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及基本经验(精选8篇)
【内容提要】本文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历史性转变为线索,从光辉历程出发,阐述了党领导人民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基本经验和伟大意义。
一、第一次转变,发生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
近代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的中华民族跌入谷底,几乎所有的西方列强都侵略过我们。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豆剖瓜分的境遇。在那段漫长的黑暗时期,作为中国人曾经是个耻辱。多少仁人志士,各种党派、学说,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寻求着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无一能够成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才彻底结束了这一状况。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关键一步。所谓“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就是说,以这一时间点为标志,不但结束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同时也结束了自明朝中叶以来几百年中华民族衰落的历史。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把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实现了民族独立。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主权在近代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首都更是三次被侵略者占领中国的领土完整。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我们可以采取和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提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战争政策。新中国政府在建国前后一段比较短的时间内,采取了一系列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的措施。周总理曾经说清朝的西 2 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都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新中国则确立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以及“一边倒”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人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夙愿,“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中国的地理版图在清朝中叶基本上确定了,但1949年以前的近代中国是一个分散而虚弱的国家,被人称为“一盘散沙”,从晚清到民国,国家的行政体制始终未能一致,中央政府始终不能有效地号令全国。“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人民解放军横扫全国,摧毁各地的国民党和军阀政权,建立人民政权机构,形成了省、民族自治区、直辖市这样一种行政体制,中央政府政令能够雷厉风行的落实到全国各地,大大加强和提高了国家的统一性和行政效率。孙中山先生曾热切盼望统一:“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统一起来才能“真民族”,才能“与列强共跻于平等之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全国大陆全部解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民族从屈辱走向奋进,从贫弱走向崛起的基础。
旧中国的落后、衰败,不但来自外患,而且源于内忧。长期的封建制度,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在欧洲经过文艺复兴开始走向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偏离了世界文明大道,与欧洲强国逐渐拉开了距离。曾经有过的康乾盛世,也只是落日的辉煌。这种衰落的趋势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埋葬了落后的封建制度,才有了根本扭转。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们实现了由衰至兴的历史转折。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第二次转变。
从新中国成立起,我们就不停顿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经过一段过渡时期,在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时,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实现这一转变,把一个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引导到社会主义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意义重大。当初,社会主义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进步的人们看到资本主义的丑恶和残酷,希望寻求一种合理、公正的社会制度。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这一人类理想的实现有了科学的依据。中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能不能避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马上开始向社会主义转变呢?曾经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人民当然不愿意经历资本主义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
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列宁在落后的俄国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但毕竟还是在资本主义基础上搞的。而我们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这是 一个历史性的跨越。尽管历经曲折,但毕竟让我们党搞成了,坚持住了,而且越搞越好。这确实是个伟大的创举。
中国革命的成功,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在毛泽东同志和我们党领导下实现的,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实现的。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伟大,毛泽东同志伟大。尽管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一些错误,但是从他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点上讲,他就是中华民族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一位巨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掌握了自己的政治命运。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就提出:“建立一个以全国绝对大多数人民为基础而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民主联盟的国家制度”。《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中,在旧中国毫无政治地位的广大工农大众成为各级人民代表构成中的主要成分,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人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是在我们党执政以后才成为事实,这是中国人民社会政治地位的根本变化。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掌握了自己的经济命运。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 5 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立即实施没收官僚资本为人民的国家所有,1949年年底基本完成,新中国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形成了人民共和国的物质基础,成为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三、第三次转变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突出地表现在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这两个方面发生的革命性变革。
过去我们搞的是计划经济,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这种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了改革开放最为关键的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是我们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关键所在。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过去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信息不通,陷入孤立,发展受到限制。我们抓住机遇,毅然决然地打开国门,形成了全方位开放格局。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走向世界,这不但对中国本身,而且对全人类的发展,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突破,之所以是历史性的,之所以意义重大,就在于它们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大转变。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行全面开放,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破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的很多错误理解,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正是在这样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的创新发展,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这条道路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和发展的。找到这样一条道路,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是三次历史性转变的必然结果。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一)经济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毛泽东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说过:“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从1952年到1978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2%,其中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11.4%。这个发展速度,居于同期全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也为中国与外国包括发达国家在平等原则下发展经济往来创造了 前提。
(二)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经验。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我国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力图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指出:“前八年照抄外国的经验。但从1956年提出十大关系起,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18]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理论原则,阐明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的观点。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指出这些矛盾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形成了新的历史时期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论源泉。
三、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中共十六大明确宣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破除了过去对社会主义 的很多错误理解,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长期探索的结果。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照搬苏联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局限性日益暴露,最终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重新认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20]在邓小平这一思路的引导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逐渐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靠拢:19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21] 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宣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跨世纪的两个根本转变,其中一个转变就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具体目标是: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我们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了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管理制度。“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实现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09-09-28?(01)
[2] 江泽民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 [10] 江泽民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8、267.[4][5][11]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4、1516、1438.[6]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7][8]孙中山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21、51.[9]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56.[12][17]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9、329.[1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191
[14]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01.[15] [16] [20] 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2、167、236.[1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13.[19][22][25]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8-12-19?(01)
一、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
回顾九十年历史, 我们党干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以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件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经过努力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使我们的国家能够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三件大事就是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开放。
第一件大事就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为以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0世纪初, 军阀割据混战, 外强林立, 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广大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独立、民族振兴成为众多中国人特别是有识之士的理想和追求。从林则徐到洪秀全, 再到康有为、梁启超, 一直到孙中山, 斗争未停, 但最终都失败了。俄国十月革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 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诞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 党组织领导了一系列革命武装运动, 给予反动派以沉重打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党领导革命武装力量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和斗争, 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最终让红色根据地遍布中国大地, 革命火种如星星之火燎原。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 在最关键的时候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 国共两党建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对日英勇作战, 给予日寇沉重打击, 为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解放战争时期, 党领导人民军队在反对三座大山的压迫中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人民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势力, 1949年10月1号, 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大声宣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件大事就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经过努力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使我们的国家能够屹立在世界东方。新中国诞生后, 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医治战争的创伤, 恢复和发展经济, 粉碎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的封锁和颠覆活动, 并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教训了美国人, 把美军赶回了三八线, 并迫使他们在板门店坐下来谈判;同时进行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接着, 又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 于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此后,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直到“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中, 我们虽然遭受过严重的挫折, 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年中, 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3倍, 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开始大规模展开, 并逐渐收到成效。高等学校的毕业生为前七年的4.9倍。科学技术工作也有比较突出的成果。
1957年, 毛泽东同志也曾提出了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问题。但是, 毛泽东在此之后的一个时期内, 逐步扩大了阶级斗争的范围, 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 随后发展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 造成了阶级斗争扩大化, 终于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 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由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 使“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党、人民政权、人民军队和整个社会的性质都没有改变。
第三件大事就是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开放。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思想,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路线。这一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把握大局、找准方向,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 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形成了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邓小平理论, 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个关键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领导人的事业, 解决了一系列理论的和实际的新情况、新问题,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 更进一步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 逐步形成了党的又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这是对建国以来党领导和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科学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释放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全党工作。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发展。2002年以来的十年, 中国面临了非典、南方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考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团结和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 使得中国更加富强、人民生活水平更加提高。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 也面临一些挑战, 如何继续坚持改革开放, 使得人民生活更加安康, 成为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课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发展民生、保障民生的工作思路, 提出坚持改革开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缩小收入差距, 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别, 为全国人民勾画了美好的蓝图。
二、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的基本经验
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实现民族崛起、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伟业, 使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九十年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有十条, 建国前三条和执政后七条。
建国前三条, 实际上最精练的概括是三句话十二个字, 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毛泽东总结的, 他说:“统一战线, 武装斗争, 党的建设, 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个主要的法宝。”
执政后的七条经验是:
1.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为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同时, 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才能更好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们党在深刻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深化对基本国情的认识, 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 必须坚持立足基本国情,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我们必须从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现代化的目标, 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更加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3. 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
党一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但后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半封闭的状态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通过改革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4. 必须扩大人民民主, 实行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必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5. 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内在统一, 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我们一贯坚持群众路线, 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6. 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继承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 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去支撑我们党员的精神, 凝聚我们党员的信仰。
7. 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是我们事业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 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 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要承担起人民和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 必须认真研究自身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领导改革发展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提高自己, 从延安整风运动开始到目前的“创先争优”都是当代加强自我建设的有效举措之一。
回顾历史, 思绪万千, 倍觉振奋;展望未来, 豪情万丈, 信心倍增。历史是相对的, 辩证的。过去相对现在是历史, 现在相对未来是历史。只要我们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长期坚持、不断发展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定能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 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不断谱写出新的更美好的历史!
摘要:回顾党的光辉岁月, 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的业绩。追根溯源, 这些伟大成就背后, 有很多经验是我们克敌制胜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今, 重温党的历史, 寻求这些基本经验, 对于我们应对目前新形势新问题, 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 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时期 中国化 历程 基本经验
1.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的历程
1.1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 的第一个理论成果20世纪初 马克思主义传 出入 中国后 ,早期 的马克思 主义者开始学习宣传 马克思主义这个强大 的理论武 器 ,但并没有意识 列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形势转人低潮。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始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其中关键的一条是毛泽东一直坚持不懈地反对导致中 国革命遭 受严重挫折 的教条 主义等错误倾向,走 出了一条不同 于俄 国 十月革命 ,通过城市武装起 义夺取全 国胜利的道路 ,并将丰富的 中国革命经验 马克 思主义化 ,形 成了以农村包 同城市 、最后夺取全围目生利的革命道路 理论 。新中 国成立后 ,毛泽东 又思考着如何实现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党中央按照 毛泽东的提议 ,制定 了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社会 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的过渡时期总路线 ;并建立工业化初 步基础的同时 ,开辟 了一条适合 中国国情 的社会主 义改造道路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毛泽东 又不失时机地提 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 ,探 索中国 自己的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 的新的历史任务 ;并率先垂范总结 国内外社会主 义建设 的正反两方面历 史经验 ,提 出了许多关于 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 的重要 观点 ,涉及经济 、政 治 、文化 、国防 、外交等各个方面 。
1.2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飛跃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 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 切成绩和进步 的根本原因,归结起 来就是 :开辟了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 了 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 成果 。
历史和实践 证 明 ,马克思 主义只有 与本国同情相结合 、与时代发展 同进步 、与人 民群众共命运 ,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 力、创造力。”当今纵观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走 过的历程 ,对于我 们当前 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 化建设有着 重要的经验总结。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2.1必须要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进行完整和准确的掌握,为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即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新理论来指导我们现实的、具体的实践。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一个完整准确的理解,才能全面正确地运用它与中国的实践实现完美的结合。如果对马克思主义没有进行全面完整的掌握,仅仅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的阶段对特定的问题作的具体回答进行教条式的理解,不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那么我们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肯定会出现很多曲折,这已经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得到了反复的证明。
2.2必须要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而且还要对我国的国情作完整和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把马克思主义按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需要来进行本土化和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它的基本原理对于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但是必须要把它与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来指导各国实践的发展。同样,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内发展情况比较特殊的国家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更需要我们对国情进行了解。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认清基本国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2.3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提供正确的思想方法
党的思想路线,亦称“党的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和思想原则。思想路线正确,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就会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想原则,就会根据实事求是的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我国的国情,并不断根据实践中的新情况进行科学的经验总结,才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反之,我们如果没有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正确思想路线,就会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割裂开来,要么就会因为只注重理论原理而在思想上犯教条主义的错误,要么就会由于只注重我国的具体国情而出现经验主义错误,这两种情况都不能使马克思主义顺利实现中国化。
2.4必须具备无产阶级革命者的伟大政治胆略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认识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如前所述,我们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必须要具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和中国自身的情况这两个基本要素。但最终如何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完整的掌握,如何对中国自身的国情作深入的了解,最终还需要一个中介的因素,即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依靠掌握的正确思想路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面掌握,对国情的深刻把握,最终通过不断探索就完成了一个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历史课题。所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认识和实践,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性因素,他们能否具备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能力,关系着他们实践和认识的成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正是因为邓小平等党的杰出领导人具备革命家的胆略和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开拓精神,敢于解放思想,善于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着理论的创新,才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不同时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
2.5必须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形式和中国风格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须要把马克思融入到中国文化的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环境中去。人类的历史发展是具有连续性的,同样,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反映的文化,其发展也必须具有连贯性,也就是新文化的产生不仅要以服务于新的实践为基本依据,同时也要与历史传统文化做好衔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任务,不能脱离中国实际,不能割断现阶段我们的事业和历史的联系。因此,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和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自己的文化环境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从我们党的历史上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我们党都十分注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善于用本民族的语言和形式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摘要:新世纪刚刚掀开扉页,中国共产党就迎来90岁生日。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中国社会90年的沧桑巨变。历史和现实总是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关键词: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青年、民主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从小是革命歌声伴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是党的光辉沐浴我成长,从记事的那天起就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深刻道理。
回望92年前的风云,青年学生们奋进抗争的场景历历在目。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大批有志青年学生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积极奔走、大声疾呼,用实际行动推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业向前进,也诠释出爱国、进步、民族、科学的五四精神。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所有的中华儿女都应万分珍视、大力弘扬这个宝贵的精神财富。
鲜红的五月,群芳争艳,万物更新,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周年诞辰。90年前,她在战火纷飞中诞生,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五千年的历史,九十年是何其的短暂,然而每一个经历过这九十年的人,有谁不为她骄傲和自豪。她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向胜利与和平,她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富裕与辉煌。
“饮水不忘掘井人”,致富思源。回顾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的光辉历史,无一不在向人们证实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在长期艰苦曲折的寻求真理的过程之中,在无数失败和挫折的考验之中,在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之中,经过无尽的思索、痛苦的追求、艰难的跋涉,终于找到了、并最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以她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她的理论和实践、她的纲领和行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心声、代表了中国的前途和未来。她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几十年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终于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枷锁,结束了近代中国长年战乱和一盘散沙的局面,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
人类的每一次前行,总是同时伴以回眸;每一次深情的回眸,我们总要追问一些“为什么”,也总能发现一些什么。是啊,为什么近代中国百余年来曲曲折折、反反复复经历了那么多,始终没能闪亮耀眼?为什么改革开放短短三十年,成就却是如此光芒四射、惊羡世人?江总书记告诉我们说:“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取决于我们党。”中国共产党自从在中国大地上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致力于全民族的解放事业,她“立党为公、勤政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是如此,在改革开放、建设全中国的年代更是如此。近30年来,我们党在实施新的伟大工程中,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无负于人民的重托和希望的执政党。
如今时过境迁,与92年前危急存亡的时代背景相比,当代青年学生所处的是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因此也有人开始提出异议,甚至斥“五四”为文化断裂的根源。殊不知,时代的变迁赋予大学生的是新的责任和使命,而这同样呼唤青年学生以五四精神自勉,勇敢地肩负起历史重任。
“五四”运动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时至今日,先辈的声音仍然振聋发聩,“五四”精神需要在年轻人身上继续传承和发扬。首先应该记住“五四”的科学民主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必须贯彻科学民主。不但要懂得这四个字的含义,而且要身体力行,融入到实践中去。在新时期,发扬北大光荣传统,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懂得国情,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要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和完整的人格。
传承五四精神牢记历史使命的同时,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实际行动。大学生就业难,难在很多大学生怕吃苦。思想一变天地宽,大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勇于从基层干起就不必担心英雄无用武之地。青年学生服务基层,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贡献力量,既是对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也是在践行时代赋予的不可推卸的重任。
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青年学生只有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把个人价值融于整个国家和民族之中,大力弘扬嘉庚精神,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爱校荣校”意识,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以高度的使命感追求上进、甘于奉献,才能永远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雨果说过:只有信仰才让思想发出火花,只有希望才让未来发出光芒。几十年风雨历程,改革的步伐却是从未停息过。因为拥有忠贞不渝的信念,对未来我们才更满怀信心。党旗飘飘,我在党旗下成长。党在我心中,党在激励着我奋发向上。生命不息,追求不止,我的脚步在党旗下更加有力了。参考文献:【1】新华网《伟大历程》
自1921年到2011,90年来,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战胜了各种困难,经受住各种风险的考验。中国社会的进步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人民过上了从未有过的好日子,中华民族踏上了崎岖不平的复兴之路。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首先便是实现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人民当家做主的转变;其次是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最后是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半封建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繁荣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断实现历史性进步的90年,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90年。这90年的奋斗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顺时而生。中国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工人运动不断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十月社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我们党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第二个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而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提供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根本保证。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今)
这一时期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同志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向全世界宣告了新时期中国的根本走向。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三步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强调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认识。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90年来中国社会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90年的创造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给予当代共产党人深刻启示:
第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第三,制定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第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中国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既是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而不懈探索的历史。90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形成了具有重大历史启示意义的宝贵经验。一、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1.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起,中国社会开始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为挽救民族危亡,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出现了许多献身民族进步的人民英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并没有找到解救中国的出路。正当人们处于彷徨之际,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鼓舞了中国的先进分子,使他们在黑夜中看到了曙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抗战斗争,到1945年8月,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被奴役、剥削、压迫的命运,结束了100多年来战乱频仍,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就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与人们共同富裕,扫清了障碍。2.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新中国诞生之初,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存在着很多困难和严峻的考验。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之后,中国共产党立即把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作为中心工作,依靠产业工人,动员工商界人士,很快便使在战争中遭受破坏的工矿业恢复生产。新中国的国营经济,也随着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逐步建立起来。经过三年的努力,中国人民克服朝鲜战争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实现了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从1956年到1976年,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20年,在有些方面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尽管历经坎坷,但仍然在政治、经济、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科技及外交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就成的取得,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为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从1979年起,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调整。这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长期存在的积累率过高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的情况。调整的重点是理顺农业与工业的关系,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全面平反和大范围地调整社会关系,使得中国人能够身心自由、满怀热情地投身于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的改革从一开始就是整体推进的,尤其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政治体制改革及其他各个方面政策的调整的步伐也随之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改革不仅限于经济和政治领域,也包括文化和社会领域。改革开放初期,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率先开展对外交流。进入全面改革阶段后,对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征的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推开,也逐步向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延伸。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不仅使13亿中国人过上“小康”生活,也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抓住机遇、勇于变革,应对挑战、奋发有为,中国共产党将以新的光荣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二、九十年的历史启示
重视和善于总结经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我们党90年中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四条宝贵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这表明,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清醒,把握更加准确,从而在走向未来的征程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切实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和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经验。
一、解放战争时期农业合作的动因
经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中互助合作运动的实践,共产党获得了领导互助合作运动的经验。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一方面克服了曾经出现过的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又克服了在纠正上述倾向后出现的自流放任。各地相继采取典型示范的方法,坚持自愿结合、等价交换的方针,使得互助运动得到迅速发展。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战争形式从基本的游击战变为基本的运动战,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动员大量农民离家参战支援前线。这就产生了农业劳动力大量减少的问题,战勤人员家中的土地耕种困难问题,支付战争的合理负担问题,而这些问题,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各解放区普遍建立了生产与战勤有机结合的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实行前后方大换工,保证生产、战斗两不误。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极大地推动了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1946年4—5月间,全国内战危机十分严重,阶级矛盾已取代民族矛盾而成为中国的主要矛盾。1946年5月,为了回应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颁布了《关于反奸清算与土地问题的指示》,也就是《五四指示》,提出要以土地革命的形式,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其后,各个解放区均开展了土地革命运动。在全面内战爆发后,土地改革遂发展成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激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至1947年初,有三分之二的解放区解决了土地问题。但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有的地区土地改革还没开始,有的地区表面上基本解决了,但实际上是“夹生饭”。中共中央工委1947年7—9月,在西柏坡召开了土地会议,并出台了《全国土地法大纲》,提出,要将封建及半封建性的土地制度废除,实现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及一切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土改以前的债务,保护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合法经营不受侵犯。各解放区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土地革命高潮。土地改革完成后,过去没有土地的农民,现在获得了土地,过去占有土地较少的农民,现在增加了土地。广大农民由土地的奴隶变成了土地的主人,激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但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在发展生产上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特别是新分到土地的贫雇农,有的有劳力而无耕畜,有的有耕畜而无农具,有的有农具而缺劳动力。这种情况由于战争破坏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就更加严重。只有组织起来,互助合作,才能克服困难,进一步发展生产。
二、解放战争时期农业合作的政策文本
1947年1月17日,党通过“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要超过以往任何一年———论1946年解放区生产运动》的社论,指出:“由于全国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到来,今年解放区人民将首次获得在和平环境下进行大生产运动的机会。”“解放区生产运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解放区的生产运动,仍然应当贯彻以农业为主的方针,因为解放区拥有广大的农村,一万万以上的人民绝大部分是农民;要保证全解放区人民丰衣足食的生活,繁荣解放区的经济,首先必须发展农业。”[3]719之后,《解放日报》在1947年1月27日,发表《挖了穷根,安下富根》社论,指出:“今年解放区的春耕生产,将大大不同于往年,它是在土地回了老家,农民已经挖了穷根的基础上进行的。劳动农民将以无限的热情与积极性,在他自己的土地上,勤劳生产,安下富根,兴家发业。其次,蒋介石的全面进攻与破坏,增加了解放区人民的负担,在某些地区造成了财政经济的困难。”因此,“为了春耕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蓬蓬勃勃的运动,首先必须继续努力,完成土地改革。其次,必须帮助农民解决发展生产的许多困难。再次,用最大功夫组织劳力和节省劳力,以克服若干地区由于八年抗战和自卫动员而发生的一定程度的劳力不足的困难”[3]722。新华社在1948年8月发表社论《把解放区的农业生产提高一步》,在有关农民的合作问题上提出,在土地革命之后,农具、耕畜、土地都相对较分散,再由于一直以来的战争消耗,这些都造成了农村的人力、生产资料的缺乏,因此,很有必要把农民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合作,并提倡妇女劳动,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但是组织劳动力,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采取逐步推广、逐步提高的方式。根据过去经验和目前状况,组织合作社必须做到:第一,必须是自愿结合的;第二,必须是等价交换、平等互利的;第三,所有劳动人民都能参加互助合作;第四,合作互助组织本身,必须有领导、有计划,又必须有民主有监督;第五,由于战争中男劳动力的减少,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有极大的重要性[3]730。除去以上三篇通过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论发出的党中央关于农业合作运动的决议和指示以外,各解放区也都根据中央的精神发出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决议和指示,这些都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各解放区党和政府对农业合作运动是如何具体领导的。比如,陕甘宁边区政府于1945年12月25日,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对生产运动的指示》,就农业生产互助合作指出,“组织起来”是边区发展劳动生产力量最重要和主要的方法。1948年2月,陕甘宁边区发出《边区政府、西北局开展一九四八年春耕运动的指示》,指出要立即紧急动员,战胜一切困难,开展春耕运动,消灭熟荒,格外勤苦,精细耕种,恢复生产,恢复经济,为此,必须做到:第一,加强生产;第二,组织起来,进行生产竞赛;第三,必须深入农村逐村逐户具体讨论春耕计划,并及时解决各种困难。又如晋察冀中央局,于1948年5月10日在《晋察冀日报》发表《晋察冀中央局关于土地改革后农村发展生产的指示》,指出,农业生产力飞跃式提高的决定因素:第一是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第二是由群众自愿地组织合作互助。再如,晋冀鲁豫中央局,于1947年4月10日发出了《晋冀鲁豫中央局关于开展生产运动的指示》等等。总之,各解放区在中共中央的农业互助合作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对以往的劳动互助进行了总结,提出既要反对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偏向,又要反对放任自流偏向,强调自愿原则和互利、公平原则,提出劳动互助组织规模可大可小,以小型为主,时间可长可短,以临时互助为主,不仅强调数量,而且更强调质量。
三、解放战争时期农业合作的现实操练
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内进行大规模运动战的时候,大部分民兵随军远征,勤务也很繁忙。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边区和根据地的劳动互助,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
1. 民兵之间的拨工互助。
民兵随军远征,其家中生产困难,即由在家民兵互助解决,参战与在家互助生产分别记任务工。有的参战与互助一样顶工,如甲参战十天,乙在家与甲互助生产五天,各记五个任务工。有的为了鼓励前方,参战一天顶十分工,在家互助一天顶七分五厘,通常是由武委会掌握。战役结束或按季齐工算账,求出每人担负任务工平均数,不足给超额者还生产工或给米。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勤务年龄以内的男劳力之间,既能解决参战民兵困难,又可因战勤齐工使负担合理。在边区和根据地很多村庄都实行了这种方法。
2. 妇女、儿童、老人的互助队。
战时大部分青壮年上前线配合战斗,军属与参战民兵生产困难无法解决,各村便自动将勤务年龄之外的半劳力组织成互助队,担负起互助前方的义务来。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些大的战役中,各地较普遍地出现了这种形式,其办法通常是老头、妇女、儿童分别编队,由生委会或互助大队分派到军属或参战各家互助(军属与参战民兵谁有什么活做不了,每晚向生委会报告)。这种互助工是义务性质,民工回来不还工。有的则是只顶工不还工,比如张三去参战,半劳力与他互助,所做的工折计为两个整工,与张记任务工时则少记两个,这样更公平合理,其他队员没意见。实行这办法时,半劳力之间所出互助(勤务)工数要齐工,以便负担平衡。这种形式,实际是临时扩大勤务负担面,使半劳力在战时担负一部互助义务,根据民兵们“打敌人是大家的事,我们上前线是任务,半劳力在家也应当担点任务”的要求,是可以的。但在执行中应注意:一是只挑困难户与紧急营生去互助,不可一般化,有些村因没很好审查营生,没困难户和不紧要的活也互助了,妇女们不满意都装了病;二是半劳力担负之工数应适当,太少不能解决问题,太多则半劳力每天互助别人,误了自己营生就要情绪低落。
3. 联组拨工。
战时青壮年一走,把平时拨工组抽垮了不易再坚持,群众便依据自愿将三个组合并为一个拨工组,共同进行生产;因为战时劳力短缺,群众更需要组织起来,这种联组拨工也容易坚持。比如,在正太战役中,建屏二区已有十几个村组织起这种联组拨工来。这种形式,因是群众自愿组合,故劳动效率高,且不易出问题,战时在村整半劳力除与军属参战民兵互助外,自己生产时,也很可能采用这种形式。
4. 全村大拨工。
通常全村编为一个大队,几个分队,以下又分几个小组,青壮年、老头、妇女、儿童,分编或合编,要看营生需要(如播种则需合编混和组,锄麦则可分编)。生委会每天统一计划全村营生,统一分配劳力去做,打破了户界地界不分你我依次突击,全村如同一个家,生委会成了总当家的。这种形式,在平汉战役、秋收、秋麦时,出现的最多,最近正太战役也涌现出不少。这种形式往往在有紧急营生(如雨后播种),民兵又绝大部分参战,军属与参战民兵家属成了全村的绝大多数,没法派代耕时实行。群众思想也往往是,“人家上前线是任务,咱们在家也有去帮助人家生产的任务”,因此比平时大拨工容易组织。但是,在实行这种大拨工时,往往产生如下矛盾:如不记工算账,地少人多的贫苦户吃亏,地多人少则太便宜;但如记工算账,又太复杂。
5. 战、勤、拨合一的拨工组。
办法是按户将整半劳力组织成拨工、勤务、民兵合一的小组,由青壮年担任正组长,妇女或老头半劳力担任副组长;平时共同领导生产,按组出勤务;战时民兵参战,由副组长带领半劳力拨工生产。这种形式,使平时打下战时基础,更增加了战时拨工与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便利条件,同时各组织之间的互相结合,又给群众以许多便利条件(减少了开会,派勤务时又可照顾生产等),确是一种较好形式。
四、解放战争时期农业合作的典型特征
1. 农业生产与战勤相结合,前方后方大变工。
如前述,解放战争是以大规模的运动战为主,战勤动员很广泛,所需战勤民工很多。据当时河北易县四区不完全统计,从1946年9月至10月26日的一个月内,全区平均每个青壮年负担战勤21.6天,11月份又增加到人均25天。另据河北完县西关两个月的统计,平均每人每月负担战勤27天。这虽属重点地区,不能代表一般,但由此可见战勤需人之多和战勤生产矛盾之尖锐。因此,既做好战勤又不耽误生产,成为领导生产和支援战争的中心环节。战勤与生产结合的形式,最普遍的是战勤组与互助组合一,生产互助组就是战勤组。有的地方,服战勤的青壮年组成战勤组,不服战勤的半劳力组成拨工组,然后二者合一,结成“战拨组”,平时一道拨工生产,战时战勤组支前,拨工组生产。有的地方,民兵之间开展拨工互助,随军远征的民兵家中生产有困难,由在家民兵互助解决。有的地方实行全村大拨工,即将全村整半劳力编为一个大队、几个分队,以下又分若干小组,生产委员会每天统计全村应做的农活,统一分派劳动力去完成,打破户界、地界,依序突击,全村如同一个大家。有的地方将全村劳力分为三个大队,战时第一队随军支援前线,第二、三队在家变工生产;战事紧张时,第二队也上前线,第三队在家生产,前方后方大变工,全村统一结算。还有的地方,组织支前民工利用战争空隙帮助驻地农民生产,如易县神营堡兵站,采用优待军属、卖工、支援亲友等形式,动员民工七天帮助兵站附近农民收秋三百余亩。
2. 农业互助与副业互助相结合,农业副业大变工。
土地改革后,农民群众摆脱了封建制度的残酷剥削,又通过劳动互助,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克服支前与农业生产矛盾的基础上,组织剩余的劳力、畜力、资金、工具进行各种副业生产,就形成了必然的趋势。农业副业结合互助合作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一是互助组内有副业特长的组员常年固定,专门进行副业生产,他们的土地由互助组耕种,由他们付给农业劳力以等价的工资,副业红利按从事副业的组员的劳动和大家投入的股金分配。二是互助组以农业为主,农忙时抽出部分剩余劳力或农闲时抽出大批劳力搞副业,全组人员保持等价交换关系,红利按投入劳力及资金分配。三是互助组内一部分人常年搞副业,一部分农闲时搞副业;常年搞副业的人,其土地由互助组耕种,并由本人支付工资,他们自己赚副业工资后,红利大家分配。四是在互助组、互助大队或互助社内抽出一部分人组织专门从事副业生产的小型合作社,从事农业的劳力与小型合作社内从事副业生产的劳力,按统一标准获得工资,副业盈利按小型合作社的劳动工分和股金比例分配。
3. 农业生产劳动互助的形式、内容、范围因地制宜,灵活多样。
由于各地战事情况不同,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不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不同,工作状况和组织基础不同,因而劳动互助也多种多样。每个解放区也同时存在多种形式的互助组织;有单纯从事农业生产的互助组,有农副业结合的互助组,有不同技术间互助的互助组,有妇女家务劳动互助组,有大组套小组、大小组相结合的互助组,有男女老少分编的互助组,有男女整半劳力混编的互助组,等等。且每种互助形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在实践中都有新的创造。此外,解放战争期间,在畜力合作上也有较大发展。各地广泛推行了合养牲口、人畜变工和组织以耕畜为中心的互助组。如晋绥边区的临县各区,70%以上的农户组织了以耕牛为中心的小型变工互助组织;东北解放区普遍组织了以犁杖为单位的插犋换工互助组织;还有地方集股买耕畜,成立了耕畜合作社,有偿为股东和未入股的群众耕地,既解决了无畜户耕种的困难,合作社还能从耕地服务中获得一定的红利。
五、解放战争时期农业合作的基本经验
1. 农业生产互助运动的开展,首先要树立战争观念,提高支前认识。
在解放战争时期,要让大家认识到战争并未结束,支前仍需继续,要让人民知道让敌人占据根据地时人民所受的痛苦和伤害,要让人民体会到不把敌人打垮,群众利益与土改翻身果实就无法保障,也不能安心生产。因此,农民凭着自己的经验,认识到只有把国民党彻底打垮,才能安心生产,而要战争胜利,就必须前后方一起努力,使劲支前。在当时农村劳动力、畜力、生产资料相当缺乏的情况下,通过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对劳动资源的有效运用,实行支前与生产的密切结合。
2. 农业生产互助运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充任运动中坚的领导骨干。
把翻身运动的领导骨干、积极分子、英雄模范,变为农业生产互助运动中的领导骨干、积极分子与英雄模范。这是因为在解放战争中,他们有较高的阶级觉悟,而勤恳生产,大胆发展的劳动自觉也就是阶级自觉的一种表现,他们既然曾以土地的主人姿态,打翻了封建阶级,就会以土地的主人姿态积极劳动,兴家立业,带领阶级群众,共同发展。因为没有积极分子的带头作用,互助很难搞起来,没有大批的骨干分子,互助又不易得到巩固、发展与提高,所以培养领导骨干是互助运动中主要工作之一,这就需要与模范运动密切结合,从互助运动中选拔英雄模范,而又由英雄模范来推动互助运动的开展。
3. 农业生产互助运动的开展,一定要做好典型示范。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突破一点推动全盘,无论在哪一阶段都是必须应用的领导方法,开始时需要作典型示范,让群众切身体验到或亲眼看到互助的实际利益,然后才能巩固发展,等到由发展而提高时,比如在组织上由个人为单位的互助提高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互助,由互助组与组的小变工到大队与大队的大变工;在计工换工问题上由低级的换工形式到科学的计工换工形式,由单纯的农业互助提高到与副业结合;这都必须先突破一点,作出榜样,才能将其余的也推动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方中.解放战争时期西北、华北五大解放区的农业生产[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2).
[2]刘彦威.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农业[J].农业考古,2001(3)
文化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经验
郭榛树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科文教研部
江苏
南京
210001)
[摘 要]在经济基础、政治体制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文化体制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体制到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曲折发展和转型创新,而未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速度和力度将取决于文化的政治化、产业化和自主化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体制;历史演变;改革走向
192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步地建立、调整和完善新的文化体制,有力推动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进步,促进了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对党领导建立的文化体制进行历史考察,厘清其发展轨迹,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决定和影响文化体制的若干因素
(一)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宣传文化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当然,这只是在归根结蒂的意义上讲的,我们决不能将一定的宣传文化体制与经济基础简单地对应起来。比如说,建设时期的宣传文化体制离经济基础可能要近一点,而革命时期的宣传文化体制离当时的经济基础可能就要远一些。还有,虽然一种宣传文化体制在新建时与经济基础的关联可能并不是很直接,但如果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只有适应经济基础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宣传文化体制,才能维持和发展。否则,这种宣传文化体制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
(二)政治体制。马克思主义不仅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认为上层建筑各个组成部分也是相互作用的。如毛泽东在分析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的同时,也揭示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他说:“一定的文化(当做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2]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文化属于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体制属于政治上层建筑,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可以为政治体制的建立和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指导,但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也需要一定的政治体制做保障,必须反映一定政治体制的要求。当然,这里所说的政治体制是广义的,它既包括革命时期的战争体制,也包括建设时期的政治体制。在革 1 命时期,宣传文化体制必须与当时的战争体制相适应;而在建设年代,宣传文化体制则必须与当今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否则,宣传文化体制就无法发挥作用,整个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系统都无法正常运行。
(三)外部影响。早在16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3]1918年,列宁也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4]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建设同样必须吸取人类历史上创造的一切成果。如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是在以苏联为首的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开展革命的,特别是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没有任何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苏联模式包括苏联的文化体制就很自然地成了我们最直接的学习借鉴对象。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我们与西方的文化交流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深,西方文化体制建设的一些成果逐步为我们所吸纳,对我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传统文化。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民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5]恩格斯也曾说过:“历史思想家„„在每一科学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从以前的各代人的思维中独立形成的,并且在这些世代相继的人们的头脑中经历了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6]这就是说,文化具有很强的历史继承性。因此,我们不管是文化内容的选择,还是文化体制的选择,都不能不考虑传统文化的影响。比如说,如果没有传统的民本思想、社会本位,以及大同思想等,那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可能要困难得多。再比如说,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虽然主要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但与中国传统社会思想一元化模式的影响也是分不开的。
(五)路径依赖。路径依赖是指人类社会中的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还是“坏”)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这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主要归功于道格拉斯·诺思。诺思通过对西方近代经济史的考察,发现经济生活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它就类似于物理世界中的惯性。由于这一机制的作用,人们一旦选择某一制度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并导致人们对它产生一种“依赖”。路径依赖虽然是从经济史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原理,但也适用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变迁。在文化领域,同样地,“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7]例如,在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体制外的改革(如晚报、广告等)已经走得很远,但党报的编辑、发行及其管理等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再如,现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将文化局、广电局和新闻出版局整合成文广新局,但不少并没有能够产生1+1 2的功能,它们还各自按原来的方式在运行。这些都是“路径依赖”的典型表现,它们或多或少地会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的进行。
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文化体制的历史沿革
(一)新民主主义文化体制的初建与发展(1921-1949年)
从党的一大到六大,是新民主主义宣传教育体制初创时期。党在初创时期就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就有关于“宣传”的专门规定,党的一大不仅选举了领导机构——中央局,而且在中央局下设置了专司宣传的部门——宣传部。建党之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显得十分迫切,为“研究并实行团体以内之政治上的主义上的教育工作以及团体以外之宣传鼓动”,[8]于1923年10月颁布了《宣传教育委员会组织法》,成立了宣传教育委员会;1924年5月又通过了《党内组织及宣传教育问题决议案》。这种调整的目的是将党外宣传与党内教育有机统一起来。
从党的六大到延安整风,是新民主主义宣传文化体制建设时期。在对敌斗争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了文化艺术的重要性。党的六大通过的《宣传工作的目前任务》明确指出:“宣传之另一种方式就是我党同志参加各种科学文学及新剧团体”,[9]并于1928年10月提出:要设立“一普通的文化机关以指导和批判全国的思想和文艺”。根据这一要求,党的六届二中全会决定成立直属中宣部领导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1930年3月,在“文委”的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成立了“左联”,此后又相继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等一系列文化团体。为了加强对这些文化团体的统一领导,1930年10月“文委”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这意味着我党的宣传职能已经从原来的宣传教育扩展到社会文化领域。
延安整风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宣传文化体制基本形成时期。随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升华,宣传工作实践的推进,以及革命形势的发展,在延安整风时期,我党对宣传文化体制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即在中央政治局与书记处之下,设立宣传委员会与组织委员会。其中,宣传委员会由毛泽东等4人组成,毛泽东亲任书记。宣传委员会的职能是统一管理中央宣传部、解放日报社(包括新华社、广播电台)、中央文委、出版局的工作。这一调整突出了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各宣传文化管理机构的分工协作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宣传文化领导体制的高度集中性。这一体制由于体系完备,效率很高,因而成了新中国文化体制的基础。
(二)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确立与变异(1949-1976年)
从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是社会主义宣传文化体制初探和确立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党取得了执政权,开始通过政府来管理和发展文化。一是成立了政府文化管理机构。如在中央成立了政务院文教委员会,下设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科学院、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在地方上也成立了相应的文化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具体文化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建立起系统的文化事业。重要的文教机构,如大中小学、新闻出版单位、文化团体、科研机构等都逐步实现了国有化,这些机构的文化人也相应地实现了“单位化”。文化事业的日益国家化,并不意味着党的宣传领导权的削弱,因为党的宣传部门虽然原则上不应干预具体的文化行政工作,但通过文化机构所设党委或党组,可以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权。
从1957年至1966年,是社会主义宣传文化体制日益集中化时期。1957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提出,地方党委的第一书记 “必须把民主党派(政治界),教育界,新闻界,科技界,文艺界,卫生界,工商界的政治改造工作和思想改造工作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10]为了落实这一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决定从中央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到文教战线工作,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也依照执行。与此同时,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还接管了 3 一批民主党派的报纸,如《大公报》、《光明日报》等。到1958年,根据“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的精神,在宣传文化系统,新设的中央文教小组与国务院文教办公室相对应,中宣部则主管文化、科学、教育、卫生、新闻和出版等部门。地方上也依此进行调整。1963年成立“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以领导各种文化批判运动,1964年中宣部成立检查工作组进驻文化部、文联各协会进行检查和整风改组。这样,通过一系列组织措施和其他措施,党对宣传文化工作掌握了全方位的直接控制权。
1966年至1976年,是社会主义宣传文化体制遭受严重破坏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此小组不同于原来的“中央文化革命五人小组”,它是“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权力机构”。在“文革”中,中宣部被视为“阎王殿”,文化部也属于“应砸烂”的部门,作协和文联受到巨大冲击而均陷于瘫痪,隶属于文化部、作协和文联的许多文艺团体和文化机构也被解散。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其下所设的几个主要职能机构,如文艺组、理论组、宣传组等,不仅夺取了各文化管理机构的很多权力,而且直接控制了文化生产,如图书出版、戏剧演出和电影拍摄,等等,原有宣传文化体制遭到严重破坏,文化管理机构和文化单位大多无法正常运行。
(三)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拨乱反正与转型创新(1976年以来)
1976年至1979年,是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拨乱反正时期。“四人帮”被粉碎10天后,中央政治局决定临时成立中央“宣传口”。197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正式恢复中宣部,临时“宣传口”停止运行。1978年12月25日胡耀邦被任命为中宣部部长后,对中宣部的原有机构进行微调,中宣部的工作开始走上正轨。1977年12月6日,中央任命黄镇为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部长,启动了文化部的改组工作。1978年5月27日,文联全国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召开,正式宣布文联、作协和《文艺报》恢复工作。1979年11月,第四次文代会召开,文联、作协,以及其他文化团体,都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班子。文化体制的拨乱反正为以后的转型创新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1979年至2003年,是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展开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社会主义宣传文化体制改革也开始启动。从《人民日报》等8家中央级报纸主动要求“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到主流媒体普遍实行“事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的机制;从推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到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努力增强文化机构的生机和活力;从深化每一个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单位的内部改革,到组建广电集团和出版集团,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从开展“以文补文”,推行“双轨制”,到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逐步建立文化单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保障机制;从承认文化市场的合法存在,到大力支持培育文化市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从建立健全文化管理机构,到转变职能,依法行政,加强和改进对文化事业的宏观管理„„文化体制改革一步步展开。
2003年至今,是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时期。2003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同时向两个维度(广度和深度)大力拓展,从而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宣传体制上,为适应社会分层化、信息网络化与社会思想多元化的需要,构建了大宣传格局、新闻发言人制度,以及新媒体管理机制、社会舆情监测机制等。在文化体制改革上,2003年开始局部试点,2005年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经过七八年的努力,绝大多数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成功“转企”,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的主体力量;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 4 务体系初步建立,文化产业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制高点;文化管理初步实现了从“办”向“管”、从管微观向管宏观、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等手段管理为主的转变。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文化体制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准确把握文化的政治化,充分发挥文化的政治合法化功能
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政治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一个重要推论。在过去,由于片面强调文化与政治的联系,特别是片面强调文化的政治属性,结果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甚至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全局性的错误。有鉴于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摒弃了“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11] 但是,我们也决不能因此而否定文化的政治功能。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当代中国,文化可以从多方面发挥其政治合法性功能。一是执政党的思想统一功能,这对于一切严密型政党尤其重要,因为组织的统一必须以思想的统一为前提。二是政治教育功能,以先进性而获取执政地位的政党,往往怀着强烈的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和唤醒民众的责任意识,需要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的队伍和广大人民群众。三是社会凝聚和动员功能,后发现代化国家为了追赶早发现代化国家,往往需要借助文化等手段来凝聚和动员一切力量,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四是综合国力竞争功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通过先进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特别是核心价值的感召力等释放出无形影响力,也就是所说的文化软实力,已经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此,在当代中国,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政治化必然是不可或缺的。
由于文化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理论武装、学校教育和媒体传播等途径来实现的。因此,文化体制不管怎么改革,“党校姓党”、党领导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党管媒体和舆论等原则和体制是不可动摇的。但由于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冲击,传统的理论武装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媒体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因而亟需进行改革。如干部培训教育,可开辟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高校等多种渠道,既有所分工,又形成竞争,以进一步提高干部培训质量。再如学校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可通过充实辅导员队伍,改革教材内容和方法,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再如新闻出版,可着力打造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的新闻频道、人民出版社、政府网站,等等,以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还有,党和政府还要通过“五个一工程”、文明创建活动、道德模范评选等各种各样的途径和方式,引领社会主义文化方向。
(二)积极推进文化的产业化,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与政治关系的逐渐理顺,人们发现文化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它的意识形态性,另一就是它的产业性。狭义上的文化本是观念形态的成果,但观念形态的成果要为其他人所分享,大多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如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由此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产品,即包含一定思想内容的文化产品。这种产品与其他普通商品有一定的共性,即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这就使得文化完全可以被“商 5 品化”甚至“产业化”。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人们还发现,文化产业还具有其他产业所没有的许多优势:第一,它是“朝阳”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无疑是一种新兴产业,而且是由技术突破创新带动企业的产业。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其文化需求必将大规模地释放出来,因此文化产品的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第二,它是“双效”产业。文化产业是“内容”产业,物质投入相对较小,由于“内容”的注入可以使其获得较高的附加值,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正由于文化产品是“内容为王”,所以它具有其他产品所没有的信息、教育和娱乐等功能,从而可以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第三,它是“绿色”产业。与生产制造领域中的大部分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消耗低、污染小,具有鲜明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征,更符合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要求。正因为此,“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这一目标的提出,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今后的文化体制改革中,就必须合理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大力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同时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必须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优做强一批文化产业发展主体,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必须建立促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的机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必须加快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丰富文化产品市场,培育文化人才、信息、技术、资本等要素市场,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打开文化产业发展的广阔空间;必须建立健全促进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鼓励文化内容的创新,鼓励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出国门。
(三)充分尊重文化的自主化,努力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文化的政治化,主要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文化的产业化,除了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外,对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不无裨益。第一,文化的产业化,可以消解和冲破强加在文化身上的许多不应有的禁锢,促进文化比较自由地发展;第二,文化的产业化,将市场机制引入到文化生产领域,可以有效刺激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第三,文化的产业化,需要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满足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从而有利于文化的大众化。总之,文化的产业化,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但是,文化并不是经济、政治的附属物。在一个社会大系统中,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等子系统密不可分,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从外在来看,一般表现为文化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文化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文化对经济和政治巨大的反作用,等等;而从内在来看,这种相对独立性应当表现为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文化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价值目标,而不能与经济、政治亦步亦趋,不能以经济、政治价值为自身的价值。虽然囿于目前的经济社会条件,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得不依附于政治、经济,但从长远来看,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来看,文化的自主性将会越来越强,文化的主体性将会越来越强,文化自身的特性和价值将越来越突出。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文化领域的特征应当是“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而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提出了比其深刻多的思想,即文化的最终价值应当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文化建设上,90年的风雨历程积累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即一定要按照文化自身 6 的特点和规律来领导和建设文化。而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文化体制改革一定要有利于文化的自主发展。一是更加尊重公民的文化权利和自由。正如邓小平所说:“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12]二是更加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下,不仅要承认多样化思潮的客观存在,而且要加强与各种社会思潮的交流与交融,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三是更加强调文化管理的法治化。这样更有利于增强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的自主性,避免文化管理的人治化模式给文化创造和文化生产带来的不合理的政治风险和道德风险。四是更加强调文化的社会效益。特别是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化生产,即使没有太大的经济效益,也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程及基本经验】推荐阅读:
共产党共产党建党历程07-18
实现伟大中国梦试卷及答案09-15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01-11
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06-20
3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10-14
中国期货的发展历程07-03
中国的文化发展历程12-07
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的感悟10-07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