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精选8篇)
推进计划
五里乡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中,按照市委和县委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全面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在继续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准备工作。为此特制定2010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实施计划。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1、在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期间,把全乡党员普遍轮训一遍;
2、每个村(社区)至少要申报1—2名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培训;
3、继续做好村干部的任职培训、任期培训和进修培训。
二、紧扣主题,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对党员干部注重突出思想政治、组织领导、发展经济、依法治村、廉洁自律等培训,紧密围绕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进行思想教育;围绕党章、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进行国情教育;围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进行形势任务教育;围绕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进行专项教育。近年来,随着五里乡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乡部分村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些村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逐渐突出,为促进我乡基层组织建
设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达到惩防结合,以案说法、以案释教的教育目的,我乡组织了全区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好村的支书、主任接受警示教育。
三、多措并举,精心设计培训方式
坚持“因人施教、按需施教”的原则,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组织专题研讨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好党员的集体学习。倡导党员自主学习,引导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认真搞好自学。加强对党员学习的具体指导,为党员学习创造良好条件。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和辩论比赛、交流学习成果、评选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性化”自学相结合,观看教学资源与专家讲解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认真抓好经常性教育培训。一是抓好农村党员干部主题教育。利用春节前后时间组织乡、村党员干部进行集中学习培训,以乡、村为单位对村“两委”其他成员和广大党员进行不少于2天的集中培训,紧扣“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家园”这个主题,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不少于3次,扎实开展走户访户活动,搜集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实施党组织和党员向群众践诺事项,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二是继续抓好村干部的任职培训、任期培训和进修培训。新任村干部安排任职培训的训期至少有10天。
四、立足本位,结合实践开展工作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和志愿者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党员服务群众、加强党性锻炼搭建平台。同时通过群众监督行为,协调各种矛盾,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保证辖区内各大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确保党员干部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五、充分结合,严格抓好远程教育
一、阅读是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渠道
阅读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能力的一项基本功。 领导干部可以在阅读中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政治素养;在阅读中体味人生价值, 实践人生目标;在阅读中怡情养性, 培养阳光心态;在阅读中勤于思考, 培养问题意识。 通过阅读, 让领导干部开阔眼界, 敞开心胸, 武装头脑, 增长知识, 更新理念, 掌握技术, 同时还能脱离低级趣味, 起到拒腐防变的作用, 赋予领导干部清新、理智、充实的头脑和宽容、亲和、大度的胸怀。
早在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 温家宝在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图书编辑和广大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 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 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 是没有希望的。”纵览古今, 凡志存高远者, 大都爱读书, 中国共产党的开国领袖们, 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 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从来就没有放松过读书学习。 他们把读书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革命建设中寻求真理, 拥有真知灼见, 才能开创时代前沿, 取得巨大成就。
阅读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关键。 第一, 阅读可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 不管走到哪里, 总是书不离身, 手不释卷;周恩来同志年轻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名言, 至今仍激励着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 从文字中感悟前进的力量、党性的光辉, 明确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寻找自我人生的价值意义, 培养和锻炼坚毅的性格品质, 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而积累储备素养。 第二, 阅读可以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干部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 知识就会老化, 思想就会僵化, 能力就会退化。 时代变迁的速度超乎人们想象, 科学知识不断更新, 思想观念也在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加剧而变得越来越前沿, 一个党政领导干部就更要在这种时代的洪流中懂得什么需要坚守、什么需要摒弃, 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武装大脑, 用前沿的思想观念改造自身行为, 从而达到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目的。 第三, 阅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 推动社会的进步。 “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 但读书可以改变人, 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读书对于干部, 不仅是责任和义务, 更是生存和工作需要, 是充实生命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内容。
二、读好书对领导干部提升自身素质起着关键作用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讲话指出, 要提升领导干部素质必须做到三点, 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 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 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另外, 他还指出, 领导干部应当普遍阅读三个方面的书, 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 二是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知识读物, 三是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2014年, 中央党校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中央党校在校学员中进行了一次阅读状况问卷调查, 在回答“自己最感兴趣的图书类别”问题时, 较多学员选择了历史类、经济类、文艺类书籍;在回答“当前领导干部最应该阅读的图书类别”问题时, 较多学员选择了历史类、经济类、哲学类、管理类书籍。2007年6月, 《中国图书商报》和《瞭望东方周刊》在黑龙江、江苏、重庆、广东、陕西5省市进行了“百名党政干部阅读习惯”调查活动。 调查发现, 人物传记类、政治类和经济类图书最受党政干部欢迎。 2015年, 笔者所在的萍乡市党员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在中共萍乡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的学员中进行了一次阅读状况问卷调查, 位居所有学员最喜欢阅读的书刊类型前三位的分别是名人传记类、国学传统文化类和生活常识类书籍。
尽管习近平同志提倡阅读的书籍类型和现实中领导干部倾向阅读的书籍类型存在略微差别, 但不可否认的是基本上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阅读的都是有益的书籍。 为响应习近平同志的阅读倡议, 多个阅读调查课题组都征询了调查对象的推荐书目。 中央党校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调查对象推荐了他们阅读过的印象最深的书籍, 如 《毛泽东选集》、《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毛泽东传》、《资治通鉴》、《资本论》、《国富论》等。 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中, 专家学者、党政干部及普通网友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推荐了他们认为党政干部应该精读的10本书, 即《沉思录》、《世界是平的》、《货币战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领导干部精读二十四史》、《细节决定成败》、《读点经典》、《论剑———新视野下的中国大战略》、《领导干部大讲堂》。 萍乡市党员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分析课题组的调查对象们所推荐的书目是《毛泽东思想的现代管理价值》、《周恩来传》、《邓小平传》、《曾国藩》、《陈云全传》、《中国古代哲学》、《论语》、《四书五经》、《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学开讲》、《细说大唐》、《资本论》、《大数据》、《改革都有红利吗》、《国家荣誉与使命》、《三国演义》、《平凡的世界 》、《基度山伯爵》、《抗美援朝》、《亮剑》、《苦难辉煌》等。
三、掌握阅读方法有助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能力
领导干部要培养阅读的习惯, 把阅读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一种生活常态。 除此以外,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阅读兴趣, 建立阅读爱好, 而且能够帮助在阅读过程中吸收精华和增强优劣辨别能力。 第一, 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读书学习是一项艰辛复杂的脑力劳动, 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只有深刻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 才能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爱学习、勤读书, 通过读书学习增长知识、增加智慧、增强本领, 不断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第二, 要了解自身的短板。 古代王充曾说:“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当代干部一定要充分了解和正视自己的不足, 本着“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明确目标, 静下心来通读苦读。 并且, 阅读适合自己的书很重要, “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比不阅读还要坏。 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第三, 要坚持长期阅读才能见成效。 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 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 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学习追求是无止境的, 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断断续续, 也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只知皮毛、不求甚解。静下心来, 沉浸在阅读之中, 体味文字魅力, 才能真正走入作者的思维, 也才能为自己的知识构架填补漏洞。 第四, 坚持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 读书学习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的过程, 干部阅历丰富, 独立思考能力比较强, 要带着问题读书, 仔仔细细研读, 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 思考的真谛在于掌握现象, 领会实质, 而不是学而不深、学而不精。 第五, 要灵活应用浅阅读与深阅读, 二者有机相结合。 区分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对象, 在感兴趣却不重要的阅读点上使用浅阅读,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阅读内容的关键, 无需深究, 只需了解, 而在重要的阅读点上使用深阅读, 尽管阅读的内容较多较复杂, 也应该通过细嚼慢咽消化重要的阅读内容, 既要深知, 又要掌握。 第六, 要学以致用, 把阅读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阅读之外的实践之中。 毛泽东同志曾说: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只有把读书与工作领域结合起来, 勇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 才能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决策水平, 运用理论知识改造客观世界。
摘要:多读书、读好书有助于加强领导干部自身能力建设, 养成阅读的习惯, 成为一种健康的、积极的生活方式。本文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阅读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意义, 指出阅读是领导干部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渠道, 读合适之书、读有益之书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和培养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将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开卷,阅读,领导干部
参考文献
[1]曾建功.读书——领导干部的基本功[N].新长征 (党建版) , 2009 (7) .
[2]赵敏.浅谈当前领导干部阅读倾向[J].当代经济, 2009 (9) .
[3]田国良.中央党校学员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刊, 2014 (10) .
[4]赵敏.浅析当前领导干部阅读倾向[J].当代经济, 2009 (9) .
政治力
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政治力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干部,虽然一样可以工作,但是这种工作是无根的,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而一个有了理想信念的干部,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都会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一些错误思潮,往往是“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玉”,皆似是而非,给人造成很大的迷惑性。面对这种情况,党员领导干部唯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加以识别。
坚定政治立场就是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点当中第一位的观点。党员干部只有站稳立场,才不会犯脱离群众的错误,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才能真正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思维力
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力是党员干部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素质。提升思维力要加强理论武装。理论上的深度决定着思维层次的高度。没有丰厚的理论功底,思维力就会苍白,在工作实践中也会因缺少应有的理论底气而感到吃力。
提升思维力就要做正确的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在现实工作中,不加分析判断的拿来主义已是屡见不鲜,对情况、对问题、对数据拿来就用,其结果是层层抄传,层层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作为领导干部,如果对工作的底数不清、实情掌握不够,很有可能被形形色色的表象所蒙蔽,进而作出不切合实际的决策。因此,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一定要重视调查研究,并善于进行正确的调查研究。
提升思维力就要加强实践。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领导干部要提升思维力,一定要基于实践这一基础,离开实践,思维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脚踏实地地实践,领导干部才不会在这万花筒般的世界中,邯郸学步,囫囵吞枣,盲目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和经验。只有脚踏实地地实践,领导干部才能做到思之有理、思之有物、思之有成,才能做到不唯上、不唯书,才能做到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开拓创新,打造特色。
公信力
中国人讲究无信不立。公信力是党政领导干部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满意度、信任度的一种能力。因此,领导干部公信力不是私事,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领导干部是否诚信,不仅直接影响到国家政策的执行效力,影响到政府公信力,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望,关系到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事业的成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人心向背。所以,提升领导干部公信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提升干部公信力就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真正体现“权为民所赋”,严格程序,阳光操作,要让党员干部的公信力赢在赋权时刻。
提升干部公信力就要规范干部用权方式。领导者手中的权力要有法律、法规的严格界定,领导者要依法用权,依法行政。要用法律去制约权力,而不是让权力肆意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干部的权力可以预期,那么公众必然会信服。
提升干部公信力就要看干部言行。古有商鞅变法,立木取信。当今,领导干部要获取民众的支持,更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如果让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绑架群众利益,如果把为民排忧解难当成“吹牛皮”,把下基层走访慰问当成走过场,把发展经济当成“放卫星”,如果让贪污腐败驱赶了清正廉明……群众势必会对你失去信任。失去了群众的信任,领导干部的公信力就成为奢谈。
执行力
三分策划,七分执行。再好的规章制度、再好的决策部署,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执行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充分领悟上级政策或决策的目的和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优势和不足,拿出具体可行的有效措施,把上级决策落到实处。因此,领导者的执行力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关系到各项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提升执行力是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的基本要求。
提升执行力就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业务素质。执行力是一种服从,但绝不是甘当“传声筒”、“留声机”,而是理性的服从,是建立在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服从。决定党员干部这种主观能动作用大小的,主要在于其业务素质和学习能力。如果缺乏了这两项,一个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空有壮志豪情,却无行为之力,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甚至在遇到新问题、新事物、新矛盾时,束手无策。因此,领导者只有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科学决策、抓好落实,切实提高执行力。
提升执行力就要增强责任意识。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个人只有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在执行中勇于负责,在每个环节力求完美。试问一个在工作中混日子、求平安、不讲作为、敷衍了事的干部,会是一个认真落实上级精神和坚决执行政令的人吗?纵观古今,但凡成功者无不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因此,责任是支撑执行力的“筋骨”,责任意识的强弱,决定了执行力的强度。
亲和力
亲和力是感染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和力是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联系与带动周围群众,向周围辐射而产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党员干部亲和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与人民群众心理距离的远近、增进感情的深浅、党群关系的疏密。
提升亲和力就要自然真诚。只有出于自然,才能没有官腔,没有敷衍,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尽心竭力帮群众解难事,积极主动帮群众办实事。也就是说,只有当你真正愿意和你周围的人亲近时,你才有可能有亲和力。因此,亲和力可以后天培养,但不能后天做作。党员干部切不可把亲和力当做政治作秀,虚情假意的表演只能招致唾弃和骂名,不仅损害个人形象,而且损害党的形象。
提升亲和力要平等尊重。要提升亲和力,领导者就要认识自己,要认识到自己和下属、和群众之间虽有级别之分,有地位之分,但没有贵贱之分。领导者对待下属和群众,要以礼相待,要平等尊重,要开诚布公,要以心换心。唯有此,才能尽可能调动起下属和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亲和力还要坚持原则。强调领导干部应有亲和力,不是说为此就可以放弃原则,都当“好好先生”。为了不得罪人,搞“你好我好大家好”,不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了寻求所谓的“和谐”,不惜拿原则与少数人做交易,这就把亲和力庸俗化了。这种“老好人”式的领导干部,最终也是会栽跟头的。
作者单位: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责编/于亚博)
一是转变观念,力促党员双带能力长效化。教育引导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立政治观念、大局观念、政策观念、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树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发展、竞争、开放、创新意识。近年来,丰城市大力开展“三培两带两服务”活动,着力培养党员服务群众意识,要求每名农村党员按照“思想好、素质强、收入高、贡献大”的要求,切实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一方面带头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诚实劳动率先富起来,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另一方面要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群众发展经济,扶助1—2户贫困人员生产生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五年来全市累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000户。鼓励农村党员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模范遵守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形象。
二是转变方式,力促党员创业能力综合化。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要求我们转变教育培训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因需施教的培训原则,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的要求,不断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即要加强对党员创业的技能培训,又要注重对党员经营能力、营销能力的培养,近年来,组织部与劳动就业局合作开办了创业党员“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班,累计培训创业党员1000余名。在组织开展SYB培训中,严格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建立了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资金扶贷、后续服务一条龙培训和创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创业党员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党员创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是转变职能,力促基层组织运行系统化。适应农村经济体制变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引导基层组织转变职能,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协调、政策引导、指导服务、保证监督上来。要统筹兼顾农村各行业、各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不同情况,分类确定工作内容和方法途径,系统考虑,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积极探索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途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基层党建“三落地”工作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合理配置村级组织权力,规范村级事务决策、执行和监督程序,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确保村民和村级组织正确行使提案权、审议权、表决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形成了既开放又闭合的运行体系,得到社会广泛关注,深受村民普遍欢迎。
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事业和共青团工作的骨干和核心,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团干部队伍是共青团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为切实提高我市团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团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团干部队伍,团市委决定,启动实施安阳市“团干部素质提升工程”(以下简称“素质工程”),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政治上过硬、作风上扎实、自律上严格”的总体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团干部的政治素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为抓手,全面提高团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为我市共青团事业长期健康发展、为各级团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进程中作出积极贡献提供思想、组织和队伍保证。
二、总体目标
实施“一二三”工作计划,力争做到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广大团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明显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领显著提高;团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初步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重实效的团干部教育培训格局更加完善,真正达到创新机制、提高素质、推动工作的目的。
三、主要任务
(一)建好一个团校。
积极争取各级党委重视和支持,以安阳市委党校为依托,筹备建立安阳市团校,强化团干部教育培训的阵地建设,逐步构建职责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互动发展的团干部教育培训阵地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立团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将思想政治素质好、熟悉青少年工作、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优秀青年教师充实到团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训工作的社会化,充分利用地方党校、团校和远程教育等渠道,做好农村乡镇、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条战线基层团干部培训工作。
(二)搞好两项活动。
1、广泛开展团干部读书交流活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广大青年要“勤奋刻苦学习”的要求,以提升团干部能力为重点,以健全读书学习制度为牵动,在广大团干部中大兴认真读书、勤奋学习之风。坚持每月向团干部推荐一本书、每周五为全市团干部学习日、每个月末的周五为全市团干部读书交流日等读书制度。注重创新读书学习交流活动方式,在巩固原有好的学习载体基础上,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大讲堂、演讲和征文比赛、在团属网站开辟团干部读书园地、开展网上读书交流等形式,不断扩大学习的覆盖面,增强学习的实际效果。
2、深入开展团的特色项目评比活动。开展活动是共青团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共青团吸引青年、联系青年、凝聚青年的有效手段,活动成效是团干部素质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开展安阳市共青团工作特色项目评比活动。每半年评选一批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能够充分展现团组织和团员青年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服务社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组织严密、运作规范,实施方案、保障措施、活动记录齐全,在一定范围内初步形成能够长期推广,并且成效显著,影响广泛,在服务中心工作,促进青年成长等方面,引起党政重视,受到青年欢迎,得到社会认可的团的特色项目和特色活动,激发团干部的创新热情,鼓励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围绕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结合共青团工作实际,开展各种类型的共青团活动。团市委将对表现突出的团组织和团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坚持三项制度。
1、坚持联系点工作制度。团市委机关干部要落实“一加七”工作任务,即:每人联系1个县区或直属单位、1个直属单位的二级团组织、1个青年企业家、1个创业项目、1个创业致富带头人、1个文化旅游发展示范点、1个青少年。各县(市)区、市直属单位也要相应地建立联系点工作制度,各级团干部要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基层团干部、团员、青年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指导、参与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活动和会议;要积极为所联系的团组织和团员青年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宣传、推广联系点的工作经验,帮助联系点团组织解决实际困难。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团的领导机关干部每人每年要撰写至少1篇以上调研报告。
2、坚持团干培训工作制度。把大规模培训团干部、大幅度提高团干部素质、提高团干部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加大对各级团干部特别是新任职团干部的专题培训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分级分类的原则,实施“三百”培训工程,采取自主培训、委托培训等形式,三年内至少举办市级培训班6次,至少培训一百个直属单位团委书记、一百个乡镇和街道团委(团工委)书记、一百个农村和社区团支部书记,逐步实现培训工作制度化。各县(市)区也要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力争达到三年内在职团干部要轮训一遍的目标。
3、坚持团干部考核工作制度。不断修改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加大对直属单位团组织和团干部的考核和奖惩力度,围绕团市委五年工作整体思路和重点工作、专项工作完成情况,通过自查自评、互查互评、集中述职评分、考核组综合考评等方式,对细化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量化打分,并以情况通报形式报送同级党委主管领导。凡工作考核优秀者,在团市委各项评选表彰、项目安排、团干部出访等主面予以优先安排;凡工作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团干部出现违法乱纪行为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况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参评资格,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竞争机制。
四、有关要求
1、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各级团组织要将实施“素质工程”的有关精神层层传达,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宣传动员。要结合实际,分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细化、量化工作任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素质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2、集中启动,整体推进。“素质工程”对于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按照统一部署,严格按照要求组织好各项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上下齐抓、整体推进的工作态势,为实施“素质工程”开好头、起好步。
提升工程主题报告会上讲话
心得体会
前些天,我们集中学习了省委书记张庆黎同志在河北省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工程主题报告会上的讲话,他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谈了对新形势下当好县委书记的体会和思考。他强调,必须做到“六个突出”,即政治上要突出忠诚和坚定,工作上要突出干事和担当,作风上要突出勤奋和亲民,团结上要突出规矩和自觉,方法上要突出大局和重点,廉洁上要突出干净和刚正。通过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一名合格的乡镇工作人员,同样也需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现将个人体会浅谈如下: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要时时刻刻不忘学习。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张庆黎书记的讲话,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乡镇干部。学习不是走走过场,装装样子,要真正静下心来,通过向书本、向实践学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更好地进入工作状态。
扎扎实实,带着感情工作。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要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善于查找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虚心接受领导及同志们的批评与指导。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尊重实
际,在思想上得到提升,在工作方法和方式上要有创新,要有突破,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更新知识,丰富自己的工作技能,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和环境,才不致于被社会所淘汰。
2014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依法治国即国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纳入法律的轨道。对于承担着教育重任的学校来说,实现学校管理的法治化是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是法治理念和精神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在高等院校实现依法治校,需要依照国家宪法和法律治理学校,依靠法律制度的保证,在学校贯彻执行高等教育的方针路线[1]。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通知》[2]。2012年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提出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进一步强调依法治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大力开展各种活动以推动学校的依法管理,并在实践活动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不少关于依法治校的研究成果。
全面实施依法治校是提升高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也是科教兴国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学校教育事业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依法治校,依法治校才能实现依法治教[4]。依法治国要求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形成对法律的忠诚与信仰。高校党员领导干部是学校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依法治校能否顺利实施起着决定性作用。
二、当前高校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现状
法律素质[5],是一个人知法、守法、依法办事能力与水平的综台体现。目前,西藏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西藏高校的依法治校工作有其特殊性,少数党员干部政治立场不坚定,同时因西藏高校党员干部面对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和内地过来的汉族学生,其思想的不端正,势必会在工作中将不良思想传授给学生,因此加强西藏高校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是极端重要的。从目前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不高以及毕业学生对母校的感情淡薄现象来看,侧面反映了学校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一起起高校管理诉讼案的发生,更是对教育改革及高校管理的法治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依法治校中,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是重点。因为党员干部是高校管理的主要力量。学校的依法管理,必须通过党员干部的决策、组织、实施才能得以实现。高校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如何,决定着依法治校能否顺利实施,决定着依法治校的进程和效果。因此,依法治校中必须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
西藏地区的学校普遍重视学校章程和制度建设,加强学校党员干部和教师的法制培训,使学校党员干部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法律素质方面主要是:一是一些高校党员干部对推进依法治校认识还不到位,依法管理学校的理念还很薄弱,造成在管理中出现问题;二是部分党员干部依法对学生实施教育与管理的能力还亟待提高;三是部分领导个人主观意识较强,独断专行。在处理具体事物中,忽视了“以人为本”。四是高校里的市场运作,经营活动等滋生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现象。比如学校招投标、校办产业等,容易滋生贪污腐化、行贿受贿的现象,同时如果过多地考虑市场运作,忽视了大学本身的根本任务,必然会偏离国家法律所规定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实现依法治校的初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6]。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影响到教育科学发展与深化改革的进程,也影响到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和谐校园建设。
三、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对策
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办事是依法治校对学校党员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制约党员干部法律素质提高的因素
由于人治意识尚未根除以及历史上与现实社会的种种原因,高校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于西藏高校党员干部法律素质不高的原因,我们初步认为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历史原因主要是传统观念如人治思想、权力本位及官本位思想阻碍了现代法制观念和法律信仰的形成;现实原因主要有法律工具主义认识观以及现阶段普法教育工作还存在不足。传统的法律工具主义认识观认为,法律主要是推行统治者政策的手段,是治理国家的工具,而忽略了法律本身有崇高的内在价值。法律工具主义观必然形成权大于法的认识,我国社会中以权压法,权大于法的现象屡见不鲜,正是受法律工具主义观的影响。普法教育工作的不足,如法律教育活动方法单一、流于形式,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等。
(二)建立法律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高校党员干部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其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着特定的要求,必须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以保障科学、规范的制订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高校党员干部需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来处理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事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在全面实行依法治校的实践活动中,对于高校党员干部来说,必须建立起与自身职位与身份相对应的法律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公平正义、党的领导、服务大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五个方面。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和推动日常的工作实践活动[7]。
(三)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变革传统观念,摒弃法律工具主义法律观和人治思想,确立正确的权力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形成现代法治理念,逐步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在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途径上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法律教育培训工作。卢梭曾经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公民的法律意识不能够自发形成,需要进行有目的的培养。要培养高校党员干部对法律的感情,需要我们探索普法活动和法律教育培训活动的方法方式,从各个方面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对法律的认同感,归属感,崇尚感,提高党员干部运用法律管理学校各项事务的能力。目前,我校开展了“三联三进一交友”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将有助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员干部真正投入到此项活动当中,而不是流于形式。
四、结语
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学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要突破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法制管理模式,就必须提高学校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在西藏地区,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过硬,自然能顺利推进依法治校的进程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高校党员干部法律素质不高,必然使得依法治校的目标难以实现。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社会成员的法律素质普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离依法治国要求的形成对法律的信仰还有很大差距,高校的党员干部也不例外。
通过多年在西藏的工作经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西藏作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西藏高校的管理和教育工作的法治化,不仅关系到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涉及到西藏地区的和谐与稳定问题。总之,大力提高西藏高校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责任感以及自律品质,有助于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提升。对西藏的教育事业及西藏的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提高,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保障。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也是保证党员干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维护西藏稳定的重要要求。
摘要:本文从当前西藏高校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现状出发,分析在依法治校工作中西藏高校党员干部法律素质提高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进而分析制约西藏高校党员干部法律素质提高的原因,探讨提高西藏高校党员干部法律素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依法治校,传统法律文化,法律素质,高校党员
参考文献
[1]甄峰,曾伏秋,黄静,甄翌.论高等院校的依法治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3).
[2]陈映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法制的完善[J].青春岁月,2012(24).
[3]王宏宇,焦玲.论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的现实障碍及实施路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5(17).
[4]唐紫芳.论学校如何依法治校[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09(10).
[5]苗连营.公民法律素质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
[6]范静静.浅淡依法治校与高校干部的法律素质[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3).
关键词:青年干部;素质;提升
中图分类号: D4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28-3
0 引言
青年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的继承、发扬和实践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胡锦涛同志指出:“广大青年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希望,党和人民殷切希望广大青年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做一个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青年干部一直是党中央重点培养的对象,因此我们青年干部更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去赢得百姓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
1 素质的定义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它是指在人的先天生理的基础之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的总称。由素质的定义可以看出,素质一般包括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力三大类。
2 当下青年干部的素质现状
青年在不同岗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成了基层的工作骨干,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和日益繁重的新任务,一些青年干部还不完全适应工作需要。
2.1 不能正确看待自己,工作浮躁不踏实
青年干部刚刚走出校门,一身的学生气还没有完全褪去,还有学生时期的自由散漫,阅历少,工作经验不足,工作中碰壁、受阻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很容易影响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基层,基层工作条件相对艰苦,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小事杂事比较多,然而年轻同志总是抱着远大理想,认为做些大事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所在,对于领导交办的琐碎小事又是根本看不起,也不积极主动,工作就浮躁不踏实,敷衍应付,业务不熟。
2.2 知识储备不够,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束手无策
一些青年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忙于工作而疏于学习,或认为出了校门学习已经不重要不再学习,亦或学习流于形式不能落到实处。然而,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日益更新,新形势、新问题层出不穷。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已有的知识库已经不能满足新问题的解决,那么在工作中就有可能出现业务不熟、工作效率低、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情况。
2.3 个人修养不足
为什么有些人在举手投足间,甚至微笑或者问候时都会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这里面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修养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气质、内涵及日常行为举止是否得体。修养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修养才会被人尊重。每个行业都有各自的职业礼仪,那么在机关事业单位同样有着应遵循的公务礼仪规范。一些青年干部刚走上工作岗位,缺乏礼仪规范意识,待人接物不尽如人意。
2.4 自身能力欠缺
青年干部素质不高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其自身能力的欠缺。从总体上说,当前青年干部的能力素质比较强,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
①管理能力尚待提高。
科学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明显不足,缺少科学管理办法。
②解决问题办法不多。
部分青年干部对民情民意了解不足,不能自如应对复杂局面。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应有的警觉和思考,说到底还是缺乏工作经验。
③创新能力不足。
青年干部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抱着老条条、死框框,工作就会难有成就。然而,极少数青年干部却缺乏创新精神,不敢创新、不会创新,总是在既定的模式下重复处理问题。
④总揽全局能力不强。
面对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青年干部往往认识不足,不善于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和矛盾,有矛盾找领导成为最常用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有的干部缺乏全局观和统筹协调的能力,缺少“牺牲”精神,部门间的协调往往因部门利益冲突而阻力重重。
3 打铁还需自身硬
年轻就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脸上可以没有皱纹,心理不能没有阅历。提高青年干部的素质还得从青年干部自身出发,克服浮躁,踏实工作,认真履职,具备过硬、过强的知识、修养与能力。
3.1 转变心态,克服浮躁,踏实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关心青年成长进步。习总书记多次出席青年活动,与青年谈心。习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青年干部要找准定位,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不骄不躁,不急功近利,静下心来,沉下心来,干好工作,磨炼意志。
一是要调整心态,克服浮躁。我们要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尽快完成从校门到单位门的适应过程。收起学生时代的自由与散漫,克服所谓的高学历“优越”心态,克服心理上的急躁情绪和得过且过的敷衍态度,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并愿意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锻炼。
二是要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件事成一件事。要从小事做起,埋头苦干,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干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
现在好多用人单位都看中工作经验,公务员招考岗位时一些岗位注明要基层工作经验,那有人就想着先去基层混个两年工作经验,时间很快两年过去了几乎没做什么事情本领也没进长,单位要的两年基层工作经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不是说你光有个两年工作证明就可以了,单位要的是本领,是能上手做事,所以要珍惜自己现在的工作,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职。
3.2 加强学习,储备知识,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青年干部首先正确认识了自己,有了正确的工作定位后,就得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更好地干好工作,服务群众。
首先,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内容。
①端正学习态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是搞形式,不是走过场,应将学习落到实处。要克服三种思想:一是“顾不上”,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时间,二是“差不多”,自认为能够应付工作就行,问题不大,在工作中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应付了事;三是“无所谓”,认为学习没必要、没用处,学不学都无所谓。
青年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是青年干部的立身之本。青年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生活习惯。要坚持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工作能力,在工作过程中提高学习水平,做到学习、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②明确学习内容。作为青年干部,当下青年干部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争做一名合格党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法律法规,学会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老干部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学习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心……青年同志阅历少,缺乏工作经验,得多向老同志、领导、其他同事学习。
其次,拓展学习路径,注重社会实践学习。
知识的习得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也可以从实践活动中来。书本知识多而实践经验少的同志,容易犯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愿做的毛病。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青年干部应当倍加珍惜去基层、去农村实践的机会,因为在那里我们更能得到锻炼,更能磨练意志。
最后,高效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新形势下对青年干部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又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青年干部学习能力强,更应该以正确的学习方法,更高效率地学习,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青年干部在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专业以及所从事的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这样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也更利于开展工作。
3.3 端正品行,加强自身修养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青年干部要端正品行,加强自身修养,做好表率。青年干部的自身修养主要包括党性修养,道德修养,理论素养,宗旨信念,理想、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原则性等多个方面的修养。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指党员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自觉地按党性原则办事,是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这些年来,有少数干部走上腐败之路,在他们的忏悔录里,时常出现 “丧失原则”“丧失党性”这样的用语。青年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坚定理想信念,做到为民服务,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把握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的“总开关”。
礼仪就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机关工作人员就是单位的一面镜子,每个员工都代表着单位,所以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守一定的工作礼仪规范,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讲究礼节、礼貌,自觉接受并实践礼仪,更为妥善而艺术地处理日常工作。
3.4 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3.4.1 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青年干部要创新要解决好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会不会创新的问题。
一是要解放思想,突破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解决好想不想,敢不敢创新的问题;二是要脚踏实地。创新一定要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创新,不是说不具备创新的条件,一味地要搞新特色,为创新而创新,要有利于推动工作,具有可操作性,解决能不能问题;三是要处理好创新与老办法、老经验的关系,解决会不会创新的问题。创新呢不是对老办法、老经验的全盘否定,一切经过实践总结行之有效的做法措施还值得我们继续学习,创新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吸收升级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有亮点的工作新路子。
3.4.2 提高正确决策的能力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日益凸显,要啃好这块硬骨头,打好这场硬仗,克服和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要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决策能力。
提高决策能力,要注意克服两个方面的错误倾向。一方面,要克服优柔寡断,该决断不决断的错误倾向,要在制度上和机制上强化责任,力求做到权责一致,并且多为干部提供锻炼机会,积累青年干部决策的经验。另一方面,要克服越权越位,不该决断乱决断的错误倾向,应通过立规矩使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把决策纳入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轨道。
3.4.3 提高执行能力
党的执政能力表现在青年干部身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执行能力。青年干部提高执行力,我认为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服从意识。
如何加强执行力呢?我认为首先要讲服从,有执行的意愿, 树立接受任务不找借口的执行理念。工作中呢,我们在接受任务时不要有任何的抵触情绪,与其过多地抱怨、抵触,还不如大度一点将这样的时间用在积极主动的服从上面。更不要想着把工作推给别的同事,把自己的工作推给别人其实就是不负责任、执行力不高的表现。所以提高执行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服从工作安排。
②目标意识。
我们在做每项工作时,执行前首先要明确任务。其次,在执行的过程中呢又要锁定目标,任何的工作都是为了完成工作目标展开,全力以赴直至目标实现。
③高效意识。
执行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完,它还要求高效高质地完成任务,注重执行效率与质量。当下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保证工作完成零延误。
④高质意识。
执行不但要注重效率,立足早、干得快,同时呢还要追求质量,干好、干优。能做到最好,就不能允许自己只做到次好。
3.4.4 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现在的年轻人通常自我意识比较强,在工作中往往更注重个人的努力,而缺乏团队和协作意识,不愿意或不善于与其他人或其他部门沟通协调。
①提高沟通能力。
戴尔·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沟通,按信息流动的方向来分,可以分为向上沟通、向下沟通和平行沟通。对于青年干部来说,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是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青年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
②提高协作能力。
南飞的大雁为什么排成一字型或人字形呢?大雁编队飞行能产生一种空气动力学的作用,一群编成“人”字队形飞行的大雁,要比具有同样能量而单独飞行的大雁多飞70%的路程,也就是说,编队飞行的大雁能够借助团队的力量飞得更远。
青年干部要有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加强团结协作,共同做好工作。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善于搭台和补台,形成工作合力,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扯皮,互相拆台。
【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推荐阅读:
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06-22
党员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自查自评报告10-29
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06-08
镇干部素质提升培训11-17
农村党员干部07-25
党员干部违规经商05-26
党员干部观看廉政05-30
党员干部民主推荐06-16
党员干部能力过硬07-10
党员干部活动方案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