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精选10篇)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1

学习目标:

1.认识扇形,知道扇形各部分的名称,理解扇形与圆的关系,学会画一个扇形;

2.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求扇形的面积;

学习重、难点:理解扇形与圆的关系,学会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一、预习检测:

1.什么是圆心角?什么是弧?什么是扇形? 2.试着画一个扇形,并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二、小组活动:

活动一:说说生活中的扇形。

活动二:做一个扇形,并用彩笔画出它的圆心角、弧、半径,并说说扇形与三角形及圆的区别和联系。

活动三:完成小组任务,讨论交流:扇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三、随堂测

四、巩固练习

五、总结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2

一、创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

开放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 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 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 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1. 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 通常重结论, 轻过程, 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 再喂给学生, 学生通常被动接受, 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概念、具体的读图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 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 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 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 自己去体验, 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 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例如, 中东地区石油外运的课后活动, .是让学生自己探究如何从波斯湾经三条石油外运线运到西欧、美国、日本。以前处理这部分内容时, 通常是教师一边讲, 学生一边填, 教师讲解、强调的很到位, 然后再让学生反复背诵记忆。这样, 学生出错率很低, 表面看来效果很好。事实上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 自己并没有去思考。如果考试时稍加变动条件, 学生就不知所向了。今年讲到这部分内容时, 以学案形式先给学生提出研究内容:首先看“波斯湾石油外运航线图”, 再指导学生阅读各航线经过的大洋, 明确主要的海峡、运河的位置, 强调几个关键的地方, 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航线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所到达的国家或地区, 并找几个小组作简要汇报, 小组之间互相点评, 对于共性的错误和重要环节教师又作了强调, 随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错误相对来说较多, 教师都一一进行纠正, 纠正过程中, 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 学习的积极性相当高。通过这一活动, 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了, 学习上有了成功感, 兴趣浓厚了, 学生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2. 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 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 跟不上, 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 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 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现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 利用导学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因材施教。利用学习小组,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通过生生合作, 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 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 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 使优生更优, 差生不落后, 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教师素质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 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 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 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这一挑战,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

1. 教师要学会利用导学案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导学案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与交流的媒体。学生在讨论活动中, 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 不仅是身体蹲下来, 心灵也要蹲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 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这样每一位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和他交流, 在和他一起学习, 完成目标的积极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2. 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现在的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 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 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 和学生共同探究, 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 赏识学生取得的每一次成绩。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 在成功中长大, 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导学案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怎样学, 教师就怎样教,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理论学习, 拓展知识面, 丰富教学素材。

浅谈对导学案教学的认识 篇3

[关键词]导学案课堂教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10

2015年,恰逢我县教育质量提升年,我校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先后开展打造高效课堂,展示理想课堂的系列活动,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运用导学案教学这方面是一个较大的亮点,它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尤其是在我们语文教学工作中它的效果很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过去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好比知识的容器,是一个丧失了思维的被动接受者,这样不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打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利用导学案教学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师单纯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可根据导学案,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然后再按照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在运用导学案教学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提升,学生是课堂的表演者,课堂是学生展示的舞台,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思维,形成了能力。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和谐统一,获得最大效益。

二、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导学案相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而言,其便利之一在于教师事先可以根据课的类型、课堂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需要学生在课堂上预习、延伸或补充的知识写到导学案上,这样不但节省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过去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往往要用一段时间来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落实字词等基础知识。而利用导学案,对于这些基础知识就不必一一介绍,教师事先可以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从而形成一个严密完整的整体和训练体系。然后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自己落实,或品味感受语言之美,或拓展视野,这就大大节省了上课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探究一些重难点,既较好地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语文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有些干涩。导学案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的,就像理科教学中的例题,教师为学生准备好问题情境,设置适当的途径让学生进入情境,然后让学生针对一个问题有不同的想法、观点,在课堂上互相辩论,通过争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课文内涵就会自然领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变“导师”,“学生”变“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去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这样不但学生的课堂时间会充分利用起来,而且还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利于课堂分层教学,优化学生思维品质

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般注重对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导学案的设计往往就是遵循由浅到深的原则对涉及的这四个层次的能力进行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水平来完成相应部分的学习。这样一来,导学案就能达到教师分层教学的目的,在同一节课上不同的学生可以依据自身能力去学习掌握相应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有利于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弊端,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时也增强了教学的双向交流,优化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以上是笔者对导学案教学的一点浅显看法。当然,凡事有利就有弊,导学案的使用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在摸索中要学会创新,学会反思,大胆挑战,就能在课改的道路上有别样的收获,看到最美的风景。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篇4

课题:铅笔有多长(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课

型:预习课

课时数:1课时

案 教

自学导航活动一:

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1)拿出尺子来认识分米,看看以分米有多长?用手来比一比。(2)再看看一分米里有()厘米?

(3)想一想分米用()字母来表示?(4)数一数1厘米中有()个小格,每一小格的长是一毫米。(5)一厘米里有()毫米。

2、填空1分米=()厘米

厘米=()毫米1m

=cm

dm=cm1cm

=mm

1m=

dm新课标第一网活动二:总结十进制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1、4厘米等于多少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2、5分米等于多少厘米?你是怎样想的?

3、3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你是如何思考的?

4、6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你又是怎样思考的?活动三:填空:3分米=()厘米

7厘米=()毫米80毫米=()厘米

20厘米=()分米1米=()厘米

500厘米=()米5dm=

cm

40mm=

cm9cm=

mm

60cm=

dm活动四:动手来画一画。

1、画一条长30厘米的线段。

2、再画一条长2厘米5毫米的线段。

3、最后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活动五:拓训练:抢答7m

=

dm

3cm

=

mm90dm=

m

60cm

=

dm2m

=

cm

800

cm

=

m活动六:检测:当堂检测大本p2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二教学过程:

1、预习课本p54p55,完成学案活动一到活动五。教师下组指导看书,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学困生,先完成的小组选择展示任务。

三年级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导学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改写小数。

2、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3、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法。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同学们逛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你看到商品的价格是怎样写的?谁能说一说。

二、自学探究

1、自学课本第88页内容

(1)填空:火腿肠5.98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牛奶0.85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面包2.60元,表示___元___角___分。

(2)仔细观看数字5.98,0.85,2.60三个数字有什么特征?你发现了什么?(3)你会读这些小数吗?应该怎样读呢?

2、自学课本第89页教学例1,思考:

(1)王东身高1米30厘米,但只能用米作单位,应该这样表示?(2)理解题意,完成例1填空;

三、小组合作交流

1、什么样的数叫小数?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小数的读数方法是什么?写数方法呢?

3、想一想: 0.03米、0.18米,小数点后面第一位数表示什么?第二位呢?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

4、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应该这样用小数表示?

四、归纳总结,教师点拨

1、你能读出下列小数吗?总结一下小数的写法。

八点零四 零点四零零五

数的写法:

2、认识小数,你学到了什么?

五、学习反馈

1、完成课本第89页做一做。

2、读出下列小数:

2.13 8.037 0.02 7.12

3、写出下列各数:

八点七 零点二五 二十点一五 一点零一三 教与学的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比较小数大小 教学目标: 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通过小数的大小比较,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请同学们回忆以前所学内容,说一说:

1、根据所学准确进行换算

0.9米是()分米 1.15米是()米()分米 0.88米是()分米 1.2米是()米()分米 0.9米=()厘米 1.2米=()厘米 1.15米=()厘米 0.88米=()厘米

2、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

二、自学探究

自学课本第90页教学例2,思考:

1、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应该怎样进行比较呢?你的方法是什么?想想看。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怎样比较四人跳高的比赛成绩,你的方法是什么?

2、比较的时候应该线比较什么,再比较什么?

3、如果两个小数整数部分相等,应该先比较哪一位,再比较哪一位?

四、归纳总结,教师点拨 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五、学习反馈

完成课本第90页做一做。

教与学的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课

教学目标:巩固小数的认识并能准确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1、填空

(1)8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分米,用小数表示是()分米;(2)12厘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是()米;(3)8角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4)4角3分写成小数是()元;(5)1米2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2、读出或者写出下面横线上的小数。

(1)1千克海水含盐零点零三千克。()(2)一只鸵鸟每小时可以跑五十四点四千米。()(3)土星绕太阳一周需要29.46年。()(4)通讯卫星重达2.03吨。()(5)2011年5月15日晚上,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中国选手刘翔以13.07秒夺得冠军。()

3、在○里填上“>”“<”或“=”。

0.06元○0.11元 2.01元○1.99元 0.54元○0.56元 3.01米○2.9米 2.01元○1.99元 0.4米○0.41米

二、自学探究

自主完成课本第91页练习二十一

三、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订正课本第91页练习二十一

教与学的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简单小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数的加减法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做整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74+28= 515+62= 702-286= 900-68=

2、手套2.00元,袜子1.60元,你知道这两样一共多少钱吗

二、自学探究

1、自学课本第95教学例3,思考:(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你想购买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3)你最少选择购买两种商品,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共用去了多少元钱?

2、自学课本第96页教学例4,思考:(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带橡皮的铅笔比普通铅笔贵多少元?这道题你会解决吗?(3)怎样列式?请你试试看。

三、小组合作交流

1、根据自学内容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探究0.8+0.6的计算方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3、探究1.2-0.6的计算方法。怎样列竖式并正确计算出得数?

4、笔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是什么?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四、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第96页做一做。

2、把自己的语文、数学课本的单价找出来。(1)计算一下语文、数学两本书一共用多少元钱?(2)计算语文课本比数学课本多(少)多少元?

3、看够物信息,自己分别列一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面条一包 食盐一袋 火腿肠 味精一袋 1.86元 1.20元 5.06元 9.47元(1)

(2)

教与学的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课

教学目标:巩固小数的加减法及混合运算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强化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

先说说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并准确计算下列各题。4.6+5.4= 0.6+0.8= 0.36+0.4= 14.1+3.6=

4.9-2.7= 0.8-0.4= 1.9-0.6= 10.9-7.8=

二、自学探究

自主完成课本第97页练习二十二

三、小组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订正课本第97页练习二十二 教与学的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小数的认识及简单计算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际进行小数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归纳

翻阅课本第88—98页内容,归纳本单元知识点:

1、小数的组成:由()部分、()和()部分组成;

2、小数的含义: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小数的读法:先读()部分,按照()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作();再读小数点,小数点读作();最后的()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不管有几个0,都要()。

4、小数的写法:先写()部分,按照()的写法来写,()部分是零就写();再写(),()要点在个位的();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不管有几个零都要()。

5、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先比较()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如果第一个数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上的数,以此类推。

6、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齐,()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二、题型变式

1、算一算,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5392 + ○ 1.8 101010108610.8□.6 + □.6-□.5 2 0.1 □ 2.6 □ 5.4 9.4

4、小强在计算小数加法时,把其中一个加数4.2看成了42,结果得到52.6.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5、在一道减法计算题中,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和是38,其中差是12.3,求减数是多少?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6

一年 级        学科  数学                           教 师:石云霞

学习

内容

学习

标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会认读写1--5各数。

2、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4、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重难

点及

突破

措施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1--5各数,1--5各数数物对应及意义,2--5各数的组成

课前

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盒

www.xkb1.com

导学案设计 个性化设计

流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数学课上了这么久了,老师想大家都想早点学习数字,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先来学习1~5这5个数字。

2、出示图片。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在干什么?

天上有几架飞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数出个数,陆续引出1~5这5个数字,注意顺序、方法

3、教学数字1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1个的?用小棒摆出1。师相应的板书。

一个太阳,一辆坦克……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1。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4、教学数字2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2个的?

两艘火箭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2。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5、教学数字3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3个的?

三辆小汽车新课标第一网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3。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以下教学与以上教学方式一致。

6、整理归纳、练习应用。

学生根据教师所写的正规数字在练习本上书

写数字,并要求认真书写,姿势规范。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写数字1--5,我们比一比谁写的最漂亮

展  学习写1--5,继续练习数数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7

1 学案的设计

针对语文新授课的特点, 学案的设计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以课本为基础, 以利于学生的自学和能力的培养为前提,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1 学案的设计原则

学案是“学案导学”教学法得以实施的基础, 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 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尽可能的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学案的编写至少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1 课时化原则

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高中语文新教材内容的编排基本上是一小节一课时,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有利于学案的编写。而新教材的实施就需要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都需进行深入地研究, 宏观把握, 细节入手, 按课时编写学案。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 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 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1.1.2 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引入一个个综合程序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能力。问题的编写, 除一般地注意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之外, 还必须重视所编问题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学科信息的准确性;学科信息的系统性;学科信息的思想性;学科信息的启发性;学科信息的多样性;学科信息的针对性。使之既源于课本又不落俗套, 既注意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加强知识的拓展与联系, 具有较强的思考性。重视对读图的指导、对实践和社会认知方法的指导。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1.1.3 生活化原则

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根据语文学科特色, 在学案设计过程中, 应根据所学的教材内容, 将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现象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文问题与现象, 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性化原则?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 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 中等生看到激励, 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1.2 学案的组成

学案的组成应相对固定, 同时应根据每一课时的具体需要灵活地编写。组成学案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 情意目标, 能力目标等等。并给出学习的要求, 如对认知目标的要求可用“识记”、“理解”、“运用”等, 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等。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在宏观上把握所学内容, 并能使学生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综合程序问题?紧扣新课标要求, 围绕重点难点进行编写, 并渗透认知方法的指导、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等。技能训练?包括课堂活动 (练习) , 课后讨论 (思考) 等等, 题不求多而求精, 以巩固所学, 培养能力, 并获得反馈。

总之, 学案应围绕着新课标和教材内容, 联系生活实际, 融入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 灵活而人性地编写, 提高教学效益, 实现教学目标。

2 学案的实施

2.1 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预习阶段是“学案导学”教学法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既能充分体现学案的导学功能, 又是实现“主体先行”的关键环节。

2.2 课堂讨论阶段

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综合程序问题。对于一些基础知识, 可以教师提问学生, 也可以学生问教师。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 一般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充分利用图、表及其他声像材料及时进行诱导、点拨、归纳。教师在讨论中提出的点拨、诱导性问题, 要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 设疑要科学、严密、有趣, 要结合学生生物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的实际, 经过努力可以得到解决, 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当然, 作为新授课, 无论教师对教材内容怎样挖掘, 最终都应回到课本这一层面, 所谓深入而浅出。

学案中的课堂练习题应尽量在课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并及时给出解答, 这一方面让学生有及时而适当的训练, 既巩固所学, 又使学生学有所用, 并获得一种艰苦 (脑力) 劳动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 可让教师获得直接的反馈信息, 为课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信息;同时, 练习中少数较难题又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对学习的积极主动状态;最后, 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2.3 课后巩固深化

课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完成预习时有疑问而课堂上未能完成的问题, 对学案进行及时的消化、整理、补充和归纳。同时教师要适时将学案收起, 仔细审阅。对学案上反映出的个性问题及课堂上未解决的共性问题及时安排指导和讲解。做到教学一步一个脚印, 以收到实效。

在新授课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法, 不仅能充分体现教师作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 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很好的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还课堂给学生, 还激情给教师。而且更重要的是, 在于教育者开始将目光由成绩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人, 关注人的情感, 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发展其能力, 培养其思维, 传授其技能, 并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案导学”教学法在课堂内外创设了一种主动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乐教、善教, 学生活学、会学。促进全体发展, 关注个体提高。同时通过多种交流渠道, 有效地沟通了师生情感, 加深了师生情谊。提高了教学质量, 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3 学案教学的意义

3.1 学案教学是教师集体备课的平台

学案教学在学生程度基本一样的前提下, 教学进度可以统一, 在制订教学内容、教学课题、教学目标、例题、练习题, 学案可以体现各教师的教学思想, 发挥各教师的教学优势, 每个教师可制订不同章节的学案, 学案就成了教师交流、能力提升的平台, 教师集体的优势得以发挥, 学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利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学案制订和集体使用节约了教师的精力, 使教师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

3.2 学案教学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

有了学案, 学生便知道课堂的教学内容, 课前可以进行自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课前学不会的内容, 学生可以进行讨论解决, 再有不会的问题课堂上由教师点拨、指导, 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学案上的难点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学生查阅资料、思考、实验、检验发现的问题, 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 完成教学目标, 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平台。

3.3 学案教学是学生灵活学习, 教师驾驭课堂的平台

学案教学是开放课堂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加广阔的知识视野, 能适应程度不同的学生学习。程度好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案的教学内容, 完成学习目标, 还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围绕学习目标探究感兴趣的其他问题, 程度差的学生围绕着学案的目标学习, 可以完成基础目标。学案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了成功的感觉, 实现了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也为教师驾驭课堂提供了平台。

3.4 学案教学是教师、学生在课堂上互动的平台

学生遇到困难问题, 可直接问老师、问学生, 老师可以问学生。

关注学生的最佳答案, 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正确结论或错误的结论。学案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传统的教案教学是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教学, 是教师整理好的知识, 灌输给学生, 学生是观众, 被动听课, 不能自主学习。学案教学是教师写好的剧本, 学生是剧本中探索知识的主人翁, 是课堂学习的急先锋, 主导着课堂学习的进度和效果, 。教学中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 才是成功的教学, 学案教学恰恰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是学生学习的天地。

综上, 学案导学在革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结构, 优化学生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方面, 尤其是在促进教师成长层面, 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探讨了语文教学中学案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以学案教学实施的过程为切入点, 探究了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实施, 阐述了学案导学在促进教师成长层面的意义。

关键词:学案导学,自主学习,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1]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4-29.

[2]王昌善, 张希希.变革与反思:对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的检视[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1) :72-77.

[3]刘旭.教师专业教学机构设置体制的比较与选择[J].教师教育研究, 2009 (1) :6-10.

[4]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36-76.

[5]吕世虎.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4.

[6]刘旭东, 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89-109.

[7]罗建国.教学反思: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新课程研究 (教师教育) , 2009 (4) .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8

【关键词】教学;学案;模式;认识;体会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充分说明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同时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而我县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者主角——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而学生知识课堂的配角,甚至只是听众,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展,缺乏对学生各项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也只是高分低能的温室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为了改变这种被动而低效的学习局面,推动全县教育能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县大力推行了“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课改。在课改时间,我严格贯彻县局精神,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实践,对课改有了新的认识,下面就课改谈谈我个人的体会与反思。

一、激励是课堂的灵魂

在课改的这段时间里,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六步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的激发鼓励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学习热情。小组评价机制让以往课堂上昏昏欲睡的学生活了起来,它们不仅能动嘴、动手,还能动脑,他们会毫不吝啬的拿出自己所有的热情与经理参与课堂,投入课堂。以往学困生视课堂为地狱,视老师为敌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乐园,老师成了他们的好朋友,这些变化都是激励性课堂评价机制带来的。因为老师能关心学困生,而且他们的回答能有回报,那就是加分奖励,他们为自己小组挣得分数,心里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就会丢弃心里的自卑感和对学习的冷漠感,取而代之的是很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试想一下,连学困生都能在课堂上尽力冲刺,其他学生的表现就可以想象了。这样的课堂就像是春天的田野,和以往死水一潭的课堂相比怎么会没有生机与活力呢?而且,组内每个人都是不同项目的组长,这让他们能从不同的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小组、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的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也更好的体现了自己在组内和班内的价值,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班级会没有生机和活力吗?

二、学案是课堂的领袖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中的灵魂就是学案,它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案交给学生,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学案导学”就是借助学案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构建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学案为导学提纲,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教师导学释疑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了出来,它既能高效的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自学,也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检测、拓展和延伸,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县组织优秀老师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编写了切合我县学生的导学案,这把学案在课堂的领袖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自学是课堂的基石

郭沫若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精神。”这些先哲都主张“学贵自得”。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中和工作之处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是成功的。”而只有在课堂上发挥学生主导作用的情况下,学生才有可能“自得”;才有可能在离开学校之后仍有“学习的动力和基础”。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中,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自学。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读、写、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生自学,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完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既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对学习有热爱之情,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并且在自学中暴露存在的问题。自学是课堂的基石,为下一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是课堂的催化剂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自学质疑后,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先由各小组长组织学生组内学习,解决本组成员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各小组之间再合作学习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提出,最后让老师来点拨指导解决。

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打破了以往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强化了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了“兵教兵”,让课堂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了课堂效果的最大化。“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小组合作学习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犹如一剂催化剂,让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快的走向成功。

五、展示是课堂的精髓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这一环节,把学生由以前被动的接受者变为知识主动的展示者。这一环节,学生可以上讲台读、讲、演,也可以到黑板上去写,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角,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展示的学生,老师和其他学生只是听众和裁判,展示优秀的学生大家会自觉的报以热烈的掌声,来肯定展示学生的杰出才能。通过展示,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讲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思维反应,增强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有了学习的快乐感和成就感,进而以更积极的态度投入到下一节课堂的学习中。经过长时间的锻炼,会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主动探索知识的有较强能力的学习个体。

六、点拨是课堂的阳光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的四十五分钟教师满堂讲,教师口若悬河,学生昏昏越睡,课堂往往由教师来唱独角戏。但这种新的模式中,教师只是整堂课的设计者、策划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的掌握本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小组之间也解决不了的疑难,由教师来点拨指导解决,教师的点拨如同乌云边上的阳光,拨开了学生心中的迷雾,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掌握自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系统化、条理化,也能够拓宽和延伸,让整堂课有一个整体的提升和拔高。通过精讲点拨,使学生从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明辨是非的方法、学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拓展,视野更开阔,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在关键处和疑难处对学生进行精讲点拨指导,引导学生顺利高效地学习,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教无止境,如果要让“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的去研究、探索、实践,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我县的教育质量上一个大台阶。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9

东方红第二小学

曹东升

自2011年3月在我校推广“三段五环教学法”这一方案,实施导学案教学,到现在为止以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教育教学效果,受到了我校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导学案作为“三段五环教学法”的重要载体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抓手,通过在接受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锻炼、自主合作交流、自学体育知识与技能等能力为突破口,以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体育教学方法。“导学案”是针对当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艺术,不在与教师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自主学习。

“导学案”教学法其主导思想是教师的任务是“导”而不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学”而不是“听”。其实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中“导”思路、因势利导.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竞争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创新学习.引导和培养创新意识,使学生自我实现目标.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表扬鼓励。通过以上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经过多次探索,有以下体会:

一、学前“导”兴趣,激发动机

学前“导”兴趣,激发动机,“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要构建高效课堂,最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即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教学中才能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改革教法、学法、课堂组织结构,做到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又“堂堂有别,课课有异”,使学生对每次课都保持新奇感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证明,学生只要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去探索。学前“导”兴趣如能做到灵活多样,引人入胜,定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过去,我们总习惯以复习上次课所学的动作技巧来导入新课,显得枯燥、单调。学前“导”兴趣,对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内容十分重要。学生如果缺乏对某一活动的兴趣,就不可能产生爱好,没有爱好也就不可能形成从事某活动的习惯。反之,利用学前“导”兴趣使其学生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并逐渐加以引导,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终身受益。从而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任务。因此学前“导”兴趣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不是让学生枯燥地跑圈,而是在校园进行学习。我预先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利用学校的地理环境优势,跑至学校各处,搜集纸条(事先准备好问答题、谜语等)闯关取胜。学生们听了兴奋不已,个个迫不及待的想出发。这样的课既锻炼了身体,又娱乐了身心。还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互助友爱的优良品质。所以每次上课我都引入相关的手段如:音像演示、先“玩”后练,或以游戏激趣等多种方法。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中“导”思路,因势利导

1.创设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形成氛围,使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克服困难,去完成学习任务。可利用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中引入,还可以利用学生日常中的经验如:学习障碍跑时,我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障碍?”同学们马上回答有水沟、大坑、石头、大树等等,我又提出:你们怎样通过这些障碍哪?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遇到水沟可以跳过去,跨过去,遇到石头、大树可以绕过去。好,现在请同学们利用垫子、标杆、实心球自己设置各种障碍,并选择合适的方式通过障碍,同学们马上忙活起来,并开动脑筋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那组的障碍设计的既快又新颖。

2.引导创新,自我实现

创新能使人快乐,求美能使人愉悦,因此,体育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培养想象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自主的经历生疑、思考、联想、想象的认识过程,最终得到“自我实现”。例如:我先教学生一套简易的徒手操,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创造一节或多节徒手操,并让学生自己表演,再由模仿到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创造过程及成果所带来的最新、最美、最快乐的感受。

3.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表扬鼓励

通过观察了解,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多鼓励、多表扬、营造民主、和谐、宽松、向上的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察敏锐,思维灵活想象丰富,提高学习效率,并注重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根据学生个别差异选择不同活动方式,让学生都有所进步,心理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三、学完“导”竞赛,小组合作

运用知识当然不仅限于技能技巧的掌握,还包括“知识迁移”的掌握和创造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分成几个兴趣小组,这种分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发展个性,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作用很大,尤其适用于有一定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及毕业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团队行为,促进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群体合作活动中,谁也不愿意给自己的团队丢脸,因此,在练习中必然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个体的潜在能力。同时在群体活动中,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协同、默契合作,建立起了特殊的关系与友谊,这种友好合作关系的建立,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如学习定点投标靶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自由投准,记住每十个投靶中投中的次数,接着我引导学生归纳出投靶的动作技术要领,再进行第二轮投靶,最后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并宣布每组的最后三名要绕操场跑一圈。学生比赛结束后,我告诉他们刚才不过是给你们增加一点心理压力,并不是真的处罚,接着进行第四轮投靶。投靶结束后,我让学生比较四次的投靶结果,并引导他们得出结论:第一轮投靶由于没有掌握技术要领,命中率很低,第二轮投靶自然有所提高,第三轮由于有心理压力,成绩反而有所下降,解除了压力,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第四轮投靶成绩最好。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合作学习过程里,由于它集合了众人的智慧、经验,因此学习效果成功的比率较高。而且合作学习属于一个团队行为,故而成功的乐趣由众人分享,改变了以往甜酸苦辣自己一人承受的的心理体验。导学完成后教师有意组织小组比赛,对优胜者予以奖励。

四、学完“导”结论,总结概况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运用知识不仅是为了今后工作和生活,而且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条件。运用知识当然不仅限于技能技巧的掌握,还包括“知识迁移”的掌握和创造能力等。如学习“立定跳远”一节时,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跳远,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在进行第二次的跳远。接着,我又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并宣布每组的最后三名要做10个俯卧撑。学生比赛结束后,教师告诉他们刚才不过是给他们增加一点心理压力,并不是真的要做。最后进行第四次的跳远。跳远结束后,我让学生比较四次立定跳远的结果,并引导得出结论:第一次跳由于没有掌握动作技术要领,跳得不是很远;第二次掌握了一定的动作要领后,距离自然有所提高;第三轮由于心理压力,成绩反而有所下降;再解除了压力后,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第四次成绩最好。

扇形的认识导学案 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估测方法。

一、预习导引

你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吗?我们有时测量的长度不是整数厘米怎么办?

二、自主学习

复习旧知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2、我知道1米=()厘米。

3、我能填:2米=()厘米300厘米=()米5米=()厘米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厘米,宽大约是()厘米,厚大约是()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厚是()厘米。

3、读教材第21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作单位。

4、完成教材第22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1厘米里面有()个1毫米,得出1厘米=()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三、课堂检测

1、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50米○400厘米30厘米○3分米

18分米○180厘米7厘米○65毫米32毫米○30厘米

2、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一本书厚约()。A、10毫米B、10厘米

(2)的高约10()。A、毫米B、厘米

(3)5角硬币厚约2( )A、厘米B、毫米

(4)课桌高约90( )A、分米B、厘米

(5)粉笔长约8( )A、分米B、厘米

(6)苗苗的身高约130()A、厘米B、毫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6厘米=()毫米20毫米=()厘米

800毫米=( )厘米45毫米=()厘米()毫米

8厘米+30毫米=( )毫米 120毫米=()厘米

4、画一画。

(1)画一条长3厘米6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30毫米的线段。

四、小结

上一篇:英语小组剧本下一篇: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