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端午节的赞颂诗句(通用11篇)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
7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8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9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10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怀》
1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2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13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14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15 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
16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17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二首 【唐】杜甫
18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黄河二首 【唐】杜甫
19 黄河摇溶天上来,玉楼影近中天台。————河阳诗 【唐】李商隐
关键词:传统文化;习俗;和谐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著称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盛大节日——端午节,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后来我们的端午节节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
1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1)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2)吴越民族祭龙说。考古学家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印着几何纹的陶器,使用过这些陶器的部族,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百越族。他们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有断法纹身的习俗。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1]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很多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3)恶日。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4)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1)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也把它划入夏至日的活动。2)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3)《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因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有可能是夏至。(5)纪念伍子胥或曹娥。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的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隋唐之时可能已有端午节是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的说法。“人们出于对伍子胥的崇敬和对曹娥的同情,便驾舟相伴,后来发展成群众性的竞舟活动。”[2](6)辟邪说。这一说法是端午节起源诸说中最先提出来的。并且据载屈原说是辟邪说提出二百多年后才流行开来的。很多种迹象表明,这最早提出的辟邪说有着深远的民俗根源,例如古代民俗观念中兰草有辟邪的功效,从端午节的习俗“浴兰”来看端午节是辟邪的节日。
2 端午节重要的风俗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观念
俗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插菖蒲、艾草,赐扇,小孩要佩香囊,系五色线,贴端午符,沐浴兰汤,食五黄,吃鸡蛋、粽子,龙舟竞渡、抢鸭子等等。
(1)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2)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3)食五毒,系五彩丝线、戴香囊。在传统的端午节法物中,有一些与“五”有关的较为特殊的物品,主要有食五黄(五黄指的是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食五黄是为了驱邪解毒,身体健康)、五彩丝、五虎花、五色缕(五色丝线)、五色缯(五色帛)、五色桃印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端午节系五彩丝线的习俗由来已久。五色线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撮在一起,成为一条细索。按照阴阳五行家的观点,五彩之中,青属木,代表北方;赤属火,代表南方;白属金,代表西方;黑属水,代表北方;黄属土,代表中央。中国古代崇拜五色,认为五色为吉祥色。香囊源于古代的“艾符”,是用五颜六色的布拼凑成三角,下面坠着五色丝线串着小珠的小穗,里面装着各种芳香类的中药。另外,端午节期间还有众多的水上活动如龙舟竞渡、抢鸭子等。各民族中的龙舟竞渡、抢鸭子等水上活动主要是祭水,水是阴性物质,是端午节的象征物,其目的亦是增强阴性的力量,祈求阴阳调和。
3 端午节的食品与古代中国人祈求均衡和谐的理念之间的联系
(1)闲话粽子。粽子,又称为“角黍”。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故称“角黍”。角黍之所以要包以菰叶,盖取义于“阴”。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火属阳,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以之与黍相配,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也就是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2)吃鸡蛋。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民间相传立夏吃蛋主心。因为蛋形如心,人们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一些地方在端午节还有滚鸡蛋的风俗,这天早上老奶奶要把煮熟的鸡蛋放在小孙子的肚皮上来回滚几滚,嘴里还叨念着“宝子吃蛋,灾星滚蛋”。我国的东南沿海很多地方都有端午立蛋的风俗,台湾也沿袭了这一传统习俗。(3)龟、鸭、咸鸭蛋。端午和夏至古有食龟习俗,之所以食龟,一方面是龟生活于水中,是阴性动物;另一方面,龟头象征阳性,龟甲象征阴性,与粽子一样,骨表肉里,阳内阴外,也象征人们祈求阴阳调和。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阴阳五行说认为,阴阳支配萬事万物,阴阳和谐便平安吉祥,阴阳不调便会发生天灾人祸。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去邪,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都与阴阳五行观念密切相关。然而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既有糟粕的成分,也有精华的部分。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统文化中每一个问题,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王康,杨健.中国节日文化[M].华文出版社,2007:128.
[2] 杨水生.中外民间节日[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44.
[3] 张君.神秘的节俗:传统节日礼俗、禁忌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4] 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待到深山月上时,娟娟翠竹倍生姿。――清。王慕兰《外山竹月》
2、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清。戴熙《题画竹》
3、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新竹》宋·朱熹
4、细细的叶,疏疏的节;雪压不倒,风吹不折。――清。郑板桥《题墨竹图》
5、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陈·张正见
6、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咏竹》宋·黄庭坚
7、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贞姿曾冒雪。高节欲凌云。细韵风初发。浓烟日正熏。因题偏惜别。不可暂无君。——《送钟元外赋竹》唐·孙岘
8、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竹》唐·郑谷
9、竹坞深深处,檀栾绕舍青。暑风成惨淡,寒月助清冷。客去空尘塌,诗来拓采棂。——《次韵择之咏竹》宋·朱熹
10、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宋·范成大《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11、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梁·刘孝先
1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13、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
14、竹,临池,似玉。悒露静,和烟绿。抢节宁改,贞心自束。渭曲偏种多,王家看不足。仙杖正惊龙化,美实当随凤熟。唯愁吹作别离声,回首驾骖舞阵速。——《竹》唐·韦式
15、青岚帚亚君祖,绿润高枝忆蔡邕。长听南园风雨夜,恐生鳞甲尽为龙。——《长竹》唐·陈陶
16、华轩蔼蔼他年到,绵竹亭亭出县高。江上舍前无此物,幸分苍翠拂波涛。——《从韦续处觅绵竹》唐·杜甫
17、道院竹繁教略洗。鸣琴酌酒看扶疏。不图结实来双凤。且要长竿钓巨鱼。——《洗竹》唐·王贞白
18、蜀中何物灵,有竹慈为名。一丛阔数步,森森数十茎。长茎复短茎,枝叶不峥嵘。去年笱已长,今年笱又生。——《慈竹》宋·乐史
19、竹劲由来缺祥同,画家虽巧也难工。――明。徐渭《风竹》
20、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21、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清·郑板桥《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2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板桥《竹石》
23、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清·蒲松龄《竹里》
24、客中常有八珍尝,那及山家野笋香。——清·吴昌硕《咏竹》
25、苔竹素所好,萍蓬无定居。——唐·杜甫《将别巫峡,赠南卿兄襄西果园四十亩》
26、欢宴良宵好月,佳人修竹清风。——吴文英《风入松·麓翁园堂宴客》
27、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28、月色穿帘风入竹,倚屏双黛愁时。——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29、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0、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卓文君《白头吟》
31、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32、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33、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34、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35、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3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7、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王之道《如梦令·一晌凝情无语》
38、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孟浩然《都下送辛大之鄂》
39、柳梢残日弄微晴。——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40、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41、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2、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43、乱蝉衰草小池塘。——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4、潇湘一夜雨,滴碎客中心。——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45、林断山明竹隐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46、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47、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48、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9、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50、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51、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52、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姜夔《疏影·苔枝缀玉》
53、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54、旧山松竹老,阻归程。——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55、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56、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燮《新竹》
5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58、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9、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60、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61、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62、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63、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64、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65、竹根流水带溪云。——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66、五两如竹林,何处相寻博。——释宝月《估客乐四首》
67、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68、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69、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周邦彦《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70、淇澳春云碧,潇湘夜雨寒。——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71、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72、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73、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7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7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76、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77、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78、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79、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沈自晋《玉芙蓉·雨窗小咏》
80、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81、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柳宗元《渔翁》
82、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83、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84、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85、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86、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87、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88、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李东阳《柯敬仲墨竹》
89、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90、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91、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符曾《上元竹枝词》
92、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9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94、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95、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7、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曹组《卜算子·兰》
98、湘娥竹上泪痕浓。——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99、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玉楼春·红梅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临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梅花绝句(之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 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绝句(之三)
雪虐风号愈凛然, 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 耻向东君更乞怜。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早梅
南朝·谢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
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
江梅
唐·杜甫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映春台。
唐·王维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杂咏
唐·王维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
忆梅
唐·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江上梅
唐·王适
忽见寒梅树,花开汉水滨。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庭梅咏寄人
唐·刘禹锡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阑?
夭桃定相笑,游妓肯回看!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梅花
唐·崔道融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横笛和愁听,斜技依病看。
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梅花
唐·庾信
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
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
雪里觅梅花
唐·萧纲
绝讶梅花晚,争来雪里窥。
下枝低可见,高处远难知。
俱羞惜腕露,相让道腰羸。
定须还剪采,学作两三技。
梅花
唐·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
几家门户重重闭,春色如何入得来?
梅花
宋·陈亮
疏技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发,百花皆后春。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冬日杂兴
宋·张耒
空山身欲老,徂岁腊还来。
愁怯年年柳,伤心处处梅。
绿蔬挑甲短,红蜡点花开。
冰雪如何有,东风日夜回。
再和杨公济梅花
宋·苏轼
莫向霜晨怨未开,白头朝夕自相摧。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赠岭上梅
宋·苏轼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
墨梅
宋·朱熹
梦里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凛冰霜。
如今白黑浑休问,且作人间时世妆。
题杨补之画
宋·楼钥
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
雪梅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香。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从张仲谋乞腊梅
宋·黄庭坚
闻君寺后野梅发,香蜜染成宫样黄。
不拟折来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钓雪舟倦睡
宋·杨万里
小阁明窗半掩门,看书作睡正昏昏。
无端却被梅花恼,特地吹香破梦魂。
寒夜
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古梅
宋·萧德藻
湘妃危立冻蛟背,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瓶梅
宋·张道洽
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
横斜竹底无人见,莫与微云淡月知。
红梅
苏东坡
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 梅
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 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 今年好为使君开。
墨梅
赵秉文
画师不作粉脂面, 却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识, 夏馥从来琢玉人。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赞颂梅花的诗句
1、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2、云锁嫩黄烟柳细,风吹红蒂雪梅残。——阎选《八拍蛮·云锁嫩黄烟柳细》
3、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咏柳》
4、湿云不渡溪桥冷。——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5、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霜欺。——李邴《汉宫春·梅》
6、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7、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8、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9、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0、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11、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2、笑时犹带岭梅香。——苏轼《少年游·南海归赠王定国侍...》
13、挼尽梅花无好意。——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14、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15、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16、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7、春近寒虽转,梅舒雪尚飘。——阴铿《雪里梅花诗》
18、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朱淑真《清平乐·风光紧急》
19、雪后燕瑶池,人间第一枝。——赵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
20、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21、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22、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23、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24、乱点莓苔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刘克庄《落梅》
25、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26、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27、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9、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30、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赞颂梅花的句子
1、冬天,许多花都已经凋谢了,而梅花却能在凛冽的寒风中独自开放,与寒冬顽强争高下。
2、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3、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4、所以腊梅花在冬天开的特别旺盛,不管风吹雨打,它仍然开的那样饱满,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
5、梅花不及牡丹的国色天香,月季的娇艳浮华,玫瑰的姹紫嫣红,荷花的高贵典雅。但是,我却更喜欢这凌霜傲雪的梅花。
6、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
7、梅,淡雅幽香的小花,却可以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去抵抗恶劣的环境。这需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梅如此,人更应如此。
8、梅花美确把美留给了大地,梅花香,却又谁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美花俏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一莫余红换来春满天地!
9、“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她没有玫瑰般艳丽,却能在风雪中傲立,她没有茉莉般芬芳,却能在严寒中开放,她便是梅花--那超凡脱俗的梅花!
10、梅花有清香的气息,它洁白如雪,冰清玉洁,它不需要一些庸俗的人们夸奖它颜色怎样鲜艳、怎样美丽,只求能把清香的气息,洁白的花朵为世人贡献就满足了。
11、走进我家的花园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束束腊梅。每当腊梅那黄色的和紫色的花儿向人们绽开笑脸,一簇簇的花朵在寒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时,就会令人心旷神怡。
12、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
13、梅花不畏严寒,不俱风雪的品格时时激励着我。梅花把美丽和清香献给世界,把寂寞留给自己的精神时时鼓励着我。我要把梅花永远装在心里,让我的心和梅花的品格一起跳动。
14、这些梅花,有好几种颜色。红色的艳若桃李,灿如云霞;粉红的如描似画,柔情似水;白色的冰肌玉骨,清白脱俗。如果把眼前的一山梅花作一副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5、缕缕西风荡漾,初冬晨雾弥散出浓浓寒意。一夜冰凌霜结,梅花枝头上探出冰晶玉洁,剔透着珠光宝气,宛若玉女亭立。透着绿芽含苞红颜顶立着白雪,红梅欲绽严寒,玩弄着天山飞雪。
16、人们赞美牡丹,是因为它的富贵,赞美荷花,是因为它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我赞美梅花,是因为她的那种坚强不屈,傲雪斗霜的精神,同时也象征了那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越挫越勇的人们!
17、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之所以香气袭人,是因为他不畏寒冷,以顽强的生命使自己在冬季得以生存,而冬季的花都已凋谢,只有梅花绽放显得格外香。
18、梅树颇有姿态,像跳舞的美人儿,像挺立不屈的烈士。它的一根根枝条都那么有特点。它的花有五瓣,有红色、粉红色等品种。它的花蕊金黄金黄的,只有一小点儿,真是”万红丛中一点黄“啊。
19、梅从不与百花争夺明艳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会飘来,那怒放中的梅花,开得那么艳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20、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国色天香;没有昙花的妖娆美艳,倾国倾城;没有荷花的典雅幽香,“出淤泥而不染”。可它却有着自己独有的美丽:冰清玉洁、疏影清雅。它,就是梅花--一种我最喜爱的花。
21、梅花散发出阵阵香味,芬芳扑鼻。远远的都可以闻到。它是一朵小小的、不起眼的的梅花,红的耀眼,红得鲜艳,特别的美丽,在寒风中傲义凛然的站着,经受寒风暴雪的吹打,但却不屈服,仍然坚持的站着。
22、小小的花瓣,细而有劲的枝,淡淡的粉白,缠绕在周身的芳香。那是一种在冬天才傲然开放的花,那是一种在雪中才显得更加纯白的花,那是一种雪花压不到的花。是的,那就是梅花。在冬雪中傲然挺立的花。
23、梅花却如婀娜多姿的仙女,悄悄飘落在山岭坡间园林径旁,它们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的婴儿般可爱;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的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贵妇般可敬。
24、“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寒冬腊月时,百花凋零,唯有梅花还孤傲地怒放于冰雪之中,这不禁令我们感到赞叹。我俯下身子,用一双冰凉的小手轻轻地抚摸着梅花,细细体味着梅花不畏严寒的高尚品质。
25、在寒冷冬天的早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那就是梅花。它虽然从不与百花争春,但经常被古今诗人画家所赞美。梅花以它那种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被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称作为——中国国花。
26、梅花不选在春天盛开,而偏偏在寒冷的冬天开放。它没有玫瑰那样的艳丽,没有百合那样的芳香,但是梅花却有着其它花所不具有的淡雅清幽。面对冬天的孤寂,它甘于寂寞,不刻意显现自己的美,也不修饰自己的独特品格
27、在寒冷的冬季腊梅花开的最旺盛,下过雪后,在雪地里可以清晰的看见腊梅花的身影。腊梅花虽然在其他季节没有被人们看到过,但是它还是无怨无悔。在最寒冷的冬季绽放自己最精彩的瞬间,为寒冷的冬季增添一份色彩。
28、梅花拥有着伟大的精神,他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酷寒之中。依旧无私的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气息,这需要何等的精神啊!如果人间能够少一点锦上添花,多一点雪中送炭,给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29、看到意志坚强的梅花,你是否会想到生活中的“梅花”。那些身残意不残的勇士们?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们那美好的心灵,顽强不屈的性格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正是一朵朵充满生机芳香四溢的梅花吗?
30、山上的梅花已经开了不少。梅树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头上戴着花的人儿。梅花从枝干里钻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展全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是那么的可爱,是那么的嫩美。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教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头脑的`滋润,怎样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歌颂!
教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描写情谊诗句
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教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么学生即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色泽熠熠。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本身。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长干行》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昼夜乐》
2、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
4、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5、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6、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 唐·杜牧
7、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9、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0、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11、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山中秋夕》作者:李群玉
12、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
1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5、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赞颂钱塘江大潮的诗句
1、《忆钱塘江》
李觏·宋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着淡红衫。
2、《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3、《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4、《杭州观潮》
唐·姚合
楼有樟亭号,涛来自古今。势连沧海阔,色比白云深。
怒雪驱寒气,狂雷散大音。浪高风更起,波急石难沉。
鸟惧多遥村,龙惊不敢吟。坳如开玉穴,危似走琼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岸摧连古道,洲涨踣丛林。
跳沫山皆湿,当江日半阴。天然与禹凿,此理遣谁寻?
5、《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6、《钱塘江潮》
唐·罗隐
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漫道往来存大信,也知反复向平流。
狂抛巨浸疑无底,猛过西陵似有头。
至竟朝昏谁主掌?好骑赪鲤向阳候。
7、《樟亭观潮》
唐·宋昱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激流高失岸,吹唠上侵空。翕辟乾刊异,盈虚日月同。
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怒湍初抵北,却浪复归东。寂听堪增勇,晴看自发蒙。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工。来信应无己,申威亦匪穷。
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平视,谁能测始终。
8、《钱江借取筑钱城》
五代·钱缪
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
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
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
为报龙王及水府,钱江借取筑钱城。
9、《观潮》
宋·齐唐
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
初似长平万瓦震,忽如员峤六螯移。
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济时。
10、《酒泉子·长忆观潮》
宋·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1、《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塘无与俦。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万叠云才起,千寻练不收。长风方破浪,一气自横秋。
高岸惊先裂,群源怯倒流。腾凌大鲲化,浩荡六螯游。
北客观犹惧,吴儿弄弗忧。子胥忠义者,无覆巨川舟。
把酒问东溟,潮从何代生?宁非天吐纳,长逐月亏盈。
暴怒中秋势,雄豪半夜声。堂堂云阵合,屹屹雪中行。
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巨防连地震,群楫望风迎。
涌若跤龙斗,奔如雪雹惊。来知千古信,回见百川平。
破浪功难敌,驱山力可并。伍胥神不泯,凭此发威名。
12、《绍圣二年八月十八日观潮浙江亭》
宋·米芾
怒势豪声迸海门,州人伟是子胥魂。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
高与月轮参朔望,信如壶漏报朝昏。
吴争越战成何事,一曲渔歌过远村。
13、《钱塘晚望》
宋·谢翱
钱塘江上夜潮过,秋尽寒烟白露多。
吴越青山明月裹,舟人各唱异乡歌。
14、《十八日观潮》
宋·陈师道
一年壮观尽今朝,水伯何知故晚潮。
海浪肯随山俯仰,风帆常共客飘飘。
15、《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轼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
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风味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16、《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
宋·辛弃疾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悄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向,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17、《观潮送刘监至江上作》
宋·陆游
江平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雪山倾,江流却作镜面平。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影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18、《酹江月·浙江亭观涛应制》
宋·吴琚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细如一抹。
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
好似吴儿飞彩帜,鹫起一江秋雪。
黄屋天临,水屏云拥。看击中流楫。
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19、《钱塘观潮》
元·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20、《海上纪事》
明·朱淑贞
飓风拔木浪如山,振荡乾坤顷刻间。
临海人家千万户,漂流不见一人还。
21、《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元·钱惟善
白马涛头驾素车,至今犹是诧灵胥。
千年元气淋漓后,八月长风震荡初。
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
(第一首)
台湾岛屿亦氤氲,
共纳高山十族群。
才子传情将舞献,
玉人爱美把身纹。
俊男素套宽腰带,
靓女妍装短袖裙。
乐业安居连一体,
森林宝库看缤纷。
(第二首)
宝岛上的,
一个诱惑。
13个族群,
承载漂流的浪漫,
古越人,
土著了部落的年轮。
刀耕火种,
把岁月轩然。
猎取思想的前进。
纵谷平原上,
黑森林的记忆,
引领,
语言的丰美。
∥
兰屿岛上的骄傲,
口头文学,
传承底蕴的摇篮曲,
催睡清秀少年。
神话仍在传唱。
传说仍在飘扬。
民歌,
交错,
乡愁的感念,
回归,
梦乡的渴望。
三国的弥麟,
穿耳,
与跣足的习俗里,
搜寻千古的脉搏,
华夏跳跃的根系,
渊源畅流。
∥
青石镞,
在历史的感化里,
生成,
铁器的酋长,
造就,
海神的歌舞。
雾社起义的根基,
古拙质朴的美啊!
雕刻在,
踏歌的脚步里。
媚态的琴箫挑逗,
渔船上唱晚的悠扬,
点缀了,
日月潭的星光。
独步的“小黑人”,
鼻笛传诵,
悠扬的歌唱。
∥
藏魂魄于天然,
纳灵秀于朴拙。
木雕的图腾,
吊饰了,
残阳的声韵。
流露,
山村的谐和。
以,
裸为美的幅布。
缀罗羞涩的曲线。
浮想卷起浪花,
拍打海潮的霞光,
独赏。
腌肉,
来自古谱的寥落。
咂酒,
源出生命的浑厚。
∥
煮酒,
论英雄的年代,
遥望星辰的散漫,
美文装进心里,
品尝苦涩。
香蕉叶里包裹了,
成熟的.爱情,
流淌液汁的温存。
那个,
吹口哨的少年,
赠物的女子,
呵护,
——神圣的相思
是,
竹签肉的美味吗?
∥
馋了,
隔壁的情郎。
——桃源的想象
巴纳图的卑南人,
用女权的象征,
镌秀着村落。
海岸线上的一支,
杜鹃,
花开了半个世纪,
亦然辉煌。
∥
余光中的《乡愁》,
寂寥了,
诗人的梦。
摇橹的船夫,
船票是一段,
美好而潜在的心痛。
阿里山的姑娘啊,
你在传唱。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村居》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唐严武《军城早秋》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令狐楚《少年行》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雪作远游。――近代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明陆娟《代父写诗送行》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唐杜甫《赠花卿》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三首》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荆轲刺秦王》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李白《春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舟》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古代关于描写黄河的诗句
1、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李白《公无渡河》
3、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崔颢《行经华阴》
4、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李商隐《对雪二首》
5、影照河阳妓,色丽平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6、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7、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8、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9、河海封疆俱效顺,狂虏何劳灰灭。——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10、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11、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12、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13、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14、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15、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16、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李白《公无渡河》
17、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18、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李白《公无渡河》
19、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20、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平!——罗隐《黄河》
21、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22、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3、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温庭筠《拂舞词》
24、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5、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26、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8、水悠悠,路悠悠,隐隐遥山天尽头,关河又阻修。——朱栴《长相思·秋眺》
29、未收天下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30、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1、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32、淡烟衰草接郊丘。——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33、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34、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范云《渡黄河》
3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6、小殿沈沈清夜,银灯飘落香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37、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38、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39、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40、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4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2、两河萧瑟惟狐兔。——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43、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44、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李流芳《黄河夜泊》
45、流水极天横晚照,酒阑望断西河道。——赵可《凤栖梧·霜树重重青嶂小》
46、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47、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48、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4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50、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51、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孟郊《求友》
52、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53、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54、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55、浑河水、一线如虹。——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5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57、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58、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59、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李白《太原早秋》
【古代端午节的赞颂诗句】推荐阅读:
长江的古代诗句10-19
古代春天的古诗句06-27
描写云的古代诗句11-03
古代描写大自然的诗句06-03
赞美荷花的古代诗句有哪些06-03
赞美老师的古代诗句名言名句07-17
中国古代经典诗句06-07
端午节的诗句屈原09-29
端午节的英文诗句11-01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感怀》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