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丽莉事迹心得(精选13篇)
张楠
2012.9.21近日,我校组织了像“最美教师张丽莉”学习活动,主要事迹5月8日20时38分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第四中学门前,突然发生连撞车祸,在威胁逼向放学学生危急时刻,第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猛的推开两名学生,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的人。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通过学习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我深受感动,同时也深深的感到人民教师责任的重大。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柔弱身躯保护了一颗幼小的生命,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除此之外,工作中她把身心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他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自己无悔的从教之路,甚至还为了带好这个毕业班,推迟了自己要宝宝的想法。她拥有的是关爱孩子的爱心,是奉献社会的决心,是忠于教育事业的热心,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学校向全体教师发出倡议学习张丽莉的精神,虽然我们没有张老师的大爱之举,但是我决心要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上学习她这种宝贵的精神,服务于同事,服务于学生。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主动热情的与群众与学生多做交流。
3、在教学工作中,尽量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着手,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多方面、多角度去启发学生,努力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为表彰张丽莉老师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决定授予张丽莉同志“全省模范教师”荣誉称号。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向优秀人民教师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要求全省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和教育工作者以张丽莉同志为榜样, 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 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 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 学习她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充分认识开展向张丽莉学习的重要意义, 广泛宣传、大力弘扬张丽莉纯洁高尚的品质, 使其成为黑龙江新时期创业、创新、创优的巨大精神动力。通过组织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报告团等多种形式, 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同时将学习张丽莉同志的先进事迹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 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 建设和谐龙江、和谐教育、和谐校园的强大动力。
《决定》还要求将学习张丽莉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 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刻苦钻研、严谨笃学, 勇于创新、奋发进取, 静下心来教书, 潜下心来育人, 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与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 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鼓励引导青年和学生将民族振兴与个人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 立志为国奉献、为民服务, 到基层、到艰苦边远地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结合起来, 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其一,学习她爱生如子的师者情怀。张丽莉是平凡的,但她又是不平凡的,因为她爱生如子。为了让学生冬天里能喝到热水,她自己出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模拟考试中,学生成绩不理想,她送去妈妈一样的安慰:“孩子,再哭我会心疼的。来,老师帮你分析原因,咱们一起努力把成绩提上来”;担任两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她把100多个孩子的学习时刻放在心上,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一个孩子掉队;当肇事客车冲向学生时,她扑向前,推开了陷入危险的学生,自己却倒在了车轮下……不胜枚举的一件件感人事迹,都充分展现了她爱生如子的师者情怀。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上海教育界的老前辈吕型伟也说过:“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也就是说,爱是教育的开始,爱是教育的源泉。只有当教师内心充满了爱的情感,那么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因此,学习张丽莉老师,我们首先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的师者情怀。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他们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真诚似火的关爱。用爱温暖学生的心灵,用爱点燃学生的热情,用爱驱散学生的困难,用爱催开成功的花朵。真正将师爱的光芒遍洒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沐浴在爱的温情里快乐成长,自由飞翔。
其二,学习她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张丽莉,虽然从事教师职业已经5年时间,可每月仅有1000元工资。她没有任何怨言,没有丁点退缩,而是选择了奉献,选择默默无闻地奉献。而且一奉献就是五年。若不是因为这次事故,我想她依然会坚持奉献第二个五年,第三个五年……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更是奉献的事业。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来赞颂老师,其实就是赞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所以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踏进了教育的田地,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具有奉献精神,不仅奉献青春,奉献热情,还要奉献智慧,奉献健康,甚至奉献生命和鲜血。张丽莉老师是默默奉献的楷模,学习她,我们需要改变拈轻怕重的工作作风,舍弃追名逐利的不良思想,净化自己的心灵,树立为教育事业而奉献一生的信念和决心。不管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应当不计报酬的高低,不管待遇的好坏,不讲条件的优劣,不问收获的多少,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冬梅为坐标,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留在从中笑。
其三,学习她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是张丽莉老师的座右铭。为此,她每天早晨5点多起床,7点多到校,晚上9点左右才回家,再备课到半夜。工作5年中,她只请了两次假。一次是结婚时候,另一次是两年前的流产,休息了仅仅两天,张丽莉又出现在了班级里。可以说,面对工作,她不仅恪尽职守,而且还竭尽全力。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工作态度,才使得她———一名临时工教师,不仅所带班级的名次遥遥领先,而且还能在各种赛课、教学比赛中名列前茅,获取“青年骨干教师”、“教师新秀”、“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菊花杯”语文竞赛一等奖诸多荣誉。
不管干什么工作,我们都需要爱岗敬业,勤恳努力。因为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可纵观身边,一部分教师对待工作就像小和尚撞钟一样,得过且过;只要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完全一副混日子的态度。这样敷衍塞责的工作态度,不仅严重影响了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也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乃百年大计,关乎民族复兴,国家强盛,我们不能懈怠,也不能应付。学习张丽莉老师,就需要我们端正工作态度,扭转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开拓务实,就需要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强化使命意识,竭尽全力,做好每一项教育教学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收听收看了多篇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感人事迹的报道,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自身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轮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未脱离生命危险。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的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平常每月资助困难学生一百元钱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饭送给学生等价值观和道德心的修养历练。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给老师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对学生的爱,“可以说她把全部的爱全都倾注在学生身上了。”张丽莉的同事靳艳萍老师说:“丽莉几乎把周末和课余时间都用在与学生交流中。而且张老师和每位学生家长都非常熟悉,经常电话或短信交流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到节假日,每位学生家长还都能收到她的短信祝福,不少后进生到了张老师的班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为什么喜欢张老师,因为她对学生有着一颗无尽的爱心。”
有人说教师的献身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这些赞誉对那些优秀教师来说,可谓受之无愧,实至名归。
学习了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人甘于平凡、甘受寂寞,在艰苦的环境下抛洒汗水、奉献生命?我认为支撑这一切行为的是关爱孩子的爱心,是奉献社会的决心,是忠于教育事业的热心,归纳为一点就是做人的责任心。
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正是责任心支撑这些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张老师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她的学生,也影响了她周围的人。她永远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生命给予尊重。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因此有人说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热爱工作、热爱受教育者,在快乐中提高教育成效。热爱本职工作是责任心不竭的源泉。热爱本职工作才会产生兴趣,才能虽苦犹荣,才能不断赋予自己责任,才能最终提高工作成效。热爱受教育者,不断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也是提高教育成效的基本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知识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只有投身学习刻苦钻研,才能不断增加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带给学生带来新的收获和体验。我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是强化责任心的基础,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乃至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影响。
“教师要有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志向,甘当人梯,甘做陪衬,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并以此为乐,乐此不疲。一个忠诚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从他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把自己交给了学生,交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这段话是我大四的时候我的一位老师在临毕业告诉我们的。工作以来一直以此要求我自己,努力的做到以献身教育为己任,不慕虚荣,不求名利的一名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爱。它不是基于亲缘关系,不是出自个人的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具体体现为教师对学生所持有的一种亲近感、期望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这是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的一段话,“最美教师”的行为为我们最完美的诠释了这段话的意义。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
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学习张丽莉心得体会
武
艳
丹
从张丽莉老师的教学生活中,我觉得在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前,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要学习。前段时间发生的唐山地震余震事件一直让我心存愧疚。那天我正在教室上课,在学生发现有地震的迹象时,没有引起我的任何重视,对地震知识无知的我曾经以为是投影仪的原因,我甚至还提醒学生安心上课。
虽然当时为了稳定坐在投影仪下两位学生的恐惧,我选择站在他们旁边上课,心想万一投影仪掉下来我还可以保护他们。但是,当我下课后听到这确实是地震发生的迹象时,当我看到唐山某中学在相同情境下老师们组织学生自我保护时,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深深的自责。联系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我终于明白,做一名合格的老师,真的不是仅仅教给学生知识,还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真心的爱学生,从点滴做起,才能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大限度的为我们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碾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被轧伤后,她有时清醒有时昏迷,在送医院的途中,她还对大家说:要先救学生。昏迷很多天后,张丽莉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
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她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不敢想象她知道真相的后会怎么想,但张丽莉很快接受了事实,还反过来安慰父亲说:“当时车祸的场景我还记得,很幸运,如果车轮从我的头上碾过去,你们就看不到我了,我救了学生,也保住了命,今后一定会幸福的。”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才刚刚开始。”
【适用话题】善良、爱心、体贴、奉献、人生的价值……
凯里市一职校 张龙会
张丽莉,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普通的教师,在一夜之间响遍祖国各地,她用行动向人民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与大美
近日,我校组织教师学习“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活动。最近一段时间,张丽莉这个名字响彻中华大地,她那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师德的伟大,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
张丽莉教师,她是千千万万女性中一个很平凡的女人,一位教师,在老师和学生心目中,她是一名非常敬业的老师。但5月8日这天,她用被碾压在车轮下、双腿截肢、付出一生幸福的昂贵代价,换来了两个孩子的安然无恙和他们家庭的幸福,这是何等的英雄壮举呀?这就足够了,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救人的行为,足以说明她不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不是一为平凡的女性,她的高尚情怀是人生真正意义的诠释!当那关乎个人生死命运的危急关头,她能挺身而出保护他人的生命,非常了不起,仅这件事,便让人肃然起敬,让人感动的落泪。据说在场的家长和学生都为女老师的英雄壮举热泪滚滚。
学习了张老师的先进事迹后,我的心灵有了很大的触动,感受颇多。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促使她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呢?我认为这是她平时做人的责任心,正是这支撑着她对教育事 1 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老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影响。张老师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她的学生,影响了她周围的人,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我也是一线的老师,我决心以张老师为榜样,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她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力量。
2012年9月x日,我有幸在xxx听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报告会”,其间,我的眼眶无数次湿润了,我被张丽莉老师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感动了。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当面临危急,生死关头时,危急时刻,最能显现出思想积淀和精神境界,也最能辨别出是泥沙,还是真金。
2012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另有4名学生受伤。
据佳木斯市宣传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肇事的女驾驶员精神溜号,还与车上人说话,将腿别到操纵杆上,车辆一下子就蹿了出去,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相撞,顺势又撞到停靠在路边的同向依维柯客车及对向的一辆本田轿车。晚课放学时,人群密集,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疏导学生过程中,发现车辆撞向学生,危急情况下,她将学生奋力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
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张丽莉老师的精神值得我们终身学习。她的光辉形象时刻浮现在眼前,同样平凡岗位上的她,却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那么不平凡的事迹,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感觉自己与张丽莉老师相比还差甚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学习张丽莉老师的心得体会:
一、用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丽莉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她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当学生辍学时,是张老师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家访,直到学生上学为止;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他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母亲般的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甚至胜于父母。感受到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这就是一名普通人民教师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这就是用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圆满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具体体现,不平凡的举动就是从一如既往的能够认真负责的对待好每一件平凡小事开始的,这就是经营事业的一种态度,我们就是应该学习她这种精神。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面对自己的人生。
张丽莉老师的崇高精神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解决。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要求别人自己必须努力做到。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通过学习我有着很深的感触,发觉到与张老师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有时觉得工作压力很大很累,现在我却发现,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是我们的责任,教育这些孩子是我们的神圣事业。对我们这些学生既要爱又要严。既要学知识又要学做人,全面关心学生的进步,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作为一名老师必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张老师正是在危急时刻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甘于奉献的精神实现了她的人生价值。
三.用自己的言行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张丽莉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这些学生,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引导他们,毕竟未来是他们的,社会的未来要靠他们去创造,为人师表的老师就有义务和责任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不仅学到知识,更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新时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
最后,我用一句话跟大家共勉:既然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行,我就要用我的激情,用我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下去。
北洛小学
徐晓艳
有人说教师的献身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最美教师张丽莉面对生死考验时,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柔弱的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她的光荣事迹广为传颂,她是我们教师的骄傲。
作为人民教师,我被张丽莉的英雄之举所震撼,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教师的责任之重大!她在2012年5月8日的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她视生为子,她做到了一位伟大母亲所能做到的,表现了一位人民教师的大爱情怀,她被称为最美女教师。我觉得用华丽的词藻去评论这样的事迹,是夸夸其谈,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而张丽莉使她的生命活的更有价值,我们要像张丽莉那样,怀着对工作的爱,对学生的爱,热爱教育事业。下面谈谈我学习的体会:
1、立足本职工作,爱事业如爱生命。就如托尔斯泰所说:“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对于任何学生都应该尽职尽责,用温馨的语言教育学生,用爱感化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犹如父母般亲切。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当学生做错了事的时候,指导分析让学生知道做错事的原因。让每个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份情感,一份无私,一份热爱。
2、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像张老师一样,要扎实做好每天工作,提前进校,做好一天的准备工作,把自己所知道的都交给学生,让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为我的一种工作态度和习惯,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3、乐于助人,不求回报。乐于助人中华民族有史以来历朝历代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向张老师学习,学习他舍己救学生的伟大精神,弘扬大爱精神,本着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爱他人的博大情怀,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对学生一视同仁,从不歧视学生,坚守着做一名合格教师、优秀教师的信念。
张丽莉老师的高尚行为,证明我们生活的时代中仍然有善的因子、爱的种子广布民间。她没有豪言壮语,但每天都在给世界发送温暖。
5月8日晚上,放学时间。学校门口一辆大客车突然启动,撞向前面的大客车,使这辆车向前面几个毫无知觉的学生冲去。电光火石之间,张丽莉老师冲上来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底……在那个生死时刻,张老师但凡有一丝迟疑,就来不及把学生推开,几个更加年轻的生命势必遭逢大难。然而她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自己身负重伤,保得学生安然。
这是一种视学生生命至高的不假思索的行为,是一种将爱学生融入自己血液、化为行动本能的可贵品质,是一种古已有之于今也没有失传的大爱之举,是一种足以感动中国、值得所有人学习的高尚情操。
一、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她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扎兰河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向“最美教师张丽莉”学习活动。观看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先进事迹报告会》视频,教师张丽莉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在学校教师中引起了的强烈反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校老师来学习。
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我们要认真学习她的高尚情操,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地投入到伟大的教育事业中去。
我要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崇高职业精神。张丽莉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用她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无悔的从教之路。她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在师傅课堂上聚精会神,一直坚持听课5年,事发当天还连续听课两节,听课学习成了她的一种习惯。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她把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心上,一视同仁,宁可放弃休息时间也不愿放弃一个孩子。我们要学习她的崇高思想,牢记使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
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张丽莉同志母亲十多年前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抚养她读完大学,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宽裕,家长会天气热,她自己掏钱给每位家长买冰棍;放学时学生等不到家长,她主动打车送孩子回家。正是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熔铸了师魂的真谛。我们要学习她高尚的师德,恪尽职守,甘为人梯,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扎兰河学校
朱宪忠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一位教师曾经说过:如果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关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行为,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2012年5月8日,在电视新闻中获悉佳木斯十九中学张丽莉老师勇救学生的事迹令我深受感动。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导致双腿高位截瘫„„
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昨天,她还和我们许多教师一样,站在三尺讲台前,和成群的孩子在沟通、在交流,用自己动听的课去教育和感染孩子。今天她已不能站在讲台上——因为她为了几名学生的安全,被无情的车轮夺去了双腿。如果说昨天她是在教书育人,是教育学生,那么在她身上发生的不幸事故,就不仅仅教育了学生,更让每个教师、每个中国人受到感染、教育。她是用行动诠释了“真爱与无私”;她是用行动铸就了“师魂”;她是用行动谱写了和平时代不朽的篇章!人民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些在张丽莉身上无疑彰显的淋漓尽致。人们亲切的称她为“最美教师”。由张丽莉教师的事迹,我们作为教师她的同行更应该做的是用我们的行动来诠释她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使我们的社会在收获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同步提高。
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仍是每位教师一生努力的目标。张丽莉在最危险的时刻展现了她最美的一面,我深信在日常生活中,她一定也是不断地严格要求、反省自己,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
位上做着平凡而又伟大的事。我深信,她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净化着自己的心灵。她一定在灵魂的深处播撒着“真爱与无私”。
【学习张丽莉事迹心得】推荐阅读:
学习张丽莉事迹心得_文档12-16
学习张丽莉事迹心得体会(教师)07-19
征文学习张丽莉心得07-26
张丽莉事迹心得体会12-14
学习张丽莉同志发言提纲05-30
学习张丽莉师德师风演讲稿10-05
关于开展向张丽莉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09-21
张丽莉先进事迹座谈体会07-02
最美老师张丽莉的事迹01-04
张丽莉 观后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