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检测

2024-12-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检测(精选5篇)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检测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4、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

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保持对生活中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自然、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 1.空气的组成。

2.空气组成物质的性质和用途。3.空气的作用

4.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

5.介绍空气污染危害的严重性,以便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难点:

1.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过程及原理。

2.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尽快适应化学课程的学习。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充分想象、激发兴趣。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实验设备:水槽钟罩、燃烧匙、酒精灯、红磷。2.有关拉瓦锡研究空气组成的幻灯片资料。学生准备 预习课题1的内容。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纯净物与混合物。

第二课时: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教学过程:

课时1 创设情境

1.[谜语]有一种物质你摸不到、看不着、也抓不住,但是我们却一刻也离不开它。这是什么?

2.空气就在我们周围,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3.桌子上有一个空杯子,它真的是“空”的吗?

[过渡]大家对上述问题答得都很好,但还不够详细、确切。为了让大家对空气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下面就来研究我们周围的空气。授新课

(板书)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过渡]因为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中叶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直到18世纪,通过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才开始认识到气体的多样性和空气的复杂性,那么,空气到底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板书)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并观看图示。[讲解]其实,拉瓦锡并不是最早研究空气成分的人,在他之前已有很多科学家着手研究空气的组成。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他们很早就发现了空气中的氧气。

[播放有关拉瓦锡的实验的幻灯片] 结合幻灯片强调其显示的拉瓦锡在200多年前的实验装置,指出整个实验可以总结以下四点: ⑴汞→变红。⑵空气体积减少1/5。

⑶变红的汞→银白色的汞+氧气。

⑷剩余4/5体积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教师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四种现象?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回答] ⑴因为汞在密闭的容器中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发生了反应,所以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

⑵空气中的某些气体与汞结合在一起了,所以空气的体积减少了1/5。⑶红色粉末经加热后又得到了银白色的汞和一种气体,而体积恰恰是1/5,那么说明这种气体就是空气中所减少的那部分——氧气。⑷空气中剩余的气体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叫氮气。[教师提问]通过上述实验,拉瓦锡得出了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并总结] 拉瓦锡是最早利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并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的结论。

[过渡]拉瓦锡的实验由于受到当时条件的限制,他的实验比较麻烦。现在我们已经能用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拉瓦锡所得出的结论,接下来我们就用红磷作原料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看课本中的相关图示] [教师演示并提示]在集气瓶中先加少量的水,并作好记号(五等份);装置不能漏气;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最后等红磷熄灭才打开弹簧夹。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教师的演示,归纳实验现象] ⑴燃烧的红磷会逐渐熄灭。

⑵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小组讨论、交流] ⑴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水面虽然上升了,但上升不到1/5。

⑵燃烧的红磷为什么会逐渐熄灭?

⑶燃烧匙中的红磷是过量的还是不过量的呢?

⑷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上升,说明了什么? [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并板书] ⑴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是因为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的缘故。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低;或是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量氧气被消耗掉;或还没等温度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或红磷量过少。

⑵红磷逐渐熄灭说明空气中的氧气已经被消耗完。⑶红磷的量 应过量,否则测得的氧气含量小于1/5。

⑷集气瓶中的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就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溶于水。[小结]上述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讲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实验证明: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检测 篇2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实验室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时都要用到的仪器是()

(A)烧杯(B)玻璃棒(C)蒸发皿(D)酒精灯

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水和酒精(B)水和植物油(C)水和醋酸(D)水和蔗糖

3.下列气体中,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 CO2 (B) C12 (C) HCl (D) NH3

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振荡试管中的液体时,应用手指拿住试管,左右摆动手腕振荡试管

(B)在做蒸馏实验时要加入少量的碎瓷片,以防止溶液暴沸

(C)如果皮肤上不慎沾上浓硫酸,应立即用大量的NaOH稀溶液冲洗

(D)用石蕊或酚酞试纸进行气体验满时,最好先用蒸馏水润湿

5.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可行的是()

(A)用蒸馏法将海水淡化

(B)用加热法除去混在铜粉中的少量镁粉和铝粉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的混合物

(D)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以得到纯净的氧气

6.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

7.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8.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以及水玻璃溶液要存放在带磨砂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氢氟酸盛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C)液溴盛放在带橡胶塞的试剂瓶中

(D)氯水盛放在棕色细口瓶中

9.用15 mol/L HNO3溶液配制500 mL 1 mol/L HNO3溶液时,不需用到的仪器是()

(A)分液漏斗(B)胶头滴管(C)烧杯(D) 500 mL容量瓶

10.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3 g碳酸钠中含NA个

(B) 0.1 mol OH-含NA个电子

(C) 1.8 g双氧水中含NA个质子

(D)标准状况下11.2 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 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1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镁粉25.2 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镁粉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镁粉的实际质量是()

(A) 25.2 g (B) 24.8 g (C) 24:2 g (D) 25.8 g

13.实验室里需要480 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B)称取12.0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C)称取8.0 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

(D)称取12.5 g胆矾配成500 mL溶液

14.下列溶液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 mL 1.0 mol·L-1氯化铝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B) 75 mL 1.0 mol·L-1氯化钙溶液

(C) 150 mL 3 mol·L-1氯化钾溶液(D) 50 mL 3 mol·L-1氯化镁溶液

15.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 80 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 1 L1 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 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16.由CO2、H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2、H2和CO的体积比为()

(A) 29:8:13 (B) 22:1:14 (C) 13:9:29 (D) 26:16:57

17.试碱式盐的化学式为,取1.55 g该固体恰好与10 mL 4 mol·L-1硝酸反应完全,生成Mg(NO3)2溶液,则x值为()

(A) 1 (B) 2 (C) 3 (D) 5

18.在100 g浓度为18 mol/L、密度为ρg/cm3 (ρ>1)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mol/L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

(A)等于100 mL (B)小于100 mL (C)大于100 mL (D)等于m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

19.(8分)(1)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100 mL 1.84 mol·L-1的稀硫酸,若实验仪器有:(A) 100 mL量筒;(B)托盘天平;(C)玻璃棒;(D) 50 mL容量瓶;(E)10 mL量筒;(F)胶头滴管;(G) 50 mL烧杯;(H) 100 mL容量瓶,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______.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接近标线2~3 cm处,设用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馏水到标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F)往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

20.(10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过滤(B)结晶(C)分液(D)蒸馏(E)萃取分液(F)升华(G)渗析

(1)______分离水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

(2)______分离饱和氯化钾溶液和沙子的混合物;

(3)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4)______分离酒精(沸点为78.1℃)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

(5)______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

21.(15分)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 mol/L的NaCl溶液0.5 L,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步骤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所需仪器为:容量瓶(规格:______)、托盘天平、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请写出:______.

(3)试分析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及造成该影响的原因.

①为加速固体溶解,可稍微加热并不断搅拌.在未降至室温时,立即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定容.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原因是:______.

②定容后,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______,原因是:______.

22.(9分)483 g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和的物质的量是______,所含H2O分子的数目是______个.

23.(8分)(1)质量分数为0.365,密度为1.19 g/cm3的浓盐酸,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取上述盐酸50 mL,稀释成100 mL溶液,加入15 g CaCO3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多少?

(3)将上述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500 mL浓度为0.4 mol/L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组成是什么?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24(6分)取50.0 mL Na2CO3和Na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后,得到沉淀14.51 g,将沉淀用过量稀HNO3处理后,沉淀质量减少到4.66 g,并有气体放出,试计算:

(1)原溶液中Na2CO3和Na2 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2)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高一化学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考答案

第Ⅰ卷

1.(B) 2.(B) 3.(D) 4.(C) 5.(A)6.(B) 7.(A) 8.(D) 9.(A) 10.(B)11.(A) 12.(B) 13.(D) 14.(C) 15.(A)16.(D) 17.(C) 18.(B)

第Ⅱ卷

19.(8分)(1)(E)(F)(G)(C)(H)(F)

(2)(B)(C)(D)

解析:本题是一道溶液稀释、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计算及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操作题.(1)据稀释规律c1V1=c2V2及质量分数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先求出c1,再求出V1.

则需用浓H2SO4的体积为10 mL,所以选10 mL量筒,若用100 mL量筒则会使量取的溶液体积误差变大.问题(2)主要涉及的是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容量瓶只能用来定容(定容时标示的温度为20℃),不能用来稀释或溶解物质,也不能长期存放溶液,因为稀释或溶解的过程中将有热效应,影响溶液的容积测定;使用容量瓶之前只能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配溶液润洗容量瓶,若用待配溶液润洗会使溶质附着在容量瓶内壁,引起配制溶液浓度偏高.

20.(10分)(C)(A)(B)(D)(E)

提示:根据混合物各自组分的特点选取分离方法,如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可以采用分液方法.

21.(15分)(1)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转移④洗涤转移⑤定容摇匀

(2)500 mL、烧杯、药匙、玻璃棒、胶头滴管

(3)①偏高因恢复到室温时,溶液的体积将小于500 mL

②降低因为溶液体积大于500 mL

22.(9分)3 mol 1.5mol 15NA

23.(8分)(1) 11.9 mol/L

(2) 3.36 L

(3) NaHCO3 0.2 mol/L Na2CO30.1 mol/L

24.(6分)(1)5 mol.L-1 (2分)0.4 mcl·L-1 (2分)

初三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篇3

《傅雷家书》是一本书信集,由傅雷写给儿子的很多信构成。关于写这些信的目的,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曾这样说:“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融会贯穿两封信的主旋律就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课后重点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掌握书信格式,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两封家书中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即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

2.领悟突破挫折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3.体会理解父母对子女深深的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突破方法:通过分析层次结构的方法,利用图解来帮助学生理解、体悟。

难点: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即完整而深刻地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突破方法:本文的主要内容比较清晰明了(尤其是第一封信),学生容易理解,所以不必详细串讲,可以学生自读为主。关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学生可能会因为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精神体验而理解得不够全面、深刻,尤其是面对成功的时候更要坚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并适时作一些适当的点拨。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与老师的讲解提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探究兴趣

设计(一)

人与人之间的称呼有许多种,我们却不能忽略掉不同称呼中表达的不同思想情感。比如,我们叫邓阿姨和邓妈妈的情感明显不同。再比如,我们的妈妈和爸爸一般不会像外面人一样的连名带姓地叫我们的名字,而是省去姓或者只叫我们的乳名。如果再进一步,爸爸、妈妈更加亲切地称呼我们为“亲爱的孩子”,这里面会寄托父母怎样的情感与希望呢?今天,就让我们在傅雷与儿子的交流中寻找一些启发吧。

设计(二)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但是,你是否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体会到父母的爱心和付出了呢?或许,《傅雷家书》能够给我们一点点启示。

设计(三)

播放歌曲《一封家书》。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里,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的桥梁。的文学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是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自己惦念之情的。傅雷写了许多封信给儿子傅聪,后来整理下来,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家书,感受一下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牵挂。

二、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激情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虽然是速读课文,但是要求学生把文章中深深刻入自己内心,引起自己巨大触动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通过看图解,辅助理解:

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信后的回信。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两封家书,看看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给儿子回信的,傅雷想通过这两封书信告诉儿子什么,这两封家书有什么异同。

(此问题不仅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而且更进一步地要求学生做到能够从众多信息中求同辨异。就本文而言,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坚强”一词含义的理解)

学生速读后举手发言。分析明确:

作者从两个方面来表达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家书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前者偏重理性,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充满感情,满怀欣喜,激情洋溢,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是一样的,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2.体会书信中的情感表达的特殊性,感受称呼寄托的希望。

让学生反复朗读傅雷对儿子的称呼,体会其中的深情。

提示学生:写回信时,要考虑到对方的心情、生活状态等,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傅雷温情的称呼,会给傅聪带去父亲的爱。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比喻说理的句子、蕴涵哲理的句子、直抒胸臆的句子、整齐划一的句子、启迪心智的句子……

1.请体会下面两句话,它们的表达效果相同吗?哪一种儿子更愿意接受?对你有哪些启示呢?

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改为:我说的这些话都是对的,对你是有帮助的,不信的话,将来你遇到困难时就会明白的。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小结:相同或相近的意思,我们使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式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尊重和爱。我们可以将它运用到我们平日的写作和与人交往中。

2.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此问题重点不在于辨别比喻句,而在于充分理解运用比喻在表达效果上的好处)

讨论明确:(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2)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3.重点难点突破。

(1)如何理解“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品味: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过:“孤独、寂寞和无聊是三种不同的境界,分别属于精神、感情和事务的层面;只有内心世界丰富的人,对精神与灵魂有着执著追求的人,对人间充满爱的人,才可能体验真正的孤独;孤独产生于爱……”傅雷对孤独的理解,与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正因为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不含私心杂念,没有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会遭到误解和排斥;但人类最纯洁最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这心灵的朋友,这精神的世界,足以让他无惧身边的孤独,永远不感精神的孤独!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周国平说“孤独产生于爱”,傅雷说“爱让赤子不孤独”,实在是异曲同工。赤子之心无比纯洁,剔除了纷纭杂念,才可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并以之“打动听众的心灵”。艺术的境界、人生的境界,便都在这里企及了。

(2)课文最后一段:“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对这一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提示:学生找出文中语句: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这是傅雷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解决矛盾后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

(3)对于“坚强”,应怎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贯穿两封信的内在精神。组织学生讨论:在我们的积累中、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现象可用“坚强”二字来形容?让学生逐渐认识到:不仅仅是在失败的时候我们要坚强,在成功的时候更要坚强。“坚强”的含义就不再是浅层次的认识。

提示:傅雷对儿子说:“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可见坚强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坚强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这两方面合起来,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胜不骄,败不馁”,就是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也都是这个道理。

但“坚强”的境界,可以说还在于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赤子能够保持心灵的纯洁,能够无惧孤独,才是人性中最可贵的无坚不摧的坚强。

4.组织学生讨论:

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矛盾与快乐”问题,比较第一、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

学生自由发言,知道什么说什么,知道多少说多少,互相补充指正,使答案完善。教师要引导学生不单单能说出结论,要尽量说出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讨论探究、交流归纳:

第一封信里,他说人生必定充满了情绪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会浮沉;第二封信中,他强调“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以此鼓励儿子,要勇敢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趋向“完美”。作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父亲,傅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借助儿子成功的机会,给予了他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

四、布置作业

1.回家与父母共同阅读本文,交流感受。

2.组织专题读书活动。

组织“读家书,谈感悟”专题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才情。其间,学生可以抒发自己读信的收获与感悟,可以是对信中困惑质疑问难,可以联想畅谈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可以给父母写信等等,同时老师也应是参与者之一,可以捧出自己的读信心得与学生共享。

第2课时

一、从学生与父母的交流心得导入新内容

学生自由谈与父母共同阅读的感受。

二、学生重新品读课文

站在儿子的角度默默地充满感情地品读:

朗读,具体感悟:

读后用“从……一(几)句,我读到了……”的句式谈感悟。

(1)朗读指导:

站在“儿子”的角度,则应细心揣摩儿子在收阅两封信时的不同情绪、不同心境下的语音、语调、语态等。如第一封信应读出在父亲的慈爱、劝慰和鼓励下重又感到自信、振作、愉快、充满信心的情绪;第二封信应读出父亲为儿子取得成功感到的激动和骄傲之情,读出父亲要求儿子在艺术人生之道上保持谦卑不断追求的殷殷期望之情。

(2)感受示例:

从“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几句,一方面我读到了人生充满了起伏跌宕的曲折经历,对此应该尽量处之泰然,保持心态平衡;另一方面我读到了父亲书信语言表达的优美贴切、比喻的形象生动,从中窥见了父亲作为一个翻译家其学识之渊博、语言功底之深厚。这启发了我,一定要多读多积累多运用。

三、比较阅读,拓展思路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十八岁和其他》与《傅雷家书两则》比较阅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爱有时是非常、非常寂寞的,不可说的。它是一条潜伏在海洋最深处的一股暖流,无声息的、无波浪的、缓缓的,却是永恒的流动。——杨子

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后比较:

《十八岁和其他》与《傅雷家书两则》两篇文章,作者都是以写给自己儿子的书信的形式,对子女进行教育,于细微中见深广,个例中见一般,在洒脱而深沉、光洁而又伟大的父爱中沐浴着时代的柔风细雨。引导学生试从语言特点、教育的内容、方式等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分析。

(一)语言特点:杨子推心置腹,朴素、真挚,真实再现内心的体会、朴素的心情,提出真挚的建议,充满浓郁的家庭生活气息。傅雷的文字含蓄、凝重,平实却寓意深刻。

(二)教育的内容:都教孩子如何堂堂正正做人。杨子洋溢着对孩子的理解、期望和深爱,傅雷深深地懂得,这爱不能只停留在父子之情上,而应该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傅雷的伟大,就在于他借助关爱儿子之机,给予了儿子更多的艺术砥砺,也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让他知道艺术的尊严、国家的荣辱,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

(三)教育的方式:只有平等对话和理解,才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方式,所以家庭教育,只有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开展。我们看到,两位父亲都在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沟通。

四、学生讨论交流,多角度评说人物

反复阅读课文,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读傅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傅雷的评价。

学生在讨论中可能会围绕下面几个方面来回答。

“父爱”——《傅雷家书两则》表现了傅雷对儿子深沉的父爱。他时刻关注儿子点滴的成长,儿子消沉,他循循善诱,化解儿子心头的迷雾;儿子演出成功,他为其骄傲,赞赏儿子的谦卑与理智。开头那声亲切的呼唤更是柔情万丈。

“朋友”——朋友应该是精神上的互相慰藉、互相理解、互相关怀。从文中可以感受到傅雷父子在艺术上的志同道合,他们有共同的语言,他们在进行艺术和心灵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平等的、亲切的。

“激励”——父母对孩子的激励永远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家庭环境与成长”——傅雷给了傅聪以爱。既是慈爱,也是严爱。面对鲜花和掌声,他在赞赏孩子的同时,也鼓励孩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保留一颗赤子之心,“做新中国的钟声”,终生地追求,苦练。正是这样严格的要求、崇高的目标,才塑造了一位优秀的钢琴家。

最后学生结合自己的话题说一句话。

示例:父爱是你做错事时重重的一巴掌。……

五、活动互动,体验亲情

1.畅所欲言:我爱我家。

在你的家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得到夸奖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同学们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总结:通过美好的回忆,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呵护,感受到自己与父母亲密无间的亲情,也再一次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

2.分享升华。分享感人的亲情故事《母亲的牙托》,讨论以下问题:

说一说:

(1)说说家人对自己家庭的主要贡献。

(2)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们听。

(3)面对父母对家庭的贡献,你打算怎样做呢?

想一想:

(1)“家庭不单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谈谈你在家庭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励。

心语放送:表达对父母的感谢和爱。

傅雷是伟大的,他的儿子是幸运的,或许,我们绝大部分同学都会羡慕傅聪有这么一个关心他爱护他的父亲,同时又感叹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遇上这么好的一个父亲?其实爱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现在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一下,你们感受到父亲对你们的爱了吗?

先把你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再和大家交流分享。

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

六、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结合名著导读,在课外阅读《傅雷家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与《贝多芬传》等书。

2.给父母的一封信——在感激父母养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把你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出来。

初三下册第二单元作文:穷人续写 篇4

渔夫走后,桑娜手提马灯,来到了西蒙加,她看见西蒙家的房子东倒西歪。心想,这房子塌了,西蒙怎么样了,她已经死了,我可不想她死后收到折磨。桑娜把木头拉开,她看见西蒙北砸住,头上有东西挡着,于是,她把西蒙拉出来,来到一个长着小草的地方埋了。这时,她突然想,自己离家不久,我要快点回去。于是,桑娜回去了。来到家已经是白天了,渔夫也回来了,桑娜看见满网的鱼很惊讶,原来,昨天风太大,把鱼吹到了沙滩,它们靠着风吹来了水活了下来。于是,渔夫把这些鱼带了回来,这时孩子们都醒了。他们看着这问桑娜,“阿姨,我们的妈妈呢?”桑娜说:“你们的爸爸和你们妈妈离婚去了美国。现在由我来照顾你们,你们妈妈可能要去30年”。桑娜觉得,现在还不能告诉他们真相。

渔夫和桑娜就这样,一同照顾七个孩子,他们让孩子们懂得,做人要勤劳善良。最后,孩子们都考上了大学,有了很好的生活,他们也经常来探望渔夫和桑娜。

后来,桑娜的丈夫去世了,桑娜也生病,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只能让桑娜再活一年,于是,孩子们带着她游山玩水,度过最后的时光。

初三下册第二单元作文:穷人续写 篇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岁月在渔夫和桑娜身上留下了痕迹,他们的手脚不如以往那样灵便。七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孩子们很有志气,各自创造了一番事业。他们都非常孝敬桑娜和渔夫,给他们在海边盖了一座漂亮的小屋,并且给他们寄钱,还常常去看望他们。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直到有一天……

这天早晨,阳光透过窗帘显得耀眼而灿烂,桑娜依旧用勤劳的双手把小屋打扫的干干净净。桑娜对丈夫提起西蒙的两个孩子说:“现在该告诉他们了,他们已经长大了。”

渔夫说:“唉!再等等吧!不要一下子说出来,毕竟他们还只有十几岁。”

他们两个沉默片刻。

渔夫坚定的说:“这不是我们亲生的孩子,而是邻居西蒙的孩子。我们不能慢他们拉,一定要说的!”

这时,门开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嘿,爸爸妈妈,我们来看你们啦!”两个兄弟说。他们还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不是桑娜和渔夫。

渔夫先招呼他们坐下,然后脸色严肃地说:“你们要接受一个残酷的事实,我们两个……我们两个不是你们的庆生父母。”接着,桑娜脸上挂着泪水,把那天晚上的情景说了一遍。

西蒙的两个孩子脸上挂着吃惊的神情,泪水划过他们的脸。西蒙的大儿子说:“你们虽不是我们两个亲生父母,可是你们辛辛苦苦把我们拉扯大,给与我们人间的温暖与爱。我们一定好好孝敬你们。”说完,他和弟弟紧紧的拥抱住了桑娜和渔夫。

上一篇:护理质量督查方法下一篇: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