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通用8篇)

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 篇1

一、抗生素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如青霉素、灰黄霉 素、阿霉素。半合成抗生素则是以微生物合成的抗生素为基础,对其结构进行改进后所获得的一类新的化合物。如:氨苄西林。那些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对细菌或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物质,严格的说只能称为抗菌药或抗真菌药,而不能称为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菌药。

(二)相关概念

1.抗生素合理应用的含义 是指在明确的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生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又要防止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2.抗生素合理应用的评价指标 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是国际合理用药调研中心对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为此特提出“五个正确”来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地选择抗生素种类、正确的用法用量、正确给药途径、正确的疗程以及正确的治疗终点。“五个正确”中以正确地选择抗生素为首要,抗生素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抗生素的疗效。

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条件

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首先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针对性地选用药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各种常见致病菌的耐药机制,特别是本地区、本单位的细菌耐药状况,为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提供合理的依据。

1.抗生素的分类及其作用特点 根据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和临床用途,可将抗生素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以及其他主要抗细菌的抗生素、抗真菌抗生素、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十大类。下面详细介绍抗细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依据化学结构的特点又可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霉素类、单环内酰胺类以及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此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而妨碍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与交联,导致细胞壁缺损、破裂而迅速死亡。因此他对繁殖期的细菌有超强的杀灭作用,属繁殖期杀菌剂。而且他还具有对人体毒副作用小的优点。(2)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GS)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使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重要生理物质外漏,从而引起细菌死亡。本类抗生素对静止期细菌的杀灭作用强,为

一静止期的快效杀菌剂。由于本类抗生素具有耳、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等毒副作用,临床上一般不作为预防性用药,主要用于治疗全身性的严重感染,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使用。

(3)大环内酯类 本类抗生素作用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于生长期快效抑菌剂,不宜与β—内酰胺类等繁殖期杀菌剂联用,以免发生拮抗作用。

(4)林可霉素类 作用机制与大环内酯类相同,品种有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两药抗菌谱相同,细菌对二者间有完全交叉耐药性。临床上可用于金葡菌(包括产酶株)、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以及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本类抗生素在骨组织中的浓度很高;不良反应主要有伪膜性肠炎和心脏毒性(心电图变化、血压下降、心跳和呼吸停止)。

(5)四环素类 本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为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而抑制肽链的增长和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属快效抑菌剂。品种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米诺环素。抗菌谱广,但近年来一些常见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限制了本类药物的应用。

(6)氯霉素类 本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属快效抑菌剂。品种有氯霉素和甲砜霉素。抗菌谱广但耐药性已很严重且毒副反应大(再障、灰婴综合征

等),临床仅用细菌性眼科感染和伤寒、副伤寒以及其它沙门菌、脆弱拟杆菌的感染。

(二)抗生素的合理性预防应用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约占抗生素应用总量的30%~40%,有的地区或医疗单位甚至达到50%~60%。合理的预防应用通常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不合理预防应用,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反而极有可能招致耐药菌的感染。因此在预防性应用前,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1.预防用药的原则

(1)预防用药指征 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的唯一指标。由此可以看出,预防用药仅适应于未感染的患者,同时该患者如果不预防用药极有可能发生感染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各促成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价出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可能性程度,为最终决定患者是否采用预防用药提供依据。促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 ①患者因素,如年龄、免疫状况、伴随疾病等; ②病原体因素,如创伤污染程度和病原体的毒力等;

③环境因素,如手术室、复苏室、重症监护室和病房的卫生防疫状况等;

④其他因素,如手术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等。(2)针对性预防用药 导致某一部位感染的往往是那些少数几种毒力较强的特殊细菌,如金葡菌、链球菌属等。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针对性,不应随意选用广谱抗生素或联用几种抗生素作为预防用药。(3)预防用药的疗程 那些为求“保险”而采用多药、长疗程地预防用药,不仅不能达到预防目的,相反极有可能导致多重耐药菌的优势生长和繁殖,产生难治性的严重感染。因此,预防用药要有适宜的疗程。

(4)外科、妇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围手术期用药必须根据手术部位、本院或本病区可能流行的致病菌、手术污染程度、手术创伤程度、手术持续时间等因素,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用药原则如下: ①清洁手术 大致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如疝、乳房、甲状腺、精索静脉、大隐静脉曲

张等,原则上不用抗生素。如需使用,可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介入治疗术中有关抗生素应用亦可按此类处理。乙类如心脏、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工植入物的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生素为主,尽量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行介入治疗时可按此类处理。

②清洁但易受污染的手术 清洁易污染手术,如胃、肠、肺、妇科、耳鼻喉科、产科、口腔、颌面外科等手术以及开放性创伤,原则上手术当日使用抗生素,必要时可延长。如经阴道的子宫切除术,可预防用药2~3天。

③污染的手术 对脓疡切除、化脓性胆管炎、腹部穿刺伤手术继发性腹膜炎等已污染的手术,从围手术期起即按治疗 性使用抗生素原则用药。

④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疗程宜短 一般于术前1小时静脉给药。如所用药物半衰期短,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于术中加 用一次。术后按常规方法用药,疗程一般3天。2.预防用药的注意事项

(1)已明确为单纯性病毒感染者不需用抗生素。

(2)预防性应用的抗生素最好是杀菌剂,同时应具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给药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不能盲目地选用广谱抗生素,或多种药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3)必须重视无菌手术 手术操作应细致,尽量减少术中出血及组织损伤。做好消毒隔离、患者营养支持、环境消毒 等。同时考虑抗生素的预防应用。

(4)清洁手术时间较短者,可不用抗生素。

(5)消化道去污染选药条件 口服不吸收、肠道内药物浓度高、肠内容物影响抗菌活性小、对致病菌及易移位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等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新霉素、红霉素、制霉菌素等,也有用庆大霉素口服的。

(三)抗生素的合理治疗性应用 1.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只能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所有抗生素仅用于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生素。虽然近十年来,许多学者报导了大量的大环内酯类非抗菌作用,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胃肠道神经源性运动障碍、胆囊结石等,但由于其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应十分谨慎地对待这些新用途,原则上不予利用。

(2)尽早确立病原菌诊断 病原菌检查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临床上许多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经验性治疗治愈,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感染、不同的医疗单位,致病菌种类、构成、药物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为了找到敏感的抗生素,及时地控制感染,就应当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力争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一旦获得培养结果,则应参考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3)针对性经验治疗 在未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可进行针对性的经验治疗。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生素;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致病菌及耐药情况,选用覆盖面广、抗菌活性强及安全性好的杀菌剂,可以联合用药。对导致脏器功能不全、危及生命的感染所应用的抗生素应覆盖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厌氧菌、真菌。(4)结合临床评价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的意义 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尽快判断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有效性,以便参照“ 培养+药敏”的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作用强的敏感抗生素。无感染表现的阳性结果多无意义,应排除污染菌、正常菌群和 寄殖菌的可能。

(5)选用作用强,在感染部位浓度高的抗生素 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①患者的疾病状况 基础疾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病理、生理、免疫功能状况等。

②药物的有效性 包括抗生素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如半衰期、血药浓度、组织浓度、细胞内浓度等),药效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

③本地区、医疗机构、病区细菌耐药状况 选用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④给药途径 应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药代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

⑤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⑥其它 药物的相互作用、供应等。

(6)要注意及时更换抗生素 要根据临床疗效或(和)微生物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的抗生素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就可根据临床疗效来判断所用抗生素的有效性。

(7)要有合理的治疗终点或疗程 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继续用药2~3天,就可终止抗感染治疗;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如结核病等。

(8)要重视必要的综合治疗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体免疫力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抗生素的功效而忽视人体内在因素常是抗生素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应

用抗生素的同时,必须尽最大努力使人体全身状况有所改善,各种综合性措施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改善微循环,补充血容量,输血、血浆、白蛋白或氨基酸,处理原发病和局部病灶等,均不可忽视。

(9)要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用药 如果局部感染较轻,或感染较重但全身用药在局部感染病灶难以达到有效浓度时,可考虑局部选用如下外用制剂:呋喃西林、新霉素、杆菌肽、磺胺嘧啶银、莫匹罗星、磺胺醋酰钠等。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制剂在局部使用,以防对临床常用药物耐药的菌株产生。

(10)指征明确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只有那些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需长期用药、细菌有可 能产生耐药才能联合使用抗生素。

2.各类常见感染性疾病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基础疾病、不同的感染种类以及不同的临床表现就有着不同的致病菌。因此,在进行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各种有影响的因素,推断出一种或几种最有可能的致病菌,并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或联用几种敏感抗生素,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的目的。各类感染性疾病经验性治疗的药物选择详见表10。

(四)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临床上为了尽快、有效地控制严重感染、混合感染以及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常常采用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方案。合理的联用方案往往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不合理的联用方案或滥用这种用药模式,也必然会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增加了细菌的多重耐药性。因此,何时采用联合用药、采用哪几种药物进行联合才是合理的联合,向来是广大医务人员特别关注的问题。1.抗生素的联合应用原则

(1)联合应用目的 联合使用的药物要能够对致病菌产生“协同”或“累加”的杀灭作用,以达到增加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的目的。

(2)联合应用适宜的种类 联合应用一般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生素联合应用,特殊情况下还要加用抗真菌药。通常采用繁殖期杀菌剂(β-内酰胺类、磷霉素、万古霉素等)与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联合或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联合,以获得协同抗菌作用。

(3)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联合使用抗生素的适应证应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其明确的适应证如下: ①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③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④单一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耐药菌株感染,特别是医院感染。⑤联合用药的协同作用可使其中一种毒副作用较大的抗生素剂量得以减少,因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⑥需长期用药并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如结核病,强化期治疗时应采用四联、三联,巩固期以二联为宜。

2.相对合理的药物联合 根据体外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以及长期的临床应用效果,证实了某些药物联合应用确实具有很好的疗效。现将一些可能有效的抗菌药物联合罗列如下:

(1)对金葡菌引起败血症、心内膜炎、重症肺炎(或肺脓肿)等各种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苯唑西林(或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氨基糖苷类;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去甲)万古霉素+头孢唑啉;氯唑西林+(去甲)万古霉素;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去甲)万古霉素+氟喹诺酮类;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

(2)对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青霉素(大剂量)+氨基糖苷类(AGs单用耐药);(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

(3)对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大剂量)青霉素、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其中的一种+(去甲)万古霉素;其中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去甲)万古霉素已成为治疗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标准经验性方案。要特别注意的是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的联合对它无效,因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机制是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所致,而非产生β—内酰胺酶。

(4)对肠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应用有 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奈替米星(普通株);(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一般耐药株);达托霉素+氨基糖苷类(VRE株)应注意的是替考拉宁+氨基糖苷类对肠球菌无协同作用。

(5)对绿脓杆菌引起的各种严重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或阿洛西林、头孢他啶)+氨基糖苷类;头孢他 啶+氟喹诺酮类;头孢哌酮+酶抑制剂;哌拉西林+氧氟沙星。

(6)对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严重肺炎或败血症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氨基糖苷类;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7)对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哌拉西林+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哌拉西林□氧氟 沙星;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

(8)对结核杆菌引起的感染有效的药物联合有 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氧氟沙星(600~800mg/d)+利福喷丁+异烟肼。

※ 注意(去甲)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仅适应于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过敏或造成严重感染的致病菌对所有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的情况,因这两种药物都能产生耳、肾毒性,联用后耳、肾毒性将有增加。

三、加强抗生素的宏观管理,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为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必须进一步加大监控和管理的力度。首先,应制定抗生素使用指南。各医院、各科室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如常见感染性疾病种类、近期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制定出合理的、适用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并定期修改。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药师的教育和培训,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抗生素使用原则替代传统的、随意性很强的用药方法。第二,要提倡和坚持在抗感染治疗前做药敏试验,并参照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还要依据试验结果制定出主要致病菌治疗的首选、次选和暂停使用的抗生素。这不仅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方法,也

是提高医务人员治疗用药水平的有效措施。第三,要加强抗生素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对近期疗效不佳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生素要暂时停止使用,同时追查原因,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反面依据。总之,要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临床思维和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将会进一步地朝着高效、安全、经济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疗效可靠,使用安全。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长期大剂量地使用等问题,也可引起了各种不良反应。(1)过敏反应:由于个体差异,任何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易引起过敏反应或过敏性休克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氨基糖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洁霉素、磺胺类等抗生素。

(2)肝损害:通过直接损害或过敏机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或胆汁郁滞的药物主要有四环素、氯霉素、无味红霉素、林可霉素等。(3)肾损害:大多数抗生素均以原形或代谢物经肾脏排泄,故肾脏最容易受其损害。主要有氨基贰类(庆大毒素等)、磺胺类、头孢菌素类(尤其是第一代)、多粘菌素B、二性霉素B等。

(4)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

贫血:主要见于氯霉素、抗肿瘤抗生素(阿霉素等)、链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5)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和便秘等消化道反应:较多见于四环素、红霉素、林可霉素、氯霉素、制霉菌素、灰黄霉素、新霉素、头孢氨苯等。

(6)神经系统损害:可表现为头痛、失眠、抑郁、耳鸣、耳聋、头晕以及多发性神经炎,甚至神经肌肉传导阻滞。多见于氨基威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新霉素,多粘菌素B等。(7)二重感染: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由于体内敏感细菌被抑制,而未被抑制的细菌以及真菌即趁机大量繁殖,引起菌群失调而致病,以老年人、幼儿、体弱及合并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为多见。以白色念珠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口腔、呼吸道感染以及败血症最为常见。

(8)产生耐药:目前国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可达80%~90%,伤寒杆菌对氯霉素耐药可达90%以上,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链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达75%以上。

三、使用抗生素无效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至今己有100多种,它使许多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抗生素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不要盲目使用,而应根据具体病情与药物特性有的放矢地合理选用。如果使用抗生素2~3天后仍不显疗效时,应查找原因,可从下列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1)是否诊断有误,或所患疾病并非细菌感染,而是病毒所致。如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只需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如板蓝根、病毒灵、病毒脞等就可以,不必使用抗生素。只有继发细菌感染如发热、白细胞数升高等,才可使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有许多发热也并非细菌感染所致,如药物热、胶原性疾病、肿瘤,以及功能性发热等,此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本无济于事。

(2)抗生素选择不当。致病菌与抗菌谱不符。如全身严重感染,应及时静滴大剂量杀菌性抗生素,若此时应用抑菌性抗生素则对感染控制不利,还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而致治疗失败。(3)给药途径不当,剂量不足,导致感染不能控制。

(4)抗生素不能到达感染部位,或药物到达病灶部位的浓度太低,如包裹性脓胸、深部脓肿,以及骨和前列腺等组织感染等。(5)抗生素联用不当,如青霉素类与四环素联合治疗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效果明显降低;青霉素G与红霉素联用治疗猩红热,疗效不如单用青霉G。

(6)病人身体状况不佳,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此时即使应用大剂量强有力的抗生素,也难收到预期效果,故必须加强综合治疗措施,改善身体状况。(7)病原菌已产生耐药性,此时应根据血培养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8)可能混合细菌感染,如室内或院内病原菌存在,而导致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等。

四、怎样合理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要知道,滥用抗生素,可引起许多不良的后果。因此强调合理使用抗生素,重视抗生素的毒副作用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该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呢?

(1)病毒性疾病不宜用抗生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咽痛、咽峡炎,大部分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这类疾病无需抗生素而应使用病毒灵、病毒脞等抗病毒药物以及中草药治疗。

(2)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但如果受条件限制或病情危急,亦可根据感染部位和经验选用,然而可靠性较差。一般情况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多见。尿道和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多见。皮肤伤口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多见。(3)抗生素可以治病,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没有一个抗生素是绝对安全而无副作用的。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而造成耳聋。青霉素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还会引起皮疹和药物热。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等会使体内耐药细菌大量生长繁殖,而引起新的更严重的感染,因此使用抗生素应有的放矢,不可滥用。(4)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

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 篇2

1 奥美拉唑的作用特点和时辰用药

1.1 奥美拉唑通过抑制壁细胞H+-K+-ATP酶 (质子泵) 阻断胃酸分泌终端过程, 产生极明显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性。胃酸分泌越多, 对奥美拉唑的吸收也越有利, 更利于药物迅速沉积于壁细胞内, 发挥很强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1.2 时辰用药可以减少用药剂量和给药次数。符合人体生理规律是合理用药的一项重要选择, 既可达到患者的治疗需要, 又尽可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依据人体胃液分泌规律 (夜间多于白天) 和奥美拉唑的作用特点, 睡前服用可充分发挥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 可使胃酸分泌大大减少, 更利于胃肠黏膜组织的修复及溃疡的愈合。

2 临床应用

2.1 消化性溃疡治疗

一般口服奥美拉唑40mg/d, 用药2周和4周, 胃溃疡愈合率分别达85%和97%;用药4周和6周, 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率分别达70%和90%[1]。

2.2 对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HP) 的治疗

HP是90%活动性胃炎、90%十二指肠溃疡和70%胃溃疡的致病因素, 且为溃疡复发的主要病因, 此外, HP感染者的胃癌发生的危险度增大, 单用奥美拉唑可抑制HP, 但不根治。可首选联合用药。奥美拉唑加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替硝唑、呋喃唑酮 (痢特灵) 中的两种抗生素组成三联疗法。

2.3 胃泌素瘤治疗

奥美拉唑10~180 mg/d治疗210例, 随访0.5~54个月, 均能有效控制胃酸分泌, 多数患者1次/d服药即可收到满意疗效。

2.4 对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本品20~40 mg/d, 即可显著降低食管内酸度, 奥美拉唑 (20~60 mg/d) , 4周愈合率比雷尼替丁 (150 mg, 2次/d) 约增加1倍, 且症状解除更快更好。

2.5 消化道出血治疗:

短期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可显著缩短溃疡病出血, 减少了失血、输血及手术。国产奥美拉唑治疗溃疡病出血、颅脑损伤应激所致胃黏膜出血、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源性溃疡出血疗效均优于H2-RA。

2.6 其他治疗

奥美拉唑可使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缓解, 以及在手术前口服或静注奥美拉唑40 mg可降低全身麻醉期间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3 不良反应

3.1 对消化系统影响

约有5%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原因在于奥美拉唑在抗酸的同时也使得胃液分泌减少, 使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症状。重者需停药, 给予对症处理[2]。

3.2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头晕、疲倦、嗜睡、失眠、神经改变、指端麻木等。

3.3 对视觉影响

奥美拉唑剂量过大时, 可对视觉构成不良影响, 表现为视力恶化、视物昏花、视野缩小等不良反应, 因而要避免大剂量使用。

3.4 对肾脏的损害

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和血尿、尿闭, 有报道老年妇女应用奥美拉唑后出现肾功能不全, 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典型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奥美拉唑主要在肝脏代谢, 且80%以代谢产物的形式从尿中排出, 其代谢产物影响肾脏的排泄功能所致。

3.5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引起男子女性型乳房和阳痿:有报道治疗十二指肠溃疡, 每晨口服20mg奥美拉唑, 治疗期间出现双侧乳房增大, 但肝功能及性激素水平 (雌激素、孕酮等) 正常。据国外亦有报道, 其机理是奥美拉唑抑制细胞色素P450酶所致。用细胞色素P450抑制剂对治疗奥美拉唑引起的男子女性型乳房和阳痿可能有效。

3.6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①引起高胃泌素血症:服奥美拉唑期间, 血清胃泌素浓度升高约为0.33μg/L。其机制是奥美拉唑高度抑制胃液分泌, 胃泌素细胞分泌胃泌素的反馈抑制作用被消除, 从而导致了高胃泌素血症。②引起血液障碍:日本约有85万人服奥美拉唑, 收到10例服用本品后产生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的报道。

3.7 对其他方面的影响

奥美拉唑可引起出汗、肺水肿、偶有心动过缓, 右束支传导阻滞及皮肤过敏病变等, 据报道患十二指肠溃疡, 口服奥美拉唑引起亚急性肌炎, 出现缓慢进行性肌无力, 站立行走困难。对孕妇不应使用。

总之, 在临床应用中应确切掌握其适应证和剂量, 合理用药, 充分发挥其临床疗效,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关键词: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寿坡.胃肠病临床药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110.

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 篇3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胃溃疡治疗中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拉索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效率,明显优于采取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总治疗效率(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相对与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溃疡症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溃疡;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24-02

胃溃疡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导致胃黏膜受伤而出现的疾病[1]。在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疾病,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其中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都属于质子泵制剂,对治疗胃溃疡都能起到较好的胃酸分泌抑制效果,能有效缓解胃溃疡临床症状。本文就对我院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分组治疗,观察胃溃疡治疗中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的应用疗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68例胃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1.5±4.7)岁,病程0.5—14年,平均病程(9.6±2.4)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2.1±3.9)岁,病程0.7—15年,平均病程(10.1±3.4)年。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为8—19mm,平均溃疡直径(10.1±2.2)mm,胃镜下溃疡数目1到2个。两组患者均符合胃溃疡诊断标准,均排除有严重血液系统疾病以及严重心、肝、肾等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治疗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食,并给予营养支持,补充血容量,并维持电解质水平衡。对照组患者给予1次/d,50—75mg/次的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时间为一个礼拜;并同时给予1次/d,1g/次的阿莫西林口服治疗,口服时间为30d。观察组患者给予1次/d,35—55mg/次的兰索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礼拜;同时给予1次/d,1g/次的阿莫西林口服治疗,口服时间为30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胃溃疡症状完全消失,溃疡直径几乎为0,为痊愈;胃溃疡症状明显好转,溃疡直径减小≥90%,为显效;胃溃疡症状有好转,溃疡直径减小≥50%,≤89%,为有效;胃溃疡症状几乎无改善,甚至加重,溃疡直径减小<50%,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以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3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7.6%(23/34),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3415(44.1)11(32.4)8(23.5)1(3.0)

对照组3410(29.4)6(17.6)7(20.6)11(32.4)

3 討论

胃溃疡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胃部病变疾病,胃溃疡与机体胰蛋白酶活性过强、胃黏膜保护能力减弱,从而分泌大量的胃酸,出现胃黏膜受损以及机制修复能力逐渐减弱等有着直接的关系[2]。在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原则就是去胃酸,治溃疡,主要以药物治疗胃酸为主,只有快速安全的控制组病情,才能对病情进行彻底的控制。

当前,质子泵制剂是临床上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手段。质子泵主要是分布在胃壁细胞的分泌小管中,能通过ATP释放H+,并进入胃部,当胃腔处于一个强酸性环境下,其胰蛋白酶活性就能得以增强,胃黏膜就能自行消化,最终形成溃疡[3]。在临床上采用质子泵制剂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能有效抑制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将H+的分泌进行抑制,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4]。其中奥美拉唑是第一代质子泵制剂,对胃壁细胞中的H+/K+ATP酶活性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而兰索拉唑是第二代质子泵制剂,但是其在亲脂性以及生物利用率方面都优于奥美拉唑,具有更持久的作用效果,再联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将Hp消灭的同时,还能提升胃肠粘膜内前列腺素E的水平,具有较好的胃黏膜保护作用。兰索拉唑是一种苯并咪唑类化合物,口服被人体吸收后,能迅速的渗透入胃黏膜,且能迅速的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活性代谢体,从而控制胃酸分泌[5]。通过本研究结果可以证明,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3/3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7.6%(23/34),观察组患者的无效率为3%(1/34),而对照组的治疗无效率为32.4%(11/34),两组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采取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治疗效果,相对与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胃溃疡症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冬梅.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1(22):2461-2463.

[2]胡国红,蒋国法,李岗秀等.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对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1083-1085.

[3]柯秋林.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临床治疗胃溃疡的药物经济学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0(7):1265-1266.

[4]刘东莲.兰索拉唑对胃溃疡患者血浆MDA、SOD、NO及ET-1表达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22(14):1173-1175.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书 篇4

为了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对医疗机构纠风专项治理工作,同时结合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湖北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规避大处方、滥用药、增加患者负担行为。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责任书。

责任内容:

1、院内成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组长:程卫东,副组长:易菊容、徐向阳,成员:罗学维、王正寅、余雪峰及各科科室主任),确定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第一责任人,并与业务院长签订责任书。

2、必须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精神,如《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指导原则》等,积极推进科室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与“医疗质量万里行”、“三好一满意”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合理用药、科学用药的意识。

3、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各级医师不得超越权限使用抗菌药物,并严格执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流程,不得在门诊使用特殊级抗菌药物。

4、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院管理小组与各科室每月对抗菌药处方、医嘱进行点评一次,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次数较多的医师要在全院通报,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县卫生局要求,对出现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要提出警告,所在医疗机构要限制其特殊使用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处方权,再出现超常处方的,取消其抗菌药处方权。司药人员不按规定审核处方、医嘱和发现不适宜处方未干预的,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医师处方权、药剂调剂资格取消后6个月内不得恢复。

5、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不超过60%和20%,急诊不超过40%。

6、1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7、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凡停用、更换、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在病程记录里详细记载说明,必要时要有科主任或上级医师签字。

8、医务科根据每月考核发现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上报院领导,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业务院长、执业医师各一份,签字生效。

业务院长签字:科主任签字:

儿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篇5

1 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表现

(1)无论感染还是非感染疾病,只要有病就用抗生素。

(2)无论什么感染,都用广谱抗生素。

(3)无论疾病性质,大都用静脉注射,而且剂量过大,疗程过长。

(4)不考虑抗生素的抗菌特点,随意联合使用。

(5)使用一些在儿童期禁用、慎用或已被淘汰的药物。

(6)与其他药物如病毒唑、维生素等混合在较大量的液体中静滴。

2 滥用的不良后果

滥用抗生素可导致儿童体内耐药菌株产生,引发难以治愈的感染性疾病。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病菌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费用越来越高。据报道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几乎“刀枪不入”。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万古霉素外已经无药可治。

3 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

必须掌握适应证并遵循安全、有效和经济的原则。

(1)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宜用,如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轮状病毒性肠炎等。

(2)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用,应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3)对细菌感染患儿,选用适宜抗生素,适当的剂量和疗程,合适用药途径和合理的间隔时间,同时必须采用各种综合措施。①给药途径: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药物动力学特点决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②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以窄谱,不良反应少,价廉者优先。

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③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用药72h(重症48h)后可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④疗程一般感染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再用药2-3 d,特殊感染按特定疗程执行。

(4)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用药,不允许擅自将全身用药制剂局部使用。

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 篇6

高 晶,李怡文,高学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综 述

关键词: 熊胆粉;临床报道;应用

基金项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级自主选题

作者简介: 高 晶,女,主治医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通讯作者: 高学敏

为了保护野生濒危物种的延续,中国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了熊的养殖与人工取胆的研究工作,完成了由杀熊取胆到人工无管引流取胆的巨大成功解决了熊的物种保护与熊胆粉合理应用的难题,为弘扬中医药学,为人类卫生保健事业作出了贡献熊胆在中国应用历史悠久 熊胆的药物基源 目前中国熊胆粉的来源主要依靠人工养殖,通过无管引流胆汁的方法获得 中国在册的养熊厂有 家,主要分布在东北 省西南的四川云南等地和东南福建沿海地区,所养殖的熊的种类多以黑熊为主 熊胆粉为熊科动物黑熊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临床作为熊胆药物使用,经医学 药学研究,熊胆粉已成为安全有效 质量可控 获国家卫生部批准的一类新药从历代本草记载看熊胆的临床应用 熊胆的使用历史悠久,可随症加减治疗多种疾病 新修本草 曰:疗时气热盛变为黄疸 暑月久痢,疳疾,心痛,疰忤 药性论 曰:主小儿五疳,杀虫,治恶疮 食疗本草 言:主时气盛热,疳(匿虫),小儿惊痫 日华子 曰:治疳疮,耳鼻疮,及诸疳疾外台秘要 用熊胆疗蛔心痛,备急千金要方 治种痔疮 年不愈之症到了宋代,太平圣惠方 记录熊胆相关方剂(熊胆 青黛 蟾酥 黄连 牛黄)治小儿奶疳 黄瘦体热心烦 另有用熊胆半分,汤化后调涂于鼻中,治小儿恶疮蚀鼻明代 本草纲目 记载: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 蛲虫 医学入门 曰:胆苦明目涂疮痔,小儿惊风积痫良,杀虫消疸止久痢 本草蒙筌曰:治男 女时气热蒸,变为黄疸;疗小儿风痰壅塞,发为惊痫;驱五疳 杀虫,敷恶疮散毒;痔病久发不愈,涂之立见其效清代 本草述 曰:治喉痹 本草述钩元 言:凉心平肝 去翳开盲,涂恶疮痔,疗虫牙蛔痛,治小儿风热惊痫,杀疳虫,疗时气热盛黄疸,暑月久痢 得配本草 记载熊胆:凉心平肝,为眼障疳虫之要药,并治黄疸惊痫 本草求原 曰:治蓄血血淋 外科全生集 载梅花点舌丹(熊胆 冰片 硼砂 沉香等研末制丸)有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作用,主治疔毒恶疮 无名肿毒 乳娥 咽喉肿痛由此可见,熊胆广泛用于黄疸 霍乱 痢疾 蓄血 癫狂 血淋 小儿疳积 虫积腹痛 小儿惊痫;目赤 翳障 喉痹 乳蛾 耳鼻生疮;痔疮 无名肿毒 疔毒恶疮等内科 外科 儿科 耳鼻喉科等其他各科疾病,为中国临床常用的名贵药材之一含熊胆粉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报道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熊胆粉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复方配伍制剂临床应用就更加广泛了 据国家中药协会统计,目前经国家正式批准含有熊胆粉的上市的中成药有 种,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疾病 在危 急 重症 疑难杂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 实践证明,熊胆粉是临床必需 不可或缺的名贵药材肝胆疾病 熊胆粉在肝胆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最广,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熊胆粉具有抗菌 抗炎抗病毒 增加胆汁分泌 溶解胆结石 保肝 利胆 降血脂等作用 对于抑制慢性病毒性肝炎 黄疸性肝炎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及脂肪肝效果较好 以熊胆为君药治疗肝胆疾病的常用中药制剂有熊胆粉 熊胆胶囊 复方熊胆乙肝胶囊 肝脾康胶囊等 临床试验表明,熊胆胶囊治疗高黄疸慢性乙型肝炎,可促使黄疸迅速消退 肝功能改善,病程缩短 对于慢天 津 中 医 药 年 月第 卷第 期性结石性胆囊炎可改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胆囊 超影像学指标,有较好的消石 排石作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药理研究表明,熊胆粉可以降低血脂,抑制血栓的形成,从而缓解动脉硬化,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微循环,改善心脑供血及镇痛 镇静等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临床用熊胆粉治疗老年心绞痛患者,总有效率为,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常用的复方制剂还有熊胆救心丹 活心丹 心灵丸 舒心口服液 熊胆丸 熊胆酒等 其中熊胆救心丹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 心绞痛,对改善临床症状发生率 心电图(段)改善有明显疗效,还可以降低血脂,具有起效迅速 药效持久无明显毒副作用等优点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灵丸,其临床症状 心电图及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方面均较对照组效果更佳 呼吸系统疾病 药理研究表明,熊胆粉具有抗病毒 抗炎 抗菌 解热 镇咳等作用,某些含熊胆的中成药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 含熊胆治疗呼吸科疾病的常用中药制剂有复方平贝口服液 风热清口服液 痰热清注射液等 如应用复方平贝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改善咳嗽 发热 便干等方面疗效较好,且观察过程中未见心 肝 肾功能的异常变化及其他不良反应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总有效率为 ;痰热清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支气管肺炎,总有效率为,提示中药注射液与抗生素联用的疗效高于单用抗生素肿瘤疾病 药理研究表明,熊胆粉体内 体外实验均有较好的抗癌 抗肿瘤作用,常复方配伍使用,含熊胆粉治疗肿瘤的中成药有复方斑蝥胶囊片仔癀等 其中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放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晚期,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和稳定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无疾病进展时间的作用 片仔癀胶囊配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在缩小瘤体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止痛等方面以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介入治疗 安慰剂组,且对化疗药引起的白细胞减少 恶心呕吐 转氨酶升高等毒副反应有缓解作用肛肠疾病 药理研究表明,熊胆粉具有抑菌抗炎 镇静 镇痛等药理活性 中医学认为熊胆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气血失调 或因湿热下注所 致的便血 痔疮有较好的效果 以熊胆为君药治疗肛肠科疾病的常用中药制剂有熊胆痔疮膏 熊胆痔疮栓 消痔软膏 熊胆痔灵膏 熊胆痔灵栓等 消痔软膏对早期内痔疗效显著,主要症状消失时间较短,一般 便起效,能迅速消除出血 坠胀感 瘙痒肛门潮湿和脱出等症状 熊胆痔灵膏局部外敷,可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眼科疾病 熊胆粉具有抑菌 消炎 镇痛的药理活性,中医学认为其具有清肝明目退翳的作用,也是治疗眼科疾病的有效药物 以熊胆为君药治疗眼科疾病的常用中药制剂有复方熊胆滴眼液 熊胆丸 熊胆眼药水 熊胆开明片等 熊胆丸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初期效果明显,有效率达 复方熊胆滴眼液联合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且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熊胆开明片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 个疗程以后,视力恢复正常或接近发病前的水平,总有效率达耳鼻喉科疾病 熊胆粉具有较好的抑菌 消炎 解热 镇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 慢性咽炎等,属于中医乳蛾 喉痹范畴 以熊胆为君药治疗耳鼻喉科疾病的常用中药制剂有点舌 丸 万应胶囊等 临床报道,万应胶囊对急性咽炎肥厚型慢性咽炎及急性扁桃体炎效果较好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点舌丸口服,体温在用药 内降至正常,咽痛消失,扁桃体肿大有所消退,血常规复查正常,总有效率达,较西药对照组疗效为佳儿科疾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科常见疾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研究人员应用中药制剂炎琥宁联合梅花点舌丸治疗轻症手足口病患儿,经治疗后,小儿体温正常,皮疹消退或减少,口腔溃疡愈合或部分愈合,总有效率达其他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选用藏药肠宁丸;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可采用熊胆清带散;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的患者可选用复方熊胆软膏 熊胆跌打膏涂于局部患处综上所述,通过大量的临床报道,不难看出,熊胆粉及其复方制剂在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熊去氧胆酸不能代替熊胆粉世纪 年代,由于自然环境的破坏,过度捕杀,使黑熊成为濒危动物,熊胆粉就更为稀有了 有年 月第 卷第 期 天 津 中 医 药学者提出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来解决熊胆粉的稀缺问题,以满足临床的需求 年 首先从熊胆汁中分离出得到熊去氧胆酸 年用 酮基石胆酸通过金属钠在丙醇中还原的方法制备熊去氧胆酸 试图用人工合成熊胆粉的方法取代天然熊胆粉 然而,从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主治病症等方面两者有着明显的差别,那么以熊去氧胆酸代替天然的熊胆粉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化学成分分析 熊去氧胆酸(,二羟基胆烷酸)是中药熊胆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含量较低,约占熊胆汁总量的,最早从中国黑熊胆汁中分离,后经人工合成取得成功 熊胆粉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胆汁酸类:在熊胆中,胆汁酸含量为,有胆酸()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牛磺熊去氧胆酸()牛磺鹅去氧胆酸()等)胆固醇类)胆色素类)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类)蛋白 肽类脂肪 磷脂 无机盐和水等其他物质两者所含的化学成分相差悬殊,因此无论是从熊胆中提取的,亦或是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都无法取代熊胆粉 药理作用分析

药理学研究表明,熊胆粉与熊去氧胆酸共同具有的药理作用是:增加胆汁分泌溶解胆结石 保肝作用 降血脂作用 降血糖作用抗惊厥作用 溶血作用 脂酶促进作用 抗菌 抗炎抗病毒作用 抗肿瘤作用(肝细胞 结肠肿瘤)除此之外,天然熊胆粉尚具有抑制血栓形成;抗癌 抗肿瘤作用(白血病 腹水癌 胃癌);改善心肌收缩力促进微循环 解热 镇痛 镇咳 镇静作用 抗衰老作用 抗溃疡作用由此可见,熊去氧胆酸与熊胆粉在药理作用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取代天然熊胆粉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临床应用比较

熊去氧胆酸与熊胆粉在临床应用都以治疗肝胆系统疾病擅长,在预防及治疗胆石症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 慢性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然而熊胆粉的临床应用较熊去氧胆酸范围广,除了治疗肝胆系统疾病 外,在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眼科疾病 肛肠科疾病中均有应用,这是熊去氧胆酸无法取代的熊胆粉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入药历史,使用广泛,而人工合成熊去氧胆酸始于 年,仅有几十年的历史,无论从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还是临床应用上都与熊胆粉相距甚远 从现阶段来说,完全取代熊胆粉是不可行的 人工合成是一个方向,然而,做到等分 等效,还要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熊胆粉获取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有限,猎熊取胆多在冬季捕捉,猎取熊后,立即剖腹,取出胆囊 用线扎住胆囊口,挂于阴凉通风处阴干,习称 吊胆 ;或使用两块比熊胆略大的木板夹扁扎住,吊于通风处阴干,习称 扁胆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颁布实施以来,中国境内现存的马来熊 黑熊 棕熊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物国际贸易公约 养熊取胆 正是在此前后传入中国,其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往 猎熊取胆 的方式,更好的保护野熊资源 然而由于当时条件比较落后养殖技术不是很成熟,造成了熊的痛苦,动物保护 者诟病也主要是这段时期此种落后的方式年攻克了活体无管引流熊胆汁技术,取代了采用 铁背心 小铁笼 对待胆熊的方法,完全利用熊自身组织制造胆汁通道,采胆时只要用消毒 的导尿管或不锈钢探管插进采胆孔,胆汁便自动流出,手术成功率达 活体无管引流技术的 采用,克服了有管引流的弊端 首先,无管引流的特点在于无异物管道在熊体内存在,熊的炎症消失,无异物分泌物产生,胆汁质量有很大提高,并且大大延长了采胆熊的使用年限 其次,无痛感,术后熊可自由活动,活动不受任何限制,不影响黑熊交配与繁殖 第三,每次取胆汁约占胆汁含量的,对熊的正常生长 发育无影响 最后,根据其生长需求人工调制的饲料营养丰富,有利于熊群的健康繁育,及物种的优化有研究表明,采用先进的无管引流胆汁技术和无菌干燥制备熊胆粉工艺,饲养 头黑熊,年取胆汁量相当于 头黑熊免遭猎杀,是保护野生种群的有效方法 目前,全国已有 家养熊场采取了无管取胆的生产技术,养殖了 只黑熊,科学 规范的完成了熊胆粉的生产 从而满足了临床辨证论治 遣药组方的对熊胆粉的需求,并成功的解决了 种含熊胆粉中成药生产原料阙如的瓶颈 此外,熊胆粉产业化的发展成功的解决了熊天 津 中 医 药 Tianj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2年4月第29卷第 2期Apr. 2012,Vol.29 No.2 胆粉的临床需求与熊的物种保护的矛盾,达到了共赢的目的 熊胆粉的获取方法经历了漫长革新过程,从最初的 杀熊取胆 到现在的 无管引流,所经历的不仅是科学上的进步,更是建立动物保护与为人类健康服务这种互利共赢关系的开端小结 通过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人工无管取胆达到了科学化 人性化 规范化的技术要求,既保护了濒危动物黑熊种群的健康发展,又能充分发挥熊胆粉的药用价值,为人类健康服务,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动物保护与合理应用共赢的局面中国 野生动物保护法 明确提出 加强资源保护 积极驯养繁殖 合理开发利用 的原则 人工无管取胆的成功充分的贯彻的上述原则 笔者认为极端的保护与极端的利用都是不可取的,目前国际上一些保护动物的极端组织打着保护动物的旗号,对中国科学利用药用动物进行诋毁,目的在于损毁中国的国际形象,打压中华民族医药产业,从而为西方医药企业抢占中国市场,牟取暴利奠定基础 目 前,中国人工取胆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人工取胆的手术方法尚需进一步完善 如何做到圈养与放养方法的合理结合,如何改善饲养条件,创造清洁 自然的生活环境有待进一步努力,充分做到人与万物和谐,保护万物就是保护人类必须指出,当代由于对濒危物种(如虎骨 犀牛 熊 赛加羚羊 麝香 梅花鹿 象 豹 穿山甲 龟和海马)及珍贵化石资源(如龙骨 龙齿 琥珀 云母等)的限制,严重阻碍了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相关的保护法规,同时还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找出合理养殖科学利用及人工合成等多种行之有效的代替方法,使之尽快走向产业化的道路,把振兴民族医药事业 落实到实处,才能为动物保护,为人类保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1: 158.[2] 盛 镭,张迈仑,李 海,等.熊胆胶囊治疗高黄疸慢性乙型肝炎33例[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4,7(1): 421-422.

[3] 许均黎.引流熊胆治疗老年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9): 387-389.

[4] 黄兆铨,叶 武,秦南屏.熊胆救心丹治疗冠心病 30 例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17(4): 13,15-16.[5] 王钟杰,沈 阳.心灵丸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 2089-2090.[6] 曲妮妮,徐艳玲,路 义.复方平贝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1,28(2): 91.[7] 彭桂兰,吴宗玉.痰热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30 例[J].陕西中医,2007,28(8): 942-943.

[8] 谢 可,张 明,陈 琳.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节律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0,22(8): 1472-1474.[9] 赵忠仁.复方斑蝥胶囊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9,117(12): 2417-2418.[10] 赵水连,潘 杰.片仔癀胶囊配合介入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观察[J].医药世界,2006,12(9): 49-51.[11] 梁 毅,张振家,陈慧敏.熊胆痔疮霜的临床应用[J].中药材,2002,25(3):223.[12] 甘平,李雁菲,麻桂凤.消痔软膏治疗早期内痔 738 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12): 1279-1280.[13] 吴 艳,刑 程.熊胆痔灵膏促进痔术后愈合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2,25(2): 93. [14] 王晓阳,姜淑芳.熊胆丸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初期 125 例 210 眼报告[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2): 117-118.

[15] 姬晓敏,郭平华. 复方熊胆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46 例[J].中国药业,2007,16(13): 57-58.[16] 尹 红,何群明.万应胶囊治疗咽部急性炎症20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2(6): 328.

[17] 刘世喜,鲜均明,陈 静,等.万应胶囊治疗慢性咽炎的随机对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5(4): 601-602.

[18] 吴昌安.点舌丸治疗成人急性扁桃体炎 74 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 1767.[19] 徐英娜.炎琥宁加梅花点舌丸联合治疗小儿轻症手足口病115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1): 65.[20] Shoda M.Uber die Ursodeoxycholsaure aus Barengallen und ihrephysiologische wirkung[J].J Biochem, 1927, 42(7): 505-507.[21] 张庆镐,徐惠波,朴惠善,等.注射用熊胆粉对大鼠脑血栓的影响[J].中草药,2005,36(9): 84-85.

[22] 孙铁民,梁 伟,张启明,等.熊胆抑瘤作用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 67-68.

[23] 白 云,苏云明,白海玉,等.熊胆胶囊解热镇痛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5,33(6): 30-31.

[24] 李富善,黄晓玲.痰热清注射液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5): 78-79.[25] 宋巧梅.熊胆粉对 D-半乳糖致衰小鼠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6,27(8): 57-58.

奥美拉唑合理应用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7 月~2014 年7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急性胃炎患者。 均符合急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2], 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恶心、腹痛、反酸、灼热感等为主;研究由患者知晓同意, 切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入院前有使用抗炎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者, 支气管哮喘、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疾病者, 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性疾病无法配合调查者, 对本研究所用药品过敏者。 其中男47 例, 女43 例;年龄19~77 (46.6±12.3) 岁;胃炎类型:急性单纯性胃炎19 例, 急性腐蚀性胃炎21 例, 急性化脓性胃炎29 例, 急性糜烂性胃炎21 例。 参照随机双盲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胃炎类型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 2次/d, 10mg山莨菪碱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 静脉滴注, 若用药后2h后症状未见改善, 则加用山莨菪碱10mg;试验组则应用阿托品辅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奥美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 2次/d, 阿托品1mg静脉推注;若用药2h后症状未见改善, 则加用阿托品1mg。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并记录下不良反应。

1.3 疗效判定标准[4] 参照 《新药临床指导原则 》[5]拟定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用药2h内上腹部疼痛、灼热及反酸等症状均消失, 切无需再追加用药;有效:患者用药后2h内上腹部疼痛、灼热及反酸灯症状均有所改善, 继续用药后可致症状消失;无效: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未见明显改善, 继续用药亦无明显缓解。 将显效、有效纳入到总有效的统计中。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干、腹泻、头晕、心悸。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 (百分率) 表示, 行 χ2检验。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与对照组的77.8%相比显著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7%, 相较于对照组的31.1% 相比显著更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与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急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十分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因物理、生物、化学等因素引起的, 如饮食习惯不佳、细菌感染等, 进而导致出现急性广泛性或局限性胃黏膜急性炎症[5]。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与饮食习惯的改变, 导致急性胃炎的病发率有日趋上升的趋势。

奥美拉唑是临床常用于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 其主要药物机制为抑制蛋白酶的形成, 进而减少胃酸分泌, 最终起到抗炎的功效, 亦为抗菌药物的杀菌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环境, 同时本品还具有促进粘膜愈合、保护胃黏膜的作用[4]。 山莨菪碱是一种M受体拮抗剂, 可有效放松胃肠道平滑肌, 进而达到缓解胃肠道痉挛与胃部疼痛的功效。 阿托品是一种从植物颠茄中提取得生物碱, 临床多用于抢救中毒性休克, 以缓解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其相较于山莨菪碱来说对兴奋平滑肌与痉挛平滑肌的选择性更强, 故具有更为突出的解痉、缓解疼痛的作用[5]。而且阿托品的胃肠道吸收效果较好, 口服1h后即可达到药效峰值[6], 药物起效极快, 故同样认为其在缓解胃部痉挛、疼痛中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奥美拉唑辅以阿托品、山莨菪碱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结果显示, 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而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提示应用奥美拉唑辅以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起效快, 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 临床疗效显著, 且具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 疗效确切, 切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可作为一线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胃炎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试验组则应用阿托品辅以奥美拉唑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 与对照组的77.8%相比显著更高;在不良反应上试验组的发生率为6.7%, 相较于对照组的31.1%相比显著更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应用奥美拉唑联合阿托品治疗急性胃炎有助于迅速缓解症状, 疗效确切, 切不良反应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可作为一线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胃炎,奥美拉唑,阿托品,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如平.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13) :114-115.

[2]王继刚.应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 (13) :156-157.

[3]顾红花.联合应用阿托品与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 2015, 13 (6) :262-263.

[4]李东辉.急性胃炎患者应用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J].海峡医学, 2015, 27 (2) :91-92.

[5]黄海平.阿托品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22) :53-53.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篇8

【关键词】抗菌药;合理应用;联合用药

【中图分类号】R 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5- 0249- 02

为了治疗细菌感染的需要,目前抗菌药广泛用于临床,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毒性反应,耐药性,过敏反应,交叉感染等。为了获得抗菌药物的最佳疗效,减少各种副作用。广大医务人员必须掌握抗菌素的使用。

1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1.1 抗菌药物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治疗作用,但对病毒无效。

1.2 不作退热用。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轻易采用抗菌素。以抗菌药物作为确立诊断的捷径的依据并不可靠。

1.3 抗菌药物尽量不供皮肤、粘膜等疾患局部应用。特别是青霉素的局部应用要避免。

2 选用抗菌素要考虑临床疗效及耐药性

抗菌药物的选择要明确药理作用,严格掌握适应证,臨床用药要

全面考虑,掌握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是:

2.1 抗菌疗效高;

2.2 抗菌

副作用小;

2.3 使用方便;

2.4 价廉易得。

在临床上应用抗菌药时,绝大多数感染用一种抗菌药治疗有效时,不需要采用二种抗菌药。发热待查者不宜使用抗菌药。预防性、治疗性和联合使用抗菌药品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3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

3.1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 发挥抗菌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降低毒性。扩大抗菌谱,有利于混合感染的治疗。防止或延迟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3.2 联合用药的指征

3.2.1 病因不明的严重感染,单一药物难于控制病情者,如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3.2.2 用一种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如慢性尿路感染等。

3.2.3 长期使用一种药物,容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为了减少或不发生耐药性,要联合用药。

3.2.4 有些抗菌药物不易渗入感染病灶所在部位时,所以在治疗流性脑脊膜炎时常和氯霉素联用。

3.2.5 为了防止二重感染,在使用广谱抗菌药的同时常加抗毒菌药物治疗,以减少发生二重感染的机会。

3.2.6 单用某一种抗菌药物作用较弱,联合应用就能显示强大抗菌作用。如青霉素和链霉素联合治疗肠球菌感染时。

4 联合用药的规律

4.1 两种杀菌作用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如:先锋霉素类,青霉素,链霉素。

4.2 两种抑菌作用的药物联用可收到累加作用。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红霉素。

4.3 杀菌作用和抑菌作用药物联用,可能出现拮抗作用。

4.4 有相同毒性作用的药物多不联用,以免增加毒性。

5 了解抗菌药的副作用

为了有效地治疗疾病,不但要了解抗菌药的性能,使用方法和剂量,还要详细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

5.1 毒性反应:包括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肝肾、胃肠道及局部损害等。

5.2 过敏反应:用药后有皮疹,血清病样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用青霉素前一定要做皮试。

5.3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庆大霉素和链霉素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损害。因此,对肾功能差者和新生儿要慎用。

5.4 对造血系统的影响:氯霉素能致急性再障,治疗时要定期检查血象。

5.5 对肝的损害: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联合用药时,对肝功能损害大,可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等。

5.6 对胃肠道反应:红霉素、甲硝唑等可引起恶心、广谱抗菌素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难辨芽胞杆菌性肠炎。

6 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要严加控制

其预防性应用仅适于下列情况:

6.1 风湿病患者可采用青霉素以消灭咽部的溶血性链球菌,从而防止和减少复发。

6.2 感染病灶的切除术,使用适当的抗菌药防止感染扩散。

6.3 风湿性或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前适应用青霉素,可以防止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发生。

6.4 容易患链球菌感染的患者,当感染流行时,可用磺胺类或青霉素。

6.5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用磺胺嘧啶预防。

6.6 肺部化脓性病变作肺切除术时,可按药敏情况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

6.7 大面积烧伤,可用庆大霉素,多粘菌素或半合成耐青霉素酶的一些新青霉素等,以防治绿脓杆菌及其它细菌感染。

6.8 昏迷患者,宜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6.9 长期大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为预防继发感染,可并用抗菌药物。

6.10 结肠手术前口服氨基甙类或难以吸收的磺胺类,杀灭肠道细菌,防止术后感染。

6.11 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可在冬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

7 联合用药的注意事项

7.1 联合用药一般宜限于两种抗菌药联合使用,最多不超过三种抗菌素菌药的联合应用。

7.2 对于一般性感染的常规治疗是不需要联合用药的。

7.3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与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6版.

[2] 李俭春,施毅,赵蓓蕾,潘涛.主编《临床合理用药指南》.

上一篇:幼儿园的一天主题下一篇:欧莱雅集团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