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建议论文(精选9篇)
新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改革:18条建议
人民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任长松
自第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编制以来,我国乃至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新发展对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有些素质变得突出和重要了,而有些素质则变得似乎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社会的飞速发展要求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尤其是课程教材,及时做出敏锐的反应,以满足社会进一步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另外,近十几年来,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实践和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理论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教师素质和办学条件不断提高,对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和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新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改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开展的。
目前新一轮的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改革是上一轮课程教材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延伸,是上一轮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标志着中国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进入一个新的改革阶段。第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是在总结我国建国几十年课程教材改革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成功的,是中国几十年课程教材研究与探索成果的结晶。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评价上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是不科学的(理想的课程未必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可行的课程),说上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是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的,更是有失偏颇。而且,上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有大量宝贵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因此,新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要吸取上一轮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的宝贵经验,在
一、解读“教学做合一”
针对传统教育中教与学相脱离, 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脱节;先生只教不做, 学生只学不做;劳心者不劳力, 劳力者不劳心以及先生教死书, 学生读死书的教育方法与现状, 我国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先生1925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 受张伯苓先生的启发将“教学合一”改为“教学做合一”, 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1926年11月21日, 陶行知先生在乡村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以《我们的信条》为题发表了演说, 其中第六项信条强调:“我们深信教法学法做法合一”。因为“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 教学做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面, 相对于活动或事情本身而言是做, 相对于自己所取得的进步而言是学, 相对于别人所受的影响而言是教。
其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而在教学生学。陶先生指出:第一, 先生不能将学生置于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第二, 先生不能拿书本配学生, 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第三, 先生要教学生学的方法, 注重学生学法的指导, 使学生自动自得。自叶澜教授于1997年9月在教育研究杂志中撰写《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以来,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教学将学生作为学习和信息加工的主体, 教师重在教给
筅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咸富莲筅宁夏大学新华学院马东峰
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由授学生以“鱼”向授人以“渔”转变, 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 而且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尽可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与生存。
其二, 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必须依据做的法子。针对传统教学教师忽略学生才能, 只按照自己的理解教学生, 用学生凑其教法, 配其教材的实际情况, 陶先生指出: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依建构主义基本理论, 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注重学生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 开展本土化教学的同时使教学走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前面。一切以学生的“做”为中心, 使教育教学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的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其三, 先生需一面教一面学。没有先生的进步, 也就没有学生的进步, 教与学是一个相互长进的过程。在学习型的社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切实做到“以教人者教己”。
二、新课程改革如何落实“教学做合一”
1. 践行课程观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之下教科书》指出:“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是师生不断探索创新的过程, 教学相长的过程。“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为此, “做中学”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直接经验。“在做上学:学的才有用, 才能透;在做上教:教的才能明白, 才能详尽。所以做什么, 应当教什么, 也应当学什么。怎样做, 便怎样教, 也便怎样学。”鉴于此,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创生观为指导, 树立课程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共同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
初等教育之父裴斯泰洛齐认为, 学校教育内容应该将学校知识与儿童通过自主活动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真实感觉印象相互连接, 让学生通过做 (实践) 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教师要有课程开发意识和实践能力, 视学生为课程发展的积极参与者,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关注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2. 优化教学观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根本转变是实现“三维目标”, 其核心是人的发展。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 另起炉灶, 从外部装进新知识, 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 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为此, 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作为求知的先导, 学生获取知识的阶梯, 教师需要改变已有的“传声筒”和“复印机”角色, 重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他们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2)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教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为此,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3) 教会学生学做真人
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 不仅会学习, 而且会做事、做人。教育教学中是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向权威挑战, 能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 努力学习柏拉图“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
3. 转变学生观
(1)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出发点, 以“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陶行知先生说, “人人都说小孩小, 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以为小孩小, 你比小孩还要小。”也就是说,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着、促进者,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真正做到“教小孩自己教自己;教劳苦大众自己教自己”。由于学生是发展的人、完整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在教育教学中不应将他们视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 应尊重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他们主体性。
(2) 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陶行知说:“在劳力上劳心才是真正的做。”“‘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一是行动;二是思想;三是新价值之创造”。“如果我们承认小孩子也是活人, 便须让他们做。小孩子的做是小发明, 小创造, 小实验, 小建设, 小生产, 小破坏, 小奋斗, 探寻小出路”。陶行知非常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儿童的六大解放”的提出对学生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做了进一步阐述。通过“手和脑一块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无论是对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提高其求异的思维能力的创新能力。
4. 更新学习观
(1) 关注学生已有经验
“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 学生的学习受其已有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影响, 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依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之需。要把“学生看作是人, 而不应当看作是接受、接受、再接受的知识库。”依建构主义学习观来看, 学习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 是教师指导下, 个体之间交流、交往互动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的过程。
(2)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理念自1993年提出以来, 受到大家的重视并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陶先生指出:“教师要以教人者教己”, 不仅严格要求自己, 以达到“学高为师, 行为世范”, 而且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意识, 督促自己不断“充电”, 紧随新课程改革的步伐。
陶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引作用。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应从自身做起, 从点滴做起, 真正做到:以中国教育之改造, 改造中国之教育。
参考文献
[1]戴自俺主编.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
[2]陶行知著.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
[3]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4]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等编.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5]周德藩主编.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方法论 矛盾差异 能动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载,虽说已有十几年,但是我们依旧称它为“新课改”,原因是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没有进行再一次“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理论本身,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课程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变革,改革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矛盾,由此,课改必然经历坎坷而漫长的发展路程。通过研究发现,在课程改革各个发展阶段,课程改革不同研究方向及领域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技术、方法和手段,即方法论,共存于当今的教育界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手段也常常同时并存。阅读研究还发现:课程改革研究中,学者本身认识《新课改》及采用各种方法论研究“课改”中,呈现出各种视角,并取得多方面的,不同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这是一种好现象,在对课程改革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认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课改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的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论去解答与诠释。正如杨小微所认为的:任务、对象和方法(体系)三者的关系问题,构成了方法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任何一种学术变革必然用到特定的方法或策略,而使用这些方法和策略既受特定的变革任务的支配,又受变革者的方法论思想的支配。[1]
叶澜教授看来,方法论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复合的概念[2]:
第一,方法论以人类认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对象与方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已有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研究对象性质的矛盾,以构建解决这一矛盾的新理论基础与核心为直接任务,发挥推动相应方法体系整体发展、继而推动人类认识水平质的飞跃和社会实践发展的方法论功能。
第二,方法论具有相对独立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知识体系,以多层次、多类型的立体、多面、有机联系的形式存在。
第三,方法论研究具有鲜明的反思性与批判性,是人类群体自我意识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从研究性质看,属元研究。
第四,人们对方法论及其意义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方法论概念的内涵是随历史及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研究观点、看法及方法论体系,也是关于课程改革研究发展至今的必然结果。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迈进,最终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
一、新课改,在矛盾中发展
阅读发现新课改研究中,基于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及其主、次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研究文章占50%以上,也就是说矛盾普遍存在于课改之中,并且,具有不同价值观、代表各个阶级立场和利益团体的学者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新课改》及“新课改”本身,得出的矛盾的不同,也得出不同的课程改革“矛盾发展方法论”。“课程改革矛盾发展方法论”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新课改之中,并贯穿于课改发展过程的始终,新课改从产生到滅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3]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承认新课改中矛盾的存在,分析矛盾,要勇于揭露矛盾,并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方法,形成自身的,符合基础教育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进程的“矛盾发展方法论体系”。
二、新课改,在坎坷中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破解。”[4]各个阶段我们都面临新的问题与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课改取得成果同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矛盾主、次及矛盾主、次要的转化。而这正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如何看待基础教育改革,又如何实施基础教育改革,背后展现的乃是改革主体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决定人们‘怎么看’,还会影响人们‘怎么办’。思维方式的转型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指标,思维方式的问题是方法论的核心问题。[5]如创新与继承是对立的统一,任何改革都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健康地顺利发展。”这正是一个思维转化的辨证过程。
三、新课改,在批判与否定中发展
课程改革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必不可少的。中国基础教育需要这样的“场面”。“情绪表迭遮盖理性思考,以现实的教育弊端责难传统教育,全盘否定代替合理批判,研究过程充斥着话语霸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7]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指出: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课改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解脱出来。注重“课改”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课改”新问题,敢于寻找“课改”新思路,确立“课改”新观念,开拓“课改”新境界。我想这是我们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新课改,在各方协同努力中发展
“课程改革不但要依靠合理的集中与分散的政策推进,而且要以形成集中与分散协调统一的课程管理状态为目标。我国的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差异很大,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对顺利推进实践性与学术性都很强的课程改革尤为重要。”[8]此外,我们各方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管理人员、教学人员还是理论研究工作者之间。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交流,做好理论实践的同步上升发展,以及组织与实施的协调促进。“国家层面的改革仍是主体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特征决定了‘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角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基础教育改革都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区域层面的改革成为 重点。 ‘学校’层面的改革日益凸显除‘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改革之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心日益下移至‘学校’。不同单位问的改革协同综合。”[9]
五、新课改,在传统模式下系统性优化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在内外机制的协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历史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整套的机制。“课改中需要健全和完善的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等。我想这些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蹴而就,它应该是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创生与发展,应该是一个符合规律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应该是根植于学校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的自觉能动的教育文化。”[9]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六、立足基础教育实际,发挥各层次主体能动性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我们研究大方向是正确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这样做。首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理论指导性文件,也作为教育学界必须研究的对象,我们应该立足其本身的基础上,真正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当中,而不是就《课改》而课改。其次,我们要坚持一切从中国现今基础教育实际出发,要发挥广大学者及教师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课改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课改》。这是课改的前提和依据。进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改革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教育资源匮乏在西部比较普遍,但是部分学者认为存在的资源未被开发利用才是课程改革推进的绊脚石。如崔瑞雪在谈到体育课程改革所说,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和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的重要因素。[6]。这就提醒我们,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课改中存在矛盾现象。从而采用不同的方法论体系指导,解决课改中各种问题。
七、新课改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改的出发点与回归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这是决定了我们课改道路的选择等是否具有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的关键。
我们在课改过程中,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实现课程改革以及中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
结语:
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都要经历一个由有序(旧事物的秩序)一无序(旧事物的秩序被破坏后,会出现一个无序状态)一有序(建立一种新事物的秩序)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在一个从无序向有序的过渡阶段。[10]《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事物本身,尊重社會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我们广大教师以及教育改革研究学者的能动性;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课程改革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课程改革意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提升理论指导。“处在大时代中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者,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基于‘方法论’的眼光,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站在‘中国立场’,创造‘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以‘耐心和从容的心态’,面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11]
【参考文献】
[1]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2004:9~l3
[2]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j-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0~ I8.
[3] 孙开洲. 新课改中两个矛盾关系的思考[j]山东省烟台教育学院
[4] 刘裕,胡应法.新课改中出现的矛盾及其分析[j],江西教育
[5] 李云星,李政涛.存在与意识原理方法论(新世纪十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方法论的演进)[j]杭州师大学报 2011年2-6期
[6] 崔瑞雪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j],体育部教育探索,2010年 2期
[7] 郑和,新课改背景下的传统教育研究:一种方法论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1期
[8] 孙开洲,新课改中两个矛盾关系的思考[j],山东烟台教育学院
[9] 丁强,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教育》2006年第11期
[10] 黎世法,异步教学研究[j],2003年,第3期 湖北大学研究中心
[11] 李政涛,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j]<基础教育>7卷,第9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12—1.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今年6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体现于“六改变”。即,改变过去偏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去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积极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改变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作为一名即将成为人名教师的我,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感觉到深深的触动,在教育改革中,老师应该有更大的要求,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老师更应该加强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新课程如何保障学生个性的的发展呢?关键一点就是新课程能够保障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权力的实现。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力,就是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求得每一个学生发展。这种全新的理念对传统学校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冲突击。在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有个性的发展,在课程结构上开设大量的选修课,让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从而实现个性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带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心理特征,因此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差异性而提供统一的学校课程。学校教育应该促进人有个性的发展,这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从我国的教育实际看,这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调整知识结构,拓宽专业知识背景。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了由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成的新课程结构,打破了学校教育中由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如《纲要》中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高中“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些决定改变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综合的现状,重点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面对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师必须具备较宽的知识结构,除了具备一定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外,还应具备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教育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背景和将知识建立有机联系的能力。
其次,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型师生教学关系。《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民主、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途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采用全面、多样的评价方式,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再次,实践领域的拓展,需要具备新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还必须具备一些必要的能力。、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中心,基本上没有师生间的对话与合作。就教师的工作而言,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是单兵作战,教师主要靠自己的能力和较单一的学科知识去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而不太有可能有他人的援助,而且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与其它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互不相关。这种教学形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宽松的氛围,教师不需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具备与学生交往的能力,这种教学形态,使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各界,少有合作的机会,这往往使教师把自己禁锢在本学科的范围之中,使教师往往只有教科书的内容而没有教科书以外的内容,这些状况,都不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目标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的教材开发要求,以及“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都需要教师具备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与学生对话沟通;克服“文人相轻”的陋习,与其他教师合作交流;主动与家长、社区各界人士合作,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培养教育。《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宣言》中提出“寻求所有可能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他们能帮助教师将教育过程更紧密地同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并将教育过程变为实践宽容与团结以及尊重和平、人权和民主的活动。”[5]可见,依靠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交往合作的能力应成为教师必备的素养。、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
传统上,教师的教学工作多被理解为围绕着教学内容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关心的重点是对给定教育内容的理解和对高效率传授这些内容的方法的寻找与运用,这往往使得教师们的视野被狭隘地限定在所教科目的内容及其传授方式上,而对这些科目内容背后的目的,以及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生身上产生的实际效果缺乏全面、透彻的了解。这种状况往往导致教学过程单
一、重复、缺乏新意,同时,也钝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其思维难于脱离原来的轨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制定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各门功课目标的新课程标准以及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为教师由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提供了空间。教师将更要灵活地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补充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除了具有理解知识及其结构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教学技能外,还必须具有研究自己教学实践的信念与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出了要求。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我们把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切入口,围绕教学活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迫切需要教师进行自我更新,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中文摘要:我国的基础教育与世界的基础教育一样面临挑战。正在改革中的中国基础教育需要理清很多问题: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国情与外来信息。如果不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处理好这些关系,我们的改革,不是迷失方向,就是会出现与预期愿望相反的结果。那么基础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基础”?本文从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之“基础”二字着手,探讨其本质意义及其在教改中的部分体现。
关键词:以人为本、能力体系、会学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应该坚持的“基础”是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学生能力体系基础。
说到中国的基础教育,常有人将其与美国的基础教育做对比,一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常以美国基础教育为参照对象,获益颇多;但同时,我们对美国教育的认识也存在着模糊甚至误解的地方。我们中小学生在各种国际性的学科竞赛中,获得佳绩无数,普遍比美国学生好。由此,很多人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基础教育质量在总体上比美国好。一言以蔽之,我们“输在了终点”,但至少“赢在了起点”。事实真是如此吗?
查阅相关资料后,我发现国内不同类型的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生活采访介绍都提到一类现象:在和美国同学的共同学习中,留学生们发现,过去国内老师辛辛苦苦教给自己的“牢固的知识基础”,现在几乎派不上用场。美国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敏捷,上手很快,而自己总要慢半拍;一些理工科的学生更郁闷,自己过去在国内是尖子生,是站在“前沿”的,但在美国学习却让他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基础性工作”——在实验室里,他们往往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真正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往往被善于创新的美国同学抢了先,他们因此戏谑地说:“国内学习的基础让我们成了‘基础’!”
这样的对比,令人心生感慨:我们在终点输了,在起点也不见得“赢”了!由此反思我们的高等、基础教育质量,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究竟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什么样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一词中,对“基础”的基本内涵:“人在未来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起点。”可以说对于上述“基础”所涵盖的定义,中美双方没有根本的分歧,但对于基础的具体内容,中美双方则有着不同的理解。按照中国教育工作者的理解,“基础”是指“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三基”),我们把人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定位为扎实的“知识体系”;而美国人则认为,人 在未来“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根本”的核心不在于知识体系,而在于一个人的学习兴趣、好奇心、质疑能力、探究能力等“能力体系”。
我们来看这两个体系的差别:知识体系强调的是“学会”,而“能力体系”强调的是“会学”,强调“学会”的中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是沉甸甸的“基础知识”,而强调“会学”的美国基础教育体系,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和求知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兴趣。
尽管中国的中小学为学生奠定了很扎实的知识(大多为“陈述性知识”)基础,但未必是学生进一步发展和学习的必需基础,相反,过多过重的知识学习,常常会压抑和挫伤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后劲。我们应该重视的是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最核心的部分,绝不能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对此,我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应该坚持的“基础”是以好奇、探究、兴趣、质疑等为核心的学生能力体系基础。我同时认为正确理解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基础”二字是改革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点。
二、体现“基础”内涵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界人士的努力开拓创新下,中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基础教育经验,严格把握教改本质的前提下,经过不断地改革和探索,正逐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下面我从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体现的三个方面内容来正面阐述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在正确理解 “基础”二字的道路上,正在走出的稳健有力步伐。
(一)、基础课程体系改革(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于2003年4月由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在课程内容上,新课改增进了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不再局限于学科课程,开始将目光转向经验课程,倡导对于人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这是值得肯定的。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索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高中课改后语文课程内容更加注重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旨在使学生增强探索意识和兴趣,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以说,这是由之前的“知识导向”转向“能力导向”的了不起的转折。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发、有序的语文课程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模块组织学习正是在共同基础之上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尝试。
综上,新课程观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窄范畴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将其视为课程的根本目标,这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具有了新的起点。
(二)、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大学的录取标准和高考永远都是悬在中小学头顶上的“指挥棒”,在我国,由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很多人不敢提考试,更不要说强调考试。其实,考试本身并无对错,它只不过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以及度量学生发展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所以,改革的关键不在于指责和压制中小学追求升学率,而在于改革考试制度和大学录取标准体系,引导中小学追求“绿色升学率”,向更为科学、更符合教育理想的方向前进。至少,考试应侧重于测试学术能力和知识体系的核心部分(我认为更多的应该是能力导向),而不是侧重于难度大、数量多的陈述性知识,否则学校和学生都会陷入繁重的机械型课业压力而无法自拔。
针对这一条,我同时也想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中国,有中小学常常抱怨大学的入学考试误导和制约了中小学的教育,大学则抱怨中小学培养的学生缺少进一步发展的后劲和动力。而在美国,却很少见到大学和中小学之间相互抱怨。一般来说,美国大学认为美国的中小学还是比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造成中美上述不同评价的原因,我认为与两国之间对于招生考试目标导向的不同有一定关系,长期以来, 我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 国内中学关心的是如何提高升学率, 而大学对中学的关注是如何招收到更多的尖子生,二者在思想体系、教育体系等方面的衔接工作有待制度上的完善。而在国外, 大学教育和大学招生模式一直是影响中学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中学和大学可以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美国高考为例,美国的“高考”是一个广义概念,它不仅指SAT 考试(学术能力评估测试)和ACT 考试(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还有大学所设定的各种录取参照标准。通常来说,大学录取所看重的,也就是中小学教学所看重的。比如,很多美国大学在录取时要看学生是否参与过社区社会服务,那么,中小学便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社区社会服务;一些大学录取要看是否选修过AP 课程(“AP 课程”即大学预修课程,实际上就似美国的重点班。只不过,这种重点班不是通过固定的班级设定实现的,而是通过选修制实现的。通过这样的机制,既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又实现了精英教育),那么,中小学就开始想办法开设AP 课程,甚至美国全美中学排行榜中的学校排名,也是根据学校所能开设的AP 课程数量来决定的。
过去, 在谈到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时,国内更多的是考虑知识体系的衔接, 但是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 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 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 树立现代人才的培养观念和现代教育质量观念,这其中如何使我国的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是大学和中学校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社会家长都应关心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今后要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主要改革内容如下:推动各地积极改革省级普通高中毕业会考,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是管理、选拔,而且是让受评人学会自我评价,评价更加重视对评价本身的再评价,使评价是一种开放式的、持续的行为,以确保评价自身不断完善,最终提升自我能力),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
我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所倡导的评价方式不再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做到了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表现,如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点,这是值得肯定并应该长期坚持和不断探索的。
(三)山东杜郎口中学成功改革案例 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这一项大改革,更加需要多方面力量(政府、学校和社会)的整合努力,在这一艰巨的改革大潮中,我们看到了很多 不断向前奔腾着的潮涌,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正是这样的弄潮儿。
杜郎口中学是一所距山东省茌平县23公里的乡镇初中。98年开始教改以来,一跃成为学校管理、学生综合素养和中考成绩等软性硬性指标稳居地区前列的“先进学校”。杜郎口中学最成功的地方是找准了适合他们改革的最佳切入点,他们选择了把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需要和愿望作为这次改革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内容。他们的课堂无讲台,并多了两面黑板,学生几人为一个独立的学习小组,这些外在形式的改变本质上是为了能创造更好的条件来尊重学生,保护并鼓励学生的表达欲望。这样的课堂,学生全员参与学习的各个环节,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自己主动地发现知识、增长能力的过程,课堂教学充满快乐、充满互动、充满探究,“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杜郎口中学并没有因为过多的知识压力而牺牲掉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创新和创造能力,而是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可以说他们真正践行了“基础”教育——让学生“会学”,让学生离校时带走的是充足、轻松的思维空间和浓厚、持续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我们钦佩杜郎口人的勇气、智慧和实干精神,任何模式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是那些沉淀下来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教育理念和探索的精神是中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最强动力!
三、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实践真正的“基础”教育改革
回到中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我最后就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实践真正的“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如下建议。
(一)、如果我们在高考评价中不能对评价体系所暗含的根深蒂固的“知识导向型”目标体系进行改变,而只是让课堂教学单独发生改变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为此,我们的教育专家应该在推动教学目标体系变革的同时,去分析和解构那些将要进入课堂的知识体系,让那些真正对学生未来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有价值的知识进入我们的课堂,为学生的大脑松绑、为被束缚的探究与创新的潜力松绑。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应该是单一的”,通过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全、独立的人格,具有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不断进取的毅力,对事物保持高度敏感的眼光的人。我认为可以尝试升学考试报名社会化,使升学率与学校评价脱钩。这种改革有助于改善学校之间热衷于相互攀比、社会上把考试作为评价学校唯一标准的情况,使学校获得更为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真正实现主动学习,提供由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的充足实践空间。
任何改革都不会立竿见影取得效果,要坚持一段时间,需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基础教育改革因其周期较长,更是如此。古今中外仅仅依靠行政手段推动的教育改革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只有广大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改革的愿望,正确认识“基础”二字的深刻含义,基础教育改革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行下去,取得成效。
最后我以叶澜在《新基础教育》中所做的如下描述作为我论文的结语: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3.张粼粼.怎样看待今天的基础教育——专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J】.中国经济导报.2009-3-28 第A03版
2013年9月
根据湛江市教育局[2013]101号文《关于印发“湛江中小学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教育教学的实际,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堂教学的质量,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学科研强校的目标,经学校行政会议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以《湛江市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方案》为指导,引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确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积极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协同发展的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真正成为造就创新人才的殿堂。结合我校前几年实施的湛江市的“课堂教学八字要求”的科研成果,结合各学科实际,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积极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四环节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有效教育和高效教学。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工作,使全校上下确立现代课堂教学意识,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实施过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分层实施,促进均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通过全面开展课堂改革实验,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使我校逐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学校,逐步成为“基础扎实、个性鲜明、适应未来”一流特色学校。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特成立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黄兴
副组长:陈养、唐家蔼
组 员:谭再、林红连、陈田、袁小聪、陈丽娇、范小玲、陈球、吴月养
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重点针对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指导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教师培训
课堂教学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不转变,教法不转变,即使用新教
材,也可能走老路。因此,应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
在培训内容上,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重点,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学理念、改革目标及相关的政策措施等;学习和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重点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要求等;学习和研究所教课程的新编教材,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内容、课程功能、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和要求等方面的特点。
在培训形式上,我校的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以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为依托,以校本培训为主阵地,以培训者和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实现全员培训为目标。坚持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教研培训、校本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培训与广大教师的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典型示范和全面推动相结合的原则。
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1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5-10篇相关论文,抓好自行培训、交流和提高,领导小组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要使教师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6)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三]、课堂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的生命力在课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结合我校近几年新课程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结合吴川市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确立我校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课前抓自主预习,课堂抓效果达标,强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师生协调发展。围绕课堂教学 的实施,具体要求:
1.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为课前学生围绕教师布置的相关任务进行个体性的学习,便于教师先学后教。自主学习主要方式是:学案导学或问题导学。2.问题探究:探究源于问题,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是探究的关键。为了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克服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教师要有效地将重难点知识,转化为探究问题,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以情景催生问题,以问题驱动教学,让师生在问题探讨中协调发展。
3.精讲释疑:课内教师要精讲,主要讲知识结构,讲重点、难点、知识的联结点,讲知识生成的过程,讲学习方法等,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解决或教师帮助解决问题,整堂课教师讲得少,讲的精,正式授课时间少了,给学生自己用的时间多了,才能确保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练习与反馈在课堂上充分实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训练检测:训练检测,包括当堂训练和当日训练。课上讲了什么,及时巩固训练;今天学习了什么,当天训练强化,不至使学生产生遗忘,这是艾滨浩斯总结的一条认知规律。学生始终是训练过程中的主体,他们积极、愉快的参与十分重要。训练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的训练中,享受到机会,感受到成功,满足自己表现的欲望,从而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给他们所带来的快乐。
四、推进方式与策略
1.围绕课改目标,实施小课题项目,深化课堂改革。依据课堂教学改革实际,科组每年选定“课题”,教研组组织教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2.围绕堂改目标,强化教学巡视,现场对话促教。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巡视制度,组织校园骨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现场的巡视,及时发现课堂中违反教育教学规律,无效或低效教学的行为,及时帮扶与纠正。
3.围绕课改目标,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将课堂改革要求融入常规教学之中。学校结合新一轮课堂改革目标与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吴川市第四中学常规教学要求》《吴川市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案》,以制度规范教学。
4.围绕堂改目标,建立示范小组,全面示范引领课堂改革。全校范围内确定示范小组成员,成员包括每一个学科,示范小组严格按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要求进行施教,学校定期组织与开展示范与交流课活动。
5.围绕课堂改革目标,进一步发挥党员教学示范岗的示范引领作用。与学校党总支协
调,进一步发挥党员示范岗教师在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开展示范岗的教学观摩与示范活动,同时,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中的学习观摩的窗口作用。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8月——2013年9月)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广泛宣传,组织学习,树立课堂教学新理念,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做好知识和理论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3年10月——2016年7月)
1、各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讨论、研究。具体制定本科组的课堂教学改革“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2、以点带面,全面实施。各科组通过实验课、观摩课、示范课,重点研究、摸索“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推进。
3、校级课改比赛,从2013年到2016年,有计划开展“四环节课堂教学”比赛、课件比赛、教学论文评比、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6年8月——2016年9月)
1 新护考内容与特点
1.1 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
考试大纲没有按照学科划分知识点,而是将各学科内容整合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科目,将疾病按系统进行分类。即按照疾病发病率,列出护士执业过程中的常见疾病(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分类),较之前扩大了疾病范围。考试大纲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传染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1章。
1.2 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能
考试涉及学科包括: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基础护理、精神障碍病人护理、中医基础护理、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管理和人际沟通10门课程,新护考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
1.3 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
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为护士临床工作初期(0~3年),在执业活动中常见的护理工作。共包括7类:(1)照护病人,满足病人基本需求的护理活动及护理特有操作;(2)安全用药、协助治疗的相关活动;(3)与病人及所在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交流,满足病人心理需求的活动;(4)护理评估/评价活动;(5)为病人提供安全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环境;(6)为病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指导;(7)执行护理工作中与伦理法律有关的活动。
1.4 考试涉及的知识模块以护士初期临床工作任务为要求
考试涉及的知识模块是以护士完成初期临床工作任务时所体现的相关知识为要求,包括护理工作需要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人文知识3个知识模块。其中护理工作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考试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健康评估、护理程序及护理专业技术、健康教育及适量的中医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1.5 考试大纲内容抽象、灵活,复习难度增加
以往的考试大纲对每个科目都明确标注为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要求,以提示考生针对性地复习。而新大纲取消了这些具体要求,考纲内容抽象、灵活,无法区分各学科内容的相应比例,这就增加了复习难度。根据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和知识模块,每种疾病要求掌握的内容增加,包括:疾病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措施、护理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1.6 考题趋“活”
考试大纲规定试题题型采用包含临床背景的题型,主要是A2、A3、A4型题,并逐步增加案例分析、多媒体试题,辅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题。新护考的指导思想是强调技能测试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核,体现多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所以,反映考生分析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的试题所占比例较大。
2 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护考形式的改变、考试大纲范围的扩大、不同学历层次执行统一的考试标准、抽象化考试内容的灵活,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全面的护理学知识。而中职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改革时必须面对的现实。
2.1 中职护理教育课程标准低
新护考大纲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把护理程序列入考试范围,增加了与护理工作有关的社会人文等知识,并把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模块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同时,新大纲修改内容和新增内容共占44%,许多内容和要求在现有中职护理教材中并未列入,一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部分新增考试科目。
2.2 护理、助产专业越来越同质化
新版护考涉及基础护理、临床护理和相关护理人文知识等10门课程,涵盖范围广,且要求助产专业毕业生也必须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样,在短暂及相同的学制年限内,为了使学生掌握护考所需知识,助产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势必向护理专业看齐,其专业特点将被削弱而边缘化,使护理专业与助产专业趋于同质。
2.3 中职生质量偏低
2.3.1 年龄小,心智不成熟
中职生年龄普遍偏小, 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身心发展正处于不稳定、不均衡、不健全时期。由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加之个体生活体验不足,其逻辑思维能力较低,学习困难。
2.3.2 文化基础知识薄弱
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及中职生的“边缘化”,客观上导致了生源质量的下滑。不少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有困难,进而丧失学习信心;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到职业学校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对文化课缺乏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主动复习,普遍存在文化课学习障碍,进而影响社会人文知识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
2.3.3 自我学习能力缺乏
中职生普遍缺乏恒心和毅力,缺乏坚定目标和强烈的动机,难以驱使自己超越诸多困境,存在明显的厌学情绪。不少中职生迫于家长压力而上学,以致学习目标不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学习能力缺乏。
2.4 中职生对专业知识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弱
中职生年龄偏小,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方法以纯记忆为主,缺乏对现有专业和未来岗位性质的明确认识,缺乏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分析能力。与本专科护生相比,中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明显欠缺。
2.5 中职生实习操作机会少
临床实习是护生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重要环节,实习过程中操作机会的多少直接影响护生今后的工作能力。由于中职生缺乏沟通技巧,当临床实际操作与学校模型操作存在差异时,他们会缺乏信心而不敢主动操作,从而影响发挥。加之带教教师对临床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中职生进行临床操作的机会减少。
2.6 中职生护考通过率低
从护考通过率看,历年护考全国平均通过率约为50%;本科生通过率达到100%,高职高专生通过率约为80%,而中职生仅为40%,中职生的学习能力明显低于本、专科学生。新一轮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改革,将使中职护理教育面临新困难和新挑战,也将成为我国护理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里程碑。
3 改革设想与建议
3.1 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制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提供了方向和依据。新护考强调的是实践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护生的实践能力应定义为完成护理任务所体现的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及相关人文知识。因此,我们要摒弃“实践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的旧观念,根据新考纲要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内容。同时,在现有学科模式下,可考虑整合部分相关课程,如将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管理、人际沟通等内容整合到基础护理或护理人文课程中,以便合理分配学时、组织教学,并体现不同专业(护理与助产)间的课程特点。
3.2 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如果说能力是教育的产物,那么护士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就需要通过护理教师的精心培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加强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的核心是双证书与双素质的结合,即以取得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为基础,以具有各种单项知识、能力和实践经验为要求。然而,目前的人事制度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资源的独特性,仍以学历为衡量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为此,只有转变观念,切实建立起灵活的学校用人机制,才能充实和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3.3 改革教学方法
3.3.1 推行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其教学内容直观、生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学中实施灵活多样的行为导向教学法,并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L)、病案教学法、小组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可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他们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把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3.3.2 开设学生学习指导课
学习指导课可以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从传授知识向挖掘学生潜力转变;可以促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其主动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通过开设学生学习指导课,教师可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具体指导,促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
3.4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
3.4.1 临床实习科目涵盖考试内容
学校要密切与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建立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轮科制度,明确实习基地的任务,保证实习轮科涵盖护考各学科范围。学校应委派教师,协同实习基地临床带教教师做好学生实习工作,促进院校合作。
3.4.2 重视临床带教教师培养
对于临床带教教师,学校可以和医院共同制定激励机制以激发其教学热情,提高其教学能力。如通过举办临床教师的各类培训讲座,增进学习交流,使临床带教教师掌握教学基本理论、教学方法,重视临床带教,规范带教内容,明确教学与考试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3.5 调整护理教育结构,提高专科以上护理学历层次比例
我们认为,企业学习的实践与理论价值,包括其中牵涉的理念、理论、机制、标准等等方面的问题,都还很难说得到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目前企业学习实践中的诸多创新探索,其价值与启示,可能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深度揭示。如果把视域放得更广阔一点,或还会触及更多的关键课题。比如,最近有学者指出:“行业企业培训体系的再造,可能是中国社会及经济发展转型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学习型行业企业的建设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领域。关键是要体现新的理念,利用新的技术,培训模式和运行机制等要有所创新和突破。信息技术为行业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提供了哪些新的可能性?远程教育怎么才能适应学习型行业企业建设进程和从业人员学习需求变化?包括远程教育机构及公共服务体系如何把握行业企业培训体系发展变化的趋势,更加有效地为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终身学习服务?有不少难题有待破解。”作为远程教育领域的专业期刊,今后的确应更多地聚焦这类难题的破解及其研究。
林 红 大多数企业,可能充其量只做到了“组织型学习”而已。
赵婉彤 为企业培育能力,让企业成为好的企业,是企业大学的使命。
梅 洁 利用学习与发展去提高组织能力从而驱动组织变革和开发价值,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并付诸行动。
唐兆希 企业学习地图不仅仅是一张高层实现战略落地的指南,更是每个员工发展自己的宝鉴。
邹景平 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普遍应用之后,各类企业、组织的社会化学习的推展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只要有心,就能做到”的事情。
郭进明 过度追求技术革新只会导致国内的移动学习走向高端化和狭隘化的极端。
周荣庭 构建在线培训服务平台的机遇期已经来临,网络培训行业的发展势必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钱冬明 教育云——学习环境无处不在,学习管理无所不及,学习内容无处不包,学习评价无所不计,学习支持无人不达。
我想先谈谈问题。中国的问题应该是个政治经济学问题,在十八大临近的时候,我们不光要考虑经济问题,还要考虑社会和其他问题。
拐点
中国正在进入一个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时期,存在着三个变化着的主要因素。一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中国并未显示出越过这个陷阱的能力。二是“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和人口红利的缩减。这是有争议的,但看看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看看赡养率,就可以看出,是不是到了拐点也许还不好确定,但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三是外部需求结构性调整及长期管制的要素价格难以为继。中国的外部需求在急剧下滑,有人觉得这还是跟美国缓慢复苏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有关,但在我看来,它反映了一个结构性问题,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另一个因素是,要素价格是被管制的,是低估的,比如汇率、利率、工业用地、劳动力、能源,这些价格也是要发生变化的,不可能长期维持一个扭曲的价格体系。
除了经济角度外,从社会的角度看,原有发展模式有着严重的社会、环境代价:腐败滋生、环境破坏、社会公平、公正缺失已日益凸显。
根据这些观察,我的结论是,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已经到达了一个拐点,中国已进入了新一轮改革的关键时期。
中国改革开放已有30多年,应该总结一下当代中国改革历程的经验。第一个经验是,凝聚市场体制导向的共识是推动改革的思想基础。我们需要有思想基础。我们要有一个改革的逻辑,进行一场有逻辑的改革。这个逻辑就是市场机制的建立。如果逻辑混乱了,故事讲不清楚了,就会缺乏改革的共识。
第二个经验是,推进和完善体制的转轨与增长模式的转型是释放生产力的源泉。现在大家对增长模式争论较多,有人讲要依靠消费、内需,有的说政府要主导经济,还有的说政府应该做的是提供公共产品,这也需要形成共识。
第三个经验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基层创新互动是改革的路径。回顾30多年的改革,实际是一个基层创新和顶层创新的互动,市场和政策的相互回应。我很赞同顶层设计,像一些财、税、价问题,必须有顶层设计。但需要提醒的是,不应该忘记基层的创新,还是应该相信市场的力量。
第四个经验是,兼顾短期周期应对与长期结构调整是改革的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存在一个所谓的“三元悖论”,就是处理就业、通胀和结构调整的关系。长期以来,中国在就业和通胀之间摆动,结构调整总是被放在后面。我们要处理好结构性和周期性问题的相互关系。
政府“脱嵌”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问题的界定: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型说到底是体制和政策问题,即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的“嵌入”和“脱嵌”。
从体制上讲,重点是政府职能的转换:要从主导经济转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从微观层面的干预,转向宏观层面的调控;从对市场的替代转变为对市场的补充和纠正。
从政策上讲,要把财、税、价改革为新一轮改革的重点。财政、税收和要素价格是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经济政策工具运用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分市场和非市场体制的主要标志。我个人认为,下轮改革要把财税价启动起来,这样比较容易见效,也比较容易被接受。
过去30年中国经济崛起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想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总量大,但质量不高;二是,增长速度快,但结构失衡。第一点的主要表现是:资本形成主要依赖要素投入而不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单位GDP的能耗、材耗、碳排放过高;创新能力不足,未显示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能力。第二点的主要表现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和内需不足;长期巨额顺差造成过剩货币流动并导致通胀压力;服务业不发达;城乡、地区间、垄断与竞争性行业、财政收入与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公共产品供给缺失。
为了改进质量、调整结构,中国改革应该设定七大目标。第一,经济增长从高速平稳回落常态,经济发展更注重质量和效益;第二,实现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下的基本平衡;第三,扩大内需、消费,使之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第四,扩大服务业,延长价值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值;第五,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人力资本、推进技术进步;第六降低能耗、材耗和碳排放,实施绿色经济;第七,改善收入分配,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些约束条件,即实施改革的基础保障和可承受的能力。
第一,就业、通胀和结构调整三者相互依存又互为代价,改革中应把握社会对通胀和就业的容忍度或承受力,从短期讲三者只能兼顾不能兼得。从长远讲结构调整是更为基础性的因素,失衡的结构是不可持续的,它使失业、通胀变为内生的结构性问题。
第二,财政的良好状况和可持续性、稳定、健康的金融体系是实施改革的基础条件。
第三,改革涉及财政、税收、价格,它们之间也是一组相互依存又互为代价的关系。顶层设计就是要研究每一个因素的变动对其它因素的影响,以确定改革的次序和力度,使改革的叠加正效应最大化,叠加负效应减少到最小程度。改革应该注意满足上述约束条件。七大目标之间也是相互关联的,即每项指标的变动都会对其它指标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七大目标
下面从政策工具和定量的角度分别谈一下改革的七个目标。
目标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回归常态。中国经济在未来五年左右的时间从高速逐步回落已成为共识。但仍存在争论,即增长回落的性质,是趋势性的,还是周期性的?若是趋势性的,那么新的均衡点在什么水平上?
决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潜在生产能力(PPF)。以往长期保持的高速增长率并不能真正反映中国实际潜在生产能力水平,需要重新确定中国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和相应的增长速度,以实现经济再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指标,可以采用“十二五规划”中的7%。
目标之二: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全球经济失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主要经济体内部经济失衡造成的。因此,全球经济的再平衡的实现取决于主要经济体内部的再平衡。美国在G20会议上提出,以经常项目下顺差超过GDP的4%,作为判定经济体失衡的标准,尽管对此仍存争议,但IMF的初步研究也支持这个指标。2011年中国的这一指标降至2.8%,2012年可能会更低。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放开、外部需求回升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我们提出的目标是不超过2.5%。
目标之三: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我们需要将经常性项目顺差占GDP比例控制在2.5%,中国过度依赖出口的格局也势必发生改变,内需将成为GDP的主要支撑。在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的构成更为重要。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拉动,投资占GDP比例高达50%,这带来了地方政府债务堆积、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等问题。消费的提高主要受制于就业、居民收入和储蓄率偏高三个问题,通过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和社保的支出、降低居民和企业税费等措施,有望在未来五年内将消费占GDP的比重提升至50%。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目标,但我觉得还是有希望达到的。
目标之四:发展服务业。目前中国的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的比例是43%,这个比例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47%,过去十年来服务业占比平均每年增长1%,经过努力,在未来五年中达到50%是可以实现的。
目标之五:提高劳动生产率。索罗修正的生产函数模型揭示了决定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因素,即在就业人口、资本投入和生产率三个独立变量中,生产率的提高是最根本的。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计量模型,而不是一个客观的统计数据。不同经济学家由于采用数据和假设条件不同,所得结论亦有很大差异。但一般认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本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经济转型的题中应有之意,也具备可提升的空间。我们提出,在未来五年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该提升若干个百分点,具体还需要量化。
目标之六:绿色经济。粗放式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是能耗、材耗高,污染重。中国GDP构成中含有大量消耗大、产出低的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中国主要产业的单位产品(吨)的能耗、材耗指标比发达国家、甚至同等人均收入国家有很大差距;中国的污染,特别是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依目前减排规划,碳排放量到2035-2045年方可达到峰值,届时可能占全球碳排放量的50%。我们提出的指标是,将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五年。
目标之七:改善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已成为中国当下的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这涉及到财政支出中民生比例偏低、垄断行业、大量寻租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衡量收入差距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中国官方目前尚未公布这个指标,国外机构估计中国这个基尼系数为0.47-0.52,已超出了0.45的警戒线。我们建议的指标是在未来五年中基尼系数下降至警戒线之下。
约束条件
接下来再对两个约束条件做一些定量分析。
约束条件之一是就业压力和通胀水平。总体来讲,结构调整和就业通胀,短期内是互为代价的,调结构可能会影响就业或者影响通胀。长期来讲是相关的因素。失衡的结构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会使失业通胀变成一个内生的结构性问题。如果不做调整,可能用一些行政手段,暂时地把通胀、就业压一压,但它就是在那儿存在着的。这是第一个约束条件。
经济增长放缓主要的代价是就业,但随着人口红利的衰竭和“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就业压力趋于放缓。我们提出的失业率控制指标为4.5-5.5%。经济增长放缓会减少通胀的压力,但考虑到要素价格改革和劳动工资上涨引起的PPI上升、大宗商品进口产生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我们建议的的控制指标为4%左右。
约束条件之二是财政健康和金融稳定。财政和金融是改革的两个重点领域,同时,它们的健康、稳定状况也是改革的基本保障。财政状况的指标主要是赤字水平和公共债务(中央+地方财政)占GDP的比例。我们选取的指标分别是3%和50%。金融业的指标主要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贷款不良率。前者已有国际和国内监管指标,后者控制在2.5%以下。
在财政政策上,我们的几点建议是:调整中央与地方两级财政的收入和支出责任的税种和分配比例;加大公共产品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构成,将这个比例从目前的30%提高十个百分点;鼓励具备资格的地方政府进入债券市场,同时规范地方财政的费用收入和基金性收入;重新界定国企的功能,将其资产和收益作为财政提供公共产品的资源;建立国家资产负债表,人大不仅要监督政府财政收入的平衡和效益,还要审议其对国家资产负债的影响。
对于税收改革,我们的建议是:推进服务业从营业税向增值税的转变;推出房产税、社保税、碳排放税等,提高资源税税率;进一步降低企业和个人税费负担,将宏观税负比例从目前的35%降至接近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即25%;对需要扶持和鼓励的产业实施结构性减税。
在要素价格方面,应该逐步解除政府对汇率、利率及能源价格的管制,提高矿产资源税的税率,放开土地(工业用地)和劳动力价格,使之达到市场的均衡价格。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建议论文】推荐阅读:
新一轮10-05
南京市200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建议12-21
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汇报11-16
锦州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教师事迹材料07-21
采取新对策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11-24
继续推动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06-30
一轮辩论资料11-22
如何进行一轮复习09-27
高三一轮复习基础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