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文献综述(推荐8篇)
浅析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管理 的影响
姓名:关雪飞 学号:124981063 专业班级:12级人力资源管理1班 摘要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逐渐被世界所认可,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国内企业众多,但如何在其中脱颖而出,加强自身管理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是企业自身影响的一种体现,对企业管理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绩效管理的制定,员工情绪以及员工工作态度的考量。本文通过简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影响来阐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告知企业管理者,制定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企业成长的基础。关键字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管理者 1 企业文化及其研究 1.1概念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威廉・大内认为:“传统和气氛构成了一个公司的文化。同时文化意味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公司员工活动、意见和行为规范。”
沃特曼・彼得斯在《成功之路》中指出:“企业将其基本信念、基本坐标观灌输给员工,形成上下一致的企业文化,促使广大员工为自己的信仰在工作,就是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迈克尔・茨威尔在《创造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一书中这样写到:“企业文化被定义为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的组织运作方式,其中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
Edgar.H.Schein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给定的组织在其应对外部适应性和内部一体化问题的过程中,创造、发现和发展的,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正确地认识、思考和感觉上述问题的基本假定”。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先生在《企业文化再造—企业生命常青藤》中的定义:“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也就是说,企业信奉和倡导并在实践中真正实行的价值理念”。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美国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加里·哈默(Gary Hamel)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的。
汪凤桂(2009)对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致性机理分析表明,企业文化通过内部化为员工的行为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和一般员工的行为能力,进而对竞争力的形成产生作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
王德胜、辛杰(2009)认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较强的内在关联性,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契合度。陈光(2010)《陈光.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的实证研究证明我们企业的平均寿命是八年,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是3.5年,造成我们企业寿命如此之短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3 企业文化对绩效影响的研究
朱瑜等人(2007)以198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文化、智力资本及组织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官僚型文化对结构资本具有显著正面影响,创新型文化和支持型文化对人力资本具有正面影响,而关系资本仅受到支持型文化影响。
Niki Hynes(2009)用新的复杂关系建模方法研究企业文化、战略定位与企业绩效,这种复杂的生化模型作为管理结构建模的替代方法,可将其纳入到组织内部结构改变中。
刘志雄、张其仔(2009)从公司层面、员工层面、社会层面界定文化强度,发现企业文化对公司盈利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与文化弱势企业相比,文化强势企业通常拥有较高资产回报率;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与成长性指标与公司盈利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朱兵等人(2010)选择江苏、安徽、浙江三省182家高新科技企业作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企业文化、组织学习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官僚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直接显著影响,也不通过利用式学习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支持型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而且还通过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分别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创新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影响,同时还通过探索式学习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间接影响;组织学习包含的利用式学习和探索式学习均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正向直接影响。4 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
梅强,孙旭雅(2010)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前人对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影响的理论研究指导下,从三方面探讨了如何通过企业文化提升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路径,提出了凭借企业文化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相应对策,即:(1)从观念上提高员工企业文化意识,树立正确人才观;(2)从制度上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3)从实践中培养中小企业特色文化。
闫庆收,孙福田(2010)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引导和企业安全生产运营的作用、对员工日常行为的约束和引导及对职工凝聚激励的作用,以及企业文化在企业人员招聘、人才培养与开发、职工职业生涯规划和留人方面的作用,强调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人力资源管理要靠企业文化来指导,而人力资源管理反过来又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国内企业文化研究现状
企业文化在我国引起关注和兴趣,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较早出现在《管理世界》权威杂志上的一篇名为“组织文化”的译文(Wilkins&Ochi)揭开了企业文化在我国研究的新乐章。它系统地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及其关系,并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传统和方法作了较全面的介绍,十分有助于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陈正南、黄文宏的《成功企业之企业文化类型》,刊载在“中国文化与企业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徐联恩、赖国茂的《企业文化属性与企业绩效———权变观点》、占德干、张炳林的《企业文化构建的实证性研究———对四个不同类型企业的调查与分析》刊载在“管理世界”等等。
陈春花的《企业文化的改造与创新》,刊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占德干、张炳林采用《中国价值倾向调查表》进行了关于中国企业文化构建的一项实证性研究,发现这些变量的综合作用对企业文化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琪在《欧洲管理学者看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中指出,中西人士对Msnagment一词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中国人来说重在“掌管”;而对西方人来说重在“授权”,因此,在权力距离、思维方式、沟通习惯、法制观念、企业组织与员工关系、领导方式上存在着广泛的差异。林娜的《中日美三国企业管理差异的社会文化渊源》在管理思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以及管理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差异分析,重点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对群体和个体、人际关系、物质利益的不同看法以及不同的时间哲学。
胡晓清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1998)一文中指出,资本主义“这种独特的新式运转模式牵涉着一套独特文化和一种品格构造”,在文化上,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是自我实现,而我国的企业正是缺乏这种“自我实现,追求个人既定目标的自我意识”。他认为当代中国社会缺乏主流文化,是一种过渡性文化,这种没有主流文化的过渡性文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整个外部文化环境方面遇到较大的困扰。
王利平(2000年)在宏观意义上对中国管理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中国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儒法互补、兼兵家权谋的管理文化,并对中国的“单位”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黎红雷(1999年)指出,适应“知识社会”管理的需要,取代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假设,必须确立“人是文化动物”的认识,并在管理历史、管理文化、管理精神整合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管理理念的更新,以“变化”为管理的前提,以“创新”为管理的动力,以“整体”为管理的模式,以“和谐”为管理的形态,从而推进人类管理的进步。
仲伟周等(2000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内在化的企业人格体现,是整个社会文化在企业中的影像,企业文化建设正是运用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的办法,在企业内产生一种最为完全的激励和认同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手段的补充和替代,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最好途径。因为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等是一种全体员工可以共同拥有的非排他的公共产品,这种激励可以遍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而不需要太高的成本,这就是企业文化最深刻的经济学底蕴”。6 总结
一、国外文献综述
在中国特色背景下, 国内学者提出了自主创新这一组合名词, 在国外, 并没有“自主创新”这个概念和其理论的发展。在国外研究成果中, 相似的研究成果有内生创新。德国曼海姆大学Uwe (1995) 对经济增长进行研究的过程中, 提出了内生创新和模仿创新, 并对其进行了定义, 他将内生创新定义为原始创新。随后, Rainer A., Franco N. (2005) 进一步深入研究了内生创新, 他们认为, 内生创新不同于传统的模仿创新和引进创新, 内生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创新模式, 是系统自发产生的行为。由此可见, 虽然国外的内生创新这一概念与我国的自主创新的概念有相似之处, 但并不完全一样。
国外的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工业化国家比较早的对自主创新进行了一部分实质性的研究。韩国学者J.Lee (1988) 提出U-A模式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对技术创新过程中遵循何种动态规律也不能做出很明确的解释, 所以U-A模式对企业的作用意义不大。韩国学者金麟洙 (1997) 对本国企业的创新机制和技术学习机制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吸收能力、技术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学习动力是韩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
除了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的研究之外, 国外学者也研究了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技术追赶策略, 为企业的创新机制提供了指导和帮助。Naushad Forbes&David Wield (2000) 在研究中发现, 对于技术追赶者来说, 自主创新迫在眉睫;Kim&Lee (2001) 分析总结了韩国产业发展经验, 并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提出“逆向A-U模型”, 他们认为, 发展中国家要不断的引进技术创新, 有一定的积累之后才可以形成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Pawan Sikka (1998) 对印度企业自主研发状况进行研究, 他认为企业的自主研发不应局限于企业内部, 应和外部的相关机构比如国家实验室等建立密切的关系, 更好的进行研发;William Lazonik认为发展国家应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组织中从事自主创新, 把先进经济体中转移过来的技术本土化, 发展为更好的技术。
由此可见, 国外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内生创新或者技术追赶方面, 也有一些学者是分析经济增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来探讨技术创新的作用。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因此对自主创新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 自主创新的内涵
国内最早提出“自主创新”概念的是浙江大学的陈劲教授 (1994) , 他认为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企业需要先吸收先进技术, 然后转化为自主技术, 经过研发产生并拥有自主技术创新的成果, 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谢燮正教授 (1995) 对自主创新与自主技术创新进行了对比, 他认为自主创新和自主技术创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谓的自主创新应是“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模式”。随后, 中科院的杨德林、陈宝春 (1997) 第一次明确界定了自主创新的内涵:企业通过自身力量进行独立开发和创新的活动。傅家骥 (1998) 从自主创新的结果视角界定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他认为自主创新是企业依靠自身力量突破目前的技术障碍, 同时依靠自身能力不断的推动技术突破后的创新后续环节, 把技术转化为商品, 从而实现预期目标。周寄中 (2005) 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界定了自主创新的内涵, 他认为自主创新是通过提高科技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能力, 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一种创新活动。华锦阳 (2007) 把自主创新进行了分类, 一类是技术型创新, 还有一类是非技术创新, 非技术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史云霞 (2013) 认为自主创新不同于技术模仿创新和技术引进创新, 自主创新必须满足两个特点:一是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二是在将相应的技术转化为产品, 实现其价值。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 才可以称之为自主创新。
以上列举的有关自主创新的内涵, 虽然受研究者的研究视角的限制而各有区别, 但从中可以看出, 自主创新理论越来越趋于完善和统一。学术界和企业界都比较认可的理念是:自主创新有原始积累创新、加强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再创新三方面的内容。
(二) 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
在创新领域的研究中, 最开始是研究技术创新能力, 后来才展开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温瑞珺 (2005) 将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通过有效的运用企业内外的各种创新资源, 通过建立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 并取得自主知识产权, 使企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从而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包括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价值实现能力、自治管理能力4个方面。张济波 (2007) 认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能够有效组合各种创新资源的能力, 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汪群 (2009) 认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 对于创新的各个环节如需求分析、研发规划、生产制造、销售等进行系统综合, 依托企业家能力、资金筹措能力、人力资本投资和凝聚能力的支撑, 从而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 培育起自有品牌的能力。
(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从国际的角度来讲已经持续半个多世纪, 但是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比较晚, 20世纪80年代才起步。对自主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方面, 每个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 有学者从创新资源角度进行研究, 有学者从组织行为学视角出发, 有学者从创新过程控制的视角开展研究等等。
比较典型的有:中国企业联合会对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做了问卷调查, 在“自主创新与企业发展高层座谈会”上公布了调查结果, 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是:一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 企业没有突出其主体地位;二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高素质人才;三是创新意识淡薄, 没有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四是相应的自主创新政策不完善;五是知识产权纠纷不断, 近半数企业被困其中;六是产学研缺乏沟通;七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 服务能力有限。汪群、甄素莲 (2009)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大因素:学习能力、创新倾向、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史云霞、卫虎林 (2013) 分析了影响民营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由:政府环境、知识产权体系、产业集群因素、科技中介体系;内部因素主要有:企业经营战略、企业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意识、企业组织模式、企业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新产品营销能力。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及未来研究方向
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 大部分的研究是从微观的企业或者行业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对国家层面自主创新的研究基本都是从政策方针的角度出发, 多数研究内容也会涉及到自主创新的现状和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活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等方面。目前, 学术界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仍没有达到统一的标准, 缺乏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同时对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企业层面, 缺乏结合区域、产业的综合性的评价。
正是因为目前研究的不足, 才为我们提供了未来研究的空间:一是如何从不同的层面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给出统一的界定。二是如何从区域和产业的角度研究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系列的对策。三是如何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 依托国家的战略支持, 构建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对自主创新的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必须通过完整深入的研究和考察才可以得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摘要:通过对目前国内外企业自主创新相关文献的回顾可知, 大部分学者是从微观的企业或行业的角度来进行研究, 对国家层面自主创新的研究基本都是从政策方针的角度出发;对企业自主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界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提升等方面;学术界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仍没有统一的标准, 缺乏对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同时缺少结合区域、产业的综合性的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在今后应着重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完整深入的考察和发展。借鉴国外的发展模式, 依托国家的战略支持, 构建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
关键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Uwe Walz.Endogenous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in a Model Equilibrium Growth[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6, 11 (4) :709-723
[2]Rainer Anderdassen, Franco Nardini, Endogenous Innovation Waves and Economic Growth[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05, (3) :1-18
[3]Rothwell.Successful Industrial Innovation: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1900s[J].R&D Management, 1992, 22 (3) :221-239
[4]金麟洙.从模仿到创新:韩国技术学习的能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8
[5]陈劲.从技术引过到自主创新的学习模式[J].科研管理, 1994 (2) :32-35
[6]谢燮正.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程师, 1995 (5) :6-9
[7]杨德林, 陈春宝.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J].中国软科学, 1997 (8) :107-112
[8]傅家骥.技术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11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最早的时间已不可考,根据学者田祖海在2005年提出的观点,早在19世纪晚期就出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在1899年,美国钢铁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安德鲁·卡内基,出版了一本名为《财富福音》的书,第一次提出了“公司社会责任”这一观点。在多年后的1924年,美国学者谢尔顿正式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然而,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限制,这一理论的提出并没有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一直到1953年,Bowen 出版了一本名为《商人的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usinessman)的书,企业社会责任才作为一个理论概念被正式关注。近年来,对这一理念的争议越来越多,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CSR的涵义作出了阐述。
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以Friedman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十分重视“看不见的手”在引导企业行为中的作用。他曾在1973年说过:“一个公司执行官的责任是为股东赚尽可能多的钱,只要他在游戏规则内经营。当一个执行官决定以社会责任的理由而采取行动时,他是在骗取其他人的钱:以更低的红利的形式骗取股东的钱;以更低工资的形式骗取雇员的钱;或者以更高价格的形式骗取消费者的钱。一个公司执行官的责任是履行合同所规定的条款。如果他不能以良好的道德心做到这一点,那么他该辞职并找到另一种方式去做好事。”从一方面来看,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尽可能地赚取利润,努力实现供求双方资源的最优配置。另一方面,作为企业的义务,最大化的财务回报才是他们的唯一目标。
显然,有很多学者不这么认为。以Carroll为代表的经济学者们不完全赞同前人的这一最大利益理论。他认为:“CSR是整个社会希望企业履行义务的总和”。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器官,企业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持续运转,不能只专注于个体的最大利益,相对地要承担除去经济责任以外更多的社会责任。于是,在1991年和1996年,他提出了一个被学术界广泛接纳的四维模型理论,也被称为“金字塔”结构理论。他将社会希望企业履行的义务,由低级到高级归纳为四个层面,包括:
1.经济责任。企业只有在维持自身利益不受损的情况下,才会腾出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其它责任,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与繁荣。
2.法律责任。法律是社会关于对与错的法规集成,若将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比作游戏的话,那么法律就是游戏规则,若是企业触犯了游戏规则,那会受到来自管理员的严惩。因此,企业要保证一切行动都是在法律规范下进行的。
3.伦理责任。伦理虽然不像法律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和惩罚措施,但是企业作为在社会上存在和发展的一份子,社会公众的影响必需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活动要符合社会主流伦理道德,才会被广大群众接受,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并发展下去。
4.慈善责任。一家具有强竞争力的企业,应该为社会、为社区捐献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不仅能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同时对社会也有正面的影响。
综上所述,要寻找到一个普遍被接受而没有人有质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实非易事,与其相关的观念和态度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因此科学家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还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而本文比较认同“利益相关者”这一观点。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
对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法律上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那么既然这样,企业为何要如此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呢?换句话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是什么?有关这个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将这些观点进行简单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一类是被动承担的理论。详细说来,有以下几个:
①社会契约理论。Donaldson在1982年从社会契约传统方面考察了工商业与社会的关系。在洛克的哲学思想指导下,他假设社会与工商业之间有隐含的社会契约的存在,而这一契约的存在,暗示着工商业对社会肩负有某些义务。因此,他与Dunfee提出了一个更加完整的理论:“整合的社会契约理论(ISCT)”。这个理论包括对所有理性契约人有要求的社会宏观契约,和大量地方社区成员的微观契约两方面。
②最大化股东价值理论。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企业的利润目标和其社会目标是冲突的、不可协调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和数据表明,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绩效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有些学者就提出:在某些条件下,对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有助于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企业花费一定的资源进行慈善和社会活动,不仅不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反而或许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③可持续发展理论。1987年,联合国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发表了一个命名为“Brutland Report”的报告。这一报告旨在寻求满足现在需要,而不危及下一代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尽管这个报告的初衷只包含环境的因素,但“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提出,给经济学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方向。世界可持续发展商业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因素考加以整合,从而为长期发展目标做出均衡判断。作为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所有企业做出贡献,同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求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④战略管理理论。Porter and Kramer在2002年采用Porter模型来考量竞争环境领域的投资。他们认为,企业投资于慈善活动可能是惟一一条改善一个企业竞争环境的方式,而且通常能比单个的捐赠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当公司的慈善活动更靠近公司的使命时,它们往往比其他类型的捐赠创造更大的财富。
nlc202309012031
三、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
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必须谨慎、理性地进行选择,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具体影响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一)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CSRO(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rientation)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态度和取向。Schon曾提出,领导人的价值观会影响到企业的道德环境,而企业高管的社会取向又很有可能是由他们的社会关系决定的。在相关学者的调查下发现,高层管理者越是重视经济责任,就越会忽略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也就是说是成负相关的;而CSRO与企业绩效之间却没有关系。他们还发现,在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会影响员工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基层员工不如高层员工那样重视经济责任,但不同组织层级的员工在法律等方面的态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
(二)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似乎争议颇多。Mahon和Griffin在1997年统计了1992-1997年间的51篇论文,其中主张正相关有33篇,认为负相关的有19篇,无相关的有9篇。有人认为:企业财务绩效与其社会责任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还有人认为,不合法的表现或不承担社会责任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而我国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起步很晚,因此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可供选择的样本量少,分析结果难免会带有片面性。并且,我国学者更多关注社会责任的披露,对其实际承担情况研究较少,难以说明问题。
(三)国家背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尽管如今的经济越来越全球化,但是国家背景不同、文化的不同也呈现出很大差异。Pinkston等人对7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的CEO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国家的CSR符合Carroll的金字塔模型,但对于四部分的重视程度各有差异。Ramsamy和Yeung在2009年对中国的公司(主要是上海和香港)进行检验,发现结构仍然成立,但各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同。这一结果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四)公司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
公司特征包含了行业类型、公司规模、股权结构、公司治理、财务杠杆等方面的内容,有很多学者选取其中一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证明这些公司特征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例如:Ernst和Whinney提出公司规模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有正向影响。“消费者接近型”和“行业敏感型”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反应也各有不同。
四、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
什么是效应?效应就是:作用、结果、效果;功效、成效(《牛津现代英语双解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中对“效应”一词作出了以下两个解释:①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如:热效应、光电效应、化学效应等。②泛指某个人物的言行或某种事物的发生、发展在社会上所引起的反应和效果,如:明星效应。结合效应的概念,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和带来的诸多效果即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思想理论的不断成熟发展,受不同经济思想的指导,对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的的研究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一)以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为指导思想的效应研究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都坚持经济自由主义思想,认为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本质上是一个生产函数。Friedman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作如下叙述:“在自由经济中,企业有且仅有一个社会责任——只要它处在游戏规则中,也就是处在开放、自由和没有欺诈的竞争中,那就是要使用其资源并从事经营活动以增加利润。”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增加了经营成本,则这些成本会以较低的边际利润由股东们承担,或是以高价转嫁给消费者。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就是企业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行为。而曼尼认为,大公司管理者之所以支持企业社会责任,是因为他们将企业社会责任视为一种良好的公共关系。商人自愿承担社会责任可以改善经济问题,从而更好地实现我们追求的经济目标。
尽管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看作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但他们也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在改善企业发展的社会关系方面的作用,而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即:拥有企业社会责任效应的。
(二)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效应研究
何为企业竞争力?即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企业培育自身能力和资源,获取外部可利用资源,并加以综合使用,不仅为顾客创造价值,同时也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即是企业拥有的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产生赢利和得到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竞争力是还能够使企业形成并维持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企业竞争力理论”则是针对现实中企业间存在绩效差异以及产生差异产生的根源进行理论和实证的探讨中发展起来的。
Michel Ogrizek认为“那些将企业社会责任嵌入到策略制度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市场优势,还可以取得竞争优势。”随着公众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责任投资的增加,更多的人接受“只有那些短期经济目标与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平衡的企业才能成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这一认识。另有学者 Ospel也早已研究并得出结论:“一个企业关注社会责任,其股票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世界经济论坛宣言,具有社会责任感是决定企业能否在全球化运作中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耶鲁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沃利克(Henry C.Wallich,2003)也分析到,“现代公司追求的是持续生存,更关注长期的利益”。
所以,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考虑社会责任则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基于“与利益相关者观”的效应研究
利益相关者,斯坦福研究所在1963年对其下了最早的定义:“那些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组织将不复存在的群体”,到目前为止,可以查到的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将近30种。Subroto (2003)列出的企业应该承担相应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商业伙伴(供应商和竞争者)、社区、环境、员工、顾客、股东等。Clarkson (1995)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管理和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股东、客户供应商等)需求的能力。世界银行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与关键利益有关者的价值观、关系、遵纪守法以及尊重社区、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利益相关者观”认为管理者应该以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强调以多重价值最大化,而不单单是股东价值最大化。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效应,Dacin和Brown (1997)研究得出:“较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水平可以获得较高的企业价值,而且企业价值影响企业产品的价值。”Auger等人(2003)调查得出消费者愿意为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生产的产品支付较高的价格;Mathews和Crawford (2001)在对消费者所进行的访谈和调查中得出“消费者更加关心公平和忠诚的价格而不是最低价”。基于“相关利益者观”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效应的实践更为丰富,也更加具有说服力。
四、结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和现实社会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逐渐受到了中西方学者的极大关注,提出了众多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整个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也逐渐成熟完整。但是,大多数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都是基于国外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不一定适用于我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相关的理论数据研究仍需进一步的强化和深化。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商学院)
企业融资理论文献综述
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充足的资金有利于企业降低营运风险,更好的拓展业务,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的资金来源包括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个渠道,外源融资又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单纯依靠内源筹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外源筹资已逐渐成为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有了质的飞跃,法制、税收、监管等方面有显著的改善,为企业筹资提供了各式各样的渠道,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企业筹资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许多学者对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并对影响企业筹资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探索出当前形势下企业进行筹资的创新方式,并指出了中国企业有效融资的途径。
关于企业筹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赵艳荣(2010)指出企业筹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重视股权筹资,轻视债权筹资;盲目追求筹资数额,忽视资金保值增值。杨琦(2010)认为中小企业由于信用意识不强,内部管理水平落后导致间接融资渠道不畅,筹资难成为发展的极大障碍。曲立峰(2010)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迅速成长阶段,企业筹资难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并且直接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实际上,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民间储蓄、企业资本和国家财政的规模不断的扩大,这就意味着筹资难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资金供应不足,而是资金管理缺乏科学指导,企业选择筹资渠道不正确。
许多学者对影响企业筹资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杨帆(2010)认为自2009年以来,由于人民币升值预期、外汇储备过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境内资产价格不断上涨。同时,在全球范围,随着主要经济体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生产资料的价格不断上涨,这必将向消费领域传递,通胀预期有可能在2010年上半年就成为现实。作为企业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贷款的成本将会随着贷款利率的上涨而增加。邹剑峰(2010)认为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之下,虽然利率在不断提高,但是往往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幅度的。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利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了的,有时甚至会出现负利率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如果采用借款的方式筹措资金,是十分有效的。杨琦(2010)认为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会使企业资金供应充足或紧张;货币政策调节利率水平,使企业筹资成本变化,进而改变其资本的供求;货币政策影响物价变动,间接影响企业生产、流通。岳绪朝(2009)认为外部环境筹资风险的控制措施主要从利率、汇率的变动趋势,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对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程度入手进行研究。当利率处于高水平时或处于由高向低过渡时期,应尽量少筹资;当利率处于低水平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过度筹资。另外,因经济全球化,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相关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案。
许多学者针对如何进行有效筹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杨帆(2010)指出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企业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来应对多变的经济环境。为此,应增强企业财务杠杆水平的弹性;根据行业特点,在相关行业积极利用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水平应与企业预期的经营收益和现金流量相匹配。杨琦(2010)从三点指出如何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建议政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县、乡镇两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商业担保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三是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建立小额贷款公司,直接满足企业部分资金需求。同时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中的人才服务、市场服务、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一系列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建立健全与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相关的企业评级、项目评估、资产评估、代偿制度等配套制度,为民营企业融资担保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刘慧(2010)指出要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形成多种债务形式推动上市公司并购业务发展。适当简化发行公司债券的审批手续,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同时应该发展和完善二级市场。关于如何进行筹资创新,袁振宇、何萍(2007)建议扩大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范围,使建立良好内部治理结构的大型企业可以直接投资于境外股票市场,尤其是符合《境外投资产业指导政策》的领域,支持企业通过间接投资的方式控制、影响上游资源,同时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渠道。金融与经济特约评论员(2009)指出政府投融资平台要通过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努力拓宽平台的融资渠道。在继续取得银行贷款支持的基础上,一是要通过发行市政债券、企业债、企业中期票据等形式,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二是要通过项目建设与经营权的出让及回购、公私合作经营、资产支持证券、居民投资理财、信托产品和私募基金等形式,拓展民间融资渠道;三是要通过把矿产、森林、土地、收费权等资源作为抵(质)押物,拓展间接融资渠道。张岩,张新艳(2010)根据国外经验和理论支持提出:创业板采取“宽进严管制”的办法会使得二板市场更加具有效率,同时维护股民的利益。“宽进”是指具有足够的潜力的话就可以进入创业板,以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严管制”是指在经营操作中对上市公司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退出机制,严格规定上市企业的信息披露情况,严格审计和政府监督制度,使广大股民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上市公司的情况,做出判断,防止被虚假信息、上市公司的舞弊或者管理层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串通作弊。
以上学者针对企业筹资环境相关问题的论述具有现实意义,使笔者受益匪浅。但是,上述学者侧重从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如从通货膨胀,央行的货币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宏观调控政策等角度进行研究。但笔者更重视企业内部因素的论述,目前中国企业筹资渠道众多,但中小企业筹资难的问题仍很严峻,这与资本市场上没有形成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管理咨询、人员培训的中介机构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忽略企业自身的因素。众所周知,中小企业经营者(少数中小高科技企业除外)普遍素质较差,人才缺乏,且技术装备水平偏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加之财务制度不健全,透明度比较低,使得中小企业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导致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较大,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加剧。而且,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观念普遍不强——不按时归还银行贷款,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偷漏税行为,使得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大大降低,不利于其筹集资金。所以,企业筹资时在充分利用国家,金融机构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应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提高整体实力;维护自身形象,加强企业信用观念;加强财务制度的建设,增加财务信息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赵艳荣.我国企业筹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OL].企业战略.2010(10):P1-P2.[2]曲立峰.企业筹资策略与筹资方式的选择研究[J].中国矿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2010(11):P57-P59.[3]杨琦.我国货币政策对民营企业融资影响[J].商业经济.2010(6):P74-P75.[4]杨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优化企业筹资效益[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P122.[5]邹剑峰.试论通货膨胀对企业筹资决策的影响[J].中国总会计师, China Chief Financial Officer.2010(07):P109-P110.[6]岳绪朝.企业筹资风险类型及控制策略[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2):P137.[7]袁振宇,何萍.建议允许中国企业进行境外证券投资[J].中国外汇.2007(4):P63.[8]金融与经济特约评论员.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与发展[J].金融与经济,Finance and Economy.2009(7):P1.[9]张岩,张新艳.用好创业板构建和谐的筹资环境[J].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2010年:P32-P33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组织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的重视。国内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地位而且来自于能力,其中一种能力就是组织文化。实际上,众多研究已表明,在给定一家公司独特特征时,文化甚至可以决定战略的选择。Barney(1986)认为文化是维持竞争优势的一个源泉。国外学者从理论上就企业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也都曾指出企业文化是21世纪企业提高绩效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竞争力,更甚者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企业集体学习和协调的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智力资本增值的能力,快速低成本地集中各种生产技能、技术手段和资源来应付各方面机遇和挑战的能力。而企业文化正是形成这些能力的推动力。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文化,同一产业内绩效好与绩效差的公司,也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市场,影响消费,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
(三)相关概念界定
1.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2.企业绩效:企业绩效就是用来衡量管理者利用资源满足消费者或服务对象的需要并实现企业目标的效率和效益的尺度。
3.企业培训:McGehee&Thayer(1961)认为培训是企业为了提高员工执行工作上所必要的知识、技能与态度,或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James W.Walker(1992)认为,培训可帮助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并获得改进工作绩效和促进实现组织目标,教育使员工学习面向未来的工作能力。
二、正文
(一)企业文化主要具有五大功能
1、凝聚功能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在此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企业文化能够为企业提供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3、激励功能企业文化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
(二)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论
组织文化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组织绩效:
1.是通过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更可能是抵制住某些诱惑而能将资源集中到熟悉领域,更能发挥企业优势,提高企业效率;
2.是通过组织文化可以解决组织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提高组织效率;
3.是通过强化员工的文化兼容性使得适合组织的人(价值观认同等等)工作得快乐,而不适合这种组织文化的人则觉得痛苦,让合适的人留在合适的组织里提升组织绩效。
(三)不同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联系
1.强力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的优秀业绩相联系;
2.策略合理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关联;
3.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相联系。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
1.其影响力可以分为三个向度:
a.是指文化的方向性,是指文化影响组织运作方向的正确程度;
b.是文化的渗透性,是指文化被组织成员所共有的程度;
c.是文化的强度,是指组织成员对文化信守的程度。
2.企业培训的新趋势
a注重学习进取和创新崇尚知识和技能,倡导理性思维和合作精神,通过提高素质确保企业不断发展;
b.企业培训科技化、国际化 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来丰富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质量,是近年来国际上企业培训掀起的新热潮。特 别是电脑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培训工作;
c.课程、形式多样化。
三、总结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企业的文化制度法律地规范地确定和传播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形成之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将很难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时候企业文化就成为组织转型和改变自己的适应能力的巨大障碍。迫于竞争和生存,企业家,通常是后继的企业家会修改甚至推翻了企业原有的基本假设,改进和建立了新的基本假设。
当前创新企业文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本管理,具有超前意识;并提出基于绩效导向的企业文化创新的4S模型,即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策略创新和激励创新。一个企业有了企业文化理念,就会在企业运营中为企业提供一条指引线,企业在企业文化的牵引下能把原本组织性不强、凝聚力较差的局面变得明了起来,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这股力量能使企业上下拧成一股绳,增加员工的凝聚力,使大家团结一心,摒弃个人私利,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从而实现更好的绩效。
参考文献:
[1] 刘玉勤.组织文化与绩效管理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4.[2] 陈君怡,刘益平,赵香香.组织文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5(4)20-22.[3] 杨光繁.中层管理者如何用企业文化提高部门绩效?[J].中外企业文化,2009(10)21-22.[4] 赵阳.组织诱因和战略导向对企业文化与绩效关系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
学硕士论文,2009.[5] 罗永立,牛广星.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6-29.[6] 吴志霞,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7] 卢美月,企业文化、企业培训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一以两岸企业为背景[D].复
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8] 孙爱英,徐强,周玉泉.组织文化的演进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J].运筹与管理,2004(5)155-159.[9] 孟坤,组织文化视角下的知识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论文,2010.[10] 李成彦,组织文化对组织效能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11] 陈洪玮.企业文化管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博士论文,2008.[12] 张皓月,王方华,薛晗.构建企业文化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进步与对
策,2002(11)91-92.[13] 蔡霞.试述创新企业文化建设[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09)16.[14] Bemard Arogyaswamy,&Charles M Byles.Organizational culture:Internal and
文献综述
题目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姓名
学号40741703系别科学技术系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
2011年1月7日
经营型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已成为当今社会企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信息已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财富和资源,可以说,掌握了信息,就有机遇;掌握了信息,就有发展。因此,对正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来说,广泛地采用电子信息技术,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已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
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信息网络更加普及并日趋融合。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互联网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新载体。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在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已把信息化作为谋求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战略选择,企业信息化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但是,由于我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的情况下搞信息化建设的,因此,与信息社会对企业的要求,以及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程度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虽然与过去相比,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在已由局部推进转变为整体推进,由战术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但还是存在着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信息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我国信息化现状之后的总结,提出了目前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观念落后、受企业体制和机制的限制、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发展缓慢、人才缺乏、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配套环境限制、投入力度小,结构不合理等。面对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不利于增强我国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不利于我国企业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企业的信息化分析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一方面信息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和主导地位,形成迅速传播的信息机制;另一方面,产业信息化成为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传统经济的有效组成。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都是信息经济的重要组织部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将分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
合,形成信息产业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信息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信息资源推动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信息采集、传播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利用,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的进程。
在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企业中,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已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战略,信息战略已成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竞争优势也不再仅限于成本、差异性和目标集聚三种形式,现代企业提出“向管理要效益”,企业信息化管理形成的独特竞争优势——知识优势,逐渐成为企业竞争的优先级竞争优势,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杨景旗,宋贵侠.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庆社会科
学,1999,(04),22-26
[2] 石钧,王盈楚.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 2007,(12),55-57
[3] 我国国有企业信息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06
[4] 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出版社
[5] 李鸿吉.模糊数学基础及使用算法, 北京科学出版社
[6] 姜启源等.数学模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7] 吴皓.信息化如何带动企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6,(11),105-109
[8] 信息化建设[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5,(02),42-48
[9] Information extraction system: design and its commercial use, 2007
(一) 环境信息披露理论
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起点的界定, 学术界对“决策有用观”持批判态度, 较多的认同“受托责任观”, 并拓展了“受托责任”的内容。Puxtyand Laughlin (1983) 从传统会计理论所倚重的新古典经济学出发来批驳决策有用观。Lehman (1995) 指出, 强调市场效率的决策有用观忽略了公平和正义, 会计不仅仅是传送一组数字, 还要传递与受托责任有关的信息, 阐明使用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理由。Gray (1992, 2001) 分析了受托责任观的两个目的, 即建立更紧密的社会关系并将权利交回给大众、增加组织的透明度, 指出受托责任不一定要用财务计量单位来反映, 并认为受托责任是关于识别责任并将有关责任的信息提供给有权利获得信息的人们。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理论基础的研究, 则经历了从基于市场效率和股东利益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 向合法性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变 (沈洪涛, 2010) 。关于环境会计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沈洪涛 (2010) 认为, 环境会计研究, 本质上是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的思想。
(二) 环境信息披露模式
国内关于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较为深入。孟凡利 (1999) 研究了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包括可能引起的资产减值、资产结构的变化、负债的确认等, 从环境支出、环境收益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 并分析了环境问题的财务影响和环境绩效等信息的披露框架;耿建新、刘长翠 (2003) 在分析环境信息构成内容的基础上, 提出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础和表达方式;耿建新、焦若静 (2002) , 李建发、肖华 (2002) , 肖华 (2008) , 王建明 (2008) 采用典型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认为外部监管制度约束对提高环境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作用, 建议资本市场监管部门尽快制定和颁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监管制度, 促使企业披露更有用、更具信息含量的环境信息。李建发、肖华 (2002) 、李洪光、孙忠强 (2002) 认为, 可供选择的环境信息披露模式可以采取对现行会计报告改进披露、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单独披露和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单独披露三种模式。沈洪涛, 刘江宏 (2010) 对国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特征、动因和作用的研究发现, 国外企业主要通过公司年报、独立的环境报告、公司网站和新闻媒体等渠道, 采取定性披露、非财务量化披露和财务量化披露三种方式披露环境信息, 并且不同国家、不同行业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明显差异;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驱动因素包括企业规模、企业的环境敏感度、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企业的环境绩效、环境监管规定、环境事故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等因素;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能影响资本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 而且还能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 起到合法性管理的作用。
二、企业环境绩效、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一) 企业环境绩效信息披露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外学术界的实证研究可归纳为以下方面:股票价格与环境负债信息之间的依存关系 (Liand Mc Conomy, 1999;Blacconiere and Northcut, 1997) ;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与企业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之间的依存关系 (Blacconiere and Patten, 1994) ;自愿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预计现金流量 (Plumlee et al, 2009) 、企业价值 (Clarkson et al, 2010;Dhaliwal et al, 2009) 之间的依存关系;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责任报告的自愿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向、作用机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差异化 (Schadewitzand Niskala, 2010) 等。
国内的实证研究多关注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李正 (2006) 的研究表明, 承担社会责任会降低企业当期价值, 但长期看, 企业价值不会受到负面影响;陈玉清、马丽丽 (2005) 则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与上市公司价值相关性不强。在采用的研究方法方面, 刘长翠、孔晓婷 (2006) 以沪市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为研究对象, 从样本总体和分行业两个角度, 回归分析样本公司社会贡献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及资产负债率之间的关系;沈洪涛、杨熠 (2008)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认识和实践, 发现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作为一种理念已经获得企业高度认同, 但实践方面相对落后, 企业对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认识较为一致, 但对披露方式和披露内容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此外, 温素彬、方苑 (2008) 研究了社会责任对企业当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影响的差异, 发现当期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负相关, 长期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正相关;刘建秋、宋献中 (2010) 认为, 信誉资本在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创造关系中发挥着价值传导的中介作用, 社会责任通过信誉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方向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循环和协同作用过程, 并构建了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创造影响的“社会责任、信誉资本与企业价值创造”的规范性分析框架模型。
(二) 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
Matsumuraand Prakash (2010) 以标准普尔500企业为研究对象, 实证研究了碳排放与企业价值、权益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 发现碳排放量与企业的市场价值负相关, 与权益资本成本负相关, 与债务资本成本正相关。Chapple (2009) 以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58家公司为样本, 通过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将受到碳排放权交易影响的公司产生不利影响。Johnston et al (2008) 以美国电力企业持有的二氧化硫排放配额为替代资料, 研究资本市场对企业持有的排放配额的定价问题, Johnston et al认为排放权配额具有资产价值和实物期权价值, 两者均很可能被市场定价, 研究结果显示, 资本市场更看重排放权配额的资产价值。Hughes (2000) 以被美国《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中界定为高污染行业的电力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检验了二氧化硫排放与股票市价之间的关系, 发现市场只在《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颁布实施的一段时间 (1989-1991) , 即预计公司对《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遵从成本最高的几年内对高污染的企业进行了惩罚, 而在1989年以前和1991年以后, 二氧化硫的排放与高污染企业的股价市值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见, 由于研究基础及研究样本的不同, 目前对于碳排放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尚无定论可言。
三、碳信息披露拓展及碳会计准则制定研究
(一) 碳信息披露拓展研究
随着对气候变化认识的深入, 机构投资者开始关注与气候变化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并要求企业做相关的信息披露, 比较有代表性的碳信息披露框架包括:CDP (2003-2010) 调查问卷、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改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关于气候变化的披露》、气候风险披露倡议组织发布的《关于气候风险披露的全球框架》、气候披露准则委员会的《气候变化报告框架草案》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的《与气候变化有关的信息披露指南》。就全球资本市场而言, 现阶段企业的碳信息披露基本上属于自愿披露。Tang Qetal (2010) 认为, 可以从经济和社会压力两个维度解释全球500强企业自愿性碳信息的披露趋势;企业气候变化披露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社会公众和政府的压力, 而与投资者对企业碳足迹信息需求的相关性不高。Doran and Quinn (2009) 对1995-2008年向SEC提交的10-K报告的研究发现, S&P500中约70%的企业在年度报告中不涉及碳排放或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方面的信息, 由于缺乏统一的披露规范, 投资者很难获得决策有用信息。Stanny (2009) 认为强制的信息披露更有利于利益相关者评估碳管制对企业的影响。Freedmanand Jaggi (2010) 的研究发现, 碳排放的变化与信息披露之间并无内在联系, 现有的披露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排放管理业绩。由此可见, 就国际范围而言, 碳信息披露对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性的提升还具有相当大的空间。
国内对于碳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内容多关注碳信息披露的现状以及披露框架的构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唐久芳、李启平 (2010) 的研究表明, 盈利能力、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 发展能力、负债程度与环境信息披露负相关, 但不显著;重污染行业与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 且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丰富。张彩平、肖序 (2010) 介绍了CDP调查的主要内容, 分析了CDP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从碳排放核算 (包括收集、分析排放数据, 编制排放报告) 、碳排放管理 (包括确定减排目标、实施减排计划、报告减排成效) 、碳减排审计 (包括碳减排数据审计、碳减排信用鉴证、碳配额交付审计) 三个维度提出了我国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框架。谭德明、邹树梁 (2010) 借鉴CDP的经验, 提出应从核算 (包括收集、记录减排数据, 编制减排报告) 、管理 (包括确定减排目标、制定和实施减排计划, 编制减排报告) 、审计 (包括减排报告的审核和减排数量的鉴证) 三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碳信息披露框架。
(二) 碳会计准则制定研究
作为规范信息披露重要依据之一的碳会计准则仍未正式颁布。关于碳会计的研究可追溯到美国1990年实施的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认为, 二氧化硫排放配额应以成本为基础确认为资产, 但企业免费获得的排放配额除外。Wambsganssetal (1996) 认为, 这种处理方法会造成排放配额会计处理的不一致, 建议将免费获得的排放配额以获取时的市价确认为受赠资产和受赠资本, 被消耗的排放配额按账面价值计入生产成本, 于会计期末结转至留存收益。2004年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公告第3号:排放权》 (IFRIC 3) 部分采纳了此观点。但随后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以IFRIC 3不能反映经济实质、存在计量和报告的不配比、将导致公司业绩的人为波动为由, 于2005年撤消了IFRIC3。权威准则的缺位导致实务中存在六种关于欧盟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 (IETA, 2007) , 针对实务处理的多样化和已实施排放权交易国家会计准则制定者的请求, 2007年12月, IASB重新启动了关于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研究, 但迄今为止, 仍未发布最终的会计准则。我国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 一般集中于对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 同时也对我国碳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较宏观的建议。王虎超、夏文贤 (2010) 对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有关会计事项做了具体分析, 对国外实务中存在的主要处理方式做了归纳评价。周志方、肖序 (2009) 在介绍国际碳会计最新发展的基础上, 指出我国应着重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即加快实现环境财务会计体系与FASB、IASB的逐步趋同, 培育碳会计所需的公允价值准则规范及市场环境, 并着眼于准则体系的前瞻性。
四、研究启示
综上所述, 碳减排属于新兴议题, 国内外关于碳信息披露的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碳减排监管的日趋严厉, 企业的碳减排绩效将成为利益相关者最为关注的环境信息, 因此, 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作进一步的深入探讨。第一, 企业碳减排绩效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企业任何碳减排措施的最终结果都将反映在其碳减排绩效中。碳减排绩效水平的差异, 意味着企业面临的与碳排放有关的风险水平也将不同;资本市场对企业碳排放风险进行定价的结果,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本成本、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同时, 碳减排绩效也是企业信誉资本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企业借助信誉资本形成的竞争优势资源具有稀缺性、价值性、难以模仿性和难以替代性等特征, 因此碳减排绩效也将通过信誉资本的传导机理作用于企业价值。第二, 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碳信息披露是外界了解企业碳减排绩效的重要途径, 并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作用于企业价值:一是通过向投资者、债权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引导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二是通过向更大范围的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的碳减排成效, 为企业谋取存在的“合法性”。因此, 碳信息披露的质量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有必要研究企业自愿性碳信息披露内容的差异及经济后果;并借助对典型案例信息披露的趋势分析, 研究强制性碳信息披露制度的效果;构建碳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体系, 捕捉影响碳信息质量的因素。
摘要:本文从信息披露的目标、理论基础、披露模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等角度, 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并对碳信息披露内容、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等环境信息披露领域的前沿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了碳信息披露研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信息,温室气体减排,信息披露,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巧良、张华:《企业碳管理信息披露——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与价值再造》, 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唐久芳、李启平:《低碳经济模式下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 《产业评论》2010年第6期。
[3]张彩平、肖序:《国际碳信息披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财务与金融》2010年第3期。
[4]谭德明、邹树梁:《碳信息披露国际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的构建》,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11期。
[5]王虎超、夏文贤:《排放权及其交易会计模式研究》, 《会计研究》2010年第8期。
[6]周志方、肖序:《国际碳会计的最新发展及启示》, 《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11期。
[7]TangQ, LuoL, Lan Y.The incentives ofcorporate carbon disclosure:Evidence fromGlobal500.2nd World AccountingFrontiers Series ConferenceatUniversityofWesternSydney, Australia, 2010.
[8]JohnstonD.M, Sefcik S.E, SoderstromN.S.Thevaluerelevanceofgreenhousegasemissionsallowances:An exploratorystudyin therelated UnitedStatesSO2market.EuropeanAccountingReview, 2008.
[9]HughesIIK.E.Thevaluerelevanceofnon-financialmeasuresofairpollutionintheelectricutilityindustry.TheAccountingReview, 2000.
[10]WambsganssJ.R, Sanford, B.Theproblemwithreportingpollutionallowances.CriticalPerspectivesonAccounting, 1996.
[11]Bebbington.J, Larrinaga-Gonza’Lez.C.CarbonTrading:AccountingandReportingIssues.EuropeanAccountingReview, 2008.
摘要: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掀起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尽管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美好,实际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成功率仅三成。研究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对指导我们企业成功参与海外经营至关重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不同阶段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海外并购;风险管理;文献综述
1.绪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宽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途径,而发达国家企业因市场成熟更早的参与跨国并购活动,有关国际化经营、海外并购风险的研究也更深入和微观。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海外并购活动趋于频繁,有关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渐成熟,整体看来海外并购风险管理研究从时间序列上看分为三个阶段。
2.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1970年,这一阶段产生了风险管理的概念、性质、内容,且提出了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的观点。1921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Knight在其发表的《风险、不确定性及利润》一书中认为风险是由不确定性因素的大小和收益函数的性质所导致的损失,并指出风险是一种可以测定概率的不确定性事情。所罗门.许布纳于 1930年在美国管理协会发起的一项保险问题会议上首次提出风险管理一词。1937年Coase从动因的角度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间进行纵向并购的目的在于实现市场交易的内部化,减少贸易中高昂的交易成本,从而降低交易费用。1956 年的《哈佛商学评论》出现了风险管理的最早文章,拉赛尔.加拉尔建议进一步扩大风险经理人的权限,在企业中应该有专人负责管理风险的全职风险管理者,他们不仅要被动、消极地转嫁的保险功能,还要具有把潜在风险转化、提升为积极因素的事前风险管理功能。Tobin于1969年阐述了著名的价值低估理论,他认为并购公司在利用自身信息优势的情况下认为被并购目标存在市场价值被低估的情况时,就会倾向将其并购并等待升值。
3.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风险管理发展迅速;随着海外并购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海外并购的风险管理理论也出现较大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初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企业并购经验的成熟,海外并购成为一些大型企业进行争夺市场、获取资源和布局全球经营网络的有效手段。海外并购风险也来源于风险和海外并购等理论的结合,是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延展。1987年Porter以及1990Chakrabarti等人通过调查发现,并购企业在经营四年后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多半数的并购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1992年Anderson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将更多资源投放于海外市场,其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引发风险也不断提高;1992年开始研究者们开始了定性分析以外的定量分析,试图通过引入计量模型,客观的评估并控制风险。1992年Hwang量化测度了一些并购活动的政治风险;之后学者们对具体的指标因子与体系进行了研究,1992年Mille尝试构建了一个能调节多维度问题的国际风险模型 (PEU模型),通过向相关从业人员发放风险感知调查问卷的方法评测评风险,他在1993年设计了包含35个问题的问卷对拉美六国的企业做了评测;1996年BroutherS、Werner等学者基于PEU模型对荷兰448家企业进行了调查,并修订了新的PEUZ模型,他们将环境不确定性分为政府政策、宏观经济、资源和基础设施、产品市场和需求、竞争等5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4.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为上世纪 90 年代后,风险管理有了新发展,HaimeS于2007年提出了利用等级全息建模(HHM)的思想进行多层次识别风险的理念,使人们可以全方位地认识各种潜在的风险,并介绍了进行风险过滤的八重法则;2009年JohaathanMun等对各种海外并购的风险进行了蒙特卡罗模拟试验,通过设计风险模拟软件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为测度海外并购的风险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同时在我国提倡“走出去”的大时代背景下,逐渐有部分企业走出国门收购海外企业,参与跨国经营,然而我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战绩却不尽如人意,屡屡受挫。国内的研究者在借鉴外国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开始探讨我国资源型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措施。
2004年叶建木、王洪运指出跨国并购会形成一条风险链,贯穿于并购决策、融资支付及整合三个阶段,分别是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海外并购企业首先要支付并购费用,接着是目标企业的买价,最后是增量投入资金,资金的使用贯穿始末,而且只有量的要求和结构上的要求同时得到满足,才能避免风险的发生。2006年汤谷良、胡佳超主要是从财务视角来分析海外并购风险。分为四类:并购动机风险、融资风险、业绩规划风险和制度风险。在每一类风险中都结合典型的海外并购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且结合数据,从财务能力和管控制度等方面入手透视财务风险。2009年林源指出在中国海外并购20多年的历史中,道路异常艰辛,主要是面临很多风险,必须加以管控进行规避。海外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分析,分为外部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前者有国家风险、法律风险、利率、汇率风险和产业风险;后者包括决策风险、融资风险和整合风险。最后强调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都要着手构建海外并购风险管控体系来防范这些风险。2010年李杰指出海外并购的主要风险有政治法律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并购整合风险。其中,财务风险集中体现在并购支付方式与融资方式的选择两个环节。企业应遵循资金成本最小化和风险最低化的原则,选择合理的对价方式,实施并购支付对价。同时,并购企业要根据自身获得流动性的能力,对并购支付方式进行合理设计,满足收购双方的需要,降低并购成本和风险。2010年郭雪平指出在面对海外并购的严酷现实的同时要正视面临的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认识风险、机会风险、运营风险、客户风险、战略风险等。在诸多风险中,作者强调最突出的是法律风险,详细论述了法律风险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像信息披露风险、法律专业化操作风险、融资风险、财务风险和反收购风险等都有所体现,最终提出对策。李玉梅、桑百川于2010年指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表现为在规模、并购主体、动因、领域和并购区域的变化,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风险。尽管国内学者在风险识别与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的研究上已比较成熟但是在风险的测评与应对措施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5.结论
总体而言,现阶段风险管理的研究冲破原有理论对风险的狭隘理解和认识,进入整体化风险管理阶段,把风险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解决的是风险对企业的整体影响,是站在整个公司角度的风险管理,也称为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关注风险的对冲目的以及对整个公司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引出了风险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方向。其核心思想是:公司的风险来自很多方面,最终是所有风险联合对公司产生影响,公司只有从整体角度进行的风险管理才最有效。风险管理既包括了针对各个风险因子的风险管理活动,又开始从整个组织机构战略管理的角度,将各个风险因子整合在一起,从而进行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编号:研人文2013021)支助
参考文献:
[1]黄昶生,王言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与对策研究[J]. 理论探讨. 2011(05) :12-16.
[2]李哲.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中的风险与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07):8-10.
[3]王杏双.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 广东经济. 2011(06):20-23.
【企业战略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09-23
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09-08
企业战略类型07-23
企业经营战略0015106-05
旅游企业经营战略06-05
初创企业战略研究06-23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11-28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参考文献07-09
汽车企业营销战略作用06-28
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