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行银行理财产品

2024-10-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商行银行理财产品(通用11篇)

工商行银行理财产品 篇1

中国工商银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商业银行、世界500强企业,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产品范围广,业务量大,品种丰富。中国工商银行针对个人理财业务,推出了四大理财产品,分别为结构性存款、保本理财产品、工行“灵通快线”系列和期次型个人理财产品。

1、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为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客户投资本金为人民币,到期收益率与存续期内黄金价格表现挂钩,每盎司黄金兑换美元价格,即银行间电子交易系统(EBS)公布的黄金兑美元成交价。如果银行间电子交易系统(EBS)没有报价,工商银行将以公正态度和理性商业方式确定价格。产品观察期为产品成交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至到期日前两个工作日北京时间下午2点。若理财产品成立且投资者持有该产品直至到期,理财本金将100%返还。

结构性存款具有“固定+衍生”的特性,即通过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小部分资金进行衍生品投资,从而实现了在保本的目标下博取可能的高收益。产品主要通过投资无风险的零息债券,保证到期保本,另一方面,把剩余的小部分资金投资到衍生对象,而收益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的运作状况。客户可获得的最高收益为4.9%(40天产品)或5.1%(90天产品)。

产品适合经工行风险评估,评定为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的个人高资产净值客户,需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客户可通过财富管理中心、贵宾理财中心、理财网点及网上银行等方式认购。

2、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是中国工商银行为满足投资者对低风险理财产品的需求开发设计的新型理财产品,具有本金安全,预期收益高的特点。

保本型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符合监管机构要求的信托计划及其他资产或资产组合、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市场投资工具以及工商银行发行的其他理财产品,产品到期由我行对扣除相关费用后的本金提供100%保证。目前我行不定期推出40天、60天、90天等不同期限的保本理财产品,到期后,若所投资的资产按时收回全额资金,则客户可获得的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目前可达到4.7%、4.9%、5.2%的收益,投资收益率远远高于同期的定期存款利息。理财期满,工商银行在到期日后第2个工作日将客户理财资金划转至客户指定账户。

产品适合经工行风险评估,评定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进取型的有投资经验和无投资经验的个人客户。

客户可通过财富管理中心、贵宾理财中心、理财网点及网上银行等方式认购。

3、(1)“灵通快线”系列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

“灵通快线”系列个人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工商银行为满足客户现金管理需求,自行开发设计的创新型理财产品,具有“本金安全、流动性强、预期收益高”的特点,是客户提高闲置资金利用效率和

收益水平的首选理财产品。

该产品是活期资金的增息产品,拥有资金流动性及安全性的同时,享受高于活期3.6-4.4倍的收益。投资时间短,买入即时成交,即刻享受收益;赎回瞬时入账,资金即时可用;滚动型“按周期自动滚动,高收益流动性并存”。

“灵通快线”系列产品种类及特点

一、“T+0”交易的“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该产品流动性可与活期储蓄媲美,具有“买入即时成交,即刻享受收益,赎回瞬时入账,资金即时可用”的特点。投资者只需在每个工作日的9时至15时30分主动发起申购和赎回,即实现实时成交、资金实时到账,无需支付手续费。

适用对象: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

二“灵通快线”滚动型产品

目前,我行有28天、14天和7天三种期限滚动型理财产品,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理财需求选择购买不同期限的滚动型理财产品,设置自动再投资功能(系统默认为自动再投资),本金自动滚入下一个投资周期,分红在每投资周期结束后兑付,投资方便的同时享受较高的收益。如投资者需在投资周期结束后获取本金和收益,只需在下一个投资周期开始日前取消自动再投资功能,在该投资周期结束日后本金和收益自动入账。

适用对象:有短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

购买渠道:我行各营业网点和网上银行

(2)“灵通快线”超短期自动理财计划

投资者只需通过网上银行或亲临营业网点签订《“灵通快线”超短期个人理财业务协议》,自行设置“起购金额”和“起赎金额”,协议生效后,系统将每日扫描账户资金,当账户余额高于高定金额时自动申购“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当账户余额高于设定金额时自动申购“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产品,当账户余额低于设定金额时自动赎回补足原设定金额,一劳永逸,使投资者的闲置资金获取更高受益。

费率标准:本产品免收申购赎回费用,投资者资金进出自由。

4、期次型个人理财产品

期次型个人理财产品是指我行以信托融资项目(不含工商银行信贷资产和票据资产)、股权(收益权)投资类信托项目、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各类债券(含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其它债券等)、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以及其它货币资金市场等投资工具的投资收益为保障,面向个人客户发行,到期向客户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产品种类有“稳得利”、高净值客户专属、理财金帐户专属、工银财富专属四种理财产品。

产品预期收益稳定,远高于同期定期存款。按期发行,总额控制,先到先得。工行全国各营业网点均有销售,办理手续简便。

工商行银行理财产品 篇2

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最早萌生于中小股份制银行, 2004年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计划”以及招高银行 (以下简称招行) 在2003年推出的“招行受托理财”是我国最早的两款理财产品。在这两年期间, “理财规划师”的概念出现在我国, 但是当时储蓄存款是我国老百姓的主要投资工具。2005年下半年, 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对理财业务的开展以及理财产品的发行提供了法律的支持。时至今日, 银行理财变成集万千宠爱的投资方式。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按管理运作方式的不同, 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我们所说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指其中的综合理财服务, 即银行理财产品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特定的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这种投资方式中, 银行只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 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理财产品按标价货币可分为:人民币理财产品、外币理财产品、双币理财产品;按收益类型分为保证收益类、非保证收益类 (保本浮动收益、非保本浮动收益) ;按投资对象分为债券类、新股申购类、QDII类、结构性理财产品等。期限有随时购买每日结算的T+0理财产品, 有2天、6天、7天、8天、14天、25天、38天、1个月、2个月、3个月直至二年期的产品等。

二招商银行理财产品情况

1. 公司简介

招商银行于1987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自成立24年来, 招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当初只有1亿元资本金、1家营业网点、30余名员工的小银行, 发展成为资本净额超过1400亿、资产总额突破2.6万亿、机构网点超过800家、员工近5万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并跻身全球前100家大银行之列。目前, 招商银行在中国大陆的96个城市设有82家分行及763家支行, 2家分行级专营机构 (信用卡中心和小企业信贷中心) , 1家代表处, 1917家自助银行, 1家全资子公司——招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在香港拥有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和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2家全资子公司, 及1家分行 (香港分行) ;在美国设有纽约分行和美国代表处;在伦敦和台北设有代表处。在信息化上, 招商银行领先同业构建了全行统一的IT平台, 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电话银行, 较早实现了客户资金的通存通兑和零在途汇划。在产品开发上, 一卡通是国内第一张基于客户号管理的银行借记卡, 被誉为客户最喜爱的银行卡之一。截至2011年11月末, 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签约用户已突破400万, 形成以i Phone版、Android版、网页版为主的三大手机银行平台, 全面覆盖中高端智能手机用户。“金葵花”理财是国内首个面向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 在高端客户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 目前拥有“金葵花”客户超过75万户。招行的风险管理也很好, 资产质量始终保持良好水平。截至2011年9月末, 公司的不良贷款率0.61%,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达到370.97%。招行在2008年打破了美国17年来对中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封锁, 率先在纽约设立了分行并在10月正式开业, 同年, 还斥资300余亿港币收购了香港本土的第四大银行永隆银行, 整合后开始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 被英国《金融时报》评述为“不可复制的案例”。

2. 经营状况分析 (以列表显示, 见表1)

资料来源:招商银行披露的2011年第三季度报表

3. 公司发行理财产品情况

招行的理财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个人理财产品、公司理财产品和银和理财产品。其中, 个人理财产品有:日日金系列、安心回报系列、新股申购系列、招银进宝系列、A股掘金系列、海外寻宝系列;公司理财产品有:点金公司理财外币岁月流金系列、公司理财点贷成金系列、公司理财贷里淘金系列、点金公司理财稳健系列、金益求金系列、点金公司理财岁月流金系列、点金公司理财黄金周系列、点金公司理财平衡系列、点金池公司理财计划、点金公司理财成长系列;银和理财产品有:银银通天天利系列、银银通贷里淘金系列、银银通点贷成金系列、银银通岁月流金系列、银银通日日盈系列、外币岁月流金系列。

金葵花理财产品属于个人理财产品日日金系列, 是向个人高端客户提供的高品质、个性化综合理财服务, 涵盖负债、资产、中间业务及理财顾问服务等服务内容, 其核心在于, 对银行的产品、服务渠道等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通过客户经理向高端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 主要包括七个方面内容。“一对一”理财顾问是招行的每一个高端客户都能得到专职的客户经理服务。除了传统银行业务以外, 客户经理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各种业务咨询、理财建议、理财产品组合以及提供丰富的外汇、基金、证券专业投资资讯, 还能够为客户进行中长期的专业理财规划。

然而, 在银行效益良好以及理财产品如此受追捧的时期里, 也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够取得预期的收益。对于那些亏损的产品, 各大银行的应对模式也各不相同。大多数的银行的处理办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延期亏损的产品, 第二种是免费转换成其他产品, 第三种是赎回。以2010年初到期的招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之“金选双赢”理财计划为例, 该产品到期亏损了36.69%, 招行随后在到期清算公告中表示, 向投资者提供产品延期的投资机会。同时, 还建议赎回的投资者, 选择一些风险低、能保本的产品进行投资, 以尽可能减少损失。

金选双赢是招行金葵花增强基金优选系列的理财计划, 成立于2008年1月23日, 预定于2010年1月25日到期。但由于到期前产品仍亏损接近40%, 招行给客户提供了产品延期的选择。这已经是招行金葵花系列第三只延期的产品。此前, 原定于2009年12月12日到期的招商精选 (代码为8128) , 产品延期为4年;原定于2009年12月28日到期的中投策略 (代码为8126) 也同样延期。不过, 除了产品延期本身, 市场更关注的是, 产品成立两年亏损幅度近40%。截至2010年1月的数据显示, 8129亏损36.1%, 8126亏损37.46%, 8128的亏损幅度虽较小, 但也有21.33%。同期偏股型基金、股票基金的亏损幅度分别为18.27%、20.11%。

三结论及建议

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产品中的三只理财产品因业绩不佳而导致延期, 其所反映出的问题并不简单:或者是行业性问题的集中反映, 或者是产品设计机制上的问题。我国的银行是分业经营, 客户在银行的账户只是储蓄账户, 但客户的投资需求并不仅限于储蓄资金。那么更多的投资需求是如何被满足的呢?国外是通过银行混业经营来满足, 而我国则是通过理财予以满足广大客户。银行能做理财且能做得这么大, 与其所拥有的网点优势密不可分, 这是其他券商、保险、基金等远远比不上的。此外, 通常人们在银行都有账户,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 资金的划拨、转换很方便容易, 不需要另外开户, 这也是其他平台所不及的, 甚至很多投资标的, 如黄金、艺术品、房地产等, 银行理财的涉足都比其他平台更早、更及时、更深入。值得注意的是, 当公募基金纠结于产品审批期限漫长, 私募基金以及券商资管还在讨论新产品到底是审批制还是备案制时, 银行理财则几乎从一开始就享受到了“免审”的优待。2005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示, 非保本类产品不需审批, 只需“提前10日”将相关材料报送相关机构即可。宽松的监管环境, 使得银行理财的发展如鱼得水。这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弊端, 即银行理财的推广泛滥随性, 过度销售、片面解释、夸张收益等屡见不鲜。现在看来, 我们的银行在透支承诺、透支信任。值得深思的是“信任能透支多久”?某些外资银行人士认为, 在我国银行的理财发展过程中, 银行部分承担了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行的工作, 这并不利于银行的稳定。另外, 券商、基金公司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受到的限制也很多。而投资最重要的是按照自己比较擅长的风格来操作, 不能受太多的外力限制。许多以基金和券商为投资顾问的银行理财产品, 在市场重大转折时发生了方向性的失误, 原因在于产品的风格定位不清楚。理财产品的委托人是银行, 投资顾问是券商和基金公司。但在产品属性上, 理财产品并不是券商的集合理财, 也不是基金公司旗下的开放式基金或封闭式基金, 而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管理权在银行, 他们有权干预产品运作。当投资顾问面对来自银行的压力时, 不得不改变原有的投资策略。当然, 站在银行的角度看, 产品净值一路在下跌, 银行作为委托人, 确实有权力干预投资运作。但是, 很多时候银行聘请基金或券商担任投资顾问时, 对于投资顾问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清晰的界定, 产品也是全权委托给投资顾问运作, 只是投资顾问提供建议, 银行来做决策和管理。事实上, 在实际运作中, 银行普遍都会对投资顾问进行干预, 要求必须将仓位“加到多少”或者是“减到多少”。但是管理人、投资顾问角色不明确, 投资顾问的理念不能得到贯彻, 反而会连续踩错市场节奏。

根据以上分析, 笔者对投资银行理论产品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 概念的清晰。在选择理财时投资人一定要清楚银行理财不等于储蓄存款, 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到期保本不等于永远保本, 提前终止不等于提前赎回, 高 (低) 风险不等于高 (低) 收益, 口头宣传不等于合同约定, 别人说好不等于适合自己。银行在销售理财产品的时候并不会主动解析产品的风险性, 而是让投资者自己阅读不同风险的理财产品并且使用同一品牌, 从而对投资者产生误导。目前通用的以区间形式表述的所谓“预期年收益率”更会使投资者对最坏的结果产生错误理解。银行一线员工经常只是片面地强调产品可能的收益而很少向购买者主动明示产品的风险, 甚至以理财产品收益无须交税诱惑购买者。投资者在理财产品的存续期中完全无从了解产品价值和收益的变化。

第二, 不仅注重收益率、投资对象, 更要注重风险。首先, 购买理财产品时, 要看其属于什么类型, 是保证收益型还是非保证收益型的;是固定收益型还是浮动收益型的。保证收益型产品是银行理财产品中风险最低的;非保证收益型产品的收益是浮动的, 一般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回报, 但其风险要比保证收益型的高一些。其次, 看产品的投资对象, 包括其投资方向、投资范围。投资对象可以是汇率、利率、黄金, 也可以是信托项目、股票、基金、期货等。如果投资者看好相关投资领域, 或者受到某种限制, 无法直接进行投资, 便可以选择与这些领域挂钩的理财产品。

第三, 看投资期限和资金到账时间。投资期限一般从三个月到三年、五年不等。一般来说, 投资期限越长收益越高。此外, 投资者在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后, 在产品到期或提前赎回时, 不同银行的资金到账时间也不相同。

第四, 看产品的流动性, 注意提前终止权。有的银行规定投资者在购买了短期理财产品后, 无权提前终止或赎回该产品, 但银行有权提前终止该产品。如果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要求相当高, 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条款。

第五, 顺应宏观形势。经济环境、央行政策直接影响到理财产品的选择, 宏观经济不是很热时或央行货币政策宽松时, 可选择一些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或保本收益型的理财产品。

第六, 货比三家,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因为有时宣传资料中的某些数据与合同中的具体条款可能有所不同。

第七, 对于清算期没有利息支付的理财产品, 投资者应该在申购日快结束前去购买, 避免在此期间资金闲置而浪费。募集期不等于起息期, 到期日不等于支付日。如果投资者未能及时注意到期日和支付日间的时间差, 不仅会使实际投资收益缩水, 更重要的是, 投资者可能会因资金无法及时到账而错失下一个投资机会。对于购买的时机, 投资者应该尽量在月末或季末购买。

第八, 不少银行为了扩大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的影响力, 对通过这类渠道购买的理财产品, 往往给予比柜台认购略高一些的收益水平。虽然可能网上银行用户设计的理财产品, 不仅申购费率低, 而且收益率也高于柜台销售的产品。如招商银行前期推出的一款只在电子银行理财夜市销售的理财产品, 43天理财期限预期年化收益率为5%, 起点金额10万元, 还可以24小时进行认购。而相同产品在柜面销售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多在4.5%左右。但是, 投资者在购买时必须自己阅读产品说明, 了解投资方向、收益风险、提前赎回等专业问题, 也要注意资金安全。

第九, 最好选择多层次投资。这样可以有效地分散风险, 保全资产。

总之, 投资有风险, 购买需谨慎,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都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 在购买时不应该只是看其给出的预期收益率和建议适合的投资者类型, 更要注重每款理财产品的风险说明书和其产品说明书。对于其中一些不懂的术语应主动和银行工作人员沟通。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认真了解银行的理财产品之后, 做出适合自己的购买选择。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理财观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其中, 银行理财产品备受大众投资者的喜爱。理财产品在2003年左右开始出现在我国, 历经八九年的发展, 已然成为了我国投资者热衷选择的投资对象。同时, 由于理财产品是由我国老百姓信赖的银行发行的, 更加成为大众选择的最佳投资方式。但是在选择理财产品时, 众多投资者考虑的因素过少;大多数投资者并不是专业人士, 因此在购买时不知该如何选择。本文通过对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产品系列的调查与分析, 让更多的人了解银行的理财产品, 并给出了一些如何选择理财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理财产品,理财建议,调查报告

参考文献

[1]黎阳.网银理财提升价值回报[J].中国金融家, 2011 (9)

[2]李旭芳.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3)

[3]江华峰、姜志敏、李玉娥.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J].商业现代化, 2006 (35)

工商行银行理财产品 篇3

“今年年初,我曾很有信心地预判2012年是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保持快速发展的一年。”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副所长罗志华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罗志华告诉记者,监管部门对极短期理财产品的限制和监管的强化并没有改变银行商业化与市场化的转型步伐,利率市场化的压力和服务个性化的需求,可能推动银行理财产品在品种结构和发行方式上继续延续多样化的进程,非公开私募型、客制化理财产品或将成为银行逐鹿高净值客户市场的主要产品。

城商行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据普益财富数据披露,截至今年6月30日,上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再创新高,共计12968款,同比增长约21.57%。

“包括非公开理财产品在内的全部同期理财产品月发行数量可能已经超过5000款,2012年上半年银行公开和非公开发行各类理财产品的数量估计超过3万款。”罗志华表示。

从发行量看,中国银行第一,共1277款,紧随其后的有工商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

普益财富研究员吴泞江表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仍是理财市场的三大主力,但市场份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今年均有下降,而城商行的市场份额大幅上升。”

与此同时,在预期收益上,城商行的平均收益水平亦最高。仅在排位前十的银行中,城商行就占据了7席,含宁夏银行、莱商银行、杭州银行、无锡农商、桂林银行、吴江农商和重庆银行,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从5.57%到5.93%不等。

吴泞江对此解释,起步较晚的城商行为争夺市场份额,不得不发行更多的产品,以及给予更高的回报。

对此罗志华认为,由于发行规模仍无法撼动国有控股银行的行业老大地位。在产品定价权方面,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市场定价地位,城商行和其他银行尽管有了一定的发售数量,但在价格方面是绝对的跟随者。

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占主流

从预期收益率来看,今年1~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3%,较2011年上半年平均3.96%的预期收益水平上升了0.87个百分点。

上半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延续了以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为主要投资品种的市场结构,市场占比上升明显。

数量上,单一的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产品最多,同期上涨约1.12%;其次是票据资产、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的组合以及结构性产品,三者的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分别为:4.46%、5.02%和5.61%。

此外,非保本浮动收益型虽然仍是市场的主流产品,市场占比约61.39%。相较去年同期,有略微的下降;而保本浮动收益型则有所上升。

“随着企业债、小微债、金融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各类债券交易品种的繁荣,债券市场仍将继续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投资市场,这是我看好的一类投资方向。”罗志华说。

他进一步分析:“在目前缺乏统一核算办法的情况下,一些银行将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保本浮动型理财产品放在表内核算,将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放在表外核算。从数据来看,表内外理财产品4:6的数量结构表明,银行表内业务正在向表外移动,我认为发展节约资本和监管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的表外资产管理业务渐成商业银行的共识。”

降息对产品发行影响不大

7月6日起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离上次降息时隔不到1个月。在降息的背景下,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又将走出如何的趋势呢?

对于央行的利率新政会否影响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罗则认为影响不大,特别是对于表外理财产品的影响不明显。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并不是同一个概念,银行通过表外理财产品节约资本和监管成本、提高融资效率,与银行表内存款的利率市场化是不同的概念。存款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影响存款转化为代客理财产品的速度,但無法替代表外理财产品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而正基于此,罗认为,2012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售的同比增长速度不会低于10%,即可跟踪公开发行理财产品平均每月2800余款,各类公开与非公开理财产品预计超过6000款。“

工商行银行理财产品 篇4

一、领导重视,精心安排部署营销工作。该行领导始终将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列为全行的重点工作,精心安排部署业务宣传营销工作,早部署、早安排,要求各支行高度重视个人理财产品的销售工作,抢抓市场先机,在做好各期理财产品销售工作的同时,重点做好专属产品的营销推广工作,充分抓住个人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广、发行期次密集、产品流动性强、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卖点,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细分市场,行领导率先垂范,带头营销维护高端客户,调动全员营销积极的性,推动个人理财业务迅猛发展。

二、强化营销,拓展新兴优质市场领域。转变理财产品营销思路和营销重点,将专属县域重点产品向县域和经济强镇倾斜。组成营销小分队在城乡结合的交易市场重点宣传营销,对有理财需求的县域客户,详细介绍理财产品特点及科学理财带来的高效益,为他们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全力拓展县域优质客户群,快速打开新农村市场。

三、创新团队,打造一流营销队伍。面对同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为促进业务发展,适应新形势,该行及时创新团队打造,按照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不同的工作性质,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强化个人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逐步提高,努力发挥他们的潜能,并且将柜员、大堂经理、客户经理一起形成联动营销。构建营销网络,互动互促,提高销售成功率。

四、组合营销,全面推动产品销售。充分发挥各支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团队的主力军作用,通过行内统一认证系统筛选出优质客户群体,积极实施个人理财客户市场培育工程,大力培育目标客户群,结合客户不同风险偏好,优化客户资产配置,提高产品渗透率,全面推进个人理财产品销售。同时,采取个人理财业务与其他传统业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适宜的理财服务,从而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有效推动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高速发展。

五、创新服务,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良好的服务是稳固客户的最有效手段,为了增强优质客户群体的稳定性,该行以重点理财网点为依托,创新营销服务内涵,通过为贵宾客户提供“专业品牌服务,专属渠道服务,专供理财产品,专职客户经理,专享服务优惠和专业服务设施”的“六专”服务,让重点客户时刻体验到尊贵、专属的优质礼遇,从而增强客户对我行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提高优质客户理财需求的“回头率”,有效提升了个人理财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

六、合规销售,防范业务操作风险。要求营销人员认真学习产品说明书,准确把握产品风险、收益特征,严禁误导客户,向客户正确揭示风险,并严格按照《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流程》、《业务操作指南》及个人金融业务的岗位操作规定,进一

如何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篇5

投资人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更青睐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其实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仅仅要看预期收益率,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据了解,银行理财产品有不同的收益率,主要由投资期限、投资金额、是否保本,投资方向等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对不同购买者会有不同的投资影响。

一般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长的,预期收益率高,投资期短的,预期收益率低;承诺保本的,预期收益率低,不承诺保本的,预期收益率高。因此,投资者应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流动性方面的需求后再做决定。

一般来讲,资金实力雄厚、有较高风险偏好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个人客户,如希望追求较高收益,可适当配置风险较高的理财产品;而手中闲钱有限、厌恶风险且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客户,则比较适合于购买低风险产品,对产品的收益预期也要适当降低。对流动性要求较高的客户可购买低风险易变现的产品,在急需资金的时候可以快速将产品赎回;对流动性要求较低的客户可以考虑购买期限较长的产品。

此外,投资者购买产品前,可向银行的客户经理详细询问产品的相关特性,并接受银行提供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同时,福建海峡银行个人业务部相关人士也提醒道,预期收益率并不能代表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对于保本保收益型的理财产品而言,确实可以这样类比,但对于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而言,预期收益率只是产品发行人在特定条件下测算出的收益,预期收益的实现均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预期收益并不代表未来的现实收益,对于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产品发行人并不保证预期收益可以实现。不过,该人士也表示,以到目前为止福建海峡银行发行且已到期的海蕴理财—“稳健系列”和“优选系列”理财产品历史到期的实际收益率来看,均能实现了按预期收益率兑付。

银行理财产品合作金融方案 篇6

利用平台取得银行理财产品额度进行套利,资金方与贸易企业合作。准备工作

贸易企业(真实贸易背景大于5亿流水每年)提供以下基础材料给资金方:

一、基础资料类

营业执照正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身份证、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贷款卡、信用机构代码证、开户许可证等

二、报表类

近3个审计报告、近期报表

三、贸易背景类

能够证明本公司贸易及贸易额真实的采购合同及增值税发票以上资料均为复印件并加盖本公司公章。

资金方使用以上资料提供给银行完成低风险授信资格预审: 银行额度计算:按照贸易企业上一采购额的50%或20亿元孰低原则计算。

操作阶段:

贸易企业在资金方合作银行开户,并配合资金方、银行完成业务额度申请。资金方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将理财产品质押贸易企业,开立银承,两个工作日内完毕。

获利分配(两种模式)

一、贸易企业只需要协调上游客户,使得上游客户同意配合银承背书给资金方。资方支付给贸易企业万分之五的合作回报。

年末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 篇7

岁末年初, 市场求“钱”若渴, 闲余资金迎来一波“年末行情”, 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亦将水涨船高。在理财产品逐渐成为财富管理的一种最基本配置产品的同时, 招商银行理财专家也提醒广大投资者, 购买产品前需注意三件事:第一, 明确产品是银行发行还是银行代销;第二, 在比较高收益率的同时, 需注意“高风险”的存在;第三, 首次购买理财产品需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 了解产品的属性, 除预期年化收益率, 还需比较产品的风险等级、理财投向、理财期限等。

银行理财产品是“影子银行”吗? 篇8

“影子银行”之所以广受关注,主要在于其足以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威力;这种威力潜藏于其期限/流动性转换和信用转换能力及高杠杆特性之中,而引爆于一旦遇到突然冲击,最终贷款人一一中央银行无法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之时。因此,监管状态决定了哪些主体、市场或产品可能在紧急时刻能够为中央银行提供的紧急流动性支持所覆盖,从而决定了哪些主体、市场或产品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能力能否最终演变为现实。正因为如此,作为“影子银行”危害滥觞和爆发地的监管者纽约联储才以切肤之痛强调了“不能获得中央银行流动性支持”这一前提;而作为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则也把是否是“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作为区分“影子银行”前提——了解美国相关规则的人士应该清楚:在美国,只有存款机构(特别加入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才能在紧急时刻获得联储的流动性援助。因而,如果仅仅具备以上四点之中的一个特点,其实并不能够称之为“影子银行”。以此对照我国的银行理财产品,其虽具有期限/流动性和信用转换功能,但总体仍然处于央行紧急时刻流动性覆盖范围之内,这决定了其不可能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由此也就不能简单地认为其属于“影子银行”。

与“影子银行”划清了界限,并不表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烦恼就此了结。由于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处于中央银行紧急时刻流动性覆盖范围之内,由此就又诱发了另外一个诟病,银行未能将理财与自身的表内业务完全隔离(由于保本理财纳入表内管理,这种诟病主要是指非保本理财)。

从运作层面上来讲,最清晰的理财业务模式应该是为每只理财产品设立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特殊目的机构(SPV),从而实现“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只承认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只有“法人”才能够破产,任何其他类型的主体都不具备破产资格。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投资于存款性金融机构之外的任何主体(国务院批准的除外)。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试图通过设立特殊目的机构的方式来将自身表内业务与理财业务从法律上完全划清界限,在现阶段是根本不可能的。

无奈之下,一些银行便只能为理财设立一个所谓的“池”,通过不同会计子科目分别核算这种“自律”方式来实现表内外业务的隔离,在“池”内再次借助会计科目为每只理财产品“单独建账、单独管理、市场估值、市场公允价值进出”,实现投资标的与募集资金的对应。即便如此,这种所谓的“自律”状态,仍然面临着在缺乏第三方监督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具备足够外部公信力的挑战;一旦理财产品出现纠纷,这种“自律”的制度安排是否能够在公堂之上有效对抗外部关于“关联交易”的诘问?在笔者看来,银行理财当前牵涉到的上述法律问题,目前在券商的资产管理计划中,在不断扩大的资产证券化“试点”都同样存在。实时修法,疏堵并举,应该才是消除风险隐患的治本之策。

银行理财产品零风险吗 篇9

在许多人的眼里,银行很安全,于是争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殊不知,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很多陷阱。

1、理财产品是会亏损的

银行理财产品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也拥有投资者的信任,而多家银行曾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的类似事件。

投资者要明白,投资有风险。

2、募集期藏有玄机,理财收益会被“摊薄”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所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前建议问清楚起息时间。

3、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

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4、产品评级不见得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但有时也存在银行自行评定产品风险级别的情况,并未经过第三方评审机构评定,这样评估的意义就不大了。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5、风险提示必须看清楚

尽管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多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

但尽管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6、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如果资金投向为债券回购、存款、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股票、基金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7、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8、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

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9、超高收益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

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10、隐藏的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按照银率网数据,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托管费率平均为0.05%,销售费率平均为0.26%。若银行只按这个标准收费,可谓“非常厚道”,而事实上,银行最大的收费恰恰被隐藏在这个“等”里面。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有关银行理财产品零风险吗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银行理财产品当月盘点 篇10

最吸引投资者眼球的产品

关键词:预期最高年收益率

投资者必须了解,预期最高收益率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实现。在看重收益率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产品的主要投资方向。

盘点:

民生银行的这款“非凡理财”产品,是利用投资国内新股获得的高收益参与国际新股投资。收益为国际部分和国内部分新股投资的总和,所以在国际市场继续维持健康发展的形势下,投资者可以预期本产品的年综合收益率区间约为9%-25%。深圳发展银行的“聚财宝”腾越计划也是通过“打新股”的投资方式来获得较高的收益率。交通银行的“浓青2号”系列理财产品主要与德银小麦收益优化指数,德银玉米收益优化指数、德银食糖收益优化指数挂钩,包含100%、95%、90%三种本金保证模式供不同收益和风险需求偏好的客户选择,三种保本模式的预期最高收益分别为6%、11%、17%。

期限最灵活的产品

关键词:委托管理期理财产品的周期各不相同,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因为一般的理财产品是不设提前赎回的,即不能在产品未到期时就取出账户中的资金,所以,资金的流动性需求一定要在买理财产品之前就考虑好。

产品管理费

人民币理财产品是否收取管理费,各家银行的规定不同,工行推出的稳得利新股申购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取0.70%的产品管理费。

盘点:

民生银行的这款产品投资于重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的“上海世博土控资金信托计划”,有商业银行担保,适合于厌恶风险的稳健型客户持有。工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产品都以新股申购为主要投资方向。特别提醒,目前随着新股申购资金的大幅增加,新股中签率相应下降,投资者要理性面对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值的现象。

外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关键词:浮动收益型

由于外资银行在设计海外金融市场挂钩产品中占据优势。因此外资银行推出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大多挂钩外汇汇率,海外股市或股票、指数等。购买这类理财产品的投资者需注意汇率波动对所得回报及投资本金可能造成负面或正面的影响。

盘点:

花旗银行推出的结构性投资账户挂钩6只香港上市股票:分别是东风汽车、中国国航、中国建设银行、华润置地、平安保险和蒙牛乳业,产品的收益设计预期看好这6大港股。潜在年收益率最高可达6%。汇丰银行这款QDII产品提供了3只分别具有不同风险水平和不同市场的投资组合的基金供投资者选择。涵盖了亚洲股票、欧洲股票、美国股票、环球新兴市场股票和环球债券等。

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与发展前瞻 篇1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自2004年首次发行, 至今日已走过近10个年头, 经历了2004、2005年的初创期, 2006年起得到迅速发展, 由于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监管政策变化的压力, 理财产品在我国扭曲为商业银行完成时点存款任务、存贷比及高息揽存的工具;同时商业银行利用理财产品本身能将表内资产移至表外的特性来规避信贷调控政策。逐渐偏离了理财产品代客理财的本质。由此银行理财产品的大规模发展对我国宏观金融产生了重大影响。导致货币信贷数据的可比性下降, 增加了评判宏观政策效果的难度, 货币政策的效果下降, 大量的游离于表外的资产形成了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 同时积聚了不可控的风险。

从银行理财的业务发展特点来看, 近几年, 如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金融研究人才库课题组 (2013) 分析, 经历了2009通道类业务为主-2010仍以通道类业务为主, 但主要投向房地产行业-2011年理财产品以单一信托和信托收益权产品的银信产品为主。2012年后, 由于监管当局对于通道类业务以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围追堵截, 转向资金池理财产品资金池理财产品, 相对于定向理财产品, 指商业银行通过滚动发售短期理财产品持续募集资金, 将理财资金投向多个类型资产所组成的资产包, 基于投资收益和应付理财产品收益的利差而获得中间业务收入, 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点 (孙建坤和李艳丽, 2011) 。该类型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的重点。

由于资金池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及标的资产透明性、独立性不足等原因, 再加上一系列关于影子银行风险、理财产品实质为“庞氏骗局”的讨论, 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 特别是资金池理财产品的监管规范呼之欲出。2013年3月27日, 银监会下发《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银监发[2013]8号) , 首次以举例的方式明确了非标准化债券资产的范围。此后一系列政策都旨在细化八号文的监管要求, 同时10月在国内首批10家银行开展了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试点, 之后还进行了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的试点。本文将重点对银监会8号文及8号文出台后一系列政策及本次由监管层推动的理财产品转型进行分析, 并对未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政策进行一定前瞻。

二、8号文后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影响及银行业的应对

新规出台, 有其侧重, 并未如市场所言扼杀银行理财产品。中国社科院陆家嘴研究基地日前发布2013年前三季度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发展报告。由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表现可看出影响。2013年1~9月份, 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2.9万余款, 募集资金规模约达19.3万亿元人民币, 已接近2012年全年的发行水平, 同比分别增长38.1%和37.2%。

8号文下发的短期内, 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速度暂时放缓, 但从前三季度的表现来看并未对产品的发行量和发行速度产生破坏性影响。发展理财产品已经成为业内共识。8号文对非标债券资产的占比限制及资金与标的资产一一对应的要求促使银行对债券资产、同业资产等标准债权及货币市场类资产配置加大。

对非标债权资产占比的限制, 制约了银行在该类业务的创新, 中资银行发力结构类产品, 同时拓展银证合作的新通道类业务;同时对于资金的投向理财产品的风险信息披露的进一步要求, 各大银行也进行了整改, 如中国工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系统成功上线运行。

对于信息披露及资产单独管理的要求增加了产品的运作成本, 对银行的IT系统及业务人员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一定程度影响了产品的收益率。

总体来说, 8号文遏制表外风险想表内传递和转移, 执行成本对于大多数银行压力并非很大, 且留有一定操作空间, 从长远讲有利于维持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和银行体系的规范稳健。

三、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对银行业的意义

2013年10月, 包括工行/建行/招行/交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在内的首批11家银行试点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两种新类型的金融工具, 额度分别在人民币5亿~10亿元左右。

这预示了监管层推动未来理财产品发展的方向, 所谓资产管理计划, 是指每个项目要独立开户、独立资产负债标、损益表, 不列入银行负债, 不占用银行资金。银行仅以理财管理计划财产为限对理财管理计划份额持有人承担责任, 不承担以自有资金向理财管理计划持有人分配或垫付相应投资本金和收益的责任, 这体现了“买者自负”的观念。正符合了监管当局希望银行理财产品由高息揽储的工具, 向中间业务回归。银行只需按发行计划约定, 按期公布资产净值即可, 这样不仅可以让客户了解资金净值变化, 也避免了刚性兑付, 真正使理财产品向其本质财富管理发展。

以工行新发行的资管产品———“中国工商银行超高净值客户专属多享优势系列产品-理财管理计划A款”为例, 该产品每月开放一次, 每周公布一次净值, 存续期2年。

该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以净值公示, 而不以传统理财产品公布的预期收益率公示且该计划需在中债登记托管, 披露相关信息, 有估值, 可交易流转。正是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标准化规范, 使其达到成本可算、净值可估、风险可挖的要求。

监管当局推出债券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实际上是对8号文的延续, 推动银行理财向资产管理转型, 但目前只是试点, 后续发展如何还取决于监管态度。

四、银行理财产品发展与监管前瞻

日前由监管层推动, 多行牵头的债券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已如期发行, 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重大突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国对于利率的管制。利率市场化的要求理财产品实际上作为市场较为接近真实的资金价格, 发挥类似于无风险收益率的责任;银行理财产品所创设的投资工具, 其设计过程类似资产证券化过程, 方便连接了居民储蓄与企业资产, 便于企业获取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无论是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 都缺乏风险收益适中的投资工具, 理财产品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理财产品的出现本身就为了满足居民进行资产及财富管理的需要。

而随着金融脱媒的发展, 利率市场化的完全放开, 资产证券化的不断成熟, 金融创新的日渐进步, 理财产品将不再发挥为市场资金定价的作用, 同时在投资工具中的地位也会逐渐让步于更加复杂的金融衍生品, 理财产品发展的最终形态将回归资产和财富管理的本质。

新推出的直接债权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正是对未来理财产品在我国发展的方向的一次探索, 同时也是资产证券化的一次本土化探索, 勾勒出了未来理财产品的可能。银行理财产品需要建立理财产品全国统一的市场及集中交易平台, 有利于披露信息的发布, 更方便集中交易结算;二级市场的交易增强了理财产品的流动性, 还有利于形成市场认同的合理定价。银行借助理财产品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过度竞争的大背景下, 不仅充当间接金融的主要媒介, 还能在未来发展的主流直接金融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银行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和直接债权融资工具成为投资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者, 凭借自身网点, 信誉度, 客户关系等优势可以盘活数量巨大的资金, 理财产品交易市场最终也将成为直接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在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大多数采取不轻易否定创新, 而是根据市场反馈不断修改监管规则的态度与原则。相对应的市场主体又会根据新的监管规则进行创新, 满足市场需求。因而形成了促进金融创新而非遏制金融创新的良好正反馈过程。

未来中国的监管政策也应当采取如此积极而渐进的策略, 一方面审慎的监督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 不断规范理财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 根据市场的反馈逐步引导理财产品向其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的本质发展。对于目前的直接债权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 在试点取得初步成功后, 对试点的结果进行分析, 决定进一步扩大试行的范围及规模, 对交易的具体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规范, 重点在于提高两种新的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以及定价的合理性即对集中交易平台的建设, 可参考目前直接金融市场的建设模式, 在此基础上根据银行特点加以创新。

参考文献

[1]田苗.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多维分析[J].财政研究, 2012, (1) .

[2]胡明东, 宗怿斌.银行理财产品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武汉金融, 2009, (4) .

[3]段福印, 李方.银行理财产品对宏观金融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J].上海金融, 2012, (4) .

[4]朱滔, 吴刘亮.监管政策、产品运作方式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研究[J].南方金融, 2013, (7) .

上一篇:听作文教学讲座心得体会下一篇:安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