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民俗文化

2024-11-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翻译与民俗文化

翻译与民俗文化 篇1

摘 要: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今虽然已经有不少民俗文化研究学者对文字资料进行了整理,但是关于民俗文化的对外宣传工作仍不够,不利于地方民俗文化的推介。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结合对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册资料翻译策略的分析,研究了在其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的翻译工作。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准确的翻译,不仅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翻译活动的升华。

关键词: 民俗文化 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

一、翻译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中国各民族开始走向世界的舞台,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和生存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准确的民族文化翻译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劳动创造的产物,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时代特征。目前对于文化的理论界定大致有三种看法:第一,个体文化论;第二,跨文化交际论;第三,文化区域论。大致以文化―语言文化―国度语言文化―民族语言文化―方言文化―区域文化―群体文化―个体文化的模式体现其丰富的内涵走向。文化的沟通需要一定的载体,它们正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翻译展现外族异域的政治宗教、人文地理和民风民俗的多彩画卷。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所以,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活动来说,文化传达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笔者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册资料翻译策略,研究了在其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翻译工作。对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进行准确的英文翻译,不仅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更是翻译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功能翻译理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的莱思(K.Reiss)、弗米尔(H.J.Vermeer)、曼特瑞(J.H.Manttarix)和诺德(C.nord)等学者提出的“功能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此理论的核心是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功能翻译理论的主要理论包括莱思提出的文本型与翻译策略论,曼特瑞提出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和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弗米尔认为翻译是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是一种人类的活动。根据行为理论,他将人类的活动定义为有意识、有目的地发生在给定情境下的行为。鉴于任何情境都是镶嵌于文化的大环境之中的,翻译就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功能取向差异。因此,功能翻译理论与以往的语言学或对等理论相比,在源语文本的角色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弗米尔曾经说过,翻译就是在目标语文化中重现源语语言文化所提供的某些信息。他提出的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奠定了功能语言派理论的基础,创立了功能派的核心理论。目的论彻底摆脱了以源语为中心的等值论的束缚,关注的重点不再是译文与原文之间是否对等,而是认为翻译应该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划。无论何种翻译,最高规则都是“目的`准则”。弗米尔这样解释“目的准则”:每个文本均为既定目的而产生,亦应该为此目的服务。由此,目的准则指:译、释、读、写皆遵循某种方式,此方式可让文本、译本在其使用的环境下运行。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一种“交际活动”和“跨文化活动”,涉及翻译发起人、译者、译文接受者等因素。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过程的描述与应用翻译的实际要求和内容十分契合,因为在应用翻译领域,不论是对外宣传还是经贸活动,其中的文化交流都带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通过分析旅游资料各类型文本目的、功能和特征,就可以运用功能翻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旅游翻译实践。

三、翻译材料的文本的类型和功能分析

根据莱思的观点,文本类型有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莱思总结了各类型文本的特点和它与翻译方法之间的联系。三种文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分别为“内容”、“形式”和“效果”。每一种文本至少具有三种功效中的一种,并且只有一种功能居主导地位,另外两种居从属或次要地位,语言和文化的选择都应为实现此功能而服务。

旅游文本有别于参考资料(力求信息的准确性再现)或者诗歌(力求源语艺术形式的再现)等文本类型,其主要功能是传达景点信息和感染旅游者,这种文本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从属于文本所要达到的言外效果”。按照莱思的观点,文本概念、文本类型和文本的翻译目的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以帮助翻译人员确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

分析旅游文本的特点在于更加准确地确定旅游文本的功能,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旅游文本对景点的宣传、推介作用不可小觑,因其具有信息性、启迪性和促销性等特点,是海外旅游者对特定旅游目的地进行形象定位、获取信息的重要源头。旅游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客观、精确、有针对性地提供旅游者旅游信息,提高消费者满意程度,次要功能是兼具唤情的特点,这一点在旅游广告中的体现尤为突出。

(一)翻译目的

功能翻译中的术语skopos通常指译文的交际目的。民俗文化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目的是产生一种对于英语文本接受者具有交际作用的文本,介绍中国民俗文化的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形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拥有一份详尽的翻译纲要。

(二)翻译纲要

诺德认为翻译纲要可以说明需要何种类型的翻译。文本所探讨的主要是版式固定、附有彩图和简要文字说明的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小册子。作为译者的指导纲要,民俗文化对外宣传材料音译的翻译纲要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1.预期的文本功能:信息、感染功能。译文和原文功能大体相同。信息功能指的是提供关于中国民俗文化历史、风俗习惯、特有景点等方面的信息。感染功能指的是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推介和提升中国形象。民俗文化对外宣传小册子应该包含这个民族的各方面的内容介绍,例如风俗节庆、建筑的历史和风格特色、民族传统服饰、礼仪风俗特色等,并且为了更好地让西方读者理解个别异国风情,在恰当的地方应附上图片解释和说明,增强渲染和说服力。 2.预期的译文接受者:包括想了解中国、来华旅游、投资贸易、从事文化交流等外国人士、团体或者组织。他们大多缺乏关于中国语言、文化和社会的背景知识。不同的文化背景读者,需要不同的译文。因此,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译文接受者的文化背景知识、交际需要和由此产生的期待心理,适度补充相关背景知识,或者相应删减一些对于目标读者来说过于冗长的信息。译文应该在接受者身上产生预期的反应。例如不少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严峻形势,这些民俗文化亟待应承时代的发展,抓住机遇,拓宽宣传渠道,招商引资,将文化特色推向世界,因此必须在传统的文化翻译版本上作出修缮,使其既具文化特色又具商业发展特色。

3.文本制作或者接受的动机。译员应该分清对外宣传册子的具体制作动机,是对外的一般性文字介绍,是吸引旅游客源,还是招商引资等。只有确定了文本制作的动机,才能确定优先传递的信息。民俗文化宣传不应该止步于对文化的阐释和说明,当它与对外宣传相结合时,就必须具有可观性和可推崇性,将其与不同的外界文化相融,让读者得到文化异同感之外的喜悦之情。

4.对外宣传材料英译的翻译策略。根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应产生对于文本接受者具有交际作用的目标文本,实现译文的信息和感染功能。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译者坚持不懈地合作和批评,以求得切合文意的成果。

四、结语

当前,中国的入境游发展迅速,把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国家和外国游客与日俱增。如何抓住这一时代性的发展契机,传播独特的中国民俗文化,使中国走向世界是我们对外宣传的重点。要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就必须对旅游资料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充分考虑文本的功能特征和翻译策略的关系。功能翻译的目的论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中国人和西方人处于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对信息传播方式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各有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民俗文化翻译难免有些生僻,译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增删或者改写,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如注释性增译、修辞性省译、整合性改译等,实现具体的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Routledge Publishing.1994.

[2]Nord,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t.Jeromy Publishing,.

[3]樊嘉禄,贾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1).

[4]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5]徐敏慧,董华.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对外宣传材料汉译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3).

[6]徐鲁亚.民族文化翻译策略的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7]袁琼.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旅游宣传资料的翻译[J].湖南商学院学报,(18).

[8]张小华.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J].翻译与青海民俗文化,2007(33).

翻译与民俗文化 篇2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在文化上有详细的操作层面, 因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 作为一个翻译者不能规避的本质问题就是语言层面上出现的各类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对翻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由于翻译者和原作者成长在不同的环境里面, 所以文化心理也会不同, 在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方面也会多有不同, 导致语言和词汇使用出现不对等的情况。另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 对事物的理解, 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也有较大的不同。

例如, 英语句子多数情况下受到形式和逻辑的限制, 句子的主干构成是主语和谓语, 其他的语法形式主要以主语为基础做好各层的连接与搭建, 框架结构是以主语为基础, 逐渐向外围扩散, 但是汉语在句子方面习惯以时间顺序为基础, 通过推理的方式做层层递进展开, 通过节节延伸, 呈现出线性铺排的状态。这两种语言习惯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 所以翻译者从小也接触这类语句构成形式, 因而一旦接触与之不同的构词形式感觉无所适从。

二、翻译发展中需要深思的问题

1.重技轻道。这方面的倾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集中于翻译研究的问世后, 专家学生更多的探究翻译技巧, 没有对形而上学有强烈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一共有500多种书问世, 其中介绍语种和技巧性的书籍占比达到85%, 大部分都是一“技巧”著名, 但是探讨的主体是“怎么译”。第二在翻译研究方面有更多研究, 更多重视翻译技巧, 将翻译研究看成实用主义, 但是这种思想直接带来两种效果, 第一, 局限翻译理论范围, 把翻译理论看成怎么译, 导致翻译被局限在应用层面;另外一方面简化翻译的理论功能, 误导人们理论只能指导实践, 这将引发观念上的误区, 让人们单一的认为技巧性的翻译研究对实践有着更直接的用途, 研究本质时出发点在哲学, 但是实施过程却运用符号学定位, 这被翻译学者看成是“制造空洞的理论”。

2.重语言轻文化。我国将近30年的翻译研究中, 重视语言轻视文化的现象是在20实际70年代以后和80年代中期, 其中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翻译的层面考虑问题, 语转化是翻译活动中最为直接的行为, 那么将语言翻译长期的当成语言活动观就是现在研究的翻译观, 翻译研究过程中必然形成理论层面的内容, 因而研究中重视翻译的语言层面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3.重视微观轻视宏观。重视微观轻视宏观在翻译上面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 一方面体现在翻译史的研究上面, 另外一方面是体现在翻译批评领域。翻译史研究主要是在最近几年里面, 要求梳理历史时期的重要翻译事件, 或者研究某一个翻译家的翻译风格, 但是研究中只是就翻译论翻译, 缺乏宏观性的把握, 尤其在研究西方主要国家文学作品时, 更多是罗列翻译事件, 仔细拼读翻译内容, 梳理翻译复译情况, 整体上没有宏达的视野观, 以文化外契机, 站在文化的高度上面逐步了解翻译, 体会翻译, 研究翻译的选择、文化的立场等相关问题。因而这类翻译可以说是“见树不见林”, 引出翻译的文化特征, 在翻译批评领域内重视其宏观的倾向问题更显严重, 其中有如下表现, 第一, 研究译本中, 更多的关注文本意义, 文字对照更看重细节, 把细节当做整体看待, 细节的不妥, 就否定整体。第二, 评价翻译方法是, 要求翻译家在文化转化方面有更好的方法, 但是却没有详细关注翻译家运用翻译方法的动机和文化语境。第三, 翻译评价中, 语言层面的评价是一切评价的标准, 也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尺, 将对和错看的更重, 没有深入探究“对”或者“错”本身的原因, 因而缺乏整体思考。

三、从跨文化视角上考虑翻译与翻译观

但翻译一个作品时候, 需要加入评论, 加入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两方面, 第一通过阅读评论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 第二可以通过评论加入当时的社会大背景, 任何文字的东西都不能是孤立存在, 都是和生活的社会属性有一定关系, 所以很多评论与当时的热门话题和政治发展状况联系密切, 因而很多大的新闻媒体都将故事说的头头是道, 通过故事映射出真正要表达的含义, 必要的时候这些评论是帮助理解文章, 或者引导民众的思想层面。

结语:翻译是一个比较美妙的过程, 由于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连接, 所以运用通过翻译做好沟通的桥梁, 很多人开展翻译活动, 都是在进行文字, 其实这只是翻译的一个小部分, 翻译是需要语言交流与文化渗透, 文化是语言的载体, 如果文字没有语言为基础, 那么整个文字就会变得很单调, 也会失去整体的韵味, 这只是翻译中的一个很简单部分, 其实翻译是在进行转换时候的语言的重新组织, 翻译学中最为重要的三方面是信、达、雅, 解释为直观的表达翻译的含义, 语句的直观, 最后语句完整、漂亮, 在树立翻译观的同时, 需要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翻译的本质, 以文化交流为核心, 开展翻译活动, 让翻译活动有自己正确的历史定位。并在这一原则上, 梳理我国翻译史, 做出深刻思考, 分析翻译史上出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现象。

摘要:本文研究我国翻译发展进程中出现重视语言轻视文化、重视微观轻视宏观的现象, 详细阐述对翻译文化意识的认识, 通过推进文化观, 确立翻译指导理念, 以多元文化为视角深刻探究翻译实质。

关键词:翻译研究,翻译文化观,多元化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小霞.论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文化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 (09) :3-5.

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 篇3

【关键词】翻译研究 翻译文化观 多元化思想

全球化经济进程的逐步深化,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交往领域不仅体现在经济上,更多体现在文化和其他领域方面。因而在跨文化时代到来之际,翻译更多呈现出交融性和互助性,单纯的翻译技巧和翻译学术性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从外部层面考虑翻译不能与人文理念相互割裂,因而研究翻译文化,并且了解其影响地位,对翻译活动有着直接和本质的影响,也是研究翻译理论的重要基础。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在文化上有详细的操作层面,因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作为一个翻译者不能规避的本质问题就是语言层面上出现的各类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对翻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由于翻译者和原作者成长在不同的环境里面,所以文化心理也会不同,在感知世界和认知世界方面也会多有不同,导致语言和词汇使用出现不对等的情况。另外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对事物的理解,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方面也有较大的不同。

例如,英语句子多数情况下受到形式和逻辑的限制,句子的主干构成是主语和谓语,其他的语法形式主要以主语为基础做好各层的连接与搭建,框架结构是以主语为基础,逐渐向外围扩散,但是汉语在句子方面习惯以时间顺序为基础,通过推理的方式做层层递进展开,通过节节延伸,呈现出线性铺排的状态。这两种语言习惯都是人们约定俗成的,所以翻译者从小也接触这类语句构成形式,因而一旦接触与之不同的构词形式感觉无所适从。

二、翻译发展中需要深思的问题

1.重技轻道。这方面的倾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集中于翻译研究的问世后,专家学生更多的探究翻译技巧,没有对形而上学有强烈的关注。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共有500多种书问世,其中介绍语种和技巧性的书籍占比达到85%,大部分都是一“技巧”著名,但是探讨的主体是“怎么译”。第二在翻译研究方面有更多研究,更多重视翻译技巧,将翻译研究看成实用主义,但是这种思想直接带来两种效果,第一,局限翻译理论范围,把翻译理论看成怎么译,导致翻译被局限在应用层面;另外一方面简化翻译的理论功能,误导人们理论只能指导实践,这将引发观念上的误区,让人们单一的认为技巧性的翻译研究对实践有着更直接的用途,研究本质时出发点在哲学,但是实施过程却运用符号学定位,这被翻译学者看成是“制造空洞的理论”。

2.重语言轻文化。我国将近30年的翻译研究中,重视语言轻视文化的现象是在20实际70年代以后和80年代中期,其中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从翻译的层面考虑问题,语转化是翻译活动中最为直接的行为,那么将语言翻译长期的当成语言活动观就是现在研究的翻译观,翻译研究过程中必然形成理论层面的内容,因而研究中重视翻译的语言层面是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

3.重视微观轻视宏观。重视微观轻视宏观在翻译上面主要体现在两个大的方面,一方面体现在翻译史的研究上面,另外一方面是体现在翻译批评领域。翻译史研究主要是在最近几年里面,要求梳理历史时期的重要翻译事件,或者研究某一个翻译家的翻译风格,但是研究中只是就翻译论翻译,缺乏宏观性的把握,尤其在研究西方主要国家文学作品时,更多是罗列翻译事件,仔细拼读翻译内容,梳理翻译复译情况,整体上没有宏达的视野观,以文化外契机,站在文化的高度上面逐步了解翻译,体会翻译,研究翻译的选择、文化的立场等相关问题。因而这类翻译可以说是“见树不见林”,引出翻译的文化特征,在翻译批评领域内重视其宏观的倾向问题更显严重,其中有如下表现,第一,研究译本中,更多的关注文本意义,文字对照更看重细节,把细节当做整体看待,细节的不妥,就否定整体。第二,评价翻译方法是,要求翻译家在文化转化方面有更好的方法,但是却没有详细关注翻译家运用翻译方法的动机和文化语境。第三,翻译评价中,语言层面的评价是一切评价的标准,也成为评价的唯一标尺,将对和错看的更重,没有深入探究“对”或者“错”本身的原因,因而缺乏整体思考。

三、从跨文化视角上考虑翻译与翻译观

但翻译一个作品时候,需要加入评论,加入评论的主要目的是两方面,第一通过阅读评论让读者能更好的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具体差异,第二可以通过评论加入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任何文字的东西都不能是孤立存在,都是和生活的社会属性有一定关系,所以很多评论与当时的热门话题和政治发展状况联系密切,因而很多大的新闻媒体都将故事说的头头是道,通过故事映射出真正要表达的含义,必要的时候这些评论是帮助理解文章,或者引导民众的思想层面。

结语:翻译是一个比较美妙的过程,由于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连接,所以运用通过翻译做好沟通的桥梁,很多人开展翻译活动,都是在进行文字,其实这只是翻译的一个小部分,翻译是需要语言交流与文化渗透,文化是语言的载体,如果文字没有语言为基础,那么整个文字就会变得很单调,也会失去整体的韵味,这只是翻译中的一个很简单部分,其实翻译是在进行转换时候的语言的重新组织,翻译学中最为重要的三方面是信、达、雅,解释为直观的表达翻译的含义,语句的直观,最后语句完整、漂亮,在树立翻译观的同时,需要清楚的认识和了解翻译的本质,以文化交流为核心,开展翻译活动,让翻译活动有自己正确的历史定位。并在这一原则上,梳理我国翻译史,做出深刻思考,分析翻译史上出现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现象。

参考文献:

[1]李小霞.论跨文化视角下的翻译文化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9):3-5.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篇4

1.中西文化差异。

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区域特质和风貌的反映,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起源、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中国的中原文化起源于农本,以佛教和道教为主的宗教信仰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造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强调整体与贬抑个体的文化。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起源于游牧和渔猎,人们与动物斗争,与同类竞争,以求生存,所以开放与尊重个体是西方文化的主要特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语言的差异性,不同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能否顺利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更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同时,虽然中西文化差异巨大,但人类的思想感情相通,且基本需求一致,所以文化也呈现许多共性。

2.文化与翻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源泉。翻译是语言间沟通的桥梁,是各民族文化联系的纽带。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也注定了文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上的转换,更反映了不同社会文化层面上的转换,是对原作品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所以,中西文化的差异常常给汉英翻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其真正目的不仅在于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使信息得以表达。在翻译时,译者应密切关注原文与译文中所包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充分考虑文化差异,通过翻译对文化差异进行转换。

1.文化差异对词语翻译的影响。

词是汉语的基本单位组成,词语翻译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译文的翻译质量。而文化之间的差异往往会影响词语的翻译。正如著名翻译大家林语堂先生所说:字义每每因在文化中之用法而生变化,或者极难捉摸。一般情况下汉语重具象、重直觉、重整体,英语则重理性、重逻辑、重个体,汉语词义表达较笼统、较模糊,而英语词义表达较具体、较准确。比如汉语中人们常说:车来了;这辆车质量很好。英语中则需要按照特定的语言环境翻译成具体的车,如taxi,car,bus,lorry等。所以在翻译这类词语时,一定要弄清词语的具体含义,将两种文化信息进行转换,寻找对应的语义表达方式,尽可能准确的进行翻译。

2.文化差异对句子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对事物的认识着重点不同,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里可能包括不同的概念,引起不同的联想。例如:大熊猫一胎产崽两只。译文:Anadultfemalegiantpandagivesbirthtotwocubsatatime.在翻译“大熊猫”一词时,应该按照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明确地指出“成年和雌性”的含义,而不能直接译成giantpanda。

3.文化差异对语篇翻译的影响。

语篇不仅仅是一连串句子和段落的简单集合或任意堆砌,而是一个结构紧凑、意义完整、功能明确的统一体。中西方文化差异给语篇的翻译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在翻译时需要把握好语篇的整体意义,尽可能做到句句衔接紧密、逻辑连贯,既要忠实于原文的主题和功能,又要体现原文的思想和风格。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很大不同,因此汉英语篇的表达存在着逻辑、思维、语序等方面的不同。汉语语篇一般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来布局;英语语篇往往语序倒置,先说最近发生的事情,再说先前发生的事情。汉语注重具体思维,英语注重抽象思维和抽象表达。英语以主语和动词为核心,常采用“SV(主谓)”句型,通过从属关系、修饰关系附着其上,句法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连贯流畅;汉语结构则较为松散。因此在翻译时,译者应注意语序的调整,使翻译更为准确。由此可见,汉英两种语言在时间和逻辑的表达上有很大差异。在翻译时应特别注意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尽量使用规范、流畅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三、结语

教案8:文化与翻译[范文模版] 篇5

文化与翻译

1.What is culture?

Culture is whatever people do monkeys don’t.One of the oldest and most quoted definitions of culture was formulated by the English anthropologist Edward Burnett Tylor in 1871:

“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s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

文化的经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Componets of Culture:

Ideas

Practices Customs

Traditions Values

Beliefs Attitudes

Morals Goals

Laws......现代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如下的四个本质特征:

(1)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而非遗传获得的;

(2)文化是一个社团所共有的,而非某一个人所 独有的;

(3)文化具有象征性,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4)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

2.Language and Culture

A language does reflect in certain aspects the culture of a society, but primarily in its optional features, i.e.in certain of its hierarchies of vocabulary and in the priorities given to various discourse patterns.(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p.304)

一种语言在某些方面的确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但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可选择性特征方面,即某些词汇等级体系的选择和给予不同语篇类型使用时的优先地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化相互依存。原因是:

Every language belongs to a certain culture.1)It is difficult to separate language and cultural identity.2)How different peoples express what they see is determined by how they perceive and interpret and react to reality.3)The main premise of translation is to grasp the sense of a cultural message,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its uniqueness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翻译从形式上是翻译语言,从实质上是交流文化。In China, when people meet… 甲:“吃了吗?” 乙:“吃啦!”

How to translate “吃了吗”?

如果直译为: “Have you had your meal?”

西方人的反应可能是:“Do you mean to invite me to dinner?”

In western countries…

A: “Lovely weather, isn’t it?” B: “Yes, isn’t it?”

Shakespeare: King John “To gild refined gold, to paint the lily…is wasteful and ridiculous excess.”

people in the West: nature itself is beauty.gild: to do sth.artificial → not beautiful

“add unnecessary decoration or exaggeration”

3.东西文化差异 许渊冲先生总结为:

暴与和 性与情 刚与柔

4.Culture and translation

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乃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以有不同的文化涵义,而不同的词语也可以有相同的含义。

文化差异、词语空缺是翻译中非常棘手的问题。

《红楼梦》书名的英译:

David Hawkes:The Story of the Stone Yangs(杨宪益夫妇): A Dream of the Red Mansions

美国人David Hawkes对《红楼梦》中“红”字的翻译:

贾宝玉 “怡红公子”

Green Boy

怡红院

the House of Green Delight

悼红轩

Nostalgia Studio

思考题: Why “green”? Why not “red” ?(为什么David Hawkes用green 来翻译“红”字?)

英语民族red常带来的联想 : 流血、牺牲、殉难

red hands(沾满血的手)red battle(血战)

英语中大写Red意指“左翼政治主张”、“共产主义者”。

Red-hunter 迫害共产主义者或进步分子的人

Get red

“赤化”

red

也成为“政治上激进”的代名词

black art

妖术(不是“黑色艺术”)

black stranger 完全陌生的人(不是“黑色的陌生人”)

white coal

(作动力来源用的)水(不是“白色的煤”)

yellow book

黄皮书(法国政府报告书,以黄纸为封)(不是“黄色书籍”)

red tape

官僚习气(不是“红色带子”)

1)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

2)Mrs.Blue is a blue stocking;she likes to show off her knowledge of modern art, and never misses an art show.布鲁太太是位文学修养很高的人,常要夸示她对现代艺术的知识,并且有展览会就一定去参观。

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铁饭碗

iron rice bowl 大锅饭

communal pot 关系户

closely-related units 关系网

personal nets, closely-knitted guild 外出打工人员

migrant workers

5.文化翻译应秉持的原则

承认文化差异;尊重异族文化;

反对文化霸权;

翻译研究与中西语言文化思维论文 篇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willmeetatthecourtyardgateat7O'clocktomorrowmorninginordertovisitour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翻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问,需要长期下苦功夫才能真正学到手。译者的翻译能力的形成不能单靠学习理论知识、强化技巧训练,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双语功底及大量的翻译实践。

《圣经》文化内涵与翻译 篇7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 即: (1) 生态文化; (2) 语言文化; (3) 宗教文化; (4) 物质文化; (5) 社会文化。 (Nida:1964b:91) 其中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特定文化的核心部分。宗教属于深层文化, 则较难沟通与交流, 因为它涉及人物的精神生活, 包括价值标准、心理习惯、思维方式、观念定势等。作为西方语言之一的英语, 深深浸透着宗教文化的影响, 包含着纷繁的宗教文化因素。而《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只有了解《圣经》内容, 才能把英语句子中所蕴涵的深层的文化内涵有效地翻译出来, 对于跨文化的交流, 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圣经》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1. 习语。

有些习语源于《圣经》, 流传甚广, 也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这些习语简洁生动, 可以用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如果直译就会构成理解上的障碍。例如:Wash one’s hands of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27章24节。

“So when pilate saw that he could do nothing, but rather that a riot was beginning, he took some water and washed his hands before the crowd, saying, ‘I am innocent of this man’s blood;see to it yourselves.”

(比得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 反要生乱, 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 说“流这义人的血, 罪不在我, 你们承当吧!”) 因此Wash one’s hands of用来比喻“拒绝对某事负责”, “断绝与某事的关系”等。这样的例子在圣经里举不胜举。

2.译本中的格言译得典雅工整、韵律优美, 已成为日常用语的一部分。

例如“In the multitude of words there wanteth not sin:but he that refraineth his lips is wise.”

(箴言为智, 多言必失) 。源于《圣经》的典故, 在西方已家喻户晓, 不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俯拾即是, 即使在政治、哲学、科技、军事、外交等著作中也比比皆是。然而对于不了解《圣经》知识的人来说, 这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 也就难于欣赏, 对听者或读者来说往往不知所云。

例如:邱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作的《就希特勒入侵苏联发表的谈话》是个很典型的例子。邱吉尔在谈话中借用他的私人秘书考维尔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来表白自己:

After dinner, when I was thinking on the croquet lawn with Mr.Churchill, he reverted to thils theme, and I asked whether for him, the arch anti-communist, this was not bowing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Mr.Churchill replied, “Not at all.Ihave only one purpose, the destruction of Hitler, and any lifeis much simplified thereby.If Hitler invaded Hell I would make at least a favourable refererce to the devil in the House of Commons.”

在上述这段话里邱吉尔引用了三个宗教典故:第一个是bow down in the house of Rimmon, 是“心口不一”或“做违心的事”之意, 第二个是Hell (地狱) , 第三个是”the devil” (魔鬼) 。如果不了解这三个典故, 我们就不能理解作为生活在“幽默之乡”的邱吉尔用这一类即充满浓重的色彩又不乏幽默感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他支持苏联反对希特勒是为了拯救人类, 并不意味着他反共的政治立场有了丝毫的改变。在这, 邱吉尔把苏联比作“地狱”, 把苏联的共产党人比作了“魔鬼”。

《圣经》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圣经》文化属于深层文化, 如果不对《圣经》知识及其特定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就不会深入了解原文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及感情色彩, 在翻译时就会遇到一些障碍。

1.以人物喻义的词。

《圣经》中有众多人物, 他们各有自己的形象、性格、信仰和经历, 经过人们长期的传诵引用, 已成为一类人物的典型代表, 具有特定的形象或含义。如:

You can meet many good Samaritans in our university.

[译]在我们学校, 你可以见到许多乐于助人的人。

2. 以动植物喻义的词。

《圣经》中的某些动物或植物, 在一定的背景中具有特定的含义, 经常会出现在各类作品或口语中。如:

I expressed my ideas to them sincerely, but it was casting pearls before swine.

[译]我真诚的对他们表达了我的想法, 可却是对牛弹琴。

3. 翻译的局限性。

英语中有许多涉及宗教活动仪式等的词汇, 它们都代表特定意义, 简单译成汉语, 往往不能传达该词的全部含义。例如:original sin, 中文译成“原罪”。对于不了解《圣经》文化的人来说, 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original sin实际上是人祖亚当 (Adam) 和夏娃 (Eve) 违背上帝旨意, 偷吃上帝伊甸园中的禁果, 被上帝降罪, 于是他们的后人全部有罪。

对于这类词, 在翻译中总要找出一个对等词, 如果两个文化系统中没有相同或相近的对等概念, 只能将概念移植, 还必须对该词所代表的特殊文化现象加以解释, 这样才能弥补翻译的不足。

结语

《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 在世界文化史、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圣经》使用的英语一直被当作英语的典范, 书中大量鲜明生动的语言已经成为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在翻译过程中, 除了通晓两种语言外, 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正如王佐良教授所说:“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只有这样, 才能使翻译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 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 消除翻译理解过程中的障碍, 进一步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Nida.Eugene A. (1964b) :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Dell Hymes, Allied Publilshers pvt, .Ltd.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常规关系与文化翻译 篇8

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是含意本体论中的核心概念。徐盛桓在《常规关系与文化教学》一文中提出,常规关系可以分为人类学取向的常规关系和学科性取向的常规关系两大类,并区分出带有时间/空间的印记的常规关系与反映人类共同性的常规关系。

常规关系是含意本体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常规关系原本是新格賴斯语用机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徐盛桓在含意本体论中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1996年他对常规关系作了定义,将其表述为“若事物(或其特征)A一般总是常规性地同事物B(同样或其特征)联系在一起,A和B就结成了常规关系”。徐盛桓多次从不同的角度对常规关系进行过论述。他认为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常规关系指的是事物自身存在的关系,映射并固定在语言的表达形式中。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常规关系是一些社会群体把握世界的认知方式的存在形式和传播媒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常规关系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对人认识事物的具体方法的不断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思维范式,成为不自觉地认识事物的一种视角、一种图式、一种框架、一种模型(徐盛桓,2002)。

徐盛桓在《常规关系与文化教学》一文中提出,常规关系可以分为人类学取向的常规关系和学科性取向的常规关系两大类,并区分出带有时间、空间的印记的常规关系与反映人类共同性的常规关系。其中人类学取向的常规关系主要是指因为地理环境、历史的不同而形成的文化与相应的语言之间的常规关系。文化会因为其地域差异等原因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体现并逐渐固化在语言的使用上,会因为语言的使用而使文化与语言的表达建立起种种常规关系。常规关系的进一步提炼就会形成常规范形。通过常规关系和常规范形,整个社会文化表现为一幅相互联系的世界图景。常规关系主要是指一般语用学意义上的常规关系。从翻译的角度来说,常规关系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原文常规关系和译语常规关系,二者相互重合的部分即为反映两种文化共同性的常规关系,而不重合部分是指带有各自文化印记的,富有独特的时间/空间的印记的常规关系。

常规关系与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般要经历理解的阶段和表达的阶段。奈达将翻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析、转换、 重组和检验四个阶段。通过分析阶段来确定原文文本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意义;在转换阶段运用译语思维去转换原语思维;在重组阶段把分析阶段从表层结构转换的深层结构转换成译语的表层结构;检验阶段通过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来检验是否达到原文意义和译文意义的对等(郭建中,2000)。常规关系至少在分析阶段和重组阶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规关系与常规含义的理解

在分析理解阶段,译者必须从原文文化的背景(认知语境)出发,利用原文形成时期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与语言表达形成的常规关系,深入发掘原文的意义及其表达功能。徐盛桓在含意本体论的研究中告诉我们:“含意是话语以其叙述的指向性为逻辑中枢并以交际的目的为导向,向着话语的含意性作出映射的结果,表现为利用话语中语言单位的形、音或义来承载的‘言外之意’”。这类“言外之意”往往在原文中表现为话语的不完全表述。译者在对这类不完全表述的话语分析理解时,往往要从话语完全表述的内容出发,从已表述的内容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出发去解读话语。

语言的使用包含着一定的固定的常规关系。作为方法论的常规关系是“事物(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类虚构出的事物)间惯常性地、规约性地建立起来的关系”,常规关系首先以其原有的形式存在于外部世界,同时又通过语言符号系统以信息的形式进入意识,成为认知主体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人类在获得语言能力的同时,也相应地掌握了很多关于事物之间种种常规关系的知识。这些常规关系有些体现出很强的文化特色,带有特殊的时间、空间的印记,成为人们交际和交流的基础。这些打上印记的常规关系因为形成的文化背景、途径和使用的目的的不同,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如何理解这种差异性,共同性的常规关系为其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并提供了进一步解释这些差异性所需的认知环境。

在翻译表达阶段,常规关系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原文的一些文学语言表达中,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带有浓厚的原语言文化特色。而在译文中是使用异化方法,保留这种特色,还是使用归化的方法,在译语中寻找相应的表达方式,常规关系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我们选择译文语言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传达准确的意义,因此选择归化的方法为佳。在表达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原文语言时,我们也往往根据常规关系和相应的其他因素作出选择:从上下文的常规关系、译语常规关系在相类似的表达上采用的常规表达,在原语常规关系在原语文化中的常规表达,以及其他因素,如读者等。

“含意运用的能力具体地表现为:在表达时(说、写)建构出适当的显性表述,根据表达的需要使显性表述体现出一定的常规关系,利用这一(些)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来补足、阐释这一显性表述,达到相对完备地表达目的(徐盛桓,1998)”。

常规关系与归化和异化

劳伦斯·韦努蒂将翻译分为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两类。归化翻译指的是采用目标语文化的当前价值观,以其为价值判断标准,对原文采取保守的同化方法,使译文符合译语的文化准则、思想意识形态及出版标准,是以译语读者为取向的,从读者自己的文化观念出发理解原文内容,因此在译文中多采用译语的文化规范。异化指的是在翻译中采用原文本中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与译语的文化价值观不同之处,保留其相异之处,尽量保留原文本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这是从原文本的文化价值观出发,译文中尽可能向原文靠拢。

本文认为,如果在表达过程中过多的采用原文文化的表达,即过多地利用原文常规关系,而没有成功地在转换阶段将原文文化与语言的常规关系转换为译语的常规关系的话,在重新组织阶段的表达中不可避免的会使译文带上很多异化的色彩。同样,如果在表达过程中找不到对等功能的表达形式,译语文化与语言的常规关系中没有相应的常规关系,即这种常规关系是带有文化烙印的,那么译者就只有采用异化的办法(利用原文常规关系在译文中创造相应的语言形式)。

上一篇:大学生人事部实习周记优秀下一篇:电热膜安装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