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

2024-07-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孤独之旅》

《孤独之旅》 篇1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在整节课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播放视频,激发兴趣,二、快速阅读,整体感

三、探究阅读,体味孤独,四、品味语言,探究环境

五、谈收获,悟人生

板块一:“引导学生感知“孤独之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板块二”

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板块三”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孤独”。“板块四”则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二、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我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文课程。因此,我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孤独之旅》 篇2

此次会议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会议邀请了包括舒婷、曹文轩、梁衡、赵丽宏、王充闾、刘慈欣、杜卫东等在内的十多位全国知名作家参会。他们的作品都曾入选过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或配套读物, 有些已经成为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0 名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教研员参加了会议。

2012 年6 月份, 人教社中语室主任王本华老师打电话来, 请我在此次活动中讲授著名作家曹文轩的《孤独之旅》。

这是从曹文轩的小说《草房子》中节选的课文, 篇幅很长, 约4000 字。

暑假中, 在一个陌生的小县,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同仁, 代表人教社, 甚至代表中学语文界, 讲一位特别有名的作家的作品, 作家本人就在近在咫尺的地方听课, 然后他还要评课;讲课时还要面对许多到会作家的睽睽众目, 特别是还有梁衡先生、舒婷女士、赵丽宏先生在场, 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巢宗祺先生到会;且我又将是第一个登台讲课———这个压力, 不知道有多大了。

我开始研读课文, 开始收集资料, 开始了我的极为精细、深入的备课历程。

我阅读了曹文轩的大量作品:《草房子》、《小说门》、《青铜葵花》、《根鸟》、《红瓦》、《天瓢》等。

我阅读了关于欣赏曹文轩作品的大量学术文献:《曹文轩儿童小说风景描写研究》、《曹文轩纯美小说的语言艺术》、《论风景描写在曹文轩儿童小说中的作用》、《曹文轩成长小说乡土抒情的美学风格》、《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流浪情结》、《论曹文轩小说中的自然主题》、《浅论曹文轩小说的画面描写艺术》……

我做了很多读书笔记。

如曹文轩的经典语录:

写作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思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但美的力量更巨大。

未经凝视的世界是毫无意义的。

离开风景, 一个人的行为是不可能得到圆满的解释的。要告诉孩子, 风景描写是写作的基本训练。

书呈现了不同时空里的不同经验。你只须坐在家中, 或案前, 或榻上, 或瓜棚豆架之下, 便可走出你可怜的生活圈域, 而走入一个无边的世界。

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只要不将书丢掉, 就一切都不会丢掉。

每一个时代的人, 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 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 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 长大时才可能成为强者。

面对苦难, 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所有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受苦难的磨炼。

由于我们忽视了苦难的必然性, 忽视了苦难对于我们生命的价值, 忽视了我们在面对苦难时候的风度, 忽视了我们对苦难的哲理性的理解, 因此当苦难来临的时候, 我们只能毫无风度地叫苦连天。

美的力量不亚于思想。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 审美教育也好, 情感教育也好, 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 来得到一点熏染, 使我们这些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真正的男子汉是非常有情感的。

如关于曹文轩小说中“风景描写”的论述:

水意象:曹文轩小说中的“水”的性格是比较安静的。这个平原水乡的背景似乎给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优美而非壮美。

阳光意象:在作者笔下阳光意象也多次出现在文中主要起到一种调节和控制作用。没有光, 就没有颜色的变化。总之, 阳光的在场, 定下了作品的色彩:明亮而纯净。

花草树木意象:一幅优美秀丽的风景画缺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点缀, 而如此的花草树木仿佛是风景的“精神”, 它们是生长着、变化着、更新着的生命。当读者触目皆是滔滔流动的河水, 纯净幽雅的阳光, 葱笼鲜活的花草树木, 感受主要是对自然的礼赞、感动。

水、阳光、花草树木这三类意象的描写, 为作品形成优美、明净、清丽的意境奠定了基调, 但通读曹文轩先生的作品就会发现作品的字里行间处有时会渗透一种忧伤。感觉是沉重的。

如有关文献中对曹文轩作品的评价:

作者塑造了许多面对人生挫折、困厄而不低头的人物形象。写了困境中奋斗的精神, 写了在患难中不断提升不断超越的心灵境界。

曹文轩先生曾经说过:“我甚至想把苦难和痛苦看成是美丽的东西。正是他们的存在, 才锻炼和强化了人的生命。正是它们的存在, 才使人领略到了生活的情趣和一种彻头彻尾的幸福感。”

他的众多文本中虽然有苦难有悲剧感, 但悲悯与忧郁、忧伤是有节制的。

理性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才是小说真正感动人的精神力量。这种情调感染到环境描写的效果, 那就是读者在分享人物艰难奋斗之后的喜悦时, 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文字中的风景, 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同时, 小说中的人物在经历磨难后, 发现世界更美丽了。

《草房子》中蒋一轮和恋人错过了, 在现实的无奈中, 只好坐在田埂上吹吹笛子;人物是无奈的, 作者却写了田野里的大好春光:“满地的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长, 在大地上堆起厚厚的绿色”, “一串串淡紫色的小花, 正向四下里散发着甜丝丝的气味”, 这使读者明显感受到了风景对于人的抚慰意义。

曹文轩先生的小说创造了自然风景与人的感情、心灵和谐共生的意境, 这是作者在创作情感上倾向于古典美学精神的表现, 是曹文轩先生小说风景描写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

我编写了课文的“细读指南”:

《孤独之旅》:文学的美感, 内容的美感, 章法的美感, 手法的美感。

从小说技法的审美来看, 有如下方面的表达技法需要欣赏。

第一类:背景设置 (环境描写) 、场景安排 (环境描写) 、视角运用、情节设置。

第二类:悬念、伏笔、照应、线索。

第三类:文中波澜、情景渲染、衬托或映衬、穿插手法、情节节奏、内容详略。

第四类:象征———“鸭”的描写的线索作用与象征意义。

第五类:诗意小段的叙述方式、画面描绘的精彩笔墨。

第六类:提炼作品中写“孤独”的技法。

细读并笔记的主要内容有:

语言卡片:字形, 字音, 雅词, 精美的叠词句, 准确运用动词的句子, 自然环境描写句。

句段品味:10 处。

课文赏析:短文一篇。

景物描写的作用专题欣赏:短文一篇课文中“鸭”的描写课文辑录一则。

很有意思的是课文中“鸭”的描写: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 奋力向前推进, 同时, 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 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 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无论是小扇面形水流, 还是大扇面形水流, 都很急促有力。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里写的是:离开了家乡, 出发了。)

鸭们不管。它们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它们开始觅食。觅食之后, 忽然有了兴致, 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没有其他声音, 天地又如此空旷, 因此, 这叫声既显得寂寞, 又使人感到振奋。

(这里写的是:远行, 到了辽阔而陌生的地方, 点示故事的场景。)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 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 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 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 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 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 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写的是:流浪的感觉, 显现“孤独”。)

鸭子在这里长得飞快。很快就有了成年鸭子的样子。当它们全部浮在水面上时, 居然已经是一大片了。

(这里写是的:时间在流逝, 随遇而安。)

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 居然寸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这里写的是:经受磨难之后的宁静。)

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 并且变得稠密, 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 深浅不一样的蓝羽、紫羽, 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光。

(这里写的是:鸭们, 杜小康, 长大了, 成熟了。“鸭”的线索, 贯串全文。)

我写下了我的“备课日记”:

从8 月7 日起, 我就真正进入了备课阶段。8 月7 日:下载资料, 在网上看电影 《红房子》。写出给人教社的教学简案。

8 月8 日:研读教材, 听我自己原来的评课录音, 寻求关于本课教学创意的思想火花。并写下了“教学创意”:

课型:小说阅读课

课时:一节

教学创意:文意把握, 片段细读

创意说明:本课为长篇小说的节选, 近4000字的篇幅, 如果单单朗读一遍, 也大约需要18 分钟, 难以在一个课时里进行有效的教学, 所以运用“长文短教”的教材处理技法, 在大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进行片段细读, 深入课文, 品析人物, 赏析语言文字表达的妙处。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形成比较雅致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研读活动。

8 月9 日:下载大量与作者与课文有关的论文资料, 阅读论文资料, 做阅读笔记。

结合本课教学而言, 曹文轩的两句话最重要:

面对苦难, 我们应抱有感恩之心。

我所讲的苦难教育也好, 审美教育也好, 情感教育也好, 就是让他们慢慢通过看文学作品, 来得到一点熏染, 使我们的这种理念多少得到一点落实。

这两句话给我以启示:这个课的教学创意一定要以简驭繁, 设计活动, 直击根本。

在文献资料阅读的收获方面, 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更深层次地读懂文字中的风景, 从而超越平淡的、一般意义上的欣赏。

这句话启示了我的课堂教学重点的切入口。

我想, 《孤独之旅》的教学创意还可以是:

引导学生感受苦难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力量

(穿插曹文轩的语录)

8 月10 日, 第一件事:

凌晨两点左右突然醒来, 继续着梦中的思考:这个课, 铺垫与交代要到位, 要多用几张PPT进行背景解说, 包括杜小康当时是多大年龄的孩子都要说清楚。

第一个环节即“文意把握”的教学很难设计, 可以有如下方法:

(1) 一句话概说课文:《孤独之旅》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2) 一句话概说人物:杜小康是这样一个孩子

(3) 一句话阐释标题:利用课文内容阐释“孤独之旅”的含义

(4) 一句话品析课文:我看《孤独之旅》对“孤独”的描写。

以上4 种方法中, 适合于在九江市的一个镇上运用的, 可能是一、二两种。可能是第一种方法为最好。

第二个环节即“选点精读”的教学, 也有几种视点很集中的教法:

(1) 切入到描写“暴风雨”的部分, 进行文学欣赏。

(2) 切入到“课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这个点, 进行文学欣赏。

(3) 切入到几个“微型话题”之中, 进行文学欣赏。

以上三种方法之中, 从教材处理深入、到位的角度来看, 可能还是第一种最为稳妥。它可以组织起角度丰富的学生训练活动。

8 月10 日, 第二件事:浏览曹文轩的《小说门》。

这真是一本好书。

做了不少的摘记。

8 月10 日, 第三件事:下载了曹文轩的一些经典语录。

8 月11 日:

早起继续完成《孤独之旅》教学用的PPT。

清晨7点基本上完成。

全课分为两个教学步骤:文意把握, 专题赏析。

专题赏析的内容是:《孤独之旅》中“风景描写”的作用。

这是我第一次设计初中的“专题”欣赏课。

8月12日:

人教社胡晓老师来短信说, 学生只能是七年级将要升到八年级的学生, 而不是按教材要求让新的九年级的学生来上课。

说九江的教研员在外地, 目前无法解决“新的九年级学生”这个问题。

于是我开始考虑在新八年级方便易行而又能够表现出深度的教学方案。

8 月15 日继续钻研《孤独之旅》, 修改教学设计及PPT。

8 月16 日:

准备好了第二套方案, 这是为新八上的学生准备的方案。

环节一:文意把握, 话题:说说“孤独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环节二:片段赏析, 重点欣赏课文高潮部分“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话题:赏析景物描写片段, 分析它好在哪里, 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

接着, 又准备了第三套方案:概括情节训练;评说人物训练;品词论句训练。

可以说, 此时的教学设计, 已经非常稳妥, 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上课, 都已经是万无一失的了。

2012 年8 月18 日,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届‘人教杯’语文教师与作家同行———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观摩研讨会”在九江市星子县龙湾温泉宾馆锦绣厅进行。

上午8 点半, 开幕式。

到会的作家有:梁衡、曹文轩, 舒婷, 赵丽宏, 王宏甲、叶廷芳等, 还有巢宗祺先生, 还有人教社的罗社长、王本华等。

上午的活动是两个讲座。

巢宗祺《新课标的修订与解读》, 曹文轩《文学意义的阐释》。

中午1 点35, 星子县的30 位学生到达会场, 就坐, 静静读书;我静立一旁, 对学生不鼓励、不交代、不要求。

两点过5 分, 我的《孤独之旅》开讲。

曹文轩坐在第一排首席的位子上听课, 坐他旁边的是人教社王本华。

课的推进顺利。

第一个教学活动将学生深深地引入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说说“孤独之旅”中“旅”字的含义。

第二个教学活动继续深入:概说“孤独之旅”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三个教学活动进一步深化与美化:课文写景状物精彩片段赏析。

精读的就是下面的片段, 它至少有8 个方面的美点:

那天, 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天黑, 河水也黑,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 过不一会, 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顿时, 天昏地暗, 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四下里, 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每个活动都有小结, 都有学生的课堂阅读笔记。

课中三次穿插曹文轩语录, 形成美妙的节奏。

这个课大约上了52 分钟。

然后王君教学梁衡先生的《夏感》, 梁衡先生坐在我旁边, 专心听课。

王君的课上完之后, 我说课, 曹文轩评课。

曹文轩的评课非常精彩, 对《孤独之旅》的教学大加赞赏, 说非常同意我的教学处理, 颇带感慨地说我对他有透彻的了解。

会议进行到了下午6 点。

下午的活动, 因为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与曹文轩对教学的评点而让所有的参会者激动。

大家说, 这种精彩的“华山论剑”几十年才遇到一次。

这是人教社60 年来第一次举办的语文教师作家同行的活动。

这一天, 我讲了《孤独之旅》, 它是我的第164个新课。

一个在压力极大的场面下首讲的一个新课。

早上6 点起床, 中午没有休息, 晚上接待、说话, 接着去温泉, 直到晚上11 点回来。

这一天, 18 个小时没有休息。

王君的课讲完, 是我的说课。我在说到下面内容时, 曹文轩点头赞许:

《孤独之旅》长文短教的第二个突破点, 应该定位在小说的高潮部分。这一部分又和第一个突破点中的鸭群是有着密切关联的。这样的选点不突兀, 是一种有层次, 有节奏的推进。老师可以这样引入:让我们在对鸭群描写的基础上来欣赏课文的一个重要片段吧:暴风雨之夜。

这一段里的每一句话都有表现力。“一天早上, 天就阴沉下来。天黑了, 河水也黑了, 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觉得风也是黑的。”这个地方一朗读, 感觉就出来了。反复强调“黑”, 为什么?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渲染, 是为后面人物的困难和成长作铺垫。

《孤独之旅》小说高潮部分的每一个细节都好看, 老师随便抓一抓, 都能找到与主题相符的素材, 能表现人物成长的素材。比如杜小康的哭, 就是耐人寻味的。杜小康醒来的时候“他哭了起来, 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接下来想哭了又没有哭这个细节也值得品味:“望着异乡的天空, 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 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 坚强了。”

“鸭们也长大了, 长成了真正的鸭。”一个“也”字, 能不能品出含义?也是可以的。

……

我的说课完毕, 曹文轩走上讲台, 评点我的《孤独之旅》的教学。

他评课时比较激动, 大约激情地讲了20 分钟。从评课讲到了教学, 讲到了文学, 我的录音笔开着, 录下了他的讲话。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

我刚才跟余老师握了一下手, 因为我特别感激他对《孤独之旅》的解读。他刚才在解读过程中, 我一边听, 一边暗暗得意我居然写了这么好的一个东西。早一天看到他讲, 我就早一天高看我一眼, 可惜有一点迟了。

我特别佩服他掌握场面的能力, 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些学生并不是他的学生, 是临时抽来的学生;萍水相逢, 之前也没有任何的交流, 也没有什么照应, 他很快就把那些孩子完全控制在他手里。他让我想到了一个指挥一个乐队, 这个乐队从来没有和他配合过, 他就凭他的多年的教学经验, 很快就把这个乐队变成他自己的乐队。整个从头到尾, 我认为演奏得非常好。虽然他手里并没有拿指挥棒, 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黑管、长笛、钢琴应拍开始, 让我领略到了中小学语文教师之美。这是我的第二个感受。

另外, 感谢余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 对这篇课文周边资料的掌握。他知道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为什么他能够把后面的课文讲得那么透彻, 那么的准确, 他一定在之前广泛地了解了我的作品, 同时了解了我的文学思想。这一点是非常非常清楚的。另外, 我刚才跟余老师说, 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台上表现出来的那种风范, 儒雅、淡定, 那种不慌不忙的、非常好的节奏的把握, 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非常地赞赏。我想, 如果孩子们能有这样的一个语文老师, 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

我很少用这样的赞美字词去评价讲公开课的老师。因为我一年要听十堂到二十堂的语文公开课, 由于我常常去学校, 学校就安排一个节目———让他们的语文老师讲课。

那么, 他教学的方法, 我感兴趣的, 是他的细读, 我特别喜欢听那种咬文嚼字的语文课。因为, 在我看来,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我们语文老师都应该知道。一个字, 一个词, 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 每一个字, 每一个词, 实际上都代表着一种存在状态。你总要去仔细地琢磨那个词, 你才能发现那个词后面藏着的意义是无穷无尽的。所以, 他一开始就带领学生去解读那个“旅”字, 理解这个“旅”字本身在整个作品中的意思, 理解这个字后面的东西。大家知道捷克斯洛伐克有个后来流亡到法国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的写作是非常简单的。其实他每一部小说不用费太多的心思, 只是去琢磨一个词, 或者是两个词。比如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整部小说其实就写的那个字“轻”。《不朽》整个小说就是写得那个词“不朽”。注意我们在听语文课时, 一定要注意到的是对字词特别生动的解读, 因为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当它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 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那是人类认识到一个状态之后, 才出来的一个字, 才能出来的那个词。语文课上那样一种咬文嚼字的讲法, 其实我非常地欣赏。

《孤独之旅》的教学构思 篇3

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偶尔的一次考试失误,可能就会有人抓狂“我不想活了!”甚至有的同学选择了跳楼轻生;老师的一次批评可能会让一些学生觉得永远抬不起头。他们的口头禅是:“郁闷!”“无聊。”“我要疯了!”等等。这就说明,如今的学生承受不了打击,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生活应该是超自由:快乐和精彩的。但实际上,人生道路极不平坦。作为教师,如何让他们认识并坦然面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并尝试自己去调整心态,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孤独之旅》的主人公杜小康与九年级的孩子年龄相当,因此也容易让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当中,去深刻体会作者的感受。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杜小康与命运不屈斗争的坚强和勇敢颇有感触。我鼓励学生将感受直接写在课本上,让他们大胆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同时为课堂上的畅所欲言做好准备。在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简洁但又能让学生能够联系的自己生活的问题进行讨论。

A:杜小康的孤独来自哪些方面,他可以选择逃避么?同学们有过孤独的感受么,在什么时候呢?除了孤独,有过其他的不良情绪出现没?比如挫败感、灰心丧气、失落、寂寞、伤感。

这组问题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明白,有太多的情绪伴随着我们,我们无法选择或是逃避这些情绪,就应该坦然面对它。

B:杜小康最初面对孤独时的表现如何?你能理解他的感受么?你曾有过类似的表现么?

在学生回答B组的第二个问题前,我会讲一个自己成长历程中的故事,为学生敞开心扉打下基础。让学生正视自己曾经有过的负面情绪,知道它的存在是客观而普遍的,并不是因个人的懦弱所至,这样的情绪并不可怕。

c:杜小康和孤独的较量结果如何?大声地念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杜小康是怎样战胜孤独的?

让学生大声地念句子,宣泄他们的情绪,体会战胜自己的快乐,领略到成长中的艰辛。同时也启发他们,困难是可以战胜的,关键在于如何去付诸行动。

D:你是否有过战胜自我的经历?请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如果面临挫折,你会要求自己怎么去做?

这一问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想要战胜挫折,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将勇敢和坚强培养成为自己思想品格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面对挫折时,要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像杜小康那样,在挫折中成熟起来,收获人生中最为绚烂的彩虹。

不能忽略的是,由于学生的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时也需要从多个方面加以注意。首先,我们必须通过学生的习作与之沟通,并适当了解家庭背景,即时予以指导。只有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才能将挫折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其次,要特别注意那些性格极端的学生。

有些学生表面上乐观,成绩优秀,与同学关系融洽,活泼好动,但恰恰是这些孩子承受不了挫折,甚至老师的批评也不能接受。这就必须引导他们把批评与表扬、成功与失败放在同一个层面上来看待。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他们话不多,对老师、同学或是家长的一切评价都好像无所谓,对班级的事情也漠不关心。这些孩子往往不受关注,心理健康更让人担忧。他们容易消沉,怯懦,甚至自暴自弃。所以我们在课堂里,应该给他们安排机会表现自己,适当宣泄自己的情绪,让他们找回自信。

孤独之旅公开课 篇4

曹文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厚实、嬉闹、乖巧、驱除、歇斯底里、一落千丈”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2能力目标(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品位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人物的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奋进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品位小说精美传神、意味深长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品位孤独,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体会“成长”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在阳光下成长,有人在风雨中成长;有人在无忧无虑中成长,也有人在痛苦中煎熬成长„„成长有成长的快乐,成长有成长的烦恼。一提到“孤独”二字,我们总会感到凄凉、酸苦。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有无“孤独”的经历?你能谈谈感受吗?

可以说孤独随时间而来,它让人感到凄凉、酸苦,但是,如果我们能战胜孤独,在孤独中让生命更加灿烂无比,那就是人生境界的又一提高。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看杜小康是怎样在孤独中成长的。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曹文轩

曹文轩,1954年出生在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读书,后留校任教至今。其中儿童小说《草房子》获得多个奖项。

2、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3、整体感知

(1)布置学生通读文章,概括故事内容。(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学生活动:通读文章,整体认知,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点拨]: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故事,表达了一个„„的主题。

本文记叙了杜小康因失学而不得已随父亲背井离乡去远方放鸭的事情,表现了杜小康在饱受精神寂寞、恶劣自然环境折磨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坚强的心路历程。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师: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作者为什么花较多的笔墨写杜小康的父亲和鸭子?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点拨]:主人公是杜小康。写父亲和鸭子,对完成杜小康这个形象的塑造有不可或缺的衬托作用。

A师:这是一篇小说,故事情节是在孤独的背景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并不多,请同学们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

学生活动:速读课文,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

(课件展示)

(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2)、我要回家„„

(3)、还是分头去找吧。

(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请一学生读读这四句话,再请其他学生做做评价。

B师:其实杜小康的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其背景的。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人物的语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联系相关内容,如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么样的状况下说这些话。二是言为心声,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心情、心理。总之一句话,不能孤零零地看一句话,一定要注意说话的背景。

◆解读第一句话:(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杜小康为什么要去放鸭,文章中是否有交代,他去放鸭的心情是如何的呢,我们同学是否读过《草房子》这书,能说说杜小康原先的生活状况吗?)

幻灯片出示一段材料

第一、杜小康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而油麻地小学的学生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所以,杜小康上厕所的时候总有一些孩子呆在边上痴痴地看。

第二、杜小康拥有一辆自行车,而60年代初的油麻地几乎找不到第二辆自行车了。此外,这优越感还来自他的学习,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而且还是班长。

★师追问:而现在杜小康已不再“小康”了,他成了什么?

他成了“杜放鸭”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那天早上,杜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生回答)

★师:下面,让我们齐读第一段,注意“最”“竟”“另”“忽然”“只好”这些个词应该怎么读?(生:重读。)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读出杜小康的无奈。

★请一生来读读杜小康说的第一句话,反复体会他的心情。学生们在不段的试读中说说杜小康的人物形象。

◆解读第二句话:(2)我要回家„„

师:从这一句话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此时的杜小康心情如何?

(学生们可能会回答到他的孤独、害怕、想家之类的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解读文章中写杜小康孤独的内容)

★师:请大家进入文本,说说,你是从哪些词语、句子或段落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的,并陈述你的理由?(提示:可以从人物的心理语言行为描写、环境描写等方面去感受)

例1:从第2第9段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的。它说“什么也没有了”,“已经是陌生的天空和陌生的水面了”,从中,我觉得杜小康是孤独的,因为他远离了他的家乡、亲人、朋友,而且前方越来越陌生了,这会让他感觉孤独。

例2:第17段中,“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从中,我觉得杜小康一定很孤独。因为,没有牛叫或者狗吠的地方一定也没有人。

例3:第30、31段中说: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从中,我读出了杜小康的孤独。我想此刻他一定是由于有太多的孤独积压在心头,突然爆发了。例4:第13段中,“第一缕炊烟”和“惟一的炊烟”让我觉得杜小康是孤独的。因为,炊烟总是和人家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炊烟的地方就意味着没有人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炊烟”是一种极具有孤独意味的意象,比方说,古诗词中,“炊烟”一般叫“孤烟”,如我们学过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例5:第21段,描写芦荡的。“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他说他逃不走了,这样的环境自然让人觉得孤独。(那么,文中是怎样来描写芦荡的?)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连用了两个比喻和两个动词,写出了芦荡的广阔无边。

(在这样的芦荡面前,杜小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呢?这“害怕”和原来产生过的害怕一样吗?)

★老师想请一个同学来朗读一下这段文字,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静静地去感受杜小康那份近乎绝望的孤独。

例6:第29段,这里我可以从很多地方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第一、“与这种孤独相比,杜小康退学后将自己关在红门里面产生的那点孤独,简直就算不得是孤独了。”这里,通过对比来表现杜小康此刻的孤独。第二、“他们能一连十多天遇不到一个人。”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几乎已经脱离了社会。没有人交流的日子肯定是充满了孤独。“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从中可以看出,杜小康是孤独的。

★师作补充:在原著《草房子》中,确实有一段文字是介绍他们父子俩间干巴巴的交流的,老师说给大家听听:“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也饱了。”“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听,这就是杜小康父子间干巴巴的交流。

师:这么多的孤独压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他的内心自然产生了怎样的心理?请多位学生来读读,感受杜小康说第二句话时的心情。

在学生们找到感觉后,要求对比第一句话,读出一个开始有点长大的杜小康。

◆解读第三句话:(3)、还是分头去找吧。

★师:让我们继续跟住杜小康,来感受他的孤独。孤独压得杜小康喘不过气来,但是,他面对孤独表现出的不会总是害怕,也不仅仅只是接受,或者消解,后来,他好像不再惧怕孤独了——当暴风雨来临的那个中午,成年的父亲几乎晕倒在地上,而还是一个孩子的他独自一人,冲进了暴风雨中,去挽救他们的鸭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此刻,他对孤独的态度起了什么变化?

★请一生朗读第38段,其他学生相象那个画面,思考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杜小康

例:他紧紧地跟随着它们。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察看一下。”“紧紧地”、“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钻心地”这些词我想作者都是在表现杜小康的勇敢和坚强。

★接着请学生齐读第44到49段,结合具体的字词句来看看,他对孤独的态度起了怎样的变化?(生齐读44到49段。)

★师提问一个学生:你觉得杜小康此刻对孤独的态度是怎样的?

(在此时此景下,杜小康不再惧怕孤独,他似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孤独,当他感觉到它已经累极了的时候,他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这可以看出,他当时心里非常宁静,他在享受孤独。经过几个月的孤独的磨砺,他已经能够保持一种随遇而安、心安即是家的心态。)

★(如果学生体会不到他的平静的心态,那么可以引导学生将第三句话的标点进行替换,句号换感叹号,体会不同的表达效果)

(过渡导语)师:杜小康从此完成了一个男孩子向一个男子汉的转变。接下去的日子,他该是坦然地接受着生活所赐予他的每一个考验,他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有一天他的付出得来回报,这一天有没有到来呢?

◆解读第四句话:(4)、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师:当他发现鸭子下蛋了的时候,他朝窝棚大叫着喊出了一句话。

这一句话,你们读出了一个怎么样的杜小康?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不断试读这句话,体会杜小康的心情。

2、主题理解

师:短短的四句话就让我们鲜明地感受到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历程。杜小康真的长大了。所以,我们说,这不仅是一趟放鸭之旅和孤独之旅,同时,还是一趟什么之旅?

生:成长之旅、成熟之旅、坚强之旅(板书:成长、成熟、坚强)

师:促使杜小康的成长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呢?

生:孤独。

师:是的,就是孤独。曹文轩说:“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孤独对于杜小康来说,与其说是磨难,不如说是什么?

(生:磨练。)

(四)、谈“孤独” 师:跟着杜小康,走完了这段孤独之旅,我想我们每个同学的内心一定品尝到了一份孤独的味道,酸甜苦辣咸尽在其中。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来品尝几份孤独,然后想想杜小康的孤独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拿起笔写写你的孤独体验。

(五)课堂总结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孤独,让我们的人生多了一份历练,变得更加坚强和无畏。孤独,是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弃后所直面的第一道难题,后来,也正是孤独,使他重新诞生了。而我们的人生之路,同样漫长而艰辛,走在成长路上的你是否想过,如果有一天,命运也把你抛出了原来的生活轨道,你做好了在绝境中重新诞生的准备了吗?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小说:《青铜葵花》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多媒体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之歌)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小作文〈〈我的孤独之旅〉〉

2、课后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

板书设计

无奈

恐惧

孤独

坚强

放鸭

下蛋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知识和能力

1.理解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2.通过对精彩语句的品析,让学生学会品析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梳理要点的能力和质疑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难点

体会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教法及学法】

(一)教法:朗读法 点拨法 情境教学法 延伸拓展法

(二)学法:圈点批注法 合作探究法 质疑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1.学生正确、熟练的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老师简介《草房子》故事内容。3.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教学过程】

一、影片导入,进入故事情境

播放影片《草房子》中杜小康快乐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内容。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少年杜小康的《孤独之旅》。(板书文题、作者)

二、默读课文,感受孤独之旅 想一想: 1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体现杜小康心理的词语有哪些?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孤独之旅的含义。

三、品读课文,走进人物心灵

在这个旅程中,哪一件事让杜小康觉得自己长大了? 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品读这一部分,走进人物心灵。

1、听配音朗读36-48段,品一品,你觉得哪一句写的最好?为什么?结合课文说出同学们的理解。教师先示范

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前后之间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最后按:读语句-----想情景-----说理解的步骤发言。

学生通过自己的读,自己的理解说了之后教师进行归纳。2.自由读一读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

四、迁移拓展,塑造坚强自我

生活的磨砺,暴风雨的洗礼,让杜小康长成了小小男子汉。而此时许多经历了地震的孩子们,他们正承受着恐惧、孤独、悲伤……你一定想安慰鼓励他们吧,说出你最想说的话.【作业设计】

《孤独之旅》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曹文轩诗意语文,品读文中美景。

2.品读小说中环境、细节描写体会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3.品位孤独,感受孤独价值之美。

二、教学重难点:

1.跳读重点语段,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生活中总有一种考验叫孤独,孤独也总有千种万种风情,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来感受一个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和孤独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本文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次孤独一旅?请简要概括故事情节.理情节: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目的地—牧鸭生活—鸭子下

(三)课文研读: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心声。思考:有人说杜小康的孤独之旅是一个美丽之旅,你怎样理解?并于文中划出相关语句。

预设:1)、不美丽的旅程

杜小康是孤独的(四人小组合作,跳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找出体现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可对应“牧鸭之旅”的各个阶段来找>,并说说句子体现的是怎样的心理。)2)、美丽的旅程

预设: 孤独后的结局:杜小康变坚强了,成长了.小组小组交流小康成长的环境,领略沿途的风景及看风景人的心情.问题:请找出环境描写(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的句子,轻轻朗读,说说它的作用。

示例:句子(第21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赏析 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在杜小康处于人生的三个阶段时作用是不同的。在主人公恐惧孤独时,更加衬托人物内心世界的无法排解的孤独。面对孤独时,把暴风雨的天气写得如此恶劣,也为人物在一夜之中能迅速成长起来,提供了一种可能,让人们不禁想到这自然界的风雨不也是人生中的风雨吗?再大再疯狂,只要你能勇于面对,努力抗争,什么样的“风雨”走不过去呢?雨后那明亮的月亮、明亮的无空也正是杜小康此时的心情,也如这月这天,明亮而清澈,他已磨炼了自己的意志,由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慢慢成长坚强了起来,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同时他也使环境不再那样单调而孤寂。

总作用:渲染孤独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杜小康的心理,造就他坚强的性格。

3.小结: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有责任心。)他的孤独之旅,其实也是他的成长之旅。

是啊!这个时候我不禁感慨孤独也是一种美丽,也许这个时候你们也读懂了孤独,请用一句话说说?

曹文轩对孤独的理解:它是一种正常而且健康的心态——如果程度相当的话,它标志着一种人格的成熟,它使人是好可许多盲目,它使人人在嘈杂的生活中有了一份保护身心健康的清净。

(四)小结全文并拓展。这个孩子在芦苇荡中成长起来了,他由幼稚、软弱的少年长成了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 篇6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孤独之旅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是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示了少年杜小康在放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最终成长起来的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含深刻意味;又由于这是一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比较切合学生心理和生活,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少年的视角入手,以一首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为线索拟定了这样的思路:一、整体感知,初识孤独;二、跳读课文,感悟孤独;三、比较联系,畅谈孤独。“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重新拟题等方式引导学生初识“孤独”的含义,“板块二”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体会小说中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和难点(引导学生深挖“在孤独中成长、坚强”内蕴),“板块三”则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关注自我,通过畅谈人生感悟来传递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的思想。

毕竟初三学生经过初一初二阶段的学习已经对小说三要素有了相应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技巧也有所积累,所以让他们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提升(在自读中圈点勾画以快速捕捉主要信息,在听读个别段落中进入情境以体会作品意蕴,在对比中联系实际谈、写成长的感受)这一要求具有实操性:每个学生只要用心品读、积极参与,就会学有所获。另外,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来构建生动的语文教学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手段落实各个教学目标,利用与教案进度相配套的学习卷检测、巩固当堂教学效果等策略也促进了这节示范课的顺利完成:整个课堂不仅学习热情高涨、师生互动频繁,而且教学思路清晰、文化气息浓郁,对文本的挖掘和对“孤独”主旨的把握也有了一定的高度,赢得不少喝彩。

具体到教学中,我首先由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导入,自然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的思想很快走近文本,掌握大意;在感知文意之后,我打破常规教学模式,从文题入手,逐层抛出重点问题:谁的孤独之旅?随着旅途的展开,杜小康看到了哪些景物及他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通过人物心理变化轨迹,我们可看出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本文故事和《丑小鸭》有没有共同点?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学习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通过自主、合作,学生很快找到相应答案,轻松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很高。特别是对“孤独之旅其实就是成长之路、坚强之途”这一主旨的理解,学生的敏捷反应令人惊喜;还有,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又不乏德育,也较为成功。

然而再回忆整个教学流程,我发现也不可避免地留下遗憾:导入稍嫌拖沓,差点喧宾夺主;受时间限制,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简单,没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个别环节包办代替,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这些瑕疵让我意识到: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对文本的极为珍贵的第一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对话,充分自由地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而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节课的败笔也让我获益良多。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2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向读者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地成长历程,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景的“ 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

“孤独”可以说是现代人比较普遍的一种情愫,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的孩子们不是缺少孤独而是缺少感悟。因此我在教学前,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以一首感悟“孤独”的小诗为导言拟定了这样的思路:一、整体感知,理解孤独。二、品读课文,感悟孤独。三、联系自身,畅谈孤独。“板块一”通过情节概述、分拟要点、情景仿写等方式引导学生感知“孤独之旅”,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板块二”

通过品读课文,关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突破文章的重点和难点,引领学生走进“孤独”,体验主人公的孤独,体会成长的艰辛与疼痛。“板块三”则引导学生赏析语言理解“孤独”。“板块四”则启发学生关注自我,畅谈人生感悟,敢于面对孤独,并在孤独中收获成长、勇气和思想。整个课堂教学思路清晰且洋溢着淡淡的诗意,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对文本、对孤独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收获还不少。

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学生对文本有真“感受”,真“体验”,一定要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师与生、生与生的“对话”的。这也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建议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囿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我只能将第三板块的阅读放置课外,而第二板块中采取了两种阅读方式:精读和赏读,使学生对孤独的感悟落到实处,对文本的理解也比较深入。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步骤过于紧凑,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显得太少,甚至有些学生想回答都没有给予机会。做老师的,还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挥洒,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因为这一课只计划用一课时完成,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赏”,尤其是结尾那激动人心的语言描写,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这节课还存在不少不完善的地方,比如课堂上创设情景还不够,也因为“孤独”的话题过于严肃,使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永远告诫自己: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这样,教学才会相长。

范例五《孤独之旅》是一篇小说,对于一个初三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以什么为切入点,让学生把自己的成长同杜小康的成长经历结合起来呢?界于本文较丰富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于是我从影视入手(找一部描写少年成长经历的电影),让学生从观影视——写观后感——借助影视感知课文这些步骤,让学生从感官入手,非常自然溶入课文之中。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3

这一环节的说课,不再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和教学环节的呈现,而是将重点放到教学设计意图的阐释上。比如为什么采用某一教学环节,渗透了什么教学理念,又是如何加以贯彻的等等。比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一文后,开课老师的说课就紧紧围绕“怎样让学生体验到孤独”这一主题,介绍了为此采用的几种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体验”,是阅读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对文章内容的共鸣,没有与作者或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入文体,而这又是当前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题。

我们这堂课的开课老师,就针对这一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引入材料、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角色替换、语言感染、环境赏析等多个侧面激起了学生的孤独体验,给听课老师留下深刻印象,通过说课,就更好地阐明了这样处理的意图,一定程度上也从理论的高度给听课者很大启发。这种进行重点阐释的说课,我们称之为“微格”说课,它能更好地激发教师深入思考,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4

今天我们杨特工作室的学员听的是深圳东湖中学徐萍老师的常态课,徐萍老师教的是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徐萍老师在多媒体泛滥的情况下,大胆地舍去多媒体,实在是理智的、有自己追求的教师。她的课设计了四个环节:一是扫清字词障碍,二是概括人物形象,三是分析人物形象,四是品人物语言特点。许老师的课环节十分完整,但因为面面俱因而显得所有问题都是蜻蜓点水,并没有深入,每个环节的平均有力就显得重难点不突出了,因而引起了我的诸多反思:

(一)我们的语文课是否每节课都得面面俱到呢?

其实在《新课标》的《实施建议》里就提到“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而我觉得我们或许不应该为了教学的完整而面面俱到,教师对文本应该有自己的解读,找到自己要突破的重难点,从而想办法引领学生深入文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教有所破,从而令学生学有所获。像本文曹文轩通过写杜小康在于父亲一起放鸭,鸭子失踪,杜小康在寻找鸭子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杜小康经历了孤独害怕——到认命消极——最后积极乐观的故事。本来主人翁杜小康的心理活动是全文的重点,假如老师能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杜小康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那本文的难点与重点就突破了。人物形象也就十分鲜明地凸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二)、教师的评价语言是否要有指导性?

我留意到徐老师对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的评价,有两句话一是:“我觉得他写得很美。”二是:“他写得很细腻”。对学生的回答也是用模糊语言“好”、“很好”来评价。这样的评价太笼统、模糊,并不利于学生的习得。

《新课标》提出“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学会学习”是要我们老师引导的,而且老师本身就带有示范作用,这样的评价何来指导与示范作用呢?又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呢?

我认为我们的教育重要的或许并不在于我们教什么和教了多少,而在于我们的学生学到了什么与我们是怎样引领学生习得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一、初步体会小说中环境、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教学的重点)

二、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导学生勇敢面对孤独,健康成长。(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揣摩法点拨法文本细读法

[基本理念]

紧扣本单元和小说的主题,立足大语文,彰显语文味,由小说三要素入手展开教学。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性的渗透,强化“积累”、“诵读”、“体验”、“生活”等角度的语文教育的回归。

[教学思路]

①、课前发放课文材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进行预习,自行解决阅读障碍;②、由歌词导入新课,展开学习,教师抓住小说三要素设疑激趣,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③、以课文插图为突破口,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抓住重点词句进行细读研读,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④、联系学生自身,有课内走向课外,通过课内外文学的积累赏析来品味孤独,从而丰富文本的内涵和外延,指导学生勇敢的面对孤独。

[教学流程]

(课前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情绪,也为文本学习创设情感的基调,特播放张雨生的歌曲《大海》。熟悉的旋律使同学们轻松了起来。)

一、玩味歌词,导入新课:

“生活处处皆语文”(幻灯片文字),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时不在。前几天听同学们唱歌,我发现有两句歌词耐人寻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世界就没有花……”(看幻灯,点名学生唱这两句)……同学们,你们想长大吗?(由学生谈论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不管我们想与不想,岁月和命运都将促你前行,更多的是无情的将我们抛到人生的风雨之中,使我们经受考验,学会坚强,获得成长。而在众多的考验当中,孤独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曹文轩的小说《孤独之旅》,一起来感受一位孤独少年的成长历程。(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曹文轩小说恒久的主题之一,即是:人,主要是成长一族被命运所抛,在绝望之际,重新诞生的奇迹。这是哲学上存在论的探险(徐妍语)。因此笔者在教学中紧扣两个关键词“成长”和“孤独”,以生活中学生成长的烦恼或快乐为切入口,由时下流行的歌曲SHE的《不想长大》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设疑激趣,整体感知:

1、小说写了谁的孤独之旅?(板书:杜小康)

杜小康为什么会有这段孤独之旅呢?(研读第一段,品味词语“竟”“忽然”“只好”。)

2、假如让你不上学,跟着自己的父亲去谋生,你愿意吗?(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生活体验)

杜小康愿意跟着父亲去放鸭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圈点勾画,找出关键句子)

过渡:课文第48段说,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这个结局是令人欣慰的,但杜小康是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才体会到自己长大了呢?让我们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设计说明]: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设疑,由小说的情节要素入手,整体把握文本。设疑时采用连续性的发问,注重思维的连贯性;设置悬念,深入文本,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

三、走近人物,体验孤独:

1、请看大屏幕(点击幻灯片),这是一副来自课本里的插图,谁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或者说明一下它?通过对画面的观察,谁能猜出杜小康当时的心情?(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茫然、恐慌、孤独等等)

[设计说明]:采用直观式教学,以课文的插图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为深入学习文本做好铺垫。

2、据学生的回答追问,进行文本细读:

追问:你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语句吗?课文是怎样表现杜小康的茫然、恐慌和孤独的?(让学生划出相应的段落句子,引导学生仔细的品味推敲揣摩语言)

A、茫然——抓住第11自然段中的心理描写,更换人称朗读,采用第一人称朗读,让学学生谈“杜小康的茫然”的切身感受并相互评价。

B、恐慌——齐声朗读第21自然段:

提问:⑴、你觉得那些词语用得较生动?这些词语能否更换?

(“涌”“围”突出了芦苇荡无边无际,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

⑵、更换人称朗读、体验。说说为什么描写芦苇荡。(以景衬情,衬托杜内心的恐慌)

C、孤独——研读第29—33段,读读议议,说说杜小康的孤独体现在哪里?

……

[设计说明]:文本细读主要是对文本的语言、结构、修辞、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解读。文本细读的过程是在对言语的感悟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心灵间的碰撞和情感上的互动。解读文本时,要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笔者力图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通过变换人称的朗诵体验、推敲文中字词句、填补语言的空白等手段,引导学生探幽发微,以此彰显语文的味道。

3、看到杜小康如此的茫然无助、孤独无奈,假如你是他的朋友,你将会怎样安慰他?请几名同学说说。

点拨:最好能够用一首诗歌来劝慰一下他,想一想咱们学过的诗歌——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学生齐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设计说明]: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此,笔者秉承“大语文”的教育理念,由文本出发联系生活进行假设,让学生调动语言积累,学以致用,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过渡:(教师幽默风趣的,手指大屏幕)看!杜小康听到我们声情并茂的“劝慰”,感动得都哭了。他有没有哭?

4、从文中看,杜小康在什么情况下哭的?(经历了暴风雨,在暴风雨中找回鸭子之后)

过渡: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暴风雨?在暴风雨中他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呢?

▲文本细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36自然段和46段。

提问:⑴、课文是从那几个角度描写暴风雨的?(视觉、听觉)试找出相关句子。

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夸张和拟人)有何妙处?(分析“歇斯底里”一词)

⑶、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反衬主人公的勇敢与坚强)

⑷、暴风雨过后,“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你能说明白吗?(委屈;激动;战胜了暴风雨的考验,觉得自己长大了,坚强了。)

[设计说明]:在较多的环境描写中,笔者有所取舍,抓住描写暴风雨这一段文字重锤敲打,通过文本细读,促使学生体会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从而理解小说的主题。

5、教师小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因为杜小康忍受了孤独,经受了暴风雨的洗礼,才学会了坚强,完成了这段“孤独之旅”。我们相信杜小康会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坚强稳重,因为情感上的寂寞、生活上的无助、环境中的恐慌和对未来的茫然等诸多孤独,已经撕去了他幼稚的外壳,仔细的雕刻着他的灵魂。

板书设计:孤独之旅

杜小康——→茫然、恐慌、孤独——→磨难——→坚强

成长之旅

拓展延伸,品味孤独:

1、其实,有许多成功的人物,都曾经经受过孤独?想一想,在语文课本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多少经受孤独的人物形象呢?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下面试从以下两个方面略作反思。

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教学设计立足大语文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大语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张孝纯语)。笔者认为,有限的文本只是一个例子,教师应抓住文本,放眼课外,引导学生广泛涉猎相关的语言资料,并加以积累和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空间,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笔者紧扣“成长”和“孤独”角度进行教学立意,从学生喜爱的歌曲入课,设计了“换位思考的体验”、“劝慰式的口语表达”、“孤独形象的举例”、“孤独心曲的倾诉”等衔接自然的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锤炼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课堂教学彰显语文味

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与自由境界(程少堂语)。鉴于以上认识,笔者在教学中力图以生动的语言、昂扬的激情来感染学生,将学生有语言、文体的层面引入文化、人文的层面。笔者抓住了小说文体的特点,由人物形象、环境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关键词句的揣摩品味式的文本细读,让学生感受小说语言所承载的人文气息,从而感受到浓郁的语文味。当然,为了彰显语文味,朗读必不可少。为此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换位体验式的朗读,使学生在朗读时培养语感丰富体验。但是由于笔者朗读水平的缺陷,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指导不够,这也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6

今天的展示课,我上的是《孤独之旅》,因为前几次老师们评课的时候说,上了课,一评,对老师们的作用并不大,最好几个老师反复上一课,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大家都表示赞同,当时我们就决定,九年级六个老师上两课书,一二三班的上《智取生辰岗》,我们四五六班的上《孤独之旅》。上了下来,自我感觉在课堂的把握,学习方法的指导上面都还做的可以,但教学进度的把握却很成问题,本来准备的整体感知、把握故事情节、速读理清杜小康的心路历程、品读体味语言的四个环节只完成了三个环节。老师们评课也说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再次静下心来想一想,理了理思绪,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备课不足。本课读完要几分钟,自己没有仔细地尝试,心里没底,致使开始让学生阅读时,学生一字一句地读,花费了十几分钟,而自己安排的是八分钟。这样打乱了后面的教学程序。

二是布置任务时方法指导不够。第一个环节,学生在已经预习的基础上,不需再一字一句地细读,但我在教学时并未指明,学生没有明确,所以时间自然就浪费了。

三是自己的效率意识不强。总想每一个细节都解决,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比如概括文章内容,仔细的在方法上指导,浪费了不少的时间。

现在想一想,如果我在这些环节上把握的好一些,课堂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但这已经不可能了,那么只好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这几个细节了。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7

巧妙的切入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并且将听、说、读、写的训练自然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同时也不乏德育教育,这是我教学中较为成功的地方。

然而在教学这张画纸也有很多败笔,留下很多遗憾,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些方面包办代替较多,直接给了学生的答案,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在探究环境描写对主题和人物所起的作用方面,肤浅、不深入、不透彻,忽略了朗读的训练,应该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感悟,读出见解,在拓展延伸方面更是一个空白,需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注重这一问题,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含义,在体验欣赏过程中,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激发学生比照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8

几经周折,当我将《孤独之旅》这节公开课上了后,第一感觉就是如释重负。毕竟,期中前就定下的上课内容,由原先十二周到十三周再到十四周,我的心头早就有点招架不住。之后,又因准备的班级不巧已上(那位老师忘了),零时只得调至初二,为此我又得准备教材。虽然这节课我已试上两次,虽然这节课并不成功,还有许多不足,但我想我已经认真对待了。当然,我更清楚: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的确与区各学校相差甚远,还有待细心学习。

《孤独之旅》这部反映少年成长的小说,作者恐怕不止希望教者让学生明白杜小康心理历程,文中出色的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成长的意义,培养坚强的品格。为此,我在教学《孤独之旅》时,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对于课题《孤独之旅》含义的理解,我主要是想通过认识其心理历程(具体几个阶段)来认识。虽然这部分学生未能全面理解,完全动起来,关键源于我对文本引导认识不够,对其成长阶段带学生品读太少,再加上忙于抢时间,析环境。至于品读赏析环境,则想通过选读、评析、范读、齐读来处理。但没想到,初二同学会如此。原本以情育人、以美育人的设想只能化为零。

当然我也非常认可各位骨干教师精彩的点评,但我上课前也想到:整节课容量太大,如何有效腾出时间给学生足够赏析?既要体现一节课的完整,又要有效训练学生各种能力。为此我只能压前面,以提供足够时间来赏析。换句话,如果上两课时,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肯定要深得多。读当然是最重要的。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9

如何让学生理解孤独,感悟成长的真谛,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让学生成为人的课程成了语文教育发展的方向,在这堂课中始终以人为本,突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还学生阅读主动权,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纵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开放的问题设计,还学生自主阅读权力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帮助学生化解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打开学生探究的闸门和思维的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将发现的机会给了学生。教学中设计了“为什么说这是一次孤独之旅呢?当他勇于面对孤独后,他又会怎样?”两个问题,这问题如投入石头的湖面一般,学生在寻找文本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将思维和情感融进了作品灵魂的深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美点及美感把握准确,有的学生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实现“交流”与“互惠”,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二)平等的对话氛围,给学生自主阅读空间

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有若干年教龄的教师,已经形成了太多的思维定势,以至于难以摆脱常规思维的束缚,这些主观、僵化、权威的条条框框,不仅约束着教师自己,还约束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因此,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摒弃僵化的、唯上、唯师、唯本的观念。在课堂上多动脑想想,多给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重视学生那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的闪现,平等地对待学生的回答、质疑,如果每一堂课都能这样做,你会惊奇发现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多么巨大。这时的课堂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问题和“弦外之音”而变得精彩。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0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语文课堂逐渐“活” 了起来。我在讲这一节公开课的时候,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孩子们热情高涨,敢想敢说。真可谓是活而不乱。然而,用心观察便能发现课堂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一、一味追求热闹而忽略双基

新课改以来,“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冷清清的场面,许多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挖空心思,花样百出,穿插了诸如游戏、表演、画画、采访等能强调学生积极性的活动。结果,一堂课下来,气氛是活跃了,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听课者也倍感轻松。可静心一想,这节课学生读了几遍书?提出了几个疑问?思考了几个问题?学会了哪些知识?发展了哪些能力?便又觉得这课活泼有余,扎实不足。我的这节课在起初的设计上,并不愿意把“孤独”的心情一直笼罩在课堂上,所以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希望使学生走进孤独———承取孤独————享受孤独,在每一个环偵,我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甚至作为老师,我本身就有点逃避了孤独。这节课比较轻松和愉悦,甚至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笑声中度过的。孩子享受到了走出孤独的喜悦,板书的创新设计,拓展训练的游戏设计等,使孩子感受到了乐趣。充满了新鲜之感。但是对于课本的双基问题,就显得比较少。课后我仔细寻找了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的关系,我的课堂容量大,可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学内容,因此,就出现了课本知识讲解的很少的情况。课后仔细想想。在某些环节可以压缩设计。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就是我太注重这节课的活动设计了,忽略了课本的内容,一味的达到情感价值态度观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双基的培养。我反思的结果是:我们不仅要从表面看课堂是否活跃,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在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些活动是否有益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许活泼的课堂形式固然重要,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应通过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孆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高效率地进行思考、练习,使∑们的教学真正做到在务实中求活,在求活中务实,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学生举手踊跃而思维肤浅

课堂上,举手积极与否是衡量学生思维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准。教师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经过训练,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的确增强了。但仔细观察,难免又会发现一些问题。不少的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出口,学生便急于表现自我,小手齐刷刷高高举起,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如老师提出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是这一表现。听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低质量、比较肤浅的。也难怪,举手如此迅速,不是建立在精读文本、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见解怎么深刻?在这节课上,我提出了问题:请学生找寻主人公杜小康生活艰苦孤独的句子,其中有一名同学很迅速的举起了手,回答到: 鸭子向天叫了几声…”在场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这是描写鸭子的句子,并非是主人公的语句。课堂上孩子们举手踊跃。但是思维没有建立在精读课本的基础之上,所以出了一个大笑话。

因此,为了提高交流的质量,教师应引导学生专心倾听,细心揣摩,深入思考,虚心接纳,以免使学生养成以自我为中心、思维肤浅和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

以上这两点,就是我这节课之后的一些思考。我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使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孩子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要提高他们对课本的深入思考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1

1、在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规律,合理设置目标坡度和师生,生生与本文的互动。以默读,跳读,研读为手段,感受语文教学以情育人,以美怡人的人文内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来解决问题。在探究中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的学习精神。

3、在教学中,我一以贯之地紧扣小说的三个要素,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环境描写(鸭群、芦荡、暴风雨)对表现主题的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结合自己的体验谈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大自然对话,与小说中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理解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2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并积累一落千丈、置之不理、歇斯底里等词语。

2、理解小说内容,体会标题的含义。

能力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课文主题。

2、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品味小说精美传神的语言。

情感与价值观:

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扩展视野,丰富情感体验,树立坚定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设想

1、抓住小康的心理活动组织教学,要学生从自己的视角理解小康的心理,这样更切合学生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例如当时假如是你会怎样想?怎样做等。

2、要注意环境描写的作用。鸭群的活动、芦荡的描写、风雨的描写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教学的 一个重点。不仅要理解,最好安排一些片段训练,使学生也能有意识的运用这些写法。

3、课外引导学生阅读《孤独之旅》全文。

三、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恐惧和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小说命名为孤独之旅,蕴涵深刻意味。文中杜小康的人物形象,是在成长过程中丰满起来的。而小说中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又为人物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学习这篇课文,既能扩展学生视野、丰富情感,又能激励学生对比自己的生活形态,树立奋进的信念,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体验成长的感受。

2、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难点: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1、诵读法:小说的语言平白、朴实,没有过多修饰,符合主人公单纯、简单的生活。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和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入作品情境,理解课文内容。

2、点拨法:教学中通 过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质疑思索,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究,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对文题孤独含义的深层领悟。

六、教学过程

(一)、以“昨天的杜小康”话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着大家进入一个60年代初的男孩的世界。这个男孩,他曾经可是一个人物。他的年龄和大家差不多,是个班长,而且还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除此之外,他家还是当地最有钱的人家,当别的同学穿着单衣哆嗦着进入冬天时,他却拥有一年四季穿不完的衣服;别的孩子即使到了六年级也只能用草绳当裤带时,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了一条油汪汪的皮带;当别人几乎还没有见过自行车是啥样子的时候,他已经骑上了专属于他自己的自行车。这个男孩,大家知道他是谁吗?(杜小康)师:是的,他就是小康,是昨天油麻地少年中那个呼风唤雨的杜小康。不过,今天我们要去认识的杜小康好像不是这样的了。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去走一趟孤独之旅。

(二)、跟着杜小康走孤独之旅

(一)无奈。

(屏显。)

人离家原因有三:一是外面有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二是出于无奈。三是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在召唤着他。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要离家了,请同学们关注课文第1段,看看他离家的原因是曹文轩讲的哪一点?并说说你是从哪个词读出来的。他为什么会感觉无奈呢?

齐读第1段,感受杜小康此刻的无奈之情。

(屏显,请一生读。)关于父亲的放鸭计划,《草房子》里是这样介绍的。

夏天,杜小康跟着父亲,赶着那群已经一斤多的500只鸭子离开油麻地一带的水面。船是被加工过的,有船篷,有一只烧饭的泥炉。船上有被子、粮食和一些生活必需品。他们要将鸭子一路放到三百里外的大芦荡去。因为,那边 鱼虾多,活食多。鸭子在那里生活,会提前一个月下蛋,并且会使劲下蛋,甚至会大量地下双黄蛋。那时,就在芦荡围一个鸭栏,鸭蛋就在当地卖掉,到明年春天,再将鸭一路放回油麻地。

师:这就是杜小康父亲为挽救家道而设计的宏伟蓝图,于是,年少的杜小康在被命运抛出原来的生活轨道的时候,即使一 万个不愿意,最后,也只能是带着对“明年春天”的等待,带着对这个蓝幽幽的大“鸭蛋”的期盼,无奈地“离家”去放鸭了。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跟着杜小康,一起踏上这趟“放鸭之旅”。

(二)恐慌。

(屏显。)

“命运把人抛到了路上,人们借着路,向前流浪……而前方到底是家还是无边的旷野呢?”

——曹文轩《前方》

师:杜小康就这样跟着父亲赶着鸭群向“前方”流浪。下面,请大家关注课文第二部分,也就是第2到27段,看看在离家去芦荡的路上和到达芦荡的头两天,杜小康有怎样的心理感受?请大家一起找出直接表明他的心理状态的词语。

生(七嘴八舌):恐惧、害怕、胆怯、恐慌……

(师选择“恐慌”板书。)

师:这就奇怪了,杜小康是和父亲一起外出去放鸭的,而且那里的风景好像也不错哦,这又有什么好恐慌的呢?带着这个问题,请大家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思考片刻,然后全 班交流。师:是的,这个时候,他害怕了。还有什么原因让他真正害怕呢?再想想看,为什么是真正害怕?难道先前的害怕都是假的吗?

一起来读一下第21段,感受一下杜小康的那份恐慌之情。

(生配乐齐读。)

(三)孤独、惊喜。

(屏显。)

“前方充满艰辛,充满危险……”

——曹文轩《前方》

师: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如果说之前困扰杜小康的主要是恐慌的话,那么后来,他的前方出现了更大的艰辛和危险,那是什么? 师:是的,孤独。下面我们请一个同学来朗读第28到31段,其他同学思考,你能从哪些字词句中读出杜小康的孤独来?

(一生朗读。)师:那你说说看,你为什么从中感到了孤独?

一方面是情感世界的孤独,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给他造成的孤独。

师:是吗?你能跟我们说得再具体些吗?

齐读第33段。

(生齐读第33段。)

(小结):现在,杜小康因为接受了孤独,他慢慢地学着去适应“浮云、芦荡、炊烟”这些极具有孤独感的景色了,这些在他的眼里变得不再那么可怕了,因此,恐慌也少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场更大的磨难,那是什么?接下来,请你研读文章暴风雨来临后的段落,结合预习,说说在这部分文字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杜小康?

(小结):暴风雨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壮大了发展了的杜小康,他勇敢,坚强,冷静,有责任心,他面对孤独已不再逃离,他勇敢地直面,并且后来甚至似乎开始享受孤独了。于是,他所有的感官都复苏了。接下来,让我们齐读第44到48段,美美地感受一下暴风雨后的那个晚上,感受一下杜小康感官复苏后的那份美。

(生配乐齐读。)

师:杜小康长大了,那么,我们说,这仅仅只是一趟放鸭之旅或者孤独之旅吗?

师:还是什么之旅?

成长之旅。而暴风雨就成了展示杜小康成长的舞台。

(师播放杜小康用双手捧起温热的鸭蛋时的影片片段。)

师:当杜小康用双手捧起那温热的鸭蛋的时候,他不再是杜小康了,更不再是杜放鸭或者杜孤独了,他成了杜收获了。而回望成长背后那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杜小康最应该感谢 的是什么?(孤独)。

(小结):是的,孤独啊,或者说是那个以孤独为底色,由天空、芦荡、大水、狂风、暴雨、小船、鸭子、生病、寒冷、饥饿、忧伤、恐慌等所构成的荒无人烟的世界。曹文轩他是这样评价孤独的,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屏显。生读。)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师:现在,我们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取名为“孤独之旅”,而不是“放鸭之旅”、“成长之旅”,更不是“无奈之旅”、“恐慌之旅”,或者“惊喜之旅”了吗?是的,孤独是文章的主旋律,也是杜小康这趟放鸭之旅的生活底色,是他成长的主要原因。接下来,让我们齐读文章最后两段,在深情的朗读中结束这趟孤独之旅。

(生齐读。)

三、以“明天的杜小康”话题结束

孤独之旅 走完了,而我们的小康他还得接着不同的路向前流浪,明天,他还有无数个未知的前方在等着他。后来啊,他的前方出现了很多比孤独更可怕的敌人,他的鸭子都没了,鸭蛋也泡汤了,父亲又病重了。但我们的杜小康却变得越来越坦然,越来越坚强了。当他穿着破烂的衣服重新出现在油麻地时,他面容清瘦,但一双眼睛却出奇地亮,并透出一种油麻地的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可能有的早熟。几个月后,他甚至不带一丝卑微地在自己曾经就读的“油麻地小学”门口摆起了地摊。同学们,我们不要忘了,杜小康曾经可是油麻地最具有优越感的孩子啊。因此,把这些变化看在眼里的油麻地小 学校长桑乔最后说了这么一句话:“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

板书:(略)

七、教学反思

《孤独之旅》是一个小小少年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源自家境的“一落千丈”后,他跟随父亲到遥远的芦荡放鸭时所承受的即使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孤独。因此在教学本课文时,我依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通过反复诵读和小组合作交流来学习课文。按整体感知-—明确故事情节的内在联系—明确主题,进而培养奋进、勇敢的精神情。

上课时,我让学生独立思考,以获取极为珍贵的对文本的第一感受和体验。能够理清故事的情节,并在此基础上复述课文,感悟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我认为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进师生的对话,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相一致。因此我以为任何问题提出之前都有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自由阅读文本。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的体验直接与文本进行对话,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但在上课时,因安排的内容过多,一节课的时间教完太仓促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还是显得太少,甚至有些学生想回答都没有给予机会。做老师的,还是不能放开手脚让学生尽情挥洒,对于本文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很多值得一一欣赏,但为了教学程序的有条不紊和教学主题的鲜明突出,我放弃了这些精彩描写。

总之,这一堂课学生把握了故事情节,理解了人物形象,感悟了小说的主题。但对环境的描写的作用理解得不够深刻。相信下一次我将会教得更好。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3

一、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概括出课文的故事内容;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3、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

二、教学重难点:

1、小组合作,跳读重点语段,感受杜小康牧鸭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2、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能模仿着用环境描写来表现自己的一种心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播放歌曲《重头再来》,直到上课。)

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

人的一生也许有很多事都可以重来,但生命历程是不能重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去战胜。(出示文中插图)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处在浩浩芦荡中的孤独少年,假如你就是这个少年,你会用什么方法克服孤独的心理呢?

那文中的他是如何战胜孤独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着小木筏去拜访这个同龄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本文主人公是谁?讲述了关于主人公的什么故事?

2、根据故事情节给课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标题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一般读者能透过它窥视到文章的思路、中心、内容等。)

(三)课文研读:走走孤独之旅,聆听孤独的心声。

1、作者给本文取题叫“孤独之旅”,那么这旅途只的是什么旅途呢?(牧鸭之旅)

理情节:离家牧鸭—路途中—到达目的地—牧鸭生活—鸭子下

2、在这个牧鸭途中,杜小康又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呢?

(四人小组合作,跳读文中描写杜小康的语段,找出体现他心理活动的语句<可对应“牧鸭之旅”的各个阶段来找>,并说说句子体现的是怎样的心理。)

(分析时朗读相关语句:个别学生念、老师泛读、学生一起朗读。)

3、小结:从分析中,我们看杜小康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原来幼稚、软弱,后来坚强、勇敢、有责任心。)

他的孤独之旅,其实也是他的成长之旅。

(四)赏析环境描写的语句。

这个孤单的少年,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呢(他身边的环境是怎样的)?

1、请找出环境描写(芦苇荡、鸭群、暴风雨)的句子,轻轻朗读,说说它的作用。

示例:句子(第21节)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赏析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的地写出了芦荡的幽深繁茂(原句景色),反衬出小船的孤小,突出了杜小康那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的真切(环境描写的作用)。

总作用:渲染孤独的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衬托杜小康的心理,造就他坚强的性格。

2、猜一猜:下面这段文字体现的是怎样的心情?

小时候,我常常一个人呆在河边。那时的天总是很蓝,蓝蓝的水面上总是倒映着大雁北飞的影子;绿莹莹的草地上缀满白白红红的小花,白色的小蝴蝶在花丛中上下翻飞,蜻蜓落在远处的芦苇上,惊落一串露珠;看着生命都在快乐地忙碌着,我的心便也充盈着,鼓着腮帮子吹起苇叶做的哨子,“嘀嘀”的声音便会在河面上传出很远,吓得聒噪的麻雀们也能安静好一阵子。(快乐)

3、练一练:可以用怎样的环境来表现你的心情:高兴、悲伤、兴奋、苦恼、孤独……

请选择一种心情,自己设置情境(比如考试得了满分;妈妈去外地了,家中只有我一个人;朋友要去远方求学了;爸爸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物品……)说一说或写一写。

示例:我怀里揣着满分的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在枝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树叶在晚风吹拂下轻轻交谈着,似乎他们也在祝贺我、鼓励我。夕阳影在山巅也似乎想多看我一眼……(高兴)

(五)小结全文并拓展。

这个孩子在芦苇荡中成长起来了,他由幼稚、软弱的少年长成了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

教后反思

杜小康在芦苇荡中成长起来了,他由幼稚、软弱的少年长成了勇敢、坚强、有责任心的男子汉.学习主人公勇于战胜磨难的可贵品质,并能内化成自己的品德。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4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作者及工作单位

绥德实验中学 学员姓名马莉娜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七-九年级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评价,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紧密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引导学生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各种表现人物的方法,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体会小说的艺术特色。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小说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也已具备不错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生活阅历,但对于小说中环境描写和细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的准确把握等有一定难度的鉴赏小说的方法还需要不断加强。另外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这部作品上世纪90年代和农村生活的背景,如理解有困难可以给孩子们适当的介绍。

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课文主题。

2、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逐步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3、品味小说通俗易懂又精美传神的句子。

4、学习主人公成长过程中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悟小说中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人物刻画的妙处。

2、通过品味语言来体验、品味孤独,指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孤困难的勇气。

孤独之旅教学反思15

教学《孤独之旅》我紧扣新课标指出的“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既尊重学生的人格。也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意识入手,过程中采取各式方法引导他们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予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于“孤独”的认识,有的很积极,有的消极因素较多。我帮助他们认识成长犹如“蚕蛹蜕变为碟”“凤凰涅磐”要经受住痛苦的磨炼之后才能见到彩虹。

《孤独之旅》 篇7

《我是》的叙事始终围绕着主人公:被遗弃的男孩展开。被生母抛弃的同时又被社会所不容忍, 男孩的命运是坎坷的。在镜头细腻的审视下, 男孩呈现为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形象, 而包裹在这样一个形象中的, 则是一个值得人们同情的边缘化的个体。

一、命运:遗弃与缺失

与主流电影所建构的温暖、幸福的儿童世界不同, 《我是》中的整体氛围却给人以寒冷、忧伤的感觉, 片中的主人公也并不是一个生活在幸福中的儿童。从片中人们提到他母亲时那种鄙夷的神态中不难发现, 主人公的妈妈是一个行为不检点的女性, 而作为私生子的男孩的降生, 给这位母亲带来的更多的是痛苦。于是男孩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孤儿院里, 成为了一个拥有母亲的“孤儿”。正是这样的出身从根本上导致了男孩悲剧性的命运, 他始终处于一种被遗弃的状态里, 先是被母亲遗弃, 又因为人们对他出身的轻视而被孤儿院和社会所遗弃。

男孩被遗弃的命运主题从母亲对他神经质的态度, 他人不屑的眼神, 以及孤儿院的孩子们对他的追打中已经体现的淋漓尽致。另外含蓄地联系到男孩命运的则是片中几只小猫的被弃。一次男孩去卖废品时在那里看到几只新出生的小猫, 几天之后再去时, 却被告知那些小猫因为无人抚养, 都被沉到河里淹死了。小猫的被弃构成了对男孩命运的象征, 同样是从一出生就被遗弃, 同样是对命运的别无选择。

导演展现人物悲剧命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 则是在片中对主人公名字的故意隐去。本片的片名叫“我是”, 然而在片中却一次都没有提到男孩的姓名, 只有结尾在警察的盘问下, 男孩说出一句“我是”, 影片却在此戛然而止。隐含在“姓名缺失”之下的, 是主人公出身的卑微, 以及他对于自己身份的迷失和追问。而这份卑微与追问所表现的, 依然是命运的不公和悲惨。

显然, 作为一部儿童电影, 《我是》中的主人公却是一个缺失的儿童形象。这同样体现在他对于“游戏”的“可遇而不可求”上。在“儿童文化”研究视野之下, “游戏”对儿童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儿童文化的基本核心——游戏的精神, 即儿童与生俱来的原初本性。” (1) “游戏”是儿童生命力的外化, “在游戏中, 儿童的想象、情感、理解融为一体, 游戏过程也就成了一个极富有人性化的探索和心理过程。” (2) 然而在《我是》中, 男孩却始终与“游戏”无缘。被社会遗弃使他变得性格忧郁, 而过早独立谋生又使他明显早熟。只有那个八音盒给他带来了少许温馨, 但是温馨过后却更加反衬出现状的悲凉。

二、生存:囚禁与逃离

影片多次从铁丝网和窗框外拍摄主人公, 通过将一种人为的阻隔安插在他的前景, 从而暗示了男孩“被囚禁”的生存状态。这种囚禁是有形的, 比如孤儿院。但是真正加以男孩的囚禁却是无形的, 这包括人们对他的偏见, 孤儿院里同龄人的欺辱, 以及整个社会的冷漠等。

正是这种无形的囚禁使男孩充满了“逃离”的渴望, 正如他在废弃的泊船上向小女孩说明自己的“美好构想”:“我们可以把船绳解开, 离开这里, 越远越好。”他渴望逃离的是自己悲惨而又不公的命运, 然后抵达一个自由的、能够包容他的世界。

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弱小的孩子来说, “逃离现实”、“寻找自由”最终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影片结尾的警车里, 男孩再次被囚禁。被警察抓捕也表示着男孩“逃离计划”的彻底破产, 可以想见等待他的将会是再次被遣送回孤儿院, 再次被囚禁的命运。于是男孩宿命般的悲剧命运就在这种“囚禁, 逃离, 囚禁”的循环过程中, 再次被彰显。

三、方向:找寻与漂泊

作为一个不公命运的受难者, 一个边缘化的个体, 男孩在逃离的同时也是在寻找。从他逃出孤儿院之后, 站在山坡上大声喊出的一句“妈妈”来看, 男孩所要找寻的是母爱的关怀和家的温暖, 这一点也可以从他寄身泊船上时向对面一个家庭的不断眺望中看出来。男孩的视点镜头将他对于一个完整家庭的渴望体现地淋漓尽致, 可以想象, 对面那个被温暖灯光笼罩着的家庭犹如寒冬中的海市蜃楼, 对于男孩是美好的期望, 也是一个遥远的梦幻。

男孩为了自己的梦想而逃离, 而找寻。然而同样由于他的年幼和弱小, 以及梦想的难以实现, 男孩离开了囚禁自己的居所, 又向着一个无法抵达的目的地前进, 于是他在全片中主要的就是呈现为一种漂泊的状态。很明显, 片中男孩在流浪当中所寄居的泊船就是一个隐喻他漂泊命运的意象。另外一个意象则是男孩在街上奔跑时, 从前景中飘过的塑料带。四海为家, 随风而逝的塑料袋可以说是对于男孩漂泊命运的绝佳隐喻。

漂泊对于人类来说终究是一种可悲的状态, 迷惘与孤独始终伴随着男孩的漂泊, 尽管他自己从来不曾有所表达。

如上文所述, “姓名缺失”和以剪影效果造成的“形象缺失”可以看作是男孩对于自身身份的迷失, 或者说迷惘情感的隐喻。另外一个导演表现主人公迷惘的手法也是值得注意的, 那就是通过剪辑制造的视点混乱。如在男孩逃离了孤儿院之后, 四处流浪的他发现了一只废弃的泊船, 男孩走进船内四处张望, 接着导演切入一个类似于男孩主观镜头的摇镜头观察废船内的情景, 然而摇镜头的落幅竟然是男孩躺在船上睡觉的画面。这样的剪切方式无疑造成了视点的混乱, 在一瞬间甚至使观众对叙事的理解产生了障碍。结合全片的主旨, 通过剪切造成的视点混乱, 可以理解为对主人公身份迷失和迷惘状态的象征。

尽管男孩始终是一个人的处境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孤独。然而对于表现主人公的孤独情感, 导演所使用的最为有效的修辞手法则是对比。如在主人公寄居泊船上时, 形单影只的男孩只能默默地遥望对面幸福温馨的四口之家, 这样一种男孩与“家”的对比再次将他孤独的处境展现了出来。

结合全片不难发现, 导演在《我是》中塑造的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儿童角色, 一个边缘化的个体。正是通过对这个男孩被弃、囚禁、漂泊等状态的展示, 对其孤独、迷惘等等情感的揭露, 影片传达了导演作为一位女性所具有的纤细情感, 表达了对于弱势儿童的悲惨命运的关注, 也在不知不觉之间, 感动和唤醒了银幕前的观者。

参考文献

[1]邓琪瑛.试论儿童文化的原初性与可塑性[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第46页.

[2]郑素华.生存·游戏·确证——论儿童文化的功能属性[N].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3期第40页.

[1]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763905/

[2]http://people.mtime.com/1348747/details.html

《孤独之旅》 篇8

沈洋是我大学时代的室友,他是一个既有趣又严谨的音乐天才,2007年就赴英国拿下了世界最高级别的声乐比赛——卡迪夫声乐大赛的大奖。这次,他要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演绎舒伯特的《冬之旅》套曲。

《冬之旅》是音乐大师舒伯特最精彩的长篇作品,是人声与器乐合作的作品里无法超越的丰碑,在整个西方古典音乐史中也属里程碑级别的大作。早在2006年,沈洋就曾录制过《冬之旅》的CD,当时他应该才20岁出头。我很好奇这9年时间会给沈洋增添怎样的阅历,来诠释这个作品。

翻看节目册,果然,这次又要“玩高级的”。他与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的“小伙伴”们一起,把钢琴部分改编成了弦乐四重奏。要知道舒伯特写的音乐,钢琴部分与声乐演唱完美咬合,每一个字与音符都精准地融合在莫名和谐的意群推进中,敢改动“艺术歌曲之王”的原著,那真是需要很深厚的音乐功底和一颗相当强大的“狗胆”。

《冬之旅》是德国诗人威廉·缪勒在19世纪20年代创作的关于爱情、寂寞、孤独的诗歌集,一套24首,舒伯特用极其动人的感触谱曲成歌。虽与歌剧同属声乐艺术大类,但艺术歌曲却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一般歌唱家在演唱歌剧时习惯了情绪跌宕起伏、戏剧冲突丰富的歌唱表演状态,会很难掌控这种细腻委婉的旋律推进和情绪传递。修养不够的歌唱家往往会忽略艺术歌曲这一门类,以歌曲结构简单、演唱起来不过瘾、不够辉煌不够戏剧性为由,绕开这一领域。《冬之旅》对声乐家和器乐演奏家的要求极高,两者不是简单的演唱和伴奏的关系,人声和乐器需要高度默契配合,并且需要相当的文化内涵,才有能力在音乐诠释时相互交替推动情感和意境延伸,完全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游戏。一旦投入进去,不管是观众还是演奏者,绝对都是如饮玉露,一种畅快美妙的高阶艺术体验。

上半场是四重奏组合演奏舒伯特的《死神与少女》,这首由歌曲改编的四重奏非常有意思,把短短的几十个小节的小品充分扩展延伸为四个乐章的丰满形式,一边听一边感叹音乐家的充沛想象力。四位来自不同国家的音乐家用穿越300多年时光的斯特拉迪瓦里传世名琴,仔细“讲述”这个关于生命与死亡的、不可逃避的严肃对话。技术上,演奏家们相互之间的配合流畅而精准,痛苦与幸福“游走”在弓弦之间,安详与宁静的情绪穿透时间的束缚,带着观众从容地思考生命的终极问题。

下半场,正题开始。由于是以前仔细研究过的东西,我打开乐谱,仔细欣赏。(咱不搞作品分析,不一一叙述每首歌的细节处理。)沈洋的演唱早已脱离了谈论方法位置的范畴(他大学一年级时就已经摆脱了声乐技术上的束缚),声音成熟稳健,温暖而镇定。熟悉的音乐响起,沈洋把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

不用说德语吐字的工整精准,音乐表达上既不多、又不少地严格按照作曲家的意图,把谱面的每一个表情记号术语自然而几近完美地呈现出来。一路听下去,我一面沉醉于唯美忧伤的音乐故事场景,一面佩服舒伯特居然用音符承载了如此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情绪。这是何等高超的音乐描写能力,让一个相隔数个世纪的听众,能完全体会作曲家想传递的思想。更为佩服的是沈洋冷静且充满智慧的音乐表现能力。他的演唱完全贴合每一首歌曲的微妙意境,一点一点精准地释放自己的体力和情绪,分寸、“火候”的把控无懈可击,完整而忠实地展现了作曲家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希望传递的精神世界。

24首长诗的间隙,没有观众贸然用掌声惊破连贯的意境,听者仿佛在亲身经历这场孤独的雪原旅行:时而跨过冰冻的小溪时而越过坟场,偶尔有乌鸦在头顶盘旋哀鸣;一会儿夕阳沉入天边的乌云,天地陷入无边昏暗;进入梦境看到故乡的水井,想念家门前的大树,醒来才发觉泪流满面;突然,邮车卷着雪花和寒风从身边疾驰而过,不知何时须发已白,无助地在虚幻与现实间漫无目的地蹒跚前行,心里仅存的一丝希望的火种在风雪里微弱地摇曳……

全曲完毕,片刻的寂静中,精神逐渐重回现实,沈洋和斯特拉迪瓦里四重奏组合向我们呈现了一场几近完美的浪漫主义精神之旅。没有加演也没有多余的激动,该有的都呈现在已经逝去的音乐里了。默默地努力鼓掌是观众们唯一能做的,这也许是绝大多数观众在未来很多年里都不太能轻易感受到的艺术体验了。回家路上,我一直在静静回味这奇妙的一晚,并在心里祝愿这几位年轻的音乐家们能在今后漫长的文艺旅途中达到更精彩的艺术高度。

上一篇:正阳门下经典语句下一篇: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