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假洋鬼子”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与“假洋鬼子”(通用2篇)

鲁迅与“假洋鬼子” 篇1

与此相对应,一批前所未有的、洋味十足的“新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闪亮登场:郭沫若笔下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半人半神、古希腊式的抒情巨人,郁达夫的《沉沦》中那位终日沉浸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世界,颇以尼采的超人查拉图是特拉自比的中国学子,鲁迅《头发的故事》中那个西服革履、挥动棍子驱逐愚民的n先生,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那个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崇洋之情、几乎与美丽的“康桥”溶为一体的抒情主人公,冰心的《给小读者》里那位与美国文化风土似乎有天然亲和力的中国女子„„其中,陈衡哲的《洛绮思的 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这篇小说从人物、背景到叙述方式,都彻底西化了,假如隐去作者的姓名,俨然是一篇地道的外国小说。然而,此作却是取材于中国留美学子的一段三角精神恋爱的插曲(夏志清认为,小说中的洛绮思和瓦德,原型就是陈衡哲和胡适,胡适这样说自己与陈衡哲的关系:“她是我的一个最早的同志”,“她对于我的主张的同情,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舞。”胡适是小说初稿的最先阅读者之一,读后提了许多意见,经若干删改,成了后来的样子。参见夏志清:《小论陈衡哲》,《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出于某种顾虑,作者隐去了主人公的中国人身份,将其换成美国大学教授“瓦德”和“洛绮思”。东方学子的生活与情感,就这样不露痕迹地消化在西方文化的密码程序中。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中国人对“假洋鬼子”的态度和立场不能不发生重大变化,尽管此时,守旧势力仍然十分顽强,并且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节节胜利表现出更大的不安与焦虑,保守派领军人物林纾对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妖魔化,乞求“伟丈夫”平定乾坤的无奈想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文言小说《荆生》里,林纾虚构了汉中伟丈夫荆生以雷霆万钧之怒,教训了三个以“禽兽之言”乱其“清听”的海归少年,使他们狼狈鼠窜的故事。三少年“一为皖人田其美,一为浙人金心异,一则莫钬,不知其何许人,悉新归自美洲,能 哲学 ”,分别影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胡适、陈独秀和钱玄同。然而,这除了证明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还能说明什么呢?总之,到了激进的海归知识精英领导历史潮流的 时代,对“假洋鬼子”的态度和思路发生了根本逆转:既然“全盘西化”被视为惟一的救国之道,令人担忧的当然就不再是“以夷变夏”,而是能不能真正的“以夷变夏”;如果说此前对“假洋鬼子”的抨击是取“大中华”立场的话,那么如今对“假洋鬼子”的批判,就是站在“世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的立场,以“真洋鬼子”为标准,揭露其假冒伪劣的本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当五四精英全力以赴引进西方文化、抨击假冒伪劣的时候,他们却不可避免地成了中国民众眼中的异类。于是,一个彼此错位的三岔口形成:中国民众眼中的“假洋鬼子”,是那些洋装短发、里通外国的汉奸;封建保守派眼中的“假洋鬼子”,是那批“以夷变夏”的士林败类;而西化精英眼中的“假洋鬼子”,则是那些不学无术、趋炎赴势、蝇营狗苟的文化泡沫。在这个错位的结构中,民众与封建保守势力结成同盟,使西化精英们陷于孤立的境地。

“假洋鬼子”一词首出鲁迅的自叙传小说《头发的故事》(1920年),记述一位名叫n的前辈先生在双十节那天对“我”发的牢骚,其中谈到清朝末年的剪辫之祸——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已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已忘却了罢?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首先 研究 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倒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

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鲁迅与“假洋鬼子” 篇2

与此相对应,一批前所未有的、洋味十足的“新中国人”在文学作品中闪亮登场:郭沫若笔下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半人半神、古希腊式的抒情巨人,郁达夫的《沉沦》中那位终日沉浸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世界,颇以尼采的超人查拉图是特拉自比的中国学子,鲁迅《头发的故事》中那个西服革履、挥动棍子驱逐愚民的N先生,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中那个每个毛孔都散发着崇洋之情、几乎与美丽的“康桥”溶为一体的抒情主人公,冰心的《给小读者》里那位与美国文化风土似乎有天然亲和力的中国女子……其中,陈衡哲的《洛绮思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这篇小说从人物、背景到叙述方式,都彻底西化了,假如隐去作者的姓名,俨然是一篇地道的外国小说。然而,此作却是取材于中国留美学子的一段三角精神恋爱的插曲(夏志清认为,小说中的洛绮思和瓦德,原型就是陈衡哲和胡适,胡适这样说自己与陈衡哲的关系:“她是我的一个最早的同志”,“她对于我的主张的同情,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舞。”胡适是小说初稿的最先阅读者之一,读后提了许多意见,经若干删改,成了后来的样子。参见夏志清:《小论陈衡哲》,《新文学的传统》,台北时报出版公司1979年版)。出于某种顾虑,作者隐去了主人公的中国人身份,将其换成美国大学教授“瓦德”和“洛绮思”。东方学子的生活与情感,就这样不露痕迹地消化在西方文化的密码程序中。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中国人对“假洋鬼子”的态度和立场不能不发生重大变化,尽管此时,守旧势力仍然十分顽强,并且对西方文化在中国的节节胜利表现出更大的不安与焦虑,保守派领军人物林纾对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妖魔化,乞求“伟丈夫”平定乾坤的无奈想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文言小说《荆生》里,林纾虚构了汉中伟丈夫荆生以雷霆万钧之怒,教训了三个以“禽兽之言”乱其“清听”的海归少年,使他们狼狈鼠窜的故事。三少年“一为皖人田其美,一为浙人金心异,一则莫钬,不知其何许人,悉新归自美洲,能哲学”,分别影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胡适、陈独秀和钱玄同。然而,这除了证明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还能说明什么呢?总之,到了激进的海归知识精英领导历史潮流的时代,对“假洋鬼子”的态度和思路发生了根本逆转:既然“全盘西化”被视为惟一的救国之道,令人担忧的当然就不再是“以夷变夏”,而是能不能真正的“以夷变夏”;如果说此前对“假洋鬼子”的抨击是取“大中华”立场的话,那么如今对“假洋鬼子”的批判,就是站在“世界”(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的立场,以“真洋鬼子”为标准,揭露其假冒伪劣的本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当五四精英全力以赴引进西方文化、抨击假冒伪劣的时候,他们却不可避免地成了中国民众眼中的异类。于是,一个彼此错位的三岔口形成:中国民众眼中的“假洋鬼子”,是那些洋装短发、里通外国的汉奸;封建保守派眼中的“假洋鬼子”,是那批“以夷变夏”的士林败类;而西化精英眼中的“假洋鬼子”,则是那些不学无术、趋炎赴势、蝇营狗苟的文化泡沫。在这个错位的结构中,民众与封建保守势力结成同盟,使西化精英们陷于孤立的境地。

“假洋鬼子”一词首出鲁迅的自叙传小说《头发的故事》(1920年),记述一位名叫N的前辈先生在双十节那天对“我”发的牢骚,其中谈到清朝末年的剪辫之祸——

我出去留学,便剪掉了辫子,这并没有别的奥妙,只为他太不便当罢了。

不料有几位辫子盘在头顶上的同学便很厌恶我;监督也大怒,说要停了我的

官费,送回中国去。

不几天,这位监督却自己已被人剪去辫子逃走了。去剪的人们里面,一个便是做《革命军》的邹容,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学,回到上海来,后来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已忘却了罢?

过了几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谋点事做便要受饿,只得也回到中国来,我一到上海,便买定一条假辫子,那时是二元的市价,带着回家。我的母亲倒也不说什么,然而旁人一见面,便首先研究这辫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声冷笑,将我拟为杀头的罪名;一位本家,还预备去告官,但后来因为恐怕革命党的造反或者要成功,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倒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废了假辫子,穿着西装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

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拼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

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还记得哩。我在留学的时候,曾经看见日报上登载一个游历南洋和中国的本多博士的事;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地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统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学做监学,同事是避之惟恐不远,官僚是防之惟恐不严,我终日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场旁边,其实并非别的,只因为缺少了一条辫子!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站在西化知识精英的立场,描写民众与所谓“假洋鬼子”冲突的小说,揭示了中国第一代西化知识精英与民众的悲剧性对立关系,抨击了民众的愚昧,与此前同类题材的小说形成了鲜明对比。鲁迅后来发表的《孤独者》(1925年),进一步发展了《头发的故事》,读了令人悚然。留学海归的魏连殳,因思想的异端、行为的特立独行而不容于s城,甚至连本家的人,都将他“当作一个外国人看待”,一个“吃洋教”的异类,魏连殳在封建保守势力的压

迫打击下,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最后只有以灵魂的麻痹,进而肉体的死亡求得彻底的解脱。孤独,是这位先觉者内心世界的最好写照。

然而,鲁迅的思考并没有停留于此,一年以后,发表了《阿Q正传》(1921年),其中又出现了“假洋鬼子”。然而此番登场的,不是N那样的海归文化精英,而是纨绔子弟钱大少爷。这次,鲁迅在批判愚昧麻木的阿Q的同时,锋芒指向投机革命的钱大少爷。

《阿Q正传》中,钱大少爷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革命风暴逼近未庄之前,阿Q与他在路上撞见。从阿Q眼里的假洋鬼子身上,也仍不难感受到作者对钱大少爷嘲讽的态度。鲁迅的高明在于,通过阿Q的眼光,既揭示了中国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外心态和对现代文明的蒙昧,又画出了钱洋鬼子的外部特征,可谓一石二鸟。

第二次,革命风声刮到未庄,赵秀才闻风而动,主动与钱大少爷联手革命。这次是直接描写,不动声色的文字里包含巨大的杀伤力,让人看到了辛亥革命过程中触目惊心的另一幕:乡村的土豪劣绅与“新党”勾结,随心所欲地糟蹋革命。这里鲁迅只用一个细节:砸毁龙牌,抢走宣德炉,揭露了钱赵联手的这场“革命”的本质。

第三次,钱大少爷控制了未庄的局面,成了革命首领,而阿Q想要革命却无门路,无奈中,只好去找钱洋鬼子“商量”——

钱府的大门正开着,阿Q便怯怯的进去。他一到里面,很吃了一惊,只见假洋鬼子正站在院子的中央,一身乌黑的大约是洋衣,身上也挂着一块银桃子,手里是阿Q曾经领教过的棍子,已经留到一尺多长的辫子都拆开了披在肩背上,蓬头散发的像一个刘海仙。对面挺直的站着赵白眼和三个闲人,正在必恭必敬的听说话。

阿Q轻轻的走近了,站在赵白眼的背后,心里想招呼,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叫他假洋鬼子固然不行的了,洋人也不妥,革命党也不妥,或者就应该叫洋先生了罢。

洋先生却没有见他,因为白着眼睛讲得正起劲:

我是性急的,所以我们见面,我总是说:洪哥!我们动手罢!他却总说道No!——这是洋话,你们不懂的。否则早已成功了。然而这正是他做事小心的地方。他再三再四地请我上湖北,我还没有肯。谁愿意在这小县城里做事情……

这是一幅绝妙的讽刺图,令人喷饭!时髦的假洋鬼子,露出了江湖术士的真

面目,这场“革命”的闹剧性,由此得到清楚的揭示。

有人仅凭表面的某些相似,依据鲁迅的自传体小说《头发的故事》,断定钱大少爷是鲁迅的同类,鲁迅对钱大少爷是“同情和理解多于厌恶”,还认为是毛泽东“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的权威性论述,误导了人们对“假洋鬼子”的认识。如史建国《鲁迅与“假洋鬼子”》一文(载《书屋》2004年7期)认为,受毛泽东一言九鼎的论断与周作人的旁证的影响,《阿Q正传》中本来应当肯定的“假洋鬼子”,成了批判的对象。文章论证鲁迅与“假洋鬼子”的“同党”关系,主要证据是鲁迅自叙传色彩较浓的《头发的故事》与《阿Q正传》中涉及钱大公子的一些描写,从同样的留日、剪辫、被安上“假洋鬼子”的骂名、拄洋手杖,得出《头发的故事》中的N就是《阿Q正传》中的钱大少爷。基于此,作者大胆发挥:“鲁迅对于这位钱大公子是同情和理解多于厌恶的。不管怎么说,这位钱大公子在当时即使算不上时代的精英,至少也应该是一位受到过现代思想浸染的新人,真心也好,投机也好,和阿Q们相比,他更能理解革命的真谛,更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因此,他“理应进入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描写的画廊”。这种看法完全无视文本自身的叙述,对鲁迅的思想也缺乏整体的把握。文学创作中,作家调动自己人生经历中的某个细节,化入对自己厌恶的人物的描写,本属正常,根本不能作为对号入座的依据,更何况《阿Q正传》是一部严格意义的虚构小说,而《头发的故事》却是自叙传;而最重要的是,《阿Q正传》中的钱大少爷与《头发的故事》中的N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如果说前者是投机革命的文化泡沫,那后者就是中西合璧的精英,时代的先觉者,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在鲁迅笔下,讽刺此类“假洋鬼子”的描写时有可见,比如:不学无术的高老夫子模仿俄国大文豪高尔基的名字,将自己姓名改成“高尔础”(《高老夫子》);穷得养不活妻儿,连张安静的书桌都不具备的文学青年,煞有介事地虚构西方式的“幸福的家庭”,享受铺有雪白台布的豪华午餐,而点的美味,却是中国的“龙虎斗”(《幸福的家庭》);“流氓加才子”的叶灵凤的生吞比亚滋莱、活剥路谷虹儿(《上海文艺一瞥》);留美博士陈焕章的“孔门理财学”博士论文(《致台静农》);还有道学家四铭购买高级洋皂背后的龌龊心理(《肥皂》)……在《杂论管闲事》一文里,鲁迅这样写道:“现在的留学生是多多,多多了,但我总疑心他们大部分是在外国租了房子,关起门来炖牛肉吃的,而且在东京实在也看见过。”对留学生回国后的充大,鲁迅更是反感,吴稚晖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留学生好比是面筋到西洋那大油锅里去一泡,马上就蓬蓬勃勃胀得其大无比,在《不是信》一文里,鲁迅也使用过“到国外去炸大”这一“今典”,讽刺那些不成才的留学生。

然而,鲁迅对这类“假洋鬼子”的抨击,又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和角度。应当说,对一般青年幼稚的崇洋行为,他是持宽容的态度,而对那些骨子里腐朽反动的赶时髦者,如高老夫子、钱大少爷之流,鲁迅才表现出真正的厌恶,特殊的人生经验和童年记忆,使他对中国文化的黑暗面有着特殊的敏感,对“全盘西化”的现象保持着悲观冷竣的眼光,他对这类“假洋鬼子”的抨击,基本上锁定在这个批判视野中。

上一篇:县发展计划局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啤酒厂酿造工作总结