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风景随笔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最美的风景随笔(精选8篇)

最美的风景随笔 篇1

我家屏风后面的柜子上有一盆草莓,它每天都微笑着看着全家人进进出出。在我眼里,它是我家最美的風景。

草莓的叶子像一把把小绿伞,每一片叶子边缘都有波浪般的花纹,好像是它天生爱美,特地为自己镶嵌了一圈裙边似的。从深绿到浅绿,每一片叶子仿佛一幅精致的油画,脉络清晰,带给人们满眼的绿色。看呀,大叶子就像爸爸妈妈,挺直着身躯,小叶子就像宝宝,小心翼翼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四处张望,让人心生爱怜。

草莓的茎上有许多细细密密的白毛,软软的,摸起来很舒服。茎也是翠绿翠绿的,在灯光的照射下,好像变得透明起来了。别看草莓的`茎那么细,用手轻轻一扳,再松手,它还是会弹回去,这一身的柔骨也着实让人佩服。在微风的吹拂下,草莓的茎左右摆动,好像在向人们挥手示意。

草莓的花朴素而纯洁,虽然很小,但遮不住它的优雅。五片洁白如雪的花瓣中间,是嫩黄色的花蕊,在碧绿的花托的衬托下,花儿更娇美了。

看,有的花瓣凋落了,一个个毛茸茸的青色的尖尖头从枝头冒出来。没错,这就是小草莓!青青的小草莓好似一个小娃娃,害羞而又充满好奇地探出了半个脑袋,着实让我欣喜!

最美的风景随笔 篇2

今年暑假的一个炎热中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照射着地面,仿佛要把大地烤化了。我乘坐公共汽车去外婆家。刚上公共汽车,就赶紧抢了个空位坐了下去。随后往车厢里一瞧,才发现车厢里非常拥挤,过道里也站满了人,整个车厢就像个沙丁鱼罐头,拥挤不堪,憋闷的环境和汗湿的氛围几乎把我去外婆家的兴致快给淹没了。

我坐在靠窗子边正悠闲地看窗外的美景时,上来了一位眉毛都白了的老奶奶。她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上了车。朝我这排坐位走来,我想:到外婆家还有好多站路呢,让了座以后挤在人堆里多累啊。到底让不让?司机看到这种情况,回头喊了一声:“上来一位老人,谁给让个座?”此时,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在坐在“老、弱、病、残、孕”座位上的一位带着“鸭舌帽”的年轻人身上,可这位年轻人却赶紧带上耳机,并压低了“鸭舌帽”的帽檐。整个车厢随之陷入了沉默……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小伙子站了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我的位子好了。”然后,他扶老奶奶小心地坐下,而他一直靠着座位,一手直撑着,紧握扶手,用力抵抗着拥挤的人群。我见老奶奶有了座位,心里也没有再想什么,继续欣赏风景。

车又经过了好几个站点,可是只有从前门上来的人,却不见从后门走出去的人,车厢里更加拥挤了。我见那小伙子被挤得满脸汗珠,腰背渐渐地弯起来,很艰难地站着。好不容易到了终点站,下车的人非常多,我和那小伙子也准备下车。大家你推我挤地朝车门走去。突然,不知哪个人把小伙子的腿撞了一下,小伙子“哎哟”尖叫了一声,咬着牙,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捂着腿下了车。我心里觉得很奇怪:撞一下也能疼成这样?我带着一个“问号”走出了公交车,只见那小伙子正坐在路边,卷起裤腿,查看伤口。啊!原来那是条伤腿,被纱布紧紧地包住了膝盖,他受过伤!

我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看看胸前的红领巾,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想:我是一个共青团员,我对得起团徽吗?我真是太惭愧了。

看着窗外的风景,想了想刚才所发生的事情。觉得这事真让我难忘。一个小小的座位,却成为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最美的风景 篇3

风景一:爱心

我背着书包走在大街上,眼睛扫视着过路的每一个人。一对母子吸引了我的目光。母亲衣着朴素,牵着年幼的儿子站在超市前的一个“为失学儿童献爱心”的募捐箱旁边。年幼的儿子踮起脚跟,右手拿着钱,努力向上伸,但由于个子矮小,够不到。母亲就抱起儿子站在箱子旁,儿子才把钱投入箱子里,小小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那天真的微笑让我极为感动,她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从我身上轻轻拂过;又如一缕暖暖的阳光,照亮我的心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互助共进,深入人心,我们共同享有这和谐的风景!

风景二:谅解

来到学校,第一节课是生物课。老师站在讲坛上,“上课!”“起立,老师好!”“请坐!同学们,这是今天的第一节课,来点儿激情,配合一下,好不好?”“好——”也许是前几天假日里疯玩疲劳过度,大家都显得有气无力。老师打开课本,向讲台下扫了一眼,发现同学们还是无精打采。有几个还打起了瞌睡。于是他伸长脖子,鼓起腮帮,眼睛瞪得又大又圆,目光射向同学们:“同学们,经常打瞌睡的人是缺少维生素ABcDEF……”“哈哈哈——”全班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一个个都来了精神。在这轻松活泼的氛围里,同学们更好地接受了知识,师生之间和谐相处真是道美丽的风景。

风景三:规矩

放学后,走在回家的路上。五月的凉风拂面而来,路旁的花香沁人心脾。正前方,一群身着整齐崭新校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正乖乖地在老师的带领下,有秩序地穿过马路,他们和那一辆辆在绿灯指挥下鱼贯穿行的汽车构成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

色彩斑斓、温馨而又充满活力的种种风景共同构建和谐每一天。

最美的风景随笔 篇4

风景是什么?青山秀水彩云追月的清新淡雅,或者是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凄美幽寂?抑或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的瞬间博爱?

对于父母的赞颂在中华民族的上下五千年传承中从未中断过,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父母的爱就将我们紧紧包围。我们范例啊张口,衣来伸手;我们歌颂父母,但事实上我们究竟回报父母以什么?走出学校,一天的紧张与疲惫轰然崩塌在身上,是谁为我们将肩上的书包拿去?功课的繁复与杂乱使我们措手不及,是谁在书桌上悄然地放上牛奶?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全然消去曾经的苦累,是谁在我们的身旁轻声提醒不要骄傲?所以总能在学校路边的街头转角,有父母在含笑等待着孩子。

我的迷茫,我的心慌。我的心寒,我的孤单。好朋友一句贴心话,翻不过的心墙,至少被开了几扇窗。在青春年华里,朋友的梨涡浅笑似把我邀。但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友谊此时古难全。我们的童话游戏,我们的喧闹不合一点点地浓缩,粹出精华,填在心房。我“但愿人长久”,只为与朋友“千里共婵娟”。我们“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不是就要到分别挥手的那一刻了?所以在看到大街上三两个朋友并肩走在一起时,告戒自己要抓住那转瞬即逝的岁月,牢记不断长大的友谊。

陌生人是一个怎样的名词?在路上与他人擦肩而过,是不是先会警觉地查看自己有没有遭窃?曾几何时起,我们的防备心与日俱增?曾几何时起,我们眼中不信任的光芒永远存在?那我们又该如何解释那一场骇人灾难中的众志成城?那一刻,我们撤去防备;那一刻,我们换上信赖;那一刻,我们构出美好境界。陌生的脸孔,不陌生的心;生疏的语气,不生疏的关心。在那一瞬,人性的光辉与博爱被框入永远的纪念册。所以常看见与人擦肩而过的回眸,那不熟悉的脸庞上,熟悉的微笑。

最美的风景作文 篇5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的风景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美的风景作文1

闷热的夏夜,我在窗前观赏着美妙的月色,一切都显得那样安静。

突然,天空一下子黑了许多,狂风卷着乌云刮过来。不一会儿,一个炸雷,预示了雷阵雨的到来。“轰隆隆!”雷公也随即赶到。接着,一道雪亮的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天穹,在天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轰响的雷声好似从头顶经过一般,这震耳欲聋的`声响好像世界大战又拉开了帷幕。

才一会,整个天空都被乌云占领了。这时,天上飘下了几滴雨点,接着便大雨如注。倾盆而下的暴雨犹如一根根钢针,插入大地深处。呼啸的狂风猛烈地刮着,把花吹怕了,把树刮疼了,把草冻哭了……

万物都害怕得卷起了身子,可暴风雨仍然肆虐地呼啸着……

不知过了多久,狂风就渐渐息怒了,大雨就渐渐停息了,乌云也渐渐散开了。这时,月亮牵着小星星的手又从云层中跳了出来。月亮发现大地变得如此狼狈,于是她用那皎洁而又温柔的眼神,唤醒了刚刚还蜷曲着身子的花草树木。你瞧,花儿更美了,花瓣上闪着露珠;小草更绿了,吸收了更多的营养;大树变得更茁壮了,伸了个懒腰,揉揉惺忪的睡眼……

一切变得更美了!

最美的风景作文2

在我记忆中的角落里一直有一块十分贫瘠的土地,但就是这贫瘠的土地上,曾绽放出最美的风景。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酷爱种植,在网上买了各种各样的种子,种在我家后院的角落里。我等了一天又一天,可种子总是刚发芽就死去了,我感到很郁闷,皱着眉头,感觉心中好像有上万条绳子系成了死结,怎么也解不开。

姥姥看我一天天愁眉苦脸的开导我说“别在种了,就这块儿破地,种啥啥不活。”我心中顿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失望地将种子使劲丢在一角再也没有理会过它。

一个月的时间不紧不慢的过去了,偶然间的一瞥,我惊讶的发现,院子里的那个角落冒出了一个翠绿的小芽,带着晨间的露水,在空气中摇摆,我脸上一阵欣喜,可是又皱起了眉,心想:“反正也活不了,没什么好开心的。几天后,天下了一场大雨,雨水猛烈的攻势,冲刷着大地,如此凶猛的暴风雨,那株幼小的芽,怎么撑过呢?窗户的雨幕上,映衬着我的失望和难过,可谁也没想到,那场雨带来了这么大的改变。

在一个仲夏之夜,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油蛉在这里低唱,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大家全都坐在屋外乘凉,扇着扇子,吃着冰凉的西瓜,只有我一个人在悠闲的散步,忽然闻到点点的清香,我低下头去,视线被那淡黄色的小花吸引住,一簇簇的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着,我记得它的名字叫做满天星,想要开花必须要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而它却在没人管理的情况下,在那贫瘠的土地中,开出了星星点点的簇簇小花。

刹那间,我被它旺盛的生命力震撼,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在无人照看的情况下,那小小的花儿凭借自身的毅力,占据了一方天地,成就了这方天地中最美的风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最美的风景优美散文 篇6

曾看过许多绚丽的风景,那些绚灿在不经意中压抑在钢筋水泥之间了。

也曾让灵魂印染过一份心醉,可那些心醉却在都市灯光的明与暗中渐渐迷失。

又曾去欣赏过许多的名山大川,几行脚印,几回梦归。青山绿水眼中过,便是年华锁京华。

对于繁华美丽,钢筋水泥,车流人群,我只曾看过走过,不曾留住那里的风景。

然,当我携一卷书香,和着唐诗宋词的清韵,在诗的海洋上轻放小舟,美丽的你,给了我清风明月,给了我绿水青山,让我的生命得以升华。

伴着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漫步在“明月松山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与幽深中,体会“幽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神秘与安详。我惊异,古老的诗句,现今的景物,竟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明月、山川、清泉,这千年不变的景物似无情,却有情。它是历史的沉绽,千年前有人睹物抒怀,把它咏成了千古的佳句,千年后我们仍能听到这无情的景物中有情的歌。

伴着你,登高远望,上通古人的伟大心灵。诗人,如果伤心失意了,会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然后哂然一笑,心情豁然开朗;如果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让我懂得了一个人生命可以放弃,气节不能丢失。千年已过,物非人也逝,而这些诗句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哪能找出一丝隔阂?正是这古今相通的人情人性,使得唐诗宋词虽然和我们相隔了一千多年,却仍然和我们心心相印。

一回回……一次次……就这样反复看着、想着、写着,反复吟味着。饱览天下之胜景,尝遍人生之百味,赏尽古今之大美。让疯长的思绪漫过红尘,透过古朴的图景,化为灵魂中的一缕缕阳光……

流水似年,往事悠长。时间冲淡了一切,历史将一去不复返,遗迹也将慢慢消亡,所幸的是诗有着鲜活的生命。它可以连接古今,它可以诉说兴衰;它可以是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它可以是自远古而来却斑斓的图画。它诗化了我们的心灵,诗化了我们的中国,诗化了美丽的山河。

别错过了那些最美的“风景” 篇7

案例一:

钊是一个普通学生,说他普通是因为刚开学同学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在表现着自我,以期给自己“树立一个光辉形象”,而钊却一如往常,绝不“造势”,每每找他谈话,鼓励他上进,他都无动于衷……为此,我倍感焦急,不断地找寻机会。大课间学校开始跑操了,跑了几天后,各种“偷工减料”的问题开始凸显,而钊却每次“狂奔”在班级的前几名,看到钊在旁边大口地喘着气,我看到了希望……周一班会上,我细数大家跑操中各种“状况”后,对钊大加表扬,全班同学都愣住了,钊的脸红了……当一个人自身想改变的时候,这种变化的力量是惊人的,钊学习比以前积极了……钊的改变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重在教而贵在发现,这种发现很多时候就是学生成长的新起点。

案例二:

新学期开学后的一天,上课时学生们都在大声地朗读、背诵,有的直视前方,有的眼睛紧盯课本,有的低头沉思,无意中我发现玥不同于其他学生,她一边背诵,一遍握着笔不断地在本子上不停地画着,我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本子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背诵内容,“玥,这是?”“老师,我发现一边背一边写记得牢”,我和任课老师们经过“验证”发现玥的确记得更牢固一些。在得到这一“重大发现”之后,我便在班里开了一个“不动笔墨不读书”———“玥式学习法”推广班会。在班会上我将玥的这种方法的理论依据结合古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进行了分析,并将老师们对玥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进行了说明。同学们都对玥刮目相看,玥瞬间变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于是趁热打铁把这种边学边写的“专利”授予玥,更美其名曰“玥式学习法”玥非常高兴,并建议说,大家可以专门拿出一本本子放在眼前,随时读写随时用,随写随画,“随心所欲”不用限制格式、书写,只起到巩固所学的作用。这一建议的提出,立刻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赞同,并给这本“与众不同”的本子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万能本”。随着“万能本”在班中的普及推广,学生由单一的读和背变成了读写结合,上课随记,随练,随画。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三:

一天,学生梦的校服后背上出现了一个模样清纯的“小姑娘”,那垂下来的头发,那清澈的眸子一笔一画俨然真实的人物,第一次看到在校服上作画引起了我不小的触动,“梦,这是谁的杰作?”“这,这……”梦迟疑着,“没事,这幅画画得太好了,我想见见这位高人。”我半开玩笑地说,“这,这是宇给我画的”。宇是一个老师们眼中学习成绩一般,在学生们眼中也是“名不见经传”的女孩。刚开学不久,我在了解学生情况时宇的那番话仍让我记忆犹新,“老师,我在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就一般,爸妈也对我考高中不抱希望,不是我不努力,我努力了也就这个样子。”这幅“大作”居然出自她手,这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同时,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和宇聊天,并向她暗示,只要他能够努力,画画不仅不是“不务正业”她甚至可以凭借自己的这“一技之长”迈进高中大门,“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个可以在衣服上做出如此美丽的画的姑娘,一定可以通过努力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宇把我写在她作业本上的一段话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写到:“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去努力,去全身心的投入,目标肯定是能实现的。”时间在一天天中过去,宇真的变了,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努力,最终果不负众望,宇凭借美术特长走进了高中的大门。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有激情,一切才有可能。如何抓住契机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上进心,如何用我们的真诚去点燃学生心中的那把火?答案就在日常的生活中。只要我们眼中有学生,心中有爱,就一定能发现。

人生最美的风景 篇8

在西宁市古城敬老院,青海省政府参事室一行人来到这里调研。在气氛热烈的小会议室里,大家相互打着招呼、通报着姓名。当有人介绍到一个人的姓名时,正与客人们热情交谈的院员张奶奶,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惊喜地对面前的人发问:“你就是喇英才副会长?”当她得到肯定答复后,淳朴的老人动情地说:“一直听大家在念叨你,但我还从未见过你,是你帮助我们解决了最实际的困难,借今天这个机会,就让我代表敬老院全体院民向您表示由衷的感谢吧!”说着,七十多岁的老人向面前的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原来,这所敬老院共入住了103位老人,一年前,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住在这里的老人和职工们,除了喝的开水外,其他用水都没有条件加热。无论冬夏寒暑,都只能用冰冷的自来水洗脸、洗手、洗衣服,更不要说洗个热水澡,那简直就是一种想都不敢想的奢求。

那一次,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喇英才得知了此事,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让他焦虑了多日,也奔波了数月,最终使之得到了解决。不仅如此,这个项目还为省内其他11所敬老院安装了热水器。接着,又争取了40万元,为循化县撒拉族中学、民和县官亭土族中学、天峻县藏族中学、乌兰县蒙古族中学等4所民族中学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使3000多名师生也能和城市里的师生一样痛痛快快地洗上了热水澡。

其实敬老院张奶奶所说的,不过只是自己所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而那些为人们送去福音和实惠的事,一桩桩一件件,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楚呢?

人生的驿站,停不下勇者奋疾前行的脚步

2004年,正在青海省民政厅任副厅级纪检专员的喇英才即将面临退休,领导和他谈话,希望他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将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筹备成立起来。当时,社会工作在全国来说也都是刚刚起步,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社团组织,没有经费来源,白手起家如何生存?又如何去开展工作?面对一项崭新的工作,他深知其中的难度。但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分析,他还是凭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以及自己多年领导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和优势,义无反顾地挑起了这一重担。而且,这一干就是整整八年。

八年来,喇英才的足迹遍布青海困难地区的山山水水,急困难群众所急,帮困难群众所需——筑路、修桥、种树、引水、治病、救灾、培训、修温棚、建学校和卫生所……协会会长克保的全力支持下,他带领着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千方百计从民间渠道争取各类公益项目30多项,累计争取资金4000多万元,不仅使协会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更为青海的各类困难群体解决了大量的生活困难,实施项目几乎涵盖了全省,直接受惠群众达10余万人。而这所有的项目和资金,以及每个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全部工作,都无不饱浸着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喇英才呕心沥血的辛劳。

2004年6月,喇英才新“官”走马上任。青海社会工作今后的路到底该怎样走?从理论上讲,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但服务从哪里做起,又如何做好服务?喇英才认为不能完全按照国外、香港地区或者境内发达地区社会工作的模式去仿效,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走出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社会工作新路子。青海有自己的省情,特征之一就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问题较为突出,是全国贫困面较大的省份之一。作为生活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首先更需要解决的是最基本、最现实、最直接的生存和解困问题。明确了工作思路,他着手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设法帮助贫困山区缓解人畜饮水问题。

民和县的大部分地区均处于干旱山区,七里八乡群众的日常生活用水,都要到十几公里以外靠人背肩扛或牲口驮运回来。陡峭崎岖的山路上,每天行走着络绎不绝的运水人群。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喇家自然村为驮水就摔死了4头骡子,背水的妇女和孩子也经常被摔得多日爬不起炕来……“滴水贵如油”,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就这样艰难、却又无奈地生活着。

喇英才从小对这样的环境十分熟悉,他深知群众其中之疾苦。经过大量的调研和思考,他认为这里夏天的雨水水质较好,青海的气温又较低,如设法把水储存起来,在水源紧张时使用,会解决很大问题。他决定先要为这里的群众每家每户修一个“水窖”。这件事情看起来不算大,可资金从哪里来?他经过精心思考和策划,电话与中国社工协会取得了联系,得到回复的当天,他就火速赶赴北京。功夫不负有心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实施步骤,得到中国社工协会甘泉基金会的首肯,答应资助270万元,尽快实施水窖工程。

有了启动资金,社工协会确定在民和县的5个乡先行实施。乡里群众闻讯欣喜若狂,男女老少一起动手,仅用两个多月时间,就修建了1600多眼水窖。 之后,喇英才又争取了加拿大基金资助11万元、澳大利亚资助款9.2万元、救世军资助24.6万元,分别为前河乡田家、拉芒等两个村修建了7400米自来水管道,实施了甘家川饮水项目,改造了官亭镇的供水系统。造福于群众的事,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们的热烈欢迎,项目实施中连六十多岁的老汉和十几岁的孩子都积极参与其中,情景感人至深。这些项目不仅先后不同程度地解决了约两万多人的饮水问题,还使甘家川村的500多亩玉米地直接受益,当年虽然遇到干旱,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亩产1500—1600斤的好收成。

有人说,基金会是慈善资金的提供者,大量专业性的公益服务组织是消化这些资金的终端。这话不无道理,在筹集慈善资源方面,各类基金会有其优势,而如何组织和利用这些资金去办最有实效的事,喇英才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弥足珍贵的经验。

2008年,喇英才在与基层群众接触和调查过程中发现,全省的疝气患儿约有6000余名,人数多,分布面广,需求强烈,即提出了开展疝气患儿救助工程。在项目实施中,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向基金会争取一部分,手术医院减免一部分,民政部门支持一部分,合作医疗报销一部分,个人承担一部分”的筹款模式,得到了民政部部长李学举和副部长窦玉沛的重视和帮助,并取得了李嘉诚基金会的全力支持。这个项目由青海省社工协会发起,后扩展到西部12个省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截至2011年底,12个省区共收治疝气患儿10600例,而唯一以民间组织的身份实施治疝项目的青海省,由于组织得力、工作细致,治疝患儿人数占全部治疝总人数的42%以上。至2012年5月20日,共治疝手术5962例,受到了李嘉诚基金会和民政部项目办的充分肯定和赞誉。

2011年,喇英才根据民和县的气候和土质特点,提出了一个绿色工程设想,要帮那里的困难群众栽种核桃树。他精心算了一笔账:核桃树易栽易活,第二年即可结核桃,5年后便可大量结果。如每棵树产核桃5斤,每斤核桃按现在的价格是30元左右,就是说五年后每棵核桃树可获益15元,如每亩地栽种30棵树,即可获益4500元,十年后每亩收入可达万元。而且在树苗未长大前,还可同时继续种植其他作物。于是他决定把这个项目做起来。他四处去找赞助方觅资金、找苗圃老板谈树苗价格,找有经验的专家给农民培训栽种技术,从树苗的购买、运输、栽种、浇水,所有环节他都密切关注着,严格把好每一道质量关口……

一年过去了,核桃树的枝桠舒展开来,染绿了干旱缺水的山梁,也燃起了山区人们绿色的致富希望。

无私的爱心,为他人点亮一盏盏希望的灯

人在最悲苦或者最激动的时候,通常都会以“哭”来释放情绪,流泪是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喇英才最忍受不了别人的眼泪,遇到这样的情况,他总会竭尽全力去施助。

一天,一个老人带着患有严重心脏病、还只有4岁的孙子找到喇英才的办公室,老人一进门就流着泪给喇英才跪下了,他求面前这个有所耳闻的善人救救孩子——如果孩子不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也许将不久于人世,而做这个手术的费用,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承受啊!孩子的父亲白血病去世,母亲因为贫穷,抛下生病的孩子改嫁他乡,另一个孙子得了脑膜瘤也已告别了这个世界,家里再也拿不出一点钱来,不得已他只好带着孙子四处求救,但面对一些人的冷漠和麻木,老人已几近绝望,如果相依为命的孙子又不在了,老人还能活下去吗?

在老人跪下的那一瞬间,喇英才慌忙把老人扶了起来,他很清楚,自己扶起的不仅仅是一个老人,同时扶起的还是一个家庭,更是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一份不该被有些人遗忘和冷落的爱心。他答应要设法为孩子治病,并且很快尽力兑现了这个承诺。

一次,他正在家里吃饭,一个回族中年男子带着8岁的儿子找上门来请求帮助:孩子得了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钱医治。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腿上出血的红斑,他怎么都做不到坐视不管!他先从自己家里拿出2000元钱,又从协会的资金中垫付了5000元,让家长赶紧先去医院给孩子治病,然后先向有关部门协调落实临时救助金,又分别找了省民政厅的副厅长、处长,再打电话给慈善医院院长……终于使孩子的身体得到了康复。

还有一次,他听省民政厅救济处下乡回来的同志讲,玉树州昂欠觉拉孤儿学校的两个女孩,看到从西宁来的人,就好像看到了亲人一样哭开了……原来这是从北京来的大学生志愿者,因为学校没有通电,她们为始终看不到电视而异常伤心失望。喇英才详细倾听了同事的讲述,他动心了——人家从北京自愿来青海支教不容易,如今遇到了困难,咱们能忍心坐视不管吗?他先从协会的资金中挤出4万元,但询价后才知道,要买一台太阳能发电机需要6万元,他只好又去说服一家新能源公司,按成本价给学校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女学生的心病去掉了,全校近90名师生工作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他经常就是这样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自身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话语,去打动对方,以谋求帮助,而且往往大多时候都会奏效。他常说:我不赞成“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说法,只要你有爱心,有同情心,困难面前办法总会有的。现实生活当中,爱心人士还是很多的,但有时也需要有人用热情去点燃和唤起他们的爱心。

他的爱心被很多人传诵着,向他求助的人越来越多。有人问他:“看你的面孔就知道你是一副菩萨心肠,但是,这些事实在太多了,你管得过来吗?”他回答:“谁都不是菩萨,不能普度众生,但可以从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假如一个人挂在悬崖边上,你拉一把就救了他,否则,他也许就会摔得粉身碎骨!你难道能袖手旁观、不设法去施救吗?”

正是这种理念,喇英才总是努力想方设法、多方奔波,带领青海省社工协会实施了很多医疗救助工程,7年多时间里,仅在医疗救治方面就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救治了小儿疝气5962例、唇腭裂、尿道下裂、先心病及其他各类特困危重病人数百例,先后为6000余个孩子解除了病痛的折磨。

在8年的社会工作中,喇英才总会发现一些别人习以为常的现象,又总会想出一些办法,确立一些切实可行的帮扶项目,只要是改善民生的事,他都努力去争取资金支持,帮助群众走出困境。

青海省社工协会实施的项目一个接着一个,如在助学项目中,新建、重建了5所农村小学和一座供服刑人员子女和孤儿入住的太阳村、支持了两所中学的实验室建设、连续三年资助16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在培训项目中,为540名村委会主任、283名社区主任、150名农村妇女、80余名民间组织负责人和500多名社工人员进行了培训和辅导,培训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在医疗项目中,除治愈各类患病儿童近6000名外,还为海拔4000米的都兰县沟里乡智玉村新建了卫生所,资助前河乡购买了价值31万元的医疗设备;在太阳灶工程中,把推广和普及太阳灶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件大事,为乡村群众发放太阳灶2830台;在扶贫工程中,帮贫困群众建集雨水窖1900眼、自来水管道16000米、建温棚84座、为贫困山区修路8公里、修建便民桥4座、资助贫困村民栽种核桃树24000余株;为400名孤儿发放捐助款90余万元。在青海玉树地震抗震救灾中,积极争取善款近800万元,购买了行军床、过冬用煤、酥油、保健品及衣物等,向灾区群众奉献了一份爱心。

……

这些项目,有些是要对困难群众直接进行帮助,而在喇英才的心里,帮助群众脱贫,不能只授人以鱼,而更要授人以渔,要帮助困难群众学会脱贫的方法,帮助他们逐渐掌握脱贫的本领,增长脱贫的才干,这才是一个社会工作者理想的工作境界,所以在青海省社工协会实施的项目中,他始终注重在这方面的帮扶上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着,并愿继续为此而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然,有一些群众的困难,经努力还是无法得到资金救助,喇英才不忍心让他们失望,就经常自己解囊相助。有时也只是因救急而暂借,但时至几年后的今天,数千元的借条依然留在自己的抽屉里;更有一些因感激而拿着“红包”真诚相赠的受惠群众,均被他“无情”地拒之门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曾几何时,或名正言顺地做慈善、或假借公益的名义,实为自己聚财、敛财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像喇英才这样“犯傻”的人,其真情可感,爱心可鉴。

青春的心境,描绘出生命中永恒的风景

古代人到了七十岁的年龄,就把当官时坐的车子都要收(悬)起来,所以把古稀之年也叫悬车之年。从古至今,人至七十,大多都偃旗息鼓、颐养天年、修心养性去了。已近古稀之年的喇英才,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老伴贤惠、子女孝顺、孙儿绕膝。享受着副厅级工资待遇的他,按常理原本也可以和同龄人一样,去尽享天伦之乐了。但是,所见所闻群众的难心事总是让他放心不下,歇息不下,总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优于困难群众的途径和办法,去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也许,救治一个病人,从整个社会层面上看,似乎微不足道,但就一个家庭来说,一个病人就会牵动一大片人的心。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喇英才对“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职责和使命,有着自己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他把能够帮助一个面临困境、束手无策的群众,当成一个更高层面上的快乐,把天伦之乐赋予了更加博大的内容:牺牲自己小家的天伦之乐,换取更多人的天伦之乐,他认为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为此,他需要加倍地付出时间和精力。他经常奔波于下乡调研、安排项目的路上;经常忙碌在赶赴去争取或者洽谈项目的途中。随便翻一下喇英才的活动安排,便可略见他的工作状态: 2011年6月11日——公休日,凌晨2点从北京开会返回西宁,早上便陪同外籍来青人员,赶赴民和县考察了解有关扶贫情况;12日,上午8时,赶往大通县查看溪桥项目施工情况,晚上返回,又与资助威德盟氏教育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商谈为建化隆县希望学校校舍和孤儿资助项目事宜至夜里11点多;13日,上午9时,与此项目资助方签订资助50万元的协议;11时,他已坐在西宁至北京的列车上,赶赴北京去参加一个儿童救助方面的会议。

再看看他7月2日——另一个公休日的时间表:早8点出发,去大通县参加多隆村爱心桥竣工仪式,接着赶往一百多公里外的西海镇去参加一个慈善座谈会,返回时路上堵车,又是大雨滂沱,走进家门已是半夜12点钟。

在喇英才的时间表里,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区别,只要有事,他总是不辞辛苦、一马当先,好像总有忙不完的事,总有使不完的劲。2007年,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从策划到实施,他亲自组织协调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步骤、进行人员分工负责,从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沙石拉运,到质量安全等,他事无巨细、精心安排每一项具体工作……据工作日记反映,那一年,他往乡下跑了135天;为修建湟中县田家寨的两所小学,从调研到工程验收他到现场去了20多趟……这样,在资金的计划和使用上,他才能精打细算、在工程质量上才能确保放心。为解决民和县茫拉乡245户人家的吃水问题,需要铺设7.4公里的主管道,喇英才经反复调研,并动员各方力量,仅用了不到15万元就完成了这一工程项目。而据公开报道的另一由政府投资的同类工程,铺设的管道仅比此项目多了0.6公里,却投资了80万元。

喇英才有个铁定的工作原则:争取资金不容易,既然我们得到了资助方的信任,就一定要把钱用好,千方百计让资助方满意,让政府满意,让群众满意。

喇英才有个人生信条:做什么事经常不是缺少机遇,而是在机遇到来之前,看你是否做好了准备。也正因为如此,在他的直接努力下,青海省社工协会从各个渠道争取了30多个公益项目,个个项目都做得非常成功漂亮。

有时,他也会感觉到很累,但他的风趣、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让人根本看不到他还身患着被人谈虎色变的糖尿病的影子。闲暇时,他还会豪爽地与朋友和同事们喝喝酒、打打牌,借谈笑风生的茶余饭后,他时常能够获取更多群众的需求和爱心人士资助项目的信息。

谁都知道,慈善资金只会流向最有效率的机构,正是由于他的付出,也正是得益于他对事物敏锐的感知力和多年从事领导工作所积累的组织领导才干,所有项目才能获得成功;又正是由于这些项目的成功,协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也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有人不解地询问喇英才:为什么要这样辛苦?他说,我是共产党多年培养的领导干部,是农民的儿子。语言虽简练,却不难找出他力量的源泉。是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党的宗旨,没有忘记自己也曾经历的艰难。他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读书的小学校;被保送上大学时,为了购买被褥,竟省吃俭用几个月,才用助学金还清了乡亲们的借款……在数十年的工作中,喇英才从下乡插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领导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对群众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他注重工作实际、善于调查研究、做事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始终没有改变。熟悉他的人们还记得,在德令哈市当镇长时,为城市规划建设更加科学、合理,他自己骑着自行车去悉数街上的路灯;为开通火车站到市区的夜间公交车,他多次往返乘坐公交车去数乘车人数……如此看来,在他的身上,这种优良作风由来已久,早已成为一种自觉的传统习惯。

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青海省社工协会获得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同时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曾先后被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命名为“省级先进社会组织”,被省委宣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先进社科学会”和“青海省社会科学类一级学会”,被中国生产力学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授予“中国十佳低碳公益组织”荣誉称号,喇英才担任书记的党支部被青海省委组织部命名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省级示范点”。喇英才个人被中国社会工作协会评选为“2009年度中国社工人物”,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民政部中国SOS儿童村协会、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编委会等部门授予“中华爱国慈善家”等荣誉称号。

最美的风景不是秀美山川,不是春花雪月,不是霓彩艳影,不是美句诗文。最美的风景在哪里?——看看社工协会办公室的墙上,那是许多面锦旗用群众心底的谢意绘出的一道道红色的风景;看看春风中那些婀娜多姿的核桃树林,那是满载脱贫希望的枝桠摇曳出的一片片绿色的风景;看看修建自来水管道工程竣工时的场景,那是当地群众欢天喜地、载歌载舞时用彩绸舞出的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景……

上一篇:你的工资从哪里来演讲稿下一篇:南京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