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精选8篇)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篇1

《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读者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但这美好欢乐的情景,刹那间被充斥于诗行间的叹息之声改变了。镜头迅速摇近,人们才发现,这叹息来自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与众多姑娘的嬉笑打诨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容——他就是这位女子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之所由来:当姑娘们竞采摘着荷花,声言要拣最好的一朵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正远在天涯!她徒然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遗送给远方的人。人们总以为,倘要表现人物的寂寞、凄凉,最好是将他(她)放在孤身独处的清秋,因为那最能烘托人物的凄清心境。但是否想到,有时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更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已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灵感诮似的,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时候,她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公元尽的“长路”,和那阻止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许多读者以为,这两句写的是还望“旧乡’的实境,从而产生了诗之主人公乃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面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这种“从对面曲揣彼意”的表现方式,与《诗经》“卷耳”、“陟岵”的主人公,在悬想中显现丈夫骑马登山望乡,父母在云际呼唤儿子的幻境,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诗中的境界应该不是空间的.转换和女主人公的隐去,而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亲孤独而凄清;一边则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摇晃着返身回望丈夫的身影,那一闪面隐的面容,是十分愁苦的。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江河。双方都茫然相望,当然谁也看不见对方。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凄伤的浩汉:“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传达的意韵。当读到这结句时,或许能感觉到:此诗抒写的思无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现方式,便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匠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上文已经说到,此诗的主人公应该是位女子,全诗所抒写的,乃是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但倘若把此诗的作者,也认定是这女子,那就错了。马茂元先生说得好:“文人诗与民歌不同,其中思妇词也出于游的虚拟。”因此,《涉江采芙蓉》最终仍是游子思乡之作,只是在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时,采用了“思妇调”的“虚拟”方式:“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一性质的苦闷,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从这一点看,《涉江采芙蓉》为表现游子思乡的苦闷,不仅虚拟了全篇的“思妇”之词,而且在虚拟中又借思妇口吻,“悬想”出游子“还顾望旧乡”的情景。这样的诗情抒写,就不只是“婉曲”,简直是奇想了。

创作背景

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此诗即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整体赏析

此诗开篇之“涉江采芙蓉”的人,有人认为是离乡的游子(即思妇的丈夫);但有人反对这种观点,理由是游子求宦在外,或者因别的原因,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因此,有人认为“涉江采芙蓉”者是在江南家乡的思妇(即妻子)。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歌中的“芙蓉”(荷花)往往谐“夫容”之音,即丈夫的面容。所以,“涉江采芙蓉”的人当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蕙草,发出阵阵幽香。这里是以花喻人,因此,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说兰泽有很多美女。这与《乐府诗集·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景象有异曲同工之妙。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着两句空间发生了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不写自己,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感应。上面两句写思妇还在思夫的时候,诗歌就转换了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即不写此处写彼处。杜甫的《月夜》就是这样的写法。杜甫不写自己想念妻儿,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样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篇2

《涉江采芙蓉》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第二册, 是汉魏晋诗歌单元中的一篇。该单元选录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共七首, 分别是《诗经》中的《邶风·氓》与《小雅·采薇》、楚辞中的《离骚》、汉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古诗十九首”之一的《涉江采芙蓉》以及建安诗人曹操的《短歌行》和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旨在让学生追根溯源, 初步探知中国古典诗歌于萌芽发展之际所呈现出的多样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貌, 大致了解其由四言至近体逐渐演变、成熟的线索和轨迹, 培养当代学生对于传统诗歌和经典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教材编者在单元学习指导中写道:“学习这个单元, 要注意反复吟咏, 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 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 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可见, 如何在课堂中灵活多样而恰到好处地运用朗读法, 让学生领略各个时期的诗歌特色是本单元教学的关键。

具体到《涉江采芙蓉》一诗, 其最鲜明的艺术特点就是“深衷浅貌”, 即用质朴自然的语辞来表达深挚委婉的感情。不含冷僻生涩的字眼, 没有新奇特异的句法, 无涉隐晦难解的典故, 是完全天然而不加雕饰的情感流露。因此, 学生在阅读这首诗歌时, 几乎不会产生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往往能够自主地疏通诗歌大意, 准确地把握思想感情。但同时, 因其语言的通俗浅近, 学生在解读时又常常浮于表面, 无法充分而深入地领会诗歌的情韵之美。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来引导学生完成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涉江采芙蓉》以意境的优美和抒情的曲折见长, 教师要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想象, 以还原凝练的语辞背后丰富生动的画面, 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 以发掘浅近的文字之下深沉隽永的情感;其二, 缘于“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一句, 评论家历来对于此诗抒情主人公的性别问题持有较大争议, 一派学者认定其为男性, “采芙蓉”、“思远道”、“望旧乡”皆为男子发出的动作, 而另一派学者则赞同其为女性, “还顾”句是女子在遥想男子望乡, 从而使抒情加倍, 造成“诗从对面飞来”的艺术效果。教师既应自由表达个人的见地, 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笔者在这里倾向于“女性说”, 故在教学设计中有相应的体现。其三,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它在语言形式上既和之前的“诗经体”与“楚骚体”大异其趣, 又不同于唐以后平仄严格、流丽婉转的近体格律诗, 自有一种古朴、自然、顿挫、和谐的韵味。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这种独特的声律之美和节奏之美。

二.教学目标

1.积累“遗”、“还顾”、“浩浩”等重点字词。

2.品鉴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精巧的用词和古朴的声韵。

3.体会主人公深沉而忧伤的思想情怀, 树立积极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

品鉴诗歌优美的意境、曲折的抒情、精巧的用词和古朴的声韵。

四.教学难点

欣赏诗中“悬想”手法的运用。

五.课前准备

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古诗十九首”诞生的时代背景, 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困境和感情遭际。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回顾所学, 导入新课

之前的课上, 我们相继学过了《诗经》、《楚辞》和汉乐府, 相信大家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线索已经有了逐渐清晰的认识。如果这是一条绵长的河流, 那么《诗经》和《楚辞》就是并开于河源两岸的名花, 是我们这个古老的诗的民族最初的歌唱。到了汉代, 武帝置乐府, 采各地民歌入乐, 诗歌又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它开始告别四言和楚语骚体, 向着五言的方向迈进。到了汉代末年, 在汲取乐府诗精粹的基础上, 文人的五言诗创作最终成熟。其标志就是《古诗十九首》。

(二) 讲解知识, 熟记常识

(PPT) 《古诗十九首》为梁朝昭明太子萧统所编, 他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一起, 故称“古诗十九首”。这些诗大约产生于东汉末年, 由一批游宦在外、落魄失意的下层文士所作。多游子、思妇的题材。语浅而情深。

教师在出示以上知识要点之后, 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 让其当堂熟记下来。在此基础上, 教师引入文学批评史上的两句著名评价, 正式开始新课的教学:刘勰在《文心雕龙》里称赞它是“五言之冠冕”, 也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五言诗, 钟嵘在《诗品》中又评价它说“天衣无缝, 一字千金”, 说十九首的意境是那样的浑融一体, 用字又那样的贵重精巧。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 来共同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处。

(三) 通读诗歌, 整体感知

1.提问一到两名同学来朗读此诗, 明确重点字词“遗”、“还顾”、“浩浩”的音与义。学生朗读之后, 教师做出客观评价, 指出朗读不仅要读得准确, 读得流畅, 还要读得有感情, 读得有味道。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令其边读边揣摩,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应该怎样来读。

请几位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明确:《涉江采芙蓉》的感情基调——忧伤;抒情主角——思妇;内容题旨——怀人。

3.找学生串讲诗歌, 疏通大意。

明确:抒情主人公虽然是一位女性, 但诗中第三句“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却是女子在想象男子望乡, 而非她本身望乡, 因为在封建时代女子是没有机会出门远行的。这里实际是运用了“悬想”的艺术手法, 即“从对面捉笔”, 可使诗歌的抒情更饱满、更真挚、更动人。教师举出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柳永“想佳人, 妆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诗歌大意为:一个青春美好的女子, 在一个明媚的夏日, 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 采下之后触景生情, 因无法亲手赠给身处遥远异乡的心爱之人而心生惆怅, 她想他正回望故乡, 长路漫漫, 烟水茫茫, 阔别已久, 重聚难期, 内心遂忧愁百结, 故而发出相爱而不能相守、只得悲伤终老的感叹。

(四) 细读诗歌, 潜心体会

1.我们已经知道了, 忧伤是整首诗的基调, 是贯穿诗歌始终的情绪。那么具体到每一句中, 又该怎样读呢?比如第一句, 应该怎样读?也是十分忧伤的感觉吗?

明确:第一句应该带着明媚、温暖的情绪来读。女孩子置身于一片花容草香之中, 最初是微微陶醉的。忧伤是触景生情之后才有的。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景?

明确:一个明媚的夏日天气里, 大朵大朵的芙蓉花鲜艳妩媚地开着, 长满兰花的沼泽一片浓香袭来。芳草映着日光, 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一位年轻的女子, 正提着裙裾, 要涉过江水, 去采一朵艳丽的芙蓉。

3.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4.那下一句“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应该怎样来读呢?

明确:这一句要着重表现女主角的失落和怅然。女孩子采下了芙蓉花, 却不能亲手送给心爱的人, 晴好的天色、娇艳的花开反倒勾起了她的相思, 于是, 她陷入了惆怅和伤感。情绪和氛围由明亮转为黯淡。

5.谁来为我们描绘一下这幅场景?

明确:手里拈花的女孩, 独自站在水边, 她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远方, 凄凄惶惶地思念起, 那张或许因为久别而早已模糊的面容, 她低头看看手中娇艳欲滴的芙蓉, 再看看倒映在江水里的玲珑的倩影, 还有那一寸一寸被辜负的鲜活的青春, 不禁感叹道, 一切都美得那样寂寞。

6.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7.“悬想”这一句应该怎样读呢?

明确:既是“悬想”, 就是一种双倍的浓情, 一种深化的忧愁, 要缓慢一点, 要压低了声音, 要愈读愈深沉, 愈读愈凄凉, 还要渗透进无限沧桑的味道。

8.这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明确:女孩子冷清地伫立在江边, 想象着她心爱的男子正朝着故乡的方向望过来, 正一脸的疲惫和憔悴, 可恨山水重重, 相思难渡, 浩渺的烟波, 生生阻隔了她探寻的目光。

教师在这里穿插进“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背景:古诗十九首产生于汉代末年, 那个时候社会黑暗, 政局动荡, 很多下层的读书人为了谋求生路, 不得不离开家乡、游宦在外, 这一别, 和故乡爱人就极有可能是生死相隔。

9.在这一句中, 大家要重点来体会下“浩浩”这个叠音词的使用效果, 如果老师把它改成“长路漫且浩”, 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明确:两个字要比一个字有味道, “浩浩”读起来有那种烟波渺渺、烟水茫茫的感觉。一个浩字就太单薄了, 游子望乡的感觉出不来。汉语里的叠音词会把感情描写得更细致, 让抒情的意味更浓。教师举出学生初中所学的例子“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补充解释。

10.找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对于这句的体会读出来。教师稍作点评和指导。

11.结尾句往往是诗歌的点睛之笔, 你觉得在这里应该怎样读呢?

明确:前面的写景是为这一句的抒情做铺垫的, 要读出郁积多时、喷薄而出的感觉, 读之前要有短暂的空白、小小的停顿;要读得很沉痛、很悲伤, 把两句间所深藏的那种刻骨铭心、断难忘怀、漫漫无涯足与生命等长的遗憾读出来;“同心而离居”是鲜明的对比, 要读出转折, “忧伤以终老”是沉郁的尾音, 要读出悠长, 总之, 要悲怆入骨, 余音绕梁。

12.教师令学生调整状态, 酝酿情绪, 起前三句, 学生接读最后一句。

13.课堂出现几秒钟的留白。

(五) 齐读诗歌, 升华感情。

1.教师总结:“同心而离居, 忧伤以终老。”这只是诗里面那个采芙蓉的女孩子的悲伤么, 不, 这是那个动乱年代里许多恋人都遭遇过的悲伤, 那么, 这只是汉代的悲伤么, 不, 这是我们人类从懂得了爱情开始, 都在经历着的悲伤。相爱而不能相守, 千年之下, 究竟有几人的爱情是圆满的呢?所谓“有情人终成眷属”, 有时更像是一个奢侈的美梦。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把《古诗十九首》奉作经典, 因为它和所有不朽的诗歌一样, 都唱出了我们平凡人的感情, 我们的欢喜与惆怅, 我们的遗憾与悲伤。有一天, 当我们和心爱的人因为命运的重重阻隔而无法在一起的时候, 也许我们会蓦然想起多年前读过的这一首诗, 会落下和这个汉代女子同样的眼泪和叹息。然而老师要告诉大家的是, 即使“同心而离居”, 我们也应该顽强地生活下去。因为, 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遗憾, 但在爱情之外, 我们还应该寻找到另一种方式, 让唯一而珍贵的生命得到补偿和慰藉, 既然已经错过了月亮, 又怎么忍心再失去星星呢?并且, 生命中曾有一个人与我们“同心”, 我们就该充满真诚地感激命运, 毕竟, 他曾经来过我们的世界, 带我们去了那个离幸福最近的地方。

2.女生朗读前两句, 男生与女生齐读后两句。

3.老师起头, 师生齐读。

(六) 作业:

1.背诵《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篇3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主人公;以乐衬哀;对写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学常识,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掌握必要的分析、理解古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诵读感知诗歌,展开想象描摩诗境;2.小组合作探究,抓住意象、关键词句分析歌意境和情感特征;3.引导学生从意境,手法,多元解读等方面培养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接受诗歌中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描摹诗歌艺术画面;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分析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驻足岁月的长河,我们常常会感慨:有多少分离,就有多少思念,有多少思念,就有多少忧伤。今人常祈盼,古人亦涉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十九首》,共同去感悟《涉江采芙蓉》中无际的思念与弥漫的忧伤。

(二)作品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无名作家所作的19首五言诗歌的作品合称。它以平浅质朴的文字展现深情。《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创作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将19首诗歌收录于《文选》中,并为之命名为《古诗十九首》。其思想内容:(1)失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

(三)诵读感知,描摹诗境

1.诵读诗歌,了解大意。2.《涉江采芙蓉》是有故事情节的,请同学们发挥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诗歌,力求突出诗歌意境。(诗意描写5分钟)

(四)合作探究,点拨鉴赏

【思考讨论】学习小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讨论过程中做好笔录,指定发言人。(10分钟)

问题设置:1.“芙蓉”“芳草”“兰泽”这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以花草赠送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2.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谈谈自己的观点和依据。3.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4.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展示:

1.明确:芙蓉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芙蓉”和这些江边的芬芳馥郁的水草,描述了抒情主人公涉江采摘芙蓉的情景,营造的是轻松欢快的氛围、高洁清幽的意境,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纯洁、美好。

2.明确:看法一:一些诗评家大都认为主人公是女子,理由有三:(1)本诗前四句是女子在采莲,思夫心切,后四句便是她想象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乡愁,回望故乡,思念家妻。(2)古代的女子是很少离开家乡的。离“旧乡”而去“远道”的人大半是男子,游子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远离江南,不会去南方采摘芙蓉。(3)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一种风俗习惯。夏秋之交荷花盛开,女子穿行于湖泽中采莲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也可证明本诗主人公为女性。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思妇怀远诗。看法二:主人公是男子,理由有二:(1)“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古代离乡远行的照例是男子。本诗全为实写,写他“涉江采芙蓉”,采花送花,望乡思人,“忧伤”的也是他。(2)游子以女子的口吻虚拟“思妇”之词。游子在穷愁潦倒的愁绪中,通过自身的感受,想象家乡的女子在采莲,并思念这位女子,表现游子的苦闷、忧伤。从这个角度讲,诗歌内容应是一首游子思妇诗。

3.明确:(1)以乐景衬哀情:采摘这些花草的目的是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不过,花草很快就会枯萎,送花草给远方的亲人是无法实现的想法,内心的痛苦与惆怅可想而知了。自问自答可以看出主人公的情绪出现了变化——由欢欣转为失落。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2)采用了“对写法”的“悬想”方式。“对写法”又称“主客移位”,是古代“思乡怀人”诗歌中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简单说就是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描述,而从对方下笔,将内心深挚的情思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涉江采芙蓉》运用“对写法”更是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痛苦的妻子手拈芙蓉,孤独凄清,她设想着层叠山峦、浩荡江河之外的丈夫也在深情地回望故乡,思念着自己。

六、课堂小结

《涉江采芙蓉》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意境,真诚美好的采莲情境反衬出思而不得的忧伤,诗中大胆想象,变换角色,跨越时空,以对写的悬想方式抒写思妇游子相思离别之情,相爱却不能相守,让人有“忧伤以终老”的担忧,黯然的心情令人销魂。

板书设计:

意境:高洁  清幽

情感:黯然痛苦  真挚深厚

手法:以乐衬哀  写法

作者简介:郑晓勍,女,1985年生,甘肃民乐人,本科,现职称:中教二级。

《涉江采芙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学习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结合注释了解)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积累要点:

1、是东汉一批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太子。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将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合在一起,收入其《文选》并题为《古诗十九首》,诗歌没有题目,一般以每首诗的第一句为题目。

2、刘勰《文心雕龙》誉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称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范读课文,正音,圈点重点字词

三、合作探究

1、诗歌表达的情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忧伤之情,痛苦惆怅之情。

2、到底是谁思念谁?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男性还是女性?

“所思在远道”——妻子思念丈夫。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丈夫思念家乡的妻子。因此,本文抒发的是分居两地的夫妻相互思念的“忧伤”之情。注:朱光潜认为是女性,这诗可纳入“闺怨诗”范畴。

3、诗歌中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方式:采芙蓉。

目的:“遗”远方的丈夫。附录: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赏析:后两句曲笔,本来是自己思念对方,却写愿君多采撷,用此物来寄托相思。将感情写得含蓄深沉而委婉。

4、“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一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兰草,又名兰花,是中国的特产,因此又名“中国兰”,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价格十分昂贵,成都温江区第三届兰花节览中最贵、也是最神秘的一盆兰草“天逸荷”据说是价值在2000万左右,有人出了1500万都没有卖。

5、三、四句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转变为黯然销魂做铺垫。

6、分析诗歌最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

一是黯然痛苦的心情,二是彼此深挚笃厚的爱。

7、这首诗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意境高洁清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拓展:

理解、赏析、背诵

涉江采芙蓉教案 篇5

世界总会有痛苦的感情,在奔腾不息的生命之河里漂流,我们今天就要去聆听一段忧伤的吟唱,那是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一声叹息,是一朵忧郁的苦痛的花朵。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之《涉江采芙蓉》!(板书)

二、知识积累:

师:在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对《古诗十九首》做一番了解。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说一说你对它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哪位同学来为我们总结下?(学生代表回答)

师:看来这位同学预习的很认真,总结的相当全面啊!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并非一时一人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因其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在钟嶸的《诗品》中评价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三、自由诵读,整体感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通过本篇《涉江采芙蓉》去体会其“一字千金”的魅力吧。之所以是自由朗读,因为一起读容易禁锢大家的头脑,让同学们无法放飞想象力。注意朗读的三步走策略——一读其音,二读其义,三读其情。好,时间交给大家。生:自由朗读。

师: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男生读,女生评价。女生读)

师:可以说读的各有千秋,读罢这首诗,大家觉得这首诗好理解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感情呢?

生:忧愁,悲伤,相思,思乡„„

师:看来大家有着多重解读视角啊!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去赏析这首诗歌呢? 生:意境

师:嗯,是的,解读诗歌首先分析意境,还有吗? 生:艺术手法

师:对,还有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些都是诗歌的外衣,那还有没有内蕴呢?

生:表达的感情

师:很好,还可以从诗歌中主人公表达的感情角度去赏析。那么我们就来完成一个任务吧,按照大家的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去探究讨论,然后请代表来给我们总结出你们的观点。现在开始!

四、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1、意境——高洁优雅

①:“芳草”的“兰泽”意象: 兰,与芳草指的是江边芬芳馥郁的水草。在屈原的作品中大量使用了香花香草的意象,将其赋予了善与美的高洁品性。因此,“兰泽”、“芳草”便营造了一个高洁清幽的环境。

②:“芙蓉”:又名荷花、莲花、芙蕖、菡萏等。在古今大量诗文中,它有许多寓意,如: 君子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突出其姿态优美、气质高雅; 佳人之花:

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徐志摩《沙扬娜拉》:“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郑愁予《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 如莲花的开落”

莲花亭亭玉立,叶如裙,花如面,确实是一朵佳人之花啊!爱情之花:

《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由于“莲”与“怜”谐音,“莲子”即“怜子”,语意双关,表达女子对所爱之人的纯洁的爱恋。

总结:在那样一天,日暖花香,江上芙蓉朵朵,赏心悦目,诗歌开篇便为我们营造了一幅纯美静谧的画面,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意在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2、动作——纯真自然

①、采

目的——遗所思

方式——涉江

结果——不得(所思在远道)、总结:主人公采芙蓉的目的是为了赠予所思念的人。古老的中国一直有折芳馈赠的传统,比如说母亲节我们会送康乃馨,表达对母亲的感恩。而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展开想象力,给它补充出来。如:因为对你纯洁的爱,所以看到荷花想采下来送给你。为此我不惜涉江之劳,也许我不善划水,不懂荡舟,但一定要涉江把花采到,赠给最爱的你。但,此时的你啊远在天涯,手中的花不能送达,我的一腔热情如遭一盆冷水,霎时间天地也黯然失色„„

②、环顾

目的——无奈远望,“悲歌可以当泣,远望权且当归”

结果——归之不得,“长路漫浩浩”

总结:“环顾”即回望,更显得对故乡的依恋、对思念中人的深沉爱恋。结果,事实上远望是看不到旧乡的,更看不见爱人,从想象中跌落现实,视线必被青山阻隔,浮云所遮。长路漫漫,天地苍茫。故乡归之不得,爱人见之不得。

所以,在高洁优雅的环境中,主人公不辞涉江之劳而采芙蓉,欲遗所思,遗之不得,无奈回望,以望代归,又终究归之不得。这一连串的动作是主人公情感的外化,真纯自然。

3、感情——深沉忧伤

主人公爱之深思之切,才会采芙蓉、遗所思,遗之不得故深沉回望,回望中更感路途渺茫,相聚无望。于是郁积在心中的忧伤幻化为天地间的一声幽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生:(补充此时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如:我日思夜想的人啊,想我们相敬如宾,彼此恩爱,我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怎奈一在天之涯,一在海之角,同心却离居,难道这一生就要这么忧伤度过吗?

总结:“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在这声深沉忧伤的叹息中,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深厚的感情。这种爱至真至纯至深至上,令人感动而敬佩。

五、深入思考,拓展延伸 师:何以有终老之悲叹?

生:要结合时代背景——东汉末年。师:那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呢? 生:战乱,动荡不安。

师:同学们还记得《出师表》吧,其中有一句诸葛亮的关于后汉的话,“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句话说的就是东汉末年的社会现实。

(补充背景知识):汉末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举官不再问品性、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阻塞了一般文人士子的出路。使得那些胸怀抱负的人为了功名、为了前途,要么游历京师,要么拜谒州郡,以求权贵之门的引荐。但事实上大多投奔无门,空怀壮志,眼见时间消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反映在文学中,便有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

六、课堂小结:

《古诗十九首》产生的时代氛围特征及其所表现的对现世人生的思维深度,我们可以这样说,诗篇在表现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的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悲凉。自古以来,世间的凄楚悲怆可以数出千千万万种,其中以“无奈”两字最为苍凉。没有一种生命可以和时间匹敌,即使是目睹沧海桑田的神仙。牛郎织女的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大约是那不可超越的无奈以外,偏偏还有一段与无奈相抗衡的感情。用一年的时光去等候一年的相聚,用一生的执着去守望一刻的团圆,难怪世人慨叹“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七、布置作业:

放飞想象的翅膀,将《涉江采芙蓉》扩展成一个故事,写在周记本上。

八,板书设计:

涉江采芙蓉讲课稿 篇6

在读这首诗之前,我们以为,生与死的距离,就足以隔开两个人了。读了这首诗,我们才知道,有的距离不是用眼睛来衡量的,有的人近在咫尺,心却相隔千里。而经过老师的补充,我们应该有更深的了解。最可怕的距离,是两个人的心明明贴的很近,却不能在一起。那么这是怎样的一种伤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从千年前传来,被这种伤痛折磨的古人发出的那一声叹息。

隔着亘古的时空,要听清这声叹息可能不易。但是同学们可以通过体会这首诗的感情,自己读出这声感叹。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没有生字词,也不是很难理解。因此,在读的过程中,第一,注意字的读音;第二,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

很好,声音很大。但是,这首诗,我刚刚说了,就好像一声叹息,叹息应该是轻轻的、缓缓的。同学们的节奏稍微快了一些。但是不要紧,读出感情是读诗的高层境界,也许在学习这首诗的内容之后,我们能更好地把握诗的感情。也希望在这堂课的最后,每个人都可以把这首诗背出来。

《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总集,总共是十九首。这十九首诗并非出自同一个人之手,作者也都不可考。但是都是在同一个年代所作的。钟嵘评价这组诗“惊心动魄,几乎可谓一字千金。”可见《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造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古诗十九首》的内容,被放逐的臣子,被抛弃的妻子,久未见面的好友,流落他乡的游子。我们看到,这些都是可喜之事还是可悲之事?为什么会如此呢? 现在让我们正式进入这首诗,刚刚我提到了,《古诗十九首》的诗题都是以诗的第一句为题,那么我想请每位同学做一回小诗人。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就是莲花,我们在哪篇文章中学过莲花的?大家反应很快。《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那么,莲代表的是什么?高洁的君子之风。还有没有?其实我们还学过一首诗,只是里面荷花换了个名称,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荷花用来喻意境的静谧悠闲。屈原的《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在很多情况下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兰泽多芳草: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香草。“兰泽”、“芳草”往往和知己,君王联系在一起,用来表达美好的事物和情感。原来我跟大家说了,读诗要抓什么?意象:芙蓉、兰泽、芳草,让人顿感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时候我们猜测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轻快

好,这一句,主人公踏过江水去采一朵莲花,这个画面,让我们觉得是在哪里?是大漠?塞北?还是江南?我们眼前出现这么一幅画面了,盛夏的江南水边,我们的主人公驾着一条轻舟,慢慢摇着船桨,穿梭在荷叶中,去采那一朵莲花。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了要给送给谁呢?从上一句我们知道主人公去采芙蓉,为什么要采呢?现在才知道,是要送人的。大家不要觉得送朵花是小事,我们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和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连在一起。我们现在想表达爱意送什么?什么值钱送什么,还有直接送钱的。而古人和我们不同,“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他们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财宝,往往是一枝花或是一株芳草。

我们熟悉的诗人元稹和白居易交好,元稹为御史奉使往蜀地去的时候,看到路旁烂漫的山花,写到“深红山木艳彤红,路远无由摘寄君”。

送别的时候不是收拾金银细软让对方带着,而是折一枝杨柳,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因为柳字音近留。我们学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说题目可能有同学忘了,但一听肯定会回忆起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陆凯的《寄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甚至有时候,只是一颗小小的红豆。还是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在我们应该能够了解到古人所赠之物所寄托的情感了。折花送柳,一方面传达了对亲友的关怀、思念。一方面有寄托了美好祝愿。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

好,这位主人公赠送的对象,是谁?远方的人。而且结合全文可以知道,是远方的那个爱人。我们思考。主人公是真的采过芙蓉以后,才想到“所思在远道”吗?这一问一答是什么手法?设问。有什么作用? A.所思,不是才过之后才想到爱人。而是时时刻刻想着他。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之前“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爱人。如果开头就开门见山把对方托出,就显得平淡无味了。

B.“远道”透露出什么讯息?爱人不在身边。为下文主人公的情绪变化做铺垫。起到暗中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个情感还能说是欢快吗?失落。那么我们想到,之前作者为我们描绘的景象是什么景?乐景,可是主人公带的是什么情?哀情。这叫?以乐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的诗我们接触不少了,刚刚提到的《送元二使安西》就是非常典型的一首。在这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中,主人公手拿一朵莲花,站在舟头,独自怀远,正具有以“乐”衬“哀”的强烈效果。

好,从这两句看,我们能读出主人公的性别吗?还是不能严格的区分。一个女子手持莲花,呆呆地思念自己的夫君,或是一个男子,痴情地凝视这江水想着家乡的妻子,都可以成立。我们接着看。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望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无边无际。

这两句里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旧乡 长路

旧乡在哪里?在“漫漫”长路的那头,看不到也望不着,“旧乡”的爱人此时也正凝眸相望吗?这就是我们开头说的,两个人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这是什么感情?浓浓的相思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将“远道”意思说尽。

体会一下,环顾、漫浩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让人仿佛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了什么?长路漫浩浩,“漫浩浩”一词,读起来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看到的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的路程!

这一回头,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但是,却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的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又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这两句没有顺承上面,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守,那就只能忧伤以终老了。

心情如何?忧伤痛苦。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1)诗歌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绘了夏日江边,兰草生长的沼泽长满芳草,江上芙蓉朵朵,花香日暖的高洁优雅、纯美静谧的画面。

“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构成的高洁优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情怀的高洁,情感的纯洁,美好。

《涉江采芙蓉》教学反思 篇7

1、了解《古诗十九首》;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的画面;

3、通过诵读、理解,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教学重点:品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旨。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诗中的“同心而离居”的悖论式表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钟嵘在《诗品》中这样评价《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是首《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涉江采芙蓉》,来体悟其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解题

1、《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萧统的《文选》,它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为一人所作。《古诗十九首》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刘勰《文心雕龙》),钟嵘则称之“一字千金”。

2、古诗:这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又称为“古风”、“古体诗”。不入乐,只可诵;可换韵,不需对仗;篇幅长短不限。与乐府诗同为汉代文学的奇葩。

三、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朗读诗歌。

还(huán):回头,调转。遗(wèi):赠送。

四、研读诗歌

1、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明确:表达感情的方式是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2、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明确: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亲人,这是在思念之情铭心刻骨时的自然而然的一种举动。

3、诗歌中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了主人公的雅洁和所表达情感的纯洁与美好。诗中用“芙蓉”“兰泽”“芳草”,营造出一种高洁、清幽的意境。

4、三四句“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自问自答,在诗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起过渡的作用,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热闹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5、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6、“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表现了什么?

明确:这两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刻画。

“还顾”,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写出了路途的绵延无尽。

事实上回头远望是看不见故乡的,更看不见爱人,视线必被青山阻碍、为浮云所遮。这残酷的现实也让主人公从想象中跌落回现实,只有长路漫漫,天地苍茫。故乡归之不得,爱人见之不得。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7、“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除了表现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你还能体会到些什么?

(学生思考做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深切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会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会有“终老”之叹。

8、思考:诗歌云“同心而离居”,一般情况下,同心者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同心”而“同居”,可是诗人却发出了一悖论式的感慨,“同心”却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反而是一在故乡,一在远方,终老一生。如何理解诗中这一腔无可名状的忧愤与终老之叹呢?

明确:这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

东汉中晚期,朝政腐败,尤以桓灵之世为甚。桓帝时的童谣云:“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诸葛亮也说“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相干政,此起彼伏。这些人把持朝政,安插亲信,使本来就有极大弊端的东汉选举制度也破坏殆尽,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堵塞了一般士人的出路。

士人悬梁刺股只为立德、立功、立言。他们怀着强烈的功名意识,为求一官半职不惜远游京师、谒州郡,以求权门的推荐援引。但事实上大多数投奔无门,空怀抱负。眼见时间流逝,不免有极大的痛苦和困惑。一方面热烈追求仕宦,一方面黑暗社会进身无望,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反差,因而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反映了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愁,流露出了浓重的感伤之情。从这一内容来看,《古诗十九首》讲述的就是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悲剧人生。

9、这首诗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1)意境高洁清幽(2)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雅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深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五、主题的合作探究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男子还是女子?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看法,教师归纳)

明确:

第一种看法,这是一首表现游子思乡的诗歌。这从诗歌中“还顾望旧乡”中的“还顾”“旧乡”可以知晓。

第二种看法,这是一首表现思妇盼归人的作品。这从诗歌中的“所思在远道”可以看出。这样诗歌的前四句就属于实写,写思妇采摘到芙蓉之后想把它送给远道的爱人,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而后面的五六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则是虚写,想象游子身在异乡,回头眺望故乡,思念留在故乡的爱人。“从对面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的“悬想”方式,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这写法如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一样。

六、总结

诗歌的传世,源自心灵的共鸣。诗人结情成诗,我们缘诗入情。即便跨越了千年的距离,一定可以体悟到诗中流淌的真情。最后让我们再读一下作品,再体会那份相爱而不能长相厮守的痛苦。

作业:

1、背诵《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把握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3、背诵课文。【流程与方法】

1、了解《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订正字音,注意字词的写法。

3、通过分析,抓取意象—意境---思想情感。

一、知识梳理: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19首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合作探究

1、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直抒胸臆

三、拓展拔高:学习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句承“远道”而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将“远道”的意思说尽。“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读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单、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那个方向张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细计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词,读起来即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故乡在哪儿?“所思”在哪儿?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极点。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效果。最后两句也并没有顺接上面两句,而是从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担忧是,如果两个相爱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忧伤以终老”了。黯然的情绪真是令人消魂!

《短歌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慷慨之气。

2、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忧思”之情。

3、赏析诗歌的抒情方式,体会其表达效果。【流程与方法】

1、了解“三曹”以及“建安风骨”。

2、熟读课文,订正字音,注意字词的写法。

3、通过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鉴赏本文的表现手法。

一、知识梳理: 背景资料: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祸连年,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人民饱尝流离的痛苦,面临死亡的威胁,中原地区尤为严重。那时,人心思治,要求尽快结束纷争的局面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曹操顺应时代的进步潮流,肩负起完成统一大业的重任。曹操领兵南征北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渴望统一天下。然而,他虽高标“唯才是举”,却又叹人生苦短,人才难求。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于此景而持槊立于船头,慷慨歌此《短歌行》,表达了一个政治及身处**时代的人生感受,抒发其求贤若渴的情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知识卡片: 建安诗人

文学史上的建安,指建安到黄初(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公元220——226年)这段时间。建安文学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突出的是诗歌。建安时期,文人五言诗繁兴,这时期中国的诗坛,可谓是群星璀璨,代表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刘桢)和女诗人蔡琰。他们继汉乐府之后,打破汉代文人诗歌消沉的局面,第一次掀起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并且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同时他们普遍采用新兴的五言形式,奠定了五言诗在文坛上坚固的地位。

二、合作探究

1、诗人的情感焦点是“忧”,那么诗人为何而忧? 明确:一忧时光易失,二忧贤才难得,三忧功业未就。

2、诗人如何表达对人才的渴盼?

明确:借用《诗经》中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句是表达一个姑娘对情人的思念,曹操把它借用过来,表达对贤才的渴求。姑娘对情人的深深思念,正切合曹操的心态。借用得天衣无缝,准确生动。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

3、曹操如何对待人才?从何处可以看出其对人才的态度? 明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里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4、如何理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能突出地表现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多多益善。

5、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有哪些? ⑴巧用典故。“青青子衿”二句,因子《郑风•子衿》,用以比喻渴慕贤才。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热烈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贴。⑵巧用比兴。“乌鹊南飞”一句,以乌鹊比喻贤士;“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则比喻贤士徘徊选择明主之意;“山不厌高”,以山高海深比喻广招人才的博大胸怀。

六、板书设计

《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诗人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体会诗人淡泊、宁远的人生境界

2、赏析诗歌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感受诗中平静、朴素、自然的田园生活 【流程与方法】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2、熟读课文,订正字音,注意字词的写法。

3、通过分析,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4、鉴赏本文的表现手法。

一、知识梳理: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 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

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他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死时63岁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

二、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⑴从何而归?⑵为何而归?⑶归向何处?⑷归去如何?

⑴ 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⑵为何归来?

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追问:据我所知,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是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吗?

明确:①矛盾心态: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②彻底悔悟。③也许是一种托词。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

明确:

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⑶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⑷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5.学生反复吟读“开荒南野际……鸡鸣桑树颠”,体会诗中的意象,构建优美富有情趣的田园意境。

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上一篇:家电售后服务标准下一篇:2024年乡党委书记经济工作会议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