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以内教案(精选12篇)
科学——数学 活动目标
1、尝试在购物过程中较熟练进行10以内数的加法运算,学习用数卡组合成加法算式的方式记录自己购买商品的过程。
2、引导幼儿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喜爱数学活动。
3、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推理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活动准备
1.制作课件《宝宝超市》,内容是若干标有1——9元价格的多种玩具。
2.1— —10的数卡,幼儿人手一份记录卡。3.《幼儿用书》大班下1第31页。活动过程
1.游戏“凑数”,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1)教师出示数卡表示总数,教师报出一部分数,请幼儿说出另一部分数,要求两数合起来是卡片上的总数。
(2)运用小组、个别等形式开展游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2.出示课件《宝宝超市》,学习十以内的加法。(1)引导幼儿观察货物架,知道货物架上的数字含义。(2)教师示范购物过程。
(3)教师提出购物要求:每人购买两种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卡粘贴在记录卡上,算算自己花了多少钱。幼儿可进行两次购物活动。
(4)展示自己的购物记录,并讲解。3.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操作练习《小伞兵》。
(1)教师讲解操作要求。小伞兵要请小朋友帮助他们找自己的营地,每一个小伞兵的伞上都有一道算试题,只要算出伞上的算试题,把它跟下面的答案连起来,他们就找到自己的营地了,请小朋友快去帮助小伞兵吧!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科学活动——数学《十以内的加法二》说课稿 金河镇中心幼儿园 汤玲萍
一、说教材
大班下学期的幼儿已有了较好的活动常规,幼儿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新的内容,接受新的知识,也愿意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因此我设计活动时尽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数学是一种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幼儿在面对算式时往往感到枯燥、无趣,所以在教学时我以实物为教具,以“宝宝超市”这个情境为媒介,将数学与幼儿你的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运用教具演示直观的让幼儿理解,再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使幼儿能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本次活动是在幼儿已经掌握十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并且学习了十以内数的加法过程,主要引导快速、准确计算十以内数的加法,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
说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游戏和生活中某些简单有趣的问题。”根据《纲要》的要求和本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尝试在购物过程中较熟练进行10以内书的加法运算,学习用数卡组合成加法算式的方式记录自己购买商品的过程。
2、引导幼儿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喜爱数学活动。
3、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推理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说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重点是让幼儿学会10以内数的加法,为此我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在超市购买玩具的情境。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加法知识的迁移,如何让幼儿把我们“10以内数的加法
(一)”中单纯的加法算式与本次活动中玩具的价格产生连接,并且用加法解决“幼儿买了两件东西,共花了多少钱?”这一实际问题。
说准备: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到生活,服务于生活。对于幼儿来说,生硬的一个个数字,远远没有一个个吃穿住行用的实体和一段有趣的生活经历来的更生动,更鲜活,为此我准备了大量的实物教学具:
1、购物篮,多种玩具(标有1-9数字价格),记录卡,数字卡片。
2、ppt《宝宝超市》。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上,我采用了师幼互动、小组合作的方式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然后,用直观演示法和幼儿动手操作法,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加法。我还通过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观察超市物品下面的标签,把活动中的数字和超市物品的价格联系起来,最后,让幼儿自己尝试以数学方法为工具,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巩固知识。
三、说学法:
1、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知道了玩具商数字的意义。
2、尝试活动法:要让幼儿充分的活动起来,尝试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使幼儿极为感兴趣的。幼儿在活动中,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探索。
3、语言表达法:语言表达式最为直接的一种学习方法,本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用语言表达,通过说,他们向同伴、向老师表达了他们的所思所想,也向科学的大门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四、说过程:
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通过互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小朋友,我出6,6可以分成1和几?” “老师告诉你,6可以分成1和5”。
导入部分,利用谈话,将活动引到今天的情境“超市”当中。“老师发现,有个小朋友有一个特别好玩的玩具,我来问一问他,这个好玩的玩具是在哪买的?”
“哦,原来是在超市买的,小朋友去过超市吗?超市有哪些东西?” 通过回答问题,幼儿的思维已经进入好玩的“超市”中。“今天,老师带你们逛超市好吗?”
用ppt展示超市,直观演示集中物品,并读出标签上的价格,教师提出购物要求,并演示购物过程和数卡粘贴过程。
操作过程,幼儿开始购物活动,并将算式粘贴在记录卡上,教师指导幼儿完整的说出购物过程。
随后,幼儿在幼儿用书上完成《小伞兵》,进一步巩固知识。
五、说反思:
本次活动我通过让幼儿在“超市购物”这一情境活动理解了数字表示价格,通过老师的购物演示,用加法算出花了多少钱,进一步巩固加法的计算,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基本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但是,采用了玩具作为教具,没有考虑到玩具对强大幼儿的吸引力,使一部分孩子在“购物过程”中过于关注玩具本身,而忘了活动本身,玩具出现了“喧宾夺主”的效果。而且,在复习过程中好多孩子对数的分解和组成还不是很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有针对性的给孩子以指导。
活动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 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顺序。
2.通过实践活动, 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和数的加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活动准备:课件、头饰、算式卡片、乒乓球、篮子。
活动设计:
一、读诗歌, 揭课题
同学们, 在语文课上, 我们学过一首诗, 我们一起读一读。 (课件出示诗歌)
一去二三里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在这首诗里有哪些数字呀?
今天我们上一节有关数字的活动课。 (板书揭题)
二、创情境, 猜数字
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漂亮的画面啊! (课件演示古诗画面, 吸引学生兴趣)
同学们, 我们也来参观游玩吧!请看这边, 灯笼上的图案, 美丽吗?
再仔细看一看, 这个图案像我们学过的数字几呀? (5)
1. 课件继续出示数字图片2、1、6、9、7、3、4、8, 请学生猜数字, 老师把数字写在黑板上, 围成一个圆形。
1的前面留出一个位置, 请学生猜:这里可以写几呀?
2. 同学们真了不起, 发现了这么多数, 请你按顺序把这些数字读一读。
(1) 你是按照从什么到什么的顺序来读的? (从小到大)
(2) 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来读? (从大到小, 也就是倒着来)
3. 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数字, 请试一试用其中一个说一句话, 例, 我今年7岁了。学生说完后老师进一步课件演示下图, 加深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4. 这些数字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可大了, 你能告诉大家, 在哪些地方见过数字吗?
1.个别学生提问
2.实际显示:手机上有数字, 校章上有数字, 介绍下图中路标和温度计的数字。
小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原来生活中暗藏着许多数学知识。
三、模拟情境, 排位置
你看, 谁也来了?
课件:远处驶来一辆火车, 小动物坐火车来了, 写上“小动物坐车参观”。
1. 原来小动物也坐火车来参观, 快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从前往后数, 谁坐在第一车厢?小猪在第几车厢?
2. 你喜欢哪只小动物?它坐在第几车厢? (根据学生不同的解答, 分别说出每只动物坐在第几车厢)
3. 你能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你的座位从前面数是第几个?从后面数是第几个吗?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老师个别抽查, 检查效果)
4. 老师说出第几个, 请你们猜出是谁?第二组从后面数第4个同学, 请猜猜是谁?请第一组从后面数3个同学站起来。
四、玩游戏, 找朋友
课件播放歌曲《找朋友》, 同学们, 这首歌会唱吗?我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谁愿意来参加吗?
1. 准备一些写有数字的头饰:1、2、3、4、5、6、7、8、9、5、4
操作方法:请10个学生到讲台前, 戴上头饰, 围成圆圈, 一边歌唱《找朋友》这首歌, 一边围成一圈, 唱歌结束, 哪两个数能组成10, 那两个同学站在一起。全班检查改正:2和8组成10, 7和3组成10……
2.“师生拍掌”游戏, 复习9的组成
老师拍的下数和学生拍的下数合起来是9, 如老师说:“我拍6, 1、2、3、4、5、6”, 学生回答说:“我拍3, 1、2、3”, 师生一起念“6和3组成9”。
3. 学生同桌合作, “生生拍掌”游戏, 复习8的组成
4. 复习7的组成
老师手里拿着一些糖, 请学生猜:同学们, 你猜老师手里有几块糖?把7块糖放在2只手里, 猜猜看, 每只手里拿几块糖?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投影其中一种答案2和5) , 其他同学猜得也有道理 (3和4、1和6)
5. 操作活动:拿出8块糖, 排成两行, 第一行排3颗, 第二行排5颗, 提出问题, “怎样能使这两行糖果同样多?”
让学生动手操作,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 寻找多种答案。
五、动手操作, 找答案
在游玩中学习多开心呀!不知不觉天黑了,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 但是它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多着急呀, 同学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1. 大家看, 这就是小动物们的家 (把画好的小房子贴在黑板上, 小房子上分别标有6、8、4、9) , 每个小动物身上都有密码, 只要把这些密码算出来, 就能把它们安全送回家了, 请把手上的算式算出来, 用彩色笔写好得数, 请算得最快的一组送小动物回家。 (把算式上课前发给学生, 其中有几道算式的得数不等于小房子上的数, 这样就有小动物找不到家, 例如, 5-2=8+2=
2. 请算得最快的一个小组到黑板前贴算式卡片, 学生把算式卡片贴在小动物的房子上, 表示把小动物送到家。
3.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当小老师判断, 比如改到得数是6的算式, 请手中拿有得数是6的算式的同学站起来, 老师检查对错。
4. 谁拿的算式得数是不同的?请这些学生说一说不贴卡片的理由。
六、投掷游戏, 比较大小
1. 全班分为两个大组, 每个大组推选一名同学为代表进行投掷, 同组的同学为他加油, 同时参与记录并统计投进个数的过程。操作:学生代表到讲台前, 每个学生有10次投掷机会, 全班学生看着投掷, 记录投进的个数。
2. 引导学生对照投进个数进行比较, 用“谁比谁多投进几个, 谁比谁少投进几个”各说一句话, 思考:9比6多 () , 6比9少 ()
七、生活应用
1.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剩几个苹果?)
2. 根据问题, 列出算式。
八、总结, 同味延伸
1. 运用这节课的知识说说 ( ) + ( ) =8, 能说几个就说几个数。
2. 今天同学们学习都很积极, 老师再介绍一首有关数字的诗歌, 齐读诗歌。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一片一片又一片, 二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香山红叶红满天。
板书设计:
游戏目的:
通过听同伴口令“第几个蹲”,熟练掌握自己在队列中的序位。
游戏玩法:
4位小朋友朝同一方向站立成排,确定起点后开始报数,明确自己是第几位。然后由4位小朋友中的任意一位开始游戏,也可由“黑白配”确定第一位游戏者。游戏开始后,由被选中的那位小朋友先双手围报“萝卜”,并依据自己的站位说:“第五个蹲,第五个蹲,第五个蹲好第二个蹲。”第二个小朋友听到了,赶紧接,“第二个蹲,第二个蹲,第二个蹲好……”他想挑第几个都行,游戏依次进行。
游戏规则:
1.孩子在游戏中若没及时接上,需同伴提醒的,就当众学小动物叫,自己是第几位的,就学叫几声。
2.游戏进行中,可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幼儿在队列中的位置,重新进行游戏。
3.也可根据幼儿对已有序数的掌握程度,酌情增加人数。
游戏二:“摸人”
游戏目的:
通过游戏,学习从不同方向、排位确定被摸人在队伍中的序位,巩固1-10的序数。
游戏玩法:
此游戏分三个层次:首先请10名孩子站成一排,由幼儿确定摸谁,教师默数后确定其位置,上前摸此幼儿,让幼儿猜老师是如何“一摸就准”的。谜底揭示后,请幼儿尝试摸人。
第二个层次是请两名孩子同时摸人,先确定其中被摸的一人,明确其是从哪边数起的“第几个”,然后找到从相反方向数起的“第几个”,由两个小朋友蒙上眼睛后同时摸,看谁摸得又对又快。
第三个层次是请20名幼儿分站两排,先确定第一个被摸的小朋友的位置,在从前往后数或从后往前数的第几排、从左或从右数的第几个,然后再根据这个孩子的位置,找到另一排中相对位置的孩子,请其举手示意,集体说出他的具体序位。然后由两名孩子同时蒙眼摸人,看谁先摸到。
游戏规则:
1.在游戏的第一层次,尽量排除被摸幼儿显著的特征干扰,如梳小辫的、穿裙子等,让幼儿快速寻找到教师一摸就准的“窍门”,如若幼儿认为是上述原因所致,教师也可尝试多摸几人。
2.在游戏的第二层次,一定要说清楚某某小朋友在队伍从左(从右)数起的第几个,在明确了各自要摸的小朋友的具体序位后,由两名幼儿从各自队伍的一头(从左或从右)同时蒙眼摸人,以求比赛的相对公平。
3.在游戏的第三层次,两名蒙眼摸人的孩子要说出“我摸的某某小朋友在从前往后(从后往前)数第几排、从左往右(从右往左)数的第几个”后,才能开始摸,站立位分别位于自己对应一排的同一侧,以求比赛的公平。
教学内容:24页例1--例3,课堂活动1,练习三
教学目的:1、对6--10没的感性认识
2、培养良好习惯
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1、8的书写
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有谁知道现在是什馍季节?
下面来看图,你说是什麽季节?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麽?
老师板书:6、7、8、9、10
2、教学例2
(1)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
(2)学生上台摆
3、教学例3
(1)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2)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麽?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3)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4)书写
老师示范
学生书空
在书上写
二、课堂活动
1、引导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思后在完成
2、根据方格图写10的组成和分解
三、课堂练习
32页2、4
课后记: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25--26页例4,例5,课堂活动2、3、4、5、练习三1、3
教学目的:1、初步感受几个和第几个。
3、能正确在直尺上,数轴上按顺序填数
4、能实际应用
教学重难点: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春天到了,森林的小动物门在开运动会,下面就请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谁?他们在比赛什麽?谁跑在最前面?出示图
2、学生看图说,并且把结果填在书上
3、全班依次说第一是、、、、、、、、、
4、教学例5
(1)0在直尺上表示什麽?
(2)请你把直尺上的数填完
(3)顺数0--10
倒数10--0
(4)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你发现了什麽?
(5)老师指任意一个数,学生说他的位置
二、课堂活动
1、26页2
依次连线,完成后,观察,你发现了什麽?
2、27页4
学生独立完成
3、27页5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麽?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
为什麽倒数?
三、课堂活动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2、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数的现象,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熊猫头饰(一个)、记录表(一张)。
2、幼儿用:
幼儿收集的水桶、鼓、盆子、盘子、扇子、伞、帽子、轮胎(若干)(上面装饰各种图案环形排列)。
3、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彩色笔、贴纸。
第二组:提供杯垫、铃鼓、脸盆、圈圈等;记录纸、铅笔。
4、记录板、记录表、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熊猫开超市引入,带领幼儿参观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有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鼓励幼儿小声互相交流。
二、集中:
1、提问:你看见了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
2、请一些小朋友说一说、数一数。
3、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数呢?
三、请幼儿探索数数的不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
1、提问: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不会漏数?重复数?(请个别幼儿上台数)
2、小结: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分类数;避免漏数、重复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五、请幼儿再次探索,并将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点数环形物品上的.图案,将数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鼓励幼儿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六、活动延伸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根据纸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贴)相应的图案。
第二组:统计其它物品上的数
一、复习10以内的数:
1、拍手说数: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拍手说数的游戏。老师说几,你们就拍几。
二、情境导入
动物园要召开运动会,有很多小动物都报了名,我们来一起看一看、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呢?
2、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
音:鸡、马、狗、羊、鸟、猫、猪、课件出示。师:谁来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
三、出示课件,学习单双数。
1、出示背景(动物运动会)
2、依次出示大象,兔,马,羊,猴,狗课件,幼儿集体说出名称。
提问,“我们来看一看,它们分别有几只,用数字几来表示?”
3、幼儿个别回答出,象用数字“1”,兔“2”,马“3”,羊“4”,猴“5”,狗“6”,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课件。
师“动物们都到齐了,运动会就要开始了,运动会有一个两个好朋友一起参加的项目,我们来看哪种小动物可以参加这个项目。”
三、小牛没有牛朋友,很遗憾,不能参加这个项目。
“小兔子呢?有没有好朋友?”(有)教师演示课件,兔子可以参加这个项目吗?(可以)
“再来看一看马可以参加吗?”演示课件,剩下一匹马,(不可以参加)。它们不愿意把一匹马留下,所以决定不参加这个项目,去参加别的项目。
那么羊可以参加吗?演示课件,(可以)参加。
那猴子呢?演示课件,不可以参加。
那狗可以参加吗?可以
提问:“那么,哪些动物可以参加这个项目呢?”
小结:
1、象,马,猴不能两个两个都找到朋友,所以不能参加这个项目,也就是说数量是1,3,5、7、9的小动物不可以参加。
2、兔子,羊,狗都能两个两个找到好朋友可以参加这个项目,也就是数量是2,4,6、8、10的小动物可以参加。
3、就像1,3,57、9这样的数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单数,就像2,4,6、8、10这样的数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双数。
四、出示课件,请幼儿复述一次。
五、幼儿操作,巩固单双数。
老师知道小朋友们也想来试一试,现在请你们找开数学书第一5页,是单数的东西涂上颜色,是双数就不用涂。
六、我们来将双数的小动物送上汽车去参加运动会吧,谁先坐好,就请谁的小动物先上车。
单个幼儿来上车,提问汽车上的单双数。
七、我们一起开车去送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吧,路上找一找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
师:找一找,这里面最大的数是几?10。对了,单数和双数有很多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的是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师:那你们能不能在自己身上找出单数和双数的东西呢?能不能从身边、从周围找出单双数的物体呢?
四、游戏巩固:
1、拍手跺脚: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拍手跺脚的游戏。老师出一个数,如果是单数就跺脚,是双数就拍手。
4、找朋友: 师:请单数和单数的小朋友、双数和双数的小朋友两个两个手牵手,排好队伍走出教室。
五、小结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的意义.
2.认识“+、=”以及它们的书写方法,会读写加法算式.
3.初步渗透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小猴子听说同学们都很有本领,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怕不怕?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给我们出了什么样的题目.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看图说出:左边有几个小跳棋,右边有几个小跳棋,一共有几个小跳棋?
生:左边有1个小跳棋,右边有1个小跳棋,一共有2个小跳棋.
问:也就是几和几组成几?
生:也就是1和1组成2.
(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问:你能看图直接说出是几和几组成几吗?
学生看图回答.
问:这幅图呢?(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看!小猴子拿着桃子来奖励你们了(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问:小猴子左手拿了几个桃子?右手呢?合并起来一共是几个?
师:把小猴子左手的1个桃子和右手的1个桃子合并在一起((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两个数加起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加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学习新知
1.建立加法概念
师:要做加法,我们首先就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就叫加号,你们看,这就是加号(出示“+”),加号表示“合并起来”的意思.
师:要把小猴子左手的1个桃子和右手的1个桃子合并起来,写成加法算式是:1+1
问:1和1合并起来是多少?
生:是2.
师:所以1加1就等于2(板书=2),“=”叫等号,2是1和1合并起来的得数.这个算式读作:1加1等于2.
学生练习读算式.
问:谁能结合这幅图说一说“1+1=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表示把左手的1个桃子和右手的1个桃子合并起来,一共是2个桃子.
2.进一步认识加法含义
(1)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问:有几个小朋友做游戏?又跑来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用加法?谁会列式?(板书:2+1=3)
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继续演示动画“加法的初步认识”
师:请你试着用三句话说出图意.
生:有1只小猫在玩球,又跑来2只,一共有几只小猫?
问:求“一共有几只小猫”应该怎么想?
学生互相说一说,然后列式解答.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摆一摆、说一说
让学生摆圆片:左边摆1个圆片,右边摆2个圆片,把这两部分合并起来一共是3个圆片,1+2=3.
4.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加法要根据什么算出得数?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巩固练习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解答。
2.看算式,先用学具摆一摆,然后再写得数.
1+1= 2+1= 1+2=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字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两次一共剥了几粒豆,将两次剥的豆放在一起是多少粒?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在记录单上写上数字。
2、介绍记录单,请幼儿说说记录单的每一个格子里写什么?
3、讲解操作要求: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交流评价,纠错。
四、拓展
蔬菜批发市场需要一些豆子,我们把豆子装到袋里去送到批发市场吧。(幼儿根据豆子的数量送到“老板”那里。)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刚开始,我用了分礼物导入,先让幼儿对1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方法还不错,幼儿都能跟上我的节奏。接下来我出示了事先准备的小圆点,让幼儿玩击鼓游戏,幼儿也基本上都能击正确。并且,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见得幼儿对看图片数圆点还是感兴趣的。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意义,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复习巩固对1-10序数的认识。
3、培养小朋友的判断、分析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1-10面小红旗、数字卡片各一套,1-10的圆点卡片一套(圆点均匀两两排列)。
2、学具:1-10的数字卡片各一套,小事子各10颗。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小红旗任意几面,小朋友很快说出其数量。
2、教师出示任意数字卡片,小朋友能击出相应次数的掌声。
3、教师出示任意一圆点卡片,教师能踏出相应次数的脚步声。
二、学习区分单、双数。
1、用磁性小棋子在黑板上贴出六行棋子,分别贴出1个、2个、3个、4个、5个、6个,启发小朋友说出各行棋子的数量,并请一名小朋友在各行的下面写出相应的数字。
2、(1)师问:“小朋友们,想一想,怎样把各行的棋子两两排队?谁能上来演示一下?”
(2)引导小朋友观察并说出:“哪些数两两排队后剩下一个?哪些数两两排队后没有剩余?”
小结:两两排队后,有一个单独的,表示这些棋子数量的数叫单数。两两排队后,没有剩下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
3、全体小朋友操作小石子。
教师分别报出7、8、9、10这几个数,小朋友按每次所报的数取出相应数量的小石子,然后进行两两排队。引导小朋友说出7、8、9、10是单数还是双数。
4、出示1-10的圆点卡片,按顺序排列。
引导小朋友观察、分析、讨论说说10以内数中哪些是单数,哪些是双数。
三、练习区分单、双数。
1、小朋友操作1-10的数字卡,按单数、双数分成两组,比比看谁分得快。
2、教师指出(或说出)任一数,小朋友口头回答是单数还是双数。
3、教师报单、双数,小朋友举出任一单(双)数的数字卡。
4、玩“抱单躲双”的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小朋友判断该数为单数或双数。是单数则双手遮住脸部,头自然下垂作躲避状;是双数则双手在胸前抱住。
四、指导小朋友做教材第一页练习。
1、先数一数每幅图中的物体由多少个,然后在空格里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
2、观察图形的数量,是单数的画上“ⅹ”,是双数的画上“√”。
五、欣赏数字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游。
“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
“5”像称钩称东西,“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道。
“9”像勺子能盛饭,“10”像鸡蛋做蛋糕。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教幼儿不受物体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10以内数量,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对应方法观察物体数量的差异。
活动准备:
教具:大图一(大小碗各10个)
大图二(用各种图形拼成的一副画,每种图形的数量在10以内)
学具:作业纸人手一份(大小不同,数量不同的三排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一)比较两排大小不同的碗的多少
1(出示大图一)比较两排碗,小的10个在上面,大的10个在下面,不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
2、图上有什么?就这样看,你觉得哪一排的碗更多?
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觉得大碗多?到底谁多谁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怎样摆放才能一眼就看出两排碗谁多谁少?
二)比较图形的多少
1、(出示图二)图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哪种形状图形多,哪种形状图形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启发幼儿运用点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3、点数出来的结果我们可以怎样来记录。请个别幼儿操作,复习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
1、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这样的一张作业纸,作业纸上画了三排圆点。要请你们给点子数量最多的那一排打勾。
2、小朋友想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一排子的数量最多呢?
让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3、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这样一眼就能看出那一排点子的数量最多。
但作业纸上的`点子是画上去的,不可以移动,还有什么方法呢?
用点数的方法。
那这里有三排点子,你怎样才能更好地记住数过的那一排点子的数量呢?
小结:可以用排除法,数出了一排点子的数量就记住这一排有几个点子,然后数第二排点子的数量,如果第二排的点子数量比第一排多,那就只要记第二排点子的数量了,如果还是第一排的点子数量更多,就还是记住它的数量,再去数第三排点子的数量进行比较。
4、请小朋友用最快的方法去做,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5、提出作业要求:做作业的时候应该认真思考,做完了检查一遍。也要注意写字的坐姿。
6、幼儿作业。
1.能用肢体动作表现节奏。
2.学习为歌曲《十个印第安人》伴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CD、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印第安人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境感应
1.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到野人部落去玩,部落的酋长专门派人和我们玩,我们一起听听是谁?(放音乐CD)
二、看图识谱
1.师:印第安人想考考我们,让我们拍一拍图上的节奏,我们一起看一看。
2.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拍打肢体的方法拍出节奏。
3.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完整地拍出歌曲的节奏。
三、乐器演奏
1.师:现在该用我们的小乐器为歌曲伴奏了,请你们拿起乐器试一试。
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幼儿的演奏姿势。
2.幼儿看图谱演奏乐器,教师纠正幼儿的错误。
四、听音合奏
1.戴上印第安人头饰听音乐演奏。
师:让我们也来做印第安人,请小朋友轻轻地戴上头饰,听音乐一起演奏。
2.收拾整理乐器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10以内教案】推荐阅读:
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序数》及教学反思10-05
一年级数学教案1:《10以内数的认识》11-13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及教学反思10-06
大班数学教案《小小外卖员10以内的序数》及教学反思01-18
以内退位减法教案07-04
20以内进位加法教案01-09
10以内加减法01-11
认识5以内序数的教案09-20
一年级10以内口算题12-03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