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通用11篇)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30-32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及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橡皮。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1、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一套单人课桌,现在就用这把尺来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多少?如果我们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7分米,米也就是1米的)

2、还可以用什么表示0.7米?那么0.7米又表示什么呢?(同桌交流一下,当场反馈,原来0.7米和 米 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0.7米也是1米的)

3、现在宽呢?4分米,像这样用分数怎么表示? 4、0.4米(0.4米表示什么呢?)米和0.4米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它们都是1米的

5、出示米尺 9分米用分数和小数怎么表示呢?

6、观察一下这里都是分数,这里都是小数,0.4表示十分之四 0.7表示„„十分之七 0.9表示„„十分之九„„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0.几表示的都是十分之几 这里的分数和对应的小数意义相同,但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

二、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拿出橡皮,看看老师手里的橡皮有多长?我们把它量一量,看不清楚,把它放在大屏幕上,再放大一点,猜猜看有多长?还记得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10)2、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100)1米里面就有100个1厘米 也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 如果用分数怎样表示1厘米的长度呢?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数呢?(0.01米)3、0.01 很好 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呢?(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是1米的)看!橡皮有这样的几份?(4份)橡皮是几厘米?(4厘米)刚才谁猜的答案最接近如果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橡皮的长度呢?(板书:0.04米 米)

4、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4份,也是1米的

5、课件出示12厘米,12厘米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呢?在课件上完成填空。有没有听到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读出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右边的小数部分怎么读的?(依次读出„„)看来同学们已经会读了 真的会读了吗?0.70读作„„小结:小数右边的小数部分是依次读出(也就是一个一个的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6、看黑板,这里小数的小数点右边只有一个数字,那么它们就是一位小数,那这里的小数右边有两个数字就叫两位小数。

7、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8、完成作业纸的第1题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三、拓展三位小数的意义

1、刚才我们量出橡皮的长度,那么老师手里1元硬币的厚度有多厚呢?(几毫米)2、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10)也就是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就是1毫米。

3、指着米尺,那1米有多少毫米呢?(1000)你是怎样得到1000的呢?„„1毫米用分数怎么表示呢? 米 板书 用小数呢?0.001米 板书 0.001米表示什么呢?(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是1米的)0.001是几位小数?(三位小数)

4、现在老师有两道问题 找人读一下 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 好!想好了吗?下面我们在小组里好好说说(小组讨论)

(1)105毫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呢?(2)40毫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呢?

5、你是怎样想到的?它又表示什么呢?

6、完成作业纸的第2题。

7、今天我们研究了这么多的数,有分数也有小数,这组分数有什么特点呢„„这组呢„„这组„„(分母都是10 这里分母都是100 这里都是1000)这些分数都可以用什么(指着小数)„„小数来表示(课件: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 10000可以吗?100000呢?(也可以)说得完吗?(说不完)这里可以添加一个什么呢?(省略号)出示„„

8、再来看,这里的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 这里的两位小数表示的是„„百分之几 这里的三位小数表示的是„„千分之几 谁来完整的说一下? 课件显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如果是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 五位小数呢?说得完吗?(说不完)所以这里也可以添加一个„„ 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9、完成作业的第3题 找人把题目读一下,整数“1”在第1幅图里表示什么(正方形)在第3幅图里又表示什么呢?(正方体)这是个立体的图形。

10、大家看到每一组的分数和小数表示的是同一幅图,也就是说每一组的分数和小数是相等的,你能把这里的上下两排数字相等分数或小数找出来吗?完成作业纸上的练习4,全班反馈„„

四、拓展练习

1、大家看这是我们用的数学书,它的高度是6毫米,我们能不能用不同的小数来表示呢?看谁的方法最多?全班一起解决

同一个长度却能用不同数来表示,为什么?(是因为它们的单位是不一样的)

2、好!看这是一个量身高的尺子,老师的身高比1.6米多 比1.8米少一点 猜猜看老师的身高可能是多少?老师的身高是1.72米 用你的小手指指看 找位同学说说1.72米大概在什么地方?好!现在得到了三个小数 你觉得1.6和1.8是几位小数呢?1.72是几位小数?大家看这里的三个小数和我们今天学的分数又有不一样的地方,其实在生活中含有很多这样的小数„„小数点的左边出现了整数,而不是0,这是我们今后要学习的内容。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回顾知识

师:今天我们要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看一看本单元共分为几个小节,每小节的内容是什么?

教师引领学生翻书,并板书摘录:意义和读写、性质和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小数的近似数。

(评析:引领学生翻书回忆知识点,这是复习引入的一种方法。通过摘录,使学生明确了复习目标,并较快地进入了复习状态。)

(二)练中质疑,整理知识

1.复习意义。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对以下三个小数的研究,复习我们所学过的知识。请你从下面的图中选择合适的图,分别用阴影表示出“0.3、0.03、0.30”。(课前发下练习纸,此为其中的第1题)

接着反馈学生所表示的阴影图(如下),组织学

0.3就是,0.3里面有3个0.1();

0.03就是,0.03里面有3个0.01();

0.30就是,0.30里面有30个0.01 ()。

2.复习性质和大小比较。

师:在这三个小数中有相等的小数吗?

生:0.3=0.30。

教师结合上述图示说明,3个0.1就是30个0.01;接着教师又提出:0.3=0.30=(),引导学生提出括号内可填上0.300.3000等,从而使学生回忆小数的性质。

师:对于0.03与0.3,大家知道0.03<0.3,但从这两个小数来看,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引发学生回忆“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如下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扩大

小数点向左移,缩小

(评析:以上两个小环节,教师借助“0.3、0.03、0.30”三个有一定联系的小数,通过画图、观察分析图,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等知识,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使学生自然地把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再认识。)

3.复习生活中的小数。

师:小数来自于生活,如下面的三个小数就有可能来自测量长度、计量质量以及计算面积,请同学们思考练习纸中的第2题:

0.3米=()分米=()厘米0.03吨=()千克

0.30平方米=()平方分米

学生练习后,通过质疑,总结计量单位的互化方法: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4.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师:实际测量中有时会碰到近似数,请同学们想一想练习纸中的第3题,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

()米≈0.3米()米≈0.30米

学生在填第一个括号时出现以下情况:如小于0.3的有:0.29、0.28、0.27、0.26、0.25;大于0.3的有:0.31、0.32、0.33、0.34。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后又提出:一定只有两位小数吗?

生:我觉得0.295、0.284、0.315、0349……,也可以。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小数吗?

生:还有可能是四位小数、五位小数……

生:有无数多个。

生:不管它是几位小数,只要看小数的第二位进行四舍五入是否得到0.3,就可以了。

师:那么近似数是0.3的最小数是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后,作以下反馈:

生:当一个数在大于或等于0.25,并小于0.35的范围时,都可以通过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0.3,所以最小数是0.25。

师:如果用下面的直线图表示这些数的范围,应该怎样表示呢?

根据交流情况,师生一起画出下图:

接着教师又提出:()米≈0.30米,括号内可以填哪些数?而且这些数的范围又是多少?

学生继续讨论交流得出:括号内可以填上“大于或等于0.295,并小于0.30499……”的数。接着师生一起在直线上表示出这些数的范围(如下图)。

(评析:以上两个小环节,教师再次借助于“0.3、0.03、0.30”,引用到实际的计量单位,并借此复习了计量单位的化聚方法。接着教师又把“0.3、0.30”作为近似值,引发学生思考哪些数可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分别得到“0.3”和“0.30”。在这一思考过程中,教师又借助于数轴的直观性,深入浅出地描述了能取到近似数“0.3、0.30”的范围。由于复习素材的合理延用,较好地促使了复习过程的动态生成。)

(三)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1.比一比。

你有办法比较出下面各种物体质量的轻重吗?

大米850克油2千克洗衣粉3.15千克面粉0.02吨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小组交流想法,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先要统一计量单位)。

2.读一读,写一写:

①上海世博园第一天参观人数为207700人,第二天为225600人。

207700人=()万人≈()万人(保留整数)

225600人=()万人≈()万人(精确到十分位)

②光每秒传播299792000米,约为______亿米。(保留一位小数)

3.改正下面的错误:

①小数都比1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数不一定比1小)

②1.2和1.20的大小和意义都相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1.2和1.20的大小相等,而1.2和1.20的计数单位不同)

③70=7=0.7=0.07 (先让学生认识到这个等式是不成立的,再向学生提出:在每一个数据的后面添上怎样的计量单位,才能使等式成立呢?让学生填出:70mm=7cm=0.7dm=0.07m)

4.用2、4、8、0四个数字按要求写数:

①写出一个最小的两位小数和一个最小的三位小数。

②分别写出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的小数。(各写出2个)

③把上面所写的小数从大到小排一排。

[反思]

以上教学留给我们最深的体会是:利用简单的素材,把整个单元的知识串联在了一起。而设计怎样的一根线,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则是教学的关键。教师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特点,通过“0.3、0.03、0.30”这三个简单而又有一定联系的小数来梳理各知识点,大气而简约地把握了复习过程。通过此课的教学研究,可以感悟到要上好复习课,必须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针对内容,分析学情

复习的功能之一是查漏补缺。也就是说,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尤其要针对学生有困难的学习内容和错误之处进行复习。如在本单元,学生对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基本上没有问题,所以就没有必要设计专项的复习训练,而应把复习的重点放在对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小数引起的大小变化、计量单位的互化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上。总之,教师在复习前一定要针对内容,认真分析学生情况,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前提。

(二)整合素材,练中梳理

整合素材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统观全局,使学生不会感到复习内容的松散。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画图来表示“0.3、0.03、0.30”以理解意义;从图的比较引出小数的性质;从观察小数的小数点位置,回顾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从添上计量单位,引入生活中计量单位的互化;再从生活中的应用,提出“()米≈0.3米、()米≈0.30米”的逆向思考,梳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从而把本单元的各知识点,都整合在对这三个小数的思考上,做到环环相扣、上下呼应、和谐流畅,使学生在动态的思考中对本单元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了整体上的再认识。

(三)精选练习,合理拓展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3

1.将下列量分别用小数和分数表示出来。(先独做后集体订正)

1角=( )元=( )元 5角=( )元=( )元

1dm=( )m=( )m 3dm=( )m=( )m

2.看下列商品的标价并说一说它们都表示什么意思。(点学生说)

二、教授新课:

1.测量物体长度,引出探讨课题。

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定一样物体来进行测量,在测量之前先估一估其长度然后测量。测量完了以后每组派出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由学生的测量结果引出小数,然后再引出小数的意义。

2.认识一位小数

我们刚才在测量长度的时候刚好不够1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用较小的单位来进行测量。

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时1分米,也可以说时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时1米的,这样1分米就可以表示成米,也可以写成小数0.1米。紧接着练一练3分米,5分米……化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引导学生发现分母为10的分数都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并让学生猜想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的是什么。

3.认识两位小数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时1厘米,这一份的长度时1米的,这样1分米就可以表示成米,也可以写成小数0.01米。0.01是两位小数,证实了同学们的猜想,并及时给学生鼓励,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紧接着练一练3厘米,5厘米……化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4.小数的意义

让学生通过探讨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分别写作0.1,0.01,0.001,0.0001……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51页“做一做”及55页练习九的第1、2题。(先独做,后集体订正)

2.对口令游戏

一方说分母是10、100、1000、10000的分数,另一方说小数。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小数产生的过程并认识了小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

自问自答:

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4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反思

对于小数加法和减法或多或少已有一些基础知识,上课之前通过对全班同学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利用竖式计算时,有些同学认为应该从左往右对齐,有同学认为应该把末尾对齐。有一半多的同学知道应该把小数点对齐,但不知道齐中的道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要对齐”我强调得过多,而没有引导学生去理解清楚“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的其中道理。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用小数表示元、角、分”,让他们去理解在相加、减时,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这样学生可能更容易理解“相同数位要对齐”的其中道理,如教学4.75+3.4时,可以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量进行思考,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所以,计算时分别把“元”“角”“分”对齐写,便于相加。同时也可以从小数的意义着手,4.75是由4个1、7个0.1、5个0.01组成的,3.4是由3个1、4个0.1组成的。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经验,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除此之外,我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激趣这块还做得不够到位,教学本节内容时,我应该从“小学生买东西算帐”这个敏感的话题入手,“买东西算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就连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也知道怎么算帐,只是他们不理解其中的算理,从这个角度去教学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就浓厚多了。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5

《总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解决问题,学会十进制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在复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再现旧知,回顾整理。

课件出示:请把下列各数分类。相信你一定很棒。

0 7.523 6.8 69 101 1.25 384 0.001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

整数: 0 69 101 384 小数:7.523 6.8 1.25 0.001 教师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小数的有关知识。

二、小组交流,自我梳理。

回想一下,你学过小数的哪些知识?与之相应的整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并请举例说明。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整理知识时要参与其中,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相互学习。

三、全班交流,构建成网。

1、班内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整理板书:

整数 小数

意义

(0和自然数的统称……)←------------→(表示一个数的……)计数单位

(……千、百、十、个)←------------→(十分之

一、百分之一……)读写法

(从高位……)←------------→(整数部分……)比较大小

(先比较最高位……)←------------→(先比较整数部分……)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运算定律

(a+b=b+a……)←------------→(a+b=b+a……)加减法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教师小结。

2、教师谈话:小数意义与整数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那么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①课件出示:用竖式计算

2.85+1.08 2.7+1.85 21.09—4.89 13-8.87 独立计算,班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完成上面的板书)②课件出示:先认真分析每道题目的数据特征,然后独立计算,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12.25+36+7.75 13.05+12.38—4.05 5.6—0.71—0.29 19.65—(3.98+6.65)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一)填空

1、由7个0.1、3个0.001和5个1组成的数是(),读作()。

2、一个数缩小100倍是0.8,这个数是()。

3、将下列各数按顺序排列。

①0.58 0.85 0.085 0.058 0.8 0.805()<()<()<()<()<()②0.91米 1.0米 10.1米 87厘米 0.69米 9分米()>()>()>()>()>()

4、把一个4位小数保留三位小数后是5.690,这个小数最小是(),最大是()。5、96.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向右移动三位,结果是()。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1、4.60和4.6大小相等,精确度也相等。()

2、小数都比整数小。()3、10个百分之一是一个千分之一。()4、0.9595保留三位小数是0.960。()

5、把0.96的小数点去掉,原数就扩大了1000倍。()

(三)选一选。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

1、把48.5 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①110 ②1100 ③11000

2、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① 2430 ②2.043 ③2.430 3、6.5时是6时()分。①5 ②50 ③30

4、大于0.2而小于0.3的小数有()。①只有0.29 ②没有 ③无数个

5、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和千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①18.808 ②80.808 ③8.088

(四)动脑思考。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

(二)、能力目标:通过猜测、验证等方法,提高自学能力。

(三)、情感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少儿频道吗?都看过那些节目?老师喜欢看“三星智力快车”,因为他与幸运

52、开心辞典都差不多。瞧:这是前几周“三星智力快车”的周冠军,他们神气吗?你们愿意像他们一样或者超过他们吗?那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动脑,并且注重知识的积累,就一定能做到!

二、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进入第五章《小数加减法》的学习,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同学们想一想,这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

看看老师给你们定的目标!

三、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①出示竞赛一——比一比,谁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要求:用最快的速度列算式并笔算应用题,并思考做题的方法。

②出示复习题,学生独立解答。

③师生交流:算式是什么?

为什么用加法?可见整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自我进行评价。

2、①出示——竞赛二:比一比,谁能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要求:先独立完成应用题,再同桌交流答案,并说一说的出的结论或注意事项。

②复习题改编成例1,生独立完成。

③师生交流:算式是什么?

填空:小数加法的意义。

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比较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①出示——竞赛三:比一比,谁能做对!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笔算两道小数加减法题目,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教不会的同学。

②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21.6+5.4= 12.03+0.875=

③师生反馈校正。

④自我评价。

4、①出示——竞赛四:比一比,谁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新知识!

要求:先同桌互猜小数减法的意义,再自己独立列出减法算式,并列竖式笔算;然后对照课本,检验自己的猜测和计算是否正确;最后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中的异同。

②出示例2,生列式计算,并看书验证猜测。

③师生交流:计算是否正确?

小数减法意义猜测是否正确?

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中的异同。

④师生共同总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5、①出示——竞赛五:比一比,谁会用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验算小数加减法。

要求:用最短的时间笔算并验算两道小数加减法题目,在小组内交流,由组长负责教不会的同学。

②出示题目:12.16+5.347= 0.4-0.125=

四、归纳整理:你本节课作对了几道题?目标你能完成吗?

五、应用扩展:

1、我会填:(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

2、练习二十六第一题。

3、我会判断:①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不相同。

②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数字对齐。

③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如果被减数小数位数不

够减,可以在被减数小数末尾添0,变成与减

数小数位数相同时再减。

4、找出错误原因并订正。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7

课本第57~58页练习九第9~13题,思考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逼得意义和基本性质,进一步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并能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和交流等活动,积累运用知识的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

3.使学生进感受数学与生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于价值;培养独立思考、认真解答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回忆内容

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比的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回顾比和比值的意义,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等知识。(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当板书)2.揭示课题。

谈话:这节课我们要对比的这些内容进行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巩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并能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练习

1.根据下面的比,说出每一个数量之间的份数关系,并用分数表示。(1)母鸡与公鸡只数的比是5:2(2)杨树与柳树棵树的比是1:3 引导学生说出每个比表示的两个数量之间、每个数量与总量之间的份数关系,并能说出那个数量是那个数量的几分之几。

2.课件出示练习九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集体交流,指名回答,呈现表里的结果。交流:第一个比是怎样化简和求比值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化简比4:16=1:4;求比值:4:16=4÷16=1/4(或0.25)提问: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是依据比的基本性质,把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结果是一个最简单的整数比;求比值是依据比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是一个数。3.课件出示练习九第10题(1)出示彩带图

引导: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并估一估:红色部分的长度与彩条全长的比是几比几?绿色部分的长度与彩条全长的比是几比几?红色部分与绿色部分长度的比呢? 让学生量一量、填一填,要求填写最简整数比。集体交流,报哪个与估计的比进行比照。

(2)引导:你能根据这里的比,用分数或倍数说说红色部分、绿色部分和全长的关系吗?试着说一说。能根据比,说说互相之间的份数关系吗?

三、应用练习1.完成练习九第22题 学生读题,说说题目的要求。

提问:把各比改写成后项是100的比,需要运用什么知识? 学生尝试改写。

集体交流,说说怎样改写的,教师板书改写过程。

指出:把比改写成后项第100的比,要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并且注意前项、后项要乘或除以同一个数。2.练习九第12题

学生自由读题,并说说图中表示的洗衣液与水的份数。

明确:第一种溶液里洗衣液占2份,水占4份;第二种溶液里的洗衣液占4份,水也占4份;第三种溶液里洗衣液占4份,水占6份。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教师巡视。

提问:比值是怎样求的?化简前项是1的比,你应用了什么知识,怎样做的?

追问:不同的比值说明了什么?怎样从比值里看出哪一种含有洗衣液多?比较前项是1的比,怎样看出哪一种含有的洗衣液多?为什么?

指出:比较洗衣液与水的比的比值,比值大的含有洗衣液多,比较前项是1的比,后项小含有洗衣液多。3.完成思考题

启发:把重叠部分的面积看做1份,小长方形的面积相当于这样的几份?大长方形的面积呢? 小长方形和大长方形面积比是多少?请你写一写。4.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收获?

新人教版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 篇8

学生要获得终身可持续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应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中的渗透。本节课多次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1、教学0.1米= 1分米、0.10米=10厘米、0.100米=100毫米时,渗透了等量替换思想。并由此展开学生积极运用类比推理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2、在探究活动中,充分体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了数学问题的提出和数学结论的获得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全过程,学会了一些学习策略。

苏教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9

1.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一 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 行计算,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 提高合作意识,培养主动探究精神,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资源: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出示例题情境)谈话:同学们猜一猜画面中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录音: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免费各色早点,(课件出示点心价目表)如果任选两种食品?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1)谈话:大家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我们先从比较简单的问题研究起,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一共要付多少元?算式怎么列?

指名回答。板书:0.5+0.7

每人尝试计算。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小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分小组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估计学生会将点心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即0.5元是5角,0.7元是7角,5角加7角是1元2角,即1.2元。

(4)教学竖式计算。

谈话:刚才同学们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转化成一角为单位的整数计算出了得数,下面我们研究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元,小数部分是角,想想竖式可以怎么列?

教师板书“元,角”后让学生在下面尝试列式,计算,并指定二人板演。

提问:谁来说一说这样计算的道理?如果我们擦掉“元,角”,你能想像着小数的意义进行计算吗?

(5)分组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数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计算小数加法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1)尝试用竖式计算。

谈话:下面我们来研究“买一碗面比买一碗馄饨要多付多少元?”想一想怎样列算式?(板书:2.4-1.8)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做完后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方法。

(2)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呢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3.教学“试一试”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选择的早点外,你还喜欢哪两种食品做早点,先求出它们价格的和,再求出它们价格的差,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计算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三.巩固练习,深化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如有困难,教师提示,想一想竹竿直立在水中,水面把竹竿分成了哪两部分?做完后与同桌交流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解答第(1)(2)小题,第(1)小题有学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可引导学生根据乘法意义用加法计算出结果。第(3)小题小组合作完成,在规定的3分钟时间内,比一比哪一 组提出解决的问题多。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白题目的要求。

(2)学生独立解答。

(3)交流反馈,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的想法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先计算出得数,再与1比大小,另一种是估算,如0.9-0.3得数比1小,1.1+0.3,2.5-0.9得数比1大。如果没有人采用估算方法,教师提问:上面三题你能不列式计算做出判断吗?引导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1)提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您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些什么吗?

(2)谈话:星期天,看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超市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是和同学汇报。

苏教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简化小数意义的叙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其依据是十进制位值原则。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教材淡化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来说明小数的意义,使学生明确“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果有学生问起为什么十进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教师可以依其理解能力加以说明。

2、重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到十进分数,由于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困难。为此,教材除了在正式教学小数的意义时,借助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还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4、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本单元一些内容与前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教材在编排这些内容时,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留探索的空间。如,小数的读、写,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初步认识小数时已学习过,这里只是小数的数位增加了,读、写方法没有变。因此,教材先出示一些小数,让学生试着读、写,在读、写过程中进一步明确小数读、写的方法。同时,教材注意提供清晰的探索线索,帮助学生明晰探索思路,使学生的探索活动更具针对性,提高探索效率。

5、突出法则、规律等内容的提炼。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涉及很多法则、规律等知识内容,如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性质、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数单位换算、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等。教材在编排时注重引导学生提炼,突出提炼过程和方法的引导。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5、使学生进一步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熟练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以及比较小数的大小。

2、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难点:

1、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名数间的改写。

3、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3、注重板书设计,引领学生归纳概括。本单元内容概念、性质等内容较多,教材在编排中也注意突出法则等内容的提炼,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及时的梳理、归纳,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引导学生归纳概括的过程中,重要的思维支撑就是板书,教学中要通过清晰的板书设计,给学生提供明晰的思路,帮助学生整体构建知识。

六、学情分析:

苏教版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篇11

一、一则Flash动画故事引入: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哦!不对,是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教师播放这则故事为学生提供“猜想”素材。“猜想、验证”不但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由此我联想到“性质”的学习过程是否也可以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主动生成。

二、学生动手操作,用事实说明,作好新知铺垫:在揭题前,我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用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折纸、涂色,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充分感知数学事实,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为“验证”“性质”作好铺垫。

三、得出结论后,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揭示“性质”后,教师让学生回顾故事内容,验证“猜想”到底哪个和尚吃的多,从形式上看矮和尚吃的多,但比较的事实说明吃的一样多。教师再一次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教学设计:

一 故事提供“猜想”素材:Flash动画故事引入.(教师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同学们在一起共同学习,同学们心情怎样?

生:高兴!

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请同学们仔细欣赏。(教师出示Flash动画故事,学生欣赏。同时教师提出欣赏要求,)

师:(欣赏后)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生1:胖和尚吃的多。

生2:矮和尚吃的多。

……

师:到底谁回答得对呢?上完这节课你们一定能得到准确的答案.(通过欣赏为学生提供素材,设悬念,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

二 用事实“验证”,完整性质。

1.实际操作列等式证实分数大小相等。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三个大小相等的圆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的

(板书: )

(教师观察,学生小组合作,有平均分的,有涂色的,小组成员配合默契)

师:比较一下阴影部分的大小,结果怎样?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师:阴影部分相等说明这三个分数怎样?

生:三个分数相等。

(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

2.观察课件证实分数大小相等。

师:(出示课件)老师有三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谁能用分数表示出黄色部分呢?

(请生板书出 )

师: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长度怎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随着学生回答老师在三个分数间用“=”连接。)

3.初步概括分数基本性质.

师:仔细观察两个等式,每个等式的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第一个等式中的三个分数分子、分母都变了,但分数的大小没变。(师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第一个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师指名口述)

生1: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是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生2进行了补充)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

(学生掌声起,激情高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师:(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老师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师:同学们从左到右仔细观察第二个等式,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才保证了分数大小不变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

(小组讨论后,同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除以”三个字。)

4、完整分数基本性质:

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填空:

(教师请一位会操作鼠标的同学在课件中填空)

师:第3题( )里可以填多少个数?第4题呢?

生:可以填无数个。

师:( )里填任何数都行吗?哪个数不行?(学生交流后老师指名回答)

生:不能填零。

师:为什么不能填零?

生: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师:所以我们总结的这条规律必须加上一个条件“零除外”

(教师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师:这个变化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指名照课件主读出性质)

三 深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1.学生自学,深入理解性质。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8页,自读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归问: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哪几个词比较重要?为什么“都”和“相同”很重要?为什么“分数大小不变”也很重要?为什么“零除外”也很重要?

生:因为都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化。(同学评价)

2.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1。(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评价)

3.找出与相等的分数: (教师出示课件,请一位同学在课件中连线,教师进行评价)

4.请同学们自学并完成例2、(教师巡视,个别进行辅导)

……

四 照应Flash动画故事,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观点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自制的三个同样大小的圆饼

师:现在谁知道三个和尚,谁吃的多呢?(学生争先恐后的想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生:三个和沿吃的一样多。

师:同学们以后思考问题一定要多动脑筋,了解实质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我们不能从形式上看着事物去做出判断。

……

五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板书课题)

教学后的感悟:

1.教学的整个过程是学生亲自验证的过程,通过“验证”学生感受了数学的严谨性。设计以“猜想--判断--观察--验证--概括--深化--提高”的环节,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在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同时,感知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渗透学生自学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方法。在师生共同协作的过程中,达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2.猜想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开启了学生发自内心的探索学习。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怎样分析客户的心理下一篇:林政资源科2009年工作要点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