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员权利思考党内民主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从党员权利思考党内民主(通用7篇)

从党员权利思考党内民主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这两次的党课一次是由陈xx老师主讲《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一次是蒋xx老师主讲《党的组织制度和党的纪律》。

党章第一章第三条、第四条分别明确规定了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权力与义务一直都是相辅相成、合为一体的,有权利必然会有相应的义务,有义务也必须保证有相应权利。

党员的义务在十七大的学习材料中归纳为认真学习,提高素质;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克已奉公,勇于奉献;遵纪守法,恪尽职守;光明磊落,顾全大局;扬正祛邪,廉洁奉公;忠于宗旨,维护利益;党性至上,加强修养。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虽然还没有被党所就收,但是也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党员义务是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一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具体标准。所以,我们也要将党员的义务视为自身的义务。

党员的权利并不是一开始就得以确定的,党员权利经过中共三大、中共七大后,才第一次形成确立。可以看出,党员权利的确立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也是符合社会客观规律的。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章的党员权利部分进行修订,修订后,规定党员有受教育权、参与权、建议权、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辩权、保留意见权等,并规定“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这一定意义上保证了党员的权利。

蒋xx老师在解释“为什么要强调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时提到三点:组织化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需求;现代政党的发展历史表明,良好的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要求是政党团结致胜的重要保证;社会阶层、文化价值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迫切需要当代政党加强组织建设,增强纪律要求。组织化是社会群体必然趋势,具有相同目标或具有相似见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有了明确分工后形成组织。组织是因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设立的,要实现共同目标也必须借助组织。组织形成之后,要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行就必然需要纪律。相比国外的其他政党,中国共产党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就是严明的纪律。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党需要吸收各基层各文化背景的人,于是保持党的组织化,增强凝聚力,加强党的制度化变得尤为重要。

从党员权利思考党内民主 篇2

素养是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经过锻炼和培养而达到的一定水平,党员的民主素养即指广大党员通过民主教育、民主实践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党员的民主素养不仅包括在党内民主生活中,党员对自身民主权利、义务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情感、民主心理和自觉平等参与党内事务的意愿,而且包括党员通过民主的程序、形式有效参与党内事务、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权利的能力和水平,换言之,党员的民主素养是党员的民主意识和通过民主程序、形式参与党内事务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党员是党内民主的主体,其民主素养是影响党内民主实现和发展的基础因素。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党员民主素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党员民主素养对于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意义

第一,党员的民主素养影响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党内民主的实质就是党员当家作主,拥有对党内事务的最高、最终权利。但这种权利要在党内实际政治生活中行使,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程序加以规范和保障,而且需要党员主体意识的觉悟和强化,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而党员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是同其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紧密相联的,只有广大党员对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必要性具有高度认同,能够正确认识看待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会积极主动参与党内政治生活,不断维护、实现和发展自身的民主权利。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知和评价,既取决于党内民主的实际发展水平,也同党员自身的民主素养密不可分。因此,从根本上说,党员的民主素养影响党员对党员民主的认知和评价,影响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热情和动力,从而也影响党内民主的健康深入发展。

第二,党员的民主素养决定党内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民主以理性为前提,要求其成员具有参与公共事务的基本能力,即“设想一种计划或掌握判断或行动规则的能力;在具体情况下运用这一规则,或按计划行动办事的能力;清楚表达思想,与人讲理的能力。”(科恩:《论民主》,商务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对于党内民主建设亦是如此,充分行使党章赋予的各项民主权利,不仅要求健全党员民主权利的保障机制,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基本权利,也要求广大党员具备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素养,如对党内信息的归集、分析、运用能力和在党内事务上的表达、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党员的民主素养和党内民主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关系,党员的民主素养越高、参与能力越强,党员的参与越充分有效,党内民主发展水平越高。

第三,党员的民主素养关系党内民主的发展进程和路径选择。党内民主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关键性建设,对于促进党的团结统一、激发党的创造活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要意义。但必须看到,党内民主这种功能作用不是必然产生的,党内民主生活作为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其发展受到整个政治生活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脱离实际发展党内民主,其结果必然是不全面、不系统、不稳固的。历史经验表明,一旦把党内民主推向极端并使之简单化,党内民主对党的建设和发展,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因此,发展党内民主,需要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出发,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要求出发,从党的建设的实际状况和党员的民主素养出发,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加以推进。

二、党员民主素养的现状及原因探析

从目前党内民主的政治实践来看,党员的民主素养与推进党内民主的时代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党员的主体意识需要增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党员思想日趋活跃,对党内事务的关切程度和参与要求越来越高,主体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党员未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不愿主动参与党内事务,不能独立发表意见,不会维护自身权益,不敢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实行监督等情况依然较为普遍。二是正确的民主观念有待形成。党员的民主观念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有力支撑。目前,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于发展党内民主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的党员也还存在一些顾虑和模糊认识,比如,扩大党内民主,会不会引发党内无休止的争论,影响党的团结统一?发扬党内民主,会不会影响党的领导机关的权威和领导者个人的威信?等等,都需要加以澄清和解释,进一步统一思想。三是党员的参与能力需要提高。就目前党内民主参与现状来看,党员民主参与意识发展较快,但总体参与水平不高,且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差异较大。

党员在民主素养方面存在差距和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根本上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民主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之上,市场经济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平等意识、自主意识、法治意识,这些也是民主意识的应有之义,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较晚,传统的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仍然挥之不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党员民主意识、民主思想的发展。二是传统文化中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历史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为党内民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但是传统历史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诸如等级观念、忠孝观念、权力本位、宗法思想等对党内民主的影响也是深远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9页)三是党内民主的实践存在缺陷。从历史和现实看,在党内民主的实践中,往往是强调纪律和服从多,强调民主和自由少,加之长期以来党在政治体制上实行的是高度集权、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党员对党内工作积极参与的热情受到抑制,主体意识趋于淡化。四是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健全完善。主要体现在实体性规定多、程序性规定少,对违反党内民主程序、行为的问责机制尚未健全,影响了制度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是在党内广泛开展民主教育。加强民主教育是提高党员民主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把民主教育作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等法规制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使广大党员对党内民主的认识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全面、运用更加自觉。要在党员领导干部中,重点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重点解决一些领导干部民主意识淡薄、忽视党员民主权利的问题,要努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发展党内民主的能力。

二是组织引导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民主实践。党员民主素养的提高从根本上来说要靠党内民主的实践习得。要进一步改善党内民主生活氛围,鼓励广大党员按照正常的组织程序,积极发表不同意见,坚持用民主的方式处理党内思想理论上的分歧,努力营造敢说真话、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扩大党内事务的透明度,做到重要情况党内先通报,重要会议、重要文件党内先传达,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党内先讨论,重大决策的实施党内先动员。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改革相关程序,通过具体制度和程序的建立为党员主体权利的发挥提供多维化的信息平台和参与渠道。要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活动载体,积极探索畅通表达意愿的渠道。通过落实党内信访工作责任制,设置意见箱、电子信箱、开通热线电话、举报电话,利用电子政务系统、互联网等多种方式,方便党员反映情况、表达意见。

落实党员民主权利调研报告 篇3

务、财务公开的问题研究

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作用发挥如何,关系着党的发展壮大,关系着党的性质的演变,也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巩固。当前,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负面现象的频频出现,党员的民主权利得不到保障,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权力需要监督。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已成为一种必然。

为了认真贯彻“十七大”关于“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精神,确保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势必要打造“阳光工程”,使各级党委工作透明化。另外,此举必将对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及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有重大意义。现针对基层党员权利行使存在的弊端,深入分析其原因,为解决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设性意见,为日后民主权利真正落实到实处做出贡献。现结合基层党建工作实际,就如何更好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进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作一探讨。

一、党员权利的基本特点

党员权利指依照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的规定,全体党员平等地参与和管理党内一切事务,对党组织和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维护党员自身各种合法权益的权利。党员的各项权利是党通过制定和颁布一系列党规党纪的形式所赋予和确认的,也就是说,党员权利是制度化的权利。按照党章的规定,党员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党的决策的讨论权、表决权,党的工作的建议权、倡议权和对党的工作和其他党员的批评权,参加党内选举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对党组织给予个人处分决定的申诉权、辩护权和意见保留权,对党员干部的评议权、监督权和罢免权等。

党员权利与一般公民权利相比,除具有一般权利所具有的排他性、利益性、平等性等特点外,在权利的广泛性和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方面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权利行使的范围上,党员权利多与政党特性相联系,其权利的享有多侧重政治领域,而公民权利多与社会相联系,权利范畴既包涵政治权利,也包涵社会权利,其涵盖的领域和范畴要比党员权利宽泛得多;在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上,党员作为政党政治目标实现的工具,在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性上,往往更强调义务的强制性和无条件性。

保障党员权利的实现,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党员权利和党内权力的关系。党的权力包括党外权力和党内权力。党外权力主要是指党际交流权力,如果是执政党的话,还包括对国家的领导权力;党内权力与党员权利相对应,是以党的组织为载体的权力系统。党内权力在本质上说是广大党员为了实现政党组织的目的——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自愿地将其部分权利让渡给政党而形成党的权力,也就是说它是由党员委托授予而形成的权力。在一定意义上讲,党员权利对于党内权力具有优先性,党内权力必须保障党员权利的实现。权力天然具有扩张性的特点,党内权力也不例外。党内权力的扩张可能会给党员权利带来侵害。因此,要保障党员的权利,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对党内权力进行必要的约束和限制。同时实践也表明,党员权利的行使和实现,关键在于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是否完善和能否良性运转。科学合理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是党员权利切实实现的根本保证。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就是指党员权利保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实体性制度、程序性制度。实体性制度主要指的是对党员权利实体内容的规范,程序性制度指的是党员权利行使步骤和方法。就

目前党员权利保障状况而言,实体性制度规定得比较多,而程序性和保障性的制度规定相对比较少

二、当前制约和影响基层党员民主权利充分行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员的主体地位明显削弱。主要表现在党员的组织生活单一,作为一名党员在党组织生活中,一般仅限于参加学习、表决吸收新党员以及党组织换届选举,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行使权利的机会和形式;从义务上来讲,大多数党员也就是定期交纳党费,部分离退休党员甚至连交党费都有意见。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基层设党委的单位、部门的党委书记,不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抓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组织建设上,而是热衷于抓经济、跑项目,越俎代疱,以党代政,抓党建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设党支部的单位部门受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影响,支部书记有职无权,业务管不上,党建抓不起来,支部书记形同虚设.一个单位抓党建工作的主要领导态度和处境都如此,作为普通党员的民主权力表达又怎么能有保障。

二是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逐渐减弱。一提起这个问题,我们总是想当然地把原因归咎于党员自身的素质,但如果这一问题在广大党员特别是在基层党员中已成为普遍现象,恐怕就不仅仅是素质问题这么简单。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不能光要党员尽义务,还要给党员一定的权力和地位。过去在战争年代,党员之所以在群众中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不仅靠的是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更靠的是在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打土豪分田地,切切实实地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而现在,我们的各级基层党组织凡是出头露面的好事,如确定扶贫对象、优抚人员,分发扶贫款物,减免各项税费等都是大大小小的领导或出面或拍板,下乡调研也好,走访考察也好,很少有意识地去听一听当地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这种党政领导撇开基层党员与群众直接接触的做法,看似体现了领导亲民的形象,实则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普通党员的威信。因为我们的基层党组织、党员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他们接触的最多、了解的最清,有些群众的困难问题他们听到了、看到了,群众可能曾三翻五次地给他们提过了,但由于基层党组织、党员能力有限,一时办不了,群众本已有怨气,而上级领导一来就给解决了,又送钱又送物,这时候群众感谢的是领导,而不是他们身边的党员,久而久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就会降低,群众有困难有事不找党员和基层党组织,而是直接找上级领导,看似干群关系密切了,实则党群关系疏远了。目前这种情况已十分严重,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三是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我们党是拥有7300万党员的大党,按全国十三亿人员计算,党员与群众之比是1比20强,如果把对社会事务不具影响力的老人和孩子除去,这个比例可能在1比10左右。党员是多点好还是少点好,这不应成为评判一个党的生命力的标准。一些机关单位干部全是党员,这种无差别地吸收党员显然与先进性的要求不相符。在和平年代,没有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党员的本质在入党之前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判断的,入党是一时的,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却是一生的要求,有这样一部分党员在入党前信誓旦旦,一旦入党马上变了个样,对群众无热情,对工作无激情,有名有利的事抢着干,无名无利的事躲着走,把入党作为捞取功名、升官加爵的门票,一旦大权在握,一旦失去监督,就走到了党和人民的反面。在党创建初期、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党员队伍的不

断发展壮大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和最终战胜敌人的力量源泉和组织保证。但是,在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而且是唯一的执政党之后,就不能仅靠党员在数量上的优势,而应当更加注重党员在质量上的优势,走精英政党之路,使我们党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一要突出党员在党的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的地位。凡设立党支部的部门、单位,一律由行政首长兼任党支部书记,由副职或业务骨干任支委成员,改变基层党政分割以政为主为党政结合以党促政的工作格局,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体现在党的组织建设之中。目前,村委班子换届中推行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良好开端。其次要加强基层党员的建设,提高党员的主体地位。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要改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在宣传、教育、动员群众工作中,要先逐级召开党员大会,统一全体党员的思想,再由每名党员去向身边的群众做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动员工作,改变过去那种由党政领导直接召开群众大会,声嘶力竭的动员安排、连哄带吓的要求部署的简单粗暴、无效率的工作方式;在扶贫帮困、贯彻落实党的惠民利民政策中,要把各类扶贫款物、确定优抚对象和利益分配的权利尽量交给基层党组织,再由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分发给群众,改变过去那种给群众办一点实事好事,党政主要领导带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奔赴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亲自送到群众手中这种形式远大于内容的做法,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注重发挥基层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方法和作风,促进党员和群众的水乳交融。

二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广大基层党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本领。党员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组织者和实践者,其自身素质如何,决定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落实的成效。目前,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理论教育偏重,党性、党纪教育偏少,经济管理、社会建设、科学技术方面知识的教育更少。要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益保障条例》的教育活动,坚定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使每名党员明确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履行权利和义务的程序和途径,自觉地履行好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使命。要加强对党员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要突出党员特别是年青党员在培训学习上的优先地位,打破论资排辈、平均主义,切实把党员建设成为各条战线上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发挥党员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要严把党员入口关,走精英政党的建党道路。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上,不能只看其本人的主观愿望,更要看其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原则上道德品质一般、工作实绩平平的人员,不宜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考察中,不仅要考察其工作中的表现,还要考察其生活中的表现,在空间上延伸到其生活所在的社区、村(队),在时间上延伸到其工作以来的单位甚至学生时代的表现,凡有劣迹和不良表现的坚决取消其资格,决不让任何带着侥幸和投机心理的人员混进党的队伍。在确保党员质量的同时,对党员数量也要有一定的限制,探索按行业、阶层确定不同的党员比例,做到好中选优。同时畅通出口,对已不具备先进性如干部考核中连续2年为基本称职以下的党员,实行黄牌警告,一年内无进步的劝其自动退党,切实纯洁党的肌体,增强党的先进性和代表性。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内法规,对《党章》中入党条件进行重新设定,充分体

现“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加大对违规违纪党员的惩处力度。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公民盗窃1000元以上就要追究刑事责任,而党员干部贪污、受贿5000元以上才移送司法,公民盗窃多为生活所迫,党员贪污受贿则是党性沦丧、权钱交易,而在法律面前两者承担的责任差别如此之大,公平正义何在,从严治党何谈。我们既然对党员有更高更严的要求,那么在违犯同一项法规的处罚上,也应从重从严。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开除党籍等于减刑若干年”,党纪已成为抵消和逃避司法责任的手段。这种状况必须得到彻底的扭转,才能真正体现从严治党、立党为公的要求,才能真正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一支清正廉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四、构建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

构建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对于保障党员权利、发展党内民主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对于保障党员权利,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党的力量,维护党内的和谐与稳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推动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促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无疑都具有积极作用。保障党员权利,关键在于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党员权利保障的制度化和程序化。

五、切实保障党员权利,有效实施党内监督

缺乏监督的权力不仅会导致腐败,而且会导致监督缺乏权利。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从保障党员的监督权利入手,不断强化党内监督。监督权利决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各种具体的权利组成的,要求相应的制度、体制、机制做保障。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内容至关重要:

高度重视党员的知情权。知情是监督的前提。正因为这样,知情也是一种权利,赋予广大党员监督权,实际上就意味着他们同时享有知情权。马克思曾结合巴黎公社的经验深刻指出:“公社可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诩决不会犯错误。它把自己的所言所行一律公布出来,把自己的一切缺点都让公众知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5页)因为只有这样,公众才可能鉴别出哪些国家官员是社会的真正公仆,哪些国家官员已经异化为社会的主人,从而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有效监督。可见,知情权和公开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位臵,这一科学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党内监督。知情权包含丰富的内容,诸如:对有关财务方面的知情权;对有关领导干部收入、财产方面的知情权;对有关干部选拔任用方面的知情权,等等。正因为最需要监督,也就最需要建立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如党务公开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组织重大事项通报制度等等,目的是让党员知情,为完善党内监督创造条件。

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如前所述,自下而上的监督最怕打击报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切实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于党员的批评、揭发、检举、控告以及提出的有关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保护揭发、检举人权益的制度。对揭发、检举人以及揭发、检举的内容必须严格保密,严禁将检举、控告材料转给被检举、被控告的组织和人员;严禁对揭发、检举人和控告人歧视、刁难、压制,严禁各种形式的打击报复。党组织对于署真实姓名的揭发、检举人,应以适当方式回访或者回函并告知其处理结果;对揭发、检举严重

违法违纪问题经查证属实的,给予表扬或者奖励。党的各级纪律检查机关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做好党员权利保障工作,受理有关党员权利保障方面的检举、控告和申诉,检查和处理侵犯党员权利方面的案件,对党的领导干部和下级党组织履行党员权利保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障党员权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对于在保障党员权利方面失职、渎职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对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处理是保障党员权利的重要环节。对于有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应采取责令停止侵权行为、责令赔礼道歉、责令作出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方式给予处理,情节较重的,按照规定给予党纪处分。对于有侵犯党员权利行为的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应当对有关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按照规定追究有关责任者的责任。为防止隐形的打击报复,应由权威公正的机构来依法认定某些行为是否属于打击报复。

正确行使党员民主权利的几个问题 篇4

刘广浩

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是党的性质、宗旨、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所决定、所要求的。强调正确行使党员民主权利,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正确行使党员民主权利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只有充分保障广大党员的民主权利,才能营造团结一心干事业的浓厚氛围,才能把本单位的全面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一、正确理解共产党员的民主权利行使民主权利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民主权利的内容和要求。党员的民主权利,简单地讲,就是党员按照党和国家法律法令和军队条令条例的规定,允许行使的权力和应当享受的利益。党员的民主权利是法律法令所赋予的。《宪法》规定了公民的16项自由和权利;《党章》规定了党员的8项权利;我军《纪律条令》专门有一章“控告与申诉”,对军人的一些权利作了规定。根据《宪法》、《党章》、党和军队条令条例等有关规定,概括起来,军队党员依法主要享有以下民主权利: 知情权。党员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军队的重大决策、对本单位的重大事务和涉及自身合法权益等问题,有了解具体真实情况的权利。

参与权。主要指上级和下级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政治上的平等权,对部队建设的建议权、倡议权、讨论权、表决权,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参与党组织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利。

监督权。主要是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的决议命令批示和军队的法规制度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本单位的经费开支、大项工程建设、敏感事务处理等问题,防止和纠正以权谋私、贪污浪费、处事不公、违反规定插手干预等不良现象。

批评、建议权。党员享有对党的干部的评议权、监督权和罢免权;可以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申诉、控告权。党员可以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受到审查和处分,本人不同意组织的决定或处理意见的,有向上级组织提请重新处理的权利;本人受到打击、报复、迫害、诬陷时,可以向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为本人伸张正义的要求。

申辩、辩护权。被检举人、被控告人和知情人有对相关事实进行说明和解释的权利。宪法、党章和军队条令条例在规定上述民主权利的同时,也对行使这些权利的条件、程序和目的作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这些,我们同样也要非常清楚。

一要清楚行使民主权利的条件。这里所说的条件,是和民主权利紧密相联的义务和责任。没有脱离义务的权利,也没有脱离权利的义务。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三个重要特性,其中之一就是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另外两个特性就是权利的平等性、权利的广泛性。宪法还特别规定了宪法性义务,如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保守国家机密、服兵役、纳税等义务。在现实生活中,你在行使民主权利、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也不能损害公共利益、侵犯他人权益。

二要清楚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和程序。党组织的各项会议制度,正常的民主生活,是行使民主权利的最直接方式和最有效途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通过党小组会、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委全会、党代会等形式,大家可以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当然,党员行使民主权利还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但最好还是讲究程序。在法律上,维护法律的实体正义,离不开程序正义的保障。程序本身就是法规制度,不符合程序,就是不合法。行使民主权利也是这个道理。党章规定党员可以向上级直至中央反映问题,但同时党员民主权利保障条例也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该逐级反映,因为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越级反映,按程序办同样可以解决问题。对于本级能够处理的问题,上级不会也不应该代替下级行使职权。

三要清楚行使民主权利的目的。作为一级党的组织来讲,发扬民主的目的,是为了发挥党员的聪明才智与首创精神,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是为了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监督。对党员个体来说,行使民主权利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但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党的整体利益,除此之外,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综上所述,我们在了解自己民主权利的同时,还要明确行使民主权利的条件、程序和目的,调整好出发点,努力按法律、按规则办事,从而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确保社会和本单位稳定和谐,确保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

二、共产党员要充分地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逐步推进,我们党、国家、军队对民主建设越来越重视,党员干部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机会越来越多,对公民、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的要求,就是要更充分、更规范,以法规制度作保障。党员充分、正确地行使民主权利,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要讲政治、守纪律。江泽民同志强调:“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党,肩负着这样繁重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没有铁的纪律,政治上涣散是十分危险的。”

①我们要充分认清这个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增强遵守和维护政治纪律的自觉性,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权威。遵守政治纪律首先要做到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有令就行、有禁就止,绝不说三道四,更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制度,认真贯彻党组织形成的决议。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军魂,我们政治院校培养的人才都是从事部队党的工作的,军魂意识必须非常牢固。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军委、总部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和指示,把贯彻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制度落到实处。所有党员在执行组织决定时,不能计较个人的利害得失,也不能凭个人的好恶有所取舍,更不能表面上赞同,背地里反对。三是必须自觉严格地遵守党的组织原则。组织原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保证,遵守组织原则就是遵守党的纪律。陈云同志说过:“真正的游泳家在水里是自由的,真正的革命家在有纪律的革命运动里,也是自由的。”

②只讲自由、不讲纪律,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只要求组织照顾、不讲究组织原则,显然是不行的,必须坚决予以纠正。比如,“跑风漏气”这种做法不是行使民主权利,而是不守纪律、党性不纯的表现,必须坚决反对。可见,党员在行使民主权利时讲政治、守纪律,主要体现在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政治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严明的政治纪律、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这样,才能确保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决议贯彻落实。第二,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党员党性、官德、人品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提出意见、建议时,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行使批评、检举、揭发、控告、申诉等民主权利时,更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实事求是,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我们有反映问题的权利,但是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我们不能凭道听途说尤其是个人的主观想象,随意猜疑和臆造,把一般的思想认识问题说成是政治性问题,把一般的风气问题说成是违纪问题。对于某些一时难以搞准而又必须反映的情况,应负责地说明材料来源和可靠程度,供上级机关查证时参考。切不可为引起上级的重视而夸大其辞,更不允许捏造事实,搞诬告陷害。

二是提倡和鼓励署真名举报。这不仅是行使民主权利应有的郑重态度,也便于组织调查核实情况。采取匿名信方式反映问题,这对保护举报人虽有一定作用,但不利于组织及时准确地调查处理问题,往往使一些本来很容易查清的问题复杂化,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这和绝大多数举报人的本意也是相悖的。应当相信各级组织是能够接受监督、修正错误的,多数领导干部也具有正确对待批评的基本觉悟,不会对反映情况者打击报复。如果出现了打击报复的情况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

三是要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滥用民主权利,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身民主权利的不尊重。向组织检举揭发违法违问题,是履行民主监督义务、勇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的表现。但也要看到行使民主权利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端正风气,增进团结,维护纪律,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因此,一定要站在党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一定要从大局出发提出建设性意见,既不能掺杂私人感情,也不能计较个人得失,更不能把个人的恩怨作为衡量标准。事实说明,凡是抱有个目的、为报复而反映问题的,难免言过其实,最后咎由自取。对此,《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有明确规定:“诬告陷害他人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辙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③这些规定都是对党员行使民主权利行为的必要规范和警示,告诫大家,要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第三,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这既是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责任所在。我们党发扬党内民主,目的就是通过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每个党员在参与讨论重大问题时,都要襟怀坦白,积极发表个人的见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此,需注意把握三点: 一是要敢于讲话。民主需要积极参与、大胆直言,大公无私,胸怀坦荡。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己任,就会无所顾虑。一些同志在行使民主权利时,顾虑重重,好人主义,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坚强的党性原则。共产党员要有鲜明的是非观念,敢于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敢说敢当。只要有利于党的事业,有利于本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优良风气的形成,就要理直气壮大胆讲

。二是要畅所欲言。就是要把话说完,讲透。党员行使民主权利,就是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是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体现。因此,在行使民主权利时,就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包括向党组织提出建议和倡议,反映情况和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以及希望组织帮助妥善解决个人的实际困难等,都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畅所欲言。

三是要注意方式方法。他人有了缺点,要当面指出,及时提醒;他人犯了错误,要严肃批评,帮其改正;同志间有了矛盾和隔阂,要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消除。决不能因为相互之间有意见,就采取乱写信、乱告状的方式发泄不满;更不能捏造事实,进行恶意诽谤。自觉做到不贬损别人抬高自己,不诬告别人发泄私愤,不滥告别人求取心理平衡。

三、努力营造发展党内民主的良好氛围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营造一个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良好局面。实现这样的局面,一方面,需要广大党员正确行使好民主权利;另一方面,也需要各级党组织进一步畅通民主渠道,为广大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创造条件,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群策群力、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对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来讲,至少应该做到: 1.要相信和依靠群众。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首先要把重大问题、有关情况交给群众,让群众知情。要把上级的要求和各种情况、矛盾和困难,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统统摆出来,交给大家。大家对情况了解得越全面越真实越具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就越有针对性。越是重大问题的决策,越是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越是很难拿出十全十美的方案时,就越需要我们把蕴藏在广大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调动起来、凝聚起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广大党员是党的工作的主体,是党委形成战斗力的本因素,要真心实意地拜他们为师,自觉地从他们身上吸取丰富的智慧和营养。每一级党的组织、每个领导同志,都要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相信他们,依靠他们,服务于他们。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就是要看党员和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这应该成为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的决策观、建设观、政绩观。其次,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任何正确的思想和主张,从根本上说都是集体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少数人的知识水平再高,工作能力再强,实践经验再丰富,也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况且,现在各级领导公务繁忙,尽管也注意做些调查研究,但脱不开身、沉不下去、看不准、听不准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广大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意见和智慧则是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的,更具有全面性、深刻性和科学性。群众中有智慧、有力量、有办法,离开广大群众的理解、参与、支持,我们将一事无成。因此,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必须虚心听取,认真对待。再次,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性,党委工作碰到的矛盾和问题,得依靠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单位建设要有突破、形成特色,也得依靠群众探索新路子、创造新经验。要把紧紧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作为一种领导作风,作为一项工作制度,作为一种必经程序,作为坚定不移的根本指导原则长期坚持下去。

2.不苛求群众意见都正确。如果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都必须是正确的,那可能就没有了畅所欲言,就没有了议论风生,到头来,也就没有了民主,也就不需要集中。毛泽东讲过,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邓小平讲过,在党内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陈云同志也讲过,不怕人们讲错话,就怕人们不讲话。我们的古人也有“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感叹。这些话都值得我们深思。要造成一种畅所欲言的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同志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豁达大度、谦让容人。这就要求我们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朱德元帅有句名言“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无数事实说明,“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对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讲,当大家有意见、有反映的时候,特别是涉及到自己威望、尊严、利益时,一定要有容人、容事、容言之量,能够接受各种性格的人,听得进各种各样包括讽刺挖苦的话,处理好有悖于自己意愿的事,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思想疑虑。职务和度量,如果职务成自然级数晋升,那么你的度量要成几何级数增长。二是要求同存异,合而不同。同志们在一起共事,由于阅历和思想认识水平不相同,对某些问题产生意见分歧是正常的,决不能求全责备。要善于引导大家从单位建设的大局出发,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基础上,求大同、存小异,克制自己,冷静处事,做到多理解、少埋怨,多帮助、少指责,多鼓励、少挑剔,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切实做到合而不同。三是要坚持“三不主义”,即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党员的民主权利,是每一名党员在党内所应享有的合法权力和利益。在这些权利面前,所有党员无论职务高低,一律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侵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那些无私无畏、敢于直言的同志要热情欢迎、正确看待,对他们在行使民主权利时发表的各种意见、建议和批评,尤其是一些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既不能充耳不闻,也不能堵塞压制,更不能打击报复,对意见和批评正确的要接受、改正,不正确的应作为今后注意的问题而警戒自己,从而使每个党员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思考 篇5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规定了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性质,民主集中制的完善需借鉴宪法等法律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宪法 制度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了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意义,提出了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制度体系的任务,这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内民主集中制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战争中发展壮大并取得执政权的,加上受到斯大林苏联模式的影响,一直保持着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领导体制。在革命战争年代,高度集中的组织和领导体制有利于保护自己和与敌人作斗争。但是,在执政之后,党的任务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三个文明建设、促进国家社会长治久安、不断提高人民福祉、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已经取代革命和斗争而成为党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在总结我们党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党内生活的实际,深刻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本质和内涵,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确保民主集中制的贯彻和执行等主要问题,对党的制度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的意义,提出了建立健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制度体系的任务。我们必须在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活跃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激发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统一认识、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局面,使党成为更团结、更有战斗力的整体,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

二、民主集中制在宪法等法律中的体现

我国现行宪法总结过去的经验,不但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在宪法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等部分把这一根本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其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的关系上,规定“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民主又体现了高度的集中。其二,在人民代表大会同国家其他机关的关系上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一规定又充分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机关中的最高地位和它的全权性,体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同时它还注意在集中指导下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各个国家机关的自主权,如法院和检察院分别拥有审判权和检察权,各级政府拥有行政权,这又充分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其三,在中央国家机关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规定“在中央国家机构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划分上,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同时中央又要照顾地方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地方的首创精神,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处理中央和地方关系上的完整体现。

现行宪法颁布以来的实践证明,正是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原则,才使人民代表大会便于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便于联系群众,接受群众监督;便于实行“议行合一”;便于正确地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需要进一步切实保证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政治生活、经济管理和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需要保持正常秩序,维护社会稳定;需要进一步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所有这些目标,都必须依靠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才能实现。

三、完善党内民主集中制的建议

(一)实行党的各级委员会内部分权制度

各级党委从中央到地方都实行决策权和执行权分设制度。设立书记处掌管决策权,设立执行委员会掌握执行权。书记处负责决策并作出决议,有权随时向常任代表委员会提出召开针对执委会的执行决策情况的质询会议。执委会负责通过它在政府、人大、政协的代理人落实决议内容。书记处成员与执委会成员不得交叉兼职。书记处和执委会都定期向常任代表会议报告决策和执行情况,或是根据需要接受由常任代表委员会秘书处主持的党员或党员代表临时会议的质询。

(二)实行党中央与地方党委、上级党委与下级党委分权制

有关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外交、军事、武装力量的事务权由中央掌管,各地方的事务由各地方党委掌管。地方各级党委也作相应的分权。这

样有利于中央和地方、上级和下级党委互相制约,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于上级。

(三)实行党委第一把手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制度

各级党委第一把手候选人由党代表常任委员会、选区党组织、本级党委各自经投票提出一名。同时,在一般情况下上级党委不得任命下级党委成员。这样有利于加强党内民主,提高党委第一把手在民主制度下的权威和掌权的合理程度。

(四)实行党代表常任制度

常任代表经所在选区党组织提出2-3名候选人,由其他选区党代表进行差额互相选举产生。由常任代表组成常任委员会。常任代表平常负责与选区党代表联络,了解选区党组织和党员所反映的情况以及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党委的日常工作,对党委成员进行弹劾,负责筹组换届选举委员会事宜。实行跨选区互选是为了避免常任代表仅仅关心所在选区利益的情况。

(五)实行上级党委任命下一级党委第一把手代理人制度

哪一级党委第一把手由于选举缺位,或者被成功弹劾,或者被党纪审判庭宣判严重违纪而辞职或受免职处分的,则由其上一级党委提出代理人选,由第一把手作出任命,以避免因地方主义造成混乱。中央第一把手出现这种情况,则由第二把手按替,或由全国常任党代表委员会于规定期限内在中央委员会成员中任命代理人,直至新的第一把手选举产生。

(六)实行委员会制度

书记处、执委会、党委会、常任代表委员会、基层委员会在决定任何事项时都必须以无记名方式投票决定,少数服从多数,防止个人专断。

(七)完善纪律检查制度

每一级党委中明确纪委管辖的党委辖区,负责对党员进行违章违纪调查。纪委干部由中央书记或书记处提名经全国常任代表委员会投票选举产生。审查案件时由涉案党员在纪委辖区内的党员名册中随机抽取党员组成审查团,审查结果由审查团投票决定,审查团主席当庭宣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克服当前各级党委都有纪律检查委员会却存在不敢作为的弊端;二是保障党员的权利和义务;三是保持中央的权威,达到集中的目的。各个法庭没有上下隶属关系。诉讼可以跨区进行,可由党员个人提起,也可由党组织或党的工作部门提起。

(八)实行党的工作部门干部考核提拔“三三制”票决制度

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水平的几点思考 篇6

胡 韩平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水平同属于党的自身建设的范畴,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创造争优”活动是党的建设的有效载体,涉及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坚持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决策水平,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水平,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指出要完状况党内民主决策机制。按照党中央要求,结合霍州市实际,笔者提出几点肤浅看法。

一、强化决策者的民主意识是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水平的前提。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领导是集体领导,讨论决定重大问题时“一人一票”。这就说明党的决策是集体决策,提高党的决策水平,决策者必须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近年来,随着党“官为民所当,权为民所掌,利为民所谋”政策的落实,广大领导干部的民主意识、为民服务的意识逐步增强,民生工程、安全工程、公益事业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但在群众参政议政、领导干部民主执政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领导干部,特别是身居要职的“一把手”认为自己经历、阅历、经验、资格等方面比较丰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喜欢搞“独裁”、“一言堂”和“金口玉言”,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形象,甚至对说出的话和做出的决策在明知有误的情况下,也坚决执行,不再更改;有的领导干部搞假民主,将自己的意见拿到班子会议上进行通过,根本不提前征求意见;有的“一把手”领导干部甚至认为其他班子成员目光浅、境界低、素质差、提不出科学的意见,更有甚者,个别“一把手”出于私心,明知有问题,偏要定结论,草率作决策,其他班子成员也因畏惧“一把手”的权威,顺水推舟,做“好人主义”,只一味的赞扬拥护,而不敢提出反对意见,真可谓“明知不对,少说为佳”。出现这些问题和现象,都是领导干部不民主造成的恶果。因此,在提高领导干部和党内民主决策水平的问题上,首要任务是强化班子成员的民主决策意识。一是要把好选人关。特别是要把那些坚持党性原则、政治素质好、能力水平高、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为各级党组织的“一把手”,并使其充分发挥表率、示范和导向作用,从而形成被群众信任的领导层,被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敢讲实话的“班长”,为坚持和推动党内民主决策,促进本地区、本部门作风的根本好转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加强理论学习。要始终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班子思想建设的基础来抓,用正确、科学的理论武装班子成员头脑,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尤其要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认真加以查找和解决,以推动班子成员进一步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全局观念和群众观念,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内民主决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在任何复杂的情况和环境下,都始终维护中央的权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从我们霍州市委加强理论学习的实践看,坚持和完善学习制度,效果是明显的。我们规定市委中心组每个月学习一次,每年至少要自学三个以上理论专题,并撰写出论文和学习体会,用于指导全市工作,每次中心组学习都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树立市委班子加强学习的良好形象;三是要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要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有力武器,克服班子中存在的错误倾向和错误认识,纯洁领导干部的思想,在新的思想一致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把民主决策的制度落到实处。近几年,我们先后建立了《常委过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常委民主生活会制度》,并多次召开民主生活会,不断对全局性工作和存在问题进行冷静思考和认真整改,制定了领导干部个人生活、重大事宜报告制度、民主评议、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的规定等制度,进一步增强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要加强廉政建设。要从抓教育、加强思想防范入手,系统学习中央和上级制定的党纪条规,并通过运用正反典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办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班子成员遵纪守法意识,清正为官,廉政为民,公道办事,正直做人。总之,要通过强化民主意识,促使领导干部在民主决策上做到自明、自省、自律,真正遵守民主决策的各项程序和原则,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

二、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是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水平的关键。邓小平同志讲“制度带有根本性”。科学、规范的决策过程要靠制度去落实。根据党的执政地位和党内民主决策的特点要求,应该建立健全四项机制。

1、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机制。正确的决策来源于对客观情况的真实了解。因此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从群众中获取信息。使我们的决策始终代表群众的利益。近年来,我们霍州市委主要采取了以下三条措施,收到了好的效果。一是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组织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通过他们经常了解和掌握广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市委在重大决策前都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二是建立市政府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和信访包案制度以 及群众投诉限期解决制度,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三是建立联系点制度,班子成员每人包一个乡镇、一个企业,每年深入基层不少于两个月。这些都加深了党同群众的联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同时为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收集了真实、可靠的信息。

2、建立健全决策咨询论证机制。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要对决策进行咨询论证,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步骤。一是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充分发挥具有专业背景的咨询科研机构、专家学者、法律顾问和科技部门在决策中的作用,坚持一切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约束的范围内进行,每项决策都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二是建立多种方案比较制度,尤其对一些重大决策,应当提出多个决策方案,对不同方案的利弊进行论证;三是建立决策方案公示制度,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今年年初,我市在霍东大道、中镇广场、北山公园建设及霍州署衙修缮等重点工程规划设计中都严格按照专家论证、方案比较、结果公示的要求进行,社会反映良好。

3、建立健全决策讨论决定机制。这是党内集体领导的具体体现。一是要做好决策的准备工作。在讨论决定前,要把经过咨询论证的预选方案的详细材料提前送到参会人员,确保与会人员有足够的时间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充分讨论;二是要改进决策的表决方式。根据表决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表决方式。如在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重大问题上,除表示“同意”、“不同意”外,还应说明理由,在干部人事问题上,可采用无记名投票的表决方式等等;三是要建立讨论决定情况记录备案制度。如实记录各种意见和主要理由,对于表决的结果应有严格的统计,并将表决结果和表决方式记录在案。

4、建立健全决策议事规则。决策过程是一个严密的过程,为了体现规律性,避免随意性,应把决策机构、议事范围、议事原则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就地方党委而言,常委会和全委会是集体领导决策的两种基本形式。全委会主要负责本地区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如重大改革措施出台、中长期远景规划、重大建设项目等,全委会每年至少召开再次,会议必须有三分之二的委员参加,讨论的具体议题由常委会确定;常委会决策范围主要包括:一是常规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如职权范围内领导干部的任免、各条战线的重大总署;二是协调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如四套班子和各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工作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决策;三是随机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四是执行性重大问题的决策。对上级党组织下达的指示、决议、决定和党代会、全委会的决议,常委会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贯彻落实的决定。常委会原则上每年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在党内会议上,要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按照多数人的意见形成决策。

三、加大监督制约力度是提高党内民主决策水平的保证。目前在党内民主决策上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决策者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监督机制不健全,决策失误很难追究责任,名为集体决策、集体负责,实为有人决策、无人负责,形成了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的“三拍”现象。因此,加强监督制约是落实集体决策的根本保证。

1、切实加强监督。要保证领导集体议事和决策规划的顺利进行,作出的决策科学民主,必须加强监督。一要健全社会网络监督。要充分发挥各种组织和社会团体作用,建立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纪检检察部门的党纪政纪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各界群众的社会监督,形成多层次、主体化的监督机制,把监督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为提高监督质量,还应在各条战线的基层干部和老干部中聘请监督员,对决策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要扩大群众监督。要把领导集体议事的重大问题范围、形式、程序、决策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重大问题决策要让群众知情,把群众监督从抽象监督变为具体监督,如果有哪个重大问题没有实行集体议事和决策,群众就可以质疑,或者向上级部门反映,使群众监督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督促领导集体严格按规定程序决策。干部选任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群众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在干部的选任决策上,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的原则、条件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个别酝酿、讨论决定的任用程序办事,将决策的形式、范围和结果及时向群众公开,特别是严格实行了任前公示制,扩大了群众监督的范围,社会反响良好。同时加大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力度,形成了较好的用人机制和风气;三要完善班子内部监督。班子成员对每一道议事程序的要求不清楚,对所议的事项情况了解不透,议事时就只能被动地例行公事,无法有效地行使作为集体领导一员的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完善班子内部监督关键是要做到两个公开。即议事程序和议事材料要向班子成员公开。这样,决策一旦违规,班子成员可以提出反对意见,反对也才有制度依据,在具体的某一决策中才能比较优劣、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讨论问题,对解决问题的方案作出主动抉择,集体议事的机制才能达到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四要强化上级监督。上级领导的监督是权威性的监督,监督的重点是集体议事和决策程序的执行情况。上级一旦发现下级重大问题不按规定集体议事和会议表决就做出决定的,要立即纠正。通过上级部门的 权力监督,能促使基层领导集体的决策权力运行纳入程序规范的轨道。

2、严格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既是决策程序的应有之义,更是制约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制约手段,在民主决策过程中,除了需要对决策前,决策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对决策后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制约,对于在执行过程中暴露出问题的决策及时纠错改正,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为此,可以建立对执行情况的跟踪和反馈制度,实行执行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社会评价制度,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决策成效的根本标准;要明确班子成员决策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责任主体包括个人和集体,应追究责任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程序的责任、违反规定特别是不按规定的标准和条件任意操作的责任、隐瞒和歪曲事实真相的责任、滥用权力的责任等。要从制度上明确责任失误、执行失误的界限,细化责任认定,明确责任划分,严格处罚标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优胜劣汰。要通过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促进党内民主决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从党员权利思考党内民主 篇7

1、现金补贴型。调查中发现,这种有偿化学习类型主要出现在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区*村共有51名党员,该村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要给每位党员发10元的误工费,51名党员共计510元。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这样的集中学习每年至少组织6次,村里每年付给党员的学习误工费就达3100元左右。同样的情况也在*乡出现,该村现有党员54名,村里发给党员的学习误工费是每名党员每次学习20元,以前该村每年组织党员集中学习5次,这样发给党员学习的误工费达5400元。但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开展以来,该村建成了远教终端接收站点,根据上级有关精神,该村每月至少要组织党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这样算来,该村一年付给党员的学习误工费就高达12900元。这两村都是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对这些党员学习误工费虽然能够承受,但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2、会餐补偿型。据调查,部分经济基础弱的村在没有能力付给党员学习现金补贴的情况下,采取了党员会餐的形式对党员参加学习进行补偿。*区河伏镇南湖村几乎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但该村还是对49名党员集中学习采取会餐补偿,每次学习后村里都要请党员吃餐饭,这样每次学习后要花掉600多元。临近*村在负债20 多万元的情况下,每年花在党员学习后会餐上的费用就达3000多元。有的村在党员会餐的同时还要给每名党员发一包价格在8元左右的香烟,这样一来,每次党员学习的费用实际上也达了800-900元。

3、债务抵还型。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村采取了党员学习误工费抵还债务的做法。*区*乡集体经济薄弱,为了吸引党员参加集中学习,该村采取党员学习误工费抵还党员应缴的电费、排渍费的办法来对党员参加学习进行补偿,每次学习后,村里都要给每位党员开出一张10元钱的白条,到年底时,党员就拿出这些白条抵交应缴村里的电费、水费。党员参加党内学习实行有偿化以来,部分经济基础较薄弱的村为减轻经济负担,尽量的减少学习次数,使得党内正常的组织生活得不到保障。由于党员党内学习有偿化由来以久,已经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些村反映,现在不给报酬就很难把党员组织起来参加学习,甚至是组织党员开会也要给予一定的报酬。特别是部分城郊村,很多党员都在城市里务工,他们认为参加学习就耽误了他们挣钱。因此,他们都不愿意放下进城挣钱的机会来参加学习,使得这部分党员参加党内学习成为了一个空白点。农村党员学习有偿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党性退化,功利思想增强的表现,如任其发展必将影响农村党员队伍素质的提高,势必导致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弱化,必须使其得到很好的解决。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农村党员党内学习有偿化现象的出现,我们又应该怎样解决呢?

二、引起农村党员党内学习有偿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1、认识误区。党章规定,党员参加党内学习既是党员的权利也是党员的义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为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错误的将党员的先进性等同于党员的优越感,过分的通过让党员体会到优越感来争取党员对村支两委工作的支持。为了增强党员的优越感,村级组织采取了给予党员学习一定的物质补偿的办法。部分党员认为,党员要有别于一般的群众,首先要得到组织上的关怀,错误的把组织的关怀认为是物质上的给予。

2、感情因素。在调查中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反映,对党员参加党内学习给予一定的报酬也是出于感情的考虑,体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特别是部分年老体弱的党员,参加一次党内学习不容易,给予一定的报酬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有些基层党组织为了在党员心中树立威信,更是把党员党内学习有偿化作为重要的法宝。

3、攀比心理。看到一些村对党员学习给予了报酬,个别村的党员由于攀比心理也要求本村效仿。党员们纷纷给村支两委提意见,要求给予一定的学习误工费。这样一来,出现了不给报酬党员就以种种理由不参加学习的情况,最后村里只好效仿其他村的做法,给予党员一定的学习误工费。

三、对解决农村党员党内学习有偿化问题的几点想法

1、加强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党员参加党内学习的自觉性。加强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使他们认识到参加党内学习既是党员的权利也是义务,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党员参加党内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党员的光荣感。党员的光荣感应该来自于为人民服务而得到群众的赞扬和认可。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开展参观革命根据地、组织专家讲课、比贡献比技能等活动,树立党员模范带头,无私奉献的形象,得到群众的认可,使得农村出现群众看党员,党员为群众的局面,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增强党员的光荣感。

3、大力宣传农村优秀党员,营造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树立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典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对这些先进典型,要重点宣传他们无私奉献、不断进去,带领群众致富小康的感人事迹,通过对这些典型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村党员积极向先进看齐,出现勇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温馨励志语句下一篇: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十大富豪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