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两课时教学设计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后一课》两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最后一课》两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韩麦尔先生的外貌、语言、神情、动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小弗朗士变化中表现的爱国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把我主人公情感的转变,体会文中主要人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韩麦尔先生的服饰、语言、神情、动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小弗朗士变化中表现的爱国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对小说主要人物,韩麦尔和小弗朗士的情感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最后一课》。学习新知识之前,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昨天学过的知识,做到温故而知新。大家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体裁吗?对,小说。那么小说的三要素有哪些呢?谁来回答一下?上节课我们对这篇小说的情节要素做了划分和梳理,在梳理文章线索时,老师曾留下了一个问题,小弗朗士在上课前和上课中的思想感情并不一致,他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对小说的人物分析来寻找答案。

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小说中描写小弗朗士的句子,分析小弗朗士上课前、上课中的形象,有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讨论

好,看同学们的反映,相信你们已经讨论出结果。各小组汇报一下,上课前的几段文字中对小弗朗士是怎样的形象?

各小组汇报的很好,你们抓住了文中“我想就别上学了„„”“这些景象比分词的用法有趣多了„„”“我想他在开我玩笑„„”这样的句子,从小弗朗士的动作、心理、语言等描写中我们概括出了他天真、贪玩、不爱学习的性格特点。那么他在最后一课上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学们找出最后一课上描写他的句子,并具体分析?第一组,你们来说一下。

找的很准确“心里万分难过”。在下一段还有一句也可以很直接的表达小弗朗士的心情,能找到吗?“我多么懊悔”,难过和懊悔,是小弗朗士情感转变的基调。他懊悔什么?又为了哪些事情难过呢?第七组,出个代表,说说。

概括的非常好,对逃学,没认真学习的后悔,对那些侵略者的态度也转变为厌恶,对老师的也是理解和不舍的。到这里小弗朗士的思想情感彻底的发生了变化,从上课前的贪玩、天真 不爱学习到难过懊悔、不舍理解。小弗朗士在上课前和课堂上有如此大的反差,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使他发生了转变呢?

同学们很聪明,直接影响小弗朗士的是韩麦尔先生。那么韩麦尔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有什么样的魅力影响小弗朗士呢?请同学们接着讨论,找出描写韩麦尔先生的语句,并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

分组讨论

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了,各小组继续汇报从韩麦尔先生的描写中,能看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各小组分析的很透彻,有小组抓住了喊麦尔先生的外貌,他衣着的反常证明了对最后一课的重视。有小组抓住了大段的语言描写,分析出韩麦尔先生的悲伤、愤怒的情感和自责反省。有小组抓住了韩麦尔先生的动作,神态,看出他十分的留恋他即将离开的小镇。在同学们的回答中有这样一句话“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这句话同学们怎么理解?

同学们谈的很好,语言是一个民族记录自己思想、文化、历史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藏着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内涵,对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对一个民族精神的传承十分重要。正因为语言有着这样的力量,使得韩麦尔如此的重视法语,将法语课作为自己的最后一堂课。

到这里我们可以概括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热爱祖国,热爱自己民族语言,热爱他生活过的这个小镇这样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

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还没有结束,在小说结尾处,同学们从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我——我——”,这两处分析出他内心十分痛苦。此时韩麦尔先生的一腔爱国热忱已经彻底的爆发出来,仿佛用尽力气来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到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住他的这股浓浓的爱国之情从他的体内爆发出来。将全文的情感推到最高峰,引发我们深深的共鸣。

现在我们在来看一下两个人物形象,个性鲜活,情感饱满。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我们如何将一个人写的像书上那样活灵活现?

我们要灵活利用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方法,描绘人物,使你的作文更精彩。这节课我们就讲这些,课后同学们写一小段人物描写,下节课会提问同学们来读一下。下课。

最后一课

都德

小弗朗士

韩麦尔先生

天真贪玩

热爱

难过懊悔

祖国

语言

故土 理解不舍

《最后一课》两课时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中日,教材,《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都德的作品, 因其长期选入中国教科书中而成为在中国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小说。同为亚洲的日本也有选取这篇小说进入课本的历史。但最终中日两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篇在两国都可谓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小说”。日本反复删选, 最终停止采用, 而中国却从选取之日起沿用至今。

我们先来看一下《最后一课》进入中日两国教材的历史。在中国, 《最后一课》于1912年由胡适第一次翻译到中国。因为当时正值五四运动前夕, 文本中的爱国主义情感正好与当时民众高昂的爱国热情相契合, 一时间引起了很多国人的共鸣。从1920年开始选入教科书直至今天, 近一个世纪而不衰。

《最后一课》被翻译到日本的时间则比中国还要早一些。1902年, 由羝梦生与红叶山人 (尾崎红叶) 首次合译, 题目为《童心》。在1927年《最后一课》被选入日本教科书。战后的一段时间, 日本被美国占领, 这一篇课文从教科书中被删除。但1952年, 日本恢复独立, 这篇课文再一次被编入教科书, 由于诸多原因, 从1985年以后日本的教科书就再也没采用过这篇小说了。

一.《最后一课》退出日本教材的原因

《最后一课》在日本教材中经过了多次选入、删除、再选入的反复, 最终退出日本教科书, 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1.还原历史的真实。首先, 我们要提到阿尔萨斯地区。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地区, 在17世纪以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 后被法国侵略, 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法国。1736年阿尔萨斯—洛林被正式编入法国领土, 在那期间法语成了通用语, 阿尔萨斯方言也纳入了法语形成了独立的阿尔萨斯语。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在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 一战结束又属法国领土。在二战初期重归纳粹德国, 二战结束后被法国夺回。

在法国大革命以后, 曾经做过统计, 大约600万人不懂法语。法国很多地方使用方言, 阿尔萨斯地区就是其中之一。阿尔萨斯人使用的阿尔萨斯语属于德语圈。为了改善这种法国人不懂法语的现象, 在1795年法国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法语作为初等教育的基础语言, 希望普及法语, 实现法语的纯洁性。但对于把阿尔萨斯语作为母语的阿尔萨斯人, 法语不是他们自己的语言, 却被强迫作为母语来学习, 自己的母语———阿尔萨斯语却要被剥夺, 所以在阿尔萨斯地区推行法语作为初等教育的基础语言的政策遭到了强烈的抵制。经过多年斗争, 战后的法国政府承认了让法语纯正的思想已成为了过去, 通过了在阿尔萨斯地区采用阿尔萨斯语和德语进行教育的方针。1971年以后, 在初中等教育阶段开始试行包括阿尔萨斯语在内的七种地方语言的教学。[1]小说将阿尔萨斯人的母语是阿尔萨斯语, 却被迫把法语作为母语来学习的事实背景做了省略。因此作为小说原产国的法国, 在教材中是没有选用这篇课文的。当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渐渐清晰, 出于历史真实性的考虑, 《最后一课》退出了日本教科书。

2.日本教科书编写原则的改变。《最后一课》因为它所表达出的与其失去语言宁可失去生命的决心和对母语的热爱之情而被大家所熟知。也正因为这种神化般的力量, 这篇小说成为小说家都德的代名词。很多国家选用这篇小说进入教科书也都是这个原因。

日本在二战以前第一次选用这篇小说进入教科书。当时正值天皇当政, 处于侵略中国的前夕。对学生的教育则强调要誓死效忠国家和天皇。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也根据这种政治诉求来制定。在二战前, 日本曾毫不含糊地将国语教学原则阐明为“以国语为国心”, 提出要培养具有民族魂的国语教师。[2]这时候的国语科是为军国主义服务的。这个时期的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也就自然是加强爱国主义的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国语进而热爱祖国、热爱天皇的爱国之情。《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也正因为其传递出的对母语深厚情感而被选入教科书。

在二战后, 日本被美国占领, 开始推进民主改革。在这种情况下, 原本以强调集权、效忠天皇的“以国语为国心”的集权制教育原则已不再适用于当时的日本国语教育。《最后一课》因为这一背景, 有一个阶段退出了日本教科书。当日本恢复独立, 日本人认识到国家独立的重要。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国语对国家独立的重要性, 《最后一课》又一次进入到被选入《国语六 (下) 》。

1977年第五次修订的《学习指导要领·国语科编》把国语科的性质确定为基本上是言语学科。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也修订为:一是认真遵循国语科的“言语教育的立场”来编写符合国语科性质的教材;二是彻底精选国语教材的整体内容, 使学生得以充实而又从容地学习。[3]“以言语教育立场”来编写国语教材就是要强调对语言实用性的学习, 也尽可能减少明显的政治诉求。“让学生充实而又从容地学习”则是要少而精地编写教材。出于这两点原则, 日本教科书开始精选教材。莲实重彦在《反<日语论>》指出了这篇小说没有说明的历史背景, 并质疑了《最后一课》的初衷是由政策强加给阿尔萨斯人他人的语言。田中克彦在《语言与国家》中也批判了「国語」并不是从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来决定语言的多样性的学说, 而是伴随着政治时代背景。[4]在中国, 蔡元培先生也曾提出过“教育独立”的学说, 虽然教育不可以完全脱离政治, 但日本这两位先生的质疑也引起了当时教材编写的注意。所以, 教材编写原则的变迁也是《最后一课》退出日本教科书的一个原因。

3.日本教科书类型转变。战前受到中国教育的影响, 日本国语教育是重视文学教育的国语教育, 教科书为文学类型, 教科书的选材、学生的作文都偏向文学作品方面。在阅读方面有鉴赏、玩味文章的传统。在明治后期又受到欧洲文化教育思想的影响, 文学型教科书的特征更加明显。这种现象导致了学生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下降。一部分高中生基本没有阅读能力, 不会写信, 甚至不会写汉字。

这种情况持续到二战结束。在二战后, 日本被美国占领, 受到美国实用主义影响, 要求国语科要充分发挥言语教育的功能。删减文学类作品, 教材类型转变为“言语教材”, 教材要求特别注意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的比例适当。通过今天的日语教材我们可以看到, 文学作品减少的同时加入了大量适应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内容, 重视语言的应用。而由于日本教科书编写原则的改变和《最后一课》违反史实的情况, 《最后一课》只有文学教育功能, 相对于其他课文的诸多训练意义则略显单薄, 所以只得退出了日本教科书。

出于以上原因, 《最后一课》最终退出日本教科书, 从1985年直到今天都没有出现在国语教科书中。

二.《最后一课》保留在中国教材的原因

1.历史认同感。《最后一课》的背景是普法战争后, 法国战败, 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给普鲁士。法国在普法战争中作为被侵略国的角度和二战中的中国是一样的。“永不遗忘历史”、“勿忘国耻”是中国教科书编写的一个原则。出于历史认同感的角度, 编者为了不让中国学生忘记这段历史,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 增加学生对祖国独立重要性的认知而选取这篇小说进入教科书, 并保留至今。

2.符合教学目标。作为具有复杂而深远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国家教科书的编写原则一直遵循着“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教学目标。《最后一课》因为其富有让读者读后产生热爱母语进而热爱祖国的情怀的神化力量, 成为符合这一原则的爱国主义类文章选入教科书, 让学生进行学习。

3.丰富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种大的概念, 有很多层含义。据笔者统计,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有17篇明显传递爱国主义情怀的课文。大多数传递的是宁可牺牲生命也要保卫祖国, 实现革命胜利、祖国解放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作为唯一一篇从热爱本国、本民族语言的角度出发来爱国的课文存在于教科书之中, 丰富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含义。让学生更加珍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和语言, 认识到拥有本民族语言对一个国家独立的重要性。让学生知道爱国除了舍生取义, 为国献身之外还有多种含义和内容, 甚至有很多就是当下我们可以做到的。

三.对教材编写原则的反思

通过两国对待《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态度,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教材编写准则的多方面的不同。通过两国对这两篇小说的处理方式,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国家, 不同人对于一篇小说, 一首诗歌或是一个事件的解读是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的。既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解读, 还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精神的角度、人性的角度等多角度进行解读。这在我们的教材编写中也应当注意多元性的解读, 这既能拓宽学生的视角, 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蔡元培曾提出过“教育独立”的思想, 认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来办。这个思想是具有局限性的, 教育的绝对独立是不可能, 也没必要存在的, 现今的教育, 我们是提倡教育的相对独立的。尽量减少政策对教材内容选择的左右。所以, 在课文编写上, 也应当既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传递的力量, 又让学生理性地了解历史的本来面貌。同时, 借鉴日本对于《最后一课》的态度, 了解到日本是借由引导学生爱语言, 进而爱国家。这种方式使学生的爱国有了切实的着力点。在我国教材编写上可以借鉴, 并适当加入爱语言方面的内容。

综上所述, 从中日两国对《最后一课》这篇课文取舍的原因中, 我们看到了每个国家选取课文的不同的着眼点和教材编写的原则的区别, 从中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本国教材内容选择在情感方面的优势以及他国可以借鉴的方向。相信我们的教材会向着更加多元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绍禹, 庄文中.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2]莲实重彦.反日语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最后一课》教学案例 篇3

今天我们来学习最后一课,从这一单元教学目标中得知:整个单元都表现爱国题材,我们已经了解了为维护祖国尊严、不辱使命的晏子,也了解到面对祖国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杜甫,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看看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又是如何爱国的?

二、了解小说要素

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这篇文章的环境:普法发生战争,法国战败,并向普鲁士割地赔款,把阿尔萨斯、洛林这两个地方割给普鲁士,普鲁士强迫这两个地方的人民学习德语。

人物: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

情节线索:以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按照上学路上、上课、下课安排情节。

三、点明构思

今天我将把这节课上成一节数学课,我想求证的主题是证明这篇课文也有爱国情操。在求证之前,我们先快速浏览课文,从文中整体感知一些已知条件,根据这些条件来证明,

下面我来画一幅几何图,你根据这幅图从文中找出一些已知条件。

师生探究活动:

(一)构建数轴坐标图

1.分析人的情绪

人的心情在什么情况下是最好的?——平静,

情绪高一点的叫——高兴,

再高一点的叫——激动,

这些对身体都有益处。

情绪紧一点的叫——紧张,

情绪低一点的叫——难过,

情绪再低一点的叫——气愤,

气愤过后的情绪叫——懊悔,

懊悔过后的情绪叫——自责。

2.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中,哪个环节是最精彩的?

——上课时候(最后一课)。

韩麦尔在最后一课上干了哪些事?

(1)安抚小弗郎士

(2)宣布这是最后一课——宣布

(3)让学生背分词

(4)习字课练字

(5)教历史

(6)教初级班单词

根据以上这些信息,构建的坐标图如下:

(二)快速浏览课文,给大家4-5分钟,分别找一下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在不同时间段上的不同心情。(先思考再讨论)

1.上学路上

小弗郎士:高兴

韩麦尔:难过

为什么?

因为小弗郎士在路上有好玩的好看的,而且还不用背单词,心情是高兴的,而此时的韩麦尔想到要给学生上的最后一节课,所以心情是难过的。

2.刚上课时

小弗郎士:紧张

韩麦尔:平静

为什么?

因为小弗郎士迟到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进了教室,心情是紧张的。而韩麦尔此时用了柔和的语气安抚他道:“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了”,所以心情是平静的。

3.宣布最后一课

小弗郎士:懊悔

韩麦尔:难过

为什么?

因为小弗郎士想到自己的贪玩,还没有学习好法语,还不会背单词,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懊悔。而韩麦尔想到这节课是最后一课,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心情肯定是难过的。

4.背分词

小弗郎士:难过

韩麦尔:自责

为什么?

因为文中说道:“我连开始的那些词都搞不清楚。我站在凳子前面,左摇右晃,心里难受极了,不敢抬头。”为自己背不出来难过。而韩麦尔说道:“我不也是经常让你们到我的花园浇水以此代替学习吗?当我想钓鳟鱼的时候,我不是随随便便就给你们放假吗?”因此他在自责,说明他有高度的责任心。

5.习字课后

小弗郎士:气愤

韩麦尔:难过

为什么?

因为文中说道:“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语唱歌吧?”言谈之中流露出小弗郎士对普鲁士人的气愤以及对他们的讽刺。而此时的韩麦尔想到自己就要告别眼前的一切,这对他来说是多么伤心难过的事啊!因为,他们明天就要动身了,永远离开自己的家乡。心情是十分的难过。

6.下课时——文中的高潮部分

小弗郎士:激动

韩麦尔:激动

为什么?

因为从韩麦尔的语言:“我的朋友们,我……我……”,从他的神态“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他的喉咙”可以推断:韩麦尔的心情是激动的。而韩麦尔激动的心情肯定也感染了在座的人,当然包括小弗郎士,因此两人的心情都是激动的。

7.下课后

小弗郎士:难过

韩麦尔:难过

为什么?

因为从“他呆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一句话也不说,”看出来韩麦尔的心情是难过的,而小弗郎士看到这一切后,心情也会难过。

根据以上这些信息,构建的坐标图如下:

(三)分析总结

总结1:小弗郎士是一个由贪玩、不爱学习、不懂事到懂事的一个人物。

韩麦尔是由一个严厉、对教学不够认真到有高度责任心的一个人。

总结2:我们来看一下这两个人的感情变化曲线图,从这幅曲线图看出:从上学路上到习字课,这两个人的心情变化都不一样,但到最后下课时,他们的心都竟然走到了一起,心连心了;小弗郎士也由不懂事到懂事了,韩麦尔也由自由散漫到变得富有高度责任心了。

试问:这一切的背后,是什么让他们心连心了,让他们的形象都变得那么高大?——爱国心。

正是这颗爱国心使得小弗郎士和韩麦尔的两颗心走到了一起,互相感染,使得他们的形象变得高大起来。

(四)结论

心情在变

人物思想在变

但爱国心不变

(五)今天的这节课所上的内容一切都在“变”,我们就围绕“变”再来找几个文中有“变”的地方,也就是不同寻常的地方。

四、作业布置

下课时,面对伤心的韩麦尔,想象一下:小弗郎士会对韩麦尔先生说些什么?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预习练习题 篇4

这一天他身上的衣服是淡蓝色的,胸前的纽扣是黄色的,里面一件纯白的背心,所有这些看上去都已经显得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上衣的背后似乎还拖着什么东西。据女佣解释,那拖在衣服后面的是一副助听器,可是早已失效了。

他无视屋内的人,一直走向那只巨熊一样蹲伏着的大钢琴旁边,习惯地坐下来,拿起一枝笔。人们可以看见他那只有力的大手。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

命运加在贝多芬身上的不幸是将他的灵魂锁闭在磐石一样密不通风的“耳聋”之中。这犹如一座不见天日的囚室,牢牢地困住了他。不过,“聋”虽然带来了无可比拟的不幸和烦忧,却也带来了与人世的喧嚣相隔绝的安静。他诚然孤独,可是有“永恒”为伴。

15.请认真阅读并思考,本文从哪些角度描写了贝多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本文看,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为什么“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段选自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请根据文段来理解,为何称贝多芬为一个巨人?

最后一课 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 1、1870年7月法国首先普法战争。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巴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

这篇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禁止教授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2、都德,法国小说家。1868年出版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以此确立了在法国文坛上的地位。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写有12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普法战争”期间,他的《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由于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杰作。《最后一课》写于1973年,此时普法战争刚刚结束两年。

二、整体感知

幻灯显示:

1、《最后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3、最后一课与平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1、读文章,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主要写了阿尔萨斯某一小镇上接到不准再教法语的通知后,当地人民深感亡国之痛,在小学校里上最后一次法语课的情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2、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在我们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个“最后”呀!与同学、朋友最后一次相聚,望亲人最后一眼,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你们上课„„“最后”总是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在我们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情感波澜本该是一堂很普通的课,现在却因加了“最后”两个字而变得特殊起来同学们,“最后”这两个字最能让你们想到什么?——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而这“最后一课”为题,不仅揭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更包含了一种悲愤的情绪,暗示了本文的主题。

3、最后一课有什么不同之处? 明确: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

用对比手法,写了最后一课与平时的不同之处,烘托了严肃、庄严的氛围。

三、仔细探究——人物

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原因在之一就在于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在这篇文章里,细致地描写了当国土遭到践踏,当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一)关于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之前,小弗朗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齐读第1— 6小节,这一段发生在小弗朗士去上学的路上。

怕老师提问而想逃学(对学习不感兴趣)—— 发现天气温和又晴朗,画眉鸟的歌声宛转动听,普鲁士士兵在操练,他觉得有趣 —— 但他还能管住自己,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上课之前:小弗郎士发现了教室里有许多不平常的情况。教室格外安静,他走进教室时心里非常慌,怕受到责备和惩罚;韩麦尔先生说话很温和,让他快坐好,韩麦尔先生的穿戴是那么庄重,教室里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教室后排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个个都很忧愁。对此,小弗郎士感到吃惊。

2、来到学校之后,听韩麦尔先生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朗士是怎样的心情? 我读课文11小节,学生齐读12 — 17小节。听老师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他“心理万分难过”。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留恋、不舍、懊悔、难过)

包括下文整个第14小节,也都是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写,表现的都是这样的感情。自由读,体会。(刚才是用词语来概括,现在提升一步,用完整的句子来概括。)——对课本的留恋、不舍。——对自己以前不好好学习的懊悔。

——对再也不能上法语课,再也见不到韩麦尔先生的难过。“可怜的人”——写出了他对老师的理解、同情!

3、上课时:韩麦尔先生说今天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希望同学用心学习,小弗郎士听了心里万分难过,他对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感到懊悔,舍不得和课本分手;小弗郎士没背出分词的用法,心里挺难受;韩麦尔先生对法国语言的生动讲解,使小弗郎士对学好法语有了深刻的认识,他懂得了怎样爱国;小弗郎士观察韩麦尔先生“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对先生此时的情感有了具体的理解,他敬爱自己的老师;小弗郎士观察郝叟老头和孩子一起读拼音时感情是那么激动,他更理解了为什么今天镇上的人也来听课,他心情很难过。

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了如下变化: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这一转变是有原因的,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二)关于韩麦尔先生

今天,我们来重点认识文中另外一个重要人物——韩麦尔先生。

在文中小弗朗士对他的评价——可怜的人,小弗朗士为什么会这么评价他的老师? 在你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自由朗读)

(读文章19—29小节,19、20我读,余下学生读,说说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给三个选项,任选其一,用至少四句话来证明你的看法,当然要结合文章来说。)——①韩麦尔是一个普通的人②韩麦尔是一个“可怜”的人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①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

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②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

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 ③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

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

★(在讨论中重点放在第③种“见解”。注意最后一部分,韩麦尔先生的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最后一部分,作者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 语言: “我的朋友们啊”、“我——我——”;神态: “脸色惨白”“呆在那里”;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参考:

一、分析韩麦尔先生人物形象。

(1)讨论: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充分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语言描写:

(指导朗读: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示例:“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二、环境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明确:

1、找出小说开篇的两处环境描写。(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2)“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什么?

明确: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依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5.文中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能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对文中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究。

〖教学难点〗

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含义?

〖课型〗

阅读课;主要教法:诵读法、研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一、问题探究;1、如果文章不写第2、第3自然段,效果会怎样?明确:通过简练的语句巧妙地安排社会背景,把小的事情置于大的背景之中。这样,为小说人物的出场、情节的展开和主题的表现作了必要的铺垫和交代。

2、小说如果不写镇上的人效果怎样?

3、怎样理解“……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句话的含义?明确:

⑴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忘了国的人民,如果还说着自己的语言,保留着自己的文化,实际上就说明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还在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如果一个民族完全丧失了自己的语言,那么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⑵民族语言还能使民族内部产生凝聚力。人们把一个民族在千百年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语言称作母语,意味着语言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哺育作用。亡了国的人民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守住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这个民族的人民之间就永远存在向心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严酷,这个民族的人民怎样被分离,民族的精神文化随时可以把他们团结到一起来。侵略者只能奴役其身,不能奴役其心。正因为如此,普鲁士政府在军事占领阿尔萨斯与洛林之后,就马上强迫当地学校取消法语教学而改教德语;同样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三省之后,也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推行日语教学,他们都是出于一个目的──在军事占领之后开始语言文化的侵略奴役!因此,可以说,对于一个民族的军事占领还不是真正的占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的真正占领和征服。但这,往往是最困难的。

4、怎样理解“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这个比喻的深刻含义?

5、小弗朗士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他这样想的本意是什么?此外,字帖挂在铁杆上,上面写的是“法兰西”“阿尔萨斯”,从书写的内容和摆挂的形式看,也很像一面面小国旗。这正是韩麦尔先生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精心设计的。

思考交流作者安排了郝叟等镇上的人,并且在写法上做到了以点带面,似实衬虚,让读者从最后一课联想到法国人民广泛而深入的爱国义举。

思考讨论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文字也是民族的标志。

明确环境描写的作用提高语言感悟能力二、学生质疑明确:一个“也”字,清楚地表现了小弗朗士对取消法语改学德语是非常反感的。这一方面表达了他对学习祖国语言的留恋之情;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对普鲁士的文化侵略的极端仇恨之情。总之,他的爱国情感在韩麦尔先全的感染下得到了升华。同学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究。质疑。

答疑。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布置作业1、阅读自读课本89页郑振铎的《最后一课》思考它在主题思想、表现手法、写作技巧上与都德的《最后一课》有什么异同。

《最后一课》两课时教学设计 篇7

师:同学们,韩麦尔先生说“散学了,——你们走吧!”,“散学”跟“放学”有区别吗?

生:有区别。“放学”指停止学习,开始休息。“散学”指解散学习,可以自由活动了。

生:不对。字典上说,“放学”指“在一定时间停止学习”,像“第四课结束,学校就放学”。而“散学”的“散”字义是“由聚集而分离”,如“初中三年后我们散学了”,学习形式起了变化,所以不能说成“放学”。

生:“放学”和“散学”,都不含“停止学习”,只是学习形式起了变化。“放学”好比球场上的暂停还会继续,“散学”好比本场结束还待下一场。(掌声)

师:说得好。“学不可以已”,学无止境啊。“散学”后,小弗朗士的学习方式不再是在教室里听韩麦尔先生的教学了,后来他干了些什么呢?

生:他参加了儿童团,走进了反法西斯的行列。

生:他失学了,跟随颠沛流离的大人转移,在转移中坚持学习法语,后来成为一名宣传员。

生:他做了一个很好的梦,在梦中见到了韩麦尔先生,他拿起手中的弹弓跟随韩麦尔先生去跟敌人战斗。

生:他的德语学得很好,他在抗击德寇的游击队中当了翻译。他曾机智地获取了一份德军的军事情报,为游击队消灭德军赢得了时间。

生:他在学德语时还补习了法语,后来他写下了《法语真美》一文,还专门寄给了韩麦尔先生,先生夸奖他是个好孩子。

师:好的。这道题大家发挥得很好,在习作时大家还可以进一步发挥。现在我们讨论第二个问题,今天该怎样来表现我们的爱国主义?

生:加强体育锻炼,将来参加亚运会和奥运会,让国旗高高飘扬,威震世界。

师:很好,为国争荣誉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生: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当有文化的军人。

师:同学们从保卫祖国的角度来说爱国主义,很好。要是生活在外敌入侵的年代,你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

生:我们要学好功课,练好身体,将来为国出力。

生:我想学习小弗朗士,把祖国语言学好。现在世界上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在学用汉语,国外还有“孔子学院”,我要学好汉语将来去孔子学院当教员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

生:我成绩一般,不大可能成为高级人才。但是我想进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将来当个好工人不出次品,或者当个好农民,多生产大家喜欢的农副产品。

师:很好,把今天的学习与将来的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说明同学们有远见有目标,这样的情怀会激励我们学好功课。

生:我们要养成好习惯。我曾听到一位国外回来的朋友说,中国人在国外随地吐痰的现象比较多,外国人常用鄙夷的口气说:“那些吐痰的中国人!”所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就是一种爱国的行为!(鼓掌)

生:我要不写错别字,讲好普通话,还要会说本地方言,说方言也是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表现。(笑声)

生:学好每一门功课,都与将来建设祖国有关。比如学好英语不要只想为外国人服务,我要把国外的科技资料翻译过来,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

生: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这就是一种爱国的情怀。

生: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生:注意环境卫生,加强环境保护,多种些树,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新鲜,这都是爱国的举动。

师:同学们的热烈发言使我很感动。韩麦尔先生的高大形象教育和鼓舞了我们,小弗朗士的转变启发了大家,使我们对爱国主义有了新的认识。爱国主义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表现在抗拒外敌入侵时,像抗倭英雄戚继光一样奋勇杀敌;表现在面对一个腐朽的王朝,或为民请命进行变革或揭竿而起,像王安石、朱元璋那样敢为人先。它的核心是一个“爱”字。爱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抗敌需要枪炮需用武力,建设祖国需要知识强国更需要智慧!今天我们能从多方面来诠释“爱国主义”,应该说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的国家有13亿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这台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当你在发挥螺丝钉应有作用的时候,你就是在爱国。任何有损于整台机器的言行,都不是爱国主义的表现。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从语文的角度教好书,不断提高你们的语文水平,为国家培养优秀和合格的人才,就是在爱国,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在我身上的表现,你们同意吗?(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课》教案设计 篇8

依据小说的文体特点,由老师抛出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粗到细,变换“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回顾小说的有关文体知识。

按下列次序设计追问: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三要素中的中心→两类环境→情节阶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方式。

(屏幕显示)

二、读析解惑

1、理读课文,明确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情节四阶段。

2、析读课文,重点分析体会文中刻画人物的几种方式,了解人物性格特征。

3、品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值得玩味的词、句并进行品析。

4、诵读课文,选自己最欣赏、体味最深的文字来朗读,并交流自己是如何处理朗读细节的。

5、挑读课文,让学生就自己发现的文章中有价值的、估计其他同学难于发现的亮点互相有疑而问,挑起同学研读课文的兴趣。

6、写读课文,文章以“小弗朗士”的视觉塑造了韩麦尔的形象,请同学们试转换角色,站在韩麦尔的视觉角度来写小弗朗士。譬如:“唉,这个小弗朗士,他总是迟到,可怜的孩子,他一定不知道这是他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了……”

7、比读课文,比较读郑振铎的《最后一课》,完成下面填空题:

(引文见“资料整合平台”)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篇9

何丹琛

文本分析: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全文以小弗朗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通过小弗朗士对周边事物的感知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了小弗朗士从幼稚到悔悟再到懂事的思想变化过程。同时,小说通过描写不同类型人物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来突出“最后一课”与往常上课的不同,展现了一幕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场面。

学情分析:经历一学期的初中学习,学生虽对记叙文这种文体比较熟悉,能找出记叙文六要素,能结合文本对主要人物进行一定的分析,知道刻画人物的几种方法,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但对小说这种体裁只停留于对故事的感知上,不知道何谓小说三要素,更不知小说的最主要目的是什么,考虑到本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接触到的第一篇规范的小说,我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让学生了解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明白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人物。3.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意识到母语和祖国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明白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人物。2.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意识到母语和祖国对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明白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塑造人物。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还记得香港、澳门当年离开祖国的原因吗?(生义愤填膺地:被英国和葡萄牙给强租了)是呀,实力不够强大就得被欺负,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的阿尔萨斯就跟当年的香港、澳门是一样的。这最后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

2、课前预习检查

(一)字词(小黑板展示)

哽 赚 踱 捂 惩罚 祈祷 诧异 宛转 郝叟 懊悔 钥匙 考察学生对字音和字义的掌握

(二)简介作者(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

(三)简介背景(生根据自己搜集资料简介,师适当补充)明确: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二、情节研讨

(一)师给生简介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让生了解人物的描写方法,情节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二)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文本,着重理清情节结构。(只要情节概括准确,语言简洁无误,教师就应给予鼓励)最终师生达成共识: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课前

第三个阶段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课上

第四个阶段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三、请学生再次默读课文,重点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见解。(此过程中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适当给予鼓励和表扬)

明确:(1)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2)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懊悔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教师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四、布置作业:课后再次好好阅读文本,探讨韩麦尔先生的人物形象。板书设计: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心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情节结构,还通过分析心理活动了解了小弗郎士。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的另一个主人公——韩麦尔先生。

二、合作探究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在“最后一课”这特殊的氛围中,小弗郎士开始醒悟了,他感到“万分难过”。他动情了,他心中爱国的火种被点燃了,他觉得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从怕老师到爱老师,从贪玩无知到恨敌人,从没有民族意识到心中植下爱国的根,小说正是通过对韩麦尔先生的人物描写从侧面细致地表现小弗郎士的觉醒过程,表现了悲壮的爱国的主题。在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时,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细读文章,举例回答。

生四人结组讨论后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主要借助肖像、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例如: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

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想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

4.“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5.然后他呆在那,头靠着其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6.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

以上问题的提出,教师要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而定,更多时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并给予必要的表扬和鼓励。

师:文章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他关键时候表现出的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塑造了一个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小说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时,成功地把景物描写、细节描写、人物动作描写与心理活动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请找出文中关于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语句,并分析作用。举例如下:

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这样就把景物描写与直接写心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作为小学生的弗郎士那种因怕迟到而急于到学校去,而又为路旁景物所吸引,既留恋,又不敢再停下来观赏、玩耍的复杂心情。)

2.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联想,表现出小弗郎士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和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三、拓展延伸

1.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从文章内容、中心、写作方法等方面谈。(生谈收获)

2.你对我们的母语有哪些新的认识?(生谈对母语的认识,激发爱国情感。)

总结: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同样的,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美妙的语言之一。它记载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负载着辉煌灿烂、浩如烟海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神圣职责。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的母语走向世界,让我们的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深情、悲痛

课上(发展)

难受、懊悔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拓展阅读:

老舍先生《四世同堂》中描写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一段文字。

《四世同堂》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1 篇10

教学重点:同“方案二”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比较阅读郑振铎的《最后一深》(《郑振铎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附:最后一课

口头上慷慨激昂的人,未见得便是杀身成仁的志士。无数的勇士,前仆后继的倒下去,默默无言。

好几个汉奸,都曾经做过抗日会的主席,首先变节的一个国文教师,却是好使酒骂座、惯出什么“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一类题目的东西;说是要在枪林弹雨里上课,绝对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个校长,却是第一个屈膝于敌伪的教育界之蟊贼。

然而默默无言的人们,却坚定的作着最后的打算,抛下了一切,千山万水的,千辛万苦的开始长征,绝不作什么为国家保存财产、文献一类的借口的话。

上海国军撤退后,头一批出来做汉奸的都是些无赖之徒,或愍不畏死的东西。其后,却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维持地方的人物出来了。再其后,却有以“救民”为幌子,而喊着同文同种的合作者出来。到了珍珠港的袭击以后,自有一批最傻的傻子们相信着日本政策的改变,在作着“东亚人的东亚”的白日梦,吃尽了“独苦”,反以为“同甘”,被人家拖着“共死”,却糊涂到要挣扎着“同生”。其实,这。类的东西也不太多。自命为聪明的入物,是一贯的料用时机,作着升官发财的计划。其或早或迟的蜕变,乃是作恶的勇气够不够。或替自己打算得周到不周到的问题。

默默无言的坚定的人们,所想到的只是如何抗敌救国的问题,压根儿不曾梦想到“环境”’的如何变更,或敌人对华政策的如何变动、改革。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篇11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分校 李建媛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勘称一篇爱国主义的宣言,至今仍为人们传诵。但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却考虑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的孩子们能找到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吗?如果没有感情上的认同,没有调动起他们学习文章的情绪,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再透彻又有何用?如何先创设一种情境,让孩子们饱含激情地去学习这篇文章呢?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网上资料整理,我决定打破一贯的从背景入手的传统导入形式。

我开头没给他们讲普法战争,而是谈抗日战争,讲日本在占领我国的领土时,除了烧杀抢掠的罪恶行径外,还推行了另一套方案──让中国人学日语,让中国人彻底忘记自己的祖先,成为他们的奴隶,然后询问:“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能行得通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不能,我们中国人怎么能成为他们的奴隶呢?”又有学生意犹未尽的说了句:“小日本,办不到!”我一听,情绪有了,就继续说:“是啊,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为了祖国的语言不被玷污而牺牲了性命,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的语言,我们不也一样吗?”学生们沉默了。我顺势引入新课:“其实,不仅是我们,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是一样的,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体会一下法国的阿尔萨斯人在即将失去说法语的权利时候的痛苦与悲愤吧!”

这个导入使学生入境了,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而且给人感觉是,他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

兼谈《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设计需要有意思的折腾

——兼谈《最后一课》的教学设计

提要:要实现高效甚至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需要进行有意思的折腾,这样才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时,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所优化和提高。教学设计不是通过简单提问,直达教学主题和目标,而是要遵寻学生的理解规律迂回推进。没有意思的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做到教学内容因学生的需要而教。

关键词:教学设计 有意思 折腾

教学设计是执教者在进行教学前进行的教学设想,它是对文本和学情进行深入研究后计划实施的教学构思和程序安排,它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要实现高效甚至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需要进行有意思的折腾。

教学设计为什么要进行有意思的折腾呢?因为在教学中,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接受、体验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教学设计不是通过简单提问,直达教学主题和目标,而是要遵寻学生的理解规律迂回推进。同时在教学中,因为学生都喜欢有兴趣的教学环节和程序;所以教学设计不但要折腾,还应该有意思地进行折腾。只有这样,教学设计才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时,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所优化和提高,我们不妨以《最后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最后一课》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但在网络和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围绕以下三个目标展开:

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3、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一般执教者围绕这三个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介绍课文背景。

二、梳理情节,从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方法中分析两个人物形象,从而理解到法国人失去国土的悲痛和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归纳拓展,延伸认识学好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这样去设计教学有他的可取之处。但从学生的预习感知环节,笔者知道:读完课文,学生能感知到小弗朗士由贪玩、不爱学习、幼稚不懂事到后来热爱法语热爱祖国,并且同情理解老师这一重大转变,他们也能感知到韩麦尔先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

经过多次听课和上课实践后笔者还发现:这么一篇经典的课文上完之后,学生并不感到经典,学生或许理解了描写方法的意义,理解了文中人物对法语对国土感情的变化,但对于文中人物为什么会对法语对国土产生情感变化却没有达成深刻的体验。因为在大量的 1

初中语文论文

调查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这篇课文的阅读期待并不在于如何热爱祖国和母语,他们对丧失国土的悲痛也缺乏体验的兴趣。那他们的阅读兴趣在哪里呢?

下面我们不妨把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调查问题罗列如下:

1、按照常理,“我”迟到了就要挨打,今天老师为什么没让“我”挨戒尺?先生为什么没有责备“我”呢?当“我”回答不出问题,先生为什么不批评“我”,而是温和的和“我”说?

2、小弗朗士今天为什么这么认真,为什么一下子都听懂了?

3、“我”为什么永远忘不了最后一课?

4、文章为什么叫最后一课?

5、为什么“我”听到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后,心里会十分难过呢?

6、“我”怕先生骂“我”,为什么还要逃学迟到?

7、先生今天为什么穿得那么隆重?

8、为什么先生最后要使出全身力气写两个大字?

9、在文章结尾,为什么先生只做了一个手势?

结合以上9个问题,笔者发现:学生真正不理解的既不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发生了什么变化,也不是小弗朗士由不热爱法语不热爱祖国到热爱法语和热爱祖国的变化;而是在最后一课中,他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但在大量的教学设计(包括上面这个教学设计)中笔者发现,在课堂上,有的老师花一半甚至一半多的时间在教学文中人物发生了什么变化——这部分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感知和解决的问题。

由此笔者发现,没有意思的教学设计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做到教学内容因学生的需要而教。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要避免没有意思的瞎折腾,应该从有意思的教学内容开始,而有意思的教学内容又应该在学生有阅读期待,或者在学生有问题悬而未决的地方开始。

应该说,在《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变化的外因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但他变化的内因却是他在最后一课中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结构的变化。那最后一课导致了小弗朗士怎样的思想认识和心理结构的变化呢,文中又是在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变化呢。应该说,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这也是这篇文章之所以成为名篇经典的所在。虽然这篇文章也体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但这篇文章的经典却不仅仅是让我们发现和体会爱国主义情怀,而是体会这种爱国主义情怀的特点和个性。不然,《最后一课》就不是这一篇的《最后一课》,而是可以被其他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章代替了。

笔者觉得,我们的教学内容只有在这些地方展开,有意思的教学设计才能成为可能。否则,再新鲜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都可能成为一种作秀和表演,那就是在瞎折腾了。所以,实现教学设计有意思的折腾,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发现这篇课文有意思的教学内容在哪里。

初中语文论文

那当我们选定了有意思的教学内容后,教学设计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意思的折腾呢?我们不妨还是以笔者对《最后一课》(第2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针对学生的提问和阅读期待,笔者的教学设计大致作了如下环节安排:首先请学生找出《最后一课》比较特别的地方。学生寻找后发现,最后一课有以下不同:这堂课,课堂纪律更好,上课的人更多了,上课效果和学习态度也明显不一样了。还有韩麦尔先生上课的心情和态度也大不一样了。小弗朗士更是由贪玩、不爱学习、不懂事幼稚的孩子最后变成了一个既爱法语又能理解同情老师的孩子。

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发出这样一个疑问:小弗朗士为什么在一堂课上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初看很简单,有学生马上会说,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以后不能再上法语课了。

这样回答显然没有真正解决学生的阅读期待。但在这个简单的回答中,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学会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一番折腾,那学生的理解就有可能走向深入。

那笔者是如果进行折腾的呢?在执教时,笔者首先抓住矛盾来折腾。笔者反问,文中开头写到,小弗朗士不是本来就很不喜欢学习法语吗?而现在又是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就是说以后不用上法语课,他不是应该很高兴吗?这样一折腾,就使得原来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也正是这种简单的复杂把教学内容引向了深入。

学生由此会重新思考进而探究出,真正使得小弗朗士发生如此重大变化的不是这堂课本身。因为最后一课上课的内容仍然是语法课、习字课、历史课,真正使小弗朗士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在最后一课他发现并认识到了以前不曾发现和认识到的人生感悟。

因为在最后一课,小弗朗士在即将被迫学习比母语更难学的德语中发现:其实,所有的法国人都是爱自己的母语和祖国的,而自己身为法国人却不会讲法语分词,不但不会说,不会写,而且以后连学习的机会也没有了。正是失去看似不可能失去的学习机会使得不美好的学习变得美好了。这种发现是在最后一课这个特定的情境中,小弗朗士独特的人生感悟。也正是这种独特的人生感悟使小弗朗士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那该如何进一步细化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在特定环境中,小弗朗士在人生感悟中的忽然成长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抓住关键词进行折腾。

文中,当小弗朗士知道这是最后一课时,出现了多次“难过”和“懊悔”的心情。我们应该紧紧抓住“难过”和“懊悔”进行追问,小弗朗士究竟难过什么,懊悔什么。学生在探讨中就能明白:正是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失去了看似不会失去的学习机会,才使得他如此倍加珍惜这既简单又不同一般的最后一课。

有理由相信,学生在我们这样不断的折腾中,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深入了,体验也更真实了。教学设计到这里,学生的问题已经解决,但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深入。我们的教学设计还有必要再折腾一次:我们可以假设,如果这不是最后一课,以后还能照样上法语,那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呢?学生根据文本和常理进行推理可知,小弗朗士还是会像以前 3

初中语文论文

一样贪玩厌学幼稚不懂事。经过这样的折腾以后,我们就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最后一课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题目之所以叫最后一课,不仅仅是因为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其实这还是小弗朗士人生的第一课。他由此明白了两个字“珍惜”,珍惜自己的祖国和母语,珍惜那些看似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而这又何尝不是我们学生人生重要的一课呢?他们也应该珍惜那些看似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比如珍惜父母给予的爱,珍惜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等等。这样我们对学生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可能会更贴近他们的生活。

总之,笔者觉得:教学设计应该进行有意思的折腾。教学设计有意思的折腾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像小说情节一样充满悬念和空间感,这也使得学生饶有兴趣地在一个又一个的悬念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最后一课教学辅导 篇13

7 最后一课

课文说明

一、《最后一课》的情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上学路上、最后一课、宣布下课。高尔基说:“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人物形象逐渐完善。这篇课文的情节,也还有其他分法,比如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四部分;又如分为“上课前”和“上课时”两部分。总之,只要是能清楚揭示情节发展层次的划分方法,就都可以成立。但比较起来,两分法虽然可以成立,总失之于太粗。以三分法最为适当。

二、《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大致上有三种意见,或者韩麦尔,或者小弗郎士,或者韩麦尔和小弗郎士。一般说来,谁最能体现小说的主题思想,谁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先看小弗郎士。他原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很不严格,怕老师骂就想逃学。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他懊悔以前没好好学习而旷了课去找鸟窝、溜冰;他对“刚才”还那么讨厌的课本,一下子“舍不得和它们分手了”。他对老师的感情也迥异于从前。对于韩麦尔老师,他万分依恋,他对老师变得是那样理解。他多么希望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为此宁愿拿出“任何代价”。他充分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老师“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他是多么不希望老师伤心啊,他又多么舍不得老师离去啊。可是老师就要永远离去了。他不仅理解老师为什么穿上那套漂亮的衣服,他也理解老师的谆谆教诲,他更懂老师那神圣的信念和深深的痛苦。他感到老师“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说明小弗郎士不再是那个贪玩、幼稚的孩子,他成熟起来了。

促使他完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

再看韩麦尔。作品中对他的描写是通过“我”小弗郎士的`观察来展开的,因而作品中所展现的,基本上是一个由幼稚走向懂事的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但尽管如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的、受人尊敬的老师。他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怀着巨大悲痛,穿戴那套只在督学视察或发奖日子才穿戴的绿色礼服和绣边丝帽,体现了崇高的爱国感情。在对自己工作的深深自责和对阿尔萨斯人的弱点的直率批评中,他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得到细腻的表现。他的关于牢记祖国语言的精辟见解,表现出他对战胜侵略者的执着信念。“法兰西万岁”这两个饱含激愤的大字,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法国人民必胜的坚强信心。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在表现主题中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也可以说,小说的主题是在这两个人物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互相浸透的行为、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忽略、贬低其中任何一个人物的作用,都会削弱对主题的理解。

关于练习

一、最后一课的情形和平日上课大不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说这个不同说明什么。

平日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 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一切偏安安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气氛。

学生 上课前,(学生们)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 上课前,学生们已经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老师 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平时“我”迟到,会遭到韩麦尔先生的责骂。

韩麦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今天迟到,韩麦尔先生却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

这三方面的不同说明,最后一课引起学生、老师以及镇上人们的强烈震动和他们对最后一课的无限珍惜。

二、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根据下列提示举例说明。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

1.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例如:“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2.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如:“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3.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上课前在小弗郎士眼里,普鲁士军队在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操练,“比分词有趣得多”,这显出他还不懂事,还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而当他听老师说了“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从他用“坏家伙”这个字眼里看得出他已经意识到普鲁士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心里万分难过”有他对敌人的恨,更多的是他对失去学习祖国语言机会的痛苦心情。从这起,他倾注了全部感情上好这最后一课。对于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是他热爱祖国的同义语。他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是他们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这一基点上的默契。

三、阅读下边几段描写韩麦尔先生的文字,回答问题。

1.韩麦尔先生“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为什么他在上最后一课时也穿戴呢?)

韩麦尔先生在上最后一堂法语课时,穿上节日盛装,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2.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怎样理解全句的意思?)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败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

3.“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为什么小弗郎士感到先生形象高大起来?)

听到钟声脸色惨白,是因为钟声宣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结束的时间已经到了,从此将和祖国语言告别。小弗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

4.“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写完之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

(怎样理解韩麦尔先生的举止和表情?)

韩麦尔的举止和表情一方面表现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四、发挥你的想象力,以“下课以后”为题,替小弗郎士写一则练笔。

略。

教学建议

一、这篇小说是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以爱国主义为题材的作品,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这篇小说却别出心裁,既没揭露敌人罪行,也未直接描写法国人民的反抗,而是巧妙地选取一所普通小学中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来反映尖锐的民族矛盾,把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眷恋、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都倾注在“最后一课”中。这给小说主题以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尤其是这些内容都通过一个天真幼稚的小学生小弗郎士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更真切动人。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色。

二、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这篇小说。首先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正确区分故事情节的层次和人物思想感情发展的阶段,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分析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表现,最后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以及人物的社会意义。

三、这篇小说的两个主要人物形象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有共同点: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又有不同点:身份、年龄、性格不同,对事物理解往往不同。在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时,要恰如其分。

四、指导学生默读和朗读课文,在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有关资料

一、作者和背景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和《大利斯勒》等。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上一篇:地税局 五五普法下一篇:初中班主任家长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