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考试技巧(精选12篇)
提炼选项中的重要信息。提醒考生务必先看选项。当录音人开始宣读Directions时,考生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速读选项,预测考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先看选项,可以明确题目多方面的信息:
1)题目涉及到的人物、地点、场合等,在非主题题型中,可能暴露该题的主题。考生可以通过对全部选项的速读建立起一个大概的场景,比如:图书馆、医院病房等,从而联想起与该环境有关的词汇,迅速进入状态;
2)当四个选项是同类短语时,考点就在这一细节。这时,考生应充分集中精力,听懂时间、数字等与选项对应的细节考点;
3)尽管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其余的三个选项设置也并非和题目毫无关系。利用设定干扰选项所遵循的规律,我们可以大胆地进行猜想。这种猜测其实并不耽误时间,也不怎么消耗脑力,考生反而能够通过猜想事先得到一个对该题的印象。结合四个选项的共同点,我们往往可以得到大量的提示,有时候,甚至可以把答案猜得八九不离十。真正听题的时候,考生可以和录音人给出的信息进行比较,轻易排除错误选项,直达正确答案。
听力技巧二
掌握节奏合理安排时间。可能没有哪种考试对时间安排的要求比听力考试还要苛刻。“录音不等人”,所以很多考生答题时都很紧张。其实,听力考试每分钟阅读的字数和停顿时间有严格限制:约每分钟140词,每个问题后有约15秒停顿。这就象是跳舞唱歌,拍子已经固定,我们要做的是跟上节奏,过分的紧张只会造成混乱,直接影响发挥。
节奏要靠听录音来把握。考生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关于节奏的自测:
找出一盘带有Directions的六级听力磁带,从头开始放音。考生在录音人开始阅读Directions时,快速阅读Section A各题选项(有能力的考生可读到Section B),等到Directions即将读完迅速回到开头第一题,集中精力再浏览一遍第一题的四个选项。这时候应该正好开始播放考题。这就是听力考试开头应有的节奏。如果你总是以这种节奏开始,请保持这种节奏继续做题。如果不是,建议你多放几遍录音,掌握好这个节奏。
答题时,考生切勿在某一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一般少于10秒/题),剩余的时间用于阅读下一题的选项和大胆猜测考点。一旦没有听懂就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迅速猜一个答案,马上进入下一题的节奏。千万不可拖泥带水,否则破坏了节奏,可能造成随后的简单题目失分。答案选定后可放松一口气,然后尽可能多看下一题乃至两题的选项。
听力技巧三
Paraphrase就是运用同类词语的替换或句型的变换解释句或段的意义。
听力考试多数时候是一种paraphrase考试,它往往考的不是考生是否听见,而是考考生是否听懂。把命题中的对话和段落原封不动地照搬到答案里,等着考生把它挑出来,在六级听力考
试中这种题型几乎找不到。绝大多数题目,要求考生把听到的原文进行变换和归纳,对应到选项中。
如此一来,我们不光得竖起耳朵听,还得开动脑筋想。这就造成有的考生听懂了原文的每个字,却选不出答案。要避免这种情况,请注意正确答案的固定特征:
正确答案可能与原文用词不同,句式不同,但表示同一意思!
也就是说,可能原文从正面肯定某一观点,答案从反面否定别的观点。原文可能说“他只有晚上才有空”,答案说“他白天没有时间”。与原文有词语重复或相同表达方式的往往被出题者设置成了起迷惑作用的干扰选项。
平时注意掌握同义词组和表达可以帮你较好地paraphrase。另外,考生在用听到的录音与选项对比以确定答案时,不能只靠个别词语的重复轻易下结论,而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句子和文章的内容。
听力技巧四
英语和汉语一样,说话人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调和重音的变化表达不同的意思。六级听力中,专业的录音人更是力求表演得真实,他们绝不会用平淡的语调表示自己的惊讶,也绝不会把重音放在无关紧要的词上。重读的每一处都具有提示作用。因而,从录音人的表现中就能推测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观点和态度。重音和语调是最为重要的线索。
辨认录音人语调中的信息在听力考试中比听懂单个词更重要。
听力技巧五
听力的Passages部分经常被视为难点中的难点。但是,作为听力材料的文段绝不可能文学色彩很浓或学术气特别重,绝不该让没有专业背景的你听完了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有的考生说,要是把听力段落都变成阅读理解出题,就能全答对。这更说明,听力的段落并非难在文字上。
听力长段的选材集中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娱乐、历史、地理和科普知识等方面。如果考生以提高听力水平为目的,则平时应多多注意收集这些方面的材料,不必太专业,掌握一些简单语汇,在考试中就能起到提示主题的作用。录音播放时,当脑中反映出了你所熟识的语汇,你必将感觉良好,信心百倍。
当你没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时,请一定牢记,充分利用Directions的时间,集中精力阅读各个选项并提炼要点,至少要得到文段主题的大概范围,不要拖拉,只要看懂大概意思就行。在听题时,要注意逻辑关系,在相关的选项上做好简明的记号可以避免边听边忘。万一出现没有听清的一两处,根据上下文和你已掌握的信息选一个答案,马上看下一题的选项,及时进入待听状态。另外,听力长段的题目设置通常还有以下规律:
(1)第一题或最后一题最可能是主题题型!因为一般人都喜欢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总结的形式。
(2)如果题目中有数字题,经常有不止一个选项在文中出现过。请在数字边标记其代表的意义!
(3)你所听到的反复出现的词或句必与文段中心有密切关系!没听清的话就选你听到最多的!
(4)(除非是数字题)没有听清某一句通常不会影响选对答案,从别处得到的信息也足够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答案之所以为正确答案,是因为用它作答案有说服力,不仅严密,且与文段的多处对应。
听力技巧六
复合式听写和听写填空是近年来比较时髦的题型。虽然真正出题并不多见,但是由于这两种新题型对应试者的拼写和快速书写的能力都有一定要求,也倍受考生的重视。总体说来,听写和填空的取材与老题型(文章回答问题)相似,仍然围绕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历史起源、人物回顾、文化娱乐等展开文段。
考题仍然没有太强的专业性,但要求对某些词句的复述,这就产生了不同:除了抓住文章的内容主旨外,本来由选项和问题给考生带来的提示,现在改由暴露的原文给出。因此,请注意:
(1)在听音开始前,要尽量阅读文章已经给出的部分,得到文章的大意和某些词语的信息;
(2)第一遍放音时,不要急于填写完整某个空白,这一遍一边顺畅思路,理清文章的脉络,一边可以做点简单的记录,填入几个单词;
(3)第二遍时,按要求快速填写,对于长的词语可以先写个头,争取把重要的信息都包括上。或许有的地方没有写全,不要着急,跟上录音的节奏,走完所有空白,然后再回头解决没有写完的单词;
(4)第三遍时直接处理遗漏之处,尽量使得你填的答案完整。
单个词语填空不要空,尽量运用拼写知识写上。但对于长句子的填空,如果只有不影响句意的一个词不会拼写,就不要补了,以免弄巧成拙。
1.2017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技巧总结
2.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技巧
3.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技巧:新闻类
4.英语六级考试听力答题技巧
5.三个月打通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难关
6.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技巧
7.2016年英语六级考试考前听力技巧
8.2016年6月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技巧
9.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听力技巧总结
长久以来, 我国英语教育通过对语言和语法知识的积累, 依靠模仿和重复等途径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这种机械式教育方法十分普及。学生却如同批量生产的中国制造, 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与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远不成正比。在视听说课堂上, 笔者常遇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发言缺乏思想深度和说理力度。阅读方面, 学生大多不关心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空洞, 对文章主题的探讨缺乏深度、广度, 逻辑性不强。这种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能力而造成的现象就是“思辨缺席症” (黄源深, 1998:1) 。患了思辨缺席症的人就很难拥有综合应用能力。由此可见,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进一步改革,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 思辨能力
文献表明, 很多西方国家非常重视培养思辨能力, 相关研究由来已久。在思辨能力理论框架的构建与量具的研发方面, Paul和Elder (2006) 提出了三元结构模型: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美国特尔斐项目组提出双维结构模型, 即思辨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 认知能力分解为阐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以及自我调节, 其中分析、推理与评价为核心技能 (王建卿, 2011) 。文秋芳 (2009) 结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层级理论模型, 主张将思辨能力分为第一层元思辨能力和第二层思辨能力。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的思辨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而思辨能力包括与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
国内对思辨能力的关注相对较晚, 上文提到黄源深 (1998) 提出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席症”的担忧, 但随后十年间学术界都未给予充分重视, 直到近几年这种现象才越来越引发教育部门广泛关注。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思辨能力模型和量具的构建及改革英语专业教学以加强思辨能力培养方面;但是对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思辨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基于笔者亲身教学经验, 思辨能力的缺失绝不是语言专业学生的“专利”。下面笔者将就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听力部分为例探讨现行的听力测试与思辨能力的关系。
2 四、六级听力测试反应出的思辨能力缺失
在四、六级考试中, 很多学生反映他们没有听懂对话和短文内容, 但参看听力原文时发现并没有生僻的词汇。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发音没有掌握, 平时学习新单词时, 大多采用默记的方式, 没有建立起语音与对应词形的反射。还有的学生习惯孤立读词, 对连读、弱读、同化、省音等发音规则不了解也不重视, 当正常语流中出现这些语言现象时, 往往一筹莫展。因此发音不准确成了他们听力的第一道障碍, 这也充分体现出考生思辨能力中归类、识别、区分等分析技能的欠缺。为此, 在新生入学初期, 应强化语音训练, 帮助他们养成边读边写边记的习惯, 形成良性循环。
在大学的学习中, 学生不会再像初、高中那样, 在课堂统一接受单词、词组的强化训练, 惰性较强的同学对于词语的掌握就会越差越多, 无法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还有的学生死记硬背, 只能记住词语的一两个汉语意思, 不熟悉词性和用法。这样在听力过程中, 感觉很多地方似成相识, 但是消极词汇未能转化为积极词汇, 学生很难做出快速反应, 也导致了整篇文章的难以理解。这就需要学生坚持不懈, 有毅力并且好学好问。教师也要不断鼓励督促、培养学生的这些情感特质。
四、六级听力考试中, 对话和短文的朗读语速是正常的交流语速, 只放一遍, 很多学生思维速度跟不上听音速度, 还没来得及反应就放完了;或者听懂了前面的内容却被后面的信息代替, 最后混沌一片。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大学英语的课堂上, 教师为照顾课堂整体, 即使用英文授课, 所用语言相对简单, 语速较慢。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必须加强自我训练,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听力, 增加紧张感, 多听正常语速的新闻、美文等各种体裁, 熟悉英语的节奏、发音、语调。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 文化的体现, 两者密不可分。英语文化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对考生的听力理解有着重要影响。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很多大学生对英语语言所包含的社会背景兴趣不浓也不重视。在听力考试中, 听力材料的很多内容涉及到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 风土人情, 习俗历史等诸多文化因素。如果学生平时在课上有老师引导, 课下注意积累, 对文化现象有好奇心、敏感度, 就能在听力理解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质疑、推论的认知技能;提高他们思辨能力的相关性灵活性。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输入性言语理解活动, 是说话者、听力材料及听话者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包括了一系列的认知活动。这决定了听力理解需要较高程度的自动处理, 听者必须积极地监控整个听力理解过程, 并且在必要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解决出现的问题。因此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存在直接的联系。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本身就要求考生眼耳手并用, 在短时内完成大量试题。如果听音时积极主动、充满自信, 不带任何心理负担,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听者的水平。反之, 心理状态不好会出现紧张焦虑, 急躁情绪, 进而出现连锁反应导致听力失败。教师要在训练初期慎重选用听力材料, 激发学生的听音欲望, 纠正学生的听音态度, 始终充满自信;关注听力材料的信息, 而非对应题目的答案。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测试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学生听力现状和存在的不足, 客观上检验出他们思辨能力的缺失, 尤其体现在分析技能与推理技能。听力是复杂的动态的认知过程, 不是孤立存在的, 语音、词汇、语法、文化背景都是影响听力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的思辨的认知技能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提高听力的关键所在。
“思辨缺席”现象不仅存在于语言专业学习者, 而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或重或轻的通病。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层次的教学过程, 不可能立竿见影。教师应该把思辨能力的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活动中, 创新教育理念, 改变把英语课堂教学以词句作为授课重点的做法, 开拓学生的视野, 利用多媒体辅助设备, 完善任务设计, 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交际能力在认知技能、情感特质的培养中不断提高, 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Paul R&Elder L.Critical Thinking: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s Use[M].New Jersey: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2]黄源深.思辨的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8 (7) :19.
[3]王建卿.“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6) :6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预测技能 四六级听力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改革后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听力理解的分数已占到考试总分的35%,这充分体现了“听”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地位之重。然而,听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生的“软肋”,许多学生试图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弥补,但收效甚微。面对四级听力测试,还是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预测技能的培养。
一、什么是预测技能
预测技能是人际交流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即听者对所听到的话语内容或即将听到的内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测、猜测。我们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对方话还没说完,我们已经知道他接下来想说什么。预测技能是听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能,贯穿听力理解的全过程。
二、预测技能与听力的关系
“听”是我们交际过程中的一项重要途径,听力理解是听者对所听内容进行加工构建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听力理解过程就是“外部信息”激活“内部图式”,进而产生预测,并经过预测——证实——再预测——再证实的复杂多层次的思维活动过程。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并非只是消极地听取对方所传递的信息,而是一边听一边在大脑中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预测,从而深刻理解。因此,在英语听力过程中,预测技能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听,从而提高听力效率。
三、如何将预测技能应用到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之中
1.听前预测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般在作文30分钟后至听力开始播放前中间有5分钟左右的间歇,学生可利用这段时间对听力每题的四个选项进行浏览预测,预测对话涉及的内容及可能要问的问题,这样在听的时候对所听材料有整体的把握,从而做到有目标地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A.She is not available until the end of next week. B.She is not a reliable source of information. C.She does not like taking exams. D.She does not like psychology. 根据选项关键词available,reliable,like 等可知,对话可能与她的日程安排、喜好或对她的评价有关。这一方法也适用于后面的长对话及短文。听力的第四部分是听写填空,要求学生填写听到的单词,针对这一题型,可根据已给信息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从而做到心中有数,运用听力预测,根据空缺处前后部分的内容及听到的信息,填出所缺单词。
2.听中预测
(1)根据重音、语调、语气预测
当需要特别强调时,说话者会有意识地使用重音,根据重音的不同,听者能够辨别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重音可分为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单词重音一般在实词上,如实义动词、名词、形容词、数词等。在实际对话中,有时说话者可根据语境需要,强调非实词部分,语句的重音是为了突出句子意思的侧重点。如:“The little girl can speak Japanese.”重音在“little”上,强调的是小女孩,而重音在“Japanese”上,强调的是日语而不是英语。
语调是说话人有意识的声音的升降。Sadmand Singh和Kalas Singh 在Phonetics: Pinciples and Practices中说:语调由于说话者强调了不同的部分而赋予了句子各种各样的意义。如:Can’t you show a little politeness to the elderly man?该句用降调,表示肯定语气,而且希望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如:英语中的一般疑问句和附加疑问句用升调表示询问,而特殊疑问句一般用降调。
俗话说:“听话听音。”说话人由于当时的情景而表现出来的兴奋、激动、悲痛、气愤等感情色彩,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听者就可判断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2)根据关键句预测
英语文章一般呈直线型发展,开门见山地点明段落的中心意思,然后围绕该主题句进行展开剖析。因此,听者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将注意力放在第一句话上,利用首句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如:首句为Today’s presentation will show how we se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tor car in the short to medium term. 由此预测文章讲述的是电动汽车在短期到长期的发展趋势。因此,学生可利用开始听题时的专注度,首句提供的信息,以及自身积累的知识作出预测判断。
(3)根据语义的标志词预测
汉语重意合,多用隐性连贯;英语重形合,采用显性衔接,大量使用关联词。要想跟上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把握信息的走向,必须将注意力放在识别某些语义标志上,这对提高听力效率非常重要。表示并列关系的有:and,as well as,meanwhile等;表示时间顺序的有:firstly,secondly,besides,last but not least等;表示转折的有:but,however,while等;表示归纳总结关系的有:in a word,to sum up,consequently等。如对话:W:Janet sounded worried about her grades. M:But she’s getting A’s and B’s,isn’t she? Q:What does the man imply?根据转折连词,很容易判断出女孩不用担心她的成绩。
(4)根据语法进行预测
英语语法是构成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掌握一定的语法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预测。虚拟语气经常出现在四六级考试中,如:M:How is the new job going? oh, my god! The heat is simply unbearable here, I wish we ’ve gone to the beach instead. W:Well, with the museums and restaurants in Washingdon, I’ll be happy here no matter what the temperature is.听力中还有其他的语法结构,如:used to(过去经常),would rather(宁可);nothing more than(仅仅);表让步(while,as)等。
四、结语
anticipate v. 预期 00-1-41 (拿)
applaud v. 赞扬,称赞 96-1-42 (说)形容词 (黑斜体字是本词词根,括号内
ascend v. 上升,攀登 98-6-59 (scend-上升)
ascribe v. 归因于,归功于 00-1-51 (写)
assemble v. 集合,聚集 97-6-62 (sem=same)形容词 (黑斜体字是本词词根,括号内
attribute v. 归因于 91-6-69 93-1-53 (tribut=give)
bewilder v. 迷惑,弄糊涂 98-6-48 01-6-49(wild-疯狂,狂乱)
breed v. 培育,养育 98-1-53 (繁殖)是词根含义)
cling v. 坚守,抱紧 97-1-48 (黏着,粘合)
coincide v. 相同,相一致 91-6-58 (落下)
collaborate v. 合著,合作 98-6-54 (合作,劳动)六级核心词汇完整版第一节 六级核心
collide v. 互撞,碰撞 97-1-63 (盖子)
commence v. 开始 95-1-57 99-1-41 (comm=come on 开始)
compensate v. 补偿,赔偿 00-6-69 98-1-43 (pens=pend-钱)形容词(黑斜体字是本词词根,括号内
complement v. 与结合,补充 98-6-46 (pl-折,合,饱和)
comply v. 遵守 95-6-57 98-1-44 99-6-32 (折腰,折)
1.有关英语六级听力必备核心词汇
2.英语六级听力考试核心词汇
3.英语六级必备词汇(听力)
4.12月英语六级核心词汇:动词
5.月英语六级核心词汇:副词
6.年12月英语六级核心词汇:名词
7.2015英语六级写作核心词汇及模板
8.英语六级冲刺核心词汇完整版
9.6月英语六级听力词汇大全
中文大意:
1、
女:请抬起头,保持笑容,别动,我要按闪光灯了。
男:等一下,我把我的牛仔帽戴上。
问:这两个人在做什么?
2、
男:我在等我妹妹回来帮我打印这个应聘表格。
女:别麻烦,我来教你怎么用电脑。这很容易的。
问:这个女士是什么意思?
3、
男:帮我找一下杂志,我要两本。
女:急什么,琼,就在书架上面。我会用我的卡借两本。
问:女士是什么意思?
4、
男:谢谢你的帮助,否则我还真的要迷路了。这个地方真复杂。
女:很高兴帮助你,再见。
问:男士对女士的反映是什么?
5、
女:通知说我们11点的火车要晚点。
男:为什么火车站的时刻表一直都是那么烦人?
问:从对话里我们知道什么?
6、
男:我要到书店买一本这个工程的说明书,它里面有很多内容介绍。
女:为什么不到图书馆去读一读,这样很省钱的。
问:女士建议男士什么?
7、
男:这个音乐会如果学生用证买票的话会很便宜。
女:我恐怕学生证落在寝室了。
问:女士说话暗示了什么?
8、
男:史密史教授是我们的历史老师,他说该门课程有三次考试和两次报告,其他几门课程也是这样的要求,真不知道这日子如何过。
女:为什么不把其中的一些课程放到下学期再学呢?
问:女士建议男士做什么?
9、
女:到宾馆租会议室花销确实太贵了。我们的帐本已经出现赤字了。
男:就到我们餐厅开会怎么样?
问:女士担心什么?
10、
女:杰瑞,今天你可以接我上下班吗?我的汽车在修理厂。
男:恐怕不行,我约了客户吃晚饭。
问:男士要去做什么?
几个月前,在伦敦的上空几百万人听到拉警报,紧急救卫队,消防队,警察及急救人员都整装待发,人们拿着地图在地铁举行一场抵抗洪水的演习活动,伦敦从来没发生洪水,但这是有可能的总有一天会发生洪水,在1663年12月,1236年伦敦曾两次发生可怕的洪水,在1927年在伦敦的西部也发生了一次水灾,在1956年,在伦敦东部郊区,一百多人在洪水中遇难。最后,伦敦议会决定展开这次活动来防止自然灾害的再次发生。尽管在1990年以来没发生过重大洪灾。但是伦敦一定要为这种自然灾害做好准备。如果真的发生,50多个地铁,车站将会在洪水之下,那么电力,煤气,电话服务都会瘫痪,道路将会被水淹没,通往伦敦南北的.一些大桥也将被淹没。你可以想象,伦敦可以成为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不过,这次他们的演习很认真,伦敦人也没有恐慌,因为他们知道这只是警告而已,一个女士说:这仅仅是洪水警告而已,水位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高是吗?
11 、的几个月前伦敦发生了什么事?
12 、的在1980年伦敦采取的抗洪措施是什么?
13 、的女士说话的意思是什么?
美国国家的象征:不敌鹰,20年前在急减速,美国野生保护会把它列到了濒危野生动物之列,曾经5万多只这种不敌鹰在乡村筑巢。但是1960年开始鹰的数量下降到400只,这是因为人类使用了DDT(一种化物),当水里的鱼类接触到DDT而死亡,就会被水冲到浅水地,然后鹰就吃了它们,这种DDT使得这种鹰的抵抗力下降,幸运的是在1972年,通过了一条法例禁用DDT这种药,报道说,这使这种鹰几乎灭绝。从那以后生物学家把这种鹰从加拿大带到了美国,所以现在美国科学家已经证实它们将近有11611只,如果它们被列入到保护野生动物名单内的话,就意味着禁止捕猎,以及对它们的鸟巢不得危害,但是这种鹰仍面临危险的境况,鸟巢遭到破坏,成为DDT一样的第二杀手。
14 、人类使用DDT对鸟有什么影响?
15 、生物学家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发展鹰的数量?
16 、按作者的意思,这种鸟意味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部分一直是众多考生的心中之痛,坐在考场之上,广播中的音节进入耳朵中变成的不是有意义的声音而是杂乱无章的乱码。
如何应对呢?首先要提高对语音的敏感度,多听听力材料,形成音与义的正确条件反射,通过长期的练习和总结达到听懂常速英语文章的要求。
此外,在听力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去听,而是有重点带着问题去听。下面给大家几条时效性很强的听力技巧,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听力效率和做题准确性。
一、顺序原则:
注意题目和文章的考点有先后顺序对应的关系。可以边听边看选项,注意在相关选项后面作上笔记以供参考。
二、注意表示逻辑关系的词汇:
注意表示转折和对比的逻辑词:
but,however,nevertheless,while,in fact,whereas, unexpectedly, unfortunately, yet, except, on the other hand, compared to,unlike,instead,in contrast to等等。
注意表示因果的逻辑词:
as a result;since,due to;because of; therefore, thus, so
注意表示否定的逻辑词:
not, no, rarely, seldom, never
转折、因果、否定部分的内容一般是说话人强调的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所以当我们听到表示这些逻辑关系的词汇时,一定要注意记笔记,一般是答案区间所在,
三、强调原则:
(1)含义强调 :specially,especially,indeed,certainly,only,certainly
(2)解释原则: which is,that is,which means, that is to say,
(3)举例强调: 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illustrate
(4)结论强调: above all,in short,in a word, in conclusion,all in all,in brief
(5)重复强调;
短文中重复率很高的词或者概念往往就是该短文的主题。
四、开头原则:
开头往往会引出话题,或是交代文章要论述的内容,这些句子需要仔细听。同时联系我们平时已有的相关话题信息进行推测文章发生的场景或是文章接下来要谈论的要点,这样有利于提高我们对下面听力文章吸收和理解的效度。此外,开头容易设考点,询问文章主题。
五、结尾原则:
在文章到最后的时刻和问题开始读的时刻中间会有一定时间的停顿。这个停顿相当重要,使得我们明确文章结束以及最后说的什么。结尾也容易设置考点,询问事情的最终结果。
六、专有名词原则:
主要是人名和机构名称。无论是不是名人,都要关注人物的身份以及地位、贡献。 如果人名或是机构名称不会写,可以根据读音只写首字母即可,但是要保证自己清楚。
七、时间原则:
如果选项中出现时间,那么听力过程中出现时间时需要做好相关具体信息的记录。
八、观点原则
关键词:四六级考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新定位
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评价制度改革进程中, 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项全国性的英语水平考试, 它具有统一性、权威性、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多方面影响。目前, 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在考试规模、考试技术、考试标准和考试功能等方面, 呈现新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评价的积极功能, 应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 在考试观念、考试功能、考试管理、考试技术等方面, 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协调、稳步发展。
一、明确认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施20多年来, 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大纲》的指导原则组织进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检验教学大纲执行情况、评估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改进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同时也有力地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 谈谈对有关问题的认识:
1、四六级考试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作用。
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加速了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一般来说, 大多数教师缺乏相关的考试理论及考试方法的知识与培训, 加之对教学大纲理解的偏差, 很难准确判断是否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又由于缺乏公认的衡量标准, 很难对教学质量做出明确的评估。而四、六级测试从命题、阅卷、等值处理、分数正态化处理到考场组织等方面都形成了一整套符合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规范的做法, 从而保证命题的科学性、评分的一致性、组织的严密性、成绩的可比性。
2、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整体的教学效果。
题型设计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培养语言能力及运用能力的教学宗旨, 较好地把握了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 同时注重一些语言基本功, 这对突出教学重点、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起到了很好的鞭策作用。同时极大地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深入, 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 提高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的地位。
3、四、六级考试结果得到社会广泛的承认, 目前已成为用人单位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中英语口语考试促进了英语的听说教学, 既能激活学生一定的开口言语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 推动师生双方的互动性, 又能促使学校改善办学条件, 实现大学英语的素质教学。
4、准确把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功能定位。
任何一项考试都涉及两方面:一是考试本身, 二是被测试者。四、六级考试大量采用选择题, 即客观题, 这对语言实践不利。因此, 通过四级甚至六级考试的学生当中, 高分低能的现象还很普遍, 这说明对考试高度重视而进行大量针对性训练容易使学生对考试产生适应性, 从而降低考试成绩的可信度, 因此, 四六级考试还有待改进。另一方面, 如果考试的实施者、管理者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考试评价手段, 就容易引发考试功能的异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项学业水平考试, 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必要的反馈信息, 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也应看到, 前些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结果被一些高校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误用, 产生了某些严重的负面效应。问题在于, 考试使用者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功能的泛化与异化。正本清源, 应端正认识, 发挥国家教育政策、社会环境与舆论的正确导向作用, 使高校和用人单位不再盲目追求大学毕业生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
二、正确理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笔者认为, 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思路, 大量推广素质教育, 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与实际应用技能、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
1、坚持英语教学与社会接轨。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知识性、实用性、文化性, 改变大学英语教学中关于基础教学的表述, 将适应社会要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提高语言素质的实用英语纳入大学英语基础教学的范畴, 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应用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并且具备一定的创造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根据大学生英语水平及使用英语现状的调查,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评估及期望以及专家、学者、教授对大学生英语水平和目标描述, 英语教材应及时编入、吸收先进科技信息和对外交流需要的实用英语, 只追求四级考试通过率, 追求教学内容“选自名家”的可教性与可学性, 而忽视最重要的实用性, 这种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2、切实改革考试制度, 作为一项大规模全国性的标准化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主要是为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服务。
应坚持教学第一、考试第二, 使英语考试评价的目的、标准和形式, 立足于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科学的考试评价应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实施有效评估。对大学英语课程来说,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我国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获得以英语为工具参与国际交流的能力, 将来就业后能获取本专业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为英语教学服务的一种必要手段。加大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 即听、说、读、写、译全面考察。考试重点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注重语言的应用与语言素质。改革一个标准的考试模式, 实施灵活多变的顺应时代发展的和反映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试, 真正体现大纲的宗旨, 使四、六级考试成为一种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考试, 这样就能彻底打破各校之间的盲目攀比, 从根本上改变应试教学的局面, 使大学英语教学步入充满活力、健康、正确的发展轨道。
三、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与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环节, 对于提高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 完善教学与考试管理制度, 将产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考试政策导向, 有利于引导师生正确处理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使大学英语教学与考试评价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持英语考试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正面导向作用。从考试制度建设来说, 通过相关考试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 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打造成能与境外英语测试体系相媲美的考试品牌。
参考文献
[1]陆军.最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引起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02) .
[2]魏萍.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10) .
[3]乔静.CET效度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 (01) .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 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纵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几十年来的变革,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大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目标在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四六级考试这一试金石的作用下,我国大学生英语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而这些提高有赖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改进。阅读理解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而阅读项目在整个考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本文将专门讨论四六级阅读项目的改革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阅读项目改革 — 进一步明确突出阅读策略和技巧的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变化,目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阅读项目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测试词汇理解,即选词填空(15选10);第二部分长篇阅读,此部分为最新题型,要求学生将10条句子与原文的某个段落一一对应。第三部分保留了经典题型,即仔细阅读或深度阅读。
分析阅读项目的三大题型,可清晰地看出国家对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培养的目标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明确。第一部分不仅考核学生的单词量,还综合地考核了学生阅读、语法、语言分析、知识框架等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第二部分作为最新题型,更是明确地提出要求学生既要具备基本的阅读技能和较快的阅读速度,又要有控制阅读速度的能力。第三部分作为经典题型,一如既往地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宽广的知识面,并能熟练掌握各种阅读策略与技巧。总而言之,四六级改革为教师和学生们提供了明确的培养与学习目标,进一步地明确了阅读策略与技巧培养的重要性。
二、从阅读题型的改革反思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1.阅读策略意识的培养 — 理论知识的输入。传统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通常将听说读写综合起来,缺乏系统的阅读理论输入,这让学生们阅读时始终停留在凭感觉和碰运气的水平上。一篇阅读文章做完后,讲不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更谈不上知道每道题在考察对单词的理解、句子的理解或是篇章大意的理解。与此同时,学生们并不知道正确的阅读方式与习惯,一边读,一边翻译,或一边读出声来等等不良阅读习惯广泛存在。对于四六级的阅读题型,并不清楚不同的题型要求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与速度。这些情况足以说明阅读实践能力的薄弱是缺乏理论的支撑。
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必须首先注重学生阅读策略的意识培养,要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读、然后做题的过程。要想达到四六级的要求,必须具备正确的阅读策略与技巧。因此,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辅导。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要进行阅读,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但是这并不代表阅读就过了关;我们还需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在阅读一些不大熟悉的材料时,阅读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2.阅读技巧的强化训练 —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理论知识的系统输入和策略意识不断培养的基础之上,阅读应作为一门技能训练课,教师在课堂上应始终把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训练作为重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
大学英语课程就阅读教材而言,分精读,泛读和快速阅读三种。这三种教材互为补充,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供了保障。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许多配套教材之间都能较好的将阅读技能训练相互结合起来,教师应充分地发挥教材的作用,將阅读理论和阅读练习有效地结合起来。强化训练技巧的同时,适时补充理论的指导,让学生有意识地运用阅读策略和技巧来阅读材料,而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阅读。
3.阅读教学课堂外的伸展。在以老师讲解为主的课堂上,很多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未能真正参与到阅读之中。此外,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待于大量的输入和练习,有限的课堂教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而,教师还需进行角色转换,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阅读实践的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在课外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充当指导者的身份,还应成为有效的活动组织者,监督者和评价者。首先,对学生阅读实践活动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如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个人兴趣选择阅读材料,阅读并书写阅读报告,并明确注明各项要求的细则。为了监督活动落实到位,可以安排定时进行分组讨论。对于学生在口头以及书面报告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做成适当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不仅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表达个人感想与观点,还能引导学生学会从阅读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面对当今社会对英语实际能力的要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适时调整方向,为师生们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英语阅读能力是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其他各项技能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应打破固有的教学传统,克服各种困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指导学生提高英语的实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束定方,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吴红云,李守京,英语学习的理念和策略[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3]林露,高玉雪.解读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试题难度明显加大[J].高等教育,2013.
听力获得主动的首要一点就是预览卷面信息。从上述考场过程可知,在收答题卡一和正式播放听力之前有约5分钟的时间,此时,试题册已经在考生手中,应该尽量抢时间预览卷面信息,这样会预测对话或篇章将会用到哪些核心单词、涉及什么主要内容,有助于提高自信和听力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每一部分播指令的时间。
建议预览顺序:放音前先看19-25题长对话的选项,然后看26-35题三篇短文的选项,再利用Section A的指令看11-18题短对话的选项,看不完没关系,可以先用20秒看奇数题号的题目(共4题),正式答题时迅速判断,利用剩下的题目间歇读紧接着的偶数号题目选项。这样安排松紧结合,间隔时间一般足够预览下一题。
预览时可“竖看”各选项,把握四个选项的重要异同信息。共同的信息是可能涉及的内容,相异之处为判断正误的切入点。
Section C复合式听写的指令时间有约1分钟,足够用于预览该篇短文,不必在听力放音前花时间。
2.精力集中,力争主动。
预览之后,可能会预测出部分题目的问题,正式放音后,主动捕捉与预测问题相关的信息点,边听边与读到的选项信息进行匹配。
3.放眼大局,果断放弃。
倘若遇到实在拿不准的难题,应立即放弃,猜一个答案,或者在规定允许的地方做好记号,然后集中精力做下一道题,等放音结束后利用多余时间考虑。不要在该题上花太多的时间,以免影响回答后面的题目。尽量余下几秒再次浏览下一题的选择项。
4.听力结束后涂卡。
1、主人公说了什么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What does the woman’s answer suggest?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2、从对话中能获得什么信息或结论
What can we learn/know about the man?
What do we know from the woman’s reply?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3、主人公要做什么
What does the man promise to do?
4、 对某人或某事有什么看法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在短对话部分,考查最多的是what类的提问,其中细节的考查相对较少,推断型的相对较多一些,考生在听这一部分的对话时要提前分析一下题目的选项,确定这一段对话的主题是什么,然后推测题目问题会是什么进而在听的时候快速抓住有效信息。
长对话根据不同题型选择不同应试技巧
长对话中问答形式的对话是考试重点,但不是每一组问答都是重点,并且作为考试重点的几组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是不大的。例如,如果第一个问题考查了文章的主旨,那么第二个问题开始就有可能分别考查对话中所呈现的几方面问题。其中每一个方面选择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来考查。并且有些长对话还秉承了短文理解的一个重要的考查方式,就是在短文的开头一定会有重要信息出现并作为考查题目出现,根据短文内容和题型,我们也总结出不同的技巧。
1.文中第一句话的关键词揭示整篇文章的话题与场景
在长对话中,进入主题后的第一句话一般起到引出话题的作用,其中包含一定的重要信息,很可能是对话的主题所在,也是回答主旨,话题以及场景题的依据,正确的答案往往是核心词汇的重现,同义词,或者是由该单词所得出的自然的推论,考生在听长对话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第一句话,不能心神恍惚错过重要内容。
2.长对话中细节题听到的就是要选的
经过分析真题,我们可以发现,长对话与短对话的区别就在于,短对话中一般采用的原则是听到什么就不选什么,而长对话恰恰相反,它考查的重点是那些含有实际意义的问答内容,尤其是特殊疑问句,在我们没办法听出全部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往往我们听到什么就可以直观的选择什么。
3.重视长对话结尾处的核心词汇
根短文阅读一样,长对话的文章结尾句也很重要,长对话中一个出题规律就是在结尾处,针对将要做什么。或者提出什么建议进行提问。这一部分也是出现考题较多的地方,因此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听请对话结尾部分的内容。
1.英语六级听力技巧汇总
2.英语六级听力技巧总结
3.英语六级听力部分答题技巧
4.英语六级听力答题技巧
5.英语六级英语听力技巧
6.英语六级听力技巧
7.英语六级听力技巧
8.英语六级之听力技巧
9.英语六级听力应试技巧
一、前言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 CET6)是全国性的大规模标准化考试,同时也是语言测试领域备受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已有的四、六级考试研究涵盖了测试的几个主要方面——测试信度、测试题型、测试的反拨作用、测试的问题与改革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如何使考试与教学相衔接的问题。事实上考试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如何制作高效率的测试及利用测试真正提高学生水平,避免考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这是我们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 本文试在分析该测试与教学及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测试与教学相衔接方法。
二、CET考试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
Hughes认为教学与测试是“伙伴关系”(partnership)。测试应该支持“好”的教学,纠正“不好”的教学,两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中在教学评估部分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学评估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
我们知道,测试是评估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反拨作用(backwash effect)。华尔和安德森对在斯里兰卡从1988年至1991年实施的一项考试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测试对老师教什么和如何教都有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积极的反拨作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首先测试为教学提供一个参照基准点。就四六级考试而言,由于CET测试的命题标准和依据是《课程要求》,因此考试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对《课程要求》的执行情况,也能提高人们向《课程要求》看齐的自觉性。其次测试能指挥和协调好教学各个方面的关系。譬如课程设置、教学重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等。再次测试不但能使我们在教学中取得成绩,也能帮助我们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改进教学。
但是如果把教学与考试本末倒置,教学围绕考试转,CET考什么教什么,一切都是为了高分和及格率,那么考试就会对教学和学习产生极为有害的影响,其直接后果,是用应试教学取代素质教学,大量的时间被用来搞“题海”战术,摸索所谓的“高分秘诀”,造成正常的教学受到冲击,《课程要求》所规定的教学目标得不到实现,不该学的学到了,而该学到的却没有学到或没有学好。其结果只能是大家已经看到的现象——高分低能。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作为评估教学效果的标准,而CET测试则是对教学质量提供量化的指标,据此我们可以对教学作出定性分析,对于做得好的方面应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强化,对于弱的方面则应对照《课程要求》找出差距所在,然后脚踏实地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改进。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课程要求》规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关于CET测试与教学及学生英语能力培养的关系论述我们了解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教学的依据,教学为贯彻《课程要求》的过程,考试是评估教学的手段。《课程要求》的主导地位不言而喻,也毋庸讨论,但如何处理好教学与考试之间的关系,使考试达到预期目的,却非易事。它既是一个理论认识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我们认为:教学为本,考试为辅,考试服务教学,并促进教学,而不是妨碍它,因此,二者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实现《课程要求》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下面我们从日常教学的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衔接好测试与教学,利用CET测试促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也提高CET考试成绩。
三、寻找教学与CET统考的结合点
(一)听说教学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听力部分一直是学生们的一个难点,尤其是这几年新题型的增加更是大大增加了难度。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新题型的这一变化督促学生加强听说训练。除了平时的常规训练,在听说课上还应进行应试技巧的点拔,做到有的放矢地训练学生的听力技能。首先,帮助学生分析题型特征。新题型听力分为三个部分,即长、短对话(short/long conversations)、小文章(passages)和复合式听写(com pound dictation)。其次,略读题目,预测内容。从题目及选项预测听的内容。做到有所侧重,提高答题的准确率。第三,把握整体,速记要点。提醒学生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上,不要纠结于个别单词或句子。要对已阅读的题目中的信息有一定敏感度,特别倾听与所设置的问题相关的要点。要边听边把关键词及要点进行扼要的记录,注意文章的首段和尾段。第四,连贯记忆,前后联系。做复合式听写题时,要训练学生通过预读卷面文字,捕捉信息,找出线索、了解大意,然后听写结合,双管齐下。
听说训练练习过程是一个积极而复杂的过程,听力和口语不是孤立的。在交际中,听是输入,是吸收信息的过程;说是输出,是对听的验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虽然目前的CET口语测试门槛较高,笔试成绩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才能参加口语考试,但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英语口语训练必须引起重视。
(二)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语言若离开了词汇,就无所谓语言。根据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加强词汇教学:(1)利用构词法。通过高考,学生已有一定词汇基础,通过利用构词法,让学生掌握构词的规律,并以此来开展词汇教学活动,可以如滚雪球般迅速扩大词汇量。(2)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教师对词汇的讲解是按教材逐步推进的,4000-5000的词汇散布于各篇课文中,显得松散而系统性不强。如果缺乏对这些词汇的归纳和总结,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就会显得支离破碎。而利用头脑风暴法经常进行归纳总结和广泛联系,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教师可以在黑板中间写出一个词,让同学们自由说出与该词有联系的词,如近义词和反义词、形近字、上下义词、用法相同的词、结构形同的合成词以及词组搭配。(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文章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单词的内在意思和具体用法。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还应贯穿文化知识的讲解,才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词汇能力,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使用什么词汇讲什么话,真正地掌握单词。而且,大量进行英语文章的泛读也是提高词汇量的关键。
(三)阅读教学
在CET考试中,阅读理解部分的重要性人人皆知,阅读理解部分完成的好坏关系到整个考试的成败。在四、六级考试中主要测试学生以下三个层面的技能:第一,区分和理解中心思想及主要细节。包括理解明确的定义和细节;理解隐含的定义和细节(如总结、判断和推断等);识别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第二,通过使用语言技能来理解文章。包括猜出单词和句子的意思;理解句法结构。第三,使用一些特殊的阅读技能来理解文章。包括通过速读找出文章大意;通过扫读找出特殊细节等。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复现已学单词、短语和结构,在于提供大量易于自然吸收的材料,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阅读要以质求量,只有靠大量的阅读时间才能培养出阅读能力来。除课堂外,课外材料阅读活动非常关键。本科生基础英语的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教师应根据不同级别学生的特点分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大阅读面,特别是看一些西方文化背景的材料和科普读物。强化训练时可加入阅读技巧的辅导,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迅速读完全文,用skimming(略读)与scanning(快速查读)阅读技巧,完成阅读理解题,然后检查阅读速度和理解准确率,进行辅导讲评,这样半个学期下来,学生阅读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词汇量也大大增加,效果非常明显。
(四)写作教学
近十年的CET测试中写作部分均为提供了题目及内容提示,形式上为控制性作文模式(the controlled composition model),它是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阶段最突出的写作教学模式。作为控制性作文,大学英语四级写作题目涉及面窄而小,不仅标题只要求说明一个问题或阐述一个道理,而且还有主题句或其他提示性材料进一步限定,此外,作文的字数和写作用时间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实践证明,在写作的初级阶段,控制性作文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写作中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1)词汇贫乏。即词汇量小,“找不到词儿”,无从下手。(2)句式简单。单句过多,不能用适当的连词组成复合句;或者语用知识很浅薄,句子过于冗长、臃肿。(3)篇章结构散乱。不会围绕主题来写,段与段的展开无适当的连词进行有逻辑关系的连接和过度。
针对这些常见文体的训练方法是:(1)以读促写。正如Krashen所指出的一样:一个好的作家比蹩脚的作家读更多的书。学习包括英语在内的一切外语都需要大量的输入才能学好。首先要让学生接触大量语言材料,从欣赏优美句子开始,模仿造句,练习写梗概、改写,最后对文章进行评论。(2)范文分析。在大学英语系列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精读课型中的文章,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结构、模式和写作技巧,掌握好英文写作的特定规范和组织方式,首先要注意文章的整体性(unity),即每个段落必须有主题句(topic sentence)来表达主旨(central idea), 而其它各个句子均围绕主题句展开,其次要注意文章的连贯性(coherence), 即熟练应用连词、副词等,使文章脉络清楚、有逻辑性。(3)注意模仿,勤于修改。此方法不仅有助于熟悉许多常见的英语写作方法,还有助于培养运用英文进行思维的习惯。
(五)结束语
四六级考试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并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促进的。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提高才是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的根本保证。考试不是目的,它只是测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一种手段,它不可能直接作用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而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只能靠教师认认真真地教和学生认认真真地学(金艳,2004)。改革后的CET考试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了我们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机会。为了使教学与测试相互促进,就应该找到两者的结合点,真正让考试融入教学,促进教学,在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获得较高的及格率。
参考文献:
[1]Alderson J C, D Wall. Does washback exist?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4 (14)
[2]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 in Language Test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3]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 [M].Cambridge: CUP,1989
[4]Nuttall 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iucation Press, 1996
[5]Spolsky B. Measured Words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6]辜向东.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反拨效应实证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7]胡壮麟. 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协作化、模块化和超文本化[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
[8]金艳. 改革中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J]. 北京:中国外语,2004,(1)
[9]教育部.进一步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方案试行》简介[J]. 上海:外语界,2005,(2)
[10]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11]马淑霞. 网络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结合[J].广州:广州大学学报,2002(12)
作者简介:
部分学生讨论的是, 英语四级考试要不要与学位挂钩?
事实上, 教育部从未将英语四级考试与学位授予联系在一起。但是, 这项始于1986年、逐渐在全国高校推广开来的英语考试, 十余年中不断发展壮大, 与学位挂钩成了部分高校的“土政策”。
2013年7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书面答复全国人大代表林燚有关建议时重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并未制定学士学位授予与英语四级考试挂钩的办法。
与学位挂钩的四级考试
2004年, 张凡 (化名) 从浙江的一所独立学院毕业, 因为当年英语四级考试没过, 这名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学生没有拿到学位证书。
“当时全班35人, 约15人因为四级没过, 没有拿到学位证书。”他说。
张凡告诉记者, 大一刚入学时, 全班同学都知道四级会与学位证挂钩。“为过四级, 大家有什么办法想什么办法。如果完全靠自己实力的话, 能通过四级的, 我们班估计也就是10个人。”
张凡所说的“有什么办法想什么办法”, 指的是作弊、替考甚至购买答案。“像我们这层次的学校, 很多人都这么做。我所在的城市, 独立学院出现这种情况的为数不少。比如, 可以找个英语好的一起考, 让他把40分的阅读发给你, 当时及格分是60分 (2004年四六级考试仍是百分制) , 阅读40分大部分拿到的话, 就能过了。”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 张凡参加了5次四级考试, 但每次都只有55分左右。其中大二考得还算高, 大三反而更差, 再后来觉得复习也没什么用了。
“为了那个学位, 花了很多时间, 不考不行啊。可以说, 大四、大三下学期, 一个学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花在上面, 但是没效果。学不进去就是学不进去。”张凡说, 最终, 他还是因为没过四级而没拿到学位证。
“如果你高中英语成绩好, 也许大一时就可以过了。如果不好, 光读这大学两年, 也是没用的。”他感慨道。
所幸, 毕业那年, 他所报考的公务员岗位没有学位要求, 他考上了公务员。“这对我找工作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但对我其他同学还是有影响的。”张凡回忆, “当年求职的时候, 有些单位、企业有学位要求。没有学位证, 连笔试、面试的资格都没有。”
来自浙江的全国人大代表林燚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关于取消学士学位授予与英语四级考试挂钩的建议》中, 她提出, 在今天, 仍有部分高校的学位授予与四级考试挂钩。
林燚认为, 学生在校四年, 要花费几乎一半的学习时间学英语, 专业课程的学习反而退居其次, 这样不合理。如果高校要求所有本科学生不分层次、专业都要达到英语四级水平, 实在没有必要。
“有些学校英语课程时数有限, 学生为了提高, 不得不参加校外辅导班, 交纳高额辅导费。”林燚认为, 四六级考试已形成产业。
从“参照测验”到被异化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办公室官网称:“大学英语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 其目的是对大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 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服务。”
更明确四六级考生性质的, 是这一段话:“大学英语考试是一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 在设计上必须满足教育测量理论对大规模标准化考试的质量要求, 是一个‘标准关联的常模参照测验’。”
也就是说, 四六级考试并没有要求与学位授予挂钩, 而是一项参照测验。
但是, 大多数高校都曾经将这项考试, 与学位授予绑定在一起。张凡只是“受害者”之一。
在张凡毕业那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最新修正, 其中未将学位授予与四级考试联系起来。条例规定,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 成绩优良, 较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可授予学士学位。
2005年2月, 教育部宣布对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改革, 不再发放合格证, 改为发放成绩单, 并重申教育部从未要求四级与学位挂钩。
“可见, 学位的本质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学士学位与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挂钩, 缺乏法律依据。”林燚在建议中写道。
然而, 数年后, 部分高校将四级考试与学位挂钩的做法依然如故。直到今年3月, 上海市教委还发出通知, 要求上海市部分高校从今年秋季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取消英语四级与学位证挂钩。
记者在林燚提供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的《答复》中看到, 该办提出, 一些高校在制定本校学位授予细则时, 将四六级考试成绩采用为学位授予要求, 可能带来的相关问题, 正引起多方面的关注。
记者检索北京地区高校的学位授予规定发现, 近年来仍有部分高校明文规定两者之间继续挂钩。
如,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2012年颁布的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要求:在校期间 (或证书有效期内) 非英语类专业本科生学位英语课程成绩达到全国大学英语四级425分及以上或英语类专业本科生参加全国专业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合格, 方可申请学士学位。
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则要求, 非英语类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学分绩点高于或等于2.00 (四级考试的成绩, 加上英语老师给的平时成绩, 英语老师换算出大学英语四的成绩, 英语四的成绩至少要67分) , 方可授予学士学位。
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至少分别在2005年、2009年要求, 非外语类本科专业学生未通过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 不授予学士学位。
有些高校虽未要求四六级考试成绩, 但仍将外语水平作为评判标准。如, 中央财经大学2010年要求, 外语未通过由学校组织的水平测试者不授予学士学位。
有的高校还会安排英语学位考试, 面向未通过四级的学生。
江西南昌工程学院一名学生参加过这项考试。“大四的时候统一考。学位考试比四级要简单一点, 所以基本上都会过, 这样就都能拿到学位证了。”她告诉记者。
四六级应回归社会化考试
林燚告诉笔者, 如果就业单位是科研单位, 通过四级很有必要;但如果是一些不经常使用英语的工作岗位, 就没有必要设置成一定要通过四级考试才能获得职位, “没有用途, 考试合格后不再学习, 很快就荒废了。”
事实上, 除了高校学位授予, 在许多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要求中, 都明确规定要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
张凡认为, 学位对英语要求是应该的, 但是不能有全国统一的标准。“从客观而言, 各个学校学位的含金量不同, 把不同含金量的学位按同一种标准去参照, 这本来就是一种不公平。”
他更期待学校可以自主组织英语考试, 通过了应该给予学位, “如果学校的通不过, 学校认为你学习不合格, 不发给你学位, 这也是正常的。”
通过观察, 林燚还发现, 一些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差, 对非过不可的四级考试, 考生难以通过, 造成作弊成风。
记者注意到, 四六级考试经过一个发展过程。1986年, 第一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举行。三年后, 英语六级考试出现。从2005年6月起, 教育部开始四六级改革, 将合格证改为成绩单, 且百分制改为710分制。从2006年12月起, 四六级考试不再对社会考生开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 一系列改革措施表明, 教育部希望四六级考试能够“回归到教学评价里面”, 弱化用人单位对四六级成绩的重视程度。
“但是, 最终效果没有起到作用。”熊丙奇认为。
正如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官网上所称,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 “目前已经成为各级人事部门录用大学毕业生的标准之一, 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作为本质上为衡量大学教学水平和学生英语能力的教学评价性考试, 四级考试被赋予了更多意义。
熊丙奇认为, 这一切都与四六级考试的性质有关。“四六级考试由行政部门主导, 在行政力量的影响下, 各校参加考试的人数、考试的情况, 会被行政上级用于考核学校的业绩, 或者说, 这一考试本身, 是通过行政确立权威的, 也是由行政来开拓市场的, 行政力量不可能真正让其淡出。”
正因如此, 不少高校将四六级考试与学位证挂钩, 以期待能够提升本校通过率。
针对四六级考试存在的问题, 教育部正在起草《关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做进一步改革。
“行政部门‘管评办一体化’使得高校注重行政评价, 缺失了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推进管评办分离, 需要中央向地方放权, 政府向学校放权。但这个放权的过程遭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我们要求放权的对象是主导放权的过程。”熊丙奇建议。
他呼吁, 如果一起推进国家高等教育管理改革, 推进高等教育的专业化和社会化, 四六级考试也应去除行政化, 去除行政指导, 变成社会化考试, 由社会中介机构组织, 学校就不会那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 用人单位也不会步伐一致地将其作为用人的标准, 而会变为学生自主报名参加。 (来源:中国青年报)
【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考试技巧】推荐阅读:
英语六级听力短文回答解题技巧01-17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和四六级的区别12-13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09-18
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冲刺注意事项06-21
上半年英语四六级考试网上报名通知02-25
点点英语:六级听力原文12-03
英语六级听力怎么做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