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2024-1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又一次心灵的震撼(精选8篇)

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篇1

当中央决定对***立案审查的消息传出,中共的政治信用来了一个“涨停板”,世界又一次领教了“中国震撼”,国人又一次感受到“零容忍严惩贪腐,不设限清理门户”的超强冲击波。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共始终不渝坚守从严治党路线的一个全新里程碑。

当“你懂的”不再,“告诉你”成真,所有的围观者都难免油然而生一种会心、释然的同在感,改变中国的高光时刻,就在你我眼前“零时差”呈现。这是“开门反腐”不可逆转之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创纪录的重大胜利。当中央纪委查办的最高级别的正国级高官终于落马,对中共纠错能力、纠错机制的“看扁、看淡、看空”论调可以休矣,中央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决心和自信天人可鉴。这是庄严申明“依法反腐”理念之后,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惩违纪违法者的标志性大事件。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一句老话,但在今天的反腐“打大虎,大打虎”中被赋予新意。不论是恶虎上山,是猛虎归林,是为虎作伥,或是虎穴龙潭,谁也别低估中央推动执政团队强力自我净化、强势自我纠错、强效自我革新的坚定信念,谁也别幻想干了坏事可以“脚底抹油——开溜”,谁也别指望挑战制度底线还能够“牛栏关猫——来去自由”。

无他,事实尔。

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篇2

一天上午课间操时, 我忙完一堆琐事, 急匆匆迈向我班站队的地点, 远远只见稀稀疏疏的几个人, 而其他班级都是人气正旺。我不由怒火中烧, 才几天没空盯他们, 就成这样了!我强忍着火, 数清了出操的学生数, 课间操一结束, 我立即飞奔教室, 想找出没有出操的18名学生。

教室里只有6个学生, 3个在清洗后墙板报, 3 个在座位上做作业。教室外, 还有两个在晃悠, 而另外的10 个学生不见踪影。我忍着气等了十几分钟, 上课铃响了。等全体同学都回到了教室, 我要求所有人从书包里找出《班规》, 让他们学习其中的第45 条:“认真做两操, 集队静快齐, 不拖拉懒散。”教室一片安静。我对大家说:“除了请假的同学, 其他没出操的人都违反了《班规》第20条。《班规》是你们自己订的, 你们应该自觉遵守。请你们按《班规》上最后一条去做!”《班规》最后一条的内容是:以上《班规》由全班同学共同制订, 如有人违反上述约定, 写500字书面说明, 并抄写相应条款10遍。

这时我看到一名女生举起了手, 我不但没有让她申诉, 反而呵斥道:“谁让你举手了!”自动过滤了她终于没敢顶嘴的委屈。

晚上, 我接到这个女生家长的电话, 才知道, 原来她是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读培训, 以代表学校参赛的。训练时间紧, 作业又多, 她本来就辛苦了, 白天又受了委屈。回家后, 她狠狠地发泄了一顿, 让父母又心疼又心慌。

我躺在床上, 反复思考白天的事, 这位同学确实是因为服从学校安排而缺席课间操, 我为什么一定要用《班规》处罚她呢?这样做是不是会打击到她参加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呢?会不会伤到她的自尊?如果伤害到了她, 我该怎么弥补我的过失, 以减小对她的伤害?

第二天批阅“家校联系本”时, 我看到了她的说明:“今天犯了太多严重的错误!上午没有去跑操, 是因为参加排练耽搁了, 但这并不是理由。我确实未事先告诉老师, 无视《班规》, 无视老师的说教, 理应受罚。平日里崔老师工作认真负责, 课上, 她娓娓动听地讲课, 让我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课间, 她会坐在教室最后, 静静地改作业、备课。想着老师的好, 心里一阵酸楚, 我干嘛要做这样不尊重老师的事呢?自己还哭鼻子, 活该……”

我震惊了!在她的500字说明中, 没有一句怨言, 有的只是对老师做法的理解, 这是才从小学跨进初中的孩子呢!她的懂事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 我真的被感动了, 于是在她的“家校联系本”上写下了这段文字:

晓航:

作为班干部, 对于《班规》, 你应该带头遵守执行, 给其他同学做示范, 甚至在其他同学违反《班规》时, 要主动提醒他们, 你说是不是?

昨天你参加学校的排练, 我并不知情, 你没有告诉我, 我们缺少了事先沟通。作为班主任, 我必须随时了解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在校情况, 这是我的职责, 你说对不对?

我着手处理时, 先让有理由不出操或已请假的同学作出说明, 此时聪明的你应立即说明情况, 可你没有, 错过了老师给你的最佳时机。等我开始让大家学《班规》时, 你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举手示意, 已为时晚矣。我在班上多次说明了“时间点”的重要性, 多次说过“错过时机, 不再有机会”的道理。你想一想, 我班共有学生52名, 昨天竟然有18人没有请假就不出操, 作为班主任, 我能不急吗?

昨天让你按《班规》行事, 耽误了你很多时间, 还请你谅解老师处理问题时的心情。

期待你理解的老师

上课时, 我看到了她满脸灿烂的笑容。没想到, 晚上我竟又收到了她爸爸发来的信息:“崔老师, 谢谢您对孩子的关心!您的信让我们备受感动, 前进的路上有您的陪伴是她的幸福。跟着您, 她肯定会学到很多。孩子的不懂事麻烦您多多包涵, 对不起了!谢谢您, 还恳请您继续关心她、帮助她, 让您费心了!”

家长的感谢是我没想到的, 本来这件事就是我武断了, 我赶紧回信:“昨天交流时, 我有些激动, 请多多包涵!”很快我又收到了回信:“没什么, 我们理解您的苦心, 谢谢您!”

第三天, 我翻开她的“家校联系本”, 又是一行熟悉的字跃入眼帘:

亲爱的崔老师:

细细品味您苍劲有力的字, 心中流淌阵阵暖流, 不禁潸然泪下!我对自己年幼无知的行为深表愧疚, 我向您真诚地道声“对不起”!

您的学生:晓航

这次的事情震撼了我, 也令我思考。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深知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人, 健康人格的培养比考分的提高更重要。但是在实践中, 我却忽略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总是主观臆断。学生表现出的军事化的顺从, 是我满意的姿态, 是被我训练出的习惯。但是, 全体服从绝对不代表全体优秀, 更不代表学生心理成熟到能够理解我的初衷是所有人都整齐划一地做事, 才能严谨和有条理。也许, 大多数学生的服从, 只是敢怒不敢言的屈从而已。教师的期待越高, 学生的压力越大, 很多成绩优秀的同学往往更脆弱更敏感。晓航这次的偶然“叛逆”, 恰恰蕴含了长久以来的必然啊!对于这件事, 我除了失职于没有进行细致调查, 更主要的是教师权威心理在作祟。殊不知, 正是这样的心理伤害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做教师的, 不应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还应该换位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 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学生, 渐渐脱离儿童期的依赖心理, 不再完全信服成人, 主观上希望作为独立的个体被充分尊重, 但是客观上心智发展又不够成熟。他们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不太能接受批评意见, 加上学习压力的增大, 使得他们容易浮躁、叛逆, 师长如不及时引导, 也许会耽误他们的一生。

一次震撼心灵的穿越 篇3

语文教学不能缺失文化,语文教师更要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程红兵老师作了《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了课改的成功》的报告,程老师指出:文化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与意义,文化的缺失就意味着生命的贬值与枯萎。教育就是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就是一个文化过程。教育一旦失去文化,所剩的只是知识的位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这些话精辟地警示我们:语文教学不能缺失文化,语文教师更要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养教育不是通过说教来实现的,不是通过灌输来获得的,而是让人置身于特定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的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素质教育说到底是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过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人只能由人来建树”。这种影响力,只能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缘学情,明起点,依体式,定终点”的阅读教学路径

王荣生教授为我们作了《阅读教学的路径》的专题讲座。他首先端正了我们对阅读教学的认识: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语文经验的因素。其次使我们明确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面临着两个相辅相成的学习任务: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第三、教师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第四、阅读教学的全新路径:一是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二是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三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王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问题是内容的问题,教学内容僵化与随意性并存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痼疾。阅读教学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能力是具体的,要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教学内容,要依据文本体式来确立教学的终点。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学生不喜欢的,要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要让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要教他读好。这些观点真是醍醐灌顶,为我们未来的教学打开了一扇窗,也给目前无序的语文教学指明了路径。

回想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确实存在着很多误区:要么过多关注学生的活动而缺乏老师明晰的指导;要么面面俱到,总怕漏掉万一;要不就是教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等等。而切合实际的语文教学,必须依据学生的学情、文本的体式来确立。王教授“缘学情,明起点;依体式,定终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阅读教学路径,解决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的无序和迷惘问题。

“一体四面”的文言文教学法

我们知道,文言文教学,既要重视文言知识的落实,也要重视挖掘文学文化内涵。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急功近利地死扣字词,死扣断句和翻译的技法,做到字字落实,词词落实,句句落实,把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肢解为最小的翻译单位,根本没有文学的美,更加谈不上文化的蕴味。在洋泾中学听了童志斌教授讲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后,我再一次深受教益,原来文言文教学是这样教的。童教授把文言文教学分为四个层次:文言——文章——文学——文化。在教学中,这四个层次是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相互融合在一起的。童教授在课堂上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重点的文言文字词,还引领学生体验古人的“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进而挖掘“所言志,所载道”,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做到文言字词、文章结构、文学鉴赏、文化传承四“文”结合。以前,我也深陷应试主义思想的泥潭,把文言文教学当做了片面追求高考成绩的一个手段,只教字词句,将富有人文内涵的文言文教学降格为技术主义低层面的训练操作,忽视了课堂的生机和学生的兴趣,更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在完成文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努力教出文学味,努力教出文化味,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更高的要求。

作文教学的“支架理论”

叶黎明博士站在东西方比较的高度为我们基层语文写作训练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操作模式:给学生提供“支架”,提供“行动的步骤”。在学习过程中,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帮助的问题称为“支架问题”。学习支架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范例、问题、建议、向导、图表等,问题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支架之一。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我们很少从交流的角度来考虑,学生往往并不能真切地知道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作文的读者是谁,读者关心什么,希望从他们的文章中读到什么。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语言的表达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我们可以将特定的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转化为不同阶段的“支架问题”,切实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教师能在作文教学中适时地提供精心设计的支架,将对学生的写作质量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写作是以书面语言表达观念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作文困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各种不同水平的加工的同时进行。为学生提供支架,就可以避免不同水平的信息加工同时进行以降低作文的难度,让学习者经历一些更有写作经验的学生或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写作中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通过学习支架,学生可以“模仿”“体验”“实践”的方式内化支架所蕴含的写作思维策略与问题解决方法,获得写作能力上的增长。

当下我们的老师最缺乏的是支架设计的意识和方法。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中,想帮助学生却不知从哪里使劲。支架的类型较多,“支架问题”最为常见。设计一些很有针对性的支架问题,就可以真正帮上学生一把。

华东师大倪文尖教授在谈到作文教学的“支架问题”设计时,提出一种“变范文为问题”的思路。倪教授认为文章和文章的每一段都是在试图回答某一个问题,关键是我们要审辨出这些问题,并以这些问题作为那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的支架。我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独特而又高明的思路,因为这样设计出的支架也一定是融合了读者意识(为谁写)、写作内容(写什么)、写作策略(怎么写)三个维度的支架。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当他们面对一篇又一篇的范文时,往往如同老虎吃刺猬,无处下口,实在不知如何去模仿和借鉴什么,但是,如果有“具体问题”(即“行动的步骤”)的指引,状况一定会大大改观。这种“范文变支架问题”的支架设计策略的确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与实践。

“本色语文”课堂

黄厚江老师上的语文精品课《葡萄月令》让我耳目一新,诗意洒脱,清新自然,体现了“把语文当语文教,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本色语文。反思一下眼下的语文教学,尤其是语文公开课,很多教师一味地求新立异,以致于迷失方向,丢失方法。如何上好语文课,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如何追求“既经得住考试,又让学生喜欢,又有教师的自尊和理想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黄老师的“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的本色语文为我们开了一剂良药,“本色课堂”所追求的是朴实、简单、高效、可操作的教学效果。

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篇4

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是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元稹、韩愈都非常推崇的初唐诗人, 他是有意识地扫除六朝以来绮靡诗风并取得重大成绩的初唐诗坛第一人。曾有人把他比作大泽乡振臂一呼为群雄开路的先锋陈胜。在他传世的百余首诗歌中, 《登幽州台歌》是开创有唐一代文学风气的先驱之作, 也是陈子昂代表作之一。

《登幽州台歌》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 (即697年) , 时陈子昂在征讨契丹的武攸宜军中任参谋。他亲眼目睹了武攸宜所统的先头部队大败于契丹, 总管王孝杰坠岩而死, 将士死亡殆尽。于是他挺身而出, 向武攸宜进谏, 但武攸宜拒不接受他的正确意见。陈子昂认为在此存亡危急之际, 断不可苟合取容, 于是再次请谏, 言辞非常激切。刚愎自用的武攸宜一怒之下, 竟将他降职为军曹。陈子昂知道再也无法可施。只得缄默不言。其心中的巨大悲愤不言而喻。《登幽州台歌》就是诗人在这种心情下写成的。

此诗虽只有短短四句, 但由于它成功的语言艺术, 使诗人那深沉强烈的情感得到了十分含蓄的传达。作者感慨万千, 意绪悲凉, 好像是慨叹宇宙的无穷和生命的短暂, 又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凡是认真阅读此诗的人, 即使没有诗人那样不幸的遭遇和痛苦的感情, 也同样会被那种登高远眺, 极目古今的宏伟胸襟以及那苍茫辽阔、雄浑有力的艺术境界所打动, 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首诗的语言劲健有力, 质朴自然, 绝无矫揉造作和过度雕琢之病。这在整个初唐诗坛上都是十分突出的。诗的前三句通过作者深沉的目光和思索, 描绘出一幅无限广阔的背景;第四句“独怆然而涕下”, 则如摄像机的镜头转换一般, 突出了诗人独立高楼, 慷慨悲歌的动人形象。一个“独”字承上启下, 有力地写出了诗人的寂寞孤单;其声调的短促重浊, 又正与上句“悠悠”二字的清扬形成鲜明的对比, 读起来真有力能扛鼎之感。全诗直抒胸臆, 壮怀激烈, 突然而起, 戛然而止, 犹如感情的洪流在刹那间决口而出。诗中没有用一个字去描绘具体的事物, 但那沉着的笔力、开阔的境界、雄浑的格调, 却激发起起读者的想像, 使读者仿佛立身于历史的潮流之中, 看到无边无际的天宇和苍茫辽远的原野, 听到了震撼心灵的慷慨悲歌, 感受着一种悲壮的美。

这首诗的语言节奏也很值得我们注意, 它的前两句是对称的五言句, 但打破了一般五言诗“上二下三”的节奏。后两句是六言, 在句子中间嵌用虚字“之”和“而”, 这种句式来源于《楚辞》。全诗念起来的节奏是这样的: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 (之) /悠悠, 独/怆然/ (而) /涕下!

这样的节奏显得既整齐而又有变化, 既有诗的韵律, 又较为活泼自由, 比较接近散文的句式。 这对于表达作者那种强烈奔放的感情是很适宜的。

心灵的震撼 篇5

我把拍摄“番号”时练就的武功全废了

《战雷》由北京华录百纳影视有限公司出品,该剧讲述了当代西南边陲,我某集团军工兵团排雷战士扫清边境战争遗留地雷的故事。《战雷》是青年导演徐纪周继《杀虎口》、《永不磨灭的番号》之后推出的又一力作。

这是很自虐的事儿

“番号”前年播出创收视热潮之后,很多人找到徐纪周,希望他能继续拍摄类似的作品,但是徐纪周并不愿意,“我们特别希望打破‘番号’,忘掉‘番号’,我觉得复制自己就该上套了,我希望在自己还有锐气的时候,编剧冯骥也没被写颓了的时候,能多一点选择。创作自由和话语权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年轻的时候,在还有朝气和理想的时候,在‘番号’得到话语权之后,我们可以不那么去考虑市场的规则和市场的需求去做一些戏。基于我们之前的作品,对我们而言,《战雷》这部戏表达自我的内容能多一些。”

从剧本到拍摄,徐纪周和编剧遇到很多问题,“拍摄《战雷》对我自身也是一种历练和提高,这部戏的空间特别小,在这个空间罩我能否把自己想讲的东西讲出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是很自虐的事儿,后来发现排雷这件事儿太枯燥,而且太小了,而且当时拍摄前定的是,排雷过程中解放军不许死人,只能受伤,这就更狠了,就更跟自己较劲了。生离比死别更有戏剧性,更刺痛人心。剧中几番生离是我们硬逼着自己想出来的,就像剧中人张晓菲的离开,让我自己特别难受,也算破了‘番号’的时候一些惯常使用的煽情手段,等于把‘番号’的武功全废了,逼着自己练一套新的。”

除了排脚下的雷,更要排心中的雷

《战雷》是一部群戏,这么多人,徐纪周和编剧冯骥下了很多功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徐纪周说:“《战雷》从头到尾讲的是排雷,除了排脚下的雷,更要排心中的雷。心里的雷是什么?每个人都有目己的心结,都有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遇到的障碍和阻碍。我们这个故事,三四十个人物,尽我们所能做到了在32集的篇幅里每个人物都有一个心灵成长的蜕变,这些人物在结尾的时候和在开头的时候,整个人的状态和精神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一开始,人物塑造的篇幅会很多。”开始时《战雷》可能让一些观众看得不过瘾,但是随着剧情的进展,真正过瘾的东西也随之而来,“后半段慢慢回到了我最擅长的强情节剧的东西了。到后面沼泽排雷、雨季排雷,还有狙击战、肉搏战都混台在一块儿,那些东西年轻的观众会很爱看,因为对抗性特别强,敌我双方会特别明确。中间20几场战斗,不管是前面的排雷,还是后面的打仗,没有一场打得一样的,而且没有一场原来有电视剧这么拍过。”

坚决不用大牌

纯粹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 篇6

桃李芬芳

桃李芬芳

桃李芬芳

非常体验

2014-12

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我一直期待听一场令人精神振奋的音乐会,不是那种温文尔雅娓娓道来的文艺范儿,也不是气场十足的“高大上”,更不是专业的学院派,而是一种用真实的生命去演奏的音乐会,它不一定需要很专业的技巧,也不需要饱经岁月磨砺的沧桑,但一定要有一种沉淀,一种对生活、生命、自我的解读与传递,或者是一种信仰、一种态度。我会有这种期待是因为现在用心做音乐的人太少,大部分人做音乐的意义是为了追求金钱、地位、名誉、成就感等一切与名利有关的范畴,然而音乐这么一件纯粹的事情被赋予了那么多条件之后,它原本的样子又去了哪里?还有谁能穿越这厚重的浮华外壳,透过本质去看、去听呢?我不想评价现在的音乐是什么样的,各个流派又是如何,好在,我如愿以偿了。

百无聊赖的午后,朋友突然打电话说他有两张音乐会的门票邀我同去,我来了兴趣,然而这种激情瞬间又退去——又是那些听到中途会忍不住玩手机、打哈欠的音乐吧。于是,我连演奏者都没兴趣问便回绝了,可朋友说是管风琴演奏,以前没听过,我想了想,最终决定去了。到了演奏现场看到演奏者的简介,七十岁的老人家,四十余年的演奏生涯,在这两个小时的演奏过程中将会是一种怎样的表现呢?进入会场后我有些惊讶,在我看来管风琴并不是很热门的演出项目,可偌大的会场居然座无虚席。

当演奏者上台时,我顿时对这位老人家产生了好奇,他看起来像是多么精力充沛又幽默的老顽童啊,与观众打招呼的时候是那么自如简单,完全没有一丝包装出来的刻板与商业气息,就好像他即将开始的是一场朋友聚会时的即兴交流,而不是一场演出,这种真实与质朴让我开始对他接下来的表演产生了兴趣。第一首是巴赫的《耶稣,人们仰望喜悦》,当前奏响起的时候,我知道这次我来对了,随着曲子由舒缓变激进,连环起伏与层层音浪的叠加,我似乎也像那仰望的人们一样,来到喜悦的海洋中,与琴声融为一体;第二首开始时,我已经彻底颠覆了之前对管风琴的认识——管风琴以其丰富的音色与广阔的音域被称为“乐器之王”,演奏的难度远在钢琴之上,除了高超的音乐技巧以及音乐领悟力,还需良好的手脚协调能力。我一边享受着音乐对我的洗礼,一边看老人家在巨大的管风琴上飞快地舞动手臂与手指,因为管风琴不像钢琴只有一排,而是有三排,并且还有左右之分,在演奏中演奏者还要根据音乐变换随时配合双脚去切换音域与音调,这就需要演奏者有非常好的身体协调性与对音乐的敏锐度。每一首曲子结束间隙,会有主持人和演奏者聊几句关于音乐的见解,虽然

我不能听懂他每一句话的意思,但是从他所传递出的对音乐的热爱和他对艺术的见解中,就可以感受到他的音乐是真正用心做出来的、非常纯粹的艺术,这就是我所寻找的纯粹的音乐。

到这里,我想该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了,他叫埃克托尔·奥利维拉,阿根廷管风琴泰斗级演奏家,三岁开始演奏管风琴,十二岁即被视为天才少年破格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学习,年轻时已是阿根廷当红演奏家,其音乐会的座上客更包括传奇人物贝隆夫人。他用魔法般的触键和踏板技巧,穿梭于巴洛克与即兴乐章之间,把管风琴的庄严、神秘、霸气与千变万化的效果带至最高境界。四十年的演奏事业把埃克托尔·奥利维拉带到世界各地,他曾经在美国、欧洲、亚洲、澳洲及中南美洲举办过独奏音乐会,并作为客席独奏家与世界许多知名乐团有过合作,还曾在世界许多著名的音乐厅及场馆有过演出,包括卡内基音乐厅、巴黎圣母院、美国国会大厦以及美国迪斯尼音乐厅等。

官方的评价只能体现他在这个领域里的成就与贡献,而我在他的音乐会中领会到的却是本人的魅力和才华,不只他的音乐令我折服,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他的表情和小动作,全部都在展示他的个人魅力,那样的挥洒自如,轻松自在、真实简单,他是在用他的生命演奏,他音乐的风格也如同他的人一般简单大气而又磅礴伟岸,灵动自如而又沉静美好,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他在为自己跳一场生命之舞。有观众问他,为什么能够用半个世纪坚持对音乐的热情,他的回答令全场人为之震撼:“音乐就是我。”是的,我看到了,他是一个全然追求音乐造诣的人、一个身心合一的演奏者,用对生命的领悟表达音乐的人。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对音乐的信仰与热情,一个成功的演奏家是可以透过音乐表达自己,同时也透过音乐让别人感受自己,这就是真正的音乐、真正的艺术!

震撼心灵 托举人性 篇7

作为品德教师,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认真有效地组织、启发、引导学生历经感受、体验、理解、领悟道德真谛的过程,才能真正达到师生相互教育、品德共进的目的。因此,我们可在品德课堂中,随机、及时借助重大事件中的相关内容来介入教学过程。

一、情境话题介入

将重大事件的有关素材,根据品德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随机创设成情境话题介入课堂。如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教材中《怎样和他联系》一课,我们设置了以下研讨情景话题:

5·12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小明的爸爸就随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救援,小明怎么和爸爸联系?可用哪种联系方式?哪种方式最适应,为什么?

通过情境话题的介入,引导学生讨论、思辨,既让学生了解到了现代生活中,通信联系方式的多样便捷,又懂得了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通信方式,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灾害有多大,联系有多难。

又如,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一课,可创设这样的话题情境:

老师的爱是无私而又伟大的。在汶川大地震中,你知道了哪些“平凡的老师、伟大的爱”的故事?

经过交流讨论,师生共同诉说着一个个真实的感天动地的师爱故事:

谭千秋老师,用身体和双臂护住4个学生。学生得救了,而他却不幸遇难:

吴忠洪老师,本已逃出危险地带,但为了返回去救助掉队的学生,不幸被垮塌二楼的墙体吞噬:

张米亚老师跪在废墟中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她的怀抱中却紧紧搂着两名生还的学生---…

教师随机再补充一串英雄老师的名字——向倩、瞿万容、严蓉、苟晓超、袁文婷……让学生深情呼唤,并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加上“老师”两个字,以表示无限的尊重与追思。

这样的有机介入,无不让在座的学生为之动容并深深铭记,尊师重教的教育浑然天成。

二、主题全程介入

将与教学主题有关的不同重大事件中的教育资源,有机渗透穿插在教学的全过程。

如,执教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我们共同的家》一课,可始终围绕“泱泱大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主题进行全程介入教育。

课始,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事件:此歌是全运会会歌);

课中,引导组织学生参与感受祖国之大、民族之多、风情之美等6大板块活动:

(1)认一认我国民族大家庭合影中的成员(事件: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两会”期间亲切会见各少数民族代表):

(2)记一记各民族名称:

(3)说一说五大少数民族自治区(事件:民族政策);

(4)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事件:2007年双语迎春晚会);

(5)看一看各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照片(事件:青藏铁路的顺利通车):

(6)学一学民族语言与民族礼节;

课终:倾听韩红那首荡气回肠的《天路》,并畅谈感受。

这样的教育,主题突出,全程贯穿,极大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强烈的民族之爱、国家之爱和家园之爱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这样的教育体验,诱发和唤醒了学生内心深处的爱国、爱民之情,不仅充分具备道德有效教育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深蕴的道德体验价值得以外显,促进其个体生命和道德情感积极健康地发展。

三、归类适时介入

将重大事件中的不同教学资源,归类后有机渗透在全册教材或整个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中。

无论哪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伴随丰富多样的教育财富产生。作为品德教师,应做个有心人,及时将那些鲜活、形象、厚重、多元的事例进行搜集、整理、归类,以便在教学中适时、适度、有机地整合于品德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如,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其奥运精神教育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资源:

1、爱国兴邦,为国争光的激越情怀:

2、挑战极限的拼搏精神;

3、公平竞争的自觉意识;

4、重在参与的人本理念;

5、永不言弃的坚定信念;

6、和谐合作的全球视野:

7、绿色友好的大家风范:

另外,如“神七升空”“亚欧首脑峰会”等事件,都会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利用。

四、课后体验,教育无痕

人的品行发展应统一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新课程要求品德教学关注回归生活和自然之境的教育。这充分说明道德教育一定要重视学生生活阅历的积累,把诱发体验放在一个尤为重要的位置。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民族之责和真、善、美的优良品德,除了课堂教学中的体验践行外,我一直坚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注国家大事、民族盛事;学会关注突发公共事件,学会关注重大政策法规,学会亲自参与道德的践履活动,让学生经历“亲验”,在亲验中发展道德,培育良知与责任。如我组织下列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

“抗震救灾,我们有爱”大型捐款活动:

“节约一粒粮、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全民节约活动:

“迎奥运,庆六一艺术节”活动;

“学做奥运志愿者,我为校园添点美”活动;

“我们怎样拒塑减污”宣誓活动……

如此丰富实在的亲身参与,使学生有了真实的道德体验,其教育的价值自然不可估量。

张磊 为观众获得那份心灵震撼 篇8

张磊的名字可能有的人并不熟悉,但是如果提起由他担当录音师的影片,人们一定不会陌生:《太行山上》、《大转折》、《席卷大西南》、《飞天》等国产影片,以及《人猿泰山》、《珍珠港》、《指环王:护戒使者》、《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加勒比海盗》、《黑客帝国:矩阵革命》等国外译制片,进入八一厂30多年,累计有上百部影片的录音出自他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院深处有一栋灰白色三层小楼,门口挂着一块不太显眼的牌子——录音车间。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录音师张磊,“我刚从西昌回来,这次去主要是给全国少数民族数字化技术培训班讲课,普及电影录音的相关知识。”一身军绿色的T恤和长裤使他看起来丝毫没有旅途中的疲惫,反而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在这里,他结缘录音

众所周知,现代电影诞生于19世纪末的法国,而有声电影则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自此,电影录音便成为电影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与之一同发展。

“电影录音就是在制作有声电影的各个阶段,把与画面相配合的各种声音记录下来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先后采用过机械录音(唱片录音)、光学录音(感光录音)和磁性录音几种方法。无论在哪个制作阶段录制的声音,在最终制成拷贝用的声带时,既要与画面同步,又要注意整部影片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张磊说自己最见不得粗制滥造,要做就一定做好,这样才对得起观众,对得起自己。

谈起是如何入行的,张磊笑言,自己是误打误撞,“我父母都是军人出身,所以我从小就有军人情结,做梦都想当兵。”生在内蒙古,长在天津的他说话与为人都直爽,“1973年12月,我18岁,正是‘文革’时期,大学没指望上了,看见招兵布告,也没和父母商量,就报名参军了。但是当时就是报个名,至于去哪当兵,当什么兵种,一概不知。”

张磊是独生子,当时均在北京工作的父母知道这件事后,特意赶回天津,劝儿子不要离开家。“但是,我没听,一心要当兵。”

就这样,张磊糊里糊涂地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湖北分厂招收,来到襄樊,开始接触电影录音。“刚入伍那会儿,我还谈不上学习录音,就是跟着师傅们学习组装录音设备等。当时的很多录音设备都是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而且是手工制作,现在则基本上都是进口设备。”

1980年代初,张磊从湖北分厂被正式调进北京,在八一电影制片厂电视部从事录音工作,不久被派到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录音。“我在北影系统地学习了两年,最终获得大专文凭,我的同学们均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影厂。在这里,我收获很多,圆了我的大学梦。而这次圆梦多亏了八一厂,八一厂不仅给了我工作的机会,还给了我学习的机会,给了我成长的土壤,可以说,我的一切都来源于八一厂,都属于八一厂。”

在这里,他体会成就

学成归来,张磊觉得工作更得心应手了,而且越发热爱录音这个职业,他在八一厂可算是一位高产录音师,平均一年录制一部故事片。“当时拍的故事片都比较长,如摄制于上世紀末讲述刘邓大军建立大别山根据地的艰苦历程的影片《大转折》就拍摄了一年多,还有的片子甚至要三四年。”

张磊认真地说:“录音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比较枯燥,但其实很具有挑战性和新鲜感,因为每一部片子都不同。每当一部片子上映后,我的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成就感。”

古人说:“一日不读书,则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渐渐地,张磊意识到自己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就应该不断地充电。而他之所以热衷于为国外译制片录音,就是因为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经验。“我是军人,因为这个特殊性,所以我没有到国外亲眼看同行录音的机会,通过为国外译制片录音,我可以自己揣摩,并将其融会贯通,运用到国产片中,进而提高国产片的音效质量。比如在《太行山上》一片中,我就运用了很多好莱坞大片电影录音的技术手段,影片上映后,反响非常好。”

此外,他还定期到影院观摩各类影片。“平均一个月怎么也要去两三次电影院,西万达影院就很好,持军人证件,一律半价。”他还定期去北京图书馆看有关录音知识的书和杂志,“尤其喜欢看英文版的,他们的技术比较先进,以我的英文水平能看个大概明白,然后在实践中再慢慢摸索。”

张磊还喜欢与年轻人合作,“他们接触的事物新鲜,有很多奇思妙想,与他们合作,我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感觉自己也年轻了。”

在录制《枪手》这部影片时,因为资金有限,导演决定采取配曲,但是总感觉不太满意,有一天,张磊索性问女儿“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什么音乐呀”?“摇滚啊!”张磊第二天和导演、音乐编辑等人一说,音乐编辑大呼“太好了,我就喜欢摇滚”!结果,影片的效果非常好。

正是因为张磊的好思进取,他在八一厂开创了对白分轨录音方式,可以说在业界也属于领先人物。

他耐心地解释道:“集体的或者称单轨的录音方式要求出现在同一场面里人物对白必需同时录音,也就是说所有有对白的配音演员必须同时在话筒前集体录音,就如同画面里所有的人物都出场一样,轮到谁说话谁就说,所有的声音都录在同一条声轨上,录音一气呵成,一次完成。而分轨录音则具有单轨录音无法相比的优点:一是经济上更节省;二是制作上更便捷;三是艺术创作上空间更大,更灵活。比如,一个配音演员可以一次进棚就录完他所承担的所有对白的录音,以往一个演员为了给一部电影录音需要在录音棚连续工作好几天,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了,劳务费自然也节省了;由于不同人的对白录在各自不同的声轨上,后期编辑起来就十分方便,修改或调整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要是录的效果不理想尽可以重新录。”

如今,国内外的电影、电视剧多数都是采取对白分轨录音的方式,因为电影人都尝到了它所带来的“甜头”。

在这里,他收获感动

多年的录音生涯,让张磊难忘、感动的人与事很多,有在雪域高原为祖国守卫大门的战士,有长年在军舰上保卫祖国海域的水兵,有在戈壁深处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工程师,还有很多很多。这些感动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张磊踏实前行,“他们给予我力量,是我工作的动力源泉”。

一次,张磊一行人到西藏拍摄电影,想到长年驻守在海拔5000多米处的战士,他们决定去看望战士们,并给他们带去一些蔬菜。“他们长年驻扎在山上,很久也看不见一个人,有很多人都成了雪盲,每天吃着罐头和煮不烂的面条等。当战士们远远地看见我们的车时,他们高兴地欢呼,拼命地向我们挥手,就跟见着亲人一样。而看到他们,我们的眼里都饱含热泪,心中充满敬佩,干起工作更来劲。”

为了《飞天》的拍摄,张磊跟随剧组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天》讲述了我国第一代航天员屡遭挫折但坚持不懈,并最终实现‘飞天’梦想的故事。我记得当时坐了半个小时的飞机,下面全是戈壁,那时我在心里就默默地感叹:这些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航天人,他们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又是什么样的精神与信念在支撑着他们?”

为了录制火箭发射的声音,张磊和他的同事又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火箭发射的现场。当剧组被允许在距离发射场一公里处实地录音的时候,张磊等人同时接到一份“生死合同”,“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正常情况下,在发射时五公里之内都不允许有人,而我们这次是要在一公里处拍摄、录音,危险性不言而喻。然而,我想,这些航天人是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与他们相较,我怎么能退缩?而且,我坚信他们的实力,一定不会出现差错。”

张磊坦言,“看到他们,我打心眼儿里敬佩。八一电影制片厂始终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是八一电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就是为这些最可爱的人服务的,我们的影片弘扬他们的精神,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这就是我的工作意义所在。”

上一篇:劳动申请仲裁表下一篇:教授评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