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版聊斋(精选3篇)
◆内容简介:
《聊斋》是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聊斋志异》改编、摄制成的一部大型古装电视系列剧。《聊斋》剧中荟萃了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生动故事。汇集了全国大批知名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人员的精心创作与艺术表演;汇纳了祖国的名山、名水、名寺等名胜风景。
本片摄制历时三年多,投资巨大,规模空前。《聊斋志异》是一部积极浪漫主义作品。它的浪漫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对正在理想人物的塑造上,特别是表现在由花妖狐魅变来的女性形象上。另外,也表现在对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上,作者善于运用梦境和上天入地、虚无变幻的大量虚构情节,冲破现实的束缚,表现自己的理想,解决现实中无法解决的矛盾。
◆关于版本: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到现在大陆、港、台拍摄的,合计起来估计有六七十部了。但是公认最好的,还是86年全国范围拍的版本;大陆1986版《聊斋电视系列片》(共47部,72集)——也就是所说的大陆老版《聊斋》,这部《聊斋》几乎家喻户晓。
主题歌是彭丽媛演唱的《说聊斋》
1986版聊斋共72集,括号里的为书中的名字。上下两集的有27部,54集
1.辛十四娘(郑爽); 2.阿绣; 3.贾奉雉; 4.婴宁; 5.封三娘; 6.阿宝; 7.鹦鹉奇缘(阿英); 8.云翠仙; 9.窦女情仇(窦氏); 10.西湖主; 11.花仙奇缘(葛巾); 12.地府娘娘(锦瑟)(李媛媛); 13.陆判; 14.书痴; 15.鲁公女; 16.狐仙驯悍记(马介甫); 17.八大王; 18.连琐; 19.峨嵋一笑(连城)(陈红); 20.田七郎; 21.乔女; 22.梅女; 23.狐侠(红玉); 24.莲香; 25.鬼宅(小谢); 26.香玉; 27.娇娜
只有一集的有16部,16集
1.袖中奇缘(巩仙); 2.金琐奇缘(王桂庵); 3.翩翩; 4.鸦头; 5.无头案(<折狱>里的一节); 6.司文郎; 7.冥间酒友(王六郎); 8.花姑子(何晴); 9.荒山狐女(张鸿渐); 10.瑞云(何政军); 11.生死情(章阿端); 12.仙媒(彭海秋); 13.公孙九娘; 14.荷花三娘子; 15.杀阴曹(伍秋月); 16.细侯
◆※附完整演员表※: 1《阿宝》 阿宝……郑晖 孙子楚……熊大桦 李昌……李琦 老仆……汤元强 筠儿……蔡飞鹂 王员外……吴杰 王夫人……李爱莉 赵公子……厉宁 媒婆……徐子明 巫婆……裘永菁 阎王……张德义 赵知府……黄二彭
2《阿绣》
阿绣……赵静 刘子固……万中良 刘安……虞桂春 刘母……史淑桂 狐仙……宦柳媚 舅父……乔奇 舅母……凤凰 店主……于明德 姚老板……安振古 账房……陆野 玲嫂……袁嘉兰
3《八大王》
八大王……仲星火 冯权……王建为 冯妻……成梅 黄二娘……闵惠琴 肃王三公主……纪海英肃王……陆野 阿福……高超 春兰……林霞
4《地府娘娘》
锦瑟……李媛媛 王沂……张民权 春燕……鲁瑛 老醉头……夏天 瑶台……彭名燕 兰氏……屠茹英 贾中……刘印平何老大……端木和林 秋生……唐国光 小翠……范小波 卖线女……唐洁
5《窦女》
窦女……茹萍 南三复……苏再强 许道长……黄景春 窦父……杨昌偕 冯甲……谢宝根 顾公子……温海波 刘嫂……刘文玉 金小姐……雷小风 县令……刘利民 金员外……张玉龙 曹氏女……胡玖 小厮……张辉 姚孝廉……江锦前
6《娥眉一笑》
连城……陈红 乔大年……阮志强 蔡三婶……温毓君 史孝廉……李又子 史凌云……章苏国 史夫人……何琼 西域头陀……张宝贵 宋县令……蒋正勤 顾正……崔正闽 乔忠……王庸 王化成……徐小帆 王天寿……胡久明 管家……欧存孝 宾娘……卢桦 掌柜……吴有熙 丫头—施建玲
7《封三娘》
封三娘……金梦 范十一娘……陈莎莎 孟安仁……高亮 范祭司……娄际成 范夫人……周萍 二婶……朱莎 秋儿……何莉 春儿……苗蔚青 知府……周志青 王若虎……倪东海 随员……李斗 相面人……曹秋根
8《公孙九娘》
公孙九娘……凌宗英 吕生……李虎城 朱生……李军 笙姑……刘洁 老和尚……韩焕松 书僮……赖海东 小沙弥……余兴兵 吴大娘……郑万彬 公孙婆……刘应碧 三婶……王鸣
9《鬼宅》
曹望三……夏军 小谢……孙继红 秋容……冯翎 蔡池碧……严蒴姜部郎……章健 蔡由之……丁嘉元 孟皓天……蔡荣军 绿娘……郭元 孟至……陆野 道士……杨宝河 蔡子经……王志成
10《荷花三娘子》
宗湘若……蒲蔚林 荷花三娘子……张茜 狐女……王晓莉 红衣少女……葛樱 和尚……傅国祥 田二叔……罗亮 田二婶……袁楚萍 牛仔……江源
11《狐侠》
冯相如……张弓 红玉……叶丽燕 卫氏……叶蕾 冯松……汤元强 剑客……关德俊 福儿……廖方韵 小福儿……愈斯阳 仙翁……孙西岳 乞丐……何怡钟 宋子高……靳海涛 黄金龙……曹永祥 丁管家……张培田 钻天老鼠……齐忠坤 小妾……朱海梅
12《狐仙驯悍记》
尹氏……岳红 马介甫……祝新运 万石……沈伐 杨万钟……牛犇 杨父……高保成 刘氏……高英 王氏……巢萍 胖奴……姚二嘎 倩儿……林南 书僮……钱如鹤 喜儿……宗兴
13《花姑子》
花姑子蛇精……何晴 安贡生……霍联华花父……曲原 安母……王梅芬 阿二……段建军 阿四……叶孜
14《花仙奇缘》
常大用……楚宏伟 葛巾……邹熠熠 玉版……郭燕 桑姥姥……刘小兰 陶仁贤……黄力 常母……张启萍 常大器……迟涛 赵老汉……孙浩 书童小虎……杨虎 洛阳知府……王浚州
15《荒山狐女》
张鸿渐……佟瑞敏 施舜华……周晓芬 方氏……施萍 施妈妈……康宁 恶少……施一强 解差甲……周嘉陵
16《贾奉雉》
贾奉雉……达式常 贾夫人……吴海燕 郎生……夏军 贾祥……曹铎 吴氏……董正维 秦氏……吴芸芳 贾士通……刘非 冯大人……铁牛 钱师爷……李斗 老神仙……袁知远 冯学台……倪东海 县官……杨柳亭 老渔翁……徐才根 贾杲……虞杰 贾彪……周达国 石榴……陈莎莎
17《娇娜》
孔雪笠……黄国强 娇娜……王玉兰 香奴……李淑云 皇甫公子……宋立志 松姑……袁曼芬
18《金钏奇情》
王桂庵……林康 孟芸娘……林俐 玉龙……张建刚 王福……李寿松 庭月……唐勇 孟江篱……陈尚志 算命先生莫老汉……张捷 王夫人……李伟 徐太仆……赵献文 莫婆婆……郑秀芬 桂庵姐……胡宗萍 来寿……刘敏 王寄生……姜河
19《连琐》
连琐……施萍 杨于畏……杨宁 王举……李国梁 薛公子……殷敦荣 老郎中……叶勇 皂隶……陈建军
20《莲香》
莲香……薛淑杰 桑晓……熊大桦 李小姐……周晓芬 章员外……鲁林 章夫人……黎尚 章燕儿……方芳 霍公子……黄国强 霍三……钱如鹤 婆子甲……徐丰 婆子乙……赵玉华 丫环……吕蔷 家人……邱正保
21《良琴知己》
程乘鹤……李西林 李自甘……何卫安 李妻……陈淑和 程夫人……郭玉华
22《鲁公女》
张于旦……马广儒 鲁飞飞陈小姐……张丽玲 王生……邱燕昆 铁拐李……关德俊 荷仙姑……陈爱武 陈员外……方茂林 陈夫人……王娟 王二嫂……杨亚琼
23《陆判》
朱尔旦……王强 陆判……马戈 王氏吴小姐……陈怡 朱兴……杨宁智 吴御史……刘非 吴夫人……王娟 张公子……于振寰 吴公子……邢丹 高秀才……岳红军 胖……韦志远 矮……边玉凡 李志鹏……王侃 菁儿……冯琴 香儿……何翠梅
24《骂鸭》
周小妹……徐利丽 张三……陈彤 周阿伯……曲元 张三妻……李莉
25《梅女》
梅女……瞿颖 容容……马晓晴 看庙老头……顾岚 封云亭……郭振云 其他演员:刘莉莉 王川宏 李耀华 郭峰 鲁非
26《冥间酒友》
许大……李国华 王六郎……许春林 许妻……凌宗英 张大爷……李文斌
27《翩翩》
翩翩……方青子 罗子浮……王耀晋 花城娘子……卢玲 雅云……刘波 老汉……曲原 28《乔女》
乔女……赵凤霞 孟生孟乌头……徐少华 县官……宋戈 一溜风……孙翠萍 林生……赵学贤 孟母……金文英 乌头妻……杨世华 乔母……赵秀荣 穆子……徐显辉 乔二妮……蓝香萍 穆生……吴宏厚 老板娘……程淑华
29《瑞云》
瑞云……徐晶晶 贺生……何政军 嬷嬷……朱莎 白衣秀士……毛示范 和生……张强 小红……丽目 胖嫖客……李兰发
30《杀阴曹》
王鼎……马崇乐 伍秋月……陈宇虹 王鼐……赵春明 店老板……丁茂森 柳夫人……杨佩婷 老板娘……樊爱莉
31《生死情》
戚生……丁嘉元 戚夫人……盛亚人章阿端……石慧萍 男仆……牛犇 老鬼婆……舒金生胖婆……乔郅 丁儿……沈勇 怪老头……王苏 杂役……徐鸣、陈同炯
32《书痴》
郎玉柱……谷亦安 颜如玉……黄超 郎母……孟谦 郎冬生……于明德 书仙姐姐……刘苏 郎父……孙吉祥 知县……任广智 幕僚……陆野 郎福顺……许教靖 无赖……夏志祥
33《司文郎》
宋生……王新民 王平子……冉平生 余杭生……陈力 瞽僧……陈尚志 试官……高永钦
34《田七郎》
武承休……王熙岩 田七郎……姚祖福 武恒……高博 赵老爷……白穆 唐知县……夏天 田母……周谅量 武绅……唐国光 李应……王敦耀 林儿……王卫 狗儿……石磊 钱大爷……刘印平贾二爷……王干一 李公子……陈玉臣 王氏……朱琪敏 田妻……张丽萍 师爷……韩芳春 管家……石安乐
35《佟客》
佟客……凌云 董壮士……杨鸣健 董父……糜曾 董妻……李颖
36《无头案》
费县令……佟瑞敏 贾氏……徐玉兰 胡成……周嘉陵 周布仁……吴尔朴 冯安……张绶龄 钱氏……何彩霞 李福……周志俊 阿牛……王敦耀 王伍……陈荣华 白发老妇……周梦雷
37《西湖主》
陈明允……钟浩 西湖公主……孙立耘 陈妻……黄小韵 绿珠……马春慧 小俞女官……黄梅韵 贾平将军……方焕章 太妃……倪桂华 陈太公……李德权 陈太婆……胡世淼
38《细侯》
细侯……彭静 满文贞……李毅 贾盛财……韩焕松 昭儿……王亚玲 卖花嫂……温琼如 戚妈妈……张筱玲 刘秋孟……付驹 媒婆……乐原 顽童……杨帆 刘朝甄……李寿松
39《仙媒》 彭海秋……康保民 彭好古……王志刚 娟娘……解蕾 邱生……杨树梁 彭母……周勇 通判……陈水金 彭姐……袁曼芬 吴衙内……喻国煌
40《香玉》
香玉……高建华 黄明磊……陈健 绛雪……郑益萍 花神……唐乃芳 老道长……雷仲谦 兰御史……王建国 老管家……朱玉琛 武则天……兰瑛 老妪……崔志英 山神……毛百川 山妖……李进业 道童……吉来
41《辛十四娘》
辛十四娘……郑爽 冯子平……周野芒 楚公子……吕凉 鬼郡君……颜美怡 老家人……袁之远 禄儿……袁鸣 酒店老板……铁牛 辛父……周志俊 楚夫人……杨昆 梅儿……毕晓青 白衣少女……张琴 辛儿……李韡良
42《袖中奇缘》
巩道人……温海波 尚温如……张秋君 陈惠秀……毛琳 鲁王……刘玲玲 胖太监……吴逢春 张嫂……周勇 秀生……王凌霄
43《鸦头》
鸦头……孙继红 王文王孜……李建华 妮子……李倩 嬷嬷……黎尚 赵东楼……赵小元 僮儿……叶平幼年王孜……朱旦婷
44《婴宁》
婴宁狐母……王伶群 王子服……卢伟强 王母……段日丽 吴生……陈雪松 秦吴氏……王洪甫 老张……李如华 小梅……李豫萍 刘妈……徐丰 县官……王剑泉 胡二……李乐源 胡父……黄启荣 小荣……赵娟娟
45《鹦鹉奇缘》
阿英……张力 甘珏……李钢 甘玉……崔维宁 温氏……李建群 秦吉了……姬洁 红衣女子……陆玲 黄衣女子……唐世清 姜氏……蔡洁 甘父……鲍继宇 甘珏(童年)……夏军 黄媒婆……颜淑兰 恶汉……汤志江
46《雨钱》
李生……段攻 毛姑……耿歌 老狐仙……张焕 仆人……张皆兵
47《云翠仙》
关键词:《聊斋志异》,马尔英译,《聊斋志异》,归化异化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是一生抑郁不得志的蒲松龄的毕生心血。作为中国叙事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叙事手法多样,情节跌宕起伏,题材保罗万象,人物千奇百怪。目前《聊斋志异》的外文版本已近百种,美国学者丹尼斯•马尔和维克多•马尔合译的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的译本比较通行。本文主要着眼于马尔译文,作为小说的一种,是如何在小说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文化内涵再现原文。
一、翻译中人物形象保持与塑造
“文学创作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将这一艺术形象重新塑造出来,即用不同的语言塑造同一形象。”文学题材的小说在翻译是要加强对小说里面的人物形象的保持和塑造。《聊斋志异》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下面的例子关于《婴宁》中关于不同笑的描述与翻译。
笑容可掬:smiles playing across her face had a beauty invited touch.
笑语自去:talking gaily as she went
含笑捻花而入:she toyed smilingly with the flower and walk into the house
闻外隐有笑声:a muted laugh was heard from outside
户外嗤嗤笑不已:choking laugh from outside the door
笑声始纵:she loosed a pearl of laughter
孜孜憨笑而已:persisted in laughing giddily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个爱笑,天真烂漫的婴宁形象,译文中用:smile,laugh,gaily,muted laugh,choking laugh,pearl of laughter,laugh giddily来表示各种笑态和欢乐。中文的“含笑捻花”中的“捻”字意味十足,而英文翻译将含蓄的意味显性化,直接翻译为“toyed withflowers”从而将中国语言的含蓄与英文语言的精准和富有逻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与欧美的油画,美的形式不同,但美得本质却同样另人心醉。马尔婴宁的形象显性化,让西方读者接受和喜爱。
二、《聊斋志异》翻译中瑰丽多彩环境的再现
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在翻译中举足轻重。文学翻译要遵循“忠实性”“流畅性”及“可读性”的原则,“忠实性”是开放心态所需,“流畅性”“可读性”是经验所需。但两两者难于同时达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流畅可读,却不够忠实。将“milk road翻译成“牛奶路”忠实,却不够流畅和可读。所以在文学翻译中要找到折合点,可采用偏重意译或直译的策略,描写景色,不止于景而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性格。例如《婴宁》描写婴宁的居住环境。作者用花香鸟语的优美环境来烘托婴宁天真烂漫的性格。
“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而意甚修雅,向北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译文:“No one was abroad in the stillness.Only steep trail could be seen traversing the mountains...they were elegantly constructed.One house to the north had weeping willows before the gateithin the walls grew especially luxuriant peach and apricot trees,interspersed with all bamboos.原文中多四字格的运用,语言精炼简短,而英文译本中为了把婴宁家附近,与世隔绝,宁静却又温馨的场景描述出来,用了很多luxuriant,flowering,elegantly等高级形容词,以及traversing,interspersed,constructed等动词,来表达宁静中的生机勃勃。
三、《聊斋志异》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传播与翻译
人们熟知的《画皮》道士开始表现对与鬼魅的“仁”,“此物亦良苦,弗能觅代者,亦不忍伤害其身。”—体谅他也是个苦命鬼,不忍心伤害他,只是“以蝇弗授生,令挂寝门。”直到鬼将王生的心掏走,道士才用剑将鬼杀死。
鬼杀王生前,道士所言:
《画皮》道士曰“此物亦良苦,弗能觅代者,亦不忍伤害其身。”
译文:The Taoist“But has to suffer greatly before it canfind someone to take its place.I really don’t bear to kill it.”
鬼杀王生后,道士所言:
原文: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尓!”
译文:The Taoist exploded:“Itook a pity on that ghost,bu still it had the gall to do such a thing!”
马尔在翻译中对于道士这个词是直接异化为“Taoist”而不是归化为priest(牧师)更好的保留了原语言中的道教文化色彩。将“良苦”翻译成“suffer”。良苦将不能,不忍害其身,译为:I don’t bear to kill it.虽然意义相似,却少了点感情的共鸣和同情的心里成分。中文中当然“忍”“怜”都是带心的,形象字体,感人肺腑,而英文跟多的是理性和客观。作为外国本土译者的马尔在翻译《聊斋志异》中,只能尽力而为之,却也是缺少点味道。
四、结语
《聊斋志异》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曲折离奇的情节,精美的语言,细致的环境描写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至今仍受读者的喜爱。马尔版译本,忠实再现了原作的人物形象,环境再现,很好传播了其文化内涵。然相对于其他的中国古籍的翻译研究,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聊斋志异》 马尔英译 《聊斋志异》 归化异化
《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是一生抑郁不得志的蒲松龄的毕生心血。作为中国叙事小说的巅峰之作,《聊斋志异》叙事手法多样,情节跌宕起伏,题材保罗万象,人物千奇百怪。目前 《聊斋志异》 的外文版本已近百种,美国学者丹尼
斯·马尔和维克多·马尔合译的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的译本比较通行。本文主要着眼于马尔译文,作为小说的一种,是如何在小说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文化内涵再现原文。
一、翻译中人物形象保持与塑造
“文学创作是用语言塑造形象,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将这一艺术形象重新塑造出来,即用不同的语言塑造同一形象。”文学题材的小说在翻译是要加强对小说里面的人物形象的保持和塑造。《聊斋志异》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下面的例子关于《婴宁》中关于不同笑的描述与翻译。
笑容可掬:smiles playing across her face had a beauty invited touch.
笑语自去:talking gaily as she went
含笑捻花而入:she toyed smilingly with the flower and walk into the house
闻外隐有笑声:a muted laugh was heard from outside
户外嗤嗤笑不已:choking laugh from outside the door
笑声始纵: she loosed a pearl of laughter
孜孜憨笑而已:persisted in laughing giddily
《聊斋志异》塑造了一个爱笑,天真烂漫的婴宁形象,译文中用:smile, laugh, gaily, muted laugh, choking laugh, pearl of laughter, laugh giddily 来表示各种笑态和欢乐。中文的“含笑捻花” 中的“捻”字意味十足,而英文翻译将含蓄的意味显性化,直接翻译为“toyed with flowers”从而将中国语言的含蓄与英文语言的精准和富有逻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与欧美的油画,美的形式不同,但美得本质却同样另人心醉。马尔婴宁的形象显性化,让西方读者接受和喜爱。
二、《聊斋志异》翻译中瑰丽多彩环境的再现
三要素之一的环境描写,在翻译中举足轻重。文学翻译要遵循“忠实性”“流畅性”及“可读性”的原则,“忠实性”是开放心态所需,“流畅性”“可读性”是经验所需。但两两者难于同时达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流畅可读,却不够忠实。将“milk road 翻译成“牛奶路”忠实,却不够流畅和可读。所以在文学翻译中要找到折合点,可采用偏重意译或直译的策略,描写景色,不止于景而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性格。例如《婴宁》描写婴宁的居住环境。作者用花香鸟语的优美环境来烘托婴宁天真烂漫的性格。
“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而意甚修雅,向北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
译文:“No one was abroad in the stillness .Only steep trail could be seen traversing the mountains... they were elegantly constructed. One house to the north had weeping willows before the gateithin the walls grew especially luxuriant peach and apricot trees, interspersed with all bamboos. 原文中多四字格的运用,语言精炼简短,而英文译本中为了把婴宁家附近,与世隔绝,宁静却又温馨的场景描述出来,用了很多luxuriant, flowering, elegantly等高级形容词,以及traversing, interspersed, constructed等动词,来表达宁静中的生机勃勃。
三、《聊斋志异》中国儒释道文化的传播与翻译
人们熟知的《画皮》道士开始表现对与鬼魅的“仁”,“此物亦良苦,弗能觅代者,亦不忍伤害其身。”—体谅他也是个苦命鬼,不忍心伤害他,只是“以蝇弗授生,令挂寝门。”直到鬼将王生的心掏走,道士才用剑将鬼杀死。
鬼杀王生前,道士所言:
《画皮》 道士曰“此物亦良苦,弗能觅代者,亦不忍伤害其身。”
译文: The Taoist “But has to suffer greatly before it can find someone to take its place .I really dont bear to kill it.”
鬼杀王生后,道士所言:
原文: 道士怒曰:“我固怜之,鬼子乃敢尓!”
译文:The Taoist exploded : “Itook a pity on that ghost, bu still it had the gall to do such a thing!”
马尔在翻译中对于道士这个词是直接异化为“Taoist”而不是归化为priest (牧师)更好的保留了原语言中的道教文化色彩。将“良苦”翻译成“suffer”。良苦将不能,不忍害其身,译为:I dont bear to kill it.虽然意义相似,却少了点感情的共鸣和同情的心里成分。中文中当然“忍”“怜”都是带心的,形象字体,感人肺腑,而英文跟多的是理性和客观。作为外国本土译者的马尔在翻译《聊斋志异》中,只能尽力而为之,却也是缺少点味道。
四、结语
《聊斋志异》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曲折离奇的情节,精美的语言,细致的环境描写是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至今仍受读者的喜爱。马尔版译本,忠实再现了原作的人物形象,环境再现,很好传播 了其文化内涵。然相对于其他的中国古籍的翻译研究,对于《聊斋志异》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986版聊斋】推荐阅读:
疯狂聊斋夜06-20
聊斋志异三01-17
《史记》与《聊斋志异》02-17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04-04
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02-07
聊斋志异阿宝形象分析02-13
聊斋志异莲香赏析06-23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12-18
蒲松龄和《聊斋志异》02-20
聊斋志异婴宁赏析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