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初中议论文

2024-07-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基础初中议论文

论基础初中议论文 篇1

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基础,要先把最基本的做好,才能向上发展,就如同盖一栋摩天大楼,必须要有坚固的基底,这栋大楼才能又高又稳。因此在成大事之前,要先把小事做好。

一元,是硬币中最小的,能买的东西并不多,所以不少人视它们如草芥,常弃之而不顾。在掏口袋时,一个手滑,不小心让一块钱掉出来,很多人看到了后,并不怎么在意,反而觉得让口袋轻一点也不错,因此就让它继续躺在那;掉出来的若是一千元,则必会心急如焚,着急得像走失了孩子,若找不到则寝食难安、食不知味。一块钱虽然少,但俗话说:“积少成多”每天掉一块,一年就掉三百多元,几年下来掉的可就不知有多少个“小朋友”了,更别说有时掉的不只一元。因此,小小的一元如同做一件小事,积少也会成多,怎能疏忽、大意呢?

在做很多事情时,都是要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在跳舞时,必须先从基本动作开始,若直接跳到较高深的,连最简单的都不会,怎能把复杂的跳好,还有可能会伤害到身体,写数学也是一样,先熟练基本的.题目,遇到困难的题目时,才能灵活运用已知的。在做事时,若一昧的求快,却不求好,很有可能会使“事半功倍”成了“事倍功半”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投资大师巴菲特曾提出雪球理论:“在做雪球时,要先找到一块湿漉漉的雪,做为滚雪球的基础。”而使他赚大钱的那块雪,则是大家都做得到的存钱,人称至圣先师的孔子,他在艰涩困苦的的生活中,发愤好学,遍访名师,虚心受教,最后成了受人尊敬的万世师表,因此做任何事都须循序渐进,从最基本的开始,就连孔子也是当过学生,才成了老师的。

论基础初中议论文 篇2

【关键词】重视 语文基础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4-02

语文教学改革历程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改掉了曾经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枯燥模式,变革之路上出现了放手给学生,允许在语文的答题中“言之有理”即可。在我们寻找教学改革的最佳方式过程中,我们曾经迷茫了,语文学科到底该怎么教?学生初中以后我们的教学中忽视了语文学习之本认字、读音,也就造成了学生到了九年级快毕业时,还有部分学生不会拼读汉字,这种可悲的语文教学现象。为此,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字音字形字意、朗读、背诵的基本知识。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兼顾语文基础的字音字形字意

我们农村教师面临的学生生源基本是三种状况:经济条件拮据的农民工子女;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不够好的学生。我们在前几年的教改中错误的认为只要改掉满堂灌就是课改,但对于如何将知识用新的教学法传授却很盲目。初中生不用再将字音了,也不用再抄写词语了,高估了学生的能力。认为课堂上热闹起来了,学生言之有理的回答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就是课改了。可是每一次的检测我们却发现一个曾经没有得现象,学生字音、字形丢分甚是严重,我们傻眼了,还埋怨学生连基础的东西都丢了,可是我们回头想想自己的教学中,还在兼顾这些教学内容细节的吗?我们也好像忘了这一基本的环节,汉字的音形意我们没有了练习,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自己的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的根本丢了。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对于我们的学生现状,我们不能盲目效仿其他地方的教改方式,就我们的生源,我们还是要在每一课的教学中抓住生字难字,为此我从七年级学生进校开始,就依然要求学生有一个字词本,依然如小学时那样要求学生将生字难字注音后抄写三遍,并且每一课字词本我都是亲自批改,之后还有听写。二年多以来一直坚持这样,九年级我依然不会丢掉这一作业,这一做法后,我所带的这一届学生再也没有上一届学生到了九年级还有不会拼读汉字的学生了。自然在每一次的测试中这一题的分数也不会丢了,学生即识了字又不丢分,何乐不为呢?

重视课文的注释,这是学生根据语境理解词义的最好工具,我们学生很少有遇到字词查字典的习惯,教师教学时可万万不可忽视注释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了词义理解语句文意才不会困难,为此,我在每一课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将不理解的词语注释写进语段词语所在处,一是提醒学生记忆,告知这是要点,第二也为课文的理解得到很大帮助。记忆不好的学生,还将难解释的词义集中抄写在本子上,长久下来,学生记忆的词义多了,写作时自然用上,所以,抓实学生字音、字形、词义的教学,监督好学生这一基础作业的完成,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由于受到升学的考试压力影响,我们在曾将的教学中为赶进度,往往不会重视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读顺文章了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初中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渗透了极强的思想性,我们不一定只是去分析,很多的语段不用我们分析,只要学生多读,用心去读,读着读着他就会悟出道理了,也不需要老师花费更多的口舌去分析,其效果还未必有效。为此,我在每学期开学初就要求学生通读全书每一篇文章,我采用检查学生在每一课有勾画的痕迹方式监督,不定时抽查。让学生开学初就大体知晓全学期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每一单元的教学前,在让学生读自己在每一单元中勾画的语句,这样的方式即使再懒的学生他也担心自己在课堂上露馅,就算应付也会在上课前看课文内容。到了具体上每一课时,课前我是要求学生尽量读三遍课文,当然会有偷懒者,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在课堂的讲解中,对于学生理解不了的语句,我不急于引导,一种方式是让那些较懒得学生反复读语段,语句;另一种方式就是要求学生大声齐读,读出句子意思的学生就可以不再继续读,在课堂练习本上写下自己的语句语段的理解。对于理解能力很差的学生,就让让同桌帮助他们找语句中关键词,然后他们自己读关键词。我坚信“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课堂上,读书形式不限制,无论大声读书还是小声读,默读形式不拘,最终达到能理解句意,分析文章,走进作者就是我教学的目的。通过读书不仅寻到分析文章的方式,也让学生自己感悟到读书技巧,从而学生的朗诵能力也就不需要单独花时间培养,每一堂课他们都在反复读书,读着读着就把作者的情感读出来,韵味出来了,诵读这一基本功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来了。为此我们不要怕给学生读书时间长耽误我们教学进步,这一基本功的训练是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法。

三、不能忽略课本佳句好段这一宝贵资源的积累背诵

语文教学的每一个步骤最终是要走向作文写作,我们农村的学生本来没有读课外书习惯,所以我们在学生的作为中我们就看到的是干涩的语句,牵强的思维,甚至就是从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的课本中抄写,还有就是抄作文,见不到学生自己的话语。其原因之一是我们教师忽略了课本这一资源,我们只要求学生背诵课本要求背诵的语段,却没有静心想想每一篇课文都有好词段,我们与其冥思苦想在哪里给学生找好词佳句积累,何不看看我们手上的语文课本,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静心挑选才进去课本的,自然每一篇都是资源,我们只要引导学生,甚至帮助学生找出好词句,每天背诵一段话,每天积累几个词,日积月累,我们不用劳神费力四处寻找,就帮助学生形成了充实的好词佳句库,在作文的写作中,那还会出现干涩的言语呢?那还会见不到学生优美的语句呢?

论基础初中议论文 篇3

一、项目驱动法概述

(一)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法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杜威(JohnDewey)的“做中学”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指出,学校即社会,学习就是经验的连续不断的连接。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应该重视其学习兴趣与爱好,让其参与活动,从活动、实践中学习。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结合中国教育实践提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的具体行为应该是一体的,我们需要将三者统一起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实践能力。项目驱动法正是在这两个理论的基础上诞生的。

(二)内涵

项目驱动法是一种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将课程教学目标与项目任务相结合,师生共同完成项目,使教材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技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与其他教学法相比,项目驱动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实践项目既是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二,以学生的“做”为主,以教师的“教”为辅,“教”与“做”统一于学生的实践行动中;第三,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实践方法和思路,而具体的项目操作则由学生自己完成;第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项目任务,一切行动以完成目标和任务为导向。

二、项目驱动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专业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并根据生产实践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社会效益。随着企业集约化的不断深化,产品生产周期不断缩短,项目生产就成为了众多企业的主旋律,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大量储备专业基础过硬、项目生产能力强、项目生产理念新的技术人员。所以,在高职教育教学中推行项目驱动法,既是顺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吻合了高职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二)有助于重新定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

作为机械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应用性与理论性兼备的课程。现有的教材仍然只设计了原理的解释、运动分析和技能训练等模块,而忽视了具体项目的学习,这严重违反了高职教育的原则。而项目驱动法的引入则解决了这一问题,重新确立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这有利于应用性教学的开展,也有利于降低理论难度,从而使学生在项目操练中学习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并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三)有助于实现学生“最近发展”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Vygotsky)指出,学生的发展关键看两个因素:一个是学生的现有基础,一个是通过指导或努力所能达到的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差距被维果茨基称为“最近发展区”。由此看来,高职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尤为重要,它可能直接决定着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高中和中等学校分流到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存在思维能力较差、理论感不强、学习热情不高等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引起这些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越来越突出。所以,我们必须引入项目驱动法,使学生在项目制作中重获信心,以实践形式强化理论知识,做到学会学习、快乐学习。

三、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一)没有形成三维教学目标

随着课程理念、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作为机械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首先需要改革的则是教学目标。所谓三维教学目标,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时应该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获得,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情感的培养。从现有的教育教学情况看,许多教师只注意高职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获得,而忽视学生学习动力的维持,以致许多学生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难以发挥。

(二)缺乏可行性操作

许多教师已经注意到实践项目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性的教学。但是,受众多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实践性教学缺乏可行性操作,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项目。一方面,教师还没有多媒体教学的意识,仍然采用板书教学,并以简单的二维图形式呈现机械原理;另一方面,抽象的讲解使制图基础较弱的学生看不懂原理图,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践项目的有效开展。同时,许多教师设计的实践项目没有可探讨性,只是简单地验证前人的研究成果,这使整个实践项目变得浅显和简单,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开发。例如,教师在讲解牛头刨床时,许多学生没有看到真正的实物,仅仅靠黑板上的二维图,学生不能完全理解刨床的内部结构。又如,长期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相关实验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兴趣度。

(三)实践项目的局限性较大

许多高职院校还没有相对完备的实践设施,即使在实验课中,许多学生也没有机会动手实验。同时,学校的设备设施破损较为严重,实验的精准度不足,学校的相关设备与工厂的设施相差较远,型号、规格等都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大部分实践项目只能在校内进行,而具体的实践效果却没有得到检验,所以,实践项目还没有从学校的小范围实践拓展到工厂企业的一线生产实践中,其局限性较大。

(四)教学评估体系不健全

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性地通过闭卷考试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致学生机械记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甚至直接背诵教师事先制定的考试内容。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或直接以固定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作为唯一的实践项目。这种评估方式大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培养。所以,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健全教学评估体系,让学生注意实践项目,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四、运用项目驱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和难点的目的,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学中做。项目驱动法不是让学生盲目地操练项目,而是让学生在具体项目中理解和体会机械基础的专业理论,并以理论指导项目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的过程。为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矛盾冲突,我们可以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三维软件课程相结合,整合成一门新的课程,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融通,提高综合课程的比例,这样既可以缩短课时,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教师以实践项目引出课题,以实践项目为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和条件,在实践操练中反观专业理论知识,并以实践项目为主要评估方式。首先,教师在引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相关理论时,应该以实际项目作为切入口,这样可以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也有助于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灵活而生动。其次,在具体讲授专业理论知识之前,应该将相关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这样既可以降低讲授内容的重复率,也有利于树立实践性的指导思想。再次,具体操作项目时,可以通过学生拆卸和装配相关机械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后,以实践项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将每一个模块的相关知识运用于一个具体项目中,使学生完全掌握机械设计的相关技能。总之,从引出理论知识、讲授专业理论、具体操作实践项目到以实践项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都应该以项目为中心,突出项目实践的重要性,实现实践与理论的高度融合。

(三)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项目操练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让其全面认识现有的机械设计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在具体的实践项目中,学生会对某些零部件的参数选择、数据处理等产生不同观点,而这些观点和疑问正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探讨,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逐一推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第一,树立好三维教学目标观。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与方法、学习情感和态度同等重要,都不可偏废。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理论知识,也要让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同时还要让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探索的动力。

第二,树立项目驱动教学观。在开展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实际项目为中心,使学生在做中学,以做带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合理设计实践项目

第一,教师应该将教学内容分成若干个项目,每个项目应该体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使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合理迁移相关知识与技能。例如,在设计齿轮传动这一模块时,教师可设计制作一个齿轮传动机构,使其包含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和齿轮齿条传动三个部分,学生通过拆卸和装配了解传动的本质,学会齿轮参数的计算方法、齿侧间隙的测量,从而实现这一模块的教学目标。

第二,设计项目应该实用而明确。高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在同一时间解决许多问题。所以,教师在设计实践项目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项目,使其在实践中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第三,项目的设计应该围绕着学生创造力而展开。随着机械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原有的机械就面临着淘汰的趋势。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行业的前沿动态,以最新的工艺和设备操作实践项目。

(三)合理开展实践项目

第一,合理设计实践项目。在进行项目操作之前,教师应该合理设计好实践项目,介绍本实践项目的相关内容,提前涉及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明确项目操作内容和实施步骤,从整体上了解实践项目;指导学生阅读操作指导书,让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项目操作时所需的工具;引导学生按照操作指导书进行合理操作,使其形成正确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根据实践项目完成相应的书面作业,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验收,完成本模块的教学。

第二,合理实施实践项目。一方面,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实践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使其严格按照项目指导书的相关规定熟悉整个项目的运行;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其共同讨论和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项目实施的其他途径与方法。

(四)建立健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评估体系

第一,树立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评估观念。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包含了许多前人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往往以理论的方式呈现于教材中,而单纯的理论学习并不能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评估观念,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中获得发展。

浅议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篇4

【摘 要】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由于是九年级才开设的课程,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在学习中会面临较大的困难,难以有效提高学习成绩。对此,应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夯实学生化学基础,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信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化学学习中来,为化学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从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两个方面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教学进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437(2018)10-0079-01

化学是初中阶段新开设的科目,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鲜。由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成绩无法提高。由此,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分层教学模式,能够确保教学进度与难度符合学生的真实情况,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1.1 夯实基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由于化学科目具有较大的难度,而初中生学习和思维能力有限,在学习中有可能无法跟上教学进度,因而导致化学基础不牢固。?Υ耍?教师通过分层教学,对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提升效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能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于初中生来说,化学知识往往具有较大的难度,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难以充分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因此,对于后续的知识,学生自然也就无法跟上进度,进而影响到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而教师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提高信心

由于化学知识对于大部分初中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学生在学习当中很容易失去信心,在课堂中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学习兴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针对后进生适当将教学难度降低,让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容易,逐渐对化学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在取得一定学习成果之后,学生的信心将会增加,对日后的学习非常有帮助。分层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层次划分

在分层教学的开展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科学地进行层次划分。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对学生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后进生、中等生、优等生。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充分了解,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从而使化学教学更有针对性。

2.2 任务设计

根据划分好的学生层次,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设计。通过分层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到符合自身能力的化学知识。所以,在学生层次划分的基础上,需要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

2.3 对教学内容分层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除了遵循思想性、启发性、灵活性、系统性等原则外,更应把分层思想贯穿交织于探究学习的过程中。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为①提出问题;②建立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获取事实和证据;⑤检验与评价;⑥合作与交流。应按难易程度分层展开探究,切忌直接让学生面对非常困难的命题,那样学生会很难适应。

2.4 分层评价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功。因此,要在承认学生差异的原则下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彻底改变原有的单一评价方式,同时采取动态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既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此外,制定新的评价方式时还要留有余地,要允许学生暂时不会或不全会。

初中地理基础知识 篇5

长江下游综合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性金融中心,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多功能的制造业中心,特别是轻工业装备产品制造中心,以及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中心。

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

长江上中游综合经济区包括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等6省市。建设以水稻和棉花为主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及建立在农产品基础上的深加工工业。建设以钢铁和有色冶金为主的原材料基地,以及全国第三大汽车工业基地以及其它交通设备工业基地。

长江经济带:

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重庆,涉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6个省2个直辖市。长江经济带不仅是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最繁华的地区,也是全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建设等重大决策的相继实施,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发展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的战略构想。

长江流域地理特点:

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

2.气侯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

3.属于湿润地区,地理区域属于南部地区;

4.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

长江流域主要工业带:

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遍布多个工业基地,

1.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

2.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工业基地;

3.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

4.沪宁杭等城市组成的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两个工业走廊:

1.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的“钢铁工业走廊”;

2.上海、南京、武汉汽车工业基地以及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的“汽车工业走廊”。

黄金水道的价值:

1.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2.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

3.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环境问题:

1.长江上游地区毁林开荒,陡坡垦殖,造成森林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河道淤塞导致通航能力下降;造成了水库淤积,降低了水库发电、灌溉和防洪效益;造成中下游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

2.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

3.沿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酸雨现象发生。

治理长江的主要途径:

1.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2.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

浅议如何进行初中作文教学 篇6

作文在初中语文中考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可谓是作文写得好,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初中学生的作文写作尤其是初一作文写作主要是建立在小学作文的模仿写作基础上上,虽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朦胧的写作意识,但是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要想让学生尽快摆脱小学时的幼稚模仿模式,建立自己的成熟写作模式,从而真正会写作文,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首先,对学生进行归类,并根据学生现有的作文水平以及所处类别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分类的依据多种多样,根据学生兴趣的有无可以分为有兴趣的和没兴趣的,有兴趣的还可以分出兴趣较高的和兴趣较低的;根据学生的知识面宽窄可以分为知识面宽广型、知识面狭窄型;根据学生的书写的水平可以分为美观、工整、基本工整、潦草:根据学生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程度可以分为透彻型和肤浅型;根据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的把握上可分为写作结构完整型、结构不完整型;根据作文内容的充实程度可以分为内容充实型和内容空洞型等等。对学生分出类别以后,一定要与学生沟通,既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处类别的培养目标,又要打消学生“我是不是不好的学生”“老师是不是不想看我的作文”等等顾虑。

我对于我班学生在开学时就采取在不做任何辅助讲解的情况,布置一篇作文,根据学生的最真实作文水平进行分类。然后以此进行作文指导。

当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分类也不是越多越好,分类的标准要既有代表性,又要有针对性;既不可为了达成分类这种形式而进行分类,走形式;也不要让分类的标准过于模糊,将不同问题类型的学生放在一类,降低教学的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第一篇作文,给每一个学生进行准确定位,确定类别,并根据学生在以后的表现适时做出调整。

其次,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指导,重在提出改进意见,定期进行检测并及时反馈。在确定好学生的作文大致水平之后,就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比如对于知识面比较狭窄的同学就要鼓励他多读文章多积累;对于书写较差的学生可以要求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字,争取潦草的写到基本工整,基本工整的写到工整,工整的写到美观;对于文题理解不透彻的学生可以多出一些题目,让他研读,训练理解,培养能力;对于结构写不完整的可以让他看一看一些典型的首尾呼应的文章,以增强对于文章的整体概念;对于文章内容空洞的同学自然要建议他首先是多积累素材,其次是要善于运用手中的素材。

例如关于作文的细部处理上,我的教学心得是文字与情感上的“简单——复杂”的辩证处理上,细节描写是要把“简单的语言复杂化”,就是在细节上详细描写,不惜笔墨;情感上的处理应做到“把复杂的情感简单化”,即是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情感表示出来,尽量使用短句,情感表达要清晰、语句要简短。在进行了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后就要结合学生的后续习作情况进行具体讲评,根据学生每一次作文的情况制作一个记录薄,将学生每次的进步和存在情况进行记录并结合学生的作文及时给与反馈,争取做到摈弃缺点,固化优点。还可以结合期中期末的考试对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阶段性检测,并根据检测的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改进或是努力地方向。需要提醒的是讲评时要注意以鼓励性的语言为主,切忌挖苦讽刺。

再次,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适时调整学生的类别,让学生始终都有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作文水平的进步也是不断表现出来的。当学生能有效完成前一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再适合原有类别的培养目标时,就需要对学生及时进行调整培养类别,使学生自始至终都有明确的阶段性努力目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评价可以借助于大型阶段性考试的检测结果,如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考试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检测可能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也可以根据每周的作文情况进行总结判断,每个月进行一次调整。但是最好不要频繁的调动,以免适得其反。

还有,就是要加强同辈群体间的交流,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还要知道自己 的习作水平在班级中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学生只知道自己写作时的心理状态和自己满意的地方,而对于其他同学甚至自己的同位同学的写作都不了解,通过让学生在同位之间,在不同类别的同学之间,尤其是让那些处在同一类别的同学之间进行批改、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指正。学生便会对自己的作文水平有了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定位,也能在不断的交流中找到差距。学生进行交流时,最好进行有指导的交流,当然教师的介入最好是宏观指导性的,也可以通过批改成功的和不成功的范例加以示范讲解。

比如我每次讲评作文时都让学生从书写是否工整美观、结构是否完整、内容是否充实、开头结尾是否精彩、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合适等角度评价别人的作文,并在别人的作文中找出优劣所在,及时记录整理出评语,相互交流。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要找到规避他人的弊端的方法,经过几次学生便有了明确的改进目标和奋斗目标。当学生不在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不再把作文当做自己和老师之间的机密,那么学生的进步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教师在学生练习作文的全程中要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及时加以调适,对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到灰心丧气的,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对于学生的写作上的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甚至适当放大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作文批改的语言尽量以提建议为主,作文的评语以鼓励性为主,弱化其的缺点,强化其优点。

离散数学――图论基础复习 篇7

各顶点上边数之和==2*图的边数

推论 任何图(无向的或有向的)中,度为奇数的顶点个数为偶数。

定理2:有向图中:d+(V1)+...d+(Vn)=d-(V1)+...d(Vn)=m.

所有顶点出度之和=所有顶点入度之和=图边数

割点定义:设无向图中,存在顶点集V’,使G删除V’(将V’中顶点及其关联的边都删除)后,所得子图G-V’的连通分支数与G的连通分支数满足p(G-V’)>p(G),而删除V’的任何真子集V’’后,p(G-V’’)=p(G),则称V’为G的一个点割集。若点割集中只有一个顶点v,则称v为割点。

初中写作的基础知识 篇8

1.抓住感情的触发点

人都是有感情的,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通的,这也正是文学作品、现代流行歌曲流行的主要原因。而现实生活中,有时,那怕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这时候,只要我们抓住它,叙述出它的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它也就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这时就是一篇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对于你自己来说也一定是一种财富,而爱不释手,久久珍藏。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往事依依》、《散步》、《麦琪的礼物》、《藤野先生》

2.抓住事理的感悟点

我们说,生活中的一些偶然都是有其内在的必然,所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有其内在的事理所在,只要我们去认真仔细地思考,一定会给我们以感悟、以启迪。这样的东西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抓住这样的感悟点,用文学的语言描述,然后画龙点睛地议论几句,一定是一篇极富哲理的好文章。这样的文章同样能使自己感动,让别人也受益。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敬畏生命》《紫藤萝瀑布》。

3.抓住生活的情趣点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仅仅每天就是刻板的工作与学习,天天的柴米油盐,许多时候我们的生活正是一些情趣让我们沉醉其中,乐此不疲。这些情趣正是我们生活中的调料,让我们生活得有滋有味,所以,人们都希望在生活之中多一点这样的`东西,让自己的生活更丰富、更滋润一些。正如此,作为我们的作文这种表情达意的载体如果能抓住这样的情趣点,也一定是能让喜爱的。

如我们所学的课文《变色龙》、《范进中举》

4.向历史和文学作品中挖掘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典型的形象以及一些经典的情感寄托与描写,它们大都是流传很广的,选中它们,换一个角度,把它们用文学的语言表述,再加上自己的感情倾向,只要合乎情理,一定能打动很多的读者,并且,选取这样的材料会大提高你的见识品位和你的文章品位。这样的文章虽然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本中比较少,但在现实的文学作品中还是很多的。如高考(微博)作文《赤兔之死》

5.关注时事、社会热点以及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交流非常畅达的社会,这也正是因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并且,我们每一个人生在这样的社会中,有很多的东西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所以,当这样的热点、交点出现,会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也会有很多的人希望听到或者读到更多的见解或者是感情的寄托,这时,我们选中它们,用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思考它们、挖掘它们,提炼出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寄托我们自己真善美的感情,也同样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作文。

这样的文章虽然在课本中没有什么见到,但在学生作文中却是大量存在的。如很多同学写的有关环境问题的作文,“非典”中有关对白衣天使赞美的文章,对当前****问题讽刺的文章等等。

那么,从去年到今年又有什么可写呢?

可写的材料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赠台大熊猫,神六飞天等等。

初中素描基础教程学习计划 篇9

素描,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物体的外形特征而加以概括描绘的最基础的绘画形式。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一定的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为了给爱好美术的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我校的特色教育能够开辟一条崭新而又系统的教育体系,本学期,我们将素描列入了我校的校本课程。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师资力量,本人与郑海涛、周立斌两位老师共同合作,担任七、八年级校本课程——《素描》的教学活动。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将以合班的形式(即同年级的两个班)开展教学,给学生的互学、互帮、互助以及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提供一个大环境,同时这样安排课程也有利于教师的辅导教学。

七、八年级分别是4个教学班,每个素描班的学生大约20人左右,其中七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没有接触过素描,甚至小学阶段没有学习过美术,他们的绘画能力不高。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素描是一个高雅的艺术,他们对其充满了好奇感和崇拜感。但学习素描也会有感觉枯燥的阶段,因此,对七年级学生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循序渐进,对作业的要求要适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持久兴趣。而八年级的学生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和社团活动,对素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素描静物作品。因此,对八年级学生的绘画要求要高一些,对于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要个别辅导,对于重要的基础知识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三、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选择《素描起步》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教材内容从简到难,由浅入深,包含了结构、透视、形体、空间、调子、静物等几大版块,易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范画适合学生作为临摹的样本,但我们也将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将教材与其他素描书籍相结合,使教材真正为教学服务。

四、教学要求和总体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特别是在七年级要特别强调观察方法的重要性,要提高视觉的敏感性、整体性和准确性,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强调眼、脑、手三方面的同步训练,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2、通过素描学习,培养和训练学生严谨准确的写实能力。

3、教学安排贯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难点重点适当分散。每节课有足够的范画进行直观教学,并通过优秀的作品讲解多种技法。

4、作业安排有明确的目的`和针对不同的作业形式,教授不同的技法与技巧。

5、教学方法抓好集中讲授,个别辅导示范观摩,作业讲评等几个教学环节重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建立良好的学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既要抓和普通性问题,又要重视因材施教。

五、评价工作安排:

1、定期举办素描作业展览,交流、回顾,总结学习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学习素描的信心。同时,学生的一些佳作在校内展出,可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在学期末以A、B、C、D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放入个人成长记录袋中。

3、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请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课程进行评价,我们将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经验,以使我校今后课程的开展的更加完善。

六、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以如何快速、扎实的培养学生掌握素描知识为主题进行研究探讨。在进行素描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研究和解决方案。

七、教研课安排:

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教研。

八、个人业务学习安排:

1、学习有关素描的理论知识。

2、利用课余时间创作美术作品。

上一篇:中职商务礼仪考试试题下一篇:月相知识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