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考核制博士

2025-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申请考核制博士(精选6篇)

申请考核制博士 篇1

——电子商务背景+网络博弈

作者姓名: 申请专业: 申请导师:

2015年12月

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报告

——电子商务背景+网络博弈

 对现有现状的认识

一、电子商务及其研究现状

电子商务有两大主体,一个是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商,另一个是电子商务应用商;运用多种电子形式,特别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整条产业链上的商品交易、服务交易,也包括人才流动、信息流动、资金流动等;贯穿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企业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各种商务活动;包含了交易的所有环节,如询价、议价、产品展示、订货、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同时,这些环节的完成也都形成了相应的体系;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消除地理位置的限制,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商务应用到了供应链的多个环节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学者们对电子商务的发展及其发挥的效用是一致看好的。

然而,我国电子商务在发展中也呈现了一些突出特点:相关服务业发展迅猛,已经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业态体系;零售电子商务平台化趋势日益明显,平台之间竞争激烈,市场日益集中,开始出现一种新型的垄断(或寡头垄断)局面;电商平台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电商平台、政府监管部门与进行网上销售的企业之间正形成一种新的市场治理结构;跨境电子交易发展迅速,但是尚未形成有效的发展模式;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显著,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出现企业日益集中的趋势。

张光前(2011)通过对近十年来电子商务方面文献的分析,综述了电子商务研究的现状,梳理出了其发展脉络,并讨论了电子商务现存问题及其发展方向,指出为电商企业构建更加公平透明的合作平台有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崔健伊(2010)指出电子商务企业成倍增长,但是激烈的竞争和高风险的环境使得能够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这也导致了用户满意度较低,电子商务发展受限。黄晖(2009)指出电子商务信息化水平低,应该构建企业信息网络,搭建优越的合作平台对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必要的。张仿(2012)指出降低物流成本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关键。谢庆红(2012)研究也指出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娄策群(2013)分析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合作机制,从企业搭载平台类型选择、数量确定和功能应用三个方面提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策略。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激烈的竞争发展中面临者许多阻碍,例如信息的不对等、网络平台的不完善、政府的不有效监督等问题,这常常导致电商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最终使企业和消费者受益颇少,所以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电商环境,搭建健康安全的电商平台和信任合作机制是必要的。

.二、网络博弈的研究现状

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包括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合作与竞争等,大都内嵌于某种形式的关系网络。在此情景下,不少学者纷纷将传统博弈论引入到网络中,重点分析了关系网络上个体交互作用问题,开创了网络博弈理论。它不同于经典的博弈理论,网络博弈中的合作与分配机制不仅与局中人有关,而且还受到网络结构及其连接行为的影响。网络博弈理论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研究分支:网络上的经典博弈(如 Goyal and Moraga, 2001)和网络上的演化博弈(如 Nowak and May, 1992)

网络上的经典博弈

近十多年来,一些学者对网络博弈的应用进行了研究。Goyal和Moraga(2001)建立了科研合作网络上的企业研发博弈。Kranton和Minehart(2001)建立了买者-卖者关系网络上的第二价格拍卖博弈模型。Ballester、Calvo-Armengol和Zenou(2006)建立了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个人努力博弈模型(peer effect model)。Ballester、Calvo-Armengol和Zenou(2006)建立了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个人努力博弈模型(peer effect model)。在该模型中,参与人的收益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努力程度,还取决于与他连边的参与人的努力程度。模型证明了,个体的努力程度正比于他的Bonacich中心性。此外,Bramoulle和Kranton(2007)建立了社会关系网络上的公共产品供应博弈模型。该博弈模型与个人努力博弈模型比较相似,参与人的收益不仅取决于他自己的公共产品供应量,还取决于与他连边的参与人的公共产品供应量。个人努力网络博弈模型和公共产品供应网络博弈模型都是合作性质的网络博弈模型。Goyal和Joshi(2011)研究了寡头垄断企业在科研合作方面的网络博弈问题,分别探讨了低连接成本和高连接成本下网络的稳定结构。Nagayama等(2014)利用网络博弈构建了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为网络的价值函数模型,采用了以连接为基础的弹性网络分配规则,为衡量天然气贸易国之间的相对权力结构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网络上的演化博弈

Hauert 和 Doebeli(2004)研究了个体采取模仿优胜者策略更新规则的空 间博弈,即在每轮博弈过后,各个参与人都同时考虑那些收益高于自己的邻居,以正比于这些邻居与他自己的收益之差的概率来采取他们的策略。Szabo和Toke(1998)首先研究个体采取配对比较策略更新规则的空间博弈,即在每轮博弈过后,各个参与人随机选取一个邻居进行比较,以正相关于这个邻居与他自己的收益之差的概率来采取这个邻居的策略。他们的研究发现,合作者和背叛者在灭绝临界点的相变行为均属于定向逾渗(directed percolation)。Wu、Xu和Huang等(2006)研究了具有动态优先选择机制的空间囚徒困境博弈,发现在策略更新过程中,如果个体在选择配对邻居时具有某种优先机制,则群体的合作行为能够得到明显的增强。Wu和Wang(2007)将信息收集的范围纳入策略更新规则的考虑,结果发现,存在一个最优的信息收集范围使群体的合作行为达到最优水平,过少的信息和过多的信息都不利于群体合作行为的产生。

综上所述,网络博弈理论已经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的买卖关系网络背景、科研合作网络背景等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网络背景有相似之处,以此来看可以将网络博弈运用到电商企业的合作网络中。

 预研究方向的构思

——网络博弈视角下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经过前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梳理,未来研究主要是放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机制上。随着电子商务网络的复杂化,电商企业的不断扩张与彼此合作交织,电子商务中各个企业主体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线性关系,而是经过一系列信息、能量等动态的传递过程,在契约关系乃至社会关系下,各主体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了非线性的交织的关系网络。

电子商务背景下,电子商务平台下提供商和供应商等各个企业的各项活动需要双方之间的关系连接进行支撑,众多的关系连接相互交织形成关系网络。从网络的视角,将网络中每个企业节点看作可以判断、决策的智能主体,将网络节点间连边形成转化为两节点企业对合作关系的连接行为。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各个企业的活动(例如,采购、物流等经营活动,企业信用机制和风险机制等)。

——网络博弈视角下基于C2M模式的电商企业的整合机制和消费者的分享行为

C2M是英文Customer-to-Manufactory(顾客对工厂)的缩写,而其中文简称为“客对厂”。“客对厂”由社交购物平台提出,是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商业模式,这种模式是基于社区SNS平台以及B2C平台模式上的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社交平台创新地将社交网络(SNS)与电子商务巧妙、无缝地融合在一起,通过朋友间的推荐、分享、评价、行为、信任和相互影响,以业界首创的“云采购”模式将对同一类商品的需求整合起来向供应商进行集中采购,顺利达成零售领域难以实现的面向消费者的规模效应,真正实现“人多力量大”、“越买越便宜”。电子商务企业家毕胜将投资眼光和未来的电商发展放到了C2M上,他认为未来的单子商务模式是C2M,它的构想获得了艾奇金奖——全球商业模式金奖。他站在缩短中间成本并结合社交网络的角度上构建电商运作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在C2M平台下,如何整合企业资源与合作企业无缝连接,建立良好契约合作机制,借助于社交网络平台,发挥消费者的购买和分享行为。

电子商务购物网络的力量来自于连接,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连接行为影响其消费和分享行为,我们需要探明当我们改变网络结构时,消费者分享策略行为如何改变电商企业经济行为和策略。综合分析消费者分享关系行为与策略行为共演化问题,重视消费者策略行为对网络关系行为的反作用,揭示异质性连接行为与动态性调整行为对电商网络中消费者分享策略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分享行为选择与网络结构动态耦合机制,为深入地从网络层面研究电商背景下社会网络中消费者分享问题奠定基础。

 读博工作安排与预期目标

由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国内外已广泛开展了对电子商务平台在各个方面的系统研究。另外,国外学术界对网络博弈理论的研究也有了不少成果。电子商务问题来源于强大的现实背景,同时也迫切需要使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或模型来解决相关的问题。

开展针对国内外电子商务背景下的电商企业之间、电商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之间的网络博弈研究很有必要。一方面,它可以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弥补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不足、促进企业间合作,降低企业间的风险与信任危机;发挥消费者的社交网络优势增加电商企业的利润等。另一方面,它还可以提升我国网络博弈理论的水平,为博弈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基于此,本人拟在读博期间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完成对国内外当前关于网络博弈理论的系统分析,掌握现阶段国内外最先进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在此期间,针对现有理论构想创新方法,为自己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针对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各项活动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开展研究。

3、开展电子商务平台中企业的合作与竞争问题建模和求解研究。针对电子商务应用背景的网络博弈问题研究,需要探索和设计合理的方法和求解算法。同时,针对由多个目标函数构成的优化模型,需要将其转化进行求解。

3、针对C2M模式,从网络博弈视角开展有关社交网络下的企业乃至消费者的合作与分享行为研究。

如果你申请美国博士 篇2

申请人基本情况:杨华,22岁,大四应届毕业生,西安交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平均分77,TOEFL:640, GRE:2270。

评估结果:

学习成绩:★★☆☆☆

T/G成绩:★★★★☆

专业背景:★☆☆☆☆

留学方案:

1、学校选择:

美国前10名大学

2、专业选择:

电路设计:ICDes;gn.

3、推荐人:任课老师一名,系主任一名,院士一名。

申请结果:

全奖五所: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Northeastn University, UC—Davis, SUNY—Stony Brooks,UC。(XX).她最后选择了最后一个学校,奖学金$39,000。

半奖三所:Alfred University,Cornell University,Clemsonb University

案例综合分析:

她是个很普通的申请人,缺点不少,强项没有。在这种情况下,申请材料的制作十分重要。

首先,通过推荐人的角度弥补她学业的不足;其次,通过院士的推荐,增加其专业背景,最后,由专业人员编写学习计划,一锤定音。另外,加强后期联系,多方面地向学校了解情况和介绍自己。

申请美国法学博士JD

申请人基本情况:张强,21岁,大四学生,武汉大学外贸英语专业,本科平均分84,TOEFL620, LSAT(法学院入学考试):168

评估结果:

学习成绩:★★★☆☆

T/L成绩:★★★☆☆

专业背景:★☆☆☆☆

留学方案:

1、学校选择:

美国前20名大学

2、专业选择:

法学博士(JD)

3、推荐人:任课老师一名,系主任一名,实习主管一名。

申请结果:

半奖一所:Univesity of Michigan AnnArbor;录取两所,University of Chicago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她最后选择了第一个学校,奖学金$8,000。

案例综合分析:

该案例的独特之处不在于前期申请。(当然,申请学校是很成功的。)而在于后期联系和签证。

1.本来JD极难拿奖,而且University Michigan本来没有给奖学金,但是,经过后期与学校联系,并且详细说明具体原因,学校给了一部分减免学费奖学金,后来证明这部分奖学金对签证是十分有用的。

2.他一签被拒,理由很简单,法律专业有很强的移民倾向,签证官不相信他花了这么多钱后,还会回来。所以在二签的时候采取了以下措施。

1)准备更多的签证资料,特别在他的家庭背景上。

2)请求学校给予一部分奖学金。

3)请求美国方面提供申诉信,包括一封议员的函件。

申请考核制博士 篇3

一、个人申请

(一)报名条件

1、思想品行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位要求:

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学位)。补充条件如下:

(1)在境外获得的学位需经教育部学位认证机构出具认证报告(学士、硕士学位都在国外获得的,两学位均需认证);

(2)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3)报考非定向就业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定向就业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定向就业生。

3、外语能力要求:

要求申请者的外语国家六级成绩需达到425分(成绩有效期为5年,即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有效)。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的应届生,在读期间的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以下情况可以视为达到外语能力要求。

1)TOEFL成绩在90分以上;(成绩两年有效)2)雅思成绩在5.5分以上;(成绩两年有效)

3)取得外语成绩符合要求,但超过两年限者,需进行学院外语专家组复核,通过者视为符合外语能力要求。

4、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培养潜质(需提交的支撑材料见

(三))。

5、健康状况符合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二)报名时间及方法

申请人需要在学校和学院均完成网络报名,并按要求提交材料。,并缴纳报名费。

2017年博士生网上报名时,申请人在网报同时按要求提交各项电子版材料。网上提交电子版材料时间与博士生网上报名时间一致。

2、学院网络申报

生物学院2016年博士公开招生采用网申方式,完成学校网上报名后的申请者,除在学校博士生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按要求提交相关

2)外语能力证明:国家英语等级考试、TOEFL、雅思等成绩单。3)个人情况与科研能力相关资料:

个人陈述(PS,personal statement):字数1000字左右,展示申请者的个人经历、学习目标、生涯规划等。

个人简历(CV,curriculum vitae):描述个人拟申请学科、专业、导师,教育经历、研究经历、荣誉等;

研究陈述(RS,research statement):字数3000字左右,汇报申请者目前开展的研究工作,感兴趣的科研问题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

3、邮寄纸质申报材料需提交:

申请人需在学院网络报名同时,向我院邮寄纸质申报资料。(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本人签字,单位盖章);(2)往届生提交硕士学位、学历证书和身份证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提交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3)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室公章的硕士成绩单;(4)由所在学院党委出具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填写,委培生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5)往届硕士生(2017年春季毕业生算往届生)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论文摘要和目录等;(6)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需专家签字);(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9)英语成绩证明(复印件);

学院邮寄资料截止时间:2016年12月30日(以邮戳为准)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生科楼1009研究生招办,邮政编码:100193,联系电话:010-62733542

二、初选

按时提交相应资料申请者,通过审核后,进入专家审核(初选环节),进一步了解和考察报考人员的综合能力与培养潜力。专家考察的具体流程如下:

1、学院根据学科特点,选拔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学术造诣高的教授组成专家组,公布在网络报名系统。

2、申请者可以从学院提供的专家组成员中选择三名专家(需含一名报考专业专家)。随后专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面谈等形式进行交流。

3、通过交流并结合申请者网上提交的报名材料,专家对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培养潜质、综合素质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给予考察意见(通过或不通过)并上报学院。

申请者获得三个专家给予“通过”的考察意见,可直接进入复核环节;若有两个专家不予通过则不能进入复核环节。若有一个专家不予以通过,学院将随机安排一名专家再次与申请者交流,考察通过可进入复核环节,否则不能进入。

专家审察工作在2017年3月6日前完成,3月10日公布通过专家考察名单。

三、复核

学院对专家审察通过的申请者于2017年3月底进行复核,内容和形式如下:

1、专业知识考核:由学院教学中心统一命题,采用英文试卷对申请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百分制,单选题)进行考核测试,占复核成绩的10%。

2、性格测试:采用专业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量表,通过16PF、人格测定、学习能力测试等考察学生的身心健康状态。

3、专业技能考核:由学生拟报考导师在所在实验室组织相关的专业技能考核和进一步综合考察,时间在3天左右,着重考核学生实验技能掌握情况和综合素质,占复核成绩的40%。

4、面试:面试包括学院对申请者报考材料原件的复核以及所报专业组织的专业面试,占复核成绩的50%。

专业面试由所报专业面试小组统一组织进行,重点考核申请者的知识面、和外语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

根据专业基础知识测试、专业技能考核以及面试成绩最终形成复核成绩。

四、录取

2017年4月,各学科复试组根据复核成绩由高到低,确定本学科录取名单,上报学院。学院汇总后,进行拟录取公示。公示无疑义上报校研招办审批,最终录取名单以校研究生院公示为准。

五、监督机制

学院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在党委领导下由学院分党委纪检委员、研工组成员负责监督博士研究生申请制实施,接受导师、申请者的质疑与建议。

监督电话:62733324 监督邮箱:cbs@cau.edu.cn或生物学院主页的院长信箱

六、其他

1、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工作要求公开、公正、公平,严格博士生招生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2、面试环节建议采用“聆听制”,允许参加面试的所有申请者参加面试过程,不仅可以促进申请者的相互学习,了解自身的不足,同时也可对面试环节进行监督。

3、基础知识测试拟按照实际报考情况(复核人数大于拟录取人数3倍及以上时)确定适当面试分数线,确定进入面试人员的数量。

4、继续实行博士招生指标分配的集体决策制度。在博士生招生指标分配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院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的作用,从拟招生导师的科研产出、在研经费、在读研究生人数、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集体讨论和决定招生指标的分配。

5、专业面试建议模式:面试小组提前1-2小时向学生指定一篇近期专业相关的英文学术论文,面试时学生汇报所读学术论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方法,论证是否存在缺陷并提出如果自己从事此方面研究可能采取的思路等,以全面考核申请者的知识面、英语文献阅读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面试小组根据学生的汇报给出相关的面试成绩。

6、本方案未尽事宜参照《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招生简章》规定执行。

申请考核制博士 篇4

2013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教育改革方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精神,结合人文与发展学院实际情况及博士生培养规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审查和研究生院审批四个环节。学院组成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有关人员、各招生学科负责人和导师代表组成的不少于5人的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招生日常工作。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者自愿申请,提交能够反映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的相关材料,学科依据申请者申请材料确定差额复核名单,考核小组组织考核决定拟录取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核准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个人申请

(一)报名条件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境外所获得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生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报考非在职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身心健康。

2、报考委托培养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生。

3、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1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二)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2012年11月9日上午8:00至12月9日下午5:00 申请人应参照当年中国农业大学招生目录中公布专业或研究方向及导师名单在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accessSignup.do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系统中进行报名,并缴纳报名费.(三)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提交时间:2012年12月10日—12月20日(以学院收到日期为准)邮寄地址: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人文与发展学院106室邮政编码:100193,收件人:武靖贤

提交的材料如下: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13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

(2)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管理部门的在读证明);

(3)盖有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或档案室公章的硕士成绩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委培生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包括学习和研究两个部分),不少于5000字;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9)最近五年内,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具体包括:TOEFL,GRE,雅思,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考试,国家英语专业考试,WSK(PETS5)。还可提供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材料作为补充

(10)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半年内体格检查证明。

二、初选

学院组成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资格审核等初选工作。初选时间:2013年3月10日前

初选办法:在申请者提交材料截止日期后,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根据申请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和招生导师的初步选择意向(含导师排序和打分),对其科研潜质和基本素质进行初选;根据初选综合结果,提出进入复核阶段的申请者名单,并在学院主页公布。

初选审查所依据的主要标准为(具体的评分标准另定):

(1)英语水平;

(2)科研成果;

(3)个人教育科研背景(毕业学校与学科情况、基础课程的相关性、主要研究成果或者工作岗位的相关性);

(4)博士生研修计划;

(5)首报导师的录取意向(由导师打分及排序)。

初选专家组根据以上5个方面进行打分排序,按照对外招生数量约200%通过讨论达成排序共识,确定复核名单,公示五天并通知申请人员。

初选审查成绩占学科考核总成绩的40%。

三、复核

复核时间:2013年3月18日—4月8日(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复核办法:对进入复核阶段的申请者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具体包括专业综合笔试、专业及综合素质面试、以及英语听力口语测试三项,对申请者的学科背景、专业素质、操作技能、外语水平、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考核。复核考查成绩占学科考核总成绩的60%。

复核考查由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成立由博士生导师和有关专业负责人组成的学科复核专家组(原则上包括所有招生导师)承担考查工作,每个考查组并设复核考查秘书。

复核一般需2天时间,各学科具体时间、地点将提前3天以上在学院主页公布。

(一)专业综合笔试

1.由学院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学科复核专家组命题。专业综合笔试范围由各专业另行公布。

2.按照统一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所有申请者闭卷考试。

3.专业综合笔试时间为2个小时,满分100分(占复核考查成绩的35%)。

(二)专业及综合素质面试(按照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培养潜力进行评分)

1.面试包括个人自我陈述(可用PPT)、随机抽题答题、面试老师现场提问和申请者回答等内容,面试时间30分钟左右。

2.按照抽签设定面试顺序。

3.复核考查秘书以笔录方式记录每位申请者的面试情况。

4.复核面试组由5名以上学科复核专家组成员组成,原则上计划招生的博士生导师应该参加,必要时可以邀请特定专业的教师参加,按照打分结构对申请者进行综合考查。申请者回答问题完毕,由每一位面试教师独立给出各自的成绩,经复核考查秘书当场加权平均计算,填写面试成绩汇总表,得出面试成绩。

5.专业及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分(占复核考查成绩的50%)。

(三)英语测试(包括专业英语笔试、英语口语听力测试)

1.专业英语笔试,时间30分钟,占英语测试的50%。

2.英语口语听力测试,由招生工作小组组织2名老师进行;口语听力测试按照考号安排顺序,时间10分钟左右,占英语测试的50%。

具体程序为:1)申请者当场抽题,主考老师按照考题发问,并就题目涉及的范围补充发问;2)主考老师记录每位申请者的测试情况;3)申请者回答问题完毕,由测试教师独立给出成绩。

3.英语测试满分100分(占复核考查成绩的15%)。

四、录取

将申请者初选审查成绩、复核考查成绩相加,得出学科考核总成绩,并根据该成绩排名和招生计划的120%确定推荐导师录取名单。“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的报考人员招收计划单列,其总成绩单独排序。

导师根据个人要求、申请者考核成绩及个人招生计划,实行择优录取,形成导师录取与否的意见。如出现首报导师未录、其他导师未有合适的首报生源情况下,申请者可以申请调剂导师。

由学院对申请者的考核记录及考核成绩进行审查无误后确定最终拟录取人选。拟录取申请者和其主要申请材料,在校园网上公示一周。公示后无异议,报送研究生院审批。

“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以及“与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等计划以外的在职委培攻读博士人员录取比例不超过当年招生人数的10%。

本专业、本院未录取的申请者,可以申请调剂其他专业。

五、监督机制

研究生院与学校纪检(监察)处联合成立由研究生教育专家及纪检监察委员组成的巡视组,对学科面试程序进行监督。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审定本办法。学院成立2013年博士生招生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督小组。工作小组由学院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学院领导、研究生教务和相关专业负责人组成,负责招生的组织工作。监督小组由学院分党委、研工组、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负责监督相关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与公开,应对质疑。

如申请者对学科考核成绩有异议,可提出查阅原始考核记录的书面申请,经学院招生工作小组负责人批准,由监督小组成员和研究生秘书代为查阅复核并以书面的形式通知本人。

举报电话:62737918邮箱:rfxyyjs@163.com

研究生院设立招生违规举报电话及邮箱。经查属实的招生违规行为,属于申请者的问题(如提供虚假材料),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属于导师的问题,将视情节轻重,取消该导师当年乃至以后的招生资格。

六、其他

1.对申请国家“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以及“与科研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的申请者选拔,参照本办法执行,并兼顾专项计划的特殊需求。

2.本办法自2013级博士研究生招生开始实施。

3.本办法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研究生院批准后执行,执行过程中由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申请考核制博士 篇5

2014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实施方案

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教育改革方案》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实施细则》的精神,结合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实际情况及博士生培养规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包括个人申请、学科考核、学院审查和研究生院审批四个环节。符合报考条件的申请者自愿申请,提交能够反映其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英语水平的相关材料,学科依据申请者申请材料确定差额复核名单,考核小组组织考核决定拟录取名单,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核准后报研究生院审批。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个人申请

(一)报名条件

1、申请者的学位要求需符合下述条件之一:

(1)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境外所获得学位需经教育部相关机构认证;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博士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在读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人员不得以应届生身份报名,须获得硕士学位后方可报名。

报考非在职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身心健康。

2、报考委托培养生年龄不限。已获博士学位者只能报考委托培养生。

3、申请“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申请人除满足上述报考条件外,还需提交填写完整的《报考2014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

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二)网上报名

时间:2013年10月22日至11月26日

网址:http://gradinfo.cau.edu.cn/admission/accessSignup.do(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系统)

(三)须提交的申请材料

时间:11月27日-12月9日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17号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11办公室石宝霞(收)邮编:10008

3(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申请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右上角用铅笔标注预报导师(限一名),食品学院2014年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导师名单详见《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硕士学位、学历证书的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证明信),应届毕业硕士生还需提交学生证复印件;

(3)应届毕业硕士生需提交加盖研究生成绩管理部门公章的硕士课程成绩单;非应届生需提交加盖档案主管部门或者人事处公章的成绩单;

(4)中国农业大学研招网上下载并填写《研究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委培生加盖所在单位党委系统公章,未就业人员加盖档案保管单位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院分党委公章;

(5)附评议书复印件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

(6)两位与所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的推荐信;

(7)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本人的详细研修计划,应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具体实施方案、预期学术成果等,字数不少于5000字;

(8)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

(9)最近五年内(2008.12-2013.12)以下至少一项参加英语考试的成绩证明复印件,具体包括:TOEFL,雅思,国家英语六级考试,国家英语专业考试,WSK(PETS 5)。还可提供其他可以证明自己英语能力的材料作为补充(如以英语发表的研究论文、会议论文、英文专著等);同时,需提供能够用于查询有效英语成绩的用户名和密码,用于查询成绩的有效性。注:获得境外学校(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学历学位证书,并发表至少一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文章一篇(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也可不提供以上英语成绩证明。本科至硕士连续在读应届生,在读期间的六级英语成绩不受时间限制

具体英语成绩见下表(食品学院招生要求达到及格线):

(10)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半年内体检合格证明;

(11)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

(12)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学生还需提供《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登记表》,该表由定向培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民族教育主管部门提供。

二、初选

时间:2014年1-3月

招生领导小组组长以及组员从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中产生,共7人。

初选办法:

1、学院资格审查

学院根据制定的博士研究生申请基本条件对申请者的材料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凡不符合学院申请基本条件者,终止申请程序。

2、平台专家组资格审查

根据现有的食品学院科研团队,兼顾学院整体布局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建立研究生招生、培养、授予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基地建设及研究生科研项目平台,以平台为单位管理研究生招生、培养和毕业。具体分为五个平台:

1)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畜产方向)平台;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蔬方向)平台;

3)食品科学(营养与安全方向)平台;

4)食品科学(食品生物技术方向)平台(含葡萄酒);

5)食品科学(功能食品、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方向)平台。每个平台设立一名台长、两名副台长和平台秘书,台长为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副台长为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骨干。

根据学院资格审查结果,确定进入各平台考核的候选人。各平台组织7人以上的专家审查考核小组实施初次审核。审核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的陈述和证明,申请者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方向及设想等。

3、公布复核名单

通过初次审核进入复核的名单,由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

三、复核

时间:2014年3-4月(具体时间以电话和网上通知为准)

1、复核时申请者需携带材料:

准考证、身份证、硕士毕业证书(在职申请学位生、专业学位生除外)和硕士学位证书的原件,相关研究成果的证明材料原件,英语成绩证书原件。应届生还需须携带学生证(学历和学位证书入学时交验)。

2、面试程序

3、复核成绩组成:总分100分,专业学识背景20分、科研陈述40分、英语口语10分、沟通交流及表达能力30分。

四、录取

复核考核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以及宁缺毋滥、择优录取原则。学院监督小组将深入复核现场,监督各平台的复核工作。考核结束后,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确定拟招生名单,并于4月进行公示。同时公示申请人主要申请材料,公示无异议后,上报研究生院。

五、监督机制

学院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监督小组,由管理人员、教师代表组成,人员5人,设置组长一名,负责招生工作监督。

举报电话:010-62737958邮箱:shbx@cau.edu.cn

六、其他

1、其他事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南方医科大学博士硕士中期考核 篇6

答:内毒素休克是一种系统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发热、低血压、DIC和多器管功能衰竭等。革兰阴性菌、真菌、以及革兰阳性菌感染可导致中毒性休克。近年来对革兰阴性菌(G-)引起中毒性休克的机制已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内毒素(endotoxin)及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在启动体内免疫系统反应,导致中毒性休克中的重要性。Ulevitch提出了LPS介导细胞激活或细胞将LPS摄入的分子机制的学说,并被大量在体(in vivo)和离体(in vitro)实验所证实。

(一)内毒素休克过程中MAPK通路的激活

MAPKs是一个参与细胞内信号传导的蛋白激酶家族。多种细胞外刺激通过MAPK级联产生细胞反应,因此发现这些激酶参与LPS介导的细胞效应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至今已报道三种MAPK通路ERK、JNK和p38参与了LPS刺激引起的巨噬细胞激活。(1)ERK通路

ERK亚族至少包括两个亚型:ERK1和ERK2。ERK通路首先被证实在EGF、NGF和PDGF等生长因子刺激引起的细胞反应中起重要调控作用。然而,研究发现ERK通路还参与应激刺激、细菌产物、炎症介质等引起的细胞反应,表明ERK通路的激活与炎症反应也有着密切关系。ERKs可能参与了LPS处理导致的细胞因子合成的信号通路。ERK是发现的可被LPS激活的第一组MAPK。LPS刺激通过上游效应物,使ERK激活。刺激作用下Ras同Raf-1氨基末端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其在胞膜募集,并被磷酸化激活。Raf-1一旦被激活,可磷酸化MKK1(又称为MEK1),接之使ERK磷酸化。LPS能强烈地激活所有这些MAPK。(2)JNK通路

除了被生长因子激活外,JNK通路还能被LPS、如TNF-、IL-

1、紫外线、射线、热休克、细胞外高渗及DNA变性剂等激活。目前JNK亚族已克隆了3个基因:JNK1,JNK2和JNK3,共包含至少10种剪切亚型。生长因子刺激激活JNK依赖于Ha-Ras,而TNF-和IL-1等致炎细胞因子则通过Ha-Ras非依赖性方式激活JNK。JNK被激活后,转而磷酸化转录因子c-Jun氨基末端的特定位点。c-Jun是序列特异性转录激活因子AP-1的成分之一。磷酸化的c-Jun通过诱导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成,与AP-1位点的顺式作用元件结合而启动某些效应基因的转录。还发现其它转录因子,包括ATF2和 三元复合物因子是JNK的下游作用底物。TCF介导c-fos表达,也可影响c-Jun/fos三聚体形成,这可能影响AP-1结合活性。(3)p38 MAPK通路

p38是在鉴定巨噬细胞和前B细胞中对LPS反应,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研究中首次分离和克隆的。在筛选抑制炎症因子生成的化合物时发现一族吡啶-异咪哒唑化合物能够明显抑制IL-1和TNF-的生成。该类化合物能够与细胞内两个非常相似的MAPK同源体结合,被称为CSBP1/2。CSAID通过与CSBP结合并抑制其激酶活性而显著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测序证实CSBP1/2与小鼠p38 MAPK为同一基因。除了LPS之外,生血细胞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白细胞介素3(IL-3)、致炎细胞因子、细菌成分、紫外线照射、细胞外高渗、H2O2、热休克等刺激都能激活这条通路。(4)ERK5通路

ERK5/BMK1至今只发现了一个亚型,能被TNF-、H2O2、细胞外高渗等刺激激活,说明该通路可能也参与某些条件下的炎症反应调控。

(二)内毒素休克过程中NF-B的激活:

NF-B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对LPS 和TNF-等各种刺激反应而上调。LPS刺激可使组织中NF-B激活,用NF-B选择性抑制剂PDTC作用可减少LPS刺激诱导的NO合成,防止内毒素休克相关的系统低血压发生,这表明NF-B在内毒素休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几乎所有的内毒素休克的主要致病基因如TNF-、IL-1、IL-

6、IL-

8、iNOS和环氧合酶都包含有NF-B的启动子元件。然而C3H/HeJ LPS低反应鼠的巨噬细胞不产生TNF-,但可对LPS反应激活正常水平的NF-B,表明LPS介导的细胞效应并不能单归于NF-B的作用。

NF-B包括p50/105、p65(Rel A)、p52/100和Rel B几种蛋白,这些蛋白通过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式产生不同的NF-B亚型。p50/p65是哺乳动物最丰富的诱导性亚型。抑制蛋白与NF-B结合使其在脑浆内以失 1 活形式存在,I-B可封闭NF-B的移核信号,阻断其核移位。I-B的32和36位丝氨酸磷酸化引发其泛化(ubiquitination),通过蛋白酶通路导致其降解,促进NF-B核转位以调节反应性基因。最近对导致I-B磷酶化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I-B被一种大分子复合物I-B激酶(IKK)激活。该复合物包含两种蛋白IKK-1和IKK-2都具有亮氨酸拉链和螺旋-弯曲-螺旋模块,可形成异源二聚体。一旦被上游激酶激活,IKK可磷酸化I-B的32和36位丝氨酸激发其降解。最近发现的一种蛋白激酶可能负责对IKK的激活。NIK同几种MAPKKK,包括MEKK1,具有同源性。NIK与TRAF2相互作用,TRAF2是一种与p55和p75 TNF受体结合的TNF受体相关的因子,可能参与了TNF-介导的NF-B激活。另一方面,MEKK1作为JNK的上游激活物已表明能够离体或在体内激活NF-B。这可能是通过MEKK1磷酸化高分子量IKK复合物,导致泛素依赖性IK-B磷酸化,带来I-B降解和NF-B激活。LPS刺激的巨噬细胞可检测到IKK-1和IKK-2的激活。然而MEKK1在内毒素性休克中的作用以及LPS介导的NF-B激活过程中IKK的上游信号元件仍未确定。发现LPS刺激的NF-B活性既依赖于蛋白酶活性也依赖于酪氨酸激酶活性,提示LPS通过磷酸化介导I-B蛋白降解来激活NF-B。

2.钙信号通过何种机制实现其对机体多种功能调节的?

答:胞质钙作为信使对细胞各种生理活动具有广泛调控作用。早期的研究揭示, 钙在肌肉收缩, 激素、消化酶类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发现, 钙参与更广泛的生理过程, 如生物膜通透性及细胞兴奋性的控制、细胞代谢、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周期的调控以及生殖细胞的成熟和受精等。经典的钙信号模型假设, 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升高是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 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说明, 细胞对胞外信号产生应答反应时, 胞浆内游离钙浓度仅表现一过性升高, 很快恢复原始水平, 而细胞反应却持续很长时间, 非经典钙信号模型所能解释。钙循环、钙波和钙振荡的发现更改变了科学家对钙信号的探索视角, 从而对其作用机制有了较全面的了解。1.细胞膜上的钙运输系统 1.1 钙通道

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 升高, 可触发肌肉收缩、递质释放和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动。胞外钙离子内流是[ Ca2+ ] i 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钙内流主要通过细胞膜上三类钙通道实现: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和机械操纵性钙通道。1.2 钙泵和Na+ / Ca2+ 交换子

细胞兴奋时, 钙进入细胞。虽然细胞内存在多种钙缓冲系统, 但从胞外流入的钙终究必须排至胞外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活动。行使钙外流功能的是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两种蛋白: 钙泵和钠/ 钙交换子。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 钙外流主要由钙泵承担, 当细胞受刺激引起钙内流增加后, 钠/ 钙交换子活动增强, 快速将细胞内多余钙排除。

2.细胞质中钙缓冲系统

细胞质中存在多种可溶性钙结合蛋白(calcium-binding protein, CaBP), 能对胞质游离钙离子浓度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起着重要的钙缓冲作用。3.钙池膜上的钙运输系统 3.1 钙通道与钙释放

细胞中最主要的钙池是内质网(ER)/ 肌浆网(SR)。ER/ SR 以两种方式释放钙: 磷酸肌醇介导的钙释放和电压介导的钙释放

3.1.1 IP3 受体介导的钙释放。IP3 作为第二信使,通过调节IP3 敏感钙池(IP3-sensit iv e calciumpool , 2 IsCaP), 在多种细胞活动中起重要作用。IP3 在质膜上产生后很快扩散到胞质中。3.1.2 兰诺定受体介导的钙释放细胞内还存在IP3

CICR 理论的要点是: 肌膜去激化引起的钙内流使胞质内Ca2+ 浓度升高, 激活SR 释放储存钙, 从而引起肌肉收缩。3.2 钙泵

在外分泌腺细胞的IisCaP 膜上存在一种对钒酸盐敏感的钙泵, 将胞质中的Ca2+ 摄入钙池内。3.3 H+ / Ca2+ 交换子

在外分泌腺细胞的IsCaP 膜上有多种类型氢泵, 它们可以消耗AT P, 将胞质中的H+摄入钙池中, 形成钙池内外的H+ 浓度梯度。H+ 浓度梯度促使H+ / Ca2+ 交换, 使Ca2+ 被摄入IsCaP, 钙池内的H+ 外流。4.胞内钙信号作用机制 4.1 钙跨质膜循环

钙循环引起质膜下钙离子浓度增加, 激活PKC, 从而提高PKC磷酸化其它蛋白的效率。PKC 的靶分子仍然是蛋白激酶, PKC 通过一系列蛋白激酶的级联作用, 使多种蛋白质磷酸化, 从而介导持久性的细胞反应。4.2 钙波/ 钙振荡

钙信号常表现为时空异质性。钙波发生的典型模式是在某一点释放钙, 然后以5~100um/ s 的速度向周围传播。钙波的产生和传播是由IP3 介导的钙释放引起的。5 胞质钙信号的生物功能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后, 即与CaM 结合, 激活多种蛋白激酶(如腺苷环化酶, 磷酸二酯酶、Ca2+ / 钙调蛋白蛋白激酶11 等)、蛋白水解酶、核酸酶等, 从而调节细胞代谢、细胞周期等。5.1 钙在细胞内吞和外排中的作用

Ca2+ 在形成内吞和外排小泡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并且是通过Ca2+-CaM 复合体介导的。内吞和外排小泡的外部有Ca2+-CaM 结合位点。神经递质的释放就是由Ca2+-CaM介导的。5.2 钙在细胞骨架组装中的作用

Ca2+ 对细胞骨架的调节作用是通过CaM 依赖性激酶的磷酸化实现的。5.3 钙在细胞分裂和增殖中的作用

Ca2+ 在细胞有丝分裂中作用的研究较多集中在淋巴细胞。在这些细胞中, 外源植物凝集素与特异受体的结合需要Ca2+ 的存在。胞内Ca2+ 浓度增加诱发的有丝分裂也是通过CaM 介导的。5.4 钙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

精子和卵子的成熟及受精与Ca2+ 密切相关。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引起的一个反应是卵内Ca2+ 浓度瞬间提高。Ca2+ 浓度提高首先出现于精卵融合处, 然后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卵的对侧, 这种钙波对卵的活化具有重要作用。钙波之后紧随一系列重复的Ca2+ 振荡。5.5 钙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神经系统是信号传递和整合的中心。

Ca2+ 作为一种泛在的信使, 在神经系统的信号传输以及整合调节等生理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神经元是一种特异分化的细胞, 人们常在神经元及其支持细胞中发现特殊的钙通道、钙库。3.举例说明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脓毒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主要作用。答:见综述“蛋白质组学在脓毒症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4.试述免疫应答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答:见综述“免疫应答与动脉粥样硬化”

5.请简述内皮细胞的功能和调节机制。就你所在的专业方向,你对内皮细胞的哪种功能感兴趣,并说明该功能与你关注的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关系。

答:血管内皮细胞尚可合成与分泌多种结缔组织成分,参与一些物质代谢及其白细胞相互等,其主要功能如下七个方面:

一、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

血管内腔表面有一层内皮细胞衣,对于血浆大分子物质具有屏障作用。另外,由于内皮细胞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代谢特性,能选择性的调节小分子至超大分子物质通过血管壁。

二、抗凝与促凝作用

内皮细胞具有抗血栓形成特性,从而能保持血液流动。与此同时它还有许多促凝因素,使血管在损伤时,通过凝血和血栓形成以维护血管壁的完整性。

三、在溶解纤维蛋白中的作用

当机体血管内有血栓(包括微血栓)形成时,其溶解纤维蛋白系统(纤溶系统)则被激活,溶解和去除血栓中的纤维蛋白,防止其交连聚集而致血管阻塞。

四、参与血管运动的调节作用

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舒血管因子如前列环素(PGI2),强大的扩血管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动脉硬化,血管内皮细胞合成PGI2的能量下降。也能分泌舒血管因子即内皮细胞衍生舒张因子(EDRF)是一氧化氮(NO),即一种内源性硝酸盐类血管扩张剂。EDRF能弥散到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刺激鸟苷酸环化酶增加CGMP含量而发挥松驰动脉平滑肌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能产生缩血管因子即内皮素(ET),使血管平滑肌张力增加,血管收缩,导致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五、与血小板的相互作用

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是激发凝血和血栓形成的关键性因素,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作用。当受到血流紊乱、机械损伤、高脂血症等因素的影响,内皮细胞结构被破坏,如暴露出内皮下层组织,便会引起血小板的活化,释放出血小板因子4(PF4)和β-血小板球蛋白(β-TG),从而促发血栓形成。

六、与白细胞的相互作用

主要是指白细胞从血液中通过血管内皮迁移到组织中去。在急性炎症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粘附到内皮细胞上,白细胞先迁移后渗出,然后向血管外迁移。而内皮合成的PGI2能抑制粒细胞的粘附。

七、合成和分必多种结缔组织成分

大部分内皮下的多种胶原分子是由内皮细胞合成的。内皮下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蛋白多糖、弹性蛋白等也是由内皮细胞分泌的。在组织修复过程中,主要由Ⅳ型胶原组成的内皮下基膜对内皮细胞的再生起诱导作用。由内皮细胞合成的纤维结合蛋白、凝血酶敏感蛋白等粘连蛋白则能调节细胞与细胞或基质间的粘附和结合。因此,内皮细胞在维持血管壁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血管内皮细胞是一类功能复杂的细胞,其活跃地参与血小板功能调节,血浆促凝因子的激活、活化的凝血因子的清除及纤溶过程,并通过其产生的ET、EDRF等血管活性物质以调节血管张力,维持正常的血液流变性。一旦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则必然影响甚至破坏内皮细胞正常的生物学功能。一方面会增加其通透性而失去屏障功能,另一方面则会产生较多的促栓物质及抗凝物质的减少,导致各种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上一篇:文化产业园区的特点下一篇:高考百日誓师大会教师励志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