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组织的概念(通用11篇)
2申请领取导游证的条件和程序1 条件:必须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程序: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并持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持所立定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
4旅游安全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是什么?陪同人员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及时报告归口管理部门2 要会同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严格保护现场3 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抢救侦查。4 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处理。对于特别重大事故应严格按照国务院《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进行处理。
5轻微事故: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轻伤,或者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下。2一般事故: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者经济损失在1万元~10万元之间。3:重大事故: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重伤或致残或者死亡或经济损失在10~100万元之间 4 特别重大事故: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
6什么是旅游投诉的地城管辖地城管辖是指旅游投诉处理机构之间横向划分在个管辖区域内处理投诉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即确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其行政权利的地域范围。
规定:旅游投诉有旅游合同签订地或者被投诉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旅游投诉处理机构管辖。需要立即制止纠正被投诉人的损害行为的应当由损害行为发生地旅游投诉机构管辖。要约的概念:指要约人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又称要约引诱,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区别:要约邀请作为一种表示,表达的内容是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这是本质区别,寄送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等为要约邀请,商业广告符合要约规定的,应视为要约。向旅游者提供的旅游线路报价单,媒体广告等属于要约邀请,一条具体的线路级报价(含具体行程,服务标准,服务项目等)视为要约。什么是导游人员报考导游人员资格证考试的条件是什么?
导游人员:是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
条件: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必须具有高级中学中专等学业学校及以上学历 3 身体健康 4 必须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9 外国旅游者出入境需要接受什么检查制度?
海关检查边防检查安全检查卫生防疫检查动植物检疫简述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
自我概念由心理学家詹姆斯首先提出, 将自我分为主我与客我两方面, 并认为自我是自己对自己的存在及其状态、特点等的观察和认识, 是一种意识和心理过程。Rogers认为自我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 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国内黄希庭认为自我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 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而Levy开启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研究, 认为消费者自我概念对消费行为存在潜在的影响。随后出现了许多相关理论, 为实践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基于自我概念一致性研究
有关自我概念一致性理论的应用性研究比较广阔, 涉及品牌策略、广告传播策略、网络消费等方面研究。Abhilasha认为自我概念可以更有效的测量广告表现, 更有效的洞察广告效果;Vanitha等人认为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取决于其与个人层面或者其与全体层面的联系;Graeff认为自我概念一致性对消费者品牌评价与购买动机会产生重大影响;Maureen等人从网络中消费者的角度, 探讨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的自我概念定位模式。
三、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社会心理学因素研究
消费者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主要是从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婚姻状况、社会角色、收入、职业、年龄等因素分析自我概念的结构特点、维度和变化趋势。Martin认为消费者自我概念在社会阶层、收入、职业等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Onkvisit强调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变化及维度, 指出消费者自我概念随着年龄、婚姻状况、社会角色的转变而改变。
四、消费者自我概念与消费行为研究
Graeff对品牌形象与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关系进行研究;Vanitha认为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取决于其与个人层面的联系或者其与全体层面的联系;Abhilasha则用自我概念可以更有效的测量广告表现, 从而方便消费者对广告进行评价;Maureen从网络世界中消费者选择的角度, 探讨消费者自我概念对网络信息搜寻定位模式的影响。国内学者曹高举对消费者自我概念与品牌个性以及生活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赵恒对消费者自我概念对品牌态度之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但是整个研究领域中, 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研究多数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的研究, 对中国消费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深入的实证研究非常少。
五、其他相关研究
谭箐与耿黎认为服装购买行为与女性自我概念存在一致性关系, 提出服装的品质、款式、色彩、品牌、购买场所等是女性消费者强化自我概念的工具。而杨晓燕、张婷森 (2008) 构建了消费者自我概念模型, 并进行了细分。李晓蕾认为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购买决策风格存在相关关系。陈延斌、韩利群也验证了此结论。陈晓红认为消费者自我概念对品牌个性吸引力、品牌认同有直接影响, 对品牌忠诚有间接影响, 品牌认同是自我概念、品牌个性影响品牌忠诚的中间变量。施光荣通过实验的方式得出消费者与品牌之间形成了高的自我概念联结或品牌原产地联结, 能够淡化负面信息对品牌态度的影响。
六、展望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文献, 明确了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实证研究。但现阶段的研究仍存在问题, 有待发展。
1、自我的概念和构成仍需进一步探明。
有关消费者自我概念和构成的研究仍得不到认可, 并且各个自我的成分需要深入研究, 而自我与消费者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所以自我的概念和构成亟待统一。
2、整合研究理论, 增强现实性研究。
对消费者自我概念的实际研究, 进行简单分析, 缺乏深层次剖析。所以未来应建构消费者自我概念理论, 增强现实问题的探讨。
3、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
改变方法过于单一, 过分依赖信效度不高的问卷, 需要丰富研究方法, 使研究更加多元化。
摘要:自我概念是个人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 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有组织的结构。20世纪60年代以后, 自我概念的研究延伸到消费学领域, 自我概念是消费者对后天自我的综合观念, 它包含了消费者对自己价值观、社会角色、个性等不同层面的认识。鉴于自我概念的复杂性, 本文尝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希望对以后研究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谭箐、耿黎辉:《论女性自我概念与服装消费行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5.4, 119-122。
[2]杨晓燕:《中国女性自我概念与消费态度》, 《南方经济》, 2002, 11, 67-69。
[3]曾德明、张婷森:《男性消费者自我概念模型构建之研究》, 《湖南大学学报》, 2008.1, 58-61。
[4]Sirgy M.Joseph.Self-concept in Consumer Behavior: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82 (9) , 287.
[5]Onkvlsit, Sak, Shaw, John.Self-Concept and image Congruence:Some Research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Santa Bara.1987, 4, 13.
明确金融消费者概念,对于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仍没有以法律形式对金融消费者予以严格界定,因此“金融消费者”在我国仍不具有法律内涵。这不利于明确划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范围,使得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无法律依据可循。因此,在法律层面为金融消费者正名对我国开展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通过研究其他国家的金融消费者理论,可以发现目前各国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主要以目的论和地位论两种理论为基础。目的论以美国为代表,强调金融消费以满足个人、家庭成员或家务需要为目的,投资者被排除在金融消费者范围之外。金融危机后,为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美国金融改革法案》将金融消费者的定义为“为满足个人、家庭、家用为目的,购买、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人”。基于这一目的,美国重点保护信贷、储蓄、支付及其他基本金融消费产品和服务,证券、保险、共同基金等并不属于保护范畴。第二种地位论以日本为代表。《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将金融消费者定义为在金融交易时,与金融机构的专业知识相比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当事人。由此可见,在定义金融消费者时,只要是不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的自然人、法人,都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
国内学术界目前关于金融消费者的定义主要有五种观点。第一种主张效仿美国采用目的论,强调金融消费者是为了生活需要而与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交易的个体社会成员。 法人并不包括在内。第二种观点将目的论和地位论相结合,认为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若想成为金融消费者必须同时满足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和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这两个条件,并且其进行金融交易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金融需求 ;第三种为需求论,即满足金融时代生活需求的银行存贷款、保险的购买、股票债券的投资、信用卡等项目的申请主体都是金融消费者。 第四种观点认为应当严格区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具有投机性目的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不应被成为金融消费者。 第五种观点认为投资一般金融商品如证券投资、保险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消费者可以被认为是金融消费者,而那些高风险产品的投资者,尤其是设计进入门槛的金融产品,不应当列为金融消费者。
对一个概念的定义不仅应从其内涵上予以分析,还应从外延上进行规范。以上观点均是从内涵上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定义,而关于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外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投资者是否可被认为是金融消费者;第二,法人机构是否应纳入金融消费者保护范畴;第三,消费者若具备专业金融知识,其消费行为是否应受法律保护。
首先,要判定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这一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明确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的区分标准。目前学界对这两种身份的区分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以形成其身份的法律关系为标准进行区分。形成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债券债务关系、租赁关系等等,而投资者主要是由于通过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购买股票等形成的投资关系;第二,以消费目的进行区分。金融消费者从事金融交易多是期望用收益来改善生活,而投资者更多的是期待获取更大的回报;第三,以消费者选择的金融机构的性质区分,选择证券业多为投资者,而选择银行和保险业的多为金融消费者。然而,随着混业经营越发明显,金融产品的交叉性不断增强,以上区分模式也有待商榷。
因此,笔者认为区分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标准应参考日本对于金融消费者的定义,以从事金融交易时是否处于弱势地位为标准。原因如下。第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不断加快,致使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不可逆转。金融产品也逐渐破除最初银行、保险、证券业务的严格区分,被金融机构利用高深、专业的金融知识排列组合为越来越复杂、交叉程度越来越高的金融衍生品。这就对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挑战,很可能导致监管漏洞。第二,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产品,普通投资者对产品的理解能力、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和风险承受力都普遍较低,处于交易中的弱势地位,与普通消费者的差别越来越小。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不应将并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在金融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投资者排除在金融消费者保护范畴之外。
关于法人机构从事金融交易活动时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这一点笔者也是持肯定意见的。参考日本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法人机构在进行非投资性的金融交易时,只要与专业的金融机构相较,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就应该纳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范畴。
具备专业知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是否属与金融消费者,关键在于如何判断专业一词。笔者认为,如果消费者本身就从事与金融相关的职业,就应该认为其具备专业的金融知识,充分了解金融产品,并不满足交易上的弱势地位这一条件,故此不能将其称为金融消费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不具备专业金融知识,处于弱势地位,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
参考文献:
[1]王偉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2005(2):34.
[2]马洪雨,康耀坤.危机背景下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研究[N].证券市场导报,2010(2):19.
[3]何颖.金融消费者保护刍议[J].金融法苑,2008 (25):16.
[4]刘少军.客户不是消费者,两者的保护有本质的区别[J].法治周末,2010( 6):35.
[5]丁克基.应立法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N].中国金融报,2009(8):23.
【作者简介】董洁(1987-),女,山西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
一、“五个基本”:
省委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在全省农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领域,全面推进以“健全基本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五个基本之间的关系:基本组织是依托,基本队伍是主体,基本活动是载体,基本制度是根本,基本保障是前提。
二、“七个体系”:
逐步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基层党组织宣传教育群众体系、党领导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基层和谐稳定工作体系、基层党建工作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
三、“三三制”模式:
襄樊市委决定,在全市推行农村村级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设置和功能“三位一体”,村级重大事务村实行党组织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开展干群联动、工农联建、城乡联创的“三联共建”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
四、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九个一”标准:
1、有一栋办公楼(悬挂四块匾牌,即党组织、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和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匾牌分别悬挂于办公活动场所大门口)。
2、有一面国旗。在办公活动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旗杆,升挂国旗。
3、有一个党员群众服务大厅(室)。
4、有一个党员活动室(党员电化教育室、广播室)。
5、有一个维稳联动室(说事室)。
6、有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阅览室)。
7、有一个卫生室(计划生育辅导室。
8、有一个综合服务社(农资超市)。
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成立消费者协会,应当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消费者协会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区域内设立消费者组织,在村、社区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在集贸市场、商业网点、企业设立消费者联络站,方便消费者投诉、咨询。
县级以上消费者协会由有关行政部门和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新闻媒体、消费者代表等组成。
第四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保障消费者协会履行法定职能所需的编制、经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支持消费者协会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
第五十条 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职能:
(一)宣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协助有关行政部门研究和制定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政策、措施;
(二)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
(三)征求和收集消费者意见,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进行调查、分析,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
(四)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质量、价格、安全、卫生、计量等进行监督检查;
(五)受理消费者的投诉,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就投诉涉及的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可以提请法定鉴定机构鉴定;
(六)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告知消费者或者挂牌警示,并建议有关行政部门予以查处;
(七)支持消费者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能。
设区的市级以上消费者协会可以对商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检测比较,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王辛庄镇团委组织开展了以“3.15放心消费”为主题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镇团委积极组织镇21个行政村村团支部,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向村民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一是利智能广播向村民详细宣传了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并介绍了多种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方法;二是通过电影放映室为百姓播放了有关打假治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案例、网络消费权益保护案例等相关视频;三是团支部青年志愿者与本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和治保主任,一同到本村超市、早点摊、老年餐桌、纸箱厂、润滑油加工厂进行安全检查,重新登记商家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号、生产证号,检查了商家的经营台账,确保进货渠道清晰。四是在村内公开栏内张贴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切实贴近百姓利益的法律条文,让老百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全镇上下掀起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热潮,切实提升了全镇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商家也更加规范了经营行为,为王辛庄镇营造出良好的消费环境。
王辛庄镇团委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概念,内涵,外延
一、比较法视野下的金融消费者概念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规定各有特色,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所采取的做法也不尽相同。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在法律层面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作了明确规定。
(一)美国
美国是金融消费者保护起步较早的国家,其《金融服务现代化法》(1999)将金融消费者定义为:个人、家庭成员因家务目的而从金融机构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个体。美国《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与消费者保护法案》(2010)将受保护的金融消费者界定为“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自然人或者代表该自然人的经纪人、受托人或代理人”。
(二)英国
英国2000 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案》首次采用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将“金融消费者”界定为贸易、商业、职业目的之外接受金融服务的任何自然人。1
(三)日本
2001 年4 月实施的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将金融消费者规定为:“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为金融需要购买、使用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主体。”日本《金融商品销售法》的保护对象既包括自然人又包括法人,只要是不具备金融专业知识,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者,都在该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日本于2006 年通过《金融商品交易法》,该法在明确“金融消费者”定义的基础上,将家庭理财纳入生活消费中,同时,将金融商品的范围扩大到所有的投资类商品,并且明确规定金融从业者要参照投资者的知识、经验、财产状况以及交易目的等因素履行说明义务,以达到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
(四)台湾
2011 年6 月中国台湾地区通过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将“金融消费者”定义为“接受金融服务业提供金融商品或服务者。但不包括专业投资机构和符合一定财力或专业能力之自然人或法人”。该法第3 条还规定:“本法所定金融服务业,包括银行业、证券业、期货业、保险业、电子票证业及其他经主管机关公告之金融服务业。”
总体而言,上述国家和地区关于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都体现了对弱势一方的保护,强调扩大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范围,加强对金融机构行为的规范。
二、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合理性
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合理性进行探析,即探讨金融消费者成为独立法律概念的价值所在。各国和地区将金融消费者作为独立的法律概念进行界定,主要是基于弱者保护理论。在金融发展大背景下,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逐渐从对有形商品的消费,转向对无形商品的消费,而金融商品或金融服务这种无形商品的销售具有很强的信息化特征,加之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展的多样化、复杂化特点,消费者与金融机构之间在掌握信息的地位、能力、条件等方面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加剧了消费者在购买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时的弱势地位,金融领域的消费者迫切地需要法律制度的保护。在弱者保护理念强化的背景下,金融消费者的弱者地位不断得到更多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将弱者保护理念扩展至金融消费领域逐渐成为法律的取向所在,金融消费者———这一新的法律名词就此应运而生。另外,金融消费者成为独立法律概念,也是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秩序的需要。
三、中国“金融消费者”概念的法律界定
从中国现行立法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未明确界定消费者的概念,当然也无金融消费者的明确概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中国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基本法律,但却无法对“金融消费”这一类特殊的消费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中国关于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一)中国有关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立法实践及理论争议
2006 年12 月,中国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在中国金融立法中首次使用“金融消费者”一词,银监会已将购买银行产品、接受银行服务的顾客作为“金融消费者”。保监会也将投保者视作“保险消费者”。证监部门并未使用“金融消费者”概念,而是认为证券投资者具有投资性,称为“投资人”较为合适,在实务界,证券行业也并不认可“金融消费者”的概念。
作为法学上的概念,学界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并未达成一致。较为典型的观点有: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可定义为:为个人消费而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但是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而获得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消费的除外(魏琼、赖元超,2011)。另有观点认为金融消费者是指购买或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享受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的社会成员(郭丹,2009)。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消费者”的概念是指:不具备专业知识,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购买、使用金融机构提供的一般性金融产品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黎金荣,2012)。
总体而言,国内学界对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争议,分歧主要有: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是否属于金融消费者;金融消费者的范围是否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是否以专业知识为界限来划定金融消费者的范围,即是否把具备专业知识者排除在金融消费者范围之外。上述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消费者概念的界定涉及以下难点:一是金融消费属不属于生活消费;二是将金融领域消费者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范围的初衷何在。
笔者认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给予特殊保护,其初衷和主要目的便在于平衡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及地位悬殊的状态,从而保护弱者。而随着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发展,金融领域消费者的弱势地位越来越突出,迫切地需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保护。况且,金融消费已成为消费者生活消费行为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消费者的一种重要消费活动,理应成为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调整的消费行为。
(二)金融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
笔者赞同魏琼等人对金融消费者的定义,即金融消费者是指为个人消费而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自然人,但是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而获得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消费的除外。其特征如下:第一,金融消费者属于消费者的一种,为自然人。第二,金融消费者购买、使用金融商品或接受金融服务的目的在于“个人消费”,而非以生产、经营为直接目的。
这就是概念性消费的魔法。而且,目前这种概念性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方向。当一个词汇突然蹿红以后,围绕着它的一个购买群体也随即形成。也就是说,有买的才有卖的,有需求就有供给,有崇拜就有装腔作势。
事实上,我对概念性消费并没有丝毫偏见。存在即合理嘛。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由,那就是概念性消费形成的供给,对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滋润和丰满。概念形成,决不会仅仅是简单一个概念,环绕在其周围的,一定是一个更大的“场”。海选“超级女声”背后的全民如何狂欢?庶民如何脱颖而出?如何看待“超女”和传统明星的气质区别?等等,都是可以深思甚至做博士论文的。当良莠不齐的图书、唱片和电视节目在“超女”概念下展开的时候,这个词的“内核”就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诚然,這种外延方向不定,比如探讨张靓影是否结过婚,到底和几个人谈过恋爱,李宇春是否同性恋等等,就完全背离了初衷。
一种文化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有切入点,不是凭空而来。让文化下面的概念更丰满,文化本身也就更完善,从而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
然而,蜂拥而上的供给无疑是泥沙俱下。一个概念之所以畅销,自然是适合市场,以消费者的需要为指向。同所有文化消费一样,最终要落实到需求上来。但文化消费同其他消费形式不尽相同。众多的供给者不仅要赚到钱,还要让操作的概念升华、提高。但是目前,我们哪里能看到这样的前景?
众所周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在当前阶段,我们不得不面对以下现状:在需求层面,过度依赖外需,国民储蓄率高,劳动力价格低,居民消费能力弱;在产业层面,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低,高耗能产业占比高,单位GDP能耗高;地方经济不平衡,城镇化率低。
鹏华基金北方营销中心总经理助理牛志江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目前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而宏观经济的转型,也必将带动大消费(传统内需消费+上下游产业链+创新性产品)步入长期的繁荣时代。著名投资大师安东尼·波顿指出,未来5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国内消费将超过出口和基建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中国消费增和空间巨大
牛志江认为,中长期内,政策环境、经济规律、人口结构、财富效应是影响居民消费行为最重要的4个因素。
政策环境无论从全国人大(十五大的“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十六大的“调整投资和消费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十七大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还是从经济工作会议(2008年的“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2009年的“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及从“国富转民富”的中长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直补农业、提高养老金、降低个人所得税等)来看,消费无疑已被提升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经济规律从G20经济发展和消费率关系来看,消费率最低点出现在人均GDP2322美元,即高于2322美元时,消费将逐步提升(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2300美元)。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消费率呈U型走势(快速工业化阶段,由于资本回报率相对高,消费率显著下降;而随着这一进程的结束,消费率会逐步回升),这些均显示中国开始进入消费快速增长期。
人口结构生命周期理论(青老年人占比增大,整个社会消费倾向会提高,中年人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证明我国目前人口结构(老龄化及1980年人口生育高峰)将对消费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财富效应中国国内奢侈品市场的增长从2009年下半年起开始加速,全年市场规模达684亿元,成为各国奢侈品牌的必争之地。商务部预计,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占全球总量的23%左右。
十二五带来大消费投资热点
从国外成熟市场来看,截至2009年底,美国收益涨幅排名前15名的股票(思科、沃尔玛、微软、家得宝、英特尔、可口可乐、麦当劳、通用、默克制药、强生制药、迪斯尼、辉瑞制药、花旗、惠普、保洁)无一脱离大消费。2009年美国收益排名前3位的基金中,有两只是消费类基金(先锋消费品指数基金、富达选择性消费基金)。
我国各消费行业指数表现也同样抢眼,Wind数据显示,2004年12月31日~2010年3月底,中证消费行业指数的累计涨幅达482.69%,在所有中证行业中收益最高。2000~2009年,中国股票涨幅前30名中有15只(云南白药、万科A、东阿阿胶、上海汽车、泸州老窖、恒瑞医药、伊利股份、格力电器、上海医药、五粮液、华侨城A、张裕A、福田汽车、山西汾酒)属于消费领域。
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速),诸如云南白药(涨幅745.71%)、贵州茅台(涨幅746.82%)、上海汽车(涨幅776.59%)、王府井(涨幅941.08%)、苏宁电器(涨幅1322.87%)等消费类股票也是彰显牛气。牛志江指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消费主题。从十二五来看,医药(大蛋糕时代)、家电(节能是关键主题)、零售百货(直接受益温和通胀)、汽车(新能源汽车前景光明)、食品(城市化进程提升行业升级)和纺织服装(时尚、品牌化)等增长较快的消费板块蕴含极大投资机会。
1“相”的概念
“相”在材料科学基础和其他材料专业课程中是使用最为频繁的概念之一, 一些教材中对其有明确的定义, 而有些教材中则定义不明确。对于有明确定义的教科书, 也没有统一的叙述。例如:
在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 “相”的定义是:人们把具有相同的 (或连续变化的) 成分、结构和性能的部分 (或区域) 称为合金相或简称相。
在胡赓祥、蔡珣、戎咏华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 “相”的定义是:所谓相, 是指合金中具有同一聚集状态、同一晶体结构和性质并以界面相互隔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在石力开主编的《材料词典》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中, 词条“相”的定义是:一个由大量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系统, 在一定的外部约束条件的作用下达到平衡时, 系统内形成一个或多个相互区别的均匀区域。具有同样结构与性质的均匀区域便构成一个相。
以上定义对“相”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叙述, 但细致分析, 应该说不是很准确, 仍然存在问题。例如, 按照这些概念, “相”是“部分”或者“区域”, 这容易让人费解, 也是学生学习中容易迷糊的地方。
英文教材中是怎么定义“相”的呢?“相”的英文名称比较确定:“phase”。在一本英文教材中, 是这样定义的, “A phase may be defined as a homogenous portion of a system that has uniform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翻译成中文:“相可以定义为系统中的一个均匀部分, 它具有均匀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很有意思的是, 这里用了“may be defined”, 说明编者对于这一定义并不满意。
在美国材料学会 (ASM) 编写的手册中, 对“相”的定义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其原文为:The term"phase"refers to that region of space occupied by a physically homogeneous material.However, there are two uses of the term:the strict sense normally used by physical scientists and the somewhat looser sense normally used by materials engineers.In the strictest sense, homogeneous means that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throughout the region of space occupied by the phase are absolutely identical, and any change in condition of state, no matter how small, will result in a different phase.For example, a sample of solid metal with an apparently homogeneous appearance is not truly a single-phase material, because the pressure condition varies in the sample due to its own weight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In a phase diagram, however, each single-phase field is usually given a single label, and engineers often find it convenient to use this label to refer to all the materials lying within the field, regardless of how much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s continuously change from one part of the field to another.This means that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erms"phase"and"phase field"is seldom made, and all materials having the same phase name are referred to as the same phase.
根据这一定义, “相”是一个空间区域, 并呈现均匀的 (或相同的) 物理特性。同时, 基于此, 提出了严格意义和不那么严格意义上的定义。从严格意义上讲, 均匀的物理特性意味着“相”所占据空间的物理特性要绝对相同, 任何变化都会使其不是一个“相”。例如, 一个试样的不同部位所受的重力场有变化, 则不是一个“相”。当然, 这是从物理学家的角度得到的推论。从材料研究者的角度, 需要“不那么严格意义上的定义”。“相”是相图上的一个单相区, “相”允许在一个相区中物理特性的连续变化, “相”实际上与“相区”的概念没有很大的区别。
参照国内外这些描述, “相”的定义中应该叙述以下性质:“相”是一个系统 (或称聚集体, 或空间区域) ;“相”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或聚集状态 (为了说明液相或气相) ;在相图中位于一个单相区称为一“相”, 允许物理特性的连续变化。基于此, 本文试着提出“相”的概念供商榷:“相”是一个由大量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空间区域 (或聚集体、或系统) , 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或聚集状态, 在相图中位于一个单相区中, 允许物理特性的连续变化。
2“组织”的概念
“组织”也是材料学知识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并且经常要求学生掌握“相”与“组织”的区别, 要掌握用“相组成物”和“组织组成物”标识相图。而对“组织”有明确定义的教科书较少。在给学生讲述“组织”时, 一般需要反复举例, 说明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称为“组织”, 在什么情况下称为“相”。似乎“组织”是一个需要学生深刻意会的重要概念。
在潘金生、仝健民、田民波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中, 这样定义“组织”: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 一定成分的合金可以由若干不同的相组成, 这些相的总体便称为合金的组织。细致思考, 这一概念仍然不能准确定义“组织”。例如:单相也可以称为“组织”, 并且按照上述定义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塑形变形后形成的“纤维组织”。在一些教材中, 将“组织”与“微观组织”或“显微组织”之间模糊化处理, 但“微观组织”体会起来是一个泛指的概念, 而“组织”则有具体的对象特征, 如“魏氏组织”“共析组织”“带状组织”等。
互联网上有人这样说明组织:“组织则可以理解是一种结合形态。比如共晶组织, 就是共晶转变是同时析出的两种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形态;还有比如冷变形金属晶粒被压扁, 拉长, 形成纤维组织, 其实就是一种形态, 回复仅是消除一定的加工硬化 (降低位错密度) , 形态没变化, 只有再结晶后成变成等轴晶, 也就是转变成了等轴晶组织。组织可以由多个相组成, 但不能说是由相构成组织的”。可以看出, “组织”似乎成为一个需要深刻意会的重要概念。
一个很有意思的感觉是, “组织”好像是汉语中才特殊强调的概念。当查阅英文中是怎么定义“组织”时, 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对应词汇。如果翻阅英语教材中与汉语“组织”相关的内容时, 有如下词汇可以对应:microstructure, structure, constitution, constituent等。这里, “microstructure”能够对应的情形更多些, 但这个词本身的涵义应该比“组织”更宽泛些, 与汉语的“微观组织”类似。“structure”有时是指晶体结构, 也不能和汉语“组织”准确对应。汉语中“相组成物的相图”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图”在英语中可以用“phase diagram”和“constitutional d i a g r a m”标识。“组织”还有一个对应词汇“organization”, 但显然不是材料科学中“组织”所表达的意思。由于“组织”这个概念的特殊性, 也许我们可以创造一个词汇“zuzhi-structure”, 以丰富材料科学的英语词汇。
根据“组织”表示的对象, 可以初步归纳出以下几点:“组织”可以是单相也可以是多相;“组织”应该在微观尺度上具有特定的形态以相互区别;不同“组织”的性能各有特点。基于此, 本文也试着提出“组织”的概念供商榷:“组织”是具有 (可相互区别的) 特定微观形态和性能的空间区域 (或聚集体、或系统) , 可以是单相也可以是多相。
摘要:“相”与“组织”是材料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目前的材料科学基础和工程材料教材中, 相关概念的定义各有千秋。根据目前一些教材中的定义及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阐述了这两个重要概念应有的内涵, 并提出“相”与“组织”的定义。
关键词:消费者,购买者,生活消费,法律适用
1“消费者”概念适用的争议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变化, 近几年我国食品药品行业的问题逐渐凸显, 相关领域的民事诉讼呈逐年上升之势。据统计, 仅2010-2012三年期间, 全国法院受理的食品、药品民事纠纷案件多达13216件, 占各类消费者权益纠纷案件的6%。与2010年受理的4080件相比, 2011年的受理量上升了9.59%, 为4513件;2012年又同比上升了2.44%, 达到4623件[1]。上述案件中, 除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之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纠纷源于法律适用上的争议。
在我国, 食品或药品案件关涉到的法律条文比较多, 同时受《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调整, 相关法律条文多有冲突甚至矛盾之处;加之纠纷往往比较复杂, 既涉及人身损害, 也涉及财产损失,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并存, 因而给案件的审理增加了困难。
在这其中, 2012年的孙银山诉南京欧尚超市一案带有一定的典型性。2012年5月1日, 原告孙银山在明知某品牌的香肠已过期的情况下仍然购买, 其后以超市销售过期食品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审判过程中被告以原告知假买假, 不具有消费者身份进行抗辩。但法院突破了《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概念的界定, 认定孙银山实施购买商品行为即具备了消费者的身份, 最终支持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而同年的“丛李松诉慈铭健康体检产品销售者责任”案则进一步肯定了法院对“消费者”概念的扩张性理解。2012年6月2日, 原告丛李松为给其患有癌症的婶婶治病, 根据广告于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潘家园门诊部购买了1盒“神麒口服液”, 后来原告发现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早在同年3月发布的《违法药品广告公告》就将“神麒口服液”的广告认定为虚假广告, 并将其经营机构“慈铭中西医门诊药房”予以标示。丛李松以此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 认为潘家园门诊部在广告中夸大药品的适应症和功效, 严重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要求其赔偿相关损失。一审法院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以原告不具备法定的“消费者”身份且相关证据不足为由驳回了诉讼请求, 但其后该案经过二审改判, 原告的诉讼请求得以支持。
上述案例在当时都曾引起较大的争议, 其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对“消费者”概念的适用上。2014年初这两个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作为五大食品药品典型案件中的两例分别予以公布, 其终审判决直接影响了最高院对消费主体的司法解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知假买假的行为不属于生活消费, 不构成消费行为, 当事人因而不能成为消费主体, 无法获得法律的保护, 而上述两个案例的出台则试图突破现有法律的阻碍, 扩展主体的保护范围。有鉴于此,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4年1月公布了《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 该规定于2014年3月15日实施, 在其第三条中有关消费主体的适用范围得以明确。
2对“消费者”概念的再界定
所谓“消费者”, 依照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 (2004版) 的解释, 是指“为个人、家庭或家用而非转售目的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 以及为个人目的而非商业目的使用产品的自然人”[2], 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的界定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 围绕该定义, 法学界的争议主要有两点:一是消费者的主体是否仅限于自然人, 法人和社会团体是否属于消费者;二是法律仅保护消费者的“生活消费”是否合理以及如何界定“生活消费”。
有关消费者的主体范围, 有学者认为其原则上仅限于自然人, 不应当包括单位。单位因消费而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应当受合同法调整, 而不应当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3], 也有学者认为消费者不仅限于自然人, 还应当包括个人、家庭需要或者团体消费[4]。笔者认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 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普及, 将“消费者”的范围仅限于自然人, 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也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主要是因为, 首先, 随着产品信息专业化程度的提高, 虽然购买者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所提升, 但其分析、辨别信息的能力, 却相对有所下降, 普通购买者已经无法靠其自身判断产品的优劣, 购买者与生产者、销售者具有不对等的实力, 且差距不断拉大;其次,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触及面不断扩大, 消费交易的方式, 相较于过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传统的货钱当面两清发展为多种交易方式, 如网购、团购等;再次, 消费理念与终端消费主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消费理念的变化, 对部分商品是否属于“生活消费”存在不同看法, 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 不同经济水平的自然人对生活消费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 如购买电影票并观看电影, 此种消费行为是否属于“生活消费”, 不同群体存在不同意见。终端消费主体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观看电影的终端消费主体, 可以是个人消费、家庭消费, 也可以是团体消费。
当前有关“生活消费”的界定, 理论界主要有主客观一致说、经验法则说[5]、最终消费说[6]等标准。有学者从模糊法学理论的角度, 综合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数学模型去探寻“消费者”的本真含义[7]。模糊法学理论认为法律概念都是一个模糊集合。依据模糊法学理论, 消费者的外延具有不确定性, 存在既是消费者又是经营者的情况。笔者认为在实际司法活动中, 上述模糊法学理论对于司法实务中准确使用法律概念的意义不大, 而且模糊法学理论中的模糊性理念也不利于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及公民行为并有损法律的权威。
至于对“消费者”认定标准上是否应以“生活消费”为限制, 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的体系下, 将消费者限定为“生活消费”是有必要的。鉴于现有法律已对“消费者”进行了以“生活消费”为构成要件的明确限定, 在立法者未正式启动法律修改程序前, 变更甚至完全否定原法律条文的内容违背了法理, 更会损害法律的权威, 破坏其公信力。当然, 如前所述, 鉴于消费过程中支付方式和终端消费主体的多元化, 以及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不平等地位的不断拉大, 可以考虑在认定“生活消费”时, 采取更加宽泛的标准。
3“购买者”概念的引入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 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 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 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从而将“购买者”的概念正式引入了食品药品案件的审理。经济法律关系中, “购买者”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 此后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均使用了“消费者”的称谓, 对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中的“消费者”一词, “购买者”与它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从文理解释方面分析, “购买者”是指实施购买行为的人, 可以是自然人, 也可以是家庭、公司或者其他组织团体等, 而“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 一般为自然人。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要以进行“生活消费”为构成要件, 而“购买者”则无此限制, 生产性消费依然可以成立购买行为。
其次, 从司法解释出台的目的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之所以出台该司法解释, 其中一个动因就是试图通过引入“购买者”一词, 扩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中“消费者”的适用范畴, 以统一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消费者”身份时处理标准的不统一, 更好的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对消费者适用主体范围和生活消费概念的争议, 自《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出台之初持续至今。它直接导致地方法院处理相关争议时面临适用标准上的困难, 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引入购买者概念, 正是希望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食品安全法》中尚未纳入的单位、团体等主体一并引入消费者的范畴中, 对这类主体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诉求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此外, 随着消费理念的变化, 判定当事人购买某商品的行为是否属于生活消费更加困难, 过去的判定标准如主客观一致说、经验法则说等凸显出其局限性。最高法通过“购买者”概念的引入, 一方面扩大了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另一方面也间接地给予了法院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允许法官根据社会生活经验、价值观对具体案件进行判断, 以确定当事人购买商品的目的及其身份。换言之, 最高院此举意味着对过去“经验法则说”等判定标准的扩充与修正。
需要说明的是, 最高院的《规定》中, 除第三条使用了“购买者”一词外, 其他条文普遍使用的是“消费者”一词, 由此推之, 该司法解释间接采纳了广义消费者的概念, 从而使消费者与购买者在内涵与外延上趋于统一。这就意味着, 作为“消费者”构成要件中的“生活消费”的认定标准, 事实上得以扩大, 对过去被排除在消费行为之外的所谓“知假买假”的行为, 纳入到了生活消费中。虽然这增加了购买者以此为据提起恶意诉讼的风险, 但相对于国家对食品药品安全的保障以及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的维护, 显然法律更偏重于后者。
4使用不同称谓引发的问题
出于强化对食品药品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最高院把知假买假者纳入民事赔偿求偿权的主体, 但“消费者”与“购买者”概念的并存, 可能引发适用该司法解释时的新问题:不排除有地方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对上述两个概念仍然区别对待, 进而使对消费者的理解又回归到狭义的层面上, 从而违背了司法解释的初衷。例如, 对《规定》第四条“食品、药品生产者、销售者提供给消费者的食品或者药品的赠品发生质量安全问题, 造成消费者损害, 消费者主张权利, 生产者、销售者以消费者未对赠品支付对价为由进行免责抗辩的, 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有人认为此处的权利主体既然被表述为“消费者”而非“购买者”, 就意味着对于不是用于个人消费的购买者而言, 若其接受的赠品有瑕疵而导致其本人之外的人受损害的, 购买者不能主张权利;而受害人则因与食品药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无合同存在, 只能主张产品责任而无权提起合同之诉。
笔者建议最高人民法院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规定》中相关概念的适用, 并对双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做出原则性规定, 从而统一法院的审判标准。同时在认定“生活消费”时, 赋予法官更多的自由裁量的空间, 使其能够灵活应对食品药品消费案件中出现的新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新闻发布稿[EB/OL].http://www.court.gov.cn/xwzx/xwfbh/twzb/201401/t20140109_191368.htm, 2014-01-09/2014-04-05.
[2]史际春主编.经济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45.
[3]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J].政治与法律, 2002, 02:6.
[4]杨立新.消法关于消费者概念的规定应当修改[J].中国审判, 2013, 06:24-25.
[5]梁慧星.怎样学习法律——从法律的性质谈起[EB/OL].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 ID=29281, 2005-05-12/2014-04-05.
[6]王晓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概念的界定[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01:75-87.
【消费者组织的概念】推荐阅读:
中国消费者一季度消费意愿的调查报告12-27
消费者的心理特征10-13
消费者调查的主要内容07-14
消费者的品牌选择策略01-14
分析消费者的网购需求心理09-10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教学反思01-14
消费者的学习特征及营销策略调研论文06-04
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演讲稿07-07
品牌名称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09-23
网上购物消费者态度的调查报告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