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低保申请书(精选4篇)
我叫***,是南关村的农民,性别女,我叫,是南关村的农民,生于1939年10月17日,性别女,民族汉。丈夫是复员军人,但不幸早逝。本人现在年岁已高,民族汉。丈夫是复员军人,但不幸早逝。本人现在年岁已高,丧失基本劳动能力,常年气管炎,哮喘病,高血压缠身,本劳动能力,常年气管炎,哮喘病,高血压缠身,亦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儿女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庭收入勉强只够维持各家生计,生活来源。儿女也都是本土农民,家庭收入勉强只够维持各家生计,十分拮据。十分拮据。为此,我特申请政府为我解决生活困难,给予我农村居民最低生为此,我特申请政府为我解决生活困难,活保障,望各级领导批准,本人将不甚感激!活保障,望各级领导批准,本人将不甚感激!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所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指以保障居民基本生活为目的, 科学、合理地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然后对其家庭成员的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给予的差额补助[1]。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为所有的城乡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减少或降低市场经济在建立和完善过程的负面效应。中国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分城乡先后顺序, 先对城镇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993年, 中国政府对城镇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上海起步, 1999年遍及全国城镇;1996年1月1日,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始对农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 2007年在中国农村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全面展开相差八年时间[2]。
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 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救助的制度, 是在农村特困群众定期定量生活救济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1996年, 中国仅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进行小规模的探索和试验这一制度。2002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后, 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2007年, 中共中央1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明确提出[3], 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 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 从而给这项制度在全国普及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象, 主要是生活水平达不到农村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贫困户, 根据实际情况, 由政府予以差额补助, 以达到农村最低生活水平。2007年7月11日, 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为在农村地区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政策依据。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标是:通过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 稳定、持久、有效地解决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 主要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所需要的资金, 基本由各级财政分级负担, 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下拨的救灾资金和地方本级财政自然灾害救济事业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 报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适时进行调整[4]。
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较低
民政事业统计报告:2008年全国城镇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05.3元, 低保对象月人均补助为141元;全国农村平均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82.3元, 月人均补助为49元。尽管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村低保补助资金30亿元, 地方财政也加大投入力度, 但用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仍然很少:2008年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17 123 373.7万元,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为2 223 414.8万元, 仅占民政事业费实际支出的12.98%[5]。表1可看到,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及人均补贴低于城镇居民。
下表显示, 2007年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7 228 264人, 民政救助资金3 788 767.1万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 708 867人, 占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39.68%;保障资金为2 747 573.3万元, 占全国民政救助资金的72.52%。农村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4 519 397人, 占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60.32%;保障资金1 041 193.8万元, 占全国民政救助资金的27.48%。并且, 城镇居民人均救
资料来源: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报告, http://www.mca.gov.cn。助资金102元。农村居民人均救助资金37元, 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救助资金65元。
2008年, 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6 188 172人, 民政救助资金为6 075 835.9万元。其中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23 345 617人, 占全国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35.27%;保障资金为3 852 421.1万元, 占民政救助资金的63.41%。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 842 555人, 占全国最低保人数的64.73%;保障资金为2 223 414.8万元, 占民政救助资金26.59%。城镇居民人均救助资金为141元;农村居民人均救助资金为49元, 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救助资金92元。
由上表可知, 尽管2008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均资金增长幅度为32.43%, 但还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救助资金 (增长幅度38.23%) 5.8个百分点。农村最低生活标准人均每天不足3元钱, 政府救助资金人均每天1元多钱, 仅满足基本吃饭, 解决生存问题, 难以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目标。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人员结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得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和生存条件恶劣的常年贫困人口。2008年,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42 842 555人, 其中女性为11 431 779人,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26.68%;老年人为12 343 931人,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28.81%;未成年人为4 942 169人,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11.54%;残疾人为3 641 067人,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8.50%, 四个群体共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67.03%。并且,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口主要集中在四川、贵州、甘肃、云南、河南、湖南、陕西、山东、安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 这10个省、自治区属于全国“老、少、边、穷”地区, 得到社会救助的低保人数占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的60.44%。他们是弱势群体, 无能力保证自己和家人养老问题。
2008年, 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19 664 866户。其中四川1 616 521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8.22%;河南1 435 316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7.30%;云南1 413 708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7.19%;贵州1 392 254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7.08%;山东1 113 160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5.66%;湖南1 013 010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5.15%;河北986 330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5.02%;陕西924 132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4.70%;安徽868 441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4.42%;甘肃858 911户, 占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4.36%。这10个省份占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的59.10%, 这些家庭难以保障基本养老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
目前,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建立的。大多数地区都采用农村绝对贫困线作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这种做法符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属性。从各地实践的效果看, 采用这样的标准, 政策指向清晰, 操作简便易行, 群众反映良好。但随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 不断提高当地农村最低生活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 以便使更多的农村生活困难群众享受低保, 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有效举措。
农村低保家庭自身难以解决生存问题, 家庭养老也是比较突出问题, 因为他们农民没有城市职工的退休金, 老年农民在晚年时只能靠子女供养, 没有后代的老年人只能靠集体供养。虽然国家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了农村“三提五统”和教育集资[7], 农民的负担逐步减轻, 但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的财政能力却减弱, 没有更多的资金供养孤、寡、残疾、贫困家庭以及低收入家庭老人养老问题, 更没钱购买商业保险, 需要政府加大扶贫救助和开发工作, 增加农民收入, 使他们尽快脱贫致富;那些年老体衰、体弱多病者期待和渴望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出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工作, 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减少。但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 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并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积极劳动脱贫致富。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重要举措, 也是建立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困境
参考文献
[1]多吉才让.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84-85.
[2]董克用.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经济卷1978—2008[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 ww.agri.gov.cn.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EB/OL].http://www.agri.gov.cn.
[5]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报告[EB/OL].http://www.mca.gov.cn.
[6]民政部公布2008年12月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EB/OL].http://www.mca.gov.cn.
都安县澄江乡人民政府:
我叫黄炳江,澄江乡六柱村创业园人,男,19*年*月 *日出生,壮族。本来我家是住在澄江乡万茂村弄茶屯人。200 年*月因山洪爆发,山体滑坡,石头把我家房子冲垮。在这绝望之时,党和政府温暖了我们全家冰凉绝望的心——创业园搬迁让我们重新有了个家。虽然因房子欠了近十万元的巨额债务,但我们还是相信党和政府好政策,日子会越来越好的。然而,红火的日子还没开始,灾难再一次降临于我们这个不幸的家庭。
2011年*月*日,我本来已经因脑溢血而耳聋的父亲再次旧病复发,紧急送到澄江卫生院急救,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人是醒过来了,但也彻底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随之而来的是:我的母亲,**七十 多近八十岁了,*月 *日突然晕倒在地,紧急送到澄江卫生院急救不得,又送到县人民医院急救,经确诊患了心脏病。母亲前后住院长达一个多月,如今虽出院,但身体相当虚弱,还不时到医院输液吃药,生活极为不便,还得靠我们亲自照顾。自生病以来,虽得到亲戚朋友以及社会的关心与帮助,但对我这个家庭来说也无济于事。
灾难如此,正读高一的女儿和初三的两个儿子含泪提
出:“爸爸,我们不读书了,一个月我们三个人1500元的生活费,开学时近3000元的学费。我们出来打工也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我吃了没有知识的苦,深知读书是我儿女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所以坚决打消儿女们辍学的念头。懂事的他们在更加努力学习的同时,经常利用周末和假期去勤工俭学。
儿女让人心酸的懂事,想想自己,如今40多岁的人了,因没知识无技术,只能四处打零工以养家糊口,体弱多病的妻子也不得不在照顾瘫痪父亲和母亲之余,起早贪黑开边三轮摩的运客挣钱。如此拼命所为何,悲哀呀!眼看着家庭生活逐步维艰。如何生存?不敢想象,不堪设想!
不幸的我,万幸的是遇上了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党恩浩荡如阳光普照大地,惠民政策似甘泉滋润弱势群体。党和政府对“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给予了最大的生活保障,更有各级领导的同情怜悯之心、关怀厚爱之情。在此,我代表这个屡遭灾难的家庭在此万般无奈之下,厚颜提出享受“低保”待遇。敬请上级领导体察实情,批准为荷!
此致
敬礼!
黄炳江
您好!我叫xx,男,汉族,出生于1956年6月,xx市xx镇xx村村民。因家庭生活困难,向政府申请困难补助。现介绍我及家庭情况如下:
我家世代农民出身,忠厚质朴,坚决拥护党和政府的领导,认真执行和完成各项政策与任务。积极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会议与生产活动。团结村民,与邻为善。面对困难积极乐观,面对生产勤劳节俭,面对家庭悉心顾家。
自幼家境困难,俗话说“家穷的孩子早当家”,就承担起生活生产的重任,下田种地,上山伐木,到生产队赚取“公分”。在长期的条件艰苦、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下,身体严重透支,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越来越多的病痛。如我的双腿出现严重的静脉曲张症状,并伴随着疼痛,经医生诊断,不能干重体力活,需及时手术开刀,但其要5000元左右的昂贵费用,对于我这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是不小的负担。更何况我的家庭生活已经困苦不堪,家庭年收入三、四千元,基本是靠务农和打零工。育有两子,大的大学毕业后在外省工作,正处于生活与事业的起步阶段;小的已结婚但是家庭关系不和,现在儿子带着孩子住在我家无业待岗。我的家庭正如“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老母亲现年已有82岁,其生活的料理基本是由我负责的。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她一向是生活简朴、勤劳节俭、乐善好施、教子有方,成为我们生活的好榜样。虽然我的生活困难但是我们依然孝敬长辈,让她安度晚年。
幸好,我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可以救我于水火。于是几经斟酌之后,我个人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农村老人低保申请书
尊敬的上级领导:
我叫xx,现年 62岁,家住xx乡xx村xx组。本人于1985年至1987年任xx村村长,1988年至1992年任xx村支部书记,在任期间,我领导组织全体村民修筑了进村公路;领导组织全体村民架设高压电线进村进寨;组织全体村民扩建池塘,解决了当时头等“三大难”的交通问题x通电问题x农田灌溉问题,为集体事业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深得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戴。然而,我不幸在1992年患坐骨神经疾病,无情的病魔使我无法工作和劳动,于当年年底主动辞职,全家老小的重担就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如今,我病情不见好转还有加重趋势,每年还得花上千元的药控制病情;而已年过六旬的妻子年老多病,积劳成疾,已经不能再下田地干活,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不孝独子常年在外省靠卖体力为生,生活过得风餐露宿,对我二老生老病痛不管不问也无能力照顾。我两个老人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常常是有这顿,没下顿,生活特别艰苦.现在连平时控制病情的药都只好停了。幸好,我听说中央对特殊困难的农民有政策照顾,可以申请低保,我异常的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于是,我特向上级领导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解决我的生活危机,向我伸出援助之手!
申请人:
【农村家庭低保申请书】推荐阅读:
农村贫困家庭低保申请书01-08
农村普通家庭低保户申请书03-02
河南农村低保申请书01-23
广西农村低保申请书03-03
农村居民低保补助申请02-15
农村学习型家庭事迹07-19
新农村新家庭新农民10-16
农村家庭聚餐管理工作总结12-10
干旱对农村家庭收入影响调查问卷09-13
新农村新家庭村规民约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