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身边的动物

2024-07-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科学身边的动物(精选15篇)

科学身边的动物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2.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 3.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所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过程与方法

观察法、描述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重点难点

1.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2.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动物图片,说说你最喜欢哪种动物,并对自己喜欢的动物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除了图上的你还喜欢哪些动物?

二、新课学习

认识身边的动物? 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乌龟和小鱼是好朋友吗? 蟋蟀的叫声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小鸡为什么不会游泳?

壁虎的怎样捉到蚊子的?

蚯蚓喜欢吃什么?

蚂蚁怎样记住回家的路的?

……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了解动物的名字。把自己认识但叫不出名字的动物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按下列格式,说一说:我认识()种动物。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

创办动物园? 运用自己的动物知识,创办一个动物园。书上有一幅动物园布局图,把各种不干胶动物图案贴上去。

三、课堂总结

科学身边的动物 篇2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 恐怕我就不会进入科学研究这个行当了。初中时, 一本书让我对科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觉, 那就是法国科幻大师凡尔纳的《神秘岛》 (这个情节就有点老套了。如果哪位读者也有这样的经历, 只能说咱们是雷同的科学战友) 。虽然凡尔纳被奉为科幻小说的鼻祖, 但是他的作品中渗透了真切扎实的科学知识和原理, 更重要的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原来, 科学是这样用的, “科技改变人生”真的可以实现。我还清楚地记得, 用了不到5天的时间就看完了《神秘岛》这本50万字的小说, 并且时常幻想着也被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去实践一下书中提到的那些科技手段。

当然, 去荒岛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当“高科技岛主”的梦想也就一直停留在蓝图阶段了。还好我们的科学家没有像我这样只做白日梦, 他们一直都在寻求科学真相, 甚至把自己的身体当做实验材料。其实, 我们每个人都多少有过亲身实验的经历, 比如, 偷来老爸的二锅头证明一下酒精确实会影响我们的神经系统, 或是用老妈的高跟鞋去检验不同角度支撑对重力分解的影响。只不过, 有些科学家的尝试更为忘我, 真正把自己当成了小白鼠。他们会给自己接种血吸虫, 或者让带着疟疾的蚊子叮咬自己, 然后仔细地记录自己的病程变化;他们会自己吸进不同的化学物质, 以找到合乎手术麻醉需要的麻醉剂。《冒烟的耳朵和尖叫的牙齿》就讲述了这么一群“疯狂”科学家的故事。不过, 你要是把他们当成是一群脑子有病的家伙, 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尝试, 今天拔牙的病人还得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嚎, 霍乱病菌还会是我们生活中的死亡阴影, 胃溃疡患者还在被莫名其妙地注射各种抗生素。现如今学校、家长无不强调动手能力, 动手的目的却很少有人考虑, 在这本书中也许会找到满意的答案。

实际上, 追求真相的过程并非都如此可怕。去探寻动植物的奥秘, 就显得轻松有趣多了。《一百种尾巴或一千张叶子》就为读者讲述了很多动物和植物鲜为人知的有趣故事。曾经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为那些长期将自己的囚禁在地下的蝉感到悲哀。后来当自己真正踏入了生物学这个行当, 才发现这不过是它们的生存策略罢了, 为了繁育后代多忍受几天无光的日子又算什么呢。动植物的百变智慧远不止于此, 你是否知道如果“小强”的个头跟刘翔一样, 那它的110米栏只要1.2秒;而两只狼也会组成一个社会群体, 指挥者和执行者分得清清楚楚;橘子不过是我们祖先捡来送到苗圃里的果腹食物, 那时可没想它们能不能提供维生素。大自然就是这样, 虽然显得松散无序, 但是凌乱中都暗藏着森严的法度。

当然, 科学的知识总是在不断完善和变化, 今天正确的理论在明天就可能成为谣言。就像人类在达尔文之前一直笃信神创论, 而进化论完全颠覆了我们对生物界的认识一样。而《演化:跨越40亿年的生命记录》则详细记录了这种变革发生的前因后果, 特别是对达尔文从神父到进化论创立者的思想变化有着大量细致的描写。对于那些喜欢追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孩子, 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演化”一书中对于灭绝的意义有客观全面的评价, 生物有生有灭, 才形成了生命的演化历史。人类之所以能出现, 还是托了6 500万年前撞上地球的那颗小行星的福。从那时起, 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才走出恐龙的阴影。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向你追问, “人是不是猴子变的, 那猴子又是从哪里来的”, 丢给他们一本《演化》是个不错的选择。

身边的动物昆虫“音乐家” 篇3

蟋蟀俗称蛐蛐,它作为一种鸣虫,在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蟋蟀科鸣虫中,油葫芦的名声最大,它常被放在葫芦中饲养,全身油光锃亮,鸣声如油从葫芦中倾泻而出,因而得名。油葫芦品类繁多,常见品种有体色偏黑的“墨葫芦”,体色偏棕的“红葫芦”,以及“琵琶翅”、“玻璃翅”、“飞翅”、“长翼”等。其头部额高者称“寿(星)头”,圆宽者称“蒜头”,浑圆者称“珠头”,习尚以“寿(星)头”为贵。

螽斯的名字最早见于《诗经》。《周南·螽斯》中云:“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诜诜是众多的意思。古人认为螽斯多子,因此常以螽斯做比喻,祝福人子孙兴旺。又由于螽斯的叫声如“吉吉、吉吉……”,十分动听,所以它们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吉利之虫”。

事实上,螽斯并不都是能鸣叫的,有的种类无翅,也没有鸣叫的功能。螽斯科的鸣虫包括蝈蝈、纺织娘、黄蛉等,其中以蝈蝈最为有名。玩家们通常根据蝈蝈体色将其分为铁皮蝈蝈、绿蝈蝈、山青蝈蝈和草白蝈蝈。比较而言,除铁皮蝈蝈各方面特点较为突出外,其他几种均大同小异,尤其在鸣声的优劣上。

纺织娘也是古老的鸣虫,在《诗经》之《豳风·七月》中有“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其中莎鸡是纺织娘的古称。纺织娘的鸣声很有特色,每次开叫时,先有短促的前奏曲,声如“轧织、轧织……”,连续20~25声,犹如纺织女工在开试纺车,之后才是“织、织……”的主旋律,音韵声调,时高时长,忽轻忽重,节拍反复,犹如纺车转动,既有节奏、又富有变化。在很多纺织娘一起鸣叫达到高潮的时候,就像千百架纺车同时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此起彼伏。

黄蛉体色绚烂、体态玲珑、鸣声悦耳,被鸣虫行家称为“鸣中之王”。黄蛉的分布范围小,数量也少,主要分布在安徽屯溪及黄山等地区,常栖息于山坡高大的茅草丛中及灌丛中,不分昼夜地鸣叫,尤以傍晚和清晨的鸣唱更欢,其声“唧唧唧唧……”连续发音无间断。

无论蟋蟀或是螽斯,其鸣声主要都是雄虫谈情说爱之前的求婚曲。雌虫虽然不会唱歌,却是一流的“歌曲欣赏家”,能从许多只雄虫的歌唱声中准确地选择歌声洪亮而又优美的“情郎”,然后前去约会。

蟋蟀、螽斯等鸣虫是怎样发出如此响亮的歌声呢?原来,它们是靠翅互相摩擦而发出的声音。以螽斯为例,其前翅的后缘折叠在背上,左翅叠在右翅的上面。它的前翅基部的翅脉发生变形:左翅下面的一条横脉变粗,横脉上有齿,很像小锉,称为音锉;右翅上面的表面,刚巧在音锉的下面,形成尖的摩擦缘。在音锉的旁边有一个由翅脉构成的小框,框内有透明膜,这就是共鸣器。当螽斯鸣叫时,它的翅升起和分开,由一面到另一面进行振动,使摩擦缘与音锉发生摩擦。由于迅速振动,翅的外形变得模糊不清。螽斯翅的摩擦所发出的声音很大,再加上共鸣器的作用,所以声音就特别洪亮,在空旷的原野能传播到2000米远。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篇4

我索性放下作业,跟它们玩耍起来。我恶作剧似的把手伸进鱼缸,谁知他们竟这般胆小,见到我的手,就吓得惊慌失措,没头没脑地乱窜,池底的水草被他们撞得乱晃。过了好一会儿,鱼儿们才慢慢停止乱游,但仍有点推推挤挤,一副惊魂未定的样子。“瞧你们那傻样!”我点点玻璃缸,“算了,给你们一点安慰吧!”

我撒下几颗鱼食。这时,一条大金鱼,飞快游来,把另外两条略小一点的鱼挤开了,自己独享了鱼食。另外两条鱼拼命地向前挤,却也无济于事,只能眼巴巴的望着。我又撒下一把鱼食,看他们拼命甩着尾巴争抢,缸里的水都被搅浑了。原来他们的“悠闲自在”不过是一戳就破的肥皂泡。它们的命运全掌握在我——养鱼人的手里。

不过这不能怪这些鱼儿,它们整天只能呆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缸里,或无所事事地游动,或为了一点鱼食,你争我夺,若是它们能在辽阔的大海中生活,它们的“鱼生”应该会有所不同吧。

在生活中,我们有些人不也像金鱼一样,把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的地方,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争得头破血流吗?而我呢,我可不想成为这样的小金鱼,我要拥有强健的“鳍”,坚硬的“鳞”,修炼成“鲲鹏”,遨游星辰大海!而要修炼成鲲鹏,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呢。

科学身边的动物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区别我们身边 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校园观察计划。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情感目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交流活动法、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今天主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一)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讲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几类。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讲解: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目的要求:

1、识别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举例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过程:

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选定区域做观察对象。

2、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

3、各组展开活动按照路线观察并绘制观察路线草图和记录结果。

4、各组成果交流,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讨论:

1、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你获得了哪些生物方面的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观察区域示意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3、你从其他组绘制的观察区域示意图以及汇报中学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三)检测与评价

1、观察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画花的简图。

2、观察一种动物,说说它与其它生物油什么关系。

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6

关于身边的科学作文

冬季的一天,我在姑姑家住。清晨,我一起床,就看到窗上布满了美丽的冰窗花。有的像骏马,有的像云朵,还有的像白羊,美丽极了。

我好奇地问姑姑:“为什么会有冰窗花呢?冰窗花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姑姑说:“你真是一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去上网查一下,就会找到答案了。啊,原来是这样啊!由于冬天室内、外的温差很大,室内比较暖和,而室外非常寒冷。当屋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冰冷的`玻璃时,就会在玻璃上的尘埃周围形成冰晶。最初,这些冰晶也像雪花一样,也呈六角形,然后逐渐向四周发展,形成千姿百态的冰窗花。

动物疫病的科学防控技术 篇7

一、抓实免疫注射

免疫注射是预防动物疫病最核心、最有效、最实惠的方法。免疫注射就是通常所说的打预防针。动物通过注射疫病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后, 机体获得的免疫保护可抵抗该病原的攻击, 在免疫期内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该种疫病。

因动物疫病免疫保护时间有期限, 所以疫苗首次注射免疫后, 要在免疫保护期满之前再次注射疫苗进行预防免疫。任何饲养和经营动物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依法坚持“预防为主、防疫先行”的方针, 认真按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推行的免疫程序做好免疫防疫工作,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严格进行消毒

做好合理消毒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性措施。消毒的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以切断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 阻止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消毒液的配制要严格按照消毒剂的配比要求, 选用清洁卫生的饮水进行配制。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及时使用, 不能长时间存放, 以免药效下降而起不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消毒的重点对象是畜禽的圈舍、饲养用具、运输工具、交易场所、仓库、工作服、鞋帽、器械、圈舍周围环境等。为了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要保持2个以上不同种类的消毒剂进行交替使用。

三、加强饲养管理

根据畜禽营养标准和需要供给科学合理的日粮和健康卫生的饮水, 保持清洁、良好的圈舍卫生, 完善科学合理的通风设施, 做到冬天能保暖夏天能防暑,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和规模, 杜绝畜禽混养, 采取“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 改散养、粗放式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和经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 增强畜禽群体抗病力, 有效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

四、合理使用预防性药物

预防性投药是预防动物疫病的措施之一。各养殖场 (户) 要在动物防疫部门的指导下, 选择适当的抗菌类药物和抗寄生虫类药物, 定期预防畜禽的细菌性感染和寄生虫病, 从而提高畜禽健康水平, 增加抵抗力, 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

五、加强检疫, 以检促防

㈠严格开展产地检疫 动物和动物产品出售或调运离开产地前, 畜主要依法向动物防疫部门提前申报检疫, 报检后检疫人员要对其动物和动物产品严格实施产地检疫。产地检疫要到场到户, 严肃认真, 逐头检查, 严格查证验物, 凭有效的动物免疫证明方可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 杜绝患病畜禽进入流通环节。

㈡强化屠宰检疫 宰前检疫中, 严格进行查证验物和临床健康检查, 检查生猪来源产地、佩戴免疫耳标情况和是否持有《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等, 证物相符无病者才准予入场屠宰, 对病死猪做到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 对死猪严格进行无害化处理。宰后检疫时, 认真按规程进行检疫, 检疫合格方可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 并在猪肉产品 (胴体) 上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 对检疫不合格的猪肉产品按规定作无害化处理, 无法作无害化处理的予以销毁。

六、及时有效控制和扑灭突发性动物疫情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篇8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重力无处不在。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树上的苹果往下落;水往低处流等等,都是因为重力的作用。如工人师傅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重锤线来检验墙身是否竖直,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过程中不容易损坏羽毛;人们骑自行车在下坡时,不需要用脚蹬,非常轻松自如,这也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节省体力。假如没有重力,世界不可想象,水不能倒进嘴里,人们起跳后无法落回地面,飞舞的尘土会永远漂浮在空中,整个自然界将是一片浑浊。

摩擦力是一个重要的力,它在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如人们行走时,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难,这是因为接触面摩擦太小的缘故;汽车上坡打滑时,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垫上枯草树叶,汽车就能顺利前进,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种花纹以及汽车轮胎做成花纹或挂铁链也都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滑冰运动员穿的滑冰鞋安装滚珠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力而减小滑行阻力;各类机器中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齿轮间的摩擦,保证机器的良好运行。可见,人类的生产生活实际都与摩擦力有关,有益的摩擦力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力要尽量减少。

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衣裤的松紧带,小朋友跳的橡皮筋,拉力器,运动员撑高跳远,弓箭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另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开瓶器,园林剪,核桃夹,镊子,筷子等都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制作的。人体自身身体结构也非常巧妙。拱形,球形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我们的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大脑。拱形的肋骨保护着胸腔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拱可以更好地承载人体的重量。这些都是科学原理在我们身体中的完美再现。

天气的阴晴、冷暖与人类的各类活动息息相关,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热学知识。如人们常喝开水、吃熟食,需要对水和食物进行加热,而加热过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烧或电加热的基本知识;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发达到降温的目的;严寒冬天的暖气管道,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散热。各种机械轴承、火车轮箍的制造是充分利用固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这些都是热学知识的重要应用。

人类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阳光,夜间需要灯光,设想宇宙无光,整个世界将陷入一片漆黑,所有生物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光的重要性。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或高温。医生带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额镜就是凹面镜。我国大力提倡使用以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凹面镜取得的。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列曾用凸透镜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汽车的反光镜用凸面镜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使司机的视觉范围增大,有助于司机安全行驶。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穿深色衣服,照明灯上装灯罩,以及我们房间的的墙面涂成白色。这都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性质。另外,教室的长度限制10m左右是避免回声的干扰,还能使回声与原声叠加在一起,加强原声;电影院的墙面凹凸不平,减弱各个反射面产生的回声,不至于影响放映效果。

电已成为人类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电的应用。如夜间走路用的手电,它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而照明用电如使用不当,将会危及我们的生命安全,这是因为不高于36V的是安全电压,而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远远高于安全电压;煮饭用电饭煲、电炒锅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电力机车的行驶也是靠电能,一切家用电器都需要电。假设没有电,人类社会将会倒退。因此,电是人类的好伙伴。

身边的科学 篇9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的太阳能淋浴器,只需要把凉水加满,经过几个小时的光照凉水就会变温水慢慢变热、变得更烫。不但节省能源而且环保。

我还知道吃菠萝的时候,先拿盐水浸泡了几分钟再吃起来就会又甜又脆。菠萝皮可以放在新家具或新装修的房间里,可以吸收家具的化学物质和异味。

天热的时候或者是快下雨的时候,房间里又闷又热这时候只要把窗户打开让空气对流,房间里马上就会凉爽下来。

我们穿的旱冰鞋、滑板车、自行车、小孩子玩的小汽车,公共汽车等等。它们都是轮子和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而向前行进。

还有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是靠的是叶轮的旋转带动水流快速旋转,和洗衣机里的衣物产生摩擦。而达到洗净衣物的目的。

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10

那是一个星期三的下午,“叮铃铃,叮铃铃”上课铃响了,只见老师抱着一个大水箱,笑眯眯的走了进来,我们都非常好奇,老师是要做什么?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东张西望。老师走向讲台望着大家,说:“上课!”随着大家的好奇,我们开始上这一堂“奇怪”的课,老师大概看出了大家的疑惑,浅浅一笑,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老师刚刚说完,下面又一次窃窃私语,有的说:“咦?不是作文课吗?”

“做什么实验啊?”

“肯定十分有趣,我们可是第一次做实验呢。”

“对呀对呀,好期待呀!”

老师又笑盈盈的说:“好了,大家静一静,这个实验叫做烧不坏的手帕,下面我介绍一下实验的工具。今天的实验工具有:烧杯、酒精、镊子、两个手帕和酒精灯。请大家仔细来看。”只见,老师将酒精倒入烧杯内,把一块枫叶手帕放入烧杯内,又将另外一个乳白色的手帕用镊子镊起来,准备点燃,又抬头问大家:“同学们,如果老师将两块手帕都点燃,大家说手帕会有什么异常呢?”

最爱插嘴的华传龙急忙说:“肯定都会点燃!”

班上的才女施雨旋不慢不急的说:“不太可能,我想枫叶手帕不会,但是白色手帕会。”

大家见我们的才女都发话了,个个都相信施雨旋的,老师轻轻一笑,说:“大家各有猜测,大家继续看吧。”老师将枫叶手帕点燃,“哇!好美!”手帕上的火光一会蓝一会黄,一会紫,漂亮极了。像一个个小精灵在跳舞,美极了。不一会火就灭了。果然施雨旋猜的没错,我们向施雨旋投向赞许的.目光。老师又将另外一块手帕点燃,个个都皱着眉头,原来火迅速蔓延,发出一阵阵焦味,大家都捂住了鼻子,用手扇着那股焦烟。这下,连老师都投去赞许的目光。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大家动摇了摇头,施雨旋说道:“老师,我知道了。手帕之所以没烧坏的原因是,刚才火烧的是手帕表面的酒精,对吗?”老师点了点头,说:“没错,小手帕之所以烧不坏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十分简单的科学道理。酒精燃烧时,火焰的温度相当的高,底部的温度一般来说比较低。再说我用的只是70%浓度的酒精。酒精易挥发,帕是不会烧坏的。”

通过这个小实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神奇的背后一定藏着科学的道理!我们一定要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大脑。

人可能会问:什么是科学?我想科学就是现在还没发现的,需要我们去发现、研究、探讨的吧。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科学带给人们的帮助,人们怎么去发现它,利用它。其实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留心去观察,我想你有可能是未来的“爱因斯坦”。

人太丑,别建议。

动物界的“科学一族” 篇11

黏盲鳗是一种狡猾的鱼类。它的脊椎是由软骨组成的,因此全身非常柔韧。它们在捕食别的鱼类时,总是先将自己的身体打个结儿,然后把尖利的牙齿插入对方的腮内,再凭借身上的“结儿”拼命地往里钻,越钻越深,最后完全进入对方的体内。这时,黏盲鳗便可以放心地大吃特吃仍在垂死挣扎的猎物。其实,黏盲鳗将自己身体打的这个“结儿”,利用的是杠杆原理,这样,它钻入对方体内就省了不少的力。再有,当它不小心被擒时,这个“结儿”还可以帮助它用力逃脱。因此,这种身体极滑又懂得“打结”的鱼,据说还没有天敌。

蟋蟀

在初秋蟋蟀求爱的季节里,雄蟋蟀首先在地面上营造一个有两条入口的隧道,然后蹲伏在两条隧道的交叉处,用前翅互相摩擦,发出一种颤音。这种隧道的特殊形状,正适合把声音扩大。用这种自制的“扬声器”播放出的求爱曲,吸引从洞口经过或附近的雌蟋蟀。因为哪只雄蟋蟀的叫声大,表明它的体质好,就能赢得雌蟋蟀的芳心。

海龟

海龟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导航。到了繁殖期,海龟从巴西沿海出发,历时两个月,行程2000多千米,来到大西洋的阿森松岛上产卵。两个月后,小海龟出世,它们便随同父母返回巴西沿海。那么,海龟靠什么导航回到原来的生活地呢?在海龟航行的大部分水域里,磁场的密度和倾斜面会随方向的不同而变化,形成一个类似经纬线的网格。这些区域中的任何一点,都能用磁场密度和倾斜角来确定。能够检测到这个参数的海龟,可以在大脑中绘制出一张“磁场地图”,用以导航。

海豚

海豚常常跟随轮船前进,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轮船在航行的过程中,船体周围会形成一个压力圈,周围会产生许多压力波和压力流,海豚沿着压力波和压力流前行,便可以大大地减少体力的消耗。

龙虾

别看它们的样子长得笨拙,呆头呆脑的,但你可不能“以貌取人”而小瞧它们。因为它们有一颗科学的头脑!它们喜欢过群居生活,在洄游的时候,喜欢排成“一”字形的队伍,这种“一”字形队伍可以大大减小水流的阻力——处在队伍中间的龙虾所受到的阻力只是单只龙虾的一半。平时,单只龙虾一昼夜只能游100~300米,如果排成“一”字形队列,每小时就可以“飞游”1000米!

白兀鹰和碎骨鹰

非洲的白兀鹰爱吃鸵鸟蛋,但鸵鸟的蛋壳很结实,它的喙啄不开,便利用重力学发明了高空砸蛋法:双爪抓起一块300克左右的石块飞到80~100米的空中,投下石块砸碎蛋壳;如果它飞得过低,就打不破蛋壳,如果它飞得过高,将蛋打得一塌糊涂,就会糟蹋蛋液。白兀鹰选择的这个砸蛋高度刚好把鸵鸟蛋砸个裂缝,蛋液也没有被糟蹋,吃起来又方便。

论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12

1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自身的工作和生活中, 积极发现并探求新问题, 并能运用独到的方式解决问题、获得成果, 从而开创个人和集体事业的新局面。

1.1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泛指个人创造新事物、新概念、新产品的能力, 可分为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三大类[2]。创新思维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教导学生将其综合运用, 最终使其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

1.2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智能结构

智能结构是指创造主体为某种既定目标的需要, 将不同的相关知识按一定的方式组合, 以及由从事某种活动的潜在和实际客观力量构成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系[3]。当前, 动物科学专业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特点, 新的科学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与边缘领域之间产生, 这就要求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技术和有效地应用能力。

1.3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人格品质

作为非智力因素的人格品质对创新人才的创新行为起着维持、强化、引导和调节的作用[2]。动物科学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不断进取的品质、坚定的科学信念、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坚韧不拔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素质、饱满丰富的情感等个性特征;同时, 还应具备独立性、探索性、坚韧性及合作性的心理品质。

2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应具备三种基本素质[4]。首先, 创新型人才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动物科学专业的特点及就业形势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理论水平和扎实的实践能力, 尽可能成为技术、管理与经营三者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综合性, 强调对各类知识的融会贯通, 达到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其次, 强烈的创新意识是各种素质的集中体现, 作为现代畜牧业所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和服务意识, 努力把知识转化为财富, 把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实现经济创新上。最后, 完善的人格修养是其必备的素质, 只有具有坚忍不拔、刻苦拼搏、坚持不懈的精神境界, 才能不断开辟科学研究的新领域。

3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

受院校实践基地、硬件条件、招生规模及教师能力水平、实践经验的局限,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偏重于知识传授继承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型人才培养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5]。

3.1 教育观念落后, 学生主体地位未得到应有重视

目前,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正确性、标准性, 重视知识学习的结果, 而忽视科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在教学中, 师生间信息单向传输, 缺乏交流, 使学生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加之某些教材内容陈旧, 教师照本宣科, 使不少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失去兴趣。教师全面控制课程的组织与开展, 学生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其个体的探索和体验得不到重视, 创造性受到压抑, 造成学习上的依赖及心智发展的荒芜。

3.2 教学内容狭窄,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滞后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目前, 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模式、目的是事先规定好的, 根据目的制订具体目标、手段、程序和步骤, 然后贯彻既定的方案, 最后再归结于预定目标。这种模式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 例如专业课过专, 基础课面窄, 必修课多, 选修课少, 硬性有余而弹性不足, 不利于学生知识与视野的开拓。另外, 动物科学专业课程结构具有基础性与系统性, 但较难使学生充分获得直接经验和实际锻炼的机会, 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未得到切实加强, 也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3.3 教学评估方法陈旧, 过于强调注意力和记忆力

传统教育观念把教学视为特殊的认识过程, 主张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 注重“教”的原发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教学过程变成知识、技能的“授-受”过程, 不少教师认为按照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授课, 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思考, 课堂缺乏互动, 这种教学观念, 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完全背道而驰。动物科学是基于事实的自然科学, 多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掌握是建立在学生具备良好记忆基础上的, 很多专业课程的考试内容及方式侧重于对书本知识的测试, 学生考前死记硬背就可通过, 传统应试型教育的特征较为明显。研究生考试也强调知识的存储, 使得学生只重视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培养, 忽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同程度地造成高分低能, 并形成相应的思维定势, 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由于对学生的评价常以成绩为依据, 成绩评定又以标准答案为准绳, 久而久之, 学生被题海战术折磨的心力交瘁, 创造力萎缩。

3.4 重共性教育, 轻个性教育

目前, 动物科学专业教学基本属于千人一面的共性教育, 不能按照不同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因材施教, 实行个性教育, 大一统的标准化教育, 抑制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久而久之, 个性萎缩、创造力衰减、求同排异、规避风险, 形成了很强的惯性和惰性, 扼杀了学生求新图变的创造活力。

3.5 文理分家, 人文气息淡薄

由于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 从高中阶段就文理分家, 到大学就更为突出, 专业设置狭窄, 学术分科过细, 各学科之间划地为牢, 各自为政, 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失衡。不少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对文、史、哲、经兴趣不大, 平时较少涉及, 造成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思想僵化、思维闭锁、视野不开阔, 缺乏有生气的学习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开拓, 多方面知识和多元思想得不到有效的相互折射和相互激励, 人文气息的淡薄,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缺少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难以有跨学科、跨领域的纵横驰骋, 也难以作出一流的重大创新。

4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创新型人才的成长有赖于长期的陶冶和熏染, 而开放、民主、自由的环境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土壤。培养动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 不仅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配合与贯彻执行, 也需要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训练[5,6]。

4.1 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

首先, 要努力完善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 改善教学条件, 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 使教学活动多样化, 提高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程度。其次,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活跃学术氛围, 提高学校的文化品味,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最后, 要切实加强创新型学生的集体建设, 使每名学生具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团结合作、友善竞争的心理氛围,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2 加快德育管理的转型

为适应创新培养的需要, 应将德育管理由科学管理模式转型到人文管理模式。1) 德育管理应具创造性。这不仅要求制订富有创新意识的相关制度, 积极创造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鼓励创新的管理机制, 而且要求德育工作者自身富有创造性, 能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 促使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激励, 形成创造性的学生群体。2) 德育管理应具有民主性。这就要求在管理实践中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 遵循民主、开放的原则, 体现激励、创新的精神, 实施民主式、合作式管理。3) 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冒尖、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创新型人才从事的都是具有开拓、探索性质的工作, 不可能事事成功, 在创新的路上总会伴随着无数的失败;因此, 要使创新型人才辈出, 就必须大力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环境与氛围。4) 要营造自由的环境。自由的环境主要体现在学术探讨和学术争鸣上, 在这样的环境中, 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4.3 转变思想观念, 创新教育模式

在培养目标上, 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强调能力的提高。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 要改变过去专业划分过细, 掌握知识范围面窄的问题;同时, 要加强基础课教育, 压缩专业课教学时数, 增加选修课的门类和学分, 引导学生构建有弹性的学习计划, 教育模式要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创造性教育。

4.4 因材施教, 注重个性培养

个性的丰富多彩和充分发展, 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大凡有创新能力并做出创新业绩的人, 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个性, 根据个性心理特征,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积极引导个性的健康发展, 使个性成为推动创新的加速器, 只有因材施教, 不同的个性用不同的方法去培养, 才能激发创造潜力, 使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

4.5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 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融入到生产实际当中,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动手能力。

4.5.1 实验与课程设计

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实验与课程设计是学生接触面最广、最直接提高学习能力的教学形式。对于学生深化理论知识,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很有帮助, 可以使学生得到最直接的实践体验,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首先, 应改革实验教学, 实行实验课独立设课;其次, 要打破传统封闭的实验模式, 建立开放实验室和第二课堂, 这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和时间进行主动学习, 有利于个性化教学;另外, 还要开展自主性实验教学, 自主性实验教学即是由学生自己安排、设计和完成的实验, 主要有探究性实验、开放性实验和自选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材料的选取, 主要基于实验资料易从课本上或学校图书馆得到, 在促进学生主动积极思考的同时, 验证学习效果;开放性实验的实验材料由教师选择, 此项实验在于开拓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自选性实验的内容完全由学生自己选择或设置, 即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内容, 命名实验题目, 预定实验要实现或达到的目标, 编制完成实验操作程序和步骤, 并最终完成实验报告, 写出自选性实验的体会和探索到的实验研究结果。

4.5.2 社会实践活动

本科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 一般包括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等。在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校内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学生手脑并用, 综合运用各科知识, 获得直接经验,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使其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和专业特长得到充分施展, 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5.3 科研训练

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主要包括参与教师、研究生的科研和学生自主立项的科研两种形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吸收、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活动, 担当科研助手, 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教师或科研人员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勤奋努力、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 训练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实际操作、观察、思考、总结分析等方面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和掌握科研方法, 增强科研能力。学生自主立项的科研, 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安排和完成实验, 学校给予一定的实验经费, 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4.5.4 产学研结合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 产学研结合有三个层次:浅层次, 企业单向给学校解决学生实习和实训, 吸纳毕业生等;中层次, 企业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学校培训企业员工;深层次, 在双向参与基础上实现双方实质性融合, 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紧密合作、共谋发展。目前, 大部分高校产学研结合停留在浅层次和中层次水平, 而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产学研结合应该是深层次的结合。为此, 学校要更好地参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产品开发、信息收集、技术攻关、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为企业在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上的不断创新提供较高的支持与帮助,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企业才会自觉主动地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在专业设置、教学计划、课程开发、实践教学等方面向学校提供深入、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只有这样,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5 结语

当前, 中国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畜牧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依托动物科学专业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以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因此, 全面推进动物科学专业的教育理念、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和内容、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 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方在农.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59-72.

[2]向来生, 马日坚, 崔静.关于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思考[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57-59.

[3]阎玉科, 庞风民.论创新人才特征及培养关键[J].江苏高教, 2004 (2) :87-89.

[4]汪水平, 王文娟, 左福元.改革动物营养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新西部, 2009 (2) :202-204.

[5]汪水平, 王文娟.论动物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0 (9) :162-164.

作文:我们身边的科学 篇13

那天,天上下着鹅毛大雪,皑皑白雪给大地披上了雪白的大衣。屋檐上,一块块冰凌垂直而下,像是给房子挂上了精美的水晶帘。我像以往那样回家,只不过步履中多了几分谨慎——我可不想和大地母亲来一次亲密接触。

回到家,随手打开灯。“咦?怎么不亮?”停电了吧,我嘟嚷着。稍作停留后,迎着大雪到附近商店里买了一支蜡烛。透过玻璃,依稀可见一片片晶莹剔透的雪花落在头发上,增添了一分唯美之意。

天色已晚,周围的路灯散发出柔和的光,我一路小跑,在学校踩出一个个脚印。家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我摸索着,拿着打火机将蜡烛点燃,小心翼翼的放在桌上。百般无聊的`望着蜡烛,心中不由得冒出一个想法:不知道隔纸加热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说做就做,我将防水纸折成盒状,放在架子上加入少许清水,再在架下放上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我趴在桌子上,静静的看着。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水渐渐变热,我诧异的挑了挑眉。不一会,水上冒出了几个小水泡,水热了,纸却没有燃烧。我对这个实验结果充满了不解。打开电脑百度后,得知:可燃物的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燃烧点。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方能燃烧。隔纸加热,水能传热,使纸的温度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能燃烧。

大班科学 我们身边的手机 篇14

我们身边的手机

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手机的功能和用途,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发现。

2、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幼儿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启动幼儿主动探究问 题的愿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机广告的报纸、关于手机资料的书籍、记录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出示嘉兴手机城群众抢购手机的画面

2、多媒体出示一群人在车上、家里谈论关于手机的话题

3、投影出示关于手机广告的报纸

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看到一些录象、投影都与什么有关?你对手机熟悉吗? 你对手机又知道些什么?

·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让幼儿畅所欲言。把对手机的一些了解由教师汇总(用表格形式)

二、揭示本次活动主题,布置任务

1、师:小朋友,刚才大家都说到你对手机的一些了解,但关于手机的知识还有很多,例如:发展史、机型、品种、使用注意点等等,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手机的问题。

2、发放填写关于幼儿想了解手机的哪些知识的表格

3、集体汇总,确立研究小组预设成立四个小组。

4、幼儿共同讨论、寻找合作伙伴——进行问题的解决

5、展示幼儿活动的成果

三、教师总结:本次幼儿活动情况。

大班科学教案:彩色的阳光

活动目标:

1、了解阳光有不同的颜色组成,知道阳光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

2、探索观察七种颜色的方法,并通过涂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3、产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镜子人手一面,多棱镜每组一面。

2、装水的玻璃瓶若干,水盆4~5个。

3、画纸和油画棒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看阳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阳光是什么颜色吗?我们一起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吧!

师:你们看到的阳光是什么颜色的?(个别幼儿说一说)阳光真的像你们说的是这种颜色吗?

二、了解探索阳光的材料。

师: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材料,看看它们是谁呀?(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用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呢?(幼儿自由交流)

三、利用材料探索阳光的颜色。

1、教师引导幼儿利用多种材料亲自动手探索发现七彩的阳光。

探索一,将水盆放在阳台上,给每个小朋友一面小镜子,让幼儿将小镜子斜放在水里,玩一玩,看一看能发现什么?随即交流自己的发现。

探索二,让幼儿看一看阳光下的玻璃瓶,还能发现什么?幼儿自由交流后在集中交流。

探索三,引导幼儿利用多棱镜观察阳光,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引导幼儿继续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与幼儿一起得出结论:阳光是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七种颜色组成的。

四、引导幼儿用油画棒记录阳光的颜色。

师:小朋友今天真能干,自己在玩中发现了太阳的光芒是七彩的,我们一起来画个七彩的太阳宝宝吧!

谈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问题 篇15

现代动物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高度发展和不断成熟。就其在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等领域的应用之广泛性来说, 决不亚于任何一种实验材料或手段[2]。加强动物的科学管理, 不仅有助于动物学本身的发展, 而且有助于生物学、医学、药学、畜牧兽医学等学科的发展, 进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 在发展经济时, 一定要高度关注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道德伦理问题。

1 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规范

1.1 动物保护与动物福利

有些科学家认为动物福利运动起源于社会对动物虐待问题的关注, 而后才发展为当前的动物权利运动。它是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和动物使用数量的增加而兴起的。关于动物权利, 基本论点是要确定动物是否受虐待, 即社会对相应事件的评价是否属于受虐范畴。为了保护动物, 一些相应的组织和团体相继问世。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全世界已有263个动物福利或权利组织机构分布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 动物福利法规也随之诞生。随着动物福利法规的问世, 既缓和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攻击, 又为提高动物质量、改善动物实验条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学原则

1.2.1 伦理学原则。

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不同, 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千差万别, 但是在用动物进行科学研究时都要遵循1条基本原则, 即科学家保证不用动物进行没必要的实验, 只有在用其他替代技术尝试失败后才可以进行动物实验, 不给动物造成不必要的疼痛、不安或死亡。我国于1988年颁布《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对实验动物的定义、管理机构、动物质量及使用原则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实验动物必须爱护, 不得戏弄或虐待”。

1.2.2“3R”原则。

“3R”最先由W.M.S.Russell和R.L.Burch于1959年提出。所谓“3R”, 即replacement (替代) 、reduction (减少) 和refinement (优化) 。3个英文词的缩写, 基本意思是尽量采用其他手段代替实验动物, 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用量, 设法改良动物实验方法, 以减少动物疼痛和不安。一是替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主要包括:用体外培养器官、组织、细胞等代替实验动物;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代替动物实验, 或电脑模拟动物实验。二是减少。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的数量, 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合用动物;改进统计学设计;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 可减少高等动物特别是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用量;使用高质量动物。三是优化。主要包括:减少对机体的侵袭;改良仪器设备;进一步控制疼痛。在必须处死动物时, 施行安乐死, 以尽人道主义责任。

1.3 善待动物, 提倡人道的意义

1.3.1 动物有益于人类。

人和动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和非常复杂的。人和动物在地球食物链中互争口粮又相互依存。从科学实验角度讲, 实验动物是人类的替难者, 它将代替人类承担许多必要的科学实验, 从而付出痛苦和牺牲, 所以人类应该尊重和爱惜动物, 并给予极大的同情心。

1.3.2 善待动物是教育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德医风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良好教材。

开展善待动物和人道主义教育, 将使受教育的学生受益匪浅, 对医学生更为重要[3]。因为一个医学生从学开始就不断地接触动物进行各种实验, 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 在平时养成了对动物痛苦和牺牲漠不关心甚至虐待动物的不良作风, 将来成为医生就可能不会很好地爱惜和同情病人, 施行救死扶伤。

1.3.3 善待动物是人类文明的体现。

为了人类本身的存在和发展, 人类需要动物, 地球需要动物。管理和应用实验动物, 要人道地善待动物, 感谢动物对人类科学事业的奉献, 这是人类文明素质的体现, 是社会安定进步的象征, 是经济发展的结果[4]。

2 国外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法规

2.1 美国关于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法规

美国政府不直接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而是通过立法对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实验动物及其设施条件进行监督与调控。如《动物福利条例》《濒危物种法》《海洋哺乳类动物保护法》《反对虐待动物法》《动物研究设施登记法》《人道主义饲养和使用实验动物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针》《动物福利条例》等。

2.2 欧洲关于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法规

在欧洲, 英国是对动物管理立法较早的国家, 其他国家如德国、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等对动物的管理均有相关的法律。英国早年议会通过了《防止虐待动物法》。1986年颁布了新的《动物法》, 它是英国实验动物管理的主要法规, 各级政府部门、各行业均以此法为依据, 分别制定适用于本部门行业的法规、条例、标准、指南、手册等。新《动物法》适用于应用除人以外所有活体脊椎动物的一切实验或科学程序。与旧法相比, 新动物法对研究人员的要求有更详细的规定。如每个项目批准前必须进行费用与效益分析, 对动物的任何不良反应均要予以考虑, 对具有缺陷 (包括转基因) 的胎仔和遗传突变体的保护也有规定, 并对动物繁育和供应单位、安乐死等也加以规范。新《动物法》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其许可证制度。它规定开展与动物有关的科研工作需要同时具有3种许可证, 即房屋及设施许可证、项目研究许可证和人员资格认可证。英国内务部还颁布了《科学用动物居住和管理操作规程》《繁育和供应单位动物居住和管理的操作规程》《废弃物的管理操作规程》《运输过程动物福利条例》《动物设施中的健康与安全规定》等。此外, 还有质量保证团体工作小组提出的GLP动物饲料的生产制造和供应指南、防止虐待动物皇家学会与动物福利大学联合提出的实验动物管理及其使用指南、饲料顾问委员会提出的实验动物饲料标准、实验动物繁育者协会提出的认可体系和为科研而繁育的动物居住和管理指南等。1986年, 欧洲各国共同签署了《欧洲实验和科研用脊椎动物保护公约》。公约规定, 对任何应用和准备应用的动物, 应提供适合其健康和福利的饲养空间和环境。

3 我国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伦理问题的现状

我国对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实验动物管理由政府直接负责。科技界与国外在对待科学研究领域的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伦理的问题上态度是一致的。提出实验动物福利和动物实验伦理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了在生产和使用中善待实验动物, 强调的是对各种不良因素的有效控制和条件改善, 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 而不是那种不宰不杀的极端动物保护。政府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 搭建架构, 创造条件

经国务院批准, 由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相继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 (试行) 》《国家医药管理局实验动物管理办法》《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实验动物种子中心管理办法》《国家啮齿类实验动物种子中心引种、供种实施细则》《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等[5]。

3.2 全面分析, 正视差距

从法律层次上讲, 实验动物福利的全面性和全过程性问题没有得到肯定, 使其作为基本法规的指导性作用得不到发挥。在有效实施与监管力度方面虽有法可依, 但更要有法必依。从管理模式上讲, 科技部门主管、其他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事宜的管理体制符合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方法。从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上讲, 着重考虑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在验收检查中的权重、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及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委员会的作用等。

3.3 具体落实, 逐步完善

3.3.1 制定动物福利法。基于国情, 我国还没有像西方发达

国家那样的动物福利立法的基础和环境, 人们对实验动物福利伦理的内涵和实施意义还缺乏整体的清晰印象, 实验动物福利立法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法律条文形式规定实验动物的法律地位, 将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科技管理上升到法律的层次, 为推动实验动物福利法创造条件、提供法律基础。

3.3.2 严格遵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条例规定从事实验动物工作的人员应爱护实验动物, 不得戏弄、虐待或伤害实验动物。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前提下, 鼓励开展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动物实验中和实验结束时, 在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下, 应当避免或减轻给动物造成的不安和疼痛。必须处死动物应采取安乐死。涉及伦理问题的实验动物工作, 应遵循国家有关规范, 符合国际惯例。

3.3.3 在科研立项、科学研究中发挥作用。

实验动物福利伦理是科学问题, 面临的问题要靠科学研究加以解决。科技立法研究从国家层面上, 制定体现国家意志的科技法律法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研究将作为实验动物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突破点和主题纳入科研管理体系。

3.3.4 依靠实验动物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在推动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工作方面具有学会和政府管理部门所不具有的有利条件, 特别是在目前福利与伦理的内容还难以纳入管理条例、行政执法难以实施的情况下, 通过行业管理, 促进其工作的开展。

3.3.5 动物福利评估方法的建立。

建立福利问题分解结构、确定每种福利问题的权重、构建评估指标表、指标归一化和计算福利问题的综合值。对福利水平作出评价, 发现存在的问题, 对影响程度作出判断、对多个影响因素进行排序, 为制定、提高及改善福利水平提供依据。

3.3.6 加强和完善指导与监管体系建设。

国家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实验动物福利伦理审查工作的管理办法和相关政策, 并提供咨询服务。对福利伦理的科研立项、成果评价等提供建议、咨询和论证。

4 结语

总之, 随着对动物科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对其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在生产和应用动物中, 应该尊重动物, 合理照顾动物, 尽量减少动物的使用量, 保证动物生活的适宜环境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尤其是对实验过程中的动物要给予人道的管理和处置, 使其痛觉及不适感减小到最低限度[6]。而立法是带有强制性的、最有效的管理手段。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通过立法来管理动物。尽管国际上不同国家对动物管理和立法有不同的尺度[6], 但都是围绕保障动物福利和动物质量2个方面同时进行的。

摘要:总结了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规范、国外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的伦理法规, 介绍了我国动物科学技术领域中伦理问题的现状, 以期唤醒人们对动物科技领域中的道德伦理问题的重视。

关键词:实验动物,科学技术,伦理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福英, 刘田福.实验动物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刘福英.现代实验动物科学基本概念及新近进展[J].医学动物防制, 1998, 14 (5) :66.

[3]方喜业.医学实验动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4]刘福英.实验动物饲养管理和动物实验中的人道问题[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1996, 13 (4) :36.

[5]魏泓.医学实验动物学[M].1版.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上一篇:素质学生会工作计划下一篇:还有什么是春天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