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共9篇)

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篇1

[ 2009-9-10 10:44:00 | By: 维胜工作室 ]

转帖自“与青春同行”

博士毕业后到现在,时间的脚步渐渐走到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尽头。这六年多里,我除了有近两年时间在成都市教科所,其余时间都在学校。我又开始了自由阅读(相对来说,读博阅读不是那么“自由”,是课程的迫使)。

我的阅读越来越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著作,主要是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史和国际共运史,如麦天枢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张建伟《世纪晚钟――紫禁城里的最后改革》、袁南生的《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笑蜀的《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胡平《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李锐《庐山会议实录》(重读)、马立诚的《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等等;一是反映中国现代和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著作,包括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等等,比如瞿秋白的《瞿秋白写作生涯》、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万同林的《殉道者――胡风及其同仁们》、老鬼的《母亲杨沫》、余英时的《重寻胡适的历程》、孙郁的《鲁迅与胡适》、陆建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邓超麟的《邓超麟回忆录》、丁东的《反思郭沫若》、李辉的《沧桑看云》、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郭小川的《郭小川1957年日记》、谢泳的《血色闻一多》、傅国涌的《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光明的《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等等著作;一是关于自由主义思想的著作,对此我得多说几句。

当今中国,没有什么思想学说能够比自由主义更能引起人们真诚的追求、狂热的崇拜、无知的误解和理性的质疑的了。但“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包括许多拥护者和反对者在内的人恐怕都没有认真地了解过,包括我――在少年时代,心目中的“自由主义”就是毛泽东著名文章《反对自由主义》中所批评的那种“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之类。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对自由主义产生了兴趣,因而零碎地读过一些相关的书;但我从来没有相对系统地读过自由主义大师们的著作。尽管凭着一些感性的了解,我对自由主义有着情感的向往;但我承认,我对自由主义的了解往往是只言片语一知半解,因而是非常肤浅的。没有对自由主义大师们原著(至少是中译本)的直接阅读,简单地赞美和指责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严肃的。读博期间,开始接触自由主义学者的一些原著;博士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我又比较集中地阅读一批自由主义理论家的著作。于是对自由主义有了比过去更深入的了解――当然仍然谈不上理解乃至精通。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些感想,边读边抄边写,做了几万字的读书札记。印象中,我主要读了这些著作: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杜威的《新旧个人主义》、霍布斯的《利维坦》、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孟德鸠斯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罗素《西方哲学史》、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哈维尔的《哈维尔文集》、顾肃的《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王炎《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李慎之与何家栋的《中国的道路》、王元化的《思辨随笔》、秦晖的《问题与主义》、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徐友渔的《自由的言说》等等著作。

我时不时也读一些教育学著作,但读得不多了。最近几年读过大卫·杰弗里·史密斯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保罗·傅莱叶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马克斯·范梅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和《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对最后一本书,我赞口不绝,逢人便推荐。记不清是05年还是06年,在铁皮鼓的推荐下,我读过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还写下了万字长篇读书笔记,虽然我基本上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我得实话实说),不过这本书对于拓宽我对德育的思考还是不无裨益的。最近我又读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勇气――教师心灵漫步》,还是说实话,我是读懂了的,也同意书中的观点,但这本书句法比较别扭,甚至还有病句,当然,我估计是翻译者的水平所致。

我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这些书上再次留下了我的笔记。逛了一大圈,又回到苏霍姆林斯基这里,还是觉得这位教育家和我的心贴得最近。

按道理说,我已经做了校长了,应该看一些管理方面的著作,但我的确很少读关于管理的书。彼得·诺斯豪斯的《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我翻了翻,印象不深。倒是我的同龄人的著作让我颇有收获,如程红兵的《做一个书生校长》、李希贵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不少人给我推荐一些企业管理的书――这方面书很多很畅销,但我有一种不讲道理的排斥,我固执地认为,学校不是企业,教师不是工人,管理学校和教师应该按知识分子的特点来管理。

我阅读文学的时间显然大大减少了,但也还是读了一些文学作品。王蒙的“季节系列”和三卷本自传我读完了――我对王蒙的作品依然关注,但因为王蒙过于“机智”过于长袖善舞,也因为他在自传中的一些言论,我对他的敬意已经大大减弱。还读过几部长篇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有阎真的《沧浪之水》、王蒙的《青狐》、张平的《国家干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最后一本是女儿给我推荐的,但我只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对了,说到文学作品,这里我得谈谈沈从文和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我以前不曾或至少是很少关注的。更多的是因为受某种时尚的影响,我开始关注了沈从文和张爱玲。沈从文的作品我读得并不多,但其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那意境,那语言,实在让我感到“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但对张爱玲,我很难有许多读者那么高的评价。《倾城之恋》《小团圆》《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她的确太有语言天赋了,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多姿多彩的精妙比喻,还有着流转自如的音韵节奏。有人说,张爱玲以其灵动飞扬的想象开创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语言世界。但我依然不喜欢张爱玲!道理很简单:我无法容忍国难当头,有一个女人能够从容而精致地抒发与整个民族格格不入的个人情感。就以很多人所赞赏的张爱玲的一篇“美文”《夜营的喇叭》为例。这篇文字不长,作者开头写道:“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几个简 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最后作者写道:“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孤立地看这些文字,很美呀,但是,这篇文章发表于1944年5月5日,敌伪《新中国报》以大块的文章欢呼日军在我国河南“大获全胜”,而在同一天的这张报纸上,就赫然刊登着张爱玲特为该报写的一篇散文,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夜营的喇叭》。一听到“皇军”的喇叭的调子,竟然那样的“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在这里,我无论如何没办法把文学和民族的灾难分开。她与胡兰成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的是,类似的文字和情感,在张爱玲作品中绝不是个别的――赞美皇军的喇叭声,就不止一次。不要给我说什么“别‘因人废言’”呀,什么“别‘因人废文’”呀,抱歉!对张爱玲,我做不到――

国难当头,你可以不发出激越的呐喊,你可以沉默,但你不可以公开歌颂侵略者!也许在现在一些“思想前卫”的人看来,张爱玲不过是写出了她的真实感受而已,是“说真话”而已,但我认为,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要太无耻;或者再退一步,人可以无耻――那是你的“自由”,但请不要宣扬无耻,而且用精美的语言宣扬龌龊的无耻!正因为如此,我特别赞赏哥伦比亚大学唐德刚教授1995年写的一段评论:“一个社会,纵在异族和暴君统治之下,也不能无文艺,因此在敌人豢养之下的汉奸报刊崛起之后,另一种作家艺人也就应运而生。这种作家艺人的作品,一定要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他们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一定要为凶残的异族统治者和无耻的本族汉奸所接受。换言之,这是一种„顺民文学‟、„皇民文学‟,写得好的,也颇能承继战前„性灵文学‟的技巧;写起男情女爱来,也颇能惹出读者一掬眼泪,一声叹息,一丝微笑……这种作品兜来转去,只在个人情感小圈圈内,装模作样,惹人怜惜;山鸡野狐,终非上品———这就是张爱玲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2005年10月巴金去世时我在纪念文章中的的一段话,请允许我再次大段引用――

我曾读到著名海外学者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巴金刻薄的评价,我当然不敢苟同。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读者,我没有夏志清那么渊博的学识,但我仍然有权利为巴金辩护。夏志清认为,中国现代作家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社会问题上,许多具有很高天赋和才华的作家之所以没有最终创作出一流的世界经典小说,则是因为他们过多地将自己的才情挥洒在社会事物上,小说的创作仅仅成为他们思想的传递方式或政治见解的宣传品。他说,“中国作家由于整日惦念的都是国家与社会问题,因此他们所求之于西方小说家的,主要还是知识上的同情与支持。他们对这些作家的思想和说教,拼命吸收,却很少去注意艺术上的技巧问题。”我认为,20世纪的中国有着太多的苦难,夏志清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优雅心态是无法真正贴近20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的心灵的!面对苦难的中国以及这片土地上呻吟的人民,面对残暴到极点的侵略者和独裁者以及奋起抵抗的弱小民众,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如果不“整日惦念的都是国家与社会的问题”,他会感到羞愧甚至可耻!和平时期读有些纯文学的文字,我们会感到生活的有趣或美好,但在三十年代民族危亡的时候,一些悠闲的文人置民族苦难与视而不见,通过娴熟优美的文字谈“喝茶”,谈“女人”,谈“幽默”!这样的文字放在今天我一样喜欢,但在当时,“文学”是有了,良心却没了!巴金多次否认过自己是作家,他说他不过是面对令人窒息的中国,写出了“我控诉”!他没有想过所谓“纯艺术上的技巧”,只是凭着知识分子的善良与正直写出了自己的见闻和心声,因此他便成了中国的良知!这一点,外国人或者某些华裔学者是否认可,无关紧要,关键是巴金因此而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敬意!

我读当代文学不能回避曹文轩。对于中国最近一二十年的小说,我同意这样一种评价:“有故事,没文学。”但我觉得曹文轩例外。的确,现在许多小说,作者太注重“一下子抓住读者”,可以编织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忽略了或者不屑于“文学”――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景物„„这一切当然都是通过美的语言来实现。曹文轩的小说我读的不多,《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几篇小说。但我实在是被征服了。无论是桑桑、凸鹤,还是纸月、细马,或者青铜、葵花„„都是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但曹文轩正是通过描写这些平凡的人们美好的心灵,演绎出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谱写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人性的颂歌。直到现在,我一直都还给我的学生推荐曹文轩。

进入新世纪,我一直订阅《随笔》《炎黄春秋》《同舟共进》《老照片》《中流》(后来停刊了),每次都认真地读,每篇文章都不放过。透过字里行间,我能够感受到一些人物或事件的细节,甚至能够触摸到《人民日报》或《新闻联播》上看不到的鲜活的历史灵魂。

我依然对历史充满浓厚的兴趣,读大量公开出版的或地下出版的纸质著作或网络书籍,让我了解到许多教科书没有的历史真相。比如,这几天,我一直在读沈志华的《中苏关系史纲》,这本书依据最新解密的档案(包括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资料),对过去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进行了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我因此明白了,许多过去历史教科书中“不容置疑”的“权威”说法其实离历史的真相还差得远呢!

我继续喜欢读杂文随笔和政论文章。李锐、龙应台、邵燕祥、谢韬、杨继绳、杜光、鄢烈山、沙叶新、钱理群、资中筠、流沙河、黄一龙、杨东平、谢泳、傅国涌、卢跃刚、林治贤等人的文字,依然是我的“阅读最爱”。

必须提到吴非的文字。他的杂文,不但我读,我还给我学校的老师推荐。今年春节过后,我给我校每一位老师都发了吴非的两本杂文集《不跪着教书》和《前方是什么》。前不久我刚刚写了一篇短文《吴非的良知》:“吴非文字的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深刻――我不认为吴非有多么‘深刻’,他洞察人们浑然不觉的虚伪和道貌岸然的假相,所用的武器无非就是‘常识’。我曾在冉云飞博客上读到一句话:‘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见识更重要的是胆识,比胆识更重要的是常识。’吴非的胆识就在于他敢于说出常识。今年二月,我在给程红兵的信中写道:‘我之所以现在到处推荐吴非,是因为他从许多司空见惯的‘常态’中揭露除了病态,他说得不过是常识,但在一个互相欺骗的社会,说出常识便是深刻,更是勇气。读他的文章,我好多时候感到惭愧,因为从中读到了我的庸俗和苟且。’”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我还有大量的网络阅读,有些网站,比如“五柳村”、“博客中国”、“乌有之乡”“毛泽东旗帜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以及一些境外网站是我几乎每天都要光顾的。在这些网站上,我读到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甚至尖锐对立,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各种思潮暗流汹涌的较量,比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贫富悬殊、腐败猖獗、环境恶化„„有人主张深化改革,特别是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公共权力受到监督与制约;有人则主张回到毛泽东时代,甚至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我认为,多看一些不同观点,总是好事。何况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正是在这样的自由阅读中,我感受到了,在《新闻联播》所展现的“盛世中国”“和谐社会”背后的重重社会危机,也感到了鲁迅所说的:“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由此忧心忡忡甚至惊惶不安地关注着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我读到了越来越多的大陆没有出版的书籍。有人物传记,表达对人物的不同评价;有历史纪实,展示历史的不同侧面。这些书,真真假假,鱼龙混珠,但总只听比一种声音好。不过,这些书现在都还是“禁书”――有的书据说是“非法出版”。我就不明白了:香港难道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吗?在香港合法出版的书,怎么到了大陆就成了“非法出版”了?这样说,对得起香港骨肉同胞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笑了:我真正的阅读是从“禁书”开始的,现在依然在读“禁书”。如果要给这篇冗长的文字取个标题,最恰当的也许应该是:《从“禁书”到“禁书”》。

最后再罗嗦几句:

第一,这篇文章所提到的书籍,大多根据记忆和现在书房里的藏书。按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专业成长阅读路径”衡量,我的阅读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读博期间例外),对其他老师缺乏指导意义。真的,这绝不是谦虚。

第二,作为教师,而且还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教师,阅读的大多数书并非教育教学的书籍,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似乎是个遗憾。但我不认为教育教学书籍读得越多越好,毕竟教育首先是一种实践。

第三,如果用一个特级教师的标准衡量,我的阅读还有许多盲点,我怕这篇文字误导许多老师。但我认为,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书读得多不一定书就教得好,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说搞教育可以忽略尽可能广博的阅读。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尽可能”。

第四,给青年老师推荐优秀的教育著作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从来都不认为教师“必须”读什么才能成为优秀教师。包括我特别推崇的苏霍姆林斯基,我也不认为是非读不可的――不然,在他之前,难道人们就没有办法教书了吗?阅读其实非常个性化的,绝对因人而异。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环境(包括时代)、志趣爱好、家庭背景、独特性格等等,都决定了他的阅读史是“唯一”的。不是没有共性,但更多的还是个性。

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篇2

关键词:平等,培养,根源

这个暑期, 我认真研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通过学习李镇西老师的著作, 被李老师那神奇的教育魅力所折服;被李老师那执著的教育精神所感动。李老师在书中提出许多新的教育观点, 我深受启发。今天我主要谈谈对李老师“在平等中培养平等”的一点认识与体会。

一、我对“在教育中坚持平等”这一原则认识上的偏颇

“在教育中坚持平等”, 在我的脑海里, 我对这一教育原则的理解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 不管哪一位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好与差, 家庭背景高与低, 经济状况贫与富, 对他们都要一视同仁, 一碗水端平。

然而在李老师的著作中, 这一原则有两层含义:不仅是要求我们老师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 而且还要坚持老师与学生的平等。

对于第一层含义, 我们老师可以说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于第二层含义, 要想做到恐怕比较难了。

二、现实生活中师生不平等现象示例

例如, 每当我们老师向学生借一样东西时, 学生往往会争先恐后把东西借给我们, 而且是毕恭毕敬的双手送上。而学生有求于我们时, 我们是否也会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他们?是否有懈怠的时候?在校园里师生相逢, 当学生向我们问好时, 我们是否送上一个微笑, 是否存在不予理睬的行为?上课了老师走进教室, 学生齐声向老师问好, 我们是否也回敬一声问候?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 我们总认为是“应有的礼貌”, 而老师到医院看望学生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到学生家进行家访, 学生为我们搬来椅子, 而学生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礼遇”。

三、师生不平等的根源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我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自古以来, 强调师道尊严。家贫出孝子, 严师出高徒。教师与学生平等, 会丧失教师的威严, 在学生面前没有了威信。这些传统的观念无形中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造成了师生的对立与不平等。

四、确立新型的师生平等关系的意义及做法

在师生不平等的氛围内进行的教育活动, 实际上是为未来培养了一群“顺民”。 (李老师之语) 他们只能顺从别人的意志, 很少有自己的见解或创造力。

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让学生从小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平等”, 不仅是我们教育分内的事, 而且是教育应有的职责。那么怎样才能与学生实现平等呢?

1.“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现在我们教育中流行一句“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想这个“蹲下来”未必就是单纯让我们“肢体上的蹲下来”, 它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心理上的蹲下来”。“肢体的下蹲”是一种“姿势”, 而“心里的下蹲”是一种“境界”。这是能否与学生实现真正“平等”的根本。

2. 真正与学生实现平等还要求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

只有拥有孩子般的童心, 我们才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待问题, 才能与学生心心交流, 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3. 更要关注学困生。

要想营造平等的校园、班级氛围, 创造平等的师生关系, 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多关注学困生。我们教师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耐心和信心。由于智力因素、学习基础、家庭教养以及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 学生不可能均衡同步, 往往总有一部分学生暂时滞后或者掉队, 这部分学生在应试的考场上只能沦为屡战屡挫的失败者, 这些学困生在心理上往往有自卑感, 与老师疏远, 见了老师有意回避, 进一步拉开了师生距离, 增加了不平等感。

对学困生而言, 他们成绩不好, 但是他可能更加关心班集体, 更乐善好施, 他可能成为运动场上的一员虎将, 他可能会小发明、小制作……我们要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 倾注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的尊严感。这与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不谋而合。

李老师说得太精彩了, 让我把这段话抄录下来, 与同行们共勉吧!

听李镇西老师的讲座的体会 篇3

我有幸参加了在滨州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通过这两天的培训,我感触特别深,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诚引领。下面就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爱是一种依恋,(什么是依恋?孩子们都期盼着上你的课。放假了,孩子们都盼望着早点开学。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因为孩子们觉得因为有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就是说班主任要让班级中的所有学生知道这个班级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班级留下一个流传下去的故事,从而让他们产生对学校班级爱的依恋。2.爱是一种理解,李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学校最最可怕的是一群愚蠢的教师在哪里兢兢业业。”话虽然难听,但是可以想想一个班主任要是不理解学生,不了解学生年龄段的兴趣和爱好。你说他能带好这个班级吗?最后告知与会者,一个理解学生的老师是:有儿童般的情感,有儿童般的兴趣,做有童心的教育者。你要理解学生需要什么。而不是应该怎么!

3.爱是一种尊重,一个学校没有比学生的信任更重要的了。学生们为什么依恋学校,依恋班级,依恋班主任?那是应为他们信任。怎样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信任从尊重开始。很多班主任都觉得班主任尊重学生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民主,什么东西都要拿到班上集体讨论。并且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以学生为主这样就是的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其实你错了对学生的尊重是不在于我们的动机,而是真正了解学生对事情的认识和感受。

4.爱是一种浪漫。孩子来学校的目的是快乐成长,你让孩子快乐且浪漫的成长了吗?一个孩子,一个日子,就是教育。善待每个日子,呵护每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留给孩子无限的浪漫的会议。(比如,篝火晚会,踏青活动,爬山归来,田野归来,中秋晚会,元旦晚会等等)在社会实践中,孩子的浪漫会议很多。

李老师说“班主任应该有童心、爱心、责任心。” 做有童心的老师,没有爱心的老师如何懂得保护幼稚的心灵,没有责任心的老师如何既教书又育人?要说“走进孩子的心灵”,那就是:想孩子之所想,急孩子之所急。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兴趣去探寻,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只要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积极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同欢笑,一同忧伤,一起爬摸滚打,一齐感同身受,他们就会把我们当作“大孩子”和好朋友,一旦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就会对我们敞开心扉无所不谈,真正做到心与心的交流。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只需我们以平等的心态,静心聆听他们的诉说就足够了。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你很难想象,李老师曾与学生趴在地上比学狗叫;在雪地里与学生打雪仗、滚雪球„„

李老师的经典理念,不时引来阵阵的掌声。李老师那颗童心时时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爱学生,也让学生学会感恩。从他的报告中我体验到教育的幸福与欢乐。李老师把自己的工作变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李老师让自己的生命在教育这片沃土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今年我是担任六年级(2)班的班主任,平时课程多,任务重,工作压力大,难免有些怨气,有时自觉不自觉的迁怒到学生头上。说实话,我自己觉得我的学生并不是讨厌我,但他们也不是真正喜欢我,我觉得是“敬畏”。他们喜欢听我的课,觉得我是较“权威”的语文老师。但学生们都觉得我太严肃,让学生敬而远之,慢慢的,我觉得我离我的学生越来越远了„„

“走了很远,却忘记了我们的起点。”——李镇西 我不由自主的反省:我或许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但决不是让学生打心里喜欢的老师,因为他们都怕我,一见我,有的学生就躲了。以前我还觉得自己很有“威信”,学生在我面前不敢“乱动、乱跳”。李老师那种真正关爱学生的做法深深的打动了我:让孩子每天有收获,很快乐,这就是优质教育。李老师现在是校长,作为一名校长,要管理一个学校,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么多的工作任务,可他却能关爱学生,每天还找学生谈心,聊天,和孩子交朋友,直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且觉得这才是自己的“正事”。为什么他能做到?答案只有一个:他爱学生,他爱他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他觉得这样做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是李老师的教育理念。是啊,我们所从事的是天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他们是祖国的明天、未来和希望。难道我们不应该打心里喜欢他们,爱他们吗?爱是双方的,爱是会得到回报的,只有当我们对学生付出了真正的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做一个孩子不怕的老师,我们的学生才能够真正的爱我们。

参加李镇西老师培训心得 篇4

—李淑文

此次参加李镇西老师的培训,印象最深的便是其在开始的“叩问教育良知”。他给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给学生讲的,我们信么?我们要学生做的,我们做么?自己一滩污泥,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恨铁不成钢”?

李镇西老师给我们讲了两个事例:

一是某校组织学生们在操场上观看一位学生给家长洗脚,以此教育学生们尽孝道。针对这一事例,李镇西老师提出四个疑问:1.类似活动的组织者—也就是教育者在家里是否给父母洗脚?2.是不是有了这么一次声势浩大的“洗脚秀”,孩子们从此每天都会给爸爸妈妈洗脚了?3.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大多也还是中青年,需要孩子帮着洗脚么? 4.孩子今天在学校操场上给父母洗脚了,但他回家给自己洗袜子么? 的确,做为中学生的父母,正值中青年,没有必要让孩子帮忙洗脚,教育者更不必组织这样的洗脚秀。教育学生尽孝道,可以让学生了解家长日常工作、照顾家庭的忙碌辛苦,让学生首先自理好,不给父母增加过多负担,另外再适当分担些家务。当父母生病时,多些关怀和力所能及的照顾。

二是李镇西老师以前工作过的学校,曾经的升旗仪式上,学生列队整齐,老师们却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学生们高唱国歌,却听不到老师们的声音。经过整顿后,在升旗仪式上,老师们在操场中间站队,学生们则向老师们看齐;而在唱国歌时,老师们也开始和学生们一起齐唱。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最好的教育莫过于感染。的确,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我们教育学生们要认真学习,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关爱他人和社会,热爱祖国,那么我们自己又是否做到了呢?在此,我想给自己和同仁们提些相关建议:1.认真工作—认真备课,做好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量不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给学生中肯的点评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帮学生解决问题;3.积极参加校、区、市等各级集体活动—多学习多锻炼,丰富自己,让更好的自己更好地激励教育学生;4.关爱他人和社会—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成立后进生帮助小组或学习互助小组,让学生们提高成绩的同时,增进彼此间的友谊;组织公益活动—带领学生们捐旧衣物给贫困地区学生,看望敬老院的孤寡老人,培养学生们的爱心;环保类垃圾箱不只设在四楼,也设在其他楼层,老师们坚持分类扔垃圾,也提醒督促学生们坚持;维护公共环境和卫生,从保持校园整洁做起,再到维护校外和社会环境,提醒学生不要随意丢弃食品垃圾、生活垃圾;热爱祖国—带领学生通过班会等活动学习了解祖国的人文和科技成就,加深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鼓励学生们认真学习,进入社会后认真工作,这样以后才可以既成就自己,又贡献祖国;升旗仪式上,老师们也列队整齐并唱国歌,做好示范;对自己负责,进而才能对国家负责,所以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整体素养,不仅是知识能力,还有品行,老师们应示范教育学生待人接物礼仪,如平时随手关门、礼貌用语等。李镇西老师主要与大家分享的都是德育内容,正如他所说,德育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我们要教会学生或者说与学生一起成长,成为积极学习、积极工作、积极生活的人。

最后再补充下此次培训中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老师—来自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的全艺老师与大家分享的内容:

北京中关村第一小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以游戏、活动形式进行的选修课,他们坚持“学生无论在课内课外,都不做观众,都是参与者”以及“要让孩子成为一个社会人”的理念。建议我校可以鼓励老师们开展更多的课内课外活动,比如除了英文歌曲比赛,还可以开展“英语趣配音”比赛,除了“成长心连心”活动,还可以开展给贫困地区学生捐旧衣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传递爱。全艺老师也分享了小学低、中、高年级三个阶段三位班主任老师与一位比较“厉害”的家长沟通孩子情况,几次受挫,但最终成功让家长不再挑剔并理解认同甚至深深感谢老师的工作的事例。这再次提醒了各位老师们沟通时要注重细节并保持真诚,要让家长真正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携手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建议各位老师们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在校交友情况,与家长关系等,帮助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看李镇西老师视频讲座有感 篇5

有幸今天接触到李老师的视频讲座,看后感悟颇深:李老师说,爱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对于这个说法大家都不陌生,但如何去爱学生,爱到怎样的程度,以什么样的身份去爱却值得我们思考并用行动来检验。李老师把童心视为师爱之源。他说: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乐于保持一颗童心,善于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这不但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而且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真诚情感的心理基础。童心,表现为淳朴、真诚、自然、率直,而这些也正是人民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作为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诚实!须知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童心在教育上的体现,便是爱心!

走进李老师的教育生涯,会随处可见他对学生真诚的关爱。或者说,他的每一个教育行为都是以爱为基础的。无论是对后进生,还是对优秀生他都会倾注对他们的关注和爱护,真正的做学生的朋友,了解学生的困惑和疾苦,给学生出主意,帮他们想办法,从问题的根源去解决问题,有针对性的去鼓励,激励,鞭策他们。爱学生在李老师那里不是口号而是真正的行动。有了这种爱学生万同才能由一名后进生成长为一名“最可爱的人”。有了这种爱才能让众多诸如万同之类的普通学生步入优秀的行列。

一个个的教育故事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李老师和学生之间那畅通无阻的沟通,同学们是非常信任李老师的,这种信任正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也是李老师爱学生的最好回报!

同样让我敬佩李老师的是他在教育上表现出来的智慧。他能让班里每次发生的大事都变成一次教育的良机。他能在与学生谈心时计策百出,不露痕迹的让爱渗透到学生的心里。他能让班集体形成一股合力,促使每个学生的共同进步。他能成功的实现学生由他律转化成自律,做到自我教育,战胜自我。这些小计策、大智慧处处可见。一次,万同作弊,李老师气得上报了政教处,并打算放学后把万同留下来,狠狠批评一顿。但是在去教室的路上,他却迅速的换了一个角度。走进教室他问:“这一段时间,一些同学表现很不好,为班上抹了黑。当然,也许这些同学已经感到惭愧了。今天我准备留下一些同学谈谈心,凡是觉得自己最近表现不好,而又愿意接受李老师帮助的同学,请举手。”正是思路的这样一个转变,使万同就由原来的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揪”出来的“后进学生”,变成了一名主动请求老师帮助的渴求上进的学生了。

我对李老师让万同抄写《烈火金刚》的事也感到很是震撼。万同的学习基础实在太差,课上几乎每一门课都听不懂,李老师在心里对万同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听不懂却还必须在教室里坐着,而且不许做其他事,这是多么痛苦的事啊!于是,李老师允许万同在听不懂课的时候看《烈火金刚》,可《烈火金刚》里好多字万同都不认识,李老师就让万同抄,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这样抄了整整一个学期,万同在课堂上有了事做,再也没有出现课上捣乱的情况。就在万同渴望进一步提高的时候,李老师决定对万同施行降低要求,单独命题考试的办法。每天要求一点点,只要做到就给他优,结果每次万同都会兴奋不已,就这样初一结束的时候万同的语文成绩由以前每次考试都是20分以下,一下子考了76分。这对万同来说不仅是学习上的进步,更让他有了做人的尊严,让他真正的抬起了头!在万同进步的过程中李老师不是简单的教育,鼓励,补习,而是通过各种办法,从实际上真正的帮助万同,让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产生要求进步的强烈愿望,从而主动的学习。

在班级管理上,李老师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给自己的班起名;设计班徽;创作班歌;轮流执政;竞赛小组;兴趣社团;建立友谊班级;共同享用的集体财务;班级的法治管理等等。可以说每一个活动、每一项制度都是老师智慧的结晶。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 篇6

在哈尔滨培训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着的《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一书。书中的内容犹如阵阵清风吹进我的心里,让人感动,荡涤心灵。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萃,它集中展示了武侯中学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

他们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朴实形象的语言中透露着诗意,包含着深情。读着书,我时常会被李老师的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不禁为之赞叹,折服。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大家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

翻开序言,里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忍不住摘抄下来留作自勉:“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原来所谓“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近。“做最好的教师”是我永远的追求,直到我教育生涯的终点。看到这里我算明白了,李老师笔下“最好的教师”就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反思,不断地督促自己进步的教师。

看着书反思现在的自己,我算是“最好的教师”吗?当然不是,我想,这个“最好的教师”应该是我的一个目标,一个不断催促自己进步的目标。为了进步,我学着反思自己,并尽可能地记下每一次的反思。这样做,除了为了完成任务,更主要的是想给自己留下点什么,一个反思,算是一个脚印吧,一篇篇的反思,记录下我生活、教学的每一个心路历程。“做最好的教师”,在读完了《李镇西校长和他的同事们》序后,我记住了这句话。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一颗教育者的心。而这种爱心成就了他的辉煌。爱孩子,才能理解孩子;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关注成长的每一个细节;爱孩子,才能成为孩子的亲密朋友;爱孩子,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每个班中都会有同学上课总是不太专心的,只要稍微表现得较好时,我们教师立即表扬他,还请他当小老师,得到教师一次又一次的信任,都会逐渐改变孩子的。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在今后的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让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献出自己最大的爱心,做最好的老师,做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让自己无悔!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2

过去,我只听说李镇西老师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其他了解太少。这个寒假学校要求每位老师读一部教育名著,我选择的是《李镇西教育演讲》。一个寒假,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反复钻研,认真揣摩,感到受益匪浅。书中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教育艺术和具体操作方法。在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里,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技巧,教育思想,教育情感。读李老师的文章,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得到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的吸引着我。

书中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是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是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我们在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有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有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很多时候只觉得工作的哭和累,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己的的追求。结过是每天疲于应付工作,更谈不上超越自我,并尽可能在自己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李镇西老师说:“我以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固然可爱,但在爱好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被遗忘的角落----后进生。他们更需要关心,因为不可爱的孩子,才最需要你的爱。他们就像搁浅的冰川,需要温暖,需要阳光,需要融化。”“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书育人的动力,李老师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

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能长期像李老师那样对待每一位学生难。我反思自己并定下目标:能不能较长期的关心帮助后进生?李老师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中,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赢的学生的信任与敬佩。在他的班主任工作中的情感魅力,我深受启发:

1,班主任应有健康的心理品质。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主张应做一名胸襟开阔,心灵自由的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周围的舆论并随时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做到自我解放。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要力争做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不因领导的批评而气急败坏。对待同事的议论要宽容,对于中肯的批评,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对于别人的误解,也应心平气和的对待。对待家长的批评要要平和,以宽容的胸襟平和的接纳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刺耳的话语。对待学生的意见要豁达,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班主任,才能有宽阔的胸襟与自由舒展心灵去带好一个班集体。

2.展开小组竞争增强班级活力。

一是分组合理,设立综合小组,一但建立,便永久不变,而且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卫生小组和体育小组,文娱小组,以便于增强凝聚力,并看到自己的发展情况。这个方法我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效果不错。二是竞赛全面,竞赛内容尽可能包括纪律要求和班级学校各种活动。三是规则统一,学期初有班干部开会,拟定竞赛规则。四是严格监督。便于积分,公正的产生优秀小组。

3.培养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对于班干部的培养,李老师是通过学生的自我管理,达到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培养班干部时,他不满足于让学生独立组织几次活动或主持几次班对活动,而是着眼于让学生干部通过实际工作,培养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增强班干部的自治能力。

《听李镇西老师讲课》读后感3

前些日子,我去书店买了一本书《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当时就是出于好奇,这是一本课堂实录,我想看看名师是怎么上课的,自己也想学一些招数,企盼能借此书解答一下我心中的疑惑。买回家后,我便开始阅读,读着读着便发现只剩下望洋兴叹的份了,我认为李老师的课堂确实属于专家型的课堂,我的课堂则太稚嫩了,就像一个位处平地的人面对高楼找不到攀登的入口,我顿时陷入了迷茫,怎样才能做到与学生自由舒畅地交流,让所有人的交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探讨、辩证,如抽丝剥茧般地获得真相,揭开谜底呢?我自认为做不到李老师那样,为自己找了些理由:自已学识不渊博,学生素质不高无法深度畅谈等。没几天,我便将此书束之高阁,不再理会了。

近几天,因为我在教学小说单元,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点,如何启发学生分析人物成了我的困扰,于是我又将此书找了出来,进行了仔细阅读,这一次我有了一些收获,可以实实在在地借鉴一些教学智慧,而不再是把它当作高高在上的圭臬了,这还真应了那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话了。

首先,李老师在开课之前有一首古诗词欣赏,学生把自己阅读过的好的诗词拿出来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或朗读或品c味。这一举措就很值得学习,在学生写作时我总是抱怨他们语言乏味,涉猎不广,不能旁征博引,殊不知自己又在课堂上给过他们多少时间,创造过几次交流提升的机会呢?若能像李老师这样,每天积累一首诗词,这样滴水穿石般的坚持效果真会如古人所说“不会作诗也会吟”吧。

再次,李老师的课堂是随意的课堂,自然的课堂,教者不卖弄文采,也不炫技巧,就是和学生平等地问答,依据学生的话再一层一层地往深里挖。如教学《祝福》时,学生在读完文章后,他也不作任何提示,问学生能读出些什么东西。这一问看似很宽泛,不着边际,如按教参上的要求,初读课文后,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下字词,再看小说结构,再分析人物,提炼主题等。我这样的小教书匠就喜欢教参上的这些“章程”,奉行得头头是道,认为这些教学步骤缺一不可。看了李镇西老师的教学实录之后,我明白了教无定法,不要太程序化,有些程序不是所有的课堂都实用。另外,我很是佩服李老师的谈话艺术,有一个学生说他读完作品的第一感觉是愤怒,愤怒当时的人情冷漠,李老师就顺势提示“比如——”,这一提示是希望学生将问题说具体,能由结论说到现象。这样就引导大家回到文本中去分析问题。在大部分学生都发表了高见后,他又引导学生进行了辩论,祥林嫂到底是自杀还是饿死,冻死的?这一辩论结局不重要,但学生各找证据,把当时的社会风貌及祥林嫂的遭遇来了个彻底的大清查,这种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比起老师的灌输,不知要强多少倍呢!最后,因学生认识水平毕竟有限,李老师便很自然地揭晓了答案,祥林嫂死于“礼教”,那么这个礼教中针对妇女的内容又有哪些呢?学生便猜出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随后他又引导学生思考现在的中国“礼教“是否茫然无存了呢?发人深思的结尾使得这堂课意义深远。

第二次阅读此书后,我想到了去年看过的一个词“润泽的教室”,这个词语是一个叫佐藤学的日本教育家提出的,他说“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都能得到大家自觉的尊重与承认”。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课堂啊!“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的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都是那么柔和。李镇西老师的语文课堂就是这样的课堂。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篇7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

听李镇西老师报告心得体会正文:听李镇西老师报告有感 李老师说:“理想与责任,体现于培养现代公民,给每一个人以尊严。”“尊严”是个比较严肃的词语,李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写到:“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所以说,尊严是人与人之间彼此给与的,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但能不能保守得住还是要靠个人的修行了,作为教师,首先要给予学生尊严,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关爱,随着教龄的增长,我对“爱学生”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也尝试着去做得更好,这需要一个心理认识过程,简单地说就是需要一种品性:善良!心存善意,才会真心待人接物,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就赢得了自己的尊严。说到“善良”,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学校所提倡的教育理念:向善!明天的论坛主题就是:向善,我们能做到……我认为,一个心存善良的人,他能做到的将会不胜枚举,而每件事情都体现出他善良的品质,“爱”在他的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爱,既是他的教育手段,也是他的教育内容,这样的教师在精神上就征服了学生!相反,一个没有善意的教师,将会怎样面对一群天真纯洁的孩子,而那些学生对他的反馈又将是什么?李老师今天也提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着呢!所以,我们做教师的,身正为范,就借李老师的话结尾吧:以对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吧!

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篇8

第一,身为教师,应该思考宏观的教育方向。老师可能会说这不该我来想,但事实上,这和每个老师都有关系。老师要把教育带向何方?你的教育是为了谁?这难道不该思考吗?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个问题忘了。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谁?当然是为了孩子,这可是最根本的!前段时间我到台湾一所学校,去的时候,那所学校的校长就说,我们学校不接待参观。因为如果接待参观,学校就是领导的,而不是儿童的,而且为了接待参观,还告诉小朋友们,明天有领导参观,要把衣服穿好一些,什么该说的和什么不该说的还要培训。这样的学校不是孩子的。校长还告诉我,他们的校门是台北最破、最烂、最小的校门,但是他们为此自豪,因为孩子没有必要修那么好的校门,只有领导需要好的校门。我想这个问题有答案了,教育到底是为了谁。第二,教师应该思考微观的教育问题。我们做一线老师都得想一想,每天我们要面对那么多的问题,这个学生老迟到,那个孩子上课老坐不住,有没有想过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并且,研究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专业成长。当你思考教育难题,把难题当课题,一个老师便由平凡走向卓越,由平淡走向幸福。

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叫唐燕,十年前我做校长的时候,她刚工作不久。有一天,她到我的办公室来,请求我别让她班主任。她说,因为班上有一个孩子她管不住,打架斗殴,迟到旷课,不听话,动不动还要跳楼。一想到他,唐老师就没心思来上班。这个时候,我是怎么说的呢?我说,唐老师,恭喜你有了一个科研对象。一个医生遇到一个病人,会怎么想?他会想我们研究这个病人。而老师却相反,一看学生不好教就想回避。一年后,唐老师休产假前给我留下了一本这个孩子的故事。我看了她的跟踪结果,有分析,有反思,有故事,有情节,后来这在杂志上发表,还出了本书。之后这个唐老师不当班主任了,当了干事、办公室主任,主任做得不错,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她前途无量。可是就在前年暑假前,她来找我,请求辞去办公室主任,想当班主任。她是这样说的:李校长,你给我看一下现在哪个班问题最多,我愿意做这个班的班主任,这不是因为我多有能耐也不是多高尚,而是我想研究教育。到现在她就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老师。

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篇9

读到“也说语言的华丽与朴实”这一章节时,李镇西老师谈到判定一个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应从四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写作内容,二是写作兴趣,三是写作创新,四是修改文章的能力。

细品这四个方面,若都能达到,一篇上乘佳作便出炉了。而这四方面当中我认为最难的就是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激情去创作。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电子化的时代,可吸引他们感兴趣的方面,真的是太多了。要让他静下心来去主动创作,几乎不太可能。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激发学生动力方面去考量呢?有压力才有动力,在这里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施压,每学期必写的八篇作文是远远达不到学生的练笔要求的,那么平常的日记,我们作为教者是不是应该好好的利用起来呢?

上学期开始,我校的日记模式进行了改革,以循环日记的方式让学生在品评别人文章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写作。为了自己的面子,为了小组的共同荣誉,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循环日记,认真写,认真评,认真改。在写、评、改的过程当中,好学生想让自己的文章更出彩,后进生不想让自己的文章太糟糕。这样,每个人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的提高。

再说写作内容吧,教了这么多年书,批阅了那么多学生作文和日记,在极度疲倦的情况下,能让你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震的是什么样的文章呢?要我说,只有一条——说真话,表真情,言为心声。

但是,许多学生的文章都是以华丽的语言粉墨登场的,总分总的结构,排比句式的应用,各种成语的大量堆砌。充斥在眼前的是垃圾似的“锦绣”,唯独没有真情与意境。你要说这是技巧,我想说这是技拙。就像我不喜欢听歌手炫技般的运用一些所谓技巧的东西演唱一样。当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这不是“炫”,而是仿。初学时,仿是必要的,但不能总仿,要学会独创。这就说到了“写作创新”的方面,我所教的这届学生中不乏在各种写作比赛中获奖的,我发现获奖的这些学生中没有一个去参加作文班的。这意味着什么,我们的作文班中流水式作业,程式化的东西太多。没有创新,只有雷同,大同小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一共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作者以景托情,寓情于景,描绘出了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要达到如此境界,非博览群书不可,非用心揣摩不能。从上学期,我们开始了“语文主题学习”的课改,对于家庭条件均不太好的我校学生来说,海量阅读有了实现的可能,相信学生的写作创新能力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上一篇:民营企业发展趋势下一篇:三八妇女节给母亲的礼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