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材料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热炉材料(精选15篇)

加热炉材料 篇1

感应加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金属中产生感应电流,来加热金属。电弧加热:在两极之家产生电弧,用电弧产生的高温来加热材料。

电子束加热;利用在电场作用之下形成高能的电子流轰击材料表面产生热量,加热物体。等离子加热:利用在电场作用下气体分离,用形成的高温等离子加热物体材料 激光束加热:将电能转化韦高能激光,用激光来加热物体。

微波加热:将电能加热成微波输出,将微波与材料相互作用,使材料整体被加热材料。

Unit 2

材料加热气氛的种类

1、吸热性气氛 原理;将原料气余空气按院子碳、氧比为1混合,送入装有由外部供热的反应罐进行催化分解得到CO、H2

2、放热性气氛原理

1的条件下,原料气余空气进行不完全的燃烧,其燃烧产物经冷却制得放热性气氛。

3、净化放热性气氛 原理:江放热性气氛经沸石分子筛精华,除去CO2 和H2O

4、氨分解气和氨燃烧气 原理:将氨气通入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罐中,在一定的温度下分解,就制得氮气和氢气。

真空加热技术特点

1、防止氧化作用 在真空中,当氧的分压大于化合物的分解压时,金属被氧化,相反当金属分解压大于真空中的氧分压时,氧化物会分解出氧来。

2、真空脱气作用 可有效除去金属中的氧气、氢气、氮气的目的。

3、真空脱脂作用 蒸汽压较低时,油脂会在加热时随即被真空泵抽走

4、真空下元素的蒸发

Unit 3 表压力:静压头在数值上等于炉气的相对压力。

压头的定义:单位体积炉气与同一平面上的路外单位体积空气的能量差 气体的静止平衡方程:p1p2gH

流体的流动形态:①层流:层流流动时,流体质点都作有规律的平行运动,六层之间不相互混合,质点无径向运动。②紊流:流体不仅按前进方向运动,而且还向各个方向作不规则运动,不停地相互混合。然而在紧贴管壁处存在着极薄的层流,成为层流底层。伯努利方程的运用:

p1gz112vp2gz22112nv22i122vi

pa1agz1pa2agz2

烟囱的抽气原理: p(ag)gH

Unit 4 1三种传热方式的特点①传导传热 定义 热量从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均较低的部分,或由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与之相接触的较低温的物体的过程。②对流换热 定义 指流体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是比同位置的各部分的质点相互混合而引起的热量

传递过程 ③辐射换热 定义 由电磁波传递热量的过程,具有一定温度的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不断地以各种波段向外辐射能,当投射到另一物体时,即被部分的吸收。

2、热边界层:里固体表面t处,流体的温度接近或等于主流温度,则厚度t的流体层则为热边界层。

3、热辐射: 物体因其表面的温度而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

4、黑体:能在任何温度下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

5、灰体:对于各种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系数为常数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其吸收系数介于0与1之间的物体。

6、黑度:物体的实际辐射力与同温度下绝对黑体的辐射力之比值。

7、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①流体的动因②流体的流动状态③流体的物理性质④接触表面的位置与形状、大小和放置位置。

Unit 5 耐火材料:能够抵抗高温,并能承受高温物理和化学负荷,耐火度大于1580℃的材料。耐火度:耐火材料抵抗高温作用的性能。

耐热震性:耐火材料具有抵抗热应力破坏的能力。

电阻温度系数:表示电阻当温度改变1℃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 耐火材料的技术要求:①耐火度②高温结构强度③耐热震性④高温体积稳定性⑤高温化学稳定性⑥致密性⑦导电性

耐热材料的分类:①黏土质耐热材料(耐火黏土与高岭土,具有弱酸性和良好的耐热震性,但不可作为内衬)②高铝质耐火材料(氧化铝含量超过48%,高温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耐热震性差)③刚玉耐火材料(氧化铝含量超过98%,良好的绝缘,化学稳定性,耐热震性强,高温结构强度高)④碳化硅质耐火材料(主要成分为碳化硅,导热性高,高温化学稳定性好,耐热震性好,耐磨性好,可做内衬)⑤硅质耐火材料(二氧化硅含量超过93%,耐热震性差,不可在碱性气氛中应用)⑥镁质耐火材料(氧化镁含量为80%~85%,耐热震性差,不可在酸性气氛中应用)⑦其他耐火材料

电热材料种类及特点:①电热合金(铬镍合金1100℃、铬镍铁合金1000℃、铁铬铝合金1400℃②高熔点金属 钼1650℃ 钨2200℃、Ta 2000℃ 铂 1600℃③非金属材料 碳化硅 1450℃ 二硅化钼(1400~1800℃)石墨2500℃ 陶瓷半导体 250℃。特点:①最高使用温度高于炉膛最高使用温度100℃左右

②电阻率相对的高,而电阻温度系数要相对的小 ③热膨胀系数要相对的小

④表面负荷(单位表面功率)要小 ⑤高温强度高 ⑥抗环境腐蚀能力强 ⑦加工性能良好

Unit 6 1燃料发热量(高发热量极低发热量)定义:燃料单位质量或提单位体积完全燃烧的放出的热量。①高发热量:可将生成的气态产物为冷却,使其中的水汽凝结为0℃水,则放出汽化潜热,此时发热量较高Q燃烧Q水汽冷至量 Q燃烧Q水冷却至20度0②低发热量:………..20℃水…低发热

2、可燃冰的定义: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3、煤的工业分析成分①挥发分(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得到的可燃性气体如CO H2O 从挥发份中冷凝出煤焦油)②固定碳(没回发后留下的剩余的固定CH4、C2H2、C2H4、可燃物)③水分④灰分

4、工业煤气在发生炉内的形成原理:。固体原料煤从炉顶部加入,随煤气炉的运行向下移动,在与从炉底进入的气化剂(空气、蒸汽)逆流相遇的同时,受炉底燃料层高温气体加热,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粗煤气。此粗煤气(即热煤气)经粗除尘后可直接供燃烧设备使用。

Unit 7

1、热工仪表的组成部分①检测部分 直接感受物理参数的变化②传递部分 将检测的物理参数输出③显示部分 将数据直观输出

2、热点效应定义:将电偶失手的的外部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结果。

3、热电偶冷端补偿方法:①补偿导线法 原理 将热电偶两端位置移动校准②调整仪表零点法

4、压力测量仪表的种类及特点、用途:①液柱式 特点(一般采用水银,酒精作为工作液,要求不能与被测介质引起化学变化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准确度高,缺点 量程一首液柱高度限制 用途:实验室及科学研究②弹性压力计 特点 结构简单 坚实牢固 价格廉价 准确度较高 测量范围广 便于携带 用途:工业应用最广泛③电气式压力计 特点 有较高的静态和动态性能,量程范围广 用途:使用与压力变化快的工况和高真空,超高压测量④负荷式压力计 特点:应用广 结构简单 稳定可靠 准确度高 重复性好 可测负绝对压 用途:普遍作为标准仪器对压力检测进行标定。

Unit 8

1、热壁式炉体 大多数中低温加热炉和空气气氛的高温的炉体结构多,采用空冷方式的炉体为热壁式炉体。

2、冷壁式炉体 高温气氛和真空炉需要用炉壳密封多采用的水冷方式,炉衬多为隔热热屏式结构的炉体。

3电炉的设计步骤①设计的原始资料收集②炉型的设计与选择③炉膛尺寸的确定④炉体结构设计⑤加热炉功率的确定⑥电热元件材料的选定⑦电热元件设计、尺寸计算及在炉内的布置方式⑧炉用机械的设计⑨其他系统的设计⑩技术经济指标的核算⒒完成设计文件12设备制造、调试和使用总结。

Unit 9 

1、电热合金(1200度)

2、碳化硅(1350度)空气气氛

3、硅钼棒(1650度)

加热炉材料 篇2

关键词:加热炉,保温材料,高温常压

1 引言

油气井射孔是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一项关键技术, 射孔技术工艺的水平直接影响油气井预期产能实现和油气层的保护, 所以对射孔弹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意义重大[1]。射孔器高温常压试验是美国石油协会API RP19B第二版第三章的内容, 用于检验射孔器的高温常压性能[2]。中心原有系统进行高温常压试验的传热介质是导热油, 但是国内导热油的闪点一般在200℃左右, 而目前试验的温度上限为300℃, 控制精度为±5℃, 保温时间达120h, 旧的设备性能已经不能满足试验需要, 鉴于高温常压试验在射孔器检验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需要新建一套试验系统, 满足高温射孔器材检测的需要。空气加热炉可以满足以上指标, 但由于对保温精度、时间要求很高, 采取何种保温材料就成为一个问题。

2 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对比

加热炉运行时内部温度较高, 运行时间较长, 如果保温结构设计不合理, 必然导致实验室内温度较高, 一方面不利于实验人员工作, 另一方面当环境温度较高时, 试验仪表有失效的危险, 因此有必要合理选择保温材料, 降低外表面温度, 从而确保试验安全、准确地进行。为了研究新型保温结构, 需要先通过实验优选出加热炉使用温区内的保温材料及保温结构, 检测各种保温材料的各种性能。

2.1 实验设备

试验研究内容包括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和线收缩率测定。导热系数的测定采用了平板法稳态导热仪、准稳态导热仪和热线法导热仪等三种导热系数测试仪器;密度测定的主要仪器为高精度电子天平和恒温干燥箱;线收缩率测试使用的仪器主要有恒温干燥箱和钢尺。

2.2 实验参数对比

根据试验装置保温结构的具体设计要求, 课题组选择了目前市场上使用性能较好的三种保温材料进行了室内试验测试:复合硅酸盐型材、高纯硅酸铝纤维毯以及普通硅酸铝纤维毯[3]。具体测试结果如下。

(1) 复合硅酸盐保温型材性能测试结果

a导热系数

复合硅酸盐型材Ⅰ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见表1,

b密度

复合硅酸盐型材Ⅰ的密度为248kg/m3。

c抗拉强度

复合硅酸盐型材Ⅰ的抗拉强度为122k Pa。

d线收缩率

复合硅酸盐型材Ⅰ的线收缩率为3.7%。

(2) 高纯硅酸铝纤维毯性能测试结果

a导热系数

高纯硅酸铝纤维毯导热系数测试结果见表2,

b密度

高纯硅酸铝纤维毯的密度为102kg/m3。

c线收缩率

高纯硅酸铝纤维毯的线收缩率为2.2%。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由测试结果可见, 使用温度为300℃时高纯硅酸铝纤维毯的导热系数最低, λ=0.11W/ (m⋅K) , 同时线收缩率最小, 其他性能指标满足国标要求, 综合分析各种绝热材料的性能特点, 结合试验的具体要求及试验系统加热炉的特点、应用场所、保温具体要求、经济性分析、保温材料性能等方面考虑, 最终选用硅酸铝纤维进行保温。

保温结构一般由防腐层、绝热层及防护层 (面层) 组成, 绝热效果好坏的关键之一是绝热层及防护层的选择、设计及施工。保温层厚度设计中通常采用以下途径: (一) 以经济性为基准。即以年总工作费用最低为目标, 综合热价及保温投资, 优化出保温层经济厚度; (二) 以散热量为基准。散热损失不允许超过国标规定的最大值或工艺要求的值; (三) 以外表面温度为基准。表面温度满足国标要求的防烫伤要求或工艺要求。本次保温结构设计主要目的对经济性要求不高, 主要考虑防烫伤及安全性的要求, 因此保温层厚度采用第三种途径进行设计, 即以外表面温度为基准。经详细设计计算, 加热炉四周及顶部保温层厚度为150m m, 底部为160m m, 在环境温度为20℃, 加热炉外表面温度为40℃。

4 应用效果

该套设备经过十余次的实验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实验要求, 已顺利通过验收, 正式投入使用。加热炉保温效果非常好, 在300℃、120h的保温实验中温差在±2℃之间, 。其绝热效果也非常优秀, 在不安装射孔弹的加热期间, 人员可在操作间正常工作, 触摸无烫感, 且室温良好, 对操作人员及设备无影响。

5 结论

通过实验对比优选出的硅酸铝纤维, 各方面数值都达到了实验要求, 而且在现场应用中保温、隔热均表现出色,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是理想的加热炉保温材料。

参考文献

[1]李海涛, 王永清.复杂结构井射孔完井设计理论与应用[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15-118.

[2]孙新波, 李险峰, 刘辉, 等.油气井射孔器检测技术发展状况综述[J].爆破器材, 2007, 36 (6) :5-9.

浅谈真空电阻加热炉 篇3

来源:《科学与财富》第04期

摘 要:真空烧结炉是在真空环境或保护气氛中对被加热物品进行保护性烧结的.炉子,其加热方式比较多,如电阻加热、感应加热、微波加热等。文章从电阻加热烧结炉的工作原理,结构和设计特点进行阐述。

关键词:真空电阻炉;原理;分类;结构;设计

1 前言

电阻加热,是在真空条件下,加热器通电产生电阻热通过辐射传热将工件(或材料)加热。烧结是硬质合金毛坯生产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硬质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关键工序,切已证明,真空烧结工艺比氢气烧结工艺具有一定优越性,一些发达国家已全部采用真空烧结。电阻加热真空烧结炉,应用较为广泛。

2 工作原理

加热体通电,因其电阻而产生热量,通过对流、辐射、传导等方式传递给工件,使其被加热或融化,从而达到某种工艺目的。此次介绍的金属加热体-钼加热器。在真空条件下,传热以辐射为主。

Q=I2R →辐射给工件→ T工件↑ 电源:交流、低压、大电流。

2.1电阻炉的分类

①按加热体位置分:外热式是加热体放在马弗体外;内热式是把加热室,保温炉衬和炉床都放在炉室内部。

②按结构形式分:a立式:炉体中心线与地面垂直,占地面积小。b卧式:炉体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占地面积大。

③按作业方式分:a周期式 :炉子每完成一次工作,停止重新抽空,进行下一次工作循环。b连续式:最少两个室,一个加热室一个出料收料室。c连续式:最少三个室,即装料室,加热室和出料室。

加热炉材料 篇4

摘要:通过分析原油加热炉烟气组分,结合加热炉运行特点,采用循环流化床脱硫和二级除尘相结合的工艺研制了加热炉烟气脱硫除尘系统,该系统既可保证烟气脱硫除尘的`充分性,又能达到国家环保烟气排放标准.现场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烟气脱硫技术达到了预期目的,解决了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作 者:尤怀安 孙素凤 刘继和 作者单位:尤怀安(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公司徐州输油管理处)

孙素凤,刘继和(辽河石油技术学院)

加热炉材料 篇5

为何不能用微波炉热牛奶

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微波炉,对于微波炉的方便性是人们了解的,人们会将凉菜、凉饭、凉饮,甚至牛奶放到微波炉中进行加热,其实对于牛奶是不能用它进行加热的。因为微波炉加热有个弊端,由于它对牛奶加热是不能进行搅拌,其加热速度过快和温度较高,不但不能将牛奶热透,而且还会将牛奶中的脂肪、蛋白质糊在容器的内壁上,这就导致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不断流失掉。

应该使用什么对牛奶进行加热

加热牛奶最好选用专用的奶锅,即使人们会使用它对牛奶进行加热,由于加热方法的错误也会导致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流失掉。

如何使用奶锅

将牛奶倒入奶锅中,边煮边观察牛奶的变化,当牛奶出现第一个气泡的时候就立刻将火关掉,另外在煮奶的过程中一定要边煮边搅拌,搅拌的速度一定要缓慢,切记不可大煮。

煮奶的温度一定要调控好

对牛奶进行加热的温度一定要调控好,不需要过高的温度。对于70℃只要煮3分钟即可,对于60℃只要煮6分钟左右即可,千万不要将煮牛奶的温度高达100摄氏度。

为何不可将牛奶加热的温度高达100摄氏度

对牛奶加热的温度是有讲究的,一旦温度高达100摄氏度会使牛奶中的乳糖焦化,从而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危害。另外,牛奶煮沸时间过长会导致牛奶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掉,使牛奶失去营养价值。所以,千万不要用过高的温度加热牛奶。

冷牛奶与热牛奶,建议饮用热牛奶

虽然冷牛奶可以使其营养成分保留完整,但冷牛奶对胃及牙齿有刺激的作用,易使人体出现不适的症状,所以建议饮用热牛奶,另外热牛奶还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加热炉材料 篇6

食品接触材料现状介绍

电饭锅、果汁机、咖啡机等各种厨电产品的普遍使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其中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却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产品中的食品接触材料, 比如:塑料、橡胶、着色剂等可能会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释放出一定量的有毒害化学成分如重金属、有毒添加剂等, 这些化学成分会迁移至食品中被人体摄入, 从而危害人类健康。

目前, 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测试方法已经不计其数, 其中有欧盟的EN 14372、EN 13130系列, 美国的21CFR 177系列, 德国的LFGB系列以及中国的GB 5009系列。这些检测标准对不同类型的食品接触材料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笔者得出一个做食品接触材料最核心的思路——食品接触材料首先都需要考虑其最终的用途, 按照用途选择合适的食物模拟物, 并在其拟定的条件下 (这里主要是温度条件) , 对样品进行测试, 最终通过仪器或其他方式对模拟物进行测定。

装置的介绍

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测试用提取物的溶剂蒸发装置, 包括水浴锅、柱形筒托、蒸发皿, 水浴锅内设置若干个加热锅槽, 所述柱形筒托固定在加热锅槽内, 且在柱形筒托的上端部放置蒸发皿, 在柱形筒托靠下端部的筒壁面上设置若干个过水通孔, 蒸发皿的皿口处连接盖体。

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水蒸汽间接加热蒸发皿内的正己烷溶剂, 取代了以往直接加热蒸发皿内溶剂的方式, 避免了由于蒸发皿直接加热的接触污染而造成的重量法核算时的检测误差, 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装置设计如图1所示。

这是一种食品接触材料测试用提取物的溶剂蒸发装置, 包括水浴锅1、柱形筒托4、蒸发皿5, 其特征在于, 水浴锅1内设置若干个加热锅槽2, 柱形筒托4固定在加热锅槽2内, 且在柱形筒托4的上端部放置蒸发皿5, 在柱形筒托4靠下端部的筒壁面上设置若干个过水通孔8, 蒸发皿5的皿口处连接盖体6。

(1) 根据设计要求, 本食品接触材料测试用提取物的溶剂蒸发装置, 其特征在于, 加热锅槽2内加有足量的加热水3。

(2) 柱形筒托4的上端面与蒸发皿5之间留有缝隙, 且柱形筒托4为柱形玻璃筒。

(3) 盖体6上设置若干个出气孔7。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采用水浴锅连接柱形筒托, 并由加热锅槽内加热水的水蒸汽加热柱形筒托上端的蒸发皿内的正己烷溶剂, 取代了以往直接加热蒸发皿内溶剂的方式, 避免了蒸发皿直接加热的接触污染造成的检测误差。并同时在蒸发皿的皿口处连接带出气孔的盖体, 减少了蒸发皿内部空间与外部的接触, 进一步避免了与外界的直接接触, 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精确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装置通过设定温度, 加热槽内蒸馏水, 由于柱形筒托壁上有多处对流孔, 使筒内外的蒸馏水受热均匀, 筒内产生的蒸汽损失后, 也将得到及时的补充;受热的水蒸气将不断加热置于筒托上方的蒸发皿, 蒸发皿里的溶剂在顺利挥发。因蒸发皿和筒托的制作材料均是玻璃, 因此, 能够保持蒸发皿的洁净状态, 从而保证蒸发试验后, 所产生的重量差为试剂蒸发后的残留物。

结语

很多实验室对于蒸发实验是用烘箱、电热板加热烧杯等方式, 此类方式在蒸发有机试剂时存在安全风险。烘箱由于是相对密闭的空间, 爆燃风险很大。而采用电热板加热烧杯的方式, 由于烧杯内的蒸馏水体积有限, 在单一实验中, 存在多次补充水的情况, 此过程不但降低了效率, 而且蒸发皿的多次移动可能带入的污染概率大大增加。本蒸发装置利用的是整个加热水槽的蒸馏水, 体积量巨大, 而且补充蒸馏水简单, 无需移动蒸发皿。

加热车间讨论总结 篇7

2011年9月21日上午,加热车间全体员工在会议室认真学习关于“极少数人破坏炼钢生产秩序”专题报道的事件进行学习。

通过学习大家认为这是一起破坏正常生产的行为,不但增加了物料消耗成本,而且给后序工作特别是给H型钢厂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针对这起时间广大职工纷纷发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1、这种行为我们要严厉打击。因为这关系到长钢的名誉和命运,这种行为给长钢带来了不仅是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的间接损失更大。

2、严厉打击这种破坏发展和生产的事情。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节约每一个螺丝钉、一度电。为长钢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

3、作为加热车间一名原料工在今后工作中严把质量关,决不让有质量缺陷的坯料流入作业中。

4、在公司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和“三创”的关键时期发生这种时间我们要形成同破坏生产和违法违规的人和事件做斗争,作为一名行车工我要认清形式,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增强责任感。

以上是加热车间不同岗位职工的发言。从员工的发言中不难看出,每个员工对此事件无不以愤怒。为了个人利益,不折手段破坏生产给公司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从次事件中得出炼钢管理是如此的混乱,如果当时要是有巡检的,如果当时行车工不把喷补料往铁水罐里倒,如果当时原料管理要是有人看管等等,就不可能出现破坏生产的现象。也就不会给我厂带了近5~6千的废材。此事留给我们是深深的思考及反思。

加热车间

感应加热的应用 篇8

--石油输油管的加热与保温 野外气温较低,石油中含蜡量高,管件容易冻堵。传统的保温是用火烧,违反了采油区禁止明火的安全规定,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又破坏了原有的保温层,而且工作量大,时间长。节能电磁加热器的高频磁力线可以穿过石棉、纤维布等保温材料,节能减排 限电,以感应加热的方式快速实现管件的解冻与保温。

一、原理。

通过高频控制发生器将50Hz交流电变成20KHZ-30KHZ的高频交流电流,通过电磁加热感应器转换为高频交变磁场,该高频交变磁场的磁力线作用到金属管道上产生蜗流,实现对管件的快速加热。

二、优点。

1、热效高:节能电磁加热器开机二十秒可使国标金属管道温度达到100℃以上,节能减排 限电。

2、不破坏管道保温层:由于是感应节能电磁加热,磁力线能快速穿透保温材料,节能减排 限电。

3、安全性高:由于采用的是国家环保总局规定的安全节能电磁加热频率范围,所以对人体没有影响,另外,因为是非接触电磁加热,所以不存在漏电等安全隐患和温度过高的可能性。

加热炉材料 篇9

在钢坯的加热过程中,钢坯表面的铁元素与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发生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造成金属的损失,这种现象称为钢坯的氧化烧损。把在轧钢加热过程中生成的铁的氧化物称之为氧化铁皮。

钢坯在加热工程中,钢的氧化是氧原子和铁原子发生反应的结果,炉气中的氧原子通过钢坯的表面由外向里扩散,而铁原子由钢坯的里面向外扩散,当两种原子相遇,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浓度、时间)就能起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通过对不同加热时间下生成的氧化铁皮的金相结构分析发现:表面一层是致密的三氧化二铁,中间是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里面是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这表明氧化是由于炉内气体中氧原子浓度过高造成的。钢坯在炉内加热时,炉气中的氧化性成分主要有氧气、水蒸气、CO2、二氧化硫等。

1 影响氧化铁皮形成的因素

a) 加热温度的影响[1]

钢坯的加热温度主要根据铁-碳相图中组织转变温度来确定,同时必须满足轧钢工艺的要求,一般棒材钢坯的加热温度都在1050℃~1200℃,具体确定加热温度还要看钢种、钢坯断面规格和轧钢工艺及设备的条件。根据现场测试发现,温度越高,生成的氧化铁皮越多。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提高,各成分的扩散速度增加,炉气和钢坯之间氧化反应的平衡也向着氧化的方向移动,使得钢的氧化加重。

b) 加热时间的影响

加热时间与氧化烧损成正比,即在相同的条件下,加热的时间越长,氧化生成的氧化铁皮就越多,尤其在高温条件下,钢坯在炉内停留的时间越长,氧化铁皮的生成量就越大。

c) 炉内气氛的影响[2]

加热炉内的气氛决定于燃料的成分、空气过剩系数及燃料燃烧的完全程度。炉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氧气、CO2、水蒸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其中炉气中的氧化性成分主要有氧气、水蒸气、CO2、二氧化硫等。

钢坯表面的氧化反应如下:

其中SO2的氧化能力最强。当炉气中有SO2时,在1100℃以上,钢坯表面产生FeO·FeS低熔点化合物,钢坯不断暴露新表面,造成激烈的氧化。当SO2的含量达到0.1%~0.2%时,烧损增加1~2倍。

d) 钢的化学成分的影响

钢的化学成分对钢坯的氧化烧损也有显著的影响,一般增加含碳量可以提高钢的氧化能力,合金元素对于钢的氧化影响就在于能否生成连续的、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这种薄膜生成的元素有Cr,Al,Si,Ni,破坏生成这种膜生成的元素是W。

2 减少氧化烧损的措施

减少钢坯在加热过程中的氧化烧损,对于提高钢材的成品率,一直的钢铁企业追求的目标,目前国内钢铁企业采取的措施有:

a) 严格控制加热炉各段的空气过剩系数

根据加热工艺,均热段存在冷风吸入现象,因此,均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可以适当取小点,这样可以使多余的燃料和吸入进来的冷风发生反应,让均热段保持还原性的气氛。加热段的空气过剩系数可以适当取大点,可以取1.05~1.1,这样既可以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还可以让均热段未燃尽的燃料在加热段与空气发生反应。使加热段处于弱氧化性气氛。总之,控制空气过剩系数就是寻求最优空燃比,分段控制,减少氧化烧损。

b) 炉压控制

加热炉在生产过程中,应该是微正压操作,在数值上约为5~30Pa。

c) 设计合理的加热炉炉型

在加热炉设计时,应该遵循适当延长预热段,高温快速加热,均热段少加热的的原则,预热段长度应该达到炉长的50%以上,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热效率,同时可以将钢坯预热到800℃以上,为加热段的高温快速加热创造了条件。在均热段炉底水管采用

全热滑轨,减少钢坯黑印,缩短均热时间,提高加热品质,氧化层厚度也得到控制。

d) 制定合理的加热工艺和轧制工艺

通过对轧钢车间调研发现,由于轧机和加热炉未能协调配合,经常出现加热炉空烧待轧的情况,这样氧化率也就提高了,而且也增加了加热炉的能耗,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加热炉和轧机应该协调管理,减少加热炉的保温待轧时间。

e) 提高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

提高空气的预热温度可以减少钢坯在炉内的加热时间,可以减少氧化铁皮的生成量。

f) 连铸坯热装热送

从连铸机出来的热坯不经冷却,直接送往加热炉加热轧制,这样可以显著减少加热时间,降低能耗,减少氧化烧损量。

氧化铁皮的生成不仅影响钢材的成材率,还给加热炉炉底的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虽然氧化烧损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来减少。

摘要:氧化铁皮是影响轧钢表面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氧化烧损率也是评价加热炉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分析轧钢加热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加热炉的加热品质。

关键词:氧化铁皮,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1]《钢铁厂工业炉设计参考资料》编写者.钢铁厂工业炉设计参考资料[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给冷水加热》 教学反思 篇10

作出猜测以后,学生都很明确要通过实验来研究问题,那么怎样设计实验探究水在加热过程中重量、体积的变化呢?

我将这两个问题分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讨论如何研究重量问题。学生一下想到用天平分别测量冷水带、热水带的重量,话还没说完,学生立即补充到“不对,水要一样多的”,总的来说这个实验比较简单,学生也考虑很周密,因此我采用了演示实验,通过称量学生发现重量并没有改变。只是其中我演示的时候对于天平的使用方法指导的不够,现在想想课上应该要渗透性的将方法交给学生。在这个实验的基础上,学生都一致认为体积变大是使水袋上浮的因素,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我依然让学生自主讨论。学生在前一个实验的基础上直接想到的即将冷水袋和加热后的水袋的水倒出比较体积,很遗憾可能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遗忘,学生没有想到利用量筒,不过欣慰的是学生想到了测排开的水量,经过集体的交流,大家达成了共识可以通过量筒测量体积的变化。学生有如此见地(装的水要一样多),说明他们有了扎实、认真的思考,也明确其实这两实验即对比实验,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思维结晶,但是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更直接观察到呢?

根据提供的材料,学生设计了与书本设计相同的实验,在动脑基础上的动手达成了有效、直接的探究,学生在总结发现后即找到了科学的结论

蒸汽加热管道焊接技术要求 篇11

工艺质量要求:

1、焊接工艺采用全氩弧焊接(GTAW)

2、焊接材料的选择:选用TIG-J50焊丝。

3、组对前应认真清理坡口及附近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蚀。

4、管道对口应保持内壁齐平,如有错口,应设法修正。

5、管道错口要求:D小于等于100时错变量小于等于0.8MM,D大于等于100时错变量小于等于1.0MM.6、坡口局部间隙超标时,应修整到规定尺寸,不得在坡口间隙内填塞他物。

7、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8、每道焊口结束后,焊工应认真清理焊渣、飞溅及氧化物。

9、焊缝成型良好过渡圆滑,焊波均匀,焊宽均直。焊接表面不得有气孔、夹渣、咬边、未焊透、未熔合、裂纹等缺陷。

10、焊缝表面均匀过渡,不得有尖锐的夹角、凹坑。

安全与文明施工要求:

1、焊接人员须穿戴专用工作服、绝缘鞋、绝缘手套等符合专用防护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

2、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登高作业系好安全带,脚手搭设应符合安规要求。

3、交叉作业时注意工作周围的安全状态,有危及安全时须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4、电焊机、电焊机集装箱等外壳必须可靠接地,焊钳、焊接电缆、割炬导线等必须绝缘性能良好,无破损,二次线采用快装接头。

5、对作业环境认真检查,尤其做好焊接、切割下方易燃易爆物的检查,清除后再作业。对禁火区域内及周围动用焊接、切割等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制度,并有专人监护。

6、焊接、切割等作业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周围及防护措施,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7、严禁在禁火区吸烟。

8、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乙炔瓶相距5米以上,应远离明火10m以上,乙炔瓶要有防回火装置。在使用时应设专门的防范措施,氧、乙炔皮管接头应用夹头紧固。

9、严禁在设备、钢架上试电流、引弧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原稳装置加热炉改造 篇12

根据工艺负荷计算, 新改造的立式管式加热炉额定负荷3000k W, 热效率90%;有二套炉管, 一套炉管加热0.3MPa蒸汽, 将其由180℃加热至380℃, 去塔区作为汽提蒸汽使用;另一套炉管加热换热器来的原油, 将其由230℃加热至360℃, 然后去常压塔进行分馏。为充分利用烟气余热, 设计增加一套空气预热系统, 充分保证加热炉效率达到节能限值要求。加热炉燃料为天然气, 选择高效的燃烧器, 加热炉设氧化锆氧量分析仪, 手动并对风门进行控制, 以提高燃烧效果, 节约能源。

1 主要改造内容

(1) 结构变化, 增加余热回收系统。利用烟气余热, 增设一套空气预热系统, 包括空气预热器、风道和鼓风机;通过鼓风机将热空气经风道送入燃烧器, 降低了排烟温度, 提高燃烧器进风温度, 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2) 炉管材质:辐射室内高温介质部分为1Cr5Mo代替20#钢;

(3) 通风方式:正常情况下, 燃料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是用鼓风机送入, 而烟气则通过烟囱抽力排出, 属强制通风;鼓风机失电或仪表风停时, 三个快开风门打开, 即为自然通风;

(4) 点炉前采用空气吹扫炉膛替代蒸汽吹扫, 减少蒸汽冷凝后对炉体保温绝缘材料的损坏;

(5) 增加氧含量在线测定仪, 便于操作人员随时掌握加热炉的设计运行状态, 及时进行参数调整。

2 改造前后效果对比

连续三年针对加热炉能耗情况委托吐哈油田公司技术检测中心节能监测站对加热炉的热效率进行了测试。

监测在大气压力0.0 9 3 M p a, 负荷80%、介质进出口压力、温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2011年监测结果多项不合格主要是炉体保温绝热材料部分脱落、损坏, 排烟处和炉体其它部位连接处密封性下降;同时操作上风门调节不合适, 导致空气系数超标。经过调整风门开度, 利用停车期间进行加热炉炉体保温绝热材料更换, 加强加热炉各连接处密封, 2012年监测数据有所好转, 但加热炉的平均热效率未达到设计标准, 更远低于节能评价指标≥88%。通过更新改造后, 加热炉的热效率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但空气系数略有超标, 通过调节风门开度, 即可达到标准值。

3 存在的问题

加热炉对流室设有一套炉管加热0.3MPa蒸汽, 将其由180℃加热至380℃, 去塔区作为汽提蒸汽使用;而实际运行中在原油炉出口温度控制在350-355℃范围内时, 蒸汽温度被加热到420℃以上, 超出工艺卡片控制范围。

4 对策措施

增加进加热炉的蒸汽流量。对蒸汽管线进行了改造, 将锅炉出口的1.0MPa消防蒸汽调压后与0.3MPa蒸汽合并进入加热炉0.3M P a蒸汽进口管线, 出炉后分量进入不同的管网, 一路去塔区作为汽提蒸汽使用, 另一路进入消防管网作为消防蒸汽。

5 实施效果及进一步改造

(1) 增加加热炉蒸汽流量后, 蒸汽出炉温度降至410℃左右, 超出设计指标380℃。

(2) 利用停车期间对蒸汽管线进行改造, 将4组蒸汽管线中靠近辐射室的2组改造为原油管线, 目前已委托设计, 具有可行性。

6 改造及效果评价

操作条件:进炉原油流量17800 Kg/h, 原油密度0.850g/cm3, 特性因素K=12.1;蒸汽量入炉前温度为121℃, 压力0.33Mpa;燃料天然气低位发热值36342K j/N m3, 燃料物理热42.32 K j//N m3, 理论空气量10.33Nm3/Nm3, 空气系数1.5, 比热容265Kj (Nm3.℃) ;加热炉热效率90%。

6.1 改造

(1) 原油进加热炉前温度207℃, 出炉温度352℃。

(2) 蒸汽量580K g/h, 入炉前温度121℃, 压力0.33Mpa, 炉出口温度380℃, 压力0.31Mpa

(3) 入炉热空气带入热量=烟气加热冷空气吸收的热量=10.33×1.5×265=4106.18Kj/Nm3

原油207℃的焓值为:458Kcal/Kg, 355℃的焓值为:883Kcal/Kg。

蒸汽121℃的焓值为:508.6 Kcal/Kg, 380℃的焓值为:2023 Kcal/Kg

原油吸收的热量Q 1= (8 8 3-4 5 8) ×17800=7565000Kj/h

过热蒸汽吸收的热量Q 2= (2 0 2 3-508.55) ×580=878381 Kj/h

加热炉有效输出热量Q=Q 1+Q2=8443381Kj/h

需要燃料= (Q÷0.9) ÷ (36342+42.32+4106.18 (=231.7m3/h

6.2 效果评价

与2013年节能监测数据330.8 m3/h相差99.1, 每立方米天然气按1元计算, 装置运行240天计算可节约燃料费为:

99.1×24×240×1=57.08万元

7 结论

改造后, 装置在运行负荷不变、保证蒸汽出炉问温度达到工艺卡片要求范围的情况下, 降低天然气消耗量57万方, 对于装置的节能降耗有巨大意义。

参考文献

[1]侯祥麟主编.中国炼油技术[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1

[2]诸林等著.化工原理[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6

[3]钱家林等著.管式加热炉[M].北京:烃加工出版社.1987

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吗 篇13

吸热反应是指在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例如赤热的炭和水蒸气作用生成水煤气(等体积的氢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的反应。化学反应只有少数是吸热的。吸收热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负号(一)表示。

★ 一定要坚持作文

★ 人生一定要“有用”吗

★ 祖国一定要统一教案

★ 《一定要争气》公开课教案

★ 一定要读懂自己散文

★ 简历一定要有的内容

★ 我一定要坚强作文

★ 我一定要坚持作文

★ 教育心得体会:做教育一定要高瞻远瞩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教案 篇14

晒书城小学 冉霞

【教学目标】

1.知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有多种形式,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能够做雨、霜、雾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3.能够通过对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来源。

4.能够设计并完成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

5.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教学难点是做造雨、霜、雾的模拟实验。

【教学思路】

水,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水加热后变成水蒸气、冷却后变成云、雾、露、雪、冰、雹的成因,学生却比较陌生了,如何使学生很容易地认识这成因是教学中的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怎么突破这难点呢?我想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自探寻云、雾、露、雪、冰、雹形成的原因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教学中要以实验为主,充分地让学生做实验,在实验中突破难点,探求成因,掌握重点。

工频感应梯度温度加热炉 篇15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频感应梯度温度加热炉, 包括储料提升机构、推料机构、转送料机构、感应体和电气系统。其用铜管绕制的感应线圈排布在炉衬的外部, 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在铜管上, 感应线圈由多段不同节距不同截面的铜管有序构成, 每一段分别连接电源, 靠近进料端为粗调温度区, 靠近出料端为细调温度区。各线圈实现单独功能可调、温度梯度曲线加热, 较好地满足了等温挤压工艺要求, 且设备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 能耗少、芯表温差小、无烧损现象。是满足有色金属梯度加热, 实现等温挤压先进工艺要求的理想设备, 达到国际水平, 国内首创, 综合经济效益高。

【加热炉材料】推荐阅读:

加热炉的节能技术改造09-14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下一篇:《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