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2025-03-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共8篇)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1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公告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决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六十日内提起行政复议,也可以自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公众反馈意见的联系方式: 电话:0595-85659731 地址:晋江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环保窗口 邮编:362200 项目一: 晋环保函„2017‟54号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复晋江市安海镇

桥山路(六角亭-南环路)市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

晋江市安海镇人民政府:

你单位报送的由福建省环境保护股份公司编制的《晋江市安海镇桥山路(六角亭-南环路)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申请审批的报告收悉。评价单位按照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根据修编后的该项目报告书及专家复审意见,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结论、专家审查意见、晋江市城乡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晋规字第1020471号)、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文件《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晋江市安海镇桥山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复函》(晋发改审[2015]243号),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同意晋江市安海镇桥山路(六角亭-南环路)市政工程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道路的性质、规模、地点及内容进行项目建设。工程位于安海镇庄头村、桥头村,道路等级、长度、线路走向、方式以报告书核定为准。经批复后的报告书作为你单位本项目建设和日常环保管理工作的依据。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 [2012] 5号)要求,项目施工期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理,并形成环境监理报告,作为建设项目试运营和竣工环保验收的重要依据。

2、项目应落实施工方案的有关环保措施,施工噪声应严格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影响。

3、项目建设应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粉尘污染,对易产生扬尘(运送土石方和建筑材料的车辆、堆场等)的场点应采取覆盖等有效的防尘措施,并符合HJ/T393-2007《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避免洒落物引起的二次扬尘污染等问题产生,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4、施工现场的垃圾应及时清理,定点堆放;生活垃圾及固体废物应充分回收综合利用,及时妥善处置,不得任意排放。

5、要做好项目工程区、临时堆土场的水土保持及植被、生态恢复、环境绿化工作,项目弃土、弃渣应及时处置,充分综合利用。

6、应按环评要求落实好噪声防治措施,以确保运营期声环境符合相应功能区划要求。

7、施工期施工废水应综合利用,不得外排。应采取措施保持施工区域生态水系及排水系统的通畅,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工程废料等随意抛入附近水体。

8、项目建设及运营应配套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减轻发生风险事故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施工期生活废水排放为短期行为,不单独分配排污量。

四、项目建设应根据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和我局的批复要求,严格执行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保“三同时”制度,切实投入资金,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我局申请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五、项目的报告书批复后,若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等拟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请晋江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安海中队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落实环保措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3月8日

抄送:本局污染防治科、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安海中队,福建省环境保护股份公司。项目二: 晋环保函„2017‟59号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复福建正麒高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高强低伸棉型短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

福建正麒高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由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编制的《福建正麒高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高强低伸棉型短纤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以下简称报告书)及要求审批的报告收悉。评价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根据修编后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专家复审意见,经我局局务会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结论、专家审查意见、晋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晋经信„2016‟75号、闽经信备„2016‟C05020号)意见,在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报告书及批复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从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同意福建正麒高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高强低伸棉型短纤项目在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锦兴工业园福建正麒高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南侧中部的部分场所经营,规模为年产20万吨熔体直纺高强低伸棉型短纤。厂区布局、产品方案、原辅材料来源、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等以报告书核定为准。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项目产品、生产工艺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生产中应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装置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选用技术工艺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并满足清洁生产要求。项目应严格按环评内容生产经营,若今后规划要求该项目搬迁,应服从规划要求,及时迁往适合的功能区内建设经营。若今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拟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项目各生产车间产生的工艺废气应收集经环保设施净化处理达标后有组织排放,并按规范设置排气筒,外排废气中乙醛、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二级标准,外排废气中乙二醇污染物参照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标准。

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乙醛等主要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无组织排放的乙二醇污染物参照执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标准。

3、项目依托原有热媒站2台导热油锅炉为聚酯工段和熔体保温工段供热,新增1台25t燃煤锅炉。导热油锅炉、燃煤锅炉应配套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烟囱高度不得低于45米,并且应高出周围半径200米距离内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导热油锅炉、燃煤锅炉外排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燃煤锅炉的限值标准。烟尘、SO2、NOx应安装在线监测并与环保部门联网。

4、项目应规范排污口建设。厂区内应采取雨污分流,项目生产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部分废水再经深度处理后回用于冷却系统补充水与水膜除尘用水等,回用水水质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循环冷却水标准,锅炉除尘脱硫废水应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得外排;部分废水与生活污水排往晋南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外排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厂区废水排放口应配套水量、COD、氨氮在线监测设施。

5、应加强危险废物的储存与转移管理,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妥善分类收集、储存,定期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贮存、收集、运输活动应符合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一般工业固废及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充分综合利用,及时妥善处置,不得随意排放,贮存场所应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符合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修改单要求。

6、项目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临沿海大通道一侧的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4类标准,其余侧厂界噪声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

7、项目应落实地下水防渗措施,按规范要求开展地下水防渗工作。在生产车间、原料储存、污水管道、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排水系统等有害物质可能渗漏的区域采取防渗措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巡查和维护,防止污染物跑、冒、滴、漏,按照分区防渗要求进行厂区防渗,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

8、项目生产及原辅料贮存应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建立健全的环境风险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可靠、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措施,编制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配套建设足够容量的事故应急池和足够的应急物资与装备。

9、建立环境管理及监测机构,配备监测仪器、按监测计划开展监测,开展环境监理工作;有效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10、你公司应积极配合国土、规划、镇政府等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及规划控制工作,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为聚酯车间外延200m、前纺车间外延50m范围内区域,在该区域内不得规划和建设居住区、医院、学校等大气敏感目标,不宜作为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建设基地。

11、项目建设应同时满足安全、消防等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

三、扩建后本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生产废水排放量≤3.33万t/a(100t/d)。

COD≤1.67t/a、NH3-N≤0.17t/a;SO2≤99.87t/a、NOx≤173.98t/a

本项目使用一期工程全部的腾出总量,并已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交易取得所需的SO2总量41.31t/a、NOx总量131.16t/a、COD总量1.67t/a、氨氮总量0.17t/a。

四、项目应根据报告书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和批复要求,做好各项生态防范、污染防治和常规监测工作,严格执行配套的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切实投入资金,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应按规定向我局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

请晋江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英林中队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落实环保措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3月13日

抄送:市国土局、规划局,英林镇政府,本局污染防治科、市环境保护应急中心、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英林中队,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项目三: 晋环保函„2017‟72号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复福建省晋江市晋亿鞋材有限公司年产PE发泡片材6000吨、EVA发泡片材3000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

福建省晋江市晋亿鞋材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由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编制的《福建省晋江市晋亿鞋材有限公司年产PE发泡片材6000吨、EVA发泡片材3000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版)(以下简称报告书)及要求审批的报告收悉。评价单位按照专家技术评审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根据修编后的报告书及专家复审意见,经我局局务会研究决定,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结论、专家审查意见、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福建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闽发改备[2016]C05766号)意见,在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的前提下,同意福建省晋江市晋亿鞋材有限公司年产PE发泡片材6000吨、EVA发泡片材3000吨项目在晋江经济开发区(新塘园)规划的工业用地内建设经营。项目生产规模:年产PE发泡片材6000吨、EVA发泡片材3000吨,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以报告书核定为准。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项目应严格按环评内容生产经营,若今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等拟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2、项目应严格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治理措施,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项目产品、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生产过程中应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量;选用技术工艺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3、项目共设置2台燃气蒸汽锅炉,锅炉大小分别为4t/h、2t/h,其中2t/h的锅炉作为备用锅炉。锅炉燃气外排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表2燃气锅炉标准,锅炉烟囱高度应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4.5的要求。

4、项目磨粉产生的颗粒物应经收集净化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颗粒物排放限值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327-1996)表2二级标准;密炼产生的颗粒物及发泡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应收集经净化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5标准,发泡工序产生的臭气浓度应经收集净化处理后通过排气筒高空排放,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标准;厨房油烟废气应通过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引至楼顶排放,外排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小型标准,排气筒高度应按规范设置。

项目发泡工序、配料、投料产生的无组织排放的颗粒物、非甲烷总烃等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7632-2011)表6标准,无组织排放的臭气浓度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新扩改建标准。

5、项目应规范排污口建设,经隔油池处理的厨房废水与生活污水一起处理达标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南港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项目外排废水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 B等级标准。

项目应按环评文件提出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落实地下水防渗措施,对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地下水防渗工作。

6、危险废物暂存场地地面应进行防腐、防渗处理,并满足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危险固废的鉴别、收集、贮运、处置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和标准,并依法送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理处置;

一般工业固废临时堆放场建设应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规定;生活垃圾应及时妥善处置。

7、项目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厂界噪声排放限值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

8、项目生产及原辅料贮存应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建立健全的环境风险管理机构和防范制度,建设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池,配置足够的应急物资与装备,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做好防范措施。同时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和监测计划。

9、你公司应积极配合国土、规划、经济开发区等相关部门做好项目周边土地利用及规划控制工作,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为油压车间、二次发泡车间外延50米范围内区域,在该区域内不得规划和建设居住区、医院、学校、食品加工等大气敏感目标,不宜作为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建设基地。

三、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SO2≤1.14吨/年、NOx≤4.58吨/年。

根据晋江市总量办核定(晋总量指标确认[2017]008号),总量指标来源于自身调剂。

四、你公司应根据报告书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和批复要求,做好各项生态防范、污染防治和常规监测工作,严格执行配套的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切实投入资金,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应按规定向我局申请办理竣工环保验收,环保设施经我局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营。

请晋江市环境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加强项目建设和日常环保监督管理。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3月22日

抄送:市国土局、规划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本局污染防治科、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浙江中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四: 晋环保函„2017‟94号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复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存储器生产线一厂一期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

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由北京国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写的《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存储器生产线一厂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及要求审批的报告收悉。评价单位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根据修编后的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专家复审意见,经我局局务会研究同意,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结论、专家复审意见、晋江市发展和改革局《福建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表》(闽发改备[2016]C05139号(变))、晋江市国土资源局建设用地预审意见书(预审编号:晋国土资审GY[2016]043号)、晋江市城乡规划局意见(晋规函[2016]46号)意见,在严格执行国家、省有关的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的前提下,同意福建省晋华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存储器生产线一厂一期项目在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生产经营,项目规模:加工12英寸存储器晶圆6万片/月,厂区布局、产品方案、原辅材料来源、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以报告书核定为准。经批复后的报告书作为你公司项目建设和日常环保管理工作的依据。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 [2012] 5号)要求,项目施工期要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环境监理,并形成环境监理报告,作为建设项目运营和竣工环保验收的重要依据。

2、项目应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必须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必须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项目产品、生产工艺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完善环境管理制度,生产中应推行清洁生产工艺,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装置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量,选用技术工艺成熟可靠的污染治理设施,确保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并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3、应按规范设置排气筒。项目各生产车间产生的酸性废气、碱性废气、酸/碱废气、有机废气、工艺尾气等废气污染源应收集经环保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排气筒排放,外排废气中氟化物、氯化氢、硫酸雾、氯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表2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排放限值中的二级标准”,外排废气中氨气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外排废气中VOCs参照天津市地方标准执行《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项目设置一台燃天然气锅炉,其外排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中表2燃气锅炉的限值标准;项目食堂油烟排放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的规定。

项目无组织排放的氯化氢、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标准。

4、厂区内应采取雨污分流,项目应针对各股生产废水水质情况,采取先分流处理部分特征污染物,再对各股废水进行统一处理的原则。含磷废水、含氟废水、含氨废水、含铜废水等含有特征污染物的生产废水应经过各自预处理设施处理后并进一步调整pH值至污水厂接管标准后,与制程废水、纯水制备反洗再生废水、纯水回收系统废水、酸碱废水、废气洗涤塔及POU装置洗涤塔无氟废水、各类冷却系统与净循环系统定期排水、锅炉排水等其它生产废水汇入全厂最末端废水中和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应经预处理后的汇入厂区废水总排放口。项目全厂废水在厂内预处理后,废水中各项污染因子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三级标准限值,其中氨氮、磷酸盐、总氮应符合园区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入站的水质设计要求,全厂废水在厂内预处理后应通过专用污水管道,排入园区配套的污水处理站再次预处理,再次预处理后废水中各项污染因子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B等级及南港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要求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排入南港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项目应规范排污口建设,厂区外排废水中流量、pH、COD、氨氮要实施在线监控并与我局联网。

5、项目应落实地下水防渗措施,按环评文件提出的地下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要求,对污染防治区域开展地下水防渗工作。项目应按照分区防渗要求进行厂区防渗,特殊污染防治区防渗分别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进行设置。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性能不应低于6.0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一般污染防治区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应低于1.5m厚、渗透系数为1.0×10-7cm/s的黏土层的防渗性能。加强日常管理、巡查和维护,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6、危险废物应按相关规定贮存、收集、处置,应加强危险废物的储存与转移管理,定期交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贮存、收集、运输活动应符合HJ2025-2012《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和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一般工业固废及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充分综合利用,及时妥善处置,不得随意排放,贮存场所应符合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及符合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36号修改单要求。

7、应采取有效消声减振降噪措施,营运期厂界噪声排放应符合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3类标准,即:昼间≤65dB;夜间≤55dB。工程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即:昼间≤70dB;夜间≤55dB。

8、项目生产及原辅料贮存应符合安全生产和环境风险防范要求,危险化学品应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要求进行管理。项目应建立健全的环境风险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环境应急预案并报相关职能部门备案,建设足够容积的事故应急池,配置足够的应急物资与装备,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采取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必须满足环境风险管控要求。

9、项目以化学品仓库3外延100m范围内区域,在以后的规划发展中,该范围内不得规划和建设居住区、医院、学校、食品加工等大气敏感目标,不宜作为无公害蔬菜、有机食品建设基地。你公司应及时向国土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单位报告,配合做好防护距离范围内用地的规划建设控制。并协助政府监督、控制防护距离内不准建设大气敏感目标。

10、落实生态防范及污染防治工作,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制度和监测计划,开展常规监测工作;运营期应按报告书的监测计划的内容定期开展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11、项目建设应同时满足安全、消防等相关部门的管理要求。

三、项目总量控制指标: 废水排放总量≤348.575万t/a。

CODCr≤174.29t/a、NH3-N≤17.43t/a、二氧化硫3.6 t/a、氮氧化物56.25 t/a。

根据晋江市环保局关于本项目总量指标确认意见(晋总量指标确认[2017]012号),项目新增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量指标需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

四、项目应根据报告书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和批复要求,做好各项生态防范、污染防治和常规监测工作,严格执行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切实投入资金,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若项目建设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使用的原辅材料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拟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重新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

请晋江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加强该项目日常环保监督管理。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3月29日

抄送:市发改局、国土局、规划局、安监局、经信局、市政园林局、罗山街道办事处、新塘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福建省集成电路产业园区建设筹备组、南港污水处理厂、本局污染防治科、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市环境保护应急中心、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北京国寰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五: 晋环保函„2017‟95号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批复晋江经济开发区新塘园纵三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函

晋江市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由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晋江经济开发区新塘园纵三路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以下简称报告书)及申请审批的报告收悉。评价单位按照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书进行补充修改,根据修编后的该项目报告书及专家复审意见,经我局局务会研究同意,批复如下:

一、根据报告书结论、专家审查意见、晋江市城乡规划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晋规字第1010670号),项目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前提下,同意晋江经济开发区新塘园纵三路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道路的性质、规模、地点及内容进行项目建设。工程位于新塘街道,道路等级、长度、线路走向、方式以报告书核定为准。经批复后的报告书作为你单位本项目建设和日常环保管理工作的依据。

二、项目建设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环办[2012]5号)要求,项目应开展环境监理,并形成环境监理报告,作为建设项目试运营和竣工环保验收的重要依据。

2、应按环评要求落实好噪声防治措施,以确保运营期声环境符合相应功能区划要求。加强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预留噪声污染防治资金,做好运营期道路沿线声敏感目标的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和当地实际采取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3、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汽车尾气应达到《汽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运载易产生扬尘物品的车辆,应进行覆盖处理,路面应及时进行洒水、清扫等处理,以免对周围大气环境造成扬尘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4、要做好项目施工区、施工场及堆土场的植被、生态恢复、环境绿化工作,项目弃土、弃渣应及时处置,充分综合利用。

5、项目道路沿线雨污水管网建设,雨水通过道路两侧雨水管网排出,保持区域生态水系及排水系统的通畅。

6、项目建设及运营应配套风险事故防范措施及管理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事故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减轻发生风险事故时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总量控制指标:

项目施工废水排放为短期行为,不单独分配排污量。

四、项目建设应根据报告书提出的环保对策措施和我局的批复要求,严格执行配套的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切实投入资金,做好各项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如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你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请晋江市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大队直属一中队加强项目建设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晋江市环境保护局

2017年3月30日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2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保护环境, 防治污染, 规范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 现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钢铁建设项目》等两项标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并予发布。

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钢铁建设项目》 (HJ708-2014) ;

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纺织染整》 (HJ709-2014) 。

以上标准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 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 (bz.mep.gov.cn) 查询。

特此公告。

2014年10月30日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3

[关键词] 输电线路 电磁环境 环境影响分析 环保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迅速增长,110kV、220 kV高压输电线路穿越城镇的情况经常出现,由此引起的纠纷日益增多,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福州市一典型的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为实例,预测分析220 kV输电电线路运行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以及无线电干扰影响程度,为220kV输电线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提供技术支持。

1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预测模式

参照《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附录A、附录B及附录C中的计算模式对220kV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价。

2 220kV输电线路的主要参数

本文选用福州某220kV同塔双回输电线路,其导线排列方式为伞型排列。预测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及无线电干扰采用有代表性的2SZS441型双回铁塔尺寸来进行计算。2SZS441型双回铁塔结构为:上层两线路间距10m,中层间距11m,下层间距12 m,上层与中层垂直间隔6.7m,中层与下层垂直间距6.7m。输电线路的其余参数见表1。

表1 输电线路的主要参数

参数

名称线电压

有效值导线型号导线截面(mm2)次导线半径

(mm)次导线根数25℃下经济输送容量设计值(MVA)相位

布置预测点距地高度(m)

参数值220kV×1.05倍铝包钢芯铝绞线JL/LB20A—400/352×40013.412275同相序1.5

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3.1 预测计算结果

经计算,在所选择的预测线处,在距铁塔中心不同距离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及无线电干扰水平变化趋势见图1~图3。

3.2 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

3.2.1 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影响分析

根据《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的要求,220kV输电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导线对地面最低高度为7.5m。由图1~图2可见,导线对地面高度为7.5m时,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5796V/m(出现在线路中心线5m处),大于4kV/m的限值要求;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14.6μT(出现在线路中心线8m处),符合100μT的限值要求。但随着导线对地高度的增加,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逐渐降低。经预测计算,导线对地面高度在10.5m以上时,地面1.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3892V/m(出现在线路中心线3.5m处),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9.5μT(出现在线路中心线8m处),方可同时符合标准限值要求。因此,该典型输电线路经过居民区时,导线离地面或所跨越建筑物屋面的垂直距离应不低于10.5m。

3.2.2 线电干扰影响

由图3可见,导线对地面高度为7.5m时,线路边导线投影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为37.4dBμV/m(0.5MHz),满足《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中规定的限值要求(53dBμV/m)。无线电干扰场强具有随距离增大呈衰减趋势,因此导线对地高度为10.5m时,线路边导线投影外20m处的无线电干扰场强值将小于37.4dBμV/m(0.5MHz),也满足GB15707—1995中规定的限值要求。

4 输电线路环境保护措施

(1)输电线路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并按照法规要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落实各项环境保护要求,工程完工后进行环境保护验收,确保工程符合标准要求。

(2)在线路选择路径走向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尽量远离敏感区,尽量避免或减少线路跨越民房的情况。

(3)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设计施工,保证输电线路架设高度,增大与地面距离,降低电磁环境的影响程度。经过居民区的路段应在设计规范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架设高度,尽量减少电磁环境影响。

(4)合理设计金属附件,应确定合理的外形尺寸,避免出现高电位梯度点。金属附件上的保护电镀层应尽量光滑,从而减少电晕、火花放电现象。

(5)采用相序优化方案来降低地面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减少无线电干扰。对同塔双回路线路,应尽可能采取逆相序排列。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相间距、导线布置方式、导线等效半径等途径来降低电磁环境影响。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4

时间:2015-12-10 来源: 作者: 字体:【小中大】点击量:117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公众参与(征求意见稿)》(国家环境保护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规定(试行)》(2013)的要求,新疆天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该公司(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及再生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现环评报告书已初步完成,拟于近期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本项目第一次公示期间,未收到公众对所关注问题的有关意见及建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在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应当进行第二次公示,向公众公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简要内容,以进一步广泛征求公众、专家及各部门对工程建设的意见与建议,及时反馈到工程建设中去,达到项目建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现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信息公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新疆天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及再生项目

建设单位:新疆天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项目厂址位于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精细化工区内,本项目与选择性催化脱硝(SCR)蜂窝陶瓷生产项目同期建设,位于一个厂区内,厂区总占地面积60597.19m2,厂区所在地理坐标为N44°07′14.41″,E87°02′12.14″。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5970万元,所有费用由企业自筹。

项目概述:新疆天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建设催化剂生产及废催化剂再生的相关项目,计划分期建设实施,一期建设选择性催化脱硝(SCR)蜂窝陶瓷生产项目及(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及再生项目,二期建设脱硝平板式催化剂生产项目,本项目为一期建设内容中的(SCR)脱硝催化剂回收及再生项目,以失活SCR烟气脱硝催化剂为原料,处理能力为26000立方米/年,包括催化剂再生及催化剂回收。项目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保效益。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

(1)预处理清灰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吸尘器+布袋除尘的方式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处理后的粉尘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表2中的二级标准(粉尘浓度≤120mg/m3)。

(2)拆包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负压收集经布袋除尘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处理后的粉尘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表2中的二级标准(粉尘浓度≤120mg/m3)。

(3)回收催化剂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送袋式除尘器处理,处理达标后废气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空。处理后的粉尘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表2中的二级标准(粉尘浓度≤120mg/m3)。

(4)回收生产线成品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送袋式除尘器处理,处理达标后废气经1根15m高排气筒排空。处理后的粉尘可以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表2中的二级标准(粉尘浓度≤120mg/m3)。

(5)二次干燥及煅烧工序产生的氨气经引风机抽排汇入氨气总管后,进入氨气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理。氨气吸收塔采用水为喷淋液吸收氨气,净化吸收效率可达90%,净化后的氨气通过排气口离地15m高的排气筒排放,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新改扩建标准要求(4.9kg/h)。

(6)干燥过程产生的酸雾经引风机抽排送至氨气吸收塔处理。酸雾基本上可被氨气吸收,产生的硫酸铵及硝酸铵随废水最终进入MVR蒸发器,随废渣排放。

(7)煅烧炉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为煅烧工序供热,煅烧炉烟气中烟尘排放浓度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中表2烟尘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非金属焙(锻)烧炉窑、耐火材料窑)。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各污染物浓度预测值均满足标准要求,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空气现有质量级别。

2、水环境影响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包括再生生产线产生的水洗废水、超声波清洗废水、酸洗废水;回收生产线产生的洗尘废水、细磨废水。回收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水回用于洗尘工序,作为补充水;水洗废水、酸洗废水、超声波清洗废水、洗尘废水、细磨废水经收集均进入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送MVR蒸发器进行蒸发处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生产系统补充水,不外排。

氨气吸收塔产生的喷淋废水经收集后与厂区内的其余工艺废水全部进入厂区的沉淀池沉淀处理后进MVR蒸发器处理。项目运营过程中纯水制备产生的含盐水、反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其余废水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采取防治措施后不会对区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3、声环境影响

项目高噪声设备为吸尘器、超声波清洗机、粉碎机、雷蒙磨、风机等高噪声设备,声级在85-100dB(A)之间,经采取防治措施后,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及4a类标准。

4、固体废弃物影响

全厂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可行,处置方向明确,固体废物不会对外环境造成影响。

5、环境风险影响

根据风险识别和相关资料统计分析,确定本项目的最大可信事故为硫酸储罐泄漏引起的中毒事故。企业要严格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在采取严格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前提下,本项目环境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三、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项目拟采取环保措施如下:

(1)废气

预处理清灰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采用吸尘器+布袋除尘的方式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拆包工序产生的粉尘通过负压收集经布袋除尘后通过15m高排气筒排放;回收催化剂破碎过程中及回收生产线成品粉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分别经集气罩收集后送袋式除尘器处理,干燥过程产生的酸雾经引风机抽排送至氨气吸收塔处理,酸雾基本上可被氨气吸收,产生的硫酸铵及硝酸铵随废水最终进入MVR蒸发器,随废渣排放;二次干燥及煅烧工序产生的氨气经引风机抽排汇入氨气总管后,进入氨气吸收塔进行吸收处理。

(2)废水

拟建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水包括再生生产线产生的水洗废水、超声波清洗废水、酸洗废水;回收生产线产生的洗尘废水、细磨废水。回收生产线产生的清洗废水回用于洗尘工序,作为补充水;水洗废水、酸洗废水、超声波清洗废水、洗尘废水、细磨废水经收集均进入到沉淀池进行沉淀处理后,送MVR蒸发器进行蒸发处理,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全部作为生产系统补充水,不外排。

氨气吸收塔产生的喷淋废水经收集后与厂区内的其余工艺废水全部进入厂区的沉淀池沉淀处理后进MVR蒸发器处理。项目运营过程中纯水制备产生的含盐水、反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其余废水进入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固废

①项目清灰工序及拆包工序收集到的粉尘为一般废物,外售综合利用。

②项目破碎工序收集到的粉尘送自治区危废处置中心收运处置。

③回收生产线粉碎工序产生的粉尘为SCR脱硝催化剂粉,作为产品出售。

④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及MVR蒸发器产生的蒸馏残渣送自治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处理。

⑤去离子水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及废渗透膜为一般固体废物,厂家进行回收。

⑥生活垃圾在厂区内统一收集由当地环卫部门拉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4)噪声

对项目的噪声源,主要采取安装消声器,设置消声、吸声机房,合理进行总平面布置与设备安装,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厂区(特别是噪声源所在车间周围)的环境绿化等措施来消声降噪。

四、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项目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清洁的生产工艺,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污染物的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工程正常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不会改变当地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项目的实施将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项目取得周边公众理解和支持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具备环境可行性。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工作程序:见附图--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公众参与过程框图。

主要工作内容:调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分析工程中的产污环节,统计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可行的污染控制措施。

六、公众参与工作方案

1、公众参与目的

为了增加公众对该项目的了解,本报告通过公众调查方式让公众了解该项目的基本情况,从而有助于消除公众对项目建设情况的疑虑,也进而了解公众对该项目的态度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对该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等,并将公众意见反馈到环境影响报告书中,为建设单位及环境影响管理部门日后开展工作提供参考,最终使项目的规划设计更趋完善。

2、执行公众参与人员、资金和其它辅助条件的安排

本次环评调查问卷由环评单位编制,并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管理规定(试行)》确定了公众意见调查的范围。调查过程由建设单位根据环评单位确定的范围进行调查。调查所需资金由建设单位支付,调查过程中需要的物资和设施根据实际需要购买。

3、工作时间表

在本项目两次网上公示结束后进行现场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的发放数量不少于500份。

4、公众的地域和数量分布情况

主要是项目评价区域村庄居民、企事业单位公众及昌吉市相关政府部门代表。

5、信息公开方式

本次公示在自治区环保厅网站上进行公示,报告书内容可发邮件索取或到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环保站查阅。

6、公众意见调查方式

采取网上公示、现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

7、信息反馈的安排等

评价单位将在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记录、汇总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工程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内容

为听取社会各界对本工程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工程公

示,征求公众宝贵的想法和建议。

(1)您在接受调查以前是否知道该项目?

(2)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可以接受?

(3)您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本地社会经济有何影响?

(4)从环境角度考虑,您是否支持该项目的建设?

(5)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有何建议?

(6)其它建议。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在本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建设单位或评价机构的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

件、电话、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对本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和看法。

九、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新疆天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新疆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联系人:贾彦奇

电话:***

十、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新疆化工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通讯地址:乌鲁木齐市钱塘江路36号

邮政编码:830006

联系人:伏安妮

联系电话:0991-5814578

E-mail: 739438816@qq.com

十一、公示时间

公众参与信息公开10个工作日内。

附图

新疆天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5年12月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5

关于xxxx煤矿xx万t/a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

省环保厅:

根据《xxxx煤矿x万t/a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评估意见(黔环评估书[2011]x号),结合项目特点,经研究,提出如下预审意见:

一、项目概况及建设地点

xxxx煤矿为新建项目,设计开采规模x万t/a。项目设计可采储量xx万吨,服务年限28.8年。项目总投资xx万元,环保投资xx万元,占总投资比列的xx%。项目位xxxx。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原则同意该项目选址。

二、《报告书》编制目的明确、依据较充分、内容较全面,评价因子、标准、重点、等级和范围较恰当,项目所在地环境情况介绍清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较明确,项目概况和工程分析初步体现了煤矿开发的特点,环境影响预测模式和方法较适宜,总体上满足有关法律法规和环评技术导则要求。

三、xxxxx煤矿在建设和营运中应注意的问题

1、项目建设期间,加强洒水和加强密闭运输等工作,避免无组织排放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施工废水通过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或用于洒水防尘,提前建设矿井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2、加强营运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各产尘点设置喷雾洒水等措施,确保外排颗粒物浓度达标。尽量选用低硫煤作为锅炉燃料,确保SO2达标排放。加强营运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提高矿井水回用率,在总排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加强噪声污染防治,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用减震降噪措施,确保厂界噪声达标。预留瓦斯发电场地,积极开展瓦斯综合利用工作。

3、建设单位应加强对矿井的环境保护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积极主动配合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监管工作,坚决控制新污染,制定有力措施,确保矿井周围当地群众的用水安全。

四、根据xxxx环复[2011]x号文件的要求,该项目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COD:xxt/a;NH3-N:

2.28t/a;SO2:xxt/a;NOx:xxt/a;烟尘:xxt/a。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6

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风险后评价工作的探讨

结合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环境风险后评价工作,探讨了炼化企业开展环境风险后评价存在的.困难与不确定性,阐述了炼化企业环境风险后评价的工作思路、原则、方法以及如何根据炼化项目的具体特点确定后评价的工作重点.

作 者:刘进龙 于鸿培 Liu Jinlong Yu Hongpei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北京,100101刊 名: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英文刊名:PETROCHEMIC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年,卷(期):200925(6)分类号:X9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风险 后评价

环保部环环境影响评价 篇7

河道防洪治理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 其主要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强河道的防洪能力, 防洪堤本身在运营期不会产生废水, 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 比如施工期生产废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废油及建筑材料撒落进入水体等对水体造成的污染。

河道治理工程通常是在天然河道基础上进行的, 这就直接破坏了原有长期形成的生态系统, 导致了河流局部形态的单一和非连续性。因此, 目前的河道治理工程往往十分重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重建或优化, 重视水质的改善、河道的美学景观价值和人文价值, 在清除原有污染的基础上, 尽可能增加河道的自净能力和景观价值, 采取诸如生态堤岸、生态护坡、河道的仿自然曲度设计 (不再是直线型河道) 、绿化景观营造等。比如在常见的河道清淤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开挖的各种废弃物的累积, 对环境造成污染。

2河道治理类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

2.1对水环境的影响

2.1.1施工生产废水

一般建筑工程施工, 生产废水主要来自于砂石料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拌和系统, 此类废水主要的污染物为SS,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施工生产的废水若直接排入河道则会对河流水质造成严重的污染。施工废水不得排入河道, 应当采取必要的收集处理措施, 将施工废水收集处理后回用于施工, 不得外排。

2.1.2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在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临时生产生活区, 比如某地区在进行河道治理的时候, 工程平均施工人数为225人, 工期1年, 生活用水排放水量按60L/ (人 ·d) 计算, 排水系数按0.8计, 则日产生生活污水为10.8m3, 施工期共产生生活污水3942 m3。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水质类似于普通生活污水水质, 生活污水的产生量不大, 污染物浓度也较小, 但不得排入河道, 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收集处理后回用。

2.1.3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及机修含油废水

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机修含油废水主要产生于设备维修保养场, 有的河道治理工程施工区域距离人口密集的市区比较近, 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市区的修配、加工条件, 工地不设大型机修厂, 只设简易机修厂, 但是对于一些交通不方便的地区, 则很有可能设置大型机械, 会对河道水质产生影响。

2.2空气环境

河道治理工程在运营期不产生空气污染物, 工程建设对空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集中在施工期。施工期产生的空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扬尘和机械废气。

2.2.1施工扬尘

扬尘属于粒径较小的降尘, 在施工道路处极易起尘。引起道路扬尘的因素较多, 主要与车速、车型、车流量、风速、载重量、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路面积尘量、 尘土湿度等诸多因素有关, 其中风速还直接影响到扬尘的传输距离。此外, 粉状材料本身在运输过程中, 如果遮盖等防护措施不当, 遇风也会起尘。在很多河道治理地区, 其地面环境都不是很好, 很容易出现车辆运输扬尘的问题。

2.2.2施工区扬尘

施工区扬尘主要包括料堆的风吹扬尘、装卸扬尘和过往车辆引起路面积尘的二次扬尘等, 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堆场物料的种类、性质及风速与起尘量有很大关系, 比重小的物料容易受扰动而起尘, 物料中小颗粒比例大时起尘量相应也大, 比较容易产生扬尘污染, 必须对其堆场采取有效的遮挡措施。

2.3生态环境

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以及工程占地改变原有土地利用形式, 此外还有地表开挖和建筑材料堆放引发的水土流失影响。工程实施后由于地表开挖和建筑材料堆放将会引发水土流失影响, 因此必须按照水土保持篇章或专题报告中提出的水土保持实施方案落实水保措施, 以减轻水土流失影响。

3河道治理工程的环保措施探讨

3.1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制定河道治理工程的方案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为了要提高河道治理水平和环境保护水平, 则应该要针对具体的河道治理工程, 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方案, 保证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相协调, 取得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遵循以下原则。

3.1.1针对性原则

针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主要不利环境影响, 结合工程及周围地区环境状况特点, 合理布置和设计环境保护措施。

3.1.2协调性原则

环境保护设计与主体工程设计紧密结合, 与水土保持方案等专业设计相协调, 既要维护河道功能的正常发挥, 又要使工程设计方案和建设活动满足工程区域总体环境质量目标的要求。

3.1.3可操作性原则

环境保护措施要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重在环境保护措施的具体设计和具体防治措施的落实。 为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监理、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3.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设计

河道治理过程中的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主要针对施工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针对上述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水, 应该要加强控制, 各种废水不能随意排放, 应该要经过处理之后进行统一排放, 防止对水环境造成破坏。比如在河道治理工程中不设置大型机修厂仅设置简易机修厂, 可以将含油废水和车辆冲洗废水汇集到收集池内, 在废水收集池旁设废水砂滤桶和清水池, 用抽水泵将废水收集池中的废水抽排入砂滤桶内进行过滤处理, 经过滤后的清水自排进入清水池, 清水池中的水可回用于车辆冲洗和场地洒水。

3.3空气环境保护设计

空气环境保护过程中, 可以选用低尘工艺, 在扬尘量较大的作业面适时采取湿法作业。尽量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 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同时要做好洒水降尘工作。在开挖集中的场区采取洒水措施, 非雨天每天3~4次定时对施工道路洒水, 加速粉尘沉降。尤其是对于一些扬尘比较严重的地段, 应增加洒水次数。 运输石灰、中砂、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应覆盖篷布, 以减少撒落对道路周边居民点的影响。

3.4生态环境保护设计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 应该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比如结合水土保持工程, 加强植被保护和景观维持。 避免雨天施工, 减少水土流失;对施工区内的高大乔木, 应尽量避让, 能不砍伐的尽量不砍伐, 以减少工程建设对植物的影响;取土场植被恢复尽量选用当地乡土物种, 减少外来物种的生态入侵, 保证当地植物区系的原生性。

4结语

河道治理是预防洪水、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河道整治成为当前很多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是在河道整治过程中, 也很容易出现河道整治工程对环境带来破坏的现象。因此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还应该要加强对工程环境影响的评价和分析, 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河道治理。

参考文献

[1]白义.浅谈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J].广东科技, 2008 (12) .

[2]费永法.河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特点及环境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 2011 (7) .

[3]尹晓煜.河道治理类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措施思考[J].山西科技, 2006 (8) .

[4]蔡娟, 刘瑶, 苏胜利.平原地区河道整治工程土壤、底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浙江嘉兴市平湖塘延

[5]伸拓浚工程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4) .

[6]冯志东.基于河道整治的环境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 (09) .

[7]周圣.雅鲁河治理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5 (12) .

[8]任弈.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33) .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监测分析 篇8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 问题 解决措施

1概述

环境监测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负责为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管理工作又必须依靠环境监测。

2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为环境执法服务,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工作阶段,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调查阶段所进行的环境监测;二是竣工验收过程中的监测与调查。环境监测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由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其主要分为 3 个层次:一是现状环境影响评价;二是环境预测与评价;三是跟踪评价。

3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

当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进行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承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是否具有环境容量,是否可以建设。

环境监测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监督作用

当前进行环境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而环境监测作为一种有效的影响、评价的监督方法,进行环境的评价过程中,具有监督的功能。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将环境的质量、污染等情况反映出来,有利于环境保护人员及时发现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有助于财务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环境监测工作是判断环境是否受污染的依据,同时也对环境质量起到监督的作用。

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检测作用

对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起到判断作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主要有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环境评价的结果以及报告等内容。环境监测可对建设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进行有效的检测,保障项目环境的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环境监测工作还需要运用监测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项目环境的可行性,因此,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的评价初期、建设过程与运行期、评价期,均起到有效的检测作用,并为分析工作提供充分准确的数据。

4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环境检测的方案不够规范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面临较大的困难,首先表现在检测的方案不规范,检测方案的重点内容突出性较差、并且缺乏合理与科学性。同时,部分环评单位为减少监测的费用开支,检测的方案中环境监测的点位较少、频次也较低;在分析项目环境时,没有考虑到条件的不同而盲目采取相同的分析方法。此外,部分检测工作者对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不熟悉、对环境监测的知识不理解,缺乏全面、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导致进行环境监测方案的编制时,监测与分析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环境监测数据错误,影响了环境影响与评价的结果。

方案的监测点位操作误差较大

环境监测方案中监测点位的操作技术不规范,并且出现的误差也较大,监测部门与环评单位应对项目施工环境未进行仔细的踏勘,未对现场的环境监测点位进行确认。同时,环测人员也未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未按照监测的技术与规范要求,进行监测点位的合理调整。此外,监测人员的责任感不强,为了图工作的便利,擅自改变监测点位的位置,因此造成监测出现较大的误差。

5加強环境监测工作的解决措施

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的监测工作者应规范环境监测的方案,提高环监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与意义;对环境的监测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对重点问题与内容应做好记录,提高方案的规范性。对不同的监测环境进行统计时,应考虑到其的受限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有效规范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报告,健全编制的制度,根据统一规范准确描述环境信息。

采用GPS技术进行监测点位的测点

为了保障环境监测点位数据的准确,减小误差率,确保监测结果完整性与规范性,采用GPS技术对监测点位的确定进行有效的定位,为环境监测的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准确的数据参考。GPS技术能够进行正确的定位,并且提供准确的定位数据,对环境监测的点位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应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对人员的培训,重视增强环境监测工作者的责任感,切实做好环境监测工作。

6结语

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环境规划、污染防治提供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监督职能,只有认识到的环境监测重要性,加强环境保护,才能真正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艳丽.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问题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7):375.

[2] 赵常华.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北方环境,2011(09):89-89.

[3] 刘承豪.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J].民营科技,2010(03):105-105.

上一篇:公司行政主管年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不抱怨的世界》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