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师感悟随笔(精选12篇)
开学这一段时间,一种不良情绪始终缠绕着我,在办公室、教室、回到家里也是一样,就连我的母亲也能从我的神情和状态中发现我整日闷闷不乐。说实话,自己也能认识到这种不良情绪的危害,心境不佳,办事效率就不会高;心情不佳,课堂上见到学生有违纪现象,就火冒三丈,乱发脾气,有时也影响到家庭和睦;心境不佳,工们紧张时会牢骚满腹。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重复性,自己现在的状态好像是产生了职业倦怠:一味的心力交瘁,一味的烦恼苦闷。在这种状态下工作,当教师还有什么幸福可言?教师又怎能身心健康?
常言说得好,改变不了环境,你就要学会适应环境;改变不了别人,你可以改变自己。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你是幸福的感觉还是痛苦的感觉,全在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事物都是相对而言的,所以苦和乐也是相对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古人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将劳役者比,则悠闲者自乐;将疾病者比,则健康者自乐;将祸患者比,则平安者自乐。”就连鲁迅笔下的阿q也会精神胜利法,何况我们呢?所以,当我们看到世间不如意事的时候,何尝不也自我安慰一下呢?
一、小学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 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学过程里特别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有利于小学生创新意向的生成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 对现实形体的把握是美术作品中意向生成的主要来源。意向一般来说是人对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加工”后与原物相类似的东西。很多的创造性思维都是再形象直观基础上进行过理论抽象的结果。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 美术教学的多样性及其本身的丰富性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第二, 小学美术教育利于学生想象力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建议
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他们拥有各自不同的闪光点。在美术教育中, 应该提倡、鼓励孩子进行独特地思维创作, 而不是将学生的独特想象力扼杀, 把孩子变成千篇一律, 一味模仿的机器。对于学生的创作欲望, 应该多一些积极鼓励, 少一点苛责, 让学生能够发挥创作潜能, 拥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 教师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 让学生去思考,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自发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同时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 自觉解决,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得到很大提升。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模式, 组织一些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活动, 并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在《春天》在一课中, 教师可组织学生春游踏青,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走向大自然。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讲解课堂知识,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在活动中,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的足迹与气息, 找到生活与美术的结合点, 并给予积极肯定, 从而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还有, 将实际生活里的图形和教学中的相联系, 并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使学生产生共鸣, 激发学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 从而使创造性思维得到锻炼并得以提高。
3、在观察中激发学生进行创新
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对于小学生来说, 让他们感知到社会生活、认识社会, 最主要途径就是观察。在美术教育中, 第一步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观察。使学生形成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在观察中发现美, 并在美术创作中表现美,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在《交通工具》一课的教学中, 起初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列举很多的交通工具, 但是在大多数学生的作品中出现了多次涂改现象, 有的学生甚至放弃了。经过询问才得知学生因为不了解其构造, 才难以下笔。这样的创作, 无异于闭门造车。学生尚且年幼, 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教师可积极引导学生对周边事物进行观察, 可以展示一些常见的实物, 如:土豆、黄瓜、番茄等, 要求学生对其外观进行描述, 然后再由教师针对其特征提出简单的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仔细观察。这样一来, 学生就能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对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为创作提供必要的基础, 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达到创作美的目标。
4、在联想中启发学生进行创新
学生认识到事物特征之后, 如果只是单纯地描绘出来, 机械性地表现美, 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学生在表现美的过程中发挥想象, 将观察的结果与自身的想象力结合, 充分扩散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针对物体的外形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就会说出各种不同的答案, 像扁豆、像数字C、像镰刀、像小船等等。另外, 还可从颜色上联想, 如:月亮的颜色可以想象到玉、盘子、白纸……通过这样的自由想象, 学生的思路就得以扩宽, 可以迅速找出原本不相关的事物的共同特征, 使学生想象力不断丰富。
5、在不断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知识的学习, 最终是要运用到实践中去, 而实践活动, 又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因此, 实践是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创新能力得以形成的基础。在绘画的过程中, 学生将自身的认知、客观的感受等都通过画笔描绘出来。大量的绘画实践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而创作来源于实践。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用自己的眼镜去观察, 用内心去感受。同时, 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积累材料的习惯, 是学生的创作时有充足的准备。帮助学生树立“喜欢画画”的意识也是很必要的。学生在创作中能够表现出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创新能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提高。
三、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工作应该根据小学生的特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积极性, 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在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大教师应该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 提高教学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使学生学得愉快, 使课堂成为孩子创作的摇篮。
参考文献
[1]王倩.论小学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1, (05) :244.
[2]雷强.论美术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 (初等教育) , 2011, (04) :75.
关键词:甘南藏族自治州;美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6-185-01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高原,资源较为丰富,但小学美术教学,特别是农牧区小学的美术教学,多年来一直在一层不变的教学内容和长期一贯的教学模式之间徘徊、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依样画葫芦。这样的现状,让我们在新课程实施中颇感困惑,那么如何在藏区小学进行美术教学呢?就此我对多年的美术教学工作作了回顾和总结。
一、注重周围课程资源的开发
小学美术课标规定工艺美术课时占教学内容的50%左右,藏族农牧区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以及艺术文化,这就给我们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把学生引向工艺美术的殿堂提供了绝佳的先决条件。
1、利用石子、树叶、松果进行贴画造型艺术教学
在小河旁、小山上,形态各异的石子随处可见,这些都是教学中十分不错的素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按教材要求选择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造型,设计加工成各种形状的手工制作作品。
2、合理利用周围环境
根据周围的环境,组织学生采集黏土、翎毛、菜蔬瓜果等,经过美术课堂加工,做成了联系课本实际的泥塑造型、粘贴画、小头饰、小挂件、瓜果雕刻等。春天到了,带他们出去找春天、画春天,夏季我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品读祖国秀丽的山水,通过引导让孩子们创作出结合本地区文化艺术特点的佳作,秋天到了,带他们去捡落叶、松果、树皮,回来做树叶(树皮)贴画、工艺作品。
3、利用秸秆、麦草秆、树枝进行造型教学
在农村房前屋后、地头田边,麦草秆、秸秆、树枝随处可见,而这些对造型教学有着不小的作用。教师在“巧妙的穿编”一课之后,可让学生收集一些秸秆、麦草秆、树枝等整理干净、修剪整齐,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中介绍的纸条穿编一样进行构图穿编,设计精美的图案。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让课堂丰富多彩
如今我们农牧区大多数小学,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普通的电教设备已经基本配齐。因而,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多媒体器材进行美术教学,把学生带进一个绚丽多姿的美术世界。
1、利用多媒体教学
每一堂美术课总是有不同的呈现形式,教师的板书演示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同时有许多色彩、明暗、位置关系,然而这些很容易受粉笔、黑板等的局限,再加之小学生理解能力的直观性,这就会给实际教学过程带来诸多麻烦。鉴于这样的情况,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绘制一些投影片,上课时用投影仪、电脑等展示出来。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课堂兼容性,同时也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本课时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
2、利用好教材,就地取材
新的美术教材上有大量的手工制作、绘画、电脑制作作品,合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因地制宜的教学。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作品与自我感受过的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引导他们体验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共通的内在美感。
3、美术课堂音乐的应用
把美术知识融合于趣味性和情节性很强的故事中,制成录音或幻灯片进行教学,结合相应的音乐,展开情景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增强自我知识吸收及经验积累意识
1、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是农村美术教师必备的先决条件
低年级的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学习随意性较强,同时学习美术的动机缺少相对的高度,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停留在较形象直观的层面上。故此对于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热情诱导。
2、“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要准备好一缸水”
课堂上,由于学生知识面的增加及网络、电视、媒体的不断更新常会出现一些一时难解决的问题,此时深切地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所以经常阅读有关新课程的书、杂志,查找有关教学内容的资料,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提供充电平台,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素质。
3、把握课堂教学的尺和度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进驻美术课堂,学生课堂活动有大幅度增加,这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有时候拟定的教学目标已经完成,但却由于学生的热情过于高涨,不忍心打斷,造成课堂时间延误,所以度的把握是十分必要的。故在课时安排尽量安排适度,在学生课堂情绪的调控方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口头表扬、奖励、比赛、趣味活动等方法尽量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学习活动中来,引导至张弛有序学习过程中。
这一课《化腐朽为神奇》手工制作课,按照给上一届学生上手工制作课的教学模式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教学效果与上一届完成作业的情况相差不大,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很认真地完成这次的作业,也创作出来了很多令人满意、受同学欢迎的作品。美术课上,同学们被一件件富有想象力、精致、有趣的手工作品,吸引了。看得出来,很多同学为同伴能做出如此精妙的作品时而表现出的欣喜和羡慕的表情。作为他们的老师我也曾被一件件学生精心创造的作品而感动,造型别致,威武酷炫的《机器人》、精美华丽的《海底世界》、逼真、可爱的《日本料理》、朴实形象、造型别致的《乡间小屋》、造工精细、清脆悦耳的《贝壳风铃》……,看着这一切,内心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感慨学生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应该来说,要做好一件手工作品,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是需要经历很多预想不到问题和困难的考验,大致分为几个环节,如:1、构思,小组间相互谈论,定下一个合适的主题,并初步地构思作品的造型、主题等;2、画草图,有了好的主题和构思,就得明确各个环节的细节,把所想到的通过草图画下来;3、选材料,还要被每一个细节精心挑选合适的材料。相信这个环节也不轻松,有时候能想到的,却很难找到合适的材料。4、制作,画出来容易,要想做出来且不是那么的容易,这需要反复的实验,需要学习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要面对很多不能预料的困难。
教师通过调研、找学生谈话找到了一些没有完成作业同学的原因,原因大致分为五各方面:1、畏难心理2、为自己照借口3、缺乏团队精神4、无所谓型5、完美主义者。
这次工艺课,在每个班挑选出来的优秀作品,我在班上给作者大力的鼓励和表扬,并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制作心得体会,学生在介绍自己作品时都表现的很大方,很乐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有的胆子比较大的学生的演讲,赢得班上同学的掌声。课后我让制作者撰写一篇制作心得体会,谈一下
1、你怎么想到制作这样的主题?
2、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你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或什么有趣的事情?
3、你在做作品的时候怎样利用废旧材料表现美?
4、你废旧材料做成工艺品有什么想法?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5、你认为自己的作品还存在什么样缺陷?给其他同学谈谈,做手工制作要注意什么?
6、通过这次手工制作课你懂得什么样的道理?发现了什么样的美?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常常需要我们能静下心来聆听自然之声。如果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聆听,你会发现大自然的声音是那样的美妙。听春花的盛开,听夏蝉的欢唱,听秋叶的飘落,听冬雪的飞舞,这些都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声音!
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春雨的缠绵,那“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大山的空灵,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秋的韵致,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冬雪的静默。聆听清风踽踽低语,聆听松涛娓娓吟唱,聆听蛐蛐细细鸣叫,聆听山林中鸟儿欢啼。那脆灵灵的音符好似一颗亮露滴落,使你的心中也流淌出一挂清粼粼的飞泉。
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如果你能抽出时间,怀着一份轻松的心情,走进美丽的自然,你会发现,阳光是那样的灿烂,天空是那样的蔚蓝,在松软的地上坐一坐或是在长满小草的山坡上躺一躺,听虫鸣鸟语,听溪泉琮铮,人也焕发了童贞,胸中的块垒随流云逝去,工作的疲惫随清风飘去,心灵的尘垢随溪水流去,身心如沐,愉悦清朗,潇洒通透。
如果听得累了,你也可以用你的一双慧眼去自然去看一看,你同样可以收获很多很多。一花一木,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感悟。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啊!雄鹰搏击长空,我们看到了壮美;长臂猿在林中跳跃,我们看到了攀援的舒展;猎豹追逐食物时,让我们看到弱肉强食的惊心动魄;大熊猫一举手一投足,我们看到的是憨态可掬。
那初上枝头的花蕾就像是人的童年,娇嫩的苞里储满了晨光与希望,初绽的蓓蕾在似放非放间羞涩地打着盹儿,春心里尽是梦想;那怒放的花朵就像是人的青年,瓣瓣流香滴翠,极显青春的活力与诱惑,面临一切当仁不让;那盛开的花朵就该是人的中年了,瓣儿渐失娇艳却已熟稔,蕊中开始累累地坐果;那结了果的花就是人的老年,萼残瓣落,但迟暮地“梅开二度”,也更现其俏美和风流。
听,涵养了你的性情,旷达了你的胸臆;看,愉悦了我的心情,启迪我们的心智。听听看看,是一种怡情忘机的人生态度,充满着潇洒的生活情趣。有时候,我们失去了很多快乐,并不是无法引起快乐,而是缺少爽朗清静的心情,缺少毫无掩饰的童稚的天真。缺少孩童般和自然亲近的心。
心情浮躁的人不会聆听,心胸如豆的人不会聆听;利欲熏心的人无暇观看,老谋深算的人无暇观看。他们过于浅薄,过于狭隘,过于功利,过于世故。他们缺少颖悟的耐心、适度的宽容、舒展的心灵,好奇的天真。他们所能听到的只是铜臭的撞击,所能看到也只能是虚假的面具。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让我们静下心来听一听;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上,让我们能静下心来看一看吧!
如果说上面的故事是不可靠的话,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
前段时间,我的身上出了一种红点点,不痛也不痒,可是看着很不舒服。我用消炎的药膏涂了涂,让我高兴的是,这些小点点真的就消失了,我也就没再放在心上。可是,过了一段时间,虽然被药膏涂过的地方没有了,在其它地方又出了同样的小点点,我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这是什么呢?是不是很坏的东西呢?我甚至怕到医院检查,生怕查出什么不好的结果,可是,最终我还是去了医院,因为我毕竟还是读过几天书的,知道有病是要去医院的道理,结果一查,也就是一般的藓,开了一些药,有口服的有外涂的,不长时间就好了,而我原来之所以没有彻底根治,是因为我用的药不对头,只治表不治本罢了。
有一段时间,常常听到富士康的员工跳楼自杀的事,真是让人惋惜!当然每个人选择自杀的原因可能不尽相同,可是,有一点肯定是相同的--他们可能把自己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想象得很恐怖,甚至到了绝望的程度,可是,有什么样的困难比让他们走上自杀的道路大呢?只要有生命在,又有什么的困难不可能解决呢?
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先想想如何解决,而不是自己先把可能遇到的困难胡思乱想一番,自己吓自己啊!在自己的想象出的困难中艰难度日真是一件可怜甚至是可悲的事情啊!
作为一名一年级学生的见习教师,深感责仼重大。一年级学生,他们一切都是新的,空白的。第一次进校门,第一次接受正规国家教育,第一次接触分门别类的课程,更是第一次认识我这个第一个班主任。因此,怎样把学生的每一个第一次变得更有意义,在他们的心中产生良好的印象,是我的专业课题和努力方向。 韩愈在《师说》中,开门见山地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一是传道,弘扬传播正义和道徳,使之明辩大是大非。二是授业,教会学生各类文化,为其成人后完成志向提供知识支持。三是解答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和学业上的疑惑。我的全部精力就是把这三点做好了,做实在了。师德,是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为人师,就是当好学生的表率。楷模,从古至今,人们把孔子作为“万世师表”,是因为他一生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培养学生“修己安人”、“循循善诱”、“温故知新”、“因材施教”、“不耻下问”等等,这就是孔子提供给我的教师素养范畴。怎么样的教师素养,就培养出什么样素质的学生。
我在思想上,业务上已经作好了准备,必须加强对学生们在德育上的严格要求,重点是通过发现学生中的助人为乐,集体精神,好人好事,团队精神等优良品德,在学生入学第一年就有道德修养上的长足进歩。在学业上,我会努心按照教学大纲进度,保证质量。新学期我满怀信心,尽自己最大的热忱和刻苦的努力,在新生的白纸上描绘最美的图画!
从1945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诞生伊始,就确定了“保教合一,教养并重,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办院方针。“养成教育”从那时起便成为了保育院的教育核心。“养成教育”的提出是历史赋予的使命,在近70年的发展中不断深入,逐渐科学,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时代,耕耘出不同的深刻内涵。
概括而讲,“养成教育”在六一幼儿院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1945年~1950年):养成教育的萌芽期。建院初的5年内,在战火连绵的艰苦年月,全院人员从零开始,以康克清同志提出的“保教合一”方针为指导,反复观察、了解幼儿,不断摸索,于1946年以《幼儿一日生活顺序》手册呈现了养成教育的最初探索经验,为延安第二保育院继续开展与研究养成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1950年~1 995年):养成教育的理论形成期。1950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迁到北京更名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继续在深入学习、贯彻教育方针中坚持探索“养成教育”这一课题,并于1995年由姚淑平院长主编了《幼儿一日活动常规》一书,将六一幼儿院半个世纪的养成教育经验总结提升,标志着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前理事长史慧中先生在为该书作序时写到:“平平常常的幼儿园生活,透出不容丝毫懈怠的.节奏!日复一日的实践,编织出了幼教科学规律!‘生活常规’,这在幼教界熟悉不过的字眼,已被六一幼儿院50年的心血结晶折射得五光十色,细腻,科学。这里,既展示了全院职工的理想与情操,又体现了一代又一代院领导班子的教育科学和艺术造诣。”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养成教育的创新发展期。建院70年来,伴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学习和养成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六一幼儿院“养成教育”走人了新的创新发展期,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变”与“三个关注”。
养成教育的“三个转变”,即由过去“严格的常规”变为“快乐的常规”,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需求”,由“消极的保护”变为今天“积极地培养、锻炼”。在实践中养成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改变,依然是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做出不懈努力,但是“三个转变”的实践要求教育者在培养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到了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的个体差异以及幼儿学习过程中经历、感受、体验的重要性。因此这一阶段养成教育的要求不再是完全统一不变的,我们会根据幼儿的特点与差异为他们提出适宜的标准;教育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授,我们会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注重幼儿的经历、感受和体验,使养成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
如果说“三个转变”是我院养成教育在新时期的创新,是对我院保教合一的继承和发展,那么,“三个关注”——关注幼儿情感表达、关注幼儿自主选择、关注幼儿交往范围,是我院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是我们在学习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践中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进一步认识,对幼儿健康成长的进一步尊重。这样的认识和尊重不仅使教师更加理解和接纳幼儿,在生活与学习中创设了更加适宜的师生氛围、教学策略,更使幼儿拥有了更加快乐、自主的生活游戏体验。
养成教育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关注前进的速度,也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骨干先行,全体跟进,骨干引领新经验,全体固化成日常”的教学管理策略,通过有效的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深化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与完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获得成长与进步。
跳绳比赛结束了,为了鼓励孩子们,每个幼儿得到了一颗五角星。孩子们拿着经过努力而得到的奖品,甭提多高兴了,个个爱不释手。可这时,我却发现了几张沮丧的小脸,觉得自己没有的奖品,他们眼里流露出失望的神情。
“老师,还有小朋友没有五角星”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他们为什么没有?”我故意问道。“他们没有参加跳绳比赛!”孩子们答道。“我是因为那天感冒了。”“因为那天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没有参加。”……几个孩子说出了他们各自的原因。“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师,他们跳绳跳得很好,只是没有参加,把剩下的五角星给他们吧!”经过孩子们的一致决定,也为了鼓励他们,所以五角星就发给了他们。
只是一颗小小的五角星,却从中培养了孩子们的爱与包容之心。作为幼儿教师,要抓住机会因势利导,针对孩子的特点,让他们学会理解人,多为别人着想。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班里有一些小朋友问题不断地指出别人的问题,甚至笑话别人。如,“老师,江鹏画的小树是黄色的,一点都不好看。”“张珊珊好笨,连给娃娃喂饭都不会……”我觉得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对别人的缺点很敏感的时候,如果不及时引导,很容易使孩子成为一个爱挑剔的人。于是,孩子们起床后,我问他们:“你们想不想听老师讲故事呀?”“想!”孩子们齐声回答。我便讲起了自己刚编的故事《挑毛病的小孔雀没朋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只小孔雀全身长着亮亮的羽毛,可好看了,小朋友们都喜欢来找它玩,可它却总是喜欢挑别人的毛病。小乌鸦来了,它说:“你的声音真难听,一天到晚就会呱呱叫。”小乌鸦伤心地飞走了。
小百灵唱着歌来了,它却说:“光歌得好听有什么用,你长得上点都不漂亮。”小百灵的歌声停下来了……渐渐地,小伙伴都不来找小孔雀玩了。故事讲完了,我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也会有一些缺点,如果我们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说个没完,就会变成爱挑毛病的小孔雀。我知道,讲一个故事就期望孩子们完全改变以前的做法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家长有意地引导孩子们多从好的方面去看待别人,多找别人的优点,一定会使孩子成为一个爱欢迎的人。
西西是个性格很内向的孩子,平时几乎不搭理别人。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那里画画。虽然他画的不是很好,但每次一画起画来深情却特别专注。于是,我装作很随意地对同班老师说(西西能听到)“今天,西西画的可认真呢!”随后我在教室里转了一圈来到他的身边,对他笑着点点头,他也向我笑了一笑。内向的孩子,很渴望被肯定,喜欢被表扬又怕太张扬了,因此他们常常很害羞。对于赞赏他们是很快乐的。像这样的孩子要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适时的加以赞许。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帮助他们。
我班有一个叫徐兢朋的小朋友,他很好动,好动的让人觉得他没有安静的时候。最令人头痛的是他对同伴的骚扰。在活动中,他不是打打这个就是摸摸那个。
徐兢鹏和浩智是同桌。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浩智在认真的画画,只见兢朋突然回头抢走了浩智的彩笔,并把浩智的画撕破了。就这样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同桌,也不愿意跟他玩了。时间久了他也感到很孤单。
我积极和他接触,发现他喜欢坐在第一排,于是我把他调到前排第一个座位上。让他给全班小朋友当榜样、做示范,并告诉他:“你在最前面,你做得好,大家都会做得好,你是榜样。”从此以后,兢朋小朋友就当起了榜样。每当上课的时候我就提议说:“你看我们的兢朋小朋友坐的多好,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都做好”。我这么一说他坐得更好了。就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兢朋不再乱打乱闹了。有一天,我发现兢朋在捡玩具,我抓住时机表扬了他:“徐兢朋真能干,比以前懂事了、听话了,你是我们班的榜样。”我这么一说,他捡的更起劲了。从此以后,兢朋渐渐地喜欢听课了,不再乱摸乱动伙伴的东西了。在活动中表现得很积极,能知道按时完成任务了。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美术是门副科,但对我而言美术永远都是我的主科,教师是神圣的职业做教师很幸福,做美术教师更加幸福,因为在教学生去感受美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着美,生活也变得更加有味道!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话:“当孩子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把他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对这句话我非常的认同,正如美术教学真正的课堂在生活中,在大自然里。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就是美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一个活的教具,一种生动的教学手段的发明使用,往往是一位教师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结晶。课堂是老师的战场,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新鲜的滋味,是一位老师对教材、生活、学生咀嚼玩味后的行为艺术和转变为学生所得的方式。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让学生听到花开的声音,让自己也听到成长得声音。这样的课堂,才会越上越好,越上越新,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课堂。
一、教师要有所追求
有人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难以捉摸又何必认真?然而,我始终认为,做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地生活,真实地体验酸、甜、苦、辣各种人生百味,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用心去感受生活,捕捉生命中每一个感动的瞬间,就会发现幸福其实就在身边。作为美术老师自己要有一种信念,我的课堂我做主,自己要把自己的学科当回事。每天的课堂,认真思考,认真准备,我想总会给学生留下点儿什么。美术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一堂生动的美术课就是美术教师的艺术作品。一个活的教具,一种生动的教学手段的发明使用,往往是一位教师创新意识、创造思维的结晶。
课堂是教师的战场,也是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是一种创造,是一种新鲜的滋味,是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生活、学生咀嚼玩味后的艺术转变为学生所得的方式。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让学生听到花开的声音,让自己也听到成长得声音。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才会越上越好,越上越新,才是属于自己真正的课堂,才是学生最需要的课堂。因此,我的课堂就是自己成长的训练场,就是自己成功的加油站,就是自己快乐人生的催化剂。
二、拥有一颗平常心
这一周课程内容是《辛德勒的名单》。依照惯例,我提前两个晚上开始备课,每个晚上花三个小时,这样两个晚上总共花六个小时差不多基本够备好一节课。然而,与我最初设想的进度不同,备到了第二个晚上,面临着第二天就要上这节课了,前一天晚上却连一半都没有备到,不仅如此,而且还越备问题越多,不仅是音乐和电影,还有更多关于战争、历史、政治的问题。比如,电影为什么要用黑白?为什么独独给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女孩颜色?二战是怎么发起的?为什么希特勒要屠杀犹太人?……这些问题随着备课的愈渐深入,一个又一个接连地从脑海中蹦了出来。
时间就在一遍又一遍地刷电影、找资料中不知不觉地溜走,眼看着今晚实在是备不完了,决定再给自己一天时间准备。于是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只能先给学生放了电影。然而羞愧的是,即便给多了一天时间自己,最后却依然没有备完。不仅如此,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最终的结果是这一周的音乐课都用来放电影了(惭愧)。
就这样,《辛德勒的名单》这一节课,我足足花了将近两个星期,才基本备完。幸好,花了这么长时间备出来的效果证明是值得的。我以二战期间的图片作为导入,先给学生一个视觉冲击。接着从深圳的1200万人口对比到二战期间全世界9000万的死亡人口数量,增强学生对课题的同理心,并迅速进入我教学的情景当中。或许也有题材比较沉重的原因,平时比较吵闹的两个班级这节课的纪律都比平时好了很多,即便是在天使班,也不再需要多次停下来管理纪律。就算一开始的时候有点吵闹声,但随着讲课的深入,吵闹的声音越来越少,而瞪着亮晶晶的眼睛看着屏幕的人却越来越多。
这让我想起之前在小学实习的时候,也带过一个号称全校最吵闹的班级,就算是两名实习生一起上课(一个上课一个管纪律)都管不住,这边刚按下来,那边就又冒头了。后来有一次我尝试在备课的内容方面下更多功夫,并带了许多新奇的小乐器到课堂上,那天的纪律果然就好了许多。尝到了甜头的我那天晚上就写了一篇的日志,里面得意地写了一句“备好课就是最好的课堂管理”。可如今正式工作之后,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虽然自己每次课都准备的很充分,然而却并不是每次都能获得理想中的结果。在好几次被课堂纪律弄得焦头烂额之后,我回看过去,才发现曾经说出这句话的自己实在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以为备好课就不需要课堂管理,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然而,这周的课程,却让我再次想起这句话。我想,或许课程内容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真的可以减轻课堂管理的难度。这周上课的时候,开始吵闹的学生也会随着内容的深入而逐渐回归到课堂上来可以证明这点。所以,“备好课就是最好的课堂管理”这句话虽然有些绝对,但是某种程度上来说,并没有错。只是我们不应以备好课为借口,而逃避课堂管理。课堂管理和课程内容应该是相互依存也是相互独立的,内容要做好,管理也要做到。内容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管理的难度,而适度的管理,也影响着课程内容能否够得到顺利的实施。
作者:黄心瑜
【小学美术教师感悟随笔】推荐阅读:
小学美术教师评语10-19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教学知识09-08
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总结07-16
小学美术教师工作计划09-09
小学美术教师案例分析09-28
初三美术教师心得感悟12-12
小学美术教师师德演讲稿06-14
小学美术教师读书心得体会06-23
小学美术教师师述职报告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