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作品读后感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精选8篇)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 篇1

本文原载于1937年《宇宙风》杂志。青岛,位于胶州半岛,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避暑胜地,自古以来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1937年前后,青岛虽名为国某党统治管辖,但日本侵略军及德国传教士等外国势力在胶州半岛多有分布。因此,到了真正避暑的时节,青岛就聚汇了许多外国的战舰和各处来的阔人。作者也因此而选取“五月”这个属于青岛人的时间,对青岛进行纵情的描写和展示。

《五月的青岛》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力作,曾被选为浙江省初中语文教材。

五月的青岛是花的海洋,绿的世界。人们来到海边,尽情地享受着轻风和细浪,海岸上,微风中的少女恰似春天里的一道移动的风景,快活的孩子们在游玩嬉戏。人们享受着五月的天气,享受着五月的青岛,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文学语言大师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两幅自然风景画和三幅社会风俗画的精彩描写,尽情地赞美了青岛的美丽,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感。文章不仅立意深湛、意境壮阔、语言优美,而且构思非常精巧,五幅画面的逐层展现,极具艺术匠心。作者在安排五幅画面时,十分注意层次美。

构思精巧

文章第一部分主要写鲜花、绿叶、大海,是一幅自然的风景画,突出一个“美”字;第二部分主要写少女、学生、生意人,突出一个“趣”字;最后一句是点题,是抒情。其次是行文注意映衬和照应。

意境壮美

作者以鸟瞰式的大镜头,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把每一景物写得神情毕现,境界尽出。写花草由“公园”到“路两旁”,写绿色,由山上、谷中、岛上、海上、想象至小岛上。作者尽情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语言清丽

作者非常注意炼词,例如:“谷中不但填满了绿色,而且颇有些野”,一个“填”字给人以遍地紧密之感。此外,作者善于运用似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方法。

老舍先生是自然的崇拜者,无论是单一的绿色,还是缤纷的五彩,落笔都是画,画中一片柔情。但是,在大自然面前,作家心中澎湃的激情,也时常一泄千里,不可遏制。他赞颂自然的神秘和绝妙,并把自己的感受直接融入其中。

本文描写五月的海,“绿,鲜绿、浅绿、黄绿、灰绿,各种的绿色,联接着,交错着,变化着,波动着,一直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渔帆的外边去”。大海传播着绿色,这是多么奇特,多么温馨的感受啊,作家大胆地突破了海的蓝色调,使之更贴近人类,像个闲不住的孩子,有无穷的生命力。

老舍的作品读后感 篇2

老舍,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笔名老舍, 出生在北京的贫民家庭里, 幼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大杂院里度过的, 他很了解底层的百姓生活, 喜欢市井巷里的戏曲和民间艺术, 这种阅历形成了老舍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京味”风格, 也使他成为了京味小说的代表人。“京味”代表了一种风格, 包括作家对北京的认识、特有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注入的文化趣味。

《骆驼祥子》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老舍作品的“京味”在这部作品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景物描写

小说写祥子从混乱的军营中牵出三匹骆驼, 卖了35元钱, 而后走到北京城郊的时候, 通过对古都那种平和静谧的景物描写, 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祥子当时的心情。在烈日与暴晒下拉车的祥子, 对北平熟悉变化莫测的天气的感受, 既切合北平的自然地理环境, 又与祥子特定的人物身份相一致, 体现了老舍对故乡环境的熟悉。“京味”正是这种主观情愫与对北京社会环境结构的客观描写的统一。

二、语言运用

老舍在语言的运用上, 得力于其对北京市民语言的熟悉, 形形色色的人物语言通俗朴实、生动鲜明、“京味”十足, 说得严重点, 有点类似北京“京油子”的“耍嘴皮”。小说人物的语言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老舍习惯运用北京市民俗白、简洁的方言, 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 烧出白话的‘原味儿’来”。如祥子的语言, 厚实而朴拙, 他在第一次买车时, 由于心情激动, 只会说:“我要这辆车!”卖车的车主夸耀车好, 希望加价时, 祥子还是那句话:“我要这辆车!”从祥子的语言中, 透露出祥子的憨厚和淳朴。高妈劝祥子放钱:“告诉你, 祥子, 搁在兜儿里, 一个子儿永远是一个子儿!放出去呢, 钱就会下钱?没错儿, 咱们的眼睛是干什么的?瞧准了再放钱, 不能放秃尾巴鹰。当巡警的到时候不给利, 或是不归本, 找他的巡官去!一句话, 他的美事得搁下, 敢!打听明白他们放饷的日子, 堵窝掏;不还钱, 新新!将一比十, 放给谁, 咱都得有个老底;好, 放出去, 海里摸锅, 那还行吗?你听我的, 准保没错!”这番话, 干脆利落、生动鲜明, 是典型的北京方言。而儿化语“没错儿、一个子儿、兜儿”, 北京方言中狭隘的四字语“秃尾巴鹰、海里摸锅”以及北京的重口味方言“搁下”等, 都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对自己所生活的地方语言的熟悉和了解的透彻。再看虎妞:“吧!不出臭汗去心里痒痒, 你个贱骨头!我给你炒下的菜, 你不回来吃, 绕世界胡塞去舒服?”以及下面的对话:“上哪儿啦, 你?”她一边盛白菜, 一边问。“洗澡去了。”他把长袍脱下来。“啊, 以后出去言语一声!别这么大大咧咧的甩手一走?”这些都是老舍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用简单有力的具有北京味儿的语言写出的值得世人读的而且美好的句子, 干净利索, 平易近人而不粗俗, 就像北京的人、建筑以及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也跟北京特有的历史有关。

三、人物描写

在人物的描写上, 老舍也用地道的北京方言写出了浓郁多彩的北京风土、习俗、历史以及人情世态。请看老舍对祥子的描写:看着那高等的车夫, 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 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 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 多么宽, 多么威严!杀好了腰, 再穿上肥腿的白裤, 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 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 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这里的“杀好腰、鸡肠子带儿、‘出号’的大脚”都是典型的北京话里的儿化韵, 带有的一种特殊的风味, 令人一听就会感觉出它是北京的土特产, 更反映出北京这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名城古都以及当时生活在这里的底层人民的生活及他们维持生计的方式, 和被这种环境所迫的一种向上的心理素质及他们简单的理想。老舍用这些大白话写一个车夫和当时北京生活在底层人民的生活恰到好处。“你这是怎么呢, 老妹子!到了我这儿啦, 还没个车钱吗!老妹子!坐上啦!”她到这个时候才摸出一毛钱。祥子看得清清楚楚, 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 太太的手有点哆嗦, 送完了客, 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 祥子看太太一眼。太太叫张妈去拿开水, 等张妈出了屋门, 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 别拿眼睛扫搭着我!”这就是当时北京市民的生活习惯, 在老舍的笔下更是真实可言。通过几句话, 老舍就把太太爱面子和吝啬, 祥子的按惯例得到赏钱和对一毛钱不满都写了出来,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生活在北京的人情世态。

分析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 篇3

关键词:老舍;系列作品;京味语言

作者简介:韩泽宇 (1995.2-),男,本科,籍贯:河北省衡水市,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01

“京味”语言在老舍作品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其独有的语言表达力,形成了现代文学作品中最为突出的代表,并在“京味”小说的创作源头上,形成了以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艺术特点,在整个语言魅力的构成中,体现出一种丰富的韵味。

一、北京独有韵味的特征表现与深厚的“京味”表达

老舍作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大家对他的了解应该算比较多。老舍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贫民家庭之中,小时候大半时间都是在大杂院中度过的。因此,在老舍的思维意识中,这种生活的积累让其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地层百姓的生活。譬如,在老舍《四世同堂》中多处写到了老北京的一些传统习俗。例如,过“八月节”的讲究。在老北京,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十五月圆时设月光马(一种纸上绘制的神像)于庭,供以瓜果、月饼毛豆枝等贡品祭月,贡月毕,家人团坐,饮酒赏月,谓之“团圆节”,分好的月饼则谓之“团圆饼”。老舍在作品中这样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有小三瓣嘴 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绘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 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这些京味十足的场景与语言表达,正好诠释出北京独有的味道,并将这种浓厚的京味通过艺术的表达,在创作中更好的展现。“京味”成为了老舍作品中独有的标签,通过其小说化的描写,对北京独有的历史文化、特有的人文景观等形成鲜活的文化趣味体现。

在老舍作品的“京味”语言表达中,最主要的是通过结合创作中景物描写的体现,将北京的特有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等表达出来,并将主人公的人生展现在北京这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呈现出一种浓浓的“京味”。譬如,在老舍作品《茶馆》中,将王利发的一些台词:秦仲义到茶馆里来说要涨房租,王利发推托、应付说:“二爷,您说得对,太对了!可是这点小事用不着您分心,您派管事的来一趟,我跟他商量,该涨多少租钱,我一定照办!是!!”秦仲义说:“你这小子,比你爸爸还滑!哼,等着吧,早晚我把房子收回去!”王利发则说:“您甭吓唬着我玩,我知道您是多么照应我,心疼我,决不会叫我挑着大茶壶,到街上卖热茶去!”人们听到这些圆熟风趣、油嘴滑舌的对话,无不发出会心的笑声。这些台词不但符合其茶馆老板的身份,而且表现了他性格的发展变化。

二、北京方言的独有魅力与作品语言传达的融合与应用

在老舍的作品中,“京味”语言的艺术特点是重头戏。在语言表达中,对北京市民语言相当的熟悉,并且对各种人物的状态语言也有很大的了解,因此,老舍能在形形色色的人物语言中采用朴实通俗的语言,鲜活生动的将“京味”表达出来。其中,老舍作品中人物语言有些都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在创作的过程中,老舍善于运用北京市民中俗白、简洁的方言方式,能将平凡的故事在方言表达中烧出一种原汁原味的“北京味道”。譬如,在《茶馆》中出现的叠音词有近五十处,如:管教管教、可怜可怜、算算命、帮帮忙、说说理、照顾照顾、活动活动、硬硬朗朗、外边蹓蹓、表表功、跳跳舞、玩玩牌、喝喝咖啡等。这些词把老北京人的悠闲、懒散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北京市民的人物特征与作品中多元化形态的传递和表达

京味语言的表达离不开人物的描写。老舍就是通过对人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北京语言的表达,在人物身上展现出来,同时,在浓厚的北京风土、风俗习惯等人情世故的传递中,形成综合性的表达。譬如,在在长篇小说《二马》中,老舍就塑造一个迷信、中庸、马虎、懒散的奴才式人物老马,他的生活信条就是得过且过,这样一个角色,容易使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阿Q。还有譬如:“杀好了腰”、“鸡肠子”、“大脚”等语言表达,就是典型的北京方言中的儿化韵,这种特殊的风味,形成一种独有的语言表达。还有,在《正红旗中》写到过年送灶,规 矩颇多:定更之前要祭灶王,到了酉时左右,连铺户带人家一齐放鞭炮,象征着把灶王请到院中来。作品中的“姑母”“讲究”吃喝穿,春夏之交,要买些用小蒲包装着的,头一批成熟的十三陵大樱桃;该穿亮纱就万不穿实地纱,该戴翡翠就绝不戴金的,宁愿服装首饰循环入铺,也不能忽视了打扮。更好地将人物形象放在北京这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也写出了旗人独有的生活方式。

四、结语

老舍创作作品中独有的“京味”语言,主要是将语言、句式以及话语间透漏出的北京风貌、地方语言等,以及渗透在其中的北京文化,都是老舍作品创造的独有韵味,也是其“京味”的主要体现,更加让我们看到了老舍语言大师对北京人真善美的全面描述,提供了更多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郭凯.漫不经心中的强化——老舍作品的语言特色之一[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5期.

老舍作品《猫》读后感 篇4

《猫》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作者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的魅力。他生动细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可爱。特别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对比的方法,充分表现了猫的行为令人难以捉摸。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课本里的《猫》是一篇精读的课文。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以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把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淘气的特点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首先,作者是用用平实的语言、亲切交谈的口吻向读者述说他眼中的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既老实又贪玩,既温柔又倔强,既贪玩又尽职,“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 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品读课文,我们仿佛置身于作者家中,听他津津有味地向“你”介绍猫的脾气禀性,品评种种惹人喜爱的举止情态,而那“古怪”、“淘气”的猫似乎如在眼前,时嗔时喜,活灵活现,于是不知不觉中让“你”受到了作者情绪的感染,为之动心,与之共鸣。猫的一举一动在作者笔下都具有人格化的意味,读后倍感风趣幽默。如文中写它“成天睡大觉”,说它“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过问”一词精当微妙,仿佛猫成了家庭的重要一员,它本就应该参与家庭事物、家政大计的,而此时却置责任于不顾,只管自个儿图舒适求安逸去了。细细想来,真叫人耳目一新、忍俊不禁。老舍先生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也体现了猫的特性。猫,不会因为饥饿、寒冷、或是伤害而放弃自己的生命。都说猫有九条命,当一只老猫走到生命的尽头,他不会在主人的眼前死去,他会找一个地方,静静地等待生命的终结。老舍先生不是因为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或是辱骂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是因为他能够预见到自己的写作生涯已到尽头,所以不愿苟延残喘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和猫的灵魂,都是高贵有尊严的。

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语言通俗晓畅。课文先讲大花猫的古怪性格。这一部分第一句话先概括地说它的性格特点是古怪,并在“古怪”前面加上“实在”一词。“实在有些古怪”就是的确有些古怪。作者接着从三方面具体讲大花猫的古怪性格。第一方面讲大花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作者先讲猫“老实”。具体表现:“成天睡大觉”是说它爱静不爱动,好像很懒惰;“什么事也不过问”,是说它安闲自在,很温顺,很驯良,不惹人讨厌.再说它“贪玩”:“出走一天一夜”是说长时间呆在外面,连家也给忘了;“怎么呼唤”,用尽办法到处叫。“任你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明它在外面玩起来什么也不顾了。最后讲猫很“尽职”。“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是说它还没看见老鼠,只听见声音;“一点响动”,声音不大。“屏息凝视”,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是说等候的时间很长。“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说明猫抓老鼠时的耐心和决心。“老实”和“贪玩”,“贪玩”和“尽职”都是相互矛盾的。这些相互矛盾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在猫的身上,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第二方面讲大花猫高兴和不高兴的样子。先讲猫高兴时“温柔可亲”的样子。“温柔可亲”是温和柔顺,令人喜爱的意思。猫“温柔可亲”表现在它会“蹭你的腿”“让你给它抓痒”“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说明猫和作者的关系非常亲近,作者非常喜爱猫,甚至把猫踩脏稿纸留下的脚印都看作“小梅花”。由此可见,作者喜爱猫的程度很深。猫“温柔可亲”还表现在它会叫各种各样好听的声音,也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用“丰富多腔”、“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等几个词语来形容猫叫唤的声音,可以看出作者对猫观察得非常细致,能分辨出猫的各种各样的声音,也表现了作者对猫喜爱的心情。

老舍作品《 月牙儿》 读后感 篇5

《月牙儿》是我国著名文学艺术家老舍创作的中篇小说。我喜欢这部文学作品,因为它平实生动的语言,因为它感人的情节,也因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月牙儿》以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一位旧社会女性的悲惨生活。“月牙儿”这一意象贯穿全文,它带着种种不同的感情在斜挂在她记忆中的碧云上,守候着她的孤独,见证着她的苦难。

月牙儿无情,赋予它感情的是人的心境。

她的苦难开始于父亲的病重和去世,熬药时,葬礼上,幼小的她看到了月牙儿,“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寒冷袭入了她的生活。幼小的她不理解月牙儿为什么就是那这么歪歪着,斜着,但无情的现实就是这样,畸形的社会在等着她,悲苦的命运在等着她。凄凉的坟头上,冷漠的当铺外,月牙儿照着她的泪。母亲改嫁,她又看见了月牙儿,轿子前面那个月牙冷漠地看着她对未来和未知的恐惧。接下来三四年的时间里她“似乎没再看见月牙”,这几年温饱的生活中她感受到了快乐,受到了教育。但好景不长,继父没了,母亲做了妓女,她的生活又陷入了悲苦,孤苦伶仃地挣扎在生存的边缘,她“心中的苦处假若可以用个形状比喻起来,必是个月牙儿形的”,她不敢看清冷的月牙儿,但月牙儿成了她痛苦时心灵的寄托。

在希望和失望两极徘徊着,在生存线上挣扎着,终于,她不再自悒自怜,她知道自己年轻好看,她要活着,新的希望在心中升起,她看见了清亮而温柔的月牙儿在向自己微笑。生活似乎有了转机,微笑的月牙儿见证了她纯洁的爱情。然而她也早知道,一点云就能把月牙遮住,春梦过去,爱情破碎了,她也更加清楚地认识了现实,“最后的黑影”一步步迈近了,想保住清白,靠劳动挣饭吃又举步维艰,她明白了社会现实,“和母亲一样了”。

暗娼的生活悲苦的如凄冷的月牙儿,侵蚀了她的身体,夺去了她的灵魂。当她试着走出这种生活状态时,她被送进了感化院,又被投入了监狱中。“狱里是个好地方,它使人坚信人类的没有起色;在我作梦的时候都见不到这样丑恶的玩艺。自从我一进来,我就不再想出去,在我的经验中,世界比这儿并强不了许多。我不愿死,假若从这儿出去而能有个较好的地方;事实上既不这样,死在哪儿不一样呢。”现实是多么的残酷,以至于奋斗者寻觅不到一点希望,苟活者体会不出生死的分别。在狱中,她又看到了月牙儿,她的“老朋友”,她想起了一切,因为月牙儿的寒光中有她的悲苦记忆,有她的凄惨一生。

贯穿《月牙儿》全文的,还有矛盾。人物内心的矛盾几乎无处不在,爱与恨,悲与喜,记恨与原谅,坚守与屈服┅┅在矛盾中主人公成长和沦落。社会与人的矛盾也随处可见,社会满足不了她的需要,社会没有回馈她的努力,社会没有同情她的凄苦,然而,她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矛盾塑造了她,矛盾毁掉了她,矛盾引起了我的共鸣,让我感叹,让我惋惜,让我感悟。她每次看见月牙儿的心情都是不同的,因为她的生活状态的改

变,月牙儿伴随了她的孤独和痛苦。我每次阅读《月牙儿》,感受也是不同的,因为伴随着成长,对社会的认识也在渐渐变化。虽然我理解能力有限,不能完全弄懂小说的思想内涵,但在生活和成长在新的社会里,透过《月牙儿》叙述的故事,我还是感悟到了很多。

看过《月牙儿》,首先看到的是旧社会的黑暗,在那个吃人的世界里,没有男性的支撑,女性便难以维持生活,即使勤劳能干,即使聪慧过人,但除了委身于男人 ── 一个或多个,她便难以生存。她恨过母亲,恨她为维持生计所做的事,她害怕也不愿意走上母亲的路,他想靠自己的努力生活,也曾因单纯而受到了男人的愚弄,当爱情的迷梦破灭后,她还是走上了母亲的道路。旧社会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男女老少都在为生计奔波,为了生存,甚至要“卖掉一切”,包括肉体,包括尊严,包括梦想。我同情她的遭遇,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幸福,同样生于百姓家庭,虽无权势,但我们有机会追求自己的理想,有权利捍卫自己的尊严,可以不辱人格地活着,生存并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再读《月牙儿》,感受到的常常是另一个层面 ── 关于坚守和改变。《月牙儿》里主人公很早便隐约看见了自己的未来,但她没有轻易屈服,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推迟那个日期”。她努力过,挣扎过,有过理想,也憧憬过爱情,她一度看到了希望,但最终也只是推迟了“那个日期”而已。她认识到“体面、道德是有钱人说给别人听的,女人,得承认自己是女人,得卖肉”,黑暗的社会并没有给这个抗争的心灵任何出路,她没能走脱宿命,她屈服了。不禁要问:“人生真有命运安排吗?”我是个性格内向但追求完美的人,我对自己不满意,想去改变自己,希望自己能开朗一些,热情一些,希望自己能很好地融入自己所在的每一个集体并成为其中活跃的一份子。于是来到大学后很积极地投入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加入了很多社团,但是在热闹中我真的很难找到自我,经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给自己留一份清静,对自己说:“热闹是他们的。”于是几年下来,发现自己并没有改变,然而,自己为什么还在努力逃出自己现在的生活呢?如果清净简单的生活是我的宿命,那么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挣扎着要摆脱,“推迟着那个日期”。也许,性格决定的发展趋势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所以我还会努力让自己变得开朗大方一些。也许,终会有一天,我会听从心的召唤,静静打造自己的天空。我们的选择不会有她那么痛苦,但也常常会徘徊在“宿命”和坚守之间。

长大的过程中读过很多格言感悟,也经历了一些事,几年走过来回首前路,自己早已不是那个愤世嫉俗的小鬼,学会了逆来顺受,原来看不惯的一些事也已经见怪不怪了。有朋友说这是适应社会的过程。这话听来感觉有些惶恐,这是适应社会吗?想起了月牙儿,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也算适应了社会,尽管那是个丑恶的社会。她失去了肉体和心灵的纯洁,因为要生存。也许我们可以说她不应该做暗门子苟且偷生,她可以有尊严地活着,尽管会在抗争中死去,但死的高洁而光荣,然而用她的话说:体面、道德是有钱人说给别人听的。月牙儿的光照亮不了夜空,面对黑暗的社会,孤独的她有多大力量去反抗呢?现在我们也在适应社会,虽不至于牺牲那么多,也不见得要背弃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但未必是理想中的生活。虽说今非昔比,现在社会给了我们很广阔的空间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有其局限性的,社会上总有很多不平等,总是不完美的,而作为个人,当残酷的现实拷问我们的原则时,应该委身于社会的不完美,还是固守最初的纯洁梦想呢?父辈们曾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要学会适应社会。他们很多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时,他们对即将要面对的社会的阴暗面早有准备,曾暗下决心:

即便自己改变不了社会,也不要让社会改变了自己。但在碰了很多钉子吃过不少苦头之后渐渐明白,如果你不能改变社会就必须要适应它,而且在适应了社会之后,便也逐渐感觉世界很美好。又有这样的说法:你只有适应了社会才可能有能力去把它变得更好,否则,你只能做一个孤独的理想主义者。但问题是,当我们适应了社会,还有心思有锐气去改变它吗?韩寒的成名作《杯中窥人》论述了人在社会中的浮沉,几年前读时理解不了,随着自己慢慢成长,也意识到,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它影响着我们、左右着我们,也许很多人最初会选择抗争,但这其中的很多人在染缸里泡久后便丢掉了自己的本色,他们不算是懦夫而只是普通人。当然,社会染缸的颜色也是在变化的,因为总有人不甘心与世俗同流,尽其一生与染缸中阴暗的落后的的色素抗争,放散美好的进步的色彩,他们是伟人。人会为社会和生活所影响,也能影响社会和生活。

老舍的作品《宝船》第三幕 篇6

第三幕

时间 前场后片刻。

地点 皇宫。

人物 皇 上 内侍甲、乙 卫 兵

王小二

仙 鹤

蜂 王

大蚂蚁

大白猫

张不三 公 主 宫娥数人 李八十

〔幕启:金殿内,皇上坐当中,二内侍两旁侍立。龙案上摆着一大堆葱花烙饼,一大盘子煮鸡蛋。他正在摆弄宝船。袭宝船的小盒在案上放着。

皇上 快长快长,乘风破浪!(船变大)好玩!好玩!哈哈哈!(拿起一个鸡蛋,在脑门上碰,蛋碰破了,即蘸点盐花,吃着)水落收船,快快还原!(船变小)好玩!好玩!哈哈哈!(又在脑门上碰一蛋,吃着)什么宝贝也没有这个好玩!

〔卫兵上。

卫兵 启万岁,有个王小二求见!

皇上 没工夫!我这儿正玩得怪高兴!

卫兵 他说,他会治公主的病。

皇上 会治病啊?进来吧!(忙将宝船藏入怀里)卫 兵 领旨!(喊)王小二上殿!(下)

王小二 (应声)来喽!(领仙鹤等同上,一齐说)皇上,皇上,你好啊?

皇上 废话!我是皇上,有什么不好?来呀,把他们推出午门斩首!

仙鹤 你斩不了我,我会飞!

蜂王 我也会飞!

大蚂蚁 我会地遁!

大白猫 我会上房!

王小二 你瞎扯!凭什么要斩我们呢?

皇上 见了皇上,不下跪磕头,还不该斩首吗?

王小二 你派人去请大夫,大夫来了,谁该给谁磕头啊?皇 上 这个……(问内侍)该怎么办?

二内侍 一点办法没有!

皇上 请宰相,商议大事!

二内侍 宰相上殿哪!

〔蚂蚁等要动手迎击张不三,王小二阻止。

〔张不三上。

张不三 (念)宰相上金殿,没事瞎捣乱。臣张不三见驾,吾皇万岁!(连连磕头)

王小二 (对鹤等)就是这样的人才爱磕头!

皇上 (对小二)你看,宰相多么有礼貌!

王小二 这会儿有礼貌,待会儿会把你害死!

大白猫 他还会偷吃的!皇上,留神你的烙饼!

张不三 (立,看见小二,惊异)啊?是你?

王小二 是我!还活着呢,没叫你给打死!

张小三 (旁白)哎呀,怪呀!他怎么还活着呢?(向皇上)万岁,这是一群野孩子,把他们打出去!

皇上 对!打出去!

王小二 打出我去,谁给公主治病呢?

皇上 是呀!别打出去!

张不三 (旁白)他要是当了驸马,我这个宰相可就不好作了!(向皇上)万岁,他是打柴的,不会治病!

王小二 我不会治病,你会吗?

张不三 那……

皇上 得!又问住了一个!来呀,请公主!

内侍甲 公主上殿!

张不三 万岁,干吗请公主?

皇上 费什么话,治病嘛!

〔二宫娥引公主上。

公主 参见皇父!

皇上 罢啦!叫王小二看看你的病!

张不三 公主!公主!这个穷小子冒充大夫!

公主 我都快死啦,你怎么还拦着我治病呢?你多么坏呀!仙鹤等 他坏透了!

王小二 公主,你得的是什么病啊?

公主 累的!累坏啦!

大家 累坏了?累坏了?

王小二 你一天干多少活儿,累成这个样呀?

皇上 别听公主的!我叫她一天吃十五顿饭,什么也不干!公 主 是呀,吃十五顿饭还不累得慌吗?我浑身都疼!皇 上 小女孩子,没出息!我一天吃二十四顿还不累得慌呢!

王小二 公主,我能治你的病!白哥,拿灵芝草来!

张不三 公主,灵芝草不是葱,不是蒜,没地方找去!他瞎扯呢!

仙鹤 (掏出仙草)灵芝草在这里!(递给小二)

王小二 (用仙草抚擦她)怎么样?怎么样?

公主 真灵啊!身上都不疼了!

王小二 跳跳!跳高高的!

公主 (跳)咦!怪舒服!

王小二 再跑个圈儿!

大家 我们陪你跑一圈!(同公主跑)

公主 真痛快!真好!头上有点汗啦!

王小二 公主,你的病就算好啦!从今以后,你要是一天只吃两顿饭,常跑跑跳跳的,多干点活儿,就不会再闹病了!

公主 好!我听你的话!谁不愿意结结实实的呢!

王小二 你歇会儿去吧!

公主 谢谢你!谢谢你!(向皇上)皇父,我看你也少吃点吧!

(领宫娥下)

张不三 万岁,你看,王小二刚来这么一会儿,就把公主教坏啦!还不轰出他去?

皇上 对!王小二呀,把灵芝草留下,你走吧!

王小二 给我宝船,我马上走!

皇上 宝船?那是宰相给我的!

王小二 他从我家里骗了走的!

张不三 万岁,没有这个事!快把他打出去!

王小二 好!张不三,刚才你仗着人多,打了我一顿,现在咱们单对单,(脱衣)看看谁成谁不成!接衣服!(扔衣,蚁接住)张不三,来吧!

皇上 这好玩,好玩!宰相,跟他打!

张不三 宰相是文官,不动武!

王小二 你没骨头!

张不三 我没骨头,有脑子,咱们斗斗智!万岁,我出个谜语,王小二要是猜对了,给他宝船!猜不对,打八十大板!

皇上 行啊!出个最难猜的!

张不三 王小二,听着!什么花儿热?

大白猫 瞎说八道!花儿没有热的!

王小二 红姐,听着!他难不倒咱们!

张不三 什么花儿热?什么花儿凉?什么花儿是木头?什么花儿噼哩啪啦炒的香?

蜂王 什么花儿我都认识,根本没有你说的这些花儿!

王小二 黄弟,别说话,让我好好地想想!

张不三 内侍,预备好大板子,他猜不上来!

王小二 张不三,听着!灯花儿烫手热!

仙鹤等 对呀!对!(鼓掌)

王小二 灯花儿烫手热,雪花儿片片凉!刨花是木头,玉米花儿炒的香!

老舍文学作品里的茶文化 篇7

关键词:老舍,文学作品,茶文化

老舍,作为中国现代知名作家,其诸多作品蕴含着极为浓厚的茶文化。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在老北京,茶馆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涉及茶文化的内容大多体现的是老北京茶馆里的文化,而老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拥有自己的特征和生活习惯。

1 茶馆的作用

茶馆在老北京城可谓随处可见,至今仍有可寻之处,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老北京茶馆内对茶品特性的分类较为明确,比如在清代茶馆中各类等级的茶品均有所涉及,有专供说书曲艺表演的书茶馆、经商洽谈的清茶馆、专供饮食的“贰浑铺”和专供文人墨客赏玩的野茶馆等。由此看来,清代茶馆多为专业化经营,这一点体现了清代茶馆经营明确的特点。当然,清代茶馆除了经营茶品以外,自然不会缺少了经营酒菜等项目。老舍在《茶馆》话剧中有关于三教九流的描述,如北京裕泰大茶馆最初以卖茶为主并售卖小点心和一些简单菜品为经营项目,此种茶馆在老北京是比较常见的,且具有一定必要性。茶馆承载着时代生活所需,也是不同人群聚合的集散地,尤其在军阀年代很多茶馆迫于生活对传统茶馆进行了尝试与改革,有增加后院开设公寓楼,有增加评书曲艺,也有提供女侍服务,这些多少也表现出茶馆业老板的无奈,也可从时代发展角度看出其必然性。不管以何种形式经营茶馆,茶馆的存在,在百姓生活中承担的戏份很重要,除了消遣作用,还可成为洽谈生意和排除民事纠纷的场所。

第一,茶馆可以作为“说合事儿”的场所。《茶馆》:“那年月儿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来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此种为人调解的形式也作为民间调解民事纠纷的普遍手段,得到的结果大多是息事宁人,因而在很多时候纠纷双方未召集齐打手,经调人的出面已将剑拔弩张的场面化干戈为玉帛。这里所讲的经调人指的是一类带有职业性质的民间调解人,比如《茶馆》中黄胖子这个人物,他在面对民事纠纷时常念叨具有专业化的调解词。由此可见,黄胖子是此方面的高手,也可说明在茶馆内由经调人调解民事纠纷的效率是很高的,这也能从常四爷和松二爷口中得以说明。当得知茶馆后院有民事纠纷发生,常四爷说道:“反正打不起来!如真能打的话,早已捅到城外去了,还来茶馆作甚?”

第二,《茶馆》中刘麻子可视为非法之徒的一类人物,由此看出茶馆出入的顾客鱼龙混杂。话剧第一幕:刘麻子带康六到茶馆来洽谈生意。我们要知道,刘麻子曾将康六之女康顺子贩卖至此,并转手卖给庞太监做了小妾。自然而然,茶馆成为康顺子人生悲剧的开始。刘麻子选择茶馆作为洽谈与交易生意的场所,应该与茶馆容易谈成各类交易有关。另外,宋恩子、宋祥子等市井无赖也常常出入于茶馆,他们讲茶馆作为搜集情报和寻找可乘目标的场所,通过与人交流获取私密。每当庞太监来到茶馆,宋恩子、宋祥子即簇拥周围请安问候和汇报情报。

2 茶客的共有特征

茶馆是茶客平常消遣的场所。茶客可以在茶馆里品茶、聊天或洽谈生意,三教九流皆可出入。从《茶馆》描述某些茶客的言谈举止即可看出他们的身份属于社会各种阶层,代表着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部分茶客来到茶馆只为消遣娱乐,谈天论地如蜘蛛成精、国家修筑海边挡墙、新类唱腔儿或煎熬鸦片的方法等等,而部分茶客则有意附庸风雅,讨论如玉扇坠儿、鼻烟壶,还有茶客则与上两种截然不同,他们出入茶馆只为探听小心,心怀不轨目的,如宋恩子、宋祥子等,他们身穿灰色大褂,类似于衙门办差人员,茶馆也是此类人物大展手脚的办公场所,从不同茶客的言谈举止中获取线索,严格讲此种茶客并非为饮茶而来,不能算是真正的茶客。然而,茶馆内容纳如此角色也是必要的。另外,茶馆里还有像常四爷、松二爷这样的特殊人物,他们作为满族旗人也会经常光顾茶馆,与普通百姓不同的是,他们常常自带茶叶,到茶馆仅享受泡茶服务,这样的情况也是当时满族旗人饮茶的一种普遍现象。按照《茶馆》的描述,满族旗人自带茶叶的现象从清朝末期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一直存在,这些所谓的达官贵人往往对于品茶具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茶馆的消费者大部分还是普通老百姓,对茶叶的品质要求不会太高,主要是受到经济条件的约束。显然,满族旗人自带茶叶的做法与当时所谓的茶文化不无关系,清朝时期我国地域辽阔,朝廷文武幕僚数量庞大,作为封建政府特权派的代表,其生活质量肯定要优于普通老百姓,高高居于社会中低阶层之上,且拥有更多消遣时间和精力。清末政府官员和满族旗人普遍喜欢饮茶,俨然成为他们这类人群生活之必需,不论现实生活有多艰苦,饮茶习惯一直保留。正如老舍的另一部小说《正红旗下》中所描述的一个满人家庭虽家境败落也不能舍弃饮茶习惯,该小说多处都涉及满族旗人饮茶习惯的根深蒂固,如主人公拿钱回家,其母便愁,二姐给母亲递上一碗茶,且用小砂壶泡沏茶叶。关饷发愁,母亲如果已知东家丫头将要出嫁,西家老姨迎娶儿媳,她便不知要饮多少砂壶茶了。饮茶习惯已经完全融入到满族旗人的日常生活,不需要特别强调说明,饮茶成为满族旗人难以割舍的一种生活情调。满族旗人自带茶叶出入茶馆其实还存在另外一种背景,它是满族旗人自己的饮茶习惯,正如《谏书·稀庵笔记·京师茶馆》记载:“盖旗人晨起,盥漱后则饮茶,富贵者则在家中,闲散者多赴茶馆。”由此看出,满族旗人从家里开始饮茶,每日起床后便饮茶,只有一些闲散人士方才到茶馆。也就是说,普通的达官贵人往往不屑于到茶馆饮茶。然而,清朝末期,满族旗人经济衰落,大多数满族旗人家庭生活拮据不堪,不入茶馆的认知也有了一些实质性的转变,他们不再将出入茶馆视为降低身份的行为,很多满族旗人已经不囿家中饮茶,走出去与大伙儿一起品茶消遣。正如《清稗类钞》记载:“京师茶馆,旗人士宦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并提鸟笼,曳长裙,就广坐,作茗憩,与园人走卒杂坐谈话,不以为忤也。”从家中独享茶品到茶馆与人共享茶品的变化过程其实也是满族旗人生活水平大幅降低的一种表现。伴随着满族旗人生活品质不断下降,直至能出入茶馆成为令人无比羡慕的行为。正如《正红旗下》描述主人公的父亲作为地位卑微的骑兵,每日忙于生计且收入甚微,他也极为羡慕自己的亲家正翁。何人为正翁?一位官居四品的武职顶戴佐领,他可以每日出入茶馆,可以玩靛颏儿,这样也算是当时的一种茶文化现象。然而,时至今日,这样的茶文化现象几乎荡然无存,即便有少许人能将茶叶寄存在茶馆,也已经完全不同于清代末期的形式。

另外,《茶馆》中描述如马五爷这样的信奉洋教的满族旗人,也常常出入于茶馆,作为常客他们却不曾拥有自带茶叶的行为,与传统满族旗人相比而言,马五爷的行为也算是独具一格。

3 与茶有关的方言

中国是茶历史的发源地。饮茶可以体现于饮食方面,也可延伸至其他生活方面。其中,与茶有关的方言不能不提。老舍作品中对于老北京日常饮食的描述也谈到了茶。满族旗人早上起床便要饮茶,家中来客也要及时奉茶。正如《想北平》一文:“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茶,一直以来在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同寻常的角色,其重要性对地方方言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比如说,某些事物通常会用与其同类或相似的事物来命名。老舍《四位先生》一文描述马宗融这个人物是这样写的:“提起那有茶碗口粗的木棒向外去。”用茶碗口来形容木棒的粗细程度,也说明老北京人理解茶和使用茶已经不单单局限于饮食方面。

另外,《正红旗下》:“到了我的这一代,我仅记住大家用杏仁茶和面茶制作茶点。”与我们所讲的茶不同的是,杏仁茶和面茶用开水冲泡后饮食。通常,杏仁茶和面茶里没有茶叶成分,将其命名以茶,只是将泡茶这一习惯进行了转移。类似于杏仁茶和面茶的方言生活中比较常见,又如徐州馓子茶利用开水冲泡馓子,油茶利用开水冲泡五谷杂粮形成糊状食品。传统婚娶男方家要向女方家下聘娶之礼,招待客人一定要用糖茶,意在“甜甜蜜蜜”。由此看来,茶文化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4 结束语

老舍先生作为地道的老北京人,不管是从其自身的生活阅历来看,还是单纯从其文学作品来分析,无不散发着浓郁的老北京味儿。老舍文学作品具有老北京味儿的一大原因是对老北京风俗民情的详细描述,不单单停留于民俗事象的描述,更多的是蕴含的文化底蕴。从《茶馆》来看,茶馆在老北京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存在。而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涉及茶文化的内容大多体现的是老北京茶馆里的文化,而老北京茶馆里的一群人拥有自己的特征和生活习惯。本文通篇剖析老舍文学作品里的茶文化,主要发掘老舍先生对于老北京民俗风情的挚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扬与传承。

参考文献

[1]朱砂.老舍:茶馆里的情感人生[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下旬,2011(10):45-47.

[2]李娜.来老舍茶馆品味中国文化[J].中国妇女:英文月刊,2015(9):44-45.

[3]齐运东,李苏豫.老舍茶馆的文化魅力[J].餐饮世界,2011(9):68-71.

[4]朱永杰.以文促商以商促文---老舍茶馆文化底蕴及经营方式探寻[J].农业考古,2010(11):113-114.

[5]温波,孙莉茶馆的复兴──记北京老舍茶馆[J].今日中国:中文版,2011(23):43-46.

老舍作品“京味”形成的主要因素 篇8

一、对北京城和北京人的熟悉与热爱

1.洞达北京蕴“京味”

老舍的生长经历,是他的文学作品“京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他自幼生活在北京的“贫民区”,对北京城和北京“胡同市民”的人和事了如指掌,在他的大脑里储存了无数个含有“京味”素材的文学语言细胞,为他日后的“京味”作品创作打下了独具特色的、丰厚坚实的思想基础。老舍出生于北京一个贫寒的旗人家庭。父亲是清皇城一名护军,牺牲于抵抗八国联军的战斗中。生活全靠母亲缝洗和当佣工的收入来维持。老舍“刚一懂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自幼过惯了缺吃少穿的生活,一向是守着‘命该如此’的看法”。 母亲的含辛茹苦,经济上的羞涩拮据,生活上的巨大压力,给老舍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些艰难的生活经历使他身不由己地处在北京底层市民的行列里,与贫穷阶层的市民朝夕相处,使得大杂院、小杂院、车行、小巷里居民的琐碎事充满于耳,灌满于心。这种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埋下了老舍对“胡同市民”同情和对封建传统文化愤懑的种子。老舍在北京生活近三十年所“吮吸”的素材“营养”,加上他思想成熟后对“北京城”的琢磨、消化,欣赏、品味,成为老舍用北京口语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京味”源泉,也是老舍成功创作的绿色源泉。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受教育在北京,处女作和压卷之作写北京,北京融在了他的生命之中。老舍对北京环境的熟悉,对北京“胡同居民”的熟悉,对北京传统文化的熟悉,对北京语言的熟悉,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好似在“北京城”里发酵的美酒一样,“京味”浓浓飘香。正像老舍说的:“我生在北平,那里的人、事、风景、味道和卖酸梅汤、杏儿茶的声音,我都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描画它。它是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可见,老舍熟悉北京,北京造就了老舍文学作品的“京味”。

2.爱屋及乌谱“京味”

老舍爱北京,也爱北京的一切。他心中不仅像常人一样始终怀着深深的乡情,而且还深蕴着一个永恒的“北京情结”。正是这一情结,使他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同时创造了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也正是这一情结,开启了老舍作品“京味”的生命之源。老舍在二十七岁那年,才离开北京。虽然,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很艰苦,但是,满城的北京文化还是让他深深地爱上了北京,爱上了北京的一切。在一个地方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结果还爱这个地方,这里面自然有“子不嫌母丑儿不嫌家贫”的缘故。他把北京城看成自己的“家”了。正像他在《想北平》一文中说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每一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老舍爱北京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说不出怎么个爱法,但能像爱母亲一样爱北京也就爱到家了,爱到位了,爱到了“孝敬”的分上了。北京除了“养育”了老舍,还给了老舍许多许多。给了老舍北京文化,给了老舍创作的素材和灵感。正像老舍自己所说:“……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可见,老舍爱北京已经是爱到骨头里了。他爱北京的古与今,爱北京的楼与院,爱北京的风景与名胜,爱北京的山与水、花与草、树与木,爱北京的菜与果,爱北京的街与巷,爱北京的文化与艺术,爱北京的戏曲与说唱,爱北京的方言与口语。有了这么多的爱,便有了老舍笔下的北京“风景”和北京城大街小巷、大小杂院里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记录”下了北京的山水景致和小街杂院贫民生活中的`日常琐事,表现出了北京的雄伟美丽和北京人的传统与世俗、静穆与雍容、复杂与简单、温和与善良。

老舍的“京味”文学主要是他使用京味十足的文学语言。这种语言是“京味”文学的外在特征,也是“京味”文学最鲜明的标志。北京方言中最形象、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地域色彩的正是在北京人嘴边上的最通俗、最日常的口语,即北京话口语。由于口语一般来自民间,原汁原味儿,口语和平民的生活是零距离,因此,它最通俗,最鲜活,最生活化。老舍说:“我自己的笔也逐渐的、日深一日的,去沾那活的、自然的、北京话的血汁”,“我愿纸上写的与口中说的差不多”。北京话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交流融汇了少数民族语言的营养,加上口语吸收了文人语言、贵族语言、宫廷语言的诸多词汇,这就使之成为汉语方言中性质最优、成熟化程度最高,能为各汉语方言地区的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方言口语。老舍把这种高度成熟、高度发达的语言巧妙地运用于文学创作之中,酿造出了其作品的北京地域风味,惟妙惟肖地赋予了“京味”以实实在在的可感性。丰富生动的口语语汇,情感色彩浓烈的人称代词,活脱脱的歇后语、惯用语,轻快和软的儿化韵,四声完备的声腔韵调――“京味”。老舍创造性地继承了北京先人的文学语言传统,善于语言的锤炼,建起了“化俗为雅”的京味文学语言体。正如老舍说的:“不要只在语言上打圈子,而忘了与语言血肉相关的东西――生活。”“京味”语言之所以成了老舍作品的生命之源,是因为老舍笔下的北京语言来自北京平民的生活,同时,老舍又将普普通通老百姓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日常话语搬到了其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形成了地地道道的文学语言上的“京味”。

二、对北京地域文化的写作取材

1.“胡同文化”酿“京味”

老舍强调作家要写自己熟悉的题材,他说:“熟悉了题材,才能产生风格,作家总是选择与他的创作风格一致的题材来写。”正因为老舍生长在北京底层市民堆里,才与杂院和胡同里的贫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老舍写作取材的内容也都出自这块原生态的土壤里。老舍作品的“京味”是北京之味,这种味道是从北京的杂院、胡同里飘逸出来的。老舍在其文学作品中,注入了真实的北京地理环境,大街、小巷,大小杂院,店铺、茶馆,胡同、庙会、集市,山水景点,在老舍的笔下,错落有致,活灵活现。仿佛把读者领入了北京城,让人们尽情地欣赏北京的美丽风景,嚼味北京的风土人情。老舍在作品中提及最多的几十处地名,都是北京“胡同市民”经常活动的场所和北京的山水景点。题材的地域化,首先是北京,其次是北京的贫民生活居住活动的场所和自然景观,这是老舍“写北京”题材特征所显示出的地域色彩,也是老舍为“京味小说”浓墨重彩的基本底色。人物的地域化,他写的“小人物”都是地道的北京城里的老百姓。老舍说过:“我自幼便是个穷人”,他的出身让他更多地熟悉“小人物”,熟悉平民百姓,加上他对北京的爱恋,他手中的笔不但尽情地写北京,而且写北京的“胡同市民”。在谈《茶馆》的创作时,老舍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多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这些人物是经常来下茶馆的。”可以看出,老舍心中装满了老百姓,装满了老百姓中间发生的那些子事。这就是老舍的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的平民社会的原因。他笔下的平民社会包括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其主体是城市小生产者,包括小业主、小房产主,小商人、小手工业者及教员、职员、学生等市民知识分子。此外,还有许多城市贫民,如车夫、轿夫、杠夫、店伙、小贩、工匠、佣人、艺人、苦力等。老舍不但熟悉这些平民百姓,而且对他们的行为心理、生活方式、风俗习尚有着切身的感受与深切的洞悉。老舍笔下的北京,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狭窄黯淡的小胡同,传统的四合院和破旧拥挤的大杂院,以及在这里生活的城市平民和贫民的自然画面。就是这种自然画面成为京味小说艺术风格的一种基调――“入俗之美”。平民和贫民的锅、碗、瓢、勺交响曲奏响了京味小说的主旋律,其油、盐、酱、醋的杂和味,酿香、酿甜、酿浓、酿醇了京味小说这绵甜于口的琼浆玉液。

2.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扮“京味”

“京味文学”形成的原因是老舍所写的北京地域文化属于原汁原味的北京文化。老舍不但“放胆”写北京的“人”和“事”,而且还真实地写北京的“风景”。在老舍的笔下,清晰刻画了北京的自然环境。老舍饱含感情,用生花妙笔勾画出北京的四季风光,山水景致。诸如北海、净业湖(积水潭)、后海、中央公园(中山公园)、太庙(劳动人民文化馆)、景山、团城、角楼等,都写得如诗似画,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和美感。如《骆驼祥子》中,对于冬夜雪景的描绘:“坦平的柏油马路上铺着一层薄雪,被街灯照得有些闪眼。偶尔过来辆汽车,灯火远射,小雪粒在灯光里带着点黄亮,像洒着万颗金砂。快到新华门那一带,路本来极宽,加上薄雪,更教人眼宽神爽,而且一切都仿佛更严肃了些。‘长安牌楼’,新华门的门楼,南海的红墙,都戴上了素冠,配着朱柱红墙,静静的在灯光下展示着故都的尊严。此时此地,令人感到北平仿佛并没有居民,直是一片琼宫玉宇,只有些老松默默的接着雪花。”在这里,琼宫玉宇般的景致令人陶醉。尽管老舍借助冬夜雪景来渲染被特务跟踪的阴森恐怖气氛,但人们仍能从夜色美景之中感受到浓浓的北京味儿。再如《四世同堂》中,对于北京金秋美景的勾画:“玉泉山的泉水还闲适的流着,积水潭,后海,三海的绿荷还在吐放着清香;北面与西面的青山还在蓝而发亮的天光下面雄伟的立着;天坛,公园中的苍松翠柏还伴着红墙金瓦构成最壮美的景色;可是……在苍松与金瓦的上面,悬着的是日本旗!”这个金黄的季节是北京的季节,这个秋天的美景是北京的美景,但是,在湛蓝的天空中悬挂着的是日本旗,说明江山易立,物是人非,原本自然的美景只能加深中国人的亡国之痛。作品呈现的绮丽的自然景观,让人们看到了亮丽的北京,雄伟的北京,真实的北京。也让人们看到了那气势恢宏、流光溢彩的精美的北京画卷。

尽管有国土沦陷之痛,但北京人仍不失具有雍容气度的文化情趣。如《四世同堂》中,关于对中秋节商品的描绘,足能叫人垂涎三尺。各种各样的水果,其色香味“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真让人“微微的有些醉意了!”同时,“那文化过热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但是,北京沦陷后,中秋节失去了昔日的热闹繁华,到处死寂肃杀。作者巧妙地通过节俗的变化,生动展示了北京亡城后的时代画面。老舍所表现的北京文化情趣,寓意深刻,不直接显现于作品外在体貌声色之中,而是靠心灵的感悟和体味。它往往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格调,一种神韵。如《四世同堂》中的“叫卖果子腔”:“……一毛钱儿来耶,你就挑一堆我的小白梨儿,皮儿又嫩,水儿又甜,没有一个虫眼儿,我的小嫩白梨儿耶!”这种“老王卖瓜”的吆喝声,不但没有什么稀奇之处,而且能让人感到足够的“俗味儿”。可是,这种原生态的市声却融着浓浓的诗一般的“京味儿”,在金秋的碧空中荡漾。那细长长的拖腔,那颤悠悠的尾音,那圆润甜美的儿化韵,那抑扬顿挫的音乐般的节律,托出了一派温馨、雅丽、美妙、动听的余音,久久萦绕在人们的耳畔。老舍把世俗庸凡的神态和声音衍化出如此儒雅的余韵,达到了一种“入俗之美”,让人们从中品尝到了北京平民化生活的世俗风味。在浓香扑鼻的“京味”文学作品里面,显示出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悠久的地域历史。

三、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1.历史风俗呈“京味”

老舍的“京味”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老舍勾画出的北京丰富的传统习俗。风俗决定着地方、民族特征。长期生活在有北京特定历史环境里的人们,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习俗惯制。老舍捕捉着风俗民情,挖掘着市民心态,描绘了北京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繁文缛礼,生孩子、认干亲的规矩排场,亲友之间迎送往来的礼仪风尚,市民家庭迎时当令的生活情趣。如《骆驼祥子》中的车厂老板刘四要过生日,忘记了自己的尊严,无端地大发脾气,大喊大叫,下流粗俗地骂大街。但在祝寿现场,他又配合寿堂里的热闹俗气,遵照礼仪程序,以“寿星”的特殊身份,假装斯文,故作高雅。这位“土混混出身”的刘四,也文文明明地摆起了北京的“礼谱”来。《四世同堂》里的金三爷因发了财,便摆起“谱架”来。他“跟同行在一起,他总是把腰挺得笔直,独自坐在一边。好像在说:小事儿甭麻烦我。金三爷不能为仨瓜俩枣的事儿跑腿”。他逢人便说:“您以为我跟平常的中人拉纤的一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吗?哼……我有我的身份。”由此可见,人的尊卑等级观念深深地植根于北京人的心中。这种“官样”的北京文化规范着北京人的思想行为,使北京人时时处处都要讲究些什么。金三爷在摆谱的同时,言谈话语中仍表现出北京的礼节,用了“您”这个亲切可人的字眼儿,让人们看到了北京人的一种“自觉文明”的习惯。北京人做事情、交朋友都有自己的“规矩”,都有自己的“尺度”,这里面蕴含了北京人传统的堂堂正正气节。骨子里崇拜“官样”,瞧不起“贱人卑事”。如《四世同堂》里,祁老人痛骂胖菊子“送礼”,可让人们领略其内涵。祁老人一见到她就火冒三丈:“滚开,出去!还有脸上门,给我送礼来!我要是受了你的礼,我们家坟头里的祖宗都不得安宁。滚!给我滚!”鲜明的态度和激烈的言辞让人们看到了祁老人的“爱憎分明”,看到了他老人家的“知荣明耻”,他的内心,已有了定格式的尊卑贵贱和三六九等。在祁老人看来,收受了胖菊子这种人的“送礼”,是对祖先礼教的污辱,有违北京的规矩礼路,有辱祁家的门风。在这部小说里,人们也看到了一些与北京礼仪相悖的情景:“忍饥挨饿的人……体面不体面,早就顾不上了,偷点抢点都算不了什么事儿。”为了防止有人抢吃抢喝,肉贩的“肉墩子足有一人多高”, 卖小吃的也“都用细铁丝网子把篮子罩上,加锁”。 祁瑞宣把这些现象归结为“是日本人害得我们顾不得廉耻也没法要面子了”。

北京长期作为皇城,形成了皇城根下特有的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追求。《牛天赐传》里的牛老大凡事必以“官样”、“官派”作为绳墨的崇官心里,是北京特定的文化环境所孕生出的民族文化性格,也是几千年封建帝制所产生的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北京的礼节也是北京文化中的一种特色。在《四世同堂》中,老舍用重墨描绘了祁老人“自幼长在北京,耳习目染的向旗籍人学习了许多规矩礼路”。第一章中就点明了北京人讲究礼仪,遵守礼仪的文化习俗。日本人打到了北京,都要当亡国奴了,祁老人还想着自己的生日:“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这些足以说明北京的“规矩礼路”是何等的重要。《离婚》是老舍初期长篇创作中最成功的作品。这部长篇着重表现了市民阶层的人性世态、悲欢离合。小说中的张大哥是一个知足认命、墨守成规的人,他谨小慎微地要维持自己的小康生活,害怕世道变,害怕人情变,害怕婚姻变。小说一开始就用夸张的笔墨介绍:“张大哥一生所要完成的神圣使命:作媒人和反对离婚。”对他来讲,“离婚”就是对文化礼节的玷污,是对祖宗老“规矩”的破坏。表现出了讲究“礼仪”中的中庸与调和。《北京的春节》有这样一段描写:“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表面上看,老舍说的是元宵节的热闹人气。从中也让人们看到女人“轻易”不下“绣楼”,没有自由的境况,折射出了封建礼仪对妇女的束缚。《柳家大院》里苦命的小媳妇在公公、丈夫和小姑子的欺压折磨下悲惨地死去,而耐人寻味的是,凶狠的小姑子又重蹈嫂子的覆辙,固定在被当作商品出卖的命运格式里。反映出了北京礼仪中的封建枷锁的巨毒性,反映出了封建老“规矩”对妇女的残酷迫害。《月牙儿》里母女两代烟花风月的故事,从中让人们领悟了北京礼仪中的封建宗法思想,以及北京这块“文化”土壤里所折射出的东方社会之“文明”。

2.“异化文明”添“京味”

北京人讲礼仪,讲体面,讲排场,讲阔气,受制于封建“官样”的俗习,多少年的沿袭,多少代人的循规蹈矩,把人的灵魂禁锢在北京这块特殊文化的土壤里。北京人养成了讲礼仪习惯的同时,也养成了谦和、温厚的性格,甚至是懒散、苟安、懦弱的性格。这种城市文明病增添了“京味”文学的味道。《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开始拉车的热情,为人的要强和做事的体面,到后来的自私,苟安,使坏,突出了祥子的“入乡随俗”的过程,渲染了祥子“随波逐流”的状态。表明了祥子的悲剧里有城市文明病对北京文化的侵袭,对人们性格的影响和改变。让人们看到了北京的“文明文化”从上到下的巨大落差。还有《我这一辈子》中的“臭脚巡”与祥子同命相怜,好不容易干上了个“巡警”,从争口气,讲体面,讲排场和讲气派一直到懦弱,苟安,得过且过,最后消沉、堕落,混完了一辈子。又如《老张的哲学》中,关于文明结婚的描写,重在揭示传统文化规范下人性的异化,国民灵魂的扭曲:北京所谓的“文明结婚”,虽然用马车代替了花轿,其实质仍是“女性被男性奴役”的野蛮结婚,但“看热闹的挤热羊似的争着看新娘”的人们,特别是那妾和妇女,在男权社会体系中,身处受蹂躏的奴隶地位,却毫不觉醒,还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着帮凶。作者以此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愤激之情。这部长篇小说最主要是揭露了老张这个所谓靠“办教育”发家的京城恶棍,思想和行动尊奉的是“钱本位哲学”。

上一篇:小学英语教师核心素养培训总结下一篇:故乡初三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