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工作计划

2024-09-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通讯员工作计划(精选11篇)

通讯员工作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我校的通讯报道的时效性,能全方位、迅速、及时地报道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先进事例,我校成立通讯报道小组,确保通讯的及时性。

二、工作目标

1、确保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实用性、精炼性。

2、能够确保通讯报道的及时性,当天的报道当天能及时发布。

3、每学期不少于2篇通讯报道

4、力争在永康日报或者永康电视台等媒体上 亮相。

三、具体措施

1、努力钻研和研读一些书籍和材料,提高个人的写作能力。

2、加强这块的教育培训,多听,多看别人写的报道,不懂的多问。

3、积极的投稿。

4、注重报道的质量,认真撰写,当天的报道做到及时记录,及时发布。

四、通讯员队伍

施囵囵、吴越超、陈洪林:负责撰写新闻稿,在永康市教育城域网等教育网站、报刊、杂志等投稿;

通讯员工作计划 篇2

建国初期,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联社组织应运而生。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联社组织一直与轻工(二轻)行政管理部门并存,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其职能随着挂靠的工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能的变化而变化。但直到2000年,联社“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格局始终保持着,上下级联社间、联社与成员企业间在隶属关系上、经济利益上的联系是相当紧密的。最近几年来,政府机构几经改革,轻工(二轻)行政主管部门被撤并,联社机构何去何从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据资料反映,目前地方上的联社真正独立存在的很少,处于势单力孤,“上不了朝奏不了本”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联社与政府、上下级联社、联社与企业怎样去联系、去沟通就需要有一个可靠的渠道,通讯员就是这个渠道中不可缺少的活力因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为了政策研究的沟通平台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过去联社组织是通过各种会议、文件向基层联社和成员单位传达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的,这种连接体系具有浓郁的政府色彩,上级“一股脑”的向下灌,有用的和没用的一起来,企业被动的接收,造成了企业的负面心理,我们也经常为频繁的会议安排而忙碌。那时,人们在获得必要信息的同时也为一些不相关的会议、文件而烦恼。随着改革的深化,文件、会议少了,烦恼少了,但获得必要政策信息的机会也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通讯员队伍建立起来了。由于这支队伍是根据本组织各成员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工作的,所以,我们向各成员单位传达的是与联社建设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行业信息,通过中央级刊物《中国集体经济》杂志和省社的《联社工作动态》传递党和国家有关集体经济的政策,反映了各基层联社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这些问题的新举措、新经验,包括国际或全国轻工行业的基本现状和发展趋向,向上反映了企业发展中的实际情况,向下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决策提供了有用信息。

最近几年来,省联社根据全省机构改革的实际,先后针对联社机构设置、编制配备、经费来源、资产管理和产权界定等问题下发了文件,并与有关市、县党委、政府就联社生存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有效的沟通,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其中,各位通讯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其贡献是功不可没的。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的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是极其光荣的。

二、成为了各级联社的连接纽带

过去在“政社合一”体制下,为了贯彻政令、布置工作、总结表彰、统计报表,联社系统的会议每年都有,大家见面交流的机会较多。而近些年来,这些机会就很少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通讯联络站,才使我们全省各地的同行有机会每年都聚一次。省联社召开的通讯员年会组织周密,安排得当,内容丰富,质量高,效果好,每次参加会议我都觉得受益匪浅。特别是各地的通讯员聚到一起时,大家交流情况,交换信息,沟通思想,密切感情,加深友谊,其情其景令人感动。省联社在加强联系方面为我们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地干工作。我们要珍惜自己的通讯员称号,很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使各地各级联社“感情不变,关系不断,一如既往,赤诚相见”,事业与时俱进,友谊与日俱增。省联社的领导经常讲,天下联社是一家。对此,我是深有感受的。我每次到长春,只要到省联社或有事求到省联社,省联社的领导和同志们都热情接待,积极相帮。据我所知,省联社下基层调研时都过问通讯员的工作、生活情况,提请当地领导多关心通讯员的成长进步,多支持通讯员的工作。所以,从我个人的感情来讲,省联社安排的工作无论有多大难处,从公从私我都要认真完成。这里有一种感情,一种真诚,一种友谊。通讯员这一岗位不只是工作关系的“连接器”,而且更重要的是联系感情、广交朋友的好场所。这就是我的理解。

三、成为了学习和提高自己的重要课堂

从事通讯员工作,平时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经常阅读各种书籍和刊物,多进行理性思考。我任市联社办公室主任多年,除了完成联社的日常工作外,2005年机构改革后我还兼任了市经委的信访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市工业企业职工来信来访的接待工作,特别是并轨试点工作期间日常的信访接待量较大,2005、2006两年平均每年中需接待来信来访职工近万人次,每天都要面对一些心中充满怨气的人群,口干舌燥的政策解释,反反复复的请示汇报,有时甚至受到批评和责骂,经常使自己身心疲惫,很少能静下心来看点东西或者写点东西。工作压力大、时间紧成了自己迁就自己的理由,向上级的刊物投送稿件不多,几次参加全省的通讯员会议都因没有很好完成自己的职责而感到惭愧。基于完成工作任务的角度,近两年我向省和国家的各级刊物投送了几篇稿件,并有幸在《中国集体经济》上发表,使自己的想法也在逐渐的发生改变。进行报道是自己的工作职责。为了完成工作而进行的学习与思考促进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曾经出力出汗的埋头工作而不去总结和反思的做法,往往使自己疲于奔命,身心交瘁。带着日常的工作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会使自己日常工作更加规范,对职工群众更有说服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认同省联社姚主任在去年的通讯员年会上所讲的“贴得紧,掰得开,拿得起,放得下”,这确实是经验之谈。我正是因为这样做了,工作才取得了一些成绩。联社办工作不扔不撂,物业管理正规,经济收入稳定,社务活动正常;信访办工作有章有法,有理有节,我连续几年被市信访局和市长公开电话办评为先进个人,经委信访工作也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通讯员工作任务也基本完成了,没有拖“后腿”。

吴德海与通讯工作的不解情缘 篇3

的确,吴德海仅有高小文化,他能从一位农村娃娃成长为黔东南州副州长,是值得敬佩的。他退休前就出版过两本书(45万字),退休后又编辑出版过3本书(70多万字),有的作品还获得省部级奖。吴德海说:“我参加工作几十年,大部分时间在党政机关做办公室工作,如果没有通讯工作这个平台来锻炼和发展自己,我就不会成为文字工作的里手,更不会成为一名能够胜任工作的州领导。”

1952年9月土改结束时,吴德海就被分配到锦屏县委宣传部当办事员兼通讯干事。1952年10月到贵阳参加新闻通讯员培训学习,接受为报刊组稿写稿的任务。这对刚参加工作而又仅有高小文化的吴德海来说,困难的确很大。当时的《新黔日报》办有一个指导通讯工作的内部刊物叫做《通讯业务》,吴德海把这个刊物当作宝贝。从标点符号、语法运用、修辞手法到文章结构,他都学习得很认真,边学边写,不断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吴德海写出的两篇稿子,一篇在《新黔日报》上发表,一篇在《通讯业务》上发表,他成为当时镇远專区12个县委通讯干事中最先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的人,受到镇远地委宣传部的表扬。从此,吴德海就增强了搞好通讯工作的信心,深深地爱上了通讯这个行业。

吴德海写稿的积极性很高,每个月都有几篇稿子见报,先后成为《贵州日报》、《贵州民族报》、《贵州政协报》、《贵州经济报》、《黔东南日报》、《贵州工人报》、《西部时报》的通讯员或特约记者,无论在什么时候,担任什么职务,他都保持与报社联系,积极为报社写稿,多次获得《贵州日报》优秀通讯员、《贵州民族报》优秀特约记者等荣誉称号。

吴德海说,几十年来的通讯工作给他带来了很多好处:一是使他提高了文化水平,增长了知识;二是使他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事政治;三是不断提高写作能力,1958年,当时他还仅是一般的县处级干部,但有两篇文章在当时省委主办的《团结》月刊发表后,反响很大。四是推动了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期,劳务输出刚开始,这是个新生事物,他在《贵州民族报》上连续撰写了黔东南州劳务输出系列文章,掀起了劳务输出热潮,使该州成为全省劳务输出做得较好的地区。五是广交朋友,扩大信息来源,拓宽了视野,他省内外的许多朋友都是在通讯联络中结识的。

通讯员培训计划 篇4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宣传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宣传质量,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做大做强金水品牌成为公司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加强《金水简讯》通讯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通讯员队伍写作水平。使《金水简讯》的内容更全面更具体,让金水员工了解金水旗下各公司的发展。金水矿业宣传部定2011年11月11日(星期五)上午8:30分在金水会所二楼小会议室组织一次金水各公司通讯员写作知识培训,时间为一天。请各公司办公室指定具有较强文字表达力的员工作为兼职通讯员参与培训。

培训会后由金水矿业宣传部统一安排就餐,参加培训人员往返交通和食宿请自行安排。

通过这次培训和交流,希望能真正扩大《金水简讯》通讯员宣传队伍,大家多留心、勤动笔,在生活和工作中互相沟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给《金水简讯》多提供稿件及新闻线索,让金水的宣传更具体、更全面、更深入人心。

金水矿业宣传部

2011年11月1日

通讯员年度工作总结 篇5

一年时间以来,熟悉了这个城市,融入了她的生活。但是,因为努力不够,学习不够。一直对她了解得不深,不透。对工作,同样。以前,为了鞭策自己,所以告诉自己,“要将工作当作事业,将事业当作人生。”可是,惭愧的是,我没有做到。记者这个称呼,有的时候,感觉是辜负了的。

到目前为止,工作上,谈不上什么成绩。从一开始,就定位为时政记者。如何将时政新闻做好,一直在寻找,但是,一直也没做好。缺乏一双发现新闻的眼睛,缺乏对大局的判断力,把握不住“势“的走向,决定了我发现不了好新闻。

记忆犹新的是那次开全县的安全生产工作会,回来之后,我只按照常规写了一篇会议报道,对会议中的许多新闻点却视而不见。最后,在熊老师的提点下,才将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机制和聘请100名安全生产信息员另写了两篇新闻。从那以后,每次开会的时候,总要先问自己,这次会议有没有别的新闻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有意识的训练,逐渐让自己能够跳出会议写会议。

下半年,希望能够多深入基层,希望报社策划的“青年记者住农家进园区上工地”中有我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直以来,没怎么下过乡,即使去,也不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再加上从小的农村生活经历比较少,对于下乡总有一点心理难关没过。但是,通过上个月下大溪、下板溪,虽然大溪是和小欧一块去的,板溪也比较近,但是,采访都转换了一种方式,绕过当地政府,直接和老百姓接触,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看见过的东西。比如大溪,一直是和领导一起去看的,台地结构漂亮,现在老百姓的建房积极性表面看起来也很高,但是,和他们接触之后才发现,台地的问题很多,甚至会影响到移民的生命安全。这便是真正的基层。或者政府做事了,但是,老百姓始终是弱者。这一点,应该向欧道路学习。他以专业的态度报道了岩峰村的现状,又以悲悯的情怀为岩峰小学做了实事。

通讯员工作会议讲话 篇6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领导科学报》20xx年度通讯员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报20xx年报社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总结报纸通讯员工作,并对一年来在通讯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来自组织部门、党校和社科联的领导,有来自乡镇、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干部,特别是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组织部的两位同志也不辞辛苦前来参加会议,还有一些是长期关注报社发展的老读者作者,像今年已70多岁高龄的平阴县委党校原副校长刘东军(校长)。你们的到来让我们在这个冬天里感到心里热乎乎的,非常感动。年终岁首,大家工作都十分繁忙,能够挤出时间前来参会,充分说明了各位及各位所在单位领导对报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领导科学报》社社委会和报社全体同仁,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报纸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这次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领导科学报〉,进一步作好今后的报纸通联工作,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报纸的有关情况。

一、《领导科学报》历史回顾

自从党的履新执政以来,多次谈到领导干部要学点历史,强调“不懂历史,就不懂当下和未来”。了解报纸的昨天,才能更好地办好当下的事情,并很好地规划好明天。目前我们的通讯员队伍中多数是年轻同志,对《领导科学报》的历史或许了解得不多、不深。我想借这个机会同大家一同回顾一下报纸的发展史,以增进大家对报纸的了解。《领导科学报》创办于1988年5月,在时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长张全景同志亲自倡议和关心支持下,由省委组织部青年干部处牵头创办。当时创刊人员大都是从各单位的办报行家里手中临时选调的,后来,省委组织部为解决这部分人员的编制问题,经省编办批准将其作为省社科联的一个正处级事业单位。报纸在转为省社科联主管、主办的同时,由中共中央党校所属的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指导,这是目前国内领导科学研究的最高权威机构。,省社科联为整合资源,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宣传平台,报请省编办批准,实现《领导科学报》与《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合署办公,成立新的《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现在的〈〈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有一报一刊两个网。

创刊之初,《领导科学报》为对开四版周报,中间历经多次改版, 20xx年7月由8版扩为目前的12版。报纸面向全国领导干部发行,融政治性、新闻性、学术性、知识性于一体,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张宣传报道领导科学与科学领导的专业类周报。

报纸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宗旨和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宣传中央大政方针,传播领导科学学术信息,推荐领导科学研究成果,提供领导实践经验教训,研究领导工作文韬武略,探讨领导行为成败得失。创刊26年来,报纸已在全省、全国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固定读者群体,受到党、政、军不同层面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的好评。李瑞环、聂荣臻、宋平、姜春云、杨得志、钱伟长、张全景等中央领导和梁步庭、赵志浩、王修智等省领导,都曾先后给报纸题辞,勉励提高办报水平,服务领导实践。特别是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的同志曾在1990年11月10日的〈〈领导科学报〉上发表了题为〈青年干部“三忌”〉〉的文章,深刻阐述了青年干部成长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近年来,报纸着力落实“更好看、更好读、更好用”的办报理念,围绕党建、组工、领导科学重点组织策划、开展报道,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得到了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20xx年,报纸被省委“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领导小组指定为全省参加宣传报道该活动的17家省直主要新闻媒体之一;起,《领导科学报》被列入报道省“两会”主流媒体行列,享有直通会场和会议驻地的资格。

二、20xx年主要工作

20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各领域迎来深刻变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一年来,报纸坚持正确办报方向,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主题,紧紧围绕组织工作、基层党建、领导科学三项重点,按照专业化和职业化要求加强采编队伍能力建设,提升宣传报道工作水平,报纸影响力越来越大,读者反映越来越好。

(一)围绕中心工作策划专栏、组织专题。

坚持“中央有部署、报纸有行动”,始终将宣传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精神作为开展报道的“重头戏”,努力为基层提供中央精神的“解读版本”和“落实参考”。一是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以及基层领导干部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开设了5个系列专栏,累计刊发文章350余篇;二是《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出版后,围绕学习宣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出1个系列专题,截至目前已刊发相关文章20余篇。这些专栏和专题,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综合性、解读性和指导性,呈现形式清新、醒目,深受读者欢迎。

(二)立足热点组织话题、深入探讨。

“每周茶座”栏目每期选择一个组织工作、基层党建或领导科学的热点问题进行评论。20xx年,该栏目围绕落实“三严三实”要求、助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宣传《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党建、组织工作热点问题,及时组织开展深入讨论,为基层领导干部提供了执政参考。总的来看,20xx年党建、组织工作的所有重点热点问题,报纸都有反映、有报道,产生了较大反响。

(三)聚焦理论创新策划报道、服务实践。

反映领导科学研究动态,展示领导科学研究成果,是〈〈领导科学报〉〉的一项重要报道内容。一年来,报纸密切关注追踪报道领导科学理论研究最新动态。9月和11月,报社分别派人参加了中国领导人才专委会主办的“领导人才与群众路线”理论研讨会和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主办的“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研讨会。这两个研究会,一个是全国领导人才高端智库,一个是全国领导科学界最具权威研究机构。通过参加两个研讨会,报纸联络了一批高水平专家、约了一批高质量文章,会后做了全面、深度报道,为各级干部奉上了营养丰富的“理论大餐”。

(四)荟萃报纸精华编辑出版〈〈领导力之道〉〉。

近年来,《领导科学报》发表了不少有关领导科学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大都深入浅出、语言平实,贴近现实接地气,将其汇编成书,对于提升领导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理政能力很有帮助。报社过去曾出过两本书,一本是《领导者不可不知》,一本是《领导者不可不读》,但最近没做这项工作。今年5月报社开始着手编辑出版第三本论文集的工作,定名为〈〈领导力之道〉〉,目前,书稿正在做最后的统筹、校对工作,预计年底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汇编的文章是从20xx年至出版的报纸中选取的,在座的一些同志的文章都已入书。今后报社将把定期结集出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希望大家多写多投,争取有更多的文章见报、见书。

(五)坚持走进基层开展采访、锻炼队伍。

开展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今年组织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报社结合这项工作,组织采编人员走基层、进一线搞采访、做调研、写文章,转作风、改文风、树新风。粗略统计,全年报社采编人员到基层采访调研达50多人次,基本上实现了每周一次走基层,足迹遍布17地市、近60个县市区;全年累计约稿、撰稿达2700多篇,推出了一批在基层单位受欢迎、在党员干部中有影响的报道。20xx年,在山东新闻奖、山东政协新闻奖评选中,〈〈领导科学报〉〉推荐参评的15件作品有9件获奖,其中两件作品获一等奖,在百余家参评单位中遥遥领先,刷新了报纸自20xx年参评这两个奖项以来历史纪录。

三、通联工作情况

在报社发展的26年里,一代又一代的通讯员与我们共同前进。大家一起见证了〈〈领导科学报〉〉的成长与壮大。广大通讯员已是我们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和强大力量。正是你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还不遗余力地热心支持和参与我们的工作,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为我们撰写接地气的新闻稿件,丰富了报纸的版面,在报纸工作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长期以来,报社通讯员都是默默奉献,不为名、不图利,甚至连个聘书都没有。20xx年初,着眼于更好地服务基层实践、满足读者需要,进一步密切编读互动、提升办报质量,报社出台实施了加强通联队伍建设的意见,组建了首批通讯员“正规军”,发放了聘书。一年来,受聘通讯员积极主动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了显着作用:

(一)发挥了“联络员”作用,密切了报社与各单位的联系。

通讯员在报社与各单位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通讯员制度未实施以前,各单位与报社联络往往存在人员不固定问题,由此导致交流不深入。今年通讯员制度建立以来,报社在基层单位有了更多联系更加密切的“朋友”。通讯员所在单位领导有什么调整、工作主攻方向有什么变化等等,报社一个阶段内重点关注什么、组织什么重大策划等等,通讯员都会及时进行沟通,让报社与各单位缩短了距离、加深了理解、增进了友谊。

(二)发挥了“情报员”作用,提供了大量很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通讯员活跃在基层一线,处在新闻线索的最前沿、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新闻事件,时时处处都在充当着“千里眼”、“顺风耳”。一年来,通讯员及时将所在单位的工作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新做法,通报给报社总编室。经梳理汇总后,每周一报社例行的编务会议上,总编室就上一周收集到的来自通讯员的新闻线索进行汇报,经集体研究策划后,确定下步重点报道计划。今年报纸头版“实现中国梦 基层在行动”专栏中的大部分报道,都是根据通讯员提供的新闻线索推出的。

(三)发挥了“宣传员”作用,撰写了一大批高质量文章和稿件。

通讯员的主业就是为报纸写稿。通讯员制度的实施,既给通讯员“充了电”,也为他们“加了压”。首批聘任的通讯员,是经过各单位遴选推荐、报社严格考察产生的,可以说大家都是所在单位的“笔杆子”,政治素质硬、理论水平高、写作本领强。据粗略统计,一年来通讯员共向报社投稿万余篇,一大批高质量稿件和文章见诸报端。

(四)发挥了“监督员”作用,为报纸更好地“接地气”支招建言。

读者喜爱是报纸的生存之本。在某种意义上说,通讯员是报纸的“第一读者”,报纸办得到底怎么样,我们的通讯员心里最清楚。一年来,报社通过采取指定专人与通讯员联络、开辟读者信箱等措施,及时听取通讯员对报纸选题、内容、版式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例如,报纸的“每周茶座”栏目在拟定讨论话题后,都会及时选取部分读者进行沟通,根据读者意见作出调整,受到普遍好评。

四、几点希望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领导科学报》真诚希望广大通讯员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我们的工作,同时也真诚地希望我们的通讯员能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在业务能力上不断进步,争当凝聚基层正能量、传递基层好声音的实践者。下面我提三点要求:

(一)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本报通讯员的产生,经过了本人自愿报名、所在单位推荐和报社考察核准等多个程序,所以说大家所做的工作,不仅仅代表个人,也代表了所在单位,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着报纸的办报水平。而做好通讯员工作,可以实现通讯员个人成长成才、宣传所在单位经验同时提升报纸办报水平。可以说,通讯员作用重要、责任重大,所以所有通讯员都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增强做好通联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反映基层党建、组织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借通讯员这个平台,实现个人进步、推广单位经验、助力报社发展。

(二)勤于学习,勤于动笔。

通讯员的主业是写稿。做一名优秀的通讯员,必须切实加强学习。要学理论,确保政策明、是非清,坚定正确的宣传方向;学业务,确保能力足、水平高,练就过硬的专业素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做一个写作上的“勤快人”,随时随地把所学、所思、所感付诸笔端,努力做到时时写一段、天天有一篇、月月有精品。只要坚持勤练多写,日积月累,就会永葆写作的冲动,就能找到写好的感觉,感觉好了,下笔自然生辉,文章就会越来越漂亮。

(三)甘于吃苦,乐于创新。

要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坚持“三贴近”原则,不畏艰辛,不畏困难,真实地反映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与呼声,更多地为干部群众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信息。同时,宣传报道的形式要进一步适应干部群众的要求,不断增强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最后,在这里再说一下发行的事情。发行工作很重要,因为报纸发行量发行面涉及到报纸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报纸发行得少,看到人的相对就少,影响面自然就小。众人拾柴火焰高,发行工作靠大家!目前是报纸发行的最后的时刻了,借此机会,再次拜托大家,请大家千方百计,再上点心、再加把劲、再努把力,群策群力把报纸明年的发行工作做好。

再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20xx年新年就要到了,在此我代表报社全体同仁提前恭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阖家幸福!

通讯员工作计划 篇7

近日, 第一届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通讯员宣传工作交流会在昆明召开, 来自各地各单位从事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宣传工作的同志, 就加强和推进行业宣传工作进行广泛的交流。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副理事长王树平、云南省住建厅巡视员韩忠庆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王素卿理事长指出, 行业的宣传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以行业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加快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 以践行贯彻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 落实《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11~2015年发展纲要》, 促进行业加快改革发展为重点, 结合行业实际, 重点加强行业的宣传工作。并对行业的宣传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殷切的希望。

王树平副理事长指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行业, 了解勘察设计工作的贡献和作用, 本届协会将整合行业宣传力量, 打造行业宣传和信息共享平台作为协会重点建设的五大平台之一。并在具体工作方面提出了要求, 首先围绕行业宣传工作做了回顾和介绍, 其中对协会所属媒体进行调整和加强做了重点说明, 他指出, 协会除官方网站外, 还主办了《中国勘察设计》、《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两本杂志。《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杂志在转企改制后, 经过自身努力不仅继续扩大其专业领域的影响, 同时也进一步的提升了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其次, 对通讯员工作的基本要求进行说明;最后, 围绕协会本年的主要工作和宣传报道重点做了部署。

宣传工作是协会的一项重点工作, 也是扩大行业影响、提升行业地位的重要手段, 协会希望与会的各位通讯员围绕行业工作的重点和各单位的实际工作, 共同将行业宣传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通讯员工作计划 篇8

关键词:质检信息化;移动通讯技术;应用

质检工作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社会对质检工作的需求也在飞速增长。进行质检信息化不仅是质检工作发展的需求,更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质检信息化,是最为便捷的途径。

一、移动通讯技术与质检信息化基本含义

(一)移动通讯技术基本含义

移动通讯技术主要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在用户之间实现即时信息传输的一种技术,能够在移动通讯信号覆盖范围内保证这种即时信息传输的稳定和通畅。移动通讯技术主要包括了无线数字传输技术、网络管理技术、路由器技术以及终端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移动通讯最主要的标识就是摆脱了实体线路的束缚,真正实现了可以在任意地点进行通讯的功能。第一代标准的无线技术标准主要有AMPS、NMT、TACS等。在第二代移动通讯技术中,数字无线电技术得以应用,大幅提升了网络容量,改善了通讯条件,主要有GSM、NMPS、PDC和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简称为3G,将多媒体通讯技术进行了整合,能够提供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流媒体的传输功能。目前4G移动通讯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功能上有了大幅提升。

(二)质检信息化

质检信息化就是利用移动通讯技术,诸如WAP、手机短信等传输方式,实现质检工作信息的发布、查询以及交互等。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质检信息化,不仅设备的成本低廉、使用方法简单,最主要的是可以为质检工作人员和普通社会民众提供快捷便利的信息查询手段,强化质检工作。

利用移动通讯技术进行质检信息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基础。目前,我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通过手机建立质检信息化网络,可以比较简单快速地实现。不仅如此,各种可以传输即时信息的手机软件也很多,比如微信平台,QQ群等。这些广泛的硬软件基础,给移动通讯技术在质检信息化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移动通讯技术在质检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

(一)构建质检信息化工作数据平台

构建数据平台是实现质检信息化的首要任务,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构建数据平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数据平台结构、数据传输方式、数据查询权限等內容。

对于数据平台结构而言,需要考虑质检工作的实际情况,将数据进行分类,按照不同行业对质检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在每一个行业类别下,再按照年份、月份以及日期对数据进行更加精细的分类。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效整合数据查询和传输接口,使其和数据平台进行有机对接,进而实现更加全面的功能。

对于数据传输方式而言,基于移动通讯技术,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有多种途径,比如手机短彩信、手机网页以及微信公众账号平台等。质检工作人员或是普通民众可以通过发送短信或是在微信公众账号平台上发送查询指令,进行质检信息查询。此外,质检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工作人员账号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质检信息录入,提升质检工作的效率。

对于数据查询权限而言,需要对质检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查询权限设置,只有设置一定的权限级别,才能确保相关信息被符合权限要求的人群查询。避免较为机密或是关系重大的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给质检工作造成危害。

(二)构建质检信息化手机短信系统

手机短信是移动通讯技术下最为普遍的一种通讯方式,也是发展时间很长成熟度很高的一种移动通讯方式,只需通过在手机端输入一些简单的指令,就能完成质检信息的查询。构建质检信息化手机短信系统比较简单,其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信息输入、信息匹配和信息输出三个步骤。

信息输入就是质检人员或是普通民众在需要查询相关信息时,在手机端输入一定的查询指令,将其发送到质检信息数据平台。质检信息数据平台已经预设了指令体系,在收到用户发送的指令后,将指令内容和指令体系进行匹配,以确定指令所代表的含义,进而进行对应的操作。

信息输出就是数据平台在匹配指令之后,按照指令内容进行合理的信息输出。比如可以将查询指令设置为:CX20150304****,其中CX代表查询,即短信功能为信息查询,20150304则代表了查询数据的时间,星号部分则代表了具体的质检信息查询企业。利用这种方式,就可以通过手机端实现质检信息的快速查询,从而实现质检信息化工作。对于质检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只要事先预设质检人员的手机号为管理账号,那么质检人员也可以通过发送指令录入相关的质检信息。比如可以通过短信:LR20150304****#****#进行质检信息录入,其中LR代表录入,数字部分代表时间,前部分星号代表质检对象,井号之间的星号代表质检信息。如此,通过手机短信就能实现质检工作信息化。

(三)构建新媒体质检信息化系统

新媒体质检信息化系统是质检工作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各类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广泛普及的情况下,更是具备了深厚的发展基础。比如发展微信质检信息化平台,利用微信的二维码扫描功能,只需对相关产品进行条码扫描,就可以获取该产品的质检信息。不仅如此,质检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推送功能,将质检工作的最新进展以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质检信息进行推送,使普通民众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质检信息。

结束语:

质检工作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已经息息相关,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质检工作平台,对于质检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利用手机短信、手机即时通讯工具构建立体全面的质检信息化平台,是实现质检信息化工作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徐侃.移动通讯技术在质监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J].福建质量信息,2008

通讯员工作计划 篇9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0年学校通讯员个人工作总结

从__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担任了学校教育新闻通讯员至今,很快五年的时间过去了。在__年的教育宣传工作中,由于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与鼓励,我圆满完成了自已的本职工作。回首自己近年的新闻写作历程,让我尝到了作为一名通讯员的酸甜苦辣,同时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私下觉得,当一名通讯员,这是一个充满学习、充满挑战,充满机会,充满挫折,同时又充满满足感的过程。为了在往后的日子里能更好地担任此工作,我对近年的新闻通讯写作作了如下的总结与反思

一、作为一名通讯员必须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提高新闻道德素养,保证新闻稿件质量

写稿在于发表,而怎样提高投稿的采用率,关键在于稿件的质量。而怎样提高稿件的质量,需要自己加强业务能力学习,提高新闻道德素养。所以我平时不断向他人学习、向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和善于写作同行请教,勤看报纸和在网上分析他人的新闻写作方法和要领。然后自己再试着写报道。__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向各级网站投稿,殊不知,刚写上去,就被一些网站采用了。由此,我写稿的兴趣大增。看来当一名通讯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于是,我便一有时间就伏在电脑桌前写稿件,这个平台为我写好新闻报道奠定了基础。由于写稿较多,所以我写的文章大都会在市、区网站上刊登,有时网友们都会给我一些合理的看法和建议,我与他们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并在新闻写作中不断摸索,终于在今年的教育新闻写作的质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我认真对待我的每一篇稿件。本着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写稿,并在布局谋篇上反复推敲润色,进行修改。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篇稿件。做到了及时写稿,第一时间发布。写完之后还积极邀请有经验的同行请教进行修改,提出参考意见,保证稿件的及时性、准确性。我特别要提的是宣州专刊的周建,他不仅时时鼓励我积极投稿,还亲自帮我改稿,正因为他们的帮助,我的新闻采用率较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近几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通讯员、宣州区优秀通讯员荣誉称号。

二、作为一名通讯员必须注重积累,博采众长,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保证新闻稿件价值

我深刻地认识到,新闻通讯员最可贵、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就是敏锐。新闻拼体力,拼智力,拼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基础有三个:一是扎实的基础,二是丰富的经验,三是正确科学的方法。作为担任新闻工作时间不长的新通讯员,__年我着重从方法上下功夫:对我较熟悉的、在现场的每一个新闻素材,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准切入点,对不了解,不熟悉的新闻素材,我多学多问,多向有经验教师请教,深思慎取。

每一篇稿件写完,我都争取能够以一名专业人士的视角来审视新闻。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认识到:好的教育通讯员必须具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必须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必须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基本功。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标,今年我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坚持收看中央电视台的___。安徽新闻、宣州新闻、宣州区教育信息网、宣城日报上面的优秀文章。一方面开阔自己的视野,积累新闻写作素材,另一方面学习专业新闻稿件的特点,第二,我努力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身边人们谈论各类话题中有价值的东西,并做好摘要笔记,以备不时之需。正因为我坚持做到了以上的一些方面,所以本的新闻报道在一些网站被作为重点推荐。

三、作为一名通讯员必须注重兴趣的培养,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保证稿件的数量

__年刚从事通讯员工作的时候,我很被动。总是学校给我新闻素材叫我写,我就去写,把它当成一份工作,我要去完成任务才去写。所以当年下来自己写的稿件数量寥寥无几。__年我经过认真的反思,发现了这一问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做有心人,积极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地去搜索素材,并且及时写稿投稿。去年稿件数量比前年有了增加。每当看到自己的新闻被发表,我就很有成就感。也更增添了新闻的写作___,逐渐形成了对新闻写作的热爱。

平时很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我的思绪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可以无拘无束尽情地通过键盘来抒发我的情感。在疲倦的时候,只要我有第一手新闻写作素材,人就显得格外精神,哪怕写作奋战到深夜也不觉得累,一天感觉过得很充实。这种感觉很奇妙,或许新闻写作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者说是我缓解压力、疲劳的兴奋剂。我现在钟情于写作,也热爱新闻写作。正因为对新闻写作的热爱,所以今年上半年宣州教育信息网我的投稿和用稿数量都居于第一,跻身进入宣州教育信息网排名第一名的骄人成绩。

四、作为一名通讯员必须注重总结反思,发现不足及时改正,保证稿件的风格与时俱进

时代不同,社会在进步,人们欣赏的角度品位也发生了改变。曾记得有一位同行说过:现在的人很喜欢看那种“快餐式”的新闻,简短而精炼,的确如此。怎样写出读者爱看,适合读者身份的新闻,这是我们每个通讯员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所以今年我很注重个人写稿后的反思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改正,顺应时代潮流。正因为我在写作风格上注重顺应读者的口味,所以今年写的新闻在___数量上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现在我终于从一名不懂新闻的门外汉变为了一名教育新闻优秀通讯员。现在对于新闻写作写起来算是得心应手。纵观全年共写各类稿件稿达___多篇,用稿率达___%以上。

五年以来的每篇报道完成之后,我都有很多的思考和总结,以上是体会最深切的一些感受。我觉得我在今年的工作中确实解决了一些去年工作中一直感觉困惑的问题,但同时,新的工作状态又给我带来了新的困惑和难题,我仍然面临很多迫切需要再次突围解决的问题。

我深知从事新闻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好好地把握好新闻特点,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从众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

中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及时发现具有宣传意义的人物和事件,用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教育事业的宣传工作贡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范文仅供参考

通讯员工作计划 篇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闻媒介日益发达,宣传形式多种多样,如何通过新闻宣传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了一项任重道远的课题。谁能深入新闻事件的现场抓“活鱼”,谁就能以其报道的高时效性取胜。而通讯员正是遍布于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熟悉本单位和本系统的情况,能够在第一时间抓到“活鱼”的新闻主力军。

创建项目自身特色文化,对典型品牌工程进行提炼、总结、宣贯”,由此可见,新闻宣传是一张对内对外的“名片”,它更是一种“生产力”,如何把这种生产力运用到施工现场,转化为完美履约的不竭动力,作为施工企业项目基层的一名通讯员,我想从以下几点分享。

一、项目新闻宣传的要求

1、紧跟集团及公司文化引领的“风向标”

施工现场是项目员工作战的“主战场”,很多员工以为只要把现场干好了,其它的都是“纸上谈兵”。虽然每位员工都能够进入集团和公司的平台,但往往觉得那只是办公室员工应该做的事情,没时间也没必要,一头扎进现场,一心用在现场。固然,一切工作都应该紧紧围绕现场,服务于现场,但如果没有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注定不能走远。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推动项目持续发展的动力。要让员工认知企业文化,践行企业文化,这就要求项目通讯员要有强大的思想性,紧紧跟随集团及公司文化引领的方向去做新闻宣传,传递影响到每位员工,人人都是企业文化的“宣传者”,“践行者”,做集团及公司的“排头兵”。

2、精选项目新闻事实,以小见大,集点成面

项目通讯员必须要有一对慧眼,能在纷纭的“活动事件”中精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眼”,起到对外“窗口”的效应。有价值的事实未必就是大事,有时,一个小小的事实却能显示出整个项目的特点。常言说,一滴水能映出太阳的光辉。在新闻宣传中,我们就是要努力地寻找能够映出太阳光辉的这一滴水。大的活动事件必然需要报道,通讯员更要有通过一个小小的活动事件做到“以小见大”,集“点”成“面”,充分体现出项目蓬勃的生命力。

3、坚持时新性

所谓“时新性”,分开来讲就是“时效”和“新鲜”。时效即活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通讯员必须雷厉风行,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争取在第一时间报道出去。新鲜即内容新(角度新、主题新)和形式新。通讯员要“跳”出固有的新闻报道模式,敢于突破和创新,要有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态度、情感和行为,最终把他们的眼球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从而达到宣传项目的目的。

二、如何去找新闻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好项目宣传,必须要有可以宣传报道的新闻素材,从哪里找素材,找好素材,这是每个通讯员在宣传阵地作战的“武器”。

1、从一线施工现场去找

人们常常把生活比喻成人生的一本百科全书,同样,施工现场也是新闻宣传的一本“百科全书”,施工现场是新闻素材“出生”、“长大”的地方。第一方混凝土、工程重要节点、先进技术管理、员工战斗在现场一线的先锋精神、施工过程中攻克的难题、新时代劳务工人的精神面貌、项目如何实现完美履约,担当社会责任等等,抓住了这些“活鱼”,发现了这些“源头”,新闻宣传的“活水”自然会徐徐流来,把抓到的“活鱼”供我们“享用”。

2、从项目各类会议、学习以及活动上找

项目上的通讯员,大多都是办公室的员工在担任,去现场的次数相对并不是很多,往往对现场发生的许多事件其实并不是完全透彻了解。但在项目组织的各类会议、学习以及活动上,我们可以从参会人的口中、培训讲师的讲解中,获知项目部当前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在采取什么管理方法去应对解决、下一阶段项目部的重点工作是什么,组织的学习、活动主题的核心是什么、亮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新闻讯息,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和聆听,就能捕捉到“新闻眼”,让我们有“米”做“炊”。

3、从集团及公司文件中去找

项目上的通讯员,对集团及公司的文件并不陌生,很多文件正是由我们在下载、传阅。但又有多少人去认真学习了文件呢?实际上,集团及公司下发的每一个文件,包括业主等外来的各种函件通知,都是在传达着一些新闻信息。文件内容往往就是指导项目怎么去做工作、哪些是重点工作。我们不要仅仅为了“传阅”文件而“传阅”,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学习、领悟、“吃透”文件内容,抓住文件精髓,结合项目实际工作,一定可以挖掘出可以宣传报道的素材。

4、从行业内的报纸、杂志去找

这个就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新”相呼应。作为通讯员要深入了解项目发生的事件活动,但也要跳出那些工程节点、学习活动等这些“圈圈”,让自己“走”出去,多看,多学,多积累。通过阅读建筑行业内的报纸、杂志等,创新思维,开拓视野。往往很多时候,通过阅读会猛然发现,原来工作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的小细节、小人物可以去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阅读建筑业报刊杂志,如同大海中的一朵朵浪花,它们也总能激起你思想上的“火花”,创造出更具代表性的新闻报道。

三、如何让新闻报道“出炉必登”

1、熟知所要刊登的媒介

做好项目宣传工作的根本意义就是在于让大家去了解,去知道这个新闻。如果努力找到的新闻素材形成的新闻报道没有被刊登,岂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这就要求通讯员要了解我们写的这篇新闻报道要“销”往哪里,哪些人来“享用”。对于企业来说,都有各自的新闻媒介,每个媒介都有它的特色。要想我们的报道被刊登,就要“对症下药”,要迎合媒介的“口味”,保证我们投送的新闻报道,能够在媒介上占有“一席之地”。

2、提炼一个好标题,吸引眼球

在海量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的时代,如何让别人对你的新闻报道感兴趣,愿意花时间去看,一个好的标题至关重要。精心提炼一个好的标题,这个标题既要概括清楚事件活动的事实,又能直接反映出来你想表达的主题,让人耳目一新,一下子就能够吸引住读者的眼球。

3、找准找好素材,质量求胜

素材决定内容,好的内容是一篇新闻报道的生命。素材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推广性和宣传性。新闻报道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人、影响人。只有选准选好素材,才能让新闻报道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找准找好素材是好新闻报道的前提,保证新闻的质量才能让报道脱颖而出,影响带动起更多的人,真正达到宣传的目的。

这就要求通讯员要运用新闻的语言去“润色”,“加工”。可以有意识地灵活安排文章结构,描写好典型细节,采用金字塔或倒金字塔报体等形式,使新闻报道更具有专业性,以质量过硬求胜。

多约聘一些通讯员 篇11

刊物要办得内容丰富多彩,尤其是时事性综合性刊物,办法之一,是应该多约聘些国内外的通讯员。从前邹韬奋主编《生活》周刊时,这一点做得特别出色。比如当时《生活》周刊在日本有一个通讯员徐玉文,她反映的日本情况,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日本人民的生活等,都写得生动活泼,很受读者的欢迎。徐玉文在日本留学,学的是蚕桑科,由于她对《生活》周刊的事很热心,更由于她的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她在攻读自己专业的同时,还为《生活》周刊写了大量的为读者喜爱的通讯。又如李公朴那时在美国留学,他也是《生活》周刊的热心读者,在美国留学时也为《生活》周刊写了很多通讯。有时他写来的文章,文字或篇幅不完全符合《生活》周刊的要求。韬奋就给他精心的修改。又如在德国有王光祈的通讯,比利时有寄寒的通讯……每期刊物上往往有四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的篇幅刊登这些通讯。在三十年代,《生活》周刊不但在言论上毫不留情地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投降政策、对内实行的法西斯统治、贪污腐化等罪行,启发、促进了广大群众的觉悟,同时也通过这些大量的国外通讯,使读者放眼世界,从国际联系到国内,激发了读者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活》周刊上所以会有这许多好的通讯稿,决不是因为它稿费从优,而主要是因为这许多热心的通讯员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同时,也因韬奋的满腔热诚和他与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编者与通讯员之间能够心心相印。李公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后来是七君子之一,和韬奋结成了生死之交)。徐玉文从日本回来时,韬奋在《生活》周刊上专门写了一篇《欢迎徐玉文女士回国》的文章,文章一开头就说,她是“最先热诚赞助本刊的同志,……也是我们最为感谢而永不能忘的一位”。韬奋同徐玉文以前没有见过面,徐到日本寄了第一篇通讯给《生活》周刊后,韬奋就非常佩服,立即去函敦聘她为驻日特约撰稿人。后来徐就源源不断地写来通讯。这些通讯,有的被日本人译成日文,又转载在日本的报纸上,并加上“可怕的徐玉文”这样的标题。徐玉文回到了上海,经过了三年的文字之交,才和韬奋第一次见了面,大家都为之欢欣。那时还有一位留学德国的丁而汉,也经常给《生活》周刊写通讯,后来丁不幸在游泳时遇难。韬奋得悉噩耗后,十分悲痛,在《悼丁而汉君》的文章中说:“……为之泫然酸鼻,热泪盈眶,我和丁君是未见过面的朋友,而不自禁其辛酸悲咽,实丁君待友之至诚极挚,使我感动到这样的地步,好友难得到,无意得到而又失去如此之速,安得不恸?”韬奋总是这样赤诚待人,当然这些通讯员也就深受感动而决心为《生活》周刊竭尽其力了。

现在我们的报刊上很少读到这样的通讯了。当然时代已经不同,历史条件也完全改变了。但是我们同外国的交往日益增多,对外国,特别是对那些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究竟怎样看?目前国内,特别是在一部分青年中,确实存在不少片面的、不正确的看法,如果我们派出去的留学生和其他常驻国外的同志,以及华侨和华裔人士,把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写成通讯寄给国内的报刊,国内的报刊经常选载一些,一定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当然,要做好这件事,首先要培养许多象李公朴、徐玉文、丁而汉……爱国而又热心的通讯员,同时也应该认真学习邹韬奋这种认真负责、赤诚待人的好思想、好作风。

上一篇:以除夕节为主题的作文400字下一篇:202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