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

2024-10-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精选6篇)

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 篇1

新旧劳动合同法的比较

于言箴

摘要2007 年6 月29 日是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劳动合同法》终于在历经四次审议后表决通过了。这对于广大劳动者

来说是值得欢欣的事情。《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为劳动关系的调整提供了必要的法律支持,其开宗明义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宗旨更是为广大劳动者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现实是残酷的,用人单位不惜财力

地期望规避法律责任,使得劳资双方不得不又一次处在交锋的对立面上。

关键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者合法权益

作者简介:于言箴,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9 级法学理论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1-013-02

一、《劳动法》的进步与存在的缺陷

(一)1994 年7 月5 日《劳动法》的颁布,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依法调整劳动关系,促进了市场经济下劳动制度的建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

动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承担着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任务,它对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建立和谐的劳动

关系乃至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市场经济要求建立一套相应的劳

动合同制度、集体合同制度、工时与休息制度、工资制度、安全卫

生制度、对女职工与未成年工人特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劳

动监督检查制度、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等等,这些具体、翔实的制度的建立与运作,必须有法律保证,为建立和维护这些制度排除疑

问、创造条件,劳动法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2.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颁布劳动法的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宪法

也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劳动方面的权利,切实保证职工参加民主管

理的权利,能够使劳动者真正感到社会地位的提高,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劳动者的权益能依法得以实现,在以按劳分配原则为

主建立的分配机制的激励下,在国家、企业、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

中,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劳动力是生产力的决定性要素,合理组织社会劳动,不断改

进劳动组织,充分发挥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

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法的贯彻实施,使劳动

关系的调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可以由此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

关系,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4.建立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促进了安定团结

在社会生产活动的劳动关系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产生是不可

避免的,劳动纠纷若不能及时地得以处理、化解,就会加深用人单

位与职工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生产秩序与社会安定团结。劳动

法的贯彻实施,可以让双方按照法律的要求履行各自的义务,使

劳动关系纳入法制轨道,为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证。

(二)但数年来的实施也暴露了其存在的欠缺和不完善之处

1.《劳动法》已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 求

《劳动法》是1994 年颁布施行的,立法背景与今天的社会现 实有极大的不同。那时,我国刚进入市场经济的初期,当时的主 要立法依据还基本上是计划经济下的劳动关系调整准则,对市场 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还缺乏正当的处理能力。而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用工情况多样化,劳 动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劳动关系。同时,在实行劳动合同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严重地 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也给整个 社会的稳定带来隐患。劳动关系的变化,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 比更处于弱者的地位。这些都说明《劳动法》本身就存在问题,不 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2.《劳动法》共有13 章107 条,与其他地区与国家的劳动法 相比,我国的劳动法无论从章目还是条款都有欠缺

(1)许多方面只有原则性的规定,不便于实物运用。由于在 许多重要的制度上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实施规范上的失 位,导致了在具体操作上时常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

(2)内容的规定上存在不少的缺漏。首先,《劳动法》中有一 些应当作出规定的内容都没有规定,出现了缺漏。其次,应当详 细规定的内容却未作详细规定。再次,对涉外劳动关系方面的法 律问题也没有作出规定。

(3)现实中国家已有了新的办法,《劳动法》未及时修改。进

一步落实的《劳动法》规定的各项基础制度,确实使《劳动法》的一 些原则性规定具有了可操作性,但是《劳动法》却没有予以衔接起 来。

(4)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没有规定严厉的惩处措施。《劳 动法》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惩处不够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的方式 软弱,不仅如此,对于忽视职工安全的违法行为,表现出打击不力 的现象,也使得《劳动法》在许多违反行为面前无力。

因此,参照以上诸多因素,有必要根据现实存在的问题对劳

动法律做进一步的完善。那么,制定《劳动合同法》也就水到渠成 了。而正是《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也就标志着我国劳动合同制度 日趋完善与系统了。

二、新旧劳动法的比较

(一)总则

1.劳动合同法扩大了适用范围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组织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 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 ◆法学研究

2012 · 01(中)

合同,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

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 法执行。”

而与《劳动法》相比较,《劳动合同法》在用人单位处增加了

“民办非企业法人”,扩大了劳动合同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 团体工作人员的适用范围。《劳动法》自施行后,一些新的用工主 体、用工形式不断出现: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合作或合伙事 务所等新单位类型的出现;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 编制外招用劳动者。鉴于以上新情况,即除了公务员和参照《公 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外,其他所有劳动关系纳入同一用人制 度,也均受劳动合同法调整,包括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 终止。

2.崇尚民主管理,规章制度走向共决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的规定,是对于用人单位制定和实施

规章制度所需法律程序的规定。与《劳动法》相比较,可见建立和 完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权限,属于一种单决权,实践中很多 用人单位把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强加给劳动者遵守,严重损害了劳 动者的利益;

因此《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涉及职工切身利益 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必须进行集体协商确定,明确规定了工会和 职工可以对用人单位不适当的规章制度要求修改完善的权利,并 要求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必须向劳动者公示。该条 款具体而言: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劳动合 同法》之所以把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确定为用人单位的责任,是 也因为只有用人单位才能完成规章制度的制定工作,并有能力保 障其持久性和有效性。

(2)规章制度的异议程序。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既要符合法

律、法规的规定,也要合理,符合社会道德。在规章制度实施过程 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不适当的,有权向用 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作出修改完善。

(3)规章制度的告知程序。用人单位建立的规章制度,其直 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内容应当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所以说,该项规定将用人单位的单决变更为劳资双方共同协 商确定,这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源头上得到 保护。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将面临强大罚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主要是针对签订劳动合同 的时间以及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责任作了严格的规定。同《劳动 法》的相关规定相比较,《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 合同时提出了几项要求:

(1)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实践中,一些用人单 位为了规避法定义务,在用工时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 相当普遍。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导致产生大量

劳动纠纷,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切实维护的重要因素。用人 单位与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既不利于及时解决劳动争议,导致 了劳动纠纷剧增,也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针对实践中 存在的上述情况,本条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作了规定。

(2)未订立劳动合同的处理。明确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不 影响劳动关系建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自实际用工之日起形 成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鉴于现实 之情况,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 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 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针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行为,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以达到规范用人单位行为的目的。

2.引导订立长期或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是为了规范无固定期限 劳动合同,防止劳动合同期限短期化,推进劳动合同书面化,构建 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相比,本法对无固定期 限劳动合同适用的条件,即取消双方同意续签这一条件,只要具 备法律规定的条件,劳动者提出续签或同意续签劳动合同,用人 单位就必须与之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本法扩大了无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适用的法定条件范围。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 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其中的无固定期限并不是指永远没有期限,而是指劳动关系可以在劳动者的法定工龄内和企业存续期间内 无期限地存续。也就是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不约定劳动合同终 止的具体时间,劳动关系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至法定退休年龄 时止一直持续下去,除非出现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 任何一方可以依法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长期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被认为是构建和谐劳资关系 的重要基础。因此,立法者试图通过这些条款架构其国内的长期 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工制度,引导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长 期劳动合同或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推动长期或无规定期限劳动 合同在国内的“落地生根”。

刑法新旧学派思想比较 篇2

刑法理论上产生过种种学派,但基本的学派是旧派(古典学派)和新派(近代学派、实证学派),后者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1}。

旧派是在资产阶级大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封建刑法和神权,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在吸取了历史上有关自然法思想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人权、法治、民主等理论,形成了古典自然法學派,进而衍生出了刑事古典法学派。刑事古典学派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贝卡利亚、英国的边沁、德国的费尔巴哈;刑事古典学派绝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虽然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理论有所不同,但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旧派的理论基础是理性哲学、社会契约论、自然法理论,崇尚个人主义观念。提出了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及刑罚人道主义等观点。主张自由意志、行为主义、道义的责任、报应刑、一般预防。

新派的形成及其基本思想新派是在19世纪中叶出现的。当时,英法等国的封建专制已被摧毁,资产阶级完全取得了统治地位,他们的任务由摧毁封建专制变为巩固和发展资产阶级的统治。此时,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垄断阶段,虽然都市工业发达、经济上升,但同时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对于这些新问题,刑事古典学派显得无能为力。与此同时,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基础上,实证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社会科学领域。由此,“以实证与操作为特征,以刑事政策为核心”的刑事近代学派应运而生。该派认为刑法理论的重心应当由以行为为中心转向以行为人为中心;犯罪并不是犯罪人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而是被社会原因或个人病理原因所决定的。

由此可知,刑法新派和旧派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区别,我们下面将从犯罪观和刑罚观的角度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

二、新旧学派犯罪观对比

新旧学派首要的区别表现在二者的犯罪观不同,包括对犯罪原因等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1.旧派犯罪观

贝卡利亚从机械唯物论的立场出发,认为犯罪是社会不公的必然结果,是行为人在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在贝卡利亚看来,犯罪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矛盾。{2}在衡量犯罪的标准问题上,贝卡利亚坚持客观主义,认为衡量犯罪的标准是行为人的行为使社会遭受的危害,而不是行为人的犯罪意图,量刑也应根据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程来决定。

边沁提出了功利主义的犯罪观。他认为,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规制着人的一切行为,包括犯罪。犯罪是指“一切基于可以产生或者可能产生某种罪恶的理由而人们应当禁止的行为”{3}。在犯罪类型的划分上,边沁将犯罪分为私罪、准公罪、与自身有关的犯罪、公罪及复合型犯罪。此外,边沁还提出了系统的犯罪预防理论。

费尔巴哈主张严格区别道德与法,认为犯罪不是违反伦理,而是违反法律,犯罪的本质是侵害根据法所给予的权利。一个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感性的冲动,即追求实施犯罪所带来的快乐。为了防止犯罪,必须抑制其感性的冲动,因而应当对犯罪加之以痛苦,即科处刑罚,并使人们预先知道因犯罪而受刑的痛苦,大于因犯罪所得到的快乐,从而产生抑制其心理上萌生犯罪的意志。

康德认为,犯罪的本质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体现,犯罪是人对法律的故意违反。犯罪是一种恶,人能够自由选择犯罪或者不犯罪。既然人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了犯罪,选择了恶,那么社会就能从道义的立场上非难他,要求犯罪人承担道义责任。

黑格尔把犯罪看作是不法的一种,认为犯罪是故意进行的、丢掉了法的名义或假象的不法,是公然的对法的根本否定。犯罪不但是对单个权利的侵害,而且是否定一般的法律秩序,因而具有社会危险性。黑格尔同康德一样主张自由意志论。

2.新派犯罪观

刑事新派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犯罪,尤其重视对犯罪人的研究,由此衍生出了刑事科学中的新学科——犯罪学。新派的犯罪观主要体现在犯罪原因、犯罪人类型及犯罪对策上。

龙布罗梭是近代犯罪学的创始人,犯罪人类学派的代表。他通过对犯罪人的观察和解剖,提出了著名的“天生犯罪人”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的确存在着一种生来就倾向于犯罪的犯罪人类型,这种犯罪人由于隔代遗传、退化等原因以其一系列体格、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异常区别于非犯罪人。在龙氏看来,由于犯罪是现实社会不可避免的,所以,为保护社会,刑罚也是不可避免的。报应与威慑都是一句空话,刑罚存在的唯一根据就是防卫社会。根据这一理论,刑罚不再是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而是应与犯罪的危险状态,即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在确定犯罪和刑罚轻重的标准上,采取主观主义。

菲利在对旧派的自由意志理论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犯罪原因三元论。他指出:“我们不能承认自由意志。因为如果自由意志仅为我们内心存在的幻想,则并非人类心理存在的实

际功能。自由意志的幻想来自我们的内在意识,它的产生是由于我们不认识在做出决定时反映在我们心理上的各种动机以及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条件。”{4}菲利彻底抛弃了自由意志和行为选择的形而上学观念{5}。菲利提出了“犯罪饱和法则”,他指出:“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及社会条件引起的,其质和量是与每一个社会集体的发展相适应的。”{6}菲利的犯罪饱和论,实际上是犯罪必致论,而犯罪数量与影响犯罪的三因素量的变化成正比。

李斯特主张二元的犯罪原因论,认为犯罪原因可分为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任何犯罪都是这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原因是主要因素。要消除社会原因必须主要依靠社会政策,而刑罚则主要用来消除个人原因。他明确提出应被处罚的不是行为而是行为人。

3.新旧刑事学派犯罪观之比较

新、旧刑事学派的犯罪观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犯罪原因上的自由意志论与决定论的差异。旧派认为,只要达到一定年龄且精神、智力正常的人都有自由意志。新派则从根本上否定了自由意志,认为自由意志是人们内心的幻想。人的任何行为均系人格与人所处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责任根据上的道义责任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差异。旧派从自由意志理论出发,认为人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任何特定环境下都能自由的选择犯罪或者不犯罪。既然犯罪人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了犯罪,那么社会就能从道义上对他进行非难,要求他承担道义责任。新派从决定论出发,认为犯罪是由行为人的性格和环境所决定的必然的现象,而

非自由意志的产物。

第三,犯罪分类上的行为标准与行为人标准的差异。由于旧派关注的焦点是犯罪行为、刑罚与已然之罪,不重视对犯罪人的考察,所以,旧派对犯罪的分类基本上是立足于犯罪行为的特征或者犯罪所侵犯的客体类型。新派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对活生生的犯罪人的研究,所以其对犯罪的分类立足于犯罪人的特征,或者说,新派所关注的是罪犯的分类,而非犯罪的分类。

三、新旧学派刑罚观对比

1.旧派刑罚观

贝卡利亚认为“每个人都希望交给公共保存的那份自由尽量少些,只要足以让别人保护自己就行了。这一份份最少量自由的结晶形成惩罚权。一切额外的东西都是擅权,而不是公正,是杜撰而不是权利。如果刑罚超过了保护集存的公共利益这一需要,它本质上就是不公正的。刑罚越公正,君主为臣民保留的安全就越神圣不可侵犯,留给臣民的自由就越多。”{7}他从社会契约论出发,认为刑罚的目的只能是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强调一般预防。“刑法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并规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8}。

英国的边沁是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他认为人具有趋乐避苦的本性,因此,犯罪人实施犯罪是为了追求犯罪所带来的快乐。若犯罪人实施犯罪带来的快乐大于其因犯罪而受到刑罚处罚所带来的痛苦,则刑罚就起不到预防犯罪的作用;另外,边沁认为公共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个人利益是唯一现实的利益,所以,必需关心个人,而不是压制个人。于是,边沁提出限制刑罚的适用。另外,边沁还反对肉刑,他认为因为肉刑要么由于国家供养受刑者而太昂贵,要么由于国家不供养受刑者而使其绝望与死亡;对轻微之罪不得适用死刑。“没有特殊原因,决不加重惩罚”,反对滥施刑罚。

费尔巴哈是刑事古典学派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他将罪刑法定思想纳人到刑法理论体系之中, 并提出了心理强制说。在费氏看来,人具有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本能。{9}因此,费尔巴哈认为,必须事先以法律明文规定犯罪的法律后果,使人们能够事先预测犯罪后所受到的刑罚处罚,使人们认为犯罪后所带来的愉快不可能大于犯罪后所带来的受刑罚处罚的痛苦,从而预防犯罪。

康德是另一个重要的旧派代表。他认为:“我们必须承认每个具有意志的有理性的东西都是自由的并且依从自由观念而行为。”{10}黑格尔对康德的等害报复理论进行批判,并提出等价报复理论,他认为犯罪与刑罚之间是不可能等害的,只能等价,如“对独眼龙如何实行以眼还眼,缺少门牙者如何以牙还牙……”

黑格尔提出了著名的法律报应主义,他对犯罪与刑罚作了辨证的分析:犯罪是对法律的否认,刑罚则是对不法(犯罪)的否定并恢复法律的原状,由此证明刑罚是正当的。黑格尔认为对犯罪人处以刑罚正是对其理性的尊重,他指出:“认为刑罚既被包含犯人自己的法,所以处罚他,正是尊敬他是理性的存在。如果不从犯人行为中去寻找刑罚的概念和尺度,他就得不到这种尊重。如果单单把犯人看作应使变成无害的有害动物,或者以做戒和矫正为刑罚的目的,他就更得不到这种尊重。”

从上面对贝卡利亚、边沁、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观点的介绍中,可以看出,刑事古典学派都认为犯罪都是犯罪人自由意志的结果,都认为刑罚与犯罪应均衡,主张罪刑法定,都关注犯罪的形之于外的客观因素,即主要关注犯罪行为,都追问刑罚的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刑事古典学派又可分为两大阵营,即报应论和功利论。其中贝卡利亚、费尔巴哈、边沁是功利论者,而康德、黑格尔则属于报应论阵营。

2.新派刑罚观

新派是在对旧派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龙布罗梭、菲利、加罗法洛、李斯特等促成这一学派的形成、发展和壮大。

龙布罗梭是新派的开山鼻祖,他第一次把实证的研究方法引入刑法学领域,提出了天生犯罪人论。龙布罗梭的刑罚观与其天生犯罪人论相适应,他主张刑罚目的是彻底的社会防卫与犯罪人的改善。也许用传统的眼光看,龙布罗梭的观点让人难以接受,甚至觉得荒唐。但是,龙布罗梭对刑法学的贡献却不容低估,他的贡献主要在于方法论上,他实现了刑事法学由概念推演到实证研究地转变。正是因为他开创性的研究,犯罪学学科才得以建立。

菲利根据犯罪的饱和法则,认为刑罚是必要的,同时他更为注重刑罚的替代措施。犯罪饱和法则是菲利在犯罪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他指出:“犯罪是由人类学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一规律导致了我所讲过的犯罪饱和论,即每一个社会都有其应有的犯罪,这些犯罪的产生是由于自然及

社会条件引起的,其质和量是与每一个社会集体的发展相适应的。”

3.新旧刑事学派刑罚观之比较

旧派中的康德、黑格尔等人认为,犯罪不过是理性人的自由选择,这种选择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社会正是基于这种尊重而对犯罪人科处刑罚,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成为预防本人或者他人犯罪的手段。因此,刑罚只是对犯罪的报应,除此之外不应当追求任何目的。而旧派中的贝卡利亚、边沁、费尔巴哈等人则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认为刑罚应当追求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就是预防犯罪。在预防的重点上,贝卡利亚和费尔巴哈主张一般预防,边沁则主张双面预防。总的来说,旧派在犯罪对策问题上主张以刑罚为主要甚至是唯一手段的一般预防主义。新派将研究重心转移到犯罪人上,总的来说,新派在犯罪对策问题上主张社会防卫论和特殊预防主义。

新、旧刑事学派的犯罪观产生以上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对于“人”的假设不同:旧派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人在意志自由的情况下选择了犯罪,因而应对其行为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正因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社会才能基于对人的理性的尊重而对其科处刑罚;同样,对犯罪的一般预防之所以奏效,也是因为犯罪人具有理性判断能力。新派认为自由意志是一个虚构的神话,人的行为是受生理、心理等个人和社会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是根据社会实践经验、内心体验和个人偏好出发的经验人。人的行为,包括犯罪行为,从本质上来说是被决定的。刑法处罚犯罪者,并非基于意志自由,而是根据行为决定论。因而刑事责任从其本性上来说,应该是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②张小虎.刑法学派旧派与新派的犯罪学思想比较研究[J],政法学刊,1999(4)

③[英]边沁著,孙力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④[意]菲利著,郭建安译.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⑤[意]菲利著,郭建安译.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⑥[意]菲利著,郭建安译.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⑦[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⑧[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⑨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⑩[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参考文献:

①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M](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②张小虎.刑法学派旧派与新派的犯罪学思想比较研究[M],载,政法學刊[J],1999(4)

③马克昌主编.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④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M],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

⑤[英]边沁著,孙力等译.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

⑥[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2

⑦[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⑧[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新旧劳动合同法比较 篇3

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即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为强制性规定。劳动合同具体又分为三类,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为其中的一类。《劳动合同法》对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形分为三类,即“协商订立”、“应当订立”、“视为订立”。劳动法律作为一部社会法,其本质上有别于以“意思自治”为核心的合同法,其内容体现了强烈的国家干预,当然亦不乏意思自治的部分体现。

实践中,对“应当订立”与“视为订立”二者之间的涵涉关系及法律后果有不同认识。有观点认为“应当订立”,但因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和“视为订立”而未实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均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二倍的工资;与此相对的观点认为,“应当订立”情形适用上述规定自无异议,但“视为订立”情形则不应适用上述规定。

笔者认为后者的观点更为可取,本文拟从实务角度出发,以比较的视角对“应当订立”与“视为订立”进行比较分析,以便为法律适用提供参考。

一、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及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14条为关于无固定期限的综合规定,第1款描述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概念,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第2款区分了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两类情形,一类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协商订立”;一类为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应当订立”,该类包括三种情形。第3款则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即“视为订立”。

二、“应当订立”情形及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的三种情形为:“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上述三种情形系国家立法机关基于建立长期性、稳定性劳动关系的考量,强制性规定该类情形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上述规定,则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该款规定了用人单位违法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后果,即应向劳动者支付二倍的工资。那么该款所指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所指的是何种情形,有学者认为该种情形应为《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规定的三种情形。分析该款规定可知,其有“违反本法规定”、“不与”、“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等描述,从语义连贯性及上下文关涉角度出发,“违反本法规定”之“规定”应为“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情形当无异议,即第14条第2款后半部分所列示的三种情形。

三、“视为订立”情形及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该款即“视为订立”的情形。那么,在这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能采取三种做法:积极正确行为,按照法律规定补订无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积极行为,但是违反相关规定(《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订立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外的其他类型劳动合同;继续不作为,既不补订无固定期限书面劳动合同,也不订立其他类型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似乎对上述用人单位的做法没有规定,从第七章法律责任一章中无法找到适合的法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后半部分规定:“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看出,该条规定了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仅为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并未提及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补订前至满一年之日的二倍工资。上述第一种做法即为该条例规定的情况,自无法律责任可言。

对于第二种做法,用人单位积极错误行为,假设其订立了书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会导致对其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之规定,笔者对此持反对意见。《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与《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2款后半部分三种情形应系严格的对应关系,除此之外,违反任何法条皆无法对其适用。对此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重新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亦可依法确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系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而非适用上述规定。

对于第三种做法,笔者认为不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第82条第2款之规定。认真分析《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之规定可知,该行为系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有直接关系,是该不作为经过一年累积的后果,对于其前行为法律已经规定了支付11个月二倍工资惩罚性措施,那么对于满一年之后继续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法律则直接强制性规定为“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亦即该条文本身对用人单位就是一定程度的惩戒,断无再适用第82条第2款之可能。

四、二者的比较分析

经过上文阐述,二者存在如下不同之处。首先,“应当订立”情形主要指用人单位主动、故意、积极不当作为所致,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故意订立固定期限或其他类型劳动合同;而“视为订立”情形,则系用人单位因管理疏忽、不作为等所致的一种法律事实。其次,法条对二者的规定不同,对“应当订立”情形系强制性规定,即不订立不行、必须订立,其“应当”是要求用人单位积极按照规定作为;而对后者的规定则是“视为”,从语言学上考察,“视为”指基于一定的事实、情形等所导致的一种法律设定的结果或后果,此种情形下类似于对“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的认定,亦可解释为“视同”,此种情况下是否有书面形式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已无必要,仅是“锦上添花”而已。再次,二者立法考量及所保护的侧重点不同,虽然二者皆可成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但前者主要是出于劳动这一特殊商品的考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一个成熟劳动者的最佳年龄无疑应当是参加工作后的一二十年,如果其能够为同一用人单位服务满十年或者与同一用人单位连续两次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一般也随之下降。在这种情形下国家通过强制性法律规定,要求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亦是正当;而后者则系国家提倡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之目的使然,系对其违反规定的一种惩戒(11个月双倍工资及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最后,二者所致的法律后果亦不相同,从第82条第2款的规定来看,“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对应于第14条第2款规定的三种情形;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7条,对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的要求则为“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除此并无规定支付二倍工资。

综上,“应当订立”情形与“视为订立”情形并非同一概念,其对用人单位的要求、适用情形、保护法益、处罚等皆不相同,实践中应当区分不同的情形,严格、谨慎予以适用。

高中物理新旧大纲的比较 篇4

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新工时制后,国家教委对12门课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1996年制定了新的物理教学大纲试验用,简称新大纲。97年首先在二省一市(山西盛江西盛天津市)进行试验,2000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施行。

新大纲的编制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紧密相衔接的,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能力素质而编制的。新大纲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使学生在高中物理课中学到比较全面的物理知识,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的熏陶,以便适应、推进社会的飞速发展。

一、新大纲特点

1.增强科学性:

新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上要有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因此,教师首先应把“科学”放在第一位,更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才会巧学、会学、改变蛮干,钻牛角学法。改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规律、死搬硬套物理定理,公式的学法。

2.台阶降低

新大纲针对初中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物理困难,吃力,采用降低台阶的方法。分为必修、必行和限选物理课。必修课是基本的要求,去掉较高要求内容,降低了台阶。必修和限选物理课是较高要求的物理课,适合于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在高中一年级两种物理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完全一样,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可分别学习上述两种物理课,对理科学生来说把一个梯度降为二个台阶。这样大纲可适合各种办学模式,可适当具有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需要。

3.体系突破

在原大纲中,突出表现为五大相对独立的板块体系,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它与20世纪下半叶大学普通物理教材结构体系相同,大纲的每次修定或编制,只是本板块体系内容适当调整。而新大纲教学内容编排初步突破了这种板块体系,使部分板块知识之间有机组合编排。

4.要求分层

在二种课的教学内容中,大纲采纳了考纲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分了两个层次。A层次: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在有关问题中能够识别和直接使用它们。B层次:在A层次的基础上,理解所列知识的含意,能用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在必修物理课中共设176知识点(A层次121,B层次55),在必修和限选物理课中共设229个知识点(A层次132,B层次97)。教学内容分层后,使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教材,节省时间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征,明确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搞好教学。

5.观念升华

传统的物理教学大纲把教材作为“知识的全库”,大纲的编写注重教材知识的罗列详尽及严谨,偏重于教师的教法而忽视学生如何学。因而使得学生只会死记物理书本的理论,研究,探索,实验能力十分贫乏。而新大纲给教材编写指导,就功能而言,变教材从单一的知识全库变为促进教与学的媒介

新旧基本准则重大差异的比较 篇5

关键词:基本准则;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会计要素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新准则)是对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简称原准则)的继承、发展和完善。相比较而言,新准则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一、确立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葛家澍(2003)曾经指出:“各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越来越感到:科学的会计准则应当在首尾一贯、内在严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否则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在制定具体会计准则时可能产生的意见分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由目标和与它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的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用于评估企业财务报告,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基本问题。为会计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并对编制财务报表的准则、规定和程序等进行协调。长期以来我国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从原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由于缺乏统一的会计理论指导,没有明确的会计目标,导致会计基本概念不一致,存在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之间互不协调、前后矛盾的现象。而新准则从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到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等方面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整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形成将为指导会计工作实践和具体准则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二、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会计准则层级体系

我国原有的会计规范体系是在会计法的统领下由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共同组成的,即“制度”和“准则”两张皮的做法。其中,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基本准则对具体准则具有指导作用,是制定具体准则的依据。原准则对会计核算的前提、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报告作了原则性的定义和说明,从原准则的主要内容来看,相当一部分属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如基本前提、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和部分会计核算原则等。具体准则主要对一般业务和特殊业务准则作了具体的规定,至今共发布了16项。由于原准则所规定的内容只起到原则性的指导作用,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环境的巨大变革,原准则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市场环境的需要,无法真正发挥理论上的指导作用,“事实上,在1993年实施的13个行业会计核算制度已经突破了基本准则的内容。可以这样说,基本准则的制定发布作为我国会计改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象征意义高于实际意义”(李玉环,2005.1)。新准则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分为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层级,“基本准则是纲,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具体准则是目,是依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有关业务或报告作出的具体规定;应用指南是补充,是对具体准则的操作指引”(楼继伟,2006.2)。新准则层级分明,互相衔接,避免了指导规范与具体规定、操作指南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冲突,使不同层级准则的具体内容能够一以贯之,保证了准则体系的协调统一。[!--empirenews.page--]

三、拓展了准则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据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楼继伟,2006.2)。准则的制定是以一定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的,原准则在第一章第二条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本准则。”明确了《会计法》是制定准则的唯一的法律依据,未考虑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关联性,在司法实践中妨碍了其他法律法规作用的发挥。“在许多法律人眼中,《会计法》无非是追究责任的法律机制在会计———一个独立于法律界的专业领域———这一特定部门中运作的表现形式而已,其统领下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也仅仅是由财政部门负责实施、针对会计人员、组织单位会计工作的一套技术规范,与其他经济法律制度相对脱节。”(刘燕,2005.5)新准则在第一章第一条中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准则”,制定准则的依据由原来单一的《会计法》扩展到以《会计法》为核心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考虑各法律法规的相互关系,为消除《会计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铺平了道路,不仅保持了会计法制体系的协调统一,而且可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关法律法规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整体效能,为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奠定了基础。

四、会计目标定位上的差异

会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人们通过会计实践活动期望达到的结果,即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原准则并未明确我国的会计目标,仅在第二章第十一条中指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即所谓的“受托责任观”会计目标。这与1992年当时的市场主体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或政府作为资产的所有者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而是委托给经营者进行管理分不开的。以次目标所提供的会计报告起到了国家及相关部门做为出资人,了解和评价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作用。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股权分置难题的解决,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希望通过财务报告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以便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为了满足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新准则在第一章第四条对会计目标做了明确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目标既反映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受托责任观”,又体现了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的“决策有用观”,集两种观点于一身,会计目标的明确和观念的升华,是新准则重大突破之一,以此目标所提供的会计报告将为维护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的差异

新准则突出强调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保留了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贯性、谨慎性要求的基础上,新准则作了如下修改:(1)将权责发生制作为一项假定前提。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是按照是否实现进行确认的,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来确定,因此当涉及到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配比和收入的实现等问题时,应以权责法发生制为前提假设。(2)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充分理解并便于使用相应的信息,将明晰性改为了可理解性。(3)出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的考虑,将真实性改为可靠性。(4)为突出会计核算中注重经济业务实质,而不仅仅停留在法律形式上,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empirenews.page--] 新准则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8项要求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脉络,由于新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与受托责任观的融合,只有重要的会计信息才能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才是值得提供的,因此,将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作为其首要特征,为了便于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会计信息还必须具备可理解性;建立在重要性和可理解性基础之上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要求;可比性、一致性和实质重于形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次要要求;谨慎性要求对会计信息质量起修正作用。

六、财务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方面的差异

(一)新准则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定义均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经济利益”这个术语,并对原准则中一些不太准确、不太完善的会计要素定义进行了修订:(1)突出强调资产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使资产的确认更加谨慎。(2)修正了负债的重复定义,将负债定义为一种“现实义务”。(3)理顺了所有者权益的来源,明确指出所有者权益形成的来源,其界定比原准则更加清晰明了。(4)明确了收入的本质内涵,新准则将收入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5)扩大了费用的外延,新准则将费用定义为:“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6)引入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将日常活动形成的部分计入利润中,而将非日常活动形成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中,明确了利得和损失的不同去向,更加符合国际通行的做法。

(二)明确了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新准则明确了各个会计要素确认应满足的条件,而原准则中对此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些确认标准从原则上对会计核算的内容进行了规范,当出现新的经济业务而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未作出规范的情况下,会计人员可凭借自身的职业判断,根据基本准则规定的确认标准判断其是否应作为会计反映的对象及如何进行反映。

(三)会计计量模式的差异。

会计要素的计量模式由原准则下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转换为新准则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原准则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而以历史成本计量恰恰体现了可靠性的要求。在各利益相关者更为关注会计信息相关性的今天,历史成本作为唯一的计量基础已不再完全适应投资者内在的要求,因此,新准则在以历史成本计量为核心的同时,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并存的混合计量模式,能更好的满足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有利于会计目标的实现,同时增进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进一步趋同。

七、财务会计报告体系方面的差异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附表及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在保留了原准则财务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附注的基础上,作了如下修改:(1)将“附表”改为“其它财务报告”,使其包含的内容更多,比如在原来利润分配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股东权益变动表,并规定企业可根据需要增加相关报表,形成了一个开放性的动态体系。(2)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为财务情况说明书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内容,对不同企业存在各不相同的生产经营情况,不宜通过会计准则作统一规范。[!--empirenews.page--] 总之,新的基本准则在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同时增加了适合中国现阶段国情的合理内容,发挥了西方国家所谓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作为会计准则体系中的第一层级,有利于保持会计准则体系的逻辑一致性、完整性、严密性、科学性。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将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的法律法规体系,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加快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和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步伐。

参考文献:

新旧教学模式的效果比较 篇6

所谓的“高效课堂”模式,其精髓应该是变老师教为学生学,变老师的我要教为学生的我要学。因此我决定在三班实行“高效模式”。其实学生对该模式也有抵触,很多学生在初中时也接触类似的改革,结果也都不了了之。对于他们的这些情绪我也做了很多工作,中间的艰辛略去不谈,最后他们还是同意了。我们的尝试也就开始了。

先说一下在“传统模式”下的八班教学。因为一直以来就是我教他们学,该班的学习情况自然不会有改变。仍然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不学。会学习的学习,不会学的不学。一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不敢兴趣的就不学。而在三班,刚刚开始时我没有设置学习小组,仅仅给每个学生印发“导学案”,在课下完成。可是第二天一检查,发现有很多学生没有做。后来我听取其他老师的建议,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学习能力,给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组都安排好学习组长,具体负责监督工作。而“导学案”也安排正课时间由我监督完成。这样一来,虽然是多了一些时间给他们做“导学案”,但是,由于事先有了很好的预习,在讲课时就快了很多。在尝试“高效模式”的过程中,我惊奇地发现: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是其智力不够,也不是其能力不足。而是由其懒惰或是我们的监督不够造成的。很多学生不写作业是因为他们不想写或是不想思考问题,而“高效模式”的组内监督和老师监督极大的遏制了这种现象。另外,每个人都有表现欲,以前不学习的学生不想准备、不愿思考,等到要他们回答时自然就不会。而现在,每个人的表现机会多了,谁都想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同学。一些以前不学习的学生,现在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自己不会的知识开始向其他同学请教。三班学习热情的提高,是在“传统模式”下的八班所没有的。

说了这么多,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还没有提及。那就是“二七一模式”真能体会出“高效”么?

我想以本次竞赛课为例具体说说这一点。

这次教研活动我讲的是《语言文字与应用》一书中《四两拨千斤——虚词》这课。本课的知识点繁杂,线索凌乱。 其实选择以后我就后悔了。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只好硬着头皮上。为此我认真的备课,准备了很多与本课有关的知识。又想尽量的使本来就很枯燥的内容尽量变得有趣一些。为了了解竞赛课的用时和学生情况,我先在八班进行了试讲。一直以来,八班就用的是“传统模式”,这次试讲也是如此。在试讲中,我一共用了两节半课。由于事先没有安排预习,我提出的问题很好有人能回答。其实问题并不是很难,很多内容都是学过的知识。分析一下他们的表现,也不难得出结果。1我讲课时,学生的大脑处在“听”的状态,很难一下就跳到“思考”上。2大多数学生认为问题不会问到自己身上,压根就没有去思考。综合原因,也就一条,就是“传统模式”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和表现就会太少了。孔子不是说过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就造成了上课时,老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更累。学与思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割裂开来必然会酿成苦果。

再说一下在三班的准备和上课情况。因为是正式出课,我采用了“高效模式”,事先我引发了“导学案”,并且给他们一节课时间完成。这节下课之前,我简单的了解一下完成情况。很多学生都已完成80%以上的内容。剩下的一些是我有意设计的一些有难度的知识点。很多学生想向我询问,但被我拒绝。我对他们说,有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暂时解决不了是不是自己没有看懂要求,然后认真思考。也可以请教其他同学,如果现在我告诉你们,正式上课就失去了意义。多说一点,很多学生在考试中失分就是由于不去审题,不好好思考。而“高效模式”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认真阅读习惯,这也是其“高效”的重要体现。

2011年11月10日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我和我的三班学生接受检阅的时刻,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在上课的表现。他们用洪亮的声音回答我的提问,虽然有些学生答错了。在展现学习成果时,个个落落大方。别人可能不会知道,其实上台的学生有很多不是成绩好的学生。但是他们的确在台前人前表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时对与错已不是衡量他们标准,“高效模式”让更多的学生展现了自己,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

比较一下两班的同一节课,用时都差不多。但是“高效模式”下,知识点是由学生自己合作、交流、总结得出的,在此教法下,其“高效性”体现在,该模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审题和思考,培养其合作探究的能力,多为学生创造表现机会。

上一篇:回忆军训日记下一篇:关于做好2010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调整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