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宽容学生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用10篇)
在现代教学中,尊重和宽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尊重和宽容不仅是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表现,也是教学中实现有效沟通和良好互动的重要前提。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尊重和宽容在教学中的作用: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理解学生的不同,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给予关注和引导。尊重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理解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教学。在面对一些行为偏差的学生时,教师应该耐心地引导学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行为,要理解学生的行为背后的原因。
2.尊重学生的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和参与,创造一个互动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的意见给予回应和解释。
3.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权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权利,不要随意公开学生的信息和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和权利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二、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另一个重要素质。宽容学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理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宽容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宽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和存在缺点。教师应该宽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不要过分批评和指责学生,而应该针对学生的错误和缺点,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建议。
2.宽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情感和情绪可能会出现波动。教师应该宽容学生的情感和情绪,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帮助学生排解负面情绪,让学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3.宽容学生的学习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帮助才能掌握知识。教师应该宽容学生的学习进度,不要强制要求学生跟进班级进度,而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三、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重和宽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建立互信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互信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信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就感。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发言权,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到成功感和成就感。
3.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让学生和家长随时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从而针对学生的情况给予相应的帮助和建议。
总之,尊重和宽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在尊重和宽容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随着教育的日益发展和多元化,建立和维护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增强学生的教育意愿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并让学生成长得更加健康和积极。为此,本篇论文将从尊重宽容学生的角度进行探讨,探究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尊重学生的人权和多元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权和多元性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作为老师,我们要认真听取学生的表述和想法,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不仅仅是由于学生们都是人,而且他们从出生以来就被赋予了一些权利和基本自由,而且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应该被更好地关注和尊重。
另外,多元性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点。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家庭和文化背景,他们有不同的意见观点、爱好爱人性格和个性,尊重这种多样性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石。有些学生比较胆小,不愿意在课堂上表达意见,这时老师可以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以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来。有些学生可能母语不是中文,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将教学内容更多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在互动沟通中逐步适应中文。
二、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长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的长处和缺点。学生在学校里是增长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一个成长为个人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会犯错,而且从失败中学会成长。我们不应该过分苛刻地对待学生,而应该因学生的特点和背景来找出最好的途径来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长处。
另外,面对学生的缺点,我们更应该持宽容态度。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我们应该很好地理解和接受这种现实,并积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应该耐心地和学生交流,仔细听取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感受,以便更好地鼓励他们克服困难。
三、与学生积极互动
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们也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充满互动,并充满热情和活力的课堂氛围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应该展示亲切和融洽的态度,并尽最大的努力与学生沟通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和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这种互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而且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和信任。
另外,教师还应该会用一些互动教学的方法。我们不仅应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应该通过带有互动性的学习形式和活动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小组活动、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
四、塑造榜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应该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还应该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我们的行为与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形象,对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热情充满关键性。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平稳开朗的态度,来带领和引导学生成长。
作为一种职业,老师应该对于本职所担任的责任心与耐力都应有很好的把握。我们需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学会如何尊重他人、如何寻找自我,而不是简单地灌输一些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典范品质的学生,有益于更深层次的发展。
五、建立激励机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我们也应该建立一些激励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建立对进步和成绩的肯定和鼓励,进行积极引导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值得肯定的机制。
另外,我们也可以建立一些奖励的激励机制,例如班级和学校的荣誉奖,学生的表现评分、基金会的奖项等。这样做既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加油,同时也是对老师的积极激励和鼓励。
六、总结
一、尊重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对待学生, 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们都应该称他们为小朋友。我要做学生的朋友, 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这告诉我们, 如果教师能够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对待, 多给学生一份关爱, 那么师生关系肯定会多一份融洽和谐。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教育应以尊重学生人格和主人翁地位为核心。可以说, 要想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是首要条件。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他们同样具有自尊心, 都具有向师性, 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爱。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就会大大降低教育成效, 甚至导致教育的失败和恶性事故的发生。
【案例一】2002年的一则教育笔记
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刚上初一时被选为副班长。但到初二以后成绩急转直下, 上课说话, 工作拖拉, 很多同学都对她有意见, 经过多次班委会讨论, 媛被罢免了“官职”。到初三时, 媛竟发展到经常不完成作业, 上课说话、传纸条, 更要命的是她居然还迷上了口袋书。这一次, 我恰好把在语文课上偷看口袋书的媛逮个正着。我在征得语文老师的同意后, 直接提取了媛的“罪证”。我拿回书一看, 口袋书的内容非常不健康。最近媛的行为已令我非常不满, 没想到她竟撞到了我的“枪口”上。我想, 非让媛好好反省不可。
当天的读报课, 当着全班同学的面, 我大肆批评媛, 责问她为什么看这样不健康的书, 这种行为实在可恶, 对自己不负责且有辱班级荣誉等等。在我气势汹汹的教训和同学鄙夷的议论声中, 媛低下了头。课后我带媛到办公室, 对她说:“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既然你违反了班级和学校的制度就一定要受到惩罚。我打算按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 给你记过一次, 对你的处分将在班会上公布。”为了杀一儆百, 我按自己说的做了。
晚自修前, 忽然有两个学生跑到宿舍来找我:“老师, 媛说自己不想读书了, 要去跳河了, 她正在收拾东西, 你快去吧!”等我赶到宿舍, 媛已经走了。我吓得脑中一片空白, 还好其他老师闻讯后及时赶到小河边, 拉回了正往水深处走的媛。媛的父母闻讯赶来, 并没有责备我, 他们说都是媛的脾气太倔强了, 现在没事就好。看着浑身湿透的媛冻得发抖, 我的愧疚无法用言语表达, 这一切都是我急于求成造成的。我紧紧握着媛的手, 向她诚挚地道了歉。
至今仍记得媛事后说的几句话:“你总是高高在上, 总认为你自己做法是最好的, 一切都是为了我们, 但你不考虑我们的想法……”我一直把媛的话珍藏至今, 它鞭策我要时时反省自己。在现代教育中,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 不仅学生要尊重教师,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 这样才能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 只能导致众叛亲离, 拒学生于千里之外, 无法让学生正确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 从而形成了师生间的对立。
二、宽容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桥梁
宽容也是一种教育, 因为宽容里有爱。宽容是每一位教师高尚师德修养的一面镜子, 又是化解师生对立情绪的一剂良药, 它能有效地消除师生的心理隔阂, 架起情感交流的桥梁, 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明辨是非, 改过自新, 健康成长。宽容对于造就健康人格, 培养诚信与正直的品质, 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经历磨炼和失误, 最终变得聪明起来的过程。他们在错误中吸取经验, 在挫折中成长。作为教师的我们, 面对他们所犯的错误, 必须学会宽容, 并加以适当的引导。这样才能让他们不至于在错误中丧失了信心, 迷失了方向。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体会到理性的忍耐、宽容也是一种成功的教育。
【案例二】2004年的一则教育笔记
民是一位内向而倔强的男生。他非常情绪化, 容易冲动, 有时会在课堂上顶撞老师, 甚至于发生武力冲突。根据对民的了解, 我决定采取怀柔政策。我与民的交手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次, 我正上课, 忽然从教学楼外传来了“磨剪刀哎擦白刀”的吆喝。没想到教室里也响起了一声, 是民在模仿, 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这下全班哄堂大笑, 完全没有了上课应有的秩序。过了一会儿, 大家静了下来, 都以为我会对民疾言厉色地批评一通。说实话, 我很想批评他, 可转念一想, 还是用软的吧。我说;“民简直是口技模仿秀, 望元旦会演时能一展风采。”民有一丝惊讶, 在后半堂课他听课非常认真。下课后, 民对我说:“老师好!”这是他第一次主动向我问好, 大约这就是他的歉意吧。
第二次, 班里很多同学忘了准备思政教材, 我本来就有些生气。没想到民竟然趴在课桌上睡觉。于是故意提了问题让他答, 他站起来不耐烦地说了声:“不会。”又自顾自坐下了。真是岂有此理!“既然不会, 为什么不听?你的书呢?”“我没带书。”民也不含糊, 扯着嗓门喊。这时我忽然意识到继续下去, 很可能会因为克制不住自己而与民发生武力冲突。平静了一会儿, 我说:“初三思政是比较枯燥难懂, 临近中考, 同学们压力也比较大, 难免会情绪化, 望同学们能努力克服。”第二天早晨, 我刚到办公室就看见了民。民涨红了脸:“对不起!老师, 是我错了!你一直对我很宽容, 我却那样……我不应该在课堂上顶撞你。我昨天情绪太差了!”于是我和他进行了一番交谈, 并且把自己的教材送给他。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了民寄来的信, 他说:“老师, 谢谢您。您是对我最宽容的老师, 我会永远记着您。”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 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教育就是心与心的碰撞, 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要完成教育学生的任务, 首先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当学生做错事的时候, 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 就应有一把钥匙, 这把钥匙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与宽容。宽容的态度、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发现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保障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之后, 如能及时得到相应的认可, 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感, 形成愉悦的心境, 并使同类行为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做善于从多角度透视的有心人, 务必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特别是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对学生身上值得表扬的但却比较隐蔽的优点及时表扬。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一般或不良的学生, 应当通过赞赏、表扬、鼓励等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最终达到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达到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目的。
【案例三】2006年的一则教育笔记
光在班里属于那种容易被老师“遗忘”的学生。他长相平平, 也不善于表现;既不勤奋上进, 又不惹是生非。一般情况下, 既得不到老师的表扬, 也得不到老师的批评。
在我当班主任后, 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注意到光的存在。直到有一天,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 好像也改变了他自己。那天, 总务处通知我放学后要在我班教室装窗帘。为了多媒体设备的安全, 读报课时我随意要求住得较近的一位同学自愿留下来, 等装好窗帘再走。结果光一直在学校等到六点多钟, 等安装人员全都离开教室, 他又一个人收拾干净, 关好门窗, 最后回家。其实光的家在桥南, 离校比较远。我立刻在班里表扬了光, 并尽力赞美了他关心班集体公共财产, 有集体主人翁精神。因为这件事, 我开始注意光, 发现了光许多的“闪光点”。光不歧视成绩差的同学, 虽然光的学习不突出, 但他不会拒绝学习困难生的求助。通过社会课, 我还发现光的历史知识特别丰富。对于历史人物他都能滔滔不绝说上一番。每次发现他的优点, 我都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表扬, 课后也会通过谈话或在周记里肯定他的行为, 表达自己对他的赞许、欣赏之意。渐渐地我发现他变了, 他上课特别认真, 作业完成得特别好, 而且课后活泼开朗了许多, 还被同学们选为卫生委员。最重要的是他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期末考试还进入了年段排名。
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做天使, 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做魔鬼, 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如果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坚持以人为本, 仔细观察, 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的优点, 并及时予以表扬, 学生会更亲近我们。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美国前总统林肯也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教师的善于发现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 这一点已毋庸置疑。
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在师生相处中, 光靠教师的尊重、宽容和发现是不够的。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案例四】2008年的一则教育笔记
为师十多年了, 只要提起美, 我的头就会发痛, 因为在相处一年的时间里, 我很少赢得过她的尊敬, 彼此曾短兵相接过多次, 最后都是以我的失败与愤怒告终。美其实长得很清秀, 也不是属于那种极困难的学生。但她就爱整天惹是生非, 把班里弄得鸡飞狗跳, 把老师气得忍无可忍。
难以忘记的一次交手是期中考试后, 政教处告诉我, 在学校与有关机构联手检查网吧时发现了美, 据查她已有好几个晚上是在网吧度过的。学校正三令五申地教育学生禁入网吧, 我也在班会上反复强调进网吧的危害, 一个女孩子竟然在网吧里过夜, 当时我真是又气又恨, 要求美第二天请家长来校, 想让美的父母配合一下, 共同教育美。没想到下午美就失踪了, 我赶紧电话联系她的父母。她的父母到校后, 不问青红皂白地怪罪于我, 一口咬定是我迫使他们的孩子出走。幸好同事们可以为我作证, 我既没有叱骂也没有体罚美。于是整个下午我和她的父母几乎将新安江的网吧翻了个遍, 结果一无所获。美第二天出现了, 原来她跑到了邻县一个网友那里去玩了。令我瞠目结舌的是她的父母对她没有半句责问, 反而要求我不要追究, 否则若有下次就到教育局告我。美站在父母的身边, 不怀好意地看着我……庆幸的是第二年我不当班主任了。美现在的成绩越来越差, 经常有些小混混在校门口等她。
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与美相处的一年中, 我自问对她是用心良苦, 也无所不及, 无所不用, 但没有一丝成功的回报。显然, 缺少父母约束或正确引导的孩子会对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当然, 除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也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制。当前, 学校往往缺少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惩罚的完善的管理体制, 这也导致一些学生肆意侵犯教师的权益。
关键词:宽容之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着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要优化师生情感关系”,走进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心声,从而获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受其术”的效应。
一、案例展示
我班有个孩子叫小园(化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但就是爱说伤害同学的话,而且课堂上自我陶醉,回答一个问题他都要自己给自己鼓掌,然后下坐绕场一周,表扬自己如何如何的厉害,如果其他同学回答错了,他就肆无忌惮的贬低同学。没有一节课不发表评论的,感觉班级就他一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愿意和老师顶撞,我耐心地进行了教育,可他就是管不住自己。我把每一节课他说的废话内容都记录在本上,下课的时候让他看,自己说这些废话对不对,说服批评教育效果不佳。
我没有泄气,决定让他当我班的班长,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结果遭到了同学的反对,他表现出了极大懊悔,见此情景,我说“我提议让担任一段时间的班长怎样?”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小园同学在课堂总刺激同学,谁都不如他,不能让他当班长。”大家这么一说,看到小园坐在那里很不自在了。我说:“小园同学也有他的长处,表达能力强,乐于帮助同学。当上班长的他,自制能力明显增强,并积极为班集体做好事,但是在课堂的废话还是很多,我通过家访和他聊天了解他的性格特点,我采取了“以静制动”的方法。他跟说话我就跟没听见一样,他上课说废话我也不批评他,我用这招后,他来求我,老师我求求您了,就和我说一句话吧 ,我都快疯掉了。通过“以静制动”,小园同学上课废话少了,学习有了进步。但是以他的聪明在学习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是他的聪明没有用到学习上,后来我用激将法,我说咱班谁考全校第一,小园也不能考第一,他有些急了,老师:“为什么?”我说你的聪明没用到学习上,你每天就想怎么接废话,怎么和老师作对,所以你就不能考第一。他说那咱们打赌,我赢了老师你怎么办,我说你要是考全校第一,我就给你10元钱,输了给我买10个苹果。他是一个争强好胜的孩子,从此慢慢的改掉了他上课爱说话的坏毛病,学习成绩上升的也很快,受到其他老师的一致赞扬。作为班主任的我,怎能不高兴呢?而且在中考获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案例分析
宽容具有一定的魅力。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或者多想想自己读书时也曾做过蠢事、说过错话,将心比心来提醒自己。也可多想些发怒的害处,借鉴前人的教训,同样会使你的怒气烟消云散。有人说,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性的光辉。在我看来,宽容更是教育的秘诀。惩罚是教育、宽容也是教育,却比惩罚更有影响力。当一件被谴责的事情戏剧性地变为“礼遇”时,更会引起人心灵的震颤,这就是宽容的魅力。为师之本在于“善”。让我们宽容对待每一个学生,少些责怪,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多些关心。这样,师生之间,就会形成一种互相理解、真诚相待的关系。老师们,请时刻不要忘记:宽容和善待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职责。
作为班主任,每天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在不经意地观察着我们的点点滴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呢?因此,我们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不应该恼怒,而应把他们看成幼苗,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去充分的尊重、宽容、信任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有转化学生的信心和责任感,教师应该懂得爱的艺术,用师者广博的生命之爱,民主思想去尊重每一个学生,浇灌他们的心田,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和健康的人格。要知道,宽容是一种信任,宽容是一种尊重,宽容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宽容学生,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缓解他们的抵触情绪,从而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使其按教师的意愿投入学习,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使整个班级朝共同的目标努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三、结语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处,是每位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要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给他们真诚的目光、知心的话语,睁大眼睛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相信他们的潜力,激励他们、切实帮助他们,鼓足他们上进的勇气和信心,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关系真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杨梅 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实施创新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 管理)2016(07).
丁 娟
初等教育系05级综合文科专业
[摘要]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打造和谐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教学理念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要达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处理好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始终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因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是就此话题对有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意义以及一些相应构建措施的思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 ;和谐;师生关系
我们知道,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事物的最佳状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追求的是一种完美整合。教育的目的在于育人,在于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创造性人才。要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离不开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的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整个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21世纪的教育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走出当前教育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成绩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新型教育模式。因而本文主要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沟通与交流。
一、“和谐”及“和谐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
(一)“和谐”一词的基本内涵
“和谐”本意指融洽,调和。如:音调和谐,和谐气氛等。其古义有和睦协调;配合恰当、协调,也有和解与和好相处等意思。“和谐”是我国古哲先贤们所追求的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矛盾对立面同一状态的哲理学说。对“和谐”一词,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和谐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完美配合、协调和统一的最佳状态,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阶层、社会、自然界等之间的关系处于相对均衡,融洽,协调而无根本性的利害冲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尊重,信任,互助,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自身的发展全面健康的状态。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界定
1、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日常的正式与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它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什么样的师生关系谓之和谐呢?我认为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在心理层次上能够使人感到满足、愉快,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情感,并可以换取学生对学习、生活和未来的热爱;在距离层次上,它不是一种极端化的两极师生关系,而是保持一种和而不随,宽而不纵的适佳距离。和谐师生关系的宗旨应该是本着以学生的自主性精神、人格的充分发展为出发点。它应该体现在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以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而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教学中建立和感受到自主的尊严,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师生之间,教学之间都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和互动发展的良好状态。
2、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
和谐师生关系是和谐本质内涵在师生关系上的特殊表现。具体主要体现在:
(1)师生在心理上相容性较好。指师生间在交往过程中相互关系的深度、亲密性、融洽性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联系的程度较好,彼此间能够感到悦愉、欣赏和接纳。
(2)师生间为实现共同目标彼此认同、感情上相敬相亲、行为相近。师生之间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是构成师生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三个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师与学生间关系的亲密程度。
(3)双方互相沟通、互相交往积极性高。教与学是师生间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这一特定的情景中,为着共同的目标,需要不断的进行各种形式的沟通与交流。
(4)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核心发展理念。这从根本上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它影响着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
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充分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整个教育教学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因而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从教育教学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
智力的结合,更注重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而综合发展。所以,当代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师生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师生关系,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曾经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从中可以看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一直是教育领域中不断思考和追求的问题。中国教育中有一句古训说:“亲其师,信其道”。(语出《学记》)这句古训深刻而精辟的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也就是说,学生如果喜欢某位老师,就会喜欢和乐于接纳他所教授给的东西。因而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偏科毛病这一现象也就不会觉得难以理解。换而言之学生如果能从老师那里得到关心、尊重、支持和爱的需要,就能产生动力,从而推动和促进他们的学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速度和质量与其认知态度、情绪、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而又积极的学习态度、愉快的情绪、高度的注意力、适度的心理紧张,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我国有关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大学的专业,大多是中学阶段很喜欢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与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一致的状态,构成“正反馈”的趋势。
(三)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提升。
德育,它决定着未来人才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未来民族的主体素质。而师生关系对德育效能有着直接影响,这是由师生关系的本质内涵所决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有和谐性、互动性、民主和平等性、多层面性和需要的相辅性,符合这一特征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德育实施过程。另外师生关系对德育活动和德育效能起着制约作用。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交往中实现的。师生关系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由教学关系、管理关系、道德关系、心理关系乃至法律关系、个人关系等多个层面构成的关系体系。师生关系产生于教育又维系着教育,对教育活动及其质量起着制约作用。教育过程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过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的是师生之间的尊重、信任与关爱,从而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战胜困难,以激情去体验人生。相反,如果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感受到的是冷漠,自私和怀疑,他们就会在冷漠中变得冷酷无情,在怀疑与自私中变得势利圆滑。同时,师生关系不和谐,学生容易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达不到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形成。
(四)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教与学在良性互动中得以提高。
在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学生的任务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以促进自身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学生,能把课堂变成自己生命中知识的延伸,从而就会对学生和工作更加认真负责,会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去教好每一堂课和辅导好每一个学生,力求树立和保持在学生们心中的良好形象和地位。老师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从而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教学中尽量做到精益求精。从学生角度来说,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与信任,能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建立的温暖情意,从而把老师当作自己敬佩和学习的榜样,进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上的课,才会把上课当成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当成一种享受,从而在兴趣的驱动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保证学习的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的效果也越好。所以,如果师生之间能够建立一种和谐互动的教学关系,这样师生就能在一种良好氛围中把教和学的效果提升。
综上所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非常关键的因素,其重要性的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因而我们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首先得构建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下努力完善教学。那么,如何才能构建起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呢?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教师入手,让每一位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脱出来,从教学的指挥者转变为参与者,最终成为与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伙伴。教学,我们一再强调它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的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主动接近、了解关爱学生,找出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思想上和行动中去重视和研究学生,及时从教学实践中捕捉和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情况,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地反馈给他们,使他们在和谐的氛围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要尊重和宽容学生
学生,他们是人而非物,因而也是有自尊的,毫不例外他们也会时刻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至于宽容学生,为什么呢?我们都知道,中学生这一阶段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时期,因而比较容易犯错误,所以我们老师不能在学生犯错误之后,就一口否定学生,不分青红皂白的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指责、甚至体罚。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相反,如果教师时刻做到尊重和宽容学生的话,学生不但能很快接受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且也能迅速改正错误。所以我们更为提倡——宽容远比惩罚更有效。
(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让学生从心里尊重和敬佩老师。
很多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的类型是:知识渊博,平易近人,关心和爱护学生这一类型的。知识方面要求渊博也就是专业知识要过硬,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不仅要拿得出一桶水,更应该是一条涓流不息的小溪。平易近人,这是一个对人
格修养的要求。教师所进行的职业就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行业,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烙印。因此,学生喜欢知识、人格修养、道德品质都优秀的人,只有以这样的人为榜样,自身也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因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做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做到内外兼修。
(四)正确定位角色,确实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中的两大角色,教师和学生,其中他们的关系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而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好角色。那教师因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呢?我认为有三点:
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教科书的盲目执行者。
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非教科书的代言人。
③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研究者和开拓者,而非知识的复印者。
(五)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保障
在当前教育中,学生和教师在教学成绩这座大山的重压下,都一切向“分”看齐,一切都为“分”而奔命。在这样的教学中,师生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师生关系也必定是紧张的。所以我们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必须树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师生关系走向和谐健康的发展。以往我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书本知识的掌握以及技能的熟练程度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探究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单一评价令天赋不
一、志趣各异的学生高度统一于一个发展方向和一种学习行为,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用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代替代单一评价,即不仅要强调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的评价,更要注重对情感体验、探索能力、协作创新精神和交际能力的评价。具体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这样学生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了及时反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从而建立起真正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机制。
结束语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也是学校里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健康全面发展。因而,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整个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构
建和谐师生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本文的探索,意在抛砖引玉,目的是能引起共鸣,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探索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与学的活动开展的,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就尤为迫切了。
关键词:和谐新型师生关系教学观念
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的民主、在相处氛围上的融洽。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互相接纳,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 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反过来,教师同时获得了知识的增长,个人修养的提炼,以及个人能力的提高”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就很珍惜师生关系,把他视为一种深厚很高尚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传统教育中,对师生关系也给予了相当的重视,荀子明确的指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在荀子看来,能否尊师已然关系到国家兴亡。在这种观念下,教师的权威,地理不断提升。但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让学生的个性解放和创新能力受到严重的抑制。而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不再盲目遵从于老师的意志,个性张扬得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至高无上的权威受到挑战。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就尤为迫切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前提,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教与学的活动开展的,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一对关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育的和谐需要师生关系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还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是,目前的师生关系却令人担忧,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师生两方面共同努力。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社会基础,从实现党政的历史任务的高度出发,第一次鲜明地提出和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践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对学生的教育关系到我国的未来和前途。从这一层面来看: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需要。
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举措
一、转变教学观念,打造和谐的师生观。几千年来,我国的教育模式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是长辈,学生是晚辈;作为晚辈的学生理当对做长辈的老师处处恭敬有加,时时听从教诲,不得违背。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与主体,是师生关系中的主宰、权威,学生得被动地接受。这种传统的师生关系对教和学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社会内在要求。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不能知识甚至是阻碍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进程。要打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老师得转变思想观念,致力于打造自由平等的环境氛围,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意开发学生的潜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时,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作到以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理和价值。正确引导学生的个性向社会需求的方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核心,让他们平等、合作、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主观地以组织或管理者的意识来约束和限制学生的发展。一定要给学校足够的空间,进行人性化管理,人格化塑造。此外打造和谐高效课堂,老师应把“把课堂还给学生落到实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和主人。书让学生自己去读;问题让学生自己来提;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找;错误也让学生自己去纠正;学生想得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学生想实践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则充当导演的角色,适时地给予点拔,积极引导,合理点评,以达到让学生在质疑、解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增强兴趣和自信心,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三、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他们是一个需要成功来刺激的群体。在课堂上老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适
时地给予肯定,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老师应当对各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对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帮助他们认真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发展优势,有问题及时与家长、老师沟通。对他们平时所犯的错误,绝不姑息,而人以严格的高标准来要求他们;对暂时学习较落后的学生,虽然往往令老师头痛,但作为老师也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把他们的点滴进步以书面或者电话的形式告知家长,同时在集体活动的时候,给他们提供发挥自己优势的舞台,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这一做法实践证明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处处关心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教师这一职业本来就是一个与学生打交道的行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必然要求教师注重关心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奥妙就在于热爱学生:谁热爱学生,学生就会爱谁,老师把自己炽热的爱播撒给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爱。当学生“知恩图报”的心理被激发之后,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导。关爱学生,包括理解、欣赏、鼓励学生各个方面。对于优秀学生,老师如果能理解其追求,欣赏其亮点,激励其真正地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尽早地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在对学生进行提高时,叫学生的名字而不是用手指指点点;降温时,提醒学生注意身体健康,适时加衣;在学生生病时,进行额外的关怀;对家庭有困难给予更多的精神上的鼓励等。虽然这些事微不足道,但却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坦然地面对“出水芙蓉有高低”的现实,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要给予关爱,寻求他们的闪光点,适时的鼓励他们,以激发他们的内驱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随时随地奉献给学生一颗炽热的爱心,那么师生关系在悄声无息中达到了一种和谐融洽的最高境界以同样的心态面对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五、研究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抓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情感纽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尽可能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在他看来,在教育中必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他说过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宜没有教育文明”。在这一角度上,陶行知先生说过“:老师与老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真正的精神上的沟通才是真正的教育,是一种人格精神的培养。老师要做有心人,要和学生交朋友,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把学生的心理揣摩透;要把自己所感受到的一切美好的东西“传染”给学生;要用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正是凭借这种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信念,让先生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由衷爱戴,成为无数学子和平民大众的的朋友成为了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也成就了自己的教育事业。只有对学生的思想、心理
和行为进行观察与了解,以学生的视角看问题,以学生的思维想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否则教育就是盲目的,是不能取得好的成效的。
六、忠于自身的教育事业。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应持有的态度。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精神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当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高尚的,为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所必须的,他才能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教育学生的事业中去。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和健全人格,感染到学生,并引导学生塑造美好的心灵。这也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要求,如今,暴露在学生面前的信息源越来越多,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速度甚至超过教师。以至造成学生怀疑教师知识的困境。21世纪本来就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把教材奉为“圣旨”的教师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丰富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以服务于和谐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此外,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仅从师生两方面来施行是远远不够瞧的,它还要求全社会,全民的参与。它包括:
一、社会制度完善,社会风气良好,道德意识向上;
二、家庭圆满,全员参与意识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三、“学校制度建设、工作条件、校风、校纪建设都达到较高的要求”;
四、“尊师重教,崇尚知识,杜绝商品经济意识的渗透”。
参考文献: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高效课堂,张学菊
影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外因分析,刘杰,范士民,周静
如何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李香云
浅谈构建和谐新型师生关系,赵迎东,于 曦,张连娜
仇
陶
中
心
校
宋 德 敏
构件和谐师生关系案例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而信其道才能好其道乃至行其道。”只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为学生提供平等、民主、团结的环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案例:我班有一个女生,她平时不爱说话,朋友很少,学习成绩中等。我发现她自尊心很强,对老师的表扬与批评会引起极度关注。因而我在做工作中,十分注意保护她的自尊心,使她感到老师是信任、爱护她的。为了锻炼她给她创造与同学接触的机会,让她担任课代表的工作,使她的长处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此时让我感觉到老师是多么幸福啊,每当你付出一点爱,收获的将是孩子们无比的信赖与爱戴。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能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展露出来,有助于教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针对学生问题采取措施不致产生曲解学生的情况,师生间的问题容易达成共识,有利于师生互相理解,减少矛盾。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的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从近几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来看,我深深体会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热爱学生是和谐的基础
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语言,必须有情感的投入。抽掉情感的教育是挫败的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把教师作为可以信赖的人,师生只有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教育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推动力。教师的深情厚爱使学生产生自尊、自信、自强的心理,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学生觉得老师爱他,重视他,才敢接近老师,才乐意接近老师,才能真正地爱老师。师生之间的互爱才是最理想最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需要得到他人尊重。当学生有了进步或成绩时,心里总是希望老师给予表扬;当学生有了错误时,一般害怕老师批评;特别是不希望老师在同学们面前批评。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自尊心理。教师要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该表扬的表扬,满足学生的欲望,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注。批评学生要注意方式方法,能不在同学面前
批评的就不要在同学面前批评,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二、善待是和谐的关键
俗话说“十个指头都不一样长”,更何况是人呢?从心理上讲,学习不好的学生往往比其他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尊重与爱护,因为他们比学习好的学生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和爱护“学困生”,才能引起师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恢复理智和自尊,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从而转变为人们期待的好学生。在实践上,对于“学困生”,首先,教师一定要作深入了解,既要了解其自身原因,又要了解其家庭原因;既要了解其生理原因,又要了解其心理特征,以便对症下药;其次,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的给予真诚的表扬,让他们体验到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从而迸发出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再次,教师要适时地为他们制订出适当的高而可攀的目标,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最后,教师在平常提问或检测中,问题难度要适中,并注意把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留给“学困生”,让他们始终有一种成功感。对于考试受挫的学生,要及时地帮助他们分析失利的原因,以解除不必要的顾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作为教师,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宽容我们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千万不要歧视他们。学生犯了错误以后,作为老师,应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千万不要动不动就 “上告”其家长。而应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做到细心开导、耐心教育,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否则,往往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既降低了教师的威信,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又不利于学生改正错误。
三、交流是和谐的桥梁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的。也许我们现在的老师总觉得太忙,无暇去与学生交流。其实,与学生的交流无处不在。譬如:学生读书时,我们走过去询问两句;学生向你问好时,你回应一声,并搭讪说说;课堂上学生
顽皮时,你走过去抚摸一下他的小脑;做广播操时,你凑过去聊聊„„也许,老师的一个眼神,一次抚摸,一通电话都是在与学生,都会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都会让学生心灵上的快慰。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
和谐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的互相接纳, 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体现在:一方面, 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获得成就感与社会价值的体验, 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 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 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好的学习效果来自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教师起主导作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情, 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教师要热爱学生, 给学生以尊重
1.要民主不要专制。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 他们的心是极其敏感的, 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爱的情感。民主平等的环境能让学生在教师的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语言上的沟通是心灵上沟通的前提和关键。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当教师在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时, 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错误, 敢于向学生说“对不起”。这样不仅不会损害老师的形象, 相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2.要热爱不要冷漠。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爱心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 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 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 但“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 用爱心去发现他们的长处, 给他们略显逼仄的心灵一个放飞个性的空间, 一旦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成为他们的专长, 将来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才。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能源, 能量作用于学生的时候, 不用声张, 学生自然会有感觉和反应, 这反应就是对教师的信任和对教师所教课程的喜爱。
3.要赏识不要批评。中国有一句俗话:“士为知己者死。”说的是为赏识自己、信任自己的人去死都愿意。教师要赏识学生, 首先必须要接受学生的全部, 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教师应充分发挥期待和赏识的积极作用, 对学生要有研究, 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更多地去发现、去欣赏学生的闪光点, 欣赏他们的点滴成功, 并让他们学会发现自我, 欣赏自我, 拥有自信。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你, 爱屋及乌喜欢你的课,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
1.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教师要多用亲切、鼓励的语言和表情来面对着每一个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 也要尊重差异, 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要引导不要命令,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因势利导精雕教学细节, 掌握教育的最佳时机。
2.教师要积极与学生开展对话, 更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 改变自己。作为直接与学生面对的教师, 应多深入学生当中, 用平等的口吻和他们交谈, 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的思想、心理动态、知识结构等情况,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网络时代, 人的年龄、资历并不是决定知识的多寡、学问的高低的主要因素。教师要学齐王纳谏, 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 接收学生的批评。只有不把自己当回事, 不断给自己充电、改变自己, 才能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3.教师要以德服人, 让人格充满魅力。教师要把自己当作一面镜子,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感召学生。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以开朗的心胸, 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情感和平衡的心态从事教学工作。身教重于言教, ?要求学生文明修身, 自己就要讲文明;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 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 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 以情育人;晓之以理, 以理塑人;导之以行, 以行正人。此外, 教师还要适当懂点幽默, 幽默不只等于说说笑话, 还应包括形体的习惯行为、手势和表情等。
综上所述, 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
摘要: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感受到环境的安全, 专注于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还会使他们感到对外部环境的胜任, 有足够的自尊和自信,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 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
关键词:学习兴趣,民主,热爱,赏识,课堂气氛,改变自己,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靳丽敬.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 10.
[2]吴积军.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探索, 2000, 04.
[3]金小芳.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 03.
用爱浇灌和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每当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里便暖流涌动。只要有爱,世界就会美好,人间就是和谐的;只要有爱,校园就会春光永驻,我们的生活就是和谐的。构建和谐校园,原来就是每个人都用心去爱这个校园,用心为校园做点什么。
我轻轻的闭上眼,动人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交织!凝聚!升华!爱的.激流一次又一次的撞击着我的心。
记得是上学期的一天,我们班的杨琳突然头疼得厉害。她不时用手使劲的打头,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同学们围了过来,看到杨琳难受的样子,真是急在脸上,疼在心里。班长祝丽梅靠近杨琳的耳边,轻声问:“杨琳怎么样,还能坚持吗?”趴在桌子上的杨琳摇了摇头。这可怎么办?离上课还早着呢,等老师来了再处理肯定晚了。同学们个个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这时,班长祝丽梅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嘈杂:“木君、爱英,我们仨把她送回家去。何之亮、申栋臣、马立旺,你们几个把杨琳架到我的自行车上!大家快点行动!”
她们回来的时候,第一节课都快结束了。她们额头闪着汗珠,脸涨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从她们疲惫而灿烂的笑容里,我们大家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啊!我们班,我们班的全体同学,用爱谱写了一首动听的歌。
我的思绪如决堤的洪水一发而不可收:
我们班分五组,每组打扫一天卫生。可一到星期五,五组打扫时,总会出问题。也难怪,五组全是男生,个个调皮,简直成了“捣蛋鬼俱乐部”了。一到星期五,不是这个不带笤帚,就是那个迟到,把组长申豪臣都快气疯了,好几次向老师提出辞职。唉!换了谁也头疼啊!老师也教育过多次,当时奏效,过不久老毛病又犯了。
上个月,全校开展“和谐校园 我添光彩”的活动,要求每人至少为班级做一件好事。为此,我们班举行了“誓师大会”都要上台表决心。五组组长申豪臣走上讲台,定定的站着,好久没有发言。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怎么回事。过了好一会儿,豪臣才慢慢的说:“我最想做的事是把卫生打扫好,不给咱班丢脸。我一直努力,一直努力,可凭我自己做不到啊!”豪臣的眼圈红了。
教室里静极了。
突然,“当”的一声响,何东站了起来,走向讲台。张学林也站了起来,吴京新也站了起来……五组的六名同学都站上了讲台。六名同学,十二只手牢牢地握在一起,高声喊道:“五组团结!五组努力!五组团结!五组努力!……”
顿时,同学们掌声雷动。豪臣用他真挚的爱,感动了五组的学生也感动了我们大家。
爱的潮水在我的心中汹涌,久久地,久久地难以平静。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又想起了那首歌:“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通过学习《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我收获颇丰,对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次学习,专家老师主要讲了师生关系的时代特点、建构师生关系的路径和师生关系危机处理等内容。跟着专家学习理论再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我深刻的认识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多么的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民主地对待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态度,真诚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讨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尊重并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多了解学生,在沟通的基础上还要多给学生鼓励和尊重。因为只有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新形势下我国学校师生关系面临的困境
1. 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导致师生关系呈对立化倾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客观上要求不同主体间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尊重, 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相对等。随着这种观念的深入人心, 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 日益产生尊重意识并渴望得到尊重, 然而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却得不到满足, 部分学生开始挑战教师的权威, 由此, 师生关系呈对立化倾向。当前我国正处于尊师传统被消解而新型师生关系尚未建立起来的迷茫时期。师生关系的对立化导致师生之间缺少尊重和理解, 缺乏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
理想状态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之间相互平等、彼此信赖的对话关系, 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 师生在交往中体验共同探索知识、寻求人生真谛的快乐,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寻求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 必须克服师生对立带来的不利影响才能到达师生关系的理想状态。
2. 现代家庭尊重意识教育缺失导致师生关系逐渐冷漠化。
理想状态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表明教师的作用和人格的伟大, 由此, 师生关系是一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的关系。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给一些家庭带来深刻的影响, 有的学生的父母往往更多地关注“小社会”建设, 忽视了家庭作为社会基本构成单位的事实, 只注重对社会的索取。这种思想和言行长期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地在学生身上体现为个人主义盛行、自私自利现象屡见不鲜。再加上父母的过分溺爱、过高期望、不科学的教育方式等原因, 许多学生表现得任性、自私、缺少对教师的尊重, 甚至不把教师放在眼里, 不听从教师的劝导和教育, 师生关系逐渐冷漠。久而久之一些教师对这样的学生失去了耐心而采取放任的态度, 更加剧了师生关系的冷漠。
3. 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观念使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化。
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性活动, 教师的工作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教育教学活动本应与功利主义无关。然而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利益观念渗入到社会各个层面, 出现了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现象, 这些现象也影响到了教育领域, 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侃侃而谈, 畅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高扬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追求, 但在实际生活中, 却斤斤计较, 甚至唯利是图;一些教师为了经济利益收取学生和家长的礼物, 并因此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态度, 这些现象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发生不同程度的动摇。
二、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关系的当代背景
教师和学生都有自我尊重意识, 尊重需求只有得到满足, 才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 对社会满腔热情, 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师生关系亦如此, 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发展。当前重构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关系也是后喻文化理论、师生关系走向主体间性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
1. 后喻文化理论是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关系的时代依据。
后喻文化是指通过自下而上传递即年幼者向年长者传授、年长者反过来向年幼者学习的文化。当前我国处在社会加速转型期,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多元、张扬个性、注重尊重人格、发扬民主的后喻文化时代。而后喻文化时代对青少年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及道德观念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学生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 追求个性, 渴望表现自己, 并按自己的方式生活, 不愿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们更追求自由、民主, 呼吁信任、理解和尊重。另外, 由于后喻文化时代知识资源的共享和最大利用逐渐成为现实, 使得传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面临消解的困境。学生对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得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 使学生心目中“百科全书式”的教师权威正在经历诸多挑战。
2. 师生交往中主体间性转向是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关系的理论依据。
传统教育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主体一客体”关系或“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模式, 在教育者主体已确立的情况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学生的意志, 但缺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和理解。“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1]主体间性转向有助于克服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避免单一主体论的缺陷。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师生之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的对话的重要性, 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转向为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关系的现实依据。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这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赋予教育的艰巨使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因此, 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 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遵循学生内在的价值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 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都是充满活力的、有着丰富精神世界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 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做到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育中教师只有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逐渐走出新形势下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师生关系对立化、冷漠化和功利化的困境。
三、基于尊重的当代师生关系构建的途径
1.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赢得学生尊重。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 形成个人良好的修养、品质,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前面通过分析师生关系面临的困境, 可以看出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因素除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之外, 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影响因素。教师的素质包括仪表、言语、个性气质、业务水平与能力、教学态度、敬业精神、思想道德情操和为人处世的态度等。教师应该具备执着的敬业精神、扎实的理论基础, 更加注重自身修养, 使学生对教师怀有一种依恋、敬慕的心理, 这样才会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往往能够赢得学生的喜欢与尊重。而且对教师的尊重是学生从教师身上获得榜样示范的动力。这种动力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有利于赢得学生的尊重, 有利于师生之间情感的交融, 心灵距离的缩短, 是构建以尊重为核心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2. 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差异。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来临,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个性不断张扬, 需求日益多样化, 除了学习的需求, 还包括个人才能发挥的需求, 以及信任、尊重、荣誉、信念的追求、理想的实现等需求。而且以前通过教师获得的信息和知识, 现在可以很方便地从网络上获得, 而且获得信息的方法和途径都优于教师。教师的知识权威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教育教学中必须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差异, 才能有利于形成和谐师生关系。因此, 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和主体的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 不同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教师不能以个人好恶而对学生产生偏见, 不能不恰当地强调共性, 强调统一, 而应当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同时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 特别是尊重那些学习上有困难需要特别帮助的学生, 要把学生的差异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来开发。
3. 师生在互相尊重基础上力求达到有效沟通。
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素质逐渐赢得学生的尊重, 并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差异, 师生关系将变得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而有效沟通则是促进师生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的重要途径。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沟通导致的, 沟通是理想师生关系的桥梁, 是师生交往得以实现的最有效途径。主体间性教育强调在实现平等交往的基础上加强对话理解和精神沟通, 通过沟通、交流、合作, 师生达成一种默契。只有在有效对话沟通的基础上, 形成一种体验式的交流对话境域, 教师和学生才能真诚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对方, 并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方式去说服对方, 把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方式传递出去, 师生之间才能通过理解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 使教育内容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影响。由于在平等交往和对话沟通中, 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是发自内心的, 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的, 体会学生作为发展中的独特个体, 充分尊重学生, 而不是用自己的权威迫使学生接受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尊重宽容学生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荐阅读:
生活的尊重中学生话题作文07-18
小学生关于尊重别人的作文01-14
信任学生尊重学生10-18
浅谈“尊重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11-04
用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06-29
尊重学生以人为本12-06
小学生尊重主题演讲稿11-20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句子11-02
以宽容为主题的学生演讲稿12-14
小学生作文宽容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