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世界一流海军

2024-06-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设世界一流海军(共8篇)

建设世界一流海军 篇1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缺的是什么?这是媒体和社会对大学校长们经常性的拷问。我认为,关键还是缺“三大”——大师、大策和大件。

大师是根本。这里说的大师,不仅包括屈指可数的学界泰斗,还要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教授。世界一流教授,就是受到国际同行认可和尊敬的教授。具体一点说,就是人家对你做的工作是否感兴趣,是否愿意掏腰包大老远地坐飞机,来参加你办的学术会议;或者愿意买好飞机票请你过去做讲演。如果一个大学里相当部分老师,享有这样的待遇,那么这个大学即便不是世界一流,也离世界一流不远了。如果限于各种条件,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也得知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同行们已经做过了什么,正在做些什么。哪个学校能够把这个大“缺”补得差不多了,不用声明也就是世界一流了。

大策要搞好。大策就是学校的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学校的管理工作有许许多多方面,但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招到好老师,二是把好老师用好。我国的招聘入门关并不严,进来之后也没有办法退出,结果就是参差不齐。所以,当务之急是严把入门关;把好老师用好,就是让老师们心情愉快地、富有成效地工作。这需要充分尊重他们,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工作氛围,提供一个与其贡献相称的比较合理的收入水平,等等。没有哪个大师的重大成果,是靠严酷死板量化的考核制度压出来的。

大件很重要。大件是个统称,包括所有教学研究工作的物质条件。有大件,没大师,大件就是个摆设;有大师,没大件,大师也会成摆设。大师和大件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尤其是对自然技术类学科来说,没有适当的仪器设备,没有一定的实验场所,即便招来了大师,那也是对人才的浪费。即便是社会人文学科,也是需要一些条件的,包括良好的办公条件,畅通的网络服务,完备的图书文献和数据资料等。近些年来,不少大学硬件条件大大改善。但也有不少学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尽管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但仍然面临教学科研设施条件的严重短缺。

建设世界一流海军 篇2

一、学术能力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

美国的综合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之所以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着世界第一的地位,其秘密就在于美国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据英国THE(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显示,美国大学在世界大学100强的排名中几近半壁江山。在世界排名前20名的大学中,美国大学独占鳌头,2011—2012年和2013—2014年占到了14所,2012—2013年和2014—2015年保持在15所。而且排名段越靠前,美国大学所占的比例越大。再看2011—2015年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排名),美国大学2011—2013连续三年持平,都维持在17所,2014年和2015年虽稍逊往年,但仍维系在16所上。尽管THE和ARWU两个排名指标各异,但都呈现了相似的结果。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美国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连续两次提升了竞争力排名,一举超越芬兰和德国。可见。在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为方向的技术型后工业社会,世界一流大学处于高等教育层级的顶峰,在创新型国家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归根结底,当今世界国家竞争力和科技创新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大学实力的角逐。

“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3]而对深奥知识进行传递、批判和探索就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表现形式。学术研究不仅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更是大学的知识创新的使命和源泉所在。我们不难发现崇高的学术声誉、悠久的学术传统、杰出的世界贡献、顶级的国际声誉和不断的创新能力是每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所共同具有的特征。因此,世界一流大学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专业、学者、学生以及一流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等要素的学术团体。

学术水平是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学科是学术实力的重要载体。2012—2015年《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就是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创新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等八个指标对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测度发现,美国在世界前50名的大学排名中所占数量分别是28所、28所、27所、25所。毋庸置疑,学术与大学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一流的学术研究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同时,一流的大学可以促进学术水平的稳步提升。

学术水平不但是大学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还是大学所有学者、专家持续努力的长期积累与不断升华的结果。因此,一流的大学必然有良好的学术传统、高效的学术创新体制机制以及一流的学术大师和学术团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持和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了世界各地各领域的拔尖人才和杰出贡献的学者,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发展水平与自主知识产权的拥有量。以耶鲁大学为例,“耶鲁人坚信,大学最不可缺少的是知识渊博的学者和精湛的学术水平”[4],正是在这种信念和科学研究传统的影响下,耶鲁大学凭借实力强大的科学研究队伍以及充足的科学研究资源,渐渐成长为世界顶尖大学,并吸引了大批的留学生,先后培养出诸如詹天佑、马寅初、晏阳初、高尚荫、骆家辉、林璎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二、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之源

学术是大学的灵魂,一流学术是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是一流大学合法性的来源,而学术自由又是维护大学学术秩序、提供学术发展动力的隐性力量。大学只有充分享有学术自主权,富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遵循大学的规律,恪守自己的本真,并积极、主动地走向社会中心。所以,从根本上说,学术自由决定了社会情绪以及国家法律对大学的认可程度。

(一)人的主体性决定了学术自由的必要性

人的主体性与自己的行为指向性、目的性呈现正相关。作为研究、学习主体的学者或学生如果没有表达观点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环境,传播知识、探究真理的学术活动是难以开展的。因为“只有在思想自由的环境里,才能激发人们去思想、去创新,也才能使真理在不断与谬误的斗争中更加地成为真理,同时也才能使谬误在与真理的不断斗争中逐步地遭致淘汰”[4]。在大学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教师应在其学科领域内享有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自主研究问题、探寻真理、讲授课程的权利;学生在从事学习、研究时应享有不受不当干预的自由权。

(二)大学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学术自由的合理性

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实现知识增长与学术繁荣,而知识的探究、传播与创新必然要求研究者的活动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但是,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或者条件与手段来保障达到其目标,而对于组织来说,这种规范、条件或者手段往往蕴含在组织属性的规约之中。因此,作为真理探究,高深学问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大学必须遵循其学术组织属性的要求,即实事求是和按大学发展规律办事。

大学需要为学者的学术想象力与学术探险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洪堡提出了“学术与教学自由”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高等教育改革二原则。正是这两条看似简单的原则使洪堡式的德国大学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发展成为19世纪后半期美国著名大学纷纷效法的对象。通过洪堡的教育改革和其后创建的柏林大学,西方大学学术自由的传统从简单的思想自由精神发展成为大学内涵丰富且深刻的理念。洪堡认为,“大学的基本的组织原则有二:一为寂寞,一为自由……自由是必需的,寂寞是有益的。”[6]大学只有保证教学与科研的自由,师生只有甘于寂寞,献身于科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师生在教、学和科研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大学应该遵循大学自身的规律,决不能成为用强调行政权威的政府管控模式及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管理模式来办学治校的社会组织,尤其不能为了政治和商业性质的目的去生产知识和文凭。

(三)学术自由为大学学术秩序的维护提供最有效的规约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独立性与自由性,同时,真理的相对性与发展性又注定了探究真理是一项探索未知世界和不确定事物的工作。学术的发展就是一种对真理的探索活动,这种探索活动需要有学者的竞争与协同。学术活动的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学术争端的解决与学术观点的认同等方面。学术活动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学术共同体的构建等方面。由于学术探索的高深性与自主性导致了学术领域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导致学者不可能依靠市场与政府的力量达到有序竞争和协同,而只能在“自由氛围”中充分保障学者的学术权利(力),构建共同认可的学术规范,形成民主的学术共同体,并在共同体中实现竞争与协同。

“如果科学研究受到外界权威的干预和控制,或者过早地受到应用目的的限制,那么创造力就可能受到损失,甚至完全被窒息。”[7]因此,知识创新作为智力劳动需要有利于知识创新者积极自主且不受外界干扰从事学术研究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学术自由始终是国际一流大学不懈追求并誓死捍卫的最为宝贵的根基。新思想、新成果只有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下才能层出不穷,学科才能获得深化发展,科学研究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四)学术自由是大学发展评价的重要标准

学术自由是大学天生的基因。中世纪大学诞生之日起,学术自由就成为大学发展过程中不可脱离的轨道,学术自由实际上是“大学生活社区的精神所寄”[8],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典范型的近代大学得以自主经营。到上世纪初,学术自由已然成为大学发展的基本原则与文化基因,并将学术自由的外延延展到课堂教学、著书立说以及职业制度等方面,可以说,“大学学术自由发展观”已经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与内在逻辑。

“大学应该是任何一个题目、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的地方。大学必须培养这种讨论,因为唯有在自由的思想探索中才能有新发现。这些才是世界最好学府的核心标志和共同价值。”[9]学术自由不但是“学术人”能否实现学术原创以及大学是否有效存在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社会评价大学成败的标准之一。特别是学术自由可以提升学术人的“自我责任”能力与“社会责任”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的学术发展能力。作为评价大学发展评价标准的学术自由是一个全面综合、复杂多样的体系,不但可以对大学发展进行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价值判断,还能够对“大学人”的学术生活以及大学发展的状况进行诊断,并可以从制度与文化上提出理性的改善路径。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无不以学术自由作为其发展的内生性逻辑与动力。

三、学术自由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纵观世界名校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自由会让大学开放出灿烂的智慧之花。那么,如何营造一种自由的学术氛围,吸引全世界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建设一批一流的学科和专业,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呢?

(一)自主办学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先决条件

大学的学术性决定了大学应是一个理性的组织,但是“因为政府是资助高等教育的唯一机构”[10],且我国相当数量的大学还不是具有高度理性自觉的自律组织。了解大学发展变革的历史,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当下的中国有些人过分地强调大学的自主而忽视了大学应有的自律意识。然而,缺乏自律意识以及外部约束的大学,同样是发展不好的。因此,中国大学的发展必须要在外部监督、协理机制完善的大环境中,依法明确界定大学与政府的权利义务关系,依法规范政府与高校的各项行为,正确定位政府赋予大学自主办学的各项权利,保障政府和高校权力的行使是良性的。大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不应完全按照行政规则和政府的意志来处理自身的各项事务,应在大学自律的前提下,回归大学的学术理性。

(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制度保障

以学科和专业的特征为依据来构建的学术组织———大学,具有传播知识和探究真理的智力劳动特点,这就要求建立能保护和调动学术组织和其内部成员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批判性的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必然要体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与科学管理的精神。首先,高校法人制度的确立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前提,有助于高校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实现政校分离、民主管理与学术自由。其次,完善民主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术自由的必然要求。大学依据《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实施细则,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校特点、体现师生员工意志并能严格执行的大学章程。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具体来说:形成以科学、民主的领导决策体制;强化完善责权明晰的校内管理体制;实现校务公开、凸显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的民主监督机制;建立符合教育规律的质量保障机制;形成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建立体现师生意志、反映师生诉求的管理制度,进而形成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三)执著追求真理的大学信念是实现学术自由的精神动力

真理的本质在于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达到一致性,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而信念集中体现了人或组织的世界观与立场,决定了人或组织未来追求的动力大小。追求真理是大学应有之义,真理的获得需要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坚定的信念是探究真理的不竭动力。哈佛大学在秉持包容与批判、开放与质疑、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坚持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中,实现了今天的强大并长盛不衰,缔造了微软、Facebook、IBM等对全球影响深远的商业奇迹以及一大批著名的学术创始人、卓越的学术带头人、文学家、思想家与政治家等。总结世界一流大学成功办学治校的经验,可以见出独立、民主、自由、包容、质疑和批判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与精髓,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沉淀以及追求真理的信念,使这些名校成为人人向往的精神家园。中国大学也应当恪守西方大学所坚守的“追求真理以及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的理念。我们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应打破不符合大学发展规律的理念和价值追求的禁锢,直面问题。在国际化与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必须坚守大学“育人为本、探索求真”的本质属性,从观念与制度上尊重学者与学术、实现以教授治学为主的民主管理模式,激发“大学人”执著追求真理的学术信念。

(四)文化滋养是实现学术自由的肥沃土壤

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中强调“没有文化的大学生活是有缺陷的生活,是遭到破坏的,不真实的生活”[11]。兼容并包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增加学术活力和拓宽学术领域的基础。作为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术探究正是在一元与多元的并存、保守与革命同在的发展中不断前进的。美国大学为什么能够吸引全世界最优秀最具创造潜力的人才,不仅仅在于它们具有世界精英人才培养丰富经验,更在于它们遵循学术发展规律,营造学术民主、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在这里,人格受到尊重,知识得到重视,人的创造激情才能被点燃,思想的火花才能迸发。所以,大学应该比其他任何社会机构更加支持学术自由,在讨论问题时,对不同观点也应该更加包容。大学必须不断地奋斗以保持这些优良的传统,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海纳百川,集无数经验、方法和文化的开放之所。

(五)学识、良知与自律是实现学术自由的责任要求

在现代社会,日渐发展繁荣成一项专门的职业———学术研究———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社会活动领域。作为学术研究者“在知识问题上,应该让专家单独解决这一领域中的问题。他们应该是一个自治团体。这就是为什么学院和大学常常被称为学者的王国的原因”[3]。高深知识的特殊性决定了由学术研究者这个理性的群体所组成的“科学共同体”有其特殊的要求和精神气质。首先,学者只有具备探究高深知识的专业能力才能在其学科和专业领域内享有追求高深学问的自由。要想获得这种专长,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训练。其次,学者要持之以恒地承接本行业的学术传统和拥有为追求真理而不懈探索的献身精神、恪守学术规范的诚信精神和担当“社会良心”的批判精神。最后,责任与自由相伴,我们在呼唤学术自由的同时,更应该严于律己,培养起对学生负责的、对国家负责的、对社会负责的自律意识。

摘要:一流的学术是世界一流大学的灵魂,学术自由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的主体性与大学组织属性决定了学术自由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学术自由为大学学术秩序的维护提供了最有效的规约,并成为大学发展评价的重要标准。为发展学术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我国大学必须坚持自主办学的办学体制,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树立执著追求真理的大学信念,培育开放自由的学术文化氛围,提升大学人的学识、良知与自律性。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学术自由,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文化

参考文献

[1]眭依凡.理性捍卫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37.

[2]王瑜,沈广斌.“双一流”建设中的大学发展目标的分类选择[J].江苏高教,2016,(2):44—48.

[3][1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7.3.

[4][5]周雁.耶鲁大学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22.231.

[6]刘向春,蒋炜.洪堡的高等教育思想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J].法制与经济(上半月),2007,(6):18—19.

[7]刘道玉.创造:一流大学之魂[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319.

[8]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0.

[9]哈佛大学校长Drew Gilpin Faust清华演讲全文(2015-03-18)[EB/O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U0MTAzNQ==&mid=203953750&idx=1&sn=f4290861994e5e9d4d5a5a9eae8b2ccd&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ADUIN=879961746&ADSE SSION=1426758497&ADTAG=CLIENT.QQ.5353_.0&ADPUBNO=26381.

[10][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71.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篇3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引入竞争机制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推出了“985工程”“211工程”,以加快推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部分重点大学和学科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建设成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在《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己跻身前50强,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工程类专业已超过麻省理工学院,在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一。但是,正如国务院在下发的《方案》中所提到的,以前的重点建设方案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采取的是计划手段,把优质资源集中在少数高校。这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随着“985工程”“211工程”的推进,我国列入这两个工程的高校,获得了国家大量的财力投入,而且在整个高等教育领域,这些高校也“高人一等”。经过重点投入,总体而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资源(长期以来,学校一直抱怨缺钱、缺人才)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以资源为导向的一流大学工程,只会加剧功利化和行政化,当前最缺的其实是基本的办学制度。好的办学制度才能让资源发挥积极作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着力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计划思路,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不得不承认,虽然“985工程”“211工程”对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它给中国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于高等教育,大学被分为三六九等,破坏了平等竞争;于基础教育,名校情结严重,高考焦虑没有随招生录取率的提高有所缓减,反而加剧。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认真对待社会关于废除"985工程”“211工程”的呼声,建立市场竞争机制。从全世界范围看,一流大学从来不是靠计划打造的,而是在竞争中形成的各类行政计划、工程,本质是对大学进行行政治理。《方案》提出,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高校,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高校,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其用意就在于打破拨款“终身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竞争机制。希望此项政策能切实落地,以此激发高校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二是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近年,我国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内的大学,频频爆出教育丑闻和学术丑闻,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高校没有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而造成的。学校办学由行政主导,行政权、教育权、学术权不分,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没有管理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的权力,大学的办学被行政和利益因素纠缠和干扰。201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抢高分考生而“开撕”的消息,令网友大跌眼镜,两校更是斯文扫地。

对于我国大学办学存在的问题,国家在制定教育规划纲要时已有深刻认知,进而提出了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设想,要求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完善现代治理。但推进这些改革,缓慢而艰难。这次的《方案》再次提出,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因此,如何落实改革,将关系到总体建设方案的成败。以笔者之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改革之所以遭遇阻力,根源在于缺乏让政府和学校行政必须放权的改革机制。为此,建立这样的改革机制,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换句话说,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关键在于启动教育改革,建立让行政必须放权改革的机制。这一机制应该有两个要点:一是把教育改革纳入立法程序,由人大立法推进,而不能由行政说了算,让改革做到“于法有据”;二是大学内部治理应建立师生参与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机制,落实师生在办学中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像《方案》提到的,要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这不能只有学校行政决策,而必须广泛听取教师意见。这些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打好这样的基础,我国建设一流大学就将“水到渠成”。

这次发布的《方案》提出,“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这是一个重要转变,即要由以前由行政部门主导的对高校的评价,调整为专业机构评价,落实管办评分离。但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三方评价不从专业角度建立专业评价指标,仍采用以往的课题指标、论文指标和成果指标体系,高校的办学导向不会变。如果是这种评价结果,还会影响到国家对高校的拨款,那么,这次《方案》提到的“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将难以实现。本来,高校最核心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应该为人才培养服务,但由于追求科研目标,人才培养在高校中变得次要,如果这种状况不变,纵使我国高校因发表的论文篇数在全球领先而成为世界第一,又能怎么样呢?毕竟,世界一流大学的根基是一流人才培养。在进行第三方评价时,要按照《方案》提出的“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调整对高校的评价体系,要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从重视数量转变为重视质量,从重视科研转变到科研与人才培养并重。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需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对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人们自然要问什么是世界一流?这次《方案》提到,要“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方案》对“一流”进行了概念化的界定一一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对于这两个“一流”,我国高校都存在一定的困惑。比如,一流成果较容易界定,而一流人才却相对较难;而对一流成果的界定,理工科又比人文社会科学容易,因为理工科可以用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来评定,而人文社会科学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的机会较少。

大家所见到的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现状”与“成就”,似乎也折射出这种困惑。总体看来,我国高校的理工类学科建设,因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多而快速提高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清华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中,己列世界第一。而再看我国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理工类学科那么出彩。

把不同办学定位的学校、学科专业纳入一个指标体系进行评价,本就不合理,这也是世界大学排行榜每次放榜都遭遇争议的原因一一不同类型的学校、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另外,仅以发表国际论文多少来评价学科的办学实力,也会误导学校办学一一这只是论文中的大学,而不是能培养一流人才、真正产生社会影响的大学。这次总体<方案》提出,要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这很有必要。

首先,应该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而不能只关注学术研究的成果,我国所有大学都肩负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就是开展科学研究,也是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如此,将解决我国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很多高校在论文上表现优秀,可在人才培养上却令人不满。对于人才培养,美国高校衡量学校质量的指标通常包括新生选拔率、教育资源率、毕业率、校友捐赠率多项,而由于我国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和自由转学制度,很多指标都没有,但我们可根据现实的办学环境设定评价内容,包括生源素质指标、国际留学生比例、毕业生就业质量、社会捐赠等。

其次,重视受教育者、国际社会对学校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的评价。大学是社会的灯塔,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应该起到引领作用。这是大学最大的价值所在。当一所大学的教授们争相发表论文,而不能用自己的教育培养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学生,也不能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贡献智慧时,即便发表的论文堆积如山,这样的“一流”是很难得到社会认可的。10多年来,我国大学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已经位列世界前列,可是大学教授的形象非但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降,这是值得深思的。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一些思考 篇4

学校正在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研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华中科技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问题。教育部和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继续实施“985工程”,要支持走“有特色、高水平”之路,办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创新的起始源头。建设世界一流的学科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如果我们学校每个学科达到高水平,我们有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学校自然就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是院系中心工作,每个院系都应该思索如何把自己的学科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学科。

一、认识与世界一流学科相比存在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分析我们落后的原因

建设世界一流国际化催化剂公司 篇5

祁蕾

中国石化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011年,中国石化在《财富》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跻身第五位,炼油能力位居世界第二,千万吨级炼油基地达13个,乙烯能力位居世界第四,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达8个……过去10年,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中国石化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实现较大跨越。然而,中国石化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11年,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核心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国石化正用实际行动开启跨越式发展新征程。中国石化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核心目标之后,公司战略发生了细微变化,绿色低碳发展首次提升至公司战略层面。在中国石化看来,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公司竞争的新领域。在实施绿色低碳战略之前,中国石化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尝试。

一、问题分析

催化剂分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炼油化工催化剂生产商和供应商。催化在满足国内的市场需求的同时,产品还远销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国际市场。随着市场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我们要生产出更加绿色的环保型产品才能迎合世界的发展步伐。

1、我们生产出催化剂是为了炼油装置服务的,为了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我们单位上了S-zorb装置,为炼油装置可以生产出好的油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生产清洁的油品,而我们生产过程当中又带来了些什么我们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粉尘的形成造成空气的污染。在生产当中尾气的处理若是不当还会造成NOX污染,会对呼吸

道造成伤害。为了生产出符合国际水平的催化剂产品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那就太不值得了。

2、一个企业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一切的产品都是人类的结晶。人才是建设

一流催化剂所必须的,企业的竞争力要想提高就是要建设人才的队伍,虽然国内很多企业都认为事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也是高度重视人才建设但是多数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实际工作还远远的不到位。人才的紧缺还是很关键的,现在的人多数都只是纸上谈兵而实际有用的人才是区区

可数的。

二、思考与对策

问题总结出来不是用来看的,关键点是有了问题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解决问题,我们生产出的产品越来越面向国际化,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达到标准。

1、我们单位的生产粉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粉

尘的产生,针对粉尘的产生原因采取除尘的措施将粉尘截取下来,避免扩散至空气中造成呼吸道的污染。只对我们员工自我防护也是很重要的要带好防护的口罩尽可能的隔绝粉尘进入呼吸道。至于NOX要加强尾气

处理的进度,将NOX气体充分吸收,避免空气中的污染。

2、在选拔人才的工作上,必须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坚持从政治

上、知识上、能力上、业绩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及评价,同时结合岗位的政治素质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业绩要求以及个人的感知、思维、想象、观念、情感、意识和兴趣等多种心理素质、思维类型和个性特征,择优选拔、聘用上岗。合试的人要放在合适的位置,针对不同的人安排不同的工作。人才的合理利用是企业必胜的基础。

三、结论部分

建设世界一流海军 篇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管干部育人才,建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国**连续*年获评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连续**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年排名第**位。

提高政治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定向领航。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提高政治建设质量,就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近年,党委建立了“第一议题”机制,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列为党委会第一议题;建立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台账机制,确保做到个个有方

案,层层有督导,件件有落实。成立“三个转变”研究院,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蓄力打造“三个转变”的先锋阵地。

提高思想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凝心聚力。抓好思想建设就要准确把握其作为连接各方面建设的一条红线、融入党的建设各环节的先导性要素的定位和作用,为党的建设奠定思想基础,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中国**党委扎实开展党内集中教育,坚持寓教于行、问教于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始终以干事创业的成效、企业发展的成绩检验学习效果,努力防止党建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紧跟形势任务变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达基层、下工地、进班组、入头脑。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构建融媒体宣传大格局,全方位展示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成效,筑牢干部职工思想基础。传承百年红色基因,弘扬“开路先锋”精神,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情怀爱党爱国爱企”主题教育,着力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选树宣传“全国知识型产业工人”窦铁成、“全国农民工楷模”巨晓林等重大先进典型,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郁氛围。

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赋权明责。中国**党委认真贯彻两个“一以贯之”,落实党建工作要求进章程、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一肩挑”、党组织研究讨论作为企业决策重大问题前置程序等一系列具体要求,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个根本原则,坚持“四同步”,推进“四对接”,明确党委在公司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推动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确保党组织发挥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特别是聚焦提高治理效能这个重要目标,坚持决策质量和效率相统一,进一步厘清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其他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各治理主体不缺位、不越位、不互相代替、不各自为政,形成了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提高队伍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聚才集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和人才队伍,是提高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关键所在。中国**党委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探索建立企业领导人员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和正向激励“五个体系”,为更多优秀干部脱颖而出、干事创业提供体制机制保证。在选人用人上严格政治标准,把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养过硬、政治态度鲜明,作为选用干部、使用人才的首要标准;确立担当尽

责、尽责有为、有为有位的鲜明导向,把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尺,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提高基层党建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强基固本。中国**党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抓实“三基建设”。召开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推动基层党组织应建尽建,做到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全覆盖,确保施工战线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到哪里,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体系,开展项目党建标准化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人员,分级分层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和实地践学,打通基层党建“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形成项目党建、区域党建、农民工党建、境外党建、机关党建、网络党建、廉洁党建、党群共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

提高纪律建设质量,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保驾护航。加强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首先就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之以恒地抓好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中国**党委始终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严字当头、一抓到底。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工作,设

建设世界一流海军 篇7

一、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 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个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国家的顶尖大学所代表。特别是近年来热议的“世界一流大学”, 对于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重大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有关措施,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 国家实力、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特别是“中国梦”的提出, 更是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国家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民希望的提高, 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建设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更是承载了亿万人的期望。

我国于1999年开始实施的“985工程”, 就是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部署, 其总体建设目标就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 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时指出“党中央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 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必须有中国特色”。2015年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将更加稳健的推进。

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国际交流与合作, 其中, 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拥有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哈佛大学前校长科南特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 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有大师之谓也”。有了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 再给大师们搭建研究的平台, 就可能产生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吸引优秀的学生进行深造, 从而使学科水平有更好的提升。

三、近年来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所遇到的问题

我国实施“985工程”建设已经大约16年, 实施建设的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整体质量持续提高, “985工程”学校专任教师中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大幅度提高, 清华大学2012年比例超过85%, 北京大学比例超过80%;拔尖人才不断汇聚,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不断涌现。

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快速提升师资水平, 不少大学开展了多种改革探索, 比如有些学校设立了国际人才研究院, 为国际高端人才提供开展学术研究的平台;有些学校以高薪聘请世界知名学者和学术大师, 补充本校的师资队伍等。这些做法确实在短期内带来了奇效, 但是又引发了一些新问题。

1. 水土不服。

部分大学引进的国际学者, 长期生活在国外, 思想意识、生活和工作方式都比较适应国外特别是西方的方式。来到中国工作生活后, 对于中国大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无法在短时间之内适应, 经常感到办事繁琐, 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些人才在引进时, 一般都有一定的合同约束, 要在几年时间内产生若干的成果。工作进展缓慢和合同约束的压力, 使得部分学者感到身心疲惫, 严重的水土不服, 甚至提前解除聘任合同, 给个人和学校都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2. 不能有效与原有师资队伍融合。

部分学校引进学者时, 仅仅考虑了该学者的名衔、学术水平等, 没有考虑其研究方向是否与本单位原有的研究方向一致, 或者原有师资队伍中是否缺少和需要该类人员, 忽视了师资队伍结构优化问题, 盲目引进。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要为“引来的凤凰”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快速造梧桐树”;由于研究方向的不同, 引进人员无法和原有师资队伍融合, 使得学科发展没有形成合力, 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减慢了学科发展的步伐。

3. 挫伤原有师资队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引进学者时, 必然要给予引进人员高薪、相应的生活配套、科研配套, 一般情况下都要远远高于原有师资队伍人员的相应条件, 造成了同工不同酬的情况发生。长期下来, 必然会引起原有师资队伍人员的不同看法, 甚至会挫伤原有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议

为了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要着力实施以下几项工作。

1. 加强服务意识, 缩短引进学者的适应期。

在坚持大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原则的基础上, 增强为引进学者服务的意识, 坚持换位思考;在政策允许范围内, 优化程序、减免手续, 努力进行制度创新;努力为困难解决出谋划策, 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尽量缩短学者的适应期, 使他们能够尽快的全身心投入工作中。

2. 加强人才引进前的评估工作, 吸引合适的优秀人才来校工作。

在人才引进前的评估阶段, 不仅要考察其学术水平、学术背景、已发表的成果等内容, 还要认真地分析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和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的情况, 尽量引进研究方向趋于一致的人员, 以利于形成研究合力、推动学科水平提升;要看师资队伍结构, 判断引进人员是否是该队伍目前最缺的人才, 以免造成人才浪费;还要分析现有的平台情况, 询问引进人员所需的平台情况, 尽量采用在现有平台上为引进人员适当增加少量条件建设的方式, 在现有的“梧桐上引来金凤凰”, 提高平台利用效率。

3. 引育并举, 并轨运行。

在师资队伍建设初期, 为达到奇效快速提升队伍水平, 可以适当引进人员, 为引进人员提供较高的待遇;同时, 要注重对现有师资队伍人员培育, 为其水平提升提供必要的条件, 争取助其成长为拔尖人才。

发展一段时间后, 应当考虑建立“统一的人才成长体系, 既有助于每位教师明晰自己奋斗可及的目标及路径, 又能让新引进的人才迅速融入大学环境, 并快速成长。在学校的各种聘任制度中, 采取“同台竞技、一视同仁”的基本思路, 以对学校的贡献和学术水平的高低来公平的评价和奖励原有师资队伍人员和引进人员, 从而保障未来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笔者简要分析了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性, 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在总结目前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基础上, 对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师资队伍,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14.

[2]郭新立.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亟需补齐短板 篇8

这番话不由人联想到前不久北大原校长许智宏院士那一句掀起了轩然大波的坦言:“中国目前没有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国内外两个著名高校校长的论断相同,那么,世界一流大学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呢?笔者以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拥有国内外的环境优势、制度优势和后发优势。科教兴则国家兴,科教强则国家强。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已经不仅是国内众多高校的“口号”和梦想,而且已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显示出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推进改革的勇气和决心。在此背景下,中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当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学习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功经验,“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进而加快改革,加快发展。

著名学者丁学良在其著作《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中提到,要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有三个条件:物质实力、制度和精神气质。优美的校园、先进的设备、一流的硬件固然很重要,确保政府拨款、社会捐赠、科研经费等充足的经费来源也不可或缺,但是正如世界银行高等教育主管JamilSalmi通过研究世界各大洲主要大学发现的,“仅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世界上最贵的几所大学如肯阳学院、巴克乃尔大学、瓦萨学院和萨拉劳伦斯学院都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可见,仅仅只有豪华的大楼是远远不够的,且中国高校现有的硬件条件有些已远超过国外大学,因此,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物质实力已不成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和精神气质。

世界一流大学有五个特征指标,一级指标是教师队伍(学术水平);二级指标是优质毕业生(教育质量);三级指标是成功校友(成才概率);四级指标是校友名人(国际影响);五级指标是大学校长(办学体系),这五级指标都涉及大学的制度和精神气质。今天中国的教育,不缺钱,也不缺条件、设备,缺的是土壤,是条件,是制度和空间。

笔者以为,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至少急需补上人才、制度、文化三个短板:

一是要以最大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有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大学就是用一流的老师教授一流的学生,造就一流的社会。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根本的是抓人才。二战以后的美国大学之所以始终保持超强的地位,就是从全世界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谁能够培养、吸引、凝聚、用好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谁就抓住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

二是要下大力气改革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藩篱。制度问题往往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历史经验显示,制度产生的问题最终要从制度上去解决。新出台的《规划纲要》就非常重视大胆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学校治理体制、政府治理体制。当前,“要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就要打破封闭、呆板、单一的束缚人的发展的体制,建立开放、灵活、多样的激发人的活力、潜力的体制。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敢于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扫除体制性障碍,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考试招生、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与国际接轨。

三是大力培育创新文化。著名的“泡菜理论”提出,坛子里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同样,大学的文化氛围也决定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创新的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创新的阳光、空气、水分和土壤。创新是大学的灵魂,要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必须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正如温总理说的,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大学要为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大力弘扬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学术自由、严格自律的科学精神,践行陈寅恪先生倡导的“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努力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并逐渐将其内化为一种“文化自觉”。

上一篇:我的理想歌星作文250字下一篇:小学我的志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