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精选7篇)

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篇1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

物业管理公约

二0一七年三月十日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本公约自签定之日,双方均对公约约定事项做到了充分了解,自愿于签定之日起,共同遵守。

第一章 物业管理部的职责

一、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旗下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部,全面负责本中心所有商铺、办公楼、宿舍楼的管理及房屋的公共配套设施、设备的维修、保养。

二、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定和承租人的合理意见和要求,拟定、修改管理公约的某项条款,以便更好地管理商铺及办公楼。

三、为维护公共配套设施的完好,定期安排检修、保养工程。1.水、电、管道、管线的检修。

2.雨、污水管道的检查及排污系统的清理。3.共用建筑及设施之保养和维修。

四、对商铺在本本中心园区公共区域的促销、宣传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管理。

五、保持整个公共区域环境的卫生及清洁。

六、负责公共区域绿化的维护和管理。

七、对园区内的各种车辆实行管制,各种车辆实行定点停放,对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辆,实行按规定收取场地费。

八、协助公安机关进行日常治安工作的管理,协助工商管理机关进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十七、承租人享有对物业管理部及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和投诉权。

十八、承租人必须逐月按时缴纳租金、物业管理、能源使用等有关费用。

十九、承租人有权对其所租赁房屋的室内进行装修,但必须按照物业管理部装修管理规定向物业管理部装修监理部申报、办理有关手续,服从装修管理。

二十、承租人自入伙之日起,属工程维保的由建设单位负责保修一年(属承租人人为损坏的,不在保修范围内),保修期满后,由承租人负责维修。

二十一、承租人签约时,必须在物业管理部登记其有关工作人员名单、人数、籍贯等资料。如有任何通讯地址、人员变动或电话更改,须及时通知物业管理部登记,以便沟通管理。

二十二、货物起卸:承租人应遵照物业管理部安排之时间、地点起卸货物,特殊情况的须提前与物业管理部协商,并经物业管理部同意后方可进行,以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休息为目的。

二十三、承租人不得因其经营行为噪音扰民,污染本中心园区环境。二

十四、商铺或办公楼承租人不得占用公共区域,不得对其他居住业主造成生活干扰(如噪音、气味、震动等污染),如产生此类情况,物业管理部有权责令其整改,由此产生的一切损失由承租人负责。

二十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违反消防及物业管理规定,不得携带或储存下列物品于店内:

1、易燃、易爆品或有毒、有害物品;

2、军用、警用武器;

3、国家明令禁止的动物和植物;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第三章 物业管理收费

十六、物业管理费:

物业管理费收费标准依据按市场行情由双方协商确定。承租人自签订公约之日起缴纳管理费。包括:

1.公共区域公共设施、设备(如供水、供电系统等)之保养维修费用及年检费。

2.公用设施及公共责任赔偿费。

3.公共区域卫生清洁费、绿化费、垃圾清运费(装修垃圾以及厨余的垃圾环卫部不负责清运)。

4.本产业中心的治安维护及车辆管理。5.会计及审计等业务费用。

6.代表承租人就本中心园区公共事务进行法律诉讼及其它业务费用。

7.管理工作人员薪酬及人工附加费。8.其他各项费用。三

十七、水、电费:

按照紫阳县当时所执行的商业用水、电的收费标准进行收取,并随紫阳县收费标准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

十八、商铺缴付金额及期限:

1、物业管理费:须于每月10日之前缴纳当月物业管理费。

2、水、电费:根据使用量,据实结算。承租人应于每月1—10日缴纳上月水、电费。

十九、押金: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第五章 火警与消防管理

十四、防火措施

1.承租人室内范围的配电设备如出现故障,请委托物业管理部处理,不得私自处理,如因其使用不当而出现故障,由此所产生的费用由承租人承担。

2.不得在商铺内燃烧废纸,确保各自室内没有遗下未熄的烟头及其它火种。

3.承租人不得在室内增加大型用电设备,配电箱用电负荷不得超过额定容量。

4.室内配置的消火栓不得封堵、损坏、挪作他用。不得封堵防火门及其它防火通道,也不得在防火门前和消防通道内堆放物品。

5.依据紫阳县消防管理部门的消防规定,各承租人必须按照国家法规所规定的标准配备灭火器,灭火器的购置由各承租人到消防主管部门指定商店购买,并符合规范。

6.承租人不得将易燃、易爆品带入商铺内。四

十五、火警时刻:

1. 停止使用电器及可燃性气体。2. 关闭所有电源总开关。

3. 拨打“119”并通知物业管理部。4. 使用灭火器消防栓扑灭火种。

5. 服从物业管理部管理人员或消防员的指挥撤离商铺。

紫阳县思兰商贸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十五、讲究卫生、人人有责,各商铺所有人员不准乱丢垃圾,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倒污物、污水,不准高空抛物,不准在公共区域乱涂、乱贴,如违反以上规定应按有关条例处理。

十六、搞好绿化、美化环境,人人必须爱护花草树木,严禁将污水倒入绿地。如人为损坏的,由当事人照价赔偿损失。

第八章 违约责任

十七、因承租人行为不当而违反本物业管理公约有关规定的,物业管理部有权要求扣除物业押金百分之五十处理并赔偿实际损失,对其情节严重或拒不服从物业管理部管理和处罚者,物业管理部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十八、以上费用除用于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外,余额皆纳入商铺维修基金。

十九、承租人无故拖延应缴纳的有关费用超过一个月时,物业管理部按有关规定,将增收违约金,按日千分之三计收。仍不缴纳者,物业管理部将采取法律手段,直到终止租赁合同。

十、未经过本产业中心物业管理部允许,承租人不得将商铺擅自转租,如发现以上情况,物业管理部有权立即终止服务合同,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十一、商铺或办公楼承租人不得在本商铺之外任何公共区域兜售生意或未经许可派发宣传册,如经发现物业管理部有权立即终止其行为。

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篇2

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作为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节点,是企业货物储运、产品分销、信息交换的汇集地。因此,物流中心的设计、建设、运营与管理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有很重大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近两年零售、医药、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大发展,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热潮。但是由于缺乏对物流中心定位与功能的清醒认识和科学规划,一些物流中心的运营情况不尽人意,这不仅给个别企业造成经济损失,也必将推高全社会物流成本。另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使考核物流中心运营水平的指标发生了变化,同样值得企业关注。因此,今天我们再次邀请各方专家共同探讨物流中心如何实现高效运营,相信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将给业界带来思考借鉴。

压载水管理解读及现状公约 篇3

为了控制和防止船舶压载水传播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4年2月9日至13日在英国伦敦IMO总部召开了船舶压载水管理国际大会。大会以IMO A.868(20)决议通过了《船舶压载水及沉积物控制和管理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HIPS' BALLAST WATER AND SEDIMENTS, 2004),简称2004压载水管理公约。该公约规定的生效条件是,合计占世界商船总吨位不少于35%的至少30个国家批准1年后生效。

2压载水管理公约的主要构成

《压载水管理公约》由22条正文和1个附则组成,附则作为公约的技术要求分为5部分。

2.1 公约正文内容包括:定义,一般义务,适用范围,控制有害水生生物和病原体通过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转移,沉积物接收设施,科学技术研究和检测,检验和发证,对违反事件的处理,船舶检查,对违反事件的调查和对船舶的监督,检查并采取行动的通知,避免对船舶的不当延误,技术援助、合作与区域协作,信息交流,争端的解决,与国际法和其他法律文件的关系,签署和批准,生效,修正程序和退出等。

2.2 公约的附则《控制和管理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以防止、减少和消除有害水生物和病原体转移规则》包括总则(A部分)、船舶压载水管理和控制要求(B部分)、某些区域的特殊要求(C部分)、压载水管理的标准(D部分)和检验发证要求(E部分)等5部分内容。

2.3 为使《压载水管理公约》能统一实施,IMO通过制定一系列技术导则提出具体要求。截至2008年10月召开的MEPC(58)会议,14个导则都已经完成,还对其中两个进行了修改(见表1)。

3 压载水管理公约的要求简述和技术导则

3.1 公约生效后,船舶应备有一份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和压载水记录薄。压载水管理计划的制定应参照IMO 以MEPC.127(53)决议通过的压载水管理和制定压载水管理计划导则(G4 导则)。

3.2 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应分阶段符合下述标准:压载水置换标准(D-1 标准)或压载水性能标准(D-2 标准)。表2为实施该标准的时间期限:

注:*上述提及的“压载水容量”系指船上用于承载、装填或排放压载水的任何液舱、处所或舱室,包括被设计成允许承载压载水的任何多用途液舱、处所或舱室的总体积容量。

** 对于2009 年前建造的船舶,和2009 年及以后但在2012 年前建造的压载水容量≥5000 m3 的船舶,上表“D-2 标准强制实施日期”栏中注明的“2014 年”和“2016 年”为:该船舶应在不迟于其2014 年或2016 年的交船周年日之后的首次期间或换证检验(取早者)时满足D-2 标准的要求。

*** 考虑到压载水处理技术及经型式认可的系统的可获得性,IMO 在A25 大会上通过了A.1005(25)决议,对2009及以后年建造的压载水容量小于5000m3 的船舶,推迟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根据主管机关决定,对2009 年间建造的船舶,在其第二个年度检验但不迟于2011 年12 月31 日前,将不要求一定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

3.2.1D-1 标准要求

进行压载水交换的船舶,应满足公约第D-1 条的压载水交换标准。压载水容积的交换率应至少为95%;或对每个压载舱应注入并排出3倍容积的压载水量。

3.2.2D-2 标准要求

(1)每立方米中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50μm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 个 ;

(2)每毫升中最小尺寸小于50μm但大于或等于10 μm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 个 ;

(3)排放的指示微生物不应超过如下规定的浓度:

① 每100 ml小于1cfu 的有毒霍乱弧菌(O1 和O139)(cfu=菌落形成单位)或小于1 cfu 1 g的浮游动物样品(湿重)

② 每100 ml 250 cfu 的大肠杆菌

③ 每100 ml 100 cfu 的肠道球菌

4 船舶压载水管理现状、监控和履约要求

4.1 船舶在航更换压载水作为压载水管理的过渡性措施,是压载水处理技术还未达到成熟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压载水管理公约》规定,在2016年以前对某些适用D-1标准的船舶可以使用更换压载水的方法。实际上,现在一些国家的单边立法已经要求船舶在到港之前更换压载水。按G6规定,船舶可以采用直流法、逐一更换法和稀释法更换压载水。《压载水管理公约》规定,凡可能时,均应在距最近陆地至少200 n mile、水深至少为200m的水域进行更换。 当不能按照上述进行更换时,应在尽可能远离陆地的水域,并在所有情况下距最近陆地至少50 n mile、水深至少为200m的水域进行更换。船长必须注意到,港口国可指定船舶进行压载水更换的水域,船舶应严格遵守。在航更换压载水除了存在船舶稳性、船体应力、局部强度的危险外,某些航线(如中日和中韩之间)还存在距离和水深不能满足要求且航程短没有足够时间更换压载水等问题。

4.2 压载水管理系统。为满足D-2标准,船舶需要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压载水处理系统的研发既是公约生效进程的主要限制因素,又是公约实施的关键。压载水处理系统按是否使用或产生活性物质分为两类,一类是不使用或不产生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由各成员国主管机关按G8进行型式认可;另一类是使用或产生活性物质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由于对环境存在潜在有害影响,该压载水处理系统在主管机关进行型式认可之前先由IMO初步批准,在颁发型式认可证书之前还要获得IMO的最终批准。

4.3 国际压载水管理证书。适用于《压载水管理公约》400总吨及以上的船舶(不包括浮动平台,浮式储存装置与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货装置)应持有有效的《国际压载水管理证书》。证书应按《压载水管理公约》附录I的格式,用发证国官方文字写成。如果所用的文字既非英文、法文,又非西班牙文,则该文本中还应有上述3种文字中其中一种的译文,经过主管机关的初次检验或换证检验颁发证书。证书期限不超过5年,在有效期内应完成有关检验,如期间检验、年度检验以及附加检验等。证书内容包括:船舶信息、压载水管理方法信息、压载水管理方法满足的标准(D-1和D-2)、有效期和签署地及发证官员签名等。

4.4 压载水管理计划。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系指《压载水管理公约》所述且存放于船上的用于描述特定船舶压载水管理过程和实施程序的文件。按规定,每艘船舶应备有根据《压载水管理公约》G4编制、经主管机关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

4.5 压载水记录簿。每艘船舶都应备有压载水记录簿(可以是电子记录系统或者其他记录簿或系统的一部分),该记录簿中应至少包含《压载水管理公约》附录Ⅱ所要求的信息。压载水记录簿应在完成最后一项记录后在船上至少保留2年,并且此后由船公司至少保管3年。

5 对策及注意事项

5.1 为符合D-2 标准,船舶须安装由主管机关依据IMO 制定的《压载水管理系统批准导则》(G8 导则)(MEPC 174(58))认可的压载水管理系统。

5.2 在压载水公约生效前,公约中规定的D-2 标准实施日期(上述表2)不具强制性。但应注意到,一旦公约生效,凡实施时间表中规定的适用船舶必须追溯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例如,在2009 年建造的压载舱容量小于5000 m3 的船舶,虽然A.1005(25)决议允许主管机关根据情况推迟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但仍要求不迟于2011 年12 月31 日前安装,这就有可能造成这些船舶需专门安排一次进坞以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

5.3 无论是新造船或现有船,如建造时船上主发电设备的容量未考虑压载水处理设备的电力负荷,安装压载水处理设备后,有可能导致主发电设备的容量不能满足SOLAS 公约的要求。因此船东和船公司对此应尽早安排、准备。

5.4《压载水管理公约》B6条规定,高级和普通船员应熟知其在供职船舶实施具体压载水管理方面的职责,并应熟知与其职责相应的船舶压载水管理计划。为使《压载水管理公约》有效实施,船公司应组织船员学习公约及相关导则,明确履约要求。以往的防污染公约规定,船舶在PSC检查中,仅限于核实船上持有的有效证书和检查记录簿,当有明显的理由时才作进一步检查。但新的防污染公约和压载水等有关公约,把取样核实作为与证书检查平行的方法。

6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特殊要求

虽然目前公约还未达到生效条件,但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水域环境,已经采取单边行动通过本国立法控制船舶压载水的排放,就船舶压载水置换问题开始进行控制,并要求进港船舶必须持有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例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在IMO通过决议之前,已经制定了有关的法律。

6.1 2007年7月,在MEPC 56上以MEPC.163(56)决议的形式通过了“南极海域压载水更换指南”,该决议作为公约生效前在南极水域实施压载水更换作业船舶的通用指南。要求在压载水处理技术成熟前,南极航行的船舶实施更换压载水作为临时措施,同时要求更换压载水时应尽可能排空压载舱。更换压载水的水域应距最近陆地至少200n mile、水深至少200m。如不可行,应在距岸至少50n mile、水深至少200m处更换压载水。指南还要求船舶根据压载水公约第13.3条持有南极区域压载水管理计划;应记录压载水作业情况,重点考虑在寒冷环境的南极区域压载水更换问题。此外,在南极水域不允许排放清洗压载舱的沉积物。如果船舶要在南极营运较长时间,要求在进入南极之前排放压载水沉积物并清洗压载舱。

6.2 从1999年5月开始,澳大利亚检疫和检查局(AQIS)对跨赤道航行到澳大利亚港口的船舶压载水记录和报告实行强制规定;从2001年7月1日AQIS对船舶实施强制压载水管理,禁止来自澳大利亚12n mile领海以外的船舶向澳大利亚领海排放“高风险”压载水。只有在海上使用批准的方法更换了压载水的船舶在澳大利亚水域排放压载水是允许的。但同时要求船舶必须持有压载水记录簿并保存所有的压载水记录,并在港口国检查官要求时出示该记录簿。

6.3 阿根廷于1998年出台的规定要求,通过PLATE河进入阿根廷的所有装有压载水的外国船舶,进入指定的区域前排放或更换的压载水强制使用1.5 —2.5 PPM氯化物进行处理,而且该处理必须向阿根廷主管机关报告。在到达和进入PLATE河之前的72小时应完成压载水报告并提交。到达时,船舶压载水排放阀应处于关闭和铅封状态,在卫生检查和主管机关打开铅封之前,船舶确保没有在港口需要排放的压载水。在PLATE河航行的船舶不能排放压载水,只有航行到河的界限以外方可排放。船舶航行到PLATE河的入口,应通过无线电就以下信息和有关部门联系:船位(经纬度)、最近压载作业的日期和时间、压载水排放或更换的数量(m3或t)、排放的压载水来源、作业的压载舱和压载容量(包括应急压载舱)、留存在船上的压载水数量、所在的压载舱、完成最后压载作业的船位(经纬度)、日期和时间、压载水更换方法(下列之一):逐一更换法、直流法、溢流法(即稀释法)。

6.4 百慕大群岛(Bermuda (Territorial Sea) Order in Council 1988)规定,除了船舶、环保和人命安全的原因,任何船舶在百慕大12n mile领水内不能排放压载水。

6.5 2005年10月15日开始,巴西NORMAN20规定生效,该规定要求所有船舶在进入巴西港口或海上装卸站之前实施压载水更换。压载水更换应使用认可的方法,在距岸200 n mile以外、水深200m以上的区域;在不可行的情况下,距岸50n mile、水深200m以上的区域更换压载水是可以接受的。来自国际航线船舶在进入亚马逊河或Para河之前要求在指定区域第二次更换压载水。从2006年6月30日开始,船上必须持有船旗国主管机关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对于未配备经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的非缔约国船舶必须持有船级社的“符合证明”。船舶应按NORMAN20附件B的规定,在抵达港口24小时之前,向港口提交压载水报告表。该表的复印件应保留在船上以备港口国主管机关检查。除非由于安全、航行限制或规定特别指定的免除,不实施压载水管理的船舶将面临处罚。

6.6 1989年加拿大对进入大湖区的船舶实施自愿的压载水更换要求。2000年加拿大航运联盟提出了压载水管理的规则。为了尽可能与国际公约和美国USCG的要求一致,从2006年6月8日加拿大政府在管辖水域内实施了新的规定。新规定要求在加拿大以外加装了压载水的船舶必须:在距岸200n mile以外、水深2000m以上更换压载水,或对于航线上不满足距岸200n mile以外、水深2000m,至少在50n mile以外、水深至少500m处更换压载水。压载水更换体积量要求应达到95%,如果在距岸不足50n mile处更换压载水,至少盐度应满足30‰。如果船舶由于稳性和安全问题不能更换压载水,必须在进入加拿大水域96小时之前向主管机关报告,在指定替代的区域更换压载水或要求船舶不排放压载水。加拿大还要求所有船舶按“加拿大管辖水域船舶压载水排放控制指南(TP13617)”填写压载水报告表并提交给加拿大主管机关,报告应留存船上2年。所有船舶应配备压载水管理计划(BWMP)。

6.7 智利从1995年8月10日开始实施强制性压载水深海更换要求,并要求将更换的细节记录在航海日志和轮机日志中,内容有:更换海域的地理位置、置换的数量和所占总压载水量的百分数。压载水更换可接受的替换方法是在舱内按每吨压载水加入100g次氯酸钠粉末或14g次氯酸钙粉末,并充分混合,处理后的压载水保存24小时后方可排放。

6.8 从2007年9月1日起,克罗地亚要求船舶持有经船旗国主管机关批准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对船舶压载水应实施深海更换或压载水处理;船舶应在抵港的48小时之前完成并提交压载水报告表。克罗地亚港口当局有权取样检查拟排放的压载水是否含有在特定物种清单中列入的物种。

6.9 埃及Alexandria(亚历山大港)的港口当局要求,要排放压载水的船舶船长提交一封信函。该信函详细说明将要排放的压载水压载舱数量、每个舱的压载水量、拟排放的压载水数量,同时提交一份声明说明压载水已经在地中海进行了更换。船舶在排放压载水之前应获得港口当局的批准并对压载舱取样。

6.10 从1996年7月19日开始,以色列要求船舶的船长向船舶检查官提交压载水更换报告。对于没有在开放海域更换的压载水必须在大陆架或淡水水系之外的开放水域更换。前往Eilat(以色列港口埃拉特)的船舶尽可能在红海之外更换压载水;前往地中海港口的船舶尽可能在大西洋更换压载水。

6.11 纳米比亚港口当局有权因为安全、环保、秩序和高效的港口作业做出有关压载水管理的决定。船舶应在到达港口前的48小时向港口当局提交压载水申报单。除了港口当局允许外,在港口内不允许加载或排放压载水。

6.12 船舶必须在到达新喀里多尼亚岛前的24小时提交填写完整的压载水报告表并提交给港口机构。船舶排放的压载水必须是经过最小2000m水深、使用逐一更换或直流法更换的压载水,其中逐一更换法须满足压载舱泵空并重新加载压载水的要求;直流法须满足压载水同时加载和排放、且泵排量至少满足3倍压载舱容的要求。

6.13 1993年新西兰颁布的生物安全法要求,船舶排放压载水前须获得许可。2004年4月1日实施的规定要求船舶在距岸200n mile以外的深海更换压载水;而且禁止通过压载舱和锚链舱清洗向新西兰领海水域排放沉积物,任何沉积物必须通过经批准的陆地填埋方法处理。新西兰于2005年6月对相关的规定进行了修改。需要排放压载水的船舶必须在航海日志上记录所装的压载水体积、压载水更换位置和日期。所有装载压载水的船舶在进入新西兰之前必须完成新西兰压载水申报表(第1部分),并与到达的预先通知单一起提交给新西兰的船代;如果船舶需要排放压载水还必须填写压载水申报表的第2部分,并将该部分与第1部分一起在抵达之前提交给新西兰农业和森林部检疫机构(MAFQS)。港口国检查官批准排放申请并签署“压载水排放许可证”,并将该证送交船上。在获得排放许可后船舶压载水方可排放。船舶停靠在新西兰港口期间,经签署的压载水申报表正本必须保留在船上,该表在驶离新西兰最后一个港口之前由MAFQS收回。如果压载水更换危及船舶安全,新西兰当局将豁免更换要求,但在高风险区,包括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州的飞利浦湾加装的压载水不能获得这种豁免。

6.14 2009年7月7日,挪威通过了新的压载水管理规定,该规定于2010年1月1日生效。该规定实施了压载水公约的要求,但不包括安装压载水管理系统以满足处理标准的要求。主要内容是船舶应满足以下要求:根据压载水公约B1条,压载水管理计划的实施;持有压载水记录簿,并按压载水公约B2条的要求记载;在挪威内水和港口,船舶拟排放的压载水必须是在挪威水域之外进行过更换的压载水,且更换操作符合压载水公约B4条的要求;规定目前只有挪威语版本,在以英语版本发布之前还需修订。

6.15 西北欧地区赫尔辛基委员会(简称HELCOM)和保护东北大西洋海洋环境委员会(简称OSPAR)所属的国家通过了在东北大西洋和波罗的海“自愿适用压载水更换标准D-1的临时通用指南”。该指南从2008年4月1日起自愿应用。该指南也反映了欧共体的意愿,并且一旦压载水公约生效,要求船舶按D-2标准处理压载水,该指南的要求将逐步退出。该指南的措施包括:船舶应持有符合IMO的G4导则要求的压载水管理计划并对所有的压载水作业予以记载。船舶应按D-1标准更换所有压载舱的压载水。如果更换作业不是在距最近陆地200n mile以外,至少应在东北大西洋200m水深处。指南特别指明适用的船舶是从跨大西洋航线和穿越西非航线进入OSPAR海域的船舶,从地中海进入该区域的船舶不适用。东北大西洋或波罗的海范围的海岸线200n mile内,不允许在压载舱清洗过程中排放沉积物。为减少在OSPAR和HELCOM区域内港口之间作业船舶的压载水转移外来生物的风险应采取的补充措施、相关的规定正在起草中。

6.16 2009年11月1日起,在海洋环境保护地区组海域(RSA)实施压载水管理新规。从RSA 以外水域接受压载水、驶向ROMPE成员国水域的船舶,应在航行途中、距离最近陆地至少200 n mile且水深至少200m以上的海域进行压载水置换。ROPME:由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8个海湾地区国家组成的海洋环境保护地区组织。RSA:指由ROPME各会员国海岸线及以下5点地理座标所围成的封闭海域。

6.17 美国在1993年5月就开始要求所有进入圣劳伦斯及华盛顿桥以北的哈得逊河水域的船舶,必须在专属经济区以外且水深超过2000m的海域更换压载水。美国纽约州计划在2012年初,将推出一套异常严厉的压载水处理规则,该规则要比IMO 2004年通过的压载水公约严厉百倍,但现在全面实现这套方案的技术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实施纽约州规则的第二阶段将从2013年1月1日起,届时,比IMO公约严格一千倍的标准将出台。表3为IMO执行标准与美国各州及USCG的比较。

7 总结

至今,只有27个国家批准了压载水管理公约(BMW),船队规模占世界船队的25.3%,虽未达到公约规定的生效条件,但在今后几年一定会生效。目前航运业的压载水处理系统越来越多,实施压载水处理系统的主要障碍已经扫除,但前提是需要批准公约,在IMO散装液体和气体分委会(BLG)将考虑根据BMW公约,压载水取样和分析方法及压载水管理系统筛选拟定草案的提议性指南文件,起草关于批准压载水管理其它方法的导则,最终确定的拟定草案将使IMO分委会能够完成制定PSC导则的工作。

压载水公约中要求船舶上的压载水处理技术必须提交IMO环保会下的海洋科学专家组(GESAMP-BWWG)评估后,再经环保会批准。目前世界上已推出的压载水处理系统:瑞典的Alfa Laval公司的PureBallast系统,中国海德威公司的OceanGuard系统和青岛双瑞公司的BalClor系统及中远-海盾系统,挪威的OceanSaver公司的OceanSaver系统,德国供应商Hamann的SEDNA系统,美国NEI公司的VOS系统,韩国的Techcross公司的ECS系统,这些处理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有光催化技术、电催化技术、臭氧灭菌技术、电解海水技术、脱氧技术等。

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篇4

为了发挥计算机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做好多媒体与课堂的整合,养成合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培养教师们良好的网络品质,形成文明上网的行为,维护好正常的办公秩序,特形成本文明公约如下:

一、:笔记本电脑使用时间

早上7:40到下午五点使用电脑,中午非工作时间可以浏览新闻网页,其他所有时间只能上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网站。

二、笔记本电脑使用范围

学校为教师提供计算机是为了改善教学条件、方便教师利用国际互联网和校内局域网提供的广博的资源,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下载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师的个人资料备份、校内信息交流、制作课件、编辑教案、上传汇总成绩、实现办公自动化而配备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实自我,丰富学识。把我们的校园网络积极充分的使用起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和实现它应有的价值。

1、计算机用于查阅和下载教育教学资源(1)、搜索及下载课件等教学资料;(2)、搜索及下载德育、美育等教育资料;(3)、上述两款未涉及的其他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各项工作。

2、电子备课以及电子办公等与教育教学有关的工作。

3、用于教育教学、教研和课题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等学校工作。

4、登陆学校网站,浏览学校相关信息。在学校论坛上发表交流信息,参与学校相关的教育教学讨论以及校园网建设。

5、制作课件、参加网络技术等实用信息技术培训。

6、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编辑教案。

7、在教室上上课。

8、利用互联网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三、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禁止行为

1、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制作、拷贝、使用、传播含有黄色、淫秽内容的文件。不能用于迷信、赌博、游戏、炒股等其他与学校工作无关的事。

2、笔记本电脑上不得存放有破坏学校计算机网络正常运行的软件,如:黑客程序,带病毒的文件。

3、工作时间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得在工作时间进行聊天、游戏等娱乐活动。不进入商业性网站进行猜奖、传销之类活动,严禁进入不健康网站。

4、在正常工作时间内,不得使用笔记本电脑以上网查阅资料为名进行观看影视、打网络游戏(包括棋牌对弈)、网络聊天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5、不得利用网站服务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从中国境内向外传输技术性资料时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不在论坛BBS或留言簿发表任何与政治相关的信息。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6、不得利用网站服务作非法用途。不干扰或扰乱网络服务。

7、不得利用本校网站、或其它网站服务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

(1)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2)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3)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4)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5)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6)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及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7)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8、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上网,禁止浏缆色情、反动的网站。工作时间谢绝聊天、游戏及其他与教学工作无关的各种网上活动。

9、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可以上互联网查找自己所需的教学资料,严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安装任何游戏软件(包括联众、网易泡泡等)、聊天软件、严禁登陆不良网站及色情暴力等网站。

10、教师应自觉遵守学校的办公制度,严禁在办公时间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看电影、听音乐、上论坛发一些帖子,影响办公。

11、其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四、违反禁止行为的处理办法

1、首次违反者全校通报批评,并在全体教师会作说明。

2、第二次违反者除全校通报批评,在全体教师会作检讨,并从教师考核总分中扣1分。

3、第三次违反者除执行第二次违反者的处理办法外,取消本年度的一切评优树先资格。

4、第四次违反者,按待岗处理。

五、监督人员的组成 全员参与。

六、监督方法或方式

1、教师之间互相监督。

2、成立监督小组,随时抽查。监督小组:办公室主任及教师。

第一组:组长:徐春艳

成员:随机抽调其他办公室的两个教师。第二组:组长:崔

成员:随机抽调其他办公室的两个教师。第三组:组长:朱连昌

成员:随机抽调其他办公室的两个教师。第四组:组长:杨园园

成员:随机抽调其他办公室的两个教师。第五组:组长:朱彩云(代表)成员:贾霞(代表)随机抽调两个教师。

七、注意事项:

1、做好笔记本电脑的防盗工作,一定要记录、保管好笔记本电脑主机、电池、鼠标的序列号,万一和他人换错或失窃,便于查找。

2、切勿用手触摸或按压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如此将可能造成显示屏损坏。勤做笔记本电脑及相关外设的清洁工作,在清洁笔记本电脑前请先关机,然后用合适的清洁工具和恰当的方法进行清洁。

3、为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尽可能使用外接电源,过度充放电会减损电池的使用寿命。

4、移动笔记本电脑之前请务必将电源关闭,并拔除所有的连接线,避免接口损坏。合上液晶显示屏上盖不要太用力,以免液晶显示屏损坏。

5、避免笔记本电脑及其配件淋到水或是暴露在湿气当中,如遇此情况的,请立即关闭电源并取出电池,使笔记本电脑断电,并使其干燥,同时及时与技术人员联系。使用笔记本电脑时,务必保持散热孔畅通,以利散热,并避免放在柔软的物品上使用(如双腿,床上,沙发上等),以防止散热孔堵塞,甚至死机。

6、避免将笔记本电脑放置在磁性物质附近(譬如音箱及电视等)。

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篇5

物流中心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建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严格的绩效管理”要求,立足于会用、管用、好用、实用,强化目标引导,注重自主建设,系统推进,将体系建设与对标管理,信息化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等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基层管理和基础管理,持续提升管理水平和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体系运行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本部门目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统计总结:

1.强化各小组的职能,明确责任,建立并完善各组的考核机制; 2.健全和完善项目的总台账和五金配送台账;

3.对运输承包方的调查和评价,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不能承包运输,建立对运输公司的考核制度;

4.加强对物流公司车辆的跟踪与信息反馈;

5.对物流中心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所有人员的管理和操作水平。

二.目标完成情况:(见附表):(EXCE表)

生产计划的执行从1-10月的统计数据完成率附表: 三.成品库存管理,产品贮存,发运状况总结:

1.严格按照成品缴库十不收规定执行;

2.按缴库单,核对合格证、工程名称、图号、生产编号、ID号、产品类型、规格、数量、产品包装要求,是否符合运输要求,无误后安排存放位置,并做好缴库记录;

3.根据《用车申请表》、《产品送货单》按顺序发货,发货时按送货单,装完统一、注销统一,直至接送货单内容装上车。四.仓库安全管理情况(防火,防盗的管理):

1.缴库产品按产品类型及项目堆放成品并及时做好标识;

2.做好产品防潮,防水措施,对化学品等特出产品做到当日发送;

3.每天早上对缴库产品在检查一次,是否丢失和移动过,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反馈信息。

五.对运输公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施加影响情况:

1.对运输承包方进行调查及评价,要求运输化学品承包方必须提供危险物品的运输许可证,没有资质不得承包运输;

2.加强对装卸队伍的管理,装卸人员在工作中必须穿戴好必要的劳防用品,做到安全作业,特殊工种作业无证不得操作。六.改进建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体系建设为重点,强化管理,抓根落实,细化工作部署,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工作措施,切实把体系建设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推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上水平,推进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物流中心工作健康,科学和谐发展。

物流中心

华激

物流中心物业管理公约 篇6

传统的物流活动中,物流中心的存储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现代物流的物流节点,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库,在调节生产量与需求量基础上,通过补货、入库、分拣、出库、配送作业活动,在满足市场少批量多批次的需求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物品在入库、分拣、出库过程中的数量管理称为“动管”。它与传统仓储中的“保管”存在功能范围上的区别。“动管”的目的在于支撑时效性配送,因此,更重视物品分类配送的功能。物流中心作业管理的核心就是物品分类配送的管理和运作。传统仓库与物流中心比较,如表1所示。

二、储位管理的主要构成要素

储位是储存物品的最小单位。储位管理就是对储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分配、控制和使用的库存管理活动。它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储位标识、储位规格、储位管理对象和储位登记卡四个方面。

1. 储位标识

储位标识就是储位的符号。储位标识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迅速准确地指出存放的物品对应所处的位置。因此,设计储位标识,要考虑到储区、楼层、货架的行位、货架的列位以及货架的层位。如某储位标识号码为093110905,它对应有储区、楼层、货架的行位、货架的列位以及货架的层位,如表2所示。

其意义如下:

09,储区编号,表示在第9号储区;3,仓房楼层编号,表示在该区3楼;11,货架行位编号,表示在该楼第11行货架;09,货架列位编号,表示在该行货架的第9列;05,货架层位编号,表示在该列第5层。

在此基础上,按物流条码的编码规则,生成储位条码。储位实行条码管理,更能充分地发挥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提高物流中心作业管理的效率。

2. 储位规格

储位规格就是单个储位的空间大小。储位规格一般以单个储位的长、宽、高来表示。储位规格与托盘规格或者物品包装规格相互配套。物品包装规格根据包装模数(对于物流而言,是物流基础模数)导出。

根据多数国家的做法,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一般定为600mm×400mm。物流模数是最小的集装尺寸,一般以1200m m×1000m m为主,也有采用1100m m×1100m m或1200mm×800mm规格的。

确定了储位规格,针对各个储位存放物品的包装尺寸和堆码层数,就可以计算出各个储位存放物品的最高限量。储位规格和储位存放物品的最高限量,均是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初始化的重要数据,是实行储位系统管理的基础。

3. 储位管理对象

储位管理对象就是储位存放的物品。储位管理对象是与储位指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储位指派是由储位策略决定的。储位策略包括定位储放、随机储放、分类储放、分类随机储放等。

下面以计算机全自动指派法为例,指派流程如下图所示。

4. 储位登记卡

储位登记卡是传统仓储管理中的存料卡在储位管理中新的运用。一个储位对应一张储位登记卡。它是系统管理与手工管理并行的主要凭证。储位登记卡的主要栏目包括储位登记卡编号、储位条码、物品条码、储位标识、储位管理对象、时间、入库数量、出库数量、结存数量、备注。如表3所示。

登记卡编号:

储位登记卡的主要记录项目的关系是,期初数量+入库数量一出库数量=结存数量。备注记录每笔入库、出库的作业人员姓名或工号,亦可以盖工号章代替。

三、储位管理在物品入库、出库和盘点中的应用

物流中心作业管理包括补货作业管理、入库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退货作业管理和盘点作业管理。下面仅就入库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和盘点作业管理三个方面介绍储位管理在作业活动中的应用。

1. 储位管理条件下的物品入库作业

①物流中心接到供应商的送货通知,做收货前的准备工作;②货车进入物流中心,按指定的停车位停靠车辆,接单(包括订单或送货单、随车同行的供应商发票),根据《送货单》搜索《订单》;③通知开始货物的卸载;④依据《订单》对货物进行点验,将点验的结果记录在《订单》上;⑤将《订单》的记录结果录入物流仓储信息管理系统,审核,确认,生成《入库验收单》;⑥列印《入库验收单》(一式四联:财务联、客户联、存根联、物流联),送货员、验收员签字,加盖货物验收章,分单;⑦根据《入库验收单》生成《入库单》,根据《入库单》指示的储位标识在相应的储位上存放货物;⑧在储位对应的《储位登记卡》上记录入库时间、入库数量、结存数量及作业人姓名。

2. 储位管理条件下的物品出库作业

①物流中心接到客户的要货通知,即《订单》;②进行客户审查,包括客户类型(A、B、C类)、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信誉额度、某个期间的总要货量、企业经营状况等;③确定可以发货后,查询订单物品的库存状况。查询结果一般是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是现有库存量能够满足客户所有订单物品的订货要求,第二种状况是不能够满足客户部分或者全部订货要求;④仓管员根据客户《订单》,打印《出库单》;⑤根据《出库单》取货,在储位对应的《储位登记卡》上记录时间、出库数量、结存数量和作业人姓名,把物品集中到备货区指定的存货位;⑥运输车辆按指定的停车位停靠,仓管员与司机根据客户《订单》点验物品,录入点验结果,生成《送货单》;⑦按积载计划装载物品,发车,随车同行的单据包括发票、送货单、客户订单。

3. 储位管理条件下的物品盘点作业

①制订盘点计划,按储位打印《盘点表(初盘)》;②分区、分组初盘,一人按储位点数,一人将物品数量记录在《盘点表》的“实物数量”栏;③初盘结果录入,生成《初盘差异表》,打印《复盘表》;④根据《复盘表》点数,记录,录入,生成《复盘差异表》;⑤复盘结果分析,确认,撰写盘点报告;⑥盘点结果处理,将账存数量调整到与实物数量一致,复盘的差异金额计入企业当期的管理费用。

参考文献

[1]查先进.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2.

全力打造三峡物流中心 篇7

推动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所在地,是长江经济带和中西结合部的重要节点。把宜昌建成现代物流枢纽,对于充分发挥长江水道的“黄金效益”,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开发战略

宜昌地处长江流域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素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在国家长江开发战略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地区资源和产品要通过长江快速运送到中部和东部,需要宜昌来中转;东部和中部地区产品要通过长江快速运送到西部,需要宜昌来完成。从一定意义讲,宜昌通则长江通,长江通则全国通。建设三峡物流中心,畅通宜昌疏运之门,才能畅通我国西部与东部、中部对接之门,才能畅通东部产业沿江梯度转移之门,才能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对沿江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全面提速,各地工业企业对资源产品、能源产品以及原材料的需求不断扩大,水路运输成本优势更加突出。据测算,目前公路运输每吨公里货物运价0.924元,铁路运输0.198元,而水路运输仅0.033元。巨大的成本优势推动全国水路运输蓬勃发展。2000年全国港口吞吐量仅14亿吨,2007年猛增到64.1亿吨,增长3.6倍。特别是随着三峡工程建成蓄水,长江上游通航能力极大改善和提升,长江航运进入黄金时代。以宜昌水域为例,2000年葛洲坝船闸双向过坝货运量1202.7万吨,三峡翻坝转运0.1万吨;2007年三峡船闸双向过坝货运量猛增到4686万吨,翻坝转运1364.2万吨,货运总量增长4.03倍。长江航运需求高速增长,一方面极大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对长江航运条件,特别是处于“咽喉”地位的宜昌长江水域通过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据中科院三峡航运课题组预测,2010年三峡船闸双向过坝货运量将达到9000万吨,2020年达到1.85亿吨,2030年达到2.48亿吨。按照三峡船闸设计年通过能力双向1亿吨测算,宜昌水域翻坝转运货物量2010年为1239万吨,2020年为8500万吨,2030年为1.48亿吨。就目前运行情况来看,从2003年至2007年,三峡翻坝货运量增长2.54倍,年均增长37.12%;翻坝转运在三峡过坝货运总量中的比重从18%提升到23%。初步预计未来十至十五年,翻坝转运占三峡过坝货运总量的比重将超过50%。翻坝转运已经成为三峡航运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三峡工程服务,与三峡船闸配套,共同服务长江航运发展。交通部已经明确提出,要建立三峡工程翻坝转运长效机制。

但目前三峡坝区翻坝转运基础设施很不完善,物流体系尚不健全,服务功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翻坝转运需求。翻坝转运问题直接关系长江航运功能发挥和三峡工程效益评价,已经引起国内外航运业广泛关注。三峡坝区一旦出现大规模船队和物资滞留,将不仅造成三峡区域交通阻滞,经济受损,而且直接影响长江航运效益和中游上游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三峡物流中心,就是要着眼长远,未雨绸缪,构建功能齐全、畅通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翻坝转运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紧迫的翻坝转运难题,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黄金效益,更好地服务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发展。

当前,上海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南京重点发展龙潭物流基地,武汉建设武汉新港、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如果把长江黄金水道比作一条巨龙,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则分别为“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在这一经济长龙中,上海至南京300公里,南京至武汉600公里,而武汉至重庆1000多公里。宜昌西距重庆700多公里,东距武汉300多公里,处在区域性节点的特殊位置。建设三峡物流中心,将充分发挥宜昌承上启下、连接东西的纽带功能,形成上海—南京—武汉—宜昌—重庆“五点一线”的长江黄金水道开发利用新格局。

发展目标

首先是建设三峡航运中转中心。以太平溪、茅坪、云池、田家河、红花套、枝城等港口为依托,加快建设现代化宜昌新港,通过三峡船闸、翻坝转运等途径,构建畅通有序、快速便捷的三峡航运中转系统。“航运”是依托,要通过港口航运及配套设施建设,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功能和效益。“中转”是核心,无论是直接通过船闸、翻坝转运还是水公铁空联运,都要通过中转传递,承上启下,通江达海。

第二是建设区域性交通中心。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公路主骨架、铁路大动脉、水运大通道、空中大走廊、港站大联运的交通新格局。积极运用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为区域内客货发送、集散、联运提供条件、场所、信息、环境等综合服务,使宜昌真正成为承东接西、通南达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第三是建设鄂西渝东商贸中心。立足三峡宜昌,辐射鄂西渝东,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市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把宜昌建成具有较强产业服务能力和流通辐射能力,服务品牌和商贸城市形象鲜明的区域性综合商贸中心。

第四是建设三峡旅游集散服务中心。紧紧依托三峡旅游核心品牌,整合资源,打造精品,提升层次,打造三峡旅游龙头,加快建设三峡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完善旅游目的地集散功能,建设三峡旅游服务中心,构建集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平台。

服务全国

宜昌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核心城市,东联武汉“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西联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建设三峡物流中心,要在服务功能方面与武汉、重庆形成配套,充分体现宜昌的中转服务地位。重点是合理配置物流功能,与武汉、重庆在发展上相呼应,在功能上相配套,在产业上相衔接,实现地尽其利,货畅其流,人畅其行,一体化发展。

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三峡物流中心服务功能,以长江航运为主体,充分发挥水公铁空联运优势,构建水铁联运、水公水联运、水公空联运等综合运输格局,由单一航运枢纽向综合型物流枢纽转变。

以宜昌为中心,以泛三峡区域、鄂渝川湘滇黔等中西部地区为服务半径,着力增强三峡物流中心辐射功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把宜昌建成中西结合部最大的集装箱中转基地、最大的滚装船中转基地、最大的大宗散货中转基地和最大的旅游集散基地,立足三峡,依托长江,服务全国。

加快建设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建设交通网络,统筹开发重大项目,统筹对外推介和招商引资。结合宜昌实际研究制定鼓励三峡物流中心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税收、信贷、土地出让、港口岸线转让收益、港口建设费等方面出台具体扶持政策,推动三峡物流中心加快建设。

加快港口建设和物流通道建设。着力构建南北分流、高效运转的翻坝转运体系。南岸尽快形成“一路两港”格局,“一路”就是江南翻坝高速公路,“两港”就是大坝上游茅坪港和下游红花套港。一路连两港,形成水公联运、水公水联运格局。北岸尽快形成“三路三港”格局。“三路”就是宜巴高速、十宜铁路和三峡专用公路,“三港”就是大坝上游太平溪港和下游云池港、田家河港。三路连三港,形成水公联运、水铁联运、水公水联运和水铁水联运格局。

同时,充分利用物流资源,建设现代物流信息中枢系统,力求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实现水公铁空等多种物流方式有效对接,推动三峡物流中心健康有序、便捷高效运行。

上一篇:申请增加组织机构代码副本申请书下一篇:软件开发项目经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