些是为所欲为, 肆无忌惮。

3、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

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涉黑案件”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 虽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 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 是一些青少年纷纷模仿, 讲“哥们义气”, 跪拜结盟, 打打杀杀, 危害社会。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 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要认真的学习法律、了解法律, 知道什么可以做, 什么不可以做, 提高其法律意识, 增强其法制观念, 自觉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学生普法, 要知道犯罪的危害性, 给社会和自己带来的惨痛后果,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庭审教育”, 学生懂法要主动而不能依赖课堂的灌输。加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学校、家庭齐抓共管。在校园教育方面加强法制教育, 使青少年在安定的生活、学习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针对他们自身常常出现违反法律的现象对进行法制教育, 不单单的讲述其违反了我国法律的第几条法规而是通过他们自身的问题和生活当中长出现的问题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讲解, 从而使学生能充分地理解, 要让他们体会到法律在保护着他们同时也在约束着他们。要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法律的实用性, 增强学生对法律的兴趣, 从而改变学生心目中学习法律是枯燥无味的错误概念。

(二) 尝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现在的青少年由于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导致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但事实又似懂非懂的心理, 从而对社会的认识比较偏激。自尊心、好胜心又极强, 针对这一代青少年我认为作为教育者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 能够低下头来审视自己的教育对象。我们的学生在知识上确实有很多的漏洞, 但是他们的信息涉入量和对信息的敏感性并不低于我们成年人, 甚至有些比我们还要迅速, 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该有针对性, 必须适应他们的新情况, 新特点。对于老套的说教式教育以训斥为主的教育方式在现在的孩子是行不通的, 他们的潜意识并不会信服, 如果尝试了解他们的内心, 了解他们这代人的想法与看法从他们的心理角度出发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效果可能会比老套的教育方式要适合现在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在社会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 我认为作为一名德育老师现在有必要学习青少年心理学, 要从心入手进行教育。

(三) 学校与家长应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管理。

我自身认为德育课在引导学生正确审视社会的同时也应该给学生的家长上一堂课。作为大部分青少年的家长, 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但是, 对现在的孩子的教育应学校与家长进行分工式管理, 不要单单的依靠学校的力量, 家长也起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德育教师在教育好学生的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使之教育同步。使老师给学生贯穿的思想与家长的培养模式起到积极作用。国外有一项调查,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和教育心理学家评选一句最令学生恐惧的一句话。答案是“我们谈谈吧。”谈什么呢?无非是谈学习、谈成长、谈未来规划, 谈孩子们应该做什么, 更多的是不应该做什么。既然谈, 当然是单向输出, 是家长谈、老师谈, 即便孩子也想讲两句, 可能还讲不到两句, 就会被“为什么这是错的?你怎么做才对?”这样的判断句打断。作为父母, 关爱子女不仅是为其提供优越的生活条件, 更重要的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子女, 了解他们真正的生活目标是什么。在这里, 平等很重要, 尊重很重要, 一个能和儿子成为“好哥们儿”的父亲, 将有机会走进子女真正的内心世界之中去。

综上所述, 我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青少年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停留在原地, 要面对现实, 在分析他们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因地施教, 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积极配合, 形成和谐有效的学习氛围。进而在法律和心理上积极施以双重的教育, 针对不同时代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能行之有效地培养他们成为有用之才。今天的学生是祖国的生力军, 是祖国的明天。我们作为教育者身上肩负着沉重的使命, 今天的努力便是为祖国明天的美好未来。

摘要:青少年一代肩负着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军和后备军, 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但是, 近些年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且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 已经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而学校德育教育将占领教育的重要阵地。

浅谈职务犯罪人的心理特征 篇7

一是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贪婪是一切贪利性犯罪的共有心态,是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违法违纪的共同心理,是走向犯罪道路的主要思想基础。那些具有贪婪心理的人,为了钱财,不择手段,采取各种形式,甚至冒着生命的代价,肆意收受贿赂、挪用侵吞公款。

二是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不少公职人员违法犯罪,都是侥幸心理占上风时陷进去的。他们具有自决心理机制突出的“鸵鸟心态”。一方面,他们有固定的经济收入,生活上有保障,不愿意因贪污贿赂而丢掉公职,希望鱼与熊掌兼得;另一方面,他们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智商较高,往往自认为身份特殊,见多识广,保护伞厚,且行为隐蔽、手段高明,赃证匿藏得天衣无缝,或者相信朋友不会出卖自己,在自信能侥幸过关的情况下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是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这种人虽然见钱眼开,打心眼里羡慕大款巨富一掷千金的派头,产生了利用手中权力捞一把的念头,但慑于法律威严,缺乏以身试法的勇气。然而,金钱和物质的巨大诱惑最终还是占了上风。他们在尝到甜头的同时,又摆脱不了紧张与恐惧,害怕自己的罪行暴露。做贼心虚正是这种违法犯罪心理的真实写照。

四是深感吃亏的补偿心理。有些公职人员看到别人待遇比自己高、住房比自己好,原来的下级各方面超过了自己;或者看到才华、学问比自己差的暴发户发了财,便产生不平衡的补偿心理。有些公职人员在违法犯罪的最初阶段,不具有利用职务非法谋利的积极性、主动性,而是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当深深陷入犯罪泥潭时,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多年的补偿。有些老干部认为自己为党工作了几十年,过去收入少吃了亏,现临近退休该捞一把,为晚年留条后路,也算是对过去的补偿。于是,他们贪婪地攫取财物,恨不得把几十年的“损失”全部补回来。

五是贪图享乐的虚荣心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某些拥有实权的公职人员爱慕虚荣,一心追求个人享乐,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为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他们逐渐从思想上放松了警惕,从拒绝吃请到逢请必到,从接受一般礼品到收受巨额钱财,最终断送前程。

六是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一些公职人员为别人办了事,帮了忙,内心总希望对方投桃报李。这种人利令智昏,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在他们眼里,权力不过是一种待价而沽的特殊商品。在这种交易心理的驱使下,他们把职责范围内应该承办的事情与按“劳”取“酬”划等号,不送礼不办事,甚至伸手索要“辛苦费”“好处费”,成为贪婪的硕鼠。

七是有恃无恐的攀比心理。少数意志薄弱者,看到别人买汽车、购楼房,心理不平衡,从而放任自身。这种人主观地认为,现在社会上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很多领导干部都在利用手中的权力捞取好处,与他们相比,自己这点小问题算不了什么。从公职人员犯罪情况看,因攀比心理而陷入犯罪的人员占较大比例,特别是那些经济状况差、工作时间较短的年轻公职人员尤为突出。

八是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这种人崇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拜金主义哲学。在金钱的诱惑下,只要能捞到好处,得到利益,党性原则、荣誉尊严、道德良心甚至自由生命都可置之脑后。在“有权时捞一把,逮住了自认倒霉”这种赌徒心理的驱使下,他们胆大妄为,顶风作案,明知早晚要翻船,仍如飞蛾扑火般自毁前程。有些本来就好赌的公职人员,屡屡把罪恶之手伸向国家和集体财产,结果赌注越下越大,越赌越输,公款越吞越多。

九是捞了就跑的投机心理。这种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善于投机钻营、见风使舵,对上竭力投其所好,对下则无原则地一团和气。这种人大多数在作案前或在作案时就已经准备好了后路。他们并不打算在一个地方或一个单位长期做下去,只要认为把钱捞到一定程度后,就携款潜逃,或申请调动到另外的单位去另谋出路。

十是破罐破摔的对抗心理。持这种心理的人不可能主动交代罪行,往往表现出公开地对抗。绝大多数职务犯罪人员一般是抗拒调查而不肯轻易就范,只是抗拒的时间、阶段、程度不同。最初阶段,他(她)们普遍认为,只要坚持不开口、不作供,办案机关就不能证实其犯罪;当意识到问题再也包不住时,犯罪轻微者、案件中的从犯、有立功机会者,可能会快一些供认;有恃无恐者、犯罪数额大或情节严重者,即使在大量确凿的人证物证面前,也不轻易作供,或避重就轻,或百般抵赖,或推卸责任,最终有的供认,有的则顽抗到底,特别是罪大恶极的,会作殊死挣扎,“不见棺材不落泪”。

上一篇:基层培训方案下一篇: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建设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